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9650B - Cap - Google Patents

Ca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9650B
TWI619650B TW106129905A TW106129905A TWI619650B TW I619650 B TWI619650 B TW I619650B TW 106129905 A TW106129905 A TW 106129905A TW 106129905 A TW106129905 A TW 106129905A TW I619650 B TWI619650 B TW I6196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tube
fixing member
thread portion
tube
ne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521A (zh
Inventor
Fang-Li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Yang Fa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 Fang Lin filed Critical Yang Fang Lin
Priority to TW106129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965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9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96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2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521A/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瓶蓋,可蓋設於裝有溶液之容器的頸部,以閉合頸部所開設之開口,瓶蓋係包括固定件以及蓋體,固定件於封閉端有穿孔和蓋體之內管相通,且固定件有內螺紋部可與蓋體之下延伸管的外螺紋部螺合,且蓋體環牆內亦有內螺紋部可與容器的頸部螺合。當有二以上之瓶蓋,且各蓋體之下延伸管分別於設有固定件時,將一蓋體設有固定件的部位置於另一蓋體之上延伸管中,並由一蓋體於環牆內之內螺紋部和另一蓋體位在上延伸管之外螺紋部對應螺合而串接,藉此構成本發明。

Description

瓶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瓶蓋,尤指一種可串接之瓶蓋。
依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I508903、I508899號之發明專利案,皆為本案申請人先前之創作,兩發明案所揭露之內容皆有瓶蓋設於容器之頸部,其中瓶蓋皆是蓋體和固定件所組成,利用固定件組設於蓋體,而可形成密閉的空間而填充添加物,並可藉由蓋體之旋動,而讓添加物可由固定件露出的開口釋出,而讓添加物能和容器內之液體混合。
然而,該二發明專利案所揭露之瓶蓋,作為所述容器之蓋體時僅用於容器之開口的啟閉,該二發明專利案所揭露之瓶蓋,皆為獨立之個體而有一定的體積,收納時易分散而有難以節省所佔空間的問題。此外,若要將瓶蓋更換為汲取件(例如噴頭或壓頭),由於瓶蓋並無結合所述汲取件的結構,故須先將瓶蓋由容器之頸部上取下,再將欲更換之汲取件裝設於容器之頸部,始能使用所述汲取件之功能,故於更換上有其不便。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者,即為本創作之重點所在。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瓶蓋,藉以讓二以上之瓶蓋可對應鎖設而串接,而於收納時可達到節省所佔空間的功效。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瓶蓋,可螺合於一裝有溶液之容器的一頸部,以閉合該頸部所開設之一開口,其係包括:
一固定件,呈中空管狀而有一可置入該開口內之環壁,該固定件於該環壁朝上之一端有一開放端,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朝下之一端有一封閉端,於該封閉端具有一穿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開設有至少一開口,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之外周具有一卡固部,該卡固部可與該頸部之內緣以緊配合的方式對應卡設,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之一內周具有一第一內螺紋部,該第一內螺紋部位在該卡固部和該開放端之間;以及
一蓋體,有一環牆和一位在該環牆上之頂端,該環牆內具有一第二內螺紋部可與該頸部螺合,且於該頂端具有一朝上延伸之上延伸管,該頂端並在該環牆內具有一朝下延伸之下延伸管,該頂端且於該下延伸管內具有一貫通該頂端而與該上延伸管相通之內管,該下延伸管之一外周具有一第一外螺紋部,其中,該上延伸管具有足以讓該下延伸管完全置入之空間,且該上延伸管具有一第二外螺紋部,該第二外螺紋部和該環牆內之第二內螺紋部具對應之螺紋,該下延伸管以其第一外螺紋部螺合該第一內螺紋部至該固定件之至少一開口被該下延伸管以末端抵接至該封閉端而暫時閉著,而在該下延伸管和該封閉端內密閉形成一可裝設填加物之容室,且該內管對準該穿孔;
該固定件以其第一內螺紋部和該第一外螺紋部的螺合方向,與該第二內螺紋部和該頸部的螺合方向相反,讓該蓋體於該頸部旋鬆時,該內杯隨該蓋體之旋動而往該容器內移,且以前述螺合方向相反而相對該下延伸管更往該容器內移至露出該至少一開口,讓前述添加物可從露出之該至少一開口掉出。
其中,該上延伸管可供一汲取件接設,該汲取件有一吸管可穿經該內管和該穿孔而伸至該容器中,俾供該汲取件作動時可汲取該容器所裝混合有前述填加物之溶液。
其中,該卡固部由數個環設於該環壁上之環凸緣構成。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當然,本發明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安排上容許有所不同,但所選用之實施例,則於本說明書中,予以詳細說明,並於附圖中展示其構造。
請參閱第1圖至第5圖,圖中所示者為本發明所選用之實施方式和較佳實施例,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述實施方式之限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瓶蓋,如第1圖所示,可蓋設於一裝有溶液之容器1的頸部11,以閉合頸部11所開設之開口12。所述瓶蓋,其係包括一固定件2和一蓋體3,其中:
如第2至3圖所示,固定件2呈中空管狀而有一可置入開口12內之環壁21,固定件2於環壁21朝上之一端有一開放端22,且固定件2於環壁21朝下之一端有一封閉端23,於封閉端23具有一穿孔231,固定件2於環壁21開設有至少一開口211,且固定件2於環壁21之外周具有一卡固部212,卡固部212可與頸部11之內緣以緊配合的方式對應卡設,且固定件2於環壁21之一內周213具有一第一內螺紋部214,第一內螺紋部214位在卡固部212和開放端22之間。於本實施例中,卡固部212由數個環設於該環壁21上之環凸緣構成。
如第2至3圖所示,蓋體3有一環牆31和一位在環牆31上之頂端32,環牆31內具有一第二內螺紋部311可與頸部11螺合,且於頂端32具有一朝上延伸之上延伸管33,頂端32並在環牆31內具有一朝下延伸之下延伸管34,頂端32且於下延伸管34內具有一貫通頂端32而與上延伸管33相通之內管35,下延伸管34之一外周341具有一第一外螺紋部342。其中,上延伸管33具有足以讓下延伸管34完全置入之空間331,且上延伸管33有第二外螺紋部332,環牆31之第二內螺紋部311和第二外螺紋部332具對應之螺紋,而可相對螺合。
下延伸管34以其第一外螺紋部342螺合該第一內螺紋部214至該固定件2之至少一開口211被該下延伸管34以末端抵接至該封閉端23而暫時閉著,而在該下延伸管34和該封閉端23內密閉形成一可裝設填加物之容室36,且內管35此時對準穿孔231。所述至少一開口211,於本實施例為複數開口211。
如第4圖所示,該固定件2以其第一內螺紋部214和該第一外螺紋部342的螺合方向,與該第二內螺紋部311和該頸部11的螺合方向相反,讓該蓋體3於該頸部11旋鬆時,該固定件2隨該蓋體3之旋動而往該容器1內移,且以前述螺合方向相反而相對該下延伸管34更往該容器1內移至露出該至少一開口211,讓前述添加物可從露出之至少一開口211掉出,讓前述填加物落入該容器1內和所裝溶液混合。
此外,該上延伸管33可供一汲取件4接設,該汲取件4有一吸管41可穿經該內管35和該穿孔231而伸至該容器1中,俾供該汲取件4作動時可汲取該容器1所裝混合有前述填加物之溶液。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汲取件4為一噴頭,於不同實施態樣時,亦可為壓頭,皆可用以汲取容器1內所裝之溶液。
由上述之說明不難發現本發明之優點在於,藉由固定件2於封閉端23有穿孔231和蓋體3之內管35相通,故當有二以上之瓶蓋時,如第1及3圖所示,其一瓶蓋之下延伸管34在設有固定件2時可完全置於另一瓶蓋之上延伸管33中,並由二瓶蓋之其中一者的蓋體3以位在環牆31的第二內螺紋部311和另一者之上延伸管33的第二外螺紋部332對應鎖設而串接,而於收納時可達到節省所佔空間的功效。此外,蓋體3之上延伸管33可供汲取件4直接接設,俾供汲取件4之吸管41可伸至容器1內汲取溶液,以達到裝設汲取件4之便利性。
當然,本發明仍存在許多例子,其間僅細節上之變化。請參閱第5圖,其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和第一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瓶蓋所應用之容器5,其有和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頸部(圖中未示),而可供汲取件4設置,以閉合容器1所開設之開口12,且容器5一旁設有另一頸部51,所述瓶蓋亦得以其蓋體3螺合於頸部51,而如第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方式,讓前述填加物由頸部51落入容器5內而和所裝溶液混合,亦可達到和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功效。
以上所述實施例之揭示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發明之範疇。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發明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專利申請。
1‧‧‧容器
11‧‧‧頸部
12‧‧‧開口
2‧‧‧固定件
21‧‧‧環壁
211‧‧‧開口
212‧‧‧卡固部
213‧‧‧內周
214‧‧‧第一內螺紋部
22‧‧‧開放端
23‧‧‧封閉端
231‧‧‧穿孔
3‧‧‧蓋體
31‧‧‧環牆
311‧‧‧第二內螺紋部
32‧‧‧頂端
33‧‧‧上延伸管
331‧‧‧空間
332‧‧‧第二外螺紋部
34‧‧‧下延伸管
341‧‧‧外周
342‧‧‧第一外螺紋部
35‧‧‧內管
36‧‧‧容室
4‧‧‧汲取件
41‧‧‧吸管
5‧‧‧容器
51‧‧‧頸部
第1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配置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剖視構造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部分剖視構造圖。

Claims (3)

  1. 一種瓶蓋,可螺合於一裝有溶液之容器的一頸部,以閉合該頸部所開設之一開口,其係包括: 一固定件,呈中空管狀而有一可置入該開口內之環壁,該固定件於該環壁朝上之一端有一開放端,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朝下之一端有一封閉端,於該封閉端具有一穿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開設有至少一開口,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之外周具有一卡固部,該卡固部可與該頸部之內緣以緊配合的方式對應卡設,且該固定件於該環壁之一內周具有一第一內螺紋部,該第一內螺紋部位在該卡固部和該開放端之間;以及 一蓋體,有一環牆和一位在該環牆上之頂端,該環牆內具有一第二內螺紋部可與該頸部螺合,且於該頂端具有一朝上延伸之上延伸管,該頂端並在該環牆內具有一朝下延伸之下延伸管,該頂端且於該下延伸管內具有一貫通該頂端而與該上延伸管相通之內管,該下延伸管之一外周具有一第一外螺紋部,其中,該上延伸管具有足以讓該下延伸管完全置入之空間,且該上延伸管具有一第二外螺紋部,該第二外螺紋部和該環牆內之第二內螺紋部具對應之螺紋,該下延伸管以其第一外螺紋部螺合該第一內螺紋部至該固定件之至少一開口被該下延伸管以末端抵接至該封閉端而暫時閉著,而在該下延伸管和該封閉端內密閉形成一可裝設填加物之容室,且該內管對準該穿孔; 該固定件以其第一內螺紋部和該第一外螺紋部的螺合方向,與該第二內螺紋部和該頸部的螺合方向相反,讓該蓋體於該頸部旋鬆時,該內杯隨該蓋體之旋動而往該容器內移,且以前述螺合方向相反而相對該下延伸管更往該容器內移至露出該至少一開口,讓前述添加物可從露出之該至少一開口掉出。
  2. 依請求項1所述之瓶蓋,其中,該上延伸管可供一汲取件接設,該汲取件有一吸管可穿經該內管和該穿孔而伸至該容器中,俾供該汲取件作動時可汲取該容器所裝混合有前述填加物之溶液。
  3. 依請求項2所述之瓶蓋,其中,該卡固部由數個環設於該環壁上之環凸緣構成。
TW106129905A 2017-09-01 2017-09-01 Cap TWI619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9905A TWI619650B (zh) 2017-09-01 2017-09-01 Ca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9905A TWI619650B (zh) 2017-09-01 2017-09-01 Cap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9650B true TWI619650B (zh) 2018-04-01
TW201912521A TW201912521A (zh) 2019-04-01

Family

ID=6263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905A TWI619650B (zh) 2017-09-01 2017-09-01 Cap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965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0425U (zh) * 2012-09-25 2013-04-11 Shanp Yih Prec Ind Co Ltd 液體噴頭裝置
TWI508903B (zh) * 2014-02-25 2015-11-21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0425U (zh) * 2012-09-25 2013-04-11 Shanp Yih Prec Ind Co Ltd 液體噴頭裝置
TWI508903B (zh) * 2014-02-25 2015-11-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521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48518B2 (ja) 塗料吹付器用流体槽
JP2009007066A (ja) 吐出キャップ
EP3135600A1 (en) Hinge cap
US20080006721A1 (en) Mist nozzle
TWI619650B (zh) Cap
TWI626198B (zh) Cover and container having the cover
JP4803590B2 (ja) デラミボトル
WO2016150147A1 (zh) 一种容器
TWI629219B (zh) Container lid
JP2008162633A (ja) 容器
CN209789385U (zh) 杯盖
JP4827091B2 (ja) 蓋付き高気密容器
JP5450320B2 (ja) 付け替え容器
JP7303146B2 (ja) 液体容器用吐出器
JP7148455B2 (ja) スパチュラ付き容器
CN214049792U (zh) 速溶奶瓶组件
JP2008230691A (ja) ボトルキャップ
JP5004293B2 (ja) ストロー付き容器
JP2001019011A (ja) 容器の蓋
JP6495613B2 (ja) 如雨露キャップ
JPH0534665Y2 (zh)
CN105173357B (zh) 一种侧划口自封闭出水结构
CN205615924U (zh) 一种容器瓶
US20090084792A1 (en) Container Cap with Airtight Device
JP2011068371A (ja) 液体注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