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8069B - 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複合結構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複合結構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8069B
TWI568069B TW101135770A TW101135770A TWI568069B TW I568069 B TWI568069 B TW I568069B TW 101135770 A TW101135770 A TW 101135770A TW 101135770 A TW101135770 A TW 101135770A TW I568069 B TWI568069 B TW I5680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material
template
precursor
carbon element
carb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4935A (zh
Inventor
克里斯汀 諾伊曼
約爾格 貝克
Original Assignee
何瑞斯廓格拉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何瑞斯廓格拉斯公司 filed Critical 何瑞斯廓格拉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24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4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0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7Tin or alloys based on t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複合結構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方法,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出複合結構。
隨可攜式電子裝置及電動汽車之發展,可充電電池(「蓄電池」或「二次電池」)之需求亦隨之升高。其基本要求為高電池電壓、以及在最低之化學當量下有較高之蓄電容量。此外,亦要求有較高之循環生命週期,亦即在充電和放電時電荷損失較小。對於商業應用而言,其電極材料應更為便宜、無毒性、非爆炸性以及容易加工。
較廣泛流通者為鹼金屬二次電池,尤其是鋰二次電池。其作用原理為正電極(陰極)上之鹼金屬離子之充電及放電(層間化合及釋放),該電極係與電解液相鄰,以使鹼離子得以運動。對鋰電池而言,其電化學活性材料係由鋰或鋰化合物所構成,該材料係於陰極做為電子接受者,例如由一含氧鋰化合物與一導電物質經緊密接觸後所形成之結合材料,而該導電物質亦同時形成電極之骨幹。
適合之含氧鋰化合物,為鋰與一過渡金屬之複合氧化物,例如氧化鈷鋰(LiCoO2),以及與鎳和錳或磷酸鋰鐵(LiFePO4)之三重混合物。
碳元素是經常使用之導電物質。因此,例如EP 1 049 182 A2即敘述一種由磷酸鋰鐵及石墨化碳元素所構成之奈米結合材料,該材料係於磷酸鋰鐵之奈米粒子表面覆上一層薄石墨薄膜。
類似之鋰電池之陰極奈米結合材料,係由Xing-Long Wu等人發表於2009年(21)先進材料期刊第2710-2714頁:「嵌在奈米孔碳基 體上之磷酸鋰鐵奈米粒子。電化學儲能裝置之優良陰極材料。」其中,平均粒子大小為70nm之磷酸鋰鐵奈米粒子,係散置於一具奈米孔之碳基體中,其具範圍為3.8至10nm之中型孔。奈米孔碳基體之製造,係採用溶膠凝膠法,使用可聚合之物質,然後將乾燥及固化之凝膠加以研磨,再與活性材料之奈米粒子混合。如此獲得知奈米結合材料,係由74%重量百分比之磷酸鋰鐵和26%重量百分比之多孔性碳元素所構成。
在陽極(負極),含鋰之活性材料係做為電子提供者,而且通常保持非氧化物之金屬形式。即便此處,亦採用碳基體來盛放活性材料,該材料能反覆吸收及釋放鋰離子,但不會大幅改變碳基體之結構特性和電氣特性。
除了碳基體之外,由矽、鍺或錫製成之陽極材料亦十分牢靠,因為這些材料與碳元素相反,能於此處與鋰形成合金,而理論上亦藉此得到明顯較高之鋰電荷,以及較高額定充電容量。
但此類陽極材料與鋰形成合金時,會有明顯的體積變化,經過少許充放電週期之後,可能導致電極崩解以及非常快速之容量損失。
為克服此項,建議採用碳元素和金屬製成之奈米結合材料來建造陽極,例如錫奈米粒子置於一壁面極薄之空心球狀碳元素內(Wei-Min Zhang等人發表於2008年(20)光進材料期刊第1160-1165頁:「錫奈米粒子包覆在彈性空心碳球,做為鋰電池之高效能陽極材料」)。
製造含金屬之空心球體,係採用平均直徑為100nm之單散度二氧化矽粒子做為模板材料。該粒子係經由錫酸鈉之水解和氣相沈積法,鍍上一層厚度為25nm之二氧化錫,再經由腐蝕移除其模板材料。然後,在二氧化錫空心球上,再以熱水環境熱解葡萄糖, 產生一厚度為20nm之多孔性碳元素層,然後再以700℃加熱,將其碳化成石墨層。基於碳元素之還原效應以及高溫,其二氧化錫將還原成金屬錫,並於表面張力之作用下,以液態相聚集形成多重球狀錫奈米粒子,附著在石墨層之內壁。
如此獲得之奈米球,係由74%重量百分比之錫奈米粒子和26%重量百分比之碳元素所構成,並具有一自由內部空間,供鋰和錫奈米粒子化成合金之用。空心球之內部空間,以及碳元素薄殼之彈性,能避免鋰化成合金以及解除合金時所產生之機械張力。
鋰與錫形成合金時之堆疊能力明顯高於碳元素,所以這種奈米結合材料之錫含量越高、錫粒子越小、碳元素層越薄,則效率也越高。
另一種模板方法,用以製造一用於二次電池電極之多孔性碳元素製品,係於不久前發布在DE 10 2010 005 954 A1。其係利用一煤灰沈積程序,先將含矽化合物加以熱解或水解後,形成一由二氧化矽奈米粒子聚積或團聚而成之多孔性二氧化矽模板。其孔洞將以碳前驅物質加以滲透。經煅燒後,其二氧化矽模板即被腐蝕去除。如此即得一具階層式多孔結構之多孔性碳元素製品。
技術之目的
前述之奈米結構材料,在製造具電化學活性材料之碳元素基體,或以單散度二氧化矽粒子為模板時,均不可或缺,而該模板材料之腐蝕去除,則必須穿透已鍍於其上之活性材料。此一程序,將造成活性材料之損失。替代方案為一預先以溶膠凝膠法形成之單塊,以可重現之方式加以研磨。
這些程序很繁瑣,尤以電極材料之目標特性具高度可再現性之要求者為甚。上文最後所提,用於模板製做之煤灰沈積法,相 較之下能提供一相對便宜之碳元素製品之製造,其具可重現之孔洞大小以及孔洞大小分布。此際,可期待將此一方法引進具電化學活性材料之多孔性碳元素之製造。
因此,本發明之基本目的為提出一方法,該方法能便宜製造一具電化學活性材料之多孔性碳元素製品,尤其適合應用於二次電池之陰極或陽極材料。
發明概述
依據本發明,其目的為提出一種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方法步驟:(a)以氣相沈積法由無機材料製造一種模板,該模板含有一具彼此連接之奈米粒子及孔洞之骨幹,(b)以電化學活性材料或其前驅材料,覆於模板骨幹上,(c)以碳元素之前驅物質滲透模板之孔洞,(d)將前驅物質加以碳化,以形成一碳元素層,(e)移除模板。
模板之製做包含一煤灰沈積程序,其中有一原料經水解或熱解變成模板材料粒子,這些粒子將沈積於一沈積面上,形成一煤灰體。煤灰體可以呈單塊狀或薄片狀。模板材料可以採用其整體,或採用由此打碎之粒子。
與「溶膠凝膠法」之製造方法相較之下,煤灰沈積法係一便宜之方法,該方法能以工業規模便宜製造出模板。其中,有液態或氣態物質將進行化學反應(水解或熱解),並沈積於一沈積面上。其反應區,舉例來說為火焰或電弧(電漿)。利用這類電漿或CVD沈積法,例如習稱為OVD、VAD、POD法之方法,即能以工業規 模,來製造人工合成石英彼璃、氧化錫、氮化鈦以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
反應區會形成初始粒子,該粒子會在前往沈積面途中成為奈米粒子之堆疊。在前往沈積面途中,隨其與反應區之交互作用程度之不同,所沈積出來之初始粒子數量也不同。因此基本上奈米粒子之粒子大小分布較廣,範圍約在5nm至200nm之間。這些奈米粒子係以所謂之燒結頸彼此連結。各個燒結頸之間有較大之空隙或孔洞,其係於煤灰體及其本身碎片當中,形成一種以大型孔彼此連接之系統。若欲以某種程度加熱固化煤灰體,只須在沈積程序中、或其他不同程序中、或增添之程序中,緊接在沈積程序之後以個別獨立之加熱程序為煤灰體進行局部燒結,即可達成,如此即可形成一種多孔性、聚積而成之模板骨幹,而其係由球狀奈米粒子大量堆積或團聚而成,並經由所謂之「燒結頸」彼此連結。
複合製品之製造,係以此類具煤灰結構之多孔性模板覆上一層活性材料或覆上其前驅材料,其孔洞和空隙之內表面將覆上活性材料,而使模板所具有之孔洞結構和粒子分布或多或少轉移至該覆層上。因此,該活性材料同樣也能由團聚之空心球形成三維網絡,進而大幅避免電之絕緣或不接觸,一如下文進一步所述那般。
以碳元素前驅物質滲透模板之孔洞,係以既知之技術進行,例如浸泡、澆灌和淘洗,並採用前驅物質之溶液。特別合適之方法,係採用無溶劑滲透路徑以溶解液狀碳元素前驅物質直接滲透模板孔洞。在任何情況下,單一一次滲透程可能即已足夠。
前述方法步驟(b)與(c),可以在一加工程序內完成,其中活性材料係與碳元素前驅物質混合後,再滲透進入模板之孔洞。
方法步驟(d)之碳元素前驅物質之碳化,係於3000℃以下之高溫進行,尤以1000℃以下明顯較低之溫度為佳,於真空下或儘可能不含氧氣之情況下。碳化之最低溫度500℃,係依據可石墨化前驅物質之裂解溫度而定。
無機模板材料之移除,係以化學溶解方法為優,其中,若為二氧化矽模板,其溶劑則為酸(例如氟酸)或鹼(例如氫氧化鈉)。此處,模板僅做為機械及熱穩定之骨幹,用以沈積活性材料以及碳元素前驅物質。
相對於前述之方法,其模板為密封之中空包覆活性材料之球形粒子,而本發明方法則為含網絡狀彼此連結之奈米粒子之煤灰結構。此處模板之移除,可以在煤灰結構內部經由腐蝕劑之腐蝕自行發生,毋須預先以腐蝕劑腐蝕其活性材料。如此具有許多優點。
1.活性材料層厚度不會造成模板腐蝕去除之障礙。此際,活性材料層之厚度已能參照複合製品之使用目的最佳化,而且基於容量之所需,亦能儘量加厚。
2.由於腐蝕劑毋須腐蝕活性材料層,所以因模板之腐蝕去除而被迫出現之活性材料之無謂損失,即可避免或減輕。
方法步驟(d)和(e)之指定,與字母之排列順序無關。方法步驟(e)模板之去除,可以置於方法步驟(d)前驅物質之碳化之前或之後。該方法之產品無論如何均為碳元素之複合結構,該結構有覆上活性材料或該材料之前驅物質。
經碳化與模板移除之後,所剩之多孔性複合結構即由活性材料以及一層由碳元素所構成之外層組成。該活性材料亦可呈薄層狀,同時形成一層與碳元素結合之內層。
模板材料移除之後,原先被球形奈米粒子及其團塊/聚積物所 覆蓋之空間,即變成空腔,該空腔係經由此際開放之燒結頸彼此相連。空腔內之活性材料呈薄層狀或其他形狀。被活性材料包覆之空腔,下文中亦將以「活性材料空腔」稱呼。因此,薄層狀之活性材料將包覆局部開放、經由前述之燒結頸彼此連接之有限局部空腔,而該空腔原先係由奈米粒子覆蓋。活性材料空腔之平均大小,範圍為中型孔,典型之孔洞大小範圍為2至50nm,甚至超過。活性材料空腔係經由通道(即前述之燒結頸)以三維方式彼此連結。
活性材料空腔之外,亦有空隙。該空隙係位於原先奈米粒子間之隙縫,而在複合結構中則是或多或少被碳元素以及活性材料之覆層所填滿。這些隙縫同樣也是彼此連接,不過卻以長路徑沿伸,並形成一彼此連接之大型孔系統。這種內部多孔結構為寡模多孔大小分布者,其特性即為多孔複合結構之「階層式多孔性」,即最終可追溯至煤灰沈積程序者,而利用這種程序,即可產生一種具有階層式多孔結構之非等向性質量分布。
在活性材料空腔內部,可以盛放或固定一些物質,該物質適合與既已存在之活性材料或其前驅物質產生反應或變成合金,或專為此而設。由於空腔內有自由孔洞空間,所以額外盛放這類物質,尤其是鋰時,並不會增加體積。同樣的,例如活性材料和空腔所釋放出來之鋰離子,這類物質也不會改變空腔任何體積。如此一來,由空腔之孔洞體積所決定之週圍,即可堆積或卸除活性材料,而不會產生明顯之機械應力。
不同於既有技術所知悉之圓形密封空心球,其活性材料空腔不僅部分開放、彼此相連,使鋰之出入路徑或額外活性材料之堆積獲得保障,而且亦適合在放電程序中,用以保持活性材料所釋出之成份。由於活性材料空腔係以骨幹方式彼此相連,所以活性 材料,尤其是鋰,便可自由進出該空腔,使其在充電或放電程序中,各處均能有相同之電化學電位。相對於此,既有技術所悉之密封空心球,必須以繁複方式,方能保證雙方之導電接觸。
應用本發明方法,即可獲得便宜之多孔性碳複合製品,其具較高之多孔性及相對較高之導電性,並直接與一活性材料相連接,以獲得電化學能量收益。複合製品內所含之活性材料空腔,大小為奈米級,則適合用來封閉及固定其他物質,尤其是鋰,因此該複合製品特別適合做為鋰合金之電極材料。
在模板孔洞表面製造活性材料或其前驅物質之覆層時,有多種不同方法適用。
第一種特別便宜之方法,是採用方法步驟(b),以液態相施加其前驅物質之方式,為模板骨幹鍍上覆層。
其活性材料,或其前驅物質,係以液狀噴灑,或保持為液狀或溶液狀。
此處所使用之活性材料以錫或其前驅物質二氧化錫為優。二氧化錫之覆層,舉例來說,可以採用溶劑為尿素之錫酸鈉溶液來完成。
除此之外尚有另一種方法,其中,活性材料或其前驅物質係呈奈米粒子狀,並利用方法步驟(c)之滲透方式,透過前驅物質之擴散滲入模板之孔洞中。此處之奈米粒子以磷酸鋰鐵為佳。相對於一特別均勻而且表面完全覆蓋之方法而言,此一第二優良方法係採用方法步驟(b),以氣相覆上前驅物質之覆層來完成。
此處之先決條件是一種活性材料之前驅物質,該物質能以一技術能接受之溫度範圍轉變成氣相。適用於此處之範例,是一種含矽之活性材料,並採用其前驅物質四氫化矽,該物質在較高溫度下會分解。
對於方法步驟(c)之滲透而言,舉例來說係採用一種無法石墨化之碳元素做為前驅物質,尤指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是可以便宜取得之大宗化學藥劑。碳水化合物溶液具有較小之黏稠度,即使是狹小的多孔性通道,亦能輕易進行完整且均勻之滲透。經過滲透並去除其溶劑之後,即可在碳化之後,於模板表面獲得一層既非石墨亦無法石墨化之多孔性碳元素,該表面在文獻上稱之為「渦流層狀碳元素」或「硬碳」。
相較於石墨而言,渦流層狀(無法石墨化)碳元素具有高度微多孔性,能結合大量電解質或活性材料,使其抽離電化學程序。因此,依據方法步驟(c)之方法,最好使用一種可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尤其是瀝青。
瀝青,尤其是「中間相瀝青」,是一種含碳材料,該材料相當容易形成一層類似石墨且微多孔性較低之結構。因此,用來滲透的瀝青熔漿,會在碳化之後,形成一層類似石墨之覆層,該覆層雖然也可能含有渦流層成份,但主要仍為規律、類似石墨者,而不是由非石墨化之前驅物質所獲得之渦流層狀、高多孔性碳元素,其具有特別小之微多孔性,同時也有較小之比表面積、以及相較之下較大之導電性。可石墨化之前驅物質經碳化之後,會在石墨之結構方向產生明顯的石墨堆疊,因此在文獻上亦稱之為「軟碳」。
關於電解液有儘可能小之吸附力而言,碳元素層在碳化之後亦有較小之微多孔性,其特徵為,孔洞直徑小於2nm之微型孔,占整體孔洞體積之10%以下。微型孔之特徵為孔洞直徑小於2nm。
特別關於覆層結構之機械穩定性以及高導電性,其碳元素層碳化後之平均覆層厚度至少為2nm。
結合覆層之外層,係由類似石墨之碳元素堆積所構成。其係 以直接或間接方式,經由一中間層與活性材料相結合。尤其在前述狀況下,若類似石墨之碳元素覆層無法附著在活性材料上,或附著不良,其中間層即具許多助益。
此處有一優良方法,該方法包含一根據方法步驟(c)之第一級滲透,以及一第二級滲透,其中第一級滲透係使用無法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而第二級滲透則使用可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
經碳化之後,無法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會形成一層具微型孔之碳元素層。該覆層係與活性材料直接接觸,而微型孔碳元素之渦流層狀結構,能提供活性材料較佳之附著性。以附著效果來說,一層微型孔碳元素之薄覆層即已足夠。
在一特別優良之變化方法中,根據方法步驟(b)之覆層,至少50%之模板孔洞體積,係填滿電化學活性材料或該活性材料之前驅物質,尤以70%以上為佳。
此處,大多數模板之孔洞體積均覆上活性材料,所以其近乎呈現一種原先模板奈米粒子之負版圖像。如此所產生之電極,即有一特別之充電容量。
採用方法步驟(a)來產生模板骨幹時,最好產生球形、彼此連接之奈米粒子。
原先之球形奈米粒子,在模板材料去除之後,能以較小之表面積,提供較大內容積供活性材料及鋰之盛放及使用。
複合結構以多孔形式、非球狀碳元素薄片為佳。
依據本發明方法,複合結構為單塊或呈盤狀或薄片之形狀。在任一種情況下,均可輕易打碎成為較小顆粒,而且舉例來說可以利用一般之漿糊或泥漿法再加工,成為一模體或覆層。由複合結構繼續加工成為電極,例如用於鋰電池者,可用既有技術所知 之方法進行。
基於其非球形之外形,具有扁平面相鄰之薄片或平盤便能有最佳導電接觸,同時亦因為較大之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所以有最佳的鋰之滲透性。
圖一所示之裝置,係用來製造以二氧化矽製成之多孔性顆粒,其係於本發明之方法中用來做為硬模板。該裝置包含一繞著長軸2旋轉之滾筒1,滾筒由一個貴重金屬製成之本體構成,外覆一層由碳化矽構成之薄層。滾筒1具有30cm之外徑,寬度為50cm。滾筒1之側面1a有一層由二氧化矽煤灰沈積層所構成之二氧化矽煤灰層5,該覆層經過輕微加熱,直接封住多孔之二氧化矽煤灰片5a。
針對煤灰沈積而言,係採用火焰水解燈4,其中有四個燈被排在一個共同之焰火排3上,一個接著一個的排在滾筒之長軸2上。焰火排3與轉軸2平行,並且在兩個固定之返折點間來回擺動。火焰水解燈4係注入氧和氫做為燃燒氣體,以及注入八甲環四矽氧烷(OMCTS)做為形成二氧化矽粒子之基礎材料。如此形成之二氧化矽初始粒子,尺寸大小為奈米級,其中有許多初始粒子在燈焰6中聚集,並以或多或少為球體之形狀聚成團塊,其依BET法計算之比表面積約為25m2/g,並於滾筒之側面1a形成一層連續且厚度均勻的二氧化矽煤灰層5。
本應用例中,滾筒1之旋轉速度和火焰水解燈4之沈積速率之設定,應形成寬度約40cm、厚度約為45μm之二氧化矽煤灰層5(為求圖式效果,圖1之煤灰層係以誇張之厚度展示)。火焰水解燈4之作用,係同時為煤灰層5進行某種程度之預燒結,使其變成煤灰片5a,其中,在最上方之煤灰層表面,將產生平均約為1200℃之溫 度。預燒結係以一個管狀之紅外線輻射器24為輔助,該輻射器係置於中空之滾筒1之左下方象限內,並於滾筒1之側面,於二氧化矽煤灰層5剝離之後不久即由內側加熱。
如此獲得之輕柔多孔性預燒結煤灰片5a,具有一個約為22%之平均相對密度(以2.21g/m3之石英玻璃密度為基準)。
大約轉過半圈滾筒之後,煤灰片5a即進入吹氣口7之作用區內。該器具會在煤灰片5a下方形成一逆向之氣流,讓煤灰片5a自滾筒之側面1a撐起。
接下來,煤灰片5a會經過一個支撐滾子8進入打碎機9內,該機具係由兩個相對旋轉之滾子10a及10b構成,兩滾子之間有一個與煤灰片5a厚度相等之間隙,其表面則為長條形之紋路。
通過該間隙之煤灰片5a,會被滾子10a、10b之長條形紋路打碎,成為大小大致相等之碎片(小顆粒13),並被收集在一收集簍11內。
滾筒1和打碎機9之間設有一面隔板12,用以遮蔽煤灰沈積程序,以免受到打碎程序影響。隔板設有一個開口,用來讓煤灰片5a通過。
以該方法獲得之小顆粒13為盤狀或薄片狀之形態,厚度大致上和煤灰片5a之厚度相當,約為45μm。其具一或多或少為平面狀之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側面具有孔洞之破裂面。依照前述之打碎方法,其小顆粒13亦有大致相等之大小,因此也有很窄之顆粒大小分布。小顆粒13之結構比「A」一即最大結構寬度(a或b)與厚度(c)之比,在本應用例中約為10。
以此獲得之小顆粒13,係為製造多孔性碳元素製品之模板,一如圖二至圖六之示意圖所示,並於下文中參照此圖式進一步加以說明。
範例1
以微觀角度來看,非球形之薄片狀小顆粒13,係由或多或少為球形之二氧化矽奈米顆粒團聚而成。圖二係以示意圖展示這一類奈米粒子團。
小顆粒13將置入一個尿素和錫酸鈉構成之溶液中。溶劑蒸發後,該顆粒之內外表面會殘存一層平均厚度為50nm之二氧化錫二氧化錫覆層14,如圖三所示,該薄膜係做為本發明概念中之電化學活性材料。
以此鍍上去之小顆粒,將與細研磨之瀝青粉以重量比1:4(瀝青:小顆粒)之比例均勻混合,而該粉末混合物將以300℃加熱。低黏度之瀝青將包覆二氧化矽小顆粒13,並鑽入其孔內進行滲透。瀝青和小顆粒之重量比例之選擇,須讓瀝青填入孔洞,使孔洞體積在30分鐘滲透時間過後,沒有留下值得一提之自由孔洞體積。
圖四之示意圖為如此所獲得之小顆粒13之結合,被一層二氧化錫覆層14及一層瀝青覆層15所包覆。
接下來,將粒子置入一盆2莫耳之氫氧化鈉溶液中,即可去除小顆粒13之石英玻璃。由於小顆粒13係以網絡狀彼此連接之奈米粒子所構成,所以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入侵網絡結構內部,直到全部模板材料被移除為止。
圖五為含有二氧化矽小顆粒之二氧化錫覆層14和瀝青覆層15之組合層16被除移後之示意圖。其組合層16近乎為原先二氧化矽小顆粒13之質量分布之負版圖像。覆層14;15包圍在空腔17四周。
接下來,該複合結構將於氮氣中以700℃之溫度加熱,而使瀝青還原(碳化)為碳元素。此時,二氧化錫也會還原為錫,使該金屬短期間內呈液狀,而被吸入空腔17內成為細小之液珠。
如圖六所示,如此獲得的複合結構18係由類似石墨之碳元素層19所構成,並形成活性材料空腔17之內壁,而其碳元素層19上則有微小錫粒子20附著其上。碳元素層19具有較小之多孔性,平均厚度約為50nm。整體而言,須注意圖二至圖六非等比例之圖式。其複合結構18係於所有空間方向上延伸,並形成一覆上活性材料之碳元素製品,該製品具有階層式多孔結構。重點為,其空腔17並非完全密封,而是與其他中型孔或大型孔液體連通。所以錫粒子20便能連通,而得以進行徹底的化學處理,並帶進更多電化學活性物質,尤其是鋰,進入該空腔17內。
如此獲得之複合結構,可依需求進一步加以粉碎。如此即可獲得覆有活性材料之碳元素薄片,該薄片會有細小的崎嶇表面被較大的孔洞以穴道之方式貫穿。這種具階層式多孔結構之碳元素薄片,特別適合用來製造可充電電池之電極覆層。針對這點,其係以既知之方式以鋰加以滲透,讓原本被模板粒子所佔據之空腔17完全或局部被填滿。空腔17內,即使電池放電所形成及釋放之物質,亦會殘留形成物理連結,進而避免其均勻散佈至電解液內而造成電化學反應無法進行,同時亦避免各個粒子產生電之絕緣。
範例2
小顆粒13之孔洞之覆層,係採用四氫化矽之氣相沈積。四氫化矽會因為溫度升高而分解,而使小顆粒13內部可及之表面上,留下一層大約20nm之矽覆層。此處所留下之矽,即為本發明所提到之電化學活性材料。
以此方式覆層之小顆粒,將以液態瀝青加以滲透,並以此方式覆上一層瀝青,一如範例1所述那般。如此獲得之小顆粒結合物,係被一層矽覆層和瀝青覆層所包覆,然後再以700℃之溫度加熱,使瀝青還原成碳元素。
隨後把粒子浸入氟酸池中,即可移除小顆粒之石英玻璃。此際,氟酸可以滲入小顆粒之網絡結構中,使模板材料在數分鐘內全數被移除。在氟酸中,矽之腐蝕速度明顯小於二氧化矽小顆粒,所以在此腐蝕程序中,所減小之矽覆層微不足道。
二氧化矽小顆粒腐蝕完畢後,所得之矽覆層和碳元素層19之組合層16,近乎是原先二氧化矽小顆粒之質量分布之負版圖像。該覆層係包覆一個活性材料空腔。該複合結構係於所有空間方向伸展,形成一具有階層式多孔結構且覆有活性材料之碳製品。
其空腔並非完全密封,而且與其他中型孔或大型孔液體連通,所以矽覆層便能進行徹底之化學處理,尤其能與鋰變成合金。
如此獲得之複合結構,可依需求進一步加以粉碎,並加工成為二次電池之陽極材料,一如範例1所述那般。
範例3
由範例2衍生之一種方法,其係於小顆粒覆上形式為矽之活性材料覆層後,為孔洞安排一兩級之碳元素滲透程序。
其係將有覆層之小顆粒置入一浸泡缸內,內有多汁之蔗糖飽和液。經浸泡之材料,隨後即加以乾燥。浸泡和乾燥的程序將重複一次。在小顆粒之孔洞內,以及在預先以奈米粒子團塊覆層之活性材料上,將形成一層乾燥之蔗糖覆層。然後於氮氣中以700℃加熱碳化,即變成一層厚度約為3nm之渦流層狀碳元素薄膜,該薄膜具一定微多孔性,而且基於其渦流層狀結構,具有一在矽覆層上的良好附著力。
接下來,以此方式預先覆層之小顆粒,將以瀝青滲透並進一步加工,一如範例2所述那般。
範例4
以複合鋰化合物磷酸鋰鐵為基礎之二次電池陰極材料之製造,是把該化合物之奈米粒子均勻混入液態瀝青中。覆上活性材料之瀝青,係於冷卻之後研磨成大約15μm之粒子大小,然後再與二氧化矽小顆粒混合。這些粒子混合物係以300℃之溫度加熱,使低黏度之瀝青與活性材料混合物滲入二氧化矽小顆粒之孔洞內,而得一種具瀝青覆層以及內有活性材料堆積之粒子。奈米粒子之平均大小,約等於瀝青覆層之厚度。
如此獲得之覆層小顆粒,係於氮氣環境下以700℃之溫度加熱,使其瀝青碳化,成為具有少量微多孔性之類似石墨之碳元素,其特徵為,孔洞直徑小於2nm之微型孔,占碳元素層之整體孔洞體積之6%以下。
碳化時,在覆層時所堆積的磷酸鋰鐵粒子仍會持續留下,不在乎碳元素之還原效應。
經過2莫耳之氫氧化鈉溶液去除二氧化矽小顆粒之後,即可觸及前述之碳元素覆層,該覆層至目前為止均被二氧化矽小顆粒所覆蓋,並形成空腔之內壁,而內壁彼此間係以前述之燒結頸彼此連結。如此獲得之多孔性複合結構,其特徵為,類似於石墨之碳元素層粒子,係由活性材料磷酸鋰鐵所覆蓋,其係依附於碳元素層表面上,或由此處向外延伸。覆於此處之活性材料粒子,一方面可以讓二次電池之電解液直接經由孔洞進入,另一方面使其經由類似石墨、孔洞較少之碳元素層產生可重覆性之導電接觸。
1‧‧‧滾筒
1a‧‧‧側面
2‧‧‧長軸
3‧‧‧焰火排
4‧‧‧火焰水解燈
5‧‧‧二氧化矽煤灰層
5a‧‧‧煤灰片
6‧‧‧燈焰
7‧‧‧吹氣口
8‧‧‧支撐滾子
9‧‧‧打碎機
10a、10b‧‧‧滾子
11‧‧‧收集簍
12‧‧‧隔板
13‧‧‧小顆粒
14‧‧‧二氧化錫覆層
15‧‧‧瀝青覆層
16‧‧‧組合層
17‧‧‧空腔
18‧‧‧複合結構
19‧‧‧碳元素層
20‧‧‧錫粒子
24‧‧‧紅外線輻射器
「A」‧‧‧結構比
下文中,本發明將依據應用例及一圖示進一步加以說明。細節示於示意圖中。圖一 一種製造二氧化矽顆粒之裝置,其係做為本發明方法之模板, 圖二至圖六 製造本發明碳元素製品的方法步驟之示意圖。
17‧‧‧空腔
18‧‧‧複合結構
19‧‧‧碳元素層
20‧‧‧錫粒子

Claims (16)

  1. 一種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出複合結構(18)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到步驟:(a)以氣相沈積法由無機材料製造一種模板,該模板含有一具彼此連接之奈米粒子及孔洞之骨幹,(b)以電化學活性材料或其前驅材料,覆於模板骨幹上,(c)以碳元素之前驅物質滲透模板之孔洞,(d)將前驅物質加以碳化,以形成一碳元素層(19),(e)移除模板。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方法步驟(b)模板骨幹覆層,係以施加液態相前驅材料來完成。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活性材料含有錫,並採用二氧化錫作為前驅材料。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活性材料或其前驅材料係呈奈米粒子狀,並利用方法步驟(c)之滲透方式,透過碳元素前驅物質之擴散滲入模板之孔洞中。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奈米粒子包含磷酸鋰鐵。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方法步驟(b)之覆層,係由前驅材料之氣相沈積完成。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活性材料含有矽,並採用四氫化矽作為前驅材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方法步驟(c)之滲透,係採用能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係採用瀝青作為能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碳化後之碳元素層(19),具有較低之微多孔性,特徵為孔洞直徑小於2nm之微型孔,占整體孔洞體積之10%以下。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碳化後的碳元素層(19),約有2nm之平均厚度。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方法步驟(c)之滲透,包含第一級滲透以及第二級滲透,其中第一級滲透係使用無法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而第二級滲透則使用可石墨化之碳元素前驅物質。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方法步驟(b)之覆層,至少有50%模板孔洞體積被電化學活性材料或電化學活性材料之前驅材料所填滿。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方法步驟(b)之覆層,至少有70%模板孔洞體積被電化學活性材料或電化學活性材料之前驅材料所填滿。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採用方法步驟(a)產生之模板骨幹,會產生球狀、彼此連接之奈米粒子。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複合結構(18)係以多孔性、非球形碳元素薄片製成。
TW101135770A 2011-10-12 2012-09-28 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複合結構之方法 TWI568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15693A DE102011115693A1 (de) 2011-10-12 2011-10-12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ompositstruktur aus porösem Kohlenstoff und elektrochemischem Aktivmateri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4935A TW201324935A (zh) 2013-06-16
TWI568069B true TWI568069B (zh) 2017-01-21

Family

ID=47074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5770A TWI568069B (zh) 2011-10-12 2012-09-28 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複合結構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0364B2 (zh)
CN (1) CN103875099B (zh)
DE (1) DE102011115693A1 (zh)
TW (1) TWI568069B (zh)
WO (1) WO201305367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1946A1 (de) 2012-06-18 2013-12-19 Heraeus Quarzglas Gmbh & Co. Kg Verfahren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Kompositpulver ausKohlenstoff, sowie für einen unter Einsatz des Kompositpulvers erzeugten porösen Verbundwerkstoff für elektrochemische Elektroden
EP2899158B1 (de) 2014-01-24 2016-11-16 Heraeus Quarzglas GmbH & Co. KG Poröse kohlenstoffteilchen mit kern-hülle-struktu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US10181618B2 (en) 2014-07-29 2019-01-15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 of preparing a porous carbon material
KR102003112B1 (ko) * 2014-09-09 2019-07-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토호쿠 테크노 아치 다공질 흑연의 제조 방법 및 다공질 흑연
CN108433514B (zh) * 2017-02-16 2021-04-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锅具
US11316148B2 (en) * 2017-08-14 2022-04-26 Sila Nanotechnologies, Inc. Nanocomposite of a nanoporous material and an ac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synthesizing thereof
EP3476815B1 (en) * 2017-10-27 2023-11-29 Heraeus Quarzglas GmbH & Co. KG Production of a porous product including post-adapting a pore structure
CN114551841A (zh) * 2022-02-23 2022-05-27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以及二次电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9182A2 (fr) * 1999-04-30 2000-11-02 Hydro-Quebec Matériaux d'électrode présentant une conductivité de surface élevée
CN101632913A (zh) * 2009-07-09 2010-01-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硅/多孔碳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5954B4 (de) 2010-01-27 2020-11-19 Heraeus Quarzglas Gmbh & Co. Kg Poröses Kohlenstofferzeugnis
CN102683654A (zh) * 2011-03-10 2012-09-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锡炭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复合物的电池负极部件、具备该负极部件的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9182A2 (fr) * 1999-04-30 2000-11-02 Hydro-Quebec Matériaux d'électrode présentant une conductivité de surface élevée
CN101632913A (zh) * 2009-07-09 2010-01-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硅/多孔碳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ed Synthesis of Coaxial SnO2@carbon Hollow Nanospheres for Highly Reversible Lithium Storage", Xiong Wen Lou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09, 21, pp 2536-2539 2009/12/31 "Hollow Micro-/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Xiong Wen Lou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 pp 3987-4019 2008/12/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3679A2 (de) 2013-04-18
WO2013053679A3 (de) 2013-08-01
DE102011115693A1 (de) 2013-04-18
CN103875099B (zh) 2016-09-28
TW201324935A (zh) 2013-06-16
US9780364B2 (en) 2017-10-03
US20140232031A1 (en) 2014-08-21
CN103875099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8069B (zh) 由多孔性碳元素及電化學活性材料製造複合結構之方法
TWI469951B (zh) 具多層疊合結構之多孔性碳製品、製造方法及其應用
Ashuri et al. Silicon as a potential anode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ies: where size, geometry and structure matter
Li et al. Si‐, Ge‐, Sn‐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from structure design to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Luo et al. Surface and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Luo et al. Dual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and sodium-ion batteries
Zhu et al. Recent progress on spray pyrolysis for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s in lithium and sod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
TWI564269B (zh) 多孔性碳製品及其製造方法
Li et al. Impeding polysulfide shuttling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e carbon nanotubes/MXene framework modified separator for highly efficient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Jia et al. Filter paper derived nanofibrous silica–carbon composite as anodic material with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TWI625885B (zh) 用於多孔性矽顆粒生產之經結合之電化學及化學蝕刻方法
US20140234722A1 (en) Si/C COMPOSITE MATERI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DE
US996041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powder, and for a porous composite material for electrochemical electrodes that is produced using the composite powder
Jin et al. Alkaline chitosan solution as etching phase to design Si@ SiO2@ N-Carbon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Chen et al. Deflated carbon nanospheres encapsulating tin cores decorated on layered 3-D carbon structures for low-cost sodium ion batteries
CN103346303A (zh)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Yao et al.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carbon nanofibers/silicon film with honeycomb structure as integrated anode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TW201236969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orous carbon product and use thereof
Cui et al. Porous Al/Al2O3 two-phase nanonetwork to improv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rous C/SiO2 as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CN114695865A (zh) 一种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Hu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of hollow-structured sulfur cathode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CN113851627A (zh) 一种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1803B (zh)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材料的二次电池
CN116093287A (zh)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Yao et al. Multilayer Si@ SiOx@ void@ C anode materials synthesized via simultaneously carbonization and redox for Li-ion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