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882B -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882B
TWI682882B TW107125636A TW107125636A TWI682882B TW I682882 B TWI682882 B TW I682882B TW 107125636 A TW107125636 A TW 107125636A TW 107125636 A TW107125636 A TW 107125636A TW I682882 B TWI682882 B TW I6828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fiber
weight percent
polylactic acid
graf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5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608A (zh
Inventor
黃千鐘
石燕鳳
Original Assignee
黃千鐘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958008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68288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黃千鐘 filed Critical 黃千鐘
Priority to TW107125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2882B/zh
Priority to JP2018208846A priority patent/JP2020015887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8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60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 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 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據此,本發明所製成的物品不僅生物可分解,且能夠提升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同時藉由各成分之間的配比限定,可以提升各成分之間的相容性,同時促進聚乳酸的結晶。

Description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本發明係與組成物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由於環保意識高漲與石化產品原料來源短缺,目前開發出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所作成的塑膠製品,例如玩具、餐具,以逐漸取代傳統塑膠。一般常見的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係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縮寫PLA)。當生物可分解塑膠棄置於自然環境中時,所含的聚乳酸會被環境中之微生物代謝分解。若生物可分解塑膠直接焚化後,僅會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然而,目前生物可分解塑膠製品仍有技術上之瓶頸,而無法完全取代習知的石化產品所製備的塑膠製品。例如當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製作成環保餐具時,由於其耐熱度有限,一旦超過60℃就會開始變軟、變形,為了讓PLA餐具更耐用,不少做法是混合傳統塑膠,如此一來就不是100%可分解了;此外,一旦加入塑化劑等助劑來提升PLA餐具的耐熱性,遇到熱的情況還是會有塑化劑釋出的風險存在。此外,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所作成的塑膠製品,其耐衝擊性明顯不佳,以致不耐長途運輸、久存,而無法提供物品足夠的保護。
是以,如何開發出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可解決上述的缺陷即為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動機。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所製成的物品不僅生物可分解,且能夠提升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主要提升各成分之間的相容性,同時促進聚乳酸的結晶。
於是,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一般縮寫為PBS)接枝馬來酸酐(PBS-g-MA)。
較佳地,該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的較佳比例為:30重量百分比至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 2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15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
據此,本發明藉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所形成的介面相容結構,使三者間界面形成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將可以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以解決長久以來聚乳酸(PLA)與植物纖維之間存在的相容性、加工性及劣化等問題,同時提升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特別是藉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所形成的介面相容結構、增韌結構及熱安定化機制,對提升拉伸強度為最佳。
同樣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另外所提供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
較佳地,該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的較佳比例為:30重量百分比至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2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15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
據此,本發明藉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所形成的介面相容結構,使三者間界面形成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將可以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以解決長久以來聚乳酸(PLA)與植物纖維之間存在的相容性、加工性及劣化等問題。特別是藉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所形成的介面相容結構、增韌結構及熱安定化機制,對提升耐衝擊強度為最佳。
同樣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再提供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
較佳地,該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的較佳比例為:30重量百分比至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2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15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
據此,本發明藉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所形成的介面相容結構,使三者間界面形成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將可以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以解決長久以來聚乳酸(PLA)與植物纖維之間存在的相容性、加工性及劣化等問題,同時提升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特別是藉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所形成的介面相容結構、增韌結構及熱安定化機制,對提升熱變形溫度為最佳。
較佳地,其中該植物纖維為甘蔗纖維、竹子纖維、椰子纖維、麻纖維、棕梠殼纖維、咖啡渣、酒粕、麥粕、棉、稻桿、稻殼、玉米桿、澱粉、筊白筍或木粉至少其中一種。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他之功效,茲舉九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適用於製成一餐具,當然亦可製成為一玩具,但不以此為限。該組成物由聚乳酸(PLA)、植物纖維、以及相容劑所組成,其中:
該植物纖維本實施例係舉甘蔗纖維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可為下述群組中至少其中一種者,該植物纖維為竹子纖維、椰子纖維、麻纖維、棕梠殼纖維、咖啡渣、酒粕、麥粕、棉、稻桿、玉米桿、澱粉、筊白筍或木粉。
參閱圖1所示,該相容劑本實施例係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 為例,但不以此為限,亦可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
而本實施立中該組成物的主要製法為,先將呈粒狀且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與呈粒狀且15重量百分比的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至雙螺桿押出機混煉均勻,隨後再將呈粉狀且3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加入雙螺桿押出機一同混煉至均勻,以形成生物可分解組成物顆粒。
隨後,將生物可分解顆粒以90℃、至少1小時以上進行乾燥步驟,使生物可分解顆粒之平均含水率係不大於5000ppm。緊接著將生物可分解顆粒以140℃至230℃之間的加工溫度,80℃至120℃之間的模具溫度進行射出成型步驟,以獲得為該餐具的實體結構形狀。
據此,由於本發明所添加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除了使該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所製成的餐具或玩具等製品能夠提升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之外,更可在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1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及3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配比下,而能夠提升各成分之間的相容性,同時促進聚乳酸的結晶。當然,在4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30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及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配比下,更能夠提升各成分之間的相容性,同時更能促進聚乳酸的結晶。
其中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提升熱變形溫度的主因在於:當該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與3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與1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有效提高了高分子的結晶度與甘蔗纖維提供的立體支撐結構,進而提升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耐溫60℃以上而又不會釋出有害物質。另外,在1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6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及2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配比下,更能夠提高了高分子的結晶度與甘蔗纖維提供的立體支撐結構,進而提升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耐溫60℃以上而又不會釋出有害物質。
其中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提升耐衝擊強度的主因在於:當該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與1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與3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明顯有效提升了三界面間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進而提升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提升耐衝擊能。另外,在2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30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及5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配比下,更明顯有效提升了三界面間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進而提升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提升耐衝擊能。
其中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提升拉伸強度的主因在於:當該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與1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與3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明顯有效提升了三界面間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且大幅提高了PLA結晶度,進而提升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有效提升拉伸強度。另外,在55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30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及1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配比下,更明顯有效提升了三界面間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有效提高複材整體性質且大幅提高了PLA結晶度,進而提升本發明所製成的餐具能夠有效提升拉伸強度。
其中本發明的組成物能夠提升各成分之間相容性,同時促進聚乳酸結晶的主因在於:當該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與15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與35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的配比時,或者在該4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與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與30重量百分比的甘蔗纖維的更佳配比下,三者間界面形成良好的有機/無機界面之化學橋梁,促使纖維均勻分布在基材之間並產生鍵結,產生共聚共混的情況,使分子鏈排列的更緊密,分子鏈間吸引力大增顯著提高結晶度,且複方有機成核劑與高分子成核劑降低了分子鏈表面的自由能,使其在降溫過程在較高的溫度即可開始結晶,加強了結晶能力,促進PLA再結晶程度變的更高,進而提升本發明組成物各成分之間相容性,同時促進聚乳酸的結晶。
值得一提的是,添加植物纖維至本發明的組成物中,是為了增加該聚乳酸基材的強度,添加較少量的植物纖維對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拉伸強度等效果可能不佳,但植物纖維量多,可能造成纖維糾結聚集現象產生,使得機械性質強度會有所下降。此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相容劑的添加是為了促進該聚乳酸與植物纖維的相容性,進而讓組成物性質不下降或是有提升的效果,而添加的比例過少可能效果不明顯,若添加的太多成本相對提高且性質增幅可能已達最高值。據此,本發明的各成分及其配比在成本最低的限制下,可達到最合適的添加比例,除了可增加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拉伸強度等效果之外,更可以提升各成分之間的相容性,同時促進聚乳酸的結晶。
第二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同第一實施例的製作方法,不同處在於第二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中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的組成成分使用量不同,其成分使用量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第一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第四實施例
組成物成份 聚乳酸(PLA) 50% 10% 20% 55%
甘蔗纖維澱粉 35% 65% 30% 30%
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 15% 25% 50% 15%
機械性質 熱變形溫度(℃)   135 124 106
  耐衝擊強度 (kgf-cm/cm)     5.8 14.2 9.5
  拉伸強度(Kg/cm2)   383 582 691
評估方式: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進行耐溫測試是依據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之D-648法來量測。簡言之,本測試方法依照ASTM  D648之規範,於66psi (0.455Mpa)壓力下測定高溫的彎曲彈性,一般而言,非結晶性樹脂的熱變形程度受玻璃轉移溫度影響,結晶性樹脂則受其熔點左右。
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進行耐衝擊測試是依據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之D-256法來量測。簡言之,耐衝擊強度測試係將具有切口的試片單邊固定於鐘擺式衝擊測試儀。接著,利用懸臂樑的方式,讓擺錘落下撞擊試片之切口。然後,計算鐘擺式衝擊測試儀所消耗的能量。
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進行拉伸強度測試是依據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之D-638法來量測。簡言之,拉伸強度試驗依據ASTM D638 測試規範,作拉伸測試,試片長127mm/寬25mm/厚3.2mm的啞鈴型試片採用Instron Tester,在溫室下拉伸速度為50mm/min。
實際應變定義如圖2所示:
ε=ΔL/L0;其中L0:於原點(t=0)所標定的距離長度;L :於任何時間時,所標定的距離長度。第四實施例、第五實施例及第六實施例同第一實施例的製作方法,且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的評估方式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不同處在於第四至六實施例中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的組成不同、成分使用量也不同,其成分使用量如下表二所示。其中參閱圖3所示,該相容劑本實施例係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為例。
表二
    第五實施例 第六實施例 第七實施例
組成物成份 聚乳酸(PLA) 10% 20% 55%
甘蔗纖維澱粉 65% 30% 30%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 25% 50% 15%
機械性質 熱變形溫度(℃) 133 116 103
  耐衝擊強度 (kgf-cm/cm) 6.1 14.7 10.2
  拉伸強度(TS) 366 562 626
第八實施例、第九實施例及第十實施例同第一實施例的製作方法,且熱變形溫度、耐衝擊強度、及拉伸強度的評估方式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不同處在於第八至十實施例中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的組成不同、成分使用量也不同,其成分使用量如下表三所示。其中參閱圖4所示,該相容劑本實施例係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為例。
表三
    第八實施例 第九實施例 第十實施例
組成物成份 聚乳酸(PLA) 10% 20% 55%
甘蔗纖維澱粉 65% 30% 30%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 25% 50% 15%
機械性質 熱變形溫度(℃) 139 128 109
  耐衝擊強度 (kgf-cm/cm) 5.8 14.4 9.7
  拉伸強度(TS) 355 548 604
綜上所述,上述各實施例及圖式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的製備。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應變定義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的製備。 圖4是本發明第八實施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的製備。

Claims (9)

  1. 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   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   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 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PBS-g-MA)。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中30重量百分比至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2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15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馬來酸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中該植物纖維為甘蔗纖維、竹子纖維、椰子纖維、麻纖維、棕梠殼纖維、咖啡渣、酒粕、麥粕、棉、稻桿、稻殼、玉米桿、澱粉、筊白筍或木粉至少其中一種。
  4. 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   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   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 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PBS-g-AA)。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中30重量百分比至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2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15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壓克力酸。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中該植物纖維為甘蔗纖維、竹子纖維、椰子纖維、麻纖維、棕梠殼纖維、咖啡渣、酒粕、麥粕、棉、稻桿、稻殼、玉米桿、澱粉、筊白筍或木粉至少其中一種。
  7. 一種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包含:   5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PLA);   5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以及 5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PBS-g-Silane)。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中30重量百分比至5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2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纖維;15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接枝矽烷偶合劑。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其中該植物纖維為甘蔗纖維、竹子纖維、椰子纖維、麻纖維、棕梠殼纖維、咖啡渣、酒粕、麥粕、棉、稻桿、稻殼、玉米桿、澱粉、筊白筍或木粉至少其中一種。
TW107125636A 2018-07-25 2018-07-25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TWI682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636A TWI682882B (zh) 2018-07-25 2018-07-25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JP2018208846A JP2020015887A (ja) 2018-07-25 2018-11-06 生分解性組成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636A TWI682882B (zh) 2018-07-25 2018-07-25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2882B true TWI682882B (zh) 2020-01-21
TW202007608A TW202007608A (zh) 2020-02-16

Family

ID=69580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636A TWI682882B (zh) 2018-07-25 2018-07-25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15887A (zh)
TW (1) TWI6828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6217A (zh) * 2019-04-30 2019-07-16 封金财 一种可降解农用复合塑料地膜的制备方法
CN111808406B (zh) * 2020-07-02 2022-09-23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简易操作低温加工保持纤维原色的耐热植物纤维pla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1907B (zh) * 2021-04-28 2022-08-09 张晓军 一种含咖啡渣的复合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73958A (zh) * 2022-03-28 2022-06-03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弹性体及环氧类小分子协同增韧-增强改性植物纤维基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358B (zh) * 2022-09-09 2023-12-08 扬州惠通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与高耐热的聚乳酸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20901A (ja) * 2002-03-18 2005-07-14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粉砕方法及びその組成物
JP2006015497A (ja) * 2004-06-30 2006-01-19 Hosokawa Micron Corp 熱可塑性樹脂含有物の粉砕方法及び粉砕装置
TW201109082A (en) * 2009-09-03 2011-03-16 Wei Mon Ind Co Ltd Biodegradable desiccan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I346685B (zh) * 2006-12-27 2011-08-11
TW201406306A (zh) * 2012-05-11 2014-02-16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氧吸收劑組成物
TW201612219A (en) * 2014-05-30 2016-04-01 Teijin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wd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20901A (ja) * 2002-03-18 2005-07-14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粉砕方法及びその組成物
JP2006015497A (ja) * 2004-06-30 2006-01-19 Hosokawa Micron Corp 熱可塑性樹脂含有物の粉砕方法及び粉砕装置
TWI346685B (zh) * 2006-12-27 2011-08-11
TW201109082A (en) * 2009-09-03 2011-03-16 Wei Mon Ind Co Ltd Biodegradable desiccan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201406306A (zh) * 2012-05-11 2014-02-16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氧吸收劑組成物
TW201612219A (en) * 2014-05-30 2016-04-01 Teijin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w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15887A (ja) 2020-01-30
TW202007608A (zh) 202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882B (zh) 生物可分解的組成物
US11898032B2 (en) Biodegradable composition
US7767732B2 (en) Flame-retardant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product molded/formed therefrom
US20080249227A1 (en) Resin Composition, Product Molded from the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Resin Composition
CN112940471A (zh) 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次性用品
US20090036566A1 (en)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roduct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2079820A (zh)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002942B1 (ja) 複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07218990A1 (en) Environmentally degradable polymeric blend and process for obtaining an environmentally degradable polymeric blend
CN101570624B (zh) 一种生物质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1017031A1 (zh) 一种纳米级植物纤维改性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WO2006132187A1 (ja)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同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CN112080115B (zh) 一种用于环保餐具的高韧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079215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BR112021010502A2 (pt) Material compósito de madeira compostável para artigos de paredes finas
CN101856834A (zh) 一种新型稻草秸秆纤维板材的配制方法
WO2009110171A1 (ja)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WO2019019443A1 (zh) 氯化聚丙撑碳酸酯/生物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128612B1 (ja) 生分解性組成物及び強度部材等の生分解性加工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60050A (zh) 一种生物基小麦秸秆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0909A (zh) 一种耐高温塑料复合材料
CN116410522A (zh) 生物质热塑性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Hodzic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biopolyester bagasse fiber composites
CN110760170A (zh) 生物可分解的组成物
CN106366592B (zh) 一种高耐热型聚乳酸仿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C4A Revocation of granted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