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907B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907B
TWI680907B TW105119174A TW105119174A TWI680907B TW I680907 B TWI680907 B TW I680907B TW 105119174 A TW105119174 A TW 105119174A TW 105119174 A TW105119174 A TW 105119174A TW I680907 B TWI680907 B TW I6809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ember
relative
constructed
control body
piv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9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6176A (zh
Inventor
宮崎権太郎
深尾和孝
渡辺泰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6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6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90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16C1/1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or from the flexible member
    • F16C1/18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or from the flexible member in which the end portion of the flexible member is laid along a curved surface of a pivo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16C1/22Adjusting; Compensating length
    • F16C1/223Adjusting; Compensating length by adjusting the effective length of the flexible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纜線控制體、操作構件、支撐結構、及調整結構。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可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以控制控制纜線。操作構件被建構成被可從靜置位置至操作位置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以移動纜線控制體。支撐結構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相對於底座構件可樞轉地支撐。支撐結構被設置於底座構件成為至少部份地與樞轉軸線相交。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相對於底座構件被調整。

Description

自行車操作裝置
本發明相關於自行車操作裝置。
騎自行車正成為日益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運輸工具。另外,騎自行車對於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而言均已成為非常流行的競賽運動。不論自行車是用於娛樂、運輸、或競賽,自行車工業都在不斷地改進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的組件。已曾被廣泛地重新設計的一個自行車組件便是自行車操作裝置(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公開第S63-312291號及第S63-315390號)。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纜線控制體、操作構件、支撐結構、及調整結構。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體。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可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以控制控制纜線。操作構件被建構成被可從靜置位置至操作位 置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以移動纜線控制體。支撐結構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相對於底座構件可樞轉地支撐。支撐結構被設置於底座構件成為至少部份地與樞轉軸線相交。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相對於底座構件被調整。
以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藉著使用調整結構而調整操作構件相對於底座構件的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不可移動地耦接於操作構件。
以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甚至是在調整結構損壞時,仍可經由操作構件來操作纜線控制體。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纜線控制體與操作構件被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整體構件。
以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簡化操作構件及纜線控制體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根據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自 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相對於底座構件被連續地調整。
以根據第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容易地藉著使用調整結構來提供靜置位置的微調(fine adjustment)。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根據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纜線控制體可與操作構件一起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從靜置位置樞轉至操作位置。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可相對於底座構件從靜置位置移動至操作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根據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在可調整範圍內可調整地定位。調整結構包含可與支撐結構接觸以界定可調整範圍的限制構件。
以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機械式地界定可調整範圍,容許使用者辨識可調整範圍。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支撐結構包含樞軸及支撐構件。樞軸被可移動地耦接於纜線控制體,使得纜線控制體可繞樞轉軸線相對於樞軸樞轉。支撐構件被不可旋轉地耦接於樞軸。支撐構件包含第一接觸部份及第二接觸部份。 第一接觸部份可與限制構件接觸。第二接觸部份可與限制構件接觸。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根據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限制構件被固定於底座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根據第六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支撐結構包含樞軸,此樞軸被可移動地耦接於纜線控制體,使得纜線控制體可繞樞轉軸線相對於樞軸樞轉。調整結構包含鉗夾結構,此鉗夾結構被建構成將樞軸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的圓周位置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被調整。
以根據第十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用包含樞軸及鉗夾結構的簡單結構來調整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據第十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鉗夾結構包含鉗夾構件及緊固件。鉗夾構件被建構成被附接於底座構件且被建構成可處於使樞軸可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旋轉的可調整狀態、及使樞軸經由鉗夾構件而被固定於底座構件的固定狀態的每一個。緊固件被建構成將鉗夾構件的狀態在可調整狀態與固定狀態之間改變。
以根據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容易地將鉗夾構件的狀態在可調整狀態與固定狀態之間改 變,使得較易於調整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據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包含殼體,而纜線控制體及調整結構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內。緊固件可從殼體的外部被進接(accessible)。
以根據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容易地從殼體的外部經由緊固件來調整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據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樞軸包含外周邊表面、及被設置在外周邊表面上的外部溝槽,此外部溝槽繞樞轉軸線延伸。緊固件延伸通過外部溝槽,以防止樞軸被從鉗夾構件移去。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據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支撐結構包含樞軸及支撐構件。樞軸被可移動地耦接於纜線控制體,使得纜線控制體可繞樞轉軸線相對於樞軸樞轉。支撐構件被不可旋轉地耦接於樞軸。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支撐構件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的靜置位置相對於底座構件被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調整結構包含限制構件及調整構件。限制構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支撐構件。限制構件包含螺紋孔。調整構件包含與螺紋孔接合的螺栓部。調 整構件被建構成被可繞中心軸線旋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螺紋孔及螺栓部被建構成將調整構件的旋轉轉換成支撐構件繞樞轉軸線相對於底座構件的樞轉移動。
以根據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容易地藉著使用限制構件及調整構件而調整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據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被建構成限制調整構件相對於底座構件沿著中心軸線的軸向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據第十五方面或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包含殼體,而纜線控制體及調整結構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內。調整構件可從殼體的外部被進接。
以根據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容易地從殼體的外部經由調整構件來調整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據第十五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限制構件可繞附加樞轉軸線相對於支撐構件樞轉。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據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支撐構件被建構成相對於底座構件被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的靜置位置相對於底座構件在可調整範圍內被調整。限制構件可繞附加樞轉軸線相對於支撐構件在可樞轉範圍內樞轉以界定可調 整範圍。
以根據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經由限制構件及支撐構件而機械式地界定可調整範圍,容許使用者辨識可調整範圍。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據第一方面至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還包含附加纜線控制體及附加操作構件。附加纜線控制體與纜線控制體分開地被設置。附加纜線控制體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移動以控制與控制纜線分開地被設置的附加控制纜線。附加操作構件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移動以將附加纜線控制體相對於底座構件移動。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在不改變附加纜線控制體及附加操作構件相對於底座構件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支撐結構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
以根據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除了自行車組件外,還可藉著使用附加纜線控制體及附加操作構件來操作附加自行車組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據第一方面至第二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支撐結構被可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支撐結構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相對於底座構件定位,以將操作構件相對於底座構件定位於靜置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據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支撐結構被可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據第二十一方面或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包含殼體,而支撐結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內。支撐結構被可移動地安裝於殼體。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四方面,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纜線控制體、操作構件、及調整結構。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體。底座構件包含殼體。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可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以控制控制纜線。操作構件被建構成被可從靜置位置至操作位置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以移動纜線控制體。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相對於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的靜置位置相對於底座構件被調整。纜線控制體及調整結構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內。
以根據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可簡化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外觀。
隨著藉著參考以下與所附的圖式一起被考量的詳細敘述而使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被更佳地瞭解,可容易地獲得對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的更完全的評價。
2‧‧‧控制纜線
4‧‧‧內鋼絲
6‧‧‧外殼套
8‧‧‧附加控制纜線
10‧‧‧自行車操作裝置
12‧‧‧底座構件
14‧‧‧操作構件
16‧‧‧殼體
18‧‧‧安裝結構
20‧‧‧第一殼體構件
22‧‧‧第二殼體構件
24‧‧‧螺釘
26‧‧‧轉接構件
28‧‧‧接收構件
30‧‧‧耦接構件
32‧‧‧連接部份
34‧‧‧第一伸長孔
36‧‧‧第二伸長孔
38‧‧‧纜線控制體
40‧‧‧纜線附接部份
41‧‧‧外殼套接收部份
42‧‧‧支撐結構
44‧‧‧樞軸
44a‧‧‧外周邊表面
44b‧‧‧外部溝槽
46‧‧‧支撐構件
47‧‧‧鎖定構件
48‧‧‧支撐本體
50‧‧‧定位部份
52‧‧‧調整結構
54‧‧‧鉗夾結構
56‧‧‧鉗夾構件
58‧‧‧緊固件
59‧‧‧螺釘
60‧‧‧第一鉗夾臂部
62‧‧‧第二鉗夾臂部
64‧‧‧鉗夾開口
65‧‧‧狹縫
66‧‧‧通孔
68‧‧‧螺紋孔
70‧‧‧外螺紋
72‧‧‧頭部
74‧‧‧限制構件
76‧‧‧第一接觸部份
78‧‧‧第二接觸部份
80‧‧‧內部空間
82‧‧‧進接孔
83‧‧‧工具接合孔
84‧‧‧通報結構
86‧‧‧通報構件
88‧‧‧通報棘爪
90‧‧‧樞銷
92‧‧‧偏壓元件
94‧‧‧底座本體
96‧‧‧突出部份
210‧‧‧自行車操作裝置
216‧‧‧殼體
216a‧‧‧固持部份
216b‧‧‧開口
242‧‧‧支撐結構
244‧‧‧樞軸
246‧‧‧支撐構件
246a‧‧‧支撐開口
247‧‧‧鎖定構件
248‧‧‧支撐本體
252‧‧‧調整結構
274‧‧‧限制構件
275‧‧‧調整構件
276‧‧‧第一接觸部份
277‧‧‧螺紋孔
278‧‧‧第二接觸部份
279‧‧‧螺栓部
281‧‧‧止動件
283‧‧‧頭部部份
285‧‧‧突出部份
287‧‧‧工具接合孔
289‧‧‧樞轉本體
291‧‧‧接觸部份
310‧‧‧自行車操作裝置
391‧‧‧附加纜線控制體
393‧‧‧附加操作構件
A1‧‧‧樞轉軸線
A2‧‧‧棘爪樞轉軸線
A3‧‧‧中心軸線
A4‧‧‧附加樞轉軸線
AR1‧‧‧可調整範圍
AR2‧‧‧可樞轉範圍
B1‧‧‧自行車體
B2‧‧‧自行車組件
B3‧‧‧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
B4‧‧‧自行車制動裝置
B5‧‧‧附加自行車組件
B11‧‧‧自行車管件
B31‧‧‧安裝鉗夾
B32‧‧‧主體
B33‧‧‧制動桿件
B34‧‧‧鉗夾孔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軸向方向
F1‧‧‧初始拉取力
F2‧‧‧操作力
P1‧‧‧靜置位置
P2‧‧‧操作位置
P3‧‧‧調整位置
P4‧‧‧通報位置
X1‧‧‧縱向中心軸線
圖1為與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及自行車體一起的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圖3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圖4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5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平面圖,其中底座構件被省略。
圖6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調整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7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平面圖,其中底座構件被省略。
圖8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圖9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圖10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圖11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圖12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13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平面圖,其中底座構件被省略。
圖14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調整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15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平面圖,其中底座構件被省略。
圖16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圖17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圖18為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平面圖,其中底座構件被省略。
以下參考所附的圖式敘述實施例,其中同樣的參考數字在不同圖式中均標示相應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體B1。自行車體B1的例子包括自行車管件B11,例如自行車車把。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建構成操作被建構成經由控制纜線2例如包登(Bowden)纜線而被操作的自行車組件B2。自行車組件B2可為纜線操作式裝置。自行車組件B2的例子包括可調整的座管(seatpost)總成、自行車變速器、懸吊裝置、及中間捲線裝置(intermediate take-up device)。舉例而言,中間捲線裝置經由控制纜線2而被操作性地連接於自行車操作裝置10。中間捲線裝置被建構成可回應控制纜線2的移動而捲取(wind)及退繞(unwind)另一控制纜線以操作纜線操作式裝置。
自行車操作裝置10為由騎車者的左手操作的左手側控制裝置。對於熟習自行車技術領域者而言很明顯,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組態可被適用於由騎車者的右手操作的右手側控制裝置。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向前」、「向後」、「左」、「右」、「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指的是根據坐在自行車的自行車座椅(未顯示)上面向自行車車把的騎車者而決定的該些方向。因此,這些術語在被用來敘述自行車操作裝置10時應相對於配備有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自行車在處於水平表面上的豎立騎行位置時所使用者被解讀。
如在圖1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底座構件12及操作構件14。底座構件12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體B1。操作構件14被建構成被可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12。底座構件12被建構成經由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B3的安裝鉗夾B31而被安裝於自行車體B1。自行車制動裝置B4經由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B3而被致動。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B3包含主體B32及制動桿件B33。主體B32被耦接於安裝鉗夾B31。制動桿件B33被可樞轉地安裝於主體B32。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B3包含例如於主體B32內的液壓操作單元(未顯示)。
底座構件12包含殼體16及安裝結構18。操作構件14被建構成被可移動地安裝於殼體16。安裝結構18被建構成經由安裝鉗夾B31而被耦接於自行車體B1。
如在圖2及3中所見的,殼體16包含第一殼體構件20及第二殼體構件22。第一殼體構件20在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安裝於自行車體B1的安裝狀態中被設置在第二殼體構件22的上方。第二殼體構件22經由螺釘 24(圖3)而被固定於第一殼體構件20。
如在圖1中所見的,安裝結構18包含轉接構件26、接收構件28、及耦接構件30。轉接構件26被建構成被附接於安裝鉗夾B31。安裝鉗夾B31包含可供自行車體B1延伸通過的鉗夾孔B34。轉接構件26具有被建構成被可拆卸地設置於鉗夾孔B34內的連接部份32。安裝鉗夾B31及連接部份32界定可供自行車體B1延伸通過的圓筒部份。
接收構件28被固定於殼體16。在此實施例中,接收構件28與第一殼體構件20被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整體構件。轉接構件26被建構成經由耦接構件30而被可移動地耦接於接收構件28。
如在圖1中所見的,轉接構件26包含於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伸長孔34。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為連接部份32的圓周方向。耦接構件30延伸通過第一伸長孔34。
如在圖2中所見的,接收構件28包含於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伸長孔36。在此實施例中,第二方向D2為自行車體B1的縱向方向。明確地說,第二方向D2為平行於自行車體B1的自行車管件B11的縱向中心軸線X1的方向。第二方向D2也相應於由連接部份32所界定的弧的中心。耦接構件30延伸通過第二伸長孔36。如此,殼體16被建構成經由接收構件28及耦接構件30而被耦接於轉接構件26,使得殼體16的位置可於第一方向 D1及第二方向D2的每一個相對於轉接構件26被調整。安裝結構18被建構成將殼體16耦接於自行車體B1,使得殼體16的位置可於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每一個相對於自行車體B1被調整。
如在圖4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纜線控制體38。纜線控制體38被建構成被可繞樞轉軸線A1樞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12以控制控制纜線2(圖2)。纜線控制體38被建構成被不可移動地耦接於操作構件14。在此實施例中,纜線控制體38與操作構件14被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整體構件。但是,纜線控制體38可為與操作構件14分開的構件。纜線控制體38可被建構成被可移動地耦接於操作構件14。在纜線控制體38為與操作構件14分開的構件的情況中,纜線控制體38經由黏著劑及/或其他合適的固定結構而被固定於操作構件14。纜線控制體38及操作構件14包含剛性材料,例如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
如在圖5中所見的,操作構件14被建構成被可從靜置位置(rest position)P1至操作位置P2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12以移動纜線控制體38。纜線控制體38可與操作構件14一起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靜置位置P1樞轉至操作位置P2。纜線控制體38包含纜線附接部份40,而控制纜線2的內鋼絲4被附接於纜線附接部份40。殼體16包含被建構成接收控制纜線2的外殼套6的外殼套接收部份41。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只包 含操作構件14成為被建構成移動纜線控制體38的單一操作構件。但是,自行車操作裝置10除操作構件14外還可包含被建構成移動纜線控制體38的另一操作構件。
舉例而言,初始拉取力F1在纜線控制體38與自行車組件B2之間被施加於內鋼絲4。操作力F2從使用者施加於操作構件14,以將操作構件14從靜置位置P1朝向操作位置P2樞轉。當操作構件14及纜線控制體38藉著操作力F2而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靜置位置P1樞轉至操作位置P2時,內鋼絲4抵抗初始拉取力F1而相對於外殼套6被拉取。當操作構件14及纜線控制體38藉著釋放或減小操作力F2而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操作位置P2樞轉返回至靜置位置P1時,內鋼絲4藉著初始拉取力F1而返回。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包含被建構成將操作構件14及/或纜線控制體38朝向靜置位置P1偏壓的偏壓構件。
如在圖4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支撐結構42。支撐結構4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樞轉地支撐。如在圖5中所見的,支撐結構4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以將操作構件14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於靜置位置P1。明確地說,支撐結構4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殼體16定位,以將操作構件14相對於殼體16定位於靜置位置P1。
如在圖4中所見的,支撐結構42被設置於底座構件12成為至少部份地與樞轉軸線A1相交。樞轉軸線 A1延伸通過支撐結構42。支撐結構42被可移動地安裝於底座構件12。支撐結構42被可移動地安裝於殼體16。在此實施例中,支撐結構42被可繞樞轉軸線A1樞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12。支撐結構42被可繞樞轉軸線A1樞轉地安裝於殼體16。
如在圖4及6中所見的,支撐結構42包含樞軸44及支撐構件46。樞軸44被可移動地耦接於纜線控制體38,使得纜線控制體38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樞軸44樞轉。支撐構件46被不可旋轉地耦接於樞軸44。樞軸44界定樞轉軸線A1。纜線控制體38可繞樞軸44相對於樞軸44及支撐構件46樞轉。在此實施例中,支撐構件46為與樞軸44分開的構件。支撐構件46經由黏著劑及/或其他合適的固定結構而被固定於樞軸44。如在圖4中所見的,支撐結構42包含鎖定構件47。操作構件14經由鎖定構件47而被可樞轉地耦接於樞軸44。
如在圖6中所見的,支撐構件46包含支撐本體48及定位部份50。支撐構件46是由例如金屬板件製成。支撐本體48被固定於樞軸44且從樞軸44徑向向外延伸。定位部份50被固定於支撐本體48且可與纜線控制體38接觸。定位部份50從支撐本體48於平行於樞轉軸線A1的軸向方向D3延伸。如在圖5中所見的,纜線控制體38及操作構件14在纜線控制體38與定位部份50接觸的靜置狀態中被定位於靜置位置P1。
如在圖4、5、及7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 置10包含調整結構52,此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可調整範圍AR1(圖7)內可調整地定位。明確地說,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
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連續地調整。但是,調整結構52可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以逐步(stepwise)方式被調整。
如在圖5及7中所見的,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靜置位置P1移動至操作位置P2。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靜置位置P1樞轉至操作位置P2。在調整結構52將 支撐結構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於調整位置P3的狀態中,纜線控制體38及操作構件14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靜置位置P1與操作位置P2之間樞轉。
如在圖4及6中所見的,調整結構52包含鉗夾結構54,此鉗夾結構54被建構成將樞軸44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的圓周位置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鉗夾結構54包含鉗夾構件56及緊固件58。鉗夾構件56被建構成被附接於底座構件12(圖4)。
在此實施例中,如在圖4中所見的,鉗夾構件56經由螺釘59而被固定地附接於底座構件12的殼體16。在此實施例中,鉗夾構件56被附接於殼體16的第一殼體構件20。但是,鉗夾構件56可被附接於第二殼體構件22或是底座構件12的其他部件。
如在圖6中所見的,樞軸44包含外周邊表面44a、及被設置在外周邊表面44a上的外部溝槽44b。外部溝槽44b繞樞轉軸線A1延伸。外部溝槽44b具有環狀形狀。如在圖8中所見的,緊固件58延伸通過外部溝槽44b,以防止樞軸44被從鉗夾構件56移去。
鉗夾構件56被建構成可處於可調整狀態及固定狀態的每一個。在可調整狀態中,樞軸44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旋轉。在固定狀態中,樞軸44經由鉗夾構件56而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緊固件58被 建構成將鉗夾構件56的狀態在可調整狀態與固定狀態之間改變。
如在圖6及7中所見的,鉗夾構件56包含第一鉗夾臂部60及第二鉗夾臂部62。第一鉗夾臂部60及第二鉗夾臂部62界定鉗夾開口64,而樞軸44被設置於鉗夾開口64內。鉗夾構件56包含被設置在第一鉗夾臂部60與第二鉗夾臂部62之間的狹縫65。第一鉗夾臂部60及第二鉗夾臂部62中的至少一個可彈性變形,以改變狹縫65的寬度。
第一鉗夾臂部60包含通孔66。第二鉗夾臂部62包含螺紋孔68。緊固件58延伸通過通孔66。緊固件58包含外螺紋70及頭部72。外螺紋70與螺紋孔68接合。頭部72與第一鉗夾臂部60接觸。鎖緊緊固件58會減小狹縫65的寬度,使得樞軸44經由鉗夾構件56而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固定狀態)。鬆開緊固件58會增大狹縫65的寬度,使得樞軸44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旋轉(可調整狀態)。
如在圖4、5、及7中所見的,調整結構52包含限制構件74,此限制構件74可與支撐結構42接觸以界定可調整範圍AR1(圖7)。如在圖4中所見的,限制構件74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在此實施例中,限制構件74被固定於殼體16的第一殼體構件20。限制構件74從第一殼體構件20於軸向方向D3延伸。
如在圖5及7中所見的,支撐構件46包含第 一接觸部份76及第二接觸部份78。第一接觸部份76可與限制構件74接觸。第二接觸部份78可與限制構件74接觸。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份76從支撐本體48徑向向外延伸。第二接觸部份78從支撐本體48徑向向外延伸。第一接觸部份76於繞樞轉軸線A1的圓周方向與第二接觸部份78間隔開。限制構件74被設置在第一接觸部份76與第二接觸部份78之間。
如在圖9中所見的,纜線控制體38及調整結構52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16內。殼體16包含內部空間80。纜線控制體38及調整結構52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內部空間80內。在此實施例中,纜線控制體38及調整結構52被整個地設置於殼體16內。但是,纜線控制體38及調整結構52可被部份地設置於殼體16內。支撐結構42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16內。在此實施例中,支撐結構42被部份地設置於殼體16內。樞軸44被部份地設置於殼體16內。支撐構件46被整個地設置於殼體16內。
如在圖8中所見的,緊固件58可從殼體16的外部被進接(accessible)。殼體16包含將內部空間80連接於殼體16的外部空間的進接孔82。緊固件58的頭部72被設置於進接孔82內。頭部72從殼體16經由進接孔82而曝露至殼體16的外部空間。頭部72包含工具接合孔83,以使工具例如六角扳手可與工具接合孔83接合。如此,可使用工具從殼體16的外部鎖緊或鬆開緊固 件58。
如在圖6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還包含通報結構84,此通報結構84被建構成對使用者通報操作構件14是否經過通報位置P4(圖5及7)。通報結構84包含通報構件86、通報棘爪88、樞銷90、及偏壓元件92。
通報構件86被可繞樞轉軸線A1樞轉地安裝於支撐結構42。通報構件86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樞軸44及支撐構件46樞轉。通報構件86被耦接於纜線控制體38,以與纜線控制體38一起相對於底座構件12樞轉。
通報棘爪88被可繞棘爪樞轉軸線A2樞轉地安裝於支撐構件46。樞銷90被建構成將通報棘爪88可繞棘爪樞轉軸線A2樞轉地耦接於支撐構件46。在此實施例中,棘爪樞轉軸線A2實質上平行於樞轉軸線A1。偏壓元件92被建構成將通報棘爪88偏壓成接觸通報構件86。
如在圖5中所見的,通報構件86包含底座本體94及突出部份96。底座本體94從樞軸44徑向向外延伸。突出部份96從底座本體94徑向向外突出。通報棘爪88在操作構件14被定位於靜置位置P1的靜置狀態中與底座本體94接觸而與突出部份96間隔開。
當通報構件86與纜線控制體38一起從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樞轉時,通報棘爪88會進入 與突出部份96接觸。當通報構件86與纜線控制體38一起相對於底座構件12進一步樞轉時,突出部份96會抵抗偏壓元件92的偏壓力而將通報棘爪88徑向向外移動。此會於通報位置P4對操作構件14施加旋轉阻力,因而容許使用者辨識到操作構件14經過通報位置P4。通報結構84可從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省略。
以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獲得以下的功效。
(1)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因此,可藉著使用調整結構52而調整操作構件14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靜置位置P1。
(2)纜線控制體38被建構成被不可移動地耦接於操作構件14。因此,甚至是在調整結構52損壞時,仍可經由操作構件14來操作纜線控制體38。
(3)纜線控制體38與操作構件14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整體構件。因此,可簡化操作構件14及纜線控制體38的結構。
(4)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連續地調整。因此,可容易地藉著使用調整結構52來提供靜置位置P1的微調。
(5)調整結構52包含可與支撐結構42接觸 以界定可調整範圍AR1的限制構件74。因此,可機械式地界定可調整範圍AR1,容許使用者辨識可調整範圍AR1。
(6)調整結構52包含鉗夾結構54,此鉗夾結構54被建構成將樞軸44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的圓周位置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因此,可用包含樞軸44及鉗夾結構54的簡單結構來調整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
(7)緊固件58被建構成將鉗夾構件56的狀態在可調整狀態與固定狀態之間改變。因此,可容易地將鉗夾構件56的狀態在可調整狀態與固定狀態之間改變,使得較易於調整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
(8)因為緊固件58可從殼體16的外部被進接,所以可容易地從殼體16的外部經由緊固件58來調整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
(9)因為纜線控制體38及調整結構52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16內,所以可簡化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外觀。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考圖10至16敘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210。除了殼體16、支撐結構42、及調整結構52外,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相同的組態。因此,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實 質上相同的作用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並且為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處被再次地詳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0至12中所見的,在自行車操作裝置210中,底座構件12包含殼體216。殼體216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殼體16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但是,第二殼體構件22從殼體216被省略。第一殼體構件20包含內部空間80(圖13)。
如在圖12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包含支撐結構242。支撐結構24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樞轉地支撐。如在圖13中所見的,支撐結構24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以將操作構件14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於靜置位置P1。支撐結構242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支撐結構42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
如在圖12及14中所見的,支撐結構242包含樞軸244及支撐構件246。樞軸244被可移動地耦接於纜線控制體38,使得纜線控制體38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樞軸244樞轉。支撐構件246被不可旋轉地耦接於樞軸244。但是,支撐構件246可被可旋轉地耦接於樞軸244。支撐結構242包含鎖定構件247。操作構件14經由鎖定構件247而被可樞轉地耦接於樞軸244。
如在圖14中所見的,支撐構件246包含支撐本體248及定位部份50。支撐構件246具有與第一實施 例中的支撐構件46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支撐本體248被固定於樞軸244且從樞軸244徑向向外延伸。但是,支撐本體248可被可樞轉地耦接於樞軸244。
如在圖12、13、及15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包含調整結構252,此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可調整範圍AR1(圖15)內可調整地定位。明確地說,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纜線控制體38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
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連續地調整。但是,調整結構252可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以逐步方式被調整。
如在圖13及15中所見的,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靜置位 置P1移動至操作位置P2。支撐構件246被建構成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可調整範圍AR1內被調整。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構件246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
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使得纜線控制體38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從靜置位置P1樞轉至操作位置P2。在調整結構252將支撐結構2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定位於調整位置P3的狀態中,纜線控制體38及操作構件14可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靜置位置P1與操作位置P2之間樞轉。
如在圖14中所見的,調整結構252包含限制構件274及調整構件275。限制構件274被建構成被耦接於支撐構件246。限制構件274包含螺紋孔277。調整構件275包含與螺紋孔277接合的螺栓部279。
調整構件275被建構成被可繞中心軸線A3旋轉地安裝於底座構件12。螺紋孔277及螺栓部279被建構成將調整構件275的旋轉轉換成支撐構件246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樞轉移動。
底座構件12被建構成限制調整構件275相對於底座構件12沿著中心軸線A3的軸向移動。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結構252包含被附接於調整構件275的止動件 281。調整構件275包含頭部部份283。止動件281被附接於頭部部份283。
如在圖13中所見的,殼體216包含固持部份216a。固持部份216a包含開口216b。頭部部份283被設置於開口216b內。調整構件275包含從頭部部份283徑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份285。突出部份285被設置於殼體216內。止動件281被設置於殼體216的外部。固持部份216a被設置在突出部份285與止動件281之間。
如在圖15中所見的,纜線控制體38及調整結構252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216內。調整構件275可從殼體216的外部被進接。如在圖10中所見的,調整構件275的頭部部份283從殼體216經由開口216b而曝露至殼體216的外部空間。頭部部份283包含工具接合孔287,以使工具例如六角扳手可與工具接合孔287接合。如此,可使用工具從殼體216的外部旋轉調整構件275。
如在圖16中所見的,限制構件274可繞附加樞轉軸線A4相對於支撐構件246樞轉。限制構件274可繞附加樞轉軸線A4相對於支撐構件246在可樞轉範圍AR2內樞轉以界定可調整範圍AR1(圖15)。在此實施例中,限制構件274包含樞轉本體289。支撐構件246包含支撐開口246a。樞轉本體289被可繞附加樞轉軸線A4樞轉地設置於支撐開口246a內。
支撐構件246包含第一接觸部份276及第二 接觸部份278。第一接觸部份276可與限制構件274接觸。第二接觸部份278可與限制構件274接觸。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份276與第二接觸部份278間隔開。限制構件274被設置在第一接觸部份276與第二接觸部份278之間。在此實施例中,限制構件274包含從樞轉本體289突出的接觸部份291。第一接觸部份276可與接觸部份291接觸。第二接觸部份278可與接觸部份291接觸。接觸部份291被設置在第一接觸部份276與第二接觸部份278之間。
第一實施例的限制構件74、第一接觸部份76、及第二接觸部份78可取代限制構件274而被應用於調整結構252,以限制支撐結構242在可調整範圍AR1內的樞轉移動。
以自行車操作裝置210,除了及/或取代藉由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而獲得的功效外,還可獲得以下的功效。
(1)調整結構252被建構成將支撐結構2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使得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調整。因此,可藉著使用調整結構252而調整操作構件14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靜置位置P1。
(2)螺紋孔277及螺栓部279被建構成將調整構件275的旋轉轉換成支撐構件246繞樞轉軸線A1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樞轉移動。因此,可容易地藉著使用 限制構件274及調整構件275而調整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
(3)因為調整構件275可從殼體216的外部被進接,所以可容易地從殼體216的外部經由調整構件275來調整操作構件14的靜置位置P1。
(4)限制構件274可繞附加樞轉軸線A4相對於支撐構件246在可樞轉範圍AR2內樞轉以界定可調整範圍AR1。因此,可經由限制構件274及支撐構件246而機械式地界定可調整範圍AR1,容許使用者辨識可調整範圍AR1。
第三實施例
以下參考圖17及18敘述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除了附加操作單元外,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相同的組態。因此,具有與以上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上相同的作用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並且為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處被再次地詳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7及18中所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但是,除了自行車組件B2外,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還被建構成操作被建構成經由附加控制纜線8例如包登(Bowden)纜線而被操作的附加自行車組件B5。另外,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可為電控制附加自行車組 件B5的電開關、或是液壓控制附加自行車組件B5的液壓裝置。
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但是,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可具有與第二實施例中的自行車操作裝置210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
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還包含附加纜線控制體391及附加操作構件393。附加纜線控制體391與纜線控制體38分開地被設置。附加纜線控制體391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以控制與控制纜線2分開地被設置的附加控制纜線8。
附加自行車組件B5與自行車組件B2不同。附加自行車組件B5可為纜線操作式裝置。附加自行車組件B5的例子包括可調整的座管總成、自行車變速器、懸吊裝置、及中間捲線裝置。
如在圖18中所見的,附加操作構件393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以將附加纜線控制體391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在不改變附加纜線控制體391及附加操作構件393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支撐結構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
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只包含操作構件14成為被建構成移動纜線控制體38的單一操作構件。但是,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除操作構件14外還可包含被建構成移 動纜線控制體38的另一操作構件。
以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除了及/或取代藉由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而獲得的功效外,還可獲得以下的功效。
(1)調整結構52被建構成在不改變附加纜線控制體391及附加操作構件393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支撐結構42相對於底座構件12可調整地定位。因此,除了自行車組件B2外,還可藉著使用附加纜線控制體391及附加操作構件393來操作附加自行車組件B5。
對於熟習自行車技術領域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上述實施例的結構可彼此被至少部份地組合。
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是指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語。此概念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具有」、「包括」、及其衍生字。
術語「構件」、「區段」、「部份」、「零件」、及「元件」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部件或多個部件的雙重意義。
本申請案所記載的序號例如「第一」及「第二」只是識別號,並不具有任何其他的意義,例如特定的順序及類似者。另外,舉例而言,術語「第一元件」本身 並不暗示有「第二元件」存在,並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並不暗示有「第一元件」存在。
此處所使用的術語「一對或成對」除了涵蓋成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或結構的組態之外,還可涵蓋成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狀或結構的組態。
最後,此處所用的程度術語例如「大致上或實質上」、「大概或大約」、及「近乎或近似」表示其所修飾的術語具有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大幅改變的合理偏差量。
顯然,從以上教示的觀點,本發明可有許多的修正及改變。因此,應瞭解的是在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的範圍內,可以用此處所明確敘述者之外的其他方式來實施本發明。
10‧‧‧自行車操作裝置
12‧‧‧底座構件
14‧‧‧操作構件
16‧‧‧殼體
18‧‧‧安裝結構
20‧‧‧第一殼體構件
22‧‧‧第二殼體構件
38‧‧‧纜線控制體
40‧‧‧纜線附接部份
41‧‧‧外殼套接收部份
42‧‧‧支撐結構
44‧‧‧樞軸
46‧‧‧支撐構件
47‧‧‧鎖定構件
52‧‧‧調整結構
54‧‧‧鉗夾結構
56‧‧‧鉗夾構件
58‧‧‧緊固件
59‧‧‧螺釘
74‧‧‧限制構件
A1‧‧‧樞轉軸線
D3‧‧‧軸向方向

Claims (24)

  1.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體;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可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該底座構件以控制控制纜線;操作構件,被建構成被可從靜置位置至操作位置移動地安裝於該底座構件以移動該纜線控制體;支撐結構,被建構成將該纜線控制體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可樞轉地支撐,該支撐結構被設置於該底座構件成為至少部份地與該樞轉軸線相交;及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支撐結構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該操作構件的該靜置位置相對於該底座構件被調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不可移動地耦接於該操作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纜線控制體與該操作構件成整體地被設置成為單一的整體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支撐結構繞該樞轉軸線相對 於該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支撐結構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該操作構件的該靜置位置相對於該底座構件被連續地調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纜線控制體可與該操作構件一起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從該靜置位置樞轉至該操作位置,且該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支撐結構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定位,使得該纜線控制體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從該靜置位置移動至該操作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支撐結構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在可調整範圍內可調整地定位,且該調整結構包含可與該支撐結構接觸以界定該可調整範圍的限制構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包含:樞軸,被可移動地耦接於該纜線控制體,使得該纜線控制體可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樞軸樞轉;及 支撐構件,被不可旋轉地耦接於該樞軸,且該支撐構件包含:第一接觸部份,可與該限制構件接觸;及第二接觸部份,可與該限制構件接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限制構件被固定於該底座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包含樞軸,該樞軸被可移動地耦接於該纜線控制體,使得該纜線控制體可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樞軸樞轉,且該調整結構包含鉗夾結構,該鉗夾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樞軸可調整地定位,使得該纜線控制體的圓周位置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被調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鉗夾結構包含:鉗夾構件,被建構成被附接於該底座構件且被建構成可處於可調整狀態及固定狀態的每一個狀態,其中:在該可調整狀態中,該樞軸可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旋轉,且在該固定狀態中,該樞軸經由該鉗夾構件而被固定於該底座構件;及 緊固件,被建構成將該鉗夾構件的狀態在該可調整狀態與該固定狀態之間改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含殼體,而該纜線控制體及該調整結構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該殼體內,且該緊固件可從該殼體的外部被進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樞軸包含外周邊表面、及被設置在該外周邊表面上的外部溝槽,該外部溝槽繞該樞轉軸線延伸,且該緊固件延伸通過該外部溝槽,以防止該樞軸被從該鉗夾構件移去。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包含:樞軸,被可移動地耦接於該纜線控制體,使得該纜線控制體可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樞軸樞轉;及支撐構件,被不可旋轉地耦接於該樞軸,且該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支撐構件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該纜線控制體的該靜置位置相對於該底座構件被調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調整結構包含:限制構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支撐構件,該限制構件包含螺紋孔;及調整構件,包含與該螺紋孔接合的螺栓部,該調整構件被建構成被可繞中心軸線旋轉地安裝於該底座構件,且該螺紋孔及該螺栓部被建構成將該調整構件的旋轉轉換成該支撐構件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的樞轉移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被建構成限制該調整構件相對於該底座構件沿著該中心軸線的軸向移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含殼體,而該纜線控制體及該調整結構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該殼體內,且該調整構件可從該殼體的外部被進接。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限制構件可繞附加樞轉軸線相對於該支撐構件樞轉。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支撐構件被建構成相對於該底座構件被可調整地定位,使得該纜線控制體的該靜置位置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在可調整範圍內被調整,且該限制構件可繞該附加樞轉軸線相對於該支撐構件在可樞轉範圍內樞轉以界定該可調整範圍。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還包含:附加纜線控制體,與該纜線控制體分開地被設置,該附加纜線控制體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移動以控制與該控制纜線分開地被設置的附加控制纜線;及附加操作構件,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移動以將該附加纜線控制體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移動,其中該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在不改變該附加纜線控制體及該附加操作構件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的位置的情況下將該支撐結構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被可移動地安裝於該底座構件,且該支撐結構被建構成將該纜線控制體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定位,以將該操作構件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定位於該靜置位置。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被可繞該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該底座構 件。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含殼體,而該支撐結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該殼體內,且該支撐結構被可移動地安裝於該殼體。
  24.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體,該底座構件包含殼體;纜線控制體,被建構成被可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於該底座構件以控制控制纜線;操作構件,被建構成被可從靜置位置至操作位置移動地安裝於該底座構件以移動該纜線控制體,該操作構件被建構成藉著從使用者施加於該操作構件的操作力而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從該靜置位置樞轉至該操作位置,且藉著釋放該操作力而繞該樞轉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從該操作位置樞轉返回至該靜置位置;及調整結構,被建構成將該纜線控制體相對於該底座構件可調整地定位,使得該操作構件的該靜置位置相對於該底座構件被調整,該纜線控制體及該調整結構的每一個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該殼體內。
TW105119174A 2015-08-06 2016-06-17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680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20,496 2015-08-06
US14/820,496 US10137957B2 (en) 2015-08-06 2015-08-06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6176A TW201706176A (zh) 2017-02-16
TWI680907B true TWI680907B (zh) 2020-01-01

Family

ID=5785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9174A TWI680907B (zh) 2015-08-06 2016-06-17 自行車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7957B2 (zh)
CN (1) CN106428406B (zh)
DE (1) DE102016008817A1 (zh)
TW (1) TWI680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5035B (zh) * 2017-04-17 2022-05-03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换挡器
CN110914556B (zh) * 2017-07-24 2021-09-21 威廉姆斯控制有限公司 用于油门控制的可调式夹紧机构
JP7037902B2 (ja) * 2017-09-29 2022-03-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操作装置
DE102020103602A1 (de) * 2020-02-12 2021-08-12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und betätigungsapparat für ein mit menschenkraft angetriebenes fahrzeug
DE102020215705A1 (de) 2020-08-26 2022-03-03 Shimano Inc.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menschlich angetriebenes fahrzeug
US20220226691A1 (en) * 2021-01-18 2022-07-21 Zhang Zhou Fittek Health Technology Co Integrated operating device of resistance and brake for exercise bike
CN115056912B (zh) * 2022-08-03 2023-12-19 珠海蓝图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拨与声光控制器组合结构及自行车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2285A (en) * 1977-11-04 1980-09-1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Hand brake control device having adjustable main and auxiliary levers
GB2081426A (en) * 1980-08-02 1982-02-17 Fichtel & Sachs Ag Bicycle speed change lever device
US4611500A (en) * 1983-12-29 1986-09-1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opera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7738A (en) * 1977-10-14 1979-05-09 Maeda Ind Operating lever device of sheath transmission for bicycle
US4318307A (en) * 1978-04-14 1982-03-09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opera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JPS63312291A (ja) 1987-06-11 1988-12-20 マエダ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ブレ−キレバ−装置
JPS63315390A (ja) 1987-06-17 1988-12-23 マエダ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ブレ−キレバ−装置
IT1219357B (it) * 1988-06-06 1990-05-11 Campagnolo Spa Sopporto per leva di comando freno e per leva di comando del cambio di biciclette e simili
CN2210850Y (zh) * 1994-12-06 1995-10-25 徐义雄 自行车变速器的改良结构
EP1564131B1 (en) * 2004-02-06 2007-08-15 Campagnolo S.R.L. Actuation device for a control cable for a bicycle gearshift
DE102004037741C5 (de) 2004-08-04 2019-07-11 Sram Deutschland Gmbh Triggerschalter zur Betätigung eines Getriebes an einem Fahrrad
ATE435149T1 (de) * 2004-12-30 2009-07-15 Freni Brembo Spa Stellschraube für betätigungshebelvorrichtung
US7849764B2 (en) * 2006-12-20 2010-12-14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CN201172469Y (zh) * 2008-02-19 2008-12-31 林振峰 机车把手之可折式压控柄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2285A (en) * 1977-11-04 1980-09-1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Hand brake control device having adjustable main and auxiliary levers
GB2081426A (en) * 1980-08-02 1982-02-17 Fichtel & Sachs Ag Bicycle speed change lever device
US4611500A (en) * 1983-12-29 1986-09-1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oper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8406A (zh) 2017-02-22
TW201706176A (zh) 2017-02-16
US20170037894A1 (en) 2017-02-09
CN106428406B (zh) 2019-12-03
DE102016008817A1 (de) 2017-02-09
US10137957B2 (en)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0907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10696352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7565848B2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8201476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189531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7350436B2 (en)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9511815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mounting assembly
US20050229735A1 (en)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10410173B2 (en) Bicycle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JP2007039025A (ja) 自転車用照明装置
CN104249791A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组件
CN108528626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CN108528624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US8720300B2 (en) Gear shift operating device
US11021213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603884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9637195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718333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25337B (zh) 操作裝置
US10005521B2 (en) Bicycle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TWI674217B (zh)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TWI833852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826608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