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3601B -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3601B
TWI553601B TW104106528A TW104106528A TWI553601B TW I553601 B TWI553601 B TW I553601B TW 104106528 A TW104106528 A TW 104106528A TW 104106528 A TW104106528 A TW 104106528A TW I553601 B TWI553601 B TW I5536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crack
line
length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7965A (zh
Inventor
顔華生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7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7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3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3601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閘極驅動電路的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現今的顯示器、觸控螢幕為了使像素發出的光線清晰地透出,一般採用玻璃基板或者塑膠基板等輕薄的基板,然而顯示面板的生產過程中容易造成碎裂而在基板邊緣生成裂紋。若是裂紋的長度過大,而使原先在顯示面板上的驅動電路形成斷路,則會使像素的驅動異常而無法發出光線。
傳統的裂紋檢測方式中,在顯示面板生產完後,設定檢測站點使用人工的方式用肉眼判斷,當發現類似出現裂紋的顯示面板時,再進一步置於顯微鏡下觀測其長度及形狀。然而人工的方式費時費力,並非有效率的檢測方式。為此,爾後又出現改良的裂紋偵測方法,在顯示面板的邊緣設置環狀金屬線並使環狀的其中一部分留有缺口,利用外加的檢測訊號從缺口一端輸入訊號,並由缺口 另一端是否接收到輸出訊號來判定環狀金屬線是否被裂紋截斷。然而,這樣的裂紋偵測方法無法得之裂紋的長度以及位置,仍然需要透過人工的方式加以判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揭示文件提出一種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利用原先顯示面板上的閘極驅動電路(Gate Driver on Array,GOA)在距離基板邊緣不同長度設置偵測線路,由於每一列的顯示像素都分別對應一級閘極驅動電路,如此一來在檢測模式下檢測人員可以經由每一列像素的顯示與否來快速判定裂紋的長度以及位置,進而節省了檢測的人力與時間。
本揭示內容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包含複數條閘極線、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以及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設置於一基板上,分別對應閘極線,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包含一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輸出端耦接至閘極線其中一條相對應之閘極線。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分別對應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其中每一級裂紋偵測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以及一第一偵測線路。第一開關耦接於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相對應之閘極線之間。第一偵測線路,耦接於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對應之閘極線之間且分別耦接於第一開關的兩端,第一偵測線路與基板之一邊緣相距一第一長度,當第一開關截止時,第一偵測線路偵測基板是否存在超過第一長度之至少 一裂紋。
在一實施例中,當第一開關截止時,若基板存在一個大於第一長度的裂紋且截斷其中一級裂紋偵測單元的第一偵測線路,使相對應之閘極驅動電路與相對應之閘極線斷路。
在次一實施例中,若基板存在複數個大於第一長度的裂紋,且裂紋截斷其中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中的第一偵測線路,使相對應之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與相對應之複數閘極線斷路。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第一開關導通時,相對應之閘極驅動電路輸出一訊號至相對應之閘極線。
在又一實施例中,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耦接至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每一級裂紋偵測單元更包含一第二開關以及一第二偵測線路,第二開關耦接於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之間。第二偵測線路,耦接於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之間且分別耦接於第二開關的兩端,且第二偵測線路與基板之邊緣相距一第二長度,當第二開關截止時,第二偵測線路偵測該基板是否存在超過該第二長度之一裂紋,其中第二長度與第一長度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當第二開關截止時,若基板存在大於第二長度並截斷裂紋偵測單元中的第二偵測線路,相對應之閘極驅動電路與相對應之前一級閘極線斷路。
本揭示內容之次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顯示面板 其包含複數條閘極線以及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分別對應閘極線,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包含複數個電晶體以及複數條第一偵測線路,電晶體彼此並聯,且電晶體分別透過第一偵測線路各自耦接至閘極線,第一偵測線路各自設置於一基板上與基板之一邊緣相距一第一長度,當電晶體導通時,第一偵測線路偵測基板是否存在超過第一長度之一裂紋。
在一實施例中,當電晶體導通時,若基板存在裂紋,且裂紋超過第一長度並截斷其中一級裂紋偵測單元中的第一偵測線路,相對應之電晶體的第二端與相對應之閘極線斷路。
在次一實施例中,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耦接至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每一級裂紋偵測單元更包含一第二偵測線路。第二偵測線路耦接於對應之電基體之控制端與對應前一級之電晶體之控制端之間,且第二偵測線路與基板之邊緣相距一第二長度,當電晶體導通時,第二偵測線路偵測基板是否存在超過第二長度之一裂紋,其中第二長度與第一長度不同。
本揭示內容之另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裂紋偵測方法,用於一顯示面板包含一閘極驅動電路、一傳輸線路以及一閘極線。閘極驅動電路用以傳輸一訊號至閘極線,其中裂紋偵測方法包含:設置一偵測線路於閘極驅動電路與閘極線之間;設置一開關於傳輸線路上,當開關截止時,訊號由極驅動電路通過偵測線路傳輸至閘極線;以及當開 關截止時,通過閘極線是否接收到訊號,判斷偵測線路是否被截斷。
100‧‧‧顯示面板
102‧‧‧基板邊緣
121,122,123,124,125‧‧‧閘極驅動電路
126,127,128,129,130,1111,1112,1113,1114,1115‧‧‧第一偵測線路
131,132,133,134,135,1101,1102,1103,1104,1105‧‧‧裂紋偵測單元
142,143,144,145‧‧‧連接線路
221,222,223,224,225,241,261‧‧‧像素
320,520,720,920,1220,1240‧‧‧裂紋
902,903,904,905,1121,1122,1123,1124,1125‧‧‧第二偵測線路
D1‧‧‧第一長度
D2‧‧‧第二長度
L1‧‧‧像素長度
GL1,GL2,GL3,GL4,GL5‧‧‧閘極線
Q1,Q2,Q3,Q4,Q5‧‧‧第一開關
Q6,Q7,Q8,Q9‧‧‧第二開關
Q10,Q11,Q12,Q13,Q14‧‧‧電晶體
VC,V1,V2‧‧‧控制訊號
VI‧‧‧初始觸發訊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然而,應瞭解到,為符合在產業中實務利用的情況,許多的特徵並未符合比例繪示。實際上,為了闡述以下的討論,許多特徵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地增加或縮減。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面板在無裂紋情況下之示意圖;〔第2圖〕繪示關於第1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第3圖〕繪示第1圖中的顯示面板在基板邊緣出現一個第一長度裂紋之示意圖;〔第4圖〕繪示第3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第5圖〕繪示第1圖中的顯示面板在基板邊緣出現兩個第一長度裂紋之示意圖;〔第6圖〕繪示關於第5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第7圖〕繪示第1圖中的顯示面板在基板邊緣出現三個第一長度裂紋之示意圖;〔第8圖〕繪示關於第7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第9圖〕繪示根據本揭示之次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面板在基板邊緣出現一個第一長度裂紋以及一個第二長度裂紋之 示意圖;〔第10圖〕繪示關於第9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第11圖〕繪示根據本揭示之另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面板在無裂痕情況下之示意圖;〔第12圖〕繪示第11圖中的顯示面板在基板邊緣出現一個第一長度裂紋以及一個第二長度裂紋之示意圖;以及〔第13圖〕繪示第12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
以下揭示提供許多不同實施例或例證用以實施本發明的不同特徵。特殊例證中的元件及配置在以下討論中被用來簡化本揭示。所討論的任何例證只用來作解說的用途,並不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或其例證之範圍和意義。此外,本揭示在不同例證中可能重複引用數字符號且/或字母,這些重複皆為了簡化及闡述,其本身並未指定以下討論中不同實施例且/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耦接』或『連接』,均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直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或是相互間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而『耦接』或『連接』還可指二或多個元件元件相互操作或動作。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等等之詞彙,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詞彙只限於用來辨別單一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因此, 在下文中的一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也可被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而不脫離本發明的本意。如本文所用,詞彙『與/或』包含了列出的關聯項目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組合。
請參閱第1圖,其繪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面板100在無裂紋情況下之示意圖,顯示面板100包含閘極線GL1~GL5、閘極驅動電路121~125以及裂紋偵測單元131~135。其中裂紋偵測單元131~135又各自包含第一開關Q1~Q5以及第一偵測線路126~130。閘極驅動電路121用以處理初始觸發訊號VI並產生輸出訊號可供閘極線GL1驅動像素或提供下一級閘極驅動電路122作為其觸發訊號。實際應用中,顯示面板100可為電視、電腦、行動裝置的顯示器或其他用來顯示畫面的顯示器。
由於閘極驅動電路122~125的輸入端分別耦接至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121~124的輸出端,閘極驅動電路122~125接收來自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121~124的輸出訊號作為其觸發訊號並同樣產生各自的輸出訊號可分別提供閘極線GL2~GL5以及下一級閘極驅動電路使用。如第1圖所示,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端經由第一偵測線路126以及連接線路142耦接至下一級閘極驅動電路122的輸入端,藉此觸發下一級閘極驅動電路122。依此類推,閘極驅動電路121~125可依序觸發。
實際應用中閘極線GL1~GL5分別耦接至顯示面板上每一列像素,在此可一併參閱第1圖以及第2圖,第2 圖繪示關於第1圖中的顯示面板之像素顯示情況,閘極線GL1耦接至像素221及其同列的像素,閘極線GL2~GL5分別耦接至像素222~225及其同列的像素,當來自閘極線GL1~GL5的輸出訊號驅動像素222~225及其同列的像素時,被驅動的整列像素將正常顯示畫面(第2圖中尚無異常顯示的像素),第1圖僅示範第2圖之部分區塊,實際上假設第1圖中往後延伸的閘極驅動電路亦正常供應輸出訊號至對應的閘極線而使第2圖的全畫面顯示正常。一般來說,顯示面板用以顯示彩色影像的像素可分為紅(R)綠(G)藍(B)三種,但並不以此為限,第2圖中所示範的像素221~225為發出紅光的像素(R),像素241以及像素261分別為發出綠光的像素(G)以及發出藍光的像素(B)。
須注意的是,第1圖中的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121~125的輸出端分別耦接至裂紋偵測單元131~135,以裂紋偵測單元131為例,第一開關Q1耦接於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端與閘極線GL1之間。第一偵測線路126,耦接於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端與閘極線GL1之間。也就是說,第一開關Q1與第一偵測線路126彼此並聯。實際應用中,第一開關Q1~Q5可為薄膜電晶體(TFT)、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雙極性電晶體(BJT),第1圖中所示範的為一般正電壓導通的n通道MOSFET,但並不以此為限。
另一方面,第一開關Q1~Q5的控制端耦接至控制訊號VC,當控制訊號VC使第一開關Q1導通時,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訊號可同時透過第一開關Q1以及第一偵 測線路126傳送至閘極線GL1以驅動像素221及其同列的像素,亦即存在兩個路徑可供閘極驅動電路121傳送輸出訊號至閘極線GL1。此模式即為一般操作模式。在一般操作模式下,若是每一級的閘極驅動電路皆正常傳送輸出訊號至對應的閘極線,每一列的像素皆正常驅動並使全畫面顯示正常,如第2圖所示。
須補充的是,第一偵測線路126的至少一部份線路(如第1圖與第3圖中所示第一偵測線路126的左側垂直部份線路)與顯示面板100之基板邊緣102相距第一長度D1。此第一長度D1可依不同應用需求對於裂紋長度的要求不同而設置,例如使用在行動裝置的顯示面板或是使用在電視的顯示面板對於裂紋長度的要求不同而設置第一長度為0.1mm~0.4mm範圍內的數值。當控制訊號VC使第一開關Q1截止時,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訊號只能透過第一偵測線路126傳至閘極線GL1。此模式即為偵測模式。
須說明的是,在偵測模式下,由於每一級的閘極驅動電路121~125仍然存在對應的第一偵測線路126~130能使輸出訊號傳送至閘極線GL1~GL5,因此每一列的像素仍然能夠正常驅動並使全畫面顯示正常,如第2圖所示。然而,請一併參閱第3圖以及第4圖,若是顯示面板100存在超過第一長度D1之裂紋320,可以看到的是裂紋320使得第一偵測線路127截斷,也就是說第一偵測線路127與閘極線GL2之間斷路。所以在偵測模式下,閘極驅動電路122無法透過第一開關Q2將輸出訊號傳送至閘極線 GL2,亦無法透過第一偵測線路127傳送而導致閘極線GL2所驅動的像素222及其同列的像素無法正常驅動,此列的像素即無法正常顯示,如第4圖所示。由於第一偵測線路127的截斷仍然可使輸出訊號順利地傳送至閘極驅動電路123,並無影響後續數級閘極驅動電路122~125輸出訊號的產生,故第4圖中除了閘極線GL2所驅動的像素222級其同列的像素顯示異常,其餘像素均正常顯示。
請參閱第4圖,當檢測人員觀察到像素222及其同列的像素顯示異常時,可依此判斷顯示面板100存在至少一裂紋,位於像素222之邊緣且其長度距離顯示面板100基板邊緣102已超過第一長度D1。在此須補充的是,由於每一像素皆有像素長度L1,故在上述判斷中在像素長度L1之間可能存在不止一個裂紋,亦即若在像素222的邊緣同時存在兩個裂紋超過第一長度D1(圖式中無畫出)截斷第一偵測線路127,顯示面板100的顯示情況仍保持第4圖中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僅揭露第一偵測線路126~130距離顯示面板100左側基板邊緣102第一長度D1的情況,實際應用中,第一偵測線路126~130亦可設置在距離顯示面板100右側基板邊緣402,或是同時設置在左/右兩側,並不以此為限。另外,雖然第4圖中的像素長度L1以像素的長度為例,但本揭露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像素長度可為像素的長度或者像素的寬度。
值得注意的是,當第3圖並非操作在偵測模式下,亦即當控制訊號VC使第一開關Q1~Q5導通,操作在一 般操作模式時,儘管第一偵測線路127已被裂紋320截斷,但閘極驅動電路122仍可透過第一開關Q2向閘極線GL2提供輸出訊號,因此像素222及其同列的像素依然可以被驅動而正常顯示,也就是說,一般操作模式下並不因為裂紋320截斷第一偵測線路127而影響像素的顯示,使用者仍可正常使用顯示面板100。
請參閱第5圖,第5圖繪示顯示面板100在基板邊緣102出現裂紋320及裂紋520之示意圖。可以看到的是,裂紋320及裂紋520均超過第一長度D1且分別截斷第一偵測線路127及第一偵測線路129,並同樣地操作在偵測模式亦即使控制訊號VC讓第一開關Q1~Q5截止,閘極線GL2以及GL4無法接收到閘極驅動電路122、閘極驅動電路124之輸出訊號而使對應之像素222、224及其同列的像素皆無法正常顯示,如第6圖所示。同樣地當檢測人員觀察到像素222、224及其同列的像素顯示異常時,可依此判斷顯示面板100存在至少兩個裂紋,一個位於像素222之邊緣,另一個位於像素224之邊緣且其長度距離顯示面板100基板邊緣102均超過第一長度D1。也就是說,檢測人員可快速得知顯示面板100在基板邊緣102出現的裂紋長度、及位置。
同樣地,若是第5圖操作在一般操作模式下,並不因第一偵測線路127、第一偵測線路129被裂紋320、裂紋520截斷而影響像素的顯示,使用者仍可正常使用顯示面板100。
請參閱第7圖,第7圖繪示顯示面板100在基板 邊緣102出現裂紋320、裂紋520及裂紋720之示意圖。當操作在偵測模式下,同上述第3圖及第5圖情況,裂紋320、裂紋520及裂紋720分別截斷第一偵測線路127~129,閘極線GL2~GL4無法接收到閘極驅動電路122~124之輸出訊號而使對應之像素222~224及其同列的像素皆無法正常顯示,如第8圖所示。同樣地當檢測人員觀察到像素222~224及其同列的像素顯示異常時,可依此判斷顯示面板100存在至少三個裂紋,分別位於像素222、像素223以及像素224之邊緣且其長度距離顯示面板100基板邊緣102均超過第一長度D1。須注意的是,檢測人員亦可能將其視為一裂紋同時截斷偵測線路127~129,亦即一裂紋位於像素222、像素223以及像素224之邊緣且其長度約為3個像素長度L1(圖式中無畫出)。通過偵測電路的設置,檢測人員不僅可得知裂紋位置,亦可得知裂紋的長度。
請參閱第9圖,第9圖繪示根據本揭示之次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在基板邊緣102出現裂紋320以及裂紋920之示意圖。相較於先前實施例(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裂紋偵測單元131~135),第9圖的實施例中裂紋偵測單元132~135更分別包含第二開關Q6~Q9以及第二偵測線路902~905,第二開關Q6~Q9耦接於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閘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開關Q6耦接於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端與閘極驅動電路122的輸入端之間的連接線路142上,其餘Q7~Q9亦同此耦接方式分別耦接於線路143~145上。第二偵測線路 902~905分別耦接於第二開關Q6~Q9的兩端,亦即第二偵測線路902~905與第二開關Q6~Q9兩端並聯。
須注意的是,第二偵測線路902~905的至少一部份線路(如第9圖中所示第二偵測線路902的左側垂直部份線路)與顯示面板100之基板邊緣102相距第二長度D2。此第二長度D2可為一大於第一長度D1的數值,也就是說第一長度若為0.2mm,第二長度可為0.3mm或0.4mm,如第9圖所示,但第二長度D2實際上可為任意不同於第一長度D1的數值並不以此為限。
由於第二開關Q6~Q9的控制端亦耦接至控制訊號VC,因此當控制訊號VC使第一開關Q1~Q5導通進入一般操作模式時,第二開關Q6~Q9亦同時導通。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輸出訊號可同時透過第二開關Q6以及第二偵測線路902傳送至閘極驅動電路122,亦即存在兩個路徑可供閘極驅動電路121傳送輸出訊號至閘極驅動電路122作為其觸發訊號。上述僅以第二開關Q6以及第二偵測線路902為例說明,第二開關Q7~Q9以及第二偵測線路903~905亦同樣供應兩個路徑使前一級之閘極驅動電路往後級傳送輸出訊號。
在偵測模式下,亦即第一開關Q1~Q5以及第二開關Q6~Q9截止的情況下,若是顯示面板100存在超過第二長度D2之裂紋920如第9圖所示,可以看到的是裂紋920使得第一偵測線路130以及第二偵測線路905截斷,也就是說第一偵測線路130與閘極線GL5之間斷路且閘極驅動電 路124的輸出端與閘極驅動電路125的輸入端之間斷路。所以在偵測模式下,閘極驅動電路124無法透過第一開關Q4將輸出訊號傳送至閘極驅動電路125,亦無法透過第二偵測線路905傳送而導致閘極驅動電路125無觸發訊號可產生其輸出訊號。因此,閘極驅動電路125的輸出端沒有輸出訊號,且其後級的閘極驅動電路(圖式中無畫出)也因此沒有輸出訊號。造成的是不僅閘極線GL5所耦接的像素225及其同列的像素無法正常顯示,同樣使得其後列的全部像素皆無法正常顯示,如第10圖所示,在此需留意的是裂紋320導致像素222及其同列的像素的異常顯示同先前實施例,由於裂紋320的長度介於第一長度D1以及第二長度D2之間,亦即僅截斷第一偵測線路127並未截斷第二偵測線路902,因此閘極驅動電路122仍能接收到閘極驅動電路121的觸發訊號而產生輸出訊號提供給閘極驅動電路123,故像素223、224及其同列的像素仍保持正常顯示。
請參閱第11圖,第11圖繪示根據本揭示之另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在無裂痕情況下之示意圖。在此實施例中,裂紋偵測單元1101~1105,分別對應閘極線GL1~GL5。裂紋偵測單元1101~1105分別包含電晶體Q10~Q14、第一偵測線路1111~1115以及第二偵測線路1121~1125。電晶體Q10~Q14的第一端彼此並聯耦接至控制訊號V1,其第二端分別透過第一偵測線路1111~1115耦接至閘極線GL1~GL5,以及其控制端彼此透過第二偵測線路1121~1125並聯耦接至控制訊號V2如第11圖所示。
不同於上述各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的偵測模式下,電晶體Q10~Q14為導通,舉例來說,電晶體Q10~Q14為正電壓導通的n通道MOSFET,控制訊號V1為一高準位正電壓,控制訊號V2亦為一超過導通電壓的正電壓,電晶體Q10~Q14的第二端可因此提供一穩定的輸出電流作為輸出訊號。須注意的是,在偵測模式下,初始觸發訊號VI並不提供至閘極驅動電路121,也就是說在偵測模式下閘極驅動電路121~125並無供應輸出訊號至閘極線GL1~GL5,閘極線GL1~GL5僅接收來自電晶體Q10~Q14的輸出訊號。相反地,當電晶體Q10~Q14截止時,初始觸發訊號VI提供至閘極驅動電路121並觸發後級的閘極驅動電路122、123、124、125產生對應的輸出訊號至閘極線GL1~GL5,此即為一般操作模式。
第一偵測線路1111~1115與顯示面板100之基板邊緣102相距第一長度D1以及第二偵測線路1121~1125與顯示面板100之基板邊緣102相距第二長度D2。此第一長度D1與第二長度D2同先前實施例可依不同應用需求對於裂紋長度的要求不同而設置,在此不另贅述。
請一併參閱第12圖及第13圖,在偵測模式下,若顯示面板100存在裂紋1220及裂紋1240。裂紋1240截斷第一偵測線路1114,可以看到的是電晶體Q13的第二端與閘極線GL4之間斷路,電晶體Q13無法傳送輸出訊號至閘極線GL4,使得閘極線GL4耦接的像素224以及其同列的像素無法正常顯示,如第13圖所示。另外,裂紋1220同時截斷 第一偵測線路1112以及第二偵測線路1122,裂紋1220不僅使電晶體Q11的第二端與閘極線GL2之間斷路,還使電晶體Q10、Q11之控制端之間斷路,亦即控制訊號V2與電晶體Q10控制端之間斷路,電晶體Q10截止,其第二端無法提供輸出訊號至閘極線GL1,使得閘極線GL1、GL2耦接的像素221、222以及其同列的像素無法正常顯示,如第13圖所示。檢測人員可依此判斷顯示面板100在基板邊緣102出現的裂紋長度以及位置。
綜上所述,本揭示文件提出一種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利用原先顯示面板上的閘極驅動電路在距離基板邊緣不同長度設置偵測線路,由於每一列的顯示像素都分別對應一級閘極驅動電路,如此一來在檢測模式下檢測人員可以經由每一列像素的顯示與否來快速判定裂紋的長度以及位置,進而節省了檢測的人力與時間。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面板
102‧‧‧基板邊緣
121,122,123,124,125‧‧‧閘極驅動電路
126,127,128,129,130‧‧‧第一偵測線路
142,143,144,145‧‧‧連接線路
320‧‧‧裂紋
D1‧‧‧第一長度
GL1,GL2,GL3,GL4,GL5‧‧‧閘極線
Q1,Q2,Q3,Q4,Q5‧‧‧第一開關
VC‧‧‧控制訊號
VI‧‧‧初始觸發訊號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面板,包含:複數條閘極線;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設置於一基板上,分別對應該些閘極線,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包含一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該輸出端耦接至該些閘極線其中一條相對應之閘極線;以及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分別對應該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每一級裂紋偵測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耦接於該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出端與該相對應之閘極線之間;以及一第一偵測線路,耦接於該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出端與該對應之閘極線之間且分別耦接於該第一開關的兩端,該第一偵測線路與該基板之一邊緣相距一第一長度,當該第一開關截止時,該第一偵測線路偵測該基板是否存在超過該第一長度之至少一裂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當該第一開關截止時,若該基板存在一個大於該第一長度的裂紋且截斷其中一級裂紋偵測單元的該第一偵測線路,使相對應之該級閘極驅動電路與相對應之該閘極線斷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若該基板存在複數個大於該第一長度的裂紋,且該些裂紋截斷其中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中的該些第一偵測線路,使相對 應之該複數級閘極驅動電路與相對應之該複數閘極線斷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當該第一開關導通時,相對應之該級閘極驅動電路輸出一訊號至相對應之該閘極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入端耦接至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出端,每一級裂紋偵測單元更包含:一第二開關,耦接於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出端與該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入端之間;以及一第二偵測線路,耦接於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出端與該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入端之間且分別耦接於該第二開關的兩端,且該第二偵測線路與該基板之該邊緣相距一第二長度,當該第二開關截止時,該第二偵測線路偵測該基板是否存在超過該第二長度之一裂紋,其中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一長度不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當該第二開關截止時,若該基板存在大於該第二長度並截斷該裂紋偵測單元中的該第二偵測線路,相對應之該級閘極驅動電路與相對應之該前一級閘極線斷路。
  7. 一種顯示面板,包含: 複數條閘極線;以及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分別對應該些閘極線,該複數級裂紋偵測單元包含複數個電晶體以及複數條第一偵測線路,該些電晶體彼此並聯,且該些電晶體分別透過該些第一偵測線路各自耦接至該些閘極線,該些第一偵測線路各自設置於一基板上與該基板之一邊緣相距一第一長度,當該些電晶體導通時,該些第一偵測線路偵測該基板是否存在超過該第一長度之一裂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當該電晶體導通時,若該基板存在該裂紋,且該裂紋超過該第一長度並截斷其中一級裂紋偵測單元中的該第一偵測線路,相對應之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端與相對應之該閘極線斷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入端耦接至前一級閘極驅動電路的該輸出端,每一級裂紋偵測單元更包含:一第二偵測線路,耦接於對應該級之該電基體之該控制端與對應前一級之該電晶體之該控制端之間,且該第二偵測線路與該基板之該邊緣相距一第二長度,當該電晶體導通時,該第二偵測線路偵測該基板是否存在超過該第二長度之一裂紋,其中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一長度不同。
  10. 一種裂紋偵測方法,用於一顯示面板包含一閘極驅動電路、一傳輸線路以及一閘極線,該閘極驅動電路用以傳輸一訊號至該閘極線,其中該裂紋偵測方法包含:設置一偵測線路於該閘極驅動電路與該閘極線之間;設置一開關於該傳輸線路上,當該開關截止時,該訊號由該閘極驅動電路通過該偵測線路傳輸至該閘極線;以及當該開關截止時,通過該閘極線是否接收到該訊號,判斷該偵測線路是否被截斷。
TW104106528A 2015-01-16 2015-03-02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TWI553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2956.6A CN104535620B (zh) 2015-01-16 2015-01-16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7965A TW201627965A (zh) 2016-08-01
TWI553601B true TWI553601B (zh) 2016-10-11

Family

ID=5285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528A TWI553601B (zh) 2015-01-16 2015-03-02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5620B (zh)
TW (1) TWI553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1517B (zh) * 2018-03-27 2021-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10503907B (zh) 2018-05-17 2024-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22469B1 (ko) * 2018-07-18 2023-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142447B (zh) * 2018-08-30 2021-04-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42453B (zh) * 2018-08-30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CN109345985B (zh) * 2018-10-25 2022-03-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725224A (zh) * 2018-11-30 2019-05-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裂纹检测方法
CN109342513B (zh) * 2018-11-30 2020-08-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裂纹检测方法
CN109493772B (zh) * 2018-11-30 2021-08-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裂纹检测方法
CN109817131A (zh) * 2019-02-19 2019-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裂纹检测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097841A (zh) * 2019-03-29 2019-08-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333268A (zh) * 2019-07-11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裂纹检测方法
CN110827728B (zh) * 2019-11-22 2022-08-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53558B (zh) * 2019-12-19 2023-05-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其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289610A (zh) * 2020-01-19 2020-06-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裂纹检测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1192543B (zh) * 2020-02-28 2022-05-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裂纹检测方法
CN115561571B (zh) * 2022-01-13 2023-12-08 深圳荣耀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裂纹检测电路、系统以及集成电路、电子设备
CN114974114A (zh) * 2022-05-26 2022-08-30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173A1 (en) * 2000-12-19 2002-08-01 Au Optronics Corp. Crack detecting device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1527305A (zh) * 2008-03-07 2009-09-0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CN101567160A (zh) * 2009-05-31 2009-10-28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Gip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TW201128599A (en) * 2009-09-30 2011-08-16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Defective emitter detection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TW201401258A (zh) * 2012-06-26 2014-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液晶顯示器及其檢測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24914B1 (ko) * 1998-09-25 2002-02-28 니시무로 타이죠 기판의 검사방법
KR101073314B1 (ko) * 2004-10-29 2011-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패널의 불량셀 리페어 방법
CN101443700B (zh) * 2006-07-31 2011-05-04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显示装置、和有源矩阵基板的检查方法
US20100134137A1 (en) * 2007-04-25 2010-06-03 Kazutoshi Kid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its inspecting method
US8159254B2 (en) * 2008-02-13 2012-04-17 Infineon Technolgies Ag Crack sensor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8248356B2 (en) * 2008-10-24 2012-08-21 Au Optronics Corp. Driving circuit for detecting line short defects
CN201413440Y (zh) * 2009-06-12 2010-02-24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能测试液晶单元缺陷、点线缺陷和配线缺陷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1995671A (zh) * 2009-08-28 2011-03-3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缺陷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173A1 (en) * 2000-12-19 2002-08-01 Au Optronics Corp. Crack detecting device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1527305A (zh) * 2008-03-07 2009-09-0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CN101567160A (zh) * 2009-05-31 2009-10-28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Gip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TW201128599A (en) * 2009-09-30 2011-08-16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Defective emitter detection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TW201401258A (zh) * 2012-06-26 2014-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液晶顯示器及其檢測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5620A (zh) 2015-04-22
CN104535620B (zh) 2017-05-24
TW201627965A (zh) 2016-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3601B (zh)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CN101443700B (zh) 有源矩阵基板、显示装置、和有源矩阵基板的检查方法
US940625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740333B2 (en) Detect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mbedded type touch panel
US10977970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defect connection of data line
US20160187750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16483B2 (en) Test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07768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9697947B (zh) 显示装置及裂纹感测的方法
US1010278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an array substrate
CN10944861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975129A (zh)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使用方法
CN103926767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检测方法
JP2008009246A (ja) 表示装置
TWI435093B (zh) 顯示面板的檢測電路
WO2015014065A1 (zh) 检测信号线和修复线的短路的方法
US20170017130A1 (en) Goa circuit module, method for test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80180959A1 (en) Panel inspection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947816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fety functions
JP2014145849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検査方法、及び電気機器
KR10147213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1043165B2 (en)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MOLED) panel cell test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data lines via same
CN109243348B (zh) 量测讯号电路及其量测方法
US2016008509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repair function and repair type data format structure
US20210124542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