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8906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8906B
TWI548906B TW101108370A TW101108370A TWI548906B TW I548906 B TWI548906 B TW I548906B TW 101108370 A TW101108370 A TW 101108370A TW 101108370 A TW101108370 A TW 101108370A TW I548906 B TWI548906 B TW I5489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electrode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5801A (en
Inventor
吳一洙
李昌浩
高熙周
宋炯俊
趙世珍
尹振渶
李寶羅
宋英宇
李鍾赫
金聖哲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45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5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9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2Light reflecting means; Anti-reflec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29/00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e.g. field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 H01J2329/86Vessels
    • H01J2329/89Optical compon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the vessel
    • H01J2329/892Anti-reflection, anti-glare, viewing angle and contrast impro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顯示裝置。更特別的是,本實施例涉及一種顯示裝置,複數個面板層疊於其中。
顯示裝置顯示影像。顯示裝置可包含具有個別不同功能的複數個面板。
本實施例可指向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其係配置以在向上的方向上顯示影像;以及在該顯示面板上的反射面板,該反射面板係配置以選擇性地傳輸或反射有關於對應於影像的區域的光。
該顯示面板可包括相位延遲板和偏光板,其是在該圖像顯示通過的路徑上的該向上的方向上依次層疊。
該顯示面板可包括:複數個像素區域,該影像形成於其中;以及非像素區域,其在該複數個像素區域之中的相鄰的像素之間。
該反射面板可包括:第一透明電極,其對應於該像素區域;相鄰的電極,其鄰近該第一透明電極並且對應於該非像素區域;第二透明電極,其係相對於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相鄰的電極來排列;空間,其 係插入在該第一透明電極、該相鄰的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間;以及帶電粒子,其在該空間中,該帶電粒子反射光。
當電場施加至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時,帶電粒子可位於對應於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的第二透明電極側邊中。
當電場被施加至該相鄰的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時,該帶電粒子可位於對應於該相鄰的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的相鄰的電極側邊中。
該顯示面板可進一步包括有機發光元件,其發出對應於該像素區域的光以形成該影像。
10‧‧‧開關薄膜電晶體
20‧‧‧驅動薄膜電晶體
80‧‧‧電容器
1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驅動電路
131‧‧‧開關半導體層
132‧‧‧驅動半導體層
140‧‧‧有機發光元件
150‧‧‧相位延遲板
151‧‧‧閘極線
152‧‧‧開關閘極電極
155‧‧‧驅動閘極電極
158‧‧‧電容器板
160‧‧‧偏光板
161‧‧‧層間絕緣層
171‧‧‧數據線
172‧‧‧共同電源線
173‧‧‧開關源極電極
174‧‧‧開關汲極電極
176‧‧‧驅動源極電極
177‧‧‧驅動汲極電極
178‧‧‧電容器板
200‧‧‧反射面板
210‧‧‧第三基板
230‧‧‧驅動電極
231‧‧‧第一透明電極
232‧‧‧相鄰的電極
240‧‧‧第二透明電極
250‧‧‧帶電粒子
710‧‧‧第一電極
720‧‧‧有機發光層
730‧‧‧第二電極
IM‧‧‧影像
PA‧‧‧像素區域
NPA‧‧‧非像素區域
L1‧‧‧第一道光
L2‧‧‧第二道光
L3‧‧‧第三道光
L4‧‧‧第四道光
圖1是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橫截面視圖。
圖2顯示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
圖3是圖2的橫截面視圖,沿著線III-III擷取。
圖4和圖5提供用於描述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示範性實施例現在將參考附圖而更充分地描述如下;然而,他們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來實施,並且不應被解釋為被此處所載的實施例所限制。
圖式和說明是著重在本質上的說明性且沒有限制性。相似 的元件符號指示全篇說明書中相似的元件。
在圖式中,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易於描述,每個元件的大小和厚度是大致顯示的。因此,本實施例不僅限於圖式。
在圖式中,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為了清晰起見而被誇大。此外,在圖式上,層和區域的厚度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易於描述而被誇大。將理解的是,當一個元件,即一層、膜、區域或基板被稱為在另一個元件“之上”,它可以直接對其他元件上,或者介於中間的元件也可能呈現。
此外,除非有相反地明確描述,用字“包括”和諸如“包含”的變形詞將被理解為暗示列入所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進一步,整篇說明書中,“上”意味著被定位高於或低於目標元件,並不意味著必定位於重力方向的根基上的頂端上。
下文,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將參照圖1至圖5來描述。
圖1是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橫截面視圖。
如圖1所示,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100和反射面板200。
顯示面板100在向上的方向上顯示影像IM,並且影像IM選擇性地通過反射面板200。顯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驅動電路130、有機發光元件140、相位延遲板150和偏光板160。
第一基板110可由玻璃、石英、陶瓷、塑料等絕緣基板所形成,另外,第一基板110可由不銹鋼製成的金屬基板所形成。
第二基板120係相對於第一基板110來排列,並且覆蓋有機發光元件140和驅動電路130。第二基板120由透明材料所形成,即玻璃、石英和塑料。
在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第二基板120係配置在與有機發光元件140距離一預定距離處,但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第二基板可是配置在有機發光元件上的薄膜封裝層。
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的驅動電路130和有機發光元件140係配置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間。
驅動電路130包括開關薄膜電晶體10和驅動薄膜電晶體20(如圖2所示),並且驅動有機發光元件140。根據從驅動電路130傳輸的驅動信號,有機發光元件140發出光以在向上的方向上顯示影像IM。
有機發光元件140和驅動電路130的整個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但有機發光元件140和驅動電路130可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的範圍內來各式各樣地修改。
下文,顯示面板100的內部結構將參考圖2和圖3來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2顯示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圖3是圖2的橫截面視圖,沿著線III-III擷取。
如圖2和圖3所示,顯示面板100包括形成在每個像素中的開關薄膜電晶體10、驅動薄膜電晶體20、電容器80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140。在這裡,驅動電路130係配置以具有開關薄膜電晶體10、驅動薄膜電晶體20和電容器80。驅動電路130進一步包括沿第 一基板110的一個方向排列的閘極線151、數據線171和共同電源線172。數據線171和共同電源線172以絕緣的方式越過閘極線151。在這裡,這是用於顯示影像IM的最小單位的像素區域PA是藉由閘極線151、數據線171和共同電源線172的邊界所定義,並且複數個像素區域PA形成了影像IM。進一步,非像素區域NPA係配置在沿著複數個像素領域PA的相鄰像素區域PA之間。
在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一個像素PA是藉由閘極線151、數據線171和共同電源線172的邊界所定義,並且複數個像素區域PA可以藉由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在顯示裝置中對應於顯示影像IM的最小單位的任何配置所定義。
有機發光元件140包括第一電極710、形成在第一電極710上的有機發光層720以及形成在有機發光層720上的第二電極730。在這裡,第一電極710是電洞注入電極的陽極,並且第二電極730是電子注入電極的陰極。另外,取決於顯示面板100的驅動方法,第一電極710可能是陰極並且第二電極730可能是陽極。電洞和電子分別從陽極710和陰極730注入到有機發光層720。當注入到有機發光層720的電洞和電子相互耦合成激子,且激子從激發態落到基態時,出現了光發射。
根據示範性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中,有機發光元件140在第二基板120方向上發射光。換句話說,有機發光元件140是前發射型。用於在向上方向的有機發光元件140的光發射,即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在第一和第二電極710和730之中的至少第二電極730是由光傳輸的導電材料所形成。
電容器80包括一對電容器板158和178,其係排列以將層間絕緣層161插入於其間。在這裡,層間絕緣層161是一種介電質材料, 並且電容器80的電容係由在電容器80中帶電的電子和在兩個電容器板158和178之間的電壓所決定。
開關薄膜電晶體10包括開關半導體層131、開關閘極電極152、開關源極電極173和開關汲極電極174。驅動薄膜電晶體20包括驅動半導體層132、驅動閘極電極155、驅動源極電極176和驅動汲極電極177。
開關薄膜電晶體10被作為一開關來使用以選擇用於光發射的像素。開關閘極電極152連接到閘極線151。開關源極電極173連接到數據線171。開關汲極電極174是與開關源極電極173相距並且與兩個電容器板158和178的電容器板158連接。
用於所選定的像素的有機發光元件140的有機發光層720的發光,驅動薄膜電晶體20將驅動電源施加於第二電極730。驅動閘極電極155與電容器板158連接,容器板158與開關汲極電極174連接。驅動源極電極176和其他電容器板178分別與共同電源線172連接。驅動汲極電極177係配置在第一電極710所配置的同一層處,並與第一電極710連接。
在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OLED顯示器中,驅動汲極電極177和第一電極710被配置在同一層,但是根據另一示範性實施例的OLED顯示器的驅動汲極電極和第一電極可能配置在不同的層中,並可穿過形成在絕緣層中的開口而進入第一電極。
有了這樣的結構,開關薄膜電晶體10是藉由施加到閘極線151的閘極電壓所驅動,以將施加到數據線171的數據電壓傳輸到驅動薄膜電晶體20。對應於在從共同電源線172施加到驅動薄膜電晶體20的共同電壓與從開關薄膜電晶體10傳輸的數據電壓之間的不同的電壓 被儲存在電容器80中,並且對應於存儲在電容器80中的電壓的電流向著有機發光元件140通過驅動薄膜電晶體20流動,這樣的有機發光元件140發出光,並且顯示面板100藉由從有機發光元件140所發出的光來顯示影像IM。
相位延遲板150和偏光板160在顯示影像IM的路徑的向上的方向上依次層疊。
相位延遲板150係配置在有機發光元件140和第二基板120之間。相位延遲板150延遲通過相位延遲板150的光的相位λ/4,以改變光的光軸。偏光板160係配置在相位延遲板150和第二基板120之間。
偏光板160與相位延遲板150一起連接到第二基板120。偏光板160與相位延遲板150一起來線性極化通過其的光,並且具有藉由抑制從外面照射到的有機發光元件140的外部光的反射而改善從有機發光元件140顯示的影像的功能。
同時,在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相位延遲板150和偏光板160連接到在有機發光元件140和第二基板120之間的第二基板120,但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相位延遲板和偏光板可連接到在第二基板120和透明電極231之間的第二基板120。
此外,根據的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00是以一種包括有機發光元件140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來示範描述,但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可是液晶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具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ED)排列的顯示面板和場發射顯示面板之一。
回到圖1,反射面板200係配置在顯示面板100上。
反射面板200選擇性地傳輸或反射有關對應於從顯示面板100顯示的影像IM的區域的光。反射面板200包括第二基板120、第三基板210、驅動電極230、第二透明電極240和帶電粒子250。
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反射面板200與顯示面板100共用第二基板120,但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反射面板可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的另一個基板。
第三基板210係相對於第二基板120來排列,並且與第二基板120一起覆蓋了驅動電極230、第二透明電極240和帶電粒子250。第三基板210是由透明材料所形成,如玻璃、石英、塑料等。第二透明電極240係形成在第三基板210上,並且驅動電極230係相對於第二透明電極240來形成,帶電粒子250插入於其間。
驅動電極230、第二透明電極240和帶電粒子250將參考圖2和圖3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2和圖3所示,驅動電極230係配置在第二基板120上,並包括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相鄰的電極232。
第一透明電極231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像素區域PA,並且相鄰的電極232鄰近第一透明電極231並對應於非顯示面板100的非像素區域NPA。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相鄰的電極232分別包括透明導電材料,即銦錫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相鄰的電極232係相對於第二透明電極240來排列,帶電粒子250所位的空間插入於其間,並且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相鄰電極232之一者與第二透明電極240一起形成電場以驅動正電或負電的帶電粒子25。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相鄰的電極232的至少一者可藉由薄膜電晶體(未顯示)來接收訊號,從而根據主動矩陣(AM)方法選擇性地驅動,或者可 能藉由彼此交叉的複數個訊號線(未顯示)來接收訊號,從而根據被動矩陣(PM)方法選擇性地驅動。
第二透明電極240係形成在對應於像素區域PA的第三基板210的整個區域上方,並相對於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相鄰電極232來排列,帶電粒子250所位在的空間插入於其間。
帶電粒子250係配置在第二透明電極240和驅動電極230之間的空間,並且具有來自光的反射的白光和具有一個極性的帶電。當施加電場到第一和第二透明電極231和240時,帶電粒子250係沿著對應於第一和第二透明電極231和240的第二透明電極240側邊來排列,這樣帶電粒子250的位置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像素區域PA。當施加電場到鄰近的電極232和第二透明電極240時,帶電粒子250係沿著對應於相鄰的電極232和第二透明電極240的相鄰的電極232側邊來排列,這樣帶電粒子250的位置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非像素區域NPA。帶電粒子250可由具有顏料著色的二氧化鈦(TiO2)或氧化矽(SiO2)來形成。帶電粒子250可代表特定的電荷,可使用如上所述的電荷控制劑來帶電,或者是同時透過溶劑漂浮來電性帶電。在這裡,電荷控制劑可能是聚合物或非聚合物或離子或非離子,並且可是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金屬皂(metal soap)、聚丁烯琥珀醯亞胺(polybutene succinimide)、馬來酸酐共聚物(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乙烯基吡啶共聚物(vinylpyridine copolymer)、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vinylpyrrolidone copolymer)、丙烯(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帶電粒子250可分散在液體中。液體可具有用於帶電粒子250的高效運動的低黏度和用於抑制化學反應的低介電常數。此外,液體可能是透明的,並可能包括例如十氫萘(decahydronaphthalene)、5-亞乙基-2-降冰片烯(5-ethylidene-2-norbordene)、脂肪油、和煤油的烴類、例如 甲苯、二甲苯、苯基二甲基乙烷、十二烷基苯和烷基萘的芳香烴以及例如全氟萘烷(perfluorodecalin)、全氟甲苯(perfluortoluene)、全氟二甲苯(perfluoroxylene)、二氯三氟甲苯(dichlorobenzotrifluoride)、3,4,5-三氯三氟甲苯(3,4,5-trichclorobenzotrifluoride)、氯五氟-苯(chloropentafluoro-benzene)、二氯壬烷(dichlorononane)、五氯苯(pentachlorobenzene)的鹵化溶劑。如上所述,帶電粒子250係對應於像素區域PA或非像素區域NPA來選擇性地定位。因此,反射面板200選擇性傳輸或反射有關顯示面板100的像素區域PA的光。
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反射面板200的帶電粒子250具有來自光的反射的白光,但根據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反射面板的帶電粒子可具有來自光的吸收或反射的黑色、紅色、綠色和藍色之一者。
此後,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將參照圖4和圖5來描述。在這裡,驅動方法取決於顯示裝置200的反射面板的驅動。
圖4和圖5提供用於描述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首先,如圖4所示,在第一顯示模式中,當影像使用的顯示面板100來顯示時,具有電位差(+,-)的電壓分別施加於反射面板200的第二透明電極240和相鄰的電極232以在其間產生電場。因此,電性正或負的帶電粒子250移動到以一極性施加的相鄰的電極232,其是相反於第二透明電極240的極性,這樣帶電粒子250係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非像素區域NPA來定位。因此,反射面板200以有關顯示面板100的像素區域PA的光傳輸於其中的模式來驅動。當顯示面板100以第一顯示模式來驅動時,從對應於像素區域PA的有機發光層720所產生 的第一道光L1係透過反射面板200傳輸並在外面被觀看,這樣使用者可以查看從顯示面板100顯示的影像IM。特別是,當有機發光層720產生用於每個像素區域PA的光時,使用者可以觀看具有從各自的像素區域PA的光的豐富多彩的影像。
作為描述,雖然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的反射面板是以有關像素區域PA的傳輸模式來實現,但從顯示面板100發出的光可以不傳輸通過諸如液晶的顆粒,同時傳輸通過反射板發射200。因此亮度惡化可以抑制。
此外,由於第二道光L2,即從外面入射到顯示面板100上的外部光,傳輸通過相位延遲板150並藉由偏光板160吸收,即使第二道光L2是在通過偏光板160和相位延遲板150之後藉由有機發光元件140反射,由於顯示面板100的外部光線的反射可以抑制。
作為描述,在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相位延遲板150和偏光板160依次層疊在反射面板200和顯示面板100之間,使得由於顯示面板100的外部光線的反射可以抑制。
如圖5所示,在第二顯示模式中,當影像使用的反射面板200來顯示時,具有電位差(+,-)的電壓分別施加於反射面板200的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第二透明電極240以在第一透明電極231和第二透明電極240之間產生電場。因此,電性正或負的帶電粒子250移動到第二透明電極240,其是具有相反的極性的電壓被施加以對應於顯示裝置100的像素區域PA定位,所以反射面板200以有關顯示面板100的像素區域PA的光傳輸於其中的模式來驅動。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識別出以入射在反射面板200上且藉由帶電粒子250反射的第三道光L3。當帶電粒子250朝向第二透明電 極240移動如此以更貼近使用者時,使用者清楚地識別出帶電粒子250的顏色,並且當帶電粒子250朝向第一透明電極231移動,使用者可能不能清楚地識別出帶電粒子250的顏色。這種帶電粒子250的運動藉由電泳所造成。因此,影像可以只使用反射面板200來顯示。
同時,第四道光L4,其是已穿過反射面板200的外部光線並且入射在對應於非像素區域NPA的顯示面板100上,係穿過相位延遲板150並且藉由偏光板160所吸收,甚至雖然它在穿過偏光板160和相位延遲板150之後藉由有機發光元件140所反射,使得由於顯示面板100的外部光的反射可以被抑制。因此,配置在複數個像素區域PA之中的相鄰的像素區域PA之間的非像素區域NPA藉由使用者識別為黑色,使得藉由反射面板200的影像顯示的對比度可以改善。
如上所述,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以顯示影像,具有從帶電粒子250的顏色和只使用反射面板200的外部光的吸收所產生的黑色的影像。因此,用於驅動顯示面板100的功率消耗可以降低。這可以提高顯示面板100的壽命並且顯示裝置可以得到改善。
此外,對於每個像素區域PA、帶電粒子250的顏色、從有機發光層720發出的顏色和藉由相位延遲板150所實現的黑色,當上述的驅動是選擇性地執行時,對於每個像素區域PA的偏光板160可以藉由使用者來選擇性地識別,使得顯示裝置可以對應於具有各種照明水平的環境來驅動,即在建築物裡面或外面。
通過總結和回顧的方式,具有不同功能的複數個面板的顯示裝置可以為了預定的目的來層疊。在顯示裝置中,有著使用液晶可以選擇性地反射外部光的反射面板的第一顯示面板,以及顯示影像的顯示面板。然而,當從顯示面板發出的光通過反射面板時,顯示裝置具有由 包含在反射面板的液晶所造成的亮度惡化。
相比之下,實施例指向一種顯示裝置,其可以抑制亮度惡化,甚至當顯示裝置包括有選擇性地反射外部光線的反射面板時。
示範性實施例已揭露於此,雖然特定的用語是被使用的,但是它們僅被使用與穿插在通用和描述性的意義中,而不是用於限制的目的。
1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驅動電路
140‧‧‧有機發光元件
150‧‧‧相位延遲板
160‧‧‧偏光板
200‧‧‧反射面板
210‧‧‧第三基板
230‧‧‧驅動電極
240‧‧‧第二透明電極
250‧‧‧帶電粒子
IM‧‧‧影像

Claims (11)

  1. 一種顯示裝置,用以顯示影像至使用者,該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其係配置以在向上的方向上從面對該使用者的上表面顯示該影像;以及反射面板,其係在該顯示面板的該上表面上,該反射面板係配置以選擇性地傳輸或反射有關於對應於影像的區域的光。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相位延遲板和偏光板,其是在該影像顯示通過的路徑上的該向上的方向上依次層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複數個像素區域,該影像形成於其中;以及非像素區域,其在該複數個像素區域之中的相鄰的像素之間。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面板包括:第一透明電極,其對應於該像素區域;相鄰的電極,其鄰近該第一透明電極並且對應於該非像素區域;第二透明電極,其係相對於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相鄰的電極來排列;空間,其係插入在該第一透明電極、該相鄰的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間;以及 帶電粒子,其在該空間中,該帶電粒子反射光。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顯示裝置,其中,當電場施加至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時,帶電粒子係位於對應於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中的第二透明電極側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顯示裝置,其中當電場被施加至該相鄰的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時,該帶電粒子係位於對應於該相鄰的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的相鄰的電極側邊中。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進一步包括有機發光元件,其發出對應於該像素區域的光以形成該影像。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顯示裝置,其中當電場施加至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時:該帶電粒子與該顯示面板的該像素區域重疊;且該帶電粒子不與該顯示面板的該非像素區域重疊。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相鄰的電極位於第一基板且沿著該第一基板水平地彼此相互分開;該第二透明電極位於相對該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該第二基板位於該使用者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透明電極連續性地延伸過該第一透明電極以及該相鄰的電極。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顯示裝置,其中當電場施加至該第一透明電極和該第二透明電極時,入射至該反射面板的光穿過部分的該反射面板且由該顯示面板的該非像素區域接收。
TW101108370A 2011-05-13 2012-03-12 顯示裝置 TWI548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45337A KR20120127085A (ko) 2011-05-13 2011-05-13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5801A TW201245801A (en) 2012-11-16
TWI548906B true TWI548906B (zh) 2016-09-11

Family

ID=47141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8370A TWI548906B (zh) 2011-05-13 2012-03-12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36546B2 (zh)
KR (1) KR20120127085A (zh)
CN (1) CN102790074B (zh)
TW (1) TWI548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2143B2 (en) * 2012-06-07 2015-09-01 Mindflow Llc Dynamically variable graphic material using electrostatically attracted particles
KR101976068B1 (ko) * 2012-12-06 2019-05-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62842B1 (ko) * 2013-06-03 2020-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45242B1 (ko) * 2013-06-21 2019-1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TWI484221B (zh) * 2013-06-25 2015-05-11 Au Optronics Corp 可切換式平面/立體(2d/3d)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NL2011431C2 (en) * 2013-09-12 2015-03-16 Hj Patents B V Multiple display device.
TWI625579B (zh) * 2013-12-27 2018-06-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
CN103811532B (zh) * 2014-01-28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24876A (zh) * 2014-02-12 201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三维显示装置
KR102327918B1 (ko) 2015-01-02 2021-1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DE102016111159A1 (de) * 2016-06-17 2017-12-2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Anzeige von Informationen
KR20180020091A (ko) * 2016-08-17 2018-02-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CN106324877B (zh) 2016-10-20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7331688B (zh) * 2017-07-14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1541B1 (en) * 1999-09-28 2003-09-16 Lg. Philips Lcd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TWM370102U (en) * 2009-03-06 2009-12-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20100253671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Verizon Data Services Llc Persistently active display scre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3222B1 (ko) 2000-10-06 2006-09-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모드 및 반사형액정모드가 결합된 표시소자
JP4496713B2 (ja) 2003-03-31 2010-07-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表示方法
JP4151493B2 (ja) 2003-07-10 2008-09-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表示装置
JP5005164B2 (ja) * 2004-03-03 2012-08-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発光素子,発光型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7777928B2 (en) * 2005-02-28 2010-08-17 Chad Byron Moore Electrode enhancements for fiber-based displays
KR100995067B1 (ko) * 2009-01-21 2010-11-18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M396973U (en) * 2010-07-29 2011-01-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ransflective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1541B1 (en) * 1999-09-28 2003-09-16 Lg. Philips Lcd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TWM370102U (en) * 2009-03-06 2009-12-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20100253671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Verizon Data Services Llc Persistently active display scr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27085A (ko) 2012-11-21
US8736546B2 (en) 2014-05-27
TW201245801A (en) 2012-11-16
CN102790074B (zh) 2017-04-12
US20120287108A1 (en) 2012-11-15
CN102790074A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8906B (zh) 顯示裝置
TWI646520B (zh) 透明顯示裝置
US2016008724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TWI237517B (en) Display device
US9614014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1065408B1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KR10120172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201346330A (zh) 雙模式顯示裝置
US932497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130242212A1 (en) Mirror switcha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irror switchable display
US9379350B2 (en) Dual mod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08424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10717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1001142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570455B (zh) 顯示裝置
KR20140033940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1146387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CN10717963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KR101107175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20042367A (ko) 광학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11150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08121104B (zh) 偏振器、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JP551552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45402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00037849A (ko) 전계 구동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