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0505B -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0505B
TWI640505B TW105142327A TW105142327A TWI640505B TW I640505 B TWI640505 B TW I640505B TW 105142327 A TW105142327 A TW 105142327A TW 105142327 A TW105142327 A TW 105142327A TW I640505 B TWI640505 B TW I6405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extract
ethyl acetate
methan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2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3196A (zh
Inventor
陳日榮
簡麗娥
黃聰龍
鄭凱元
Original Assignee
大仁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仁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大仁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5142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05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3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3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0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0505B/zh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該化合物methyl 2α- O-( E)- p-methoxycinnamoyl-3β-hydroxy-urs-12-en-28-oate如式(I)所示:

Description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化合物,特別是一種可抑制發炎反應的化合物。
當外來病原體入侵人類時,免疫系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藉由引發發炎反應以抵抗外來病原體並促進修復,其中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與發炎反應關係密切,嗜中性白血球受到病原體刺激活化後,會釋放出超氧陰離子(superoxide anion, O 2 •–)及氫氧自由基(hydrogen radical)等活性氧類(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且會釋放出彈性蛋白酶(elastase)、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溶菌酶(lysozyme)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platelet activated factor)等媒介物質以攻擊並分解病原體,然而當嗜中性白血球受到過度或不適當的活化而誘發發炎反應時,不當的發炎反應會導致發炎性疾病,因此開發可有效抑制嗜中性白血球過度或不適當活化的藥物以改善發炎性疾病為醫藥界持續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該化合物如式(I)所示: (I)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或該式(I)化合物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式(I)化合物或該式(I)化合物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用途,其用以製備抑制發炎反應之藥物。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式(I)化合物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其包含一抽取步驟,將一枇杷葉浸泡於一甲醇(Methanol)溶液中進行抽取,以取得一甲醇抽取液;一第一濃縮步驟,濃縮該甲醇抽取液,以取得一甲醇抽取物;一分離步驟,將該甲醇抽取物溶於一混合液,以取得一乙酸乙酯抽出液,該混合液為乙酸乙酯/水混合液(Ethyl acetate:Water, 1:1, v/v);一第二濃縮步驟,濃縮該乙酸乙酯抽出液,以取得一乙酸乙酯抽出物;以及一純化步驟,由該乙酸乙酯抽出物中純化出該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該式(I)化合物可萃取自枇杷葉,由於該式(I)化合物具有抑制發炎反應之活性,因此可用以製備抑制發炎反應之藥物,亦可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一同製備成醫藥組合物,以抑制過度或不適當的發炎反應。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methyl 2α- O-( E)- p-methoxycinnamoyl-3β-hydroxy-urs-12-en-28-oate可經由合成方法取得或自天然物中萃取,在本實施例中,該式(I)化合物係萃取自枇杷葉。 (I)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為薔薇科(Rosaceae)枇杷屬( Eriobotrya)之常綠小喬木,分佈於中國及日本,原產中國西部四川、陝西、湖南、湖北及浙江等省份。小枝密生鏽色絨毛。葉革質,呈倒披針形、倒卵形至矩圓形,先端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邊緣上部有疏鋸齒,表面綠色多皺,背面及葉柄密生灰棕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花梗、萼筒皆密生鏽色絨毛,花白色,芬香,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呈球形或矩圓形,黃色或及桔黃色,果熟期5月至6月。
式(I)化合物之萃取方法: 請參閱第1圖,一種式(I)化合物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10包含「乾燥步驟」11、「抽取步驟」12、「第一濃縮步驟」13、「分離步驟」14、「第二濃縮步驟」15及「純化步驟」16。
請參閱第1圖,於步驟11中進行一乾燥步驟,於通風良好的室溫環境下乾燥一批枇杷葉,在本實施例中,該枇杷葉乾燥後的重量為2.1公斤(2.1 kg)。
請參閱第1圖,於步驟12中進行一抽取步驟,將乾燥後的該枇杷葉浸泡於一甲醇溶液(Methanol, CH 3OH)中,於室溫下進行冷浸抽取,以取得一甲醇抽取液,較佳地,該甲醇溶液濃度為99.5%,在本實施例中,該抽取步驟係將乾燥後的該枇杷葉(2.1公斤)浸泡於99.5%甲醇溶液(20公升)中反覆進行三次抽取,以取得該甲醇抽取液。
請參閱第1圖,於步驟13中進行一第一濃縮步驟,濃縮該甲醇抽取液,以取得一甲醇抽取物,較佳地,該第一濃縮步驟為減壓濃縮,該第一濃縮步驟係將該甲醇抽取液置於減壓濃縮機中進行減壓濃縮,由於減壓會降低甲醇沸點使其蒸發,因此可濃縮該甲醇抽取液以取得該甲醇抽取物,在本實施例中,於該第一濃縮步驟取得的該甲醇抽取物重量為208公克(208 g)。
請參閱第1圖,於步驟14中進行一分離步驟,將該甲醇抽取物溶於一混合液中,以分別取得一乙酸乙酯抽出液及一水層抽出液,該混合液為乙酸乙酯/水混合液(Ethyl acetate:Water, 1:1, v/v),在本實施例中,係將208公克的該甲醇抽取物溶於該混合液中,以分別取得該乙酸乙酯抽出液及該水層抽出液。
請參閱第1圖,於步驟15中進行一第二濃縮步驟,濃縮該乙酸乙酯抽出液,以取得一乙酸乙酯抽出物,較佳地,該第二濃縮步驟為減壓濃縮,該第二濃縮步驟係將該乙酸乙酯抽出液置於減壓濃縮機中進行減壓濃縮,使該乙酸乙酯抽出液中的乙酸乙酯蒸發,因此可濃縮該乙酸乙酯抽出液以取得該該乙酸乙酯抽出物,在本實施例中,於該第二濃縮步驟取得的該乙酸乙酯抽出物重量為69公克(69 g)。
請參閱第1圖,於步驟16中進行一純化步驟,該純化步驟係由該乙酸乙酯抽出物中純化出該式(I)化合物,較佳地,該純化步驟包含一第一層析步驟、一第二層析步驟及一第三層析步驟。
該第一層析步驟係利用一第一沖提液沖提該乙酸乙酯抽出物,以取得一第一純化物,該第一沖提液為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 n-Hexane/Ethyl acetate, 3:1, v/v),較佳地,該乙酸乙酯抽出物係填充於一第一層析管柱中(Silica gel, Kieselgel 230-400 mesh, Merck),利用該第一沖提液進行管柱層析(Column Chromatography)以取得該第一純化物,在本實施例中,於該第一層析步驟取得的該第一純化物重量為5.5公克(5.5 g)。
該第二層析步驟係利用一第二沖提液沖提該第一純化物,以取得一第二純化物,該第二沖提液為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CH 2Cl 2/Methanol, 5:1, v/v),較佳地,該第一純化物係填充於一第二層析管柱中(Silica gel, Kieselgel 70-230 mesh, Merck),利用該第二沖提液進行管柱層析(Column Chromatography)以取得該第二純化物,在本實施例中,於該第二層析步驟取得的該第二純化物重量為98毫克(98 mg)。
該第三層析步驟係利用一第三沖提液沖提該第二純化物,以取得該式(I)化合物,該第三沖提液為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液(CH 2Cl 2/Acetone, 5:1, v/v),較佳地,該第二純化物係置於一薄層層析片(Kieselgel 60, F254, 0.5 mm, Merck),利用該第三沖提液進行薄層層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以取得該式(I)化合物,在本實施例中,於該第三層析步驟取得的該式(I)化合物重量為5.3毫克(5.3 mg),其中該式(I)化合物為白色非晶形粉末。
式(I)化合物之結構鑑定: 請參閱第2圖,其為該式(I)化合物之電噴灑游離質譜(ESI-M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分析圖譜,經由ESI-MS可觀察到偽分子離子峰[M+Na] +m/z669。請參閱第3圖,其為該式(I)化合物之高解析電噴灑游離質譜(HR-ESI-MS, 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分析圖譜,HR-ESI-MS顯示該式(I)化合物之分子式組成為C 41H 58O 6,偽分子離子峰[M+Na] +m/z669.4131,其中本發明係利用布魯克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之質譜儀(Bruker APEX II Mass Spectrometer)進行質譜測定。
請參閱第4圖,其為該式(I)化合物之紅外線光譜(IR, Infrared Spectroscopy),由IR可知該式(I)化合物在3522 cm -1有羥基(hydroxyl group)之吸收,並在1717 cm -1有羰基(carbonyl group)之吸收,顯示該式(I)化合物具有羥基及羰基,其中,本發明係利用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之紅外線光譜儀(Perkin Elmer system 2000 FT-IR Spectrometer)及溴化鉀鹽片(KBr)進行紅外線光譜測定。
請參閱第5及6圖,分別為該式(I)化合物之氫核磁共振圖譜( 1H-NMR,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DCl 3, 500 MHz)及碳核磁共振圖譜( 13C-NMR,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DCl 3, 125 MHz),經由 1H-NMR及 13C-NMR可得知該式(I)化合物C-2上接有2α- O-( E)- p-甲氧基桂皮醯基[2α- O-( E)- p-methoxycinnamoyl group] [δ H3.84(3H, s, OMe-4′), 6.30(1H, d, J=16.0 Hz, H-8′), 6.90(2H, d, J= 8.5 Hz, H-3′ and 5′), 7.47(2H, d, J= 8.5 Hz, H-2′ and 6′), 7.64(1H, d, J= 16.0 Hz, H-7′); δ C55.4(OMe-4′), 114.3(C-3′), 114.3(C-5′), 115.6(C-8′), 127.1(C-1′), 129.8(C-2′), 129.8(C-6′), 144.7(C-7′), 161.4(C-4′), 167.8 (C-9′)],此可由H-2(δ H5.08)與C-1(δ C44.0),C-3(δ C81.0),C-9′(δ C167.8)之間具有HMBC關係,且H-8′(δ H6.30)與C-1′(δ C127.1)之間具有HMBC關係予以證實。
其中,本發明利用美商瓦里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超導核磁共振儀(Varian Inova 500及Varian Mercury 400)進行核磁共振測定,測定溶媒均使用氘代氯仿 (CDCl 3),以四甲基矽烷(TMS, tetramethylsilane)為內部標準,訊號所表示的singlet, doublet, double doublet, triplet, multiplet, broad分別以s, d, dd, t, m, br為縮寫代號,OH均有添加重水(D 2O)後消失後以證明。
請參閱第7及8圖,分別為該式(I)化合物之核歐佛豪瑟效應圖譜(NOESY, 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及異核化學位移相關圖譜(HMBC, Heteronuclear Multiple-Bond Correlation),該式(I)化合物之關鍵取代基位置可經由NOESY(第7圖)及HMBC(第8圖)予以確認:(a)H-2(δ H5.08)與H-1(δ H1.06, 2.08), H-24(δ H0.90)之間具有NOESY關係; (b)H-3(δ H3.29)與H-5(δ H0.87), H-23(δ H1.08)之間具有NOESY關係; (c)H-12(δ H5.24)與H-18(δ H2.23), H-29(δ H0.84), H-11(δ H1.94)之間具有NOESY關係; (d)H-2′/H-6′(δ H7.47)與H-3′/H-5′(δ H6.90), H-7′(δ H7.64)之間具有NOESY關係; (e)H-3′/H-5′(δ H6.90與H-2′/H-6′(δ H7.47), OMe-4′(δ H3.84)之間具有NOESY關係; (f)H-2(δ H5.08)與C-1(δ C44.0), C-2(δ C81.0), C-9′(δ C167.8)之間具有HMBC關係; (g)H-3(δ H3.29)與C-2(δ C73.3)之間具有HMBC關係; (h)H-18(δ H2.23)與C-12(δ C125.2), C-13(δ C138.2), C-16(δ C24.2), C-17(δ C48.0), C-28(δ C178.0)之間具有HMBC關係; (i)COO MeH3.61)與C-28(δ C178.0)之間具有HMBC關係; (j)OMe-4′(δ H3.84)與C-4′(δ C161.4)之間具有HMBC關係; (k)H-5′(δ H6.90)與C-1′(δ C127.1), C-3′(δ C114.3), C-4′(δ C161.4)之間具有HMBC關係; (l)H-6′ (δ H7.47)與C-2′(δ C129.8), C-5′ (δ C114.3), C-4′(δ C161.4), C-7′(δ C144.7)之間具有HMBC關係; (m) H-7′(δ H7.64)與C-2′/C-6′(δ C129.8), C-8′(δ C115.6), C-9′(δ C167.8)之間具有HMBC關係。
請參閱第9、10及11圖,分別為該式(I)化合物之異核單量子相關圖譜(HSQC, Heteronuclear Singular Quantum Correlation)、無畸變極化轉移增益圖譜(DEPT, 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及 1H- 1H關聯性磁振頻譜( 1H- 1H COSY, 1H- 1H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透過HMBC(第8圖)、HSQC(第9圖)及DEPT(第10圖)實驗可進一步證實 13C-NMR(第6圖)之數據,且綜合上述資料分析及NOESY(第7圖)、HMBC(第8圖)、HSQC(第9圖)及 1H- 1H COSY(第11圖)實驗結果可推定該式(I)化合物為methyl 2α- O-( E)- p-methoxycinnamoyl-3β-hydroxy-urs-12-en-28-oate,經SciFinder化學資料庫檢索後確認其為新化合物。
式(I)化合物抑制發炎反應之活性分析: 由於 N-甲醯-L-甲硫氨醯-L-亮氨醯-L-苯丙氨酸/細胞鬆弛素B(fMLP/CB, N-formyl-L-methionyl-L-leuckyl-L-phenylalanine/cytochalasin B)可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釋放超氧陰離子(superoxide anion)及彈性蛋白酶(elastase),而超氧陰離子及彈性蛋白酶與發炎性疾病有關,因此本發明藉由分析該式(I)化合物對於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及彈性蛋白酶的抑制效果,以評估該式(I)化合物抑制發炎反應的活性。
由抑制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的分析結果得知,10 μg/ml的該式(I)化合物對於fMLP/CB誘導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的抑制率為30.16±5.12%,證明該式(I)化合物確實可抑制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其中正控制組(positive control)為二亞苯基碘(diphenyleneiodonium),為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抑制劑(NADPH oxidase inhibitor),於相同試驗中,10 μg/ml二亞苯基碘對於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的抑制率為100%。
由抑制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彈性蛋白酶的分析結果得知,該式(I)化合物的半抑制劑量(IC 50)為4.73±0.62 μg/ml,顯示4.73±0.62 μg/ml的該式(I)化合物即可抑制50%的彈性蛋白酶釋放量,證明該式(I)化合物確實可有效抑制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彈性蛋白酶,其中正控制組(positive control)為苯甲基磺醯氟(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為絲胺酸蛋白酶抑制劑(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於相同試驗中,苯甲基磺醯氟的半抑制劑量(IC 50)為34.0±49 μg/ml,顯示該式(I)化合物抑制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彈性蛋白酶的效果優於苯甲基磺醯氟。
由上述抑制發炎反應分析結果可得知,該式(I)化合物可抑制fMLP/CB誘導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及彈性蛋白酶,該式(I)確實具有抑制發炎反應之活性,因此該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用以製備抑制發炎反應之藥物,較佳地,該式(I)化合物可用以製備抑制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或彈性蛋白酶之藥物。
此外,該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製備成一種含有該式(I)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較佳地,該醫藥組合物係以液體、膠囊、片劑或錠劑形式存在。
該式(I)化合物抑制發炎反應之實驗方法包含人類嗜中性白血球的製備、超氧陰離子釋放測定及彈性蛋白酶釋放測定,詳細說明如下。
人類嗜中性白血球的製備: 自年約20-30歲的健康捐血者(作息正常且禁服藥物二週以上),以真空無菌採血管於手肘靜脈採血,約30-80 ml。利用聚蔗糖梯度(Ficoll gradient)離心法,將嗜中性白血球分離,方法如下:男性全血於25℃下離心10分鐘(650 g),女性全血於25℃下離心8分鐘(650 g),離心後去除上清液,將下層血球與3% 聚葡萄糖(dextran)溶液以等體積混合,於室溫下靜置30分鐘。將含有嗜中性白血球的上層覆蓋於裝有等體積聚蔗糖溶液(Histopaque-1077)的50 ml離心管中,於20℃下離心35分鐘(400 g),離心後取沈澱物(pellet)。利用低張溶液溶血的方法將殘存的紅血球脹破。最後,於4℃下離心10分鐘(400 g),離心後去除上清液,將分離出的嗜中性白血球懸浮於冰浴的漢克平衡鹽緩衝液(HBSS, Hank’s buffered saline solution)中。
超氧陰離子釋放測定: 將含有0.5 mg/ml亞鐵細胞色素 c(ferricytochrome c)、1 mM 氯化鈣(CaCl 2)及1 mM 氯化鎂(MgCl 2)的嗜中性白血球懸浮液 (6×10 5cells/ml)預熱5分鐘使達37 ℃,分別加入該式(I)化合物及正控制組二亞苯基碘(diphenyleneiodonium)作用5分鐘後,再加入fMLP(0.1 μM)/CB(1 μg/ml))反應10分鐘。使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計於波長550 nm下測量其吸光值。嗜中性白血球所釋出的超氧陰離子量(extinction coefficient 21.1/mM/cm)可經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uperoxide dismutase, 100 U/ml)抑制亞鐵細胞色素 c還原計算得知,其中為ΔA 550待測樣品的吸光值減去SOD抑制組之吸光值,ΔC為待測檢品的超氧陰離子產量。 ΔA 550=extinction coefficient×1×ΔC ΔC=ΔA 550/(21.1/mM/cm×1 cm) ΔC=ΔA 550×47.4 nmol/ml
彈性蛋白酶釋放測定: 將含有甲氧基琥珀醯-丙胺酸-丙胺酸-脯胺酸-纈胺酸-對硝苯胺(Ms-Ala-Ala-Pro-Val-pNA, Methoxysuccinyl-Ala-Ala-Pro-Val-p-nitroanilide)的嗜中性白血球懸浮液預熱5分鐘使達37 ℃,分別加入該式(I)化合物及正控制組苯甲基磺醯氟(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作用5分鐘後,再加入fMLP/CB反應10分鐘。使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計,於波長405 nm下測量其吸光值。
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任何熟知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之任何變化與修改,均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 式(I)化合物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11 乾燥步驟 12 抽取步驟 13 第一濃縮步驟 14 分離步驟 15 第二濃縮步驟 16 純化步驟
第1圖: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式(I)化合物之萃取方法流程圖。 第2圖:該式(I)化合物之電噴灑游離質譜分析圖譜(ESI-MS)。 第3圖:該式(I)化合物之高解析電噴灑游離質譜分析圖譜(HR-ESI-MS)。 第4圖:該式(I)化合物之紅外線光譜(IR)。 第5圖:該式(I)化合物之氫核磁共振圖譜( 1H-NMR)。 第6圖:該式(I)化合物之碳核磁共振圖譜( 13C-NMR)。 第7圖:該式(I)化合物之核歐佛豪瑟效應圖譜(NOESY)。 第8圖:該式(I)化合物之異核化學位移相關圖譜(HMBC)。 第9圖:該式(I)化合物之異核單量子相關圖譜(HSQC)。 第10圖:該式(I)化合物之無畸變極化轉移增益圖譜(DEPT)。 第11圖:該式(I)化合物之關聯性磁振頻譜( 1H- 1HCOSY)。

Claims (10)

  1. 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2.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或該式(I)化合物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3.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式(I)化合物或該式(I)化合物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用途,其用以製備抑制發炎反應之藥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用途,其用以製備抑制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陰離子之藥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用途,其用以製備抑制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彈性蛋白酶之藥物。
  6.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式(I)化合物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其包含:一抽取步驟,將一枇杷葉浸泡於一甲醇(Methanol)溶液中進行抽取,以取得一甲醇抽取液;一第一濃縮步驟,濃縮該甲醇抽取液,以取得一甲醇抽取物;一分離步驟,將該甲醇抽取物溶於一混合液,以取得一乙酸乙酯抽出液,該混合液為乙酸乙酯/水混合液(Ethyl acetate:Water,1:1,v/v);一第二濃縮步驟,濃縮該乙酸乙酯抽出液,以取得一乙酸乙酯抽出物;以及一層析純化步驟,由該乙酸乙酯抽出物中純化出該式(I)化合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萃取方法,其中該甲醇溶液濃度為99.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萃取方法,其中該第一濃縮步驟及該第二濃縮步驟為減壓濃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萃取方法,其中該層析純化步驟包含:一第一層析步驟,利用一第一沖提液沖提該乙酸乙酯抽出物,以取得一第一純化物,該第一沖提液為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n-Hexane/Ethyl acetate,3:1,v/v);一第二層析步驟,利用一第二沖提液沖提該第一純化物,以取得一第二純化物,該第二沖提液為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CH2Cl2/Methanol,5:1,v/v);以及一第三層析步驟,利用一第三沖提液沖提該第二純化物,以取得該式(I)化合物,該第三沖提液為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液(CH2Cl2/Acetone,5:1,v/v)。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萃取方法,其中於該抽取步驟前另包含一乾燥步驟,該乾燥步驟係乾燥該枇杷葉。
TW105142327A 2016-12-20 2016-12-20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TWI640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2327A TWI640505B (zh) 2016-12-20 2016-12-20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2327A TWI640505B (zh) 2016-12-20 2016-12-20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3196A TW201823196A (zh) 2018-07-01
TWI640505B true TWI640505B (zh) 2018-11-11

Family

ID=63639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327A TWI640505B (zh) 2016-12-20 2016-12-20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050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4993B (zh) * 2009-10-28 2013-02-11 Jen Li Biotech Co Ltd 可用於保護肝臟及/或降脂肪之枇杷葉細胞之萃取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TWI515004B (zh) * 2011-08-25 2016-01-01 Jih Jung Chen Novel biphenyl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Magnolia officinalis and their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TW201607548A (zh) * 2014-08-22 2016-03-01 大仁科技大學 白木香萃取物製備方法,及多種黃酮類及固醇類化合物之用途
TW201636040A (zh) * 2015-04-15 2016-10-16 施純青 枇杷葉細胞的萃取物委陵菜酸及其用於降血糖及/或減少肝臟脂肪之用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4993B (zh) * 2009-10-28 2013-02-11 Jen Li Biotech Co Ltd 可用於保護肝臟及/或降脂肪之枇杷葉細胞之萃取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TWI515004B (zh) * 2011-08-25 2016-01-01 Jih Jung Chen Novel biphenyl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Magnolia officinalis and their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TW201607548A (zh) * 2014-08-22 2016-03-01 大仁科技大學 白木香萃取物製備方法,及多種黃酮類及固醇類化合物之用途
TW201636040A (zh) * 2015-04-15 2016-10-16 施純青 枇杷葉細胞的萃取物委陵菜酸及其用於降血糖及/或減少肝臟脂肪之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3196A (zh) 201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o et al. Saponins from seeds of Genus Camellia: Phytochemistry and bioactivity
JP5087400B2 (ja) アンゲロイル基を有する抗腫瘍化合物
CN104586945B (zh) 啤酒花总黄酮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制备预防和治疗肝损伤、癌症药物的应用
WO2017133465A1 (zh) 一种黄芩苷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
CN103665082B (zh) 雪胆葫芦烷型四环三萜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003214A (zh) 一种从土贝母中提取的皂苷化合物及其方法和应用
CN103626824B (zh) 一种雪胆葫芦烷型四环三萜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848565B (zh) 单萜基双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49281A (zh) 一种依匹斯汀杂质a的制备方法
TWI640505B (zh)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枇杷葉之方法
CN102335348A (zh) 一种用于防治帕金森氏病的天麻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084B (zh) 从凌霄属植物花中提取制备高纯度毛蕊花糖苷的方法
TWI533880B (zh) 具抗發炎活性之黃酮類化合物,及5,3'-二羥基-7,4'-二甲氧基黃酮之用途
CN101205249B (zh) 从黑刺菝葜植物中制备拉肖皂苷元的方法
TW201823224A (zh)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自白木香種子之方法
KR101620815B1 (ko) 해양 진균에서 분리한 페니실리놀라이드 a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5884715A (zh) 一种苄达赖氨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06674086B (zh) 一种哌啶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7220044A2 (zh) 联苯苄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保肝作用
CN110563688B (zh) 具有抗补体活性的苯并吡喃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4086559B (zh) 一种二萜类化合物的晶型
TWI574966B (zh) 化合物及其醫藥組合物、用途及萃取方法
CN101497846A (zh) 红厚壳精油成份的提取方法
CN110642735A (zh) 一种丹酚酸a类似物及其作为抗氧化剂的用途
CN116332765B (zh) 一种烷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