TWI689862B - 觸碰感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碰感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9862B
TWI689862B TW104132053A TW104132053A TWI689862B TW I689862 B TWI689862 B TW I689862B TW 104132053 A TW104132053 A TW 104132053A TW 104132053 A TW104132053 A TW 104132053A TW I689862 B TWI689862 B TW I6898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sensing
sensing area
electrodes
sen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3098A (zh
Inventor
朴熙雄
金炯徹
李廷憲
全柄奎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3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9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986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碰感測裝置。更具體地,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可撓式觸碰感測裝置。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觸碰感測裝置包括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及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其中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之每一個包括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及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第一連接部分,連接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一觸碰電極;以及第二連接部分,連接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二觸碰電極,其中位於第一觸碰感測區域的第一連接部分之延伸方向係與位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的第一連接部分之延伸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觸碰感測裝置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觸碰感測裝置。更具體地,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可撓式觸碰感測裝置。
一種電子裝置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OLED顯示器)及電泳顯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可包含觸碰感測功能,使得其能夠與使用者互動。觸碰感測功能判定使用者的手指或一些其他觸碰工具是否觸碰螢幕,且當使用者之手指或觸碰工具接觸螢幕以寫入字符、繪圖或輸入指令時,藉由感測壓力、光線等變化,判定出現在顯示裝置中的螢幕上之觸碰位置資訊。
多個電子裝置的觸碰感測功能可經由觸碰感測器而實現。觸碰感測器可分類成多種類型,如電阻型、電容型、電磁(electro-magnetic,EM)型及光學型。
舉例來說,電容觸碰感測器包含藉由感測電極形成的感測電容,其可傳遞感測訊號,並且感測當導體如手指接近觸碰感測器時產生的感測電容之電容值的變化,以判定觸碰的存在、觸碰位置等。電容觸碰感測器可包含設 置於感測觸碰的觸碰感測區域中之複數個觸碰電極及連接觸碰電極的觸碰線路。觸碰線路可傳輸感測輸入訊號至觸碰電極,並且傳輸觸碰電極依據觸碰產生的感測輸出訊號至觸碰驅動器。
觸碰感測器可安裝於顯示裝置中(內嵌式(in-cell))、形成於顯示裝置的外表面上(外嵌式(on-cell))、或透過獨立的觸碰感測面板黏附於顯示裝置(外掛式(add-on cell type))。特別是,在可撓式顯示裝置的例子中,可使用藉由黏附其中形成觸碰感測器之膜於顯示面板上或藉由形成及黏附具平板型的獨立觸碰感測裝置於顯示面板上的外掛式。
當製造各種電子裝置具有這樣的顯示裝置時,觸碰感測裝置使用重的且易損壞的玻璃基板。因此,對於大尺寸螢幕顯示裝置的可攜性及應用性有所限制。然而,目前已積極發展輕的、耐衝擊的且使用具高可撓性的塑膠基板,如聚醯胺(PI)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在此例子中,可撓式觸碰感測裝置可包含在至少一方向可彎曲、可折疊、可繞捲、可拉伸或有彈性且能夠變形之部分。
上述揭露於此先前技術中的資訊僅用以加強對本發明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能包含不構成本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先前技術的資訊。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透過減少施加於導電層之應力而避免了當可撓式觸碰感測裝置彎曲或折疊時觸碰感測裝置失靈。
其他態樣將於後續之實施方式中說明,且一部分將由揭露顯而易見或可透過實施本發明概念來得知。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觸碰感測裝置包括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其中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之每一個包括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和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第一連接部分,連接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一觸碰電極;以及第二連接部分,連接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二觸碰電極,其中位於第一觸碰感測區域的第一連接部分之延伸方向與位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的第一連接部分之延伸方向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觸碰感測裝置包括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其中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包括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和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第一連接部分,連接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一觸碰電極;以及第二連接部分,連接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二觸碰電極,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包括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以及分別連接到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之複數個觸碰線路,且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中,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彼此相互分離。
上述概略性說明以及以下詳細說明係為例示性及解釋性的,並旨在提供對所述發明標的之進一步解釋。
400:觸碰感測裝置
401:觸碰基板
41:突起
410:第一觸碰電極
411:第一觸碰線路
412:第一連接部分
420:第二觸碰電極
421:第二觸碰線路
422:第二連接部分
430:絕緣層
440:觸碰電極
441:觸碰線路
450:焊墊部分
TA:觸碰感測區域
TA1:第一觸碰感測區域
TA2:第二觸碰感測區域
DA:非感測區域
m:延伸方向
A、B:角度
Wx、Wy:寬度
F1、F2:應力
BD:變形
被包含以提供對本發明概念之進一步理解,且併入並組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的附圖,繪示了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並與本說明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概念之原理。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的頂部平面圖;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的局部區域的放大視圖;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的局部區域的放大視圖;第4圖為沿線IV-IV截取的第3圖所示的觸碰感測裝置的剖面圖;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之局部變形之形狀圖;第6圖為根據習知技術當觸碰感測裝置的局部變形時,施加至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之應力的示意圖;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當觸碰感測裝置局部變形時,施加至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示意圖;第8圖為根據習知技術,當觸碰感測裝置變形時,施加至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觸碰感測裝置之局部區域的剖視圖;第9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當觸碰感測裝置變形時,施加至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觸碰感測裝置之局部區域的剖視圖;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局部變形之形狀圖; 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觸碰感測裝置之位於局部區域之觸碰電極的示意圖。
在以下敘述中,為了說明目的,闡述許多具體細節以提供各種例示性實施例之徹底理解。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各種例示性實施例可在不具這些具體細節下或以一或多個等效配置來實施。在其他例子中,習知結構及裝置係以方塊圖形式來顯現,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了各種例示性實施例。
在附圖中,為清晰起見及說明目的,可誇示層、膜、面板、區等之尺寸及相對尺寸。此外,相同參考符號指代相同元件。
當闡述一元件或一層位於另一元件或另一層「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其可直接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或亦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然而,當闡述一元件或一層「直接」位於另一元件或另一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對於本揭露之目的,「X、Y、及Z之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選自由X、Y、及Z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之一」可被理解為僅有X、僅有Y、僅有Z、或X、Y、及Z中之二或多者之任意組合,例如:XYZ、XYY、YZ、及ZZ。全文中相同參考符號表示相同元件。在此所使用時,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關聯條列項目的任何及所有組合。
雖然可在本文中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但此等元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不應受此等術語限制。 此等術語僅用以區分一元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與另一元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教示的情況下,可將下文所論述之第一元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
為了便於描述,本文中可使用空間相對術語,諸如「下方」、「下」、「之下」、「上方」、「上」及其類似術語從而來描述圖式中所說明之一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之關係。除了圖式中所描繪之定向外,空間相對術語意在亦涵蓋設備在使用、操作及/或製備中之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翻轉圖式中之設備,則相對於其他元件或特徵被描述為「下方」或「下」之元件將相對於其他元件或特徵被定位為「上方」。因此,例示性術語「下方」可涵蓋上方及下方兩種定向。此外,可以其他方式定向設備(例如,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因此應相應地理解本文中所使用之空間相對描述詞。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僅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且並不意在限制本發明。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及「該」亦意在包括複數形式。另外,術語「包含」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指定所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但並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添加。
本文中參照橫截面來描述各種例示性實施例,橫截面係理想化實施例及/或其中間結構之示意圖。因而,預期與示意圖形狀由於例如製造技術和/或容差所導致之變化。因此,本文所揭露之例示性實施例不應理解為限於所繪示之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由於例如製造所導致的形狀偏差。因此,繪示 於圖式中之區域係為本質示意性且其形狀並不意在繪示裝置之區域的實際形狀且非意在限制。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中所用之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理解之含義相同的含義。術語,諸如,常用字典中所定義的術語應被理解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的情況下之含義相符的含義,且將非以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意義來詮釋,除非本文中明確地如此定義。
將參照第1圖至第5圖描述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的頂部平面圖;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的局部區域的放大視圖;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的局部區域的放大視圖;第4圖為沿線IV-IV截取的第3圖所示的觸碰感測裝置的剖面圖;且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之局部變形之形狀圖。
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可感測到外部物件的觸碰。在此,感測觸碰包括其中外部物件接近觸碰感測裝置400或徘徊在接近狀態之情況、以及其中外部物件,如使用者的手指直接接觸觸碰感測裝置400的上表面之情況。
參考第1圖,在平面圖中,觸碰感測裝置400包括其中可感測外部物件之觸碰的區域之觸碰感測區域TA、以及於觸碰感測區域TA之外的非感測區域DA。非感測區域DA亦可表示為無效空間。
基於橫截面結構,觸碰感測裝置400包括觸碰基板401及至少一個觸碰電極層形成在其上。
觸碰基板401可包含具有可撓性的可撓式膜。觸碰基板401可包含塑膠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芳酯(polyarylate)、聚醚醯亞胺(polyetherimide)、聚醚碸(polyether sulfone)、聚醯亞胺(polyimide)等。
觸碰電極層包括複數個觸碰電極410及420以及複數個觸碰線路411及421連接到其中。複數個觸碰電極410及420可以主要定位在觸碰感測區域TA,且觸碰線路411及421可定位於觸碰感測區域TA或非感測區域DA。
觸碰電極410及420可以具有大於或等於預定穿透率來透射光。例如,觸碰電極410及420可以包括透明導電氧化物,如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銦鋅(IZO),但是其並不限於此,其可包括至少一種透明導電材料,例如金屬奈米線、導電聚合物,例如聚(3,4-二氧乙基噻吩)(PEDOT)、金屬網、奈米碳管(CNT)及薄金屬層。
觸碰線路411及421可包含包括於觸碰電極410及420之透明導電材料及/或低電阻材料,例如鉬(Mo)、銀(Ag)、鈦(Ti)、銅(Cu)、鋁(Al)、及鉬/鋁/鉬(Mo/Al/Mo)。
觸碰線路411及421可以包括被定位在同一層作為觸碰電極410及420的一部分,或不包括。
觸碰電極410及420形成觸碰感測器,可以感測透過各種方法之碰觸。觸碰感測器可以是使用各種方法的觸碰感測器,例如電阻型、電容型、 電磁(EM)型、及光學型。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電容型觸碰感測器將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例示性的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電容型觸碰感測器可由觸碰電極410及420中的一個接收來自觸碰驅動器(未示出)的感測輸入訊號,並且可以輸出根據該外部物件觸碰而改變的感測輸出訊號。
當觸碰電極410及420與外部物件形成自感測電容時,觸碰電極接收感測輸入訊號且以預定充電量充電,且當有外部物件如手指的接觸時,則儲存於自感測電容之充電量係變化,且輸出不同於輸入之感測輸入訊號的感測輸出訊號。觸碰資訊如觸碰狀態或觸碰位置係藉由感測輸出訊號的變化來得知。
當相鄰的觸碰電極410及420形成互感測電容時,一個觸碰電極從該觸碰驅動器接收感測輸入訊號,而自感測電容以一預定充電量充電。當有外部物件如手指的接觸時,則自感測電容之儲存充電量係變化,且透過該觸碰電極410及420將充電量的變化輸出為感測輸出訊號。觸碰資訊如觸碰狀態或觸碰位置係藉由感測輸出訊號來得知。
形成互感測電容之觸碰感測器將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作為例子來說明。
參考第1圖,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觸碰感測器之觸碰電極410及420可以包括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410以及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420。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二觸碰電極420彼此分開。
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二觸碰電極420可以定位在相同層中。
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二觸碰電極420的每一個之形狀可為四邊形,但並不限於此,並且可具有各種形式,例如具有為了提高觸碰感測器靈敏度的突起的形式。
第一觸碰電極410和第二觸碰電極420可以被設置成交替分佈,使得其在觸碰感測區域TA中彼此不相互重疊。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410沿行方向及列方向被佈置為複數個,而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420沿行方向及列方向被設置為複數個。
排列在相同列或行中的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410在該觸碰感測區域TA內部或外部可彼此連接或分離。同樣地,至少一些排列在相同行或列中的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420在觸碰感測區域TA內部或外部可彼此連接或分離。例如,如第1圖所示排列在相同列中的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410在觸碰感測區域TA內部彼此連接之情況下,排列在相同行中的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420在該觸碰感測區域TA內部彼此連接。
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中,透過第一連接部分412位於每列中的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410可以彼此連接,且透過第二連接部分422位於每行中的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420可以彼此連接。
參考第2圖到第4圖,連接相鄰之第二觸碰電極420的第二連接部分422可與第二觸碰電極420位於相同層上,且由與該第二觸碰電極420相同的材料來形成。也就是說,第二觸碰電極420及第二連接部分422可以彼此整合在一起,並且可以被同時圖樣化。
連接相鄰之第一觸碰電極410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可與第一觸碰電極410位於不相同的層上。也就是說,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一連接部分412可以彼此分離,並且可以被分別地圖樣化。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一連接部分412可以透過直接接觸來彼此連接。
絕緣層430位於第一連接部分412與第二連接部分422之間,以相互絕緣第一連接部分412與第二連接部分422。絕緣層430可以是複數個分離島狀絕緣體。其中複數個分離島狀絕緣體之每一個設置在第一連接部分412的每一個交叉部分。絕緣層430可以暴露第二觸碰電極420的至少一部分,使得第二連接部分422可連接至該第二觸碰電極420。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絕緣層430形成在觸碰基板401上的整個區域,且位於第一觸碰電極410的部分的絕緣層430可以被移除,來用以透過第一連接部分412在相鄰行方向上連接第一觸碰電極410。
與第2圖至第4圖相反,連接相鄰該第一觸碰電極410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可與第一觸碰電極410位於相同層上,且與第一觸碰電極410整合,而連接相鄰該第二觸碰電極420的第二連接部分422可與第一觸碰電極410位於不相同的層上。
參考第5圖,當觸碰感測裝置400在x軸方向上的寬度Wx比在y軸方向上的寬度Wy短時,連接排列在x軸方向上的第一觸碰電極410之第一連接部分412可與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二觸碰電極420位於不同層上。
參考第1圖,於每列中彼此相連的第一觸碰電極410可透過第一觸碰線路411連接觸碰驅動器(未示出),並且於每行中彼此相連的第二觸碰電極 420可透過第二觸碰線路421連接該觸碰驅動器。第一觸碰線路411和第二觸碰線路421可定位在非感測區域DA。然而,其也可以被定位在觸碰感測區域TA。
於觸碰感測裝置400的非感測區域DA中的第一觸碰線路411和第二觸碰線路421的端部形成焊墊部分450。
第一觸碰線路411透過焊墊部分450輸入該感測輸入訊號到該第一觸碰電極410或輸出感測輸出訊號至觸碰驅動器。第二觸碰線路421透過焊墊部分450輸入感測輸入訊號到第二觸碰電極420及輸出感測輸出訊號。
觸碰驅動器控制觸碰感測器的操作。觸碰驅動器可以發送該感測輸入訊號到觸碰感測器,並且可以接收要被處理的感測輸出訊號。觸碰驅動器處理感測輸出訊號,以產生觸碰資訊,諸如觸碰及觸碰位置。
彼此相鄰的第一觸碰電極410和第二觸碰電極420可以形成互感測電容作為觸碰感測器。互感測電容可透過第一觸碰電極410及第二觸碰電極420之其中之一接收感測輸入訊號,並且可以輸出由外部物件的觸碰所產生之充電量的變化作為該感測輸出訊號至其餘的觸碰電極。
不同於第1圖,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410和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420可以彼此分離,並且透過觸碰線路(未示出)可以分別連接到觸碰驅動器。在這種情況下,觸碰電極410及420可以形成自感測電容作為觸碰感測器。自感測電容接收該感測輸入訊號以依照一預定充電量充電,且根據當以外部物件如手指的接觸所產生之充電量的變化,可輸出不同於所輸入之感測輸入訊號的感測輸出訊號。
參考第1圖至第5圖,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的觸碰感測區域TA包括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及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
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可以維持大致固定的狀態,且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可能變形,例如透過彎曲或折疊,或者可以是在變形狀態而不是平坦狀態。
該觸碰感測裝置400的製造過程、或附接該觸碰感測裝置400到另一電子裝置如顯示裝置之過程、或其使用過程中,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可以維持大致固定的狀態,且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可能變形,例如透過彎曲或折疊,或者可以是在變形狀態而不是平坦狀態。例如如第5圖所示,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可以保持平坦的狀態,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可具有可撓性以彎曲、折疊或曲折於至少一個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可能變形,例如透過彎曲或折疊,或者可以是在變形狀態而不是平坦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曲率半徑可以小於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曲率半徑。當觸碰感測裝置400的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具有固定狀態沒有可撓性時,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曲率半徑非常大,從而為大致平坦的。
參考第5圖,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的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被沿x軸方向彎曲、折疊或曲折,但其不限於此。
如上所述,在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機械特性,如可撓性係不同,且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觸碰電極層結構可以與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觸碰電極層結構不同。因此,在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和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中可以防止產生缺陷且可正常地感測觸碰。
參考第2圖及第3圖,定位在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的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第一連接部分412之延伸方向m相對於x軸方向的角度A可不同於定位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第一連接部分412之延伸方向m相對於x軸方向的角度B。
詳細地,當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可以在x軸方向上變形時,定位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之第一連接部分412之延伸方向m相對於x軸方向之該角度B可以比定位在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之第一連接部分412之延伸方向m相對於x軸方向之角度A大。例如,定位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第一連接部分412之延伸方向m相對於該x軸方向之角度B可以大於或等於大約45度且小於約90度,但其不限於此。定位於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第一連接部分412的延伸方向m相對於該x軸方向的角度A可以是等於或大於0度且等於或小於約45度,然而其不限於此。
參考第3圖,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為連接相對於x軸方向具有等於或大於約45度之大角度的第一連接部分412與第一觸碰電極410,第一觸碰電極410可包括突起41。該突起41可以朝向相鄰的第二觸碰電極420之一區域突出且可朝x軸方向傾斜地突出。相應地,相鄰於突起41的第二觸碰電 極420可包括與突起41的形狀嵌合的凹部。第一連接部分412跨過第二連接部分422接觸兩個彼此面對的第一觸碰電極410的突起41以電連接。
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面積可以大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面積。當在x軸方向上的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寬度Wx短於y軸方向的寬度Wy時,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x軸方向的寬度可以比在y軸方向上的寬度Wy小,其中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具有比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小的面積。
如上所述,當在x軸方向的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寬度Wx短於y軸方向的寬度Wy時,連接排列在x軸方向上的第一觸碰電極410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可與第一和第二觸碰電極410及420定位於不同層上。因此,在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中之該第一連接部分412的延伸方向為靠近x軸方向,而不是y軸方向,且第一觸碰感測區TA1在x軸方向的寬度Wx比在y軸方向上的寬度Wy還小,使得第一連接部分412的長邊可防止被看見延長和連接。即,此可以被最小化,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分412被排列在與第一連接部分412的長邊之延伸方向實質上相同之方向。因此,當觸碰感測裝置400被附接到與電子裝置一起使用時,例如與顯示裝置一起使用時,在具有相對寬的面積之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中,在第一連接部分412所出現的格子圖樣與電子裝置之間產生的波紋可以減少。
第6圖為根據習知技術當觸碰感測裝置的局部變形時,施加至定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示意圖,且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 例之當觸碰感測裝置局部變形時,施加至定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示意圖。
參考第6圖,如習知技術,如果位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延伸於比y軸方向更靠近x軸方向,當在x軸方向上產生變形BD,如彎曲、折疊或曲折,則施加到第一連接部分412的應力F1為大的,使得第一連接部分412可能很容易產生缺陷諸如裂紋。應力F1可以是拉伸應力或壓縮應力。特別是,由於第一連接部分412被定位在觸碰電極層之中的上層,其可能脆弱到由於應力F1而產生裂紋,且為了具有低電阻而加厚時,裂紋產生的可能性係進一步增加。
然而,參照第7圖,如同本發明例示性的實施例,如果位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延伸於比x軸方向更靠近y軸方向,儘管在x軸方向上產生變形BD如彎曲、折疊及曲折,但施加到第一連接部分412的應力F2為相對小的,使得不容易在第一連接部分412中產生缺陷,如裂紋。雖然第一連接部分412被定位在觸碰電極層之間的上層,但施加到第一連接部分412的應力F2為小的,使得第一連接部分412之缺陷可能性可減少。因此,有利於彎曲或折疊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為所需之形狀。
第8圖為根據習知技術,當觸碰感測裝置變形時,施加至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觸碰感測裝置之局部區域的剖視圖,且第9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當觸碰感測裝置變形時,施加至位於變形區域之連接部分的應力之觸碰感測裝置之局部區域剖視圖。
參考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的剖面結構視圖,如果如習知技術位於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在x軸方向是延長的,則當觸碰感測裝置400在x軸方向上被彎曲或折疊時,施加到位於外側的第一連接部分412的應力F1非常大。
然而,參照第9圖,如同本發明例示性的實施例中,定位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第一連接部分412延伸於比x軸方向更靠近y軸方向,在x軸方向上所形成的長度縮短。因此,儘管觸碰感測裝置400在x軸方向是彎曲的折疊的或曲折的,但施加到第一連接部分412的應力F2相對較小。
因此,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可具有便於變形如彎曲的結構。
接著,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將參考第10圖和第11圖描述。
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觸碰感測裝置局部變形之形狀圖,且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觸碰感測裝置位於局部區域之觸碰電極之示意圖。
參考第10圖和第11圖,除了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結構,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400與根據前述例示性實施例的觸碰感測裝置幾乎是一樣的。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定位在同一層的複數個觸碰電極440可以被定位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複數個觸碰電極440可被佈置在y軸方向,並且可以彼此分離。觸碰電極440分別連接到觸碰線路441以連接到觸碰驅動器。在這種情況下,觸碰電極440可形成自感測電容作為觸碰感測器。觸 碰電極440可以藉由透過觸碰線路441接收該感測輸入訊號而以一預定充電量充電,且若產生外部物件如手指的接觸,則產生充電量的變化,而與輸入之感測輸入訊號不同的感測輸出訊號可以透過觸碰線路441輸出到觸碰驅動器。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在觸碰感測裝置400的製造過程中,在與其他電子裝置之組裝過程,或使用過程中,被定位在與觸碰電極440不同層的連接部分不會在具有變形,如彎曲,折疊或曲折之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因此,沒有導電層存在於變形時容易產生裂紋處,使得觸碰感測器因變形所導致之缺陷可以被最小化。
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輸入至由包括第一觸碰感測區域TA1的第一和第二觸碰電極410及420之互感測電容所製成之觸碰感測器的驅動訊號可以與輸入至由包括第二觸碰感測區域TA2的觸碰電極440之自感測電容所製成的觸碰感測器之驅動訊號不同。
根據本公開內容的一個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當該可撓式觸碰感測裝置是可變形的,例如透過彎曲和折疊,則施加於導電層的應力得以減少,使得可以防止觸碰感測器由於變形所導致的缺陷。
雖然一些例示性實施例及實施方式已在此闡述,然而自本說明來看將顯而易見有其他實施例及修改。因此,本發明概念不限於此些實施例,而是為呈現之申請專利範圍之更廣範疇以及各種顯而易見之修改及等效配置。
410:第一觸碰電極
412:第一連接部分
41:突起
420:第二觸碰電極
422:第二連接部分
430:絕緣層
TA2:第二觸碰感測區域
m:延伸方向
B:角度

Claims (15)

  1. 一種觸碰感測裝置,其包含:一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和一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其中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和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之每一個包括: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和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分,該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分中的每一個第一連接部分連接該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一觸碰電極;以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分,該複數個第二連接部分中的每一個第二連接部分連接該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二觸碰電極;其中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沿著一彎曲軸彎曲,位於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上之該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分中的至少兩個相鄰的第一連接部分在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位於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上之該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分中的至少兩個相鄰的第一連接部分在不同於該第一延伸方向的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在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以及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之該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排列於一第一方向,且該第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之間的一第一角度小於該第二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之間的一第二角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角度 係等於或大於約45度且小於約90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分被定位在該第一觸碰電極的一上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連接部分與該第二觸碰電極定位在相同層上,且一絕緣層位於該第一連接部分和該第二連接部分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在該第一方向上是可變形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在該第一方向上是可變形的,且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的一曲率半徑小於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的一曲率半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觸碰電極包含連接至該第一連接部分之一突起。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分被定位在該第一觸碰電極的一上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在該第一方向上是可變形的。
  11. 一種觸碰感測裝置,其包含:一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及一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其中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包括: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及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一第一連接部分,連接該複數個第一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一觸碰電極;以及 一第二連接部分,連接該複數個第二觸碰電極中之兩相鄰第二觸碰電極,其中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包括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複數個觸碰線路分別連接到該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在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中,該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彼此相互分離,且該複數個第三觸碰電極中的每一個第三觸碰電極形成自感測電容,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沿著一彎曲軸彎曲,且該彎曲軸沿著該觸碰感測裝置的邊緣延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在一第一方向上是可變形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在該第一方向上是可變形的,且該第二觸碰感測區域的一曲率半徑小於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的一曲率半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觸碰感測區域實質上為平坦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碰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分被定位在該第一觸碰電極的一上層。
TW104132053A 2014-12-15 2015-09-30 觸碰感測裝置 TWI689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80468 2014-12-15
KR1020140180468A KR102267357B1 (ko) 2014-12-15 2014-12-15 터치 센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098A TW201633098A (zh) 2016-09-16
TWI689862B true TWI689862B (zh) 2020-04-01

Family

ID=5611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053A TWI689862B (zh) 2014-12-15 2015-09-30 觸碰感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146377B2 (zh)
KR (1) KR102267357B1 (zh)
CN (1) CN105700758B (zh)
TW (1) TWI689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3203A (zh) * 2014-06-13 2015-12-23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式电子装置
TWI616784B (zh) * 2015-07-31 2018-03-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式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2477813B1 (ko) * 2015-11-30 2022-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7099174A1 (ja) * 2015-12-11 2017-06-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
EP3388927A4 (en) * 2015-12-11 2019-08-07 Alps Alpine Co., Ltd. CAPACITIVE SENSOR
KR102470684B1 (ko) * 2016-03-31 2022-11-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858709B1 (ko) * 2016-08-05 2018-05-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적층체,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7690610B (zh) * 2016-09-27 2021-01-29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传感器、电子装置及柔性触控传感器的贴合方法
KR102598155B1 (ko) 2016-10-27 2023-1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180069165A (ko) * 2016-12-14 2018-06-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255331B (zh) 2016-12-29 2024-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屏及制作方法、显示屏及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KR102360850B1 (ko) * 2017-06-30 2022-0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966895B1 (ko) * 2017-07-06 2019-04-0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CN107479627A (zh) * 2017-07-19 2017-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笔记本与平板二合一电脑
KR102422074B1 (ko) 2017-08-14 2022-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2019041968A (ja) * 2017-08-31 2019-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炊飯器
US10528178B2 (en) * 2017-10-13 2020-01-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with conductivity type determination
KR102464268B1 (ko) * 2017-12-13 2022-1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36350B1 (ko) * 2018-01-23 2022-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KR102464258B1 (ko) * 2018-03-06 2022-1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71154B1 (ko) 2018-03-27 2022-11-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533131B1 (ko) 2018-05-08 2023-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KR102607494B1 (ko) 2018-07-06 2023-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546310B1 (ko) * 2018-07-16 2023-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KR102560702B1 (ko) 2018-08-03 2023-07-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68725B1 (ko) 2018-08-06 2023-08-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0176473B (zh) * 2018-09-18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6361B (zh) 2019-03-07 2022-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KR20210002163A (ko) * 2019-06-26 2021-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45576A (ko) * 2019-10-16 2021-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20210054123A (ko) 2019-11-04 2021-05-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감지 구조물
KR20210065244A (ko) 2019-11-26 2021-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10065246A (ko) 2019-11-26 2021-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10076299A (ko) 2019-12-13 2021-06-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입력 센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1856A (en) * 2010-08-19 2012-03-1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TW201214223A (en) * 2010-09-29 2012-04-0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30300678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ung-ku Kang Flexible touch screen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M474201U (zh) * 2013-01-31 2014-03-1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感測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2689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Wah Yiu Kwong Touch input across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s
US8928597B2 (en) * 2008-07-11 2015-01-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2112950B (zh) * 2008-09-12 2015-01-28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电容型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容型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US20100066683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Shih-Chang Chang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in Film to Substrate
TWI447475B (zh) * 2009-09-07 2014-08-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
KR101113457B1 (ko) 2010-05-10 2012-03-0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곡면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73047B1 (ko) 2010-09-07 2014-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치스크린패널장치
CN102681734A (zh) * 2011-03-07 2012-09-19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TWI471661B (zh) * 2011-06-29 2015-02-01 Innolux Corp 影像顯示系統
TWI461999B (zh) * 2011-10-06 2014-11-2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互容式觸控感應裝置及包含其之互容式觸控感應電子系統
US9471185B2 (en) * 2012-02-21 2016-10-18 Atmel Corporation Flexible touch sensor input device
CN202720612U (zh) 2012-03-07 2013-02-06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KR101401406B1 (ko) * 2012-04-26 2014-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1385438B1 (ko) * 2012-06-12 2014-04-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5964691B2 (ja) * 2012-08-10 2016-08-03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電子機器
KR101552994B1 (ko) * 2012-08-31 2015-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99921B (zh) 2012-09-07 2017-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面板
US20140104185A1 (en) 2012-10-15 2014-04-17 Htc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77316B1 (ko) 2012-11-14 2020-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040973B1 (ko) * 2012-12-14 2019-1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2057666B1 (ko) * 2013-02-19 2019-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40112894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14219B (zh) * 2013-12-17 2015-12-21 Ind Tech Res Inst 運用於軟性顯示面板的撓曲感測器及相關感測方法與系統
CN104881161B (zh) 2014-02-27 2017-12-0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US10168732B2 (en) * 2014-02-27 2019-01-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ouch panel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TWI528239B (zh) * 2014-04-01 2016-04-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KR20160024425A (ko) * 2014-08-25 2016-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측면 터치 영역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9425418B2 (en) * 2014-09-30 2016-08-2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bend stress reduction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9600112B2 (en) * 2014-10-10 2017-03-21 Apple Inc. Signal trace patterns for flexible substrates
KR102312260B1 (ko) * 2015-01-09 2021-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패널 및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288845B1 (ko) * 2015-01-12 2021-08-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932764B (zh) * 2015-06-25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76965B (zh) * 2016-03-29 2023-12-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7479754B (zh) * 2017-08-22 2020-07-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摸传感器和柔性触摸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1856A (en) * 2010-08-19 2012-03-1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TW201214223A (en) * 2010-09-29 2012-04-0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30300678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ung-ku Kang Flexible touch screen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M474201U (zh) * 2013-01-31 2014-03-1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感測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67357B1 (ko) 2021-06-21
TW201633098A (zh) 2016-09-16
US20180321772A1 (en) 2018-11-08
CN105700758B (zh) 2020-07-07
US20160170523A1 (en) 2016-06-16
US10146377B2 (en) 2018-12-04
US10459585B2 (en) 2019-10-29
KR20160072909A (ko) 2016-06-24
CN105700758A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9862B (zh) 觸碰感測裝置
US9798412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US10353434B2 (e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207818B2 (en) Flexible touch screen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US9563320B2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KR102316212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490925B2 (ja) タッチウィンドウ及びこれを含むタッチデバイス
US20160170549A1 (en)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547397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the same
US9594463B2 (en) Capacitive-type touch screen panel
KR101103535B1 (ko) 커버층에 직접 증착한 투명도전막을 갖는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8110123A1 (ja)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および機器
KR101103536B1 (ko) 강화유리 일면에 두 층의 투명도전막을 갖는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627965B2 (en)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342171B2 (en) Touch panel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extend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on opposite surfaces of a substrate
CN107621902B (zh) 压力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20170045966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KR20160073278A (ko) 터치 센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