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2310B - 伺服器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2310B
TWI622310B TW103143190A TW103143190A TWI622310B TW I622310 B TWI622310 B TW I622310B TW 103143190 A TW103143190 A TW 103143190A TW 103143190 A TW103143190 A TW 103143190A TW I622310 B TWI622310 B TW I6223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message
mobile node
server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3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0101A (zh
Inventor
工藤正人
山田佳範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2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23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2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with access to wir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伺服器(1)接收顯示最終目的地係第1行動節點的第1訊息。其次,伺服器(1)從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5)之連接性的多數閘道器(21~24)中,根據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決定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並且,伺服器(1)嘗試進行經由所決定的第1閘道器而發送第1訊息到第1行動節點。藉此幫助提昇例如以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為目的地之訊息的到達機率。

Description

伺服器及其通信方法
本申請案係關於無線隨意型網路,尤其關於分離的無線隨意型網路間的訊息之中繼。
中斷可容許網路(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DTN)係包含多數通信節點的無線多點跳接(multi-hop)網路。中斷可容許網路亦可稱為延遲可容許網路(Delay Tolerant Network),也可稱為斷線可容許網路(Disconnect Tolerant Network)。在本說明書中,將Disruption/Delay/Disconnect Tolerant Network統稱標示為DTN。DTN藉由多數通信節點(以下稱為DTN節點)自主地互相中繼訊息(資料捆包(data bundle)或資料封包(data packet)),來實現發送源節點與目的地節點之間的訊息配送。發送源節點及目的地節點其中一方或雙方可為屬於DTN的節點(DTN節點),亦可為屬於其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大眾蜂巢式網路或無線區域網路(無線Local Area Network,無線LAN))的節點。發送源節點及目的地節點其中一方或雙方係屬於其他網路的節點時,以某一DTN節點作為DTN與其他網路之間中繼訊息的路由器而進行動作。
DTN係以下述情況作為其前提:由於DTN節點之移動及障礙物所致的無線信號遮蔽等而產生暫時性或斷續性的通信中斷。換言之,DTN係以下述情況作為其前提:至少在某個時間點,發送源節點與目的地節點之間並不存在有穩定的通信路徑。為因應暫時性或斷續性的通信中斷,各DTN節點進行儲存轉發的動作。所以,DTN亦可稱為儲存轉發型的無線多點跳接網路。又,構成DTN的多數DTN節點,其一部分或全部亦可為具有移動性的行動節點。在此種意義下,DTN亦可稱為儲存轉發型的無線隨意型網路。DTN預想為應用於例如災難時的緊急通信,還有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的車與車間通信及路與車間通信。
專利文獻1係揭示DTN節點間的訊息配送之改良。專利文獻2係揭示DTN中的路由(routing)之改良。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1/071045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3/076912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案發明人探討利用「訊息中繼伺服器」,以便在物理上分離的無線隨意型網路之間中繼訊息,或在網際網路等外部網路與無線隨意型網路之間中繼訊息。在此,無線隨意型網路包含DTN。如上所述,DTN可認為係進行儲存轉發動作來因應暫時性或斷續性通信中斷之無線隨意型網路的一種形態。
訊息中繼伺服器(以下僅稱為伺服器)為了將訊息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必須選擇訊息的傳送目的地或傳送路徑。但是,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因為具有移動性,所以難以持續掌握行動節點的現在位置。尤其,在DTN中並未保證持續性通信,係以暫時性或斷續性通信中斷會發生為前提。亦即,在伺服器發送訊息的時間點,並未保證能到達目的地行動節點的持續性通信路徑之存在。伺服器必須對於持續性通信路徑不存在的行動節點嘗試進行訊息之發送。所以,伺服器並無法在訊息之發送前掌握到行動節點的現在位置。
另,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及進化封包系統(Evolved Packet System,EPS)等蜂巢式網路係利用呼叫技術(Paging)。亦即,核心網路內的行動性管理節點(服務GPRS支援節點(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係以稱為路由區域(routing area)或追蹤區域(tracking area)等的位置註冊區域單位來經常性管理行動節點的位置。為能進行此種行動性管理,處於怠速模式(idle mode)的行動節點,週期性地或非週期性地將位置註冊區域之更新訊息(例如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發送至行動性管理節點。產生待發送至行動節點的訊息時,行動性管理節點從行動節點所屬位置註冊區域內的全部基地台發送呼叫信號。並且,移動管理節點藉由接收來自接收到呼叫信號的行動節點之回應,而以基地台單位來正確掌握行動節點的現在位置,其後將訊息發送至行動節點。
此種蜂巢式網路的呼叫機制難以應用於無線隨意型網路。此係因為,包含DTN的無線隨意型網路並無法進行持續性的行動節點之位置管理。另一方面,蜂巢式網路係以進行持續性的行動節點之位置管理作為前提,在對於受到位置管理的行動節點,例如EPS行動性管理(EPS Mobility Management,EMM)狀態為EMM已註冊(EMM-Registered)的行動節點進行呼叫之後發送訊息。但是,蜂巢式網路並未提供對於未受到位置管理的行動節點,例如EPS行動性管理狀態為EMM已註銷(EMM-Deregistered)的行動節點發送訊息的機制。亦即,以包含DTN的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為目的地之訊息發送,係對於未受到位置管理的行動節點之訊息的發送。
本發明係根據上述發明人之檢討而產生。本件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伺服器、通信方法、及程式,能幫助提昇以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為目的地之訊息的到達機率。 [解決問題之方式]
在第1態樣中,伺服器包含:中繼處理部;及通信界面。該中繼處理部構成為: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該通信界面構成為:可經由網路基礎設施而與多數閘道器進行通信。該多數閘道器分別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所含的任一無線隨意型網路提供對於該網路基礎設施之連接性。再者,該中繼處理部構成為如下:(a)接收顯示最終目的地為第1行動節點的第1訊息;(b)根據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從該多數閘道器之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以及(c)嘗試進行經由該第1閘道器而發送該第1訊息到該第1行動節點。
在第2態樣中,由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的伺服器所進行的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接收顯示最終目的地為第1行動節點的第1訊息的步驟;(b)根據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從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之連接性的多數閘道器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以及(c)嘗試進行經由該第1閘道器而發送該第1訊息到該第1行動節點。
在第3態樣中,程式包含用以使電腦執行由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的伺服器所進行的方法之指令群。在此,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找出指定為第1訊息之最終目的地的第1行動節點;及(b)根據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從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之連接性的多數閘道器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 [發明之效果]
依據上述態樣,可提供一種伺服器、通信方法、及程式,能幫助提昇以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為目的地之訊息的到達機率。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說明具體的實施形態。在各圖式中,相同或對應的元件標註相同元件符號,為了說明的明確化,因應於需要而省略重複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網路的構成例。伺服器1中繼以屬於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其中之一的任意行動節點為目的地之訊息。伺服器1所中繼的訊息可為來自行動節點的(行動節點所發送的)訊息,亦可為來自未圖示的其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的訊息。
伺服器1可經由網路基礎設施5而與閘道器21~24進行通信。網路基礎設施5相較於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而言,係提供持續性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5包含網際網路、大眾蜂巢式網路、大眾無線區域網路(大眾無線LAN)等。
閘道器21~24向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5的連接性。閘道器21~24例如係(a)無線LAN存取點、(b)同時具有無線隨意(ad hoc)功能及無線區域網路(LAN)連接功能,且作為行動路由器而動作的行動節點、或(c)具有對於無線隨意功能及大眾蜂巢式網路的連接功能,且作為行動路由器而動作的行動節點。在圖1之例中,閘道器21~24係無線LAN存取點。所以,閘道器21~24形成無線區域網路涵蓋區域(Wireless LAN coverage)。
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各包含1或多數行動節點。在圖1之例中,無線隨意型網路41包含三個行動節點411~413。無線隨意型網路42包含一個行動節點421。無線隨意型網路43包含三個行動節點431~433。無線隨意型網路44包含兩個行動節點441及442。無線隨意型網路45包含兩個行動節點451及452。無線隨意型網路46包含兩個行動節點461及462。此等行動節點自主地互相中繼訊息(資料捆包或資料封包),藉以實現在發送源節點與目的地節點之間的訊息配送。發送源節點及目的地節點的一方或雙方可為屬於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的行動節點,亦可為屬於未圖示之其他網路的節點。其他網路包含例如網際網路、大眾蜂巢式網路、及無線LAN之中的至少一者。
另,圖1係顯示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之瞬間狀態的快照。各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數隨時間而改變。伴隨著行動節點的移動,無線隨意型網路有時會分裂、有時會消失。有時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會結合。又,有時多數行動節點相遇開始新的訊息交換,而形成圖1所未顯示的新增無線隨意型網路。
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至少一者係DTN亦可。在圖1之例中,屬於無線隨意型網路41、44、45、及46的行動節點係作為DTN節點而運作,進行儲存轉發動作。例如,行動節點413在無線隨意型網路41內將從行動節點411或412接收的訊息累積於資料緩衝區,並於能與無線隨意型網路45內的行動節點451或452進行通信時,將累積於資料緩衝區的訊息,依照路由協定(例如,感染(Epidemic)法或散佈並等待(Spray and Wait)法)進行發送。
再者,圖1所示的各行動節點與伺服器1進行通信,以便進行無線隨意型網路間的訊息配送。具體而言,來自任一行動節點的訊息,係經由與閘道器21~24具有連接的行動節點411、421、431、或441而傳送至伺服器1。同樣地,傳送到任一行動節點之訊息,係從伺服器1經由與閘道器21~24具有連接的行動節點411、421、431、或441而傳送。
圖1所示的網路構成當然僅係一例。閘道器數量只要係多數即可,不限於圖1所示的四個。又,行動節點的數量及無線隨意型網路的數量亦不限於圖1所示者。
其次,以下使用圖2~圖4來說明伺服器1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伺服器1回應已接收到顯示最終目的地為節點B(例如行動節點452)的訊息,並根據節點B(節點452)的移動紀錄,從多數閘道器21~24中決定該訊息所待傳送的閘道器。並且,伺服器1嘗試進行經由所決定的閘道器而發送訊息到節點B。
就一例而言,目的地節點B(節點452)的移動紀錄亦可顯示來自節點B(節點452)的訊息到達伺服器1時通過的路徑。另,來自節點B的訊息在過去所通過的路徑,亦可藉由例如閘道器21~24任一者的網際網路協定位址(Internet Protocol位址,IP位址),或無線LAN涵蓋區域31~34任一者的網路位址來表示。此時,伺服器1亦可選擇例如來自節點B的訊息在過去所通過之路徑所含的閘道器。
伺服器1亦可根據來自節點B的訊息在過去通過閘道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與現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之關係,來決定送往節點B之訊息所待傳送的閘道器。例如,從移動紀錄推測出節點B在特定的時間帶或特定的星期幾、利用特定的閘道器(亦即,來自節點B的訊息通過特定的閘道器)時,伺服器1亦可選擇該特定的閘道器,以便進行在該特定的時間帶或特定的星期幾,往節點B的發送。
又,伺服器1亦可根據從節點B的移動紀錄推測的節點B之行動模式,決定往節點B的訊息所待傳送的閘道器。例如,從移動紀錄推測出節點B頻繁地往來於多數閘道器之間時,伺服器1亦可優先地選擇此等多數閘道器。
就其他例而言,目的地節點B(節點452)的移動紀錄亦可顯示節點B(節點452)的過去地理位置。節點B的地理位置亦可藉由,例如利用配置於節點B(節點452)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機而取得的位置資訊來表示。此時,節點B(節點452)只要將本身的位置資訊週期性地或非週期性地經由無線隨意型網路41~46報告至伺服器1即可。此時,伺服器1只要將節點B(節點452)的地理位置與多數閘道器21~24的地理配置相對照,藉以選擇適合的閘道器(例如,與節點B(節點452)地理上相近的閘道器)即可。
圖2係顯示伺服器1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具體例之概念圖。在圖2之例中,伺服器1接收來自節點A(在此為行動節點442)的訊息。其次,伺服器1確認訊息標頭,藉以特別指定該訊息的最終目的地係節點B(在此為行動節點452)。其次,伺服器1存取移動紀錄資料庫10,取得節點B(行動節點452)的移動紀錄。再者,伺服器1根據節點B(行動節點452)的移動紀錄來決定閘道器(在此為閘道器21)。並且,伺服器1嘗試進行經由所決定的閘道器(閘道器21)而發送訊息到節點B(行動節點452)。另,圖2顯示行動節點間的訊息發送之例。其中,發送到節點B(節點452)的訊息亦可為從其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到達伺服器1。
圖3係顯示伺服器1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在步驟S11中,伺服器1接收訊息。在步驟S12中,根據步驟S11所接收的訊息之最終目的地節點的移動紀錄,決定該訊息之傳送目的地閘道器。在步驟S13中,伺服器1嘗試進行經由步驟S12所決定的傳送目的地閘道器之訊息的發送。
圖4係顯示伺服器1之構成例的方塊圖。中繼處理部11構成為: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中繼處理部11進行上述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通信界面12可經由網路基礎設施5而與多數閘道器21~24進行通信。
從以上說明可知,本實施形態之伺服器1進行下述動作:接收以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在此定為節點B)為目的地之訊息,根據節點B的移動紀錄,從多數閘道器21~24之中決定該訊息所待傳送的閘道器。並且,伺服器1進行下述動作:嘗試進行經由所決定的閘道器而發送訊息到節點B。藉此,伺服器1能有效率地決定訊息所待傳送的閘道器,所以能幫助提昇以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為目的地之訊息的實際到達機率。
<第2實施形態> 在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變形例。本實施形態之網路的全體構成係與圖1所示的構成例相同。本實施形態之伺服器1的構成例係與圖4所示的構成例相同。
本實施形態之伺服器1進行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嘗試進行經由所選擇的閘道器而發送訊息。但是,在無線隨意型網路中,有時行動節點會進行移動,或無線隨意型網路會消失或分裂,網路的狀態改變。所以,訊息發送之嘗試不一定會成功。尤其,在DTN之情形,伺服器所掌握的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有可能是相當久遠以前的資訊。此係因為在容許延遲的DTN中,來自行動節點的訊息或位置資訊到達伺服器1為止耗費許多時間。此時,可能會更加降低訊息發送之嘗試其成功的機率。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伺服器1在訊息發送之嘗試失敗時選擇下一閘道器,嘗試進行新的訊息發送。伺服器1亦可根據目的地節點的移動紀錄,從到達可能性最高的閘道器依序嘗試進行訊息的發送。在圖5之例中,伺服器1存取移動紀錄資料庫10來參照行動節點B的移動紀錄,根據移動紀錄判斷經由各閘道器時到達節點B的可能性。並且,伺服器1以閘道器21、22、23的順序嘗試進行以行動節點B為目的地之訊息發送。
經由各閘道器時之到達行動節點B的可能性,只要藉由行動節點B的移動紀錄來判定即可。就其一例而言,係考量移動紀錄顯示來自行動節點B的訊息到達伺服器1時通過的路徑之情形。此種情形下,伺服器1只要如下進行判斷即可:向行動節點B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5之連接性的時間越長或次數越多的閘道器,到達行動節點B的可能性越高。就其他例而言,移動紀錄顯示行動節點B的過去地理位置之情形,伺服器1只要如下進行判斷即可:行動節點B位於地理上接近位置的時間越長的閘道器,到達行動節點B的可能性越高。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伺服器1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在步驟S21中,伺服器1嘗試進行經由到達最終目的地節點B的可能性最高之閘道器的訊息發送。在步驟S22中,伺服器1判定在步驟S21的嘗試是否失敗。在步驟S21的嘗試失敗之情形(步驟S22中YES),伺服器1判斷是否有其他候選閘道器(步驟S23)。存在有1或多數其他候選閘道器之情形(步驟S23中YES),嘗試進行經由到達可能性次高之閘道器的訊息發送(步驟S24)。伺服器1反覆進行步驟S22~S24的動作,直到訊息發送成功,或沒有候選閘道器為止。
從上述的說明可知,本實施形態之伺服器1根據訊息之目的地節點的移動紀錄,從到達可能性高的閘道器依序嘗試進行訊息發送。所以,能更加提高訊息的到達可能性。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伺服器1亦可根據訊息之目的地節點的移動紀錄,在多數閘道器之間調整訊息發送之嘗試次數的比例。具體而言,伺服器1亦可使得對於根據移動紀錄判斷為訊息之到達可能性較高的閘道器之發送嘗試次數,比對於到達可能性較低的其他閘道器之發送嘗試次數較多。考量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及DTN中的行動節點之移動性,僅有一次訊息發送之嘗試,可能無法獲得理想的結果。此係因為,嘗試時間可能重疊到行動節點偶然離開該閘道器附近而不存在時,嘗試時間也可能重疊到通信路徑暫時性阻斷時。因此,對於相同閘道器反覆進行發送嘗試,可提高到達目的地節點的可能性。尤其,對於根據移動紀錄判斷為到達可能性較高的閘道器,增加嘗試次數,能夠有效率地提高訊息的實際到達機率。
又,在數種實務中,伺服器1亦可根據訊息之目的地節點的移動紀錄來調整在伺服器1具有的記憶體中保持該訊息的最大保存期間(稱為快取有效時間)。具體而言,伺服器1宜對於頻繁往來於多數閘道器(例如閘道器21~24)間的目的地節點,將伺服器1所進行的儲存轉發之快取有效時間設定為較長。藉由加長快取有效時間,能夠有效率地提高訊息的實際到達機率。
<其他實施形態> 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中,伺服器1(中繼處理部11)亦可在與其他伺服器之間交換節點的移動紀錄。換言之,伺服器1亦可將本身所掌握的節點的移動紀錄發送至其他伺服器,並從其他伺服器接收其他節點所掌握的節點的移動紀錄。並且,伺服器1亦可考量從其他伺服器接受的節點B的移動紀錄,從多數閘道器中決定往節點B之訊息所待傳送的閘道器。在與其他伺服器之間交換節點的移動紀錄的動作可週期性地進行,在預料到達節點B的機率較低之情形等亦可非週期性地進行。藉由考量其他伺服器所掌握的節點的移動紀錄來提昇訊息的到達機率,及達成降低發送嘗試次數。
上述多數實施形態亦可適當組合而實施。
上述的多數實施形態所說明的伺服器1中的閘道器之決定處理亦可為藉由電腦系統執行程式來實現。具體而言,製作一個或多數包含用以使電腦系統執行本說明書中利用流程圖等來說明的演算法之指令群的程式,並將該程式供給至電腦系統即可。
此程式能夠利用各種類型的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來存放並供給至電腦。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包含各種類型之具有實體的記錄媒體(tangible storage medium)。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之例包含,磁氣記錄媒體(e.g. 軟碟、磁帶、硬碟機),磁性光學記錄媒體(e.g. 磁光碟),光碟(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ROM),CD-R,CD-R/W,半導體記憶體(e.g. 光罩式ROM、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抹寫式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快閃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程式藉由各種類型的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供給至電腦。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之例包含電子信號、光信號、及電磁波。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能將程式經由電線及光纖等有線通信路徑或無線通信路徑供給電腦。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僅係關於本案發明人所獲得的技術思想之應例。亦即,該技術思想不僅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當然可進行各種變更。
本申請案係根據2013年12月16日申請的日本申請案特願2013-259212號而主張優先權,並引用其全部揭示內容。
1‧‧‧伺服器
10‧‧‧移動紀錄資料庫
11‧‧‧中繼處理部
12‧‧‧通信界面
5‧‧‧網路基礎設施
21~24‧‧‧閘道器
31~34‧‧‧無線區域網路(WLAN)涵蓋區域
41~46‧‧‧無線隨意型網路
411~413、421、431~433、441~442、451~452、461~462‧‧‧行動節點
S11~S13、S21~S24‧‧‧步驟
[圖1]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網路之構成例。 [圖2]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伺服器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概念圖。 [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伺服器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4]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伺服器的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5]係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伺服器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概念圖。 [圖6]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伺服器所進行的閘道器之選擇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

Claims (27)

  1. 一種伺服器,其包含:中繼處理機構,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wireless ad hoc network)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以及通信界面,可經由網路基礎設施而與多數閘道器進行通信;且該多數閘道器分別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之中的至少一個無線隨意型網路提供對於該網路基礎設施的連接性,該中繼處理機構具有如下構成:接收顯示最終目的地為第1行動節點的第1訊息;根據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從該多數閘道器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以及嘗試進行經由該第1閘道器而發送該第1訊息到該第1行動節點;該中繼處理機構因應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失敗,而從該多數閘道器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2閘道器;該中繼處理機構根據該移動紀錄來調整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嘗試次數與經由該第2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嘗試次數的比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伺服器,其中,該移動紀錄顯示來自該第1行動節點的訊息到達該伺服器時通過的路徑,該伺服器將該路徑所含的閘道器決定作為該第1閘道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伺服器,其中, 該伺服器根據來自該第1行動節點的訊息在過去通過閘道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與現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之關係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伺服器,其中,該伺服器根據從該移動紀錄推測的該第1行動節點之行動模式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伺服器,其中,該移動紀錄顯示該第1行動節點的過去地理位置,該伺服器藉由對照該地理位置與該多數閘道器之地理配置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伺服器,其中,該中繼處理機構,當該第1行動節點從該第1閘道器提供連接性之時間或次數比從該第2閘道器提供連接性之時間越長或次數越多,則使得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發送嘗試次數比經由該第2閘道器的發送嘗試次數大越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及5項其中任一項之伺服器,其中,該中繼處理機構更再根據從該移動紀錄推測的該第1行動節點之移動頻度來調整在該伺服器中保持該第1訊息的期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及5項其中任一項之伺服器,其中,該中繼處理機構在與其他伺服器之間交換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伺服器,其中,該中繼處理機構考量從其他伺服器接受的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及5項其中任一項之伺服器,其中,該多數閘道器中,至少一個是無線區域網路(無線Local Area Network,無線LAN)存取點。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及5項其中任一項之伺服器,其中,該網路基礎設施相較於該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而言,係提供持續性的通信。
  12. 一種通信方法,係藉由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的伺服器來進行,其包含以下步驟:接收顯示最終目的地為第1行動節點的第1訊息的步驟;從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之連接性的多數閘道器中,根據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來進行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之決定的步驟;嘗試進行經由該第1閘道器而發送該第1訊息到該第1行動節點的步驟;因應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失敗,而從該多數閘道器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2閘道器的步驟;及根據該移動紀錄,進行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嘗試次數與經由該第2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嘗試次數的比例調整的步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通信方法,其中, 該移動紀錄顯示來自該第1行動節點的訊息到達該伺服器時通過的路徑,該決定的步驟包含:將該路徑所含的閘道器決定作為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通信方法,其中,該決定的步驟包含:根據來自該第1行動節點的訊息在過去通過閘道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與現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之關係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通信方法,其中,該決定的步驟包含:根據從該移動紀錄推測的該第1行動節點之行動模式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通信方法,其中,該移動紀錄顯示該第1行動節點的過去地理位置,該決定的步驟包含:對照該地理位置與該多數閘道器的地理配置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之通信方法,其中,該調整的步驟包含:當該第1行動節點從該第1閘道器提供連接性的時間或次數,比從該第2閘道器提供連接性的時間越長或次數越多,則使得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發送嘗試次數比經由該第2閘道器的發送嘗試次數大越多的步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13、14、及16項其中任一項之通信方法,其中,更包含:在與其他伺服器之間交換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通信方法,其中,該決定的步驟包含:考量從其他伺服器接受的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20. 一種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係存放有用以使電腦執行由中繼傳送到無線隨意型網路內的行動節點之訊息的伺服器所進行的方法之程式,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找出指定為第1訊息之最終目的地的第1行動節點的步驟;從向多數無線隨意型網路提供對於網路基礎設施之連接性的多數閘道器中,根據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來進行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1閘道器之決定的步驟;因應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失敗,而從該多數閘道器中決定該第1訊息所待傳送的第2閘道器的步驟;及根據該移動紀錄,進行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嘗試次數與經由該第2閘道器的該第1訊息之發送嘗試次數的比例調整的步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移動紀錄顯示來自該第1行動節點的訊息到達該伺服器時通過的路徑,該決定的步驟包含:將該路徑所含的閘道器決定作為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 該決定的步驟包含:根據來自該第1行動節點的訊息在過去通過閘道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與現在的時間帶、星期幾、或日期之關係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2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決定的步驟包含以下步驟:根據從該移動紀錄推測的該第1行動節點之行動模式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移動紀錄顯示該第1行動節點的過去地理位置,該決定步驟包含:對照該地理位置與該多數閘道器的地理配置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調整的步驟包含:當該第1行動節點從該第1閘道器提供連接性時間或次數比從該第2閘道器提供連接性的時間越長或次數越多,則使得經由該第1閘道器的發送嘗試次數比經由該第2閘道器的發送嘗試次數大越多。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21、22、及24項其中任一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更包含:在與其他伺服器之間交換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 該決定的步驟包含:考量從其他伺服器接受的該第1行動節點的移動紀錄來決定該第1閘道器的步驟。
TW103143190A 2013-12-16 2014-12-11 伺服器及其通信方法 TWI622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9212 2013-12-16
JP2013-259212 2013-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101A TW201540101A (zh) 2015-10-16
TWI622310B true TWI622310B (zh) 2018-04-21

Family

ID=5340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3190A TWI622310B (zh) 2013-12-16 2014-12-11 伺服器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1056B2 (zh)
EP (1) EP3086601B1 (zh)
JP (1) JP6311722B2 (zh)
KR (1) KR101815047B1 (zh)
CN (1) CN105706495B (zh)
AR (1) AR098768A1 (zh)
TW (1) TWI622310B (zh)
WO (1) WO20150929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1096B (zh) * 2016-02-18 2021-06-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边缘服务器、方法和存储介质
GB2548798A (en) * 2016-03-17 2017-10-04 Virtuosys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sharing delay tolerant content
FR3057726B1 (fr) * 2016-10-13 2018-12-07 Sagemcom Energy & Telecom Sas Relais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de type lpwan
US10536211B2 (en) * 2016-10-14 2020-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device relay service for reliable internet of things
US20180124592A1 (en) * 2016-10-27 2018-05-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data store-equipped evolved packet cor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616772B2 (en) * 2017-03-15 2020-04-07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femtocell functionality in user devices
JP6801543B2 (ja) * 2017-03-22 2020-1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363413B2 (en) * 2017-09-29 2022-06-14 Sony Group Corporation Efficient UE location report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8650639A (zh) * 2018-04-13 2018-10-12 深圳络绎星和科技有限公司 自组网联网方法及系统
JP7215717B2 (ja) * 2019-01-09 2023-01-31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4156A1 (en) * 2003-06-20 2007-05-10 Ntt Docomo, Inc Control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EP1566930B1 (en) * 2004-02-20 2008-04-23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selecting optimum gateway for terminals
EP2434805A1 (en) * 2009-05-21 2012-03-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US20120307725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data in an intermitt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O2013040970A1 (zh) * 2011-09-22 201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7158B2 (en) * 2001-08-07 2004-10-19 Hrl Laborator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and trajectory of gateways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in hybrid non-terrestrial-terrestrial multi-hop mobile networks
US7433691B1 (en) 2002-03-25 2008-10-07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n access point in an ad-hoc wireless network with fixed wireless routers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access points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of subscriber device
JP2004180024A (ja) * 2002-11-27 2004-06-24 Nec Commun Syst Ltd 在圏位置予測システム、情報管理装置および情報管理方法
US7545782B2 (en) * 2004-02-19 2009-06-09 Belair Networks, Inc. Mobile station traffic routing
US7948931B2 (en) 2004-03-01 2011-05-24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MANET routing based on best estimate of expected position
US8660526B1 (en) * 2005-06-24 2014-02-25 Rockwell Collins, Inc. Location-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US8520673B2 (en) * 2006-10-23 2013-08-27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routing unicast and multicast messages in an ad-hoc wireless network
JP5347972B2 (ja) * 2007-12-17 2013-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経路制御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US8139504B2 (en) * 2009-04-07 2012-03-20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ifying differently-routed networks using virtual topology representations
US9432877B2 (en) 2009-12-09 2016-08-30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542636B2 (en) * 2010-01-04 2013-09-24 Lili Qiu Vehicular content distribution
JP5542028B2 (ja) 2010-10-28 2014-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ノード局および冗長経路制御方法
JPWO2013076912A1 (ja) 2011-11-21 2015-04-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経路情報交換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経路情報交換プログラム
EP2786618B1 (en) * 2012-08-21 2016-02-10 Unify GmbH & Co. K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based on direction of movement
US9081643B2 (en) * 2012-09-21 2015-07-14 Silver Sring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updating firmware for nodes in a mesh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4156A1 (en) * 2003-06-20 2007-05-10 Ntt Docomo, Inc Control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EP1566930B1 (en) * 2004-02-20 2008-04-23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selecting optimum gateway for terminals
EP2434805A1 (en) * 2009-05-21 2012-03-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US20120307725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data in an intermitt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O2013040970A1 (zh) * 2011-09-22 201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6495B (zh) 2019-07-26
JPWO2015092989A1 (ja) 2017-03-16
EP3086601B1 (en) 2019-07-24
US10111056B2 (en) 2018-10-23
JP6311722B2 (ja) 2018-04-18
EP3086601A1 (en) 2016-10-26
KR101815047B1 (ko) 2018-01-05
EP3086601A4 (en) 2017-08-09
CN105706495A (zh) 2016-06-22
TW201540101A (zh) 2015-10-16
US20160212599A1 (en) 2016-07-21
KR20160058116A (ko) 2016-05-24
AR098768A1 (es) 2016-06-15
WO2015092989A1 (ja) 2015-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310B (zh) 伺服器及其通信方法
JPH09154178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呼びを確立するシステム
JP6491329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に向かってデータ・パケットを地理的にルー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
JP6183536B2 (ja) Disruption/Delay/Disconnect Tolerant Networkで利用されるノード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2253450A (ja) 断続的通信環境におけるデータ転送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Zhao et al. FT-SPEED: A fault-tolerant, real-time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3260211A (zh) 一种改进的aomdv路由方法
JP5036602B2 (ja) 無線アドホック端末および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9504020B2 (en)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WI594588B (zh) 無線終端機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76732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Zhu et al. SAIL: A scalable approach for wide-area IP mobility
Yu et al. A solution to outdated neighbor proble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5722172A (zh) 无线链状网下的快速路由恢复方法
Mitsuishi et al. On demand routing scheme for real-spatial information based group communication
Liu Stable rout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jumder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daptive Mobility Management Technique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 to Handle Internet
Liu Advanced dynamic source routing with qos guarantee
Tripathi et al. Minimal Routing Cooperation using Route Weight for MANET
Muralidhar et al. A novel ferryinitiated message ferrying approach for data delivery in disconnect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rough native ferries
van den Wijngaert et al. An urban mobility model and predictive handover scheme for mobile IP: OPNE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ocito et al. Topology Stability-Aware Multicast Protocol for MANETs
Gawas et al. A CROSS-LAYER DELAY-AWARE NODE DISJOINT MULTIPATH ROUT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