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1795B - Steam valve drive, steam valve - Google Patents

Steam valve drive, steam valv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1795B
TWI621795B TW104116826A TW104116826A TWI621795B TW I621795 B TWI621795 B TW I621795B TW 104116826 A TW104116826 A TW 104116826A TW 104116826 A TW104116826 A TW 104116826A TW I621795 B TWI621795 B TW I6217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ase
steam valve
air
spring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6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6027A (zh
Inventor
Jiani Yu
Hideo Hosak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61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1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17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14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eliminating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 F16K31/122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one side of the piston being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75For recording or indicating the functioning of a valve in combination with test equipment
    • F16K37/0091For recording or indicating the functioning of a valve in combination with test equipment by measuring fluid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1/00Spindle sealings
    • F16K41/003Spindle sealings by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05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of gas pipelines, e.g. ala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3149Back flow prevention by vacuum breaking [e.g., anti-siph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實施形態的蒸氣閥驅動裝置,係於閥箱的內部藉由使閥座和連結在閥棒的閥體之間的距離變動,以調整流過該閥箱的內部之蒸氣的流量。蒸氣閥驅動裝置具有油筒和彈簧箱。油筒收容有透過操作桿連結在閥棒的活塞,活塞係配合油壓作動。彈簧箱係貫通有操作桿並且將作動彈簧收容於內部,藉由利用活塞的作動操作操作桿而使作動彈簧伸縮。其中,彈簧箱形成有入口和出口。而且,以使彈簧箱的內部之壓力比外部更高的方式,將來自彈簧箱的外部之空氣從彈簧箱的入口供給到彈簧箱的內部,再從彈簧箱的出口排出。

Description

蒸氣閥驅動裝置、蒸氣閥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關於蒸氣閥驅動裝置、蒸氣閥。
蒸氣渦輪系統中,在配管設置有蒸氣閥,藉由蒸氣閥調節傳遞到蒸氣渦輪的蒸氣之流量等。
〔A〕蒸氣閥的構成
圖8係相關技術中的蒸氣閥之概要的模型示意圖。圖8係表示沿著鉛垂方向(z軸)的鉛垂面(xz面)。圖8係以粗實線的箭頭表示蒸氣的流動並且表示蒸氣閥的一部分之剖面。
如圖8所示,蒸氣閥V1具有: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蒸氣閥驅動裝置)、軛部50,構成為藉由蒸氣閥驅動部30驅動蒸氣閥主體部10以調整蒸氣的流量。各部係使用金屬材料形成。
順序說明構成蒸氣閥V1的各部分之詳細。
〔A-1〕蒸氣閥主體部10
如圖8所示,蒸氣閥主體部10具有:閥箱11、上蓋12、閥座13、閥棒14、以及閥體15。蒸氣閥主體部10係在閥箱11的內部空間11C使閥座13和閥體15之間的距離變動,以調整流過內部空間11C的蒸氣之流量。
蒸氣閥主體部10之中,閥箱11形成有入口11A和出口11B。打開蒸氣閥V1時,蒸氣F11從閥箱11的入口11A流入內部空間11C,流過內部空間11C後,蒸氣F12從出口11B流出到外部。且,閥箱11在上部形成有開口11K,在下部形成有貫通孔11T。
蒸氣閥主體部10之中,上蓋12設置在閥箱11上部,用於堵塞形成在閥箱11上部的開口11K。
蒸氣閥主體部10之中,閥座13設置在閥箱11的內部空間11C。閥座13固定在閥箱11的內周面,包含閥體15相接的部分。
蒸氣閥主體部10之中,閥棒14係設置成貫通形成在閥箱11下部的貫通孔11T。閥棒14例如是棒狀體,軸14J係沿著鉛垂方向(z軸),設置成在該軸14J沿著的鉛垂方向(z軸)移動。
蒸氣閥主體部10之中,閥體15被收容在閥箱11的內部空間11C。閥體15被連結在閥棒14的一端(圖8中的上端),與閥棒14一起在沿著軸14J的鉛垂方向(z軸)移動。閥體15在蒸氣閥V1被打開時離開閥座13,蒸氣閥V1被關閉時接近且接觸於閥座13。
〔A-2〕蒸氣閥驅動部30(蒸氣閥驅動裝置)
如圖8所示,蒸氣閥驅動部30係於鉛垂方向(z軸)設置在蒸氣閥主體部10的下方,具有操作桿31、油筒32、以及彈簧箱33。蒸氣閥驅動部30構成為,藉由油壓的作用而打開蒸氣閥V1,並且藉由彈簧的復元力之作用而關閉蒸氣閥V1。即,蒸氣閥驅動部30係於閥箱11的內部空間11C改變連結在閥座13和閥棒14的閥體15之間的距離,藉此調整流動閥箱11的內部空間11C之蒸氣的流量。
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操作桿31是棒狀 體,軸31J係沿著鉛垂方向(z軸)。操作桿31係與構成蒸氣閥主體部10的閥棒14的軸14J同軸,一端(圖8中為上端)連結在閥棒14。此處,操作桿31的一端(圖8中為上端)設置有聯結件311,且閥棒14的另一端(圖8中為下端)設置有聯結件141,操作桿31的聯結件311和閥棒14的聯結件141之間被連結著。且,操作桿31在另一端(圖8中為下端)連結有活塞31P。
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油筒32係例如圓筒 形狀之氣筒,內部收容有活塞31P。油筒32構成油壓驅動機構,活塞31P在鉛垂方向(z軸)配合油壓移動。
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彈簧箱33係於鉛垂 方向(z軸)透過軛部50而位在閥箱11和油筒32之間。彈簧箱33係於鉛垂方向(z軸)貫通有操作桿31, 且在內部的收容空間33S收容有作動彈簧33D。彈簧箱33構成為藉由利用活塞31P操作的操作桿31,使作動彈簧33D在收容空間33S進行伸縮。具體而言,彈簧箱33具有胴部331、第1板部332以及第2板部333,且藉由胴部331、第1板部332以及第2板部333形成收容空間33S。在彈簧箱33,胴部331為圓筒形狀的管狀體,設置成與操作桿31的軸31J成為同軸。在彈簧箱33,第1板部332為圓板形狀的板狀體,設置在胴部331的上部。第1板部332形成有貫通孔332T,操作桿31貫通在該貫通孔332T。在彈簧箱33,第2板部333與第1板部332同樣地,是圓板形狀的板狀體,設置在胴部331的下部。第2板部333形成有貫通孔333T,操作桿31貫通在該貫通孔333T。
作動彈簧33例如是盤簧,操作桿31貫通在 中央。作動彈簧33D係於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設置在固定於操作桿31的彈簧座31R和彈簧箱33的第1板部332之間。
在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隨著操作桿31的移動使得彈簧座31R和第1板部332之間的距離變動。藉此,作動彈簧33D在沿著操作桿31的軸31J之鉛垂方向(z軸)進行變形伸縮。
〔A-3〕軛部50
如圖8所示,軛部50係於鉛垂方向(z軸),位於 蒸氣閥主體部10的下方且蒸氣閥驅動部30的上方,具有第1凸緣部51、第2凸緣部52、以及連結部53。軛部50構成為連結蒸氣閥主體部10和蒸氣閥驅動部30之間。
軛部50之中,第1凸緣部51設置在蒸氣閥 主體部10。第1凸緣部51為環狀的板狀體,中央形成有貫通孔51T。此處,第1凸緣部51的上表面在蒸氣閥主體部10接觸於閥箱11的下表面,在第1凸緣部51的貫通孔51T貫通有閥棒14。
軛部50之中,第2凸緣部52設置在蒸氣閥 驅動部30。第2凸緣部52與第1凸緣部51同樣地為環狀的板狀體,在中央形成有貫通孔52T。此處,第2凸緣部52的下表面在蒸氣閥驅動部30接觸於彈簧箱33的上表面,在第2凸緣部52的貫通孔52T貫通有操作桿31。
軛部50之中,連結部53介在第1凸緣部51 和第2凸緣部52之間,連結著第1凸緣部51和第2凸緣部52。此處,連結部53為複數,該複數個連結部53係於第1凸緣部51和第2凸緣部52相對面之面配置在周緣。
〔B〕問題與對策
上述中,蒸氣閥主體部10由於閥棒14貫通彈簧箱33,因此會有若干蒸氣通過閥棒14和彈簧箱33之間的間隙而從蒸氣主體部10漏出。該漏出的蒸氣會有滲入構成蒸氣閥驅動部30(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33的收容 空間33S之情形。起因於從蒸氣閥主體部10漏出的蒸氣,會有蒸氣從存在操作桿31和彈簧箱33之間的間隙滲入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之情形。另外,從蒸氣閥主體部10漏出的蒸氣冷卻液化,會有以液體狀態滲入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之情形。
其結果,在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由鋼等金屬材料形成的作動彈簧33D會有生鏽破損之情形。且,同樣地由金屬材料形成的彈簧箱33的內面會有腐蝕之情形。
已提出作為這種問題的對策之各種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9係相關技術中的構成蒸氣閥驅動部的彈簧箱的一部分之模型示意剖視圖。
如圖9所示,為了讓進入彈簧箱33的水從複數個排水孔52D排水,而提案在設置於彈簧箱33上表面的第2凸緣部52、以將內周面和外周面之間連通成放射狀的方式形成複數個排水孔52D。且,為了讓水不易進入彈簧箱33,而提案在彈簧箱33的上表面、以包圍操作桿31的外周面之方式設置隆起部332A。進一步,為了讓水不易積存在彈簧箱33,而提案在彈簧箱33的下表面形成排水孔333D,並且在排水孔333D設置過濾器333F。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98319號公報
但是,上述相關技術中,對於水分滲入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及從收容空間33S之排水並不充分。因此,無法讓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保持充分的乾燥狀態。其結果,會有不容易有效地防止彈簧箱33及作動彈簧33D之腐蝕等情形。
因而,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是提供能容易防止彈簧箱、作動彈簧之腐蝕等的蒸氣閥驅動裝置及蒸氣閥。
本實施形態的蒸氣閥驅動裝置,係於閥箱的內部使閥座和連結在閥棒的閥體之間的距離變動,藉此調整流過該閥箱的內部之蒸氣的流量。蒸氣閥驅動裝置具有油筒和彈簧箱。油筒係收容有透過操作桿連結在閥棒的活塞,活塞係配合油壓進行作動。彈簧箱係貫通有操作桿並且內部收容有作動彈簧,藉由活塞的作動而操作操作桿,以使作動彈簧伸縮。此處,彈簧箱形成有入口和出口。而且,以使彈簧箱的內部之壓力形成比外部高的方式,將來自彈簧箱外部的空氣從彈簧箱的入口供給到彈簧箱的內部,再從彈簧箱的出口排出。
10‧‧‧蒸氣閥主體部
11‧‧‧閥箱
11A‧‧‧入口
11B‧‧‧出口
11C‧‧‧內部空間
11K‧‧‧開口
11T‧‧‧貫通孔
12‧‧‧上蓋
13‧‧‧閥座
14‧‧‧閥棒
14J‧‧‧軸
15‧‧‧閥體
30‧‧‧蒸氣閥驅動部
31‧‧‧操作桿
31J‧‧‧軸
31P‧‧‧活塞
32‧‧‧油筒
33‧‧‧彈簧箱
33A‧‧‧入口
33B‧‧‧出口
33D‧‧‧作動彈簧
33S‧‧‧收容空間
34‧‧‧濕氣分離部
36‧‧‧空氣調整部
50‧‧‧軛部
51‧‧‧第1凸緣部
51T‧‧‧貫通孔
52‧‧‧第2凸緣部
52D‧‧‧排水孔
52T‧‧‧貫通孔
53‧‧‧連結部
61‧‧‧空氣供給部
62‧‧‧過濾部
61C‧‧‧空氣供給部
61d‧‧‧空氣供給部
71‧‧‧壓力測定部
72‧‧‧溫度測定部
331‧‧‧胴部
331A‧‧‧座
331B‧‧‧座
332‧‧‧第1板部
332A‧‧‧隆起部
332T‧‧‧貫通孔
333‧‧‧第2板部
333D‧‧‧排水孔
333F‧‧‧過濾器
333T‧‧‧貫通孔
334‧‧‧過濾器
361‧‧‧資訊控制裝置
361d‧‧‧資訊控制裝置
711‧‧‧壓力警報部
711A‧‧‧資訊處理裝置
711B‧‧‧警報裝置
721‧‧‧溫度警報部
721A‧‧‧資訊處理裝置
721B‧‧‧警報裝置
731‧‧‧濕度警報部
731A‧‧‧資訊處理裝置
731B‧‧‧警報裝置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的全體之示意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中構成蒸氣閥驅動部(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之示意剖視圖。
圖3係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中構成蒸氣閥驅動部(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之示意剖視圖。
圖4係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中構成蒸氣閥驅動部(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之示意剖視圖。
圖5係第2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的全體之示意圖。
圖6係第3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的全體之示意圖。
圖7係第4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的全體之示意圖。
圖8係相關技術中的蒸氣閥之概要的模型示意圖。
圖9係相關技術中構成蒸氣閥驅動部的彈簧箱之一部分的示意剖視圖。
參照圖式說明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A〕構成等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的全體之示意圖。圖1為立體圖,以模型示意蒸氣閥的主要部分。圖1與圖8同樣地以粗實線箭頭顯示蒸氣的流動。同時,圖1係以細 實線箭頭顯示空氣的流動。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中,蒸氣閥V1與上 述相關技術(參照圖8、圖9)的情形同樣地,具有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蒸氣閥驅動裝置)以及軛部50。但是,本實施形態中,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並非沿著鉛垂方向(z軸)配置,而是沿著水平面(xy面)之中的一個水平方向(x軸)配置。即,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並非朝縱向排列,而是朝橫向排列。且,蒸氣閥驅動部30的一部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不同。
本實施形態除了該些地方及與該些相關之處 以外,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相同。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對於與上述記載重複之處予以適當省略記載。
本實施形態中,依序說明構成蒸氣閥V1的各 部分。
〔A-1〕蒸氣閥主體部10
在蒸氣閥V1中,蒸氣閥主體部10在圖1中省略一部分圖示,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同樣地構成。即,在蒸氣閥主體部10中,如上述般在閥箱11的內部收容有閥座13及連結在閥棒14的閥體15。而且,蒸氣閥主體部10係構成為,在閥箱11的內部空間11C使閥座13和閥體15之間的距離變動,以調整流過蒸氣閥V1的蒸氣之流量(參照圖8)。
〔A-2〕軛部50
在蒸氣閥V1中,軛部50在圖1中省略一部分圖示,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同樣地構成。即,軛部50如上述般具有第1凸緣部51、第2凸緣部52以及連結部53。而且,軛部50連結著構成蒸氣閥主體部10的閥箱11及構成蒸氣閥驅動部30的彈簧箱33(參照圖8、圖9)。
〔A-3〕蒸氣閥驅動部30
在蒸氣閥V1中,蒸氣閥驅動部30在圖1中省略一部分圖示,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同樣地構成。即,蒸氣閥驅動部30如上述般具有操作桿31、油筒32以及彈簧箱33。而且,蒸氣閥驅動部30構成為,在油筒32的內部藉由油壓使活塞31P作動,藉此在彈簧箱33的內部使作動彈簧33D伸縮(參照圖8、圖9)。
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操作桿31在圖1中省略圖示,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同樣地,一端連結在設置有收容於閥箱11內部的閥體15之閥棒14,且另一端連結著活塞31P(參照圖8、圖9)。
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油筒32在圖1中省略一部分圖示,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同樣地,在內部收容有透過操作桿31連結在蒸氣閥主體部10的閥棒14之活塞31P(參照圖8、圖9)。本實施形態中,油筒32可從圖1得知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不同,構成為在內部 藉由油壓使活塞31P朝一水平方向(x軸)移動。
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彈簧箱33在圖1中省略一部分圖示,但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同樣地,貫通有操作桿31且內部收容有作動彈簧33D(參照圖8)。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中構成蒸氣閥驅動部(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之模型示意剖視圖。
如圖2所示,彈簧箱33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參照圖8)同樣地,具有胴部331、第1板部332以及第2板部333。彈簧箱33係藉由胴部331、第1板部332以及第2板部333形成收容空間33S。而且,彈簧箱33係操作桿31在一水平方向(x軸)貫通第1板部332及第2板部333,該收容空間33S收容有作動彈簧33D。在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藉由隨著操作桿31的移動使彈簧座31R和第1板部332之間的距離變動,以使作動彈簧33D在一水平方向(x軸)變形伸縮。
本實施形態中,彈簧箱33係如圖1、圖2所示,與上述相關技術的情形不同,形成有入口33A及出口33B。
具體而言,入口33A和出口33B兩者係如圖1、圖2所示,形成在彈簧箱33的胴部331。此處,入口33A和出口33B兩者係於一水平方向(x軸),形成為位於胴部331之中靠近閥箱11之側(圖2中的右側)。
如圖1、圖2所示,入口33A係於胴部331之中,形成在位於鉛垂方向(z軸)的上側部分。此處, 如圖2所示,入口33A係形成在胴部331的最高之頂部。且,在入口33A設置有供氣用的座331A。
如圖1、圖2所示,出口33B係於胴部331之中,形成在位於鉛垂方向(z軸)的下側部分。此處,如圖2所示,出口33B係形成在胴部331的最低之底部。在出口33B設置有排氣用的座331B。且,如圖2所示,在出口33B設置有過濾器334。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所示,設置有空氣供給部61作為空氣淨化部,空氣供給部61將空氣F21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入口33A,藉此對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進行空氣淨化。此處,藉由供給壓力比大氣更高的空氣F21,將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保持在比外部更高且為固定。該空氣F21從空氣供給部61流過配管後,在彈簧箱33通過設置在入口33A的座331A的孔,流入彈簧箱33的內部。例如,將使用在發電廠(圖示省略)的儀器裝置(圖示省略)之空氣F21始終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內部。
而且,從彈簧箱33的出口33B將空氣F22排出至外部。此處,空氣F22通過彈簧箱33中的設置在出口33B的座331B之孔和過濾器334,流出至彈簧箱33的外部。本實施形態中,空氣F22被釋放到大氣中。即,此空氣流動構成開放的循環。
〔B〕歸納(效果等)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的蒸氣閥驅動部30中,在彈簧箱33形成有入口33A和出口33B。而且,以使彈簧箱33中收容作動彈簧33D的收容空間33S的壓力保持比外部更高的狀態之方式,對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進行空氣供給。
藉此,本實施形態中,即使蒸氣從閥箱11和 閥棒14之間的間隙漏出,由於將閥箱11的內部保持成比外部更高的壓力,該蒸氣會被彈回。因此,能防止蒸氣流過操作桿31和彈簧箱33之間的間隙,滲入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進一步,本實施形態中,即使蒸氣滲入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高壓的空氣仍會從出口33B排出。因此,隨此能將起因於蒸氣而積存在收容空間33S的水分從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5S排出至外部。即,蒸氣閥驅動部30對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進行空氣淨化。
其結果,本實施形態能防止收容在彈簧箱33 的收容空間33S的作動彈簧33D生鏽。且,本實施形態能防止彈簧箱33的內周面腐蝕。因而,本實施形態能有效地防止作動彈簧33D等的破損,而能提升蒸氣閥驅動部30(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可靠性。
特別是,本實施形態中,入口33A形成在彈 簧箱33的上側部分,出口33B形成在彈簧箱33的下側部分。因此,本實施形態中,透過入口33A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內部之空氣,係朝與重力相同的方向流動,再透過出口33B排出到彈簧箱33的外部。因而,本實施形態 中,積存在彈簧箱33的收容空間33S的水分,能更有效地排出到外部。其結果,本實施形態能更有效地防止作動彈簧33D的破損等。
〔C〕變形例 〔C-1〕變形例1-1
上述實施形態中,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係沿著水平方向(x軸)配置,但不限定於此。與相關技術(參照圖8)的情形同樣地,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亦可沿著鉛垂方向(z軸)配置。即,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亦可不朝橫向排列,而朝縱向排列。
圖3係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中構成蒸氣閥 驅動部(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之模型示意剖視圖。 圖3係顯示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朝縱向排列的情形。
於該情形下,亦如圖3所示,較佳為將入口 33A形成在彈簧箱33的上側部分,將出口33B形成在比入口33A更靠彈簧箱33的下側部分。例如,入口33A係形成在構成彈簧箱33的胴部331之中位於上側的部分。 且,出口33B係形成在彈簧箱33中位於胴部331下側的第2板部333。
而且,與上述實施形態的情形同樣地,透過 入口33A將空氣供給至彈簧箱33的內部。藉此,將彈簧 箱33內部的壓力保持成比外部更高且為固定。因此,與上述實施形態的情形同樣地,能有效地防止作動彈簧33D的破損。
〔C-2〕變形例1-2
上述實施形態中,在彈簧箱33中,入口33A和出口33B兩者位於胴部331之中靠近閥箱11之側(圖2中為右側),但不限定於此。
圖4係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中,構成蒸氣 閥驅動部(蒸氣閥驅動裝置)的彈簧箱之模型示意剖視圖。
如圖4所示,亦可不將入口33A和出口33B 兩者形成在胴部331之中靠近閥箱11之側(圖4中為右側),而是形成在靠近油筒32(參照圖1)之側(圖4中為左側)。
<第2實施形態> 〔A〕構成
圖5係第2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全體之示意圖。圖5中,一部分與圖1同樣地以立體圖顯示,主要部分為模型示意。圖5與圖1同樣地以粗實線箭頭顯示蒸氣的流動,且以細實線箭頭顯示空氣的流動。同時,圖5係以虛線箭頭顯示訊號的流動。
如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 態(參照圖1等)的情形同樣地,設置有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但是,本實施形態中,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作為空氣淨化部功能的部分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本實施形態除了此處及與此處相關之處以外,皆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情形相同。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對於與上述記載重複之處予以適當省略記載。
本實施形態中,蒸氣閥驅動部30省略一部分 圖示,但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情形同樣地,在彈簧箱33形成有入口33A和出口33B。而且,以使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變得比外部更高的方式,從彈簧箱33的入口33A將空氣F21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內部。
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情形不 同,構成為在加熱部35將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的空氣F21加熱。此處,加熱部35係形成在軛部50。具體而言,加熱部35係於以下部分將空氣F21加熱,該部分為從空氣供給部61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的空氣F21所流過的配管,包含在閥棒14的周圍形成為螺旋狀的部分。例如,使用藉由蒸氣形成為高溫狀態的蒸氣閥主體部10之熱,進行空氣F21的加熱。
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情形不 同,設置有空氣調整部36。空氣調整部36例如包含減壓閥。空氣調整部36係於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的空氣F21所流動的配管設置減壓閥,藉由該減壓閥的開閉動 作調整空氣F21的流量。此處,空氣調整部36係以使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形成比外部更高的方式,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之流量。
且,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情形 不同,設置有壓力測定部71和壓力警報部711。壓力測定部71包含壓力計,測定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且輸出該測定的壓力資料S71。壓力警報部711包含資訊處理裝置711A和警報裝置711B,根據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進行警報。此處,壓力警報部711係資訊處理裝置711A配合壓力測定部71輸出的壓力資料S71而將控制訊號S711A輸出至警報裝置711B。
具體而言,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超出 預定範圍時,資訊處理裝置711A將控制訊號S711A輸出至警報裝置711B。而且,警報裝置711B配合該控制訊號S711A而進行警報。例如,警報裝置711B包含警報燈和警報聲輸出裝置,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超出預定範圍時,警報燈點燈並且警報聲輸出裝置輸出警報聲。
且,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情形 不同,設置有溫度測定部72和溫度警報部721。溫度測定部72包含溫度計,測定從彈簧箱33的出口33B流出的空氣F22之溫度,且輸出該測定的溫度資料S72。溫度警報部721包含資訊處理裝置721A和警報裝置721B,根據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進行警報。此處,溫度警報部721係資訊處理裝置721A配合溫度測定部72輸出的溫 度資料S72而將控制訊號S721A輸出至警報裝置721B。
具體而言,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超出 預定範圍時,資訊處理裝置721A將控制訊號S721A輸出至警報裝置721B。而且,警報裝置721B配合該控制訊號S721A進行警報。例如,警報裝置721B與上述同樣地,包含警報燈和警報聲輸出裝置,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超出預定範圍(例如,比飽和溫度低時)時,警報燈點燈並且警報聲輸出裝置輸出警報聲。
進一步,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 情形不同,設置有濕度測定部73和濕度警報部731。濕度測定部73包含濕度計,測定從彈簧箱33的出口33B流出的空氣F22之濕度,且輸出該測定的濕度資料S73。濕度警報部731包含資訊處理裝置731A和警報裝置731B,根據在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進行警報。此處,濕度警報部731係資訊處理裝置731A配合濕度測定部73輸出的濕度資料S73而將控制訊號S731A輸出至警報裝置731B。
具體而言,在以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超 出預定範圍時,資訊處理裝置731A將控制訊號S731A輸出至警報裝置731B。而且,警報裝置731B配合該控制訊號S731A進行警報。例如,警報裝置731B與上述同樣地,包含警報燈和警報聲輸出裝置,在以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超出預定範圍時,警報燈點燈並且警報聲輸出裝置輸出警報聲。
〔B〕歸納(效果等)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中,將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的空氣F21在加熱部35加熱。因此,本實施形態能防止在彈簧箱33的內部產生結露。
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壓力測定部71和壓力警報部711。因此,能容易地監視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
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溫度測定部72和溫度警報部721,並且設置有濕度測定部73和濕度警報部731。因此,能容易地掌握彈簧箱33的內部是否產生結露等。
進一步,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空氣調整部36。因此,能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之流量,而能容易使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成為適切之狀態。例如,在壓力警報部711、溫度警報部721以及濕度警報部731進行警報時,能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之流量,使其成為適切之狀態。
因而,本實施形態能有效地防止作動彈簧33D的破損等。
〔C〕變形例
如上述般,本實施形態中,已說明在軛部50將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的空氣F21加熱的情形,但不限定於此。亦可構成為,加熱部35具有熱交換器,且使用該熱交換器將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的空氣F21加 熱。
此外,亦可構成為,配合將壓力資料S71、溫 度資料S72以及濕度資料S73適當組合的結果來進行警報。
<第3實施形態> 〔A〕構成
圖6係第3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全體之示意圖。圖6與圖5同樣地,一部分以立體圖顯示,主要部分為模型示意。圖6與圖5同樣地以粗實線箭頭顯示蒸氣的流動,且以細實線箭頭顯示空氣的流動。同時,圖6係以虛線箭頭顯示訊號的流動。
如圖6所示,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2實施形 態(參照圖5)的情形同樣地,設置有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但是,本實施形態中,蒸氣閥驅動部30的構成之一部分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不同。此處,蒸氣閥驅動部30之中作為空氣淨化部功能的部分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不同。本實施形態除了此處及與此處相關之處以外,皆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的情形相同。 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對於與上述記載重複之處予以適當省略記載。
本實施形態中,空氣供給部61c與第2實施形 態(參照圖5)的情形不同,不將使用在發電廠(圖示省略)的儀器裝置(圖示省略)之空氣F21供給到彈簧箱 33的內部。本實施形態中,空氣供給部61c包含送風機,例如藉由送風機傳送大氣來進行空氣F21的供給。
且,本實施形態與第2實施形態(參照圖5) 的情形不同,設置有濕氣分離部34。濕氣分離部34構成為,將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入口33A的空氣F21所含的濕氣予以分離。例如,濕氣分離部34為包含矽膠的濕氣分離裝置,其係將從空氣供給部61c的送風機透過配管傳送的空氣F21所含的濕氣,以矽膠吸收,藉此從空氣F21除去濕氣。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在該濕氣分離部34被分離且除去濕氣的空氣F21係流過配管,在軛部50被加熱後,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入口33A。此外,濕氣分離部34除了矽膠式以外,亦可使用旋風式等其他方式。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如圖6所示,構成為 空氣調整部36根據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此處,設置有資訊控制裝置361,資訊控制裝置361根據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控制空氣調整部36的動作。
具體而言,資訊控制裝置361係配合壓力測 定部71輸出的壓力資料S71,將控制訊號S361輸出至空氣調整部36。資訊控制裝置361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超出預定範圍時,將控制訊號S361輸出至空氣調整部36。而且,空氣調整部36配合該控制訊號S361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此處,空氣調整部36係以使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成為預定範圍內之方式, 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之流量。例如,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比預定範圍低時,空氣調整部36增加空氣F21的流量。相對於此,彈簧箱33的內部的壓力比預定範圍高時,空氣調整部36減少空氣F21的流量。
〔B〕歸納(效果等)
如上述,本施形態中,濕氣分離部34將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入口33A的空氣F21所含的濕氣予以分離除去。因此,本實施形態中,供給的空氣F21所含的水分少,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在彈簧箱33的內部產生結露。
且,本實施形態中,空氣調整部36根據在壓力測定部71測定的壓力,自動地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因此,能適切地保持彈簧箱33內部的壓力。
因而,本實施形態中,能有效地防止作動彈簧33D之破損等。
<第4實施形態> 〔A〕構成
圖7係第4實施形態中的蒸氣閥全體之示意圖。圖7與圖5同樣地,一部分以立體圖顯示,主要部分為模型示意。圖7與圖5同樣地以粗實線箭頭顯示蒸氣的流動,且以細實線箭頭顯示空氣的流動。同時,圖7係以虛線箭頭顯示訊號的流動。
如圖7所示,本實施形態與上述第2實施形 態(參照圖5)的情形同樣地,設置有蒸氣閥主體部10、蒸氣閥驅動部30以及軛部50。但是,本實施形態中,蒸氣閥驅動部30的構成的一部分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不同。此處,蒸氣閥驅動部30中之作為空氣淨化部功能的部分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不同。本實施形態除了此處及與此處相關之處以外,皆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的情形相同。 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對於與上述記載重複之處予以適當省略記載。
本實施形態中,空氣供給部61d與第2實施形 態(參照圖5)的情形不同,不將使用在發電廠(圖示省略)的儀器裝置(圖示省略)之空氣F21供給到彈簧箱33的內部。本實施形態中,空氣供給部61d包含空氣槽和送風泵(圖示省略),以空氣槽貯藏從彈簧箱33的出口33B流出的空氣F22,送風泵(圖示省略)將該貯藏的空氣F22朝彈簧箱33的入口33A供給。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設置有過濾部 62,過濾部62過濾從彈簧箱33的出口33B流出後在空氣供給部61d的空氣槽貯藏的空氣F22。過濾部62係具有過濾器的過濾裝置,以過濾器去除以空氣槽貯藏的空氣F22所含的異物。而且,在該過濾部62過濾後以濕氣分離部34分離濕氣的空氣F21是在軛部50加熱,再流入彈簧箱33的入口33A。即,本實施形態中,空氣是在封閉的循環中,依序進行貯藏、過濾、乾燥、加熱並循環。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構成為 根據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及在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空氣調整部36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此處,設置有資訊控制裝置361d,資訊控制裝置361d根據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及在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控制空氣調整部36之動作。
具體而言,資訊控制裝置361d係配合溫度測 定部72輸出的溫度資料S72及濕度測定部73輸出的濕度資料S73,而將控制訊號S361d輸出至空氣調整部36。例如,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及在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超出預定範圍時,資訊控制裝置361d將控制訊號S361d輸出至空氣調整部36。而且,空氣調整部36係配合該控制訊號S361d,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之流量。例如,空氣調整部36係以使溫度及濕度成為預定範圍內之方式,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之流量。
〔B〕歸納(效果等)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中,空氣調整部36係根據在溫度測定部72測定的溫度及在濕度測定部73測定的濕度,自動地調整朝彈簧箱33供給的空氣F21。因此,本實施形態中,能有效地防止在彈簧箱33的內部產生結露。
且,本實施形態中,過濾部62過濾從彈簧箱 33的出口33B流出的空氣F22。而且,藉由在該過濾部62的過濾而去除異物的空氣F21,係流入彈簧箱33的入 口33A。因此,本實施形態中,能有效地防止彈簧箱33的內部混入異物。且,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是使供給到彈簧箱33的空氣循環使用的密閉循環,循環的空氣會逐漸地弄髒。因此,藉由設置過濾部62能去除污損原因之雜質。
因而,本實施形態中,能有效地防止作動彈 簧33D之破損等。
〔C〕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中,過濾部62配置在空氣供給部61d的空氣槽之下游,但不限定於此。過濾部62亦可配置在空氣供給部61d的空氣槽之上游。
<其他>
已說明本發明之數種實施形態,但該等實施形態是作為例示而提示者,並不是意圖限定發明範圍。該等新穎的實施形態,可用其他各種形態實施,只要在不超出發明的要旨之範圍,可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及其變形皆包含在發明範圍及要旨,且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及其均等之範圍。

Claims (14)

  1. 一種蒸氣閥驅動裝置,係於閥箱的內部使閥座和連結在閥棒的閥體之間的距離變動,藉此調整流過前述閥箱的內部之蒸氣的流量,其特徵在於,具有:油筒,收容有透過操作桿連結在前述閥棒的活塞,前述活塞係配合油壓進行作動;及彈簧箱,貫通有前述操作桿並且將作動彈簧收容在內部,藉由前述活塞的作動而操作前述操作桿,以使前述作動彈簧伸縮;前述彈簧箱形成有入口和出口,以使前述彈簧箱的內部之壓力形成比外部更高的方式,將來自前述彈簧箱外部的空氣從前述彈簧箱的入口供給到前述彈簧箱的內部,再從前述彈簧箱的出口排出。
  2. 如請求項1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前述彈簧箱係前述入口比前述出口在鉛垂方向更位於上方。
  3.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用以分離供給到前述彈簧箱的空氣所含的濕氣之濕氣分離部。
  4.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用以將供給到前述彈簧箱的空氣加熱之加熱部。
  5. 如請求項4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前述加熱部係於連結前述閥箱和前述彈簧箱之間的軛部,將供給到前述彈簧箱的空氣加熱。
  6.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 用以調整朝前述彈簧箱供給的空氣之空氣調整部。
  7.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測定前述彈簧箱的內部之壓力的壓力測定部、及根據在前述壓力測定部測定的壓力而進行警報的壓力警報部。
  8. 如請求項6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測定前述彈簧箱的內部之壓力的壓力測定部,前述空氣調整部係根據在前述壓力測定部測定的壓力,調整朝前述彈簧箱供給的空氣。
  9.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測定從前述彈簧箱的出口流出的空氣之溫度的溫度測定部、及根據在前述溫度測定部測定的溫度而進行警報的溫度警報部。
  10. 如請求項6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測定從前述彈簧箱的出口流出的空氣之溫度的溫度測定部,前述空氣調整部係根據在前述溫度測定部測定的溫度,調整朝前述彈簧箱供給的空氣。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測定從前述彈簧箱的出口流出的空氣之濕度的濕度測 定部、及根據在前述濕度測定部測定的濕度而進行警報的濕度警報部。
  12. 如請求項6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用以測定從前述彈簧箱的出口流出的空氣的濕度之濕度測定部,前述空氣調整部係根據在前述濕度測定部測定的濕度,調整朝前述彈簧箱供給的空氣。
  13. 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其中,具有用以過濾從前述彈簧箱的出口流出的空氣之過濾部,且構成為通過前述過濾部的空氣流入前述彈簧箱的入口。
  14. 一種蒸氣閥,係具有如請求項1或2之蒸氣閥驅動裝置。
TW104116826A 2014-05-29 2015-05-26 Steam valve drive, steam valve TWI621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1035A JP2015224749A (ja) 2014-05-29 2014-05-29 蒸気弁駆動装置、蒸気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6027A TW201616027A (zh) 2016-05-01
TWI621795B true TWI621795B (zh) 2018-04-21

Family

ID=5470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6826A TWI621795B (zh) 2014-05-29 2015-05-26 Steam valve drive, steam valv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45710A1 (zh)
JP (1) JP2015224749A (zh)
TW (1) TWI621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91500B1 (ko) * 2017-11-17 2019-06-19 주식회사 노아 엑츄에이션 공압식 액추에이터, 이를 이용한 공압식 밸브 및 공압식 밸브 시스템
CN112815128B (zh) * 2020-12-30 2022-05-1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主汽调节阀及调节装置
JP2023123967A (ja) * 2022-02-25 2023-09-06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弁装置、及び弁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8808A (ja) * 1994-12-12 1996-06-18 Fuji Electric Co Ltd 主蒸気止め弁の開閉装置
JPH1089530A (ja) * 1996-09-10 1998-04-10 Siemens Ag 複合弁装置
JPH11141731A (ja) * 1997-10-31 1999-05-28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油圧作動式大型弁油圧機構の取外し又は再取付け方法
JP2000337550A (ja) * 1999-05-26 2000-12-05 Osaka Kiki Seizo Kk バルブ装置
JP2001012093A (ja) * 1999-06-28 2001-01-16 Shin Meiwa Ind Co Ltd 機械式駐車設備の排水装置
TW509765B (en) * 1999-06-02 2002-11-11 Tokyo Electron Ltd A valve and a vacuum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the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95728A (en) * 1940-02-21 1942-09-15 Brown Instr Co Measuring instrument
US3427930A (en) * 1965-07-02 1969-02-18 Fisher Governor Co Valve actuator
JPH084708A (ja) * 1994-06-21 1996-01-09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操作器
JP3592446B2 (ja) * 1996-06-19 2004-11-24 日酸Tanaka株式会社 圧力調整器
JP2005098319A (ja) * 2003-09-22 2005-04-14 Toshiba Corp 弁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弁
US7234678B1 (en) * 2003-09-22 2007-06-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otection system for turbo machine and power generating equipment
JP4923105B2 (ja) * 2007-04-02 2012-04-25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ヒータ内蔵バル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8808A (ja) * 1994-12-12 1996-06-18 Fuji Electric Co Ltd 主蒸気止め弁の開閉装置
JPH1089530A (ja) * 1996-09-10 1998-04-10 Siemens Ag 複合弁装置
JPH11141731A (ja) * 1997-10-31 1999-05-28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油圧作動式大型弁油圧機構の取外し又は再取付け方法
JP2000337550A (ja) * 1999-05-26 2000-12-05 Osaka Kiki Seizo Kk バルブ装置
TW509765B (en) * 1999-06-02 2002-11-11 Tokyo Electron Ltd A valve and a vacuum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the valve
JP2001012093A (ja) * 1999-06-28 2001-01-16 Shin Meiwa Ind Co Ltd 機械式駐車設備の排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45710A1 (en) 2015-12-03
TW201616027A (zh) 2016-05-01
JP2015224749A (ja) 201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1795B (zh) Steam valve drive, steam valve
WO2006110592A2 (en) Heat of compression pulse purge gas dryer
CN204234107U (zh) 试验箱
JP6487559B2 (ja) 燃料不活性化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
US9463434B2 (en) Heat reactivated adsorbent gas fractionator and process
WO2016011055A3 (en) Convective dry filtered containment venting system
US10487685B2 (en) Piping system cleaning method, piping system, and steam turbine plant
ATE540214T1 (de) Verdichter für ein gasturbinentriebwerk mit radial geteilter kühlluft-entnahmekammer
US20150372214A1 (en) Cooled cooling air system having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KR20140135757A (ko) 발전소용 입구 공기 필터 장치
JP2013522528A5 (zh)
KR101834686B1 (ko) 증기 터빈 냉각 방법
JP5133438B2 (ja) 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洗浄方法
JP2018515738A5 (zh)
JP2007330841A (ja) 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流体密度制御方法
KR20150093371A (ko) 스팀 순환형 보일러
KR20140021401A (ko) 정수기 동작 검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수기의 동작 검사 방법
JP6185238B2 (ja) バイパス弁付フロー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RU2642708C1 (ru) Паров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м шпиндельного пара утечки
JP2013198897A (ja) 圧縮空気の再熱装置
RU2013119495A (ru)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для газовой турбины
CN207132633U (zh) 一种干燥系统
CN101154851A (zh) 蒸发冷却电机的蒸发冷却循环回路
RU107128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US20160273798A1 (en) Heating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