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4099B - 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4099B
TWI604099B TW101124682A TW101124682A TWI604099B TW I604099 B TWI604099 B TW I604099B TW 101124682 A TW101124682 A TW 101124682A TW 101124682 A TW101124682 A TW 101124682A TW I604099 B TWI604099 B TW I6040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winding
control mode
changed
ta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4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9348A (zh
Inventor
荒牧義弘
下迫田賢
Original Assignee
福原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福原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福原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19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9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40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Description

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如具有電子選針功能的圓編針織機之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該電子提花機進行捲取筒狀針織品的控制,該筒狀針織品依據包含針織品花紋設定的針織條件而織成。
一般,具有電子選針功能的圓編針織機包含:針織部,該針織部依據包含針織品花紋設定的針織條件,藉由電動機的驅動,使得將織針容納於針槽中的圓筒體旋轉,將紗線供給到編織針,織成筒狀針織品;捲取機構部,該捲取機構部捲取該針織部所織成的筒狀針織品。近年,伴隨著紗線、針織品花紋等的多樣化及品質水平的高度化,多採用可進行精密且高速的控制的伺服電動機來驅動捲取機構部的捲取輥。已知在此種情況時,捲取控制部將與針織機的運轉速度同步的指令脈衝提供給伺服電動機來進行捲取針織品之控制,並採用伺服電動機的下述模式: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及轉矩控制模式。
在圓編針織機的針織品捲取中,如果捲取張力不固定,則會產生捲取不勻,導致製品不良。另外,在布匹捲的捲繞直徑變大的大捲取的場合,由於在布匹的捲繞開始與捲繞結束之間,布匹捲的重量有很大不同,故施加於針織品上的捲取張力改變。
已知在以往之捲取控制中,有在針織機的針織品捲取採用轉矩(伺服)電動機的轉矩控制,控制轉矩電動機並進行自動轉矩調整,固定電動機的輸出轉矩,以在針織品生產量改變時也保持固定捲取張力。
另一方面,亦已知有在捲取採用伺服電動機的位置控制,每當針織品花紋變更,事先將針織機每轉一圈的伺服電動機的旋轉角度,即針織品生產量,亦即給予伺服電動機的指令脈衝數量的單位脈衝的移動量資料(位置控制資料),提供給伺服電動機驅動器,藉以使用固定捲取張力來捲取針織品。
另外,亦已知在以往之捲取控制中,有自動地進行下述一連串作業,首先採用轉矩控制模式而以設定的捲取張力來捲取針織品,同時量測當時的生產量,切換到設定給該生產量的位置控制模式(專利文獻1)。在變更針織品花紋時,以手動方式進行該模式的切換,藉以獲得適當的捲取張力下的移動量資料。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8570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第2733760號專利公報
但是,在以往的伺服電動機的位置控制中,就採用捲取伺服電動機的位置控制而言,有時在生產規定的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後,換掉該花紋而生產另一花紋的針織品。此種狀況下,只要使改成新的花紋,不實際上編織出來進行量測就無法掌握。另外,亦有些情況下,發生一些有關生產中花紋的機械故障時,為了解決故障而變更成適合機械調整的測試用花紋。 此時,由於每種針織品花紋的針織品生產量分別不同,故具有下述問題:因針織品的捲取張力異常變大或變小的故障,使針織品撕裂或使針織品突起之類的二次故障。為了防止該情況,每當花紋變更時,必須調查設定向上述伺服電動機發出的指令脈衝數量的單位脈衝的移動量資料以形成適合的捲取張力,但該設定複雜,且捲取控制的自動化困難。
另外,在伺服電動機的轉矩控制中,雖然以固定的力使伺服電動機旋轉,以獲得一定範圍內的捲取張力,但是由於是利用電動機的輸出轉矩與捲取張力成正比關係的方式,故捲取機構部的齒輪、輥等的機械性負荷變化、布匹的捲直徑的變化等,將會使上述輸出轉矩與捲取張力的正比關係改變,這樣,即使在相同的輸出轉矩下,捲取張力仍會改變,無法稱為是在絕對穩定之捲取張力下之捲取控制。此種情況,已知有種方法控制轉矩電動機進行自動轉矩調整,在捲取時檢測輥重量的變化,因應逐漸增加轉矩(比如,專利文獻2)。但是,該方法必須添加檢測輥重量的變化的檢測電路。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其即使在變更針織品花紋的情況下,仍能以適合而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構成的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藉由包含捲取輥及輥驅動用的捲取伺服電動機的捲取機構部,捲取依據包含針織品花紋設定的針織條件而在針織部織成的筒狀針織品,並藉由捲取控制部來控制上述捲取機構部,其中,藉由上述捲取控制部,可將上述捲取伺服電動機的控制模式設定為一種模式,該模式中包含下述兩種模式:轉矩控制模式,以上述針織品的捲取張力固定的方式使捲取伺服電動機旋轉;以及位置控制模式,相對針織機的旋轉,以固定的旋轉角度使捲取伺服電動機旋轉;在以上述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第1花紋的針織品之情況下變更成第2花紋時,從從該位置控制模式自動地轉換到上述轉矩控 制模式,藉而以轉矩控制模式自動地進行該變更的第2花紋的針織品的捲取。
依據該構成,由於在以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第1花紋的針織品後再變更成第2花紋時,從位置控制模式自動地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故依據轉矩控制模式使織品的捲取張力固定,所以即使變更針織品花紋使針織品生產量改變,仍可因應地以適合且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
理想中,在藉由上述捲取控制部將上述針織品花紋從第1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後,再變更成原本的第1花紋時,從變更成上述第2花紋時的轉矩控制模式轉換到生產第1花紋時的位置控制模式,藉而以該位置控制模式捲取上述變更之原本的第1花紋的針織品。所以,在針織品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後再變更成原本的第1花紋時,可依據該位置控制模式而以適合且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
理想中,上述第1花紋為生產用花紋,上述第2花紋為上述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所以,不僅是將針織品花紋在生產用的花紋之間變更之情況,即使在為了解決故障而變更成測試用花紋之情況下,仍能以適合且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
理想中,藉由上述捲取控制部,在上述針織品花紋從第1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時,設定為自動模式,依據上述自動模式的設定,在從生產第1花紋時的位置控制模式變更成第2花紋時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以該轉矩控制模式捲取第2花紋的針織品直到捲取狀態穩定,亦即直到針織機每轉一圈的捲取伺服電動機的旋轉角度幾乎固定,同時,在該穩定狀態量測該轉矩控制模式下的針織品生產量,即位置控制資料,並轉換到採用量測的位置控制資料的位置控制模式,來捲取上述變更的第2花紋的針織品。所以,即使在針織品的變更之外,再加上機械性負荷變化、布匹的捲直徑的變化,仍可自動地保持固定的捲取張力,可更加穩定地捲取針織品。
理想中,上述捲取控制部所設定的轉矩控制模式,係量測生產第1花紋時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的輸出轉矩,並在從第1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時,設定在上述量測的輸出轉矩值。所以,即使在針織品花紋變更時,輸出轉矩與捲取張力之間的關係改變,仍能以採用為了形成必要捲取張力的輸出轉矩的轉矩控制模式,適合地捲取針織品。
本發明亦包含申請專利範圍及/或說明書及/或附加圖式中揭示的至少兩種構成的任意組合。本發明尚包含特別是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各請求項的兩個以上的任意組合。
本發明依據參考附加圖式的以下較佳實施形態之說明而可更清楚理解。但是,實施形態以及附加圖式僅為圖示及說明用,不應用來決定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之範圍係由申請專利範圍所定。在附加圖式中,多個附加圖式中的相同元件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1‧‧‧電子提花機
2‧‧‧織成部
3‧‧‧捲取機構部
4‧‧‧捲取輥
5‧‧‧捲取伺服電動機
6‧‧‧捲取控制部
7‧‧‧主電動機
8‧‧‧整體控制部
9‧‧‧供紗線部
10‧‧‧捲取伺服驅動器
11‧‧‧控制模式設定機構
12‧‧‧針織機旋轉檢測部
13‧‧‧資料處理設定部
14‧‧‧資料獲得機構
15‧‧‧穩定判斷機構
16‧‧‧針織條件設定機構
17‧‧‧花紋設定部
20‧‧‧針織機控制面板
21‧‧‧腳
22‧‧‧頭
24‧‧‧柱
25‧‧‧水平構件
a‧‧‧迴授電流
b‧‧‧電動機旋轉信號
c‧‧‧電動機控制、PWM控制輸出
d‧‧‧電動機旋轉角度
e‧‧‧控制模式設定
f‧‧‧生產量自動設定
g‧‧‧針織機旋轉偵測信號
S1~S3、T1~T5、P1~P4、P4-1~P4-3、R1~R6‧‧‧步驟
圖1為具有本發明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具有電子選針功能之如圓編針織機的電子提花機的整體的前視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方塊圖。
圖3為表示圖2的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的第1例的流程圖。
圖4為表示圖2的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的第2例的流程圖。
圖5為表示圖2的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的第3例的流程圖。
圖6為表示圖2的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的第4例的流程圖。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依據附加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圖1係如圓編針織機的電子提花機的整體的前視圖。如圖1所示,圓編針織機1包含針織部2,對筒狀針織品進行織成;以及捲取部,由取經織成的筒狀針織品捲取機構部3與控制捲取機構部3之捲取控制部6所構成。在包含針織部2的針織機主體側設置有針織機控制面板20,其用於進行針織機的資料輸入、各種的顯示等。
在圖1中,在由多條腳21所支承的頭22上方設置有針織部2。在頭22上豎立有多根柱24,其頂部藉由連接部件而固定有水平構件25。供紗線部9支承於水平構件25上。頭22下方設置有捲取機構部3,該捲取機構部3包含捲取已織成的針織品的捲取輥4及輥驅動用的捲取伺服電動機5。
在頭22下方左側設置有控制面板20及整體控制部8,該整體控制部8控制圓編針織機整體。該整體控制部8包含針織條件設定機構16,用以設定針織機(圓筒體(cylinder))的針織條件,該針織條件設定機構16包含設定針織品花紋的花紋設定部17(圖2)。針織品的變更通常藉由手動輸入花紋設定部17來進行。
圖1的針織部2依據包含針織品花紋設定的針織條件,藉由主電動機7的驅動,使得將未圖示的多根織針以可滑動方式容納於針槽中的針織機(圓筒體)旋轉,並將紗線從供紗線部9供給到織針,螺旋狀堆疊針織孔而織出筒狀針織品。使針織機(圓筒體))旋轉的主電動機7藉由上述整體控制部8控制成例如利用逆變器之頻率控制,以既定轉速進行驅動。
圖2表示捲取控制部6的方塊圖。上述捲取控制部6包含:捲取伺服驅動器10,設置於圖1的捲取機構部3上;控制模式設定機構11,包含在設置於整體控制部8上的資料處理設定部13中;以及針織機旋轉檢測部(旋轉編碼器)12,設置於圖1的捲取機構部3上(圓筒體與捲取機構部3連接), 檢測主電動機7所致的圓筒體轉速。
捲取伺服驅動器10對於捲取伺服電動機5例如進行PWM控制輸出(圖示c)來進行PWM控制,將指令脈衝的輸出脈衝數提供給捲取伺服電動機5,藉以控制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旋轉角度,該指令脈衝的輸出脈衝數與從針織機旋轉檢測部12輸入的主電動機7所致的圓筒體旋轉角度(圖示g的針織機旋轉檢測信號)同步。雖未圖示,但捲取伺服驅動器10在這些電動機控制、PWM控制輸出部及針織機旋轉檢測信號輸入部以外,尚包含以下部分:與資料處理設定部13相連的串列通信部、與後述的捲取伺服驅動器5之間的反饋電流檢測部、電動機旋轉角度輸入部。
圖2的控制模式設定機構11依據來自上述針織條件設定機構16之花紋設定部17的針織品花紋的變更,將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控制模式設定為下述模式:轉矩控制模式、位置控制模式、以及自動模式(圖示e)。在針織品花紋的變更中,有些情況下從第1花紋即生產用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即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或相反地從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測試用花紋係用在產生一些有關生產中花紋的機械故障時,為了故障解除而適合於機械調整的花紋。
轉矩控制模式進行控制,以輸出轉矩為固定的方式,使圖2的捲取伺服電動機5旋轉。在該轉矩控制中,如前所述,轉矩控制利用電動機的輸出轉矩與捲取張力的正比關係,藉以獲得一定範圍內的捲取張力。另一方面,有些情況下,受到捲取機構部的齒輪、輥等機械性負荷變化或布匹的輥徑的變化等的影響,該正比關係發生變化,有些情況時,即使在相同的輸出轉矩下,捲取張力仍會改變。
位置控制模式進行控制,相對於針織機的旋轉,以固定的旋轉角度(圖示b的電動機旋轉信號)使圖2的捲取伺服電動機5旋轉。在該位置控制中,由於保持固定的捲取張力,同時進行捲取伺服電動機5之高精度的旋轉角度控制,故與上述轉矩控制不同,不受到捲取機構部3的齒輪、輥等的機 械性負荷變化的影響,如此,可恆常捲取相同的針織品生產量,且能以穩定的捲取張力來捲取。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在裝置運轉中,針織品的生產量改變時,無法如捲取轉矩控制進行追隨式捲取。本發明中,在針織品花紋的改變時,著眼於此等位置控制模式及轉矩控制模式的優點來進行捲取控制,以適合且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
上述控制模式設定機構11,在從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時的位置控制模式轉換設定為變更成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時的轉矩控制模式之情況,採用例如設定在針對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而預先指定的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或量測生產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時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的輸出轉矩,並在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時,採用設定在該量測的輸出轉矩值之轉矩控制模式。
在從轉矩控制模式轉換設定為位置控制模式之情況,例如以設定在原本的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生產量(位置控制資料)的位置控制模式,或以轉矩控制模式,捲取第2花紋的針織品直到捲取狀態穩定,同時,在該穩定狀態量測在該轉矩控制模式下的針織品生產量,即位置控制資料,並採用設定在該量測的位置控制資料的位置控制模式。
在從位置控制模式轉換設定為自動模式之情況,該自動模式係包含轉矩控制模式及位置控制模式,在從生產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時的位置控制模式,變更成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並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時,在該轉矩控制模式下捲取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直到捲取狀態穩定,同時,在該穩定狀態量測該轉矩控制模式下的針織品生產量,即位置控制資料,並轉換到採用該量測的位置控制資料的位置控制模式。
圖2的資料處理設定部13處理針織機主體與捲取部整體的資料,並進行資料設定,在上述控制模式設定機構11之外尚包含資料獲得機構14與穩定判斷機構15。
資料獲得機構14進行以下處理:在轉矩控制模式下的捲取狀態,從捲取伺服驅動器10獲得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針織機每轉一圈的旋轉角度(圖示d的電動機旋轉角度),並取得規定數量之生產量資料,即針織品當針織機每轉一圈的捲取伺服電動機5之旋轉角度。該生產量資料為指令脈衝的輸出脈衝數量的單位脈衝的移動量資料(位置控制資料),該指令脈衝係輸入到與上述主電動機7所致的圓筒體旋轉角度同步之捲取伺服電動機5。
另外,上述控制模式設定機構11在以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時,量測該位置控制模式下的輸出轉矩,並在變更花紋時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之際,設定在該量測的輸出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之情況,首先,資料獲得機構14在位置控制模式的捲取狀態,使捲取伺服驅動器10從伺服電動機5獲得例如每秒的輸出轉矩值(圖示h的輸出轉矩值),並予以保存。之後,在變更花紋而從位置控制模式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時,將保存的輸出轉矩值之平均值設定為轉矩指令值,由藉以使針織品的捲取張力與花紋變更前相同。例如進行以下處理:保存花紋變更前t秒期間的輸出轉矩值,當1<t/2<t秒,在花紋變更時將花紋變更前t/2~t秒期間的輸出轉矩值之平均值設定為轉矩指令值。不採用機械即將停止時(花紋變更前1~t/2秒期間)的輸出轉矩值的原因在於:在因紗線用完等故障使針織品有漏洞、機械停止之情況,因該漏洞導致針織品張力改變,使得輸出轉矩值也改變,所以機械即將停止時的輸出轉矩值會變成偏離此前傾向之值。
穩定判斷機構15進行以下處理:在轉矩控制模式的捲取狀態,當針織品的規定數量的生產量資料,亦即給予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指令脈衝數量的單位脈衝之移動量資料收斂在規定範圍內時,判斷該捲取狀態已穩定。例如在10份之針織機轉一圈的該移動量資料收斂於其平均值的±1%以內時,判斷捲取狀態已穩定。
在資料處理設定部13中,例如,自動設定針織品的生產量資料即移動量資料(位置控制資料)以及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電流資料(圖示f),將其提供給捲取伺服電動機10,並從轉矩控制模式轉換到位置控制模式。
如此,資料處理設定部13對捲取伺服驅動器10進行轉矩控制模式、位置控制模式及自動模式的模式設定(圖示e),並進行生產量資料的自動設定(圖示f)。捲取伺服驅動器10對捲取伺服電動機5進行上述PWM控制輸出,藉以進行下述電動機控制(圖示c):在轉矩控制模式下,依據形成適合的捲取張力之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電流來進行;以及在位置控制模式下,依據自動設定的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上述移動量資料(位置控制資料)與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電流來進行。
以下說明具有上述結構的電子提花機1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圖3為表示電子提花機1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的第1例的流程圖。首先,以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生產用花紋(第1花紋)的針織品之情況(步驟S1),因產生一些機械故障,所以確認是否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適合於機械調整的測試用花紋(第2花紋)(步驟S2)。在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之情況,以設定在預先針對測試用花紋而指定的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來運轉(步驟S3),並前往步驟S2。該指定的轉矩值為對應於測試花紋時的捲取機構部的齒輪、輥等的機械的負荷變化、布匹的輥直徑的變化而預先規定之值。未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之情況,亦前往步驟S2。
藉此,在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時,由於依據轉矩控制模式使針織品的捲取張力為固定,故即使變更針織品花紋也能因應地以適合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另外,在第1例中係將針織品花紋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但是,也可係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其他生產用花紋。
圖4為表示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第2例的流程圖。首先,與第1例相同,在以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生產用花紋之情況(步驟T1),確認是否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步驟T2),在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之情況,以設定在預先針對測試用花紋而指定的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來運轉(步驟T3),在未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之情況則前往 步驟T2。接著,藉由利用測試用花紋的機械調整來解決機械故障,為了再次開始生產而確認是否從測試用花紋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步驟T4)。在從測試用花紋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之情況,以針對該原本的生產用花紋的位置控制模式來運轉(步驟T5),並前往步驟T2。在未從測試用花紋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之情況則前往步驟T4。
藉此,在針織品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後回復到原本的生產用花紋時,可依據該位置控制模式而以適合且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另外,與第1例相同,也可將從生產用花紋到測試用花紋的花紋,改為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其他生產用花紋。
圖5為表示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動作的第3例的流程圖。首先,在以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生產用花紋之情況(步驟P1),量測該位置控制模式下的機械運轉中的輸出轉矩(步驟P2)。該輸出轉矩與機械的負荷變化或布匹的捲直徑的變化相對應,又,即使變更針織品花紋,亦只有針織品生產量改變,在花紋改變後,輸出轉矩本身未改變。
接著,確認是否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其他生產用花紋(步驟P3)。在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其他生產用花紋之情況,以自動模式來運轉(步驟P4),並前往步驟P2。在未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其他生產用花紋之情況,亦前往步驟P2。
在該步驟P4的自動模式下,首先,以設定在步驟P2量測的輸出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來運轉,捲繞針織品直到捲取張力穩定(步驟P4-1)。在此,捲取張力的穩定係藉由量測既定份數之轉矩控制模式下捲取中的針織機每轉一圈的生產量,亦即給予捲取伺服電動機5的指令脈衝數量的單位脈衝的移動量資料(位置控制資料),依據其平均值是否收斂在規定範圍內來判斷。接著,量測該穩定狀態下的位置控制資料(針織品生產量)(步驟P4-2)。然後,從轉矩控制模式轉換到採用該量測的位置控制資料的位置控制模式,能恆常捲取相同針織品生產量(步驟P4-3)。
藉此,即使在針織品花紋的變更之外,再加上機械性負荷變化、布匹的捲直徑的變化,仍可保持固定的捲取張力,而可自動且穩定地捲取針織品。另外,有些情況下預先規定有另一正常花紋的針織品生產量,故在變更成其他正常花紋時,在該自動模式下,宜可選擇要採用設定在預先規定的針織品生產量的位置控制模式,或採用設定在該量測的針織品生產量的位置控制模式。
圖6為表示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的第4例的流程圖。首先,在按照位置控制模式而生產生產用花紋的場合(步驟R1),量測該位置控制模式的機械運轉中的輸出轉矩(步驟R2)。與第3例相同,該輸出轉矩與機械的負荷變化、布匹的捲直徑的變化相對應,另外,即使針織品花紋改變,僅僅針織品生產量改變,在花紋變更後輸出轉矩本身未改變。接著,確認是否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步驟R3)。在已從生產用花紋改變之情況,與第3例相同,利用步驟R2量測的輸出轉矩值,並以設定在該輸出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來運轉,或以上述自動模式之中的轉矩控制模式來運轉(步驟R4)。在未從生產用花紋變更花紋之情況,前往步驟R2。
接著,確認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是否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步驟R5)。在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之情況,以針對原本的生產用花紋的位置控制模式來運轉(步驟R6),並前往步驟R2。在未變更成原本的生產用花紋之情況,前往步驟R5。
上述第4例係用於如大捲的布匹的捲重量大之情況。此種情況,相較於布匹的捲重量小之情況而言,即使在相同輸出轉矩下,針織品的捲取量也變小而捲取張力變弱。因此,如上所述的輸出轉矩與捲取張力的關係改變。所以,在花紋改變前的狀態下,於運轉中量測不以電動機的輸出轉矩來進行控制的位置控制模式時的輸出轉矩,並在花紋改變時,設定在採用該量測的輸出轉矩值的轉矩控制模式,藉此,即使在花紋改變時輸出轉矩 與捲取張力的關係改變,仍能以採用為了形成必要捲取張力的輸出轉矩的轉矩控制模式,適合且穩定地自動地捲取針織品。如此,在將花紋從生產用花紋變更成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時,即使是如大捲的方式,布匹的捲重量龐大的情況下,仍可適合且穩定地自動捲取針織品。
另外,在大捲的生產結束,卸下龐大的布匹之後並改變花紋再進行生產時,若採用布匹的捲重量龐大狀態下量測的輸出轉矩值,則有捲取張力太高、產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在改變花紋時,宜可選擇要採用該量測的輸出轉矩值,或採用預先規定的輸出轉矩值。或者,宜在重置未圖示的機械運轉圈數計數的數值時,自動地使用預先規定的輸出轉矩值。或者,宜設置捲重量感測器,並在捲重量改變的場合,自動地採用預先規定的輸出轉矩。
如此,本發明中,在以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第1花紋(生產用花紋)的針織品之情況下變更成第2花紋(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時,從位置控制模式自動地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故依據轉矩控制模式使針織品的捲取張力固定,所以,即使變更針織品花紋,也能因應地以適合且穩定的捲取張力自動地捲取針織品,可實現ACT(Automatic Control Tension,自動控制張力)。
如上所述,參照附加圖式來說明較佳實施形態,但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閱讀本說明書後,不難在顯而易見的範圍內想到各種變更及修正。所以,此種變更及修正均應解釋為依據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確定的本發明的範圍內。
5‧‧‧捲取伺服電動機
6‧‧‧捲取控制部
8‧‧‧整體控制部
10‧‧‧捲取伺服驅動器
11‧‧‧控制模式設定機構
12‧‧‧針織機旋轉檢測部
13‧‧‧資料處理設定部
14‧‧‧資料獲得機構
15‧‧‧穩定判斷機構
16‧‧‧針織條件設定機構
17‧‧‧花紋設定部
a‧‧‧迴授電流
b‧‧‧電動機旋轉信號
c‧‧‧電動機控制、PWM控制輸出
d‧‧‧電動機旋轉角度
e‧‧‧控制模式設定
f‧‧‧生產量自動設定
g‧‧‧針織機旋轉偵測信號

Claims (6)

  1. 一種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該電子提花機藉由包含捲取輥及捲取輥驅動用的捲取伺服電動機的捲取機構部,捲取依據用以織出針織品之包含針織品花紋設定的針織條件而在針織部織成的筒狀針織品,並藉由捲取控制部來控制該捲取機構部,其特徵在於:藉由該捲取控制部,可將該捲取伺服電動機的控制模式設定為包含下述兩種模式中之一種模式:轉矩控制模式,以該針織品的捲取張力固定的方式使捲取伺服電動機旋轉;以及位置控制模式,相對針織機的旋轉,以固定的旋轉角度使捲取伺服電動機旋轉;在以該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第1花紋的針織品之情況下變更成第2花紋時,從該位置控制模式自動地轉換到該轉矩控制模式,藉而以轉矩控制模式自動地進行該變更的第2花紋的針織品的捲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其中,在藉由該捲取控制部將該針織品花紋從第1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後,再變更成原本的第1花紋時,從變更成該第2花紋時的轉矩控制模式轉換到生產第1花紋時的位置控制模式,藉而以該位置控制模式來捲取該變更之原本的第1花紋的針織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其中,該第1花紋為生產用花紋,該第2花紋為測試用花紋或其他生產用花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其係藉由該捲取控制部,在將該針織品花紋從第1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時,設定為包含位置控制模式與轉矩控制模式的自動模式,依據該自動模式的設定,在從生產第1花紋時的位置控制模式變更成第2花紋時轉換到轉矩控制模式,以該轉矩控制模式捲取第2花紋的針織品直到捲取狀態穩定,同時,在該穩定狀態量測該轉矩控制模式下的針織品生產量,即位置控制資料,並轉換到採用量測的位置控制資料的位置控制模式,來捲取該變更的第2花紋的針織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4項之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其中,該捲取控制部所設定的轉矩控制模式,係量測生產第1花紋時在位置控制模式下 的輸出轉矩,並在從第1花紋變更成第2花紋時,設定在該量測的輸出轉矩值。
  6. 一種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裝置,該捲取控制裝置包含:捲取機構部,具有捲取筒狀針織品的捲取輥及捲取輥驅動用的捲取伺服電動機,該筒狀針織品依據用以織出針織品之具有針織品花紋設定的針織條件而在針織部織成;以及捲取控制部,控制該捲取機構部;其特徵在於,該捲取控制部包含控制模式設定機構,能將該捲取伺服電動機的控制模式設定為一種模式,該模式中包含下述兩種模式:轉矩控制模式,以該針織品的捲取張力固定的方式使捲取伺服電動機旋轉;以及該位置控制模式,相對針織機的旋轉,按照一定的旋轉角度使捲取伺服電動機旋轉;並且,該捲取控制部在以該位置控制模式生產第1花紋的針織品之情況下變更成第2花紋時,從該位置控制模式自動地進入該轉矩控制模式,藉而以轉矩控制模式自動地進行該變更的第2花紋的針織品的捲取。
TW101124682A 2011-07-13 2012-07-09 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TWI604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5075A JP2013019082A (ja) 2011-07-13 2011-07-13 電子柄編機の巻取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9348A TW201319348A (zh) 2013-05-16
TWI604099B true TWI604099B (zh) 2017-11-01

Family

ID=4658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4682A TWI604099B (zh) 2011-07-13 2012-07-09 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46401B1 (zh)
JP (1) JP2013019082A (zh)
CN (1) CN102877208B (zh)
TW (1) TWI604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5157A (ja) * 2012-11-07 2014-05-22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丸編機の巻取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ITBS20130077A1 (it) * 2013-05-28 2014-11-29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di tipo ¿open¿ con gruppo di tiraggio e/o raccolta del tessuto
ITBS20130076A1 (it) * 2013-05-28 2014-11-29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di tipo ¿open¿ con basamento a ingombro ridotto
CN104452090A (zh) * 2014-12-15 2015-03-25 柳州海华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电脑提花针织圆机
CN106811858B (zh) * 2017-01-03 2020-07-07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
JP6955821B2 (ja) * 2017-10-11 2021-10-27 鈴茂器工株式会社 巻物食材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6390A (en) * 1978-11-09 1980-12-02 Terrot Strickmaschinen Gmbh Knitting machine
EP0622486A1 (en) * 1992-12-07 1994-11-02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Fabric take-up mechanism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DE9319096U1 (de) * 1993-12-13 1995-04-13 Spirka Maschbau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Abzug flexiblen Langguts aus einer Herstellungsmaschine
US5537845A (en) * 1995-05-02 1996-07-23 Lin; Chin-Yung Synchronous cloth-rolling apparatus of a knitting machine
US5730005A (en) * 1996-09-05 1998-03-24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Fabric rolling-up device and control circuit assembly
IT1293791B1 (it) * 1997-07-25 1999-03-10 Santoni Srl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o calzetteria con dispositivo di tiraggio del tessuto a maglia
JP2006161196A (ja) * 2004-12-06 2006-06-22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開反巻取装置、それを有する丸編機の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285700A (ja) 2009-06-09 2010-12-24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丸編機の巻取制御方法および巻取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19082A (ja) 2013-01-31
TW201319348A (zh) 2013-05-16
CN102877208B (zh) 2015-11-25
CN102877208A (zh) 2013-01-16
EP2546401B1 (en) 2016-03-09
EP2546401A1 (en)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4099B (zh) 電子提花機之捲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JP6381594B2 (ja) 複数本の糸を用いて運転される繊維機械に、糸を一定の取り込み長で供給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4637981B2 (ja) 繊維機械と、繊維機械に供給する糸の供給を制御する装置とからなる構成
JP2017036151A5 (zh)
KR101368282B1 (ko) 얀 패키지 이완을 보완하는 탄성사의 환편성 방법 및 장치
JP2016202437A (ja) 目飛び検出装置、ミシン、目飛び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64447B (zh) 針織機及用於監測針織機生產的方法及裝置
KR100690115B1 (ko) 다른 특성을 가지는 니트웨어를 생산하기 위한 환편기 및이것을 조절하는 방법
CN107099951B (zh) 一种缝纫机及其跳针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KR101520525B1 (ko) 니트웨어 또는 양말류용 환편기에서 생산하는 편직 물품들의 크기를 조절하기 위한 공정
WO2014073340A1 (ja) 丸編機の巻取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2072812B1 (ko) 경편기의 시동 방법 및 경편기
TWI522509B (zh) 圓編織機之捲繞控制方法和捲繞控制裝置
CN107002326B (zh) 用于监测针织机的方法和装置
US6023949A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drive roll feed back device for tensioning the knitted fabric
KR100641681B1 (ko) 와인더의 권취장력 조절방법 및 조절시스템
CN108193372B (zh) 一种宽隔距双针床经编机纱线的电子张力补偿方法
US2008025698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read Positive Feeding
KR102072817B1 (ko) 경편기의 트레이닝 방법 및 경편기
JP2009007715A (ja) 粗紡機における異常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