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4107U - 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4107U
CN204234107U CN201420622585.6U CN201420622585U CN204234107U CN 204234107 U CN204234107 U CN 204234107U CN 201420622585 U CN201420622585 U CN 201420622585U CN 204234107 U CN204234107 U CN 204234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temperature
chamber
test spac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25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尔克尔·施洛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s Techn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eiss Umwelttechn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s Umwelttechnik GmbH filed Critical Weiss Umwelttechnik GmbH
Priority to CN2014206225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4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4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4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空气的试验箱,包括:试验空间;用于使试验空间通风的空气循环装置;用于控制试验空间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其包括热交换器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在回路中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储存器、安全阀和电磁阀,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加热装置;用于防止在试验空间内相对于环境的负压或超压的均压装置;用于控制试验箱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操作元件的操作装置;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测量装置;用于关闭试验空间的包括门框架的开口的门元件;用于从试验空间排出冷凝液体的试验空间出口;以及照明装置。通过该试验箱可以独立于试验材料以特别精确且恒定的方式在试验空间中产生温度条件和气候条件。

Description

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空气的试验箱。
背景技术
试验箱用于对物体——特别是装置——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能进行试验。例如,温度试验箱或气候试验箱是已知的,其中,可以产生在-45℃至+180℃范围中的温度。在气候试验箱中,可以附加地产生所期望的气候条件,然后,装置或试验材料暴露于所产生的期望的气候条件持续限定的时间段。该类型的试验箱通常构造作为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仅经由必要的供给管线连接至建筑物,并且该移动装置包括用于温度控制和空气调节必须的所有组部件。接纳待试验的试验材料的试验空间的温度的控制通常在试验空间中的循环空气管中进行。循环空气管在试验空间内形成空气处理空间,其中,设置有热交换器以用于加热或冷却流动通过循环空气管或试验空间的空气。风扇或通风装置吸入存在于试验空间中的空气并且在循环空气管中将其导引至相对应的热交换器。以该方式,试验材料也可暴露于限定的温度变化。
为了防止在试验空间中在温度改变的情况下例如水的潜在的不期望的冷凝,可设置有另一热交换器,该另一热交换器提供对试验空间的水的想要的冷凝和排出。如果产生特别的气候条件或限定的相对空气湿度,那么试验室可具有特别用于对存在于试验空间的空气进行除湿和/或加湿的装置。
通过前述试验箱进行试验的试验材料也可在操作情况下进行试验;即,试验材料其本身被供给有例如电能,并且以受控方式置于不同操作状态下。在该过程的进程中,试验材料也可发出热量至试验空间中。因此,存在以下风险:在试验空间内的温度改变或气候改变的情况下,水可在试验材料上冷凝。同样,试验材料其本身可有助于试验箱的加热从而可能扭曲所需的试验条件。在试验间隔期间,温度可能因此以不期望的方式改变或在试验空间中产生空间温度差异。空间温度差异也是不期望的因为其可导致水冷凝在试验空间的多组部件上。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验箱,通过该试验箱可以独立于试验材料以特别精确且恒定的方式在试验空间中产生温度条件和气候条件。
该目的通过具有文中所述特征的试验箱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调节空气的试验箱包括:试验空间,该试验空间可相对于环境被密封并且用于接纳试验材料,该试验空间具有限制的并且隔离温度的侧壁、底部壁和顶部壁,至少一个壁具有用于供给管线和/或测量管线的通道;用于使试验空间通风的空气循环装置,该空气循环装置具有风扇和分隔壁,该分隔壁将试验空间分成可用空间和空气处理空间,其中,试验空间体积的一定量的空气通过风扇在可用空间与空气处理空间之间循环;用于控制试验空间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装置,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空气处理空间中,其中,一定循环量的空气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被冷却或加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在具有第一热交换器的回路中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储存器、安全阀和电磁阀,其中,制冷剂可被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在试验空间内产生的在-45℃至+180℃范围中的温度,其中,在可用空间内以及在试验间隔期间通过温度控制装置产生在+10℃至+95℃的温度范围中的+/-0.3k至+/-0.5k的时间温度稳定性,其中,通过空气循环装置在可用空间内产生+/-2k、优选地+/-1k的空间温度稳定性;在试验空间内用于相对于环境防止负压或超压的均压装置;用于控制试验箱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操作元件的操作装置;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测量装置;用于关闭试验空间的包括门框架的开口的门元件;用于从试验空间排出冷凝液体的试验空间出口;以及用于为可用空间照明的照明装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验箱中,隔离温度的侧壁、底部壁和顶部壁使得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止与试验空间的环境的热交换。用于连接及控制试验材料的测量管线和供给管线经由在试验空间的各个壁中的通道可被导引至试验空间。试验空间本身通过分隔壁至少部分地被分成用于放置试验材料的可用空间及被分成空气处理空间,风扇或通风装置使存在于试验空间或试验空间体积中的空气在可用空间与空气处理空间之间循环,因此,提供必要的空气交换。温度控制装置的热交换器装置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该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各自设置在空气处理空间中使得通过风扇循环的空气与相对应的热交换器接触。以该方式,循环量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可被冷却或加热。
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在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回路使得第一热交换器可以用于冷却循环量的空气。冷却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的压缩机和用于已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此外,在回路中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器、安全阀和不同的电磁阀。通过制冷剂储存器,可以确保足量的制冷剂在回路中总是可获得的。第一热交换器的温度能够经由安全阀和电磁阀可以被调整。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具有加热器的加热装置,该加热器加热第二热交换器使得经由第二热交换器能够使试验空间中的温度升高。加热器可以是例如电阻加热器。由于可通过控制装置具体地控制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冷却或加热循环的空气,因此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在试验空间内可产生在-45℃至+80℃的温度范围中的温度。独立于试验材料并且独立于试验材料的操作状态,在试验间隔期间在接纳试验材料的可用空间中可以产生至少在+10℃至+95℃的温度范围中的+/-0.3k至+/-0.5k的时间温度稳定性。在本文内容中,试验间隔为在试验材料暴露至大致恒定温度或气候条件的完整试验期间的时间段。此外,空气循环装置允许通过风扇对该试验空间进行适当地通风在可用空间中产生+/-2k——优选为+/-1k——的空间温度稳定性。
通过均压装置可以容易地防止试验空间内或试验材料操作期间由于试验空间中温度改变而产生的潜在的负压或超压。均压装置可以将试验空间内的空气压力调整至试验空间的环境的空气压力。此外,试验箱包括具有显示装置和操作元件的操作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该操作装置被影响。显示装置可包括例如显示器,并且操作元件可以是单独的开关和控制装置,其可表示在显示器上,或也可以是键盘。为了测量相对空气湿度,试验箱包括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测量装置。同样,在试验空间中形成有用于配备或移除试验材料的开口,该开口具有门框架,门元件被放置至门框架内以密封试验空间。如果冷凝的液体积累在试验空间中,其可以经由试验空间出口从试验空间排出。用于为可用空间照明的照明装置设置成使得可以在试验空间或可用空间内的试验材料上容易地执行必须的工作。照明装置可由具有例如光源的简单的灯形成。如果表现相对低发热的LED光源被用作光源则是有利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在试验空间内可以产生在-75℃至+180℃的温度范围——优选地在-100℃至+200℃——的温度范围。因此,试验材料的试验能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
试验箱可以具有除湿器装置,其中,所述除湿器装置可以包括第三热交换器和用于已冷凝液体的溢水道,于是该第三热交换器可以设置在空气处理空间中并且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回路中,其中,第三热交换器可以形成为湿气冷凝器以用于对试验空间进行除湿。通过回路中的第三热交换器,然后在第三热交换器处的试验空间内可以产生相对低的温度从而存在于试验空间中的液体仅冷凝在第三热交换器或湿气冷凝器上。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试验空间内的其它部件上或试验材料上的液体的冷凝。
在门元件中可以容置有窗,其中,该窗可具有外部窗格和中间的内部窗格。例如,然后窗可以形成为如多层隔离玻璃窗。特别地可以设置成在外部窗格之间布置有多个内部窗格。以该方式,可以产生窗的特别好的隔离效果,同时通过窗可以观察到位于试验空间中的试验材料。
门框架可以形成为能够通过门框架加热装置可加热,窗框架可以形成为能够通过窗框架加热装置可加热并且/或者窗表面可以形成为能够通过窗表面加热装置可加热。以该方式,能够避免门框架、窗框架和/或窗表面的不期望的冷却以及因此避免在这些部件上液体的潜在的冷凝。各个加热装置可以具有电阻加热器。
门元件可以形成为使得其通过锁被锁定。因此在试验期间能够特别将门元件或门锁定至试验空间从而试验材料不可以被操纵或门不可以被第三人意外地打开。
试验箱可包括可连接至控制装置的其它测量装置并且其他测量装置的测量值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储存。除此之外,所述其它测量装置也可以被连接至试验材料,以便在试验期间在例如不同周围情况下对试验材料的功能进行试验。由于通过控制装置可储存其它测量装置的测量值,因此试验的实现可以以特别简单地方式记录并且评估。
此外,控制装置可以在试验箱故障的情况下停用试验箱并且可以触发故障报告传输。通过在故障情况下停用试验箱,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故障对试验材料和试验箱的潜在的损坏。故障报告的传输允许由例如操作者的快速手动干预。
此外,有利的是如果控制装置具有零电势警报接触器(potential-freealarm contact),其中,控制装置可以在试验箱故障的情况下经由警报接触器停用连接至警报接触器的试验材料。因此,在试验期间在试验空间内操作的试验材料还可以在试验箱故障的情况下被停用,从而可以防止在试验箱故障的情况下对这种试验材料的损坏。
另外,控制装置可以具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设定操作状态的最小极限值和/或最大极限值,其中,如果超过或未达到极限值可通过控制装置停用试验箱和/或试验材料。独立于故障或故障报告,可以因此防止试验箱或试验材料免受由于试验箱危险的或不期望的操作状态的损坏。
控制装置可具有至少四个模拟的和/或数字的输入和输出,试验材料可以通过该输入和输出被连接至控制装置。因此,试验箱变得可普遍地采用并且多个装置或待试验的试验材料也可以设置在试验空间内并且同时进行试验。
如果试验材料可以被联接至控制装置,那么控制装置也可以构造为使得由试验材料控制试验顺序。试验顺序可以因此根据试验材料的操作状态被控制装置影响。
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测量装置可以是干湿度测量装置。通过干湿度测量装置,可以以相对准确的方式测量干燥温度和湿度温度或相对空气湿度。替代性地,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测量装置也可以是电容式湿度计或露点镜或冷镜露点湿度计。
干湿度测量装置可以具有包括可以被加湿的组织材料——比如棉护套——的湿度温度传感器,并且具有关于组织材料的自清洁功能。因此,不再需要在一段操作时间之后替换组织材料。同样,因此可以通过干湿度测量装置获得特别精确的测量值。除了湿度温度传感器之外,干湿度测量装置可以具有靠近湿度温度传感器的干燥温度传感器。
自清洁功能可以这样形成,干湿度测量装置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组织材料经由入水口和出水口可以被加湿及冲洗。围绕湿度温度传感器的组织材料可以随后经由入水口被供给有水并且该组织材料因此被冲洗及清洁,其中,从组织材料渗漏的水可以经由出水口与任何潜在的污物一起被排出。此外,可以以该方式确保组织材料的恒定湿度。
冷却装置的冷凝器可以形成为包括空气冷却或水冷却或其它冷却液体。原则上,冷凝器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流体被冷却。其本质是在冷凝器处出现的热载荷经由空气冷却或水冷却被消散,于是制冷剂可以以完全液化的方式冷凝。
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另一冷却装置,另一冷却装置在具有冷却装置的冷凝器的另一回路中具有另一制冷剂、另一压缩机、另一冷凝器、另一制冷剂储存器、另一安全阀和其它电磁阀。因此,温度控制装置于是可以具有两个回路或冷却装置,该两个回路或冷却装置串联连接并且形成所谓的冷却级联(cooling cascade)。因此,其它冷却装置和其它回路可以冷却第一冷却装置的冷凝器。以该方式,在试验空间中能够产生特别低的温度。
冷却装置的压缩机和其它冷却装置的压缩机可以优选地为气体压缩机。
在回路和/或其它回路中可以设置有用于制冷剂的均压装置。如果均压装置设置在具有第一热交换器的回路中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此处可能在操作期间存在相对大的温度差异。大的温度波动和因此制冷剂的根据制冷剂的相对应的膨胀系数的体积变化可以经由均压装置来补偿。例如均压装置可以是回路中的制冷剂可以积累其中的容器。
为了确保试验箱的安全操作,在回路中可以设置有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和/或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回路内的介质的压力或温度因此可以被监控并且在超过或未达到极限值的情况下经由安全装置可以触发试验箱的停用。
此外,在回路中可以形成具有至少第一电磁阀的第一旁路,其中,第一旁路可跨接在至少压缩机上,其中,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一电磁阀供给,以这种方式使得可以调节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原则上,如果多次打开和停用压缩机是不利的。因此,如果压缩机在一段较长时间处于操作状态,那么可以延长该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例如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一旁路绕过压缩机以便延迟压缩机的自动停用,并且延长压缩机的操作时间。
此外,在回路中可以形成有具有至少第二电磁阀的第二旁路,其中,第二旁路可以跨接在至少安全阀和第一热交换器上,其中,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二电磁阀被供给,以这种方式使得可以调节压缩机之前的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吸入气体温度从而防止压缩机潜在的过热并且因此防止压缩机被损坏。因此,位于压缩机之前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致动第二电磁阀经由第二旁路以加入仍然是液体的制冷剂来冷却。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的相对应的电磁阀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
如果吸入气体温度小于等于30℃则是特别有利的。
此外,在回路中可以设置有油分离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可以调节压缩机中的恒定油面。例如,存在于制冷剂中的油可以与回路分离并且通过油分离装置被积累。然后,积累在油分离装置中的油可回收至压缩机。油以被供给使得在压缩机中的油面总是恒定。
试验箱可以具有冲洗装置,其中,试验空间可以通过冲洗装置用干燥的增压空气进行通风。如果存在于试验空间的空气具有不期望的相对高的空气湿度,这是特别有利的。因此包含在空气中的湿气可被以相对快的方式输送出试验空间。为此,于是试验箱可以连接至增压空气供给部或增压空气管,干燥的增压空气可以经由增压空气管被供给。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成增压空气供给被结合在试验箱外壳中。试验箱可以具有用于调整试验空间的湿度的加湿器装置。以该方式,也可以选择性地调节试验空间。
加湿器装置可具有加湿器盆、水储存器以及过热保护器,该加湿器盆包含水位调节装置和加热装置。加湿器盆可以经由水储存器被水填充,其中,水位调节装置可以确保在加湿器盆中大致恒定的水位。加热装置可以是电阻加热器,该电阻加热器被结合在加湿器盆中并且可以加热存在于加湿器盆中的水直至水蒸发,因此,增加试验空间内的相对空气湿度。如果加热装置显示超过温度,过热保护器可以触发加热装置的停用。
此外,水储存器可以形成为具有自动供给和水位监控装置,该水位监控装置包含第一水位监控器和第二水位监控器,其中,第一水位监控器可以触发控制装置的警告报告的输出,并且第二水位监控器可以在缺水情况下触发处于危险下的试验材料和/或试验箱的多组部件的停用,并且触发警报报告的传输。因此,第一水位监控器可以监控水储存器中的水位以达到下述效果:警告报告的输出指示低水位,其潜在地强调必须填充水储存器或经由水供给控制自动填充。第二水位监控器监控在水储存器中低于第一水位监控器的水位的水位并且通过启动警报报告保护试验箱或试验材料免受损坏的危险。
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在试验空间内产生在+10℃至+95℃的温度范围中和在10%至98%的相对空气湿度的空气湿度范围中的时间温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在下列描述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温度控制装置的回路图的试验箱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试验箱的从右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试验箱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试验箱的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试验箱的俯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干湿度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试验空间11的试验箱10的示意性视图,其中,试验空间11通过隔离温度的侧壁12和13、门元件14以及底部壁和顶部壁(未图示)相对于环境15被限制。侧壁12之间设置有开口16,开口16包括在门框架17中的用于关闭开口16的门元件14。此外,在试验空间11内设置有包括风扇19的空气循环装置18。未详细图示将试验空间11分成可用空间与空气处理空间。
此外,试验箱10包括具有第一热交换器21和第二热交换器22的温度控制装置20,其中,试验空间11内的循环量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1和第二热交换器22被冷却或加热。温度控制装置20的冷却装置23以回路图的方式被示意性示出,线24示意性地指示机器空间25与隔离空间26之间的空间的分离。冷却装置23包括在由管部段27形成的回路28内的制冷剂(不可见)。压缩机29、冷凝器30、制冷剂储存器31、安全阀32和第一热交换器21位于回路28内。压缩机29经由安装阀33结合在回路28中并且经由减振器34机械地断开联接。压缩机29其本身配备有未详细图示的电机绕组监控系统。用于气态制冷剂的填充阀35和低压传感器36被结合在回路28中的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压缩机之前。在回路28中压缩机29的下游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7和油分离装置38。油分离装置38包括用于积累存在于制冷剂中的油的油分离器98和通往压缩机29的油回收管线39。通过压缩机29压缩的制冷剂朝向冷凝器30流动至回路28中,该冷凝器30未详细图示并且可以是空冷冷凝器或水冷冷凝器。在冷凝器30中,气态制冷剂被冷却并且因此被液化并且经过冷凝器30至在其中积累制冷剂的制冷剂储存器31。在回路28中在冷凝器30后面还设置有高压传感器40。在回路28中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制冷剂储存器31后面有出于视察目的的截流阀41、用于填充液体制冷剂的填充阀42、用于过滤及干燥制冷剂的过滤器干燥器43以及观察镜44。在回路28中,制冷剂进一步到达电磁阀45及安全阀32,该安全阀32经由增压的管部段46和温度传感器47形成为自调节。相对于第一热交换器21和压缩机29设置在流入部48中的安全阀32因此经由管部段46和温度传感器47调节,该管部段46和温度传感器47连接至回路28的回程部49。第一热交换器21通过安全阀32下游的制冷剂的膨胀被冷却,制冷剂转换成物质的气态状态并且经由回程部49被导引至压缩机29。
此外,在回路28中设置有包括第一电磁阀51的第一旁路50和包括第二电磁阀53的第二旁路52。第一旁路50跨接在压缩机29上,第一电磁阀51经由第一旁路50供给制冷剂使得压缩机29的停用被推迟并且因此避免了压缩机29的频繁的循环操作。第二旁路52跨接在溢流阀32和第一热交换器21上,其中,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二电磁阀53供给使得在压缩机29之前的回路28中的制冷剂的吸入气体温度小于等于30℃。
第三热交换器54以与第一热交换器21并联的方式通过电磁阀55连接至回路28。第三热交换器54和电磁阀55形成除湿器装置56,因为第三热交换器54设置在试验空间11中并且可由回路28中的制冷剂冷却。试验空间11中的湿气可以在第三热交换器上冷凝并且经由溢水道(未图示)从试验空间11排出。为此,第三热交换器54的温度被选择为以使得湿气仅冷凝在第三热交换器54上。
第二热交换器22具有包括电阻加热器(未图示)的加热装置57。因此,可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22提高试验空间中的温度。
在门元件14中容置有包括窗框架59、外部窗格60以及内部窗格61的窗58。门框架17可以通过门框架加热装置61被加热,该加热装置61形成为电阻加热器(未图示)。窗框架59可以通过窗框架加热装置63被加热,该窗框架加热装置63形成为电阻加热器(未图示)。在试验空间11中的外部窗格60的窗表面64配备有窗表面加热装置65,该窗表面加热装置65也形成为电阻加热器(未图示)。因此,在每种情况下通过加热避免了液体在门框架17、窗框架59和窗表面64上冷凝的可能性。
在试验空间11内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6、第二温度传感器67和第三温度传感器68。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66,试验空间11内的空气温度被测量并且对操作者显示。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67,位于试验空间11中的试验材料(未示出)的温度被测量。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67,于是可以监控试验材料的温度并且为保护实验材料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启动温度的调节或试验箱10的停机。第三温度传感器68也监控试验空间11内的温度,但是其仅在如果超过可调整的最大温度或如果未达到最小温度的情况下启动试验箱10的停用。
试验空间11内设置有用于试验空间11的内部照明的照明装置69。冲洗装置70包括冲洗阀71并且增压空气连接件72连接至试验空间11。经由增压空气连接件72,干燥的增压空气可以被引入试验空间11并且以该方式可以对试验空间11进行通风并且因此除湿。
结合图2至图5以不同视角示出了试验箱73。试验箱73包括外壳74,该外壳74通过轮75可以在地面上(未图示)移动。在外壳74内形成有试验空间76。试验空间76形成为通过包括窗78的门元件77是可锁定的。在试验空间76上形成有用于供给管线和测量管线的通道79、80和81从而这些管线可被从外壳74的外侧导引至试验空间76中。试验箱73包括控制装置(未图示),该控制装置包括显示装置83和形成在外壳74上的操作装置82。操作装置82包括操作元件(仅以轮廓示出),并且显示装置83包括显示元件(也仅以轮廓示出)。在试验空间76下方,设置有机器空间84,在该机器空间84中定位有水箱(未图示)或水储存器以及冷却装置的冷凝器和压缩机。为了对冷凝器进行水冷,用于水冷的水连接件86设置在机器空间84的底部侧85处。包括门89的控制盒88设置在试验空间76的后侧87上。门元件77位于试验箱73的前侧90处并且可以如图5中以轮廓所图示被打开。
图6示出了干湿度测量装置91的剖视图,其中,该干湿度测量装置91设置在试验箱(未图示)的试验空间92内(以轮廓示出)。干湿度测量装置91包括干燥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和湿度温度传感器93。湿度温度传感器93由组织材料94围绕,比如棉袜套。此外,水入口95紧挨着湿度温度传感器93设置,以这种方式使得组织材料94可被水弄湿并且因此经由水入口95被加湿。水渗透组织材料94并且到达出水口96,在该出水口96处水可以脱离组织材料94并且流出。组织材料94上潜在沉积的脏物因此被水一起带出来。此外,通过入水口95提供组织材料94的稳定的加湿。组织材料94可以沿箭头97方向从湿度温度传感器93和出水口95被容易地移除并且可以被容易地替换。
附图标记
10  试验箱
11  试验空间
12  侧壁
13  侧壁
14  门元件
15  环境
16  开口
17  门框架
18  空气循环装置
19  风扇
20  温度控制装置
21  第一热交换器
22  第二热交换器
23  冷却装置
24  线
25  机器空间
26  隔离空间
27  管部段
28  回路
29  压缩机
30  冷凝器
31  制冷剂储存器
32  安全阀
33  电磁阀
34  减振器
35  填充阀
36  低压传感器
37  温度传感器
38  油分离装置
39  油回收管线
40  高压传感器
41  截流阀
42  填充阀
43  过滤器压力
44  观察镜
45  电磁阀
46  管部段
47  温度传感器
48  流入部
49  回程部
50  第一旁路
51  第一电磁阀
52  第二旁路
53  第二电磁阀
54  第三热交换器
55  电磁阀
56  除湿器装置
57  加热装置
58  窗
59  窗框架
60  外部窗格
61  内部窗格
62  门框架加热装置
63  窗框架加热装置
64  窗表面
65  窗表面加热装置
66  第一温度传感器
67  第二温度传感器
68  第三温度传感器
69  照明装置
70  冲洗装置
71  冲洗阀
72  增压空气连接件
73  试验箱
74  外壳
75  轮
76  试验空间
77  门元件
78  窗
79  通道
80  通道
81  通道
82  操作装置
83  显示装置
84  机器空间
85  底部侧
86  水连接件
87  后侧
88  控制盒
89  门
90  前侧
91  干湿度测量装置
92  试验空间
93  湿度温度传感器
94  组织材料
95  入水口
96  出水口
97  箭头
98  油分离器

Claims (31)

1.一种用于调节空气的试验箱(10,73),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空间(11,76,92),所述试验空间能够相对于环境(15)被密封并且用于接纳试验材料,所述试验空间具有限制的并且隔离温度的侧壁(12,13)、底部壁和顶部壁,至少一个壁具有用于供给管线和/或测量管线的通道(79,80,81);用于使所述试验空间通风的空气循环装置(18),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具有风扇(19)和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试验空间分成可用空间和空气处理空间,其中,试验空间体积的一定量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风扇在所述可用空间与所述空气处理空间之间循环;用于控制所述试验空间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20),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包括第一热交换器(21)和第二热交换器(22)的热交换器装置,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空间中,其中,一定循环量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被冷却或加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冷却装置(23),所述冷却装置(23)在具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回路(28)中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30)、制冷剂储存器(31)、安全阀(32)和电磁阀(45,51,53,55),其中,所述制冷剂能够被供给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包括加热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加热装置(57),其中,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在所述试验空间内能够产生在-45℃至+18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其中,在所述可用空间内并且在试验间隔期间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能够产生在+10℃至+95℃的温度范围中的+/-0.3k至+/-0.5k的时间温度稳定性,其中,通过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在所述可用空间内能够产生+/-2k的空间温度稳定性;用于防止在所述试验空间内相对于所述环境的负压或超压的均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试验箱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包括显示装置(83)和操作元件的操作装置(82);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测量装置;用于关闭所述试验空间的包括门框架(17)的开口(16)的门元件(14,77);用于从所述试验空间排出冷凝液体的试验空间出口;以及用于为所述可用空间照明的照明装置(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20)在所述试验空间(11,76)内能够产生 在-75℃至+18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箱(10,73)具有除湿器装置(56)和用于已冷凝液体的溢水道,所述除湿器装置具有第三热交换器(54),所述第三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空间中并且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23)的所述回路(28)中,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形成为湿度冷凝器以用于对所述试验空间(11,76,92)进行除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门元件(14,77)中容置有窗(58,78),所述窗具有外部窗格(60)和中间内部窗格(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框架(17)能够通过门框架加热装置(62)加热,窗框架(59)能够通过窗框架加热装置(63)加热,并且/或者窗表面(64)能够通过窗表面加热装置(65)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元件(14,77)形成为使得其能够通过锁被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箱(10,73)具有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的其它测量装置(36,37,40,47,66,67,68),并且所述其它测量装置的测量值能够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试验箱(10,73)故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停用所述试验箱并且触发故障信息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零电势警报接触器,其中,在所述试验箱(10,73)故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能够经由所述警报接触器停用连接至所述警报接触器的所述试验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能够设定操作状态的最小极限值和/或最大极限值,其中,如果超过或未达到极限值,能够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停用所述试验箱(10,73)和/或所述试验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至少四个模拟的和/或数字的输入和输出,所述试验材料能够通过所述输入和输出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形成为使得能够经由所述试验材料控制试验顺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用于确定空气湿度的所述测量装置为干湿度测量装置(9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湿度测量装置(91)包括具有能够被加湿的组织材料(94)的湿度温度传感器(93),并且包括对于所述组织材料的自清洁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湿度测量装置(91)具有入水口(95)和出水口(96),所述组织材料(94)能够经由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被加湿及冲洗。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30)形成为包括空气冷却或水冷却或其它冷却液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20)包括另一冷却装置,所述另一冷却装置在具有所述冷却装置(23)的所述冷凝器(30)的另一回路中具有另一制冷剂、另一压缩机、另一冷凝器、另一制冷剂储存器、另一安全阀以及其它电磁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为气体压缩机(29)。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路(28)中设置有用于所述制冷剂的均压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路(28)中设置有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36,40)和/或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7,47)。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路(28)中形成有包括至少第一电磁阀(51)的第一旁路(50),所述第一旁路跨接在至少所述压缩机(29)上,其中,制冷剂能够经由所述第一电磁阀供给使得能够调节所述压缩机的操作时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路(28)中形成有包括至少第二电磁阀(53)的第二旁路(52),所述第二旁路跨接在至少所述安全阀(32)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上,其中,制冷剂能够经由所述第二电磁阀供给使得在所述压缩机(29)之前的所述回路中的所述制冷剂的吸入气体温度能够被调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气体温度小于等于30℃。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路(28)中设置有油分离装置(38),所述油分离器装置能够调节所述压缩机(29)中的恒定的油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箱(10,73)具有冲洗装置(70),其中,所述试验空间(11,76,92)能够通过所述冲洗装置用干燥的增压空气进行通风。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箱(10,73)具有用于调整所述试验空间(11,76,92)的湿度的加湿器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器装置具有加湿器盆、水储存器和过热保护器,所述加湿器盆包括水位调节装置和加热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储存器形成为具有自动供给和水位监控装置,所述自动供给和 水位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水位监控器和第二水位监控器,其中,所述第一水位监控器能够触发所述控制装置的警告报告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二水位监控器能够在缺水情况下触发处于危险下的所述试验材料和/或所述试验箱(10,73)的多组部件的停用以及触发警报报告的传输。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20)能够在所述试验空间(11,76,92)内产生在+10℃至+95℃的温度范围中和在10%至98%的相对空气湿度的空气湿度范围中的所述时间温度稳定性。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在所述可用空间内能够产生+/-1k的空间温度稳定性。
3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箱,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20)在所述试验空间(11,76)内能够产生在-10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CN201420622585.6U 2014-10-24 2014-10-24 试验箱 Active CN204234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2585.6U CN204234107U (zh) 2014-10-24 2014-10-24 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2585.6U CN204234107U (zh) 2014-10-24 2014-10-24 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4107U true CN204234107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2585.6U Active CN204234107U (zh) 2014-10-24 2014-10-24 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4107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7353A (zh) * 2015-08-26 2015-12-09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宽幅温度环境中带载荷电机测试装置
CN107850493A (zh) * 2015-06-12 2018-03-27 特塔尔热视觉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
CN108019904A (zh) * 2016-11-01 2018-05-11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室
CN108779941A (zh) * 2016-03-16 2018-11-09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室
CN108931715A (zh) * 2018-07-17 2018-12-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抗器匝间绝缘受变温应力影响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9182082A (zh) * 2018-08-29 2019-01-11 南京新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毛囊脂肪组织分离板
CN109282410A (zh) * 2017-07-19 2019-01-29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加湿器和用于调节空气的方法
CN109557954A (zh) * 2018-11-12 2019-04-02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一种航空螺旋桨载荷测量接收机温控固定装置
DE102017009686A1 (de) 2017-10-17 2019-04-18 Avl Deutschland Gmbh Klimakammer zur Prüfung von E-Mobilitäts-Hochvolt-Batterien, Brennstoffzellen oder anderen Energiespeichern oder damit ausgerüsteten oder verbunden Antriebseinheiten mit gefährlichem Energieinhalt
CN111213017A (zh) * 2017-09-14 2020-05-29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及装置
CN111307697A (zh) * 2019-11-28 2020-06-19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冻试验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493A (zh) * 2015-06-12 2018-03-27 特塔尔热视觉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
CN107850493B (zh) * 2015-06-12 2021-05-28 特塔尔热视觉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
CN105137353A (zh) * 2015-08-26 2015-12-09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宽幅温度环境中带载荷电机测试装置
CN108779941A (zh) * 2016-03-16 2018-11-09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室
US10921029B2 (en) 2016-03-16 2021-02-16 Weiss Umwelttechnik Gmbh Test chamber
CN108019904A (zh) * 2016-11-01 2018-05-11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室
CN109282410A (zh) * 2017-07-19 2019-01-29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加湿器和用于调节空气的方法
US10876750B2 (en) 2017-07-19 2020-12-29 Weiss Umwelttechnik Gmbh Humidifier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air
JP2020533555A (ja) * 2017-09-14 2020-11-19 バイス ウンベルトテヒニク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空調方法及び空調装置
US11237097B2 (en) 2017-09-14 2022-02-01 Weiss Technik Gmbh Air cond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213017A (zh) * 2017-09-14 2020-05-29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及装置
DE102017009686A1 (de) 2017-10-17 2019-04-18 Avl Deutschland Gmbh Klimakammer zur Prüfung von E-Mobilitäts-Hochvolt-Batterien, Brennstoffzellen oder anderen Energiespeichern oder damit ausgerüsteten oder verbunden Antriebseinheiten mit gefährlichem Energieinhalt
CN108931715A (zh) * 2018-07-17 2018-12-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抗器匝间绝缘受变温应力影响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9182082A (zh) * 2018-08-29 2019-01-11 南京新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毛囊脂肪组织分离板
CN109557954A (zh) * 2018-11-12 2019-04-02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一种航空螺旋桨载荷测量接收机温控固定装置
CN111307697A (zh) * 2019-11-28 2020-06-19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冻试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4107U (zh) 试验箱
US109354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rigerant leak management
US110416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rigerant leak management
EP3214669B1 (en) Battery pack
US10677679B2 (e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condensation from air samples
AU2012201298B2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rying of water damaged buildings
WO2019109648A1 (zh) 甲醛或voc释放量测试及预处理简易舱
US20220146132A1 (en) Ultraviolet (uv) light-based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01081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ir humidity in a room
KR101882216B1 (ko) 농수산물 상온 유지 제습 건조기
CN104502261A (zh) 一种多功能腐蚀气体实验箱
KR20100058106A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491406B1 (ko) 일체형 항온항습기
JP4951423B2 (ja) 圧縮空気除湿装置
US98571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rosting a condensor without external heating
JP4825757B2 (ja) 除湿装置およびドレン排出異常の検出プログラム
KR101226451B1 (ko) 대형창고의 양방향 제습건조시스템
JP2011058651A (ja) 空気温調機
KR101680696B1 (ko) 산업용 크린룸 설비(ICR, industrial clean room) 내의 헤파필터 교체 알림 시스템
KR100979525B1 (ko) 유증기 회수장치
KR101553550B1 (ko) 냉각제습 백연방지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연방지 방법
NL2018936B1 (en) System for ensuring constant temperature parameters of access cabinets
JP2013113462A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圧縮空気除湿装置
KR101513177B1 (ko) 농수산물용 제습 건조기
KR20150068249A (ko) 다출력 펌프 시스템의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