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
於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之汽缸頭,安裝有頭蓋。例如,於專利文獻1之引擎中,樹脂製之頭蓋係安裝於汽缸頭。藉由將頭蓋設為樹脂製,而與使用金屬製之頭蓋之情形相比,能夠使引擎輕量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214665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為了使引擎進而輕量化,較佳為增大樹脂製之頭蓋並縮小金屬製之汽缸頭。然而,關於樹脂製之頭蓋,有因高溫引起熱變形之擔憂。因此,就耐久性之問題而言,難以使樹脂製之頭蓋大型化。因此,不易充分獲取由樹脂製之頭蓋產生之輕量化之效果。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於具備樹脂製之頭蓋之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中,抑制頭蓋之耐久性之降低,且使引擎輕量化。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包含凸輪軸、凸輪鏈條、汽缸頭及頭蓋。凸輪鏈條係連結於凸輪軸。汽缸頭包含支持凸輪軸之凸輪支持部及供配置凸輪鏈條之凸輪鏈條室。汽缸頭為金屬製。頭蓋為樹脂製,並安裝於汽缸頭。汽缸頭包含安裝於頭蓋之接合面。 接合面包含第1接合面部、第2接合面部、第3接合面部及第4接合面部。第1接合面部係與凸輪鏈條室鄰接。第3接合面部係位於第1接合面部之相反側。第2接合面部將第1接合面部與第3接合面部連接。第4接合面部係位於第2接合面部之相反側,並將第1接合面部與第3接合面部連接。於汽缸頭之汽缸軸線方向上,將自頭蓋朝向汽缸頭之方向設為下方,將自汽缸頭朝向頭蓋之方向設為上方。第1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係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下方處。第2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第3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及第4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係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上方處。 於本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中,汽缸頭之第1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係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下方處,因此,相應地,能夠將頭蓋向下方延伸。藉此,能夠減少金屬製之汽缸頭之體積並增加樹脂製之頭蓋之體積。其結果,能夠使引擎輕量化。 又,於汽缸頭中,第1接合面部係與相對溫度較低之凸輪鏈條室鄰接。因此,即便樹脂製之頭蓋延伸直至與凸輪鏈條室鄰接之位置,亦可抑制頭蓋之熱變形。藉此,可抑制頭蓋之耐久性之降低。 又,樹脂製之汽缸頭蓋其導熱低於金屬製之汽缸頭蓋。換言之,樹脂製之汽缸頭蓋其保溫性高於金屬製之汽缸頭蓋。因此,藉由於第1接合面部將頭蓋向下方延伸,而能夠提高溫度較低之凸輪鏈條室之保溫性。藉此,能夠將潤滑油加熱至適當之溫度,從而能夠使潤滑油之回流良好。 進而,藉由加熱潤滑油,而潤滑油容易進入至凸輪支持部。藉此,能夠使潤滑性提昇。 頭蓋亦可包含與第1接合面部相合之第1緣部、與第2接合面部相合之第2緣部、與第3接合面部相合之第3緣部及與第4接合面部相合之第4緣部。第1緣部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下方處。第2緣部之至少一部分、第3緣部之至少一部分及第4緣部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上方處。於該情形時,能夠使第1緣部較第2緣部、第3緣部及第4緣部向下方延伸。 汽缸頭亦可包含排氣埠。第2接合面部亦可位於排氣埠之上方。第2接合面部亦可位於較第1接合面部靠上方處。於該情形時,排氣埠之上方之位置容易溫度變高。因此,藉由將第2接合面部配置於較第1接合面部靠上方處,而能夠使第2接合面部遠離排氣埠而配置。藉此,能夠減輕對頭蓋之熱影響。 引擎亦可進而包含火星塞。汽缸頭亦可包含供安裝火星塞之火星塞安裝部。火星塞安裝部亦可於凸輪軸之軸線方向上配置於凸輪鏈條室之相反側。第3接合面部亦可位於火星塞安裝部之上方。第3接合面部亦可位於較第1接合面部靠上方處。 若第3接合面部位於火星塞安裝部之上方,則如果第3接合面部之位置較低,那麼會產生與火星塞干涉之問題。因此,藉由將第3接合面部配置於較第1接合面部靠上方處,而能夠避免第3接合面部與火星塞干涉。 第1接合面部亦可包含向下方凹陷之凹部。凹部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下方處。於該情形時,藉由於第1接合面部設置凹部,而能夠使第1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低於凸輪支持部。 頭蓋亦可包含向下方突出之凸部。凸部亦可安裝於凹部。於該情形時,能夠增加與凸部對應之樹脂製之頭蓋之體積。 凹部之下端亦可位於較第2接合面部、第3接合面部及第4接合面部靠下方。於該情形時,能夠使頭蓋中與凹部相合之部分較其他部分向下方延伸。 第2接合面部、第3接合面部及第4接合面部亦可位於較凸輪支持部之下端靠上方處。於該情形時,能夠使頭蓋中與凹部相合之部分較其他部分向下方延伸。 接合面亦可於凸輪軸之軸線方向上,自凸輪鏈條室之相反側向凸輪鏈條室側地向下方傾斜。於該情形時,藉由接合面傾斜,而能夠使第1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低於凸輪支持部。 頭蓋亦可包含安裝於汽缸頭之接合面之緣部。緣部亦可沿汽缸頭之接合面傾斜。於該情形時,藉由頭蓋之緣部傾斜,而能夠使頭蓋延伸直至與凸輪鏈條室鄰接之位置。 頭蓋亦可包含自頭蓋之內表面突出之突起。突起亦可以使潤滑油滴下至凸輪鏈條之方式設置。於該情形時,藉由頭蓋內之保溫性變高,而能夠使潤滑油自突起順暢地滴下。藉此,能夠使潤滑性提昇。 頭蓋亦可包含鏈條抑制部。鏈條抑制部亦可自頭蓋之內表面突出並延伸直至凸輪鏈條之側方之位置。鏈條抑制部之厚度亦可小於凸輪鏈條之一對板之間隔或襯套之寬度。於該情形時,藉由鏈條抑制部而能夠防止凸輪鏈條之浮升。又,頭蓋為樹脂製,因此,能夠容易形成厚度較小之鏈條抑制部。 引擎亦可為SOHC(Single Overhead Camshaft,單頂置凸輪軸)式之引擎。於該情形時,與DOHC(Double Overhead Camshaft,雙頂置凸輪軸)式之引擎相比,藉由SOHC式之引擎,能夠容易地降低汽缸頭之接合面。因此,能夠容易地使第1接合面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凸輪支持部靠下方處。 引擎亦可為空冷式之引擎。於該情形時,於空冷式之引擎中,頭蓋之溫度容易高於潤滑油之溫度。因此,藉由使潤滑油順暢地循環,而能夠利用潤滑油將頭蓋高效地冷卻。 頭蓋亦可為纖維強化樹脂製。於該情形時,能夠抑制因熱影響導致頭蓋之變形。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於具備樹脂製之頭蓋之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中,能夠抑制頭蓋之耐久性之降低,且使引擎輕量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00之側視圖。於以下之說明中,前、後、左、右係指自乘坐於跨坐型車輛100上之騎乘者進行觀察時之前、後、左、右。跨坐型車輛100係所謂之運動型車輛。跨坐型車輛100具備燃料箱102、座部103、引擎1a及車體框架105。 燃料箱102、座部103及引擎1a係支持於車體框架105。燃料箱102係配置於座部103之前方。引擎1a係配置於燃料箱2之下方。 跨坐型車輛100具備頭管106、前叉107、前輪108、把手109及頭燈單元110。頭管106係配置於燃料箱102之前方。前叉107包含轉向軸115及懸架116。頭管106係將轉向軸115可旋轉地支持。懸架116係連接於轉向軸115之下部。 前輪108係可旋轉地支持於前叉107。把手109係連接於轉向軸115之上部。頭燈單元110係配置於頭管106之前方。 跨坐型車輛100具備擺臂111及後輪112。擺臂111係自車體框架105向後方延伸。擺臂111係以可向上下擺動之方式連接於車體框架105。後輪112係可旋轉地支持於擺臂111之後部。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引擎1a之一部分之剖視圖。於本實施形態中,引擎1a係空冷式之單汽缸引擎。但,引擎1a亦可為水冷式。引擎1a亦可為多汽缸引擎。如圖2所示,引擎1a包含曲軸箱2、汽缸體3、汽缸頭4及頭蓋5。 曲軸箱2收容有未圖示之曲軸。汽缸體3係連接於曲軸箱2。汽缸體3可與曲軸箱2為一體,或亦可為不同個體。於汽缸體3,設置有複數個冷卻片301。再者,於圖式中,僅對複數個冷卻片301之一部分標附符號,而省略其他冷卻片301之符號之圖示。汽缸體3收容有活塞7。活塞7係經由連桿8而連結於曲軸。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於汽缸頭4之汽缸軸線Ax1方向上,將自頭蓋5朝向汽缸頭4之方向設為下方,將自汽缸頭4朝向頭蓋5之方向設為上方。 汽缸頭4係配置於汽缸體3之上方。汽缸頭4係安裝於汽缸體3。頭蓋5係配置於汽缸頭4之上方。頭蓋5係安裝於汽缸頭4。頭蓋5為樹脂製。樹脂亦可為例如PA(polyamide,聚醯胺)。或者,樹脂亦可為PA以外之樹脂。頭蓋5係纖維強化樹脂製。例如,纖維強化樹脂亦可為玻璃纖維強化樹脂。或者,纖維強化樹脂亦可為使用玻璃以外之纖維者。 汽缸頭4為金屬製。汽缸頭4例如為鋁合金製。但,汽缸頭4並不限定於鋁合金,亦可為其他金屬製。汽缸頭4可與汽缸體3為不同個體,或亦可與其為一體。 汽缸頭4包含燃燒室11。於汽缸頭4,安裝有火星塞12。火星塞12之前端部係面向燃燒室11而配置。火星塞12之基端部係配置於引擎1a之外部。 於汽缸頭4及頭蓋5,收容有閥動機構13。閥動機構13係用以開閉未圖示之排氣閥及進氣閥之機構。閥動機構13係採用SOHC (Single OverHead Camshaft)式之機構。 閥動機構13包含凸輪軸14、進氣搖臂15及排氣搖臂16。凸輪軸14之中心軸線Ax2(以下,稱為「凸輪軸線Ax2」)係垂直於汽缸軸線Ax1。凸輪軸14係支持於汽缸頭4。凸輪軸14包含第1軸端部141及第2軸端部142。第1軸端部141係凸輪軸線Ax2方向上之凸輪軸14之一端部。第2軸端部142係凸輪軸線Ax2方向上之凸輪軸14之另一端部。 汽缸頭4包含第1支持壁21及第2支持壁22。第1支持壁21及第2支持壁22係一體地形成於汽缸頭4。第1支持壁21將凸輪軸14之第1軸端部141支持。第2支持壁22將凸輪軸14之第2軸端部142支持。第1支持壁21包含第1凸輪支持部211。第1凸輪支持部211係設置於第1支持壁21之孔。於第1凸輪支持部211,安裝有第1軸承23。第1支持壁21係經由第1軸承23而將第1軸端部141支持。 第2支持壁22包含第2凸輪支持部221。第2凸輪支持部221係設置於第2支持壁22之孔。於第2凸輪支持部221,安裝有第2軸承24。第2支持壁22係經由第2軸承24而將第2軸端部142支持。 於第1軸端部141,安裝有鏈輪25。於鏈輪25,捲繞有凸輪鏈條26。即,凸輪鏈條26係經由鏈輪25而連結於凸輪軸14。 於汽缸頭4及汽缸體3,設置有凸輪鏈條室17。凸輪鏈條26係配置於凸輪鏈條室17。凸輪軸14係經由凸輪鏈條26而連結於曲軸。曲軸之旋轉係經由凸輪鏈條26而傳遞至凸輪軸14,藉此,凸輪軸14旋轉。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凸輪軸線Ax2方向上,將自第2軸端部142朝向第1軸端部141之方向稱為「凸輪鏈條室側」。 凸輪軸14包含進氣凸輪143及排氣凸輪144。進氣凸輪143及排氣凸輪144係並排配置於凸輪軸線Ax2方向上。進氣凸輪143及排氣凸輪144係配置於第1支持壁21與第2支持壁22之間。 進氣搖臂15及排氣搖臂16係配置於凸輪軸14之上方。進氣搖臂15係配置於進氣凸輪143之上方。進氣搖臂15係接觸於進氣凸輪143。藉由凸輪軸14旋轉,而進氣搖臂15被進氣凸輪143推壓。藉此,藉由進氣搖臂15擺動,而驅動進氣閥。 排氣搖臂16係配置於排氣凸輪144之上方。排氣搖臂16係接觸於排氣凸輪144。藉由凸輪軸14旋轉,而排氣搖臂16被排氣凸輪144推壓。藉此,藉由排氣搖臂16擺動,而驅動排氣閥。 如圖2所示,於引擎1a,設置有油路27。油路27係跨及曲軸箱2、汽缸體3及汽缸頭4而配置。引擎1a具備油泵28。油泵28係經由油路27而將潤滑油供給至閥動機構13。潤滑油係自曲軸箱2內通過油路27而供給至汽缸頭4內。潤滑油潤滑閥動機構13後,通過凸輪鏈條室17而回至曲軸箱2內。 圖3係汽缸頭4及頭蓋5之分解立體圖。圖4係自凸輪鏈條室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4及頭蓋5之側視圖。圖5係自凸輪鏈條室側之相反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4及頭蓋5之側視圖。 如圖3至圖5所示,汽缸頭4包含複數個冷卻片401。再者,於圖式中,僅對複數個冷卻片401之一部分標附符號,而省略其他冷卻片401之符號之圖示。如圖2及圖5所示,汽缸頭4包含火星塞安裝部31。火星塞安裝部31係於凸輪軸14之軸線方向上配置於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火星塞12係安裝於火星塞安裝部31。 如圖5所示,汽缸頭4包含排氣埠32及進氣埠33。排氣埠32及進氣埠33係與上述燃燒室11連通。燃料及空氣通過進氣埠33而供給至燃燒室11。燃燒室11內之排氣係通過排氣埠32而排出。 如圖3所示,汽缸頭4包含安裝於頭蓋5之接合面40。汽缸頭4之接合面40係經由圖2所示之墊片34而安裝於頭蓋5。 如圖3及圖4所示,汽缸頭4之接合面40包含第1接合面部41、第2接合面部42、第3接合面部43及第4接合面部44。第1接合面部41係與凸輪鏈條室17鄰接。第1接合面部41係位於較第1支持壁21之上端部靠下方處。第1接合面部41包含凹部411、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凹部411係位於第1直線部412與第2直線部413之間。凹部411係向下方凹陷。凹部411之下端部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下方處。凹部411之下端部係位於較第2接合面部42、第3接合面部43、及第4接合面部44靠下方處。 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係位於較凸輪軸線Ax2靠上方處。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上端部靠下方處。 第2接合面部42將第1接合面部41與第3接合面部43連接。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排氣埠32之上方。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較凹部4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較凸輪軸線Ax2靠上方處。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上端部靠下方處。第2接合面部42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與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相同之高度。 如圖5所示,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第1接合面部41之相反側。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火星塞安裝部31之上方。凸輪軸14係配置於第1接合面部41與第3接合面部43之間。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較凹部4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較凸輪軸線Ax2靠上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上端部靠下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與第2接合面部42相同之高度。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與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相同之高度。 如圖3所示,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第2接合面部42之相反側。第4接合面部44將第1接合面部41與第3接合面部43連接。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進氣埠33之上方。凸輪軸14係配置於第2接合面部42與第4接合面部44之間。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較凹部4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較凸輪軸線Ax2靠上方處。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上端部靠下方處。第4接合面部44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與第2接合面部42相同之高度。第4接合面部44係位於與第3接合面部43相同之高度。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與第1直線部412及第2直線部413相同之高度。 如圖3所示,頭蓋5包含安裝於汽缸頭4之接合面40之緣部50。頭蓋5之緣部50係經由墊片34而安裝於汽缸頭4之接合面40。頭蓋5之緣部50包含第1緣部51。第1緣部51係安裝於汽缸頭4之第1接合面部41。 第1緣部51包含凸部511、第1直線部512及第2直線部513。凸部511係位於第1直線部512與第2直線部513之間。凸部511係向下方突出。凸部511係安裝於凹部411。凸部511之下端部係位於較凸輪軸線Ax2靠下方處。第1直線部512及第2直線部513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1直線部512及第2直線部513係位於較凸輪軸線Ax2靠上方處。第1直線部512係安裝於汽缸頭4之第1直線部412。第2直線部513係安裝於汽缸頭4之第2直線部413。 頭蓋5之緣部50包含第2緣部52。第2緣部52係安裝於汽缸頭4之第2接合面部42。第2緣部52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2緣部52係位於較凸部5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2緣部52係位於與第1直線部512及第2直線部513相同之高度。 如圖5所示,頭蓋5之緣部50包含第3緣部53。第3緣部53係安裝於汽缸頭4之第3接合面部43。第3緣部532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3緣部53係位於較凸部5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3緣部53係位於與第2緣部52相同之高度。第3緣部53係位於與第1直線部512及第2直線部513相同之高度。 頭蓋5之緣部50包含第4緣部54。第4緣部54係安裝於汽缸頭4之第4接合面部44。第4緣部54係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第4緣部54係位於較凸部5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4緣部54係位於與第2緣部52相同之高度。第4緣部54係位於與第3緣部53相同之高度。第4緣部54係位於與第1直線部512及第2直線部513相同之高度。 圖6係汽缸頭4及頭蓋5之剖視圖。如圖6所示,頭蓋5包含複數個突起55。複數個突起55係自頭蓋5之內表面向下方突出。突起55之前端係與凸輪鏈條26對向。於引擎之內部,藉由未圖示之油泵自曲軸箱2內汲取潤滑油並供給至頭蓋5內。供給至頭蓋5內之潤滑油係順著突起55流淌並向凸輪鏈條26滴下。藉此,將潤滑油供給至凸輪鏈條26。 頭蓋5包含鏈條抑制部56。鏈條抑制部56係自頭蓋5之內表面向下方突出,並延伸直至凸輪鏈條26之側方之位置。因此,即便凸輪鏈條26自鏈輪25浮升,亦藉由接觸於鏈條抑制部56,而限制凸輪鏈條26之浮升。藉此,能夠防止凸輪鏈條26之浮升。 圖7係圖6之VII-VII剖視圖。如圖7所示,鏈條抑制部56之前端具有較薄之板狀之形狀。鏈條抑制部56之前端之厚度小於凸輪鏈條26之一對板261、262之間隔。鏈條抑制部56之前端係以與凸輪鏈條26之一對板261、262之間之襯套263對向之方式而配置。鏈條抑制部56之前端之厚度小於襯套263之寬度。 於以上所說明之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1a中,汽缸頭4之第1接合面部41之凹部411係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靠下方處,因此,相應地,能夠將頭蓋5之凸部511向下方延伸。藉此,能夠減少金屬製之汽缸頭4之體積而增加樹脂製之頭蓋5之體積。其結果,能夠使引擎1a輕量化。 於汽缸頭4中,第1接合面部41與相對溫度較低之凸輪鏈條室17鄰接。因此,即便樹脂製之頭蓋5之凸部511延伸直至與凸輪鏈條室17鄰接之位置,亦可抑制頭蓋5之熱變形。藉此,可抑制頭蓋5之耐久性之降低。 樹脂製之頭蓋5其保溫性高於金屬性之汽缸頭4。因此,藉由樹脂製之頭蓋5之體積增加,而汽缸頭4內之保溫性提昇。因此,藉由汽缸頭4內之潤滑油之溫度上升,而潤滑油之黏度變小。藉此,能夠使潤滑油於汽缸頭4內順暢地循環。其結果,能夠減少摩擦損耗,且能夠使潤滑油之回收效率提昇。 第2接合面部42係位於排氣埠32之上方,因此,容易溫度變高。因此,藉由將第2接合面部42配置於較第1接合面部41靠上方處,而能夠使第2接合面部42遠離排氣埠32而配置。藉此,能夠減輕排氣埠32對頭蓋5之熱影響。 第3接合面部43係位於火星塞安裝部31之上方,因此,若第3接合面部43之位置較低,則會產生與火星塞12干涉之問題。因此,藉由將第3接合面部43配置於較第1接合面部41靠上方處,而能夠使第3接合面部43遠離火星塞安裝部31而配置。藉此,能夠避免第3接合面部43與火星塞12干涉。 本實施形態之引擎1a係SOHC式之引擎。與DOHC式之引擎相比,於SOHC式之引擎1a,能夠容易地降低汽缸頭4之接合面40。因此,能夠容易地使第1接合面部41之凸部511位於較支持壁靠下方處。 本實施形態之引擎1a係空冷式。於空冷式之引擎中,頭蓋5之溫度容易高於潤滑油之溫度。因此,藉由使潤滑油順暢地循環,而能夠利用潤滑油將頭蓋5高效地冷卻。 藉由頭蓋5內之保溫性變高,而潤滑油之黏度變低。因此,能夠使潤滑油自突起55順暢地滴下。藉此,能夠使潤滑性提昇。 於頭蓋5,設置有鏈條抑制部56。鏈條抑制部56之前端之厚度小於凸輪鏈條26之一對板261、262之間隔。於本實施形態中,頭蓋5為樹脂製。因此,能夠容易形成厚度較小之鏈條抑制部56。 其次,對第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進行說明。圖8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200之側視圖。如圖8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200係速克達型之車輛。跨坐型車輛200包含轉向裝置201、車輛本體202、動力單元203、前輪204、後輪205及座部206。 轉向裝置201包含前叉207。前叉207將前輪204可旋轉地支持。於轉向裝置201之上部,設置有把手208。 車輛本體202包含前部外殼231、護腿板232、後部外殼233及底部外殼234。前部外殼231自前方覆蓋轉向裝置201。護腿板232自後方覆蓋轉向裝置201。護腿板232係安裝於前部外殼231。後部外殼233係配置於護腿板232之後方。後部外殼233係配置於座部206之下方。底部外殼234係配置於護腿板232與後部外殼233之間。底部外殼234之上表面包含腳踏板235。腳踏板235係以供騎乘者之腳放置之方式而配置。腳踏板235具有平坦之形狀。腳踏板235亦可為於車寬方向上為平坦之形狀。或者,亦可為腳踏板235之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向上方凸起之形狀。 動力單元203係配置於座部206之下方。動力單元203係可擺動地支持於車輛本體202。動力單元203將後輪205可旋轉地支持。動力單元203包含引擎1b。引擎1b包含汽缸頭4及頭蓋5。汽缸頭4及頭蓋5係配置於座部206之下方。汽缸頭4之汽缸軸線Ax1係大致水平地配置。例如,汽缸軸線Ax1相對於水平方向之角度為0度以上且45度以下。 圖9係第2實施形態之引擎1b之分解立體圖。圖10係自凸輪鏈條室17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4及頭蓋5之側視圖。圖11係自凸輪鏈條室17側之相反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4及頭蓋5之側視圖。 如圖9~圖11所示,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汽缸頭4包含第1接合面部41、第2接合面部42、第3接合面部43及第4接合面部44,第1接合面部41包含凹部411。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頭蓋5包含第1緣部51、第2緣部52、第3緣部53及第4緣部54,第1緣部51包含凸部511。 第2實施形態之頭蓋5具有於上下方向上較第1實施形態之頭蓋5薄之形狀。例如,如圖10所示,頭蓋5之上端至第1緣部51之第1直線部512之距離小於汽缸頭4之第1接合面部41之第1直線部412至汽缸頭4之下端之距離。如圖11所示,頭蓋5之上端至第3緣部53之距離小於汽缸頭4之第3接合面部43至汽缸頭4之下端之距離。 於其他方面,第2實施形態之引擎1b與第1實施形態之引擎1a相同,故而省略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引擎1b亦能夠發揮出與第1實施形態之引擎1a相同之效果。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跨坐型車輛包含摩托車、全地形用車輛(ALL-TERRAIN VEHICLE)、雪上摩托車。又,摩托車包含運動型、越野型、速克達、輕型。摩托車之前輪或後輪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複數。 汽缸頭4之接合面40之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亦可進行變更。例如,圖12及圖13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引擎1c之一部分之側視圖。於圖12中,右方為凸輪鏈條室側,左方為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如圖12及圖13所示,汽缸頭4之接合面40亦可於凸輪軸14之軸線方向上,自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向凸輪鏈條室側地向下方傾斜。 於該情形時,於第1接合面部41,亦可不設置如上述實施形態之凸部511。即,整個第1接合面部41亦可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整個第1接合面部41亦可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下方處。 第2接合面部42亦可於凸輪軸14之軸線方向上,自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向凸輪鏈條室側地向下方傾斜。換言之,第2接合面部42亦可自第1接合面部41向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地向斜上方傾斜。因此,第2接合面部42亦可位於較第1接合面部41靠上方處。 第3接合面部43亦可位於較第1接合面部41靠上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亦可位於較第1凸輪支持部211之下端部靠上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亦可位於較凸輪軸14靠上方處。亦可位於較第1接合面部41靠上方處。第3接合面部43亦可沿與汽缸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延伸。 第4接合面部44亦可於凸輪軸14之軸線方向上,自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向凸輪鏈條室側地向下方傾斜。換言之,第4接合面部44亦可自第1接合面部41向凸輪鏈條室17之相反側地向斜上方傾斜。因此,第4接合面部44亦可位於較第1接合面部41靠上方處。 頭蓋5之緣部50亦可沿汽缸頭4之接合面40傾斜。詳細而言,第2緣部52亦可沿第2接合面部42傾斜。與第2緣部52同樣地,第4緣部54亦可沿第4接合面部44傾斜。 於該情形時,藉由汽缸頭4之接合面40傾斜,而能夠使第1接合面部41低於第1凸輪支持部211。又,藉由頭蓋5之緣部50傾斜,而能夠降低頭蓋5之第1緣部51之位置,使頭蓋5延伸直至與凸輪鏈條室17鄰接之位置。藉此,能夠獲取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於具備樹脂製之頭蓋之跨坐型車輛用之引擎,能夠抑制頭蓋之耐久性之降低,且使引擎輕量化。
1a 引擎 1b 引擎 1c 引擎 2 燃料箱 3 汽缸體 4 汽缸頭 5 頭蓋 7 活塞 8 連桿 11 燃燒室 12 火星塞 13 閥動機構 14 凸輪軸 15 進氣搖臂 16 排氣搖臂 17 凸輪鏈條室 21 第1支持壁 22 第2支持壁 23 第1軸承 24 第2軸承 25 鏈輪 26 凸輪鏈條 27 油路 28 油泵 31 火星塞安裝部 32 排氣埠 33 進氣埠 34 墊片 40 接合面 41 第1接合面部 42 第2接合面部 43 第3接合面部 44 第4接合面部 50 緣部 51 第1緣部 52 第2緣部 53 第3緣部 54 第4緣部 55 突起 56 鏈條抑制部 100 跨坐型車輛 102 燃料箱 103 座部 105 車體框架 106 頭管 107 前叉 108 前輪 109 把手 110 頭燈單元 111 擺臂 112 後輪 115 轉向軸 116 懸架 141 第1軸端部 142 第2軸端部 143 進氣凸輪 144 排氣凸輪 200 跨坐型車輛 201 轉向裝置 202 車輛本體 203 動力單元 204 前輪 205 後輪 206 座部 207 前叉 208 把手 211 凸輪支持部 221 第2凸輪支持部 231 前部外殼 232 護腿板 233 後部外殼 234 底部外殼 235 腳踏板 261 板 262 板 263 襯套 301 冷卻片 401 冷卻片 411 凹部 412 第1直線部 413 第2直線部 511 凸部 512 第1直線部 513 第2直線部 Ax1 汽缸軸線 Ax2 凸輪軸線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用引擎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3係第1實施形態之引擎之汽缸頭及頭蓋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自凸輪鏈條室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及頭蓋之側視圖。 圖5係自凸輪鏈條室側之相反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及頭蓋之側視圖。 圖6係汽缸頭及頭蓋之剖視圖。 圖7係圖6之VII-VII剖視圖。 圖8係第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9係第2實施形態之引擎之汽缸頭及頭蓋之分解立體圖。 圖10係自凸輪鏈條室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及頭蓋之側視圖。 圖11係自凸輪鏈條室側之相反側進行觀察時之汽缸頭及頭蓋之側視圖。 圖12係另一實施形態之引擎之一部分之側視圖。 圖13係另一實施形態之引擎之一部分之側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