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2041B - Evalu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ork in terminal-attached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erminal-attached electric wire pressure-bond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work evalu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Evalu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ork in terminal-attached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erminal-attached electric wire pressure-bond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work evalu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2041B
TWI602041B TW105112962A TW105112962A TWI602041B TW I602041 B TWI602041 B TW I602041B TW 105112962 A TW105112962 A TW 105112962A TW 105112962 A TW105112962 A TW 105112962A TW I602041 B TWI602041 B TW I6020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nit
time
manufacturing
electric w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6742A (zh
Inventor
下原紗姬
Original Assignee
住友電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住友電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住友電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6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6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0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Description

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評價裝置及製造作業評價系統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對製造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進行評價之技術。
發明背景
於汽車等車輛搭載有在電線之端部壓合有端子之附端子電線。附端子電線舉例來說是如專利文獻1所示,由作業員使用壓合裝置而連續地製造。
另外,於專利文獻2揭示到當加工多數之工業製品的情況下,對其加工時間進行計數,以加工個數除之,算出加工一個所花費之時間。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521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239878號公報
發明概要
話說,使用壓合裝置來製造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是包含:於壓合裝置準備電線與壓合端子之作業、於壓合前之壓合端子設置電線之作業、於壓合端子壓合電線之壓合作業、及將附端子電線從壓合裝置取出之作業等。
在此,當連續地製造多數之附端子電線的情況下,製造第1個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經常是除了上述作業之外還包含有例如端子與電線之壓合狀態之確認作業等。因此,將全部之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以加工次數來除的情況下,因為第1次之製造作業含有之確認作業等,會難以正確地算出1次之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可更正確地算出在連續進行之製造作業中之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之技術。
在與第1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該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是將藉由1次製造作業而獲得之在電線之端部壓合有壓合端子之附端子電線,藉由進行複數次前述製造作業而連續地製造複數個;其具備:第一工程,取得作業資訊,該作業資訊是基於前述複數次製造作業中之第n次前述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之時間及第m次前述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之時間;第二工程,將由前述作業資訊獲得之從前述第n次前述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至前述第m次前述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前述m減去前述n之加工次數來除,算出1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 間;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與第2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是與第1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的一態樣。在與第2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前述作業時序是於前述電線之端部壓合前述壓合端子之時序。
與第3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是與第1態樣或第2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的一態樣。在與第3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前述n是2。
與第4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是與第1態樣至第3態樣之任1者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的一態樣。在與第4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前述m是10。
與第5態樣相關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是具有:壓合部,可將壓合端子壓合於電線之端部;輸出部,以前述壓合部進行壓合之時序,將壓合訊號輸出;資訊取得部,基於從前述輸出部輸出之前述壓合訊號,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記憶部,記憶前述作業資訊;發送部,可將前述記憶部之前述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發送;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 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與第6態樣相關之評價裝置是具有:接收部,可接收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該作業資訊是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發送之資訊,該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是藉由進行複數次之將壓合端子壓合於電線端部之作業而連續地製造複數個附端子電線;計算處理部,將由前述作業資訊獲得之從前述第n次壓合至前述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前述m減去前述n之加工次數來除,算出1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記憶部,記憶由前述計算處理部獲得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顯示部,顯示前述記憶部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與第7態樣相關之評價裝置是與第6態樣相關之評價裝置的一態樣。在與第7態樣相關之評價裝置,前述作業資訊是當一作業員使用前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而進行1種類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的情況下求出之一生產單位之資訊;前述接收部可接收前述作業員及前述附端子電線之種類之至少其中一者不同之複數之前述作業資訊,前述計算處理部進行對前述複數之作業資訊算出前述單位作業時間之處理;前述顯示部是以時間為橫軸、以前述生產單位之數量為縱軸,而將對前述複數之作業資訊所算出之複數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予以圖表化顯示。
與第8態樣相關之製造作業評價系統是具有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與評價裝置;前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具 有:壓合部,可將壓合端子壓合於電線之端部;輸出部,以前述壓合部進行壓合之時序,將壓合訊號輸出;資訊取得部,基於從前述輸出部輸出之前述壓合訊號,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第一記憶部,記憶前述作業資訊;發送部,可將前述第一記憶部之前述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發送;前述評價裝置具有:接收部,可接收從前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之前述發送部發送之前述作業資訊;計算處理部,將由前述接收部之前述作業資訊獲得之從前述第n次壓合至前述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前述m減去前述n之加工次數來除,算出1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第二記憶部,記憶由前述計算處理部獲得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顯示部,顯示前述第二記憶部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在上述各態樣,將從複數次製造作業中之第n次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至第m次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為止的時間,以從m減去n之加工次數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而且,n及m是正整數。另外,m是比n還大之數值。另外,n是2以上之數值。此情況下是基於不包含第1次製造作業之從第n次以後之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作業時序至第m次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為止的作業時間,算出單位作業時間。附帶一提,單位作業時間是從某次之預定之作業(例如壓合作業)至下一次 之預定之作業(例如壓合作業)所花費之時間,相當於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在此,通常而言,第1次製造作業往往包含在第2次以後之製造作業不會進行之作業,例如壓合端子與電線之壓合狀態之確認作業等。所以,上述各態樣是從進行了複數次之製造作業中之第n次以後之製造作業(會進行特定作業之該次製造作業已除外),算出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因此,可更正確地算出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
另外,在第2態樣,預定之作業時序是於電線之端部之將壓合端子壓合之時序。此情況下,舉例來說,能以壓合端子被壓合裝置壓合於電線時來作為預定之作業時序,故可容易地測定出預定之作業時序之時間。
另外,在第3態樣,n是2。通常而言,第1次製造作業往往包含初期狀態之確認作業或壓合端子與電線之壓合狀態之確認作業等。所以,在第3態樣可基於第2次以後之製造作業中之作業時間而更正確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在第4態樣,m是10。通常而言,生產數常常是指定10。所以,在第4態樣可基於從第n次至第10次之製造作業中之作業時間而更正確地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在第5態樣是藉由資訊取得部而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而且,發送部可將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發送。此情況下,由外部之裝置基於作業資訊而算出從第n次至第m次壓合中之從某次壓合至下一次壓合所花費之時間。因此,附端子 電線壓合裝置可為簡潔之構成。
另外,在第6態樣,將藉由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發送之作業資訊而獲得之從第n次壓合至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m減去n之值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而且,n及m是正整數。另外,m是比n還大之數值。另外,n是2以上之數值。此情況下,可基於從第n次以後之壓合至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而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在第7態樣,顯示部是以時間為橫軸、以生產單位之數量為縱軸,而對複數生產單位進行單位作業時間之圖表化顯示。此情況下,可視覺性地容易地理解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在第8態樣,將藉由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發送之作業資訊而獲得之從第n次壓合至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m減去n之值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而且,n及m是正整數。另外,m是比n還大之數值。另外,n是2以上之數值。此情況下,可基於從第n次以後之壓合至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而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1‧‧‧作業員
1X‧‧‧作業員
1Y‧‧‧作業員
1Z‧‧‧作業員
8‧‧‧壓合端子
9‧‧‧電線
10‧‧‧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
11‧‧‧壓合部
12‧‧‧輸出部
13‧‧‧資訊取得部
14‧‧‧第一記憶部
15‧‧‧發送部
20‧‧‧評價裝置
21‧‧‧接收部
22‧‧‧計算處理部
23‧‧‧第二記憶部
24‧‧‧顯示部
81‧‧‧鉗壓片
90‧‧‧附端子電線
100‧‧‧製造作業評價系統
101‧‧‧壓合側裝置
102‧‧‧資訊處理側裝置
103‧‧‧CPU
104‧‧‧ROM
105‧‧‧RAM
106‧‧‧通訊部
107‧‧‧記憶裝置
108‧‧‧匯流線
109‧‧‧外部裝置
111‧‧‧壓合台
112‧‧‧推壓部
113‧‧‧昇降機構
114‧‧‧踏板開關
201‧‧‧輸入部
202‧‧‧顯示部
203‧‧‧CPU
204‧‧‧ROM
205‧‧‧RAM
206‧‧‧通訊部
207‧‧‧記憶裝置
208‧‧‧匯流線
S1‧‧‧步驟
S2‧‧‧步驟
S3‧‧‧步驟
S4‧‧‧步驟
S5‧‧‧步驟
S6‧‧‧步驟
S7‧‧‧步驟
S8‧‧‧步驟
S9‧‧‧步驟
S10‧‧‧步驟
S11‧‧‧步驟
S12‧‧‧步驟
S21‧‧‧步驟
S22‧‧‧步驟
S23‧‧‧步驟
S24‧‧‧步驟
S31‧‧‧步驟
S32‧‧‧步驟
S33‧‧‧步驟
S34‧‧‧步驟
S35‧‧‧步驟
S36‧‧‧步驟
S37‧‧‧步驟
Pr1‧‧‧程式
Pr2‧‧‧程式
Pr2a‧‧‧程式
Tm‧‧‧時間
Tn‧‧‧時間
W1‧‧‧作業
W2‧‧‧作業
W3‧‧‧作業
W4‧‧‧作業
W5‧‧‧作業
W6‧‧‧作業
W7‧‧‧作業
[圖1]顯示實施形態之壓合評價系統中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及評價裝置的機能方塊圖。
[圖2]顯示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之硬體構成的方塊圖。
[圖3]顯示以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實行之處理之流程的圖。
[圖4]顯示用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取得之作業資訊之示例的圖。
[圖5]顯示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之硬體構成的方塊圖。
[圖6]顯示以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實行之處理之流程的圖。
[圖7]將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之製造方法中之製造作業示意地顯示的說明圖。
[圖8]顯示以與變形例相關之評價裝置實行之處理之流程的圖。
[圖9]顯示用與變形例相關之評價裝置取得之單位作業時間之示例的圖。
[圖10]顯示以與變形例相關之評價裝置來顯示之圖表之示例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一面參考附加之圖面,一面說明實施形態。以下之實施形態是將本發明具體化之一例,不是對本發明之技術範圍進行限定之事例。另外,在圖面中,有時會為了易於理解而將各部之尺寸、數量予以誇張或簡略化而圖示。
<實施形態>
首先,一面參考圖1~7,一面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附端子 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及、本實施形態之製造作業評價系統100所包含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及評價裝置20。圖1是製造作業評價系統100中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及評價裝置20的機能方塊圖。另外,圖1是將製造作業評價系統100整體予以概略地顯示的概略圖。圖2、5分別是顯示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及評價裝置20之硬體構成的方塊圖。圖3、6分別是顯示以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實行之處理之流程及以評價裝置20實行之處理之流程的圖。圖4是顯示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取得之作業資訊之一例的圖。圖7是將在製造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作業中進行之處理予以概略地顯示的說明圖。
首先,針對附端子電線90進行說明。附端子電線90舉例來說是搭載於汽車等車輛。如圖1所示,附端子電線90具有電線9及壓合端子8。
電線9可以是具有芯線及將芯線之周圍覆蓋之絕緣被覆的絕緣電線。芯線可以是例如以銅或鋁等金屬作為主成分之線狀之導電構件。絕緣被覆可以是例如以聚乙烯、氯乙烯或聚醯胺系尼龍等作為主成分之合成樹脂之絕緣構件。附帶一提,在圖1中,附端子電線90是簡略化顯示。
另外,在附端子電線90,壓合端子8是以銅等金屬作為主成分之構件。在本實施形態,電線9之端部之絕緣被覆被去除,在芯線露出之狀態下,壓合端子8壓合於該露出之芯線,藉此,電線9與壓合端子8連接。
另外,在此,壓合端子8具有鉗壓片81,其是在 覆蓋著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之周圍之狀態下被鉗壓,藉此與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連接。附帶一提,在壓合前之狀態,鉗壓片81是從壓合端子8之底板部往電線9之兩側邊起立而形成。另外,在壓合後之狀態,鉗壓片81是夾著電線9而彎折到與壓合端子8之底板部對向之位置而形成,覆蓋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之周圍。
附帶一提,壓合端子8亦可以是更具有在覆蓋電線9之絕緣被覆之端部之周圍之狀態下被鉗壓之絕緣被覆用之鉗壓片。此情況下,壓合端子8是亦壓合於電線9之絕緣被覆之端部。
<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
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是進行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之作業而可製造附端子電線90之裝置。在此,可藉由使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1次製造作業,而獲得1個於電線9之端部壓合有壓合端子8之附端子電線90。於是,藉由使用該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複數次製造作業,而連續地製造複數個附端子電線90。
在本實施形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是如圖1所示,具有壓合側裝置101與資訊處理側裝置102。在此,壓合側裝置101是具有壓合部11與輸出部12。資訊處理側裝置102是具有資訊取得部13與第一記憶部14與發送部15。
首先,就本實施形態之壓合側裝置101進行說明。在此,壓合側裝置101是除了壓合部11及輸出部12之外,還更具有踏板開關114。
壓合部11可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在此,如圖1所示,壓合部11具有:壓合台111,可支持壓合端子8;推壓部112,與壓合端子8之鉗壓片81接觸,將鉗壓片81朝電線9之端部推擠而壓合;昇降機構113,將推壓部112支持成可朝壓合台111接近及遠離。
在本實施形態,壓合台111可以是形成有可收納壓合端子8之底板部之溝。於壓合台111形成之溝是可將所收納之壓合端子8定位且將鉗壓片81導引成如覆蓋電線9之周圍般地彎折之形狀的溝。所以,在此是當在壓合台111所形成之溝已收納有壓合端子8之狀態,進行與電線9之製造作業。
另外,推壓部112是與壓合端子8之鉗壓片81接觸之部分,可令鉗壓片81變形成覆蓋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之周圍之形狀。在此,推壓部112可以是形成有沿著已壓合於電線9後之狀態之鉗壓片81之外周面之溝。形成於推壓部112之溝是與受壓合台111支持之壓合端子8之壓合前之鉗壓片81接觸而將其往覆蓋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之周圍之形狀導引的溝。
另外,藉由氣缸、油壓缸、線性馬達等致動器而構成之昇降機構113可令推壓部112朝壓合台111接近而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及、在壓合結束後令推壓部112離開壓合台111。
輸出部12是以壓合部11進行壓合之時序,將壓合訊號輸出。在此採用的是藉由作業員1踏下壓合側裝置101 之踏板開關114之行為而讓輸出部12輸出壓合訊號之構成。
壓合側裝置101之踏板開關114是設在作業員1之腳邊。在此,藉由作業員1踏下踏板開關114之行為而讓昇降機構113作動,推壓部112朝壓合台111接近、之後、離開壓合台111。
另外,本實施形態是藉由作業員1踏下踏板開關114之行為而讓昇降機構113作動且從輸出部12輸出壓合訊號。所以,在此,踏板開關114是用於讓昇降機構113作動且令壓合訊號從輸出部12朝資訊處理側裝置102輸出的開關。
以下,說明藉由壓合側裝置101而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之流程。在本實施形態,首先,當在壓合台111在壓合端子8之鉗壓片81間裝設有電線9之端部之外露芯線之狀態下,踏下設在作業員1之腳邊之踏板開關114。藉此,壓合訊號從輸出部12往壓合部11輸出,昇降機構113作動。於是,因為昇降機構113之作動,推壓部112朝壓合台111接近、壓合端子8之鉗壓片81以覆蓋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之周圍之狀態被鉗壓、製造出於電線9壓合有壓合端子8之附端子電線90。之後,藉由昇降機構113而令推壓部112離開壓合台111,取出附端子電線90。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側裝置102。資訊處理側裝置102是基於從輸出部12輸出之壓合訊號而判定該壓合是第幾次壓合。如圖2所示,資訊處理側裝置102 舉例來說是藉由透過匯流線108而令CPU103、ROM104、RAM105、通訊部106、記憶裝置107等相互連接之一般之電腦來構成。在此,ROM104是儲存有基本程式等,RAM105是作為CPU103進行預定之處理時之作業領域。通訊部106具有透過LAN等通訊線路來進行之資料通訊機能。記憶裝置107是藉由快閃記憶體或硬碟裝置等不變性記憶裝置而構成。
於記憶裝置107儲存有程式Pr1,作為主控制部之CPU103是依照該程式Pr1所描述之程序而進行演算處理,藉此,實現資訊處理側裝置102之各種機能。程式Pr1通常是事先儲存在記憶裝置107等記憶體來使用,但亦可以是以記錄在CD-ROM或DVD-ROM、外部之快閃記憶體等記錄媒體之形態(程式產品)來提供(或者,透過網路從外部伺服器下載等來提供)而追加地或交換地儲存在記憶裝置107等之記憶體。不過,亦可以令在資訊處理側裝置102實現之一部分或全部之機能是利用專用之邏輯電路等而以硬體方式實現。
另外,如圖2所示,於資訊處理側裝置102連接有外部裝置109。外部裝置109可以是輸入裝置、顯示裝置等。輸入裝置是包含鍵盤、滑鼠、各種開關、觸摸面板等之至少其中1者之輸入元件,是接收來自操作員之各種操作(命令或各種資料之輸入這樣之操作)之裝置。另外,顯示裝置是藉由液晶顯示裝置等而構成,是在CPU103之控制之下而顯示各種資訊之裝置。附帶一提,壓合側裝置101亦包含於 外部裝置109。
接著,一面參考圖1一面說明資訊處理側裝置102具備之機能構成。在本實施形態,資訊處理側裝置102具有資訊取得部13、第一記憶部14及發送部15。這些各機能部是如上述,舉例來說是由CPU103依照程式Pr1進行預定之演算處理來實現。
資訊取得部13是基於從輸出部12輸出之壓合訊號而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舉例來說,資訊取得部13是取得第n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及第m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來作為作業資訊。此情況下,資訊取得部13是依照記憶裝置107之程式Pr1而進行第n次及第m次之壓合訊號之判定及測量其時間之處理。
附帶一提,資訊取得部13亦可以是取得從第n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至第m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亦即第m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與第n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的差來作為作業資訊。另外,關於別的態樣,亦可以是從第n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開始計時、在第m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間結束計時,而取得從第n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至第m次之壓合訊號輸出之時為止的時間來作為作業資訊。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上述之n及m是正整數。另外,m是比n還大之數值。另外,n是2以上之數值。
接著,說明第一記憶部14。第一記憶部14是記憶 作業資訊。在此,藉由資訊取得部13而取得之作業資訊在藉由發送部15而朝外部之裝置發送之前是保存在第一記憶部14。第一記憶部14舉例來說是進行令藉由資訊取得部13而取得之作業資訊保存在記憶裝置107之空領域的處理。
發送部15是可將第一記憶部14之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在此是評價裝置20)發送之構成。舉例來說,發送部15是進行透過通訊部106而將保存在記憶裝置107之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發送之處理。
附帶一提,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具體之處理之流程是後述。
<評價裝置>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20。在此,評價裝置20是基於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送出之作業資訊而算出與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相關之時間。如圖5所示,評價裝置20舉例來說是藉由透過匯流線208而令CPU203、ROM204、RAM205、通訊部206、記憶裝置207等相互連接之一般之電腦來構成。在此,ROM204是儲存有基本程式等,RAM205是作為CPU203進行預定之處理時之作業領域。通訊部206具有透過LAN等通訊線路來進行之資料通訊機能。記憶裝置207是藉由快閃記憶體或硬碟裝置等不變性記憶裝置而構成。
於記憶裝置207儲存有程式Pr2,作為主控制部之CPU203是依照該程式Pr2所描述之程序而進行演算處理,藉此,實現評價裝置20之各種機能。程式Pr2通常是事先儲 存在記憶裝置207等記憶體來使用,但亦可以是以記錄在CD-ROM或DVD-ROM、外部之快閃記憶體等記錄媒體之形態(程式產品)來提供(或者,透過網路從外部伺服器下載等來提供)而追加地或交換地儲存在記憶裝置207等之記憶體。不過,亦可以令在評價裝置20實現之一部分或全部之機能是利用專用之邏輯電路等而以硬體方式實現。
另外,如圖5所示,於評價裝置20連接有輸入部201及顯示部202。輸入部201可以是包含鍵盤、滑鼠、各種開關、觸摸面板等之至少其中1者之輸入元件,是接收來自操作員之各種操作(命令或各種資料之輸入這樣之操作)之裝置。另外,顯示部202是藉由液晶顯示裝置等而構成,是在CPU203之控制之下而顯示各種資訊之裝置。
接著,一面參考圖1一面說明評價裝置20具備之機能構成。在本實施形態,評價裝置20具有接收部21、計算處理部22、第二記憶部23及顯示部24。這些各機能部是如上述,舉例來說是由CPU203依照程式Pr2進行預定之演算處理來實現。
在本實施形態,接收部21是可接收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發送部15發送之作業資訊。接收部21是進行透過與資訊處理側裝置102之通訊部106連接之通訊部206而接收作業資訊之處理。
附帶一提,接收部21所接收之作業資訊舉例來說是暫時保存在記憶裝置207。此情況下,記憶裝置207所保存之作業資訊是在後述之計算處理部22被抽出,將後述之 單位作業時間求出。附帶一提,後述之計算處理部22亦可以是透過通訊部206而直接取得作業資訊、將單位作業時間求出。
接著,說明計算處理部22。計算處理部22是將藉由接收部21所接收之作業資訊而獲得之從第n次壓合至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m減去n之加工次數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90之單位作業時間。計算處理部22舉例來說是依照記憶裝置207之程式Pr2而進行由作業資訊求出單位作業時間之處理。
第二記憶部23是記憶藉由計算處理部22而獲得之單位作業時間。第二記憶部23舉例來說是進行令單位作業時間保存在記憶裝置207之空領域之處理。
顯示部24是將第二記憶部23之單位作業時間予以顯示。顯示部24是依照預定之程式而將記憶裝置207所保存之單位作業時間以人可視覺性地輕易判斷的方式來顯示。
<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在本實施形態,上述評價方法是使用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及評價裝置20。
亦即,可藉由使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1次製造作業,而令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獲得附端子電線90。在此,藉由複數次製造作業而將1種類之附端子電線90連續地製造複數個。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製造作業是如圖7所示,具有:將電線9及壓合端子8取出之作業W1;將電線9之端部之芯線設置於壓合前之壓合端子8之鉗壓片81間之作業W2;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作業W3(壓合作業);從壓合部11取出壓合端子8已壓合於電線9之附端子電線90之作業W4;將附端子電線90放置在預定之地方、保管之作業W5。
另外,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形態,第1次之製造作業是除了上述作業W1~W5之外還包含有在作業W4與作業W5之間進行之作業,亦即包含有調查所取出之附端子電線90之壓合端子8與電線9之壓合狀態之作業W6。另外,第10次之製造作業是除了上述作業W1~W5之外還包含有在作業W5之後進行之作業,亦即包含有以10條之單位來將附端子電線90保管之作業W7。
於是,本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是具有以下顯示之第一工程與第二工程。首先說明第一工程。
第一工程是取得作業資訊的工程,該作業資訊是基於複數次製造作業中之第n次之作業時序之時間Tn及第m次之作業時序之時間Tm。在此,第一工程是以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第一工程,上述作業時序是製造作業中之令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之時序。亦即,在此,上述作業時序是進行作業W3之時序。所以, 第一工程是取得基於第n次製造作業中之進行作業W3之時間Tn及第m次製造作業中之進行作業W3之時間Tm的作業資訊。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以第一工程獲得之作業資訊是時間Tn及時間Tm。附帶一提,作業資訊亦可以是時間Tn與時間Tm之差。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第二工程是將由作業資訊獲得之從第n次之作業時序至第m次之作業時序為止之時間、以從m減去n之加工次數(數值)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90之單位作業時間的工程。附帶一提,在此,第二工程是以評價裝置20進行。
另外,在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上述n及m是正整數。另外,上述m是比n還大之數值。
另外,上述n是2以上之數值。這是因為,在第1次製造作業會進行調查所取出之附端子電線90之壓合端子8與電線9之壓合狀態之作業W6。亦即,本實施形態之評價方法是將與電線9、壓合端子8之壓合不太有關係之確認壓合狀態之作業W6排除,藉此更正確地求出某次之作業W3與下一次之作業W3之間的時間(單位作業時間)。
<處理之流程>
接著,一面參考圖1~7一面說明以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進行之處理之流程之詳細。
另外,以下是針對n為2、m為10之事例來說明。這是因為,本實施形態會在第10次之製造作業進行以10條 單位來將附端子電線90保管之作業W7。亦即,本實施形態是在第2次以後、第10次為止之製造作業,求出從某次之作業W3至下一次之作業W3所花費之單位作業時間。如圖7所示,該單位作業時間是相當於第2次以後連續地進行之製造作業之1次花費之時間。亦即,在此,單位作業時間是相當於具有作業W1~W5之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此情況下,可將對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而言關係較低之作業W6及作業W7排除,而求出單位作業時間。亦即,可更正確地求出對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而言關係較高之作業(作業W1~W5)所花費之時間。
首先,說明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之步驟S1~S12。在本實施形態,首先,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製造附端子電線90之準備是否已完成之判斷(步驟S1)。關於製造附端子電線90之準備,舉例來說是確認壓合端子8及電線9之件號是否符合接下來預計要製造之附端子電線90之作業、及使推壓部112移動至與接下來預計要製造之附端子電線90對應之位置之作業等。這些作業是由作業員1以目視來確認、或是透過作為外部裝置109而連接之顯示裝置來確認而進行。
當判斷成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準備已完成的情狀下(步驟S1為「是」的情況下),令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作業開始。附帶一提,在此,如上述,第1次之製造作業是除了上述作業W1~W5之外還在作業W4與作業W5之間更包含作業W6。另外,第10次之製造作業是除了上述作業W1~W5 之外還在作業W5之後更包含作業W7。另外,判斷成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準備已完成的情況下,舉例來說是當作業員1以目視來確認之後,按下設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預定之按鈕,或者,作業員1按下設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觸摸面板中之預定之顯示、準備已完成之開關顯示等。
然後,本實施形態接著是進行是否有從輸出部12送過來之壓合訊號之判斷(步驟S2)。在此,如果資訊取得部13接收了從輸出部12送出之壓合訊號,則判斷成有壓合訊號(步驟S2為「是」),如果資訊取得部13未接收到壓合訊號,則判斷成無壓合訊號(步驟S2為「否」)。
步驟S2為「是」的情況下,藉由資訊取得部13而接收之壓合訊號之接收次數是利用變數k來表現(步驟S3)。變數k是初期值為0,隨著資訊取得部13將壓合訊號計數1次而加上1。
延續於步驟S3之後,判斷該製造作業是否為第n(在此是2)次(步驟S4)。在此,將n與k比較,判定兩者是否一致,藉此,判斷該製造作業是否為第n次。亦即,n與步驟S3之k一致的情況下,步驟S4為「是」,n與步驟S3之k不一致的情況下,步驟S4為「否」。
步驟S4為「是」的情況下,接下來,進行步驟S5,取得在第n(在此是2)次製造作業中進行作業W3之時序之時間Tn。然後,藉由步驟S5而取得之時間Tn是記憶在第一記憶部14(步驟S6)。
另一方面,步驟S4為「否」的情況下,對該次製造作業之下一次以後之製造作業再度進行步驟S2~S4之判斷。進行步驟S2~S4,直到k與n一致。附帶一提,在本實施形態,步驟S4為「否」的情況下,不進行該次製造作業中之作業W3之時間之取得及記憶。附帶一提,亦可以是當步驟S4為「否」的情況下,仍取得該次製造作業中之作業W3之時間而記憶。
藉由步驟S2~S6而取得第n次之作業W3之時間Tn,並進行記憶之後,接下來,進行取得在第m次製造作業中之進行作業W3之時序之時間Tm之處理(步驟S7~S11)。
在步驟S7,與步驟S2同樣,進行是否有從輸出部12送過來之壓合訊號之判斷。
當步驟S7為「是」的情況下,進行與步驟S3同樣之處理(步驟S8)。然後,延續於步驟S8之後,判斷該製造作業是否為第m(在此是10)次(步驟S9)。在此,將m與k比較,判定兩者是否一致,藉此,判斷該製造作業是否為第m次。
步驟S9為「是」的情況下,接下來,進行步驟S10,取得第m(在此是10)次製造作業中進行作業W3之時序之時間Tm。然後,藉由步驟S10而取得之時間Tm是記憶在第一記憶部14(步驟S11)。
另一方面,步驟S9為「否」的情況下,對該次製造作業之下一次以後之製造作業進行步驟S7~S9之判斷。進行步驟S7~S9,直到k與m一致。附帶一提,在此亦同樣, 步驟S9為「否」的情況下,不進行該次製造作業中之作業W3之時間之取得及記憶。附帶一提,亦可以是當步驟S9為「否」的情況下,仍取得該次製造作業中之作業W3之時間而記憶。
在步驟S11之後,將基於由步驟S1~11所取得之時間Tn及時間Tm的作業資訊朝外部之裝置(在此是評價裝置20)發送(步驟S12)。舉例來說,作業資訊是如圖4所示,整理成令n及m、時間Tn及時間Tm對應之表而發送。
更具體而言,在此,作業資訊是整理成2列2行之表而發送。第1列第1行及第1列第2行分別儲存有n及m之數值。另外,第2列第1行及第2列第2行分別儲存有時間Tn及時間Tm之數值。
實行步驟S12,令作業資訊朝評價裝置20發送,而結束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實行之處理。然後,用評價裝置20基於作業資訊而接下來進行步驟S21~S24。
接著,一面參考圖6一面說明在評價裝置20進行之步驟S21~S24。首先,評價裝置20之接收部21接收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發送部15發送之作業資訊(步驟S21)。
接下來,進行由步驟S21所接收之作業資訊而算出單位作業時間之處理(步驟S22)。步驟S22是藉由評價裝置20之計算處理部22而進行。本實施形態是將作業資訊所包含之時間Tm減去時間Tn之數值(作業時間),以從m減去n之數值(加工次數)來除,而求出單位作業時間。
附帶一提,亦可以在步驟S22還求出作業時間及 加工次數,而在後述之結果之顯示處理將這些資訊亦顯示於顯示部24。
在步驟S22算出單位作業時間之後,進行將該結果記憶之處理(步驟S23)。在此,單位作業時間是保存在第二記憶部23(例如記憶裝置207等)。
然後,延續於步驟S23之後,進行結果之顯示處理(步驟S24),將單位作業時間予以顯示。在步驟S24是藉由顯示部24而將第二記憶部23所記憶之單位作業時間予以顯示。附帶一提,單位作業時間可以是以數值的形式來顯示於顯示部24,亦可以是將數值圖表化而顯示,或是以記號(記號表示出單位作業時間是否滿足預定之基準)來表示等。
步驟S24結束,可獲得從第n次至第m次之製造作業中之從進行作業W3至進行下一次作業W3為止所花費的單位作業時間。因為該單位作業時間是根據第2次以後至第10次為止之製造作業而獲得之時間,因此,其是只包含對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而言關係較高之作業(作業W1~W5)之1次製造作業之時間。所以,可藉由對該單位作業時間進行評價,來對作業員1之作業速度等進行評價。
<效果>
如以上,在本實施形態是將複數次製造作業中之從第n次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作業W3之時序)至第m次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作業W3之時序)為止的時間,以從n減去m之加工次數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90之單位 作業時間。而且,n及m是正整數。另外,m是比n還大之數值。另外,n是2以上之數值。此情況下是基於將第1次製造作業排除之從第n(在此是2)次以後之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至第m(在此是10)次製造作業中之預定之作業時序為止的作業時間,而算出單位作業時間。附帶一提,單位作業時間是某次之預定之作業(在此是作業W3)至下一次之預定之作業(在此是作業W3)所花費之時間,相當於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在此,通常而言,第1次製造作業往往包含在第2次以後之製造作業不會進行之作業,例如壓合端子與電線之壓合狀態之確認作業(在此是作業W6)等。所以,本實施形態是從進行了複數次之製造作業中之第n次以後之製造作業(會進行特定作業之該次製造作業已除外),算出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因此,可更正確地算出1次製造作業所花費之時間。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預定之作業時序是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之端部之時序(進行作業W3之時序)。此情況下,舉例來說,因為能以當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將壓合端子8壓合於電線9時來作為預定之作業時序,故可容易地測定預定之作業時序之時間。
另外,本實施形態是使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來進行電線9與壓合端子8之壓合。而且,能以當作業員1踏下踏板開關114時來作為預定之作業時序。因此,可更正確且簡單地取得預定之作業時序之時間。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n是2。通常而言,第1次 製造作業往往會包含壓合端子與電線之壓合狀態之確認作業(在此是作業W6)等。所以,本實施形態是基於第2次以後之製造作業中之作業時間,而可更正確地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m是10。通常而言,生產數常常是指定10。所以,本實施形態是基於從第n次至第10次為止之製造作業中之作業時間,而可更正確地算出單位作業時間。另外,此情況下,第10次製造作業可能會包含例如作業W7般之對電線9與壓合端子8之壓合而言關係較低之作業。因此,本實施形態可將作業W7除外來求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是藉由資訊取得部13而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Tn及第m次之時間Tm的作業資訊。而且,發送部15可將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評價裝置20)發送。此情況下,由評價裝置20基於作業資訊而算出從第n次至第m次壓合中之從進行某次壓合之時間至進行下一次壓合之時間(單位作業時間)。因此,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可為簡潔之構成。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20是將藉由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發送之作業資訊而獲得之從第n次壓合至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以從m減去n之值來除,算出1個附端子電線90之壓合所花費之單位作業時間。此情況下,可基於從第n次以後之壓合(作業W3)至第m次壓合(作業W3)為止的作業時間而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發送部15將作業資訊發送,評價裝置20之接收部21接收從發送部15發送之作業資訊。因此,可將評價裝置20與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配置在相離開之位置。
<變形例>
接著,一面參考圖1~5、7~10,一面說明在評價裝置20進行之處理(程式Pr2)之變形例(程式Pr2a)。在本例,評價裝置20是進行步驟S31~S37。在此,評價裝置20與上述之實施形態不同之處是可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接收複數之作業資訊這點、及將從複數之作業資訊獲得之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予以圖表化顯示這點。
圖8是顯示以評價裝置20實行之處理之流程(步驟S31~S37)的圖。圖9是顯示評價裝置20記憶之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之一例的圖。圖10是顯示經過圖表化之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之一例的圖。以下,針對與上述之實施形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在本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是取得複數之作業資訊,將此複數之作業資訊朝評價裝置20發送。在此,作業資訊是一位作業員1使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1種類之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作業的情況下求出之一生產單位之資訊。亦即,一生產單位之作業資訊是意指一位作業員1製造1種類之附端子電線90的情況下取得之作業資訊。
所以,以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取得之複數之作業資訊是意指作業員1及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之至少其中 一者不同之複數種類之作業資訊。附帶一提,在本例,作業員1不同是意指使用壓合側裝置101而進行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作業的人不同。更具體而言,進行踏下壓合側裝置101之踏板開關114之作業及將電線9與壓合端子8設置之作業等的人不同的情況是相當於作業員1不同的情況。另外,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不同舉例來說是意指附端子電線90所含有之壓合端子8之形狀不同的情況、或是附端子電線90所含有之電線9之直徑不同的情況等。
在此,如圖9所示,說明3位作業員1X、1Y、1Z使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而分別製造3種類之附端子電線90(以下稱作A、B、C種之附端子電線)的情況。
本例是事先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記憶裝置107保存有與作業員1X、1Y、1Z對應之資訊及與A~C種之附端子電線對應之資訊。而且,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側之處理之步驟S1,作業員會進行預定之操作來表示製造者是自己且與作業資訊產生對應關係,進行使作業資訊與附端子電線之種類產生對應關係之操作,以作為製造準備。舉例來說,作業員1X、1Y、1Z是藉由觸摸用於表示自己之按鈕、開關、或畫面上之顯示內容之操作、或讓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讀取作業員1X、1Y、1Z所擁有之預定之卡片之操作等,而令接下來要製造之附端子電線90之作業資訊有對應作業員1X、1Y、1Z之資訊。另外,舉例來說,作業員是一面確認畫面之顯示內容,一面進行觸摸用於表示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C種)之按鈕、開關或畫面上之顯 示內容之操作、或是進行使用鍵盤及滑鼠等來令作業資訊有對應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C種)之資訊之預定之操作等,而令接下來要製造之附端子電線90之作業資訊有對應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C種)。
結果,可藉由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而取得9個一生產單位之作業資訊,將9個作業資訊分別與作業員1X~1Z及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種~C種)產生對應關係而朝評價裝置20發送。
另外,在本例,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之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之處理(Pr1)之實行次數是等於讓作業員1X~1Z分別製造A~C種之附端子電線90之次數(亦即9次),藉此,9個作業資訊依序往評價裝置20發送。附帶一提,亦可以將第1~8次之在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進行之處理之步驟S12省略,而在第9次之處理之步驟S12將9個作業資訊一齊朝評價裝置20發送。
另外,在本例,評價裝置20之接收部21是採用可接收作業員1X~1Z及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C種)之至少其中一者不同之複數之作業資訊之構成。本例亦是令接收部21進行透過通訊部206而接收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發送之複數之作業資訊之處理。
另外,計算處理部22是進行對複數之作業資訊算出單位作業時間之處理。亦即,在本例,計算處理部22是對9個作業資訊分別算出單位作業時間。
另外,顯示部24是以時間為橫軸、以生產單位之 數量為縱軸,而將對複數之作業資訊所算出之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予以圖表化顯示。在此,顯示部24是將9個單位作業時間依時間而區分,將各時間之單位作業時間之數量予以圖表化顯示。
以下,說明本例之在評價裝置20進行之處理(Pr2a)之詳細。
在本例,首先,由接收部21接收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10發送之複數之作業資訊(步驟S31)。各作業資訊是包含作業時間及與其具有對應關係之作業員1X、1Y、1Z和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種~C種)之資訊。
然後,在此,延續於步驟S31之後,將接收部21所接收之複數之作業資訊保存在記憶裝置207(步驟S32)。關於步驟S32之進行方式,舉例來說是由人來確認顯示部202之畫面並使用輸入部201而進行預定之操作的情況、或安裝有當接收部21接收則自動進行保存作業之程式的情況等。
在步驟S32之後,從記憶裝置207取出1個作業資訊(步驟S33)。步驟S33可以是由人來確認顯示部202之畫面並使用輸入部201進行預定之操作而從記憶裝置207取出1個作業資訊的情況、或遵循預定之程式而從記憶裝置207取出任意之作業資訊的情況等。
之後,進行由在步驟S33取出之作業資訊來算出單位作業時間之處理(步驟S34)。步驟S34是藉由計算處理部22而進行。附帶一提,因為單位作業時間之求取方法是與上述之實施形態相同,故在此是省略其說明。然後,與 上述之實施形態相同樣,在步驟S34之後是進行將所算出之單位作業時間記憶之處理(步驟S35)。在此,步驟S35是如圖9所示,令各單位作業時間是以與算出該單位作業時間所使用之作業資訊之作業員1X~1Z及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C種)之資訊具有對應關係之狀態而記憶。
然後,在本例,延續於步驟S35之後,進行判斷記憶裝置207是否保存有其他之作業資訊之處理(步驟S36)。當步驟S36為「是」的情況下,亦即在記憶裝置207不具有其他之作業資訊的情況下,實行下個步驟S37。另一方面,當步驟S36為「否」的情況下,亦即在記憶裝置207殘留有其他之作業資訊的情況下,則再度進行步驟S33之處理。附帶一提,關於步驟S36之進行方式,舉例來說是藉由預定之程式來判斷記憶裝置207是否具有其他之作業資訊的情況、或由人透過顯示部202之畫面來確認記憶裝置207是否具有其他之作業資訊的情況等。
步驟S37是將由複數之作業資訊分別獲得之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予以圖表化顯示之處理。
在本例是對9個作業資訊實行步驟S33~S36。然後,將所記錄之9個單位作業時間予以圖表化顯示(步驟S37),藉此,可視覺性地容易地理解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
更具體而言,在本例,舉例來說,如圖9所示地將9個單位作業時間整理成表而記錄。在此,包含9個單位作業時間之資訊是整理成9列3行之表。第1行是顯示作業員之欄位。於第1行顯示有用於表示作業員1X~1Z之任一者之 資訊。第2行是顯示製造之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之欄位。於2行顯示有用於表示附端子電線90之種類(A~C種)之任一者之資訊。第3行是儲存有與該列之第1行及第2行對應之單位作業時間。亦即,該列之第1行之作業員進行該列之第2行之種類之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而獲得作業資訊,將由該作業資訊獲得之單位作業時間儲存在該列之第3行。
舉例來說,在圖9所示之例,於第1列第3行儲存之單位作業時間是由作業員1X進行A種之附端子電線90之製造作業而獲得之作業資訊來算出。附帶一提,單位作業時間之單位可以是秒(s)或鐘頭(h)等。
然後,在本例,藉由步驟S37,顯示部24是將9個單位作業時間依時間而區分,將各時間之單位作業時間之數量(亦即生產單位之數量)予以圖表化顯示。在此,於圖10顯示有藉由顯示部24而顯示之圖表之一例。在本例,如圖10所示,由複數之作業資訊獲得之單位作業時間是依橫軸之時間而區分,該時間之單位作業時間之數量(生產單位之數量)是以縱軸顯示。因此,可視覺性地容易地把握複數之單位作業時間之平均值及偏差。
<應用例>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是以進行作業W3之時序來作為預定之作業時序,但亦能以進行作業W1、W2、W4、W5之其中1者之時序來代替。另外,亦可以是求出從n減去m之數值之絕對值來作為加工次數。
附帶一提,與本發明相關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 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評價裝置及製造作業評價系統亦可以是在各請求項所記載之發明範圍內將以上顯示之實施形態、變形例及應用例自由組合而構成,或將實施形態、變形例及應用例適宜地變形或省略一部分而構成。
1‧‧‧作業員
10‧‧‧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
11‧‧‧壓合部
12‧‧‧輸出部
13‧‧‧資訊取得部
14‧‧‧第一記憶部
15‧‧‧發送部
21‧‧‧接收部
22‧‧‧計算處理部
23‧‧‧第二記憶部
24‧‧‧顯示部
100‧‧‧製造作業評價系統
101‧‧‧壓合側裝置
102‧‧‧資訊處理側裝置
111‧‧‧壓合台
112‧‧‧推壓部
113‧‧‧昇降機構
114‧‧‧踏板開關

Claims (8)

  1. 一種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該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是將藉由1次製造作業而獲得之在電線之端部壓合有壓合端子之附端子電線,藉由進行複數次前述製造作業而連續地製造複數個;其具備:第一工程,取得作業資訊,該作業資訊是基於前述複數次製造作業中第n次的前述製造作業中預定作業時序之時間及第m次的前述製造作業中預定作業時序之時間;第二工程,將由前述作業資訊獲得之從前述第n次的前述製造作業中預定作業時序至前述第m次前述製造作業中預定作業時序為止的作業時間,除以從前述m減去前述n之加工次數,算出1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2. 如請求項1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作業時序是於前述電線之端部之壓合前述壓合端子之時序。
  3. 如請求項1或2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n是2。
  4. 如請求項1或2之附端子電線製造方法中製造作業的評 價方法,其中前述m是10。
  5. 一種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具有:壓合部,可將壓合端子壓合於電線之端部;輸出部,以前述壓合部進行壓合之時序,將壓合訊號輸出;資訊取得部,基於從前述輸出部輸出之前述壓合訊號,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之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記憶部,記憶前述作業資訊;發送部,可將前述記憶部之前述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發送;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6. 一種評價裝置,具有:接收部,可接收基於複數次壓合中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該作業資訊是從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發送之資訊,該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是藉由進行複數次之將壓合端子壓合於電線端部之作業而連續地製造複數個附端子電線;計算處理部,將由前述作業資訊獲得之從前述第n次壓合至前述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除以從前述m減去前述n之加工次數,算出1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 記憶部,記憶由前述計算處理部獲得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顯示部,顯示前述記憶部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7. 如請求項6之評價裝置,其中前述作業資訊是當一作業員使用前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而進行1種類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製造作業的情況下求出之一生產單位之資訊;前述接收部可接收前述作業員及前述附端子電線之種類之至少其中一者不同之複數前述作業資訊,前述計算處理部進行對前述複數之作業資訊算出前述單位作業時間之處理;前述顯示部是以時間為橫軸、以前述生產單位之數量為縱軸,而將對前述複數之作業資訊所算出之複數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予以圖表化顯示。
  8. 一種製造作業評價系統,具有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與評價裝置;前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具有:壓合部,可將壓合端子壓合於電線之端部;輸出部,以前述壓合部進行壓合之時序,將壓合訊號輸出;資訊取得部,基於從前述輸出部輸出之前述壓合訊號,取得基於複數次壓合中第n次之時間及第m次之時間的作業資訊; 第一記憶部,記憶前述作業資訊;發送部,可將前述第一記憶部之前述作業資訊往外部之裝置發送;前述評價裝置具有:接收部,可接收從前述附端子電線壓合裝置之前述發送部發送之前述作業資訊;計算處理部,將由前述接收部之前述作業資訊獲得之從前述第n次壓合至前述第m次壓合為止的作業時間,除以從前述m減去前述n之加工次數,算出1個前述附端子電線之單位作業時間;第二記憶部,記憶由前述計算處理部獲得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顯示部,顯示前述第二記憶部之前述單位作業時間;前述n及前述m是正整數;前述m比前述n還大;前述n是2以上之數值。
TW105112962A 2015-05-12 2016-04-26 Evalu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ork in terminal-attached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erminal-attached electric wire pressure-bond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work evaluation system TWI602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7202A JP2016213110A (ja) 2015-05-12 2015-05-12 端子付電線製造方法における製造作業の評価方法、端子付電線圧着装置、評価装置及び製造作業評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6742A TW201706742A (zh) 2017-02-16
TWI602041B true TWI602041B (zh) 2017-10-11

Family

ID=5724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962A TWI602041B (zh) 2015-05-12 2016-04-26 Evalu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ork in terminal-attached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erminal-attached electric wire pressure-bond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work evalu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213110A (zh)
TW (1) TWI602041B (zh)
WO (1) WO201618179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851B (zh) * 2007-01-16 2011-12-21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端子压接方法、端子压接装置以及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
CN103069660A (zh) * 2010-08-06 2013-04-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具有端子的电线及连接器
CN104335423A (zh) * 2012-05-23 2015-02-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电线、其制造方法及夹具
CN102948022B (zh) * 2010-06-16 2015-02-25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多线式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多二线式压接电线制造方法、多线式电线进给装置、端子压接方法和端子压接装置
CN104577626A (zh) * 2013-10-17 2015-04-29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端子输送装置、端子压接机及其执行器、压接线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11000A (ja) * 2012-02-28 2013-10-10 Sharp Corp 携帯型端末装置
JP5975704B2 (ja) * 2012-04-10 2016-08-23 曙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作業の指標表示装置とその装置を用いた作業の指標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851B (zh) * 2007-01-16 2011-12-21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端子压接方法、端子压接装置以及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
CN102948022B (zh) * 2010-06-16 2015-02-25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多线式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多二线式压接电线制造方法、多线式电线进给装置、端子压接方法和端子压接装置
CN103069660A (zh) * 2010-08-06 2013-04-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具有端子的电线及连接器
CN104335423A (zh) * 2012-05-23 2015-02-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电线、其制造方法及夹具
CN104577626A (zh) * 2013-10-17 2015-04-29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端子输送装置、端子压接机及其执行器、压接线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1790A1 (ja) 2016-11-17
JP2016213110A (ja) 2016-12-15
TW201706742A (zh)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4740B2 (ja) 圧着接続端子の圧着品質決定方法
CN107921522B (zh) 液压压接机工具
CN103250309B (zh) 具有压接质量监测系统的压接设备
WO2017094422A1 (ja) 監視装置、監視システム、監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3033459A (ja) 異常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異常監視方法
JP6013847B2 (ja) 端子圧着状態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TWI602041B (zh) Evalu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ork in terminal-attached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erminal-attached electric wire pressure-bond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work evaluation system
JP2019135467A (ja) 故障診断システム
EP1870720B1 (en) Terminal crimped state testing method
JP4070705B2 (ja) 端子圧着不良検出装置
JP3627212B2 (ja) 端子圧着状態判別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加締め型の摩耗状態検出方法
JP5909414B2 (ja) 加工機におけるピンチング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ピンチング位置検出方法
JP7360925B2 (ja) 分析システム
JP5959005B2 (ja) 端子圧着装置の圧力センサ取付構造とそれを用いた圧着力検査方法
US870628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agnosing operating states of a production facility
JP4469157B2 (ja) 端子圧着不良検出装置
CN109075518B (zh) 压接监测系统
JP7008552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23040B1 (ko) 단자 압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자 압착방법
US201500661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reporting manufacturing data in a spreadsheet format
TWI544297B (zh) 顯示系統
EP4212976A1 (en) Wiring assistance system
JP2006056261A (ja) モニタリング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US20230111247A1 (en) Wiring assistance system
CN108123349A (zh) 一种端子压接装置及一种端子压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