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186B - 輪轂結構 - Google Patents

輪轂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186B
TWI673186B TW107133399A TW107133399A TWI673186B TW I673186 B TWI673186 B TW I673186B TW 107133399 A TW107133399 A TW 107133399A TW 107133399 A TW107133399 A TW 107133399A TW I673186 B TWI673186 B TW I6731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hub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2206A (zh
Inventor
鍾允睿
呂宥勳
游騰鈞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7133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318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1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2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2206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輪轂結構,其包含有:一輪轂殼體;一碟盤;以及一固定環,其係固定於該輪轂殼體,以將該碟盤浮動式設於該輪轂殼體。

Description

輪轂結構
一種輪轂結構,尤指一種可將碟盤浮動設於輪轂之結構。
請配合參考第1圖與第2圖所示,現有的煞車碟盤具有一碟盤10與一框體11。碟盤10具有複數個散熱孔100。碟盤10係固定於框體11。框體11遠離碟盤10的一端具有多個穿孔。
一輪轂殼體12相對於穿孔的位置處具有設置孔。複數個螺栓13係穿過穿孔與設置孔,並與螺帽14螺固,以使框體11固定於輪轂殼體12,而使碟盤10與輪轂殼體12相互結合。
如上所述,現有的碟盤10需要框體11方能與輪轂殼體12相互結合,然現有的車輛對於車輛內部的空間係特別講究。因為框體11的設置係表示車輛內部的空間要被犧牲,若該空間不被犧牲,則該空間係可供其餘的構件設置。此外,框體11本身具有相當的體積與重量,對於欲減輕整體重量的車輛而言,框體11係無形中增加車輛的重量。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輪轂結構,其包含有:一輪轂殼體;以及一碟盤,其係浮動式於該輪轂殼體的一端。
本發明復提出一種輪轂結構,其包含有:一輪轂殼體; 一碟盤;以及一固定環,其係固定於該輪轂殼體,以將該碟盤浮動式設於該輪轂殼體。
10‧‧‧碟盤
11‧‧‧框體
12‧‧‧輪轂殼體
13‧‧‧螺栓
14‧‧‧螺帽
20‧‧‧輪轂殼體
200‧‧‧螺孔
201‧‧‧頸部
202‧‧‧固定座
21‧‧‧碟盤
210‧‧‧環體
211‧‧‧散熱孔
212‧‧‧穿孔
213‧‧‧固定件
214‧‧‧內環
215‧‧‧襯套
216‧‧‧外環狀平面
217‧‧‧內環狀平面
22‧‧‧卡鉗模組
30‧‧‧輪轂殼體
300‧‧‧螺孔
301‧‧‧頸部
302‧‧‧固定座
31‧‧‧碟盤
310‧‧‧環體
311‧‧‧散熱孔
312‧‧‧內突緣
313‧‧‧凹槽
314‧‧‧內環
315‧‧‧外環狀平面
316‧‧‧內環狀平面
32‧‧‧固定環
320‧‧‧外突緣
321‧‧‧穿孔
第1圖係現有的煞車碟盤與輪轂殼體
第2圖係現有的煞車碟盤與輪轂殼體
第3圖係本發明之輪轂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輪轂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輪轂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輪轂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輪轂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8圖係本發明之輪轂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請配合參考第3圖、第4圖與第5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輪轂結構之第一實施例,其具有一輪轂殼體20與一碟盤21。
輪轂殼體20的一端具有一頸部201與複數個螺孔200。頸部201更具有一固定座202。該些螺孔200係設於固定座202。
碟盤21為一種環體210。環體210之中間部位具有多個散熱孔211,環體210的外端面為一外環狀平面216,環體210的內端面為一內環狀平面217。環體210之內環狀平面217之內緣具有一內環214,內環214相對於螺孔200之位置具有穿孔212。各穿孔212具有一襯套215。
當碟盤21與輪轂殼體20結合時,頸部201係穿過內環214。內環214係接觸固定座202。
複數個固定件213係穿過襯套215,並與螺孔200螺固,以使碟盤21設置於輪轂殼體20上。如第6圖至第8圖所示,襯套215的內徑與固定件213的外徑之間有間隙,固定件213的端部與內環214之間具有間隙,而使碟盤21可浮動式設置於輪轂殼體20上。
輪轂殼體20的另一端具有卡鉗設置架(圖中未示)。卡鉗設置架係供卡鉗模組22設置。卡鉗模組係耦接一油壓模組,該油壓模組係提供一油壓給卡鉗模組22。卡鉗模組22內部的兩個來令片係相對設置於環體210之間。當油壓模組提供油壓給卡鉗模組22時,卡鉗模組22係對環體210兩端之環狀平面216進行一夾持的動作。來令片係與環體210進行摩擦,而使環體210停止轉動。因碟盤21係浮動式設置於輪轂殼體20,當卡鉗模組22係對環體210進行夾持時,碟盤21會相對於輪轂殼體20進行一小距離的軸向移動,此軸向移動係增加碟盤21與來令片的接觸面積,以增進煞車的功效。
如下所述之第7圖與第8圖所示,本申請係一種輪轂結構之第二實施例,其具有一輪轂殼體30、一碟盤31與一固定環32。
輪轂殼體30的一端具有複數個螺孔300與一頸部301。頸部301具有一固定座302。該些螺孔300係位於固定座302。
碟盤31為一種環體310。環體310之中間部位具有多個散熱孔311。環體310的外端面為一外環狀平面315。環體310的內端面為一內環狀平面316。及在環體310之內環狀平面316之內緣具有一內環314。該內環314之內緣具有內突緣312。二內突緣312之間具有一凹槽313。該凹槽313係相對於螺孔300。固定環32相對於內突緣312的位置處具有外突緣320。固定 環32相對於螺孔300的位置處具有穿孔321。穿孔321係位於二外突緣320之間。
當碟盤31與輪轂殼體30結合時,頸部301係穿過內環314。內環314係接觸固定座302。
固定環32係設於碟盤31的內環314處,外突緣320係位於內突緣312的一側,外突緣320與內突緣211之間具有間隙。複數個螺栓322係穿過穿孔321與凹槽313,並與螺孔300螺合,以將碟盤31與固定環32設置於輪轂殼體30上,碟盤31係浮動式設置於輪轂殼體30。當卡鉗模組夾持碟盤31時,碟盤31雖會不正,但該碟盤31會相對於輪轂殼體30進行一小距離的軸向移動,使得外突緣320係抵靠內突緣312,以限制碟盤31的移動距離,並使碟盤31與輪轂殼體30維持於結合狀態。藉此增加碟盤31與來令片的接觸面積,以增進煞車的功效。
綜合上述,上述之輪轂結構的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其係將碟盤浮動式設置於輪轂殼體,當煞車時,可限制碟盤的移動距離,並使碟盤與輪轂殼體維持於結合狀態,以增加碟盤31與來令片的接觸面積,進而增進煞車的功效。

Claims (16)

  1. 一種輪轂結構,其包含有:一輪轂殼體,其一端具有複數個螺孔;以及一碟盤,其內側具有一內環,於該內環相對於該些螺孔之位置具有穿孔,該穿孔具有一襯套,該襯套係突出該穿孔,該碟盤具有複數個固定件,該固定件的外徑與該襯套的內徑之間具有間隙,該固定件的端部與該內環之間具有間隙,該些固定件係穿過該些襯套,並螺固於該輪轂殼體之該些螺孔,以使該碟盤浮動式設置於該輪轂殼體的一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輪轂殼體的一端具有一頸部,該頸部具有一固定座,該些螺孔設於該固定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碟盤為一環體,該內環係穿設於該頸部,並接觸於該固定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環體具有多個散熱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環體之外端面為一外環狀平面,該環體之內端面為一內環狀平面,該內環位於該內環狀平面之內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輪轂殼體的另一端具有卡鉗設置架,以供一卡鉗模組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卡鉗模組內部的兩個來令片係相對設置於該環體之間。
  8. 一種輪轂結構,其包含有:一輪轂殼體,其一端具有複數個螺孔;一碟盤,其具有複數個內突緣,二該內突緣之間具有一凹槽,該凹槽係相對於該螺孔;一固定環,其相對於該螺孔的位置處具有穿孔;以及複數個螺栓,其係穿過該固定環之該穿孔與該碟盤之該凹槽,並與該輪轂殼體之該些螺孔螺合,以將該碟盤浮動式設置於該輪轂殼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輪轂殼體的一端具有一頸部,該頸部具有一固定座,該些螺孔設於該固定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碟盤為一環體,該環體內緣的內環係供穿設該頸部,並接觸於該固定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固定環相對於該內突緣的位置處具有外突緣,該穿孔係位於二該外突緣之間,該固定環係設於該碟盤的內環處,該內突緣具有環片,該外突緣係位於該內突緣之該環片的一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內突緣與該外突緣之間具有空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環體具有多個散熱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環體之外端面為一外環狀平面,該環體之內端面為一內環狀平面,該內環位於該內環狀平面之內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輪轂殼體的另一端具有卡鉗設置架,以供一卡鉗模組設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輪轂結構,其中該卡鉗模組內部的兩個來令片係相對設置於該環體之間。
TW107133399A 2018-09-21 2018-09-21 輪轂結構 TWI673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399A TWI673186B (zh) 2018-09-21 2018-09-21 輪轂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399A TWI673186B (zh) 2018-09-21 2018-09-21 輪轂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3186B true TWI673186B (zh) 2019-10-01
TW202012206A TW202012206A (zh) 2020-04-01

Family

ID=69023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399A TWI673186B (zh) 2018-09-21 2018-09-21 輪轂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318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3309U (en) * 2000-01-26 2001-09-01 Top Image International Inc Improved disc brake plate
US20030006104A1 (en) * 2000-09-21 2003-01-09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Brake disk/hub assembly for vehicle disk brakes
CN101213387A (zh) * 2005-05-17 2008-07-02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盘/盘毂连接装置
EP3020997A1 (en) * 2014-07-24 2016-05-18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Brake disc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7428199A (zh) * 2015-10-22 2017-12-01 日进全球株式会社 车轮轴承组件
EP2691245B1 (en) * 2011-03-31 2018-07-11 Gunite Corporation Disk brake hub assembly
TWM571317U (zh) * 2018-12-11 Hub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71317U (zh) * 2018-12-11 Hub device
TW453309U (en) * 2000-01-26 2001-09-01 Top Image International Inc Improved disc brake plate
US20030006104A1 (en) * 2000-09-21 2003-01-09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Brake disk/hub assembly for vehicle disk brakes
CN101213387A (zh) * 2005-05-17 2008-07-02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盘/盘毂连接装置
EP2691245B1 (en) * 2011-03-31 2018-07-11 Gunite Corporation Disk brake hub assembly
EP3020997A1 (en) * 2014-07-24 2016-05-18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Brake disc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7428199A (zh) * 2015-10-22 2017-12-01 日进全球株式会社 车轮轴承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2206A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33921C2 (ru) Ступи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скового тормоза, тормозной диск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TW201632752A (zh) 盤式制動器卡鉗、制動墊片總成及偏壓構件總成
CN109253189B (zh) 一种卡钳结构
JP2012063011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ローターユニット
TWI673186B (zh) 輪轂結構
JP2018127037A (ja) タイヤホイール、ブレーキロータ及びハブの組付構造
US1727486A (en) Brake drum
WO2015051588A1 (zh) 一种用于机械碟刹的双轴转子装置
US2921651A (en) Air-cooled disc brake with segmental actuator disc
JP3934095B2 (ja) ラジアルマウント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04511737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ディスク
US2181988A (en) Brake
WO2004042247A1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US20220299074A1 (en) Brake assembly
WO2021073427A1 (zh)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TWM628342U (zh) 煞車碟盤
TWM484650U (zh) 煞車碟盤
TW201447135A (zh) 來令片散熱裝置
JP7136027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1473073A (zh) 一种双风道散热的制动盘
TWM642971U (zh) 碟盤
WO2020121829A1 (ja) ブレーキディスクの取付け構造、及びブレーキディスク付き鉄道車輪
CN209892661U (zh) 一种防异响卡钳支架组件
TWI751743B (zh) 浮動式煞車碟盤的輪圈總成架構
JP2006038025A (ja) ディスクロータ取付構造およ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