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9592B - 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9592B
TWI689592B TW104134761A TW104134761A TWI689592B TW I689592 B TWI689592 B TW I689592B TW 104134761 A TW104134761 A TW 104134761A TW 104134761 A TW104134761 A TW 104134761A TW I689592 B TWI689592 B TW I6895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oreactor
liquid
stage
section
f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4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5794A (zh
Inventor
賽蒙 理查 崔佛迪克
傑森 卡爾 布朗利
蓋 威廉 華特司
麥可 蔻普其
隆恩 逢 川恩
歐福佳 雷斯瑪 詹森
Original Assignee
紐西蘭商藍瑟科技紐西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紐西蘭商藍瑟科技紐西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紐西蘭商藍瑟科技紐西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5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9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959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8Reaction vessel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18External loop; Means for reintroduction of fermented biomass or liquid perco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0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0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 C12P7/06Ethanol, i.e. non-beverage
    • C12P7/14Multiple stages of fermentation; Multiple types of microorganisms or re-use of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0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 C12P7/18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polyhydr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2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yl group
    • C12P7/26Ketones
    • C12P7/28Acetone-containing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4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xyl group including Peroxycarboxylic acids
    • C12P7/54Acetic ac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用於將C1碳源轉化為所需最終產物之多段生物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在多個生物反應器段中並行劃分氣態含C1受質。液態產物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串聯地依次饋入至下游生物反應器段。操作可藉由避免各段處之微生物分離及再循環之需要而簡化。另外,所述組合段之總體蒸氣-液體質量轉移極有利,導致高最終產物產率以及可比較的低副產物代謝物產率。

Description

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使用多個生物反應器段將含C1受質微生物醱酵為最終產物之方法。在代表方法中,含C1受質在段中經劃分以用於並行氣相加工,而液態產物自一段傳遞至下一連續段以用於串聯液相加工。
關於化石燃料溫室氣體(GHG)排放之環境問題已導致對可再生能源之日益重視。因此,乙醇正在全世界迅速變為主要富氫液體運輸燃料。基於歐洲、日本及美國以及若干開發中國家對乙醇生產之日益重視,預期在可預見之未來燃料乙醇工業之全球市場將持續增長。舉例而言,在美國,乙醇用以生產E10,乙醇於汽油中之10%混合物。在E10摻合物中,乙醇組分充當氧合劑,改良燃燒效率且減少空氣污染物產生。在巴西,以摻合於汽油中之氧合劑形式及獨立地以純燃料形式兩者,乙醇滿足約30%之運輸燃料需求。另外,歐盟(EU)對其各成員國對於可持續運輸燃料(諸如生物質來源之乙醇)之消耗已指定目標。
絕大部分燃料乙醇經由傳統基於酵母之醱酵方法生產,所述方法使用作物來源之碳水化合物(諸如自甘蔗提取之蔗糖或自穀類作物提取之澱粉)作為主要碳源。然而,此等碳水化合物原料之成本受其在用於競爭性用途之市場中(即作為人類及動物兩者之食物來源)之價值影響。另外,栽培產生澱粉或蔗糖之作物用 於乙醇生產並非在所有地形均為經濟上可持續的,因為此隨當地土地價值及氣候兩者而變。出於此等原因,備受關注的為開發將更低成本及/或更豐富碳資源轉化為燃料乙醇之技術。就此而言,一氧化碳(CO)為有機物質(諸如煤、石油及石油來源之產物)不完全燃燒之主要富能副產物。富CO廢氣由多種工業方法產生。舉例而言,據報導,澳大利亞之鋼鐵工業每年產生且向大氣中釋放超過500,000公噸CO。
最近,用於在工業規模上自CO生產乙醇之基於微生物(細菌)之方法替代方案已變為商業利益及投資之標的。在1903年首次發現微生物培養物在CO為唯一碳源之情況下生長之能力。此特徵後來經確定存在於自營生長之乙醯輔酶A(乙醯CoA)生化路徑(亦稱為伍茲-永達爾(Woods-Ljungdahl)路徑及一氧化碳脫氫酶/乙醯CoA合成酶(CODH/ACS)路徑)之生物體使用中。多種厭氧生物(包括一氧化碳營養型、光合、產甲烷及產乙酸生物)自此已顯示可代謝CO。厭氧細菌,諸如來自屬梭菌屬(Clostridium)之彼等已知可經由乙醯CoA生化路徑自CO、CO2及H2生產乙醇。舉例而言,自氣體生產乙醇之各種將達梭菌(Clostridium ljungdahlii)菌株描述於WO 00/68407、EP 1117309 A1、US 5,173,429、US 5,593,886、US 6,368,819、WO 98/00558及WO 02/08438中。細菌自產乙醇梭菌種(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sp)亦已知可自氣體生產乙醇(Abrini等人,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161:345-351(1994))。
因為生物之各酶以基本上完美之選擇性促進其指定生物轉化,所以微生物合成途徑與習知催化途徑相比可在更低能量成本之情況下實現更高產率。舉例而言,自所要產物分離由非選擇性副反應產生之副產物之能量需求可降低。另外,關於歸因於反應 介質中之雜質之催化劑中毒的問題減少。然而,不管此等明顯優點,所述技術必須解決當前與自CO微生物合成乙醇相關,特定言之就保證生產率與其他技術具競爭性而言之某些挑戰。當使用CO作為其碳源時,上文所述之厭氧細菌通過醱酵產生乙醇,但其亦產生至少一種代謝物,例如CO2、甲烷、正丁醇及/或乙酸。任何此等代謝物之形成具有顯著影響既定方法之生產率及總經濟可行性的可能性,因為可用碳失去給代謝物且所要最終產物之生產效率受損。另外,除非代謝物(例如,乙酸)自身在微生物醱酵方法之時間及場所具有價值,否則其可能會造成廢物處置問題。在使含有CO之氣體厭氧醱酵以製造乙醇中解決除所要最終產物外之產物之形成的各種建議論述於WO2007/117157、WO2008/115080及WO2009/022925中。
乙醇生產率為關於既定醱酵方法在經濟上是否為吸引人的一種關鍵決定因素,高度取決於管理細菌生長之適當條件。舉例而言,自WO2010/093262已知,含有CO之受質必須以導致最佳微生物生長及/或所要代謝物產生之速率提供給微生物培養物。若提供不充足之受質,則微生物生長減緩且醱酵產物產生以乙醇為代價朝乙酸之偏移。若提供過量受質,則可能會導致不良微生物生長及/或細胞死亡。關於此等方法中之操作參數之間的關係之其他資訊見於WO2011/002318中。
自CO,且特定言之含CO廢物流,諸如鋼生產中排放之氣態流出物生產乙醇之生物方法領域不斷尋求改良方法經濟學且因此改良工業競爭力之解決方案。根據習知實踐,分離及再循環用於進行所需轉化之微生物被視為實現連續方法中之可接受產率所必需。已知生物反應器內部或外部之適合之膜分離系統對於此目的有效。然而,膜及其相關罩殼、閥、儀錶及控制器顯著增加總體 資本及操作成本。改變膜及「就地清潔」(CIP)選擇(手動或自動)一般需要大量操作者時間、化學品及加熱(在手動操作的情況下)或過分高資本成本(在自動操作的情況下)。舉例而言,一些生物反應器系統具有清潔細胞再循環膜所需的昂貴酶溶液,因為已發現藉由苛性鹼(NaOH)溶液之簡單清潔在實踐中無效。
總體而言,生物CO轉化方法中之重要考慮因素與發現增加操作靈活性、改良乙醇產率及產物品質及/或更有效利用CO之改良有關。在不實質上影響資本及操作費用的情況下實現此等領域中之任一者之即使適度進展亦可對工業操作規模具有顯著影響。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用於產生適用最終產物,諸如乙醇之生物方法及相關系統中之改良,所述最終產物經由利用來自諸如工業廢氣之含C1受質之C1碳源作為養分之C1固定微生物之代謝路徑產生。代表方法及系統涉及使用多段互連生物反應器之替代類型的操作,且特定言之有可能放棄分離再循環至用於總體方法中之段中之至少一者(例如段之至少一個生物反應器)、一般而言段中之大部分(例如除了第一段及/或最後或最終段之外的所有段)且通常所有段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之費用及複雜度之操作。出人意料地,已展示使用此類系統,且特定言之含C1受質並行饋入至多個生物反應器中,而液態產物串聯饋入之系統導致高總體乙醇產率以及非所需代謝物(諸如乙酸)之相應低產率。亦實現其他優點,包括有效總體C1碳源利用率,以及改良之方法靈活性及控制。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用於將C1碳源轉化為最終產物之多段方法。代表方法包括將氣態含C1受質並行饋入至方法之第一 生物反應器段及至少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例如藉由在生物反應器段中劃分含C1受質,使得各段處接收之氣體組合物相同或實質上相同且表示輸入至方法之含C1受質之氣體組合物。此類方法進一步包括將第一階段液態產物的至少一部分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串聯饋入至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以此方式,各段處接收之液態產物或至少其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例如不含C1-固定微生物之液態培養液部分)之組合物可表示自先前上游段接收之輸出。因此,不同於氣體組合物,各段處接收之液態產物之組合物總體上不相同且可實際上相對於所需最終產物及其他代謝物之濃度顯著變化。舉例而言,所需最終產物之濃度可晏自上游至連續下游段之方向經至少一些,且較佳所有段逐漸增加。替代地,或以組合形式,其他代謝物可經一些或所有此類段逐漸減少。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將來自含C1受質之C1碳源轉化為所需最終產物之多段方法,其中多段方法增加系統對所需最終產物之特異性。
另外,根據如上文所述之代表方法,C1-固定微生物之分離及再循環有利地避免於生物反應器段中之至少一個中。此與理解為需要細胞再循環以獲得可接受產率水準之習知、連續「恆化器」生物方法形成直接對比。因此,饋入至至少一個段之液態產物(例如饋入至第二段之第一段液態產物)可包括用於先前(例如第一)上游生物反應器段之C1-固定微生物,且舉例而言,其尚未分離或過濾於此上游段中。此液態產物一般進一步包括培養基、所需最終產物以及其他接收自先前上游段之代謝物。因此,根據較佳實施例,至少一個生物反應器段之液態產物(例如第一段液態產物)在無涉及以下之附加費用及複雜度的情況下饋入至後續段:(1)分離C1-固定微生物(例如使用膜分離),接著(2)再循環分離之微生物至抽取其之相同段。在較佳實施例 中,方法在無任何自生物反應器段中之任一者分離C1-固定微生物及/或再循環至所述生物反應器段的情況下進行,而抽取自最終段之液態產物通常以此方式分離以回收無細胞液體中之最終產物。因此,根據一些實施例,C1-固定微生物及/或細胞培養基可分離自最終段液態產物且返回至方法(例如至生物反應器段中之一或多者)。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係關於包括複數個生物反應器之多段系統。生物反應器包括第一末端處之氣體入口及與第一末端相對之第二末端處之氣體出口,使得氣體入口及出口允許並行地將氣態含C1受質饋入至複數個生物反應器及移除包含未經轉化之C1碳源之氣態產物。排除第一生物反應器及最終生物反應器(亦即並非最遠上游生物反應器,因為其不自另一生物反應器饋入液態產物,或最遠下游生物反應器,因為自此生物反應器抽取之液態產物不饋入至另一生物反應器)之生物反應器包括單獨液體入口及出口,用於串聯地自相鄰上游生物反應器接收包含C1-固定微生物(生物質)之液態產物及將包含C1-固定微生物(細胞或生物質)之液態產物輸送至相鄰下游生物反應器。
一般而言,液體入口及出口均接近第一末端(亦即接收氣態含C1受質之末端),使得液態產物可饋入至生物反應器底部附近,,且自其抽取,例如反應器長度之底部25%以內,或底部10%以內。用於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接收最終液態產物之液態產物出口同樣接近最終生物反應器之第一末端。在界定就「反應器長度」而言之各種特徵之位置中,此長度係指含有反應器內容物(反應物及反應產物之摻和物)之區段,通常視為「反應器體積」或「反應器工作體積」之長度且此長度不包含可在反應器體積以上或以下延伸之製程管線(例如進料口管線或產物出口管 線),或容納反應器但不含任何反應器內容物之管柱或其他容器之區段。舉例而言,在圓柱形反應器的情況下,反應器長度係指圓柱之軸的長度。反應器長度之「底部10%」係指自反應器底部開始且向上延伸反應器長度之10%的高度範圍。反應器長度之「頂部10%」係指自反應器頂部開始且向下延伸反應器長度之10%的高度範圍。同樣,反應器長度之「底部1%-10%」係指自反應器底部以上之反應器長度之1%之高度開始且向上延伸至反應器底部以上之反應器長度之10%之高度的高度範圍。反應器長度之頂部「25%-45%」係指自反應器頂部以下之反應器長度之25%之高度開始且向下延伸至反應器頂部以下之反應器長度之45%之高度的高度範圍。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係關於用於將C1轉化為所需最終產物之多段生物方法。方法包括(i)在多段方法之多個生物反應器段中並行劃分氣態含C1受質,及(ii)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至下游生物反應器段串聯地依次饋入包括C1-固定微生物之液態產物。在最終段中,最終段液態產物抽取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段。在某些實施例中,最終段液態產物抽取自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例如不含C1-固定微生物/生物質之液態部分)。
在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將一氧化碳(CO)轉化為乙醇之多段生物方法。方法包括(i)在多段方法之多個段中並行劃分含CO受質,(ii)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至下游生物反應器段串聯地依次饋入包括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之液態產物。抽取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段之最終段液態產物可包括至少約50公克/公升(g/L)乙醇且具有至少約50:1之乙醇:乙酸重量比。在某些實施例中,最終段液態產物抽取自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特定方法可包括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與此並行氣體/串 聯液體操作方式相關之此類代表方法可在最小副產物形成之情況下有利地達成高產率水準。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在減少之乙醇產率之情況下將一氧化碳轉化為2,3-丁二醇之多段生物方法。在某些實施例中,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自產乙醇梭菌、拉氏梭菌及將達梭菌。
在替代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將一氧化碳(CO)轉化為生長依賴性最終產物(例如異丙醇)之多段生物方法。方法包括(i)在多段方法之多個段中並行劃分含CO受質,(ii)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至下游生物反應器段串聯地依次饋入包括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之液態產物。抽取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段之最終段液態產物或至少其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可包括至少約10g/l異丙醇。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異丙醇生產方法中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為在異丙醇生物合成路徑中具有至少一種異源酶之重組自產乙醇梭菌菌株。使用本發明之多段方法提供相比於傳統雙反應器醱酵系統增加之生長依賴性最終產物產率之方法。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生長依賴性最終產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異丙醇、丁醇、丙酮、2-羥基丁酸(2-HIBA)以及異丁烯。
總體而言,如下文更詳細地論述,如本文所述之多段生物方法可改良生物轉化操作之穩定性且提供針對特定目標調試在各段實現之效能(例如最終產物及其他代謝物之效價)之較大靈活性。甚至在相對於習知方法在反應器體積基礎上之較低產率下,相對更簡單結構及控制系統可經由在商業規模實現之資本及/或操作成本減少而自經濟觀點有效地對此補償。另外,「每反應器」基礎上之產率之減少允許就生物反應器尺寸而言之提高的靈活性,使得可採用相對較短及較寬容器,具有與可用儲存槽更一 致之尺寸。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段(例如第一及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中之至少一個、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或所有生物反應器段)之生物反應器可具有小於約15:1(例如約2:1至約15:1),諸如小於約10:1(例如約5:1至約10:1)之長度與寬度(例如直徑)之比。容許減少之產率轉而准許在如本文所述之方法/系統中使用較低壓力。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段(例如第一及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中之至少一個、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或所有生物反應器段)之生物反應器可操作小於約500千帕(kPa)表壓(亦即大氣壓以上),諸如小於約200kPa表壓,或甚至小於約100kPa表壓之壓力。如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及系統亦可關於給定質量轉移係數有利地達成相對於此類習知方法較大之氣體利用率。
在多段方法中,本文所述的生物反應器段或其一些部分可為單一容器內之分離區段。舉例而言,此類容器(其可為具有50,000-3,000,000公升之體積的工業標準槽)可包含使個別生物反應器段分離且導引如本文所述之蒸氣及液體流動之內部結構。舉例而言,內部結構可經組態以分別經由所述段並行及串聯地流動氣體及液體。在容器內使用生物反應器段可促進某些本文所述之操作實施例,例如藉由離開生物反應器段之包含未經轉化之C1碳源之氣態產物之共用流之操作。根據一個實施例,容器內之生物反應器段可以堆疊關係定向,其中第一生物反應器段在高度上最高且最終生物反應器段在高度上最低,進而使用重力幫助經由段轉移液態產物。單一容器內可包含生物反應器之總連接生物反應器段可以數目確定範圍,且在例示性實施例中,容器可包含約4至約12個生物反應器段。內部結構可包含參看圖1及2在本文中所述的相關管道及/或其他設備(例如氣體及液體入口及其接頭、蒸氣及液體分配器、提昇管、下降管、外部液體再循環迴 路、液體培養基及其他添加劑之入口等)。此類內部結構可因此提供所述段之間的總體流體連通以達成所需流動組態,包含如在下文中更詳細描述之使用再循環迴路之誘導、內部循環及/或外部循環,進而產生在經設計氣流速率下實現高質量轉移及混合所需之流體動力條件。此類容器可在整個容器外部裝配有額外液體循環迴路,例如用於未必相鄰(亦即在彼此上游或下游緊接著)之生物反應器段之間的液體循環。在一些實施例中,給定生物轉化方法所需的生物反應器段之總數可超過容器內之段數目,使得方法可利用兩個或大於兩個容器,其中之一或兩者含有複數個(例如兩個或大於兩個)生物反應器段。
使用如本文所述之多段生物方法提供對醱酵參數及方法控制之較大控制。多段方法之每一段可在改變方法條件下操作以提供所需最終結果。舉例而言,某些段可經操作以促進生長,且其他段可朝向產率最佳化。使用多段生物方法可導致較好產物效價、對所需最終產物之較大特異性、提高之氣體吸收以及朝向各種組成之含C1受質之較大靈活性。
與本發明相關之此等及其他實施例、態樣及優點自以下實施方式顯而易見。
10‧‧‧生物反應器段
10a‧‧‧生物反應器段
10b‧‧‧生物反應器段
10y‧‧‧生物反應器段
10z‧‧‧生物反應器段
12‧‧‧氣體入口
12a‧‧‧氣體入口
12b‧‧‧氣體入口
12y‧‧‧氣體入口
12z‧‧‧氣體入口
14‧‧‧噴布器
14a‧‧‧噴布器
14b‧‧‧噴布器
14y‧‧‧噴布器
14z‧‧‧噴布器
16‧‧‧氣體出口
16a‧‧‧氣體出口
16b‧‧‧氣體出口
16y‧‧‧氣體出口
16z‧‧‧氣體出口
18‧‧‧液體入口
18y‧‧‧液體入口
18z‧‧‧液體入口
20‧‧‧液體出口
20a‧‧‧液體出口
20b‧‧‧液體出口
20y‧‧‧液體出口
22‧‧‧氣體/液體分界面
22a‧‧‧氣體/液體分界面
22b‧‧‧氣體/液體分界面
22y‧‧‧氣體/液體分界面
22z‧‧‧氣體/液體分界面
25‧‧‧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25a‧‧‧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25b‧‧‧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25y‧‧‧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25z‧‧‧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30‧‧‧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a‧‧‧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b‧‧‧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y‧‧‧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z‧‧‧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5‧‧‧鹼性中和劑入口
35a‧‧‧鹼性中和劑入口
35b‧‧‧鹼性中和劑入口
40‧‧‧pH分析儀
40a‧‧‧pH分析儀
40b‧‧‧pH分析儀
41‧‧‧溫度傳輸器
41a‧‧‧溫度傳輸器
41b‧‧‧溫度傳輸器
41y‧‧‧溫度傳輸器
41z‧‧‧溫度傳輸器
42‧‧‧加熱器/熱交換器
42a‧‧‧加熱器/熱交換器
42b‧‧‧加熱器/熱交換器
42y‧‧‧加熱器/熱交換器
42z‧‧‧加熱器/熱交換器
45‧‧‧液體培養基入口
45a‧‧‧液體培養基入口
45b‧‧‧液體培養基入口
50‧‧‧液態產物出口
75‧‧‧虹吸截斷器
100‧‧‧生物反應器
100a‧‧‧生物反應器
100b‧‧‧生物反應器
100y‧‧‧生物反應器
100z‧‧‧生物反應器
110‧‧‧噴頭
120‧‧‧提昇管
125A‧‧‧蒸氣-液體接觸器件
125B‧‧‧蒸氣-液體接觸器件
130‧‧‧下降管
A‧‧‧連續氣相區
B‧‧‧連續液相區
E‧‧‧高度
H‧‧‧高度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更完整理解及其優點可藉由考慮到隨附圖式參看以下描述獲得,其中類似特徵藉由類似參考編號鑑別(例如圖1之生物反應器100a及圖2之生物反應器100)。
圖1描繪使用至少兩個上游生物反應器及兩個下游生物反應器之代表方法,其中為簡單起見省去類似中間生物反應器。
圖2描繪如圖1中所示之代表生物反應器之全貌圖,且提供與內部結構及液體循環相關之額外細節。
圖3為顯示使用六個生物反應器段,在獲自本文所述的生物方法之最終液態產物之樣品中,經40+天操作時段之乙醇及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以及乙酸及2,3-丁二醇之副產物代謝物之濃度的圖示。
圖4為在40+天操作時段之第23天,在獲自來自六個生物反應器段中之每一者之液態產物之樣品中之乙醇及乙酸及2,3-丁二醇之副產物代謝物之量測濃度的圖示,其最終液態產物濃度描繪於圖3中。
圖5A為顯示異丙醇醱酵之代謝物概況之圖示
圖5B為顯示異丙醇產率之圖示。
圖1-5應理解為呈現本發明之說明及/或涉及之原理。為了便於解釋及理解,簡化方法流程方案及設備描繪於圖1及2中,且此等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對本發明之理解非必需的包含閥、儀錶以及其他設備及系統之細節未顯示。如具有本發明之知識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易於顯而易見,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之含C1受質之生物轉化之方法將具有部分由其特定用途決定之組態及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將氣態含C1受質中之C1碳源並行饋入多個生物反應器段,所述多個生物反應器段轉而用於串聯處理此等段之液態產物而產生所需最終產物之方法。在操作中,生物反應器中之每一者包括含有C1-固定微生物之液體培養基。除了所需最終產物之外,如本文所述之方法另外產生非所需或較不所需之代謝物。代表性C1固定微生物為來自屬穆爾氏菌(Moorella)、梭菌屬、瘤胃球菌(Ruminococcus)、醋桿菌屬(Acetobacterium)、真桿菌屬(Eubacterium)、丁酸桿菌屬 (Butyribacterium)、產醋桿菌屬(Oxobacter)、甲烷八疊球菌屬(Methanosarcina)、甲烷八疊球菌屬(Methanosarcina)以及脫硫腸狀菌屬(Desulfotomaculum)之彼等。梭菌屬之微生物之特定實例包含永達爾梭菌(C.ljundahlii)、自產乙醇梭菌(C.autoethanogenum)、拉氏梭菌(C.ragsdalei)以及拜氏梭菌(C.beijerenckei)。
代表性含C1受質廣泛地包含任何可使得可用於C1-固定微生物之一或多種菌株以用於生長及/或醱酵之含C1碳源氣體,其中至少一種C1碳源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O、CO2及CH4。此類含C1受質較佳在污染物可對C1-固定微生物之生長具有不良影響之程度上不包含此類污染物(例如一或多種污染物不以使得給定組之條件下之生長速率相比於相同條件下,但無污染物之生長速率減少大於10%之濃度或量存在)。
●如本文所述之代表性含C1受質廣泛地包含任何C1-碳源。C1-碳源係指充當本發明之微生物之部分或唯一碳源之單碳分子。舉例而言,C1-碳源可包括CO、CO2或CH4中之一或多者。較佳地,C1-碳源包括CO及CO2中之一者或兩者。受質可進一步包括其他非碳組分,諸如H2、N2或電子。
含C1受質可含有顯著比例之CO,較佳至少約5體積%至約99.5體積% CO。此類受質通常以工業方法(諸如鋼鐵製造方法或非亞鐵產物製造方法)之廢棄產物形式產生。產生氣態含CO受質之其他方法包含石油精煉方法、生物燃料生產方法(例如熱解方法及脂肪酸/三酸甘油酯加氫轉化方法)、煤及生物質氣化方法、電力生產方法、碳黑生產方法、氨生產方法、甲醇生產方法以及焦炭製造方法。產生自多種受質之多種化學工業流出物,以 及合成氣(含有CO及H2兩者)可同樣充當潛在含CO受質。特定實例包含來自磷酸鹽及鉻酸鹽之生產的流出物。有利地,來自此等方法之廢物(例如廢氣)可如本文所述而用於有益產生適用最終產物(諸如乙醇)。
受質及/或C1-碳源可為或可衍生自以工業方法之副產物形式或自一些其他來源,諸如自汽車排煙或生物質氣化獲得之廢物或排氣。在某些實施例中,工業方法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價鐵金屬產品製造(諸如軋鋼廠製造)、非鐵產品製造、石油精煉方法、煤炭氣化、電力生產、碳黑生產、氨生產、甲醇生產以及焦炭製造。在此等實施例中,受質及/或C1-碳源可在其排放至大氣中之前使用任何便利方法自工業方法捕獲。
受質及/或C1-碳源可為或可衍生自合成氣,諸如藉由煤或精煉廠殘渣之氣化、生物質或木質纖維素材料之氣化或天然氣之重整獲得之合成氣。在另一實施例中,合成氣可獲自城市固體廢物或工業固體廢物之氣化。
關於受質及/或C1-碳源,術語「衍生自」係指在某種程度上經修飾或摻合之受質及/或C1-碳源。舉例而言,受質及/或C1-碳源可經處理以添加或移除某些組分或可與其他受質及/或C1-碳源之流摻合。
受質之組成可對反應效率及/或成本具有顯著影響。舉例而言,氧氣(O2)之存在可能降低厭氧醱酵方法之效率。取決於受質之組成,可能需要處理、擦洗或過濾受質以移除任何非所需雜質,諸如毒素、非所需組分或粉塵顆粒及/或增加所需組分之濃度。
受質一般包括至少一些量之CO,諸如約1、2、5、10、20、30、40、50、60、70、80、90或100mol% CO。受質可包括一定 範圍之CO,諸如約20-80、30-70或40-60mol% CO。較佳地,受質包括約40-70mol% CO(例如軋鋼廠或高爐氣體)、約20-30mol% CO(例如鹼性氧氣轉爐氣體)或約15-45mol% CO(例如合成氣)。在一些實施例中,受質可包括相對較低量之CO,諸如約1-10或1-20mol% CO。本發明之微生物通常將受質中之至少一部分CO轉化為產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受質不包括或實質上不包括CO。
受質可包括一些量之H2。舉例而言,受質可包括約1、2、5、10、15、20或30mol% H2。在一些實施例中,受質可包括相對較高量之H2,諸如約60、70、80或90mol% H2。在其他實施例中,受質不包括或實質上不包括H2
受質可包括一些量之CO2。舉例而言,受質可包括約1-80或1-30mol% CO2。在一些實施例中,受質可包括小於約20、15、10或5mol% CO2。在另一實施例中,受質不包括或實質上不包括CO2
儘管受質通常為氣態,受質亦可以替代形式提供。舉例而言,受質可使用微泡分散發生器溶解於含CO氣體飽和液體中。另外舉例而言,受質可吸附至固體載體上。
「微生物」為微觀生物,尤其為細菌、古細菌、病毒或真菌。本發明之微生物通常為細菌。如本文所用,「微生物」之引述應理解為涵蓋「細菌」。
本發明之微生物可基於功能特徵進一步分類。舉例而言,本發明之微生物可為或可衍生自C1固定微生物、厭氧菌、產乙酸菌、產乙醇菌、一氧化碳氧化菌及/或甲烷氧化菌。表1提供微生物之代表性清單且鑑別其功能特徵。
Figure 104134761-A0202-12-0015-1
Figure 104134761-A0202-12-0016-2
「C1」係指單碳分子,例如CO、CO2、CH4或CH3OH。「C1-氧合物」係指以包括至少一個氧原子之單碳分子,例如CO、CO2或CH3OH。「C1-碳源」係指充當本發明之微生物之部分或唯一碳源之單碳分子。舉例而言,C1-碳源可包括CO、CO2、CH4中之一或多者。較佳地,C1-碳源包括CO及CO2中之一者或兩者。「C1-固定微生物」為具有自C1-碳源產生一或多種產物之能力的微生物。通常,本發明之微生物為C1-固定細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C1-固定微生物。
「厭氧菌」為生長不需要氧氣之微生物。若氧氣以高於某一臨限值存在,則厭氧菌可消極反應或甚至死亡。通常,本發明之微生物為厭氧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厭氧菌。
「產乙酸菌」為產生或能夠產生乙酸(acetate/acetic acid)作為厭氧呼吸之產物的微生物。通常,產乙酸菌為使用伍德-永 達爾路徑作為其能量保守及合成乙醯基-CoA及乙醯基-CoA衍生產物,諸如乙酸之主要機制的絕對厭氧細菌(Ragsdale,Biochim Biophys Acta,1784:1873-1898,2008)。產乙酸菌使用乙醯基-CoA路徑作為(1)自CO2還原合成乙醯基-CoA之機制,(2)終端接受電子、能量守恆方法,(3)固定(同化)細胞碳之合成中之CO2之機制(Drake,Acetogenic Prokaryotes,The Prokaryotes,第3版,第354頁,New York,NY,2006)。所有天然存在之產乙酸菌為C1-固定、厭氧、自營及非甲烷氧化的。通常,本發明之微生物為產乙酸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產乙酸菌。
「產乙醇菌」為產生或能夠產生乙醇之微生物。通常,本發明之微生物為產乙醇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產乙醇菌。
「自營生物」為能夠在不存在有機碳的情況下生長之微生物。取而代之,自營生物使用無機碳源,諸如CO及/或CO2。通常,本發明之微生物為自營生物。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產自營生物。
「一氧化碳氧化菌」為能夠使用CO作為唯一碳源之微生物。通常,本發明之微生物為一氧化碳氧化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一氧化碳氧化菌。
「甲烷氧化菌」為能夠使用甲烷作為唯一碳源及能量來源之微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微生物衍生自甲烷氧化菌。
更廣泛地,本發明之微生物可衍生自表1中鑑別之任何屬或物種。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微生物衍生自包括物種自產乙醇梭菌、將達梭菌及拉氏梭菌之梭菌屬之叢集。此等物種首先藉 由Abrini,Arch Microbiol,161:345-351,1994(自產乙醇梭菌)、Tanner,Int J System Bacteriol,43:232-236,1993(將達梭菌)及Huhnke,WO 2008/028055(拉氏梭菌)報導及表徵。
此三種物種具有許多類似性。特定言之,此等物種全部為屬梭菌屬之C1-固定、厭氧、產乙酸、產乙醇及一氧化碳營養型成員。此等物種具有類似基因型及表現型及能量守恆及醱酵代謝模式。此外,此等物種叢集於16S rRNA DNA具有大於99%一致性之梭菌rRNA同源組I中,具有約22-30mol%之DNA G+C含量、為革蘭氏陽性的、具有類似形態及大小(0.5-0.7×3-5μm之間的對數生長細胞)、為嗜溫性的(最佳生長於30-37℃下)、具有約4-7.5之類似pH範圍(其中最優pH為約5.5-6)、不具有細胞色素且經由Rnf錯合物保存能量。另外,已在此等物種中顯示羧酸還原為其對應醇(Perez,Biotechnol Bioeng,110:1066-1077,2012)。重要的是,此等物種亦全部顯示關於含有CO氣體之強力自營生長、產生乙醇及乙酸(acetate/acetic acid)作為主要醱酵產物,且在某些條件下產生少量2,3-丁二醇及乳酸。
然而,此三種物種亦具有多種差異。此等物種分離自不同來源:自產乙醇梭菌分離自家兔腸道,將達梭菌分離自雞舍廢棄物,且拉氏梭菌分離自淡水沈積物。此等物種在各種糖(例如鼠李糖、阿拉伯糖)、酸(例如葡糖酸鹽、檸檬酸鹽)、胺基酸(例如精胺酸、組胺酸)以及其他受質(例如甜菜鹼、丁醇)之利用率中不同。此外,此等物種在對某些維生素(例如硫胺素、生物素)之營養缺陷型中不同。此等物種在伍德-永達爾路徑基因及蛋白質之核酸及胺基酸序列中具有差異,但已發現此等基因及蛋白質之一般組織及數目在所有物種中相同(Köpke,Curr Opin Biotechnol,22:320-325,2011)。
因此,總體而言,自產乙醇梭菌、將達梭菌或拉氏梭菌之許多特徵並非對於所述物種特異性的,而是屬梭菌屬之C1-固定、厭氧、產乙酸、產乙醇及一氧化碳營養型成員之此叢集之一般特徵。然而,由於此等物種實際上為相異的,此等物種中之一者之基因修飾或操縱可不在此等物種中之另一者中具有相同效應。舉例而言,可觀測到生長、效能或產物產生中之差異。
本發明之微生物亦可衍生自自產乙醇梭菌、將達梭菌或拉氏梭菌之分離株或突變體。自產乙醇梭菌之分離株及突變體包含JA1-1(DSM10061)(Abrini,Arch Microbiol,161:345-351,1994)、LBS1560(DSM19630)(WO 2009/064200)以及LZ1561(DSM23693)。將達梭菌之分離株及突變體包含ATCC 49587(Tanner,Int J Syst Bacteriol,43:232-236,1993)、PETCT(DSM13528,ATCC 55383)、ERI-2(ATCC 55380)(US 5,593,886)、C-01(ATCC 55988)(US 6,368,819)、O-52(ATCC 55989)(US 6,368,819)以及OTA-1(Tirado-Acevedo,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from synthesis gas using Clostridium ljungdahlii,PhD thesis,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10)。拉氏梭菌之分離株及突變體包含PI 1(ATCC BAA-622,ATCC PTA-7826)(WO 2008/028055)。
本發明之微生物可經培養以產生一或多種產物。舉例而言,自產乙醇梭菌產生或可經工程改造以產生乙醇(WO 2007/117157)、乙酸(WO 2007/117157)、丁醇(WO 2008/115080及WO 2012/053905)、丁酸酯(WO 2008/115080)、2,3-丁二醇(WO 2009/151342)、乳酸酯(WO 2011/112103)、丁烯(WO 2012/024522)、丁二烯(WO 2012/024522)、甲基乙基酮(2-丁酮)(WO 2012/024522及WO 2013/185123)、乙烯(WO 2012/026833)、丙酮(WO 2012/115527)、異丙醇(WO 2012/115527)、脂質(WO 2013/036147)、3-羥基丙酸酯(3-HP)(WO 2013/180581)、異戊二烯(WO 2013/180584)、脂肪酸(WO 2013/191567)、2-丁醇(WO 2013/185123)、1,2-丙二醇(WO 2014/0369152)及1-丙醇(WO 2014/0369152)。除一或多種目標產物以外,本發明之微生物亦可產生乙醇、乙酸及/或2,3-丁二醇。在某些實施例中,微生物生物質本身可視為產物。
在酸性代謝物為乙酸之情況下,術語“乙酸”或“乙酸”係指以其陰離子(解離)形式(亦即呈乙酸根離子或CH3COO-形式)或以游離分子乙酸(CH3COOH)形式存在於培養基中之總乙酸,此等形式之比率取決於系統之pH。如下所述,諸如水性氫氧化鈉(NaOH)之鹼性中和劑可用於藉由中和乙酸控制給定生物反應器中之培養基之pH(例如至可為pH=4.5與pH=8.0之間的任何特定pH值之pH設定點值)。生物反應器維持以用於進行本文所述之方法之代表性pH範圍為約4.0至約8.0,諸如約5.0至約6.5。
如本文所用之「液態產物」係指饋入至多段方法之至少一個段之液體流(例如饋入至第二段之第一段液態產物)。液態產物含有(i)含有C1-固定微生物之培養基,(ii)所需最終產物,以及(iii)其他代謝物。液態產物可另外含有溶解之含C1受質。如本文所用之「最終段液態產物」為抽取自多段方法之最終反應器段之液態產物。最終段液態產物通常抽取自最終段之不阿華你生物質部分液態部分。
如本文所用之「最終產物」或「所需最終產物」係指由本發明之微生物產生之代謝物。本發明的微生物可經培養以產生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產物:以產生乙醇、乙酸、丁醇、丁 酸酯、2,3-丁二醇、乳酸酯、丁烷、丁二烯、甲基乙基酮(2-丁酮)、乙烯、丙酮、異丙醇、脂質、3-羥基丙酸酯(3-HP)、異戊二烯、脂肪酸、2-丁醇、1,2-丙二醇以及1-丙醇。如本文所用之「生長依賴性產物」係指展現與生物質之生產率成正比之生產率的代謝物。生長依賴性產物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異丙醇、乙酸、丙酮、2-羥基丁酸(2-HIBA)以及異丁烯。
多段反應器方法之益處中之一者為朝向至少一種所需最終產物調適醱酵方法之能力。應理解,取決於提供之方法參數,一種醱酵方法真正所需最終產物可為不同方法條件下操作之不同醱酵方法中之非所需代謝物。舉例而言,在關於乙醇生產之多段方法中,乙醇為所需最終產物,然而,在關於異丙醇生產之多段方法中,異丙醇為所需最終產物,且乙醇為副產物代謝物。
如下所述,特別適用於本發明之實踐中之特定類型之生物反應器為依賴於提昇管內之相對低密度區段與一或多個內部或外部下降管內之相對高密度區段之間的密度梯度之循環迴路反應器。提昇管及下降管區段均包含連續液相區中之液體培養基,但氣態含CO受質通常分佈(例如噴灑)至提昇區段之底部中。上升氣泡在其向上運動穿過連續液相區期間受限於此區段,直至任何未消耗及未溶解氣體在液位以上釋放至連續氣相區(亦即蒸氣空間或頂部空間)中。經由內部或外部液體下降管之向下液體循環可藉由迴路泵誘導或幫助。然而,在一些情況下,迴路泵不用於複數個生物反應器中之至少一者,且通常迴路泵不用於大部分或甚至所有生物反應器,進而僅依靠密度誘導循環且有利地節省能量成本。
術語「生物反應器」以及任何可包含為氣體測試單元之「生物反應器段」之一部分的生物反應器並不限於循環迴路反應器, 而是更廣泛地包含任何適合之容器或容器內之區段,用於藉由可用於進行本文所述的生物方法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維持培養基之液體體積,所述生物方法亦可在其一般厭氧地進行之程度上稱為醱酵方法。生物反應器之特定類型可包括任何適合於兩相(氣-液)接觸之容器,例如逆流流動反應器(例如具有向上流動之氣相及向下流動之液相)或並流流動反應器(例如具有向上流動之氣相及液相)。在此類兩相接觸容器中,液相可能為連續相,如在氣泡流過液體之移動管柱的情況下。另外,氣相可能為連續相,如在分散液體(例如呈液滴形式)流過蒸氣空間的情況下。在下文更充分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中,生物反應器之不同區可用於含有連續液相及連續氣相。
生物反應器之特定實例包含連續攪拌槽反應器(CSTR)、固定化細胞反應器(ICR)、滴流床反應器(T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氣泡塔、氣舉醱酵槽以及膜反應器,諸如中空纖維膜生物反應器(HFMBR)。適合之生物反應器可包含靜態混合器,或其他容器及/或裝置(例如塔或管道配置),經組態用於使氣態含C1受質與液體細菌培養基接觸(例如在溶解及質量輸送動力學對進行生物轉化有利的情況下)。片語「複數個生物反應器」或可包含於「複數個生物反應器段」中之生物反應器意欲包含大於單一類型之生物反應器,儘管在一些情況下複數個生物反應器可為一種類型(例如循環迴路反應器)。
用於本文所述之生物過程中之一些適合過程流、操作參數及設備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US2011/0212433號中,其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發明更特定言之與使用複數個生物反應器段、涉及如本文所述之並行氣體、串聯液體加工組態將C1碳源轉化為有價值的 最終產物之生物方法之發現相關。有利地,用於細胞(微生物或生物質)分離及再循環至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一或多個膜系統可避免,同時在極低總體副產物形成之情況下實現所需最終產物之高總體產率(例如經兩個或大於兩個生物反應器)。
在特定實例中,本發明與使用如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將CO轉化為乙醇之方法相關。在某些實施例中,C1-固定微生物為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更特定言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自產乙醇梭菌、拉氏梭菌及將達梭菌。在特定實施例中,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為自產乙醇梭菌菌株DSM23693。抽取自安置於其他段下游之生物反應器段(例如最終生物反應器段)之中間段液態產物或最終段液態產物之代表性乙醇濃度一般為至少約40公克/公升(公克/公升或g/l)(例如約40至約95g/l)、通常至少約50g/l(例如約50至約80g/l),且通常至少約60g/l(例如約60至約75g/l)。此類中間段液態產物或最終段液態產物中之乙醇:乙酸之代表重量比一般為至少約50:1(例如約50:1至約1000:1),通常至少約75:1(例如約75:1至約500:1),且通常為至少約100:1(例如約100:1至約250:1)。液態產物之此等特徵可更特定地指抽取自中間段生物反應器或最終段生物反應器,且接著分離(例如膜過濾)以移除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細胞或生物質)之液態產物。一般而言,用於測定代謝物濃度之分析方法(例如氣相層析(GC)或高壓液相層析,HPLC)需要無細胞樣品。
除在最小總體副產物形成之情況下實現高總體乙醇產率以外,如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可另外提供有利的總體CO利用率。總體CO利用率係指輸入至多段方法(例如輸入至生物反應器之總CO)且用於轉化為所需產物(例如乙醇)及微生物之其他代 謝物中之CO之百分比。若離開方法之所有氣流之組合之組合物(亦即氣態產物)已知或可計算(例如基於離開使用之生物反應器中之每一者之個別氣流之流動速率及組成),則總體CO利用率可計算為:1-(離開多段方法之CO之速率)/(輸入至多段方法之CO之速率)
總體CO利用率在「每通過一次(per pass)」或「單程(once-through)」基礎上測定,不解釋可提供較高總利用率值之氣態產物再循環(及附加費用)之使用。根據代表實施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之CO利用率一般為至少約35%(例如約35%至約85%),通常至少約50%(例如約50%至約80%),且通常為至少約60%(例如約60%至約75%)。在一些情況下,CO利用率可為至少約70%。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多段方法之醱酵參數經調節以增加至少一種生長依賴性產物之產量。在一個實施例中,多段方法之醱酵參數經調節以增加方法對異丙醇之特異性。在特定實例中,本發明與使用如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將CO轉化為異丙醇之方法相關。在某些實施例中,C1-固定微生物重組自產乙醇梭菌菌株。在某些實施例中,重組微生物適於表現或過度表現異丙醇生物合成路徑中之至少一種酶。
本發明的實施例係關於增加展現與生物質(例如生長依賴性產物)之生產率成正比之生產率之代謝物之產率的方法。如圖5A及5B中所展示,丙酮及/或異丙醇之生產率與醱酵之生長期有關。如圖中所展示。圖5A顯示CSTR中之醱酵方法中之乙酸與異丙醇濃度之間的強相關性。乙酸及異丙醇濃度均在醱酵之初始生長期(第1及第2天)期間增加。隨著生長期開始達到平衡,乙酸及異丙醇濃度均下降。圖5B顯示異丙醇之產率與生長速率之間 的關係。明顯地展示異丙醇在最高生長速率處達到其最高產率。
已顯示酶CtfAB藉由將來自乙醯乙醯基-CoA之CoA部分轉移至乙酸,導致形成乙醯乙酸及乙醯基-CoA而催化乙醯乙酸鹽之形成。此酶活性取決於乙酸之可供使用性。針對乙酸之CtfAB之Km值據報導為24mM(1.4g/L)至1200mM(71g/L)之任何位置。KM值為酶功能在其最大速率之一半處之受質濃度。因此,為使CtfAB對其最大速率之一半具活性,需要1.4-71g/L之間的乙酸。本發明人估算細胞中需要至少14g/L乙酸以確保乙酸不限制異丙醇醱酵方法中之受質。
如由本發明提供之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提供方法之較大適應性。藉由對多段方法之各段進行方法參數調節,所需結果可變化。舉例而言,多段方法可經調適以具有朝向所需最終產物(例如乙醇或2,3-丁二醇,或生長依賴性產物,諸如異丙醇)之較大產物特異性。可在整個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中控制或調節之方法參數之實例包含含C1受質組成、含C1受質流動速率、溫度、壓力、細菌稀釋速率以及液體培養基組成。
適合之操控之實例包含提供含C1受質至改變流動速率下之多段方法之不同段、提供具有改變組成之含C1受質至多段方法之不同段、提供具有改變組成之液體培養基至多段方法之不同段(例如提供具有有限組成之液體培養基至至少多段方法之段)、更改多段系統之不同段之間的溫度(例如自第一反應器段及後續反應器段減少溫度)、更改多段反應器方法之段之間的細菌稀釋速率)。
重要的是,如上文所述,以上效能參數可在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中實現,其中不需要分離及再循環抽取於一個(上游)生物反應器之液態產物中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及饋入至另一(下 游)生物反應器,如習知、連續生物轉化方法中所實踐。因此,一般而言,抽取自上游生物反應器段且饋入至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液態產物可包括用於上游(先前)生物反應器段中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因為此微生物不自串聯地自一段轉移至下一段之一或多種,且較佳所有液態產物分離。饋入至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液態產物一般進一步包括培養基、所需最終產物以及其他接收自上游(先前)段之代謝物。
因此,根據有利地避免使用習知細胞分離及再循環(例如膜)系統之本文所述的實施例,抽取自上游生物反應器段之液態產物不經受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之分離及分離之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再循環至抽取其之上游生物反應器段。然而,本文所述之方法及系統之此表徵特徵不排除在自上游段抽取液態產物之後及在將其饋入至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前使用各種中間步驟,所述步驟可或可不影響液態產物之組成。此類中間步驟包含例如(i)分離一部分液態產物(例如用於取樣目的),視情況與過濾分離部分組合(例如視進行分析方法之需要),(ii)混合液態產物(例如於培養基、特定養分或方法添加劑,諸如表面活性劑),及/或(iii)使液態產物反應(例如與中和劑,諸如NH4OH或NaOH,以增加pH)。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抽取自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液態產物可在不經歷上文所述之(i)、(ii)及/或(iii)的情況下,或在不經歷此等之一些組合的情況下饋入至給定生物反應器段。
圖1描繪根據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之代表性多段生物轉化方法,包括至少四個互連生物反應器段(10a、10b、...10y、10z),其中第二與第三段(10a、10y)之間的虛線用於指示可以類似方式且藉由類似設備及接頭併入至給定多段系統中之一或多 個額外中間段。如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氣態含C1受質可並行饋入段中,而可包含生物質之液態產物可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10a)依次饋入至最終生物反應器段(10z),最終段液態產物可抽取自所述最終生物反應器段,在此液態產物中,或至少在其不含生物質部分中具有如上文所述之代表特徵。
根據代表方法,氣態含C1受質經由接近各生物反應器段之垂直延伸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之底端安置之氣體入口(12a、12b、12y、12z)饋入至生物反應器段。舉例而言,氣體入口可在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之長度之底部25%內,且較佳底部10%內延伸至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中。氣體入口將通常延伸至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中,延伸至可在一般對應於反應器長度之此等百分比內之高度處居中安置於生物反應器內之氣體分佈器件。特定氣體分佈器件在接近其對應第一末端之生物反應器中之一或多者內包含噴布器(14a、14b、14y、14z),氣體入口可與所述噴布器流體連通。包含未在生物轉化反應中經利用之未經轉化之C1碳源及含C1受質之任何氣態雜質(例如H2)之氣態產物自各生物反應器抽取且經由接近與底端相對之生物反應器頂端安置之氣體出口(16a、16b、16y、16z)離開。氣體出口可在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之長度之頂部25%內,且較佳頂部10%內延伸至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中,或以其他方式,氣態產物可在氣體出口根本不延伸至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中的情況下抽取自其對應生物反應器頂部。
中間生物反應器(100b、100y)各包含可接收抽取自緊鄰之上游生物反應器之液態產物且將液態產物傳遞至緊鄰之下游生物反應器之液體入口(18b、18y)及液體出口(20b、20y)。舉例而言,第二段之生物反應器100b具有用於接收抽取自第一段之生 物反應器100a(例如經由其液體出口20a)之液態產物之液體入口18b及用於將液態產物輸送至第三段之生物反應器(未示出)(例如經由其液體入口,未示出)之液體出口20b。生物反應器100a(亦即第一階段10a之生物反應器)不具有上游生物反應器,且因此不具有專門用於接收來自相鄰上游生物反應器之液態產物之液體入口。生物反應器100z(亦即最終段10z之生物反應器)不具有下游生物反應器,且因此不具有專門用於輸送液態產物至相鄰下游生物反應器之液體出口。然而,最終生物反應器100z包含液態產物出口50,用於抽取例如具有如上文所述之就組成而言之代表特徵之最終段液態產物。液態產物(或「培養液」)經由入口及出口(20a...20y及18a...18z)轉移至連續段/自連續段轉移可經由與此等入口及出口流體連通之小孔開放管道(例如具有約1mm至約12mm之內徑)進行。
如同中間段之生物反應器之液體出口(20b、20y)之情況,最終段之生物反應器100z之液態產物出口50接近生物反應器底端安置。抽取於液態產物出口50中之最終段液態產物在其自生物反應器100z抽取之後可傳遞至對應於工作、未充氣液位(亦即將在無氣體滯留的情況下存在之液位)之高度H,且視情況延伸至所述高度以上。亦即最終段液態產物延伸至之最高高度E可處於高度H處或高於高度H。高度H可為可調節的,且可實質上對應於虹吸截斷器75或其他類型之液體放出點之高度H。因此,在圖1之實施例中,液態產物出口50與高度可相對於多段方法之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調節之虹吸截斷器75流體連通。高度E及高度H可經調節以管控最終段之生物反應器100z,及較佳其他生物反應器之液位或液壓頭,在其可在不破壞將液態產物自一段串聯地轉移至下一段之液體入口及出口(20a...20y及 18a...18z)中之充滿液體(或連續液相)條件的情況下液壓連接之程度上。高度E及/或高度H可因此管控一或多個,且較佳所有生物反應器(100a...100z)中之液位,且特定言之可管控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中之氣體/液體分界面(22a...22z)之液位。
在圖1中描繪之特定實施例中,液體入口(18b、18y)及液體出口(20b、20y)較佳安置於對應氣體入口(12b、12y)及噴布器(14b、14y)以下之靜止區段中以允許液體饋入至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此區段或反應器位置,且自其抽取。然而,入口及出口亦有可能安置於沿其對應生物反應器之長度的其他地方,其取決於饋入及抽取液態產物之所需位置。舉例而言,在一替代實施例中,液體出口可安置於氣體/液體分界面(22a、22b、22y、22z)液位處或附近,或可另外破壞生物反應器段之間的虹吸效應或充滿液體條件,以允許一或多個生物反應器中之獨立液位控制。
亦如圖1中所示出,一或多個,例如所有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可包含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25b...25y、25z)(亦即其對應生物反應器外部)以改良給定生物反應器內之混合/均一性及/或改良蒸氣-液體質量轉移速率。使用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25b...25y、25z),包含培養基及C1-固定微生物之液態產物可抽取自給定生物反應器之底部區段(例如自生物反應器之長度之底部10%以內;自氣體分佈器件,諸如噴布器(14a、14b、14y或14z)以下;及/或自液體入口或液體出口以下)且外部地再循環至生物反應器,至生物反應器之頂部區段(例如至生物反應器之頂部10%以內及/或至劃分在連續氣相區與連續液相區之間的邊界之氣體/液體分界面(22a、22b、22y或22z)以上)。外部反應器液體再循環迴路可 包含對應、外部液體再循環泵(30a、30b、30y、30z)以提供所需速率,例如能量使用率與質量轉移速率改良之間的最佳折衷處之外部液體循環。
便利地,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25b...25y、25z)可提供生物反應器液體取樣/分析之位置,且亦經組態以用於生物反應器控制。舉例而言,第一及第二段之生物反應器100a及100b包含對應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及25b,可經由鹼性中和劑入口35a及35b向其添加鹼性中和劑(例如水性鹼,諸如NH4OH或NaOH)。添加鹼性中和劑至給定生物反應器,例如生物反應器100a、100b可使用適合之反饋控制迴路,包括例如量測(例如連續或間歇地)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及25b內之生物反應器液體之pH值之pH分析儀40a、40b分開控制。此類控制迴路亦包含必需的硬體(例如控制閥或可變速率饋入泵,未示出)及軟體(例如電腦程式)以比較量測之pH值於給定生物反應器之設定點值,且隨後控制鹼性中和劑之流動以達到或維持設定點。因此,一或多個(例如所有)生物反應器之外部再循環迴路可與對應、一或多個(例如所有)鹼性中和入口流體連通且包括用於獨立控制一或多個(例如所有)對應生物反應器內之pH之儀錶。
另外,一或多個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之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25b...25y、25z)可包含溫度傳輸器(41a、41b、41y、41z),其量測(例如連續或間歇地)對應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之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及25b內之液體之溫度,此類溫度代表生物反應器之操作溫度。分開生物反應器溫度控制可因此使用除溫度傳輸器(41a、41b、41y、41z)以外包含加熱器或熱交換器(42a、42b、42y、42z)及必需的軟體(例如電腦程式)以比較量測之溫度與給定 生物反應器之設定點溫度,且隨後控制加熱器或熱交換器(42a、42b...42y、42z)之操作以達到或維持設定點之控制迴路實現。特定類型之熱交換器包含具有管中管(tube-in-tube)及蜂窩夾套結構之彼等。另外,一或多個生物反應器(例如如圖1中所描繪之第一及第二段之生物反應器100a及100b)之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a、25b...25y、25z)可包含液體培養基入口45a及45b,或用於將其他液體稀釋劑、試劑(例如界面活性劑)及/或養分以相同或改變速率獨立地引入至一或多種生物反應器之入口。因此,一或多個(例如所有)生物反應器之外部再循環迴路可與對應、一或多個加熱器或熱交換器流體連通且包括用於獨立地控制一或多個對應生物反應器內之溫度之儀錶。
兩個或大於兩個生物反應器段(例如第一及第二生物反應器段10a、10b)可因此具有獨立可控制方法操作變量,包含如上文所述之需要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之生物反應器液態產物之取樣/分析之彼等。代表性方法操作變量包含液體培養基添加速率、氣態含CO受質饋入速率、反應器溫度、反應器pH以及其組合。如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之一個重要優勢產生自在C1-固定微生物轉移至連續生物反應器段時獨立控制其生長之能力。細菌生長之管理以及最終產物及其他代謝物之生產可藉由針對給定加工目標調試給定生物反應器段之條件(例如上文所述之方法操作變量)實現。舉例而言,根據一個實施例,相對高比率之液體培養基添加至第一段之生物反應器以促進高細菌生長速率以及為多段生物反應器系統之其餘部分設定穩定均質培養物。相對較低比率之液體培養基可添加至具有更確定細胞培養物之下游生物反應器,適合於實現最終產物之高生產率。以此方式,細菌生長可有利地與產物產生分離或分開。總體而言,可更一般化地理解本文所述之系 統就C1-固定微生物經由各連續反應器中之不同生長期前進時控制其代謝而言提供大量自由度。此等控制特徵允許多段生物轉化方法藉由具有如上文所述之特徵之最終段液態產物操作。
以相同方式,氣體/液體分界面(22a、22b...22y、22z)之液位或高度可經由使用獨立液位控制設備及儀錶(例如控制閥、液面感測器及傳輸器)而在一或多個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中獨立地控制。然而,亦有可能藉由進行多段方法以使得至少一個生物反應器這種液位取決於其對應、下游生物反應器中之液位,例如藉由具有控制系統之所有生物反應器中之液位之單一液位控制器而有利地避免實施此類設備及儀錶之附加費用及複雜度。根據操作圖1之生物反應器(100a、100b...100y、100z)之系統之特定模式,液體培養基經由入口45a添加至第一段之生物反應器100a且藉由溢流或另外藉由靜水壓頭調節而流經所有反應器,所述靜水壓頭例如可藉由改變最終段液態產物到達或延伸至之最高高度E控制。
根據起始方法之一種可能程序,第一段之生物反應器100a可以在培養物中批式生長一定時段之後開始達成充分高濃度,使得可起始液體培養基之連續添加之C1-固定微生物接種或填充。第一段液態產物隨後輸送至連續段,例如藉由自第一段溢流至第二段,接著自第二段溢流至第三段等。系統之液位可最後藉由抽取最終段液態產物之液位(亦稱為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段「逸出」之液位)測定。氣態含C1受質分開地添加至各反應器,儘管共用頂部空間(自連續液相區離開之蒸氣在其中組合(例如在大於一個生物反應器段安置在單一容器內,諸如堆疊配置的情況下))為可能的,且根據一些實施例,可減少發泡。醱酵之所需最終產物以及其他代謝物回收自抽取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段之最終段液態 產物。最終段液態產物可在此回收之前經分離(例如藉由膜過濾)以移除最終產物及代謝物,且隨後移除C1-固定微生物及可能的其他固體。回收自此分離之一些或所有液體滲透物(或基本培養基)可經再循環以用於生物反應器段中,例如其可視情況在添加養分之後添加至第一段生物反應器。
圖2描繪一種可能類型之生物反應器100,即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其可併入至多段方法(包含圖1中描繪之方法)之生物反應器段10中。許多相同特徵如圖1中所示(且藉由相同元件符號識別),除了一些反應器內部結構可專門用於促進所需蒸氣及液體流動特徵、計算及相之間的分配/質量轉移。如圖2中更明顯地顯示,生物反應器100操作兩個可藉由其連續及分散相區別之區。連續氣相區A藉助於經由一或多個液體分佈器件,諸如具有複數個用於分散自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饋入之向下流動液態產物之開口之噴頭110(例如呈向下擴展錐形輪廓)進入此區(亦稱為頂部空間)之液態產物而具有分散液相。
連續液相區B藉助於經由一或多個氣體分佈器件,諸如具有複數個用於分散自氣體入口12饋入之向上流動含C1受質之開口之噴布器14進入此區之含C1受質而具有分散氣相。氣體/液體分界面22劃分連續氣相區A與連續液相區B之間的邊界。連續液相區B可佔據大多數生物反應器100之體積,且舉例而言,其可完全安置於反應器長度之底部90%、底部80%或底部75%內。因此,氣體/液體分界面22可位於反應器長度之頂部25%、頂部20%或頂部10%內。在一些情況下,發泡體層(未示出)可滯留於氣體/液體分界面以上,且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存在於連續氣相區A中。
因此,根據圖2之特定實施例,經由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 再循環之液態產物(或「培養液」)引入至連續氣相區A。此液態產物可自如上文所述之抽取液態產物之生物反應器之底部區段傳遞至生物反應器之頂部區段(例如至生物反應器100之長度之頂部10%以內及至引入液態產物之液體分佈器件,諸如噴頭110以上)。如關於圖1在上文所述,除改良液體與蒸氣相之間的液體循環及質量轉移以外,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25可經組態以執行方法控制功能。舉例而言,經由外部再循環迴路25再循環之液態產物可穿過外部熱交換器42(例如在引入連續氣相區A之前)以控制生物反應器100之溫度。另外,鹼性中和劑可添加至此液態產物,例如經由鹼性中和劑入口35,用以控制生物反應器100之pH。在如圖1中所示之複數個生物反應器的情況下,一或多個(例如所有)生物反應器之外部再循環迴路可用於將生物反應器之一或多個對應、第一末端附近抽取之液態產物再循環至一或多個、對應第二末端(與第一末端相對安置)附近之一或多個、對應連續氣相區中之液體分配器。
經由噴布器14引入之含C1受質可例如與生物反應器100同心地饋入至安置在連續液相區B內之提昇管120,且將上升氣泡限制於此區之中心區域。在離開提昇管120頂部之後,未在連續液相區B中溶解或利用之其餘氣體繼續向上流動且在氣體/液體分界面22處變得與此區脫離。由於提昇管120中之氣體滯留,提昇管120內之總體密度小於氣泡實質上脫離之下降管130中之密度。如圖2中所示,下降管130可關於提昇管120環狀地安置,但為了在不同密度之連續液相區B內提供區域,其他組態為可能的。舉例而言,複數個垂直延伸降液管可分佈在整個此區中,自反應器長度之底部1%-10%以內至反應器長度之頂部25%-45%內。如亦在此區中使用箭頭顯示以指示總液體流動方向,生物反應器100藉 由連續液相區B中之內部液體循環操作,即藉由密度差異誘導,且產生提昇管120中之向上液體流動及下降管130中之向下液體流動,兩者均在生物反應器100內部。根據一些實施例,大於一個提昇管及/或大於一個下降管可用於控制液體循環。
在氣體/液體分界面22處變得脫離之氣體繼續向上(總體)流過連續氣相區A,所述氣體在其中與經由噴頭110或其他液體分佈器件引入至此區中之液態產物接觸。以此方式,生物反應器100操作此區中流動之逆流氣體及液體流(向上流動氣體及向下流動液體),所述區安置於操作如上文所述之內部液體循環之連續液相區B以上。此等區均可包括蒸氣-液體接觸器件。由於在此等區中實現相間質量轉移之方式的差異,區A中之蒸氣-液體接觸器件125A可不同於區B中之蒸氣-液體接觸器件125B,例如就其幾何形狀(例如直徑及/或厚度)及/或其開口組態(例如關於尺寸、形狀、間距及/或總數)而言。根據一些實施例,完全不同類型之蒸氣-液體接觸器件(例如打孔板及任意填料材料,諸如拉西環(Raschig ring))可用於不同區中。同樣,不同或完全不同類型之蒸氣-液體接觸器件可用於單一區內。
如已考慮本發明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及系統與多種操作優點相關,包含以下中之任一者、任何組合或全部:(1)伴有減少之複雜度之穩固醱酵(厭氧生物轉化):相對於習知方法,如本文所述之多段方法操作更簡單且具有顯著較大操作可行之條件之「操作包封」或範圍。此由各個別生物反應器之相對低產率要求,及所有反應器(除第一段之生物反應器以外)自緊鄰上游反應器接收之連續進料產生,使醱酵穩定化。此有利地針對本領域中之主要目標中的一者,即如長期、穩定商業操作所需的大規模操作穩固性。(2)大量自由度:此允 許在細菌培養物經由各生物反應器中之不同生長期前進時較大控制其代謝。各段之條件(例如氣體供應速率、溫度及/或pH設定點)可經調適以控制醱酵輸出,諸如代謝物比率。此可導致高及穩定最終產物效價。舉例而言,本發明人已展示高及穩定乙醇效價(在連續實驗室測試中之>60公克/公升)、極有利及穩定最終液態產物乙醇:乙酸重量比(在連續實驗室測試中之100+)。因此,可實現與使用培養基及水再循環系統相關之潛在極大型成本節約,其中乙酸副產物為直接再循環之主要阻礙。(3)分離生長與產物產生之能力:此為在誘導物可在生長之後在後續段添加之方法中自基因工程改造細胞產生生物最終產物之顯著益處。益處由使用高稀釋速率(亦即液體培養基之添加速率),在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中具有高生長速率之可能性產生,其對於系統之其餘部分設定穩定均質培養物。(4)在不要求細胞再循環系統的情況下中之大型資本成本節約:就此而言,膜、罩殼、閥及相關儀器及控制器表示生物反應器之總成本之重大部分,尤其在商業規模上。細菌細胞再循環要求(例如再循環泵流量)亦顯著減少,且可僅需要操作外部再循環迴路(例如經由如上文所述之噴頭或其他液體分配器)所需的適度能量。(5)減少成本下之簡化及更穩固操作:此由於各生物反應器段處不需要經分離細胞之膜分離及再循環產生。與改變膜及手動就地清潔(CIP)相關之成本就操作者時間、CIP化學品及加熱而言重大。就此而言,自動CIP選擇具有過分高資本成本,清潔細胞再循環膜之酶溶液同樣昂貴,且簡單NaOH清潔程序通常無效。(6)較大體積、較短且較蜷伏氣升迴路反應器設計:此類設計可易於藉由裝配有內部零件之現有工業標準集液罐滿足。此由生物反應器之較低產率要求產生,且允許生物反應器製造中之實質性成本節約之可能性。根據一些 實施例如本文所述之方法及系統可在不使用外部再循環或迴路泵的情況下單獨地有效操作於氣升循環效應,且因此亦放棄相關、外部再循環管道及設備。控制閥及管道之資本支出中之進一步減少在各段間使用簡單溢流/液壓頭液位控制器之實施例中為可能的。(7)使用低操作壓力:此為個別生物反應器之較低產率要求之額外益處。就此而論,高氣體滯留限制流至生物反應器之氣流速率,除非氣體經加壓。減少操作壓力之能力具有減少壓縮成本之效應。
以下實例作為本發明之代表闡述。此等實例並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因為此等及其他等效實施例鑒於本發明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將顯而易見。
實例1 實驗設置
具有六個包括生物反應器之段、各自具有1.5公升工作體積(就系統而言9公升之總反應器體積)之測試台用於擴展評估如本文所述之多段生物轉化方法。特定言之,此等方法使用逆流、液體下向流迴路反應器,其具有用於觀測流體動力學之約1.2米高且直徑為50毫米且由透明PVC塑膠建構之主管柱。第五及第六段具有略微較高主管柱。各管柱底部之塑膠、低壓離心泵(aquarium duty,500-2000L//h)用於將液體再循環至管柱頂部之全錐形噴頭液體分配器。跨越各噴頭之壓降較低,為約20-40kPa。
氣體分開地且接近管柱底部、經由燒結不鏽鋼噴布器進入各生物反應器段。未利用及未溶解之氣體在噴頭以上之各管柱頂部處離開。所有六個段以接近大氣壓運行。各段藉由剛好在其對應噴布器以下、附接於各主管柱底部之小孔不鏽鋼線(1.5mm內 徑管)流體連接至下一段(用於轉移液態產物)。液體培養基饋入至第一階段,且僅藉由液壓頭經由生物反應器段之系統轉移。最終或第六段用於使用高度可調節的液體放出點控制整個系統中之反應器液位。各段裝備有獨立供料化學管線及溫度控制器。除最終兩段(亦即第五及第六段)之外,所述段亦裝備有pH量測及控制系統。
實例2 初始、試操作
初始操作經設計以測試多段生物反應器系統在存在含有自產乙醇梭菌之細菌培養基的情況下將氣態含CO受質中之CO生物轉化為乙醇及其他代謝物之有效性。採用無頂部空間消沫噴頭,亦即連續氣相區為開口管之如實例1中所述之測試台之簡化版本。亦不使用任何噴布器,亦即氣體經由開口、3mm內徑管引入至連續液相區中。缺乏對第五及第六段之生物反應器之溫度控制,且液位控制藉由簡單、溢流液體系統(共用氣體出口)維持。生物轉化操作實現持續2週之穩定細菌生長,基於抽取自第六段之生物反應器之最終段液態產物,最終達到>43公克/公升之乙醇生產與<2公克/公升之乙酸生產之操作點。穩態稀釋速率或液體培養基添加為大致2.5毫升/分鐘(或對於各生物反應器每天約2.3反應器體積)。此等結果證實用於溢流液位控制之系統儘管在頂部液位觀測到自初始生物反應器段移除一些質量轉移產生界面活性劑,但減少質量轉移。
實例3 基於流體動力學觀測之改良操作
在第二操作中,進行改良以獲得實質上如實例1中所述之測試台。基於實例2中之測試之流體動力學評估之此等改良包含使 用附接於管柱底部之1.5mm內徑不鏽鋼管在段之間建立「僅液體」接頭。此直徑測定為充分小以防止培養基添加之操作速率(稀釋速率)下之逆向混合。考慮到反應器底部之此等液體接頭,添加用於離開第六生物反應器之最終段液態產物之可調節高度出口以用於整個系統中之液位控制。另外,全錐形頂部空間消沫噴頭添加至所有生物反應器以用於液體分佈,且溫度控制系統添加於最終兩個反應器段之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上。對於六個生物反應器中之每一者提供單獨氣體廢料,其與具有氣態產物相反,含有未利用CO,如實例2中所述組合。
實例2中所述之生物轉化反應之48天測試藉由穩定操作進行。在連續條件下,產率及產物品質均為有利的。舉例而言,經10天時段,穩態操作參數(例如壓力、溫度、流動速率、pH值等)實現平均大於61公克/公升之最終段液態產物乙醇效價及平均僅0.6公克/公升之乙酸(乙酸)效價(約100:1 w/w比率或更大之乙醇/乙酸)。2,3-丁二醇效價平均為8.4公克/公升。此等結果藉由大致2.5毫升/分鐘(或對於各生物反應器每天約2.3反應器體積之稀釋速率)之液體培養基添加實現。重要的是,經33天連續操作,乙醇效價在操作期間一致地高於50公克/公升,伴以持續3天之高於70公克/公升之出人意料的高效價,及甚至76公克/公升之峰效價。當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生物反應器段之培養基添加速率增加以獲得最終生物反應器中每天3.5反應器體積之稀釋速率時,在最終段液態產物中獲得超過50公克/公升乙醇。經此擴展操作實現之效能說明於圖3中,其提供乙醇及其他代謝物,即乙酸及2,3-丁二醇之最終段液態產物中之濃度,以及微生物(生物質)濃度。各段之液態產物之代謝物概況(乙醇、乙酸以及2,3-丁二醇濃度)說明於圖4中,其基於運行中之23天獲取之液態產 物樣品。圖4尤其顯示在連續段獲得之快速增加乙醇濃度,且同時,2,3-丁二醇濃度中之僅極適度增加及乙酸(乙酸)濃度中之減少。此操作之結果包含48天測試開始時在穩定操作期間之65%-75%之個別生物反應器段CO利用率,其在實現較高乙醇產物效價時之隨後時段處增加至80%-90%。此等結果表明此規模之管柱/迴路反應器之極高質量轉移係數。
有利地,至少部分經由將液體轉移管線安置於反應器底部及在反應器頂部空間中添加液體分配器實現最終產物乙醇之高效價及格外穩定操作。此具有減少一些關於積聚及將化學添加劑優先轉移出液相頂部之缺點的效應。總體而言,由於在實例2與3中進行之測試之間進行改良,質量轉移及操作控制均顯著改良。另外,氣-液分界面液位一致地處於其對應管柱/反應器頂部,且更容易控制,無關於實際液體流量(實際液體體積)。因此,滯留量可藉由液體流量直接控制,所述液體流量在用於實例3中之多段生物反應器系統的情況下轉而使用外部排出管線調節。用於抽取最終生物反應器段液態產物之此管線連接至可調節高度虹吸截斷器,允許管柱內之液相設定至任何所需液位。尤其良好結果藉由大致延伸至反應器長度之頂部30%-50%(例如標稱40%滯留量)之液壓頭高度獲得。
基於實例2及3中獲得之結果,如本文所述之方法及系統具有在相對低,或甚至無就額外能量輸入及/或資本支出而言之要求的情況下改良蒸氣-液體質量轉移之格外高潛能。操作經簡化,且成本節約可例如藉由與至少一些膜分離系統及/或液位控制系統(及相關流量計、泵、控制閥以及其他儀錶及設備相關之前述費用實現。
總體而言,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使用如上文所述之特定蒸氣 及液體流動組態之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其產生多種方法優點,尤其就實現所需最終產物之高產率以及相關系統之製造之簡單性而言。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藉由獲自本發明之知識將認識到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作出各種變化。
10a‧‧‧生物反應器段
10b‧‧‧生物反應器段
10y‧‧‧生物反應器段
10z‧‧‧生物反應器段
12a‧‧‧氣體入口
12b‧‧‧氣體入口
12y‧‧‧氣體入口
12z‧‧‧氣體入口
14a‧‧‧噴布器
14b‧‧‧噴布器
14y‧‧‧噴布器
14z‧‧‧噴布器
16a‧‧‧氣體出口
16b‧‧‧氣體出口
16y‧‧‧氣體出口
16z‧‧‧氣體出口
18y‧‧‧液體入口
18z‧‧‧液體入口
20a‧‧‧液體出口
20b‧‧‧液體出口
20y‧‧‧液體出口
22a‧‧‧氣體/液體分界面
22b‧‧‧氣體/液體分界面
22y‧‧‧氣體/液體分界面
22z‧‧‧氣體/液體分界面
25a‧‧‧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25y‧‧‧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25z‧‧‧外部液體再循環迴路
30a‧‧‧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b‧‧‧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y‧‧‧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0z‧‧‧外部液體再循環泵
35a‧‧‧鹼性中和劑入口
35b‧‧‧鹼性中和劑入口
40a‧‧‧pH分析儀
40b‧‧‧pH分析儀
41a‧‧‧溫度傳輸器
41b‧‧‧溫度傳輸器
41y‧‧‧溫度傳輸器
41z‧‧‧溫度傳輸器
42a‧‧‧加熱器/熱交換器
42b‧‧‧加熱器/熱交換器
42y‧‧‧加熱器/熱交換器
42z‧‧‧加熱器/熱交換器
45a‧‧‧液體培養基入口
45b‧‧‧液體培養基入口
50‧‧‧液態產物出口
75‧‧‧虹吸截斷器
100a‧‧‧生物反應器
100b‧‧‧生物反應器
100y‧‧‧生物反應器
100z‧‧‧生物反應器
E‧‧‧高度
H‧‧‧高度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將CO轉化為最終產物之多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與所述多段方法之第一生物反應器段及至少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並行饋入氣態含CO受質,將第一段液態產物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串聯饋入至所述第二生物反應器段,其中所述第一段液態產物包括用於所述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中以代謝CO且產生所述最終產物之CO固定微生物。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段液態產物在不分離所述CO固定微生物的情況下饋入至所述第二生物反應器段。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括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其中所述氣態含CO受質並行地饋入至所述段,且包含所述第一段液態產物之液態產物自所述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依次饋入至最終生物反應器段,且隨後自所述最終生物反應器段抽取。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之總體CO利用率為至少約60%。
  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最終段液態產物在自所述最終生物反應器段抽取之後傳遞至管控各生物反應器段中之液位之可調節高度。
  6.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在小於大氣壓以上約200千帕(kPa)之壓力下操作。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述最終產物為乙醇,且除乙醇以外,所述CO固定微生物產生乙酸作為代謝物。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自所述多段方法之最終生 物反應器段抽取最終段液態產物,其中所述最終段液態產物之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包括至少約50公克/公升(g/l)乙醇。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所述最終段液態產物之所述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具有至少約50:1之乙醇:乙酸重量比。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述最終產物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生長依賴性產物:異丙醇、丁醇、乙酸、丙酮、2-羥基異丁酸及異丁烯。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自所述多段方法之最終生物反應器段抽取最終段液態產物,其中所述最終段液態產物之不含生物質液態部分包括至少約10公克/公升(g/l)異丙醇。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生物反應器段具有至少一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獨立可控制方法操作變量:液體培養基添加速率、氣態含CO受質饋入速率、反應器溫度、反應器pH及其組合。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中之至少一者包括其長度與其寬度之比小於約10:1之生物反應器。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生物反應器段中之至少一者包括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所述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藉由連續液相區中之內部液體循環操作。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在所述連續液相區中,液體在內部提昇管中向上流動且在一或多個內部下降管中向下流動。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所述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藉由所述 連續液相區上方之連續氣相區中之逆流氣體及液體流操作。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所述連續液相區在所述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之長度之底部75%以內。
  19.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所述連續液相區及連續氣相區包括蒸氣-液體接觸器件,其中連續液相區器件不同於連續氣相區器件。
  20.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經由外部再循環迴路再循環之液態產物再循環至所述連續氣相區。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經由所述外部再循環迴路再循環之所述液態產物穿過外部熱交換器以控制所述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之溫度。
  22.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鹼性中和劑添加至經由所述外部再循環迴路再循環之所述液態產物以控制所述循環迴路生物反應器之pH。
  23. 一種用於將CO轉化為乙醇之多段生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多段方法之複數個生物反應器段中並行劃分氣態含CO受質;將包括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之液態產物自第一生物反應器段串聯地依次饋入至下游生物反應器段,自最終生物反應器段抽取最終段液態產物,其具有包括至少約50公克/公升(g/l)乙醇之含非一氧化碳營養型微生物液態部分且具有至少約50:1之乙醇:乙酸重量比。
  24.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包括至少四個生物反應器段。
  25.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所述複數個生物反應器段中之兩者或大於兩者為單一容器內之單獨區段。
TW104134761A 2014-10-22 2015-10-22 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 TWI6895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67379P 2014-10-22 2014-10-22
US201462067405P 2014-10-22 2014-10-22
US62/067,405 2014-10-22
US62/067,379 2014-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794A TW201625794A (zh) 2016-07-16
TWI689592B true TWI689592B (zh) 2020-04-01

Family

ID=5576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4761A TWI689592B (zh) 2014-10-22 2015-10-22 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9834792B2 (zh)
EP (2) EP3209786B1 (zh)
JP (1) JP6662868B2 (zh)
KR (1) KR102531893B1 (zh)
CN (2) CN110066718B (zh)
BR (1) BR112017008128B1 (zh)
CA (1) CA2965368C (zh)
EA (1) EA035153B1 (zh)
ES (1) ES2946180T3 (zh)
FI (1) FI3209786T3 (zh)
HU (1) HUE062028T2 (zh)
PL (1) PL3209786T3 (zh)
PT (1) PT3209786T (zh)
TW (1) TWI689592B (zh)
WO (1) WO2016065217A1 (zh)
ZA (1) ZA201702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02029B2 (ja) * 2016-05-14 2024-06-18 ランザテ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修飾されたアルデヒド:フェレドキシンオキシドレダクターゼ活性を有する微生物および関連方法
CN110325630B (zh) * 2017-03-10 2023-10-10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好氧发酵系统和方法
ES2926336T3 (es) * 2017-09-08 2022-10-25 Lanzatech Inc Proces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metabolitos utilizando sustratos que contienen C1 ricos en hidrógeno
US20210071223A1 (en) * 2018-01-23 2021-03-11 Lanzatech, Inc. Two-step fermenatio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 product
NL2020407B1 (en) * 2018-02-09 2019-08-19 Yong Shin Hyun Bioreactor for converting gaseous co2
DE102019124650A1 (de) 2019-09-13 2021-03-18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Fermentation von Synthesegas
CA3157960A1 (en) * 2019-11-11 2021-05-20 Kevin S. KU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biomass conversion systems
DK3831983T3 (da) * 2019-12-04 2022-09-12 Indian Oil Corp Ltd Design af en membranløs reaktor og proces til biotransformation af kuldioxid
CN114381364A (zh) * 2020-10-22 2022-04-22 盛秸崎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及其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5139A1 (en) * 2008-02-25 2009-08-27 Rathin Datta Ethanol recover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iological conversion of syngas components to liquid products
US20100105115A1 (en) * 2007-03-19 2010-04-29 Lanzatech New Zeland Limited Alcohol production process
US20120009638A1 (en) * 2008-02-22 2012-01-12 Shih-Perng Tsai Syngas conversion method using asymmetric membrane and anaerobic microorganism
CN102498214A (zh) * 2009-09-06 2012-06-13 新西兰郎泽科技公司 改进的气态底物发酵
CN102803497A (zh) * 2009-04-29 2012-11-28 兰扎泰克新西兰有限公司 改善的发酵中的碳捕获
US20140273115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tabolite production in a microbial fermentation
WO2015002552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Multiple reactor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ontinuous gas fermen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211A (en) 1983-01-31 1985-08-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equency multiplexed optical spatial filter based upon photochemical hole burning
CA1240631A (en) * 1985-06-11 1988-08-16 Bechara F. Safi Bioreactor
US5173429A (en) 1990-11-09 1992-12-2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Clostridiumm ljungdahlii, an anaerobic ethanol and acetate producing microorganism
US5593886A (en) 1992-10-30 1997-01-14 Gaddy; James L. Clostridium stain which produces acetic acid from waste gases
US5807722A (en) 1992-10-30 1998-09-15 Bioengineering Resources, Inc. Biological production of acetic acid from waste gases with Clostridium ljungdahlii
UA72220C2 (uk) 1998-09-08 2005-02-15 Байоенджініерінг Рісорсиз, Інк. Незмішувана з водою суміш розчинник/співрозчинник для екстрагування оцтової кислоти, спосіб одержання оцтової кислоти (варіанти), спосіб анаеробного мікробного бродіння для одержання оцтової кислоти (варіанти), модифікований розчинник та спосіб його одержання
AU6274599A (en) 1998-10-02 2000-04-26 William Bruce Campbell Watkins Measuring article and method for sizing compression garments
WO2000068407A1 (en) 1999-05-07 2000-11-16 Bioengineering Resources, Inc. Clostridium strains which produce ethanol from substrate-containing gases
BR0112251B1 (pt) 2000-07-25 2013-04-09 mÉtodos contÍnuos para produÇço de etanol a partir da fermentaÇço bacteriana anaeràbica de um substrato gasoso.
RU2203261C1 (ru) * 2002-03-15 2003-04-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Метокс Интернейшнл"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етанол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20050064577A1 (en) * 2002-05-13 2005-03-24 Isaac Berzin 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 and from biomass derived therefrom
NZ546496A (en) 2006-04-07 2008-09-26 Lanzatech New Zealand Ltd Gas treatment process
US7704723B2 (en) 2006-08-31 2010-04-27 The Board Of Regents For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lostridial species
WO2009022925A1 (en) 2007-08-15 2009-02-19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Processes of producing alcohols
NZ560757A (en) * 2007-10-28 2010-07-30 Lanzatech New Zealand Ltd Improved carbon capture in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industrial gases to ethanol
CN101918538B (zh) 2007-11-13 2013-01-30 兰扎泰克新西兰有限公司 一种厌氧菌及其用途
WO2009151342A1 (en) 2008-06-09 2009-12-17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Production of butanediol by anaerobic microbial fermentation
US8304209B2 (en) * 2008-12-11 2012-11-06 Joule Unlimited Technologies, Inc. Solar biofactory, photobioreactors, passive thermal regu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products
JP5726760B2 (ja) 2009-01-29 2015-06-03 ランザテク・ニュージーランド・リミテッド 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10131224A2 (en) * 2009-05-14 2010-11-18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Johannesburg Bioreactor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biomass
CN102471783A (zh) 2009-07-02 2012-05-23 新西兰郎泽科技公司 醇生产方法
CN102666869B (zh) * 2009-12-25 2014-07-09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使用微生物催化剂的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2791869B (zh) 2010-03-10 2015-08-19 朗泽科技新西兰有限公司 通过发酵的酸产生
WO2012024522A2 (en) 2010-08-19 2012-02-23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chemicals using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carbon monoxide
EP2609206A4 (en) 2010-08-26 2014-07-09 Lanzatech New Zealand Lt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AND ETHYLENE BY FERMENTATION
US20110236941A1 (en) 2010-10-22 2011-09-29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thereof
AU2012221176B2 (en) 2011-02-25 2015-03-19 Lanzatech Nz, Inc.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 and uses therefor
MY165107A (en) * 2011-09-08 2018-02-28 Lanzatech New Zealand Ltd A fermentation process
US8771999B2 (en) * 2011-09-23 2014-07-08 Coskata, Inc. Low energy, high substrate efficiency, anaerobic, deep, bubble column fermentation processes
CA2874832C (en) 2012-05-30 2016-02-02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 and uses therefor
US20130323820A1 (en) 2012-06-01 2013-12-05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 and uses therefor
WO2013185123A1 (en) 2012-06-08 2013-12-12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 and uses therefor
US9347076B2 (en) 2012-06-21 2016-05-24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 that make biodiesel
IN2015DN01365A (zh) 2012-08-28 2015-07-03 Lanzatech New Zealand Ltd
CN102866193B (zh) 2012-09-04 2015-04-01 吴传勇 基于介电泳来操控液体中的粒子的器件及方法
US10233478B2 (en) * 2012-09-19 2019-03-19 Ineos Bio Sa Process for reducing CO2 emissions and increasing alcohol productivity in syngas fermentation
US9034617B2 (en) * 2013-03-14 2015-05-19 Coskata, Inc. Processes for the anaerobic bioconverison of syngas to oxygenated organic compound with in situ protection from hydrogen cyanide
CN103555771B (zh) * 2013-11-01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co发酵制乙醇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03725605A (zh) * 2013-12-31 2014-04-16 陕西万源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罐及发酵系统
GB201417362D0 (en) * 2014-10-01 2014-11-12 Hartley Brian 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microbial strains
CA2965319C (en) * 2014-10-22 2018-05-15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Gas testing unit and method
EP3411491B1 (en) * 2016-02-04 2020-09-09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Product management in biological conversion processes
ES2926336T3 (es) * 2017-09-08 2022-10-25 Lanzatech Inc Proces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metabolitos utilizando sustratos que contienen C1 ricos en hidrógeno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5115A1 (en) * 2007-03-19 2010-04-29 Lanzatech New Zeland Limited Alcohol production process
US20120009638A1 (en) * 2008-02-22 2012-01-12 Shih-Perng Tsai Syngas conversion method using asymmetric membrane and anaerobic microorganism
US20090215139A1 (en) * 2008-02-25 2009-08-27 Rathin Datta Ethanol recover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iological conversion of syngas components to liquid products
CN102803497A (zh) * 2009-04-29 2012-11-28 兰扎泰克新西兰有限公司 改善的发酵中的碳捕获
CN102498214A (zh) * 2009-09-06 2012-06-13 新西兰郎泽科技公司 改进的气态底物发酵
US20140273115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tabolite production in a microbial fermentation
WO2015002552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Lanzatech New Zealand Limited Multiple reactor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ontinuous gas fermen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62028T2 (hu) 2023-09-28
CA2965368C (en) 2018-08-14
PT3209786T (pt) 2023-06-26
EA035153B1 (ru) 2020-05-06
EP3209786B1 (en) 2023-03-29
EP3209786A4 (en) 2018-06-06
TW201625794A (zh) 2016-07-16
BR112017008128B1 (pt) 2023-03-14
ZA201702862B (en) 2018-08-29
JP6662868B2 (ja) 2020-03-11
CN107002012A (zh) 2017-08-01
PL3209786T3 (pl) 2023-10-30
CN110066718A (zh) 2019-07-30
JP2017534276A (ja) 2017-11-24
CA2965368A1 (en) 2016-04-28
EP4198118A1 (en) 2023-06-21
KR102531893B1 (ko) 2023-05-11
CN110066718B (zh) 2022-09-20
BR112017008128A2 (pt) 2018-02-20
ES2946180T3 (es) 2023-07-13
EA201790864A1 (ru) 2017-09-29
KR20170073653A (ko) 2017-06-28
FI3209786T3 (fi) 2023-06-13
EP3209786A1 (en) 2017-08-30
US9834792B2 (en) 2017-12-05
WO2016065217A1 (en) 2016-04-28
US20160115505A1 (en) 2016-04-28
CN107002012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9592B (zh) 多段生物反應器方法
ES2834325T3 (es) Gestión de productos en procesos de conversión biológica
US20110244538A1 (en) Fermentation of gaseous substrates
CN107075531A (zh) 改进的发酵中碳捕捉
TWI649426B (zh) 生物反應器過程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