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8948B - Locomotive rear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 Google Patents
Locomotive rear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68948B TWI568948B TW105100145A TW105100145A TWI568948B TW I568948 B TWI568948 B TW I568948B TW 105100145 A TW105100145 A TW 105100145A TW 105100145 A TW105100145 A TW 105100145A TW I568948 B TWI568948 B TW I56894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rear shock
- locking portion
- locomotive
- damp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尤指一種機車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中至少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令機車可便利的來調整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機車的使用效果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
如圖一、二所示,機車1為了提供騎乘者的舒適性,因此機車1會於車體的後側方設置一支或左右二後側方各設一支後減震器11,藉由該後減震器11的設置來減緩機車1行駛顛簸路面時的上下震動,藉此來提升騎乘者騎乘該機車1的舒適感;該後減震器11通常係包括一阻尼部111及彈簧部112所構成之複合式後減震器11,該複合式後減震器11該彈簧部112係圍繞於該阻尼部111。
如圖一、二所示,該後減震器11的一端係鎖設於該機車1的車架單元12的側車架121的後側方上,另一端則鎖設於動力單元13的傳動箱131上或鎖設於後叉14上;更明確的說,該機車1原始提供該後減震器11鎖設點係固定的,因此該後減震器11鎖設於該機車1上的角度也是,所以當騎乘者欲調整該後減震器11的減震效果來提升機車1行駛之需求時,由於該後減震器11的鎖設點及角度皆已固定,因此
只能調整該後減震器11的阻尼部111及彈簧部112。然而該彈簧部112係圍繞於該阻尼部111外周,因此該彈簧部112的可調整範圍極為有限,同樣的該阻尼部111因位於該彈簧部112內,所以其可調整的範圍亦受到限制。因此當騎乘者欲作後減震器11之減震能力的調整只能更換另一具不同減震能力的後減震器11,此無疑的造成該機車1使用效果受到嚴重的限制。
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種機車後減震器構造,來提升機車的使用功效,已為機車製造業者亟待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車後減震器構造,藉此可克服習用機車後減震器調整減震能力不夠便利,致使後減震器減震能力無法配合騎乘者的機車行駛需求之缺失。
本發明為達上述目的,所採用之主要技術手段在於:提供一種機車後減震器構造,該機車至少包括有車架單元、一設於該車架單元上的動力單元;該車架單元至少具有左右一對側車架部,該側車架部具有上升段及延伸段;該動力單元具有引擎部與傳動箱,該傳動箱樞設有後輪,該引擎部連接有後叉單元,該機車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係分別位於該後輪的二側,該後輪之一側配置一後減震器安裝部,該後輪的另一側配置有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中至少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
本發明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機車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係分別位於該後
輪的二側,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中至少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或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中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抑或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皆鎖設有後減震器,藉由該機車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任一個該後減震器安裝部皆可供後減震器鎖設,來令該機車的後部可鎖設一至三個後減震器,可在不影響該機車整體特性結構下,來可提升該機車調整整體減震能力的便利性,同時可便利調整該機車的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另一功效在於:藉由該機車的後部以一側鎖設一支後減震器及另一側鎖設二支後減震器,來使該機車後部具有複數支後減震器,藉此可藉由該複數支後減震器具有不同的減震能力,來調整該機車的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再一功效在於:藉由該機車後部的複數支後減震器分別,為阻尼式後減震器或彈簧式後減震器的單一式後減震器,藉此可提升各個後減震器各自的減震能力的調整性,藉此更可使該三支後減震器具有不同的減震能力,更能便利的來調整該機車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的使用效果。
1‧‧‧機車
11‧‧‧後減震器
111‧‧‧阻尼部
112‧‧‧彈簧部
12‧‧‧車架單元
121‧‧‧側車架
13‧‧‧動力單元
131‧‧‧傳動箱
14‧‧‧後叉
2‧‧‧機車
3‧‧‧車架單元
31‧‧‧頭管部
32‧‧‧轉向把手
33‧‧‧下降管部
34‧‧‧腳踏管部
35‧‧‧側車架部
351‧‧‧上升段
352‧‧‧延伸段
353‧‧‧引擎吊掛部
35a‧‧‧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
35b‧‧‧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
35c‧‧‧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
36‧‧‧腳踏件
37‧‧‧扶手架部
4‧‧‧座墊
41‧‧‧駕駛座
42‧‧‧乘客座
5‧‧‧動力單元
51‧‧‧引擎部
52‧‧‧傳動箱
52a‧‧‧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
53‧‧‧空氣濾清器
54‧‧‧排氣管
55‧‧‧後叉單元
55a‧‧‧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
55b‧‧‧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
6‧‧‧置物箱
7‧‧‧車體蓋單元
71‧‧‧前車體蓋
711‧‧‧遮膝罩
712‧‧‧前面板
713‧‧‧腳踏板
72‧‧‧車身邊蓋
721‧‧‧中央蓋
722‧‧‧前車身邊蓋
723‧‧‧下車身邊蓋
724‧‧‧後車身邊蓋
8‧‧‧後減震器
8a‧‧‧阻尼式後減震器
8b‧‧‧彈簧式後減震器
8c‧‧‧複合式後減震器
A‧‧‧前叉單元
B‧‧‧擋泥板件
C‧‧‧後減震器安裝部
FW‧‧‧前輪
RW‧‧‧後輪
圖一係習用機車後減震器設置側視示意圖。
圖二係習用機車後減震器設置後視示意圖。
圖三係本發明機車側視示意圖。
圖四係本發明機車設置一個後減震器之另一實施例。
圖五係本發明機車設置二個後減震器之實施例。
圖六係本發明機車設置二個後減震器之另一實施例。
圖七係本發明機車設置三個後減震器實施例。
圖八係本發明機車設置三個後減震器之另一實施例。
圖九係本發明機車設置三個後減震器的後視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官更容易了解本發明之結構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首先,請參閱圖三所示,該機車2至少包括有車架單元3、座墊4、動力單元5及車體蓋單元7。
如圖三示,該車架單元3的前方樞設有頭管部31,該頭管部31上方接設有轉向把手32,該頭管部31連接有下降管部33,該下降管部33連接有左右一對的並朝車體後方延伸且略成水平狀的腳踏管部34,該腳踏管部34連接有左右一對並朝車體後方延設的側車架部35,該側車架部35具有上升段351及延伸段352,該上升段351的端頭連接於該腳踏管部34,該上升段351上設有供乘客擱腳用的腳踏件36,該延伸段352上設有左右一對朝車體上方延設的扶手架部37;該頭管部31的下方樞設有前叉單元A,該前叉單元A下端樞設有前輪FW,該前叉單元A鄰近該前輪FW上方設有擋泥板件B。
如圖三、四所示,該側車架部35於延伸段352上方設有可供駕駛人乘坐之座墊4,該座墊4具有朝車體前方的駕駛座41及朝車體後方的乘客座42;該側車架部35的腳踏管部34後側下方設有引擎吊掛部353,該動力單元5係吊掛於引擎吊掛部353上;該二側車架部35於延伸段352的內側設置有一置物箱6,該置物箱6的前端上方可供該座墊4的樞紐件(圖示中未繪出)固設,藉此該座墊4即可以該樞紐件為樞轉中心來做掀啟或關閉的動作,該座墊4係蓋設於該置物箱6的上方,意即該座墊4蓋設於該置物箱6的上方時,該置物箱6即可形成一封閉之置物空間。
如圖三、四、九所示,該動力單元5包括有引擎部51、傳動箱52,該引擎部51連接有提供引擎部51新鮮空氣的空氣濾清器53及提供引擎部51排放燃燒後廢氣用的排氣管54,該引擎部51朝車體後方連接有一後叉單元55,更明確的說,該後叉單元55與該空氣濾清器53分別位於該機車2沿車寬方向之右側及左側;該傳動箱52後端樞設有後輪RW。
如圖三所示,該車體蓋單元7係罩覆於該機車2的車架單元3的外部,該車體蓋單元7包含有位於機車2前方之前車體蓋71及車身邊蓋72,亦即該前車體蓋71係蓋設於該車架單元3的前段,該車身邊蓋72係蓋設於該車架單元3的後部;該前車體蓋71包括有遮膝罩711、前面板712及腳踏板713,於遮膝罩711下方且朝車體後方設有上下一組的腳踏板713,該遮膝罩711及前面板712係將該下降管部33完全的包覆,更具體的說,該遮膝罩711及前面板712於該
機車2的下降管部33處形成一較具密封性的空間,藉此可避免該下降管部33被地面污水或灰塵所污染。
如圖四、九所示,該車架單元3側車架部35的上升段351與延伸段352的交接處設有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35a,該二側車架部35的延伸段352後端分別設有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35b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35c;該後叉單元55的前端鄰近該動力單元5的引擎部51設有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55a,該後叉單元55的後端設有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55b,該傳動箱52的後端設有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52a;其中,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35a與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55a相對應並形成一後減震器安裝部C,該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35b與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55b相對應並形成一後減震器安裝部C,該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35c與該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52a相對應並形成一後減震器安裝部C,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可供一後減震器8鎖設,藉此來令該機車2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係分別位於該後輪RW的二側,更具體的說,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係以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配置於該後輪RW的一側,於後輪RW的另一側配置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方式配置於該後輪RW的二側旁,該後輪RW配設有二個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的一側,係位於該機車2設置空氣濾清器53的相對側;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中至少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有後減震器8,該後減震器8可為阻尼式後減震器8a(即只具有阻尼器無彈簧的單一式後減震器)、彈簧式後減震器8b(即只具有彈簧無阻尼器的單一式後減震器)或複合式(兼具有彈簧及阻尼器)後減震器8c;於實施時
可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中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有後減震器8,或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皆鎖設有後減震器8,藉由該機車2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可供後減震器8鎖設,來令該機車2的後部可鎖設一至三個後減震器8選擇性,藉此可使該機車2調整整體減震能力的自由度大大的提升,進而可提升機車2的使用功效。
如圖三所示,係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只鎖設有一後減震器8,該後減震器8係以複合式的後減震器8c來實施,藉此來維持該機車2後部的減震能力。
如圖四所示,係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只鎖設有一後減震器8,即該車架單元3側車架部35的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35a與該後叉單元55的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55a,所構成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一後減震器8,該後減震器8係位於該空氣濾清器53的相對側,該後減震器8可以阻尼式後減震器8a、彈簧式後減震器8b或複合式後減震器8c來實施,圖式中以複合式後減震器8c來舉例說明;該後減震器8係朝車體前後方向方式鎖設於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該機車2後部預留有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藉此當使用者因行車之需求而欲調整該機車2整體的減震能力時,可以自由的於該預留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其中之一或全部安裝另一或二個後減震器8,進而可使機車2調整或變更減震效果的工程簡易化。
如圖五所示,係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中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鎖設有後減震器8,亦即於該車架單元3側車架部35的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35b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35c,與該後叉單元55
的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55b及該傳動箱52的後減震器鎖付部52a,所構成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分別鎖設有後減震器8,即於該後輪RW的二側分別設有後減震器8,該後減震器8可以阻尼式後減震器8a、彈簧式後減震器8b或複合式後減震器8c任二種來搭配實施,圖式中該後減震器8以複合式後減震器8c舉例說明,該機車2後部預留有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藉此當使用者因行車之需求而欲調整該機車2整體的減震能力時,可以自由的於該預留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安裝另一後減震器8,進而可使機車2調整或變更減震效果的工程簡易化。
如圖六所示,係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中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鎖設有後減震器8,即於該車架單元3側車架部35的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35a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35c與該後叉單元55的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55a及該傳動箱52的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52a,所構成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分別鎖設有後減震器8,即於該後輪RW的二側分別設有後減震器8,該後減震器8可以阻尼式後減震器8a、彈簧式後減震器8b或複合式後減震器8c任二種來搭配實施,圖式中該後減震器8以複合式後減震器8c及阻尼式後減震器8a來舉例說明,其中,位於較前端的後減震器8(即阻尼式後減震器8a),係朝車體前後方向方式鎖設於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且該後減震器8(即阻尼式後減震器8a)係位於該空氣濾清器53的相對側,藉此來令該二後減震器8可以不同的減震動作方向來減震,即該二後減震器8鎖設的角度係不同的,藉此該機車2後部預留有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當使用者因行車之需求而欲變更該機車2整體的減震能力時,可以自由的於該預留有一個後減震器
安裝部C上安裝另一後減震器8,進而可使機車2調整或變更減震效果的工程簡易化。
如圖七、八、九所示,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皆鎖設有後減震器8的實施例,該後減震器8可以阻尼式後減震器8a、彈簧式後減震器8b或複合式後減震器8c任二種或三種來搭配使用;例如,該機車2後輪RW配設有二個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的一側,於該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有後減震器8,亦即該後輪RW配設有二個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的二支後減震器8係位於設置空氣濾清器53的相對側,藉此可避免因設置二支後減震器8而使該空氣濾清器53的體積受到限制;藉由該機車2的後部以一側鎖設一支後減震器8及另一側鎖設二支後減震器8,來使該機車2後部具有三支後減震器8,藉此可藉由該三支後減震器8具有不同的減震能力,可在不影響該機車2整體特性結構下,來調整該機車2的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2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2的使用效果。
如圖七所示,鎖設於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35a與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55a之間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鎖設的後減震器8係可以阻尼式後減震器8a(或彈簧式後減震器8b)來實施,該鎖設於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35b與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55b之間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鎖設的後減震器8,以及鎖設於該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35c與該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52a之間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鎖設的後減震器8係可以複合式後減震器8c來實施,藉由複數個後減震器8中至少有一個係為單一式的減震器,因此可增加該後減震器8減震能力的調整度,來配合該
機車2的行駛需求,進而可提升該機車2的使用功效。
如圖八、九所示本發明於實施時,鎖設於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35a與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55a之間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鎖設的後減震器8係以阻尼式後減震器8a來實施,該鎖設於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35b與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55b之間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的後減震器8,以及鎖設於該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35c與該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52a之間的後減震器安裝部C的後減震器8係以彈簧式後減震器8b來實施,藉由各後減震器8係為單一式的減震器,因此可增加該後減震器8減震能力的調整度,來配合該機車2的行駛需求,進而可提升該機車2的使用功效。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該機車2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係分別位於該後輪RW的二側,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中至少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有後減震器8,或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中的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鎖設有後減震器8,抑或於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上皆鎖設有後減震器8,藉由該機車2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C,任一個該後減震器安裝部C皆可供後減震器8鎖設,來令該機車2的後部可鎖設一至三個後減震器8,藉此可在不影響該機車2整體特性結構下,來提升該機車2調整整體減震能力的便利性,同時可便利調整該機車2的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2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2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之另一功效在於,藉由該機車2的後部以一側鎖設一支後減震器8及另一側鎖設二支後減震器8,來使該機車2後部具有複數
支後減震器8,藉此可藉由該複數支後減震器8具有不同的減震能力,來調整該機車2的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2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2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再一功效在於,藉由該機車2後部的複數支後減震器8分別,為阻尼式後減震器8a或彈簧式後減震器8b的單一式後減震器8,藉此可提升各個後減震器8各自的減震能力的調整性,藉此更可使該複數支後減震器8具有不同的減震能力,更能便利的來調整該機車2整體的減震效果以應付騎乘者不同的機車2行駛需求,藉此來提升該機車2的使用效果該。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上述之結構,可改善習知之缺失並達到所訴求之目的,確實已較習用者增進功效,顯已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及進步性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發明之申請,祈請 貴審查官之詳鑑,惠賜為准予專利之審定,至感德便。
2‧‧‧機車
3‧‧‧車架單元
34‧‧‧腳踏管部
35‧‧‧側車架部
351‧‧‧上升段
352‧‧‧延伸段
353‧‧‧引擎吊掛部
35a‧‧‧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
35b‧‧‧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
35c‧‧‧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
36‧‧‧腳踏件
5‧‧‧動力單元
51‧‧‧引擎部
52‧‧‧傳動箱
53‧‧‧空氣濾清器
54‧‧‧排氣管
55‧‧‧後叉單元
55a‧‧‧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
55b‧‧‧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
8‧‧‧後減震器
8a‧‧‧阻尼式後減震器
8c‧‧‧複合式後減震器
C‧‧‧後減震器安裝部
RW‧‧‧後輪
Claims (7)
- 一種機車後減震器構造,該機車至少包括有車架單元、一設於該車架單元上的動力單元;該車架單元至少具有左右一對側車架部,該側車架部具有上升段及延伸段;該動力單元具有引擎部與傳動箱,該傳動箱樞設有後輪,該引擎部連接有後叉單元,其特徵在於:該機車的後部具有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係分別位於該後輪的二側,該後輪之一側配置一後減震器安裝部,該後輪的另一側配置有二個後減震器安裝部,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中至少一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該車架單元的側車架部上設有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該後叉單元設有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及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該傳動箱的後端設有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相對應,該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相對應,該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相對應,來構成該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其中,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所構成的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該車架單元上設有一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連接有一空氣濾清器,該後減震器係位於該空氣濾清器的相對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其中,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所構成的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該車 架單元上設有一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連接有該後輪,該二後減震器係位於該後輪的二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其中,該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所構成的後減震器安裝部上鎖設有後減震器;該車架單元上設有一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連接有該後輪,該二後減震器係位於該後輪的二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其中,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及第三後減震器鎖付部,所構成的三個後減震器安裝部上皆鎖設有後減震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其中,該機車具有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連接有空氣濾清器,鎖設於該第一後減震器鎖固部及第二後減震器鎖固部,與該第一後減震器鎖付部及第二後減震器鎖付部所構成的後減震器安裝部上的二後減震器,該二後減震器係位於該空氣濾清器的相對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機車後減震器構造,其中,該後減震器係指阻尼式後減震器、彈簧式後減震器或複合式後減震器中之任一後減震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00145A TWI568948B (zh) | 2016-01-05 | 2016-01-05 | Locomotive rear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00145A TWI568948B (zh) | 2016-01-05 | 2016-01-05 | Locomotive rear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68948B true TWI568948B (zh) | 2017-02-01 |
TW201725333A TW201725333A (zh) | 2017-07-16 |
Family
ID=5860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00145A TWI568948B (zh) | 2016-01-05 | 2016-01-05 | Locomotive rear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68948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40068A (en) * | 2009-05-14 | 2010-11-16 | Jia-Long Ye |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 |
-
2016
- 2016-01-05 TW TW105100145A patent/TWI56894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40068A (en) * | 2009-05-14 | 2010-11-16 | Jia-Long Ye |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25333A (zh) | 2017-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19758B2 (en) | Vehicle | |
JP5289312B2 (ja) | 三輪または四輪のオートバイのトリム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 | |
JP4071577B2 (ja) | 自動二輪車等車両におけるリンク式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JP5107602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 |
JP5904808B2 (ja) | 電動車両 | |
WO2012063098A1 (en) | Rear suspension unit for after market use in folding bikes | |
TWI568948B (zh) | Locomotive rear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 |
US8439380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s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6976518B (zh) | 摩托车后减震器构造 | |
JP2012502843A (ja) | 人及び/又は荷物を運搬するための動力化された二輪車又は三輪車 | |
TWM316841U (en) | Storage structure of motorbike | |
JP5858808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JP5702071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07290590A (ja) | 自動二輪車 | |
TWI724476B (zh) | 速克達型機車結構 | |
CN217835922U (zh) | 一种新型独立减震三轮摇摆车身 | |
CN211055291U (zh) | 一种儿童平衡车减震结构 | |
TWI642589B (zh) | Locomotive body structure | |
CN214648803U (zh) | 车把手减震结构及把式车辆 | |
JP5358767B2 (ja) | 二輪車の緩衝機構。 | |
TWM511464U (zh) | 懸吊機構的阻尼支撐裝置 | |
TWI669236B (zh) | 速克達機車後腳踏板的配置 | |
Soman et al. | Semi-Active Suspension for Two Wheelers | |
TWM650534U (zh) | 電動滑板車後擺臂構造 | |
JP2011088547A (ja) | 作業走行車両のキャビ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