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4217B -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4217B
TWI674217B TW105118764A TW105118764A TWI674217B TW I674217 B TWI674217 B TW I674217B TW 105118764 A TW105118764 A TW 105118764A TW 105118764 A TW105118764 A TW 105118764A TW I674217 B TWI674217 B TW I6742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ember
brake arm
disposed
brake
bicycle ri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8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6170A (zh
Inventor
垣本哲也
松下達也
中倉正裕
広冨真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2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B62L1/0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 B62L1/1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 B62L1/14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the elements being mounted on levers pivotable about different axes
    • B62L1/1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the elements being mounted on levers pivotable about different axes the axes being located intermediate the ends of the 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第一軸件、第二軸件、第一制動臂、第二制動臂、及加強構件。第一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第二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第一制動臂被可繞第一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第一軸件上。第一制動臂具有相反於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相反表面。第二制動臂被可繞第二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第二軸件上。加強構件將第一軸件耦接於第二軸件。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

Description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本發明相關於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騎自行車正成為日益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運輸工具。另外,騎自行車對於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而言均已成為非常流行的競賽運動。不論自行車是用於娛樂、運輸、或競賽,自行車工業都在不斷地改進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的組件。已曾被廣泛地重新設計的一個自行車組件便是自行車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第一軸件、第二軸件、第一制動臂、第二制動臂、及加強構件。第一軸件界定第一樞轉軸線。第一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第二軸件界定第二樞轉軸線。第二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第一制動臂被可繞 第一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第一軸件上。第二制動臂被可繞第二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第二軸件上。加強構件將第一軸件耦接於第二軸件。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
以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因為加強構件被建構成將第一軸件耦接於第二軸件,所以可用簡單的結構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強度。另外,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因此,加強構件可接收在較為遠離第一軸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位置點處施加於第一軸件的力。此可有效地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強度及外觀。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制動臂包含溝槽,且加強構件包含被配置於溝槽內的第一耦接部份。
以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容易地將加強構件的第一耦接部份配置於較為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位置處。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根據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第二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靠近第二固定端部部份。
以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在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加強構件的情況下,仍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緊湊或小型化。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二軸件包含第二頭部部份及第二支撐部份。第二支撐部份在第二固定端部部份與第二頭部部份之間延伸,以可樞轉地支撐第二制動臂。加強構件包含被配置在第二制動臂與第二頭部部份之間的第二耦接部份。
以根據第四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將加強構件的第二耦接部份耦接於第二制動臂及第二軸件的第二頭部部份。因此,可有效地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強度。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二制動臂包含凹部。第二耦接部份及第二頭部部份被配置於凹部內。
以根據第五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加強構件的情況下,仍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緊湊或小型化。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根據第三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被建構成使得當從垂直於第一樞轉軸線及第二樞轉軸線中之至少一者的垂直方向觀看時,空間被設置在第一制動臂與第二制動臂之間。加強構件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於空間內。
以根據第六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加強構件的情況下,仍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緊湊或小型化且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外觀。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制動臂包含偏位部份,此偏位部份被配置成在從垂直於第一樞轉軸線及第二樞轉軸線中之至少一者的垂直方向觀看時比第二制動臂遠離自行車體。加強構件被配置在第一制動臂的偏位部份與第二制動臂之間。
以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加強構件的情況下,仍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緊湊或小型化。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根據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樞轉軸線與第二樞轉軸線實質上互相平行。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還包含底座構件。第一軸件及第二軸件被設置在底座構件上。
以根據第九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容易地將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經由底座構件而安裝於自行車體。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根據第九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包含安裝軸件,此安裝軸件被配置成與第一軸件及第二軸件間隔開。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據第十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安裝軸件被配置成使得當從平行於安裝軸件的平行方向觀看時,在安裝軸件與第一軸件之間的第一距離與在安裝軸件與第二軸件之間的第二距離實質上相等。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據第十或十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制動臂包含第一安裝部份,以將第一摩擦構件安裝於第一制動臂。第二制動臂包含第二安裝部份,以將第二摩擦構件安裝於第二制動臂。安裝軸件比第一軸件遠離第一安裝部份。安裝軸件比第二軸件遠離第二安裝部份。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加強構件包含第一耦接部份、第二耦接部份、及中間部份。第一耦接部份包含第一開口。第二耦接部份包含第二開口。中間部份被設置在第一耦接部份與第二耦接部份之間。第一軸件延伸通過第一開口。第二軸件延伸通過第二開口。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據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二耦接部份從第一耦接部份被配置的第一平面偏位。
以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可順著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的形狀配置加強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 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中間部份被配置在第一平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制動臂包含內線附接部份,以將控制纜線的內線附接於第一制動臂。第二制動臂包含外罩附接部份,以將控制纜線的外罩附接於第二制動臂。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七方面,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底座構件、第一軸件、第二軸件、第一制動臂、第二制動臂、及加強構件。底座構件包含安裝軸件。第一軸件與安裝軸件間隔開地被設置在底座構件上。第二軸件與安裝軸件及第一軸件間隔開地被設置在底座構件上。第一制動臂被建構成被可樞轉地設置在第一軸件上。第一制動臂包含第一接觸部份。第二制動臂被建構成被可樞轉地設置在第二軸件上。第二制動臂包含與第一接觸部份接觸的第二接觸部份。加強構件將第一軸件耦接於第二軸件。
以根據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因為加強構件被建構成耦接第一軸件與第二軸件,所以可用簡單的結構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強度。另外,因為第二制動臂的第二接觸部份被建構成與第一制動臂的第一接觸部份接觸,所以可將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彼此連動地移動。此可簡化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據第十七方面 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軸件包含被固定於底座構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第一制動臂具有相反於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相反表面。加強構件被至少部份地配置在第一軸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與第一制動臂的相反表面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據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被建構成使得第一軸件包含被固定於底座構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方面,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第一軸件、第二軸件、第一制動臂、第二制動臂、及加強構件。第一軸件界定第一樞轉軸線。第一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第二軸件界定第二樞轉軸線。第二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第一制動臂被可繞第一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第一軸件上。第一制動臂具有相反於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相反表面。第二制動臂被可繞第二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第二軸件上。加強構件將第一軸件耦接於第二軸件。加強構件被至少部份地配置在第一軸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與第一制動臂的相反表面之間。
隨著藉著參考以下與所附的圖式一起被考量的詳細敘述而使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被更佳地瞭解,可容易地獲得對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的 更完全的評價。
2‧‧‧控制纜線
2a‧‧‧內線
2b‧‧‧外罩
4‧‧‧自行車體
4a‧‧‧自行車車架
4b‧‧‧前叉
6‧‧‧自行車車輪
10‧‧‧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12‧‧‧第一軸件
14‧‧‧第二軸件
16‧‧‧第一制動臂
16a‧‧‧相反表面
18‧‧‧第二制動臂
18a‧‧‧調整螺紋孔
20‧‧‧第一摩擦構件
22‧‧‧第二摩擦構件
24‧‧‧第一安裝部份
26‧‧‧第二安裝部份
28‧‧‧內線附接部份
30‧‧‧外罩附接部份
32‧‧‧第一固定端部部份
32a‧‧‧外螺紋
34‧‧‧第二固定端部部份
34a‧‧‧外螺紋
35‧‧‧底座構件
36‧‧‧第一螺母
36a‧‧‧第一螺紋孔
38‧‧‧第二螺母
38a‧‧‧第二螺紋孔
40‧‧‧第一頭部部份
42‧‧‧第一支撐部份
44‧‧‧第二頭部部份
46‧‧‧第二支撐部份
48‧‧‧安裝軸件
50‧‧‧底座本體
50a‧‧‧第一附接孔
52‧‧‧安裝通孔
54‧‧‧安裝頭部
56‧‧‧安裝軸體
58‧‧‧第一軸件端部
60‧‧‧第二軸件端部
60a‧‧‧外螺紋
61‧‧‧固定構件
61a‧‧‧螺紋孔
62‧‧‧第一軸承單元
63‧‧‧第二軸承單元
64‧‧‧加強構件
66‧‧‧第一耦接部份
66a‧‧‧第一開口
68‧‧‧第二耦接部份
68a‧‧‧第二開口
70‧‧‧中間部份
72‧‧‧第一襯套
74‧‧‧第二襯套
76‧‧‧第三襯套
78‧‧‧第四襯套
79‧‧‧墊圈
80‧‧‧第五襯套
81‧‧‧第六襯套
82‧‧‧溝槽
84‧‧‧凹部
86‧‧‧偏位部份
88‧‧‧第一接觸部份
90‧‧‧第二接觸部份
92‧‧‧臂體
92a‧‧‧調整螺紋孔
94‧‧‧中間構件
96‧‧‧中間本體
98‧‧‧銷
100‧‧‧調整構件
100a‧‧‧外螺紋
102‧‧‧偏壓構件
104‧‧‧螺旋本體
106‧‧‧第一端部
108‧‧‧第二端部
110‧‧‧張力調整構件
110a‧‧‧外螺紋
210‧‧‧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216‧‧‧第一制動臂
264‧‧‧加強構件
266‧‧‧第一耦接部份
268‧‧‧第二耦接部份
270‧‧‧中間部份
292‧‧‧臂體
A1‧‧‧第一樞轉軸線
A2‧‧‧第二樞轉軸線
A3‧‧‧中心軸線
A4‧‧‧旋轉軸線
D1‧‧‧平行方向
D2‧‧‧垂直方向
F1‧‧‧偏壓力
F2‧‧‧偏壓力
L1‧‧‧第一距離
L2‧‧‧第二距離
L3‧‧‧距離
P1‧‧‧第一平面
S1‧‧‧空間
圖1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前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後立體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4為沿圖5的線IV-IV所取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剖面圖。
圖5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後視圖。
圖6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部份分解立體圖。
圖7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前視圖。
圖8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第一制動臂的立體圖。
圖9為沿圖7的線IX-IX所取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剖面圖。
圖10為沿圖1的線X-X所取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的剖面圖。
圖11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的分解立體圖。
以下參考所附的圖式敘述實施例,其中同樣的參考數字在不同圖式中均標示相應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至3,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第一軸件12、第二軸件14、第一制動臂16、及第二制動臂18。第一軸件12界定第一樞轉軸線A1。第二軸件14界定第二樞轉軸線A2。第一制動臂16被可繞第一樞轉軸線A1樞轉地設置在第一軸件12上。第二制動臂18被可繞第二樞轉軸線A2樞轉地設置在第二軸件14上。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樞轉軸線A1與第二樞轉軸線A2實質上互相平行。明確地說,第一樞轉軸線A1與第二樞轉軸線A2互相平行。但是,第一樞轉軸線A1與第二樞轉軸線A2可不互相平行。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第一摩擦構件20及第二摩擦構件22。第一制動臂16包含第一安裝部份24,以將第一摩擦構件20安裝於第一制動臂16。第二制動臂18包含第二安裝部份26,以將第二摩擦構件22安裝於第二制動臂18。第一安裝部份24被配置成與第一軸件12隔開。第二安裝部份26被配置成與第二軸件14隔開。
第一制動臂16包含內線附接部份28,以將控制纜線2的內線2a附接於第一制動臂16。第二制動臂18包含外罩附接部份30,以將控制纜線2的外罩2b附接於第二制動臂18。控制纜線2的例子包括包登(Bowden)纜線。內線附接結構(未顯示)被設置在內線附接部份28上。內線附接結構包含被可樞轉地安裝在內線附接部份28上的螺母、及螺合於螺母內的螺栓。此種內線附接在自行車技術領域中為已知的,因而內線附接的詳細說明為簡潔起見被省略。
如在圖4中所見的,第一軸件12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4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第二軸件14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4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還包含被建構成被安裝在自行車體4上的底座構件35。第一軸件12及第二軸件14被設置在底座構件35上。
第一軸件12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及第二軸件14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被附接或固定於底座構件35。明確地說,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第一螺母36及第二螺母38。第一螺母36包含第一螺紋孔36a。第二螺母38包含第二螺紋孔38a。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包含與第一螺母36的第一螺紋孔36a接合的外螺紋32a。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包含與第二螺母38的第二螺紋孔38a接合的外螺紋34a。
第一軸件12包含第一頭部部份40及第一支 撐部份42。第一支撐部份42在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與第一頭部部份40之間延伸,以可樞轉地支撐第一制動臂16。第一制動臂16經由第一軸件12及第一螺母36而被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35。第一制動臂16具有相反於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的相反表面16a。第二軸件14包含第二頭部部份44及第二支撐部份46。第二支撐部份46在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與第二頭部部份44之間延伸,以可樞轉地支撐第二制動臂18。第二制動臂18經由第二軸件14及第二螺母38而被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35。
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體4包含自行車車架4a、及被可旋轉地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a的前叉4b。底座構件35被建構成被安裝在自行車車架4a及前叉4b中之一者上。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及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經由底座構件35而相對於自行車體4被固定。但是,底座構件35可從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被省略。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及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直接相對於自行車體4被固定。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指的是根據坐在自行車的鞍座(未顯示)上而面向車把(未顯示)的使用者而決定的該些方向。因此,這些術語在被用來敘述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時應相對於配備有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自行車在處於水平表面上的豎立騎 行位置時所使用者被解讀。
如在圖4中所見的,底座構件35包含被建構成被插入自行車體4的安裝軸件48。在此實施例中,安裝軸件48具有中心軸線A3。底座構件35包含底座本體50。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被安裝在自行車體4上的安裝狀態中,底座本體50經由安裝軸件48而被安裝於自行車體4。
明確地說,底座本體50包含安裝通孔52。安裝軸件48包含安裝頭部54及安裝軸體56。安裝軸體56包含第一軸件端部58、及相反於第一軸件端部58的第二軸件端部60。安裝頭部54被設置於第一軸件端部58。底座本體50及安裝頭部54被建構成彼此配合成使得可防止底座本體50與安裝頭部54之間的相對旋轉移動。第二軸件端部60包含外螺紋60a。底座構件35包含固定構件61,而固定構件61包含螺紋孔61a。安裝軸件48的外螺紋60a被建構成與固定構件61的螺紋孔61a接合。底座本體50係藉著鎖緊固定構件61而經由安裝軸件48及固定構件61被耦接於自行車體4。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第一軸承單元62及第二軸承單元63。第一軸承單元62被設置在第一制動臂16與底座構件35之間,以相對於第一軸件12及底座構件35可樞轉地支撐第一制動臂16。第二軸承單元63被設置在第二制動臂18與底座構件35之間,以相對於第二軸件14及底座構件35可樞轉地支撐第二制動臂18。
如在圖5中所見的,第一軸件12被配置成與安裝軸件48間隔開。第二軸件14被配置成與安裝軸件48及第一軸件12間隔開。安裝軸件48被配置成與第一軸件12及第二軸件14間隔開。安裝軸件48比第一軸件12遠離第一安裝部份24。安裝軸件48比第二軸件14遠離第二安裝部份26。安裝軸件48被配置成使得當從平行於安裝軸件48的平行方向D1(圖4)觀看時,在安裝軸件48與第一軸件12之間的第一距離L1與在安裝軸件48與第二軸件14之間的第二距離L2實質上相等。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距離L1與第二距離L2相等。但是,第一距離L1可與第二距離L2不同。在此實施例中,如在圖4中所見的,平行方向D1平行於安裝軸件48的中心軸線A3。平行方向D1平行於第一樞轉軸線A1及第二樞轉軸線A2。
如在圖6中所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將第一軸件12耦接於第二軸件14的加強構件64。如在圖4中所見的,加強構件64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16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加強構件64被至少部份地配置在第一軸件12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與第一制動臂16的相反表面16a之間。加強構件64被設置成使得第二制動臂18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靠近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換句話說,第二制動臂18被至少部份地配置在加強構件64與第二軸件14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之間。
在此實施例中,加強構件64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16被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加強構件64被設置成使得第二制動臂18被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靠近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但是,加強構件64可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16被整個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加強構件64可被設置成使得第二制動臂18被整個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靠近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
如在圖6中所見的,加強構件64包含第一耦接部份66、第二耦接部份68、及中間部份70。第一耦接部份66包含第一開口66a。第二耦接部份68包含第二開口68a。中間部份70被設置在第一耦接部份66與第二耦接部份68之間。第一軸件12延伸通過第一開口66a。第二軸件14延伸通過第二開口68a。
在此實施例中,如在圖7中所見的,中間部份70具有曲線狀形狀以避免加強構件64與自行車車輪6之間的干擾。但是,加強構件64的形狀不限於此實施例。當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非操作狀態中從平行方向D1觀看時,第一制動臂16及第二制動臂18至少部份地與加強構件64重疊。另外,當從平行方向D1觀看時,底座構件35至少部份地與加強構件64重疊。
如在圖4及6中所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第一襯套72、第二襯套74、第三襯套76、第四襯套78、及墊圈79。第一襯套72被設置在第一軸件12與 第一制動臂16之間。第二襯套74被設置在第二軸件14與加強構件64的第二耦接部份68之間。第三襯套76被設置在第一制動臂16與加強構件64的第一耦接部份66之間。第四襯套78被設置在第二制動臂18與加強構件64的第二耦接部份68之間。墊圈79被設置在第一制動臂16與加強構件64的第一耦接部份66之間。如在圖4中所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第五襯套80及第六襯套81。第五襯套80被設置在第一軸件12與第一制動臂16之間。第六襯套81被設置在第二軸件14與第二制動臂18之間。
如在圖4及8中所見的,第一制動臂16包含溝槽82。如在圖4中所見的,第一耦接部份66被配置於溝槽82內。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耦接部份66及墊圈79被設置於溝槽82內。第二耦接部份68被配置在第二制動臂18與第二頭部部份44之間。如在圖4及6中所見的,第二制動臂18包含凹部84。第二耦接部份68及第二頭部部份44被配置於凹部84內。
如在圖9中所見的,第一制動臂16及第二制動臂18被建構成使得當從垂直於第一樞轉軸線A1及第二樞轉軸線A2中之至少一者的垂直方向(例如,圖7中的垂直方向D2)觀看時,空間S1被設置在第一制動臂16與第二制動臂18之間。加強構件64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於空間S1內。在此實施例中,加強構件64被部份地配置於空間S1內。但是,加強構件64可被整個地配置於空間 S1內。
如在圖4中所見的,第一制動臂16包含偏位部份86,此偏位部份86被配置成在從垂直方向D2觀看時比第二制動臂18遠離自行車體4。相反表面16a被設置在偏位部份86上成為於平行方向D1相對於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的最外部表面。加強構件64被配置在第一制動臂16的偏位部份86與第二制動臂18之間。第二耦接部份68從第一耦接部份66被配置的第一平面P1偏位。中間部份70被配置在第一平面P1上。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平面P1被界定於第一耦接部份66的軸向中心位置且垂直於第一樞轉軸線A1。
如在圖10中所見的,第一制動臂16包含第一接觸部份88。第二制動臂18包含與第一接觸部份88接觸的第二接觸部份90。如在圖8中所見的,第一制動臂16包含臂體92及中間構件94。臂體92包含第一安裝部份24、內線附接部份28、及溝槽82。中間構件94為與臂體92分開的構件。
如在圖4中所見的,中間構件94被可繞第一樞轉軸線A1樞轉地安裝在第一軸件12上。中間構件94比臂體92靠近第一軸件12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
如在圖10中所見的,中間構件94包含第一接觸部份88、中間本體96、及銷98。第一接觸部份88經由銷98而被可繞旋轉軸線A4旋轉地附接於中間本體96。亦即,第一接觸部份88被設置成為滾子(roller)。 第二接觸部份90被設置成為凸輪表面。第一制動臂16包含調整構件100。臂體92包含調整螺紋孔92a。調整構件100具有與調整螺紋孔92a接合的外螺紋100a。調整構件100可與中間構件94接觸。調整構件100的旋轉改變中間構件94繞第一樞轉軸線A1相對於臂體92的位置。此在第一接觸部份88與第二接觸部份90接觸的狀態中改變第一制動臂16與第二制動臂18之間的相對位置,因而改變界定在第一摩擦構件20與第二摩擦構件22之間的距離L3。
如在圖2至4中所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被建構成將第二制動臂18相對於底座構件35偏壓的偏壓構件102。如在圖4中所見的,偏壓構件102被安裝在第二軸件14上。如在圖3中所見的,偏壓構件102包含螺旋本體104、第一端部106、及第二端部108。螺旋部份104被建構成產生偏壓力F1(圖10)。第一端部16從螺旋本體104延伸。第二端部108從螺旋本體104延伸。
如在圖3及4中所見的,第一端部106與底座構件35的底座本體50接合。更詳細地說,第一端部106被插入底座本體50的第一附接孔50a。如在圖2中所見的,第二端部108與第二制動臂18接合,以將偏壓力F1(圖10)傳輸至第二制動臂18。第二端部108被配置於第二制動臂18的配置凹部(未顯示)。配置凹部面向第二摩擦構件22。張力調整構件被設置在第二制動臂18 及底座構件35中之至少一者上。在此實施例中,張力調整構件110被設置在第二制動臂18上以改變第二端部108的位置。第二制動臂18具有與配置凹部連通的調整螺紋孔18a。張力調整構件110具有與調整螺紋孔18a接合的外螺紋110a。張力調整構件110可與第二端部108接觸。張力調整構件110的旋轉改變第二端部108相對於第二制動臂18的位置。偏壓力F1(圖10)根據第二端部108的位置而被改變。如在圖10中所見的,偏壓力F1依序經由第二接觸部份90及第一接觸部份88而被傳輸,並且偏壓力F1成為偏壓力F2而施加於第一制動臂16。除了張力調整構件110外或是取代張力調整構件110,可以用與張力調整構件110及調整螺紋孔18a相同的方式在底座構件35上設置張力調整構件。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以下特徵。
(1)因為加強構件64被建構成耦接第一軸件12與第二軸件14,所以可用簡單的結構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強度。另外,加強構件64被設置成使得第一制動臂16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因此,加強構件64可接收在較為遠離第一軸件12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的位置點處施加於第一軸件12的力。此可有效地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強度及外觀。
(2)第一耦接部份66被建構成被配置於溝槽82內。因此,可容易地將加強構件64的第一耦接部份 66配置於遠離第一固定端部部份32的位置處。
(3)加強構件64被設置成使得第二制動臂18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加強構件64靠近第二固定端部部份34。因此,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加強構件64的情況下,仍可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緊湊或小型化且可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外觀。
(4)第二耦接部份68被建構成被配置在第二制動臂18與第二頭部部份44之間。因此,可將加強構件64的第二耦接部份68耦接於第二制動臂18及第二軸件14的第二頭部部份44。因此,可有效地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強度。
(5)第二耦接部份68及第二頭部部份44被配置於第二制動臂18的凹部84內。因此,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加強構件64的情況下,仍可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緊湊或小型化。
(6)第一制動臂16及第二制動臂18被建構成使得當從垂直方向D2觀看時,空間S1被設置在第一制動臂16與第二制動臂18之間。加強構件64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於空間S1內。因此,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加強構件64的情況下,仍可使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緊湊或小型化。
(7)加強構件64被配置在第一制動臂16的偏位部份86與第二制動臂18之間。因此,在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包含加強構件64的情況下,仍可使自行車輪緣 制動器10緊湊或小型化。
(8)第一軸件12及第二軸件14被設置在底座構件35上。因此,可容易地將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經由底座構件35而安裝於自行車體4。
(9)第二耦接部份68從第一耦接部份66被配置的第一平面P1偏位。因此,可順著第一制動臂16及第二制動臂18的形狀配置加強構件64。
(10)因為加強構件64被建構成耦接第一軸件12與第二軸件14,所以可用簡單的結構增進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強度。另外,因為第二制動臂18的第二接觸部份90被建構成與第一制動臂16的第一接觸部份88接觸,所以可將第一制動臂16及第二制動臂18彼此連動地移動。此可簡化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結構。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考圖11敘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210。除了加強構件64及其配置外,自行車輪緣制動器210具有與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相同的組態。因此,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上相同的作用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並且為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處被再次詳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1中所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210包含加強構件264。加強構件264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加強構件64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加強構件264包 含第一耦接部份266、第二耦接部份268、及中間部份27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耦接部份266從中間部份270及第二耦接部份268偏位。第一耦接部份266、第二耦接部份268、及中間部份27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耦接部份66、第二耦接部份68、及中間部份70的結構實質上相同的結構。因此,該等部份為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處被詳細敘述及/或顯示。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制動臂216的臂體292不具有用以配置第一耦接部份266的溝槽。第一耦接部份266被配置在臂體292與中間構件94之間成為使得第一耦接部份266與臂體292及中間構件94兩者均接觸。
以自行車輪緣制動器210,可獲得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10的功效實質上相同的功效。
對於熟習自行車技術領域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上述實施例的結構可彼此被至少部份地組合。
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是指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語。此概念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具有」、「包括」、及其衍生字。
術語「構件」、「區段」、「部份」、「零件」、及「元件」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部件或多個 部件的雙重意義。
本申請案所記載的序號例如「第一」及「第二」只是識別號,並不具有任何其他的意義,例如特定的順序及類似者。另外,舉例而言,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並不暗示有「第二元件」存在,並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並不暗示有「第一元件」存在。
此處所使用的術語「一對或成對」除了涵蓋成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或結構的組態之外,還可涵蓋成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狀或結構的組態。
最後,此處所用的程度術語例如「大致上或實質上」、「大概或大約」、及「近乎或近似」表示其所修飾的術語具有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大幅改變的合理偏差量。
顯然,從以上教示的觀點,本發明可有許多的修正及改變。因此,應瞭解的是在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的範圍內,可以用此處所明確敘述者之外的其他方式來實施本發明。

Claims (19)

  1. 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第一軸件,界定第一樞轉軸線,該第一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第二軸件,界定第二樞轉軸線,該第二軸件包含相對於該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第一制動臂,被可繞該第一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一軸件上;第二制動臂,被可繞該第二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二軸件上;及加強構件,將該第一軸件耦接於該第二軸件,該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該第一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該加強構件遠離該第一固定端部部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一制動臂包含溝槽,且該加強構件包含被配置於該溝槽內的第一耦接部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該第二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該加強構件靠近該第二固定端部部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二軸件包含: 第二頭部部份;及第二支撐部份,在該第二固定端部部份與該第二頭部部份之間延伸,以可樞轉地支撐該第二制動臂,且該加強構件包含被配置在該第二制動臂與該第二頭部部份之間的第二耦接部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二制動臂包含凹部,且該第二耦接部份及該第二頭部部份被配置於該凹部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一制動臂及該第二制動臂被建構成使得當從垂直於該第一樞轉軸線及該第二樞轉軸線中之至少一者的垂直方向觀看時,空間被設置在該第一制動臂與該第二制動臂之間,且該加強構件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於該空間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一制動臂包含偏位部份,該偏位部份被配置成在從垂直於該第一樞轉軸線及該第二樞轉軸線中之至少一者的垂直方向觀看時比該第二制動臂遠離該自行車體,且該加強構件被配置在該第一制動臂的該偏位部份與該第二制動臂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一樞轉軸線與該第二樞轉軸線實質上互相平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還包含:底座構件,其中該第一軸件及該第二軸件被設置在該底座構件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底座構件包含安裝軸件,該安裝軸件被配置成與該第一軸件及該第二軸件間隔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安裝軸件被配置成使得當從平行於該安裝軸件的平行方向觀看時,在該安裝軸件與該第一軸件之間的第一距離與在該安裝軸件與該第二軸件之間的第二距離實質上相等。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一制動臂包含第一安裝部份,以將第一摩擦構件安裝於該第一制動臂,該第二制動臂包含第二安裝部份,以將第二摩擦構件安裝於該第二制動臂,該安裝軸件比該第一軸件遠離該第一安裝部份,且 該安裝軸件比該第二軸件遠離該第二安裝部份。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加強構件包含:包含第一開口的第一耦接部份;包含第二開口的第二耦接部份;及被設置在該第一耦接部份與該第二耦接部份之間的中間部份,該第一軸件延伸通過該第一開口,且該第二軸件延伸通過該第二開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二耦接部份從該第一耦接部份被配置的第一平面偏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中間部份被配置在該第一平面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其中該第一制動臂包含內線附接部份,以將控制纜線的內線附接於該第一制動臂,且該第二制動臂包含外罩附接部份,以將該控制纜線的外罩附接於該第二制動臂。
  17. 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 底座構件,包含安裝軸件;第一軸件,與該安裝軸件間隔開地被設置在該底座構件上;第二軸件,與該安裝軸件及該第一軸件間隔開地被設置在該底座構件上;第一制動臂,被可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一軸件上,該第一制動臂包含第一接觸部份;第二制動臂,被可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二軸件上,該第二制動臂包含與該第一接觸部份接觸的第二接觸部份;及加強構件,將該第一軸件耦接於該第二軸件,其中該第一軸件包含被固定於該底座構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該第一制動臂具有相反於該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相反表面,且該加強構件被至少部份地配置在該第一軸件的該第一固定端部部份與該第一制動臂的該相反表面之間。
  18. 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底座構件,包含安裝軸件;第一軸件,與該安裝軸件間隔開地被設置在該底座構件上;第二軸件,與該安裝軸件及該第一軸件間隔開地被設置在該底座構件上;第一制動臂,被可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一軸件上,該第一制動臂包含第一接觸部份; 第二制動臂,被可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二軸件上,該第二制動臂包含與該第一接觸部份接觸的第二接觸部份;及加強構件,將該第一軸件耦接於該第二軸件,其中該第一軸件包含被固定於該底座構件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且該加強構件被設置成使得該第一制動臂被至少部份地配置成比該加強構件遠離該第一固定端部部份。
  19. 一種自行車輪緣制動器,包含:第一軸件,界定第一樞轉軸線,該第一軸件包含相對於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第二軸件,界定第二樞轉軸線,該第二軸件包含相對於該自行車體被固定地設置的第二固定端部部份;第一制動臂,被可繞該第一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一軸件上,該第一制動臂具有相反於該第一固定端部部份的相反表面;第二制動臂,被可繞該第二樞轉軸線樞轉地設置在該第二軸件上;及加強構件,將該第一軸件耦接於該第二軸件,該加強構件被至少部份地配置在該第一軸件的該第一固定端部部份與該第一制動臂的該相反表面之間。
TW105118764A 2015-08-07 2016-06-15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TWI674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20,575 US9821880B2 (en) 2015-08-07 2015-08-07 Bicycle rim brake
US14/820,575 2015-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6170A TW201706170A (zh) 2017-02-16
TWI674217B true TWI674217B (zh) 2019-10-11

Family

ID=5785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764A TWI674217B (zh) 2015-08-07 2016-06-15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1880B2 (zh)
CN (1) CN106428385B (zh)
DE (1) DE102016008808A1 (zh)
IT (1) IT201600082127A1 (zh)
TW (1) TWI674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6826B2 (ja) * 2015-06-30 2021-02-10 カンパニョーロ・ソシエタ・ア・レスポンサビリタ・リミタータCampagnolo Societa A Responsabilita Limitata 自転車のブレーキ
US10207767B2 (en) * 2015-09-10 2019-02-19 Sram, Llc Bicycle rim brake
KR102608296B1 (ko) * 2022-11-01 2023-11-30 주식회사 서브루나바이크 패드의 위치조절이 용이한 자전거용 림브레이크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90527U (de) * 1961-02-08 1964-04-02 Karl Altenburger Felgenbremse.
US8517151B2 (en) * 2011-07-27 2013-08-27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Exoskeleton bridge of dual-pivot brake allowing braking forces to transmit through center plane of dual-pivot brake
CN203727593U (zh) * 2014-02-24 2014-07-23 河北小海豚童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钳形闸
US20140345981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Craig Hawley Edwards Bicycle brak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8001A (en) * 1991-07-04 1994-07-12 Yoshikawa Mfg. Co., Ltd. Side pull bicycle brake with differential spring release and pivotal stopper structure
US5743360A (en) * 1996-12-05 1998-04-28 Dia-Compe, Taiwan, Co., Ltd. Adjustable bicycle brake
US5924525A (en) 1997-04-16 1999-07-20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assembly
US5894913A (en) * 1997-07-17 1999-04-20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assembly
CN201071088Y (zh) * 2007-05-15 2008-06-11 温宜玲 自行车强化锁紧装置
US7975810B2 (en) * 2007-08-10 2011-07-12 Liu Robert Z Cam activated bicycle wheel brake
US8096392B2 (en) * 2007-09-26 2012-01-17 Craig Hawley Edwards Light weight bicycle brake assembly
US8522929B2 (en) 2009-12-10 2013-09-03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brake assembly
US8485320B2 (en) * 2011-01-13 2013-07-16 Sram, Llc Bicycle brake
US8813920B2 (en) 2011-07-18 2014-08-26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arm
US20130025979A1 (en) * 2011-07-27 2013-01-31 Kristopher Wehage Low-Profile Dual-Pivot Caliper Brak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90527U (de) * 1961-02-08 1964-04-02 Karl Altenburger Felgenbremse.
US8517151B2 (en) * 2011-07-27 2013-08-27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Exoskeleton bridge of dual-pivot brake allowing braking forces to transmit through center plane of dual-pivot brake
US20140345981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Craig Hawley Edwards Bicycle brake assembly
CN203727593U (zh) * 2014-02-24 2014-07-23 河北小海豚童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钳形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8385A (zh) 2017-02-22
DE102016008808A1 (de) 2017-02-09
CN106428385B (zh) 2019-10-11
IT201600082127A1 (it) 2018-02-04
US20170036732A1 (en) 2017-02-09
TW201706170A (zh) 2017-02-16
US9821880B2 (en)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217B (zh) 自行車輪緣制動器
US9915306B2 (en) Rotor cover and bicycle wheel assembly
US9365259B2 (en) Disc brake caliper
US9156524B2 (en) Derailleur
US9248885B2 (en) Derailleur
TWI680907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94480B (zh) 摩托車前懸吊系統及包括其之摩托車
US10000254B2 (en) Bicycle pedal
US9586646B2 (en) Bicycle rim brake
TWI725337B (zh) 操作裝置
US11981398B2 (en) Bicycle derailleur
US9469372B2 (en) Bicycle pedal
US9493034B1 (en) Wheel securing assembly and bicycle wheel assembly
TWI784772B (zh) 自行車懸吊管及自行車懸吊叉
TWI728183B (zh) 自行車撥鏈器
TW202003312A (zh) 用於包括自行車在內的推進式車輛的組件
TWI683765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10173746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9764794B2 (en) Bicycle brake device and bicycle rim brake device
TWI699305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201942019A (zh) 用於自行車的安裝托架,自行車組件總成,及自行車組件設備
TW202015952A (zh) 夾環及包含夾環的自行車組件
JPH0653386U (ja) 自転車用フェン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