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486B -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486B
TWI684486B TW107134758A TW107134758A TWI684486B TW I684486 B TWI684486 B TW I684486B TW 107134758 A TW107134758 A TW 107134758A TW 107134758 A TW107134758 A TW 107134758A TW I684486 B TWI684486 B TW I6844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path portion
mold
portions
heat me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2374A (zh
Inventor
園部政男
鈴木章弘
山村易見
伊藤亮太
武田晋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2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48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6Permanent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22Moulds for peculiarly-shaped castings
    • B22C9/24Moulds for peculiarly-shaped castings for hollow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10Sintering only
    • B22F3/105Sintering only by using electric current other than for infrared radiant energy, laser radiation or plasma ;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12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 B22F3/16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in successive or repeated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模具(1)具有熱介質流路(10)、介質導入口(4)、及介質排出口(5)。熱介質流路包含:第1流路部(11),其以自介質導入口連續之方式形成;第2流路部(12),其以與介質排出口連續之方式形成;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其等之直徑分別較第1流路部及第2流路部小,一端(13a)與第1流路部連接,並且另一端(13b)與第2流路部連接。第1流路部或第2流路部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1a、12a)。各第3流路部貫通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Description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模具,尤其是關於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之模具。又,本發明亦關於該種模具之製造方法。
一般而言,內燃機之汽缸體係藉由使用模具之鑄造而製造。鑄造時,模具之薄壁部(厚度較小之部分)因熱容較小而易於成為高溫。因此,有於薄壁部內形成供冷卻水流動之冷卻水流路之情形。
例如,用以製造水冷式內燃機之汽缸體之模具中,於用以形成水套之薄壁部內形成有冷卻水流路。冷卻水流路之形成係對利用自無垢材料之切削等形成之模具,藉由使用鑽孔器等之機械加工而進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739272號公報
然而,根據本案發明者之研究得知,即便設置有上述冷卻水流路,於用以形成水套之薄壁部中,亦會產生由冷卻不足所致之燒附。燒附之產生將導致製造所需之時間及成本之增加。
由此,本案發明者研究使用3D(dimension,維)印表機製造模具。使用3D印表機形成立體構造物(三維物件)之技術被稱作積層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近年來受到人們關注。根據積層製造技術,基於3D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資料或3DCG(computer graphic,計算機圖形)資料,即便為具有複雜形狀之立體構造物亦可簡便地製造。
於利用積層製造技術製造模具之情形時,由於在製造模具之過程中亦同時形成冷卻水流路,因此與藉由機械加工形成冷卻水流路之情形不同,對冷卻水流路之形狀或長度幾乎無限制。因此,期待能提高模具之薄壁部之冷卻能力。又,認為藉由使用積層製造技術,能使模具製造本身較先前花費更短時間及更低成本。
專利文獻1中揭示藉由積層製造技術製造用以形成汽缸體之水套之模具。專利文獻1之模具中,於與水套對應之薄壁部內較長地引繞有1條冷卻水流路,藉此,流路面積放大。
然而,本案發明者進一步研究後得知,僅形成較長之冷卻水流路,則不能較佳地進行薄壁部之冷卻。於較長地引繞1條冷卻水流路之情形 時,例如因壓力損耗導致冷卻水難以流動,或者冷卻水之溫度上升變為水蒸氣而失去冷卻能力。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於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之模具中較佳地利用熱介質流路進行溫度控制。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係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之模具,其具有:熱介質流路,其設置於模具內部,供流動熱介質;介質導入口,其將上述熱介質導入至模具內部;及介質排出口,其將上述熱介質排出至模具外部;且上述熱介質流路包含:第1流路部,其以自上述介質導入口連續之方式形成;第2流路部,其以與上述介質排出口連續之方式形成;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其等之直徑分別較上述第1流路部及上述第2流路部小,各者之一端連接於上述第1流路部,並且各者之另一端連接於上述第2流路部;上述第1流路部或上述第2流路部具有複數個實心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中,熱介質流路包含:第1流路部,其以自介質導入口連續之方式形成;第2流路部,其以與介質排出口連續之方式形成;及直徑相對較小(直徑較第1流路部及第2流路部小)之複數個第3流路部,其等係各者之一端及另一端分別連接於第1流路部及第2流路部。藉由設置複數個直徑相對較小之第3流路部(即並列配置複數個狹小流路),與較長地引繞1條流路之情形不同,可防止因壓力損耗導致熱介質難以流 動,又,可防止熱介質之溫度過度上升或過度下降。又,可實現流路阻力之降低,或藉由流路表面積之擴大而實現熱交換效率之提高,或可實現更均勻之溫度分佈。又,若僅設置多個狹小流路,則熱介質之入口及出口亦需要對應於此而設置多個,但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般,藉由將複數個第3流路部連接於直徑相對較大(直徑較第3流路部大)之第1流路部及第2流路部,可使熱介質之入口及出口變少(例如將介質導入口及介質排出口分別僅設置1個)。如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較佳地利用熱介質流路進行溫度控制。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中,第1流路部或第2流路部具有複數個實心部,且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第1流路部或第2流路部之實心部,因此可實現第1流路部、第2流路部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相互重合之構成。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1流路部、上述第2流路部及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於自某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
藉由第1流路部、第2流路部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相互重合(所謂串列配置),可使熱介質流路整體之空間較小,從而容易於相對狹小之區域(例如薄壁部及其附近)配置熱介質流路。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為大致U字狀。
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較佳為大致U字狀。大致U字狀之第3流路部包含:第1部分及第2部分,其等分別自第1流路部及第2流路部向某方向 延伸;及第3部分,其於與上述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自第1部分之前端延伸至第2部分之前端為止。第3部分之長度較佳為較第1部分之長度及第2部分之長度之各者小。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2流路部之直徑較上述第1流路部大。
自較佳地進行熱介質向外部之排出之觀點考慮,較佳為第2流路部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大。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2流路部具有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上述第2流路部之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1流路部具有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上述第1流路部之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模具包含厚度較其他部分之至少一部分小之薄壁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包含位於上述薄壁部內之部分。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較佳地用於包含薄壁部之模具。於包含薄壁部之模具中,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以包含位於薄壁部內之部分之方式配置。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模具係用以形成汽缸體之至少一部分之模具,且上述薄壁部係與上述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較佳地用於供形成汽缸體之至少一部分之模具。於該種模具中,薄壁部為與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即可。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模具進而具有將上述熱介質流路與模具外部連通且相對於模具外部開閉自由之複數個連通路,上述複數個連通路之各者對應於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而設置,上述複數個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一端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而對向,或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另一端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而對向。
若模具具有將熱介質流路與模具外部連通之複數個連通路,則可利用打開狀態之連通路將未燒結(或未熔融)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之外部。例如,藉由經由各連通路向對應之第3流路部吹入氣體,可容易地排出第3流路部內之金屬粉末。又,亦可利用連通路進行各第3流路部未堵塞之確認(未堵塞確認)。進而,於維護模具時,亦可利用連通路(例如藉由經由連通路向對應之第3流路部吹入氣體)將異物除去。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複數個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一端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而對向。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複數個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 路部之上述另一端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而對向。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模具具有將上述熱介質流路與模具外部連通且相對於模具外部開閉自由之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上述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之各者對應於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而設置,當將上述複數個連通路稱為複數個第1連通路,且將上述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稱為第2連通路時,(A)上述複數個第1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一端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而對向,且上述複數個第2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另一端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而對向,或(B)上述複數個第1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另一端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而對向,且上述複數個第2連通路之各者之一端,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之上述一端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而對向。
藉由模具除具有複數個連通路(第1連通路)以外,還具有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第2連通路),於將第3流路部內之未燒結(或未熔融)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外部時,不僅可利用第1連通路,而且亦可利用第2連通路。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之製造方法係具有上述任一構成之模具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沈積步驟,其係將金屬粉末以特定厚度沈積為層狀;及雷射照射步驟,其係於上述沈積步驟之後,對沈積之上述金屬粉末照射雷射而使之燒結或熔融;且藉由交替重複進行上述沈積步驟與上述雷射照射步驟,形成於內部包含上述熱介質流路之上述模具。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之製造方法,藉由交替重複進行沈積步驟與雷射照射步驟,可較佳地形成於內部包含熱介質流路之模具。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於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之模具中可較佳地利用熱介質流路進行溫度控制。
1‧‧‧模具
1A‧‧‧模具
2‧‧‧薄壁部
3‧‧‧厚壁部
3a‧‧‧厚壁部之上表面
4‧‧‧介質導入口
5‧‧‧介質排出口
10‧‧‧熱介質流路
11‧‧‧第1流路部
11a‧‧‧第1流路部之實心部
12‧‧‧第2流路部
12a‧‧‧第2流路部之實心部
13‧‧‧第3流路部
13a‧‧‧第3流路部之一端
13b‧‧‧第3流路部之另一端
20‧‧‧連通路(第1連通路)
20a‧‧‧連通路之一端
20b‧‧‧連通路之另一端(大徑部)
20bt‧‧‧大徑部之上表面
21‧‧‧螺栓
22‧‧‧另外的連通路(第2連通路)
22a‧‧‧另外的連通路之一端
23‧‧‧O形環
24‧‧‧蓋構件
24a‧‧‧與大徑部對向之面(板狀之蓋構件之上表面)
d1‧‧‧自薄壁部之前端(表面)至第3流路部之第3部分為止之距離
d2‧‧‧相互鄰接之第3流路部間之距離
L‧‧‧第3部分之長度
p1‧‧‧第3流路部之第1部分
p2‧‧‧第3流路部之第2部分
p3‧‧‧第3流路部之第3部分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之立體圖。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之立體圖,且以虛線表示模具1之內部之熱介質流路10。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熱介質流路10之立體圖。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熱介質流路10之立體圖。
圖5係將熱介質流路10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
圖6係用以說明第3流路部13之較佳構成之圖。
圖7係表示模具1之其他構成例之圖。
圖8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A之立體圖,且以虛線表示模具1A之內部之熱介質流路10。
圖9係模式性地表示模具1A之熱介質流路10之立體圖。
圖10係模式性地表示模具1A之熱介質流路10之立體圖。
圖11係將模具1A之熱介質流路10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
圖12(a)及(b)係表示用以將連通路20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之具體構成例之圖。
圖13(a)及(b)係表示用以將連通路20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之具體構成之其他例之圖。
圖14係表示模具1A之其他構成例之圖。
圖15係表示模具1A之其他構成例之圖。
圖16係表示模具1A之其他構成例之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一面參照圖1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模具1進行說明。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模具1之立體圖。
模具1係構成用以形成汽缸體之模具之一部分之嵌套模具。即,模具1為用以形成汽缸體之一部分之模具。用以形成汽缸體之模具整體之形狀由於可為周知之各種形狀,因此於此處省略其說明。此處,例示汽缸數為2之情形,但汽缸數並不限定於2。
又,圖1中表示相互正交之3個方向(X方向、Y方向及Z方向)。Z方向為與汽缸軸(圖1中以鏈線表示)平行之方向。X方向為與包含2個汽缸軸之平面平行、且與Z方向正交之方向。Y方向為與包含2個汽缸軸之平面正交、且與Z方向正交之方向。以下說明中,亦存在將Z方向稱為「垂直方 向」,且將與Z方向正交之方向(例如X方向或Y方向)稱為「水平方向」之情形,但該等稱呼係方便起見之稱呼,並不限定實際上使用模具1時之模具1之方向等。
模具1如下文詳述般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
模具1如圖1所示,包含:薄壁部2,其厚度較其他部分之至少一部分小;及厚壁部3,其厚度較薄壁部2大。
薄壁部2為與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薄壁部2具有將複數個(此處為2個)圓筒相連而成之形狀。薄壁部2自厚壁部3沿Z方向朝上方延伸。
厚壁部3位於薄壁部2之下方,支持薄壁部2。厚壁部3之上表面3a規定汽缸體之墊圈面。
模具1具有設置於其內部之熱介質流路(圖1中未圖示)。熱介質流路中流動熱介質,藉此進行模具1之冷卻及/或加熱。冷卻用之熱介質例如為水。加熱用之熱介質例如為油。
此處,一面參照圖2至圖5,一面對模具1之更具體之構成進行說明。圖2係與圖1相同地表示模具1之立體圖,以虛線一併表示模具1內部之熱介質流路10。圖3及圖4分別係表示熱介質流路10之立體圖。圖3係自與圖2相同之方向觀察之圖,圖4係自與圖3不同之方向觀察之圖。圖5係將熱 介質流路10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模具1具有熱介質流路10、介質導入口4、介質排出口5。介質導入口4為熱介質之入口,即為將熱介質導入至模具1之內部之部分。介質排出口5為熱介質之出口,即為將熱介質排出至模具1之外部之部分。介質導入口4及介質排出口5分別設置於厚壁部3。
熱介質流路10包含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即,本實施形態中之熱介質流路10由3種流路部11、12及13構成。
第1流路部11以自介質導入口4連續之方式形成。即,第1流路部11與介質導入口4連接。第2流路部12以與介質排出口5連續之方式形成。即,第2流路部12與介質排出口5連接。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位於厚壁部3內。圖示之例中,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
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直徑分別較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小。如圖5所示,各第3流路部13之一端13a與第1流路部11連接。另一方面,各第3流路部13之另一端13b與第2流路部12連接。
圖示之例中,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為大致U字狀。更具體而言,第3流路部13包含:第1部分p1,其自第1流路部11向Z方向(垂直方向)延伸;第2部分p2,其自第2流路部12向Z方向(垂直方向)延伸;及第3部分p3,其於與Z方向正交之方向(水平方向)自第1部分p1之前端延伸至第 2部分p2之前端為止。
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包含位於薄壁部2內之部分。圖示之例中,各第3流路部13之大部分位於薄壁部2內。又,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並列配置於薄壁部2內。
第2流路部12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2a。此處,實心部12a係指構成模具1之材料(金屬材料)所處之區域。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貫通第2流路部12之複數個實心部12a之任一者。更具體而言,各第3流路部13之第1部分p1貫通對應之實心部12a。
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第3流路部13於自某方向(此處為Z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第3流路部13自下側向上側依序配置。但更嚴格而言,第3流路部13雖其大部分位於第2流路部12之上方,但亦包含位於第2流路部12之下方之部分。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熱介質流路10包含如下部分而構成,即:直徑相對較大(直徑較第3流路部13大)之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其等分別連接於介質導入口4及介質排出口5;及直徑相對較小(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小)之複數個第3流路部13,其等之一端13a及另一端13b分別連接於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此處,當將熱介質流路10比喻為人(動物)之血管構造時,可說第1流路部11相當於動脈,第2流路部12相當於靜脈,第3流路部13相當於毛細血管。以下,存在將包含 3種流路部11、12及13之熱介質流路10之構造比作血管構造而稱為「血管狀構造」之情形。
於血管狀構造中,由於設置有複數個直徑相對較小之第3流路部13(即並列配置有複數個狹小流路),因此與較長地引繞1條流路之情形不同,可防止因壓力損耗導致熱介質難以流動,又,可防止熱介質之溫度過度上升或過度下降。又,可實現流路阻力之降低,或可藉由流路表面積之擴大而實現熱交換效率之提高,或可實現更均勻之溫度分佈。又,若僅設置多個狹小流路,則熱介質之入口及出口亦需要對應於此而設置多個,但如本實施形態般,藉由將複數個第3流路部13連接於直徑相對較大之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可使熱介質之入口及出口變少(如於此處所例示般,將介質導入口4及介質排出口5分別僅設置1個)。
如此,藉由對熱介質流路10採用「血管狀構造」,可較佳地利用熱介質流路10進行溫度控制。
又,本實施形態中,各第3流路部13貫通第2流路部12之實心部12a,藉此可實現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之構成。藉由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所謂串列配置),可使熱介質流路10整體之空間較小,從而容易於薄壁部2及其附近配置熱介質流路10。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例示第2流路部12為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之 構成,但第2流路部12之直徑亦可與第1流路部11相同,亦可為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小。但自較佳地進行熱介質向外部之排出之觀點考慮,較佳為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若於熱介質流路10內流動之熱介質受熱膨脹(體積增加),則由壁面所致之壓力損耗增大。藉由使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可抑制該壓力損耗增大。
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只要直徑較第3流路部13大即可,對其粗度無特別限制。
第3流路部13只要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小即可,對其粗度無特限制。
再者,圖示之例中,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第3流路部13具有大致圓形之剖面形狀,但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第3流路部13之剖面形狀並不限定於大致圓形,亦可為大致橢圓形或大致矩形等。
又,圖示之例中,於模具1整體設置有24個(每1個汽缸設置有12個)第3流路部13,但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個數並無限制。但自充分獲得採用血管狀構造所帶來之效果之觀點考慮,較佳為較某程度更多地設置第3流路部13。
此處,一面參照圖6,一面對第3流路部13之其他較佳構成進行說明。
第3流路部13之3個部分p1、p2及p3中之第3部分p3由於位於薄壁部2之最前端側,因此為最有助於薄壁部2之冷卻之部分,又,為最易於受熱之部分。
自提高冷卻能力之觀點考慮,可說自薄壁部2之前端(表面)至第3流路部13之第3部分p3為止之距離d1較小為佳。
第3部分p3之長度L自提高冷卻能力之觀點考慮,較某程度更大為佳。又,自抑制熱介質之溫度過度上升或降低(具體而言冷卻用介質之溫度過度上升或加熱用介質之溫度過度降低)之觀點考慮,第3部分p3之長度L較佳為較第1部分p1之長度及第2部分p2之長度之各者小。
相互鄰接之第3流路部13間之距離d2並無特別限制。
[模具之其他構成]
一面參照圖7,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模具1之其他構成進行說明。
圖7所示之例中,第1流路部11配置於較第2流路部12更上方。即,自下側朝上側依序配置有第2流路部12、第1流路部11及第3流路部13。圖7所示之例中,第1流路部11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1a,各第3流路部13貫通第1流路部11之複數個實心部11a之任一者。
即便於圖7所示之例中,亦與圖5所示之例相同,可實現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之構成。再者,如圖5所示之例般第2流路部12配置於較第1流路部11更上方之構成,較佳地用於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之配置(串列配置)。其原因在於,於串列配置之情形時,為使第3流路部13貫通而於第2流路部12設置有實心部12a,由此因實心部12a而使得第2流路部12之剖面積減少,但於如例示般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之情形時,該影響較少。另一方面,於如圖7所示之例般採用將第1流路部11配置於較第2流路部12更上方之構成之情形時,為使第3流路部13貫通而於第1流路部11設置有實心部11a,因此較佳為考慮到由此所致之剖面積之變動而進行形狀設計。
(實施形態2)
一面參照圖8至圖11,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模具1A進行說明。圖8係表示模具1A之立體圖,以虛線一併表示模具1A之內部之熱介質流路10。圖9及圖10分別係表示模具1A之熱介質流路10之立體圖。圖9係自與圖8相同之方向觀察之圖,圖10係自與圖9不同之方向觀察之圖。圖11係將熱介質流路10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以下,對模具1A以與實施形態1中之模具1不同之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模具1A如圖8、圖9及圖10所示,於進而具有將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1A之外部連通之複數個連通路20之方面與實施形態1之模具1不同。複數個連通路20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自由。
複數個連通路20之各者對應於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而設置。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各連通路20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一端13a隔著第1流路部11而對向。各連通路20沿Z方向延伸。
圖12(a)及(b)表示用以將連通路20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之具體構成例。例如,如圖12(a)所示,藉由將螺栓21擰入各連通路20之端部,可實現連通路20相對於外部關閉之狀態(關閉狀態)。另一方面,如圖12(b)所示,藉由自各連通路20之端部卸掉螺栓21,可實現連通路20相對於外部打開之狀態(打開狀態)。於採用該構成之情形時,於各連通路20之內周面形成有螺紋槽。
再者,用以將連通路20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之構成並不限定於圖12(a)及(b)中例示者。例如,亦可為如圖13(a)及(b)所示之使用O形環23之構成。圖13(a)及(b)所示之構成中,連通路20之另一端20b為直徑較其他部分大之大徑部。如圖13(a)所示,於大徑部20b內配置O形環23,且以大徑部20b之上表面20bt及與大徑部20b對向之面24a(此處為板狀之蓋構件24之上表面)夾入O形環23,藉此可實現連通路20相對於外部關閉之狀態(關閉狀態)。另一方面,如圖13(b)所示,藉由自連通路20之大徑部20b取出O形環23,可實現連通路20相對於外部打開之狀態(打開狀態)。
如已說明般,實施形態1之模具1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例如於使用雷射燒結法之情形時,藉由交替重複進行沈積步驟與雷射照射步驟,形 成於內部包含熱介質流路10之模具1,該沈積步驟係將金屬粉末以特定厚度沈積為層狀,該雷射照射步驟係對沈積之金屬粉末照射雷射而使之燒結。
與此相對,本實施形態之模具1A具有將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1A之外部連通之複數個連通路20,因此可利用打開狀態之連通路20將未燒結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例如,藉由經由各連通路20向對應之第3流路部13吹入氣體,可容易地排出第3流路部13內之金屬粉末。又,亦可利用連通路20進行各第3流路部13未堵塞之確認(未堵塞確認)。進而,於維護模具1A時,亦可利用連通路20(例如藉由經由連通路20向對應之第3流路部13吹入氣體)將異物除去。再者,於使用模具1A時,只要預先使複數個連通路20為關閉狀態,當然就可無問題地利用熱介質流路部10進行溫度調節。
[模具之其他構成]
一面參照圖14、圖15及圖16,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模具1A之其他構成進行說明。
圖14所示之例,設置有將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1A之外部連通之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與複數個連通路20相同,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自由。
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之各者對應於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而設 置。此處,將連通路20稱為「第1連通路」,將另外的連通路22稱為「第2連通路」。
各第1連通路20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一端13a隔著第1流路部11而對向。另一方面,各第2連通路22之一端22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另一端13b隔著第2流路部12而對向。圖示之例中,第1流路部11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1a,各第2連通路22貫通第1流路部11之複數個實心部11a之任一者。
如此,於圖14所示之例中,設置有與第3流路部13之一端13a對應之第1連通路20,並且設置有與第3流路部13之另一端13b對應之第2連通路22。因此,於將第3流路部13內之未燒結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時,不僅可利用第1連通路20,而且亦可利用第2連通路22。再者,用以將第2連通路22開閉之構成,與用以將第1連通路20開閉之構成相同。
圖15所示之例中,第1流路部11配置於較第2流路部12更上方。即,自下側朝上側依序配置有第2流路部12、第1流路部11及第3流路部13。各連通路20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另一端13b隔著第2流路部12而對向。又,第1流路部11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1a,各第3流路部13貫通第1流路部11之複數個實心部11a之任一者。
即便於圖15所示之例中,亦與圖11所示之例相同,可獲得能利用各連通路20將未煅燒之金屬粉末排出之效果。再者,如圖11所示之例般第2 流路部12配置於較第1流路部11更上方之構成,可較佳地用於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之配置(串列配置)。其原因在於,於串列配置之情形時,為使第3流路部13貫通而於第2流路部12設置有實心部12a,由此因實心部12a而使得第2流路部12之剖面積減少,但於如例示般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之情形時,該影響較少。另一方面,於如圖15所示之例般採用將第1流路部11配置於較第2流路部12更上方之構成之情形時,為使第3流路部13貫通而於第1流路部11設置有實心部11a,因此較佳為考慮到由此所致之剖面積之變動而進行形狀設計。
圖16所示之例係於設置有將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1A之外部連通之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之方面與圖15所示之例不同。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與複數個連通路20相同,相對於模具1A之外部開閉自由。
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之各者對應於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而設置。此處,將連通路20稱為「第1連通路」,將另外的連通路22稱為「第2連通路」。
各第1連通路20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另一端13b隔著第2流路部12而對向。另一方面,各第2連通路22之一端22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一端13a隔著第1流路部11而對向。圖示之例中,第2流路部12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2a,各第2連通路22貫通第2流路部12之複數個實心部12a之任一者。
如此,於圖16所示之例中,不僅設置有第1連通路20,而且亦設置有第2連通路22,因此於將第3流路部13內之未燒結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時,不僅可利用第1連通路20,而且亦可利用第2連通路22。
(模具之製造方法)
對實施形態1及2中之模具1及1A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模具1及1A係使用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作為積層製造技術,可採用使用3D印表機之各種方法,例如可較佳地使用雷射燒結法。
具體而言,模具1及1A之製造方法包含:沈積步驟,其係將金屬粉末以特定厚度沈積為層狀;及雷射照射步驟,其係於沈積步驟之後,對沈積之金屬粉末照射雷射而使之燒結。藉由交替重複進行沈積步驟與雷射照射步驟,可形成於內部包含熱介質流路10之模具1、及於內部包含熱介質流路10及複數個連通路20之模具1A。
作為金屬粉末,可使用各種金屬粉末,例如可較佳地使用麻時效鋼或相當於SKD(steel kogu dice,工具模鋼)61之鋼。於1次沈積步驟中沈積之金屬粉末厚度例如為30μm~50μm。
於雷射照射步驟中,不對成為熱介質流路10及複數個連通路20之區域進行雷射照射。因此,於成為熱介質流路10及複數個連通路20之區 域,存在未燒結之金屬粉末。
實施形態2之模具1A之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包含粉末排出步驟。粉末排出步驟係於交替重複進行沈積步驟與雷射照射步驟之後進行。粉末排出步驟中,利用複數個連通路20將未燒結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粉末排出步驟包含例如經由複數個連通路20對複數個第3流路部13吹入氣體之步驟。該步驟例如可對各連通路20插入空氣淨化用之工具(吹塵槍等)而進行。
再者,此處例示使用雷射燒結法之情形,但亦可使用雷射熔融法。於使用雷射熔融法之情形時,於雷射照射步驟中,金屬粉末藉由雷射之照射而熔融。又,於粉末排出步驟中,利用複數個連通路20將未熔融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
(向其他模具之應用)
上述說明中,例示用以形成汽缸體之至少一部分之模具(薄壁部2為與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之模具)1及1A,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該種模具。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廣泛用於具有薄壁部之模具,例如,亦可較佳地用於供形成水冷式電動機之水套之模具。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尤其佳地用於薄壁部之厚度為約10mm以下之情形。
再者,至此為止之說明中,例示模具1及1A僅包含一個由熱介質流路10、介質導入口4及介質排出口5組成之組合之構成,但根據模具1及1A之 大小或用途等,模具1及1A亦可包含複數個該等之組合。
如上述般,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1A係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之模具1、1A,其等具有:熱介質流路10,其設置於模具內部,供流動熱介質;介質導入口4,其將上述熱介質導入至模具內部;及介質排出口5,其將上述熱介質排出至模具外部;且上述熱介質流路10包含:第1流路部11,其以自上述介質導入口4連續之方式形成;第2流路部12,其以自上述介質排出口5連續之方式形成;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其等之直徑分別較上述第1流路部11及上述第2流路部12小,且各者之一端13a與上述第1流路部11連接,並且各者之另一端13b與上述第2流路部12連接;上述第1流路部11或上述第2流路部12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1a、12a,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貫通上述複數個實心部11a、12a之任一者。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1A中,熱介質流路10包含:第1流路部11,其以自介質導入口4連續之方式形成;第2流路部12,其以自介質排出口5連續之方式形成;及直徑相對較小(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小)之複數個第3流路部13,其等係各者之一端13a及另一端13b分別與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連接。藉由設置複數個直徑相對較小之第3流路部13(即並列配置有複數個狹小流路),與較長地引繞1條流路之情形不同,可防止因壓力損耗導致熱介質難以流動,又,可防止熱介質之溫度過度上升或過度下降。又,可實現流路阻力之降低,或藉由流路表面積之擴大而實現熱交換效率之提高,或實現更均勻之溫度分佈。又,若僅設置多個狹小流路,則熱介質之入口及出口亦需要對應於此而設置多個,但藉由 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般將複數個第3流路部13連接於直徑相對較大(直徑較第3流路部13大)之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可使熱介質之入口及出口變少(例如將介質導入口4及介質排出口5分別僅設置1個)。如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較佳地利用熱介質流路10進行溫度控制。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1A中,第1流路部11或第2流路部12具有複數個實心部11a、12a,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貫通第1流路部11或第2流路部12之實心部11a、12a,因此可實現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之構成。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1流路部11、上述第2流路部12及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自某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
藉由第1流路部11、第2流路部12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13相互重合(所謂串列配置),可使熱介質流路10整體之空間較小,從而容易於相對狹小之區域(例如薄壁部及其附近)配置熱介質流路10。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為大致U字狀。
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較佳為大致U字狀。大致U字狀之第3流路部13包含:第1部分p1及第2部分p2,其等分別自第1流路部11及第2流路部12向某方向延伸;及第3部分p3,其向與上述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自第1部分p1之前端延伸至第2部分p2之前端為止。第3部分p3之長度L較佳為較第1部分p1之長度及第2部分p2之長度之各者小。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上述第1流路部11大。
自較佳地進行熱介質向外部之排出之觀點考慮,較佳為第2流路部12之直徑較第1流路部11大。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2流路部12具有上述複數個實心部12a,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貫通上述第2流路部12之上述複數個實心部12a之任一者。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第1流路部11具有上述複數個實心部11a,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貫通上述第1流路部11之上述複數個實心部11a之任一者。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模具1、1A包含厚度較其他部分之至少一部分小之薄壁部2,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包含位於上述薄壁部2內之部分。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較佳地用於包含薄壁部2之模具1、1A。包含薄壁部2之模具1、1A中,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以包含位於薄壁部2內之部分之方式配置。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模具1、1A係用以形成汽缸體之至少一部 分之模具,且上述薄壁部2係與上述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較佳地用於供形成汽缸體之至少一部分之模具1、1A。於該種模具1、1A中,薄壁部2為與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即可。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模具1A進而具有將上述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外部連通且相對於模具外部開閉自由之複數個連通路20,上述複數個連通路20之各者對應於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而設置,上述複數個連通路20之各者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一端13a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11而對向,或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另一端13b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12而對向。
當模具1A具有將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外部連通之複數個連通路20時,可利用打開狀態之連通路20將未燒結(或未熔融)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例如,藉由經由各連通路20向對應之第3流路部13吹入氣體,可容易地排出第3流路部13內之金屬粉末。又,亦可利用連通路20進行各第3流路部13未堵塞之確認(未堵塞確認)。進而,於維護模具1A時,亦可利用連通路20(例如藉由經由連通路20向對應之第3流路部13吹入氣體)將異物除去。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複數個連通路20之各者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一端13a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11而對向。
於某實施形態中,上述複數個連通路20之各者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另一端13b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12而對向。
於某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模具1A具有將上述熱介質流路10與模具外部連通且相對於模具外部開閉自由之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上述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之各者對應於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13之各者而設置,當將上述複數個連通路20稱為複數個第1連通路,且將上述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22稱為第2連通路時,(A)上述複數個第1連通路20之各者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一端13a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11而對向,且上述複數個第2連通路22之各者之一端22a,與對應第3流路部13之上述另一端13b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12而對向,或(B)上述複數個第1連通路20之各者之一端20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另一端13b隔著上述第2流路部12對向,且上述複數個第2連通路22之各者之一端22a,與對應之第3流路部13之上述一端13a隔著上述第1流路部11而對向。
模具1A除具有複數個連通路(第1連通路)20以外,還具有另外的複數個連通路(第2連通路)22,藉此於將第3流路部13內之未燒結(或未熔融)之金屬粉末排出至模具1A之外部時,不僅可利用第1連通路20,而且亦可利用第2連通路22。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1A之製造方法係具有上述任一構成之模具1、1A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沈積步驟,其係將金屬粉末以特定厚度沈積為層狀;及雷射照射步驟,其係於上述沈積步驟之後,對沈積之上述金 屬粉末照射雷射而使之燒結或熔融;且藉由交替重複進行上述沈積步驟與上述雷射照射步驟,形成於內部包含上述熱介質流路10之上述模具1。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模具1、1A之製造方法藉由交替重複進行沈積步驟與雷射照射步驟,可較佳地形成於內部包含熱介質流路10之模具1、1A。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於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之模具中,可較佳地利用熱介質流路進行溫度控制。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較佳地用於例如具有薄壁部之模具。
10‧‧‧熱介質流路
11‧‧‧第1流路部
12‧‧‧第2流路部
12a‧‧‧第2流路部之實心部
13‧‧‧第3流路部
13a‧‧‧第3流路部之一端
13b‧‧‧第3流路部之另一端
p1‧‧‧第3流路部之第1部分
p2‧‧‧第3流路部之第2部分
p3‧‧‧第3流路部之第3部分
X‧‧‧方向
Z‧‧‧方向

Claims (9)

  1. 一種模具,其係藉由積層製造技術形成者,且具有:熱介質流路,其設置於模具內部,供流動熱介質;介質導入口,其將上述熱介質導入至模具內部;及介質排出口,其將上述熱介質排出至模具外部;且上述熱介質流路包含:第1流路部,其以自上述介質導入口連續之方式形成;第2流路部,其以與上述介質排出口連續之方式形成;及複數個第3流路部,其等之直徑分別較上述第1流路部及上述第2流路部小,各者之一端連接於上述第1流路部,並且各者之另一端連接於上述第2流路部;上述第1流路部或上述第2流路部具有複數個實心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2. 如請求項1之模具,其中上述第1流路部、上述第2流路部及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於自某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
  3. 如請求項1或2之模具,其中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為大致U字狀。
  4. 如請求項1或2之模具,其中上述第2流路部之直徑較上述第1流路部大。
  5. 如請求項1或2之模具,其中上述第2流路部具有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上述第2流路部之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6. 如請求項1或2之模具,其中上述第1流路部具有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貫通上述第1流路部之上述複數個實心部之任一者。
  7. 如請求項1或2之模具,其包含厚度較其他部分之至少一部分小之薄壁部,上述複數個第3流路部之各者包含位於上述薄壁部內之部分。
  8. 如請求項1或2之模具,其係用以形成汽缸體之至少一部分之模具,且上述薄壁部係與上述汽缸體之水套對應之部分。
  9. 一種模具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模具的方法,且包含:沈積步驟,其係將金屬粉末以特定厚度沈積為層狀;及雷射照射步驟,其係於上述沈積步驟之後,對沈積之上述金屬粉末照射雷射而使之燒結或熔融;且藉由交替重複進行上述沈積步驟與上述雷射照射步驟,形成於內部包含上述熱介質流路之上述模具。
TW107134758A 2017-10-04 2018-10-02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TWI6844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4143 2017-10-04
JP2017194143 2017-10-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2374A TW201922374A (zh) 2019-06-16
TWI684486B true TWI684486B (zh) 2020-02-11

Family

ID=65995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758A TWI684486B (zh) 2017-10-04 2018-10-02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71679B2 (zh)
TW (1) TWI684486B (zh)
WO (1) WO201906976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727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Aisin Seiki Co Ltd 金型の冷却水流量調整構造
JP2013035053A (ja) * 2011-08-10 2013-02-21 Honda Motor Co Ltd 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成形用金型
CN105127370A (zh) * 2014-05-28 2015-12-09 刘忠男 快速加热模具的冷却系统成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727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Aisin Seiki Co Ltd 金型の冷却水流量調整構造
JP2013035053A (ja) * 2011-08-10 2013-02-21 Honda Motor Co Ltd 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成形用金型
CN105127370A (zh) * 2014-05-28 2015-12-09 刘忠男 快速加热模具的冷却系统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2374A (zh) 2019-06-16
WO2019069768A1 (ja) 2019-04-11
JP6771679B2 (ja) 2020-10-21
JPWO2019069768A1 (ja)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63726B1 (ja) 重力鋳造用金型
Brøtan et 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molds
KR20120122275A (ko) 내부공간이 형성된 금속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40186652A1 (en) Process to manufacture a metal foam provided with channels and metal foam thus produced
CN103587005A (zh) 一种模具迷宫随形冷却方法及其结构
CN104923732B (zh) 一种带有异形内孔的钛或钛合金铸件的铸造方法
CN102971129A (zh) 制造具有适形冷却通道的模具的方法
TWI684486B (zh)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US11045869B1 (en) Methods, assemblies, and apparatuses for forming a water jacket in a cast part of a marine engine
TWI684487B (zh) 模具及模具之製造方法
KR102131296B1 (ko) 열교환기
JP2014018835A (ja) 冷し金及び鋳造方法
JP2016529107A (ja) 耐火性セラミックノズル
JP7421663B2 (ja) 冷却管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部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JP4591528B2 (ja) 金属鋳造方法および金属鋳造装置
US20170274447A1 (en) Hybrid die cast system for forming a component usable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10732595A (zh) 板件热成型和/或压硬化的模具和制造冷却工具段的方法
JP2019112667A (ja) 焼結品の製造方法及び焼結品
WO2020129271A1 (ja) 鋳造装置
JP6976354B2 (ja) 金型
WO2020012614A1 (ja) 金型
WO2020012613A1 (ja) 金型
JP5606354B2 (ja) 金型冷却構造
CN109604567B (zh) 电渣熔铸叶片多层分段组合式分体异型结晶器的制备方法
KR102660779B1 (ko) 다이캐스팅 몰드에 사용되는 슬라이드 코어의 냉각 유로 형성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