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978B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978B
TWI611978B TW105130599A TW105130599A TWI611978B TW I611978 B TWI611978 B TW I611978B TW 105130599 A TW105130599 A TW 105130599A TW 105130599 A TW105130599 A TW 105130599A TW I611978 B TWI611978 B TW I6119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teering
axis
body frame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0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3541A (zh
Inventor
大野孝祐
吉國宏之
平川伸彥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3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9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16Arrangement of linkage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02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for locking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2H5/06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for locking the steerin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front wheel fork or steering head tub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0R25/02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 B60R25/021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comprising a locking member radially and linearly moved towards the steering column
    • B60R25/02115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comprising a locking member radially and linearly moved towards the steering column key actuated
    • B60R25/02126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comprising a locking member radially and linearly moved towards the steering column key actuated with linear bolt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ock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既提高了駕駛者之使用便利性又抑制了車輛之大型化之轉向鎖定機構之車輛。 本發明提供車輛1,車輛1具有連桿機構5、操舵力傳遞機構6、及轉向鎖定機構40。操舵力傳遞機構6具有可繞後軸線a旋動之後軸構件60、可繞前軸線b旋動之前軸構件68、及連結構件80。於側視車輛1時,前軸構件68與右操舵軸線Y之距離小於後軸構件60與右操舵軸線Y之距離D1,且安裝於前軸構件68或與前軸構件68一起旋轉之構件、及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21之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係設置於在側視車輛1時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重疊之位置。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左右方向上排列之2個前輪之車輛。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地排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該車輛具備連桿機構。 連桿機構包含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又,連桿機構包含與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之右部連結之右側構件、以及與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之左部連結之左側構件。 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之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係可繞於車體框架之大致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 連動於車體框架之傾斜,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而旋動,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2個前輪之相對位置變化。再者,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於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設置於較2個前輪靠上方。 該連桿機構支持右前輪及左前輪使其等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移動。又,連桿機構支持右前輪使其可繞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操舵軸線旋動,且支持左前輪使其可繞與右操舵軸線平行之左操舵軸線旋動。 該車輛具備把手、轉向軸、及連接桿。把手固定於轉向軸。轉向軸係可相對於車體框架而旋動地被支持。若使把手旋動,則轉向軸亦旋動。連接桿將轉向軸之旋動傳遞至右前輪及左前輪,而使右前輪繞右操舵軸線轉舵,使左前輪繞左操舵軸線轉舵。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14/04628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車輛中,把手繞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且連桿機構之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繞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因此,把手為了避免與連桿機構干涉而配置於較連桿機構靠上方。 若欲開發排氣量較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車輛大之車輛,則對連桿機構所要求之剛性變大,連桿機構大型化,設置把手之位置更靠上方。或者,若欲開發最大傾角較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車輛大之車輛,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變大,設置把手之位置更靠上方。 但把手需設置於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手所能觸及之位置,因此難以自由地設定設置把手之位置。 因此,本發明人為了例如於手易於觸及之較低位置設置把手而提高駕駛者之使用便利性,想到了提高設置把手之位置之自由度。 於專利文獻1中之車輛中,利用單個轉向軸將輸入至把手之操舵力傳遞至連接桿。因此,本發明人想到了如下構造:將轉向軸分割成相互連結之2個軸構件,藉由具有2個軸構件之機構,將輸入至把手之操舵力傳遞至連接桿。 如此,與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車輛相比,藉由具有2個軸構件之機構將操舵力傳遞至連接桿之車輛除了增加1根軸構件以外,還要增加將2個軸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故而存在車輛大型化之虞。 進而,若於此種車輛搭載將右前輪及左前輪以不能轉舵之方式鎖定之轉向鎖定機構,則很可能進而導致車輛之大型化。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既提高了駕駛者之使用便利性又抑制了車輛之大型化之轉向鎖定機構之車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提供以下車輛。 (1)一種車輛,其包含: 車體框架,其可於右迴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 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係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設置; 連桿機構,其具有繞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而旋動的橫向構件,支持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使其等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相對位移,且支持上述右前輪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操舵軸線旋動,支持上述左前輪使其可繞與上述右操舵軸線平行之左操舵軸線旋動; 操舵力傳遞機構,其具有於前視上述車輛時位於上述右操舵軸線與上述左操舵軸線之間,且可繞與上述右操舵軸線平行之中央操舵軸線旋動地設置的操舵力輸入部,將輸入至上述操舵力輸入部之操舵力傳遞至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以及 轉向鎖定機構,其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不能轉舵;且 上述操舵力傳遞機構包含: 後軸構件,其自上述操舵力輸入部輸入有操舵力,且可繞後軸線旋動; 前軸構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上述後軸構件靠前方,且可繞前軸線旋動;及 連結構件,其將上述後軸構件之旋動傳遞至上述前軸構件; 於側視上述車輛時,上述前軸構件與上述右操舵軸線之距離小於上述後軸構件與上述右操舵軸線之距離, 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之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係設置於在側視上述車輛時與上述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重疊之位置。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將輸入至操舵力輸入部之操舵力傳遞至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操舵力傳遞機構具備自操舵力輸入部輸入有操舵力之後軸構件、前軸構件、及將後軸構件與前軸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因此,與利用單個轉向軸將輸入至操舵力輸入部之操舵力傳遞至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情形時相比,配置操舵力輸入部之設計自由度更高。因此,能以駕駛者易於加以使用之位置及姿勢配置操舵力輸入部,從而駕駛者之使用便利性提高。 進而,藉由以下之理由,而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操舵力傳遞機構具備前軸構件及後軸構件。於被本發明作為對象之車輛中,於側視車輛時,前軸構件與右操舵軸線之距離小於後軸構件與右操舵軸線之距離。即,後軸構件較前軸構件離連桿機構更遠。因此,若於後軸構件之周圍設置轉向鎖定機構,則認為易於避免與連桿機構之干涉,從而可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但於在後軸構件之周圍設置鎖定機構之情形時,若將後軸構件與前軸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遭到破壞,則即便鎖定後軸構件,前軸構件亦可旋動,存在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鎖定狀態被解除之虞。因此,需以連結構件不會被破壞之方式提高其強度,或以無法自外部接近連結構件之方式保護連結構件。如此,本發明人發現:若提高連結構件之強度則連結構件會大型化,為了保護連結構件需設置追加之外殼等,結果會導致車輛之大型化。 因此,本發明人大膽地對將轉向鎖定機構配置於前軸構件之周圍進行了研究。若將鎖定機構配置於前軸構件之周圍,則即便連結構件遭到破壞,亦可維持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鎖定狀態。因此,無須為了防止連結構件被破壞而提高連結構件之強度或設置追加之外殼,故而認為可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首先,若欲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將轉向鎖定機構配置於較前軸構件靠左方或右方,則前軸構件與連桿機構係接近而配置,因此轉向鎖定機構與連桿機構易於互相干涉,從而難以配置轉向鎖定機構。為了避免轉向鎖定機構與連桿機構之干涉就不得不將轉向鎖定機構置於自連桿機構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遠離之位置,因此不實際。 因此,為了於既抑制了車輛之大型化又避免了與連桿機構之干涉之位置設置轉向鎖定機構,可考慮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將轉向鎖定機構設置於較連桿機構靠前方或後方。但與操舵力傳遞機構具有單個轉向軸之車輛相比,操舵力傳遞機構具有前軸構件及後軸構件兩個軸構件之車輛更易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大型化。因此,若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將轉向鎖定機構設置於較連桿機構靠前方或後方,則進而車輛會於前後方向上大型化。 因此,本發明人想到了將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在側視車輛時重疊於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之位置。連桿機構之橫向構件繞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因此,例如,若將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橫向構件之連桿軸線之周圍,則難以與連桿機構相互干涉。如此,本發明人發現:即便係於側視車輛時重疊於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之區域,亦可不與連桿機構相互干涉地配置轉向鎖定機構。又,如此,藉由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以側視車輛時重疊於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之方式設置,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大型化得到抑制。 再者,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係指於使車輛自最大右傾角傾斜至最大左傾角時,構成連桿機構之構件通過而形成之假想立體之外緣所形成之立體。於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之內部,亦可包含頭管等於使車輛傾斜時不位移之構件所形成之非可動範圍。 (2)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於前視直立狀態之上述車輛時,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上述橫向構件之上方或下方。 於與本發明不同,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於前視直立狀態之車輛時自橫向構件向左方或右方突出之情形時,車輛易於在左右方向上大型化。但根據(2)之車輛,於前視直立狀態之車輛時,轉向鎖定機構設置於橫向構件之上方或下方,因此車輛難以於左右方向上大型化。 (3)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於前視直立狀態之上述車輛時,當將上述車輛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分割為右部、中央部、左部3個區域時,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上述中央部。 根據(3)之構成之車輛,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中央部,故而車輛難以於左右方向上大型化。 又,連桿機構之橫向構件繞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因此,若將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則難以與連桿機構相互干涉。 (4)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連結構件係如下之連桿,該連桿經由與上述前軸線及上述後軸線不同之旋動軸線而可旋動地連結於上述前軸構件或上述後軸構件,且根據上述後軸構件之旋動而位移,使上述前軸構件旋動。 根據(4)之構成之車輛,易於構成連結構件,易於提高連結構件之設計自由度。 (5)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連結構件包含:右元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右方,將上述前軸構件與上述後軸構件連結;及左元件,其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左方,將上述前軸構件與上述後軸構件連結。 根據(5)之構成之車輛,與使連結構件為單個元件而將前軸構件與後軸構件連結之情形時相比,更易提高連結構件之剛性。 (6)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轉向鎖定機構包含: 第一部,其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動之構件;及 第二部,其安裝於相對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動之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 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抵接而使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不能相對位移,藉此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不能轉舵, 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之抵接部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一方,且上述連結構件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另一方。 根據(6)之構成之車輛,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轉向鎖定機構之第一部與第二部之抵接部配置於較前軸構件靠一側,且連結構件配置於較前軸構件靠另一側。因此,第一部與第二部之抵接部和連結構件難以相互干涉。 (7)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轉向鎖定機構包含: 第一部,其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 第二部,其安裝於相對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 於上述第一部或上述第二部中之一者,設置有藉由致動器而作動之銷構件, 於上述第一部或上述第二部中之另一者,設置有承接上述銷構件之銷承接部, 上述致動器作動而使上述銷構件抵接於上述銷承接部,藉此使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不能相對位移,從而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不能轉舵。 根據(7)之構成之車輛,藉由致動器可使銷構件抵接於銷承接部,無須為了手動地使轉向鎖定機構動作而將轉向鎖定機構配置於騎乘者之手易於觸及之位置。因此,例如可將轉向鎖定機構設置於難以自車輛之外部接近之車輛之內部等,從而轉向鎖定機構之配置之自由度較高。 (8)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前軸線與上述後軸線平行。 根據(8)之構成之車輛,上述前軸線與上述後軸線平行,因此亦可不使用用以將旋動角度自後軸構件向前軸構件變更而傳遞操舵力之複雜之構造,故而能以簡單之構造構成連結構件。 (9)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限制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之最大操舵角之轉向止動機構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於上述前軸構件旋動時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 上述轉向止動機構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在側視上述車輛時與上述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重疊之位置。 對於轉向止動機構及安裝轉向止動機構之構件,亦與轉向鎖定機構及安裝轉向鎖定機構之構件同樣地,要求較高之剛性。於右前輪及左前輪轉舵至最大操舵角之狀態下,當欲進而擴大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操舵角之外力作用於右前輪、左前輪、及操舵力輸入部時,要求轉向止動機構具有較高之剛性以耐受該外力。又,對於安裝轉向止動機構之構件亦要求較高之剛性。 因此,根據(9)之構成之車輛,安裝轉向鎖定機構之、前軸構件或與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相對於前軸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具有較高之剛性。於該等具有較高之剛性之構件,安裝轉向止動機構,故而轉向止動機構之支持剛性較高。 (10)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限制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之最大操舵角之轉向止動機構安裝於上述後軸構件或與上述後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於上述後軸構件旋動時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 根據(10)之構成之車輛,難以引起轉向止動機構與連桿機構之干涉,故而車輛難以大型化。 (11)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後軸構件粗。 根據(11)之構成之車輛,使用剛性較高之前軸構件,能以較高之剛性支持轉向鎖定機構。 (12)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連桿機構包含: 右側構件,其支持上述右前輪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操舵軸線旋動;及 左側構件,其支持上述左前輪使其可繞與上述右操舵軸線平行之左操舵軸線旋動;且 上述橫向構件包含: 上橫向構件,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構件之上部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上軸線旋動,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構件之上部使其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左上軸線旋動,於中央部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上軸線旋動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及 下橫向構件,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構件之下部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下軸線旋動,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構件之下部使其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左下軸線旋動,於中央部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下軸線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 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中間上軸線與上述中間下軸線之距離長。 根據(12)之構成之車輛,可於較長之前軸構件之沿軸向之任一部位設置轉向鎖定機構。轉向鎖定機構之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因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故例如可將轉向鎖定機構設置於難以與其他構件相互干涉之部位等。 (13)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右側構件之上端部或上述左側構件之上端部粗。 根據(13)之構成之車輛,易於確保前軸構件之剛性。 (14)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右側構件或上述左側構件長。 根據(14)之構成之車輛,可於較長之前軸構件之沿軸向之任一部位設置轉向鎖定機構。轉向鎖定機構之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因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故例如可將轉向鎖定機構設置於難以與其他構件相互干涉之部位等。 (15)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橫向構件具有上橫向構件、及設置於較上述上橫向構件靠下方之下橫向構件,且 上述車體框架具有支持上述上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上支持部、及支持上述下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下支持部, 上述前軸構件以於前視上述車輛時上述前軸構件通過上述上支持部及上述下支持部之方式,貫通上述車體框架。 根據(15)之構成之車輛,設置有上支持部及下支持部之車體框架之一部分以較高之剛性支持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因此剛性提高。前軸構件係以貫通該剛性提高之車體框架之一部分之方式設置,因此既可避免連桿機構與操舵力傳遞機構之干涉,亦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 特別地,於以管狀之構件構成設置有上支持部及下支持部之車體框架之一部分之情形時,可高剛性且輕量地構成該車體框架之一部分。若使前軸構件貫通於該管狀之車體框架之內部,則既可避免連桿機構與操舵力傳遞機構之干涉,亦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 (16)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車體框架具有支持上述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連桿支持部,且 上述橫向構件具有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靠前方之前橫向元件、及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靠後方之後橫向元件, 上述前軸構件之上述前軸線位於上述前橫向元件之前端與上述後橫向元件之後端之間。 根據(16)之構成之車輛,於連桿機構動作時,前橫向元件及後橫向元件繞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旋動。因此,即便於前橫向元件與後橫向元件之間設置前軸構件,於連桿機構動作時,前軸構件與前橫向元件及後橫向元件亦不會相互干涉。因此,既可避免干涉,亦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 (17)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 上述車體框架具有支持上述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管狀之連桿支持部,且 上述前軸構件係與管狀之上述連桿支持部呈同軸狀而設置, 上述前軸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插入至管狀之上述連桿支持部之內部。 根據(17)之構成之車輛,以管狀之構件構成旋動自由地支持橫向構件之連桿支持部,因此可高剛性且輕量地構成連桿支持部。於該管狀之連桿支持部之內部插入有前軸構件之至少一部分,因此既可高剛性且輕量地構成連桿支持部,亦可避免連桿機構與操舵力傳遞機構之干涉,而小型化地構成車輛。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之圖式,一面對較佳實施形態之例詳細地進行說明。 於隨附之圖式中,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箭頭R表示車輛之右方。箭頭L表示車輛之左方。 車輛係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垂方向於車輛之左右方向上傾斜而迴旋。因此除了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以外,亦規定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之圖式中,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表示自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所謂「車體框架之側方」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或左方。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而延伸之情況,表示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更接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延伸」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而延伸之情況,表示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更接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而延伸之情況,表示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相比,以更接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輛之直立狀態」表示無轉舵狀態且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垂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輛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於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垂方向於左右方向上傾斜而迴旋時,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不一致。又,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然而,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一致。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旋轉」係指構件繞中心軸線以360度以上之角度位移。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旋動」係指構件繞中心軸線以未達360度之角度位移。 一面參照圖1至圖7,一面對一實施形態之車輛1進行說明。車輛1係藉由自動力源產生之動力而驅動,且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配置之2個前輪之車輛。 圖1係自左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之左側視圖。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部2、左右一對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及操舵力傳遞機構6。 車輛本體部2包含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4、及引擎單元25。於圖1中,車輛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1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輛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 車體框架21於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車體框架21具備頭管211(參照圖4:後軸支持部之一例)、連桿支持部212(參照圖4:前軸支持部之一例)、引擎支持部213、左框架91及右框架92。 頭管211支持下述上游側轉向軸60使其可旋動。頭管211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 連桿支持部212於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設置於較頭管211靠前方。連桿支持部212支持連桿機構5使其可旋動。 引擎支持部213於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設置於較頭管211靠後方。引擎支持部213支持引擎單元25。引擎單元25支持後輪4使其可擺動。引擎單元25具備引擎、電動馬達、電池等動力源、及變速箱等裝置。動力源產生驅動車輛1之力。 右框架92於車輛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較左框架91靠右方。右框架92與左框架91為大致左右對稱之形狀。左框架91及右框架92將頭管211、連桿支持部212、及引擎支持部213連結。 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及後擋泥板224。車體外殼22係覆蓋左右一對前輪3、車體框架21、連桿機構5等搭載於車輛1之車體零件之至少一部分之車體零件。 前外殼221配置於較座部24靠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連桿機構5及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至少一部分。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之至少一部分各自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之至少一部分各自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 後擋泥板22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輪4之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 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座部24靠下方。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擋泥板224之下方。 圖2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2中,車輛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2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輛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於圖2中,表示了透視以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 左右一對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設置。右前輪32設置於較左前輪31靠車體框架21之右方。 車輛1包含左緩衝裝置33、右緩衝裝置34、左托架317、及右托架327。 圖3係表示左緩衝裝置33及左前輪31之側視圖。再者,右緩衝裝置34具有與左緩衝裝置33左右對稱之構造,因此於圖3中亦對應地標註出表示右緩衝裝置34之符號。 如圖3所示,左緩衝裝置33係所謂之套筒式之緩衝裝置。左緩衝裝置33具有左前套筒元件331、左後套筒元件332、及左內連結元件337。 左前套筒元件331具有左前外管333及左前內管334。左前內管334之下部連結於左內連結元件337。左前內管334之上部插入至左前外管333。左前外管333之上部連結於左托架317。左前內管334相對於左前外管333,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左伸縮軸線c而相對位移。左前套筒元件331藉由左前內管334相對於左前外管333沿左伸縮軸線c之相對位移,可於左伸縮軸線c方向上伸縮。 左後套筒元件332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較左前套筒元件331靠後方。左後套筒元件332具有左後外管335及左後內管336。左後外管335與左前外管333不能相互移動地連結。 左後內管336之下部連結於左內連結元件337。左後內管336之上部插入至左後外管335。左後外管335之上部連結於左托架317。 左後內管336相對於左後外管335,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左伸縮軸線c而相對位移。左後套筒元件332藉由左後內管336相對於左後外管335沿左伸縮軸線c之相對位移,可於左伸縮軸線c方向上伸縮。 左內連結元件337支持左前輪31之左車軸構件311使其可旋轉。左內連結元件337將左前內管334之下部與左後內管336之下部連結。 左緩衝裝置33藉由左前套筒元件331之伸縮動作及左後套筒元件332之伸縮動作,而緩衝左前輪31相對於左前外管333及左後外管335沿左伸縮軸線c方向之位移。 如圖3所示,右緩衝裝置34係所謂之套筒式之緩衝裝置。右緩衝裝置34具有右前套筒元件341、右後套筒元件342、及右內連結元件347。 右前套筒元件341具有右前外管343及右前內管344。右前內管344之下部連結於右內連結元件347。右前內管344之上部插入至右前外管343。右前外管343之上部連結於右托架327。右前內管344相對於右前外管343,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伸縮軸線d而相對位移。右前套筒元件341藉由右前內管344相對於右前外管343沿右伸縮軸線d之相對位移,可於右伸縮軸線d方向上伸縮。 右後套筒元件342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較右前套筒元件341靠後方。右後套筒元件342具有右後外管345及右後內管346。右後外管345與右前外管343係不能相互移動地連結。 右後內管346之下部連結於右內連結元件347。右後內管346之上部插入至右後外管345。右後外管345之上部連結於右托架327。 右後內管346相對於右後外管345,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伸縮軸線d而相對位移。右後套筒元件342藉由右後內管346相對於右後外管345沿右伸縮軸線d之相對位移,可於右伸縮軸線d方向上伸縮。 右內連結元件347支持右前輪32之右車軸構件321使其可旋轉。右內連結元件347將右前內管344之下部與右後內管346之下部連結。 右緩衝裝置34藉由右前套筒元件341之伸縮動作及右後套筒元件342之伸縮動作,而緩衝右前輪32相對於右前外管343及右後外管345沿右伸縮軸線d方向之位移。 如圖4所示,車輛1包含操舵力傳遞機構6。操舵力傳遞機構6具備把手23(操舵力輸入部之一例)、上游側轉向軸60(後軸構件之一例)、連結構件80、及下游側轉向軸68(前軸構件之一例)。 車體框架21具備支持上游側轉向軸60使其可旋動之頭管211、及支持下游側轉向軸68使其可旋動之連桿支持部212。如圖2所示,連桿支持部212沿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中心軸線Z之方向延伸。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把手23之旋動中心(中央操舵軸線)與上游側轉向軸之旋動中心(後軸線)一致。 向把手23輸入操舵力。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於把手23。上游側轉向軸60之上部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上游側轉向軸60之下部靠後方。上游側轉向軸60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211。 連結構件80連結於上游側轉向軸60及下游側轉向軸68。連結構件80根據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而位移。連結構件80將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68。 下游側轉向軸68可旋動地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下游側轉向軸68連結於連結構件80。下游側轉向軸68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設置於較上游側轉向軸60靠前方。下游側轉向軸68根據連結構件80之位移而旋動。藉由下游側轉向軸68之旋動,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經由連接桿67而轉舵。 操舵力傳遞機構6將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操舵力傳遞至左托架317及右托架327。關於具體之構成將於後文詳細地進行敍述。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如圖2所示,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靠上方。連桿機構5包含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連桿機構5可旋動地支持於沿中間中心軸線Z之方向延伸之連桿支持部212。即便上游側轉向軸60藉由把手23之操作而旋動,連桿機構5亦不會受該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影響而旋動。 上橫向構件51包含板狀構件512。板狀構件512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前方。板狀構件512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 上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藉由連結部C連結於連桿支持部212。上橫向構件51能以通過連結部C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上軸線M為中心,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而旋動。 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藉由連結部A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能以通過連結部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左上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旋動。 上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藉由連結部E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能以通過連結部E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上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旋動。 圖4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於圖4中,車輛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4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輛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 如圖4所示,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前板狀構件522a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前方。後板狀構件522b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後方。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藉由左連結塊523a及右連結塊523b而連結。左連結塊523a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左方。右連結塊523b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右方。 返回至圖2,下橫向構件52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靠下方。下橫向構件52與上橫向構件51平行而延伸。下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藉由連結部I連結於連桿支持部212。下橫向構件52能以通過連結部I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下軸線為中心而旋動。 下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藉由連結部G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下橫向構件52能以通過連結部G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左下軸線為中心而旋動。 下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藉由連結部H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下橫向構件52能以通過連結部H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下軸線為中心而旋動。上橫向構件51之連結部E至連結部A之長度與下橫向構件之連結部H至連結部G之長度大致相等。 中間上軸線M、右上軸線、左上軸線、中間下軸線、右下軸線、及左下軸線相互平行而延伸。中間上軸線M、右上軸線、左上軸線、中間下軸線、右下軸線、及左下軸線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靠上方。 如圖2及圖4所示,左側構件53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左方。左側構件53配置於較左前輪31靠上方。左側構件53與連桿支持部212之中間中心軸線Z平行而延伸。左側構件53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靠後方。 左側構件53之下部連接於左托架317。左托架317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線X為中心而旋動。左中心軸線X與連桿支持部212之中間中心軸線Z平行而延伸。 如圖2及圖4所示,右側構件54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右方。右側構件54配置於較右前輪32靠上方。右側構件54與連桿支持部212之中間中心軸線Z平行而延伸。右側構件54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靠後方。 右側構件54之下部連接於右托架327。右托架327可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線Y為中心而旋動。右中心軸線Y與連桿支持部212之中間中心軸線Z平行而延伸。 如以上所說明般,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係以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 如圖2及圖4所示,操舵力傳遞機構6包含中間傳遞板61、左傳遞板62、右傳遞板63、中間接頭64、左接頭65、右接頭66、及連接桿67。 中間傳遞板61連接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下部。中間傳遞板61不能相對於下游側轉向軸68而相對旋動。中間傳遞板61不能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繞中間中心軸線Z而旋動。 左傳遞板62配置於較中間傳遞板61靠左方。左傳遞板62連接於左托架317。左傳遞板62不能相對於左托架317相對旋動。左傳遞板62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線X為中心而旋動。 右傳遞板63配置於較中間傳遞板61靠右方。右傳遞板63連接於右托架327。右傳遞板63不能相對於右托架327相對旋動。右傳遞板63可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線Y為中心而旋動。 如圖4所示,中間接頭64經由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部而連結於中間傳遞板61之前部。中間傳遞板61與中間接頭64能以該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 左接頭65配置於中間接頭64之左方。左接頭65經由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部而連結於左傳遞板62之前部。左傳遞板62與左接頭65能以該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 右接頭66配置於中間接頭64之右方。右接頭66經由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部而連結於右傳遞板63之前部。右傳遞板63與右接頭66能以該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 於中間接頭64之前部,設置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部。於左接頭65之前部,設置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部。於右接頭66之前部,設置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部。 連接桿67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連接桿67經由該等軸部,而連結於中間接頭64、左接頭65、及右接頭66。連接桿67與中間接頭64能以設置於中間接頭64之前部之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連接桿67與左接頭65能以設置於左接頭65之前部之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連接桿67與右接頭66能以設置於右接頭66之前部之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 其次,一面參照圖4及圖5,一面對車輛1之操舵動作進行說明。圖5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方觀察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向左轉舵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23,則上游側轉向軸60旋動。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經由連結構件80而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68。下游側轉向軸68以前操舵軸b為中心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而旋動。於圖5所示之向左轉舵之情形時,伴隨把手23之操作,中間傳遞板61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以前操舵軸b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伴隨中間傳遞板61向箭頭T之方向之旋動,連接桿67之中間接頭64相對於中間傳遞板61,向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7維持該姿勢而向左後方移動。 伴隨連接桿67向左後方之移動,連接桿67之左接頭65及右接頭66分別相對於左傳遞板62及右傳遞板63向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7維持該姿勢,左傳遞板62及右傳遞板63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傳遞板62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不能相對於左傳遞板62相對旋動之左托架317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傳遞板63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不能相對於右傳遞板63相對旋動之右托架327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托架317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左前外管333及左後外管335而連接於左托架317之左緩衝裝置33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左緩衝裝置33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左緩衝裝置33之左前輪3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托架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右前外管343及右後外管345而連接於右托架327之右緩衝裝置34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右緩衝裝置34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右緩衝裝置34之右前輪3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騎乘者以向右轉舵之方式操作把手23,則上述各元件向箭頭S之方向旋動。各元件之動作僅係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如以上所說明般,操舵力傳遞機構6根據騎乘者對把手23之操作,而將操舵力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分別以左中心軸線X及右中心軸線Y為中心,向與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方向對應之方向旋動。 其次,一面參照圖2及圖6,一面對車輛1之傾斜動作進行說明。圖6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6中,表示了透視以虛線表示之前外殼221之狀態。 如圖2所示,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若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則連桿機構5形成為長方形形狀。如圖6所示,於車輛1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若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則連桿機構5形成為平行四邊形形狀。 連桿機構5之變形與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右方向之傾斜連動。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構成連桿機構5之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以通過各自之連結部A、C、E、G、H、I之旋動軸線為中心相對旋動,從而連桿機構5之形狀變化。 例如,如圖6所示,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連桿支持部212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左方傾斜。若連桿支持部212傾斜,則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連結部C之中間上軸線M為中心,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連結部I之中間下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沿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上橫向構件51相對於下橫向構件52向左方移動。 伴隨上橫向構件51向左方之移動,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連結部A之左上軸線及通過連結部E之右上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連結部G之左下軸線及通過連結部H之右下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沿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保持與連桿支持部212平行之姿勢,而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左方傾斜。 此時,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連接桿67向左方移動。伴隨下橫向構件52向左方之移動,設置於中間接頭64、左接頭65、及右接頭66之各前部之軸部相對於連桿67而旋動。藉此,連接桿67保持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伴隨左側構件53向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左側構件53之左托架317向左方傾斜。伴隨左托架317向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左托架317之左緩衝裝置33向左方傾斜。伴隨左緩衝裝置33向左方之傾斜,支持於左緩衝裝置33之左前輪31保持與連桿支持部212平行之姿勢而向左方傾斜。 伴隨右側構件54向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右側構件54之右托架327向左方傾斜。伴隨右托架327向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右托架327之右緩衝裝置34向左方傾斜。伴隨右緩衝裝置34向左方之傾斜,支持於右緩衝裝置34之右前輪32保持與連桿支持部212平行之姿勢而向左方傾斜。 上述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傾斜動作之說明係以鉛垂方向為基準。然而,於車輛1之傾斜動作中(連桿機構5作動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垂上下方向並不一致。於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基準之情形時,於連桿機構5作動時,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變化。換言之,連桿機構5藉由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變更,而使車體框架21相對於鉛垂方向而傾斜。 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右方傾斜,則各元件向右方傾斜。各元件之動作僅係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圖7係使車輛1傾斜且轉舵之狀態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表示了車輛1於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下向左方轉舵之狀態。藉由操舵動作,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向左方旋動,藉由傾斜動作,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與車體框架21一起向左方傾斜。即,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形狀,連接桿67自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之位置向左後方移動。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包含: 車體框架21,其可於右迴旋時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 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其等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設置; 連桿機構5,其具有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上軸線M(連桿軸線之一例)相對於車體框架21而旋動的上橫向構件51(橫向構件之一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支持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使其等可相對位移,且支持右前輪32使其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中心軸線Y旋動,支持左前輪31使其可繞與右中心軸線Y平行之左中心軸線X旋動;以及 操舵力傳遞機構6,其具有於前視車輛1時位於右中心軸線Y與左中心軸線X之間,且設置為可繞與右中心軸線Y平行之中央操舵軸線(於圖示之例中為後操舵軸線a)旋動的把手23(操舵力輸入部之一例),將輸入至把手23之操舵力傳遞至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 <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詳情> 其次,對操舵力傳遞機構6詳細地進行說明。 圖8係表示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側視圖。如圖8所示,操舵力傳遞機構6具有輸入操舵力之把手23(操舵力輸入部)、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構件80、及下游側轉向軸68。操舵力傳遞機構6將輸入至把手23之操舵力傳遞至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 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於把手23。上游側轉向軸60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後操舵軸線a旋動地支持於頭管211(第一支持部之一例)。 上游側轉向軸60之上部自頭管211向上方突出。於上游側轉向軸60中自頭管211向上方突出之部位,連結有把手23。於上游側轉向軸60中自頭管211向上方突出之部位,連結有連結構件80。連結構件80於較把手23靠下方連結於上游側轉向軸60。 圖9係表示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俯視圖。如圖9所示,連結構件80連結於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構件80根據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而位移。 於本實施形態中,連結構件80具備固定於上游側轉向軸60之後元件81、固定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前元件85、及將後元件81與前元件85連結之螺栓構件84。於本實施形態中,螺栓構件84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較上游側轉向軸60靠左方。 後元件81具備固定於上游側轉向軸60之後固定部82、及相對於後固定部82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地連結之後螺絲部83。 前元件85具備固定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前固定部86、及相對於前固定部86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動地連結之前螺絲部87。 於後螺絲部83設置有於前方開口之中空部,且於其內部設置有母螺紋部。於前螺絲部87亦設置有於後方開口之中空部,且於其內部設置有母螺紋部。於螺栓構件84之前部及後部分別具備公螺紋部。螺栓構件84之後部與後元件81之後螺絲部83嵌合。螺栓構件84之前部與前元件85之前螺絲部87嵌合。藉由調整螺栓構件84與後螺絲部83之嵌合長度、及螺栓構件84與前螺絲部87之嵌合長度,可調整連結構件80整體之前後方向長度。 返回至圖8,下游側轉向軸68於自把手23向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傳遞之操舵力之傳遞路徑上,設置於較上游側轉向軸60靠下游側。下游側轉向軸68連結於連結構件80。下游側轉向軸68根據連結構件80之位移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前操舵軸線b旋動。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操舵軸線a與前操舵軸線b相互平行。 下游側轉向軸68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第二支持部之一例),該連桿支持部212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設置於較頭管211靠前方。如圖4及圖5中所說明般,下游側轉向軸68根據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使連接桿67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位移,而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轉舵。於本實施形態中,連桿支持部212支持下游側轉向軸68使其可旋動,且亦支持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使其等可旋動。 下游側轉向軸68自連桿支持部212向上方及下方突出。於下游側轉向軸68中自連桿支持部212向上方突出之部位,連結有連結構件80。於下游側轉向軸68中自連桿支持部212向下方突出之部位,連結有中間傳遞板61,且該中間傳遞板61連接於連接桿67。 <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動作> 其次,使用圖9,對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動作進行說明。再者,以後之沿順時針方向、沿逆時針方向之表述表示自駕駛者觀察之旋動方向。 若駕駛者如箭頭P所示使把手23沿順時針方向旋動,則固定於把手23之上游側轉向軸60沿順時針方向旋動。如此,則固定於上游側轉向軸60之連結構件80向前方位移。 詳細而言,若連結構件80之後元件81之後固定部82與上游側轉向軸60一起沿順時針方向位移,則後螺絲部83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位移。根據後螺絲部83之位移,螺栓構件84及前元件85之前螺絲部87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位移。 若前元件85之前螺絲部87向前方位移,則前固定部86使下游側轉向軸68沿順時針方向旋動。若下游側轉向軸68沿順時針方向旋動,則連接桿67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位移。 如使用圖4及圖5於上文所述,連接桿67經由中間傳遞板61、右傳遞板63、左傳遞板62、右托架327、左托架317等,使右前輪32繞右中心軸線Y沿順時針方向旋動,使左前輪31繞左中心軸線X沿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向右方轉舵。 <轉向鎖定機構40> 其次,使用圖8及圖9,對轉向鎖定機構40進行說明。轉向鎖定機構40係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之機構。例如,轉向鎖定機構40係用以為了防止被盜而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轉向鎖定機構40係藉由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可轉舵範圍小於通常之可轉舵角度,而使上述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之機構。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鎖定機構40係所謂之筒鎖式之轉向鎖定機構40。 如圖8及圖9所示,轉向鎖定機構40具備主開關裝置41、及銷承接部42。 主開關裝置41固定於車體框架21。主開關裝置41設置於較把手23靠前方。主開關裝置41具備鑰匙插入口43。鑰匙插入口43朝向上方且後方而開口。主開關裝置41具有可於左右方向上位移之銷44。銷44係以可自主開關裝置41之左面向左方突出之方式設置。銷44根據插入至鑰匙插入口43之鑰匙之旋動角度,可獲得銷44向左方突出之前進位置、及銷44位於較前進位置靠右方之後退位置。 銷承接部42直接或間接地固定於下游側轉向軸68。銷承接部42直接或間接地固定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上部。若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則銷承接部42亦旋動。與此相對地,即便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車體框架21亦不會受其影響而旋動。即,主開關裝置41與銷承接部42可相互相對位移。 銷承接部42具備銷承接孔45。銷承接孔45係於左右方向上延伸之孔。銷承接孔45開設於銷承接部42之右面。銷承接孔45係可供主開關裝置41之銷44插入之大小。於本實施形態中,銷承接孔45係以於使把手23自中立位置沿順時針方向以特定角度轉舵之狀態下,銷承接部42之開口正對銷44之方式,設置於銷承接部42。 於轉向鎖定機構40為非作動狀態時,轉向鎖定機構40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可轉舵。於轉向鎖定機構40為非動作狀態時,銷44位於後退位置,且銷44未插入至銷承接孔45。 若駕駛者於使把手23自中立位置沿順時針方向以特定角度轉舵之狀態下,使插入至鑰匙插入口43之鑰匙例如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則轉向鎖定機構40成為動作狀態。於轉向鎖定機構40之動作狀態下,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 若轉向鎖定機構40自非動作狀態變成動作狀態,則未圖示之汽缸機構作動,銷44向左方突出而位於前進位置。如此,則銷44插入至銷承接部42,主開關裝置41與銷承接部42不能相對位移。即便欲使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之力作用於下游側轉向軸68,銷44亦會抵接於銷承接孔45之內面,而阻止下游側轉向軸68之旋動。如此下游側轉向軸68不旋動,因此連接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連接桿67、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無法位移,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會轉舵。再者,因下游側轉向軸68不旋動,故連結構件80亦無法位移,上游側轉向軸60及把手23之旋動亦得以阻止。 如此,轉向鎖定機構40具備可相互相對位移之主開關裝置41及銷承接部42,藉由主開關裝置41相對於銷承接部42不能相對位移,而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 再者,銷承接部42既可直接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亦可設置於在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時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位移之構件。又,具備銷44之主開關裝置41只要可阻止銷承接部42之相對位移,則並不限於設置於車體框架21,只要設置於在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時相對於下游側轉向軸68而相對位移之構件即可。又,並不限於銷44及阻止與銷44之相對位移之銷承接孔45之組合,只要可阻止相互之相對位移,則轉向鎖定機構40之機構並不限於上述例。 又,亦可與上述相反地,主開關裝置41固定於下游側轉向軸68,銷承接部42固定於車體框架21。 <轉向止動機構70> 其次,使用圖10,對轉向止動機構70進行說明。圖10係表示車輛1之前部之立體圖。如圖10所示,轉向止動機構70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下部。 轉向止動機構70係限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最大操舵角之機構。所謂最大操舵角係指即便駕駛者欲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轉舵,亦不會成為其以上之轉舵角度之角度。所謂最大操舵角係指例如為了避免伴隨轉舵而發生之構成車輛1之構件彼此之干涉,由車輛1之設計者設定之角度。 如圖10所示,轉向止動機構70具備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下部之突起71、以及設置於連桿支持部212之右抵接壁72及左抵接壁73。 突起71一體地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下端部。於無轉舵狀態之車輛1中,突起71自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下端部向前方突出。於突起71之右方設置有右抵接壁72,於突起71之左方設置有左抵接壁71。下游側轉向軸68可旋動地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因此突起71可相對於右抵接壁72及左抵接壁73而相對位移。 於以未達最大操舵角之操舵角使右前輪32及左前31轉舵之情形時,突起71不會抵接於右抵接壁72及左抵接壁73,下游側轉向軸68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而旋動。 與此相對地,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成為右方之最大操舵角時,若駕駛者欲以成為該右方之最大操舵角以上之方式使把手23自駕駛者觀察沿順時針方向(圖10之箭頭e方向)旋動,則突起71欲經由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構件80、下游側轉向軸68繞前操舵軸線b而旋動。但突起71抵接於右抵接壁72,突起71相對於右抵接壁72之相對位移停止。藉此,阻止連接桿67之位移,阻止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向右方之最大操舵角以上之轉舵。 同樣地,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成為左方之最大操舵角時,若駕駛者欲以成為該左方之最大操舵角以上之方式使把手23自駕駛者觀察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則突起71抵接於左抵接壁73,突起71相對於左抵接壁73之相對位移停止。藉此,阻止連接桿67之位移,阻止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向左方之最大操舵角以上之轉舵。 如此,轉向止動機構70藉由以阻止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以最大操舵角以上之角度轉舵之方式使突起71相對於右抵接壁72及左抵接壁73之相對位移停止,而限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最大操舵角。 圖8係直立狀態且無轉舵狀態之車輛1之側視圖。於直立狀態且無轉舵狀態下,下游側轉向軸68之前操舵軸線b、左中心軸線X、右中心軸線Y、中間中心軸線Z可見重疊。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於側視車輛1時,下游側轉向軸68(前軸構件之一例)與右中心軸線Y之距離(於圖示之例中為0)小於上游側轉向軸60(後軸構件之一例)與右中心軸線Y之距離D1。即,下游側轉向軸68設置於較上游側轉向軸60更靠近連桿機構5之位置。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表示了於側視直立狀態且無轉舵狀態之車輛1時,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中心軸線與右中心軸線Y可見重疊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於側視直立狀態且無轉舵狀態之車輛1時,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中心軸線亦可自右中心軸線Y向前方或後方偏移。 又,安裝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動之構件、及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車體框架21)之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在側視車輛1時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重疊之位置。 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係指於使車輛1自最大右傾角傾斜至最大左傾角時,構成連桿機構5之構件(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右側構件54)通過而形成之假想立體之外緣所形成之立體。於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之內部,亦可包含連桿支持部212等於使車輛1傾斜時不位移之構件所形成之非可動範圍。 (效果)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將輸入至把手23(操舵力輸入部之一例)之操舵力傳遞至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6具備自把手23輸入有操舵力之上游側轉向軸60(後軸構件之一例)、下游側轉向軸68(前軸構件之一例)、及將上游側轉向軸60與下游側轉向軸68連結之連結構件80。因此,與利用單個轉向軸將輸入至把手之操舵力傳遞至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情形相比,配置把手23之設計自由度更高。因此,能以駕駛者易於加以使用之位置及姿勢配置把手23,從而駕駛者之使用便利性提高。 進而,藉由以下之理由,車輛1之大型化得到抑制。 操舵力傳遞機構6具備下游側轉向軸68及上游側轉向軸60。於本實施形態作為對象之車輛1中,於側視車輛1時,下游側轉向軸68與右中心軸線Y之距離小於上游側轉向軸60與右中心軸線Y之距離D1。即,上游側轉向軸60較下游側轉向軸68離連桿機構5更遠。因此,若於上游側轉向軸60之周圍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則認為易於避免與連桿機構5之干涉,從而可抑制車輛1之大型化。 但於在上游側轉向軸60之周圍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之情形時,若將上游側轉向軸60與下游側轉向軸68連結之連結構件80遭到破壞,則即便鎖定上游側轉向軸60,下游側轉向軸68亦可旋動,存在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之鎖定狀態被解除之虞。因此,需以連結構件80不會被破壞之方式提高其強度,或以無法自外部接近連結構件80之方式保護連結構件80。如此,本發明人注意到:若提高連結構件80之強度則連結構件80會大型化,為了保護連結構件80需設置追加之外殼等,結果會導致車輛1之大型化。 因此,本發明人大膽地對將轉向鎖定機構40配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周圍進行了研究。若將轉向鎖定機構40配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周圍,則即便連結構件80遭到破壞,亦可維持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之鎖定狀態。因此,無須為了防止連結構件80被破壞而提高連結構件80之強度或設置追加之外殼,故而認為可抑制車輛1之大型化。 首先,若欲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將轉向鎖定機構40配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左方或右方,則下游側轉向軸68與連桿機構5係接近而配置,因此轉向鎖定機構40與連桿機構5易於相互干涉,從而難以配置轉向鎖定機構40。為了避免轉向鎖定機構40與連桿機構5之干涉就不得不將轉向鎖定機構40置於自連桿機構5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遠離之位置,因此不實際。 因此,為了於既抑制了車輛1之大型化又避免了與連桿機構5之干涉之位置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可考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將轉向鎖定機構40設置於較連桿機構5靠前方或後方。但與操舵力傳遞機構具有單個轉向軸之車輛相比,操舵力傳遞機構6具有下游側轉向軸68及上游側轉向軸60兩個軸構件之車輛1更易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大型化。因此,若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將轉向鎖定機構40設置於較連桿機構5靠前方或後方,則進而車輛1會於前後方向上大型化。 因此,本發明人想到了將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在側視車輛1時重疊於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之位置。連桿機構5之橫向構件51、52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上軸線M及中間下軸線Q(連桿軸線之一例)旋動。因此,例如,若將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橫向構件51、52之中間上軸線M之周圍,則難以與連桿機構5相互干涉。如此,本發明人發現:即便係於側視車輛1時重疊於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之區域,亦可不與連桿機構5相互干涉地配置轉向鎖定機構40。又,如此,藉由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以於側視車輛1時重疊於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之方式設置,車輛1之前後方向之大型化得到抑制。 圖11係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前視圖。 (2)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如圖9及圖11所示,於前視直立狀態之車輛1時,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橫向構件51、52之上方或下方。於圖示之例中,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靠上方。於俯視車輛1時,如圖9所示,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與下橫向構件52之後板狀構件522b重疊。 於與本實施形態不同,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於前視直立狀態之車輛時自橫向構件向左方或右方突出之情形時,車輛易於在左右方向上大型化。但根據(2)之車輛1,於前視直立狀態之車輛1時,轉向鎖定機構40設置於橫向構件51、52之上方或下方,因此車輛1難以於左右方向上大型化。 (3)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11所示,於前視直立狀態之車輛1時,當將車輛1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分割為右部、中央部CEN、左部3個區域時,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中央部CEN。於圖示之例中,至少銷承接部42位於中央部CEN。 根據(3)之車輛1,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中央部CEN,因此車輛1難以於左右方向上大型化。 又,連桿機構5之橫向構件51、52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中間軸線M及中間下軸線Q旋動。該等上中間軸線M及中間下軸線Q位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CEN,因此若將轉向鎖定機構4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CEN,則難以與連桿機構5相互干涉。 (6)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鎖定機構40包含:銷承接部42(第一部之一例),其安裝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轉之構件;及主開關裝置41(第二部之一例),其安裝於相對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轉之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車體框架21)。 銷承接部42與主開關裝置41抵接從而銷承接部42與主開關裝置41不能相對位移,藉此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 如圖9所示,銷承接部42與主開關裝置41之抵接部(銷44及銷承接孔45)設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一方(右方),且連結構件80設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另一方(左方)。 根據(6)之構成之車輛1,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銷承接部42與主開關裝置41之抵接部配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右方,且連結構件80配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左方。因此,銷承接部42與主開關裝置41之抵接部難以與連結構件80相互干涉。 (7)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鎖定機構40亦可包含: 銷承接部42(第一部之一例),其安裝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轉之構件;及 主開關裝置41(第二部之一例),其安裝於相對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轉之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車體框架21)。 亦可於銷承接部42或主開關裝置41中之一者,設置有藉由致動器而作動之銷44, 於銷承接部42或主開關裝置41中之另一者,設置有承接銷44之銷承接孔45。 主開關裝置41亦可具備根據鑰匙之旋動而使銷44自前進位置向後退位置位移之致動器。致動器作動而使銷44抵接於銷承接孔45,藉此使銷承接部42與主開關裝置41不能相對位移,從而使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不能轉舵。 根據(7)之構成之車輛1,藉由致動器可使銷44抵接於銷承接孔45,無須為了手動地使轉向鎖定機構40動作而將轉向鎖定機構40配置於騎乘者之手易於觸及之位置。因此,例如,亦能以如下方式構成:鑰匙插入口43遠離銷44及致動器,兩者藉由電線而連接,鑰匙插入口43將根據鑰匙之旋動而使致動器動作之電氣信號發送至致動器。於該情形時,與圖示之例不同,可將銷44及致動器設置於難以自車輛1之外部接近之車輛1之內部等,從而轉向鎖定機構40之設計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 (8)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前操舵軸線b與後操舵軸線a平行。 根據(8)之構成之車輛1,前操舵軸線b與後操舵軸線a平行,因此亦可不使用用以將旋動角度自後操舵軸線a向前操舵軸線b變更而傳遞操舵力之複雜之構造,故而能以簡單之構造構成連結構件80。 (9)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限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最大操舵角之轉向止動機構70安裝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轉之構件、及於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時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上述轉向止動機構70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在側視車輛1時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V重疊之位置。 對於轉向止動機構70及安裝轉向止動機構70之構件,亦與轉向鎖定機構40及安裝轉向鎖定機構40之構件同樣地,要求較高之剛性。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轉舵至最大操舵角之狀態下,當欲進而擴大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操舵角之外力作用於右前輪32、左前輪31、及把手23時,要求轉向止動機構70具有較高之剛性以耐受該外力。又,對於安裝轉向止動機構70之構件亦要求較高之剛性。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安裝轉向鎖定機構40之、下游側轉向軸68或與下游側轉向軸68一起旋轉之構件、及相對於下游側轉向軸68而相對位移之構件具有較高之剛性。於該等具有較高之剛性之構件,安裝轉向止動機構70,故而轉向止動機構70之支持剛性較高。 (11)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為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之下游側轉向軸68較上游側轉向軸60粗。 根據(11)之構成之車輛1,使用剛性較高之下游側轉向軸68,能以較高之剛性支持轉向鎖定40。 (12)於本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包含:右側構件54,其支持右前輪32使其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中心軸線Y旋動;及左側構件53,其支持左前輪31使其可繞與右中心軸線Y平行之左操舵軸線Y旋動。 橫向構件51、52包含: 上橫向構件51,其於右端部支持右側構件54之上部使其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上軸線旋動,於左端部支持左側構件53之上部使其可繞與右上軸線平行之左上軸線旋動,於中央部可繞與右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上軸線M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及 下橫向構件52,其於右端部支持右側構件54之下部使其可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下軸線旋動,於左端部支持左側構件53之下部使其可繞與右上軸線平行之左下軸線旋動,於中央部可繞與右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下軸線Q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 如圖8所示,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之下游側轉向軸68較中間上軸線M與中間下軸線Q之距離長。 根據(12)之構成之車輛1,可於較長之下游側轉向軸68之任一部位設置轉向鎖定40。例如,可如圖示般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上端(較上橫向構件51靠上方),或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68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例如,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之間),或設置於下游側轉向軸之下端部(較下橫向構件52靠下方)。如此,轉向鎖定機構40之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因此例如,可將轉向鎖定機構40設置於難以與其他構件相互干涉之部位。 (13)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如圖8所示,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之下游側轉向軸68較右側構件54之上端部或左側構件53之上端部粗。 根據(13)之構成之車輛1,易於確保下游側轉向軸68之剛性。 (14)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如圖8所示,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之下游側轉向軸68較右側構件54或左側構件53長。 根據(14)之構成之車輛1,可於較長之下游側轉向軸68之任一部位設置轉向鎖定機構40。轉向鎖定機構40之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因設置位置之自由度較高,故例如可將轉向鎖定機構40設置於難以與其他構件相互干涉之部位。 (15)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2及圖8所示,橫向構件具有上橫向構件51、及設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靠下方之下橫向構件52,且 車體框架21具有支持上橫向構件51使其可旋動之上支持部C、及支持下橫向構件52使其可旋動之下支持部I。 亦可如圖2所示,前軸構件68以於前視車輛1時前軸構件(下游側轉向軸68)通過上支持部C及下支持部I之方式,貫通車體框架21(連桿支持部212)。 根據(15)之構成之車輛1,設置有上支持部C及下支持部I之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連桿支持部212)以較高之剛性支持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因此剛性提高。下游側轉向軸68係以貫通該剛性提高之連桿支持部212(車體框架之一部分)之方式設置,因此既可避免連桿機構5與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干涉,亦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1。 特別地,於以管狀之構件構成設置有上支持部C及下支持部I之車體框架之一部分(連桿支持部212)之情形時,可高剛性且輕量地構成該連桿支持部212。若使下游側轉向軸68貫通於該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之內部,則既可避免連桿機構5與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干涉,亦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1。 (16)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亦可如圖8所示, 車體框架21具有支持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使其可旋動之連桿支持部212,且 下橫向構件52具有位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前方之前橫向元件(前板狀構件522a)、及位於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後方之後橫向元件(後板狀構件522b), 前軸構件(下游側轉向軸68)之前操舵軸線b位於前板狀構件522a之前端與後板狀構件522b之後端之間。 根據(16)之構成之車輛1,於連桿機構5動作時,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中間上軸線M及中間下軸線Q)旋動。因此,即便於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之間設置下游側轉向軸68,於連桿機構5動作時,下游側轉向軸68與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亦不會相互干涉。因此,既可避免干涉,亦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1。 (17)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亦可如圖8及圖9所示, 車體框架21具有支持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使其可旋動之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且 前軸構件(下游側轉向軸68)係與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呈同軸狀而設置, 下游側轉向軸68之至少一部分插入至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之內部。 根據(17)之構成之車輛1,以管狀之構件構成旋動自由地支持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連桿支持部212,因此可高剛性且輕量地構成連桿支持部212。於該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之內部插入有下游側轉向軸68之至少一部分,因此既可高剛性且輕量地構成連桿支持部212,亦可避免連桿機構5與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干涉,而小型化地構成車輛1。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下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由連桿支持部212之前部可旋動地支持。下橫向構件52之後板狀構件522b由連桿支持部212之後部可旋動地支持。因係由單個連桿支持部212支持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故與分別準備支持前板狀構件522a之構件及支持後板狀構件522b之構件之情形時相比,可降低零件數量。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於前視直立狀態且無轉舵狀態之車輛1時,下橫向構件52之下端位於較右前輪32之上端及左前輪31之上端靠上方。 又,亦可如圖4所示,自前操舵軸線a之上方觀察直立狀態且無轉舵狀態之車輛1,右前輪32之至少一部分及左前輪31之至少一部分與下橫向構件52重疊。 藉由如該等之構成,可提供於左右方向上小型化之車輛1。 亦可如圖8所示,下橫向構件52之後橫向元件522b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前操舵軸線b與後操舵軸線a之間。因可利用前操舵軸線b與後操舵軸線a之間之空間而配置後板狀構件522b,故可小型化地構成車輛1。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9所示,車體框架21具有右框架92、及設置於較右框架92靠左方之左框架91,且 支持下游側轉向軸68使其可旋動之連桿支持部212(前軸支持部之一例)係由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所支持, 支持上游側轉向軸60使其可旋動之頭管211(後軸支持部之一例)係於較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與連桿支持部212之連結部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設置於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 根據該構成之車輛1,頭管211係由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所支持,因此其係以於左右方向上較高之剛性被支持。 再者,該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較佳為如圖1所示,係支持引擎單元25之框架。對於車體框架21中支持引擎單元25之部位尤其要求較高之剛性。因此,較佳為使用為了支持引擎單元25而提高了剛性之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支持頭管211。 再者,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並不限於圖9所示者。圖12係模式性地表示連桿支持部212、頭管211、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之俯視圖。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亦能以圖12所示之方式構成。 於圖12(a)所示之構成中,連桿支持部212係由右框架92之前端及左框架91之前端所支持。連桿支持部212之右後部係由右框架92之前端所支持。連桿支持部212之左後部係由左框架91之前端所支持。 頭管211係由較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連桿支持部212靠後方且自右框架92向左方延伸之右中間框架921、及自左框架91向右方延伸之左中間框架911所支持。頭管211之右部係由右中間框架921之左端所支持。頭管211之左部係由左中間框架911之右部所支持。 於圖12(b)所示之構造中,右框架92與左框架91於前端一體化。連桿支持部212係由一體化之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之前端所支持。連桿支持部212之後部係由一體化之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之前端所支持。 頭管211係由較連桿支持部212靠後方且自右框架92向左方延伸之第一右中間框架922、較第一右中間框架922靠後方且自右框架92向左方延伸之第二右中間框架923、自左框架91向右方延伸之第一左中間框架912、及較第一左中間框架912靠後方且自左框架91向右方延伸之第二左中間框架913所支持。 頭管211之右前部支持於第一右中間框架922,頭管211之右後部支持於第二右中間框架923。頭管211之左前部支持於第一左中間框架912,頭管211之左後部支持於第二左中間框架913。 於圖12(c)所示之構造中,於右框架92之左前部,固定有大致長方體狀之右塊體924。於左框架91之右前部,固定有大致長方體狀之左塊體914。右塊體924與左塊體914連結。 於右塊體924與左塊體914之相互對向之面,設置有第一凹部93、及位於較第一凹部93靠後方之第二凹部94。右塊體924之第一凹部93及左塊體914之第一凹部93形成供連桿支持部212插入並固定之孔部。右塊體924之第二凹部94及左塊體914之第二凹部94形成供頭管211插入並固定之孔部。 再者,於該構成中,亦可使用板狀之構件取代大致長方體狀之塊體。 於圖12(d)所示之構造中,於右框架92與左框架91之前部之相互對向之面之前端,設置有向前方突出之前螺固部95。於右框架92與左框架91之前部之相互對向之面之後端,設置有向後方突出之後螺固部96。 藉由使右框架92與左框架91對準,右框架92之前端部與左框架91之前端部形成單個前螺固部95,右框架92之後端部與左框架91之後端部形成單個後螺固部96。藉由螺帽構件97將所形成之前螺固部95螺固,藉由螺帽構件98將後螺固部96螺固,藉此使右框架92與左框架91牢固地連結。 於右框架92之前部與左框架91之前部之相互對向之面,設置有第一凹部93、及位於較第一凹部93靠後方之第二凹部94。右框架92之第一凹部93及左框架91之第一凹部93形成供連桿支持部212插入並固定之孔部。右框架92之第二凹部94及左框架91之第二凹部94形成供頭管211插入並固定之孔部。 藉由將由第一凹部93形成之孔部之直徑設定為略小於連桿支持部212之外徑,而分別利用螺帽構件97、98將前螺固部95及後螺固部96螺固,藉此可簡單地以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牢固地支持連桿支持部212。 或者,藉由將由第二凹部94形成之孔部之直徑設定為略小於頭管211之外徑,而分別利用螺帽構件97、98將前螺固部95及後螺固部96螺固,藉此可簡單地以右框架92及左框架91牢固地支持頭管211。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 車體框架21包含連桿支持部212(前支持部(front support portion)之一例),連桿支持部212具有支持橫向構件51、52使其可旋動之樞支部(pivotably support portion)212b,且 下游側轉向軸68貫通連桿支持部212。 於本實施形態中,樞支部212b係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前方或後方突出之軸部。該樞支部212b與連桿支持部212為一體。上橫向構件51之板狀構件512可旋動地支持於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前方突出之樞支部212b。下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可旋動地支持於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前方突出之樞支部212b,後板狀構件522b可旋動地支持於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後方突出之樞支部212b。 根據該構成之車輛1,可獲得以下之效果。 連桿支持部212支持旋動軸線互不相同之橫向構件51、52與下游側轉向軸68兩者使其等可旋動,故而可利用一個構件支持兩個構件,可抑制零件數量之增加。又,可抑制車輛1之大型化。 又,根據該構成之車輛1,可獲得以下之效果。 對於安裝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52之構件要求較高之支持剛性,因此該構件之剛性設定得較高。若欲以較少之材料確保較高之剛性,則較理想為形成為圓筒形狀。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於形成為圓筒形狀之支持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構件之內部,插通有下游側轉向軸68,因此空間之利用效率提高。又,支持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構件與支持下游側轉向軸68使其可旋動之構件共通化,因此可削減零件數量。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下游側轉向軸68貫通圓筒狀之連桿支持部212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1之連桿支持部212及下游側轉向軸68之側視圖。 如圖13所示,於變化例1中,下游側轉向軸68A與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呈同軸狀而設置於連桿支持部212之下部。下游側轉向軸68A可旋動地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下游側轉向軸68A之外周面經由軸承88A而支持於管狀之連桿支持部212之下端之內周面。連結構件80A之前元件85A不能旋動地固定於下游側轉向軸68A。前元件85A與中間傳遞板61為一體。 連結構件80A之後元件81A不能旋動地固定於上游側轉向軸60之下端。該後元件81A經由螺栓構件84A,而連接於前元件85A。 (4)圖14係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變化例2之車輛1之連結構件80B之模式圖。亦可如圖14所示,於下游側轉向軸68與上游側轉向軸60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中間軸構件69。連結構件80B亦可為如下連桿,該連桿經由與前操舵軸線b及後操舵軸線a不同之旋動軸線x而可旋動地連結於下游側轉向軸68或上游側轉向軸60,且根據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而位移,從而使下游側轉向軸68旋動。圖示之連結構件80B具備中間軸構件69、第一連桿構件69a及第二連桿構件69b。 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經由第一連桿構件69a而傳遞至中間軸構件69。中間軸構件69之旋動經由第二連桿構件69b而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68。如此,傳遞至上游側轉向軸60之操舵力經由中間軸構件69而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68。如此,連結構件80B亦能以為具有1個以上軸之機構,而將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68之方式構成。 根據此種變化例2之車輛1,易於構成連結構件80B,操舵力傳遞機構6之設計自由度較高,因此可進而提高駕駛者之使用便利性。 (5)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3之車輛之連結構件80C之模式圖。如圖15所示,於本變化例中,連結構件80C包含:右元件81A,其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右方,且將下游側轉向軸68與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及左元件81B,其設置於較下游側轉向軸68靠左方,且將下游側轉向軸68與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 根據本變化例之車輛,與使連結構件80為單個元件而將下游側轉向軸68與上游側轉向軸60連結之情形時相比,更易提高連結構件80C之剛性。 再者,作為連結構件80、80A、80B、80C,為了將上游側轉向軸60之旋動向下游側轉向軸68傳遞,亦可採用如下構件:連桿構造、於連桿構造之端部使用枕型球、滾動軸承、滑動軸承者、或使用齒輪、鏈條、皮帶、蝸輪、螺旋槳軸者。或者,連結構件80、80A、80B、80C亦可如上述實施形態般,採用具有長度調整功能者。 (10)圖16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4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6B之圖。圖16(a)係側視圖,圖16(b)係自下方觀察上游側轉向軸60之底部之圖。 亦可如圖16所示,限制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最大操舵角之轉向止動機構70A安裝於上游側轉向軸60或與上游側轉向軸60一起旋轉之構件、及於上游側轉向軸60旋動時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例如車體框架21)。 於圖示之例中,於上游側轉向軸60之下端,設置有突起71A。突起71A自上游側轉向軸60向徑向外側突出。於支持上游側轉向軸60使其可旋動之頭管211之下端,設置有右抵接部72A及左抵接部73A。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向右方成為最大操舵角時,突起71A抵接於右抵接部72A。於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向左方成為最大操舵角時,突起71A抵接於左抵接部73A。藉由此種構成,轉向止動機構70A阻止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以最大操舵角以上之角度轉舵。 根據本變化例之車輛,與上述實施形態相較而言,更易將轉向止動機構70A設置於遠離連桿機構5之位置,更難引起轉向止動機構70A與連桿機構5之干涉,故而車輛難以大型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分別具備一對套筒機構。然而,根據車輛1之規格,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分別具備之套筒機構之數量亦可為1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如下構造進行了說明:於左緩衝裝置33中,左外管位於較左內管靠上方,且由左內管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左前輪31,於右緩衝裝置34中,右外管位於較右內管靠上方,且由右內管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右前輪32;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亦可為:於左緩衝裝置中,左內管位於較左外管靠上方,且由左外管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左前輪,於右緩衝裝置中,右內管位於較右外管靠上方,且由右外管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右前輪。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左緩衝裝置33位於較左前輪31靠左方,且右緩衝裝置34位於較右前輪32靠右方之構造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左緩衝裝置33位於較左前輪31靠右方,右緩衝裝置34位於較右前輪32靠左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引擎單元25可旋動地支持後輪4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引擎單元與後輪均可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車輛1具備1個後輪4。然而,後輪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和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儘管此種構成較佳,但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亦可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和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不一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具備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然而,連桿機構5亦可具備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以外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僅係基於相對性之上下關係而命名。上橫向構件並非表示連桿機構5之最上位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表示位於比起較該橫向構件靠下方之另一橫向構件靠上方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並非表示連桿機構5之最下位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表示位於比起較該橫向構件靠上方之另一橫向構件靠下方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中之至少一者亦可係由右橫向構件及左橫向構件2個零件所構成。如此,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亦可於具有連桿功能之範圍內,由複數個橫向構件所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構成平行四節連桿。然而,連桿機構5亦可採用雙叉臂方式之構成。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平行」一詞係亦包括於±40°之範圍內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2條直線在內之意思。於本說明書中,針對方向及構件而使用之「沿」一詞係亦包括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在內之意思。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於方向上延伸」一詞係亦包括相對於該方向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在內之意思。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詞語及表述係為了進行說明而使用者,並非為了限定性地進行解釋而使用者。必須認識到:其既不排除本說明書中表示且敍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亦容許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本發明能以大量不同之形態而實現。本說明書應被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於本說明書中進行了記載及圖示中之至少一者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係基於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該實施形態之瞭解。 本發明亦包含業者基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例能認識到、包含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該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詞語而予以廣泛解釋,並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申請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本說明書中,「較佳為」、「可」等詞語係非排他性者,表示「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可但並不限定於此」。
1‧‧‧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操舵力傳遞機構
6B‧‧‧操舵力傳遞機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25‧‧‧引擎單元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33‧‧‧左緩衝裝置
34‧‧‧右緩衝裝置
40‧‧‧轉向鎖定機構
41‧‧‧主開關裝置
42‧‧‧銷承接部
43‧‧‧鑰匙插入口
44‧‧‧銷
45‧‧‧銷承接孔
51‧‧‧上橫向構件
52‧‧‧下橫向構件
53‧‧‧左側構件
54‧‧‧右側構件
60‧‧‧上游側轉向軸
61‧‧‧中間傳遞板
62‧‧‧左傳遞板
63‧‧‧右傳遞板
64‧‧‧中間接頭
65‧‧‧左接頭
66‧‧‧右接頭
67‧‧‧連接桿
68‧‧‧下游側轉向軸
68A‧‧‧下游側轉向軸
69‧‧‧中間軸構件
69a‧‧‧第一連桿構件
69b‧‧‧第二連桿構件
70‧‧‧轉向止動機構
70A‧‧‧轉向止動機構
71‧‧‧突起
71A‧‧‧突起
72‧‧‧右抵接壁
72A‧‧‧右抵接壁
73‧‧‧左抵接壁
73A‧‧‧左抵接壁
80‧‧‧連結構件
80A‧‧‧連結構件
80B‧‧‧連結構件
80C‧‧‧連結構件
81‧‧‧後元件
81A‧‧‧後元件(圖13中)
81A‧‧‧右元件(圖15中)
81B‧‧‧左元件
82‧‧‧後固定部
83‧‧‧後螺絲部
84‧‧‧螺栓構件
84A‧‧‧螺栓構件
85‧‧‧前元件
85A‧‧‧前元件
86‧‧‧前固定部
87‧‧‧前螺絲部
88A‧‧‧軸承
91‧‧‧左框架
92‧‧‧右框架
93‧‧‧第一凹部
94‧‧‧第二凹部
95‧‧‧前螺固部
96‧‧‧後螺固部
97‧‧‧螺帽構件
98‧‧‧螺帽構件
211‧‧‧頭管
212‧‧‧連桿支持部
212a‧‧‧前軸支持部
212b‧‧‧樞支部
213‧‧‧引擎支持部
221‧‧‧前外殼
223‧‧‧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311‧‧‧左車軸構件
317‧‧‧左托架
321‧‧‧右車軸構件
327‧‧‧右托架
331‧‧‧左前套筒元件
332‧‧‧左後套筒元件
333‧‧‧左前外管
334‧‧‧左前內管
335‧‧‧左後外管
336‧‧‧左後內管
337‧‧‧左內連結元件
341‧‧‧右前套筒元件
342‧‧‧右後套筒元件
343‧‧‧右前外管
344‧‧‧右前內管
345‧‧‧右後外管
346‧‧‧右後內管
347‧‧‧右內連結元件
512‧‧‧板狀構件
522a‧‧‧前板狀構件
522b‧‧‧後板狀構件
523a‧‧‧左連結塊
523b‧‧‧右連結塊
911‧‧‧左中間框架
912‧‧‧第一左中間框架
913‧‧‧第二左中間框架
914‧‧‧左塊體
921‧‧‧右中間框架
922‧‧‧第一右中間框架
923‧‧‧第二右中間框架
924‧‧‧右塊體
a‧‧‧後操舵軸線(後軸線)
A‧‧‧連結部
b‧‧‧前操舵軸線(前軸線)
B‧‧‧箭頭(車輛之後方)
c‧‧‧左伸縮軸線
C‧‧‧連結部
CEN‧‧‧中央部
D‧‧‧箭頭(車輛之下方)
D1‧‧‧距離
e‧‧‧箭頭
E‧‧‧連結部
F‧‧‧箭頭(車輛之前方)
FB‧‧‧箭頭(車體框架之後方)
FD‧‧‧箭頭(車體框架之下方)
FF‧‧‧箭頭(車體框架之前方)
FL‧‧‧箭頭(車體框架之左方)
FR‧‧‧箭頭(車體框架之右方)
FU‧‧‧箭頭(車體框架之上方)
G‧‧‧連結部
H‧‧‧連結部
I‧‧‧連結部
L‧‧‧箭頭(車輛之左方)
M‧‧‧中間上軸線
P‧‧‧箭頭
Q‧‧‧中間下軸線
R‧‧‧箭頭(車輛之右方)
S‧‧‧箭頭
T‧‧‧箭頭
U‧‧‧箭頭(車輛之上方)
V‧‧‧後板狀構件之可動範圍之後端緣
x‧‧‧旋動軸線
X‧‧‧左中心軸線
Y‧‧‧右中心軸線
Z‧‧‧中間中心軸線
圖1係自左方觀察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之側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表示左緩衝裝置及左前輪之側視圖。 圖4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5係表示轉舵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6係表示傾斜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傾斜及轉舵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8係表示操舵力傳遞機構之側視圖。 圖9係表示操舵力傳遞機構之俯視圖。 圖10係表示車輛之前部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操舵力傳遞機構之前視圖。 圖12(a)~(d)係模式性地表示連桿支持部、頭管、右框架、及左框架之俯視圖。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1之連桿支持部及下游側轉向軸之側視圖。 圖14係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變化例2之車輛之連結構件之模式圖。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3之車輛之連結構件之模式圖。 圖16(a)、(b)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4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之俯視圖。
5‧‧‧連桿機構
6‧‧‧操舵力傳遞機構
21‧‧‧車體框架
23‧‧‧把手
40‧‧‧轉向鎖定機構
51‧‧‧上橫向構件
52‧‧‧下橫向構件
60‧‧‧上游側轉向軸
68‧‧‧下游側轉向軸
70‧‧‧轉向止動機構
80‧‧‧連結構件
211‧‧‧頭管
212‧‧‧連桿支持部
212b‧‧‧樞支部
522a‧‧‧前板狀構件
522b‧‧‧後板狀構件
a‧‧‧後操舵軸線(後軸線)
b‧‧‧前操舵軸線(前軸線)
B‧‧‧箭頭(車輛之後方)
D‧‧‧箭頭(車輛之下方)
D1‧‧‧距離
F‧‧‧箭頭(車輛之前方)
FB‧‧‧箭頭(車體框架之後方)
FD‧‧‧箭頭(車體框架之下方)
FF‧‧‧箭頭(車體框架之前方)
FU‧‧‧箭頭(車體框架之上方)
M‧‧‧中間上軸線
Q‧‧‧中間下軸線
U‧‧‧箭頭(車輛之上方)
V‧‧‧後板狀構件之可動範圍之後端緣
X‧‧‧左中心軸線
Y‧‧‧右中心軸線
Z‧‧‧中間中心軸線

Claims (17)

  1. 一種車輛,其包含: 車體框架,其可於右迴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 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係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排列設置; 連桿機構,其具有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連桿軸線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而旋動的橫向構件,以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相對位移的方式支持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且支持上述右前輪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操舵軸線旋動,支持上述左前輪使其可繞與上述右操舵軸線平行之左操舵軸線旋動; 操舵力傳遞機構,其具有於前視上述車輛時位於上述右操舵軸線與上述左操舵軸線之間且設置為可繞與上述右操舵軸線平行之中央操舵軸線旋動的操舵力輸入部,且將輸入至上述操舵力輸入部之操舵力傳遞至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以及 轉向鎖定機構,其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不能轉舵;且 上述操舵力傳遞機構包含: 後軸構件,其自上述操舵力輸入部輸入操舵力,且可繞後軸線旋動; 前軸構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上述後軸構件靠前方,且可繞前軸線旋動;及 連結構件,其將上述後軸構件之旋動傳遞至上述前軸構件; 於側視上述車輛時,上述前軸構件與上述右操舵軸線之距離小於上述後軸構件與上述右操舵軸線之距離, 且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的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係設置於在側視上述車輛時與上述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重疊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於前視直立狀態之上述車輛時,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上述橫向構件之上方或下方。
  3.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於前視直立狀態之上述車輛時,當將上述車輛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分割為右部、中央部、左部3個區域時,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上述中央部。
  4.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連結構件係如下之連桿,該連桿經由與上述前軸線及上述後軸線不同之旋動軸線而可旋動地連結於上述前軸構件或上述後軸構件,且根據上述後軸構件之旋動而位移,使上述前軸構件旋動。
  5.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連結構件包含:右元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右方,且將上述前軸構件與上述後軸構件連結;及左元件,其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左方,且將上述前軸構件與上述後軸構件連結。
  6.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轉向鎖定機構包含: 第一部,其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動之構件;及 第二部,其安裝於相對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動之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 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抵接而使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不能相對位移,藉此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不能轉舵, 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之抵接部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一方,且上述連結構件設置於較上述前軸構件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另一方。
  7.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轉向鎖定機構包含: 第一部,其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 第二部,其安裝於相對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 於上述第一部或上述第二部中之一者,設置有藉由致動器而作動之銷構件, 於上述第一部或上述第二部中之另一者,設置有承接上述銷構件之銷承接部, 上述致動器作動而使上述銷構件抵接於上述銷承接部,藉此使上述第一部與上述第二部不能相對位移,從而使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不能轉舵。
  8.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前軸線與上述後軸線平行。
  9.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限制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之最大操舵角之轉向止動機構係安裝於上述前軸構件或與上述前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於上述前軸構件旋動時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且 上述轉向止動機構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在側視上述車輛時與上述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重疊之位置。
  10.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限制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之最大操舵角之轉向止動機構係安裝於上述後軸構件或與上述後軸構件一起旋轉之構件、及於上述後軸構件旋動時相對於其而相對位移之構件。
  11.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後軸構件粗。
  1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連桿機構包含: 右側構件,其支持上述右前輪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上述右操舵軸線旋動;及 左側構件,其支持上述左前輪使其可繞與上述右操舵軸線平行之左操舵軸線旋動;且 上述橫向構件包含: 上橫向構件,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構件之上部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上軸線旋動,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構件之上部使其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左上軸線旋動,且於中央部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上軸線旋動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及 下橫向構件,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構件之下部使其可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下軸線旋動,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構件之下部使其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左下軸線旋動,且於中央部可繞與上述右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下軸線旋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 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中間上軸線與上述中間下軸線之距離長。
  13. 如請求項12之車輛,其中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右側構件之上端部或上述左側構件之上端部粗。
  14. 如請求項12之車輛,其中設置上述轉向鎖定機構之上述前軸構件較上述右側構件或上述左側構件長。
  15.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橫向構件具有上橫向構件、及設置於較上述上橫向構件靠下方之下橫向構件,且 上述車體框架具有支持上述上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上支持部、及支持上述下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下支持部, 上述前軸構件以於前視上述車輛時上述前軸構件通過上述上支持部及上述下支持部之方式,貫通上述車體框架。
  16.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具有支持上述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連桿支持部,且 上述橫向構件具有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靠前方之前橫向元件、及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靠後方之後橫向元件, 上述前軸構件之上述前軸線位於上述前橫向元件之前端與上述後橫向元件之後端之間。
  17.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具有支持上述橫向構件使其可旋動之管狀之連桿支持部,且 上述前軸構件係與管狀之上述連桿支持部呈同軸狀而設置, 上述前軸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插入至管狀之上述連桿支持部之內部。
TW105130599A 2015-09-30 2016-09-22 車輛 TWI611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4215 2015-09-30
JP2015194215A JP2017065531A (ja) 2015-09-30 2015-09-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541A TW201713541A (zh) 2017-04-16
TWI611978B true TWI611978B (zh) 2018-01-21

Family

ID=57068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599A TWI611978B (zh) 2015-09-30 2016-09-22 車輛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45012B2 (zh)
EP (1) EP3162688B1 (zh)
JP (1) JP2017065531A (zh)
CA (1) CA2943941C (zh)
ES (1) ES2693922T3 (zh)
MY (1) MY183863A (zh)
TW (1) TWI6119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94906A (ja) * 2015-11-24 2017-06-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ITUB20159670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JP6154946B1 (ja) * 2016-08-02 2017-06-28 茂喜 宮森 三輪自動車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IT201900005556A1 (it) * 2019-04-10 2020-10-10 Piaggio & C Spa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dispositivo di blocco del rollio
KR102240044B1 (ko) * 2019-10-31 2021-04-14 박영효 전동운반차의 조향장치
JP7477970B2 (ja) * 2019-12-26 2024-05-02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車両
CN114834579A (zh) * 2022-06-22 2022-08-02 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组件、悬架及车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6745A (en) * 2010-08-06 2012-02-16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Steering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motorcycle
WO2014046282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782A (ja) 1982-07-28 1984-02-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操向装置
JP4109752B2 (ja) 1998-06-17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NL1021195C2 (nl) * 2002-07-31 2004-02-03 Brinks Westmaas Bv Kantelvoertuig.
ITMI20040171A1 (it) *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ITMI20042340A1 (it) * 2004-12-06 2005-03-06 Piaggio & C Spa Metodo di sostitutzione delle ruote anteriori di un veicolo a tre ruote
CN1749092A (zh) 2005-08-23 2006-03-22 张向阳 一种坐式轻便三轮车及其车架
DE202009017382U1 (de) 2009-12-22 2010-04-22 ALFA POWER CO., LTD., Sindian City Sicherheitslenker für ein Fahrrad
JP2012206585A (ja) 2011-03-29 2012-10-2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
CN202414056U (zh) * 2012-01-14 2012-09-05 于金君 一种能够倾斜车体的倒三轮摩托车
JP6117581B2 (ja) 2013-03-25 2017-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
US9527543B2 (en) * 2013-06-14 2016-12-27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Leaning vehicle
EP3038891A4 (en) * 2013-09-16 2017-05-10 Recreation Systems Inc. Handle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components for a cycle
ES2621334T3 (es) * 2013-10-31 2017-07-0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istema de freno y vehículo
CA2943760C (en) * 2014-03-24 2019-02-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with two front wheels and lockable linkage
JP2017065530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6745A (en) * 2010-08-06 2012-02-16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Steering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motorcycle
WO2014046282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TW201420413A (zh) * 2012-09-24 2014-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3863A (en) 2021-03-17
US9745012B2 (en) 2017-08-29
EP3162688B1 (en) 2018-08-01
CA2943941C (en) 2019-09-10
JP2017065531A (ja) 2017-04-06
EP3162688A3 (en) 2017-07-19
CA2943941A1 (en) 2017-03-30
US20170088214A1 (en) 2017-03-30
TW201713541A (zh) 2017-04-16
ES2693922T3 (es) 2018-12-14
EP3162688A2 (en)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1978B (zh) 車輛
TWI584992B (zh) 車輛
TWI522268B (zh) 車輛
TWI519447B (zh) 車輛
TWI621562B (zh) 車輛
JP2009096409A (ja) 電動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546318B1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2017065527A (ja) 車両
CA2943755A1 (en) Vehicle with two front wheels and associated parallel joint link system
JP2010083327A (ja) 車両用操舵力伝達装置
TWI650264B (zh) 傾斜車輛
JP5949922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7065526A (ja) 車両
TWI532628B (zh) 車輛
EP3257732B1 (en) Vehicle
JP2007223549A (ja)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876739B2 (ja)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927496B2 (ja) 車両
JP2005212570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6036152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の軸連結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