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9891B -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 Google Patents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9891B
TWI619891B TW103143684A TW103143684A TWI619891B TW I619891 B TWI619891 B TW I619891B TW 103143684 A TW103143684 A TW 103143684A TW 103143684 A TW103143684 A TW 103143684A TW I619891 B TWI619891 B TW I619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otion
bearings
bearing
casing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3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1181A (zh
Inventor
Hiroto Fukutome
Shigeki Shindo
Original Assignee
Hephaist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phaist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phaist Seiko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143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989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1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1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9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9891B/zh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不需要特別熟練的技能就可製造,以將複數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串聯、並列或是彼此交叉的配列使被配置固定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是將包含外筒、與外筒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複數個轉動體的直動軸承,以二個以上各別並列、串聯或是彼此交叉的配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Description

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本發明,是有關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進一步詳細的話,本發明,是有關於在將複數直動軸承以彼此之間規定的位置關係配置的狀態下藉由外殼而被複合一體化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直動軸承(線性軸承),是將被插入其軸承的軸體支撐,且隨著朝軸體的軸方向被賦予的驅動力,使軸體的直線方向(即軸方向)的圓滑的移動成為可能的機械零件,且被組入在各種的機械裝置來使用。
直動軸承通常是由:外筒、與外筒的內側嵌合的筒狀的轉動體保持器、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複數個球體等的轉動體所構成。軸體,是被插入此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內側,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內側面藉由部分地突出的轉動體被支撐成可滑動。因此,軸方向的驅動力朝軸體被賦予的話,隨著該驅動力使圓滑的直線方向的移動成為可能。
為了容易朝直動軸承的各種機械裝置組裝, 在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金屬材料製或是樹脂材料製的筒狀外殼配置的構成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是已知。
第1圖(a)及(b)是各別顯示以往一般被利用的 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的構成例的立體圖、及沿著第1圖(a)的切斷線II-II切斷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10的剖面圖。但是,第1圖(b),是顯示軸體21被插入附外殼的直動軸承10的狀態。且,在第1圖(b)中,第1圖(a)所示的外殼15的底部側(設有螺孔15c的側)是被顯示在左側(螺孔15c的圖示省略)。
第1圖(a)及(b)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10, 是由: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的直動軸承14;及被配置於直動軸承14的周圍的筒狀的外殼15所構成。外殼15,是由金屬材料或是樹脂材料形成,具備朝各種機械裝置組裝用(安裝用)的螺孔15c。
又,在這種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中,使直動軸承不會藉由軸體的軸方向的移動(即直動)從外殼脫出的方式,通常,是設有將直動軸承固定於外殼的內部的手段。
即,在第1圖(a)及(b)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10中,使直動軸承14不會從外殼15脫出地固定的手段,在直動軸承14的軸方向的兩外側,各別具備扣環(鎖緊環)16。扣環16,是與將外殼15的內周面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周溝17嵌合。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第1圖(a)及(b)所示 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在此專利文獻1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中,其外殼是由樹脂材料所形成,在外殼的外周面中,形成有朝各種機械裝置安裝用的螺孔。
且在同文獻中,使直動軸承不會從外殼脫出 的方式,將外殼及直動軸承,利用黏著、壓入(壓配)、或是扣環彼此固定。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33489號公報
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被組入機械裝置時雖也有只有由一個單獨組入的情況,但是為了將軸體的高精度地直動,也多將二個或是其以上的個數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串聯配置。即,藉由將軸體各別插入串聯配置的二個或是其以上的個數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使直動,軸體的高精度的直動就成為可能。或是也有在機械裝置將二個或是其以上的個數的直動軸承並列組裝配置,藉由將軸體平行地配置插入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將二條或其以上的條數的軸體彼此平行地直動。進一步,也有將二個或是其以上的個數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彼此交叉地配置,將插入各附外殼 的直動軸承的軸體由彼此交叉的方向直動。
將複數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以串聯、並列或是 彼此交叉的配列配置,將其位置關係固定的情況時,通常,是預先準備基板,在其基板上的預先被決定的位置將複數附外殼的直動軸承配置,利用在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具備的螺孔固定於基板上的方法是被利用。但是,為了在基板上將複數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以較高的精度的位置關係配置地固定,成為需要熟練的技能,且其配置固定作業也成為繁雜。因此,將複數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以串聯、並列或是彼此交叉的狀態下配置固定的基板是不容易多數枚製造。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直動軸承 複合體,不特別需要熟練的技能就可製造,將複數直動軸承以串聯、並列或是彼此交叉的狀態下配置固定。
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是將包含外筒、與外筒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複數個轉動體的直動軸承,以二個以上各別並列、串聯或是彼此交叉的配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將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較佳態樣揭示如以下。
(1)二個以上的直動軸承的配置,是並列或是串聯。
(2)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並構成直 動軸承複合體列,且配合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及一個直動軸承使成為二列以上的方式組合並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3)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並構成直 動軸承複合體列,且將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二列以上組合並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4)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並構成直 動軸承複合體列,且將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及一個直動軸承以彼此交叉的配列組合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5)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並構成直 動軸承複合體列,且將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以二列以上彼此交叉的配列組合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6)將各直動軸承配置於模具內,然後將各直 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由樹脂材料一體地被覆,藉由硬化而形成被覆層,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 固定。
(7)形成於各直動軸承的周圍的被覆層,是各別超過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兩端面地延伸,且被覆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
(8)被覆層,是被覆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兩端面的至少外周側的領域。
(9)在與形成於各直動軸承的周圍的被覆層的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接觸的表面及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之中的一方具備凸部,且在另一方具備凹部。
(10)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具備凹部,且在與形成於該直動軸承的周圍的被覆層的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接觸的表面具備凸部。
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是利用預先準備的樹脂材料的壓鑄成形用的模具,在該模具內的規定的位置將複數直動軸承以並列、串聯或是彼此交叉的配列配置之後,藉由在此模具內注入液狀的熱可塑性樹脂材料或是熱硬化性樹脂材料,將上述的複數直動軸承的周圍由樹脂材料被覆,接著藉由朝冷卻過程或是硬化過程等供給,就可容易地製造。因此,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不需要特別熟練的技能就可以製造。且,在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中,將複數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由並列、串聯或是彼此交叉地配列配置,且以高精 度的位置關係配置固定。
10‧‧‧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11‧‧‧外筒
12‧‧‧筒狀轉動體保持器
13‧‧‧轉動體
14‧‧‧直動軸承
15‧‧‧外殼
15c‧‧‧安裝用的螺孔
16‧‧‧扣環
17‧‧‧周溝
21‧‧‧軸體
30‧‧‧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35‧‧‧外殼
35a‧‧‧被覆部
50‧‧‧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51‧‧‧外筒
51a‧‧‧凹部
54‧‧‧直動軸承
55‧‧‧外殼
55a‧‧‧凸部
60、70、80、90、100、110‧‧‧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65、75、85、105、115‧‧‧外殼
[第1圖](a)顯示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的構成例的立體圖,(b)顯示沿著切斷線II-II切斷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的剖面圖。但是,在剖面圖中,外殼15的底部側(設有螺孔15c的側)是被顯示在左側(螺孔15c的圖示省略)。
[第2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被並列置配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b)是沿著對於各直動軸承垂直方向切斷的剖面圖,且(c)是顯示沿著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第3圖]顯示被組入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的較佳構成例的圖。(a)是顯示沿著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b),是顯示(a)的部分放大圖。
[第4圖]顯示被組入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的其他的較佳構成例的圖。(a)是顯示沿著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b),是顯示(a)的部分放大圖。
[第5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對於直動軸承垂直方向 切斷的剖面圖。
[第6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對於直動軸承垂直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第7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進一步其他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並透過整體基板被一體化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對於此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中的各直動軸承,(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一方的組的直動軸承列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另一方的組的直動軸承列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第8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進一步其他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並透過整體基板被一體化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
[第9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與彼此直角交叉地被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另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第10圖]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形成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該直動軸承列是與彼此直角交叉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另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首先,將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的代表 的實施態樣,一邊參照添付的圖面一邊說明。
第2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被並列置配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對於各直動軸承垂直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在如第2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30中,二個直動軸承14是由彼此並列關係被配置,被收容在形成於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的外殼35的內部,被一體化。又,在第2圖的構成中,「二個直動軸承被並列置配」,不只二個直動軸承具有嚴格平行的關係地被配置的構成,也包含二個直動軸承具有大約平行的關係地被配置的構成。
在第2圖中,被包含於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30的二個直動軸承14,是包含:在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外筒11、 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例如球體)13。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30的直動軸承14的外筒11的周圍的外殼35的構成,是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第3圖(a)及(b),是各別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 的直動軸承複合體30中的各直動軸承14及形成於其周圍的外殼35的較佳關係的剖面圖、及其部分放大圖。又,第3圖(a),是為了容易與第1圖(b)相比,將軸方向呈縱的狀態下顯示。
如第3圖(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30,是由: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之直動軸承14;及被配置於直動軸承14的周圍的筒狀的外殼35所構成,對於所使用的直動軸承14的構成,是與如第1圖(a)及(b)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10的直動軸承14的構成無實質的相異。又,如第3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也使直動軸承不會藉由軸體21的軸方向的移動(即直動)從外殼35脫出的方式,通常,是設有將直動軸承固定於外殼35的內部的手段。即,與第1圖(a)及(b)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同樣地,使直動軸承14不會從外殼35脫出地固定的手段,是在直動軸承14的軸方向的兩外側,各別具備扣環(鎖緊 環)16。扣環16,是與將外殼35的內周面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周溝嵌合。
如第3圖(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30,是外殼35是樹脂材料的硬化物,如(b)的放大圖所示,使外殼35的兩端部(對應直動軸承的兩端部的位置中的兩端部),各別超過外筒11的各端面地延伸,且被覆各端面的外周側的環狀的領域(外筒的各端面的一部分)。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被覆上述的外筒的端面的一部分的外殼的一部分35a也稱為「被覆部」。
外殼35,是藉由在模具內利用公知的方法從 液狀的樹脂材料成型,就可以在直動軸承14的周圍簡單且直接地形成。因此,外殼35的內側面,是以對應外筒11的外形形狀形成。
如前述,在第3圖(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 承複合體30中,外殼35的被覆部35a,是被覆外筒11的各端面的一部分。因此,直動軸承14的外筒11,無法對於外殼35朝軸方向移動。即,如上述形成外殼35時,可以與其同時形成防止直動軸承14朝軸方向的移動,即從外殼脫出的手段。因此,就成為不必要透過另外準備的固定手段將直動軸承14及外殼35彼此固定的繁雜的作業。
如此,第3圖(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30的製造容易。
第4圖(a)及(b),是各別顯示形成於本發明的 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50中的各直動軸承14及其周圍的外殼55的較佳關係的剖面圖、及其部分放大圖。又,第4圖(a),為了容易與第1圖(b)相比,也在將軸方向呈縱的狀態下顯示。
第4圖(a)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50,也 由:包含外筒51、與外筒5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之直動軸承54;及被配置於直動軸承54的周圍的外殼55所構成,對於如此的直動軸承54的構成,是與如第1圖(a)及(b)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10的直動軸承14的構成無實質的相異。又,如第4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也使直動軸承不會藉由軸體21的軸方向的移動(即直動)從外殼55脫出的方式,通常,是設有將直動軸承固定於外殼的內部的手段。即,與第1圖(a)及(b)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同樣地,使直動軸承54不會從外殼55脫出地固定的手段,在直動軸承54的軸方向的兩外側,各別具備扣環(鎖緊環)16。扣環16,是與將外殼55的內周面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周溝嵌合。
但是第4圖(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 體50,是如(b)所示,在外筒51的外周面具備凹部51a,且在外殼55的內周面具備凸部55a。
第4圖(a)的外殼55,也由公知的方法藉由將 樹脂材料成型,就可以在直動軸承54的周圍簡單且直接地形成。
在第4圖(a)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50 中,外筒51的凹部51a及外殼55的凸部55a,是彼此卡合。因此,直動軸承54的外筒51,是無法對於外殼55朝軸方向移動。但是,如上述形成外殼55時,與其同時形成有防止直動軸承54朝軸方向的移動,即從外殼55的脫出的手段。因此,不需要透過另外準備的固定手段將直動軸承54及外殼55彼此固定的繁雜的作業。
第5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第5圖(a)是顯示立體圖,(b)及(c)是各別顯示沿著如(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軸方向的剖面圖及沿著與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圖。在如第5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60中,二個直動軸承14是由彼此串聯關係被配置固定。
在第5圖中,被包含於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60的二個直動軸承14,是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的直動軸承14。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第5圖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60的直動軸承14的外筒11的周圍的外殼65,是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第6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第6圖(a)是顯示立體圖,(b)及(c)是各別顯示沿著如(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軸方向的剖面圖及沿著與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圖。在如第6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70中,呈串聯關係被配置固定的二個直動軸承14的列是由二列且彼此並列關係被配置固定。又,如此第6圖所示的二個直動軸承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可取代二組彼此並列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而將直動軸承複合體列及一個直動軸承彼此並列組合配置也可以。
在第6圖中,被包含於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70的四個直動軸承14,是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的直動軸承14。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第6圖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70的直動軸承14的外筒11的周圍的外殼75,也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第7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 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進一步其他二個直動軸承是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二組彼此並列配置並透過整體基板被一體化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第7圖(a)是顯示立體圖,(b)及(c)是各別顯示沿著如(a)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一方的直動軸承列的軸方向的剖面圖及沿著另一方的直動軸承列的軸方向的剖面圖。在如第7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80中,呈串聯關係被配置固定的二個直動軸承14的列是包含四列,各有二列,是在同樣被一體形成的樹脂製的基板86上由彼此相面對的並列關係被配置固定。
在第7圖中,被包含於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80的四個直動軸承14,是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的直動軸承14。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第7圖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80的直動軸承14的外筒11的周圍的外殼85,也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第8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的立體圖。在如第8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90中,串聯配置關係的二個直動軸承的列是包含四列,各有二列,是由彼此相面對 的並列關係被配置固定。但是,在第8圖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90中,由:彼此串聯關係中的直動軸承是各別透過外殼的基板96被一體地結合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列91、及在該基板上藉由螺固被固定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列92所構成,前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列是二列,且後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列是二列,在相同的樹脂材料製的基板96上,以各別相面對並列的關係被配置固定。
在第8圖中,構成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 90的四個直動軸承,是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的直動軸承14。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第8圖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90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的外殼,是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第9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彼此垂直交叉(直角交叉)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另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在如第9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100中,二個直動軸承14是由彼此並列關係被配置,被收容在形成於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的外殼105的內部,被一體化。
在第9圖中,被包含於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100的二個直動軸承14,是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第9圖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100的直動軸承14的外筒的周圍的外殼105的構成,也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第10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的其他的構成例(二個直動軸承是形成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其直動軸承列是彼此垂直交叉(直角交叉)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的圖,(a)是立體圖,且(b)是顯示沿著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c)是顯示沿著另一方的直動軸承的軸方向切斷的剖面圖。在如第10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110中,呈串聯關係被配置固定的二個直動軸承14的列是二列,彼此垂直交叉被收容在外殼115的內部地被固定。 又,如此第10圖所示的二個直動軸承,可取代串聯配置的直動軸承列是在二組彼此交叉的狀態下被配置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而將直動軸承複合體列及一個直動軸承以彼此交叉的配列被組合配置也可以。
在第10圖中,被包含於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110的四個直動軸承14,是如第1圖所示的習知的 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所使用的直動軸承,即,包含:外筒11、與外筒11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的複數個轉動體13。
但是形成於被包含於第10圖的附外殼的直動 軸承複合體110的直動軸承14的外筒11的周圍的外殼115,也如第3圖及第4圖各別所示的構成的其中任一較佳。
接著,說明在以串聯、並列或是彼此交叉的 方式配置的複數直動軸承的周圍形成樹脂材料硬化體的方法。
外殼,可以由公知的樹脂材料形成。樹脂材 料,是使用熱可塑性樹脂材料,或是各種的硬化性樹脂材料較佳,使用熱可塑性樹脂特別佳。
熱可塑性樹脂的例,可舉例聚縮醛樹脂、聚 苯硫醚(PPS)樹脂、聚醯胺樹脂、及聚醚乙醚酮(PEEK)樹脂。熱可塑性樹脂,是包含玻璃纖維等的補強材料的強化熱可塑性樹脂也可以。
在外殼的形成方法沒有特別限制,但可以利 用適於所使用的樹脂材料的方法。外殼的形成方法,是射出成形法或是壓鑄成形法較佳。又可以利用,在模具內將複數直動軸承,以規定的位置關係固定時,例如,將複數直動軸承串聯地配置的情況時,將各直動軸承配置於一條的軸體的周圍的方式形成外殼,接著將軸體拔取的方法等。
如前述的第3圖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 合體30,形成有具有朝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兩端部的被覆部的外殼的情況,被覆部,是被覆外筒的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被覆部,是只有被覆外筒的各端面的圓周方向的一部分也可以,只有外筒的各端面的徑方向的一部分,例如,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被覆外筒的各端面的外周側的環狀的領域也可以,或是被覆外筒的各端面的全部(整體)也可以。
被覆部,是比外筒的內周緣部更朝內周側突 出也可以,且若沒有妨害直動軸承內部的軸體的圓滑移動的話,接近軸體的周面也可以。
形成有具有上述的被覆部的外殼的附外殼的 直動軸承,例如,可以藉由包含下述的過程的方法製作(製造)。
由:將複數外筒(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內周面由 遮蔽構件覆蓋後,配置於規定的位置,且在其外筒的周圍將模具配置的過程;讓在模具的內部呈流動狀態的樹脂材料(例如被加熱熔融的熱可塑性樹脂材料)流入並被覆直動軸承的之後,藉由固化,被覆於上述外筒的周圍外殼,但是與此外殼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兩端部接觸的部分,是超過外筒的各端面地延伸,且形成被覆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過程;從外筒及外殼將模具及遮蔽構件去除的過程;及將在外筒的內側將複數個轉動體保持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嵌合的過程所構成的方法。
在如前述的第4圖所示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 複合體50中,在外筒51的外周面具備凹部51a,且在外殼55的內周面具備凸部55a。與此相反,在外筒的外周面具備凸部,且在外殼的內周面具備凹部也可以。且,具備這些的凸部及凹部的組的複數組也可以。
但是將外筒,例如,由鋼所代表的金屬材料 形成的情況時,在外周面具備凹部的外筒,是比在外周面具備凸部的外筒,更可由簡單的機械加工製作。
在上述的凹部中,包含沿著外筒或是外殼的 周方向延伸的溝。上述溝,是形成於外筒或是外殼的圓周方向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在圓周方向的整體(因此,形成環狀)也可以。同樣地,在上述的凸部中,包含沿著外筒或是外殼的周方向延伸的線狀突起。上述線狀突起,是形成於外筒或是外殼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在圓周方向的整體(因此,形成環狀)也可以。
在外筒的外周面具備凹部,且在外殼的內周 面具備凸部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例如,可以藉由包含下述的過程的方法製作(製造)。
由:將在複數外周面具備凹部的外筒(直動軸 承的外筒)的內周面由遮蔽構件覆蓋之後,配置於規定的位置,且在外筒的周圍配置模具的過程;在模具的內部讓成為流動狀態的樹脂材料(例如加熱熔融的熱可塑性樹脂材料)流入,然後藉由固化,在上述外筒的周圍形成外殼,但是在此外殼的內周面,形成與上述外筒的凹部嵌合 (卡合於外筒的凹部)的凸部的過程;從外筒及外殼將模具及遮蔽構件去除的過程;及將在外筒的內側將複數個轉動體保持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嵌合的過程所構成的方法。
同樣地,在上述的外筒的外周面具備凸部, 且在外殼的內周面具備凹部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例如,可以藉由包含下述的過程的方法製作(製造)。
由:將在複數外周面具備凸部的外筒(直動軸 承的外筒)的內周面由遮蔽構件覆蓋之後,配置於規定的位置,且在外筒的周圍配置模具的過程;在模具的內部讓成為流動狀態的樹脂材料(例如加熱熔融了的熱可塑性樹脂材料)流入,然後藉由固化,在上述外筒的周圍形成外殼,但是在此外殼的內周面,形成與上述外筒的凸部嵌合(卡合於外筒的凸部)狀態的凹部的過程;從外筒及外殼將模具及遮蔽構件去除的過程;及將在外筒的內側將複數個轉動體保持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嵌合的過程所構成的方法。
收容在外殼的直動軸承,可以使用包含:外 筒、與外筒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複數個轉動體的公知的直動軸承。公知的直動軸承,雖已知無限循環型的直動軸承、或是非無限循環型的直動軸承,但是使用其中任一也可以。
在無限循環型的直動軸承中,在筒狀轉動體 保持器形成轉動體循環溝,在此轉動體循環溝收容複數個轉動體。由此,成為可將軸體支撐的複數個轉動體循環移 動。因此,在支撐的軸體的移動距離無限制。
在非無限循環型的直動軸承中,在筒狀轉動 體保持器的壁體,形成將各轉動體可旋轉地收容保持的複數個透孔,在各透孔各別收容轉動體。由此,成為可將軸體支撐的複數個轉動體,與筒狀轉動體保持器一起朝軸方向移動。軸體的移動距離通常是被限制在使軸體的移動時筒狀轉動體保持器不會從外筒的端部開口突出的距離。
直動軸承所支撐的軸體的例,可舉例:剖面 為圓形的軸體,或是在周面具備沿著周方向彼此隔有間隔配置的複數條的直線溝的軸體(也稱作花鍵軸)。軸體,是使用中空的軸體也可以。
外筒,是例如由鋼(例如不鏽鋼鐵)所代表的金 屬材料或是樹脂材料形成。且,例如,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是在水中或是高溫的環境下被使用的情況時,將外筒由陶瓷材料形成也可以。
筒狀轉動體保持器,是例如由金屬材料或樹 脂材料形成。樹脂材料的例可舉例聚縮醛樹脂、聚苯硫醚(PPS)樹脂、聚醯胺樹脂、及聚醚乙醚酮(PEEK)樹脂。
筒狀轉動體保持器,是例如可以將前述的樹 脂材料由各種的成形法(例如射出成形法、壓縮成形法、或是壓鑄成形法等)成形製作。
轉動體,雖是例如由鋼(例如不鏽鋼鐵)所代表 的金屬材料形成,但是由樹脂材料形成也可以。且,例如,附外殼的直動軸承是在水中或是高溫的環境下被使用 的情況時,將轉動體由陶瓷材料形成也可以。
轉動體的例,可舉例球體(球)、及滾子(與中心軸垂直的剖面圓形的柱狀體)。
在直動軸承中,例如,如第1圖所示的直動軸承14所示,為了防止筒狀轉動體保持器12從外筒11脫出,而具備扣環(鎖緊環)16也可以。
防止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從外筒的脫出的方法,可取代上述的扣環配置的方法,而使用公知的方法。

Claims (11)

  1. 一種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將包含外筒、與外筒的內側嵌合的筒狀轉動體保持器、及被保持在筒狀轉動體保持器的複數個轉動體的直動軸承,以二個以上各別並列、串聯或是彼此交叉的配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二個以上的直動軸承的配置,是並列或是串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而構成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且配合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及一個直動軸承使成為二列以上的方式組合並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將直動軸承複合體列構成,且將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二列以上組合並列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 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而構成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且將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及一個直動軸承以彼此交叉的配列組合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將直動軸承二個以上串聯地配置而構成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且將該直動軸承複合體列以二列以上彼此交叉的配列組合配置之後,藉由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將樹脂材料製被覆層一體形成,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將各直動軸承配置於模具內,然後將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周圍由樹脂材料一體地被覆,藉由硬化而形成被覆層,在由此被覆層所構成的外殼內將各直動軸承固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形成於各直動軸承的周圍的被覆層,是各別超過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兩端面地延伸,且被覆各端面的至少一部 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被覆層,是被覆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兩端面的至少外周側的領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在與形成於各直動軸承的周圍的被覆層的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接觸的表面及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之中的一方具備凸部,且在另一方具備凹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附外殼的直動軸承複合體,其中,在各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具備凹部,且在與形成於該直動軸承的周圍的被覆層的該直動軸承的外筒的外周面接觸的表面具備凸部。
TW103143684A 2014-12-15 2014-12-15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TWI619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3684A TWI619891B (zh) 2014-12-15 2014-12-15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3684A TWI619891B (zh) 2014-12-15 2014-12-15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181A TW201621181A (zh) 2016-06-16
TWI619891B true TWI619891B (zh) 2018-04-01

Family

ID=5675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3684A TWI619891B (zh) 2014-12-15 2014-12-15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989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6616A (ja) * 1985-09-03 1987-03-12 ベルント ザクセンハンマ− 直線案内装置
JPH0293118A (ja) * 1988-09-30 1990-04-03 Copal Electron Co Ltd 直線運動機構
JPH0352419U (zh) * 1989-09-27 1991-05-21
JP2013155818A (ja) * 2012-01-31 2013-08-15 Hiihaisuto Seiko Kk ハウジング付き直動軸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6616A (ja) * 1985-09-03 1987-03-12 ベルント ザクセンハンマ− 直線案内装置
JPH0293118A (ja) * 1988-09-30 1990-04-03 Copal Electron Co Ltd 直線運動機構
JPH0352419U (zh) * 1989-09-27 1991-05-21
JP2013155818A (ja) * 2012-01-31 2013-08-15 Hiihaisuto Seiko Kk ハウジング付き直動軸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181A (zh)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4941B2 (ja) 外筒が三分割された直動軸受
US20190245397A1 (en) Electric drive motor
CN104024904A (zh) 透镜、透镜单元以及透镜的制造方法
US20200052535A1 (en) Motor and pump device
TWI619891B (zh) Direct-acting bearing composite with housing
JP2006304409A (ja) 永久磁石型回転機
JP2007037334A (ja) 異種材料部品の位置決め構造及びモータの組立構造
TW201702500A (zh) 軸承以及減速機
JP2018133882A (ja) モータのロ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2002010545A (ja) 永久磁石回転子
JP2015052391A (ja) 転動体を備えるフランジ付きラジアル軸受
JP2010144794A (ja) 保持器、保持器付きころ、および保持器セット
JP2013155818A (ja) ハウジング付き直動軸受
KR102217154B1 (ko) 하우징이 형성된 직동 베어링 복합체
JP6312288B2 (ja) ハウジング付き直動軸受複合体
CN115451026A (zh) 轴承组件
JP6428051B2 (ja) 玉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JP2007010150A (ja) 計器を備えた軸受装置
TWI611115B (zh) 帶有凸緣的線性軸承及帶有凸緣的線性軸承之製造方法
KR101516800B1 (ko) 볼 케이지
CN110948788A (zh) 注射成型用模具
JP2004068861A (ja) 転がり軸受の製造方法及び転がり軸受
JP2007001282A (ja) 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118259A (ja)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及び、アンギュラ玉軸受用保持器
CN108973020A (zh) 一种用于形成铸模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