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5855B -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5855B
TWI665855B TW106142104A TW106142104A TWI665855B TW I665855 B TWI665855 B TW I665855B TW 106142104 A TW106142104 A TW 106142104A TW 106142104 A TW106142104 A TW 106142104A TW I665855 B TWI665855 B TW I6658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nding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6869A (zh
Inventor
詹姆士D 布赫二世
亞倫D 勞爾
艾瑪C 崔卡
傑森C 德恩
Original Assignee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2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58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6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6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5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58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包含一變壓器及一減振器,該減振器包括一鉗位繞組、一第一電容、一第二電容。該鉗位繞組與該變壓器的一次側繞組耦合。經由將該變壓器的一次側繞組至一二次側繞組的漏電感電能儲存於該第二電容,可以回收該電能。當該第二電容放電時,該第二電容內的電能將被傳送到該第一電容。當該第一電容放電時,該第一電容的電能將被送回該電源。因此,該第一電容及該第二電容的電能將不會被一電阻消耗,該低損耗減振器的損耗的電能也因此被降低。

Description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本發明係一種電源轉換器,尤指一種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請參閱圖13所示,一傳統的電源轉換器,例如一返馳式電源轉換器,包含有一輸入端I/P、一包含有一一次側繞組Wp及一二次側繞組Ws的變壓器、一開關21、一減振器22、一輸出二極體Dout、一輸出電容Cout及二輸出端O/P。該開關21與該一次側繞組Wp串聯,並且電連接於該輸入端I/P與地之間;該減振器22包含一電阻R、一電容C、一二極體D。該電阻R與該電容C並聯,且連接於該二極體D的陰極與該輸入端I/P之間。該二極體D的陽極與該一次側繞組Wp及該開關21間的連接點電連接。
該二次側繞組Ws與該一次側繞組Wp耦合,且該二次側繞組Ws電連接於該其中一輸出端O/P其該輸出二極體Dout的陽極之間;該輸出二極體Dout的陰極與另一輸出端O/P連接;該輸出電容Cout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O/P間。
該輸入端I/P進一步電連接一電源23以接收電能。該二輸出端O/P進一步電連接一負載24以將電能傳送至該負載24。
當該開關21不導通而形成一開路時,通過該一次側繞組Wp的一一次側電流Ip以及由該一次側繞組Wp因該一次側電流Ip所產生磁場的磁通量會 隨時間下降。該二次側繞組Ws感應產生的電壓令該輸出二極體Dout處於順向偏壓,使得一輸出電流Iout得以由該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Ws通過,並供應電能給該負載24且對該輸出電容Cout充電。
由於該一次側繞組Wp可能含有電感性阻抗,流通於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電流必須漸進式的改變,否則可能會產生一異常電壓突波。
因此,該一次側繞組Wp與該減振器22提供一電流迴路以維持該一次側電流Ip的流通路徑以避免異常電壓突波。也就是說,該減振器22能保護該電源轉換器,避免該電源轉換器遭到異常電壓突波而損壞。同時該一次側電流Ip對該電容C充電。
請參閱圖14所示,當該開關21導通而形成一閉路時,該一次側繞組Wp直接連接該電源23,因此,流經該一次側繞組Wp的一次側電流Ip增加,且該一次側電流Ip產生磁場的磁通量增加,使得該電源23的能量儲存於該一次側繞組Wp中。此時,該二次側繞組Ws中感應產生的電壓令該輸出二極體Dout處於逆向偏壓,該負載24所需的電能由該輸出電容Cout供給。
進一步來說,該電容C放電時會產生一放電電流Idis。由於該放電電流Idis流過該電阻R,該電阻R會產生電能消耗導致電能浪費。因此,此先前技術的電源轉換器勢必需要進一步進行改良。
本發明係提供一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該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可降低電能的消耗。
為達上述目的,該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包含一輸入端、一低損耗減振器、一變壓器、一開關及二輸出端。
該變壓器包含有一一次側繞組及一二次側繞組,該二次側繞組與該一次側繞組耦合,且該二次側繞組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之間。
該開關與該一次側繞組串聯,且電連接於該輸入端及一接地端之間。該開關與該一次側繞組的連接點為一第一節點。
該低損耗減振器包含有:一鉗位繞組、一第一電感、一第一電容和一第二電容;其中,該鉗位繞組與該一次側繞組耦合且分別連接該接地端和一第二二極體的一端;該第一電感的一端分別和該第二二極體的另端、該第二電容的一端連接,該第一電感的另端和一第三二極體的一端連接;該第三二極體的另端分別和一第一二極體的一端、該第一電容的一端連接;該第一二極體另端和該輸入端連接,該第一電容的另端和該第一節點連接。
該輸入端進一步電連接一電源以接收電能。該二輸出端進一步電連接一負載以將電能傳送至該負載。
當該開關導通而形成閉路時,該電源提供一一次側電流,該一次側電流流過該一次側繞組、該開關並流進該接地端。該第二電容進一步經由該第一電感及該第三二極體對該第一電容充電。
當該開關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一電容會進行放電。進一步來說,由於該鉗位繞組與該二次側繞組耦合,該鉗位繞組產生一相對該接地端的偏移電壓,以對該第二電容充電。
由於該一次側繞組具有電感性阻抗,一流經該一次側繞組的電流必須漸進式的改變,否則將產生一異常電壓突波。
因此,當該開關剛開始不導通轉為開路的時候,該第一二極體因為順向偏壓而導通開啟,且該第一電容提供一電流迴路以維持該流經一次側繞組的電流持續流通,避免產生一異常電壓突波。
綜上所述,經由將該一次側繞組至該二次側繞組的漏電感能量儲存至該第二電容以回收該漏電感能量。當該第二電容放電時,第二電容內的電能進一步被轉移至第一電容,而後當該第一電容放電時,能再被傳回電源。如此一來,該第一電容及該第二電容內的電能不會被一電阻消耗,該低損耗減振器的電能消耗因此可以被降低。
11‧‧‧低損耗減振器
12‧‧‧開關
13‧‧‧電源
14‧‧‧負載
15‧‧‧驅動電路
Wp‧‧‧一次側繞組
Ws‧‧‧二次側繞組
Wc‧‧‧鉗位繞組
C1‧‧‧第一電容
C2‧‧‧第二電容
C3‧‧‧第三電容
Cout‧‧‧輸出電容
R1‧‧‧第一電阻
R2‧‧‧第二電阻
R3‧‧‧第三電阻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D3‧‧‧第三二極體
Dout‧‧‧輸出電容
Dout1‧‧‧第一輸出二極體
Dout2‧‧‧第二輸出二極體
L1‧‧‧第一電感
Lout‧‧‧輸出電感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Q1‧‧‧npn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
Q2‧‧‧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
I/P‧‧‧輸入端
O/P‧‧‧輸出端
Ip‧‧‧一次側電流
Iclamp‧‧‧鉗位電流
Iout‧‧‧輸出電流
Ic2‧‧‧第二電容電流
圖1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的電路圖。
圖2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的一次側繞組、二次側繞組、鉗位繞組的外觀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的第二實施例電路圖。
圖4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第三實施例電路圖。
圖5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第四實施例電路圖。
圖6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第五實施例電路圖。
圖7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第六實施例電路圖。
圖8至圖11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的電流方向示意圖。
圖12係本發明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中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的電壓波形示意圖。
圖13、圖14係一具有習用減振器的習用反馳式電源轉換器的電路及其電流方向示意圖。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係一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該電源轉換器包含有一輸入端I/P、一低損耗減振器11、一開關12、二輸出端O/P及一變壓器,該變壓器包含一一次側繞組Wp及一二次側繞組Ws,該一次側繞組Wp與該二次側繞組Ws耦合。
該開關12與該一次側繞組Wp串聯,且電連接於該輸入端I/P及一接地端之間;該開關12與該一次側繞組Wp的連接點為一第一節點n1。
該輸入端I/P進一步電連接一電源13以由該電源13接收電能,該二輸出端O/P分別連接該二次測繞組Ws的兩端,且該二輸出端O/P進一步電連接一負載14以將電能傳送至該負載14。
該低損耗減振器11包含一鉗位繞組Wc、一第一電容C1、一第二電容C2及一第一電感L1;其中,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側繞組Wc耦合且其兩端分別連接該接地端和一第二二極體D2的一端;該第一電感L1的一端分別和該第二二極體D2的另端、該第二電容C2的一端連接,該第一電感L1的另端和一第三二極體D3的一端連接;該第三二極體D3的另端分別和一第一二極體D1的一端、該第一電容C1的一端連接;該第一二極體D1另端和該輸入端連接,該第一電容C1的另端和該第一節點n1連接。
當該開關12導通形成閉路時,該電源13提供一一次側電流,該一次側電流通過該一次側繞組Wp及該開關12流入該接地端,同時該第二電容C2放電產生一電流Ic2通過該第一電感L1、該第三二極體D3對該第一電容C1充電。
當該開關12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一電容C1進行放電產生一電流Ic1通過該第一二極體D1將電能送回該電源13。由於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測繞組Wp耦合,該鉗位繞組Wc感應產生一電流Iclamp通過該第二二極體D2對該第二電容C2充電。
由於該一次側繞組Wp具有一電感性阻抗,流經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電流必須漸進性的改變以避免產生一異常突波電壓,因此,當該開關12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一電容C1提供一電流迴路以維持流經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電流持續流通,避免產生該異常電壓突波。
綜上所述,經由將該一次側繞組Wp至該二次側繞組Ws的漏電感能量儲存至該第二電容C2以回收該漏電感能量。當該第二電容C2放電時,該第二電容C2內的電能被轉移至該第一電容C1;當該第一電容C1進行放電時,該第一電容內C1的電能被進一步傳送回該電源13。如此一來,該第一電容C1及該第二電容C2內的電能不會被一電阻消耗,該低損耗減振器的電能消耗因此可以被降低。
該第一電容C1電連接於該第一二極體D1的陽極及該第一節點n1之間。該第一二極體D1的陰極電連接該輸入端I/P,該第三二極體D3的陰極電連接該第一二極體D1的陽極,該第一電感L1電連接於該第三二極體D3的陽極及該第二二極體D2的陰極之間。該第二電容C2電連接於該第二二極體D2的陰極及該接地端之間。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側繞組Wp耦合,且該鉗位繞組Wc電連接於該第二二極體D2的陽極與該接地端之間。
當該開關12不導通形成開路時,該第一二極體D1因順向偏壓形成導通,提供該第一電容C1及該一次側繞組Wp一電流迴路以維持流經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電流流通,且該第三二極體D3為一逆向偏壓,避免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電流通過該第一電感L1對該第二電容C2充電;同時,該第二二極體D2為一順向偏壓,提供該鉗位繞組Wc一通路對該第二電容C2充電。當該開關12導通形成閉路時,該鉗位繞組Wc感應產生的電壓令該第二二極體D2為一逆向偏 壓而不導通,避免該第二電容C2放電導致電能通過該鉗位電組Wc流入該接地端。
該二次側繞組Ws與該一次側繞組Wp及該鉗位繞組Wc耦合,且該二次側繞組Ws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O/P之間。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鉗位繞組Wc的極性與該一次側繞組Wp的極性相反。
請進一步參閱圖1及圖2所示,該鉗位繞組Wc的匝數與該一次側繞組Wp的匝數相同,且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側繞組Wp係以雙股線繞法纏繞而形成一雙股繞線。也就是說,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側繞組Wp具有相同圈數,且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側繞組Wp係形成一雙股繞線結構。該鉗位繞組Wc與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雙股繞線結構係為將漏電感降到最低,以提供較佳的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突波一電壓轉換的磁場耦合環境。
請參閱圖3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該低損耗減振器11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電容C3,該第三電容C3電連接於該第二二極體D2的陽極及該第一節點n1之間。由於該一次側繞組Wp至該鉗位繞組Wc的並非完全耦合,漏電感為非零,該第三電容C3鉗制該未耦合的漏電感能量。
請參閱圖4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該低損耗減振器11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阻R1,且該第一電阻R1與該第一電感L1並聯。該並聯的第一電阻R1在每一開關週期間洩流部分該第一電容C1的電荷,以進一步降低該異常電壓突波。
請參閱圖5所示,在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中,該開關12係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該開關12的一汲極為該第一節點n1,且該開關12的一源極電連接該接地端。
該低損耗減振器11進一步包含一npn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npn-type BJT,npn-type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Q1、一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pnp-type BJT,pnp-type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Q2、一第三電阻R3、一驅動電路15。該npn-type BJT Q1的一集極電連接一集極電源Vcc。該集極電源Vcc係提供一集極電壓至該npn-type BJT Q1的集極,例如一12伏特的電壓。
該npn-type BJT Q1的射極電連接至該pnp-type BJT Q2的射極,且該pnp-type BJT Q2的集極電連接該接地端。該npn-type BJT Q1的基極電連接該pnp-type BJT Q2的基極。該第二電阻R2電連接於該pnp-type BJT Q2的射極及該開關12的閘極。
該驅動電路15包含一輸出端,該輸出端輸出一驅動訊號。該第三電阻R3電連接於該驅動電路15的輸出端及該pnp-type BJT Q2的基極之間。該驅動電路15輸出的驅動訊號須經放大後再輸出至該開關12的閘極以明確地控制該開關12,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訊號為一脈寬調變(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訊號。
請參閱圖6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中,該電源轉換器為一順向式轉換器(Forward Converter),且該電源轉換器進一步包含一第一輸出二極體Dout1、一第二輸出二極體Dout2、一輸出電容Cout、一輸出電感Lout。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out1的陽極電連接該二次側繞組Ws的其中一端,該第二輸出二極體Dout2的陽極電連接該二次側繞組Ws的另外一端,且該第二輸出二極體Dout2的陰極電連接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out1的陰極。該輸出電容Cout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O/P之間,該輸出電感L1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out1的陰極及其中一輸出端O/P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二次側繞組Ws的極性與該一次側繞組Wp的極性相同。
請參閱圖7所示,在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中,該電源轉換器係一反馳式電源轉換器(Flyback Converter),且該電源轉換器進一步包含一輸出二極體Dout及一輸出電容Cout。該輸出二極體Dout電連接於該二次側繞組Ws及該二輸出端O/P之間;該輸出二極體Dout的陽極電連接該二次側繞組Ws的一端,且該輸出二極體Dout的陰極電連接其中一輸出端O/P。該輸出電容Cout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O/P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二次側繞組Ws的極性與該一次側繞組Wp的極性相反。
為詳細解釋本發明的電源轉換器,此處採用一反馳式電源轉換器為例。請參閱圖8所示,該第三二極體D3與該第一電容C1的連接點為一第二節點n2,該第二二極體D2的陰極與該第二電容C2的連接點為一第三節點n3。當該返馳式轉換器處於一穩態時,該電源13提供一電源,該電源的電壓值為Vsource,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值為VLC,該第三節點n3的電壓值為一Vclamp,且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值為V1。
當該返馳式電源轉換器處於一穩態且該開關12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與該第三節點n3電壓相同,或者說,VLC等於Vclamp;且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與輸入端I/P的電壓相同,或者說,V1等於Vsource。該第一電容C1的跨壓為Vc1,其中,Vc1為Vsource與Vclamp的差值。
請參閱圖9所示,當該開關12導通而形成閉路時,該第一節點n1與該接地端等電位,例如為0伏特,且該電源提供一一次側電流Ip,該一次側電流Ip流經該一次側繞組Wp、該開關12,並流進該接地端。進一步而言,此時,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值為-Vc1,但該第三節點n3的電壓不產生變動。當該第三二極體D3的陽極電壓大於陰極電壓時,該第三二極體D3受一順向偏壓而導通。因此,該第二電容C2得以放電以產生一電流Ic2以透過導通的該第三二極體D3對該第一電容C1充電,且該第一電感L1與該第二電容C2共振。
當該第三二極體D3的陽極電壓小於陰極電壓時,該第三二極體D3受一逆向偏壓而不導通,因此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不會低於該第三節點n3的電壓,也就是說,當該第一電容C1放電時,該第三二極體D3維持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至少高於該第三節點n3的電壓。
進一步來說,當該第一二極體D1的陽極電壓大於陰極電壓時,該第一二極體D1受一順向偏壓而導通,因此,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不會高於該電源13提供之電壓,也就是說,當該第一電容C1充電時,該第一二極體D1維持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至多不高於該輸入端I/P的電壓。
換言之,該LC諧振槽諧振電壓不高於Vsource,該第三二極體D3避免該第一電容C1放電至低於Vclamp,且該第一二極體D1確保該第二節點n2的VLC不會高於Vsource。
請參閱圖10所示,當該開關12為閉路且該返馳式電源轉換器維持一穩態時,該第二電容C2完成通過該第三二極體D3對該第一電容C1的充電,且該第一電容C1的跨壓接近Vsource。
請參閱圖11所示,當該開關12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開始上升。當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上升時,該第一電容C1的電能經由該第一二極體D1回到該電源13中。也就是說,該第一電容C1進行放電產生一電流Ic1,該電流Ic1流經該第一二極體D1並流入該輸入端I/P以將電能送回該電源13。進一步而言,該一次側電流Ip流經該第一電容C1,以避免產生一異常電壓突波。也就是說,當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上升時,儲存於該第一電容C1的電能經由該第一二極體D1送回該電源13。由於該第一節點n1的電壓上升被抑制,使得該開關12從導通的閉路狀態進入不導通的開路狀態時,流通於該開關12的電流降為零,因此降低開關損失並提升效率。
當該開關12不導通形成開路時,流經該一次側繞組Wp的該一次側電流Ip與該一次側電流Ip產生磁場的磁通量開始下降,該二次側繞組Ws產生的電位差對該輸出二極體Dout為順向偏壓,使得一輸出電流Iout得以流通於該二次側繞組Ws,該二次側繞組Ws的電壓因此得以對該輸出電容Cout重新充電並對該負載14供電。
進一步來說,由於該鉗位繞組Wc與該二次側繞組Ws耦合,該鉗位繞組Wc產生一相對於該接地端的偏移電壓,並輸出一鉗位電流Iclamp通過該第二二極體D2以對該第二電容C2充電。
請參閱圖12所示,圖12係該第一節點n1及該第二節點n2的電壓波形圖。當該開關12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一二極體D1形成導通,該第一電容C1因此提供一電流迴路以維持該一次側繞組Wp的電流持續流通,以避免產生一異常電壓突波。
綜上所述,經由將該一次側繞組Wp至該二次側繞組Ws的漏電感能量儲存至該第二電容C2以回收該漏電感能量,類似於一RCD鉗位減振器。但不同之處在於,該鉗位繞組Wc係一對該一次側繞組Wp相對該接地端的電壓轉換。當該開關12導通而形成閉路且能量由該第一電感L1共振至該第一電容C1時,該能量能自該第二電容C2恢復。當該開關12不導通而形成開路時,該第一電容C1減緩該開關12的開關變換時間,以降低電磁脈衝形成與減少開關損失,並將該漏感電能經由該第一二極體D1送回該電源13。
進一步來說,該第三電容C3係該一次側繞組Wp及該鉗位繞組Wc的耦合電容,目的在於由該一次側繞組Wp取回該一次側繞組Wp的漏感能量,且該第三電容的跨壓一般來說與Vsource相同。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Claims (9)

  1. 一種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包含有:一輸入端;一變壓器,包含有一一次側繞組及一二次側繞組,該一次側繞組和該二次側繞組耦合;一開關,其中該開關與該一次側繞組串聯,且該開關與該一次側繞組電連接於該輸入端及一接地端之間;其中,該開關與該一次側繞組的連接點為一第一節點;二輸出端,與該二次側繞組電連接;一低損耗減振器,包含有:一鉗位繞組、一第一電感、一第一電容和一第二電容;其中,該鉗位繞組與該一次側繞組耦合且分別連接該接地端和一第二二極體的一端;該第一電感的一端分別和該第二二極體的另端、該第二電容的一端連接,該第一電感的另端和一第三二極體的一端連接;該第三二極體的另端分別和一第一二極體的一端、該第一電容的一端連接;該第一二極體另端和該輸入端連接,該第一電容的另端和該第一節點連接;其中:該第一二極體的陰極電連接於該輸入端;該第一電容電連接於該第一二極體的陽極及該第一節點之間;該第三二極體的陰極與該第一二極體的陽極電連接;該第二電容電連接於該第二二極體的陰極與該接地端之間;該第一電感電連接於該第三二極體的陽極及該第二二極體的陰極之間;該鉗位繞組電連接於該接地端及該第二二極體的陽極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其中,該鉗位繞組的極性與該一次側繞組的極性相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其中,該鉗位繞組的圈數與該一次側繞組的圈數相同,且該鉗位繞組與該一次側繞組為一雙股繞線。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其中,該低損耗減振器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電容,電連接於該第二二極體的陽極與該第一節點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其中,該低損耗減振器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阻,係與該第一電感並聯。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其中,該開關係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其中,該開關的汲極係連接該第一節點,且該開關的源極電連接該接地端。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進一步包含:一npn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npn-type BJT,npn-type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其中,該npn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集極電連接一集極電源;一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pnp-type BJT,pnp-type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其中,該npn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射極電連接該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射極;其中,該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集極電連接該接地端;其中,該npn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基極電連接該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基極;一第二電阻,電連接於該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射極及該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的閘極之間;一驅動電路,包含一輸出端,該輸出端輸出一驅動訊號;一第三電阻,電連接於該驅動電路的輸出端及該pnp型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基極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進一步包含:一第一輸出二極體,其中該第一輸出二極體的陽極與該二次側繞組的一端電連接;一第二輸出二極體,其中該第二輸出二極體的陽極與該二次側繞組的另一端電連接,且該第二輸出二極體的陰極與該第一輸出二極體的陰極電連接;一輸出電容,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之間;一輸出電感,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二極體的陰極及其中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該二次側繞組的極性與該一次側繞組的極性相同。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進一步包含:一輸出二極體,電連接於該二次側繞組及該二輸出端之間;其中該輸出二極體的陽極與該二次側繞組的一端電連接,且該輸出二極體的陰極與該二輸出端的其中一輸出端電連接;一輸出電容,電連接於該二輸出端之間;其中,該二次側繞組的極性與該一次側繞組的極性相反。
TW106142104A 2017-12-01 2017-12-01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TWI665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2104A TWI665855B (zh) 2017-12-01 2017-12-01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2104A TWI665855B (zh) 2017-12-01 2017-12-01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6869A TW201926869A (zh) 2019-07-01
TWI665855B true TWI665855B (zh) 2019-07-11

Family

ID=6804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2104A TWI665855B (zh) 2017-12-01 2017-12-01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58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2581B (zh) * 2020-06-03 2021-07-01 亞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減震控制之轉換裝置及其減震控制的操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661A (zh) * 2004-08-05 2006-02-08 雅达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二级增压变换器布局
CN1734911A (zh) * 2004-08-11 2006-02-15 栢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附加线圈的顺送式转换电路
CN101102077A (zh) * 2007-07-20 2008-01-09 曹文领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路
TW201131952A (en) * 2010-03-12 2011-09-16 Nat Univ Chung Cheng Boost type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661A (zh) * 2004-08-05 2006-02-08 雅达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二级增压变换器布局
CN1734911A (zh) * 2004-08-11 2006-02-15 栢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附加线圈的顺送式转换电路
CN101102077A (zh) * 2007-07-20 2008-01-09 曹文领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路
TW201131952A (en) * 2010-03-12 2011-09-16 Nat Univ Chung Cheng Boost type conver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6869A (zh)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3557B (zh) 具有低损耗减振器的电源转换器
TWI430544B (zh) 功率轉換器及功率轉換之方法
US9001538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2016174471A (ja) スナバ回路
KR100403209B1 (ko) Dc-dc 컨버터
TWI732581B (zh) 具減震控制之轉換裝置及其減震控制的操作方法
TWI665855B (zh) 具有低損耗減振器的電源轉換器
CN108199579B (zh) 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
TW201334387A (zh) 直流/直流轉換電路
JP2008535461A5 (zh)
KR101141374B1 (ko) 부스트 컨버터
TW201541827A (zh) 具功因修正之轉換器電路
CN112994473B (zh) 一种高压buck软开关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7154727B (zh) 一种有源吸收自驱动电路
KR102413600B1 (ko) 자기구동 동기 스위치를 이용한 비절연 고전압 출력 dc-dc 컨버터
US7894217B2 (en) DC to DC converter
JP5108600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210444179U (zh) 一种buck电流馈电推挽拓扑串联谐振电路
JP639482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6158422A (ja) フォワード形dc−dcコンバータ回路
TWI580167B (zh) 單級降壓轉換器
CN112564458B (zh) 一种隔离驱动电路
CN210629349U (zh) 一种死区振荡主动阻尼电路
RU107423U1 (ru) Мостовой инвертор с улучшенной рекуперацией энергии
KR102537358B1 (ko) 절연형 스위칭 전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