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906B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906B
TWI680906B TW106108871A TW106108871A TWI680906B TW I680906 B TWI680906 B TW I680906B TW 106108871 A TW106108871 A TW 106108871A TW 106108871 A TW106108871 A TW 106108871A TW I680906 B TWI680906 B TW I6809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body frame
vehicle
rubber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8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3841A (zh
Inventor
門奈陽明
平山洋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3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90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62K21/20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resil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26Handlebar 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因右前輪與左前輪表現出不同舉動而引起之振動不易傳遞至騎乘者之車輛。 車輛1具有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刹車裝置33、34、握把部37、38、以及將轉向力傳遞至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轉向力傳遞機構6。轉向力傳遞機構6具有轉向軸652、把手桿651、及連接桿669。於把手桿651設置有操作刹車裝置33、34之刹車操作器35、36、及握把部37、38,且於轉向力傳遞機構6設置有橡膠零件70,該橡膠零件70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37、38。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
已知有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該車輛具備右前輪、左前輪及可傾斜之車體框架。 該車輛具有藉由使把手桿旋動,而控制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轉向角之轉向力傳遞機構。轉向力傳遞機構包含把手桿、轉向軸及連接桿。於把手桿之兩端部設置有握把部。把手桿固定於轉向軸之上部。轉向軸經由連接桿而與右前輪及左前輪連接。右前輪與左前輪係經由連接桿而連結。若騎乘者使把手桿旋動,則經由轉向軸而連接桿位移,連結於連接桿之右前輪及左前輪分別繞右轉向軸線及繞左轉向軸線旋轉。藉此,騎乘者可控制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轉向角。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2012/007819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由於右前輪與左前輪通過不同之路面,故而於右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多不同。由於在車輛之行駛過程中,右前輪及左前輪通過之路面每時每刻發生變化,故而作用於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摩擦力亦每時每刻發生變化。若於右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不同,則於連接於右前輪及左前輪之連接桿會產生振動。該振動經由轉向軸及把手桿而傳遞至握把部,而有對騎乘者給予不適感之虞。尤其是,由於在刹車操作時騎乘者強有力地握緊握把部,故而於刹車操作時,因右前輪與左前輪表現出不同之舉動而引起之振動易傳遞至騎乘者。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因右前輪與左前輪表現出不同之舉動而引起之振動不易傳遞至騎乘者之車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可採用之一態樣係一種車輛,其具有: 車體框架; 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係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而設置; 右刹車裝置,其可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刹車力; 左刹車裝置,其可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刹車力; 握把部,其用以供騎乘者握持;以及 轉向力傳遞機構,其將輸入至上述握把部之轉向力傳遞至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且 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具有: 轉向軸,其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旋動; 把手桿,其設置於上述轉向軸之上部;以及 連接桿,其將上述轉向軸之旋動傳遞至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 於上述把手桿之至少一個端部,設置有:刹車操作器,其操作上述右刹車裝置及上述左刹車裝置中之至少一者;以及上述握把部; 於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設置有橡膠零件,該橡膠零件抑制因上述右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上述左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上述握把部。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藉由橡膠零件,抑制因右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因此,振動不易傳遞至當刹車操作時握緊握把部之騎乘者。 (2)於上述車輛中,亦可具有: 右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右前輪可旋轉地支持,且將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可相對位移地支持;及 左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左前輪可旋轉地支持,且將上述左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可相對位移地支持。 即便於車輛設置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亦無法高效地抑制因右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更確切而言,該振動係由使右前輪及左前輪於前後方向上位移之成分支配,藉由將右前輪及左前輪於上下方向上可位移地支持之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無法有效地抑制該振動。又,因該振動而右緩衝裝置與右前輪一起位移、左緩衝裝置與左前輪一起位移,故而位移之零件之重量變大。如此若具有較大重量的零件之振動傳遞至輕量之把手桿,則其振幅會變大,而有騎乘者之不適感增強之擔憂。 但是,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可藉由橡膠零件,高效地抑制該振動傳遞至握把部,而可降低騎乘者之不適感。 (3)於上述車輛中, 亦可具有橫向構件,該橫向構件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可旋動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具有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藉由關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將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可相對位移地支持,而使上述車體框架於右迴轉時向上述車輛之右側傾斜、且於左迴轉時向上述車輛之左側傾斜。 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振動易經由連桿機構而傳遞至車體框架、或可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之把手桿、或設置於把手桿之握把部。由於連桿機構係藉由剛性較高之構件而構成,故而傳遞之振動難以衰減。因此,於具備連桿機構之車輛中,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振動易傳遞至握把部。又,由於橫向構件繞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故而連桿機構難以抑制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 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即便為此種具備連桿機構之車輛,亦可藉由橡膠零件,有效地抑制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 (4)於上述車輛中, 上述連桿機構亦可具有: 右側構件,其於上述橫向構件之右部,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軸線旋動地被支持,且將上述右前輪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動地支持;及 左側構件,其於上述橫向構件之左部,可繞著與上述右軸線平行之左軸線旋動地被支持,且將上述左前輪可繞著與上述右轉向軸線平行之左轉向軸線旋動地支持。 具備平行四邊形式連桿機構之車輛便於將車寬設計得較小。但是,把手桿關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易變成自右前輪及左前輪遠離之位置。若把手桿設置於自右前輪及左前輪遠離之位置,則於右前輪及左前輪產生之振動被放大,而易傳遞至在上方遠離之把手桿之握把部。 但是,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若於具備平行四邊形式連桿機構之車輛搭載橡膠零件,則易於抑制握把部之振動,而較佳。 (5)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具有一端固定於上述轉向軸、另一端與上述連接桿可旋動地連結之搖臂; 上述橡膠零件係設置於上述連接桿與上述搖臂之間,且構成為:輸入至上述握把部之轉向力經由上述橡膠零件而自上述搖臂傳遞至上述連接桿。 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由於可於接近於作為振動源之右前輪及左前輪之位置抑制該振動,故而可抑制於包括搖臂在內之轉向力傳遞路徑中較連接桿靠上游側之構件全體之振動。 (6)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車體框架具有供上述轉向軸插通之頭管, 上述橡膠零件設置於上述頭管與上述轉向軸之間。 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由於橡膠零件設置於頭管之內部,故而無須另外設置供設置橡膠零件之空間。由於可不大幅度地變更既有之車輛之零件佈局,故而設計較為容易。 (7)於上述車輛中, 上述橡膠零件係設置於上述把手桿與上述轉向軸之間,且構成為:輸入至上述握把部之轉向力經由上述橡膠零件而自上述把手桿傳遞至上述轉向軸。 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由於在接近於把手桿之位置設置有橡膠零件,故而可抑制自例如後輪等除了右前輪及左前輪以外之部位經由車體框架而傳遞至把手桿之振動等、傳遞至握把部之所有振動。 (8)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橡膠零件具有: 金屬製之環狀或筒狀之外部構件; 金屬製之內部構件,其設置於上述外部構件之內側;以及 橡膠部,其填埋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之間之空間之至少一部分,而結合於上述外部構件及上述內部構件;且 上述內部構件及上述外部構件分別固定於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且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而上述內部構件與上述外部構件可相對位移。 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能以簡單之構成,構成橡膠零件。再者,所謂環狀或筒狀係包含一部分缺損之環狀、或於軸向上具有狹縫之筒狀。 (9)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內部構件及上述外部構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 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而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可相對位移。 (10)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而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相對位移。 (11)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而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相對位移。 (12)於上述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右緩衝裝置係於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伸縮軸線方向上,將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可相對位移地支持, 上述左緩衝裝置係於與上述右伸縮軸線平行之左伸縮軸線方向上,將上述左前輪相對於上部可相對位移地支持, 藉由上述橡膠零件之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而上述內部構件與上述外部構件可繞沿上述右伸縮軸線之軸線而相對位移。 根據上述構成之車輛,由於橡膠零件可繞沿右伸縮軸線及左伸縮軸線之軸線而位移,故而橡膠零件可抑制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難以緩衝之方向上之振動。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之圖式,一面對實施形態之例詳細地進行說明。 於隨附之圖式中,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箭頭R表示車輛之右方向。箭頭L表示車輛之左方向。 車輛係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而向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而迴轉。因此,除了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以外,還規定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之圖式中,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向。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向。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向。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向。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向。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係指於自騎乘車輛之騎乘者觀察時,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所謂「車體框架之側方」係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右側或左側。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係指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地延伸,且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接近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係指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地延伸,且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接近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係指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地延伸,且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相比,以接近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輛之直立狀態」或「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係指無轉向狀態且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於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而向左右方向傾斜而迴轉時,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不一致。又,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然而,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一致。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構件A之左側」係指於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右側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係指除了包含於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以外,還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右側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構件A之上方」係指於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下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係指除了包含於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以外,還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下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構件A之前方」係指於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後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係指除了包含於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以外,還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後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旋轉」係指構件以軸線為中心且以360度以上之角度位移。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旋動」係指構件以軸線為中心且以未達360度之角度位移。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連結」係指不僅包含某構件與另一構件直接連結之情形,而且包含某構件與另一構件進而經由其他構件間接地連結之情形。 一面參照圖1至圖9,一面對一實施形態之車輛1進行說明。車輛1係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以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排列之方式配置之兩個前輪之車輛。 如圖1所示,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部2、兩個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及轉向力傳遞機構6。 車輛本體部2包含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3、動力單元24、及後臂25。 於圖1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1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1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觀察車輛1之整體之左側視圖。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及主框架212。 頭管211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於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觀察車輛1時,頭管211之上部配置於較頭管211之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主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主框架21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主框架212支持座部23、動力單元24、及後臂25。 動力單元24具備引擎、電動馬達、電池等動力源、及變速箱等傳遞機構。藉由動力源而產生之驅動力經由傳遞機構而傳遞至後輪4。 後臂25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後臂25之前端部支持於主框架212,且可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軸線為中心旋動。後臂25之後端部支持後輪4。 車體外殼22係覆蓋構成車輛1之零件群之至少一部分之車體零件。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兩個前擋泥板222、後擋泥板223、及護腿板224。 前外殼221配置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連桿機構5及轉向力傳遞機構6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221係相對於車體框架21無法位移地配置。 各前擋泥板222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各前擋泥板222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各前輪3更靠上方。 兩個前輪3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兩個前輪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前外殼221之下方。 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後擋泥板223之下方。 護腿板22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較兩個前輪3更靠後方且較座部23更靠前方。護腿板224配置於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覆蓋乘坐於座部23之騎乘者之腳部之至少一部分之位置。 圖2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2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2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2表示透視由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兩個前擋泥板222、及護腿板224之狀態。 兩個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配置於較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右前輪3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側。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排列之方式配置。 兩個前擋泥板222包含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左擋泥板222L覆蓋左前輪31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右擋泥板222R覆蓋右前輪32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 頭管211將轉向軸652可旋動地支持。轉向軸652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於轉向軸652之上部固定有把手桿651。 把手桿651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騎乘者可藉由使把手桿651繞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而使車輛1轉向。 於把手桿651之左端部,設置有左握把部37及左刹車操作器35。騎乘者可利用左手握持左握把部37。左刹車操作器35設置於左握把部37之前方。左刹車操作器35之右端部可旋動地支持於把手桿651。騎乘者可藉由利用左手抓握左握把部37及左刹車操作器35,而操作左刹車操作器35。若騎乘者操作左刹車操作器35,則未圖示之後刹車裝置對後輪4賦予刹車力。 於把手桿651之右端部,設置有右握把部38及右刹車操作器36。騎乘者可利用右手握持右握把部38。右刹車操作器36設置於右握把部38之前方。右刹車操作器36之左端部可旋動地支持於把手桿651。騎乘者可藉由利用右手抓握右握把部38及右刹車操作器36,而操作右刹車操作器36。若騎乘者操作右刹車操作器36,則左刹車裝置33對左前輪31賦予刹車力,且右刹車裝置34對右前輪32賦予刹車力。 轉向力傳遞機構6包含左緩衝裝置61、右緩衝裝置62、左托架63、及右托架64。 左緩衝裝置61包含左下部61a。左下部61a支持左前輪31。左下部61a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左伸縮軸線延伸。左下部61a係於其下端部具備左支持部61b。左前輪31支持於左支持部61b。 左緩衝裝置61包含左上部61c。左上部61c沿左伸縮軸線延伸。左上部61c係以其一部分插入於左下部61a之狀態,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左下部61a之上方。左上部61c之上端部固定於左托架63。左緩衝裝置61與左托架63構成左前輪支持部。 左緩衝裝置61係所謂之套筒式緩衝裝置。藉由左上部61c相對於左下部61a沿左伸縮軸線相對移動,而左緩衝裝置61可沿左伸縮軸線伸縮。藉此,左緩衝裝置61緩衝左前輪31相對於左上部61c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 右緩衝裝置62包含右下部62a。右下部62a支持右前輪32。右下部62a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伸縮軸線延伸。右伸縮軸線與左伸縮軸線平行。右下部62a係於其下端部具備右支持部62b。右前輪32支持於右支持部62b。 右緩衝裝置62包含右上部62c。右上部62c沿右伸縮軸線延伸。右上部62c係以其一部分插入於右下部62a之狀態,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右下部62a之上方。右上部62c之上端部固定於右托架64。右緩衝裝置62與右托架64構成左前輪支持部。 右緩衝裝置62係所謂之套筒式緩衝裝置。藉由右上部62c相對於右下部62a沿右伸縮軸線相對移動,而右緩衝裝置62可沿右伸縮軸線伸縮。藉此,右緩衝裝置62緩衝右前輪32相對於右上部62c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 於左緩衝裝置61之下部,設置有左刹車裝置33。左刹車裝置33構成為可對左前輪31賦予刹車力。 左刹車裝置33具有左刹車夾臂及左刹車圓盤。左刹車夾臂固定於左緩衝裝置61之下部。左刹車圓盤固定於左前輪31。左刹車圓盤係相對於左刹車夾臂可旋轉。 左刹車夾臂構成為,可藉由利用一對刹車片夾住左刹車圓盤,而對左前輪31賦予刹車力。左刹車夾臂根據設置於把手桿651之右刹車操作器36之操作而進行動作。 於右緩衝裝置62之下部,設置有右刹車裝置34。右刹車裝置34構成為可對右前輪32賦予刹車力。 右刹車裝置34具有右刹車夾臂及右刹車圓盤。右刹車夾臂固定於右緩衝裝置62之下部。右刹車圓盤固定於右前輪32。右刹車圓盤係相對於右刹車夾臂可旋轉。 右刹車夾臂構成為,可藉由利用一對刹車片夾住右刹車圓盤,而對右前輪32賦予刹車力。右刹車夾臂根據設置於把手桿651之右刹車操作器36之操作而進行動作。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把手桿6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連桿機構5包含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連桿機構5並不與伴隨把手桿651之操作之轉向軸652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之旋動連動。即,連桿機構5不以該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 頭管211具有上中間連結部211a。上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係經由上中間連結部211a而連結於頭管211。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中間連結軸線為中心,可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上左連結部53a。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係經由上左連結部53a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左連結部53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左連結軸線為中心,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上右連結部54a。上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係經由上右連結部54a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右連結部54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右連結軸線為中心,可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頭管211具有下中間連結部211b。下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係經由下中間連結部211b而連結於頭管211。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中間連結部211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中間連結軸線為中心,可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下左連結部53b。下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係經由下左連結部53b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左連結部53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左連結軸線為中心,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下右連結部54b。下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係經由下右連結部54b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右連結部54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右連結軸線為中心,可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上中間軸線、上右軸線、上左軸線、下中間軸線、下右軸線、及下左軸線係相互平行地延伸。上中間軸線、上右軸線、上左軸線、下中間軸線、下右軸線、及下左軸線係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 圖5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於圖5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5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5表示透視由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狀態。 上橫向構件51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上橫向構件51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 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要素521及後要素522。前要素521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後要素52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前要素521及後要素52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下橫向構件52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 轉向力傳遞機構6包含把手桿651及轉向軸652。把手桿651安裝於轉向軸652之上部。轉向軸652係其一部分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211。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圖1所示,轉向軸652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因此,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傾斜。轉向軸652根據由騎乘者所進行之把手桿651之操作,而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旋動。 如圖2及圖5所示,左側構件53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左側。左側構件53配置於較左前輪3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左側構件53係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左側構件53係於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左側構件53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左托架63係於其上部具備未圖示之左旋動構件。左旋動構件係配置於左側構件53之內部,且於與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延伸。左旋動構件係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可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旋動。即,左托架63係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旋動。左轉向軸線X係於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如圖2所示,左轉向軸線X係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圖5所示,左轉向軸線X係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 如圖2及圖5所示,右側構件5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右側。右側構件54配置於較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右側構件54係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右側構件54係於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右側構件54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右托架64係於其上部具備未圖示之右旋動構件。右旋動構件係配置於右側構件54之內部,且於與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延伸。右旋動構件係相對於右側構件54,可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旋動。即,右托架64係相對於右側構件54,可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旋動。右轉向軸線Y係於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如圖2所示,右轉向軸線Y係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圖5所示,右轉向軸線Y係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 如以上所說明般,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係以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支持於車體框架21。 圖3係轉向軸652之下部之前視圖。圖3係將轉向力傳遞機構6放大而表示。圖4係表示轉向力傳遞機構6之構成之概略俯視圖。圖4係自上方觀察轉向力傳遞機構6,且省略連桿機構5或左托架63、右托架64等構成。於圖4中,二點鏈線表示使轉向軸652向箭頭A之方向旋轉後之狀態。 轉向力傳遞機構6將騎乘者操作把手桿651之轉向力傳遞至左托架63及右托架64。左托架63與左前輪31一起繞左轉向軸線X旋動。右托架64與右前輪32一起繞右轉向軸線Y旋動。 如圖3所示,轉向力傳遞機構6包含搖臂663、左傳遞板664、右傳遞板665、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右接頭668、及連接桿669。 搖臂663連接於轉向軸652之下部。搖臂663與轉向軸652一起旋動。搖臂663可繞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 左傳遞板664配置於搖臂663之左側。左傳遞板664連接於左托架63之下部。左傳遞板664係相對於左托架63無法相對旋動。左傳遞板664係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可繞左轉向軸線X旋動。 右傳遞板665配置於搖臂663之右側。右傳遞板665連接於右托架64之下部。右傳遞板665係相對於右托架64無法相對旋動。右傳遞板665係相對於右側構件54,可繞右轉向軸線Y旋動。 連接桿669設置於較轉向軸6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更靠前方。連接桿669之左部係經由左接頭667而與左傳遞板664連接。連接桿669之右部係經由右接頭668而與右傳遞板665連接。連接桿669之中央部係經由中間接頭666而與搖臂663連接。 如圖4所示,左接頭667設置於左傳遞板664之前部。左接頭667具有左後軸承667a、左前軸承667b、及連結左後軸承667a與左前軸承667b之左連結部667c。 左後軸承667a將左連結部667c與左傳遞板664可旋動地連接。左連結部667c繞與左轉向軸線X大致平行地延伸之軸線,可相對於左傳遞板664旋動。 左前軸承667b設置於較左後軸承667a更靠前方。左前軸承667b將左連結部667c與連接桿669可旋動地連接。左連結部667c可繞與左後軸承667a之軸線大致正交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相對於連接桿669而旋動。 如此,左接頭667將連接桿669與左傳遞板664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及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地連接。 右接頭668設置於右傳遞板665之前部。右接頭668具有右後軸承668a、右前軸承668b、及連結右後軸承668a與右前軸承668b之右連結部668c。 右後軸承668a將右連結部668c與右傳遞板665可旋動地連接。右連結部668c繞與右轉向軸線Y大致平行地延伸之軸線,可相對於右傳遞板665旋動。 右前軸承668b設置於較右後軸承668a更靠前方。右前軸承668b將右連結部668c與連接桿669可旋動地連接。右連結部668c係繞與右後軸承668a之軸線大致正交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可相對於連接桿669旋動地支持。 如此,右接頭668將連接桿669與右傳遞板665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及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地連接。 中間接頭666具有中間後軸承666a、中間前軸承666b、及連結中間後軸承666a與中間前軸承666b之中間連結部666c。 中間後軸承666a將中間連結部666c與搖臂663可旋動地連接。中間連結部666c繞與中間轉向軸線Z大致平行地延伸之軸線,可相對於搖臂663旋動。 中間前軸承666b設置於較中間後軸承666a更靠前方。中間前軸承666b將中間連結部666c與連接桿669可旋動地連接。中間連結部666c繞與中間後軸承666a之軸線大致正交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可相對於連接桿669旋動。 如此,中間接頭666將連接桿669與搖臂663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及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地連接。 其次,一面參照圖5及圖6,一面對車輛1之轉向動作進行說明。圖6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觀察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轉向後之狀態下的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於圖6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6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6表示透視由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狀態。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桿651,則轉向軸652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而旋動。於圖6所示之左轉向之情形時,轉向軸652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伴隨轉向軸652之旋動,搖臂663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而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伴隨搖臂663之向箭頭T之方向之旋動,連接桿669之中間接頭666相對於搖臂663向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69係於維持該姿勢之狀態下,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移動。 伴隨上述連接桿669之移動,連接桿669之左接頭667及右接頭668分別相對於左傳遞板664及右傳遞板665向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於連接桿669維持該姿勢之狀態下,左傳遞板664及右傳遞板665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傳遞板664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相對於左傳遞板664無法相對旋動之左托架63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傳遞板665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相對於右傳遞板665無法相對旋動之右托架64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托架63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左托架63之左緩衝裝置6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左緩衝裝置61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左支持部61b而支持於左緩衝裝置61之左前輪3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此時,左擋泥板222L亦與左前輪31一起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托架64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右托架64之右緩衝裝置6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右緩衝裝置62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右支持部62b而支持於右緩衝裝置62之右前輪3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此時,右擋泥板222R亦與右前輪32一起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騎乘者以右轉向之方式操作把手桿651,則上述各要素向與左轉向時為反方向旋動。由於各要素之動作僅變得左右相反,故而省略詳細情況之說明。 其次,一面參照圖2及圖7,一面對車輛1之傾斜動作進行說明。圖7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之狀態下的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圖7表示透視由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右擋泥板222R、及護腿板224之狀態。 如圖2所示,於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長方形狀。如圖7所示,於自傾斜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狀。連桿機構5之作動與車體框架21之向左右方向之傾斜係連動。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構成連桿機構5之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以分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上左連結部53a、上右連結部54a、下中間連結部211b、下左連結部53b、及下右連結部54b之旋動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旋動,從而連桿機構5之形狀發生變化。 例如,如圖7所示,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側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鉛直方向而向左側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之上中間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而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向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中間連結部211b之下中間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而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向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上橫向構件51相對於下橫向構件52,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移動。 藉由該移動,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左連結部53a之上左軸線及通過上右連結部54a之上右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而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向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左連結部53b之下左軸線及通過下右連結部54b之下右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而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向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於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之狀態下,相對於鉛直方向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 此時,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連接桿669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側移動。藉由該移動,設置於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及右接頭668之各前部之軸部相對於連接桿669而旋動。藉此,連接桿669保持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伴隨左側構件53向車輛1之左側之傾斜,經由左旋動構件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之左托架63係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伴隨該傾斜,支持於左托架63之左緩衝裝置61亦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藉此,支持於左緩衝裝置61之左前輪31於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之狀態下,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 伴隨右側構件54向車輛1之左側之傾斜,經由右旋動構件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之右托架64係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伴隨該傾斜,支持於右托架64之右緩衝裝置62亦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藉此,支持於右緩衝裝置62之右前輪32於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之狀態下,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 上述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傾斜動作之說明係以鉛直方向為基準。然而,於車輛1之傾斜動作時(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直上下方向不一致。於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基準之情形時,於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換言之,連桿機構5藉由變更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相對位置,而使車體框架21自鉛直方向,向車輛1之左側或右側傾斜。 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右側傾斜,則各要素向右側傾斜。由於各要素之動作僅變得左右相反,故而省略詳細情況之說明。 圖8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使車輛1向左側傾斜且左轉向後之狀態下的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圖8表示透視由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狀態。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具有: 車體框架21; 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其等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而設置; 右刹車裝置34,其可對右前輪32賦予刹車力; 左刹車裝置33,其可對左前輪31賦予刹車力; 左握把部37(握把部之一例),其用以供騎乘者握持;以及 轉向力傳遞機構6,其將輸入至左握把部37之轉向力傳遞至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 轉向力傳遞機構6具有: 轉向軸652,其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 把手桿651,其設置於轉向軸652之上部;以及 連接桿669,其將轉向軸652之旋動傳遞至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 於把手桿651之至少一個端部,設置有:刹車操作器,其操作右刹車裝置34及左刹車裝置33中之至少一者;以及握把部37、38。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置於把手桿651之右端部之右刹車操作器36操作右刹車裝置34及左刹車裝置33。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於轉向力傳遞機構6設置有橡膠零件70,該橡膠零件70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其次,對橡膠零件70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 圖9係表示轉向軸652之下部、頭管211之下部、搖臂663、中間接頭666、及連接桿669的側剖視圖。如圖9所示,轉向軸652之下部經由橡膠零件70而連接於搖臂663。橡膠零件70之一部分插入於頭管211之內部。橡膠零件70具有內筒部71(內部構件之一例)、外筒部72(外部構件之一例)、及橡膠部73。 內筒部71係沿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之筒狀金屬構件。於內筒部71之內部,插通有螺栓74。螺栓74將內筒部71固定於轉向軸652之下部。螺栓74旋入於轉向軸652之底板部652a。 外筒部72係與內筒部71同軸狀地延伸之筒狀金屬構件。外筒部72之內徑大於內筒部71之外徑。外筒部72設置於內筒部71之外側。外筒部72之外徑小於頭管211之內徑。 外筒部72係經由軸承75而支持於頭管211。於外筒部72之外周面,固定有軸承75之內環751(inner race)。於頭管211之內壁,固定有軸承75之外環752(outer race)。外筒部72藉由軸承75而可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於外筒部72之外周面、且軸承75之下方,固定有搖臂663。外筒部72係相對於搖臂663無法位移地固定。 橡膠部73填埋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之間之空間之至少一部分。橡膠部73將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結合。橡膠部73係藉由具有黏彈性特性之橡膠質而形成。橡膠部73牢固地接著於內筒部71及外筒部72。例如,可藉由將橡膠部73燒接於內筒部71及外筒部72,而將橡膠部73牢固地固定於內筒部71及外筒部72。 藉由橡膠部73彈性變形,而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可相對位移。藉由橡膠部73彈性變形,而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可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相對位移。藉由橡膠部73彈性變形,而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可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相對位移。 又,內筒部71及外筒部72沿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中間轉向軸線Z係與右緩衝裝置62之右伸縮軸線及左緩衝裝置61之左伸縮軸線大致平行。藉由橡膠部73彈性變形,而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可繞與左伸縮軸線大致平行之軸線相對位移。 若騎乘者使把手桿651旋動,則轉向軸652繞中間轉向軸線Z而旋動。於是,固定於轉向軸652之下部的橡膠零件70之內筒部71亦與外筒部72一體地旋動。 橡膠零件70之外筒部72固定於搖臂663。搖臂663係經由連接桿669等而連接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由於左前輪31與路面接觸,故而於左前輪31作用有路面阻力。由於右前輪32與路面接觸,故而於右前輪32作用有路面阻力。因此,為了使連接桿669位移,必須使至少克服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路面阻力之力作用於連接桿669。 於內筒部71相對於外筒部72於特定之角度範圍內旋動之情形時,橡膠部73彈性變形。此時,雖內筒部71旋動,但外筒部72相對於內筒部71不旋動。因此,搖臂663不旋動。 若為了使連接桿669位移而將足夠大之力輸入至內筒部71,而內筒部71相對於外筒部72以特定之角度以上旋動,則橡膠部73無法進一步彈性變形,而伴隨內筒部71及橡膠部73之旋動,外筒部72亦旋動。若外筒部72旋動,則固定於外筒部72之搖臂663旋動,經由連接桿669而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被轉向。 如此,橡膠零件70係若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之相對角度為特定角度以內,則不將轉向軸652之位移傳遞至搖臂663。若考慮力之相反之路徑,則即便藉由搖臂663之振動,而外筒部72相對於內筒部71於特定角度之範圍內位移,橡膠零件70亦不將該搖臂663之振動傳遞至轉向軸652。亦即,橡膠零件70係於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間發揮緩衝功能。橡膠零件70之橡膠部73係緩衝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繞與右伸縮軸線平行之軸線之相對位移。 又,藉由橡膠零件70之橡膠部73彈性變形,可實現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之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相對位移、及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相對位移。因此,橡膠零件70亦緩衝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相對位移、及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相對位移。 再者,可藉由調整橡膠零件70之橡膠部73之黏彈性特性,而調整該緩衝功能之特性。 <效果> 且說,由於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通過不同之路面,故而於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多不同。由於在車輛1之行駛過程中,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通過之路面每時每刻發生變化,故而作用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摩擦力亦每時每刻發生變化。若於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不同,則於連接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連接桿669產生振動。 連接桿669連接於轉向軸652。因此,連接桿669之振動經由轉向軸652及把手桿651而傳遞至左握把部37或右握把部38。若左握把部37或右握把部38振動,則有對騎乘者給予不適感之虞。尤其是,由於在刹車操作時,騎乘者強有力地握緊左握把部37或右握把部38,故而於刹車操作時,因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表現出不同之舉動而引起之左握把部37或右握把部38之振動易傳遞至騎乘者。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如上述般,橡膠零件70於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間發揮緩衝功能。橡膠零件70可抑制自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傳遞至搖臂663之振動傳遞至轉向軸652。因此,橡膠零件70可抑制該振動傳遞至固定於轉向軸652之把手桿651。 如此,藉由橡膠零件70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因此,振動不易傳遞至當刹車操作時握緊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騎乘者。 再者,此種振動於前一輪之車輛中不會產生。前一輪之車輛係僅前輪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具有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藉由連接桿669而連接。若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通過不同之路面而表現出不同之舉動,則各自之振動作用於連接桿669,結果,與於前一輪之車輛之前輪產生的振動模式不同的模式之振動作用於右握把部38及左握把部37。 例如,關於車輛之前輪之振動,係由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成分支配。 於前一輪之車輛中,藉由在上下方向上進行動作之減震器,而效率良好地使前輪之於上下方向上之成分衰減。 但是,前輪之振動係除了包含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成分以外,還包含於前後方向上之成分、及於左右方向上之成分。該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係與減震器之動作方向交叉之方向。因此,藉由減震器,無法使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成分及於左右方向上之振動成分效率良好地衰減。 且說,於具備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車輛中,自右前輪及左前輪,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成分及於左右方向上之振動成分輸入至轉向力傳遞路徑。於轉向力傳遞路徑中,輸入至把手桿之轉向力係於傳遞至轉向軸、搖臂、連接桿之後,自連接桿分支地傳遞至右前輪及左前輪。 若考慮相反之路徑,則輸入至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振動係於連接桿合流,合流後之振動傳遞至連接桿、搖臂、轉向軸、把手桿。 輸入至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藉由減震器而難以衰減之於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上之振動成分存在於連接桿合流而被放大之情形。存在如下情況:經放大之振動傳遞至較連接桿更靠上游側之轉向力傳遞路徑,而較大之振動作用於設置於把手桿之握把部。如此,本發明者注意到,於具備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車輛中,輸入至前輪之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及於左右方向上之振動有可能被放大而傳遞至握把部。 再者,於前一輪之車輛中,由於輸入至前輪之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及於左右方向上之振動不會被放大,故而不會產生此種問題。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間,設置有橡膠零件70。橡膠零件70抑制於連接桿669合流之振動自搖臂663傳遞至轉向軸652。橡膠零件70緩衝搖臂663相對於轉向軸652之相對位移。藉由橡膠零件70之橡膠部73彈性變形,而緩衝固定於搖臂663之外筒部72相對於固定於轉向軸652之內筒部71的相對位移。 橡膠零件70之橡膠部73介置於內筒部71之外周面與外筒部72之內周面之間。因此,藉由橡膠部73彈性變形,可有效地抑制固定於轉向軸652之內筒部71、與固定於搖臂663之外筒部72之、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及繞中間轉向軸線Z的振動。 由於此種理由,而可藉由橡膠零件70,有效地抑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振動傳遞至右握把部38及左握把部37。 再者,此種振動係於具有方向盤之通常之四輪車輛中不會產生。該振動係於騎乘者握緊刹車操作器時產生。該振動所帶來之不便係於握把部設置有刹車操作器之前面兩個輪之車輛所特有之情況。於通常之四輪車輛中,由於在刹車操作時不使用手,故而該振動不會自握把部傳遞至騎乘者。 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力傳遞機構6具有一端固定於轉向軸652、另一端與連接桿669可旋動地連結之搖臂663。橡膠零件70係設置於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間,且構成為:輸入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轉向力經由橡膠零件70而自轉向軸652傳遞至搖臂663。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轉向力傳遞路徑係自上游側起朝向下游側而為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把手桿651、轉向軸652、搖臂663、連接桿669、左傳遞板664及右傳遞板665、左緩衝裝置61及右緩衝裝置62、以及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 於轉向力傳遞路徑中之設置於較使輸入至右前輪32之振動與輸入至左前輪31之振動合流之構件(連接桿669)更靠上游側之構件(搖臂663及轉向軸652),設置有橡膠零件70。因此,可藉由單一之橡膠零件70,緩衝輸入至右前輪32之振動、及輸入至左前輪31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37、38。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可藉由設置於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間之橡膠零件70,抑制轉向軸652、把手桿651、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振動。該等零件支持於頭管211。由於橡膠零件70可抑制支持於頭管211之轉向軸652等之振動,故而可抑制該振動自轉向軸652等經由頭管211而傳遞至車體框架21。藉此,提高騎乘者之舒適性。 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具有: 右緩衝裝置62,其將右前輪32可旋轉地支持,且將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可相對位移地支持;及 左緩衝裝置61,其將左前輪31可旋轉地支持,且將左前輪31相對於車體框架21可相對位移地支持。 即便於車輛1設置右緩衝裝置62及左緩衝裝置61,亦無法高效地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如上述般,藉由將右前輪32於上下方向上可位移地支持之右緩衝裝置62、及將左前輪31於上下方向上可位移地支持之左緩衝裝置61,無法有效地抑制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上位移之振動成分。 又,因該振動而右緩衝裝置62與右前輪32一起位移、且左緩衝裝置61與左前輪31一起位移,故而位移之零件之重量變大。如此若具有較大之重量之零件之振動傳遞至輕量之把手桿651,則其振幅會變大,而有騎乘者之不適感增強之擔憂。 但是,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係即便如此搭載有左緩衝裝置61及右緩衝裝置62,亦由於具有橡膠零件70,故而可高效地抑制該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而可降低騎乘者之不適感。 且說,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係可相對於彼此繞沿中間轉向軸線Z之軸線旋動。且說,中間轉向軸線Z係與右緩衝裝置62之右伸縮軸線及左緩衝裝置61之左伸縮軸線大致平行。亦即,內筒部71與外筒部72係相對於彼此可於橡膠部73彈性變形之範圍內,繞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以及右伸縮軸線的軸線而旋動。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由於橡膠零件70可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移,故而可使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振動衰減。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由於橡膠零件70可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位移,故而可使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振動衰減。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橡膠零件70具有:外筒部71及內筒部72,其等沿右伸縮軸線及左伸縮軸線延伸;以及橡膠部73,其介置於外筒部71與內筒部72之間。因此,藉由橡膠部73彈性變形,而易於緩衝外筒部71與內筒部72之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上之相對位移。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由於橡膠零件70可繞沿右伸縮軸線及左伸縮軸線之軸線位移,故而橡膠零件70可抑制於藉由右緩衝裝置62及左緩衝裝置61難以緩衝之方向上之振動。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係由於具有橡膠零件70、右緩衝裝置62、及左緩衝裝置61,故而因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而引起之振動不易傳遞至騎乘者。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連桿機構5具有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的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橫向構件之一例)。連桿機構5係藉由關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而將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相對於車體框架21可相對位移地支持,而使車體框架21於右迴轉時向車輛1之右側傾斜、且於左迴轉時向車輛1之左側傾斜。 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振動易經由連桿機構5而傳遞至車體框架21、或可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之把手桿651、或設置於把手桿651之握把部37、38。連桿機構5係藉由剛性較高之構件而構成,因此,傳遞至連桿機構5之振動難以衰減。因此,於具備連桿機構5之車輛1中,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振動易傳遞至握把部37、38。又,由於上橫向構件51或下橫向構件52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故而連桿機構5難以抑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但是,根據上述構成,即便為此種具備連桿機構5之車輛1,亦可藉由橡膠零件70,而有效地抑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於前後方向上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37、38。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 連桿機構5具有: 右側構件54,其於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右部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軸線旋動地被支持,且將右前輪32可繞著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轉向軸線Y旋動地支持;以及 左側構件53,其於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左部可繞著與右軸線平行之左軸線旋動地被支持,且將左前輪31可繞著與右轉向軸線Y平行之左轉向軸線X旋動地支持。 平行四邊形式連桿機構5係如上述般具有一面維持相互平行之關係一面進行動作之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左側構件53係將左前輪31可繞著左轉向軸線X旋動地支持。右側構件54係將右前輪32可繞著與左轉向軸線X平行之右轉向軸線Y旋動地支持。 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必須將輸入至把手桿651之轉向角準確地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因此,為了使左前輪31之旋動軸線不自左轉向軸線X偏離,必須使左側構件53以較高之支持剛性支持左前輪31。為了使右前輪32之旋動軸線不自右轉向軸線Y偏離,必須使右側構件54以較高之支持剛性支持右前輪32。 由於此種要求,而難以於左側構件53與左前輪31之間、或右側構件54與右前輪32之間設置緩衝裝置。因此,於左前輪31或右前輪32產生之振動易通過左側構件53或右側構件54傳遞至車輛1。 但是,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係於轉向力傳遞機構6設置有橡膠零件70。因此,可一面使左側構件53以較高之支持剛性支持左前輪31、且使右側構件54以較高之支持剛性支持右前輪32,一面抑制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 <第二實施形態> 再者,於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說明了於轉向軸652與搖臂663之間設置有橡膠零件70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圖10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車輛1之與圖9對應之圖。 如圖10所示,轉向力傳遞機構6具有一端固定於轉向軸652、另一端與連接桿669可旋動地連結之搖臂663。橡膠零件170設置於連接桿669與搖臂663之間。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構成為:輸入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轉向力經由橡膠零件170而自搖臂663傳遞至連接桿669。 橡膠零件170具有內筒部171、外筒部172、及橡膠部173。外筒部172係相對於內筒部171可繞著與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之軸線旋動。橡膠部173填埋內筒部171與外筒部172之間的空間之至少一部分而將內筒部171與外筒部172結合。橡膠部173係藉由具有黏彈性特性之橡膠質而構成。 橡膠零件170被組裝於中間接頭666之中間後軸承666a。內筒部171固定於中間後軸承666a之軸部。外筒部172固定於搖臂663之前端部。 若騎乘者使把手桿651旋動,則轉向軸652及搖臂663繞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於是,固定於搖臂663之前端部之橡膠零件170之外筒部172係於橡膠部173彈性變形之範圍內,相對於內筒部171位移。 於為了使連接桿669位移而將足夠大之力輸入至外筒部,而外筒部172相對於內筒部171於特定之角度範圍內旋動之情形時,橡膠部173彈性變形。於該情形時,外筒部172以相對於內筒部171偏心之方式位移,但內筒部171及中間接頭666不移動。外筒部172係相對於內筒部171,於相對於內筒部171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Z交叉之面內方向、亦即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相對位移。 若外筒部172相對於內筒部171以特定之角度以上旋動,則橡膠部173無法進一步彈性變形,伴隨外筒部172及橡膠部173之旋動而內筒部171位移,內筒部171及中間接頭666向左側或右側位移。於是,經由連結於中間接頭666之連接桿669,而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被轉向。 如此,若內筒部171與外筒部172之相對角度為特定角度以內,則橡膠零件170不將搖臂663之位移傳遞至連接桿669。若考慮力之相反之路徑,則即便藉由連接桿669之振動,而內筒部171相對於外筒部172於特定角度之範圍內位移,橡膠零件170亦不將該連接桿669之振動傳遞至搖臂663。亦即,橡膠零件170於搖臂663與連接桿669之間發揮緩衝功能。藉由橡膠部173彈性變形,而緩衝外筒部172相對於內筒部171向與中間轉向軸線Z正交之面內方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之位移。可藉由調整橡膠零件170之橡膠部173之黏彈性特性,而調整該緩衝功能之特性。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橡膠零件170可抑制自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傳遞至連接桿669之振動傳遞至搖臂663。因此,橡膠零件170可抑制該振動自搖臂663經由轉向軸652而傳遞至把手桿651。 如此,藉由橡膠零件170,而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因此,振動不易傳遞至當刹車操作時握緊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騎乘者。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由於可於接近於作為振動源之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位置抑制該振動,故而可抑制於轉向力傳遞路徑中較連接桿669靠上游側之搖臂663、轉向軸652及把手桿651之振動。 <第三實施形態>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車輛1之橡膠零件270之圖。如圖11所示,橡膠零件270亦可組裝於搖臂1663中。於本實施形態中,搖臂1663係藉由後部1663a及前部1663b之2個零件而構成。後部1663a固定於轉向軸652之下部。前部1663b經由中間接頭666而連接於連接桿669。橡膠零件270設置於後部1663a與前部1663b之間。 橡膠零件270具有內筒部271、外筒部272、及橡膠部273。外筒部272係相對於內筒部271可繞著與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之軸線旋動。橡膠部273係填埋內筒部271與外筒部272之間的空間之至少一部分而將內筒部271與外筒部272結合。橡膠部273係藉由具有黏彈性特性之橡膠質而構成。 橡膠零件270組裝於搖臂1663。內筒部271固定於搖臂1663之前部1663b。外筒部272固定於搖臂1663之後部1663a。 若騎乘者使把手桿651旋動,則轉向軸652及搖臂1663之後部1663a繞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於是,固定於搖臂1663之後部1663a的橡膠零件270之外筒部272相對於內筒部271位移。 於為了使連接桿669位移而將足夠大之力輸入至外筒部272,而使外筒部272相對於內筒部271於特定之位移量之範圍內位移之情形時,橡膠部273彈性變形。於該情形時,雖外筒部272位移,但內筒部271及搖臂1663之前部1663b不移動。 若外筒部272相對於內筒部271以特定之位移量以上位移,則橡膠部273無法進一步彈性變形,伴隨外筒部272及橡膠部273之位移而內筒部271移動,內筒部271及搖臂1663之前部1663b向左側或右側位移。於是,經由搖臂1663之前部1663b、中間接頭666及連接桿669,而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被轉向。 如此,橡膠零件270係若內筒部271與外筒部272之相對位移量為特定之範圍內,則不將搖臂1663之後部1663a之位移傳遞至前部1663b。若考慮力之相反之路徑,則即便藉由連接桿669之振動,而搖臂1663之前部1663b及內筒部271相對於外筒部272於特定之位移量之範圍內位移,橡膠零件270亦不將該連接桿669之振動傳遞至搖臂1663之後部1663a。亦即,橡膠零件270係於搖臂1663之前部1663b與後部1663a之間發揮緩衝功能。可藉由調整橡膠零件270之橡膠部273之黏彈性特性,而調整該緩衝功能之特性。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橡膠零件270可抑制自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傳遞至連接桿669之振動傳遞至搖臂1663之後部1663a。因此,橡膠零件270可抑制該振動自搖臂1663之後部1663a經由轉向軸652而傳遞至把手桿651。 如此,藉由橡膠零件270而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握把部。因此,振動不易傳遞至當刹車操作時握緊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騎乘者。 <第四實施形態>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形態之車輛1之橡膠零件370之圖。圖12係頭管211之側剖視圖。圖12(a)係表示頭管211之整體之圖,圖12(b)係將(a)之A部放大而表示之圖。如圖12(a)及圖12(b)所示,橡膠零件370亦可設置於頭管211與轉向軸652之間。 橡膠零件370具有內筒部371、外筒部372、及橡膠部373。內筒部371固定於轉向軸652。外筒部372固定於頭管211。外筒部372係相對於內筒部371可繞著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橡膠部373係填埋內筒部371與外筒部372之間的空間之至少一部分而將內筒部371與外筒部372結合。橡膠部373係藉由具有黏彈性特性之橡膠質而構成。 轉向軸652經由軸承380而支持於頭管211。內筒部371固定於轉向軸652之外周面。外筒部372固定於軸承380之內環381(inner race)。軸承380之外環382(outer race)固定於頭管211。橡膠部373設置於內筒部371與外筒部372之間。 若騎乘者使把手桿651自某角度位置旋動,則轉向軸652繞中間轉向軸線Z旋動。固定於轉向軸652之橡膠零件370之內筒部371於橡膠部373彈性變形之範圍內,相對於外筒部372旋動。 於為了使連接桿669位移而將足夠大之力輸入至內筒部371,而使內筒部371相對於外筒部372自某角度位置於特定之角度範圍內旋動之情形時,橡膠部373彈性變形。於該情形時,雖內筒部371位移,但外筒部372不移動。再者,為了使橡膠部373彈性變形所需要之力小於軸承380之旋轉阻力。因此,於軸承380之內環381相對於外環382旋動之前,橡膠部373彈性變形。藉由橡膠部373所產生之彈性回復力,若騎乘者使手自把手桿651離開,則把手桿651返回至原來之角度位置。 若內筒部371相對於外筒部372自某角度位置以特定之角度以上旋動,則橡膠部373無法進一步彈性變形,欲使內筒部371旋動之轉向轉矩克服軸承380之旋轉阻力,而外筒部372與內筒部371一起旋動。 且說,輸入至右前輪32之振動經由右緩衝裝置62、右托架64之右旋動構件、及右側構件54,而傳遞至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輸入至左前輪31之振動經由左緩衝裝置61、左托架63之左旋動構件、及左側構件53,而傳遞至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於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輸入至右前輪32之振動及輸入至左前輪31之振動合流而被放大。於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被放大之振動經由頭管211、轉向軸652、及把手桿651而傳遞至握把部37、38。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於頭管211與轉向軸652之間,設置有橡膠零件370。因此,可抑制經放大之振動自頭管211傳遞至轉向軸652。經放大之振動係如上述般藉由右緩衝裝置62或左緩衝裝置61難以衰減之、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上、以及繞與右伸縮軸線平行之軸線的振動。橡膠零件370設置於沿與右伸縮軸線平行之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之轉向軸652與頭管211之間。橡膠零件370之外筒部372固定於頭管211,內筒部371固定於轉向軸652。藉由橡膠部彈性變形,而固定有外筒部372之頭管211、與固定有內筒部371之轉向軸652的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以及繞與右伸縮軸線平行之軸線的相對位移得以緩衝。 因此,即便藉由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振動,而轉向軸652相對於頭管211於特定角度之範圍內位移,亦由橡膠零件370吸收該轉向軸652之振動。亦即,橡膠零件370係於轉向軸652與頭管211之間發揮緩衝功能。可藉由調整橡膠零件370之橡膠部373之黏彈性特性,而調整該緩衝功能之特性。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中, 車體框架21具有供轉向軸652插通之頭管211, 橡膠零件370設置於頭管211與轉向軸652之間。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由於橡膠零件370設置於頭管211之內部,故而無須另外設置供設置橡膠零件370之空間。因此,可不變更既有之車輛之零件佈局,故而設計較為容易。 <第五實施形態> 圖13及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形態之車輛1之橡膠零件470之圖。圖13(a)係把手桿651及橡膠零件470之俯視圖。圖13(b)係把手桿651及橡膠零件470之前視圖。圖14係圖13(b)之沿XIV線之沿箭頭方向觀察之剖視圖。如圖13及圖14所示,橡膠零件470亦可設置於轉向軸652與把手桿651之間。 如圖13(a)及圖13(b)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轉向軸652之上部,設置有把手柱80。橡膠零件470設置於該把手柱80。把手柱80具有:軸連結部81,其固定於轉向軸652之上部;及把手連結部82,其固定於把手桿651。軸連結部81係前視下大致T字狀之構件。於軸連結部81之下部固定有轉向軸652。軸連結部81之上部係於左右方向上延伸。 如圖14所示,橡膠零件470具有內筒部471、外筒部472、及橡膠部473。外筒部472係經由橡膠部473而相對於內筒部471可位移。橡膠部473係填埋內筒部471與外筒部472之間的空間之至少一部分而將內筒部471與外筒部472結合。內筒部471固定於軸連結部81。外筒部472固定於把手連結部82。橡膠部473係藉由具有黏彈性特性之橡膠質而構成。 若騎乘者使把手桿651旋動,則於橡膠部473彈性變形之範圍內,把手連結部82相對於軸連結部81位移。於是,固定於把手連結部82之橡膠零件470之外筒部472欲相對於內筒部471位移。 於外筒部472相對於內筒部471於特定之位移量之範圍內位移之情形時,橡膠部473彈性變形。於該情形時,雖外筒部472位移,但內筒部471、軸連結部81及轉向軸652不移動。 若外筒部472相對於內筒部471以特定之位移量以上位移,則橡膠部473無法進一步彈性變形、或者把手連結部82接觸於軸連結部81,而內筒部471及軸連結部81位移。於是,經由轉向軸652、搖臂663、及連接桿669,而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被轉向。 如此,橡膠零件470係若內筒部471與外筒部472之相對位移量為特定之範圍以內,則不將把手連結部82之位移傳遞至軸連結部81。若考慮力之相反之路徑,則即便藉由轉向軸652之振動,而軸連結部81及內筒部471相對於外筒部472於特定位移量之範圍內位移,橡膠零件470亦不將該轉向軸652之振動傳遞至把手桿651。亦即,橡膠零件470係於轉向軸652與把手桿651之間發揮緩衝功能。可藉由調整橡膠零件470之橡膠部473之黏彈性特性,而調整該緩衝功能之特性。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橡膠零件470可抑制自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傳遞至轉向軸652之振動傳遞至把手桿651。 如此,藉由橡膠零件470,而抑制因右前輪32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左前輪31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因此,振動不易傳遞至當刹車操作時握緊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騎乘者。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橡膠零件470係設置於把手桿651與轉向軸652之間,且構成為:輸入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轉向力經由橡膠零件470而自把手桿651傳遞至轉向軸652。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由於在接近於把手桿651之位置設置有橡膠零件470,故而可抑制自除了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以外之部位(例如後輪4)經由車體框架21而傳遞至把手桿651之振動等、傳遞至左握把部37或右握把部38之所有振動。 <變化例>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橡膠零件具有內筒部、外筒部及橡膠部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又,內筒部或外筒部係除了可為圓筒狀之構件以外,亦可為環狀之構件、或一部分缺損之環狀之構件、或於軸向具有狹縫之圓筒狀之構件。 再者,橡膠零件可組裝於構成轉向力傳遞機構6之零件中,亦可組裝於構成轉向力傳遞機構6之零件與零件之間。或者,橡膠零件亦可組裝於構成轉向力傳遞機構6之零件、與支持轉向力傳遞機構6之車體框架21等零件之間。於任一情形時,只要橡膠零件之至少一部分安裝於轉向力傳遞機構6,則可抑制自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傳遞至左握把部37及右握把部38之振動。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若操作右刹車操作器36則左刹車裝置33及右刹車裝置34進行動作、且若操作左刹車操作器35則後刹車裝置進行動作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亦可以構成為:若操作右刹車操作器,則左刹車裝置及右刹車裝置進行動作,若操作腳踏刹車操作器,則後刹車裝置進行動作。 或者,亦可以構成為:若操作右刹車操作器,則右刹車裝置進行動作,若操作左刹車操作器,則左刹車裝置進行動作,若操作腳踏刹車操作器,則後刹車裝置進行動作。 或者,亦可以構成為:若操作右刹車操作器,則後刹車裝置進行動作,若操作左刹車操作器,則左刹車裝置及右刹車裝置進行動作。 或者,亦可以構成為:若操作右刹車操作器,則右刹車裝置及左刹車裝置進行動作,若操作左刹車操作器,則後刹車裝置、右刹車裝置及左刹車裝置進行動作。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具有平行四邊形式連桿機構5之車輛1,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本發明可應用於具有所謂之雙橫臂式、引導臂(leading arm)式等之連桿機構之車輛。又,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不具有連桿機構、具有沿左右排列之兩個前輪、且兩個前輪藉由連接桿而連接之車輛。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之桿式(bar type)把手桿651之車輛1,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本發明可應用於具有自中央部起左右端部向上方彎曲而延伸之把手等、於左右端部設置有握把部之把手之車輛。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左緩衝裝置61位於較左前輪31靠左側、右緩衝裝置62位於較右前輪32靠右側之構造,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左緩衝裝置61位於較左前輪31靠右側,右緩衝裝置62位於較右前輪32靠左側。左緩衝裝置61及右緩衝裝置62可如上述般為套筒式緩衝裝置,亦可為底部連桿式或縱臂式緩衝裝置。本發明亦可不具備左緩衝裝置61及右緩衝裝置62。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車輛1具備1個後輪4。然而,後輪之個數亦可為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後輪4之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係與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雖較佳為此種構成,但後輪4之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亦可不與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 可採用具備除了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以外之橫向構件之構成。「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不過是基於相對性之上下關係而命名。上橫向構件並非意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上位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係指位於較其他橫向構件更靠上方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並非意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下位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係指位於較其他橫向構件更靠下方之橫向構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上橫向構件51係單一之板狀構件,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要素521及後要素522。然而,上橫向構件51可採用包含前要素及後要素之構成。又,下橫向構件52可採用由單一之板狀構件構成之構成。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中之至少一者可採用包含支持於頭管211及左側構件53之左板狀構件、以及支持於頭管211及右側構件54之右板狀構件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支持於頭管211。然而,可採用連桿機構5支持於除了支持轉向軸652之頭管211以外之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轉向力傳遞機構6包含搖臂663、左傳遞板664、右傳遞板665、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右接頭668、及連接桿669。然而,只要能經由連接桿669而將自把手桿651輸入之轉向力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則搖臂663、左傳遞板664、右傳遞板665、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及右接頭668可藉由萬向接頭等適當之機構而替換。 於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用語及表達係為了說明而使用者,並非為了限定性地進行解釋而使用者。必須認識到,並非將本說明書所示、且所敍述之特徵事項之所有均等物均排除,而是亦容許本發明所申請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於本說明書中使用之「平行」之單詞係指亦包含雖於±40°之範圍內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2條直線。於本說明書中關於方向或構件而使用之「沿」之單詞係指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於本說明書中使用之「於方向上延伸」之單詞係指亦包含相對於該方向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 於本說明書中關於直線運動之方向而使用之「沿……位移」之單詞係指,向與成為基準的方向一致之方向或平行之方向之位移。於本說明書中關於圓弧運動之方向而使用之「沿……位移」之單詞係指沿與成為基準之圓弧之曲率中心同心之所有圓弧之位移。 於本說明書中,於某零件或構件被說明成「相對於車體框架21無法位移地配置」之情形時係指,當車體框架21於車輛1之左右方向上傾斜時,該零件或構件與車體框架21一起於車輛1之左右方向上傾斜。於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無法位移地配置」之表達不僅包含某零件或構件直接固定於車體框架21,而且包含固定於固定在車體框架21之車輛零件(燃料箱、托架、動力單元24等)。此處,所謂「固定」係包含經由抗振構件等而固定。 本發明係可藉由很多不同之形態而實現者。本說明書應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於本說明書中進行了記載及圖示中之至少一者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係基於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該實施形態之理解。 本發明亦包含可基於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例而由業者所認識之、包含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在該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用語而廣泛地解釋,而不應限定於在本說明書或本案之起訴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者。例如,於本說明書中,「較佳為」、「可」之用語係非排他性者,且係指「雖較佳但並非限定於此」「雖可但並非限定於此」。
1‧‧‧車輛2‧‧‧車輛本體部3‧‧‧前輪4‧‧‧後輪5‧‧‧連桿機構6‧‧‧轉向力傳遞機構21‧‧‧車體框架22‧‧‧車體外殼23‧‧‧座部24‧‧‧動力單元25‧‧‧後臂31‧‧‧左前輪32‧‧‧右前輪33‧‧‧左刹車裝置34‧‧‧右刹車裝置35‧‧‧左刹車操作器36‧‧‧右刹車操作器37‧‧‧左握把部38‧‧‧右握把部51‧‧‧上橫向構件52‧‧‧下橫向構件53‧‧‧左側構件53a‧‧‧上左連結部53b‧‧‧下左連結部54‧‧‧右側構件54a‧‧‧上右連結部54b‧‧‧下右連結部61‧‧‧左緩衝裝置61a‧‧‧左下部61b‧‧‧左支持部61c‧‧‧左上部62‧‧‧右緩衝裝置62a‧‧‧右下部62b‧‧‧右支持部62c‧‧‧右上部63‧‧‧左托架64‧‧‧右托架70‧‧‧橡膠零件71‧‧‧內筒部72‧‧‧外筒部73‧‧‧橡膠部74‧‧‧螺栓75‧‧‧軸承80‧‧‧把手柱81‧‧‧軸連結部82‧‧‧把手連結部170‧‧‧橡膠零件171‧‧‧內筒部172‧‧‧外筒部173‧‧‧橡膠部211‧‧‧頭管211a‧‧‧上中間連結部211b‧‧‧下中間連結部212‧‧‧主框架221‧‧‧前外殼222‧‧‧前擋泥板222L‧‧‧左擋泥板222R‧‧‧右擋泥板223‧‧‧後擋泥板224‧‧‧護腿板270‧‧‧橡膠零件271‧‧‧內筒部272‧‧‧外筒部273‧‧‧橡膠部370‧‧‧橡膠零件371‧‧‧內筒部372‧‧‧外筒部373‧‧‧橡膠部380‧‧‧軸承381‧‧‧內環382‧‧‧外環470‧‧‧橡膠零件471‧‧‧內筒部472‧‧‧外筒部473‧‧‧橡膠部521‧‧‧前要素522‧‧‧後要素651‧‧‧把手桿652‧‧‧轉向軸652a‧‧‧底板部663‧‧‧搖臂664‧‧‧左傳遞板665‧‧‧右傳遞板666‧‧‧中間接頭666a‧‧‧中間後軸承666b‧‧‧中間前軸承666c‧‧‧中間連結部667‧‧‧左接頭667a‧‧‧左後軸承667b‧‧‧左前軸承667c‧‧‧左連結部668‧‧‧右接頭668a‧‧‧右後軸承668b‧‧‧右前軸承668c‧‧‧右連結部669‧‧‧連接桿751‧‧‧內環752‧‧‧外環1663‧‧‧搖臂1663a‧‧‧後部1663b‧‧‧前部A‧‧‧箭頭B‧‧‧箭頭D‧‧‧箭頭F‧‧‧箭頭L‧‧‧箭頭R‧‧‧箭頭U‧‧‧箭頭FB‧‧‧箭頭FD‧‧‧箭頭FF‧‧‧箭頭FL‧‧‧箭頭FR‧‧‧箭頭FU‧‧‧箭頭S‧‧‧箭頭T‧‧‧箭頭X‧‧‧左轉向軸線Y‧‧‧右轉向軸線Z‧‧‧中間轉向軸線
圖1係自左側觀察第一實施形態之車輛的整體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車輛的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轉向軸之下部之前視圖。 圖4係表示轉向力傳遞機構之構成之概略俯視圖。 圖5係表示圖1之車輛的前部之俯視圖。 圖6係表示轉向時之圖1之車輛的前部之俯視圖。 圖7係表示向左側之傾斜時之圖1的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8係表示向左側之傾斜及轉向時之圖1的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9係表示轉向軸之下部、頭管之下部、搖臂、中央接頭、連接桿之中央部的側剖視圖。 圖10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車輛的與圖9對應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車輛的橡膠零件之圖。 圖12(A)、(B)係表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形態之車輛的橡膠零件之圖。 圖13(A)、(B)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形態之車輛的橡膠零件之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形態之車輛的橡膠零件之剖視圖。
70‧‧‧橡膠零件
71‧‧‧內筒部
72‧‧‧外筒部
73‧‧‧橡膠部
74‧‧‧螺栓
75‧‧‧軸承
211‧‧‧頭管
652‧‧‧轉向軸
652a‧‧‧底板部
663‧‧‧搖臂
666‧‧‧中間接頭
666a‧‧‧中間後軸承
666b‧‧‧中間前軸承
666c‧‧‧中間連結部
669‧‧‧連接桿
751‧‧‧內環
752‧‧‧外環
B‧‧‧箭頭
D‧‧‧箭頭
F‧‧‧箭頭
U‧‧‧箭頭

Claims (12)

  1. 一種車輛,其具有:車體框架;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係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而設置;右刹車裝置,其可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刹車力;左刹車裝置,其可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刹車力;握把部,其用以供騎乘者握持;以及轉向力傳遞機構,其將輸入至上述握把部之轉向力傳遞至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且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具有:轉向軸,其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旋動;把手桿,其設置於上述轉向軸之上部;以及連接桿,其將上述轉向軸之旋動傳遞至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於上述把手桿之至少一個端部,設置有:刹車操作器,其操作上述右刹車裝置及上述左刹車裝置中之至少一者;以及上述握把部;於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設置有橡膠零件,該橡膠零件抑制因上述右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和上述左前輪與路面之間產生之摩擦力的差異而引起之振動傳遞至上述握把部。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具有: 右緩衝裝置,其於下部將上述右前輪以使其可旋轉的方式予以支持、且將上述右前輪以使其相對於上部可相對位移的方式予以支持;及左緩衝裝置,其於下部將上述左前輪以使其可旋轉的方式予以支持、且將上述左前輪以使其相對於上部可相對位移的方式予以支持。
  3.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具有橫向構件,該橫向構件以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的方式被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具有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藉由將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以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可在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相對位移的方式予以支持,而使上述車體框架於右迴轉時向上述車輛之右側傾斜、且於左迴轉時向上述車輛之左側傾斜。
  4.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中上述連桿機構具有:右側構件,其於上述橫向構件之右部以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軸線旋動的方式被支持,且將上述右前輪以使其可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動的方式予以支持;及左側構件,其於上述橫向構件之左部以可繞著與上述右軸線平行之左軸線旋動的方式被支持,且將上述左前輪以使其可繞著與上述右轉向軸線平行之左轉向軸線旋動的方式予以支持。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具有一端固定於上述轉向軸、另一端與上述連接桿可旋動地連結之搖臂;上述橡膠零件係設置於上述連接桿與上述搖臂之間,且構成為:輸 入至上述握把部之轉向力經由上述橡膠零件而自上述搖臂傳遞至上述連接桿。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具有供上述轉向軸插通之頭管;上述橡膠零件設置於上述頭管與上述轉向軸之間。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橡膠零件係設置於上述把手桿與上述轉向軸之間,且構成為:輸入至上述握把部之轉向力經由上述橡膠零件而自上述把手桿傳遞至上述轉向軸。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橡膠零件具有:金屬製之環狀或筒狀之外部構件;金屬製之內部構件,其設置於上述外部構件之內側;以及橡膠部,其填埋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之間的空間之至少一部分,並結合於上述外部構件及上述內部構件;且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上述內部構件與上述外部構件可相對位移。
  9. 如請求項8之車輛,其中上述內部構件及上述外部構件係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可相對位移。
  10. 如請求項9之車輛,其中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相對位移。
  11. 如請求項9之車輛,其中藉由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上述外部構件與上述內部構件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相對位移。
  12. 如請求項8之車輛,其中上述右緩衝裝置係將上述右前輪以於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伸縮軸線方向上可相對於上部相對位移的方式予以支持,上述左緩衝裝置係將上述左前輪以於與上述右伸縮軸線平行之左伸縮軸線方向上可相對於上部相對位移的方式予以支持,藉由上述橡膠零件之上述橡膠部彈性變形,上述內部構件與上述外部構件可繞沿上述右伸縮軸線之軸線而相對位移。
TW106108871A 2016-03-18 2017-03-17 車輛 TWI680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5800 2016-03-18
JP2016055800A JP2017170931A (ja) 2016-03-18 2016-03-18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841A TW201733841A (zh) 2017-10-01
TWI680906B true TWI680906B (zh) 2020-01-01

Family

ID=58358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8871A TWI680906B (zh) 2016-03-18 2017-03-17 車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7043B2 (zh)
EP (1) EP3222508B1 (zh)
JP (1) JP2017170931A (zh)
ES (1) ES2767784T3 (zh)
TW (1) TWI680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4925A1 (de) * 2016-08-11 2018-02-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Kraftfahrzeugs, Kraftfahrzeug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920893B2 (ja) * 2017-06-09 2021-08-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ハンドル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CN110155235B (zh) * 2018-01-29 2020-08-04 郑菊连 可调式双前轮机车悬挂系统
JP7083426B2 (ja) * 2018-09-28 2022-06-10 ピアッジオ エ チ.ソシエタ ペル アチオニ 中央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組立体を備えた二つの前輪を有する車両用の前輪部及び前記前輪部を備えた車両
TWI810370B (zh) * 2018-09-28 2023-08-01 義大利商比雅久&C公司 用於機動車輛之具有兩個前轉向輪、雙轉向桿的前導向架及包括該前導向架的機動車輛
CN110103695B (zh) * 2019-05-16 2024-04-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复合防扭拉杆减振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178A (en) * 1980-06-21 1982-01-20 Yamaha Motor Co Ltd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handle of autobicycle
CN1386668A (zh) * 2001-05-21 2002-12-25 株式会社阿万泰克 三轮车
CN103661712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TW201522132A (zh) * 2013-10-31 2015-06-16 Yamaha Motor Co Ltd 剎車系統及車輛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506A (en) * 1992-03-24 1993-05-11 Klopfenstein King L Vehicle with combined propulsion and steering mechanism
JPH082468A (ja) * 1994-06-22 1996-01-0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自転車のハンドル支持構造
JP4132134B2 (ja) * 1997-06-16 2008-08-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緩衝器のばね特性可変操作装置
CA2466556A1 (en) 2004-05-07 2005-11-07 Soucy Baron Inc. Vibration reducing link
US7461851B2 (en) * 2004-05-13 2008-12-0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vehicle
JP4464906B2 (ja) * 2005-11-16 2010-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車両のアクセル装置
JP4086251B2 (ja) * 2005-11-16 2008-05-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車両の操縦装置
IT1401130B1 (it) *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US9452806B2 (en) 2012-09-24 2016-09-2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EP2923933B1 (en) * 2012-12-21 2018-10-0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US9174693B2 (en) * 2013-09-06 2015-11-03 Standard Bearer Machines, LLC Three-wheeled cycle
JP6256922B2 (ja) * 2015-02-10 2018-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型車両
JP6170086B2 (ja) * 2015-02-10 2017-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178A (en) * 1980-06-21 1982-01-20 Yamaha Motor Co Ltd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handle of autobicycle
CN1386668A (zh) * 2001-05-21 2002-12-25 株式会社阿万泰克 三轮车
CN103661712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TW201522132A (zh) * 2013-10-31 2015-06-16 Yamaha Motor Co Ltd 剎車系統及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67784T3 (es) 2020-06-18
TW201733841A (zh) 2017-10-01
JP2017170931A (ja) 2017-09-28
EP3222508A3 (en) 2017-10-11
EP3222508A2 (en) 2017-09-27
US20170267309A1 (en) 2017-09-21
US10167043B2 (en) 2019-01-01
EP3222508B1 (en)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0906B (zh) 車輛
US9919758B2 (en) Vehicle
US9725130B2 (en) Suspension device
TWI555666B (zh) 車輛
US20150239522A1 (en) Vehicle
JP2017094906A (ja) 車両
JP719577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1957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10005438B2 (en) Brake system and vehicle
US9988027B2 (en) Brake system and vehicle
JP4242007B2 (ja) 前2輪式3輪自転車
JP527992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懸架装置
JP6029445B2 (ja) 車輌の前輪支持構造
US20110309598A1 (en) Front structure of saddle type vehicle
EP3613660B1 (en) Leaning vehicle
JP2007030810A (ja) 低床式車両
JP2017222301A (ja) 車両
US11511821B2 (en) Leaning vehicle and vehicle leaning unit
JP4339021B2 (ja) 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JP4451086B2 (ja) 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JP7132102B2 (ja) 走行車両
JPH03281490A (ja) 自動二輪車用前輪懸架装置のアッパアーム枢支部構造
JPH0330233Y2 (zh)
JP2006116998A (ja)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JP457770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車輪懸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