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6950B - 指向性錄音模組 - Google Patents

指向性錄音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6950B
TWI596950B TW105103435A TW105103435A TWI596950B TW I596950 B TWI596950 B TW I596950B TW 105103435 A TW105103435 A TW 105103435A TW 105103435 A TW105103435 A TW 105103435A TW I596950 B TWI596950 B TW I5969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pertures
recording module
injecting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9603A (zh
Inventor
小迪 王
洪銘佑
王文弘
Original Assignee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3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6950B/zh
Priority to US15/139,348 priority patent/US9743176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729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9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6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69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H04R1/34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f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0Combinations of transducers with horns, e.g. with mechanical matching means, i.e. front-loaded ho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Multimedia (AREA)

Description

指向性錄音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錄音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指向性錄音模組。
現有的電子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等在外殼內大多設置有收錄音訊的麥克風。然而,外殼具有隔絕聲音的效果,使得設置在外殼內的麥克風不易接收到所有的音訊。由於指向性麥克風(directional Microphone)能夠清楚接收某特定方向上的聲音,並抑制環境噪音,因此被廣為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等電子裝置上。
然而,指向性麥克風需在開放空間中才能具有較佳的錄音效能,倘若將指向性麥克風安裝設在電子裝置的內部,來自外界的聲波便容易受到外殼的干擾,進而降低指向性麥克風的錄音品質。因此,常見的指向性麥克風大多是外接於電子裝置以作使用,藉以確保其錄音品質。有鑑於此,如何整合指向性麥克風於電子裝置的外殼,並維持良好的錄音品質,業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指向性錄音模組,其能具有良好的錄音品質。
本發明提出一種指向性錄音模組,其包括收音殼體、複數入音孔隙以及收音元件。收音殼體面圍出腔室。腔室相對二端分別形成有入音口及固定端。入音口與固定端相互連通。這些入音孔隙開設於收音殼體一面且相對應於腔室。這些入音孔隙之延伸方向與收音殼體之入音口呈夾角配置型態。收音元件設置於收音殼體之固定端,其中收音元件用以收錄自入音口與這些入音孔隙進入腔室的音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固定端為出音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任兩相鄰的入音孔隙之間的間距互為相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任兩相鄰的入音孔隙之間的間距互不相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相對靠近收音元件的其中一個入音孔隙的開口截面積小於或等於相對遠離該收音元件的另一個入音孔隙的開口截面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腔室具有垂直於這些入音孔隙之延伸方向的多個截面。相對靠近收音元件的其中一個截面的面積小於或等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的另一個截面的面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個入音孔隙與收音元件分別相距不等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收音殼體區分為相鄰接的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第一區域位於收音元件與第二區域之間,且位於第一區域內的這些入音孔隙的數量小於位於第二區域內的其他些入音孔隙的數量。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指向性錄音模組是透過收音殼體上面圍出至少一個腔室,並且在收音殼體一面開設有複數入音孔隙。入音口與收音元件分別位於腔室二端,其中這些入音孔隙排列於入音口與收音元件之間,且這些入音孔隙與入音口連通於腔室。因此,來自外界的聲波能自入音口與這些入音孔隙進入腔室,並透過這些入音孔隙濾除雜訊後被收音元件所收錄,藉以提高錄音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指向性錄音模組100包括第一收音殼體110、複數第一入音孔隙120以及第一收音元件130。第一收音殼體110可以是由金屬、塑膠、壓克力、複合材料或其他適用的材質所構成,其中第一收音殼體110例如是電子裝置的外殼的部分。換言之,本實施例的第一收音殼體110能與電子裝置的外殼整合為一體。
第一收音殼體110面圍出第一腔室111,其中第一腔室111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第一入音口112及第一固定端113,第一入音口112與第一腔室111相連通,且第一固定端113可為與第一腔室111相連通的第一出音孔114。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開設於第一收音殼體110的表面115上,且相對應於第一腔室111。表面115與第一入音口112所在的表面116互為垂直。另一方面,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之延伸方向D1與第一收音殼體110之第一入音口112呈夾角配置型態,本實施例是以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之延伸方向D1垂直於第一收音殼體110之第一入音口112作說明,但不以此為限。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與第一腔室111相連通,且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排列於第一入音口112與第一固定端113(或第一出音孔114)之間。在本實施例中,任兩相鄰的第一入音孔隙120之間的間距可互為相同。在其他實施例中,任兩相鄰的第一入音孔隙之間的間距可互不相同,本發明對於任兩相鄰的第一入音孔隙之間的間距不多作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收音元件130設置於第一收音殼體110之第一固定端113(或第一出音孔114),並與第一入音口112相對。詳細而言,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在第一收音殼體110的表面115上構成指向性圖案(directivity pattern),自第一收音殼體110的表面115鄰近第一入音口112的一側排列至第一收音殼體110的表面115鄰近第一出音孔114的另一側,並且各個第一入音孔隙120與第一收音元件130分別相距不等間距。如此排列下,可透過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控制指向性錄音模組100於特定角度或方向上的收音靈敏度,因而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另一方面,外界的聲波不僅可自第一入音口112進入第一腔室111,也可通過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進入第一腔室111,最後被第一收音元件130所收錄。由於外界的聲波通過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進入第一腔室111的時間各不相同,因此能延遲聲波到達第一收音元件130的時間,進而產生建設性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及破壞性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也就是說,透過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在第一收音殼體110的表面115上構成指向性圖案(directivity pattern),指向性錄音模組100能控制進入第一腔室111內的聲波的干涉,以於雜訊濾除後由第一收音元件130所收錄,進而提高錄音品質。
如圖1所示,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的開口呈四邊形,且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的開口截面積自第一入音口112朝向第一收音元件130漸縮,即相對靠近第一收音元件130的其中一個第一入音孔隙120的開口截面積會小於相對遠離第一收音元件130的另一個第一入音孔隙120的開口截面積。透過控制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的開口截面積的大小,可用以決定收錄所得的音訊的頻率之組成。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第一腔室111具有垂直於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之延伸方向D1的多個截面,相對靠近第一收音元件130的其中一個截面的面積小於相對遠離第一收音元件130的另一個截面的面積。
通常而言,第一收音元件130電性連接於電路板(未繪示),並透過電路板(未繪示)電性連接於音訊處理單元(未繪示),其中音訊處理單元(未繪示)透過電路板(未繪示)電性連接於音訊儲存單元(未繪示)。藉此,第一收音元件130收錄所得的音訊便能透過電路板(未繪示)傳輸至音訊處理單元(未繪示),並於音訊處理完成後透過電路板(未繪示)傳輸至音訊儲存單元(未繪示)加以儲存。
以下將列舉其他實施例以作為說明。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的示意圖。請參考圖2,本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100A與第一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100大致相似,兩者之間差異在於:指向性錄音模組100A例如是雙指向性錄音模組,衍生自指向性錄音模組100的設計。詳細而言,指向性錄音模組100A還包括第二收音殼體140、複數第二入音孔隙150與第二收音元件160。第二收音殼體140與第一收音殼體110並列設置,且能與電子裝置的外殼整合為一體。第二收音殼體140面圍出第二腔室141,其中第二腔室141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第二入音口142及第二固定端143,第二入音口142與第二腔室141相連通,且第二固定端143可為與第二腔室141相連通的第二出音孔144。
如圖2所示,第二出音孔144與第一入音孔112位於同一側,且第二入音口142與第一收音元件130位於同一側。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開設於第二收音殼體140的表面145上,且相對應於第二腔室141而相互連通。表面145與第二入音口142所在的表面146互為垂直。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在第二收音殼體140的表面145上所構成的指向性圖案與這些第一入音孔隙120在第一收音殼體110的表面115上所構成的指向性圖案相同或相似,但兩者的排列方向互為相反。換言之,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的開口截面積自第二入音口142朝向第二收音元件160漸縮,且第二腔室141具有垂直於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之延伸方向D2的多個截面,相對靠近第二收音元件160的其中一個截面的面積小於相對遠離第二收音元件160的另一個截面的面積。
第二收音元件160設置於第二收音殼體110之第二固定端143(或第二出音孔144),並與第二入音口142相對。外界的聲波不僅可自第二入音口142進入第一腔室111,也可通過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進入第二腔室141,最後被第二收音元件160所收錄。由於外界的聲波通過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進入第二腔室141的時間各不相同,因此能延遲聲波到達第二收音元件160的時間,進而產生建設性干涉及破壞性干涉。也就是說,透過這些第二入音孔隙150在第二收音殼體140的表面145上構成指向性圖案(directivity pattern),指向性錄音模組100A能控制進入第二腔室141內的聲波的干涉,以於雜訊濾除後由第二收音元件160所收錄,進而提高錄音品質。
如圖2所示,第一入音口112與第二入音口142位於相對兩側,因此指向性錄音模組100A可分別用以收集來自兩相反方向的聲波,使得來自各個方向的聲波由對應的第一收音元件130所收錄,或者是由對應的第二收音元件160所收錄。
圖3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的示意圖。請參考圖3,本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100B與第二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100A大致相似,兩者之間差異在於:指向性錄音模組100B的第一收音殼體110與第二收音殼體140對稱設置,且兩者之間保有間距。另一方面,第一收音元件130正對第二收音元件160。
圖4A至圖4F是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收音殼體上的入音孔隙的配置示意圖。如圖4A所示,收音殼體110a上的這些入音孔隙120a的開口呈圓形,其中收音殼體110a可區分為相鄰接的第一區域111a與第二區域112a,且第一區域111a位於收音元件130a與第二區域112a之間。位於第一區域111a內的這些入音孔隙120a的數量小於位於第二區域112a內的其他些入音孔隙120a的數量。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音孔隙的開口可呈橢圓形或其他多邊形。
如圖4B所示,收音殼體110b上的這些入音孔隙120b的開口呈橢圓形,其中收音殼體110b可區分為相鄰接的第一區域111b與第二區域112b,且第一區域111b位於收音元件130b與第二區域112b之間。詳細而言,位於第一區域111b內的這些入音孔隙120b的開口截面積小於位於第二區域112b內的其他些入音孔隙120b的開口截面積,其中又以最遠離收音元件130b的入音孔隙120b的開口截面積最大。另一方面,任兩相鄰的入音孔隙120b之間的間距例如是互為相同。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音孔隙的開口可呈圓形或其他多邊形。
如圖4C所示,收音殼體110c上的這些入音孔隙120c的開口呈四邊形,其中相對靠近收音元件130c的其中一個入音孔隙120c的開口截面積小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130c的另一個入音孔隙120c的開口截面積,且任兩相鄰的入音孔隙120c之間的間距互不相同。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音孔隙的開口可呈圓形、橢圓形或其他多邊形。
如圖4D所示,收音殼體110d上的這些入音孔隙120d的開口呈四邊形,其中相對靠近收音元件130d的其中一個入音孔隙120d的開口截面積等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130d的另一個入音孔隙120d的開口截面積,且任兩相鄰的入音孔隙120d之間的間距互為相同。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音孔隙的開口可呈圓形、橢圓形或其他多邊形。
如圖4E所示,收音殼體110e上的這些入音孔隙120e的開口呈四邊形,相對靠近收音元件130e的其中一個入音孔隙120e的開口截面積小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130e的另一個入音孔隙120e的開口截面積,且任兩相鄰的入音孔隙120e之間的間距互為相同。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音孔隙的開口可呈圓形、橢圓形或其他多邊形。
如圖4F所示,收音殼體110f上的這些入音孔隙120f的開口呈菱形,其中收音殼體110f可區分為相鄰接的第一區域111f與第二區域112f,且第一區域111f位於收音元件130f與第二區域112f之間。位於第一區域111f內的這些入音孔隙120f的開口截面積的總和小於位於第二區域112f內的其他些入音孔隙120f的開口截面積的總和。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音孔隙的開口可呈圓形、橢圓形或其他多邊形。
圖5A至圖5D是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收音殼體的腔室的截面示意圖。如圖5A所示,收音殼體110g上的腔室111g具有多個平形於入音口112g的截面,相對靠近收音元件130g的其中一個截面的面積等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130g的另一個截面的面積。如圖5B所示,收音殼體110h上的腔室111h具有多個平形於入音口112h的截面,相對靠近收音元件130h的其中一個截面的面積小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130h的另一個截面的面積。另一方面,腔室111h的內壁面呈弧線形。如圖5C所示,收音殼體110i上的腔室111i具有多個平形於入音口112i的截面,相對靠近收音元件130i的其中一個截面的面積小於相對遠離收音元件130i的另一個截面的面積。另一方面,腔室111i的內壁面呈直線形。如圖5D所示,收音殼體110j上的腔室111j具有多個平形於入音口112j的截面,其中收音殼體110j可區分為相鄰接的第一區域113j與第二區域114j,且第一區域113j位於收音元件130j與第二區域114j之間。位於第二區域114j內的這些截面的面積互為相等,而位於第一區域113j內的其他些截面自入音口112j朝收音元件130j漸縮。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指向性錄音模組是透過收音殼體上面圍出至少一個腔室,並且在收音殼體一面開設有複數入音孔隙。入音口與收音元件分別位於腔室二端,其中這些入音孔隙排列於入音口與收音元件之間,且這些入音孔隙與入音口連通於腔室。因此,來自外界的聲波能自入音口與這些入音孔隙進入腔室,並透過這些入音孔隙濾除雜訊後被收音元件所收錄,藉以提高錄音品質。另一方面,本發明可將收音殼體與電子裝置的外殼整合 為一體,並安裝收音元件於收音殼體的腔室的一端。相較於現有技術將指向性麥克風外接於電子裝置而言,本發明可透過排列於收音殼體上的入音孔隙來降低電子裝置的外殼對聲波的干擾,進而維持其錄音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指向性錄音模組
110‧‧‧第一收音殼體
110a~110j‧‧‧收音殼體
111‧‧‧第一腔室
111a、111b、111f、113j‧‧‧第一區域
111g~111j‧‧‧腔室
112‧‧‧第一入音口
112a、112b、112f、114j‧‧‧第二區域
112g~112j‧‧‧入音口
113‧‧‧第一固定端
114‧‧‧第一出音孔
115、116、145、146‧‧‧表面
120‧‧‧第一入音孔隙
120a~120f‧‧‧入音孔隙
130‧‧‧第一收音元件
130a~130j‧‧‧收音元件
140‧‧‧第二收音殼體
141‧‧‧第二腔室
142‧‧‧第二入音口
143‧‧‧第二固定端
144‧‧‧第二出音孔
150‧‧‧第二入音孔隙
160‧‧‧第二收音元件
D1、D2‧‧‧延伸方向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指向性錄音模組的示意圖。 圖4A至圖4F是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收音殼體上的入音孔隙的配置示意圖。 圖5A至圖5D是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收音殼體的腔室的截面示意圖。
100:指向性錄音模組 110:第一收音殼體 111:第一腔室 112:第一入音口 113:第一固定端 114:第一出音孔 115、116:表面 120:第一入音孔隙 130:第一收音元件 D1:延伸方向

Claims (8)

  1. 一種指向性錄音模組,包括:一收音殼體,面圍出一腔室,該腔室相對二端分別形成有一入音口及一固定端,該入音口與該固定端相互連通;複數入音孔隙,開設於該收音殼體一面且相對應於該腔室,該些入音孔隙之延伸方向與該收音殼體之該入音口呈一夾角配置型態,且該些入音孔隙排列於該入音口與該固定端之間;一收音元件,設置於該收音殼體之該固定端,其中該收音元件用以收錄自該入音口與該些入音孔隙進入該腔室的音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該固定端為一出音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任兩相鄰的該些入音孔隙之間的間距互為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任兩相鄰的該些入音孔隙之間的間距互不相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相對靠近該收音元件的一該入音孔隙的開口截面積小於或等於相對遠離該收音元件的另一該入音孔隙的開口截面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該腔室具有垂直於該些入音孔隙之延伸方向的多個截面,相對靠近該收音元件的一該截面的面積小於或等於相對遠離該收音元件的另一該截面的面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各該入音孔隙與該收音元件分別相距不等間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向性錄音模組,其中該收音殼體區分為相鄰接的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位於該收音元件與該第二區域之間,且位於該第一區域內的該些入音孔隙的數量小於位於該第二區域內的其他該些入音孔隙的數量。
TW105103435A 2016-02-03 2016-02-03 指向性錄音模組 TWI596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3435A TWI596950B (zh) 2016-02-03 2016-02-03 指向性錄音模組
US15/139,348 US9743176B1 (en) 2016-02-03 2016-04-27 Directional sound recording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3435A TWI596950B (zh) 2016-02-03 2016-02-03 指向性錄音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603A TW201729603A (zh) 2017-08-16
TWI596950B true TWI596950B (zh) 2017-08-21

Family

ID=5938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435A TWI596950B (zh) 2016-02-03 2016-02-03 指向性錄音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743176B1 (zh)
TW (1) TWI59695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3770A1 (en) * 2006-07-17 2008-01-17 Fortemedia, Inc. microphone array in housing receiving sound via guide tube
US20080199034A1 (en) * 2007-02-20 2008-08-21 Fortemedia, Inc. Device with acoustic guard
CN1882194B (zh) * 2005-05-20 2011-01-26 美商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多个麦克风的模块
CN102395066A (zh) * 2011-11-10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拾音的麦克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1352B2 (ja) * 1985-11-19 1994-10-12 株式会社オ−デイオテクニカ 狭指向性マイクロホン
DE19706074C1 (de) * 1997-02-17 1998-06-25 Sennheiser Electronic Richtmikrofon, insbesondere mit symmetrischer Richtwirkung
JP4301372B2 (ja) * 2005-04-01 2009-07-22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音響管、指向性マイクロホンおよび音響管の製造方法
JP4505035B1 (ja) * 2009-06-02 2010-07-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テレオ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JP5534851B2 (ja) * 2010-02-17 2014-07-02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狭指向性マイクロホン
JP5554640B2 (ja) * 2010-06-11 2014-07-23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狭指向性マイクロホン
JP5606194B2 (ja) * 2010-07-14 2014-10-15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狭指向性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JP5660299B2 (ja) 2010-09-30 2015-01-2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ポータブル録音装置
US9191738B2 (en) * 2010-12-21 2015-11-17 Nippon Tel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Sound enhancement method, device,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630872B2 (ja) * 2011-04-15 2014-11-26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狭指向性マイクロホン
JP5627014B2 (ja) * 2011-08-09 2014-11-19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狭指向性マイクロホン
TWM475116U (zh) 2013-11-27 2014-03-21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可變換指向性的麥克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2194B (zh) * 2005-05-20 2011-01-26 美商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多个麦克风的模块
US20080013770A1 (en) * 2006-07-17 2008-01-17 Fortemedia, Inc. microphone array in housing receiving sound via guide tube
US20080199034A1 (en) * 2007-02-20 2008-08-21 Fortemedia, Inc. Device with acoustic guard
CN102395066A (zh) * 2011-11-10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拾音的麦克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23448A1 (en) 2017-08-03
TW201729603A (zh) 2017-08-16
US9743176B1 (en)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6194B2 (en) Grille and acoustic device
US8472647B2 (en) Package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double side mountable electrodes
US10284937B2 (en) Sound output and pickup device
US9154865B2 (en) Acoustic device
US7558396B2 (en) Microphone module at corner or edge of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034990A5 (zh)
JP2008072580A5 (zh)
US10252906B2 (en) Package for MEMS device and process
JP6918602B2 (ja) 集音装置
JP6057319B2 (ja) 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EP2803204B1 (en) Microphone module with and method for feedback suppression
JP2015518691A (ja) Memsマイクロフォンアセンブリおよびmemsマイクロフォン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TWI596950B (zh) 指向性錄音模組
US8774438B2 (en) Microphone unit and highly directional microphone
US10034080B2 (en) Speaker
JP2010187186A (ja) シリコンマイクロホンの実装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267221B2 (en) Sound box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I428026B (zh) 在電容式麥克風之外殼中形成聲孔的方法及電容式麥克風外殼
CN107302734A (zh) 指向性录音模组
KR102486291B1 (ko) 라우드 스피커 및 이를 구비한 음향 출력 장치
WO2021098014A1 (zh) 一种主动降噪声学单元及发声单体
US20180167744A1 (en) Transducer packaging
JP6880170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11240595B2 (en) Castellated cosmetic mesh stiffener for acoustic flow noise reduction
JP4428576B2 (ja) 受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