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2878B -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2878B
TWI632878B TW106141717A TW106141717A TWI632878B TW I632878 B TWI632878 B TW I632878B TW 106141717 A TW106141717 A TW 106141717A TW 106141717 A TW106141717 A TW 106141717A TW I632878 B TWI632878 B TW I6328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pair
caulking
bracket
insp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1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056A (zh
Inventor
蓙谷誠
松原隆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2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28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2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05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7/02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sensor and obje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包括拉頭支承部(15);支架構件(27A、27B);用於使支架構件在上下方向上移動的上下驅動機構;用於使支架構件在水平方向上接近或者遠離的水平驅動機構以及判定部。一對支架構件包括:一對觸頭(63A、63B)和用於檢測一對觸頭間的水平間隔距離的位移檢測部(140)。在使一對觸頭抵接於拉頭蓋的側面的狀態下,判定部判定通過位移檢測部檢測出的水平間隔距離是否在預先確定的容許範圍內。

Description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拉頭蓋的嵌縫(caulking)檢查裝置,該拉頭蓋嵌縫於拉鏈用拉頭上。
一種拉頭自動組裝機為公眾所知,其將拉鏈用拉頭(以下,簡稱為「拉頭」)的頭體、彈片、拉手等按照該順序供給至轉台並暫時組裝拉頭,之後,將拉頭蓋蓋在形成於拉頭的頭體上的柱部上,自蓋側面向柱部按壓嵌縫沖頭,從而將蓋嵌縫固定於頭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111179號
在專利文獻1的拉頭組裝機中,在進行完頭體、彈片、拉手及拉頭蓋的組裝後能夠自動進行功能檢查。但是,拉頭蓋向頭體的嵌縫的檢查無法自動化地進行,而是通過抽樣完成品的拉頭,在與 拉頭的組裝工序不同的場所,檢查員使用千分表(dial gauge)等,來判定嵌縫是否合格。
由於該嵌縫的檢查是抽樣調查,因此,不但需要另外耗費檢查工時,而且還有嵌縫不足等的缺陷品混入製品的風險。另外,在嵌縫沖頭發生破損的情況下,不能立刻檢查出破損,在抽樣檢查中檢查出異常的時候很多拉頭的組裝已經結束,從工作效率及成本方面需要改善。
本發明鑒於上述事實,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在進行完拉頭的組裝後,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能夠針對全部拉頭自動進行拉鏈用拉頭的拉頭蓋的嵌縫狀態的檢查,不需要增加檢查工時、檢查員,就能夠以高工作效率防止製品中混入嵌縫缺陷品。
(1)一種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用於檢查拉鏈用拉頭的拉頭蓋的嵌縫狀態,在該拉鏈用拉頭中,在形成於所述拉鏈用拉頭的頭體的上表面的支柱上,設有覆蓋所述支柱的外側的所述拉頭蓋,所述拉頭蓋的側面嵌縫固定於所述支柱,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拉頭支承部,其用於支承所述頭體;一對支架構件,該一對支架構件在所述拉頭支承部的上方分別配置在夾著所述頭體的一側和另一側,且該一對支架構件以能夠上下移動及水平移動的方式被支承; 上下驅動機構,其用於使一對所述支架構件在上下方向上一體地移動;水平驅動機構,其用於使一對所述支架構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或者遠離;以及判定部,其用於判定所述嵌縫狀態是否合格,一對所述支架構件包括:一對觸頭,該一對觸頭分別設於一對所述支架構件的下端部,且該一對觸頭以在水平方向上同軸的方式配置;以及位移檢測部,其用於檢測一對所述觸頭間的水平間隔距離,在使一對所述觸頭自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分別抵接於所述拉頭蓋的所述側面的狀態下,所述判定部判定通過所述位移檢測部檢測出的所述水平間隔距離是否在預先確定的容許範圍內。
採用本發明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能夠針對所有拉頭在拉頭的組裝之後立刻自動地進行嵌縫部向拉頭蓋的頭體的嵌縫的檢查。由此,不需要檢查員的檢查工時,就能夠可靠地防止嵌縫缺陷品混入製品中。
11‧‧‧基台
13‧‧‧轉台
15‧‧‧拉頭支承部
17‧‧‧螺栓
19‧‧‧主體部
21‧‧‧上下引導構件
21a‧‧‧軌道
25‧‧‧支架支承構件
27A、27B‧‧‧支架構件
29‧‧‧凸輪面
31A、31B‧‧‧板狀凸輪
32‧‧‧銷
33‧‧‧支承架
35‧‧‧上方卡合部
37‧‧‧下方卡合部
39A、39B‧‧‧凸輪從動件
41‧‧‧撐條
43‧‧‧銷
45‧‧‧框部
45a‧‧‧背板部
45b‧‧‧側板部
47‧‧‧直線軌道(水平引導部)
51A、51B‧‧‧相對板
53‧‧‧安裝孔
55‧‧‧渦流式位移感測器
55a‧‧‧檢測面
59‧‧‧螺旋彈簧(彈性拉伸構件)
61a‧‧‧相對面
61A、61B‧‧‧腿部
63A、63B‧‧‧觸頭
67‧‧‧貫通孔
69‧‧‧頂銷
71‧‧‧壓縮螺旋彈簧(彈性施力構件)
73‧‧‧突出片
75‧‧‧壓接銷
77‧‧‧判定部
79‧‧‧判定電路
81‧‧‧記憶體
91‧‧‧止動件
100‧‧‧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嵌縫檢查裝置)
140‧‧‧位移檢測部
200‧‧‧拉頭
210‧‧‧頭體
211‧‧‧上翼板
213‧‧‧下翼板
215‧‧‧引導柱
217‧‧‧引導槽
219‧‧‧爪孔
221‧‧‧支柱
223‧‧‧卡合柱
225‧‧‧槽
227‧‧‧嵌縫孔
230‧‧‧拉頭蓋
231‧‧‧上面板
233‧‧‧前面板
235‧‧‧後面板
237‧‧‧側面板
239‧‧‧卡止片
241‧‧‧凸輪面
243‧‧‧停止爪
245‧‧‧嵌縫部
250‧‧‧彈片
253‧‧‧後端部
270‧‧‧拉手
271‧‧‧軸
300‧‧‧拉頭組裝機
301‧‧‧中央架
305‧‧‧頭體供給裝置
307‧‧‧頭體有無檢查裝置
309‧‧‧彈片供給及彈片嵌縫裝置
311‧‧‧彈片長度檢查裝置
313‧‧‧拉手供給裝置
315‧‧‧拉手有無檢查裝置
317‧‧‧蓋供給裝置
319‧‧‧蓋安裝裝置
321‧‧‧完成品檢查裝置
323‧‧‧完成品排出裝置
CL‧‧‧軸線
CR‧‧‧拉頭輸送路徑
L、L0‧‧‧距離
P、R1、W‧‧‧箭頭
ST1~ST12‧‧‧第1站~第12站
圖1是拉鏈用拉頭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組裝完成的拉鏈用拉頭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將組裝完成的拉鏈用拉頭的拉手向斜上方拉起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檢查拉頭蓋的側面板的嵌縫部的情況的拉鏈用拉頭的立體圖。
圖5是拉頭組裝機的示意性的俯視圖。
圖6是固定於基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的立體圖。
圖7是上下引導構件的立體圖。
圖8是支架支承構件的後面側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自支架支承構件的斜前面側看到的一對支架構件支承構造的立體圖。
圖10是圖6所示的嵌縫檢查裝置的主體部的正視圖。
圖11A是階段性地表示嵌縫檢查裝置的嵌縫檢查工序的工序說明圖。
圖11B是階段性地表示嵌縫檢查裝置的嵌縫檢查工序的工序說明圖。
圖11C是階段性地表示嵌縫檢查裝置的嵌縫檢查工序的工序說明圖。
圖12是表示根據通過位移檢測部檢測出的距離來進行嵌縫是否合格的判定的判定部的結構的方塊圖。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在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之前,說明作為嵌縫檢查裝置的檢查對象的拉鏈用拉頭。
<拉鏈用拉頭的結構>
圖1是拉鏈用拉頭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組裝完成的拉鏈用拉頭的剖視圖。
拉鏈用拉頭(拉頭)200包括:頭體210、拉頭蓋230、彈片250和拉手270。
在頭體210中,利用引導柱215連結上翼板211和下翼板213,且頭體210具有引導未圖示的拉鏈鏈牙的引導槽217。在上翼板211的後方(圖2的左側),開設有作為缺口部的爪孔219。
在上翼板211的前方(圖2的右側)設有支柱221,在上翼板211的後方設有卡合柱223。在與上翼板211的前後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彈片安裝用的槽225。槽225的前方側連續至支柱221,槽225的後方側經過卡合柱223連續至更後方。
這裡的前方、後方是拉頭200沿著拉鏈鏈牙移動的方向。 使拉鏈鏈牙分離的拉頭200的移動方向為後方,使拉鏈鏈牙嚙合的拉頭200的移動方向為前方。
拉頭蓋230由上面板231、前面板233、後面板235及一對側面板237包圍,拉頭蓋230形成為在前後方向上較長,且下表面開口的大致箱型形狀。在後面板235的下端,與後面板235連續地設有卡止片239,在一對側面板237的下表面分別向下方地形成有大致圓弧狀的凸輪面241和靠後方地設置的停止爪243。
彈片250嵌合並安裝於頭體210的彈片安裝用的槽225。 彈片250的後端部253自卡合柱223向後方突出。拉手270具有軸271,軸271以位於支柱221和卡合柱223之間的方式載置於頭體210的上表面。
拉頭蓋230覆蓋頭體210的支柱221和卡合柱223,拉頭蓋230以卡止片239與彈片250的後端部253的下表面接觸的方式配置於頭體210的上表面。該拉頭蓋230的一對側面板237的靠前部的部分嵌縫於支柱221的嵌縫孔227。由此,拉頭蓋230能夠以嵌縫孔227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擺動自如地安裝於頭體210。拉頭蓋230的通過嵌縫於嵌縫孔227而形成的側面板237的凹部成為嵌縫部245。在像這樣安裝於頭體210的拉頭蓋230中,其上面板231與頭體210的上翼板211是平行的。
即,如圖2所示,拉頭蓋230以在彈片250的彈性力的作用下呈擺動至向下方的姿勢的狀態,即,如圖示例那樣與頭體210平行的水平狀態,保持於頭體210。當拉頭蓋230呈向下方的姿勢時,停止爪243自爪孔219向頭體210的引導槽217突出,插入未圖示的拉鏈的拉鏈鏈牙間,從而鎖住拉鏈使得拉頭200無法移動。
圖3是表示將組裝完成的拉鏈用拉頭的拉手向斜上方拉起的狀態的剖視圖。當用手拉住拉手270向斜上方移動時,拉手270的軸271抵接於拉頭蓋230的凸輪面241。然後,拉頭蓋230克服彈片250的彈性力以嵌縫部245(嵌縫孔227)為中心擺動至 向上方的姿勢。
當拉頭蓋230呈向上方的姿勢時,停止爪243自頭體210的引導槽217脫出,拉頭200能夠沿著未圖示的拉鏈鏈牙移動。 另外,隨著將手自拉手270離開,拉頭蓋230在彈片250的彈性力的作用下擺動至向下方的姿勢。由此,停止爪243阻止拉頭200的移動。
上述結構的拉頭200能夠通過拉頭組裝機連續地組裝。 特別地,關於拉頭蓋230,是以如下狀態被組裝的,即,在覆蓋自拉頭200的頭體210立設的支柱221的外側的拉頭蓋230配置於支柱221,且拉頭蓋230的側面嵌縫固定於支柱221。在該拉頭組裝機上,搭載有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從而檢查拉頭的嵌縫狀態。
圖4是表示檢查拉頭蓋230的側面板237的嵌縫部245的情況的拉鏈用拉頭的立體圖。
大致地說,針對嵌縫檢查裝置而言,在進行完拉頭蓋230的嵌縫後,一邊按壓拉頭蓋230的上面板231(箭頭W),一邊使後述的一對觸頭沿箭頭P方向抵接在作為一對側面板237的凹部的嵌縫部245上,基於檢測到的一對觸頭之間的距離,來檢查嵌縫是否正常進行。
<拉頭組裝機>
接下來,說明拉頭組裝機的大致結構。
圖5是拉頭組裝機300的示意性的俯視圖。
拉頭組裝機300包括:中央架301,其配置於組裝機中央部;大致環狀的基台11,其能夠被中央架301引導地進行升降驅動;以及轉台13,其能夠在基台11的周圍以預定的一定角度沿圖中箭頭R1方向間歇旋轉,從而輸送拉頭。在轉台13形成有圖中CR所示的圓環狀的拉頭輸送路徑。
基台11通過未圖示的上下驅動裝置以一定的行程連續地被升降驅動。在基台11上,沿周向配置有合計12個站ST(第1站ST1~第12站ST12)。在第1站ST1配置有供給拉頭的頭體210的頭體供給裝置305。
在第2站ST2配置有頭體有無檢查裝置307,該頭體有無檢查裝置307檢查在轉台13是否被供給有頭體210。
在第3站ST3配置有彈片供給及彈片嵌縫裝置309,該彈片供給及彈片嵌縫裝置309將彈片250供給至頭體210並將彈片250嵌縫於頭體210。彈片供給及彈片嵌縫裝置309將彈片250供給至頭體210的槽225,並將彈片250嵌縫於槽225。
在第4站ST4配置有彈片250的彈片長度檢查裝置311。 彈片長度檢查裝置311檢查彈片250是否為規定的長度。
在第5站ST5配置有將拉手270供給至頭體210的拉手供給裝置313。
在第6站ST6配置有拉手有無檢查裝置315,該拉手有無檢查裝置315檢查在頭體210是否被供給有拉手270。
第7站ST7是空站,在需要其他的加工、檢查的情況下, 能夠適當裝入該站。另外,第7站ST7也有作為後述拉頭的緩衝區域的功能。
在第8站ST8配置有將拉頭蓋230供給至頭體210的蓋供給裝置317。蓋供給裝置317將拉頭蓋230供給至頭體210並將拉頭蓋230暫時放置於頭體210。
在第9站ST9配置有蓋安裝裝置319,該蓋安裝裝置319將拉頭蓋230嵌縫並安裝於頭體210。蓋安裝裝置319通過嵌縫沖頭將拉頭蓋230的一對側面板237嵌縫於支柱221的嵌縫孔227。
在第10站ST10配置有詳細內容後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
然後,在第11站ST11配置有完成品檢查裝置321。完成品檢查裝置321進行拉頭200的功能檢查,從而結束拉頭200的組裝。
在第12站配置有完成品排出裝置323。完成品排出裝置323將作為完成品的拉頭200自轉台13排出。其中,完成品排出裝置323基於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及完成品檢查裝置321的檢查結果,將拉頭200區分為合格品和缺陷品並且排出。
上述第1站ST1~第12站ST12分別沿著轉台13的旋轉方向空開預定的一定間隔地配置。另外,各站的動作由未圖示的控制部統一控制。
圓環狀的轉台13在以中央架301為中心的、基台11的徑向外側的圓周上配置有支承拉頭200的頭體210的12個拉頭支 承部15。拉頭支承部15與第1站ST1~第12站ST12的各圓周位置相對應地配置於轉台13上的各圓周位置。
拉頭支承部15例如由在俯視時具有與頭體210相同的外型形狀的未圖示的凹部和將頭體210壓接在凹部內並且將頭體210固定的未圖示的固定用具構成。拉頭支承部15在將拉頭200(頭體210)嵌入凹部的狀態下,且是在通過未圖示的固定用具進行定位的狀態下被固定。另外,拉頭支承部15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支承型態或者固定型態,只要不發生自轉台13落下或者飛出的情況即可。
在拉頭組裝機300中,頭體供給裝置305在第1站ST1將頭體210供給至拉頭支承部15。然後,一邊使轉台13沿著箭頭R1方向以預定角度逐次地間歇旋轉,一邊在第2站ST2~第11站ST11進行上述預定的組裝工作。然後,在第12站ST12將完成的拉頭200自轉台13排出。
本發明有關一種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其檢查上述的拉頭組裝機300的拉頭蓋230的一對側面板237是否正確地嵌縫於支柱221的嵌縫孔227。以下,詳細敘述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
<嵌縫檢查裝置>
圖6是固定於基台11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的立體圖。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6所示的拉頭200的上方作為 上方向,將下方作為下方向,將近前側作為前方向,將進深側作為後方向,將圖6的右側作為右方向,將左側作為左方向來說明。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以下,簡稱為「嵌縫檢查裝置」)100由主體部19和拉頭支承部15構成,其中,主體部19通過螺栓17等固定於被下降驅動後的基台11的外圓周部,拉頭支承部15配置於基台11的下方,設於上述的轉台13(參照圖5)。另外,拉頭支承部15具有支承頭體210、拉手270的未圖示的支承機構。
主體部19具有:上下引導構件21,其固定於基台11;支架支承構件25,其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承在上下引導構件21;以及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其支承於支架支承構件25。在拉頭支承部15的上方,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分別配置於夾著拉頭200的頭體210的一側(右側)和另一側(左側)。
圖7是上下引導構件21的立體圖。
上下引導構件21包括:軌道21a,其沿著上下方向設置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以及板狀凸輪31A、板狀凸輪31B,它們配置於軌道21a的兩側,分別具有凸輪面29。一對凸輪面29以隨著自上方朝向下方凸輪面29彼此的間隔變寬的方式傾斜。另外,在上下引導構件21的下部的兩側面突出設置有銷32。
圖8是支架支承構件25的後面側的立體圖。
支架支承構件25包括:支承架33;以及上述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它們設於支承架33的前側。支承架33包括:平 板狀的撐條41,其設於架上部;上方卡合部35及下方卡合部37,它們設於架後面;以及框部45,其設於架下部。
在撐條41的兩頂端部分別向後方地突出設置有銷43。上方卡合部35及下方卡合部37分別與上下引導構件21的軌道21a卡合。下方卡合部37具有向下方延伸設置的突出片73。在突出片73的頂端設有詳細內容後述的壓接銷75,該壓接銷75與拉頭200(參照圖4)的拉頭蓋230的上面板231抵接。
也如圖9所示,框部45的水平剖面形成為U字型。另外,在框部45設有向下方延伸的一對止動件91。在詳細內容後述的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下降時,止動件91的止動件頂端部與轉台13(參照圖6)觸碰,從而將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相對於轉台13定位。
圖9是表示自支架支承構件25的斜前面側看到的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的支承構造的立體圖。
也如圖8所示,框部45由背板部45a和一對側板部45b一體地形成,其中,背板部45a在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的後側沿著水平方向配置,一對側板部45b自背板部45a的兩側端向前方突出。在背板部45a的前方沿著背板部45a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有作為水平引導部的直線導軌47。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承在直線導軌47。
凸輪從動件39A向後方地設置在支架構件27A的上部,凸輪從動件39B向後方地設置在支架構件27B的上部。如圖6所 示,凸輪從動件39A與板狀凸輪31A的凸輪面29抵接,凸輪從動件39B與板狀凸輪31B的凸輪面29抵接,凸輪從動件39A、凸輪從動件39B分別能夠沿著凸輪面29滾動。上述凸輪從動件39A、凸輪從動件39B和板狀凸輪31A、板狀凸輪31B的凸輪面29作為凸輪機構發揮作用。
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分別具有向前方突出設置的相對板51A、相對板51B。相對板51A、相對板51B彼此面對,在一側的相對板51A形成有安裝孔53。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以檢測面朝向另一側的相對板51B的方式固定在該安裝孔53。
通過使高頻電流在感測器內部的線圈流動,使得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產生高頻磁場。另一側的相對板51B是由鋼材(導電材料)形成的導電板,伴隨著自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產生的磁通量的通過,產生渦流。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利用該渦流所引起的感測器線圈的阻抗的變化,檢測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的檢測面55a和相對板51B之間的距離。上述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和相對板51B作為位移檢測部140發揮作用。
如圖6所示,上述上下引導構件21通過螺栓17固定於基台11,與上下驅動的基台11一體地上下移動。另外,支架支承構件25也與上下引導構件21體地上下移動。通過使上方卡合部35和下方卡合部37(參照圖8)卡合於上下引導構件21的軌道21a並沿著軌道21a滑動,從而使得支架支承構件25能夠相對於上下引導構件21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另外,在設於上下引導構件21上的銷32和設於支架支承構件25上的銷43之間分別架設有螺旋彈簧59。在上下引導構件21相對於支架支承構件25下降時,作為彈性拉伸構件的螺旋彈簧59使由上下引導構件21的下降動作所引起的支架支承構件25的從動停止。螺旋彈簧59是拉伸彈簧,成對設置於上下引導構件21和支架支承構件25的側方。
然後,支架構件27A的凸輪從動件39A、支架構件27B的凸輪從動件39B伴隨著支架支承構件25的與上下引導構件21的相對移動,在上下引導構件21的板狀凸輪31A、板狀凸輪31B的凸輪面29上滾動。
上述的基台11、上下引導構件21的軌道21a、支架支承構件25的上方卡合部35及下方卡合部37以及螺旋彈簧59作為一體地上下驅動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的上下驅動機構發揮作用。
圖10是圖6所示的嵌縫檢查裝置100的主體部19的正視圖。
在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的下部分別設有向下方延伸的腿部61A、腿部61B。在腿部61A、腿部61B的下端部的彼此面對的相對面61a突出設置有一對觸頭63A、觸頭63B,該一對觸頭63A、觸頭63B在軸線方向上同軸。即,一對觸頭63A、觸頭63B沿著一根軸線CL配置。另外,觸頭63A、觸頭63B呈頂端變細形狀,其頂端部能夠與上述拉頭蓋230的嵌縫部245(參照圖4) 的凹部底面抵接。
在支承於支架支承構件25的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分別形成有貫通孔67,貫通孔67與框部45的側板部45b相面對地沿水平方向貫通。在貫通孔67內的相對板51A、相對板51B側配置有頂銷69。另外,在貫通孔67內的頂銷69和側板部45b之間配置有壓縮螺旋彈簧71。壓縮螺旋彈簧71作為向使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沿著直線導軌47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的彈性施力構件發揮作用。
即,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被壓縮螺旋彈簧71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通過使凸輪從動件39A、凸輪從動件39B沿著板狀凸輪31A、板狀凸輪31B的凸輪面29滾動,從而壓縮壓縮螺旋彈簧71使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向彼此遠離的方向驅動。上述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的壓縮螺旋彈簧71、凸輪從動件39A、凸輪從動件39B及支架支承構件25的直線導軌47、側板部45b、凸輪面29作為使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或者遠離的水平驅動機構發揮作用。
<嵌縫檢查>
接下來,說明上述結構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的動作。
在圖5所示的第9站ST9上,通過蓋安裝裝置319,將側面板237(嵌縫部245)嵌縫於支柱221的嵌縫孔227從而將拉頭蓋230安裝於支柱221。然後,轉台13以預定角度間歇旋轉,嵌縫 有拉頭蓋230的拉頭被送至第10站ST10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100。
圖11A、圖11B、圖11C是階段性地表示嵌縫檢查裝置100的嵌縫檢查工序的工序說明圖。
如圖11A所示,在轉台13上輸送來拉頭200時,嵌縫檢查裝置100的主體部19配置在上方的退避位置,該退避位置是拉頭輸送路徑CR上的拉頭200和觸頭63A、觸頭63B及壓接銷75不發生干擾的位置。在該狀態下,基台11配置於上下行程的上端位置。
如圖11B所示,當基台11被向下方驅動,上下引導構件21和基台11共同下降時,支承於上下引導構件21的支架支承構件25下降。然後,止動件91(參照圖8)觸碰於轉台13,使支架支承構件25不會繼續下降。在該支架支承構件25的高度位置上,壓接銷75抵接於拉頭蓋230的上面板231(參照圖4)。
拉頭200的上面板231如圖中箭頭W所示那樣被壓接銷75按壓,拉頭蓋230在維持水平狀態的狀態下被固定於拉頭支承部15。
另外,如圖11C所示,當基台11進一步被向下方驅動時,在支架支承構件25在上下方向上支架停止的情況下使上下引導構件21進一步向下方移動。這時,上下引導構件21的板狀凸輪31A、板狀凸輪31B向下方移動。由於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在壓縮螺旋彈簧71的彈性力的作用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被施力,因 此凸輪從動件39A、凸輪從動件39B沿著凸輪面29滾動。即,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在沿著凸輪從動件39A、凸輪從動件39B的凸輪面29滾動的同時,以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式移動。
這時,設於支架構件27A的相對板51A的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和支架構件27B的相對板51B也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動。
然後,通過使一對觸頭63A、觸頭63B分別抵接(箭頭P)於拉頭200的嵌縫部245(參照圖4),從而使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停止。
其中,若如圖4所示那樣拉手270向拉頭200的前方側傾倒,則拉手270會與一對觸頭63A、觸頭63B發生干擾。因此,在圖11B所示的壓接銷75與拉頭200抵接後,利用在上下方向上移動的未圖示的突出銷,將拉手270的頂端向斜上方推起。
然後,在一對觸頭63A、觸頭63B與拉頭200的嵌縫部245抵接的狀態下,位移檢測部140檢測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和相對板51B間的距離L。該檢測出的距離L與一對觸頭63A、觸頭63B彼此間的距離,即,與拉頭蓋230的嵌縫部245間的距離有等價的關係。
<嵌縫是否合格的判定>
圖12是表示根據通過位移檢測部140檢測出的距離來進行嵌縫是否合格的判定的判定部77的結構的方塊圖。
判定部77包括與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連接的判定電路79 和與判定電路79連接的記憶體81。
上述一對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沿著直線導軌47移動,由此所引起的一對觸頭63A、觸頭63B彼此間的距離L0的變化與位移檢測部140檢測出的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和相對板51B間的距離L的變化是相等的。即,設定一對觸頭63A、觸頭63B彼此的距離L。為己知的距離,求出該時的位移檢測部140所檢測出的距離L和己知的距離L0的相關性,從而能夠自檢測出的距離L明確地導出距離L0
於是,預先在記憶體81記錄上述距離L和距離L0的相關性資訊。另外,與此連同地也預先記錄如下資訊,即,視為拉頭蓋230的嵌縫部245正確地嵌縫於支柱221的嵌縫孔227(參照圖1)的、相對於嵌縫部245的凹部彼此的水平距離的容許範圍的資訊。
然後,在將一對觸頭63A、觸頭63B觸碰於圖4所示的拉頭蓋230的嵌縫部245的凹部的狀態下,判定電路79自位移檢測部140輸入距離L的檢測值。接下來,判定電路79自輸入的距離L的檢測值,基於儲存於記憶體81的相關資訊通過運算求得距離L0。該距離L0相當於通過一對觸頭63A、觸頭63B檢測出的、嵌縫部245的凹部間的距離。
判定電路79將通過運算求得的距離L0和儲存於記憶體81的容許範圍的資訊比較,從而判定距離L0是否在容許範圍內。然後,若距離L0在容許範圍內,則判定電路79向圖5所示的拉 頭組裝機300的控制部(未圖示)輸出OK信號,若距離L0在容許範圍外,則判定電路79向圖5所示的拉頭組裝機300的控制部(未圖示)輸出NG信號。
在圖5所示的拉頭組裝機300的完成品排出裝置323將作為完成品的拉頭200自轉台13排出時,在該拉頭200在嵌縫檢查裝置100自判定部77輸出有OK信號的情況下,將拉頭200作為合格品排出。另外,在該拉頭200在嵌縫檢查裝置100自判定部77輸出有NG信號的情況下,將拉頭200作為缺陷品排出。
合格品和缺陷品的區分是通過如下方式進行的,例如,完成品排出裝置323自未圖示的控制部查詢與作為完成品的拉頭相關的識別資訊,確認該拉頭是否具有來自判定部77的OK信號的輸出履歷、是否具有來自判定部77的NG信號的輸出履歷。
另外,也可以是,在將具有NG信號的輸出履歷的拉頭送回至完成品排出裝置323時,未圖示的控制部在該送回的時刻向完成品排出裝置323輸出缺陷品排出信號,完成品排出裝置323將被送回的拉頭作為缺陷品排出。像這樣,由完成品排出裝置323所進行的合格品和缺陷品的區分能夠以適當的步驟實施。另外,也能夠基於完成品檢查裝置321的檢查結果,與上述同樣地進行合格品和缺陷品的區分。
採用利用以上說明的本結構的嵌縫檢查裝置的嵌縫檢查,不需要抽樣檢查那樣的另外耗費檢查工時,也不需要增大生產節拍(tact time),或者增加檢查員。另外,能夠可靠地防止嵌 縫不足、過剩等的缺陷品混入合格品的製品內。另外,在嵌縫沖頭發生破損的情況下,由於針對全部拉頭進行嵌縫檢查,因此,能夠立刻檢測到破損,能夠實現早期的應對。由此,將無用的組裝工作限制至最小程度,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低成本化。
而且,位移檢測部140配置於比較觸頭63A、觸頭63B靠上方的支架構件27A、支架構件27B。因此,相比在難以確保空間的觸頭63A、觸頭63B的附近,能夠確保較大的感測器的配置空間。其結果是,即使是尺寸比較大、高檢測精度的感測器,也能夠容易地配置。
另外,由於嵌縫檢查裝置100將基台11的上下運動作為驅動源使各部動作,因此,容易使主體部19的各部位的動作和輸送拉頭200的轉台13的驅動時刻同步,時刻的調整工作也不會變繁雜。由此能夠降低錯過時機的情況發生,實現正確的檢查。
另外,嵌縫檢查裝置100通過預先儲存對應多種拉頭的多種距離L的容許範圍的資訊,能夠在拉頭組裝機的換產調整時,簡單地切換判定是否合格的設定值。由此,能夠實現迅速的換產調整,能夠提升生產率。
而且,上述距離L是通過在圖10所示的壓縮螺旋彈簧71的彈性力的作用下將一對觸頭63A、觸頭63B壓接於拉頭上來檢測的。因此,能夠始終在一定的壓力下檢測,能夠抑制由於測定條件的變化所導致的檢測值的偏差。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實施方式的各構成要素 的相互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說明書的記載及眾所周知的技術所進行的變更、應用也屬於本發明,包含在要求保護的範圍內。
例如,位移檢測部140由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和作為導電板的相對板51B構成,但不限於此。除上述感測器之外,也能夠使用靜電電容式接近感測器、鐳射位移感測器、超聲波位移感測器等,光學式、磁力式、接觸式等的公眾所知的各種感測器。
如上所述,本說明書公開以下事項。
(1)一種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用於檢查拉鏈用拉頭的拉頭蓋的嵌縫狀態,在該拉鏈用拉頭中,在形成於所述拉鏈用拉頭的頭體的上表面的支柱上,設有覆蓋所述支柱的外側的所述拉頭蓋,所述拉頭蓋的側面嵌縫固定於所述支柱,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拉頭支承部,其用於支承所述頭體;一對支架構件,該一對支架構件在所述拉頭支承部的上方分別配置在夾著所述頭體的一側和另一側的位置,且該一對支架構件以能夠上下移動及水平移動的方式被支承;上下驅動機構,其用於使一對所述支架構件在上下方向上一體地移動;水平驅動機構,其用於使一對所述支架構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或者遠離;以及判定部,其用於判定所述嵌縫狀態是否合格,一對所述支架構件包括: 一對觸頭,該一對觸頭分別設於所述一對支架構件的下端部,且該一對觸頭以在水平方向上同軸的方式配置;以及位移檢測部,其用於檢測所述一對觸頭間的水平間隔距離,在使所述一對觸頭自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分別抵接於所述拉頭蓋的所述側面的狀態下,所述判定部判定通過所述位移檢測部檢測出的所述水平間隔距離是否在預先確定的容許範圍內。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在使分別具有觸頭的一對支架構件下降後,使支架構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從而使一對觸頭抵接於拉頭蓋的側面。在該狀態下,位移檢測部檢測出一對觸頭間的距離。通過判定該檢測出的距離是否在預先確定的容許範圍內,來判定嵌縫是否合格。由此,能夠針對全部拉頭自動地進行拉頭蓋的嵌縫部的檢查,不需要增加檢查工序、檢查員,就能夠可靠地防止製品中混入嵌縫缺陷品。
(2)根據(1)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水平驅動機構包括:水平引導部,其以所述一對支架構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承所述一對支架構件;彈性施力構件,其向使支承於所述水平引導部的所述一對支架構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以及凸輪機構,其能夠將所述上下驅動機構的上下移動變換為使所述一對支架構件彼此在水平方向上遠離的移動。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由於將上下驅動機構的上下移動變換為一對支架構件的水平移動,因此能夠簡化檢查裝置的機構。即,能夠機械地進行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同步控制,與利用彼此獨立的致動器實施上下驅動和水平驅動的情況相比,能夠使時機調整等的維護變得容易。
(3)根據(2)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驅動機構包括:上下引導構件,其固定於能夠進行上下驅動的基台上;支架支承構件,其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承於所述上下引導構件;彈性拉伸構件,其連結所述上下引導構件和所述支架支承構件。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能夠與基台的上限驅動的行程下限高度無關地在彈性拉伸構件的彈性範圍內任意地設定支架支承構件的高度位置。
(4)根據(3)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支承構件具有止動件,該止動件能夠使所述支架支承構件在所述支架構件的下端部壓接於所述拉頭蓋的位置停止下降動作,所述彈性拉伸構件能夠吸收通過所述止動件停止下降動作之 後的所述上下引導構件的下降動作,使所述上下引導構件的下降動作不會傳遞給所述支架支承構件。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能夠簡單地將支架構件配置在因拉頭種類的不同而不同的各種拉頭蓋的高度上。
(5)根據(3)或(4)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機構包括:一對凸輪面,該一對凸輪面設於所述上下引導構件,且該一對凸輪面以隨著自上方向下方去,一對凸輪面之間的間隔變寬的方式傾斜;一對凸輪從動件,該一對凸輪從動件設於所述支架構件,且該一對凸輪從動件能夠在所述凸輪面上滾動。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通過使凸輪從動件在傾斜的凸輪面上滾動,從而將上下移動變換為水平移動。
(6)根據(1)~(5)中任一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拉頭支承部具有拉頭輸送路徑,在該拉頭輸送路徑上,將所述拉鏈用拉頭按順序沿水平方向逐個輸送。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通過在拉頭輸送路徑上連續地輸送拉頭,能夠簡單地連續檢查多個拉頭,能夠進一步縮短生產節拍。
(7)根據(1)~(6)中任一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 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位移檢測部設於比所述支架構件的所述一對觸頭靠上方的位置。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通過在比觸頭靠上方的、易於確保設置空間的部位配置位移檢測部,能夠不受尺寸限制地設置高精度的位移檢測部,能夠進行高精度檢測。
(8)根據(1)~(7)中任一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位移檢測部包括:渦流式位移感測器,其配置於所述一側的所述支架構件;導電板,其配置於所述另一側的所述支架構件,該導電板面對所述渦流式位移感測器。
採用該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通過使用渦流式位移感測器作為位移檢測部,從而能夠不易受到油、灰塵等的污染的影響地進行高精度的嵌縫是否合格的判定。

Claims (8)

  1. 一種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用於檢查拉鏈用拉頭(200)的拉頭蓋(230)的嵌縫狀態,在該拉鏈用拉頭(200)中,在形成於所述拉鏈用拉頭(200)的頭體的上表面的支柱上,設有覆蓋所述支柱的外側的所述拉頭蓋(230),所述拉頭蓋(230)的側面嵌縫固定於所述支柱,所述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包括:拉頭支承部(15),其用於支承所述頭體;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在所述拉頭支承部(15)的上方分別配置在夾著所述頭體(210)的一側和另一側,且以能夠上下移動及水平移動的方式被支承;上下驅動機構,其用於使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在上下方向上一體地移動;水平驅動機構,其用於使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或者遠離;以及判定部(77),其用於判定所述嵌縫狀態是否合格,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包括:一對觸頭(63A、63B),分別設於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的下端部,且以在水平方向上同軸的方式配置;以及位移檢測部(140),其用於檢測所述一對觸頭(63A、63B)間的水平間隔距離,在使所述一對觸頭(63A、63B)自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分別抵接於所述拉頭蓋(230)的所述側面的狀態下,所述判定部(77)判定通過所述位移檢測部(140)檢測出的所述水平間隔距離是否在預先確定的容許範圍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水平驅動機構包括:水平引導部(47),其以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承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彈性施力構件(71),其向使支承於所述水平引導部(47)的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在水平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以及凸輪機構,其能夠將所述上下驅動機構的上下移動變換為使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彼此在水平方向上遠離的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上下驅動機構包括:上下引導構件(21),其固定於能夠進行上下驅動的基台(11)上;支架支承構件(25),其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承於所述上下引導構件(21);以及彈性拉伸構件(59),其連結所述上下引導構件(21)和所述支架支承構件(2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支架支承構件(25)具有止動件(91),能夠使所述支架支承構件(25)在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的下端部壓接於所述拉頭蓋(230)的位置停止下降動作,所述彈性拉伸構件(59)能夠吸收通過所述止動件(91)停止下降動作之後的所述上下引導構件(21)的下降動作,使所述上下引導構件(21)的下降動作不會傳遞給所述支架支承構件(2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凸輪機構包括:一對凸輪面(29),設於所述上下引導構件(21),且以隨著自上方朝向下方,所述一對凸輪面(29)之間的間隔變寬的方式傾斜;一對凸輪從動件(39A、39B),設於所述支架構件(27A、27B),且能夠在所述一對凸輪面(29)上滾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拉頭支承部(15)具有拉頭輸送路徑(CR),在所述拉頭輸送路徑(CR)上,將所述拉鏈用拉頭(200)按順序沿水平方向逐個輸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位移檢測部(140)設於比所述一對支架構件(27A、27B)的所述一對觸頭(63A、63B)靠上方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其中所述位移檢測部(140)包括: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其配置於所述一側的所述支架構件(27A);以及導電板(51B),其配置於所述另一側的所述支架構件(27B),所述導電板(51B)面對所述渦流式位移感測器(55)。
TW106141717A 2017-09-07 2017-11-30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 TWI632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9398.3A CN109470295B (zh) 2017-09-07 2017-09-07 拉头罩的嵌塞检查装置
??201710799398.3 2017-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2878B true TWI632878B (zh) 2018-08-21
TW201912056A TW201912056A (zh) 2019-04-01

Family

ID=6395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1717A TWI632878B (zh) 2017-09-07 2017-11-30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70295B (zh)
TW (1) TWI6328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978B (zh) * 2018-09-27 2019-07-2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頭固定部件檢查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89841U (zh) * 2013-09-16 2014-03-1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自动组装机用的检测装置
CN103464645B (zh) * 2013-09-16 2015-08-26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自动组装机用的铆合装置
TWI510202B (zh) * 2013-11-11 2015-12-01 Ykk Corp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TWI527637B (zh) * 2014-01-14 2016-04-01 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鏈用拉鏈拉頭的檢查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5656A (en) * 1988-12-02 1991-02-26 Yoshida Kogyo K. K. Security sealing mechanism
JPH07111905A (ja) * 1993-10-19 1995-05-02 Ykk Kk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きスライダーの検査装置
JP3074146B2 (ja) * 1996-08-06 2000-08-07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厚さ測定装置
CN201438148U (zh) * 2009-03-17 2010-04-1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结晶器调宽检测模拟负载装置
CN203479218U (zh) * 2013-10-11 2014-03-12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燕尾形叶片榫头定点宽度检测装置
WO2015097745A1 (ja) * 2013-12-24 2015-07-0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スライダー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89841U (zh) * 2013-09-16 2014-03-1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自动组装机用的检测装置
CN103464645B (zh) * 2013-09-16 2015-08-26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自动组装机用的铆合装置
TWI510202B (zh) * 2013-11-11 2015-12-01 Ykk Corp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TWI527637B (zh) * 2014-01-14 2016-04-01 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鏈用拉鏈拉頭的檢查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978B (zh) * 2018-09-27 2019-07-2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頭固定部件檢查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056A (zh) 2019-04-01
CN109470295A (zh) 2019-03-15
CN109470295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93661B1 (en) Test equipment of engine motoring
US20170056960A1 (en) Method for checking a rivet
TWI632878B (zh) 拉頭蓋的嵌縫檢查裝置
WO2012036625A1 (en)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rotary parts and the method of the inspection
US8571824B2 (en) Vehicular door closing-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vehicular door closing-inspection method
KR101714187B1 (ko) 환봉체의 지름방향에 형성된 핀구멍 검사기
WO2015097745A1 (ja)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スライダー検査装置
WO2015129003A1 (ja)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スライダー検査装置
KR101238392B1 (ko) 차량용 테이퍼 리프스프링의 두께 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6247785A (ja) 部品組付方法および部品組付装置
CN215447802U (zh) 一种用于同时定位多个产品的定位装置
WO2018218792A1 (zh) 精密件检测设备
JP2015009253A (ja) 溶接ボルト検査ユニット及び溶接ボルト検査装置
CN209532617U (zh) 用于压装工艺的检测装置
KR0171116B1 (ko) 부품 압입장치
CN107999409B (zh) 轴承止动槽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轴承分选功能的注脂压盖机
WO2015129000A1 (ja)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ロックピン組付装置
CN110954401B (zh) 拉头固定部件检查装置
KR101751492B1 (ko) 자동변속기 플레이트앗세이 검사장치
CN110023031B (zh) 零件的子装配装置以及侧环安装装置
KR101129056B1 (ko) 소형 압축 스프링의 코일 내경 검사장치
CN114871126B (zh) 外壳尺寸检测装置
KR102423372B1 (ko) 가이드 샤프트 검사 시스템
CN220818786U (zh) 公差检测设备
CN218822012U (zh) 铝压铸工件的多方向孔构造一体式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