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3177B -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programs, computer memory media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s - Google Patents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programs, computer memory media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3177B
TWI573177B TW103130406A TW103130406A TWI573177B TW I573177 B TWI573177 B TW I573177B TW 103130406 A TW103130406 A TW 103130406A TW 103130406 A TW103130406 A TW 103130406A TW I573177 B TWI573177 B TW I5731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gas
substrate
solvent
organic solv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0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6075A (zh
Inventor
Takashi Yamauchi
Shinichiro Kawakami
Atsushi Ookouchi
Hiroshi Ichinomiya
Hirosi Nisihata
Kousuke Yoshihara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Electr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Electron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Electro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26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3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31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8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 H01L21/3081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e.g. multilayer mask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2Lith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patterning methods other than those involving the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by sta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8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 H01L21/3083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orientation, disposition, behaviour, shape, i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lane
    • H01L21/308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orientation, disposition, behaviour, shape, i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involved to create the mask, e.g. lift-off masks, sidewalls, or to modify the mask, e.g. pre-treatment, post-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105After-treatment
    • H01L21/311Etching the insulating layers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 H01L21/31127Etching organic layers
    • H01L21/31133Etching organic layers by chem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28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cleaning followed by drying, rinsing, stripping, blasting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liquid, a resin, an ink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方法、程式、電腦記憶媒體及基板處理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包含具有親水性(極性)之親水性(有極性)聚合物與具有疏水性(不具有極性)之疏水性(無極性)聚合物之嵌段共聚物的基板處理方法、程式、電腦記憶媒體及基板處理系統。
例如在半導體元件之製造工程中,進行光微影處理而在晶圓上形成預定的光阻圖案,該光微影處理係依序進行例如在半導體晶圓(以下,稱為「晶圓」)上塗佈光阻液而形成光阻膜的光阻塗佈處理、在該光阻膜對預定圖案進行曝光的曝光處理、對已曝光之光阻膜進行顯像的顯像處理等。且,將該光阻圖案作為光罩進行晶圓上之被處理膜的蝕刻處理,然後,進行光阻膜之去除處理等,從而在被處理膜形成預定圖案。
但,近年來,為了謀求半導體元件更進一步高積體化,而要求有上述之被處理膜的圖案微細化。因此,光阻圖案之微細化便有所進展,例如將光微影處理中之曝光處理的光進行短波長化一事便有所進展。然而,在 曝光光源的短波長化中,係在技術上、成本上有所限制,若是僅靠將光更加短波長化的方法,在例如要形成數奈米等級之微細的光阻圖案一事上,仍是處於困難的狀況。
在此,提出一種使用了由2種類之聚合物所構成之嵌段共聚物的晶圓處理方法(非專利文獻1)。在該方法中,首先,在晶圓之反射防止膜上形成光阻圖案後,在反射防止膜與光阻圖案上,形成對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的中性層。然後,將光阻圖案作為光罩,去除該光阻圖案上的中性層,然後亦去除光阻圖案本身。藉此,在晶圓的反射防止膜上形成中性層的圖案,然後,在反射防止膜與形成圖案之中性層上塗佈嵌段共聚物。且,使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從嵌段共聚物相分離,而在中性層上交替且規則性地排列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
然後,例如藉由去除親水性聚合物,在晶圓上形成疏水性聚合物之微細的圖案。且,將疏水性聚合物之圖案作為光罩,進行被處理膜之蝕刻處理,在被處理膜形成預定圖案。
然而,使用了嵌段共聚物之圖案形成,係在將元件層積成3維的3維積體技術中,亦被使用於形成用以在層積的晶圓間施予配線之微細的貫通孔亦即接觸孔之際等。該接觸孔,係垂直於晶圓上面之圓柱狀的孔圖案。
使用嵌段共聚物形成孔圖案時,係首先藉由光阻膜在晶圓上形成圓柱狀的孔圖案。且,在形成有該孔 圖案的晶圓上塗佈嵌段共聚物。然後,當使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時,例如如圖35及圖36所示,在形成於晶圓W上之光阻膜600的孔圖案601內,對該孔圖案601同心圓狀地相分離成圓柱形狀的親水性聚合物602與圓筒形狀的疏水性聚合物603。該情況下,光阻膜600的孔圖案601,係具有藉由親水性聚合物602與疏水性聚合物603形成圖案用之引導的功能。
接下來,例如以去除位於同心圓內側之親水性聚合物602的方式,藉由殘留的疏水性聚合物603形成圓筒狀的圖案。且,藉由將該疏水性聚合物603作為光罩進行蝕刻處理,在晶圓形成作為微細貫通孔的接觸孔。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Cost-EffectiveSub-20nm Lithography: Smart Chemicals to the Rescue”, Ralph R. Dammel, Journalof Photo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24, Number 1 (2011) 33-42
可是,如上述,在使用了嵌段共聚物之圖案形成中選擇性去除親水性聚合物時,係使用利用電漿處理等之所謂的乾蝕刻或利用有機溶劑之所謂的濕蝕刻。在乾 蝕刻中,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選擇比,雖係例如為3~7:1左右,但在使用了有機溶劑之所謂的濕蝕刻中,由於疏水性聚合物不具極性,故幾乎不溶解於有機溶劑,而可避免膜薄化,因此,在圖案形成中濕蝕刻係有利的。
然而,根據本發明者們,確認了例如在接觸孔形成之際,使用濕蝕刻來去除親水性聚合物的情況下,雖然可良好地形成接觸孔本身,但在晶圓上會發生諸多被認為起因於水印的缺陷。
關於該點,在本發明者們進行審慎調查後,可知水印之發生原因,係溶解於使用在去除親水性聚合物之有機溶劑之大氣中的水分。以下,針對其原因進行具體說明。
對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照射能量線例如紫外線,接下來,當供給作為去除親水性聚合物之有機溶劑例如異丙醇(IPA)時,如圖36(a)所示,親水性聚合物602將形成為溶解於有機溶劑R的狀態。此時,由於使用作為有機溶劑R之IPA可溶於水,因此,大氣中的水分A會溶入有機溶劑R。特別是,藉由有機溶劑R蒸發時的汽化熱,由於水分在有機溶劑R與大氣之界面中容易凝結,因此,推測大氣中的水分會容易溶入於有機溶劑R。
且,隨著時間的經過,如圖36(b)所示,有機溶劑R雖會慢慢蒸發,但由於使用作為有機溶劑R的IPA其沸點比水低,因此,有機溶劑R會比水先乾燥。其 結果,將導致有機溶劑R中的水分濃度增加,且有機溶劑R中之親水性聚合物602析出。且,該析出之親水性聚合物602,係例如如圖36(c)所示,在有機溶劑R乾燥後被殘留之水A的液滴捕捉的狀態下,會殘留於晶圓W上,這被認為是形成水印的原因。
因此,抑制水印之發生,最重要的是使液滴不殘留於濕蝕刻後之晶圓上。
本發明,係有鑑於該點進行研究者,以在對相分離後之嵌段共聚物進行濕蝕刻而在基板上形成圖案時,藉由抑制殘留於晶圓上之液滴的方式,進行缺陷少之圖案形成為目的。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係一種使用包含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來處理基板的方法,其特徵係,具有:中性層形成工程,在基板上形成對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的中性層;光阻圖案形成工程,對形成於中性層上的光阻膜進行曝光處理,接下來,對曝光處理後的光阻膜進行顯像而形成光阻圖案;嵌段共聚物塗佈工程,對前述光阻圖案形成後的基板塗佈前述嵌段共聚物;聚合物分離工程,使前述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及聚合物去除工程,從前述相分離的嵌段共聚物選擇性地去除前述親水性聚合物,前述聚合物去除 工程,係具有:改質處理工程,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照射能量線;溶劑供給工程,接著,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供給溶解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且不溶解前述疏水性聚合物的極性有機溶劑;及溶劑排出工程,接著,對基板吐出乾燥氣體,而從該基板上排出前述極性有機溶劑。
根據本發明,透過對能量線照射後的嵌段共聚物供給極性有機溶劑,首先,使親水性聚合物溶解。接下來,因對基板吐出乾燥氣體而從基板上排出極性有機溶劑,因此,即使在基板上極性有機溶劑中的水分濃度增加而析出親水性聚合物,亦可與極性有機溶劑一起從基板上去除該析出物。因此,可良好地進行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從而在基板上適切地形成缺陷少的圖案。
前述溶劑供給工程,係具有:將基板水平地保持於基板保持部的工程;一邊使前述基板保持部繞垂直軸旋轉,一邊從第1溶劑噴嘴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及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並使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的工程,前述溶劑排出工程,係具有:在使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之後,從氣體噴嘴將乾燥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一邊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分別進行極性有機溶劑及乾燥氣體的吐出,一邊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將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切換 成第2溶劑噴嘴,而進行從該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及從前述氣體噴嘴吐出乾燥氣體,一邊使該第2溶劑噴嘴及該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前述第2溶劑噴嘴,係當吐出位置被設定於偏離前述第1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之移動軌跡的位置,而將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d2及d3時,則在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時,d3<d2,且亦可隨著前述第2溶劑噴嘴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d2與d3的差值慢慢變小。
前述第1溶劑噴嘴、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係亦可設於共通的噴嘴移動部。
設置有前述第1溶劑噴嘴、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中之至少一個噴嘴的噴嘴移動部,係亦可設置於與設有其他噴嘴之噴嘴移動部可分開獨立而移動的噴嘴移動部。
作為前述氣體噴嘴,亦可具備有:第1氣體噴嘴,在將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時予以使用;及第2氣體噴嘴,設於偏離該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在一邊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一邊將該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及乾燥氣體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時,予以使用。
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亦可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在前述溶劑供給工程中,係使用第1噴嘴移動部與第2噴嘴移動部,該第1噴嘴移動部係保持了用於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基板的溶劑噴嘴及吐出氣體的氣體噴嘴,該第2噴嘴移動部係保持了將氣體吐出至基板的氣體噴嘴,且不同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前述溶劑供給工程,係具有:將基板水平地保持於基板保持部的工程;及一邊使前述基板保持部繞垂直軸旋轉,一邊從前述溶劑噴嘴將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前述溶劑排出工程,係具有:使第1噴嘴移動部移動,並從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將氣體吐出至該中心部的工程;接著,於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位於比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更往基板之周緣側的狀態下,一邊進行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及來自該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一邊使第1移動部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進行來自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氣體與來自前述溶劑噴嘴之極性有機溶劑的吐出,一邊使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的工程,在從前述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吐出氣體時,當將從溶劑噴嘴及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L1、L2時,L2<L1,且亦可以隨著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L1與L2之差值慢慢變小的方式,控制兩噴嘴移動部的速度。
將設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的前述氣體噴嘴 稱為第1氣體噴嘴時,第2氣體噴嘴係設置於該第1噴嘴移動部之偏離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前述溶劑排出工程,係更包含有在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從基板之中心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後,且從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吐出氣體之前,一邊將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一邊從第2氣體噴嘴吐出氣體的工程,從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係亦可比從前述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更短。
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亦可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係亦可為IPA、丙酮或乙醇之任一。
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前述疏水性聚合物係亦可為聚苯乙烯(Polystyrene)。
又,根據另一個觀點之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為了藉由基板處理系統執行前述基板處理方法,而在控制該基板處理系統之控制部的電腦上進行動作的程式。
又,根據另一個觀點之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儲存前述程式之可讀取的電腦記憶媒體。
且,另一觀點之本發明,係一種使用包含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來處理基板的系統,其特徵係,具有:中性層形成裝置,在基板上形成對 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的中性層;顯像裝置,對形成於中性層上之曝光處理後的光阻膜進行顯像而形成光阻圖案;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對前述光阻圖案形成後的基板塗佈前述嵌段共聚物;聚合物分離裝置,使前述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改質處理裝置,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照射能量線;及聚合物去除裝置,從前述相分離的嵌段共聚物選擇性地去除前述親水性聚合物,前述聚合物去除裝置,係具有:溶劑供給機構,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供給溶解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且不溶解前述疏水性聚合物的極性有機溶劑;及氣體供給噴嘴,對基板吐出乾燥氣體。
前述溶劑供給機構,係具有分別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基板的第1溶劑噴嘴及第2溶劑噴嘴,前述聚合物去除裝置,係具有:基板保持部,水平地保持基板並使其繞垂直軸旋轉;及噴嘴移動部,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第2溶劑噴嘴移動,且更具備有用以控制根據下述工程之執行的控制部,該工程係包括:一邊使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部的基板繞垂直軸旋轉,一邊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在使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之後,從氣體噴嘴將乾燥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一邊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分別進行極性有機溶劑及乾燥氣體的吐出,一邊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 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將極性有機溶劑的吐出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切換成第2溶劑噴嘴,而進行從該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及從前述氣體噴嘴吐出乾燥氣體,一邊使該第2溶劑噴嘴及該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前述第2溶劑噴嘴,係亦可構成為當吐出位置被設定於偏離前述第1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將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d2及d3時,則在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時,d3<d2,且隨著前述第2溶劑噴嘴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d2與d3的差值慢慢變小。
前述第1溶劑噴嘴、前述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係亦可設於共通的噴嘴移動部。
設置有前述第1溶劑噴嘴、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中之至少一個噴嘴的噴嘴移動部,係亦可設置於與設有其他噴嘴之噴嘴移動部可分開獨立而移動的噴嘴移動部。
作為前述氣體噴嘴,亦可具備有:第1氣體噴嘴,在將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時予以使用;及第2氣體噴嘴,設於偏離該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在一邊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一邊將該極性有機溶劑及氣體的各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時,予以使用。
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亦可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前述聚合物去除裝置,係具有:基板保持部,水平地保持基板,並使其繞垂直軸旋轉;第1噴嘴移動部,保持了用於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部之基板的溶劑噴嘴及吐出氣體的氣體噴嘴;及第2噴嘴移動部,保持了將氣體吐出至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部之基板的氣體噴嘴,且不同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且更具備有輸出控制訊號的控制部,以便執行下述工程,該工程係包括:從前述溶劑噴嘴將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接下來,使第1噴嘴移動部移動,並從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將氣體吐出至該中心部的工程;接著,於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位於比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更往基板之周緣側的狀態下,一邊進行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及來自該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一邊使第1移動部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進行來自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氣體與來自前述溶劑噴嘴之極性有機溶劑的吐出,一邊使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的工程,前述控制部,係在從前述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吐出氣體時,當將從溶劑噴嘴及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L1、L2時,L2<L1,且亦可以隨著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L1與L2之差值慢慢變小 的方式,進一步控制兩噴嘴的移動速度。
將設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的前述氣體噴嘴稱為第1氣體噴嘴時,第2氣體噴嘴係設置於該第1噴嘴移動部之偏離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前述第2氣體噴嘴,係在第1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從基板之中心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後,且從第2噴嘴移動部之前述氣體噴嘴吐出氣體之前,為了一邊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一邊吐出氣體而使用,從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係亦可比從前述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更短。
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亦可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係亦可為IPA、丙酮或乙醇之任一。
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前述疏水性聚合物係亦可為聚苯乙烯(Polystyrene)。
根據本發明,係在對相分離後之嵌段共聚物進行濕蝕刻而在基板上形成圖案時,以抑制殘留於晶圓上之液滴的方式,可進行缺陷少的圖案形成。
1‧‧‧基板處理系統
30‧‧‧顯像裝置
31‧‧‧有機溶劑供給裝置
32‧‧‧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
33‧‧‧中性層形成裝置
34‧‧‧光阻塗佈裝置
35‧‧‧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
40‧‧‧熱處理裝置
127‧‧‧噴嘴臂
130‧‧‧第1溶劑噴嘴
131‧‧‧第2溶劑噴嘴
140‧‧‧第1氣體噴嘴
141‧‧‧第2氣體噴嘴
151‧‧‧第1氣體供給部
153‧‧‧第2氣體供給部
300‧‧‧控制部
400‧‧‧反射防止膜
401‧‧‧中性層
402‧‧‧反射防止膜
403‧‧‧嵌段共聚物
404‧‧‧親水性聚合物
405‧‧‧疏水性聚合物
W‧‧‧晶圓
[圖1]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系統之構成之概略的平面圖。
[圖2]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系統之構成之概略的側視圖。
[圖3]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系統之構成之概略的側視圖。
[圖4]表示有機溶劑供給裝置之構成之概略的縱剖面圖。
[圖5]表示有機溶劑供給裝置之構成之概略的橫剖面圖。
[圖6]表示噴嘴臂之前端部附近之構成之概略的立體圖。
[圖7]說明晶圓處理之主要工程的流程圖。
[圖8]表示反射防止膜與中性層形成於晶圓上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9]表示光阻圖案形成於中性層上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10]表示嵌段共聚物塗佈於光阻圖案之孔部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11]表示將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12]表示將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狀態之平面的說明圖。
[圖13]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4]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5]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6]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7]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8]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中之供給極性有機溶劑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9]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中之供給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20]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中之供給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21]表示藉由氮氣按壓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22]表示噴嘴臂移動時之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之位置的說明圖。
[圖23]表示噴嘴臂之移動距離與從吐出位置至晶圓中心部之距離之關係的說明圖。
[圖24]表示噴嘴臂之移動距離、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之距離之關係的特性圖。
[圖25]表示去除親水性聚合物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26]表示晶圓被蝕刻處理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27]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28]表示噴嘴臂之旋轉角度與噴嘴自晶圓中心部之距離之關係的特性圖。
[圖29]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之有機溶劑供給裝置之構成之概略的縱剖面圖。
[圖30]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1]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2]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3]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4]表示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之噴嘴臂的位置及從噴嘴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5]表示在以往的晶圓處理中將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36]表示在以往的晶圓處理中在晶圓上形成疏水 性聚合物之圖案之狀態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37](a)係表示對晶圓上供給第1極性有機溶劑從而溶解親水性聚合物之狀態的說明圖,(b)係表示晶圓上之第1極性有機溶劑蒸發而親水性聚合物析出之狀態的說明圖,(c)係表示析出之親水性聚合物殘留於晶圓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圖1,係表示實施本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方法之基板處理系統1之構成之概略的說明圖。圖2及圖3,係表示基板處理系統1之內部構成之概略的側視圖。
基板處理系統1係如圖1所示,具有一體連接之構成,其構成係包含:卡匣站10,收容複數片晶圓W的匣盒C被搬入搬出;處理站11,具備有對晶圓W施予預定處理的複數個各種處理裝置;及介面站13,在與鄰接於處理站11之曝光裝置12之間,進行晶圓W的收授。
在卡匣站10,係設有匣盒載置台20。在匣盒載置台20,係設有複數個在對基板處理系統1之外部搬入搬出匣盒C時載置匣盒C的匣盒載置板21。
在卡匣站10中,係如圖1所示,設有在往X方向延伸之搬送路徑22上移動自如的晶圓搬送裝置23。晶圓搬送裝置23,係亦可在上下方向及垂直軸周圍(θ方 向)移動自如,且能夠在各匣盒載置板21上的匣盒C與後述之處理站11之第3區塊G3的收授裝置之間搬送晶圓W。
在處理站11,係設有具備各種裝置之複數個例如4個區塊G1、G2、G3、G4。例如在處理站11之正面側(圖1之X方向負方向側),設有第1區塊G1,在處理站11之背面側(圖1之X方向正方向側),設有第2區塊G2。又,在處理站11的卡匣站10側(圖1之Y方向負方向側)設有第3區塊G3,在處理站11之介面站13側(圖1之Y方向正方向側)設有第4區塊G4。
例如在第1區塊G1,係如圖2所示,由下起依順序重疊有複數個液處理裝置,例如對晶圓W進行顯像處理的顯像裝置30、對晶圓W上供給極性有機溶劑之作為聚合物去除裝置的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在晶圓W上形成反射防止膜的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32、在晶圓W上塗佈中性劑而形成中性層的中性層形成裝置33、在晶圓W上塗佈光阻液而形成光阻膜的光阻塗佈裝置34、在晶圓W上塗佈嵌段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
例如顯像裝置30、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32、中性層形成裝置33、光阻塗佈裝置34、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係各別並排配置3個於水平方向上。另外,該些顯像裝置30、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32、中性層形成裝置33、光阻塗佈裝置34、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的個數或配置, 係能夠任意選擇。
在該些顯像裝置30、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32、中性層形成裝置33、光阻塗佈裝置34、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中,係例如在晶圓W上進行塗佈預定之塗佈液的旋轉塗佈。在旋轉塗佈中,例如從塗佈噴嘴向晶圓W上吐出塗佈液,並且使晶圓W旋轉從而使塗佈液擴散至晶圓W的表面。關於該些液體處理裝置之構成,係如後所述。
另外,以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所塗佈於晶圓W上的嵌段共聚物,係具有第1聚合物與第2聚合物。作為第1聚合物係使用具有親水性(極性)的親水性聚合物,作為第2聚合物係使用具有疏水性(非極性)的疏水性聚合物。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例如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為親水性聚合物,例如使用聚苯乙烯(PS)作為疏水性聚合物。又,嵌段共聚物中的親水性聚合物之分子量的比率為20%~40%,嵌段共聚物中的疏水性聚合物之分子量的比率為80%~60%。且,嵌段共聚物係指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所直線性合成的高分子,藉由溶劑使該些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的化合物成為溶液狀者。
又,以中性層形成裝置33所形成於晶圓W上的中性層,係對於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聚苯乙烯之隨機共聚物或交替共聚物作為中性層。在下 述中,稱為「中性」的情況係指像這樣對於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的意思。
例如在第2區塊G2中,係如圖3所示,於上下方向與水平方向並排地設有:熱處理裝置40,進行晶圓W之熱處理;紫外線照射裝置41,作為對晶圓W上之嵌段共聚物照射作為能量線的紫外線而對該嵌段共聚物進行改質處理的改質處理裝置;黏著裝置42,對晶圓W進行疏水化處理;周邊曝光裝置43,對晶圓W的外周部進行曝光;及聚合物分離裝置44,使藉由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塗佈於晶圓W上的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熱處理裝置40係具有熱板與冷卻板,並可進行加熱處理與冷卻處理兩者,其中,該熱板係載置晶圓W並進行加熱,該冷卻板係載置晶圓W並進行冷卻。另外,聚合物分離裝置44亦為對晶圓W施予熱處理的裝置,其構成係與熱處理裝置40相同。紫外線照射裝置41係具有:載置台,載置晶圓W;及紫外線照射部,對載置台上之晶圓W照射例如波長為172nm的紫外線。又,熱處理裝置40、紫外線照射裝置41、黏著裝置42、周邊曝光裝置43、聚合物分離裝置44的個數或配置,係能夠任意進行選擇。
例如在第3區塊G3中,係由下起依序設有複數個收授裝置50、51、52、53、54、55、56。又,在第4區塊G4中,係由下起依序設有複數個收授裝置60、61、62。
如圖1所示,在第1區塊G1~第4區塊G4所包圍的區域,係形成有晶圓搬送區域D。在晶圓搬送區域D,係配置有複數個具有可在例如Y方向、X方向、θ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動自如之搬送臂的晶圓搬送裝置70。晶圓搬送裝置70,係能夠在晶圓搬送區域D內移動,並將晶圓W搬送至周圍之第1區塊G1、第2區塊G2、第3區塊G3及第4區塊G4內的預定裝置。
又,在晶圓搬送區域D,係設有在第3區塊G3與第4區塊G4之間直線地搬送晶圓W之穿梭搬送裝置80。
穿梭搬送裝置80,係例如可在Y方向直線地移動自如。穿梭搬送裝置80,係在支撐晶圓W的狀態下往Y方向移動,能夠在第3區塊G3之收授裝置52與第4區塊G4之收授裝置62之間搬送晶圓W。
如圖1所示,在第3區塊G3之X方向正方向側旁,設有晶圓搬送裝置100。晶圓搬送裝置100,係具有例如在X方向、θ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動自如的搬送臂。晶圓搬送裝置100,係在支撐晶圓W的狀態下上下移動,並能夠將晶圓W搬送至第3區塊G3內之各收授裝置。
在介面站13,係設有晶圓搬送裝置110與收授裝置111。晶圓搬送裝置110,係具有可在例如Y方向、θ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動自如的搬送臂。晶圓搬送裝置110,係可將晶圓W支撐於例如搬送臂,在第4區塊G4內之各收授裝置、收授裝置111及曝光裝置12之間搬送 晶圓W。
接下來,說明上述之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的構成。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係如圖4所示,具有處理容器120。在處理容器120之側面,形成有晶圓W的搬入搬出口(未圖示)。
在處理容器120內,設有保持晶圓W並使其繞垂直軸旋轉之作為基板保持部的旋轉夾盤121。旋轉夾盤121,係可藉由例如馬達等的轉軸驅動部122以預定速度進行旋轉。
在旋轉夾盤121的周圍,係設有阻擋從晶圓W飛散或落下之液體而加以回收的罩杯123。在罩杯123的下面,係連接有排出所回收之液體的排出管124與對罩杯123內的環境進行排氣的排氣管125。
如圖5所示,在罩杯123之X方向負方向(圖5的下方向)側,形成有沿著Y方向(圖5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導軌126。從例如罩杯123之Y方向負方向(圖5的左方向)側的外方至Y方向正方向(圖5的右方向)側的外方,形成有導軌126。在導軌126,安裝有噴嘴臂127。噴嘴臂127,係藉由圖5所示的噴嘴移動部128,在導軌126上移動自如。藉此,噴嘴臂127,係能夠從設置於罩杯123之Y方向正方向側之外方的待機部129移動至罩杯123內之晶圓W的中心部上方,且更能夠在該晶圓W的表面上,於晶圓W的徑方向進行移動。又,噴嘴臂127,係藉由噴嘴移動部128升降自如。
例如如圖6所示,在噴嘴臂127,係設有: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2溶劑噴嘴131,作為供給極性有機溶劑的溶劑供給機構;及第1氣體噴嘴140及第2氣體噴嘴141,作為吐出例如氮氣等之乾燥氣體的氣體噴嘴。
在第1溶劑噴嘴130,係如圖4所示,例如經由配管145,連接於第1溶劑供給部146。該第1溶劑供給部146,係具備有極性有機溶劑供給源、泵、閥等,且構成為可從第1溶劑噴嘴之前端吐出極性有機溶劑。第2溶劑噴嘴131亦與第1溶劑噴嘴130相同,經由配管147與第2溶劑供給部148連接,且可從第2溶劑噴嘴131吐出極性有機溶劑。本實施形態中之極性有機溶劑,係具有極性的有機溶劑,而使用適用於溶解包含於嵌段共聚物之親水性聚合物(相對於極性有機溶劑之親水性聚合物的溶解度高)的例如IPA、丙酮、乙醇等。
第1氣體噴嘴140,係經由配管150,與具備有氮氣供給源、泵、閥等之第1氣體供給部151連接。藉此,能夠從第1氣體噴嘴140吐出氮氣。第2氣體噴嘴141,亦經由配管152,與具備有氮氣供給源、泵、閥等之第2氣體供給部153連接。
接下來,說明噴嘴臂127之第1溶劑噴嘴130、第2溶劑噴嘴131、第1氣體噴嘴140及第2氣體噴嘴141之配置。另外,在下述的說明中,為了方便起見,將從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2溶劑噴嘴131所吐出的極性有機溶劑分別記述為第1溶劑及第2溶劑,並將從第 1氣體噴嘴140及第2氣體噴嘴141所吐出的氮氣分別記述為第1氮氣及第2氮氣。又,後述之「吐出位置」,係指從溶劑噴嘴130、131吐出的極性有機溶劑或從氣體噴嘴140、141吐出的氮氣被吐出至晶圓W表面時之晶圓W上之吐出區域的大致中心部。又,在以X、Y座標表示吐出位置的情況下,係將晶圓W之中心部設成為原點、將延伸於X方向的軸設成為X軸、將延伸於Y方向的軸設成為Y軸,在後述之圖13~圖17中,將右側及上側設成為「正區域」。
第1溶劑噴嘴130,係在其吐出位置R1配置於X=30mm、Y=0mm的位置時,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係設成為X=15mm、Y=0mm。第2溶劑噴嘴131,係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位於X=30mm、Y=0mm時,其吐出位置R2係以晶圓W之中心部為中心,設於使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繞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位置,例如X=26mm、Y=-15mm的位置。第2氣體噴嘴141,係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位於X=15mm、Y=0mm時,其吐出位置N2以晶圓W之中心部為中心,設定於使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繞逆時針方向旋轉的位置,且其與X軸的距離比從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之X軸的距離更短的位置,在該例中,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係例如設定為吐出至X=13mm、Y=7.5mm的位置。又,第2氣體噴嘴141,係設成為朝向晶圓W之周緣的方向吐出,第1溶劑 噴嘴130、第2溶劑噴嘴131及第1氣體噴嘴140,係設成為朝向正下方吐出。又,第1氣體噴嘴140吐出之前端部的高度,係設定為晶圓W之表面之上方25mm的高度,第2氣體噴嘴141吐出之前端部的高度,係設定為晶圓W之表面之上方5mm的高度。
作為其他液體處理裝置之顯像裝置30、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32、中性層形成裝置33、光阻塗佈裝置34、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的構成,係除了噴嘴之設置數或從噴嘴供給的液體不同該點以外,其餘與上述之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的構成相同,故省略說明。
接下來,針對有機溶劑之選定,將連同本發明之原理一併說明。由於本實施形態之包含於嵌段共聚物的親水性聚合物係具有極性,因此,相對於具有極性之有機溶劑(極性有機溶劑)的溶解度高。又,由於疏水性聚合物為非極性,因此,相對於具有極性之有機溶劑的溶解度低。且,當對相分離成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後的嵌段共聚物照射作為能量線的紫外線時,作為親水性聚合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會因紫外線之能量而造成J鏈(joining chain)被切斷。藉此,親水性聚合物,係相對於極性有機溶劑的溶解度會更加提高。又,在作為疏水性聚合物的聚苯乙烯中,係因紫外線之能量而引起交聯反應。因此,非極性之疏水性聚合物,係相對於極性有機溶劑的溶解度更下降。因此,當對紫外線照射後之嵌段共聚物供給極性有機溶劑時,則可良好地僅溶解去除親水性聚 合物。另外,作為能量線,係除了紫外線以外亦可使用電子束。
從親水性聚合物之溶解去除的觀點來看,作為供給至紫外線照射後之嵌段共聚物的極性有機溶劑,係選定親水性聚合物之溶解度高者為較佳,作為相當於該條件的極性有機溶劑,係如上述例如有IPA、丙酮、乙醇、丙酮等。
另外,該些IPA、丙酮、乙醇、丙酮這樣的極性有機溶劑,係具有相對於該極性有機溶劑之水的溶解度高且沸點低於水的共通性質。因此,在對晶圓W上之嵌段共聚物供給了該些極性有機溶劑後,使極性有機溶劑乾燥時,晶圓W之周圍溫度會因汽化熱而下降,藉此,大氣中的水分會凝結而溶入該極性有機溶劑中。且,由於該些極性有機溶劑係沸點低於水,因此,透過比水先蒸發,極性有機溶劑中之水分濃度會上升,其結果,該極性有機溶劑中的水分濃度會上升,已溶解之親水性聚合物的一部分會析出,進而發生水印。
另外,本發明者們為了証實水印之原因為大氣中的水分,而進行確認試驗。作為確認試驗,在大氣中不包含水分的環境例如氮環境中,嘗試由極性有機溶劑溶解去除親水性聚合物。在該情況下,由於不會產生大氣中之水分溶入到極性有機溶劑,故被預測為水印不會發生,但,即使在試驗結果中,水印仍不會發生於供給極性有機溶劑後的晶圓W上。從該結果,証實了大氣中之水分為 造成水印的原因。
因此,在由極性有機溶劑溶解去除親水性聚合物之際,係考慮以使水分不溶入極性有機溶劑的方式,例如在氮環境中供給極性有機溶劑。但是,對於將溶解去除親水性聚合物之裝置全體設成為氮環境,係花費成本的。
於是,本發明者們,係認為只要能夠在供給IPA等之極性有機溶劑而使親水性聚合物溶解之後,以將乾燥氣體噴吹至晶圓W的方式,從晶圓W上排出溶入至極性有機溶劑的水分及由水分析出之親水性聚合物,就可防止水印發生之情形。本發明,係根據像這樣的見解而進行研究者。
另外,對於防止親水性聚合物404之析出,雖只要使用親水性聚合物404之溶解度與例如IPA同程度,且沸點高於水或難溶入水的極性有機溶劑即可,但目前並不存在像這樣的極性有機溶劑。
又,作為防止隨著極性有機溶劑中之水分濃度上升而親水性聚合物404析出的其他方法,亦考慮持續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晶圓W而防止水分濃度上升。但是,IPA等之極性有機溶劑,係由於與形成為嵌段共聚物之基底膜之中性層的能量差小且與該中性層的浸濕性良好,因此,難以從晶圓W之上面排出。因此,從生產率之觀點來看,相較於持續供給極性有機溶劑,供給乾燥氣體並使極性有機溶劑及溶解於極性有機溶劑的親水性聚合 物排出至晶圓W外為較佳。另外,作為乾燥氣體,並不限定於氮,可使用各種氣體,但露點溫度係例如在大氣壓下使用-20℃以下的氣體為較佳。
在以上之基板處理系統1,係如圖1所示設有控制部300。控制部300係例如為電腦,具有程式儲存部(未圖示)。在程式儲存部,係儲存有控制基板處理系統1中之晶圓W之處理的程式。又,在程式儲存部,亦儲存有用於控制上述各種處理裝置或搬送裝置等之驅動系統的動作並實現基板處理系統1之後述之剝離處理的程式。另外,前述程式係被記錄於例如電腦可讀取之硬碟(HD)、軟碟片(FD)、光碟(CD)、磁光碟(MO)、記憶卡等之電腦可讀取的記憶媒體者,亦可為由該記憶媒體安裝於控制部300者。
接下來,說明使用如上述構成之基板處理系統1所進行的晶圓處理。圖7,係表示該晶圓處理之主要工程之例子的流程圖。
首先,收納了複數個晶圓W的匣盒C會被搬入至基板處理系統1的卡匣站10,藉由晶圓搬送裝置23,匣盒C內的各晶圓W會被依次搬送至處理站11的收授裝置53。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並進行溫度調節。然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反射防止膜形成裝置32,而如圖8所示在晶圓W上形成反射防止膜400(圖7之工 程S1)。然後,晶圓W會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進行加熱、溫度調節。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中性層形成裝置33。在中性層形成裝置33,係如圖8所示,在晶圓W之反射防止膜400上塗佈中性劑,而形成中性層401(圖7的工程S2)。然後,晶圓W會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進行加熱、溫度調節,接下來,返回至收授裝置53。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100被搬送至收授裝置54。然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黏著裝置42,並進行黏著處理。然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光阻塗佈裝置34,並在晶圓W的中性層401上塗佈光阻液,從而形成光阻膜。然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並進行預烘處理。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收授裝置55。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周邊曝光裝置43並進行周邊曝光處理。
然後,晶圓W,係藉由介面站13之晶圓搬送裝置110被搬送至曝光裝置12,並進行曝光處理。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並在曝光後進行烘烤處理。然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顯像裝置30並進行顯像。顯像結束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 裝置70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並進行後烘烤處理。如此一來,如圖9所示,在晶圓W的中性層401上形成有預定的光阻圖案402(圖7的工程S3)。在本實施形態中,光阻圖案402,係於俯視下,圓形狀之孔部402a以預定之配置排列的圖案。另外,孔部402a的寬度係如後述,設定為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同心圓狀地配置於孔部402a。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在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35中,係如圖10所示,在晶圓W之反射防止膜400及光阻圖案402上塗佈嵌段共聚物403(圖7之工程S4)。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熱處理裝置40。在熱處理裝置40中,於晶圓W進行預定溫度的熱處理。如此一來,如圖11及圖12所示,晶圓W上之嵌段共聚物403會被相分離為親水性聚合物404與疏水性聚合物405(圖7之工程S5)。在此,如上述,在嵌段共聚物403中,親水性聚合物404之分子量的比率為20%~40%,疏水性聚合物405之分子量的比率為80%~60%。如此一來,在工程S5中,如圖11及圖12所示,在光阻圖案402的孔部402a內,圓柱形狀的親水性聚合物404與圓筒形狀的疏水性聚合物405會被相分離成同心圓狀。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紫外線照射裝置41。在紫外線照射裝置41,係透 過對晶圓W照射紫外線,來切斷作為親水性聚合物404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J鏈,並且使作為疏水性聚合物405之聚苯乙烯產生交聯反應(圖7之工程S6)。
接下來,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且被保持為藉由旋轉夾盤121,使晶圓W之中心部與旋轉中心一致。接下來,極性有機溶劑會被供給至晶圓W,並對因紫外線照射而J鏈被切斷的親水性聚合物404進行濕蝕刻(圖7之工程S7)。
參閱圖13~圖20,詳細敍述該親水性聚合物之濕蝕刻。圖13~圖17,係示意地表示噴嘴臂127及分別從噴嘴130、131、140、141所吐出的極性有機溶劑或氮氣的吐出位置,並以影線表示進行吐出之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的吐出位置。
首先,如圖13所示,噴嘴臂127,係移動至由P0表示的位置。藉此,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係位於晶圓W的中心部。然後,如圖18所示,一邊以例如1000rpm之旋轉速度使晶圓W旋轉,一邊從第1溶劑噴嘴130以例如30ml/秒的流量供給作為第1溶劑的極性有機溶劑20~40秒,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供給例如30秒。藉此,因紫外線照射而J鏈被切斷的親水性聚合物404會被溶解。接下來,於維持了極性有機溶劑之供給的狀態下,以3000rpm/sec2之加速度,使晶圓W減速至例如500rpm的旋轉速度,並維持500rpm之旋轉速度2秒。 接下來,以3000rpm/sec2之加速度,使晶圓W增加至例如1000rpm的旋轉速度,並維持1000rpm之旋轉速度例如3秒。藉由該減速、加速,以將晶圓W之直徑方向的加速度賦予至極性有機溶劑而進行攪拌的方式,使親水性聚合物有效率地溶解。
接下來,於一邊維持晶圓W之旋轉,一邊從第1溶劑噴嘴130吐出第1溶劑的狀態下,如圖14所示,沿著X方向使噴嘴臂127向右側移動至P1,並使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移動至晶圓W之中心部。此時,第1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R1,係位於從晶圓W之中心部向X方向右側遠離15mm。且,當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到達晶圓W之中心部時,同時使晶圓W之旋轉速度減速至800rpm,並維持該狀態例如2秒。
然後,如圖19所示,從第1氣體噴嘴140,朝向晶圓W之中心部噴吹氮氣。由於晶圓W之中心部其離心力小,因此,即使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從晶圓W之中心部移動至周緣部,亦藉由極性有機溶劑之表面張力,維持液膜延伸的狀態。在此,藉由從第1氣體噴嘴140對晶圓W中心部之液膜噴吹氮氣的方式,液膜會破裂,如圖19所示,從而形成晶圓W之表面露出的乾燥區域Z。當形成乾燥區域Z時,液膜會因晶圓W之旋轉所致之離心力與液膜之表面張力,被拉至晶圓W之周緣側。因此,乾燥區域Z會瞬間移動至對應於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的位置(以晶圓W之中心部為中 心,通過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的同心圓)。
又,連同氮氣之供給,使晶圓W之旋轉速度以3000rpm/sec2之加速度,使晶圓W減速至例如512rpm之旋轉速度。接著,將晶圓W之旋轉速度維持為512rpm,如圖15所示,直接使噴嘴臂127以例如2mm/sec的速度向晶圓W之X方向右側移動15mm,使其位於P2。亦即,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係移動至從晶圓W之中心部向X方向右側遠離30mm的位置,並且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係移動至從晶圓W之中心部向X方向右側遠離15mm的位置,藉此,乾燥區域Z亦擴展至對應於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的位置。因此,如圖20所示,伴隨著噴嘴臂127之移動,而隨著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與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的增大,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會慢慢地往晶圓W之周緣方向移動。
此時,如圖21所示,在對應於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的位置會產生強勁的液流。且,藉由從第1氣體噴嘴140將氮氣吐出至靠近液體界面之位置的方式,液流之內緣會被捲起,藉由該液之捲起,將由極性有機溶劑之液滴及親水性聚合物404之溶解所產生的生成物往晶圓W之周緣側推移,故發揮強勁的洗淨力。
噴嘴臂127移動至位置P2之後,如圖16所示,停止第1溶劑之吐出而開始第2溶劑之吐出,並且,停止第1氮氣之供給而開始第2氮氣之吐出。第2溶劑噴 嘴131之吐出位置R2,係在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位於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時,以使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與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形成為30mm的方式,亦即設定為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係位於以晶圓W之中心部為中心的同一個圓上。因此,在將吐出極性有機溶劑之噴嘴從第1溶劑噴嘴130切換成第2溶劑噴嘴131的情況下,形成於晶圓W之表面的液體界面亦不會改變。又,如上述,在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位於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時,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係設定為從晶圓W之中心部向右側遠離15mm。且,第2氣體噴嘴141,係設成為;位於此時之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為遠離晶圓W的中心部15mm。因此,在將氮氣之吐出從第1氣體噴嘴140切換成第2氣體噴嘴141的情況下,從氮氣之吐出位置至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的距離亦不會改變。
又,第2氣體噴嘴141,係與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流量相比,吐出多數流量的氮氣,並且如圖6所示,吐出口會朝向晶圓W之周緣側。因此,藉由切換成第2氣體噴嘴141的方式,因氮氣之吐出,而使推壓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的力道增強。此時,當氮氣之吐出位置與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靠近時,因氣體之吐出的衝擊,有引起極性有機溶劑濺液之虞。該觀點,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與第2氣體噴 嘴141之吐出位置N2的距離,係設定為比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與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的距離長。因此,在切換成第2氣體噴嘴141,而使氮氣之流量增大的情況下,亦可抑制濺液。
接下來,使噴嘴臂127朝向晶圓W之周緣側,並以例如2mm/sec的速度往X方向移動。圖17,係表示噴嘴臂127移動至比P2更靠近晶圓W之周緣側的位置亦即P3之狀態。從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至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d2與從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至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d3的差值(d2-d3),係如圖22所示,噴嘴臂127位於P2時又位於P3時變短。
在此,說明伴隨著噴嘴臂127的移動所致之前述d2、d3的各變化。以上述之X-Y座標平面(設成為x≧0)表示噴嘴之吐出位置。噴嘴臂從P2沿著X方向往右側移動距離k時之第2溶劑噴嘴131的吐出位置R2及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之各噴嘴的座標,係如圖23(a)所示,噴嘴臂127位於P2時的N2=(Na、Nb)
噴嘴臂127位於P2時的R2=(Ra、Rb)
噴嘴臂127移動距離k之後的N2=(Na+k、Nb)
噴嘴臂127移動距離k之後的R2=(Ra+k、Rb)。因此,將移動距離設置為x時的d2及d3,係 噴嘴臂127位於P3時的
噴嘴臂127位於P3時的
沿著X方向使噴嘴臂127往右側移時之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d2,係如圖23(b)中之(1)般的曲線圖。又,當考慮沿著X方向使噴嘴臂127往右側移動時之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d3時,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係位於比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更靠近X軸的位置,且位於更靠近晶圓W之中心部。因此,d3,係比起d2,移動前(x=0)之直到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會變短,在X方向右側移動與d2相同的距離後,增加率會變大。因此,表示噴嘴臂127之移動距離x與噴嘴之吐出位置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d2之關係的曲線圖,係如圖16(b)中之(2)般的曲線圖。因此,在從第2溶劑噴嘴131吐出極性有機溶劑,且從第2氣體噴嘴141吐出氮氣,而直接使噴嘴臂127沿著X方向往右側並朝向晶圓W之周緣移動的情況下,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d2與氮氣之吐出位置自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d3的差值(d2-d3),係隨著噴嘴臂127往晶圓W周緣部方向移動而漸漸變小。
如上述,由於一邊使晶圓W旋轉而一邊供給極性有機溶劑,因此,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的位置,係沿著該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稍微內側之圓周的位置。因此,距離d2與距離d3的差值,係從氮氣之吐出位 置至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的距離。圖24,係表示從晶圓W之中心部至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的距離、和液體界面與氮氣吐出位置之距離(d2-d3)變化的特性圖。如圖24所示,由於噴嘴臂127移動至P2之位置(液體界面係距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的位置為止,係使用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1氣體噴嘴140,因此,液體界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距離不會改變而為固定。接下來,噴嘴臂127到達P2之後,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及氮氣之吐出位置係切換成第2溶劑噴嘴131之位置及第2氣體噴嘴141之位置。因此,接下來,伴隨著噴嘴臂127沿著X軸而移動至晶圓W的周緣側,液體界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會彼此慢慢靠近。
在此,說明關於在晶圓W之靠周緣的區域中,使氮氣之吐出位置靠近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時的作用。在藉由晶圓W之旋轉所致之離心力,將極性有機溶劑朝晶圓W之圓周方向沖掉的情況下,由於越靠晶圓W之周緣的位置,極性有機溶劑越從晶圓W之中心部側予以靠近,故極性有機溶劑之液膜會變厚。當液膜變厚時,由於極性有機溶劑變得難以流動,故易產生液體殘留或液體破碎。本實施形態,係在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以上的區域中,增大氮氣之吐出流量。因此,藉由氮氣將液體界面推壓至周緣方向的力道會增強。又,在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以上的區域中,係隨著噴嘴臂127越靠近晶圓W之周緣,則氮氣之吐出位置越靠近極性 有機溶劑的液體界面。因此,藉由氮氣加以推壓液體界面之力道會隨著越靠近晶圓W之周緣而慢慢地增大。因此,在晶圓W之靠周緣的區域中,雖係隨著液體界面靠近晶圓W之周緣,極性有機溶劑的量會慢慢增加,但由於將液體界面推壓至晶圓W之周緣方向的力道亦會增強,故可抑制液體殘留或液體破碎。
且,繼續使噴嘴臂127以2mm/sec的速度移動直至例如第2氣體噴嘴141之吐出位置N2穿過晶圓W之外周端部而位於晶圓W的外側。且,當吐出位置R2及吐出位置N2到達晶圓W之外側時,依序停止第2極性有機溶劑及第2氮氣之吐出。又,連同第2氮氣之供給,例如以3000rpm/sec2之加速度,使晶圓W增加至例如2000rpm之旋轉速度,而進行晶圓W之旋轉乾燥。藉此,晶圓W上之所有的極性有機溶劑會被排出至晶圓W外。且,當選擇性地去除親水性聚合物404時,如圖25所示,藉由疏水性聚合物405形成孔狀之圖案。
之後,晶圓W係藉由晶圓搬送裝置70被搬送至收授裝置50,接下來,藉由卡匣站10的晶圓搬送裝置23被搬送至預定之匣盒載置板21的匣盒C。
然後,匣盒C,係被搬送至設於基板處理系統1之外部的蝕刻處理裝置(未圖示),且將例如疏水性聚合物405作為光罩,對中性層401、反射防止膜400及晶圓W進行蝕刻處理,如圖26所示,在晶圓W形成貫通孔亦即接觸孔410(圖7之工程S9)。另外,作為蝕刻處 理裝置,係使用例如RIE(Reactive Ion Eching)裝置。亦即,在蝕刻處理裝置中,係藉由反應性氣體(蝕刻氣體)或離子、自由基,進行蝕刻親水性聚合物或反射防止膜等這樣的被處理膜之乾蝕刻。
然後,晶圓W會再次被乾蝕刻處理,從而去除晶圓W上的光阻圖案402及疏水性聚合物405,一連串的晶圓處理結束。
根據上述之實施形態,對相分離後之嵌段共聚物403照射紫外線,然後,供給極性有機溶劑,因此,藉由極性有機溶劑200,可良好地使親水性聚合物404溶解。接下來,由於對晶圓W吐出作為乾燥氣體的氮氣,從晶圓W上排出極性有機溶劑,因此,即使在水分從大氣中溶入極性有機溶劑,而使極性有機溶劑中之水分濃度增加,並析出親水性聚合物404的情況下,可與極性有機溶劑之流動一起從晶圓W上去除該析出物。故,可良好地進行親水性聚合物404之濕蝕刻,而在晶圓W上適切地形成缺陷少的圖案。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係使用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1氣體噴嘴140,一邊使晶圓W旋轉,一邊依序將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吐出至晶圓W之中心部,並將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1氣體噴嘴140移動至晶圓W之周緣側。且,然後,將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切換成第2溶劑噴嘴131(該第2溶劑噴嘴131,係被設定在偏離第1溶劑噴嘴130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又,將氮氣之吐出 切換成第2氣體噴嘴141。且,藉由一邊進行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之吐出,一邊使第2溶劑噴嘴131及第2氣體噴嘴141朝向晶圓W之周緣側移動的方式,使氮氣之吐出位置慢慢靠近極性有機溶劑的液體界面。因此,越靠近晶圓W之周緣的區域,藉由氮氣加以推壓液體界面的力道變得越強。故,可抑制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殘留或液體破碎,並從晶圓W上良好地排出因極性有機溶劑及親水性聚合物404之溶解所致之生成物等。
又,在噴嘴臂127的移動中途,由於比起第1氣體噴嘴140,氮氣之吐出量係使用第2氣體噴嘴141,因此,推壓液體界面的力道會變強,且可使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距離拉開,故可抑制濺液。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係在共通的噴嘴臂127設置第1溶劑噴嘴130、第2溶劑噴嘴131、第1氣體噴嘴140及第2氣體噴嘴141。因此,可使各噴嘴之驅動系統形成為共通,故可將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之成本降低。又,噴嘴臂127或驅動系統之設置空間亦可狹窄化。
另外,本發明者們,係進行了用於調查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間隔距離對於從晶圓W上排出極性有機溶劑之影響的評估試驗。在評估試驗中,係藉由改變設置於噴嘴臂127之第1氣體噴嘴140的配置,在7mm~19mm之間以每2mm來設定液體界 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距離,並僅使用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1氣體噴嘴140,將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供給至晶圓W。且,對存在於距離晶圓W之中心部12~15cm之區域之圖案之缺陷的數量加以計數,在液體界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距離為9mm~17mm時,雖係所期望的值以下,但另一方面,在7mm及19mm時,未成為所期望的值以下。因此,對於抑制圖案之缺陷的數量而言,液體界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距離,係設定於9mm~17mm的範圍為較佳。
且,在噴嘴臂127位於P1之位置時,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與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係亦可不設定為位於以晶圓之中心部為中心之相同的同心圓上。又,在噴嘴臂127位於P1時,第2溶劑噴嘴131之吐出位置R2,係亦可為比此時之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更靠近晶圓W之中心部的位置。
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設置第2氣體噴嘴141,亦可在從第2溶劑噴嘴131開始吐出第2溶劑之後,接著從第1氣體噴嘴140吐出氮氣。即使在該情況下,亦可隨著極性有機溶劑之液體界面越靠近晶圓W之周緣,而使氮氣之吐出位置越靠近液體界面。因此,由於隨著液體界面靠近晶圓W之周緣,而可增強推壓液體界面之力道,故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又,第1溶劑噴嘴130、第2溶劑噴嘴131、第1氣體噴嘴140、第2氣體噴嘴141,係亦可設置於可 分別獨立而移動的噴嘴移動部。
且,上述的實施形態,雖係在停止從第1氣體噴嘴140吐出氮氣之後,從第2氣體噴嘴141吐出氮氣,但從第2溶劑噴嘴131及第2氣體噴嘴141分別吐出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時,即使為從第1氣體噴嘴140吐出例如小流量之氮氣的情形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係沿著導軌126使噴嘴臂127直線地移動,但亦可以噴嘴臂127之噴嘴描繪圓弧軌跡的方式,例如設置於旋轉臂。圖27,係表示像這樣的例子,使用以圖27中之「O1」為旋轉中心而旋轉的構成者來作為噴嘴臂127。驅動部,係形成為使支臂旋轉之未圖示的旋轉部,又設置有未圖示的升降部,而噴嘴臂127係構成為升降自如。因此,噴嘴臂127、驅動部及升降部,係形成為噴嘴移動部。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與第1氣體噴嘴140之吐出位置N1,係設於通過晶圓W之中心部的圓弧軌跡上。在該情況下,係在以例如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從晶圓W之中心部遠離15mm的方式移動時,噴嘴臂127會旋轉,此時,第1氮氣之吐出位置N1係位於晶圓W之中心部。
又,被移動成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之際。第1氮氣之吐出位置N1,雖靠近液體界面,但由於靠近的距離極小,故第1氮氣之吐出位置N1與液體界面的距離幾乎不會改變,可 作為固定值來處理。在切換成分別從第2溶劑噴嘴131及第2氣體噴嘴141吐出極性有機溶劑及氮氣之後,使噴嘴臂127旋轉,並使各個噴嘴移動至晶圓W之周緣側。
說明藉由使噴嘴臂127旋轉所致之第2溶劑之吐出位置R2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和第2氮氣之吐出位置N2與自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的差值之關係。圖27中的V,係表示噴嘴臂之旋轉軸O1與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u及θ係表示預定之吐出位置的參數,在圖26中,係表示噴嘴臂127位於P4之位置時之N2的參數。u,係將旋轉軸O1作為中心,從通過晶圓W之中心部之圓弧軌跡偏離的距離(將朝圓弧軌跡之外側的偏移設成為+、將朝中心側的偏移設成為-),θ係噴嘴臂127之旋轉角度。在圖27中,係將噴嘴位於連結旋轉軸O1與晶圓W之中心部的直線上之情況設成為0,而將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方向設成為+。
當旋轉軸O1位於比晶圓的區域更外側,而使噴嘴從晶圓W之中心部移動至周緣時,θ係以0~90°的範圍,到達晶圓W之周緣。此時,在使噴嘴臂127旋轉之際,考慮從設於噴嘴臂127之噴嘴之吐出位置至晶圓中心部之距離d的變化時,(u+V)cosθ]。因此,使噴嘴臂127旋轉時之噴嘴之吐出位置與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係取決於噴嘴臂127之旋轉軸O1與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V、旋轉角度θ、從圓弧軌跡偏移的距離u。
因此,使圖27所示之支臂旋轉時之第2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R2自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的變化d2,係以圖28中(3)所示的實線來表示。又,在使噴嘴臂127旋轉時之第2氮氣之吐出位置N2自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的變化d3,係以圖28中(4)所示的實線來表示。因此,隨著使噴嘴臂127旋轉至晶圓W的周緣方向,第2溶劑之吐出位置R2與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d2和第2氮氣之吐出位置N2與晶圓W之中心部之距離d3的差值(d2-d3)會慢慢縮短。因此,即使為使噴嘴臂127旋轉動作的情況下,亦隨著該噴嘴臂127朝向晶圓W之周緣移動,液體界面與氮氣之吐出位置的距離會慢慢靠近。因此,在該情況下,推壓液體界面之力道亦會變強,而可抑制液體殘留或液體破碎。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係在1根噴嘴臂127設置了各噴嘴,但亦可構成為具備例如2根噴嘴臂。例如在圖29中,表示該情況下之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的其他例子。在圖29中,除了不具備有第2溶劑噴嘴131之外,而具備有與圖4所示之噴嘴臂127相同構成的第1噴嘴臂160與具備有其他氣體噴嘴161的第2噴嘴臂162。其他氣體噴嘴161,係經由配管170,與其他氮氣供給部171連接。另外,第2噴嘴臂162,係構成為在與晶圓W上之第1噴嘴臂160進行移動之區域不同的區域進行移動,例如從晶圓W之中心部沿著X方向在左側的區域進行移動。
使用圖30~圖34,說明關於由具有其他氣體噴嘴161之有機溶劑供給裝置31所致之親水性聚合物404的濕蝕刻。首先,如圖30、31所示,與使用了噴嘴臂127的情況相同,以使R1、N1依序位於晶圓W之中心部的方式,使第1噴嘴臂160移動。第2噴嘴臂162,係事先待機於從其他氣體噴嘴161所吐出之氮氣的吐出位置N3自例如晶圓W之中心部,沿著X方向往圖中之左方向60mm之位置的地點。
接下來,如圖32所示,第1溶劑噴嘴130之吐出位置R1位於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30mm,且第1氮氣之吐出位置N1位於遠離晶圓W之中心部15mm之後,將吐出氮氣的噴嘴從第1氣體噴嘴140切換成第2氣體噴嘴141。
然後,移動至第2氮氣之吐出位置N2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該例係60mm)與其他氮氣之吐出位置N3自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相等之位置。在該期間,進行第2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與第2氮氣之吐出,而由於第2氣體噴嘴141比起第1氣體噴嘴140,吐出流量較大,故能夠以更強勁的力道推壓液體界面。
然後,將吐出氮氣的噴嘴切換成其他氣體噴嘴161,並使第1噴嘴臂160及第2噴嘴臂162移動至晶圓W之周緣方向。圖33,係表示將氮氣之吐出從第2氣體噴嘴141切換成其他氣體噴嘴161後的狀態。此時,第1噴嘴臂160,雖係如圖34所示,沿著X方向往右側移 動,但第2噴嘴臂162係沿著X方向往左側移動。又,第2噴嘴臂162之移動速度,係設定為比第1噴嘴臂160更快的速度。因此,從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至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L1與從氮氣之吐出位置至晶圓W之中心部的距離L2之差值會慢慢變小。舉一例子,L2-L1從17mm靠近至9mm。其結果,由於其他氣體噴嘴161之吐出位置N3,係隨著越靠近晶圓W之周緣側而越靠近液體界面,故氮氣推壓液體界面的力道會慢慢增加。因此,可抑制液體殘留或液體破碎,並可得到與使用了噴嘴臂127之情況相同的效果。又,一邊從第2噴嘴臂162之其他氣體噴嘴161吐出氮氣,一邊使該第2噴嘴臂162移動至晶圓W的周緣側時,在從第1噴嘴臂160之氣體噴嘴140、141以例如小流量吐出氣體的情形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另外,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雖說明了使用IPA、丙酮、乙醇、丙酮作為極性有機溶劑之情形,但亦可使用從該些有機溶劑選擇2個以上而進行混合者作為極性有機溶劑。本發明者們在經過驗證後,確認了使用該些混合液時,亦可良好地溶解親水性聚合物404且不會溶解疏水性聚合物405之一事。又,作為極性有機溶劑200,係亦可使用將甲基異丁基酮(MIBK)或乙酸添加至IPA者。即使在該混合液中,仍確認了能夠良好地僅溶解親水性聚合物404。
另外,作為表示某物質溶解到其他物質中有 怎樣程度之溶解性的指標,有稱為Hansen溶解度參數(HSP:Hansen Solubility Parameter)的指標。根據該指標,物質的特徵為:以來自於分子間之分散力的能量δd、來自於分子間之極性力的能量δp、來自於分子間之氫結合力的能量δh。且,該些3個參數,係作為被稱作Hansen空間之三維空間座標的1點而予使用,由該些3個參數所定義的座標被定義為HSP值。又,物質,係分別具有固有的相互作用半徑R0,HSP值,係能夠使該相互作用半徑R0之球(Hansen之溶解球)內某物質溶解。亦即,在將2個物質之HSP值間的距離設成為Ra時,當Ra/R0大於1時,物質不會溶解,當Ra/R0小於1時,物質會溶解。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之第1極性有機溶劑中,係選定對親水性聚合物Ra/R0小於1,對疏水性聚合物Ra/R0大於1者。
在表1中,表示上述有機溶劑之相對於屬於親水性聚合物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屬於疏水性聚合物之聚苯乙烯之Ra/R0的值。
於表1,係在乙醇及IPA中,Ra/R0的值皆超過1,數值上係形成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苯乙烯均不會溶化者。然而,表1所示之Ra/R0的值,係指將能量線照射至嵌段共聚物403之前的值,根據本發明者們,推測為因照射能量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J鏈被切斷而Ra/R0的值會減少,反之,聚苯乙烯因交聯反應而Ra/R0的值會增加。其結果,認為在照射能量線之後,乙醇及IPA皆相對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Ra/R0的值係變得比1大,而能夠良好地僅溶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又,關於丙酮,相對於聚苯乙烯之Ra/R0的值為1,相對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Ra/R0的值會變得更小,在能量線照射前的嵌段共聚物中,雖認為聚苯乙烯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兩者為可溶,但與乙醇及IPA的情形相同,以照射能量線的方式,能夠良好地僅溶解甲基丙烯酸甲酯。
又,在混合了2個物質時,HSP值會因應混合比而成為兩物質之間的值。作為一例,在以1:1之比例混合2種物質時,HSP值會大概成為兩物質之中間的 值。因此,不管乙醇、IPA及丙酮係以什麼樣的混合比進行混合,亦可使照射能量線後之相對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Ra/R0的值小於1,相對於聚苯乙烯之Ra/R0的值大於1,而良好地僅溶解甲基丙烯酸甲酯。
又,在MIBK單質中,由於相對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苯乙烯之Ra/R0皆小於1,故無法達成相對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苯乙烯的選擇比,而無法單獨使用於親水性聚合物的濕蝕刻。但是,從表1亦可確認,透過以預定比例來與IPA進行混合的方式,能夠使相對於聚苯乙烯之Ra/R0的值變得比1大,且可選擇性地僅溶解甲基丙烯酸甲酯。又,由於MIBK之水的溶解度與IPA之水的溶解度相比較低,故MIBK與IPA之混合液之水的溶解度會變得比IPA低。因此,以將MIBK與IPA之混合液使用作為濕蝕刻用之極性有機溶劑的方式,與使用IPA的情形相比,溶入極性有機溶劑的水會變少。其結果,可實現水印更進一步減少。此外,由於MIBK之沸點為116.2℃而比水高,故能夠以與IPA進行混合的方式,使混合液之沸點比IPA單質時更加提高。因此,從該點來看,亦可實現水印更進一步減少。另外,MIBK與IPA之混合比,係以質量比設成為1:9~3:7之間為更佳。
另外,乙酸亦與MIBK相同,由於沸點為118℃而比水高,故能夠以將與IPA之混合液使用作為濕蝕刻用之極性有機溶劑的方式,來減少水印。另外,由於乙酸係具有使光阻圖案402溶解的性質,故在將光阻圖案 402使用作為嵌段共聚物403的引導時,係以不溶解光阻圖案402的比率來與IPA進行混合為較佳。
上述的實施形態,雖係在親水性聚合物404之濕蝕刻中使用極性有機溶劑,並藉由乾燥氣體從晶圓W上排出該極性有機溶劑,但亦可在供給極性有機溶劑之後,供給例如沸點高於IPA等之極性有機溶劑且可溶解親水性聚合物的有機溶劑來作為其他極性有機溶劑。第2極性有機溶劑之沸點,具體而言係高於水的沸點為較佳。即使以供給其他極性有機溶劑的方式,水分會溶入IPA等之極性有機溶劑,亦可以供給其他極性有機溶劑的方式,防止IPA被置換成其他極性有機溶劑,且其他極性有機溶劑比水更先乾燥的情形。在該情況下,可防止混合了IPA等之極性有機溶劑與其他極性有機溶劑的溶液中或者置換後之其他極性有機溶劑中的水分濃度上升。其結果,由於可在其他極性有機溶劑中抑制親水性聚合物404析出,因此,在從晶圓W上排出其他極性有機溶劑之後,可進一步抑制水印發生。另外,作為其他極性有機溶劑201,係可使用甲基異丁基甲醇(MIBC)或二元酸酯類等。
其他極性有機溶劑之供給,係亦可從例如第2溶劑噴嘴131予以進行。又,亦可另外設置供給例如IPA等之極性有機溶劑的其他溶劑噴嘴,並且從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2溶劑噴嘴131供給其他極性有機溶劑。在該情況下,於例如停止晶圓W的狀態下,從其他溶劑噴嘴供給IPA,首先使晶圓W上之親水性聚合物404溶解。接下 來,即使以上述之實施形態之圖13~圖17所示的步驟,從第1溶劑噴嘴130及第2溶劑噴嘴131供給作為其他極性有機溶劑例如MIBC等來取代IPA,亦可良好地將該MIBC排出至晶圓W外。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係以將親水性聚合物404與疏水性聚合物405分離成同心圓狀之孔狀的圖案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可適用於各種情況,例如亦可適用於相分離後的親水性聚合物404與疏水性聚合物405以直線狀地交替排列亦即所謂之層狀結構的情形。為層狀結構時,在嵌段共聚物403中,親水性聚合物404之分子量的比率為40%~60%,疏水性聚合物405之分子量的比率為60%~40%。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係藉由光阻圖案402形成了用於由嵌段共聚物403所致之圖案形成的引導,但引導之形成不一定要藉由光阻圖案進行,亦可為:例如形成為預定圖案的中性層401,或是形成為預定圖案的親水性聚合物404或疏水性聚合物405。
以上,雖一邊參閱附加圖面一邊說明了本發明之適當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例。只要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思想範圍內,想到各種變形例或修正例係屬顯見,且了解到關於該等當然亦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者。本發明,係不限於該例,可採用各種態樣者。本發明,係亦適用於基板為晶圓以外的FPD(平板顯示器)、光罩用之掩模原 版(Mask Reticle)等其他基板的情形。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使用包含例如具有親水性之親水性聚合物與具有疏水性之疏水性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且對處理基板時為有用的。
121‧‧‧旋轉夾盤
130‧‧‧第1溶劑噴嘴
140‧‧‧第1氣體噴嘴
W‧‧‧晶圓

Claims (24)

  1. 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係使用包含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來處理基板的方法,其特徵係,具有:中性層形成工程,在基板上形成對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的中性層;光阻圖案形成工程,對形成於中性層上的光阻膜進行曝光處理,接下來,對曝光處理後的光阻膜進行顯像而形成光阻圖案;嵌段共聚物塗佈工程,對前述光阻圖案形成後的基板塗佈前述嵌段共聚物;聚合物分離工程,使前述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及聚合物去除工程,從前述相分離的嵌段共聚物選擇性地去除前述親水性聚合物,前述聚合物去除工程,係具有:改質處理工程,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照射能量線;溶劑供給工程,接下來,將溶解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且不溶解前述疏水性聚合物之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前述相分離的嵌段共聚物;及溶劑排出工程,接下來,對基板吐出乾燥氣體,而從該基板上排出前述極性有機溶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 前述溶劑供給工程,係具有:將基板水平地保持於基板保持部的工程;一邊使前述基板保持部繞垂直軸旋轉,一邊從第1溶劑噴嘴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及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而使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的工程,前述溶劑排出工程,係具有:在使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之後,從氣體噴嘴將乾燥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一邊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分別進行極性有機溶劑及乾燥氣體的吐出,一邊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將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切換成第2溶劑噴嘴,並進行從該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及從前述氣體噴嘴吐出乾燥氣體,一邊使該第2溶劑噴嘴及該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前述第2溶劑噴嘴,係當吐出位置被設定於偏離前述第1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之移動軌跡的位置,而將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d2及d3時,則在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 吐出極性有機溶劑時,d3<d2,且隨著前述第2溶劑噴嘴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d2與d3的差值慢慢變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第1溶劑噴嘴、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係設於共通的噴嘴移動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設置有前述第1溶劑噴嘴、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中之至少一個噴嘴的噴嘴移動部,係設置於與設有其他噴嘴之噴嘴移動部可分開獨立而移動的噴嘴移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作為前述氣體噴嘴,係具備有:第1氣體噴嘴,在將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時予以使用;及第2氣體噴嘴,設於偏離該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在一邊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一邊將該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及乾燥氣體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時,予以使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溶劑供給工程中,係使用第1噴嘴移動部與第2噴嘴移動部,該第1噴嘴移動部係保持了用於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基板的溶劑噴嘴及吐出氣體的氣體噴嘴,該 第2噴嘴移動部係保持了將氣體吐出至基板的氣體噴嘴,且不同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前述溶劑供給工程,係具有:將基板水平地保持於基板保持部的工程;及一邊使前述基板保持部繞垂直軸旋轉,一邊從前述溶劑噴嘴將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前述溶劑排出工程,係具有:使第1噴嘴移動部移動,並從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將氣體吐出至該中心部的工程;接著,在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位於比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更往基板之周緣側的狀態下,一邊進行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及來自該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一邊使第1移動部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進行來自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氣體與來自前述溶劑噴嘴之極性有機溶劑的吐出,一邊使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的工程,在從前述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吐出氣體時,當將從溶劑噴嘴及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L1、L2時,L2<L1,且以隨著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L1與L2之差值慢慢變小的方式,控制兩噴嘴移動部的速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 將設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的前述氣體噴嘴稱為第1氣體噴嘴時,第2氣體噴嘴係設置於該第1噴嘴移動部之偏離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前述溶劑排出工程,係更包含有在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從基板之中心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後,且從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吐出氣體之前,一邊將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一邊從第2氣體噴嘴吐出氣體的工程,從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係比從前述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更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係IPA、丙酮或乙醇之任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前述疏水性聚合物,係聚苯乙烯。
  12. 一種程式,係為了藉由基板處理系統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11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而在控制該基板處理系統之控制部的電腦上進行動作。
  13. 一種可讀取之電腦記憶媒體,係儲存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程式。
  14. 一種基板處理系統,係使用包含親水性聚合物與疏水性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來處理基板之系統,其特徵係,具有:中性層形成裝置,在基板上形成對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具有中間親和性的中性層;顯像裝置,對形成於中性層上之曝光處理後的光阻膜進行顯像而形成光阻圖案;嵌段共聚物塗佈裝置,對前述光阻圖案形成後的基板塗佈前述嵌段共聚物;聚合物分離裝置,使前述嵌段共聚物相分離成前述親水性聚合物與前述疏水性聚合物;改質處理裝置,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照射能量線;及聚合物去除裝置,從前述相分離的嵌段共聚物選擇性地去除前述親水性聚合物,前述聚合物去除裝置,係具有:溶劑供給機構,對前述相分離之嵌段共聚物供給溶解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且不溶解前述疏水性聚合物的極性有機溶劑;及氣體供給噴嘴,對基板吐出乾燥氣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前述溶劑供給機構,係具有分別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 至基板的第1溶劑噴嘴及第2溶劑噴嘴,前述聚合物去除裝置,係具有:基板保持部,水平地保持基板並使其繞垂直軸旋轉;及噴嘴移動部,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第2溶劑噴嘴移動,且更具備有用以控制根據下述工程之執行的控制部,該工程係包括:一邊使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部的基板繞垂直軸旋轉,一邊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在使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之後,從氣體噴嘴將乾燥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一邊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分別進行極性有機溶劑及乾燥氣體的吐出,一邊使前述第1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將極性有機溶劑的吐出從前述第1溶劑噴嘴切換成第2溶劑噴嘴,而進行從該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及從前述氣體噴嘴吐出乾燥氣體,一邊使該第2溶劑噴嘴及該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前述第2溶劑噴嘴,係當吐出位置被設定於偏離前述第1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之移動軌跡的位置,而將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及前述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d2及d3時,則在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時,d3<d2,且隨著前述第2溶劑噴嘴 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d2與d3的差值慢慢變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前述第1溶劑噴嘴、前述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係設於共通的噴嘴移動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設置有前述第1溶劑噴嘴、第2溶劑噴嘴及氣體噴嘴中之至少一個噴嘴的噴嘴移動部,係設置於與設有其他噴嘴之噴嘴移動部可分開獨立而移動的噴嘴移動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17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作為前述氣體噴嘴,係具備有:第1氣體噴嘴,在將氣體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時予以使用;及第2氣體噴嘴,設於偏離該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在一邊從前述第2溶劑噴嘴吐出極性有機溶劑,一邊將該極性有機溶劑及氣體之各吐出位置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時,予以使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 前述聚合物去除裝置,係具有:基板保持部,水平地保持基板並使其繞垂直軸旋轉;第1噴嘴移動部,保持了用於將極性有機溶劑供給至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部之基板的溶劑噴嘴及吐出氣體的氣體噴嘴;及第2噴嘴移動部,保持了將氣體吐出至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部之基板的氣體噴嘴,且不同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且更具備有輸出控制訊號的控制部,以便執行下述工程,該工程係包括:從前述溶劑噴嘴將極性有機溶劑吐出至基板之中心部的工程;接下來,使第1噴嘴移動部移動,並從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將氣體吐出至該中心部的工程;接著,在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位於比第1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吐出位置更往基板之周緣側的狀態下,一邊進行極性有機溶劑之吐出及來自該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一邊使第1移動部朝向基板之周緣側移動的工程;及接下來,一邊進行來自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氣體與來自前述溶劑噴嘴之極性有機溶劑的吐出,一邊使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移動部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的工程,前述控制部,係在從前述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吐出氣體時,當將從前述溶劑噴嘴及第2噴嘴移動部之氣體噴嘴的各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分別設成為L1、L2時,L2<L1,且以隨著第1噴嘴移動部及第2噴嘴 移動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使L1與L2之差值慢慢變小的方式,進一步控制兩噴嘴的移動速度。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將設於前述第1噴嘴移動部的前述氣體噴嘴稱為第1氣體噴嘴時,第2氣體噴嘴係設置於該第1噴嘴移動部之偏離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移動軌跡的位置,前述第2氣體噴嘴,係在第1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從基板之中心部移動至基板的周緣側後,且從第2噴嘴移動部之前述氣體噴嘴吐出氣體之前,為了一邊移動至基板之周緣側,一邊吐出氣體而使用,從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係比從前述溶劑噴嘴之吐出位置至基板之中心部的距離更短。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前述第2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係設定為大於前述第1氣體噴嘴之氣體的吐出流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17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前述極性有機溶劑,係IPA、丙酮或乙醇之任一。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17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系統,其中,前述親水性聚合物,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前述疏水性聚合物,係聚苯乙烯。
TW103130406A 2013-09-10 2014-09-03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programs, computer memory media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s TWI573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7750A JP6066873B2 (ja) 2013-09-10 2013-09-10 基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075A TW201526075A (zh) 2015-07-01
TWI573177B true TWI573177B (zh) 2017-03-01

Family

ID=5266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0406A TWI573177B (zh) 2013-09-10 2014-09-03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programs, computer memory media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66873B2 (zh)
TW (1) TWI573177B (zh)
WO (1) WO20150374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091B (zh) 2015-06-18 2018-04-21 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處理裝置
JP6613206B2 (ja) * 2015-06-18 2019-11-2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JP6685791B2 (ja) * 2016-03-25 2020-04-2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方法
JP7088810B2 (ja) * 2018-11-07 2022-06-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KR20210024387A (ko) * 2019-08-23 2021-03-05 세메스 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9209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自己組織化方法、パターン化基板およびパターン化テンプレート
JP2013069544A (ja) * 2011-09-22 2013-04-18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及び一体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944B (zh) * 2011-10-31 2016-05-25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使用溶胶凝胶法的凹凸基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溶胶溶液及使用该制造方法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得到的有机el元件
EP2781550B1 (en) * 2011-11-09 2019-10-16 JSR Corporation Directed self-assembling composition for pattern formation, and pattern-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9209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自己組織化方法、パターン化基板およびパターン化テンプレート
JP2013069544A (ja) * 2011-09-22 2013-04-18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及び一体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075A (zh) 2015-07-01
WO2015037403A1 (ja) 2015-03-19
JP2015056455A (ja) 2015-03-23
JP6066873B2 (ja)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3177B (zh)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programs, computer memory media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s
JP5988438B2 (ja) 塗布処理方法及び塗布処理装置
JP5919210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TW201824348A (zh) 塗布顯影方法及塗布顯影裝置
TWI571920B (zh)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programs, computer memory media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s
JP600714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0088879B (zh) 显影处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显影处理装置
TWI799290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JP5346049B2 (ja) テンプレート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テンプレ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イ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5823424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TWI719228B (zh) 微光刻中的基板加載
KR102268930B1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판독 가능한 컴퓨터 기억 매체 및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TWI723183B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WO2014046241A1 (ja) 基板処理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