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482B - Lock sew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Lock sew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6482B
TWI576482B TW104121068A TW104121068A TWI576482B TW I576482 B TWI576482 B TW I576482B TW 104121068 A TW104121068 A TW 104121068A TW 104121068 A TW104121068 A TW 104121068A TW I576482 B TWI576482 B TW I5764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ver
hook
wire
spi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7551A (zh
Inventor
Eiichi Shomura
Original Assignee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27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7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4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2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e.g. oscill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6Devices for stopping drive when abnormal conditions occur, e.g. thread break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鎖縫機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鎖縫機,係能利用空氣力使線鉤線通過線鉤。
在鎖縫機中設置有複數個線鉤(looper),由於對於這些線鉤分別須要以各別的線鉤線穿過,故穿線作業會頗為繁雜。
又已知有使用壓縮空氣將線穿至中空的線鉤尖端的縫紉機。由於如此使用壓縮空氣進行穿線的動作,與縫製動作完全相異,因此有必要將縫紉機的各部位分別設定為適當的狀態以進行動作。例如:必需避免在開啟線鉤蓋的狀態下進行縫製。
專利文獻1揭示有在將用以使用壓縮空氣將線穿至中空的線鉤尖端的泵驅動及用以縫製的主軸驅動以單一馬達的離合器切換來進行的鎖縫機中,禁止穿線狀態及縫製狀態的異常切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63221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與穿線狀態及縫製狀態的切換動作相連動的檢測開關周邊構件的機構不僅變小而且複雜,組裝性差,又有造成成本上升的風險。這是起因於氣壓式穿線裝置本身並不只是管件的連結,而是包含有穿線狀態及縫製狀態間的切換機構的構造,並且這些構造集中在正面蓋下部的小空間中。若欲進一步在此配置與此切換機構相連動的檢測開關相關構 件,結果將成為細密而複雜的構成。特別是於前述的專利文獻1的狀況中,馬達的離合器機構亦配置於相同空間,因而更加複雜。
自前述理由,可得知專利文獻1的技術實現的可能性很低,於現實商品化的縫紉機中,並沒有發現具有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機構。商品化的縫紉機中,例如線鉤蓋的開閉檢測開關專用於此檢測而設置,利用穿線狀態及縫製狀態的切換旋鈕,成為旋鈕在穿線側時線鉤蓋不被關閉的構成。即由於穿線狀態中線鉤蓋不會關閉,因此線鉤蓋的開閉檢測開關發揮作用而讓縫紉機變得無法運作。但是如此的縫紉機中,由於線鉤蓋的開閉檢測開關作為專用而單獨設置,因此為了確保其設置空間而阻礙小型化,又增加零件個數而成為成本提高的原因。
本發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例,係提供能夠透過單一開關進行檢測穿線狀態與縫製狀態的切換以及檢測線鉤蓋的開閉的構造簡單的鎖縫機。
實施例1:本發明的一個以上的實施例係為提供一種鎖縫機,包含:搖桿部,經設置而在主軸的旋轉為許可的狀態下係停止於許可位置,而在該主軸的旋轉為不許可的狀態下係自該許可位置而位移至搖動位置,藉此而在預定範圍內樞轉;開關,切換作為驅動該主軸的馬達的許可驅動及不許可驅動;檢測桿,經設置為將與該搖桿部的樞轉中心延伸的方向為相異的方向所延伸的樞轉中心予以作為中心而得以樞轉,而使該開關在使該馬達為許可驅動的狀態的許可作動位置及使該馬達為不許可驅動的狀態的不許可作動位置之間樞轉;檢測桿彈簧,對該檢測桿朝向該不許可作動位置予以施力;蓋檢測軸,沿該搖桿部的樞轉中心延伸的方向而延伸設置,鄰接該檢測桿而使該檢測桿得以在自該不許可作動位置直至能夠被移動到該許可作動位置的位置而進行移動;蓋檢測軸彈簧,對該蓋檢測軸朝遠離該檢測桿的方向予以 施力;線鉤蓋,設置為覆蓋線鉤的至少一部分而可自由開闔;推壓部,與該線鉤蓋一體地移動,於該線鉤蓋位於關閉位置時對該蓋檢測軸朝接近該檢測桿的方向予以推壓;線鉤蓋彈簧,對該線鉤蓋予以施力,而在該線鉤蓋的關閉狀態下使該蓋檢測軸抵抗該蓋檢測軸彈簧的施力及該檢測桿彈簧的施力而移動,將該檢測桿自該不許可作動位置移動至該許可作動位置;以及作動限制部,係依照該搖桿部的位置而限制該檢測桿的作動,而於該搖桿部為位於該許可位置的狀況下使該檢測桿能夠樞轉至該許可作動位置,且於該搖桿部不位於該許可位置的狀況下無法樞轉至該作動允許位置。
實施例2:本發明的一個以上的實施例係為一種如前述實施例1所述之鎖縫機,更包含:至少一個線鉤,具有承接線鉤線的承接口,以及具有供該線鉤線插設通過的中空結構;線插入口,供插設通過該線鉤的該線鉤線插入;線鉤導管,將插入該線插入口的該線鉤線引導至該承接口;滑管,位在該線鉤導管與該承接口之間,該滑管一端係自由滑動地嵌合於該線鉤導管,且另一端係設置為在一穿線位置以及一實施縫紉位置之間而可移動,該穿線位置係為連接於該承接口,該實施縫紉位置係為與該承接口相間隔;滑動構件,支承該滑管且係為與該滑管一同地在該穿線位置與該實施縫紉位置之間移動,該滑動構件具有長孔部及廣孔部,該長孔部沿著該移動的方向延伸,該廣孔部係經形成而連接於該長孔部並且形成的寬度較該長孔部的寬度為寬;滑動構件彈簧,對該滑動構件與該滑管朝向該承接口側予以施力;主軸,係受旋轉驅動;主軸固定板,固定於該主軸,該主軸固定板於與該穿線相位相當的外周位置具有切口,該穿線相位係為使該承接口與該滑管的該另一端為相連接的位置;第一軸,係為軸狀的構件,該第一軸的一端移動地設置於接合位置與收回位置之間,而於該接合位置為與該切口接合而使該主軸固定於該穿線相位,以及於該收回位置為 與該主軸固定板完全分離,該第一軸的另一端具有小徑部與大徑部,分別與該滑動構件的該長孔部及該廣孔部相接合,藉由該小徑部及該大徑部與該長孔部及該廣孔部的接合,而使該滑動構件的位置分別維持於該穿線位置與該實施縫紉位置;第二軸,經設置而沿著該第一軸的軸線方向而得以相對地移動;軸彈簧,係將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朝互相分離的方向施力;軸銷,設置於該第二軸而自該第二軸突出,或者與該第二軸相接合而得以一體地移動於該第二軸的軸線方向;接合部,設置於該第一軸,該接合部與該軸銷及/或該第二軸相接合,而承受使該第一軸往該主軸固定板側移動的力量,其中該搖桿部具有主軸固定作動臂部及切換限制部,該主軸固定作動臂部設置有與該軸銷接合的軸銷接合部或是該軸銷,該切換限制部與該主軸固定作動臂部能夠一體地樞轉;主軸固定作動彈簧,根據藉由該搖桿部的樞旋轉作而越過中立點,而將施力方向切換於該搖桿部的樞轉方向的兩個方向;切換操作部,經設置而得以受使用者所操作;切換連動部,具有接合部及滑動構件接合部,該接合部與該切換限制部接合,而透過該切換操作部被操作而動作,而使該搖桿部搖動,該滑動構件接合部與滑動構件為可接合,以透過該切換操作部被操作至實施縫紉位置側而使該滑動構件的位置移動至該實施縫紉位置。
通過本發明的一個以上的實施例,能夠提供能夠透過單一開關進行檢測穿線狀態與縫製狀態的切換以及檢測線鉤蓋的開閉的構造簡單的鎖縫機。
A‧‧‧線鉤部
B‧‧‧空氣流路切換機構
C‧‧‧線鉤線通路
D‧‧‧主軸固定機構
E‧‧‧安全機構
1‧‧‧上線鉤
1a‧‧‧上線鉤承接口
1b‧‧‧管狀構件
1c‧‧‧上線鉤尖端
2‧‧‧下線鉤
2a‧‧‧下線鉤承接口
2b‧‧‧管狀構件
2c‧‧‧下線鉤尖端
3‧‧‧線鉤天秤
3a‧‧‧上線鉤線孔
3b‧‧‧下線鉤線孔
4‧‧‧滑管
4a‧‧‧法蘭部
4b‧‧‧滑管的一端
4c‧‧‧滑管的另一端
5‧‧‧滑管彈簧
6‧‧‧滑動板
6a‧‧‧U槽
6b、6c‧‧‧圓孔
6d‧‧‧長孔
6e‧‧‧寬孔部
6f‧‧‧長孔部
6g‧‧‧板銷
6h‧‧‧異形長孔
7‧‧‧線鉤管支撐板
7a、7b‧‧‧通孔
7c、7e‧‧‧右側面孔
7d、7f‧‧‧左側面孔
8‧‧‧支撐板軸
9、15、17、66、74、78、82d‧‧‧E形扣環
10‧‧‧支撐板軸彈簧
11‧‧‧螺絲
12‧‧‧上線鉤導管
12a‧‧‧直線部
12b‧‧‧上端擴張部
13‧‧‧下線鉤導管
13a‧‧‧直線部
13b‧‧‧上端擴張部
14‧‧‧滑動板支撐
14a‧‧‧E槽銷
14b‧‧‧圓孔
14c、14d‧‧‧通孔
14e‧‧‧圓弧形長孔
14f‧‧‧小孔
16‧‧‧主軸固定作動軸
19‧‧‧切換限制臂
19a‧‧‧銷
19b‧‧‧銷
20‧‧‧主軸固定作動臂
20a‧‧‧銷
20b‧‧‧軸銷接合部
21‧‧‧軸固定作動彈簧
22‧‧‧螺絲
23‧‧‧線鉤天秤引導
23a、23b‧‧‧圓孔
24‧‧‧主軸固定外軸
24a‧‧‧側面長孔
24b‧‧‧小徑部
24c‧‧‧大徑部
24d‧‧‧主軸固定外軸的一端
25‧‧‧固定內軸彈簧
26‧‧‧主軸固定內軸
27‧‧‧固定內軸銷
28‧‧‧主軸
29‧‧‧主軸固定板
29a‧‧‧切口
32‧‧‧微動開關
32a‧‧‧作動突起
32b‧‧‧螺絲
36‧‧‧管
44‧‧‧分支體
45‧‧‧線鉤選擇旋鈕
48a‧‧‧上線鉤線插入孔
48b‧‧‧下線鉤線插入孔
50‧‧‧分支台板
51‧‧‧螺絲
54a‧‧‧上線鉤線排出管
54b‧‧‧下線鉤線排出管
55‧‧‧單元基座
55a‧‧‧切換軸
57‧‧‧螺絲
58‧‧‧上線鉤線
59‧‧‧下線鉤線
61‧‧‧連動臂支撐
61a、61b‧‧‧凹部
61c‧‧‧螺絲
62‧‧‧切換連動臂
62a‧‧‧端孔部
62b‧‧‧臂
62c‧‧‧臂
62d‧‧‧臂
62e‧‧‧球狀突起
63‧‧‧墊圈
64‧‧‧穿線器切換旋鈕
65‧‧‧螺絲
71‧‧‧判別環
71a‧‧‧切口
71c‧‧‧螺絲
72‧‧‧蓋檢測台
72a‧‧‧固定軸
72b‧‧‧臂
72c‧‧‧臂
72d‧‧‧通孔
72e‧‧‧彈簧用鉤孔
72f‧‧‧螺絲
73‧‧‧檢測桿
73a‧‧‧貫通孔
73b‧‧‧端孔
73c‧‧‧臂
73d‧‧‧臂
73e‧‧‧臂
73f‧‧‧凸部
75‧‧‧檢測桿彈簧
76‧‧‧蓋檢測軸
76a‧‧‧左端
76b‧‧‧右端
77‧‧‧蓋檢測軸彈簧
79‧‧‧絕緣台
79a‧‧‧螺絲
81‧‧‧正面蓋
81a‧‧‧窗口
82‧‧‧線鉤蓋鉸鏈部
82a‧‧‧鉸鏈
82b‧‧‧鉸鏈軸
82c‧‧‧鉸鏈彈簧
82e‧‧‧鉸鏈切口
82f‧‧‧鉸鏈
83‧‧‧線鉤蓋
83a‧‧‧右側面突起
83b‧‧‧凸肋
84‧‧‧帶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鎖縫機的重點部位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線鉤線通路C周圍的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線鉤線通路C右端周圍的構成於滑動板支撐14經透視的狀態下的立體圖。
第4圖係線鉤線通路C的滑動板6附近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係線鉤線通路C的滑動板支撐14附近的分解立體圖。
第6圖係主軸固定機構D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係顯示本實施例的安全機構E的重點部位的分解立體圖。
第8圖係自第7圖中的箭頭G方向看向蓋檢測台72的立體圖。
第9圖係放大顯示線鉤蓋83的銷周圍的立體圖。
第10A圖係顯示可實施縫紉狀態而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及安全機構E的示意圖。
第10B圖係顯示可實施縫紉狀態而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之間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10C圖係顯示可實施縫紉狀態而線鉤蓋83蓋起的狀態下切換限制臂19的狀態的示意圖。
第11A圖係顯示將穿線器切換旋鈕64向逆時鐘方向旋轉中,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及安全機構E的示意圖。
第11B圖係顯示將穿線器切換旋鈕64向逆時鐘方向旋轉中,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11C圖係顯示將穿線器切換旋鈕64向逆時鐘方向旋轉中,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切換限制臂19的狀態的示意圖。
第12A圖係顯示完成穿線器狀態的切換時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及安全機構E的示意圖。
第12B圖係顯示完成穿線器狀態的切換時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主軸固定作動臂20與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12C圖係顯示完成穿線器狀態的切換時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切換限制臂19的狀態的示意圖。
以下參考圖式而說明本發明實施上的最佳實施方式。
(實施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鎖縫機的重點部位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線鉤線通路C周圍的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線鉤線通路C右端周圍的構成於滑動板支撐14經透視的狀態下的構成的立體圖。
第4圖係線鉤線通路C的滑動板6附近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係線鉤線通路C的滑動板支撐14附近的分解立體圖。
第6圖係主軸固定機構D的分解立體圖。
再者,包含第1圖至第6圖,以下顯示的各圖為示意圖,各部分的大小、形狀為了容易理解而予以適當放大顯示。
另外,以下的說明中,雖表示出具體的數值、形狀、材料而進行說明,但此部分能適當的進行變更。
另外,為了容易理解以及說明的方便上,第1圖中適當的使用箭頭所指示的前(或前方)、後(或背後、內側)、左、右、上、下的六個方向進行說明。但是,此些方向並非用於限定發明的構成。
本實施例中,為舉出具有兩個線鉤(上線鉤1,下線鉤2)的鎖縫機為例進行說明。但是,即使對於線鉤的穿線為一條或三條以上的狀況時也可利用本發明。
本實施例的鎖縫機,作為主要構成包含:於第1圖及第2圖中所示的線鉤部A、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線鉤線通路C、主軸固定機構D、以及安全機構E。再者,鎖縫機中其他雖具備有針或馬達等以及各種驅動機構,但說明予以省略。
線鉤部A包含:將通過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以及線鉤線通路C所送入的上線鉤線58與下線鉤線59予以承接的中空結構的上線鉤1與下線鉤2。上線鉤1與下線鉤2分別具有承接各線鉤線的上線鉤承接口1a與下線鉤承接口2a。上線鉤承接口1a通過管狀構件1b而連通至上線鉤尖端1c。下線鉤承接口2a通過管狀構件2b而連通至下線鉤尖端2c。線鉤天秤3具有上線鉤線孔3a、下線鉤線孔3b。上線鉤1與下線鉤2係一邊與經由未圖示的馬達所驅動的主軸28的旋轉而上下動作的未圖示的針採交叉時機而一邊進行往復運動。
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係為將供給於管36的壓縮空氣的流路予以切換,而切換上線鉤線58的穿線與下線鉤線59的穿線的切換機構。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係由分歧體44以螺絲51固定於分歧台板50所構成,背面連接於管36,產生於壓縮空氣供給裝置(未圖示)的壓縮空氣供給至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
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的前面設置有線鉤選擇旋鈕45,透過此線鉤選擇旋鈕45被操作,在穿線作業時,設定欲穿上線鉤線58及下線鉤線59的任一者。
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的上面配置有上線鉤線插入孔48a及下線鉤線插入孔48b。
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於下端具有上線鉤線排出管54a及下線鉤線排出管54b,連結後述的上線鉤導通管12及下線鉤導通管13的上端擴張部12b、13b。
又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透過螺絲53被固定於縫紉機本體或是單元基座55。
滑管4藉由法蘭部4a而承接滑管彈簧5,並以其法蘭部4a為承接面而插入滑動板6的U槽6a。滑管4的一端4b分別自由滑動地嵌合於上線鉤導管12及下線鉤導管13。又滑管4從動於滑動板6的移動而於一穿線位置以及一實施縫紉位置之間移動。穿線位置下,滑管4的另一端4c為連接於上線鉤承接口1a及下線鉤承接口2a的狀態。實施縫紉位置下,滑管4的另一端4c為遠離於上線鉤承接口1a及下線鉤承接口2a的狀態。
滑管彈簧5嵌合於滑管4,於滑管彈簧5於移動至滑管4的穿線位置時,使滑管4加壓接觸於上線鉤承接口1a與下線鉤承接口2a。
滑動板6(滑動構件)於對應二個的U槽6a的相對側具有二個圓孔6b。包含滑動板6的U槽6a與圓孔6b的部分係配置於線鉤管支撐板7的內側領域(後述的對向部所相夾的領域)。滑動板6支承滑管4且係為與滑管4一同地在穿線位置與實施縫紉位置之間移動。
線鉤管支撐板7係形成有左右方向延伸部分的兩側所設置的互相面對的對向部,該對向部為向前方直立彎曲的形狀(也就是ㄈ字形狀)。線鉤管支撐板7於此些對向部具有通孔7a、7b。另外,滑動板6上與此通孔7a、7b相對應的圓孔6c係與上述的二個圓孔6b形成於同一面。
支撐板軸8係貫穿線鉤管支撐板7的通孔7a、7b與彼等之間的滑動板6的圓孔6c,其兩端藉由E形扣環9的扣合而固定於線鉤管支撐板7。支撐板軸8將支撐板軸彈簧10支承在滑動板6的圓孔6c與線鉤管支撐板7的通孔7a之間。由於線鉤管支撐板7係經由螺絲11而固定於未圖示的縫紉機本體或單元基座55,因此滑動板6能夠藉由支撐板軸彈簧10持續的向左方向推壓。
由於支撐板軸彈簧10持續的向左方向推壓滑動板6以及滑管4,因此成為切換穿線時的滑動板6以及滑管4往左方向移動的驅動源。
上線鉤導管12的直線部12a貫穿線鉤管支撐板7的右側面孔7c以及滑動板6的圓孔6b,並且貫穿滑管彈簧5以及滑管4,並與滑管4一同貫穿至線鉤管支撐板7的左側面孔7d。
下線鉤導管13的直線部13a貫穿線鉤管支撐板7的右側面孔7e以及滑動板6的圓孔6b,並且貫穿滑管彈簧5以及滑管4,並與滑管4一同貫穿至線鉤管支撐板7的左側面孔7f。
滑動板6具有長孔6d、異形長孔6h。
異形長孔6h具有長孔部6f與廣孔部6e,長孔部6f係沿著滑動板6的移動的方向(左右方向)而延伸,廣孔部6e緊連長孔部6f而形成,且形成的寬度較長孔部6f的寬度更寬。
又滑動板6於該右側端部周圍具有向前側凸出的銷6g。
滑動板支撐14藉由螺絲22而固定於未圖示的縫紉機本體或單元基座55。滑動板支撐14係支承滑動板6與主軸固定外軸24,並且將主軸固定作動軸16、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切換限制臂19予以支承。
滑動板支撐14的一端配置有E槽銷14a,另一端也同樣配置有E槽銷14a。滑動板支撐14係藉由在滑動板6的長孔6d以及長孔部6f分別與E槽銷14a以相嵌合的狀態下以E形扣環15進行固定,而能夠滑動自如地支承滑動板6。
滑動板支撐14於其約中央具有圓孔14b,主軸固定外軸24貫穿於該圓孔14b。滑動板支撐14於其右半部具有通孔14c、14d。主軸固定作動軸16貫通於該通孔14c、14d,並透過E型扣環17而能夠旋轉自如地設置於滑動板支撐14。
切換限制臂(切換限制部)19於滑動板支撐14右側所設置的略ㄈ字形狀的內側固定於主軸固定作動軸16,透過E型扣環17的共同作用使推力方向的卡合形成而與主軸固定作動臂20為一體而旋轉自在地被支撐。
切換限制臂19向上方延伸的臂,配置有銷19a。銷19a為可自在擺動地嵌合於滑動板支撐14的右端的圓弧形長孔14e。透過此圓弧形長孔14e與銷19a的嵌合,切換限制臂19的擺動範圍受到限制。
又切換限制臂19具有延伸至前方的銷19b。此銷19b為可與後述切換連動臂62的臂62c、62d接合。
主軸固定作動軸16的左端固定有主軸固定作動臂20(主軸固定作動臂部)。主軸固定作動臂20通過主軸固定作動軸16而與切換限制臂19一體地進行擺動運動。主軸固定作動臂20的一端配置有銷20a,主軸固定作動彈簧21掛設於銷20a與滑動板支撐14的小孔14f之間。主軸固定作動彈簧21係根據藉由該主軸固定作動臂20的擺動動作而越過中立點,而在兩極方向進行交互施以推壓。又主軸固定作動臂20的一端設置有形成長孔狀的軸銷接合部20b。於此軸銷接合部20b接合有後述的固定內軸銷27。主軸固定作動臂20藉由軸銷接合部20b推壓固定內軸銷27而使主軸固定內軸26以及主軸固定外軸24前後動作。
主軸固定作動臂20藉由主軸固定作動彈簧21的作用,而越過中立點而在前方側與內側交互施以推壓。另外主軸固定作動臂20藉由滑動板支撐14的圓弧形長孔14e與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a的嵌合,而限制主軸固定作動臂20的擺動範圍。
主軸固定作動軸16的右端,以螺絲71c固定有判別環71。判別環71形成為略圓筒狀,其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71a。判別環71從透過切口71a的位置的移動,限制或容許後述的檢測桿73的旋轉而控制檢測桿 73對微動開關32的作動,該判別環71從動於穿線狀態及縫製狀態的切換而與主軸固定作動軸16為一體而旋轉。即判別環71及後述的檢測桿73的臂73c,係作為藉由主軸固定作動軸16的搖動位置而限制檢測桿73的作動的作動限制部(71、73c)而發揮功能。
另外,本實施例中如同前述,形成有透過主軸固定作動軸16、切換限制臂19,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辨別環71而於預定範圍內設置為可搖動的搖桿部。但是,亦可是彼等的一部分或全體一體化而構成搖桿部。
單元基座55設置有向前方延伸的切換軸55a。另外,切換軸55a亦能設置於縫紉機本體等。切換軸55a插入有連動臂支撐61而以螺絲61c所固定,並於更前方旋轉自如地插入有切換連動臂62。
在連動臂支撐61中,依旋轉方向並鄰地形成有於後方凹陷形成的凹部61a、61b。
切換連動臂62具有端孔部62a、臂62b、62c、62d及球狀突起62e。
端孔部62a形成為中空的略棒狀,此中空部分貫設有切換軸55a,於切換連動臂62的前方設置墊圈63及E型扣環66、透過連動臂支撐61及E型扣環66隔著切換連動臂62限制切換連動臂62於軸方向的動作。
臂部(滑動構件接合部)62b設置為為自端孔部62a向上方延伸。
臂62b的前端的右端部為能夠鄰接滑動板6的銷6g。當後述的穿線切換旋鈕64向自前方所見的順時鐘方向被旋轉時,切換連動臂62與穿線切換旋鈕64一起旋轉而臂62b押向銷6g,而能夠使滑動板6移動到右側。
臂部(切換接合部)62c自臂62b的上方向右側延伸而設置。
臂62d(切換接合部)自臂62b的上方向右側延伸而設置。
臂62c與臂62d所夾的略V自行的空間插入有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b,對應穿線切換旋鈕64的旋轉方向,銷19b與臂62c或是臂62d接合。
球狀突起62e,自自端孔部62a向下方延伸的部分,成後方突出而形成。透過球狀突起62e嵌入連動臂支撐61的凹部61a、61b,能夠暫時維持切換連動臂62的旋轉位置。
穿線切換旋鈕(切換操作部)64嵌合於切換連動臂62的端孔部62a,使用螺絲65使其相對於切換連動臂62而固定。因此能夠藉由左右擺動(在預定範圍內旋轉)操作穿線切換旋鈕64使切換連動臂62亦與穿線切換旋鈕64為一體而擺動(在預定範圍內旋轉)。
在縫紉機完成狀態中,直到切換連動臂62皆為前蓋81(參照第9圖)內的內部構造,穿線切換旋鈕64為了供使用者操作而為外部構件。
線鉤線通路C的左端配置有線鉤天秤引導23。線鉤天秤引導23中,在對應於線鉤管支撐板7的左側面孔7d、7f的位置形成有二個圓孔23a、23b。
線鉤天秤引導23藉由螺絲57而固定於未圖示的縫紉機本體或單元基座55。
嵌合於滑動板支撐14的圓孔14b的主軸固定外軸24(第一軸)其內徑部為一空洞,此空洞部內係插入有固定內軸彈簧25(軸彈簧)及主軸固定內軸26(第二軸)。因此,主軸固定內軸26能沿著主軸固定外軸24的軸線方向而相對移動。主軸固定內軸26通過後述的固定內軸銷27而藉由主軸固定臂20的擺動而前後動作。另外,固定內軸彈簧25於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相互分離方向進行推壓。因此,固定內軸彈簧25係作為維持主軸固定外軸24於中間位置的推壓構件而發揮功能。
又穿過主軸固定外軸24的側面長孔24a(接合部)的固定內軸銷27(軸銷)固定於主軸固定內軸26的前方側前端而往側方突出。固定內軸銷27具有使主軸固定作動臂20的擺動傳遞至主軸固定內軸26的功能。固定內軸銷27在形成有主軸固定外軸24的側面長孔24a的範圍內為可前後方向的移 動,而主軸固定內軸26亦隨之而移動於主軸固定外軸24內。側面長孔24a也具有作為接合部的功能,與固定內軸銷27相接合而承受使主軸固定外軸24往主軸固定板29側移動的力量。
主軸固定外軸24的軸中心線上配置有固定於主軸28的主軸固定板29。於主軸固定板29的外周,係於預定的相位(相當於穿線相位)配置有與主軸固定外軸24的一端24d相嵌合的切口29a。主軸固定外軸24移至最後位置(接合位置),主軸固定外軸24一端24d則會與切口29a相接合而將主軸28固定於穿線相位。
另外,主軸固定外軸24具有分別與滑動板6的長孔部6f及廣孔部6e相接合的小徑部24b及大徑部24c,主軸固定外軸24藉由小徑部24b及大徑部24c與長孔部6f及廣孔部6e的接合,而使滑動板6的位置分別維持於穿線位置與實施縫紉位置。
藉由上述的構成,主軸固定外軸24的一端24d與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相嵌合,將主軸28固定於預定相位。又主軸固定外軸24的另一端與滑動板6的異形長孔6h相嵌合,而將滑動板6各別維持於穿線位置與實施縫紉位置。並且,主軸固定外軸24的內徑孔部裝有固定內軸彈簧25、主軸固定內軸26以及固定內軸銷27,而構成主軸固定外軸24的機組。
具有上述構成的本實施例的鎖縫機中,上線鉤1以及下線鉤2分別與於支承上線鉤線58以及下線鉤線59的針上與所支承的針線(未圖示)共同相互地交叉進而形成縫合線。
線鉤線通路C分別與主軸固定機構D以及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相連接。主軸固定外軸24於貫穿縫紉機本體或單元基座55而與固定於主軸28的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相嵌合時,線鉤線通路C藉由通過管36所送來的壓縮空氣而將各線鉤線送入至藉由線鉤線選擇旋鈕45所設定的上線鉤1或下線 鉤2。位於空氣流路切換機構B的末端的上線鉤線排出管54a、下線鉤線排出管54b,與位於線鉤線通路C側入口的上線鉤導管12的承接口12b以及下線鉤導管13的承接口13b相結合而流通壓縮空氣。
主軸固定外軸24與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所相遇的相位係設定為:與第1圖的線鉤部A中上線鉤承接口1a與下線鉤承接口2a於水平線上一致,並到達滑管4的延長線上的時間點。
穿線狀態與實施縫紉狀態的設定,可通過將主軸固定外軸24壓入主軸固定板29側與切口29a嵌合,或是通過拉出至前方側而解除其與切口29a的嵌合來進行設定,其操作能透過穿線切換旋鈕64的擺動操作(在預定範圍內的旋轉操作)與未圖示的飛輪(與主軸同步旋轉)的操作來設定。
設定為穿線狀態時,透過將穿線切換旋鈕64進行逆時鐘旋轉操作後,以手旋轉飛輪即可設定。透過將穿線切換旋鈕64進行逆時鐘旋轉操作,切換限制臂19及主軸固定作動臂20自縫紉機右側面看來沿順時鐘方向旋轉,對主軸固定外軸24向裡側(後方)施力。
旋轉飛輪而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與主軸固定外軸24的位置一致時,透過主軸固定作動彈簧21的施力而主軸固定外軸24突入切口29a使嵌合成立。
設定為縫紉實行狀態時,將穿線切換旋鈕64進行順時鐘旋轉操作。藉此,切換限制臂19及主軸固定作動臂20自縫紉機右側面看來沿逆時鐘方向旋轉,對主軸固定外軸24向前側施力。此時由於透過切換連動臂62使滑動板6亦被向右拉回,故滑動板6的異形長孔6h將已嵌合的主軸固定外軸24的小徑部24b向橫滑動而到達廣孔部6e,與主軸固定外軸24的外徑吻合而主軸固定外軸24被向前推出。結果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與主軸固定外軸24的嵌合被解除,切換為縫紉實行狀態。
安全機構E係為僅於適當的狀態下使馬達被驅動的機構,係僅於縫製狀態下且後述的線鉤蓋83為閉鎖狀態的狀態下使馬達為許可驅動,於穿線狀態及線鉤蓋83開啟時完全不進行馬達的驅動。
第7圖係顯示本實施例的安全機構E的重點部位的分解立體圖。
第8圖係自第7圖中的箭頭G方向看向蓋檢測台72的立體圖。
第9圖係放大顯示線鉤蓋83的銷周圍的立體圖。
蓋檢測台72包含其中央附近的固定軸72a,呈ㄈ字形折曲的臂72b、72c,設置於各臂的通孔72d及彈簧用鉤孔72e,並由螺絲72f固定於單元基座5。
檢測桿73中央部具有貫通孔73a,可旋轉地嵌合於蓋檢測台72的固定軸72a而透過E形扣環74以支撐。即檢測桿73以與主軸固定作動軸16的擺動中心延伸的方向(左右方向)相異的方向(前後方向)延伸的擺動中心為中心而可擺動地設置。於形成檢測桿73的貫通孔73a的端孔73b嵌合有檢測桿彈簧75,此檢測桿彈簧75對檢測桿73向以前方看來順時鐘方向施力。即檢測桿彈簧75對檢測桿73向不許可作動位置(後述)施力。
又檢測桿73具有臂73c、臂73d、臂73e、臂73e及凸部73f,其中臂73c在對於貫通孔73a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臂73d自臂73c的中間部在對於貫通孔73a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臂73e以與臂73c不同的方向在與貫通孔73a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凸部73f設置於臂73c的中間部的右側面。
檢測桿73被後述的蓋檢測軸76所推壓而旋轉移動至許可作動位置以使臂73e推壓微動開關32而成為使馬達的驅動為許可的狀態。又檢測軸73當蓋檢測軸76的推壓被解除時透過檢測桿彈簧75的推力而向自前方看來的順時鐘方向旋轉,臂73e使微動開關32退回至不許可馬達的驅動的不許可位置。
蓋檢測軸76滑動自如地嵌合於蓋檢測台72的通孔72d。又蓋檢測軸76的通孔72d中的部分,嵌裝有蓋檢測軸彈簧77,蓋檢測軸彈簧77的右端部嵌合有E形扣環78。藉此,蓋檢測軸76持續被向右方施力。即蓋檢測軸彈簧77對蓋檢測軸76朝遠離檢測桿73的方向施力。
蓋檢測軸76的球狀左端76a朝向檢測桿73的臂73d,蓋檢測軸76透過抵抗蓋檢測軸彈簧77而向左移動而將檢測桿73的臂73d向左方推壓。
如此蓋檢測軸76沿主軸固定作動軸16的擺動中心延伸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而設置,鄰接檢測桿73而設置為能夠移動到使檢測桿73自不許可作動位置移動至該許可作動位置的位置。
微動開關32具有作動凸起32a,透過螺絲32b而固定於絕緣台79。檢測桿73的臂73e鄰接或遠離於作動凸起32a而進行微動開關32的運作。本實施例的微動開關32,在作動凸起32a被推壓而凹入的狀態下(ON),馬達變為許可運作的狀態。另一方面,微動開關32在作動凸32a起不被推壓而凸出的狀態下(OFF),馬達變為不許可運作的狀態。
絕緣台79係由絕緣體形成,透過螺絲79a固定於蓋檢測台72。另外,微動開關32及其端子部若是為確保了必要充分的絕緣狀態的狀態,則亦可省略絕緣台79。
先前所示的第1圖,顯示打開線鉤蓋83,將穿線切換旋鈕64旋轉至縫製狀態側(順時鐘方向旋轉(y1))的狀態。
透過將穿線切換旋鈕64以自前方看來順時鐘方向(Y1)旋轉,主軸固定作動軸16通過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b而向自右看來逆時鐘方向旋轉。固定於主軸固定作動軸16末端的判別環71亦隨之同樣向自右看來逆時鐘方向旋轉,該切口71a變為朝向正下方。
此狀態下,檢測桿73藉由檢測桿彈簧75的施力,其凸部73f維持於鄰接蓋檢測台左側的臂72b。
蓋檢測軸76,雖然將其左端76a朝向檢測桿73的臂73d,但由於線鉤蓋83打開,因此不被右端76b推壓而維持在偏右側。
檢測桿73由於維持在被向順時鐘方向施力,檢測桿73的臂73e不推壓微動開關32的作動凸起32a,而微動開關32變為OFF,為馬達不許可驅動的狀態。
正面蓋81配置於鎖縫機的正面側,以其下部覆蓋線鉤線通路C、主軸固定機構D及安全機構E。正面蓋81的下端部配置有線鉤蓋鉸鏈部82。線鉤蓋鉸鏈部82具有鉸鏈82a、鉸鏈軸82b、鉸鏈彈簧82c、E型扣環82d、鉸鏈切口82e及鉸鏈82f。
線鉤蓋83經設置以覆蓋線鉤A的一部分,透過旋轉及滑動自如地維持於鉸鏈軸82b,成為能夠相對於正面蓋81開閉自如。
鉸鏈彈簧(線鉤蓋彈簧)82c在固定於鉸鏈軸82b的E型扣環82d與鉸鏈82a之間以受壓收縮的狀態嵌裝於。鉸鏈軸82b以能夠滑動的狀態貫穿鉸鏈82a及鉸鏈82f,其兩端對線鉤蓋83被固定。因此鉸鏈彈簧82c透過鉸鏈軸82b而持續對線鉤蓋83向左方向施力。又鉸鏈彈簧82c於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將抵抗蓋檢測軸彈簧77的施力及檢測桿彈簧75的施力使蓋檢測軸76移動而將使檢測桿73自不許可作動位置移動至許可作動位置的施力給予線鉤蓋83。另外,鉸鏈彈簧82c並不限於嵌裝於鉸鏈軸82b的部分的形態,只要是能夠作為線鉤蓋彈簧發揮功能以對線鉤蓋83給與上述的施力者,亦可以為簧片等其他形態。
線鉤蓋83設置有凸肋83b,此凸肋83b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第9圖的狀態),鄰接於鉸鏈82f,限制線鉤蓋83以使其無法移動到更左側的位置。又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凸肋83b移動而與鉸鏈切口82e的位置(相位)一致,解除凸肋83b所致的位置限制。
進一步而言,線鉤蓋83設置有右側面凸起(推壓部)83a,於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右側面凸起83a構成為得以進入正面蓋81的窗口81a。
自第9圖所示的開啟線鉤蓋83的狀態,將線鉤蓋83關閉,則線鉤蓋83將為自右看來沿順時鐘方向(K1)旋轉。並且,若使線鉤蓋83鄰接於正面蓋81或帶蓋84,則由鉸鏈彈簧82c而被持續向左施力的線鉤蓋83,由於在該時間點凸肋83b與鉸鏈切口82e相位一致而向左滑入,因此線鉤蓋83的整體向左滑動。
此時,如第9圖中箭頭所示,線鉤蓋83的右側面凸起83a進入(K2)正面蓋81的窗口81a,阻止線鉤蓋83的開啟。
自正面蓋81的窗口81a進入的線鉤蓋83的右側面凸起83a的尖端,於正面蓋81的內部推壓蓋檢測軸76的右端76b(參照第10A圖)。
蓋檢測軸76在其右端76b受線鉤蓋83的右側面凸起83a推壓時,會抵抗蓋檢測軸彈簧77而向左滑動,變為推壓檢測桿73的臂73d。
檢測桿73在臂73d受蓋檢測軸76所推壓時,將變為以蓋檢測台72的固定軸72a為中心向自前方看來逆時鐘方向旋轉。此處檢測桿73的狀態,因應判別環71的待機位置被分類為旋轉可能狀態及旋轉不可狀態。
第1圖所示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為縫製狀態的判別環71的切口71a朝向正下方。在此狀態下線鉤蓋83被關閉而被蓋檢測軸76推壓臂73d時,檢測桿73的臂73c無法妨礙其移動而檢測桿73的旋轉為可能。檢測桿73c旋轉時,檢測桿73的另一方的臂73e推壓微動開關32的作動突起32a而成為ON,而使馬達的驅動為許可。另外,前述的第1圖的狀態,為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蓋檢測軸76不被推壓因此微動開關變為OFF狀態。
接著,詳細說明關於本實施例的鎖縫機中安全機構E的動作。
第10A圖係顯示可實施縫紉狀態而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及安全機構E的示意圖。
第10B圖係顯示可實施縫紉狀態而線鉤蓋83關閉的狀態下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之間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10C圖係顯示可實施縫紉狀態而線鉤蓋83蓋起的狀態下切換限制臂19的狀態的示意圖。
可實施縫紉狀態中,穿線切換旋鈕64為順時鐘方向旋轉的狀態,切換連動臂62的臂62c透過將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b押下,切換限制臂19及主軸固定作動臂20,變為自縫紉機右側面看來沿逆時鐘方向旋轉。
另一側,切換連動臂62的臂62b將滑動板6的銷6g向右方向推押,滑動板6被移動向右方。
結果滑動板6的廣孔部6e移動至與主軸固定外軸24一致的位置,透過主軸固定作動臂20的旋轉而通過固定內軸銷27而被向前方施力的主軸固定外軸24,被推出至縫紉機前方。因此主軸固定外軸24與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的嵌合被解除,而主軸28成為能夠旋轉。
固定穿線切換旋鈕64的切換連動臂62,透過一端的球狀突起62e與連動臂支撐61的凹部61a相一致,而將穿線切換旋鈕64穩定地維持在可實施縫紉狀態。
又於可實施縫紉狀態下,滑動板6位於最右端的位置,雖然受支撐板軸彈簧10向左方向施力,但由於主軸固定外軸24的大徑部24c與滑動板6的廣孔部6e相嵌合,而限制滑動板6往左方向的移動。隨著這一點,滑管4也保持於最右邊的位置。也就是說,各滑管4自向右(P1)方向移動而與上線鉤承接口1a、下線鉤承接口2a的嵌合位置遠離,保持於可實施縫紉狀態。
此一自第10A圖狀至第10C圖的狀態中,透過將穿線切換旋鈕64向Y1方向旋轉,主軸固定外軸24自主軸固定板29退開,判別環71亦旋轉(W1)而 該切口71a變為朝向正下方。藉此,主軸28到達旋轉可能態,檢測軸73的臂73c,即檢測軸73亦達到旋轉可能狀態。
又由於線鉤蓋83關閉,因此線鉤蓋83的右側面凸起83a進入正面蓋81內(Q1),推壓蓋檢測軸76的右端76b。
蓋檢測軸76透過被右端凸起83a所推壓,向左滑動而左端76a推壓檢測桿73的臂73d。藉此,檢測桿73以蓋檢測台72的固定軸72a為中心向自前方看來的逆時鐘方向(R1)旋轉,臂73e推壓微動開關32的作動凸起32a。藉此微動開關32切換為ON,而馬達變得許可驅動。
第11A圖係顯示將穿線器切換旋鈕64向逆時鐘方向旋轉中,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及安全機構E的示意圖。
第11B圖係顯示將穿線器切換旋鈕64向逆時鐘方向旋轉中,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11C圖係顯示將穿線器切換旋鈕64向逆時鐘方向旋轉中,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切換限制臂19的狀態的示意圖。
透過將穿線切換旋鈕64逆時鐘旋轉,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b透過切換連動臂62的臂62d被往上壓,而切換限制臂19及主軸固定作動臂20自縫紉機右側面看來以順時鐘方向旋轉。此時,由於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未到達與主軸固定外軸24相嵌合的相位,主軸固定外軸24與主軸固定板29的外周相抵觸而停止。但是,藉由主軸固定作動彈簧21的作用主軸固定外軸透過主軸固定作動臂20及固定內軸銷27而持續被推壓至主軸固定板29的軸心方向。
雖然滑動板6透過支撐板軸彈簧10而向左方向施力,由於廣孔部6e與主軸固定外軸24的大徑相嵌合,因此滑動板6依然無法向左移動。因此滑動板6以及滑管4維持於與可實施縫紉狀態下相同的最右方位置。
又自第11A圖至第11C圖的狀態中,穿線切換旋鈕64的旋轉(Y2)中斷,因此如第11C圖所示,透過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b的判別環71的旋轉(W2)亦未抵達終點而中斷。但是,藉由旋轉判別環71的切口71a而使切口71a不朝向正下方,使得檢測桿73的臂73c會阻礙其旋轉。
又線鉤蓋83打開時,由於線鉤蓋83的右側面凸起83a退至右方(Q2),蓋檢測軸76亦受蓋檢測軸彈簧77施力而向右滑動。蓋檢測軸76向右滑動時,檢測軸73受檢測軸彈簧75施力而向自前方看來順時鐘方向(R2)旋轉。並且,臂73e自推壓微動開關32的作動凸起32a的位置退離而微動開關32切換成OFF,馬達變為不許可驅動。
假設在此狀態下將線鉤蓋83關閉,則雖然線鉤蓋83的右側突起83a將再度進入正面蓋81內而將蓋檢測軸76向左方向推壓,但如上所示般檢測桿73的臂73c的旋轉被判別環71所妨礙,因此微動開關32無法切換至ON。
此狀態下,以馬達使主軸28高速旋轉,係為主軸固定外軸24的尖端鄰接主軸固定板29,而為不可避免的狀況,如前所述,本實施例的安全機構E防止此狀態下馬達的旋轉。
第12A圖係顯示完成穿線器狀態的切換時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線鉤線通路C及安全機構E的示意圖。
第12B圖係顯示完成穿線器狀態的切換時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主軸固定作動臂20與主軸固定外軸24及主軸固定內軸26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12C圖係顯示完成穿線器狀態的切換時在線鉤蓋83開啟的狀態下切換限制臂19的狀態的示意圖。
如第11A圖至第11C圖所示的自將穿線切換旋鈕64逆時鐘旋轉的狀態,將飛輪(未圖示)用手旋轉至前方側,則主軸固定板29伴隨著主軸28的旋轉而旋轉,而主軸固定板29的切口29a到達主軸固定外軸24所待機的相位。此一瞬間,於主軸固定板29的軸心方向受推壓的主軸固定外軸24進入切口29a而使二者嵌合。主軸固定外軸24由於持續藉由主軸固定作動彈簧21的作用而於主軸固定板29的軸心方向受推壓,使得二者的嵌合得以維持。
藉由主軸固定外軸24前進至後方,而使主軸固定外軸24的小徑部24b與滑動板6的長孔部6f一致,滑動板6藉由支撐板軸彈簧10的推壓力而移動至左方向。伴隨於此,二個滑管4也移動至左方向(P3)而滑管4的左端係貫穿線鉤天秤引導23的圓孔23a、23b,貫穿線鉤天秤3的上線鉤線孔3a、下線鉤線孔3b,分別抵達上線鉤承接口1a、下線鉤承接口2a而嵌合。
固定穿線切換旋鈕64的切換連動臂62,透過一端的球狀突起62e與連動臂支撐61的凹部61b相一致,使穿線切換旋鈕64穩定維持於穿線狀態的位置。
自此第12A圖至第12C圖的狀態中,如前所述,伴隨主軸固定外軸24移動到最內側的位置,於自第11A圖至第11C圖的狀態下中斷的穿線切換旋鈕64的旋轉(Y3)結束。藉此,透過切換限制臂19的銷19b的判別環71的旋轉(W3)亦結束,切口71a改變位置至充分偏離正下方。因此檢測桿73的臂73c會繼續妨礙旋轉,微動開關32持續OFF狀態,而不會切換至ON。
又此自第12A圖至第12C圖的狀態中線鉤蓋83的開閉所致的安全機構E的動作,與上述自第11A圖至第11C圖的狀態相同,微動開關32不會切換至ON。
如上所述,依據本實施例,透過追加判別環71,變動一般的線鉤蓋開閉的檢測構造的一部分(具體而言,係於檢測桿73設置臂73c,使其與辨別環71相對),實現鎖縫機,其能夠在簡潔的構造下,以單一的微動開關32以進行穿線狀態及縫紉狀態間的切換的檢測及線鉤蓋的開閉檢測。
因此,由於不須要增加微動開關的數量,為了安全機構的零件增加亦可以較少量即完成,能夠提供在確保高安全性的同時,構造變得簡單,小型化較容易,且低成本的鎖縫機。又由於構造較簡單,安全機構的可信度亦提升。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的實施例。
B‧‧‧空氣流路切換機構
C‧‧‧線鉤線通路
D‧‧‧主軸固定機構
E‧‧‧安全機構
4‧‧‧滑管
5‧‧‧滑管彈簧
6‧‧‧滑動板
7‧‧‧線鉤管支撐板
8‧‧‧支撐板軸
12‧‧‧上線鉤導管
12b‧‧‧上端擴張部
13‧‧‧下線鉤導管
13b‧‧‧上端擴張部
14‧‧‧滑動板支撐
16‧‧‧主軸固定作動軸
19b‧‧‧銷
23‧‧‧線鉤天秤引導
23a、23b‧‧‧圓孔
24‧‧‧主軸固定外軸
28‧‧‧主軸
29‧‧‧主軸固定板
29a‧‧‧切口
32‧‧‧微動開關
32a‧‧‧作動突起
32b‧‧‧螺絲
36‧‧‧管
44‧‧‧分支體
45‧‧‧線鉤選擇旋鈕
48a‧‧‧上線鉤線插入孔
48b‧‧‧下線鉤線插入孔
50‧‧‧分支台板
51‧‧‧螺絲
54a‧‧‧上線鉤線排出管
54b‧‧‧下線鉤線排出管
55‧‧‧單元基座
58‧‧‧上線鉤線
59‧‧‧下線鉤線
61‧‧‧連動臂支撐
62‧‧‧切換連動臂
64‧‧‧穿線器切換旋鈕
71‧‧‧判別環
71a‧‧‧切口
71c‧‧‧螺絲
72‧‧‧蓋檢測台
72b‧‧‧臂
72f‧‧‧螺絲
73c‧‧‧臂
73d‧‧‧臂
73e‧‧‧臂
73f‧‧‧凸部
76‧‧‧蓋檢測軸
76a‧‧‧左端
76b‧‧‧右端
77‧‧‧蓋檢測軸彈簧
78‧‧‧E形扣環
79‧‧‧絕緣台
79a‧‧‧螺絲
Y‧‧‧方向

Claims (2)

  1. 一種鎖縫機,包含:搖桿部,經設置而在主軸的旋轉為許可的狀態下係停止於許可位置,而在該主軸的旋轉為不許可的狀態下係自該許可位置而位移至搖動位置,藉此而在預定範圍內樞轉,;開關,切換作為驅動該主軸的馬達的許可驅動及不許可驅動;檢測桿,經設置為將與該搖桿部的樞轉中心延伸的方向為相異的方向所延伸的樞轉中心予以作為中心而得以樞轉,而使該開關在使該馬達為許可驅動的狀態的許可作動位置及使該馬達為不許可驅動的狀態的不許可作動位置之間樞轉;檢測桿彈簧,對該檢測桿朝向該不許可作動位置予以施力;蓋檢測軸,沿該搖桿部的樞轉中心延伸的方向而延伸設置,鄰接該檢測桿而使該檢測桿得以在自該不許可作動位置直至能夠被移動到該許可作動位置的位置而進行移動;蓋檢測軸彈簧,對該蓋檢測軸朝遠離該檢測桿的方向予以施力;線鉤蓋,設置為覆蓋線鉤的至少一部分而可自由開闔;推壓部,與該線鉤蓋一體地移動,於該線鉤蓋位於關閉位置時對該蓋檢測軸朝接近該檢測桿的方向予以推壓;線鉤蓋彈簧,對該線鉤蓋予以施力,而在該線鉤蓋的關閉狀態下使該蓋檢測軸抵抗該蓋檢測軸彈簧的施力及該檢測桿彈簧的施力而移動,將該檢測桿自該不許可作動位置移動至該許可作動位置;以及作動限制部,係依照該搖桿部的位置而限制該檢測桿的作動,而於該搖桿部為位於該許可位置的狀況下使該檢測桿能夠樞轉至該許可作動位置,且於該搖桿部不位於該許可位置的狀況下無法樞轉至該作動允許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鎖縫機,更包含:至少一個線鉤,具有承接線鉤線的承接口,以及具有供該線鉤線插設通過的中空結構;線插入口,供插設通過該線鉤的該線鉤線插入;線鉤導管,將插入該線插入口的該線鉤線引導至該承接口;滑管,位在該線鉤導管與該承接口之間,該滑管一端係自由滑動地嵌合於該線鉤導管,且另一端係設置為在穿線位置以及實施縫紉位置之間而可移動,穿線位置係為連接於該承接口,實施縫紉位置係為與該承接口相間隔;滑動構件,支承該滑管且係為與該滑管一同地在穿線位置與實施縫紉位置之間移動,該滑動構件具有長孔部及廣孔部,該長孔部沿著該移動的方向延伸,該廣孔部係經形成而連接於該長孔部並且形成的寬度較該長孔部的寬度為寬;滑動構件彈簧,對該滑動構件與該滑管朝向該承接口側予以施力;該主軸,係受旋轉驅動;主軸固定板,固定於該主軸,該主軸固定板於與穿線相位相當的外周位置具有切口,穿線相位係為使該承接口與該滑管的該另一端為相連接的位置;第一軸,係為軸狀的構件,該第一軸的一端移動地設置於接合位置與收回位置之間,而於該接合位置為與該切口接合而使該主軸固定於穿線相位,以及於該收回位置為與該主軸固定板完全分離,該第一軸的另一端具有小徑部與大徑部,分別與該滑動構件的該長孔部及該廣孔部相接合,藉由該小徑部及該大徑部與該長孔部及該廣孔部的接合,而使該滑動構件的位置分別維持於穿線位置與實施縫紉位置; 第二軸,經設置而沿著該第一軸的軸線方向而得以相對地移動;軸彈簧,係將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朝互相分離的方向施力;軸銷,設置於該第二軸而自該第二軸突出,或者與該第二軸相接合而得以一體地移動於該第二軸的軸線方向;接合部,設置於該第一軸,該接合部與該軸銷及/或該第二軸相接合,而承受使該第一軸往該主軸固定板側移動的力量,其中該搖桿部具有主軸固定作動臂部及切換限制部,該主軸固定作動臂部設置有與該軸銷接合的軸銷接合部或是該軸銷,該切換限制部與該主軸固定作動臂部能夠一體地樞轉;主軸固定作動彈簧,根據藉由該搖桿部的樞旋轉作而越過中立點,而將施力方向切換於該搖桿部的樞轉方向的兩個方向;切換操作部,經設置而得以受使用者所操作;切換連動部,具有切換接合部及滑動構件接合部,該切換接合部與該切換限制部接合,而透過該切換操作部被操作而動作,而使該搖桿部搖動,該滑動構件接合部與該滑動構件為可接合,以透過該切換操作部被操作至實施縫紉位置側而使該滑動構件的位置移動至該實施縫紉位置。
TW104121068A 2015-01-26 2015-06-30 Lock sewing machine TWI576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2773A JP6433315B2 (ja) 2015-01-26 2015-01-26 ロック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7551A TW201627551A (zh) 2016-08-01
TWI576482B true TWI576482B (zh) 2017-04-01

Family

ID=5434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1068A TWI576482B (zh) 2015-01-26 2015-06-30 Lock sew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95536B2 (zh)
JP (1) JP6433315B2 (zh)
AU (1) AU2015213277B1 (zh)
DE (1) DE102015012597B4 (zh)
GB (1) GB2534436B (zh)
TW (1) TWI576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3315B2 (ja) 2015-01-26 2018-12-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570943B2 (ja) 2015-09-18 2019-09-04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糸挿入器
JP6702824B2 (ja) * 2016-08-12 2020-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CN107104533A (zh) * 2017-06-15 2017-08-29 湖南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装置及具有该机电装置的制样设备
JP7016268B2 (ja) * 2018-01-30 2022-02-04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ロックミシン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0922A1 (en) * 2009-08-17 2012-08-23 Kouichi Sakuma Gas Carrying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WO2014010108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EP2762627A1 (en) * 2011-09-20 2014-08-06 Suzuki Manufacturing, Ltd. Gas-conveyed thread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3794A (en) * 1982-09-16 1985-03-12 Yamato Mishin Seizo Kabushi Kaisha Upper feed dog automatic regulator for overlock machine
IT8323703V0 (it) * 1983-11-30 1983-11-30 Rockwell Rimoldi Spa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della traiettoria del crochet superiore in macchina per cucire a sopraggitto.
US4977842A (en) * 1988-05-31 1990-12-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with a threading mechanism for easily threading a looper
US4967677A (en) * 1989-01-03 1990-11-06 Hosei Mishin Seiz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e sewing machine with single needle for lock and overlock stitches
JP2865470B2 (ja) * 1992-02-24 1999-03-0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568174Y2 (ja) * 1992-02-28 1998-04-08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の安全装置
US5301622A (en) * 1992-03-02 1994-04-12 Suzuki Manufacturing, Ltd. Looper for sewing machine
US5513588A (en) * 1992-11-16 1996-05-07 Yamato Mishin Seizo Kabushiki Kaisha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and thread chain back-tacker therefor
JP3633676B2 (ja) 1995-07-28 2005-03-30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JP3998224B2 (ja) * 1998-04-14 2007-10-24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
US6880472B2 (en) * 2002-12-17 2005-04-19 Juki Corporation Looper threading apparatus for sewing machine
CH697501B1 (de) 2004-05-28 2008-11-14 Bernina Int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und Verarbeiten von Messgrössen bei einer Nähmaschine.
JP2008237551A (ja) * 2007-03-27 2008-10-09 Juki Corp ミシン
JP5330607B2 (ja) 2010-11-29 2013-10-30 株式会社ジャガー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ミシンの下ルーパ糸通し装置
JP5935073B2 (ja) * 2011-06-16 2016-06-15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JP2015012773A (ja) 2013-07-02 2015-0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高圧電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24780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324779B2 (ja)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433315B2 (ja) 2015-01-26 2018-12-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0922A1 (en) * 2009-08-17 2012-08-23 Kouichi Sakuma Gas Carrying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EP2762627A1 (en) * 2011-09-20 2014-08-06 Suzuki Manufacturing, Ltd. Gas-conveyed thread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WO2014010108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34436B (en) 2017-05-03
AU2015213277B1 (en) 2016-05-26
GB2534436A (en) 2016-07-27
US20160215425A1 (en) 2016-07-28
DE102015012597A1 (de) 2016-07-28
GB201515621D0 (en) 2015-10-21
US9695536B2 (en) 2017-07-04
JP6433315B2 (ja) 2018-12-05
TW201627551A (zh) 2016-08-01
DE102015012597B4 (de) 2020-01-23
JP2016137028A (ja)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482B (zh) Lock sewing machine
TWI577852B (zh) Lock sewing machine
JP6324779B2 (ja) ロックミシン
TWI580835B (zh) Lock sewing machine
JP6702824B2 (ja) ロックミシン
JP6089757B2 (ja) チューブクランプ装置
US6725790B2 (en) Cloth cutting knife driving device
JP7016268B2 (ja) ロックミシン
JP2013108308A (ja) ドアラッチ装置
JP7264743B2 (ja) ミシン
JP2000156136A (ja) 車両用複合スイッチレバー
JP4823871B2 (ja) 電気錠
JP5921388B2 (ja) ガス栓
JPH04263897A (ja) ミシンの針糸通し装置
JPH09291730A (ja) 机等の引き出しのロッ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