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5016B - 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5016B
TWI545016B TW099140492A TW99140492A TWI545016B TW I545016 B TWI545016 B TW I545016B TW 099140492 A TW099140492 A TW 099140492A TW 99140492 A TW99140492 A TW 99140492A TW I545016 B TWI545016 B TW I5450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rum
lamination
alignment mark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0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7634A (en
Inventor
德 布蘭 杰洛 凡
安德司 黑因瑞奇 戴兒特傑
山德 克里斯登 包爾司
米藍 沙明克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Tno自然科學組織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Tno自然科學組織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Tno自然科學組織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27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7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0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25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etching or registration
    • B32B38/1833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 B32B38/1841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during laying up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50Forming devices by joining two substrates together, e.g. lamination techniq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有關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
本發明更有關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方法。
各種不同產品係藉由連續添加組件至先前供應的組件製成。一重要應用領域是將電子組件製成疊片。此電子產品例如包括:一第一疊片,其具有OLED功能;一第二疊片,其包括印刷光二極體;及一第三疊片,其包括驅動電子裝置。隨後的疊片具有彼此接觸執行電子功能的電子功能區域。在此電子組件的產品中,重要的是相互隨後的疊片係彼此順序正確置放,電子、光學或流體特徵(像似在疊片的微流體通道)具正確接觸特徵,隨即與隨後的疊片疊合。
USP 5788802提供一壓層器,供在薄片基材上對準及層壓一或多個薄片或疊片。每一疊片具有在與定義區域有關的預定位置中提供的已定義連續區域及標記。壓層器包括:供料滾筒,供沿著一行進路徑,透過壓層器供應一薄片基材;及一額外的供應機構,用於供應一薄片或疊片至形成一部分壓層器的鼓筒。鼓筒會移向及遠離在鼓筒接合基材的接合位置與鼓筒從與基材接觸移開的非接合位置之間的薄片基材。當連續定義區域進入層壓位置時,一對準系統係以與基材定義區域之一者處於想要預定關係的薄片或疊片定義區域,在具有基材的鼓筒上連續對準薄片或每一疊片。對準系統包括一感測機構,供感測在薄片或疊片與基材上的標記的相對位置,且一馬達提供用於在鼓筒的非接合位置,旋轉相對於基材的鼓筒,以調整薄片或疊片與基材的相對位置,使 得薄片或疊片的每個定義區域係與基材定義區域之一者處於想要的預定關係。當鼓筒上的薄片或疊片對準基材以在基材上層壓薄片或疊片時,鼓筒會移至接合位置及旋轉。
本發明之目的係要提供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改善裝置。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係要提供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改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每一疊片具有第一與一第二對準標記。該裝置包括一平面載體,其具有在第一平面延伸的第一載面,供承載第一疊片。
該裝置包括一第二載面,其係由一圓筒鼓形載體的外表面形成,供承載第二疊片。該鼓形載體具有一轉軸,其係配置在與第一平面對準的第一方向。
該裝置包括一第一轉變裝置,供在與第一平面對準及橫貫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相對於轉軸的第一載面。
該裝置更包括:一旋轉裝置,供繞轉軸以旋轉鼓形載體;及一第二轉變裝置,供在橫貫第一平面的第三方向,移動相對於第一載面的鼓形載體。
該裝置具有:一第一主操作模式,其中該鼓形載體是在第三方向與第一載面分開;及一第二主操作模式,其中該鼓形載體靠近第一載面,使第一與第二疊片彼此接觸。
第一主操作模式具第一與第二子模式。在第一子模式中,該鼓形載體的轉軸在與第一載面有關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位置,且該鼓形載體具有繞其轉軸的第一旋轉角度。在第二子模式中,該鼓形載體的轉軸在與第一載面有關的第二方向中具有第二位置,且該鼓形載體具有繞其轉軸的第二旋轉 角度,其不同於第一旋轉角度。介於第一與第二位置間的相對距離係對應由該旋轉角度差所定義鼓形載體角部分的周圍。
該裝置更有一對準裝置,供在第一平面中移動及/或旋轉第一載面,而維持該鼓形載體在固定位置。該裝置亦具有一感測系統,分別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一與第第二子模式中,供決定與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有關的第一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的第一相對位置、及決定與第二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有關的第一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的第二相對位置。
該裝置亦具有一控制裝置,供接收該第一與該第二相對位置的指示、及根據該等指示以控制對準裝置。在第一操作模式中,該控制裝置係控制對準裝置,以彼此對準第一與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及彼此對準第一與第二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在第二主操作模式中,該控制裝置係控制該轉變裝置與該旋轉裝置,以使該鼓形載體在第一載面上執行滾動或等同運動。
在根據本發明第一態樣的裝置中,該具第一疊片的第一載面可在第一平面移動,而該具第二疊片的鼓形載體(與平面載體保持距離)係在相互不同角位置間旋轉。如此,該鼓形載體實際是在第一載面上滾動。在實際層壓該等疊片前,此使其可使第一疊片與第二疊片的對應對準標記的相互遠端上對準該等對準標記。因此,根據本發明第一態樣的裝置允許改善第一與第二疊片的對準。
數個選擇可供實現有關第一載面的鼓形載體同時旋轉與鼓形載體移動。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載面係維持在固定位置,且該鼓形載體同時移動及旋轉。在一具體實施例 中,該鼓形載體的轉軸具有固定位置,且該第一轉變裝置係配置供第二方向中移動第一載面。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感測系統包括一視覺偵測裝置。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平面載體係定義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且該圓筒鼓形載體亦定義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中,該平面載體與該鼓形載體的第一缺口係彼此相對配置,且該視覺偵測裝置具有一視線,其對應從第一缺口之一者至第一缺口之另一者的方向。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二子模式中,該平面載體與該鼓形載體的第二缺口係彼此相對配置。該視覺偵測裝置具有一視線,其方向係從第二缺口之一者至第二缺口之另一者。
該視覺偵測裝置可為一相機。或者,然而一單純的光偵測器即足夠,例如在此情況,對準標記在疊片係以孔形成。通過對準標記之光量係表示對準程度。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對準標記二者是在該第一方向的相同端。此效益是單一相機或其他視覺偵測裝置配置在固定位置便足夠。相較於縱向尺寸,如果疊片的橫貫尺寸相對較小,此具體實施例會很有用。如果第一與第二對準標記是在該第一方向的相對端配置,可獲得甚至更佳的對準。在此情況,相機需要具有可在疊片寬度延伸的視界。在轉軸於第二方向具有固定位置的具體實施例中,該視覺偵測裝置係配置在相對於鼓形載體的平面載體前面。如此,該視覺偵測構件可實際安裝至裝置的主框架供層壓。或者,該視覺偵測裝置可配置在鼓形載體中。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裝置包括一光子輻射源,其係配置在該視覺偵測裝置的視線中。該光子輻射源提供對準標記 的持續照明,所以降低來自外部光源的影響。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平面載體包括微調定位構件,其可與第一轉變裝置獨立控制。分開的微調定位構件允許更快對準疊片。
在該具體實施例的變體中,該平面載體包括:一第一桌台,其可藉由第一轉變裝置在該第二方向運動;及一第二桌台,其形成第一載面,其可藉由對準裝置在相對於該第一桌台的第一平面運動。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裝置更包括一連接裝置,供活動暫時連接第一疊片至第一載面,及連接第二疊片至第二載面。在實際的具體實施例中,該連接裝置包括一真空泵。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方法,每一疊片具有第一與第二對準標記。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第一平面延伸的第一載面上施加第一疊片,在由一鼓形載體的外表面形成的第二載面上施加第二疊片,該鼓形載體具有一轉軸,其配置係與該第一平面分開,當該鼓形載體是在繞其轉軸的旋轉位置時,其中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面對該第一疊片,在第一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面對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前,在第一載面與鼓形載體之間施加相對運動,當該鼓形載體是在繞其轉軸的旋轉位置時,其中第二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面對該第一疊片,在第一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面對第二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前,在第一載面與鼓形載體之間施加相對運動,在第一載面的方向移動該鼓形載體, 在第一載面上滾動該鼓形載體,以彼此相對施加第一與第二疊片。
在下列詳細的描述中,許多特殊細節將描述以對本發明的完全瞭解。不過,所屬技術領域專業人士應瞭解,本發明可在沒有這些特殊細節下實施。在其他示例中,熟知的方法、程序與組件未詳細描述,不致對本發明的態樣產生模糊。
本發明以下將參考顯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之附圖詳細描述。不過,本發明可使用許多不同形式具體實施,且不構成對此描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不過,這些具體實施例的提供使得此揭示完全可將本發明的範疇傳達給所屬技術領域專業人士。為了清楚,在圖式中,層與區段的大小與相對尺寸未依比例繪製。
在此使用的術語只描述特殊具體實施例而不是限制本發明。除非說明書清楚表示,否則如在此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亦包括複數形式。應更瞭解,本說明書使用的術語「包括」及/或「包含」表示存在描述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前述群組。此外,除非明確表示相反,否則「或」視為「兼容」而不是「互斥」。例如,一條件A或B滿足下列任一情況:A為真(或確立)且B為假(或不確立);A為假(或不確立)且B為真(或確立);及A與B為真(或確立)。
應瞭解,如果一元件或層稱為「在上面」、「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可視為直接在上面、連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或提供插入的元件或層。對照下,如果一 元件稱為「直接在上面」、「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則沒有插入的元件或層。圖式中的相同數字表示類似元件。如在此的使用,術語「及/或」包括一或多個相關列出項目的任何及所有組合。
應瞭解,雖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此用來描述不同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但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應不受到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只用來區別相互不同的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可分別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不致悖離本發明的意旨。
空間相對術語,像似在此使用的「下方」、「下面」、「低於」、「上方」、「上面」等是為了容易描述如圖示意不同元件或特徵間的關係。應瞭解,空間相對術語包括除了圖式所述方位以外的使用、或操作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圖式的裝置反置,描述成其他元件或特徵「下面」或「下方」之元件然後會是其他元件或特徵的「上面」方向。因此,示範性術語「下面」包括上面與下面二者的方位。裝置可為其他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並適當解釋在此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符。
在此描述的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係關於截面示意圖,為本發明理想化具體實施例(與中間結構)的概要示意圖。同樣地(或結果),製造技術及/或容許例如示意形狀不同變化係可預期。因此,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不應構成限制在此示意區域的特殊形狀,而是包括例如從製造引發的不同形狀。
除非特別定義,否則在此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與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專業人士普遍瞭解的 相同意義。應更瞭解,像似普遍使用字典定義的這些術語應解釋為具有與相關技術內容的意義相一致,且除非如在此明確定義,否則將不會以理想化或過度正式意義予以解釋。在此提及的所有出版、專利申請、專利權及其他參考係整個併入本文供參考。如有衝突,將以本說明書規格(包括定義)為主。此外,物件、方法與範例只是說明而不是限制。
圖1示意顯示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1、2)之裝置,每一疊片具有第一與第二對準標記(1a、1b、2a、2b)(參見圖3B與4B)。該裝置包括一平面載體(10)、及供承載第一疊片(1)的第一載面(12)。第一載面(12)係定義第一平面(18)。平面載體更定義第一缺口(17a)與第二缺口(17b)。
該裝置具有第二載面(22),供承載第二疊片(2)。第二載面(22)是由一圓筒鼓形載體(20)的外表面形成。圓筒鼓形載體(20)具有一轉軸(24),其係配置在與第一平面對準的第一方向X。圓筒鼓形載體(20)亦定義第一缺口(27a)與第二缺口(27b)。
該裝置具有第一轉變裝置(14),供在與第一平面(18)對準的第二方向Y及橫貫第一方向X,移動與轉軸(24)有關的第一載面(12)。
該裝置更具有一旋轉裝置(26),供繞轉軸(24)旋轉該鼓形載體(20)。
該裝置更具有一第二轉變裝置(28),供在橫貫第一平面(18)的第三方向Z,移動與第一載面(12)有關的鼓形載體(20)。
該裝置具有一對準裝置(16),供在第一平面(18)移動及/或旋轉第一載面(12),而維持鼓形載體(20)在固定位置。 第一載面(12)是由可動配置在第一桌台(11)上的第二桌台(15)表面形成。
該裝置更有一感測系統(30),供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一對準標記(1a)的第一相對位置、及供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二對準標記(1b)的第二相對位置。
該裝置更有一控制裝置(40),供接收該第一與該第二相對位置的指示S1、及根據該等指示的控制信號Sx,y,e以控制對準裝置(16)。
該裝置具有第一與第二主操作模式。在第一主操作模式中,鼓形載體(20)在第三方向Z係遠離第一載面(12)。在第二主操作模式中,鼓形載體(20)靠近第一載面(12),使第一與第二疊片(1、2)彼此接觸。
第一主操作模式具第一與第二子模式。
在第一子模式中,感測系統(30)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一對準標記(1a)的第一相對位置。在第二子模式中,感測系統(30)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二對準標記(1b)的第二相對位置。
圖1更顯示一連接裝置(50)。連接裝置(50)可活動暫時連接第一疊片(1)至第一載面(12)、及連接第二疊片(2)至第二載面(22)。
根據本發明第二態樣之方法係參考圖2描述,且更與圖3A、3B、4A、4B及5、6有關聯。圖2顯示第一步驟S1A,其中第一疊片(1)係暫時連接至第一載面(12);及第二步驟S1b,其中第二疊片(2)係暫時連接至由鼓形載體(20)形成第 二載面(22)。步驟(S1A、S1b)其後能以任意順序或同時加以實施。相對於載面的疊片暫時連接可實現,在於載面與疊片足夠平坦,所以載面與疊片間沒有空氣穿透。在此情況,藉由大氣壓力維持疊片與載面相對。或者,暫時連接可為活動控制,如圖1顯示的具體實施例。其中,連接裝置(50)包括一泵(52),其可排出平面載體(10)的內部空間以與第一載面(12)的缺口聯繫。同樣地,泵(52)可排出鼓形載體(20)的內部空間以與在第二載面(22)的缺口聯繫。如此,第一疊片(1)暫時連接至第一載面(12),且第二疊片(2)暫時連接至第二載面(22)。個別的泵可提供用於排出平面載體(10)與鼓形載體(20)的內部空間。
疊片(1、2)施加至其個別的載面後,執行第二步驟S2,其中鼓形載體維持在與第二載面(12)有關的第一旋轉位置,其中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2a)係面對第一疊片(1)。在步驟S2,決定第一疊片(1)的第一對準標記(1a)與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2a)的相對位置,且在第一對準標記(1a、2a)一致前,移動第一載面(12)。在根據本發明的裝置中,步驟S2是在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執行。
其後,步驟S3是在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二子模式執行。其中,鼓形載體(20)是在與第二載面(12)有關的第二旋轉位置,使得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面對第一疊片(1)。在此第二子模式中,決定第二對準標記(1b、2b)的相對位置。在第二對準標記(1b、2b)一致前,第一載面(12)透過第一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1a)繞一軸旋轉。
在步驟S4,具有第二疊片(2)的鼓形載體移向第一載面(12),使裝置在第二操作模式。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疊片(1、 2)彼此接觸。
在第二操作模式執行的步驟S5中,第二疊片(2)係層壓在第一疊片(1)上,其過程係使具有第二疊片(2)的鼓形載體(20)在具有第一疊片(1)的第一載面(12)上滾動、或運動學上之等同相對運動。為了促使相互壓層疊片(1、2)保持在該等載面之一,對應載體的內部空間要比另一載面的內部空間更強排出。例如平面載體(10)的載面比鼓形載體(20)的載面更強排出,一旦鼓形載體(20)接觸疊片(1),便會放開疊片(2)。真空可分段施加或取消,而不是將真空施加在載體的整個表面。例如,藉由局部取消排出的狀態可促使放開一疊片層壓另一疊片,其中疊片接觸應被層壓的疊片。或者,該等載面之一藉由其他構件保持疊片。為了這個目的,一載面可具有像似PMDS的一自黏橡膠層。藉由施加過壓氣體至承載層壓製品的載體內部空間,有助於移除層壓製品。
利用根據本發明第一態樣之裝置的根據本發明第二態樣之方法現將參考圖3A、3B、3C、4A、4B及5、6詳細描述。
其中,圖3A、3B與3C顯示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的裝置。如圖3A、3B所示,在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鼓形載體具有繞轉軸(24)的第一旋轉角度α1,使得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2a)面對第一載面(12)。
在第一子模式中,鼓形載體(20)的轉軸(24)在與第一載面(12)有關的第二方向Y具有第一位置y1。經由範例,第一載面的左緣選為參考點,其中定義轉軸的Y位置。不過,任何其他參考點係適當。在顯示的具體實施例中,感測系統(30)包括一視覺偵測裝置(31、32)(圖3C)。如圖3A、3B所示,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中,平面載體(10)與鼓形載 體(20)的第一缺口(17a、27a)彼此相對配置,且感測系統(30)的視覺偵測裝置(31、32)分別具有一視線,其對應從第一缺口(17a、27a)之一者至第一缺口之另一缺口(27a)的方向。在顯示的具體實施例中,視覺偵測裝置(31、32)配置在與鼓形載體(20)相對的平面載體(10)的一端。因此,視線的延伸方向是從平面載體(10)的第一缺口(17a)至鼓形載體(20)的第一缺口(27a)。此允許感測系統(30)的視覺偵測裝置(31、32)分別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2a)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一對準標記(1a)的第一相對位置指示。一光子輻射源(34)配置在鼓形載體內,經由缺口(27a)照明對準標記(1a、2a)。
利用此指示,對準裝置(16)(參見圖1)係控制在第一平面中移動及/或旋轉第一載面(12),而在感測系統(30)偵測第一與第二疊片(1、2)的第一對準標記(1a、2a)一致前,維持鼓形載體(20)在固定位置。
圖4A與4B顯示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二子模式的裝置。如圖4A、4B所示,在第二子模式中,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面對第一載面(12)。此允許感測系統(30)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二對準標記(1b)的第二相對位置。
在第二子模式中,鼓形載體(20)的轉軸(24)在與第一載面(12)有關的第二方向Y中具有第二位置y2,且鼓形載體(20)具有繞轉軸(24)的第二旋轉角度α2,其不同於第一旋轉角度。介於第一與第二位置y1、y2間的相對距離y2-y1係對應由該在旋轉角度差α2-α1所定義鼓形載體角部分的周圍,所以出現好像鼓形載體(20)(縱使與第一載面(12)分離) 是在第一載面(12)上滾動。只要運動的結果與滾動相同,鼓形載體(20)的相對運動不必然要遵循滾動。例如,在實際滾動的情況,鼓形載體會在從位置y1至位置y2的移動過程,逆時針方向旋轉。或者,無論如何,鼓形載體可在360-(α2-α1)角度上順時針方向旋轉,以在第二子模式達成相同方位。
如圖4A、4B所示,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二子模式中,平面載體(10)與鼓形載體(20)的第二缺口(17b、27b)係彼此相對配置,且感測系統(30)的視覺偵測裝置(31、32)分別具有一視線,其對應從第二缺口(17b、27b)之一者至第二缺口之另一者的方向。如在顯示的具體實施例中,感測系統(30)係配置在與鼓形載體(20)相對的平面載體(10)的一端,視線是在從平面載體(10)的第二缺口(17b)至鼓形載體(20)的第二缺口(27b)的方向延伸。
此允許感測系統(30)決定與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有關的第一疊片(1)的第二對準標記(1b)的第二相對位置。
根據此資料,在第一操作模式的控制裝置(40)可控制對準裝置(16),以彼此對準第一與第二疊片(1、2)的第二對準標記(1b、2b)。
控制裝置(40)可在第一與第二疊片(1、2)的第一對準標記(1a、2a)完全彼此面對前,藉由例如先在第一子模式改變第一載面(12)實現對準程序。在第二子模式中,接著在同樣第二對準標記(1b、2b)彼此面對前,在第一平面(18)的對準標記(1a)附近旋轉。或者,該裝置可例如藉由在第一平面(18)改變,先在第二子模式對準第二對準標記(1b、2b),然後回 到第一子模式,藉由在第一平面(18)的對準標記(1b)附近旋轉,以對準第一對準標記(1a、2a)。如果一方面成對的對準標記(1a、2a)與另一方面成對的對準標記(1b、2b)由於差異導致兩者不符合,整體的匹配誤差可減小,例如根據最小平方準則。如果發現匹配誤差不能減到低於預定位準,該裝置提供警告信號。
在顯示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轉變裝置(14)是與對準裝置(16)分開。此效益在於對準疊片(1、2)所需的微調運動可與實現Y方向移動所需的粗調運動獨立控制。此實現在於平面載體(10)包括:一第一桌台(11),其在Y方向有一位置,可受來自控制裝置(40)的一位置信號SX的控制;及一第二桌台(15),其係配置在第一桌台(11),供在相互正交方向x、y移動第一載面(12),及在第一平面(18)繞角度θ旋轉第一載面(12)。第二桌台(15)可由控制裝置(40)利用控制信號Sx,y,e加以控制。或者,可考慮一平面載體(10)具有第一桌台(11),即是兩者可在第一平面(18)移動及旋轉。
第一與第二疊片(1、2)對準後,該裝置假定第二主操作模式。在此模式,如圖5所示,鼓形載體(20)移近至第一載面(12),使第一與第二疊片(1、2)彼此接觸。在第二主操作模式中,控制裝置(40)(圖1)控制轉變裝置14(圖1)與旋轉裝置(26),使鼓形載體(20)在第一載面(12)上執行滾動。在此具體實施例中,此可藉由第一轉變裝置(14)使第一桌台(11)左移、及旋轉裝置(26)(圖1)使鼓形載體(20)順時針方向旋轉達成圖6顯示的末端位置加以實現。在該末端位置,疊片(1、2)係彼此層壓,及形成一層壓製品(3)。或者,第一轉變裝置可耦合至鼓形載體(20),使得鼓形載體同時順時 針方向旋轉,及在圖的平面上向右移動。甚至可考慮一具體實施例,其中鼓形載體維持在固定位置,而平面載體執行所有必要運動,以達成鼓形載體與平面載體間的必要相對運動。
如果該等疊片之一為非透明材料,對準標記在疊片能以缺口形式呈現,例如具相同大小的圓形缺口。對準的程度可從通過缺口的光量加以決定。
該等疊片之一可為堅硬材料,例如玻璃,假設此疊片配置在平面載體(10)。
控制裝置(40)可如專屬的硬體、或如適當編程的通用目的處理器、或兩者組合加以實施。在文後申請專利中,術語「包括」並未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驟,且「一」未排除複數個。單一組件或其他單元可實現在文後申請專利所引用數個項目的功能。某些措施引用在相互不同文後申請專利的單純事實未表示這些措施組合可有效益使用。文後申請專利中的任何參考標號不構成對本發明範疇的限制。
1‧‧‧第一疊片
1a‧‧‧第一對準標記
1b‧‧‧第二對準標記
2‧‧‧第二疊片
2a‧‧‧第一對準標記
2b‧‧‧第二對準標記
3‧‧‧層壓製品
10‧‧‧平面載體
11‧‧‧第一桌台
12‧‧‧第一載面
14‧‧‧第一轉變裝置
15‧‧‧第二桌台
16‧‧‧對準裝置
17a‧‧‧第一缺口
17b‧‧‧第二缺口
18‧‧‧第一平面
20‧‧‧圓筒鼓形載體
22‧‧‧第二載面
24‧‧‧轉軸
26‧‧‧旋轉裝置
27a‧‧‧第一缺口
27b‧‧‧第二缺口
28‧‧‧第二轉變裝置
30‧‧‧感測系統
31‧‧‧視覺偵測裝置
32‧‧‧視覺偵測裝置
34‧‧‧光子輻射源
40‧‧‧控制裝置
50‧‧‧連接裝置
52‧‧‧泵
這些及其他態樣係連同附圖詳細描述,其中:圖1示意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之一裝置具體實施例;圖2示意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之方法具體實施例;圖3A示意顯示在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的圖1裝置;圖3B示意顯示根據圖3A的視面IIIB在第一子模式的裝置; 圖3C示意顯示根據圖3A的視面IIIC在第一子模式的裝置;圖4A示意顯示在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二子模式的圖1裝置;圖4B示意顯示根據圖4A的視面IVB在第一子模式的裝置;圖5示意顯示在第一操作模式開始的圖1裝置;及圖6示意顯示在第一操作模式結束的圖1裝置。
1‧‧‧第一疊片
2‧‧‧第二疊片
10‧‧‧平面載體
11‧‧‧第一桌台
12‧‧‧第一載面
14‧‧‧第一轉變裝置
15‧‧‧第二桌台
16‧‧‧對準裝置
17a‧‧‧第一缺口
17b‧‧‧第二缺口
18‧‧‧第一平面
20‧‧‧圓筒鼓形載體
22‧‧‧第二載面
24‧‧‧轉軸
26‧‧‧旋轉裝置
27a‧‧‧第一缺口
27b‧‧‧第二缺口
28‧‧‧第二轉變裝置
30‧‧‧感測系統
34‧‧‧光子輻射源
40‧‧‧控制裝置
50‧‧‧連接裝置
52‧‧‧泵

Claims (9)

  1. 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1,2)之裝置,每一疊片具有第一與第二對準標記,該裝置包括:一平面載體(10),其具有在第一平面延伸的第一載面(12),供承載該第一疊片(1),一第二載面(22),其係由一圓筒鼓形載體(20)的外表面形成,供承載第二疊片(2),該鼓形載體(20)具有一轉軸(24),其係配置在與第一平面對準的第一方向(X),一第一轉變裝置(14),供在與第一平面對準且橫貫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移動相對於轉軸的第一載面,一旋轉裝置(26),供繞轉軸旋轉該鼓形載體,一第二轉變裝置(28),供在橫貫第一平面的第三方向(Z),移動相對於該第一載面(12)的該鼓形載體(20),該裝置具有:一第一主操作模式,其中該鼓形載體(20)是在該第三方向(Z)與該第一載面(12)分離;及一第二主操作模式,其中該鼓形載體(20)靠近第一載面,使第一與第二疊片(1、2)彼此接觸,其中該第一主操作模式具第一與第二子模式,其中在第一子模式中,該鼓形載體(20)的轉軸(24)在與第一載面有關的第二方向(Y)具第一位置(y1),且該鼓形載體具有繞其轉軸(24)的第一旋轉角度(α1),而且其中在第二子模式中,該鼓形載體(20)的轉軸(24)在與第一載面有關的第二方向(Y)具第二位置(y2),且該鼓形載體(20)具有繞其轉軸(24)的第二旋轉角度(α2),其不同於 第一旋轉角度,其中介於第一與第二位置間的相對距離係對應由該旋轉角度差所定義鼓形載體角部分的周圍,一對準裝置(16),供在第一平面移動及/或旋轉第一載面(12),而維持該鼓形載體(20)在固定位置,一感測系統(30),分別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一與第二子模式中,供決定與該第二疊片(2)的第一對準標記(2a)有關的該第一疊片(1)的第一對準標記(1a)的第一相對位置、及供決定與該第二疊片(2)的第二對準標記(2b)有關的該第一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1b)的第二相對位置,一控制裝置(40),供接收該第一與該第二相對位置的指示、及供根據該等指示以控制該對準裝置(16),其中,該控制裝置(40)會先執行該第一子模式以及該第二子模式其中一子模式,隨後再執行另一子模式,其中,該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控制裝置(40)在先執行的子模式時係控制對準裝置移動與該第二載面對應的該第一載面,以彼此對準第一與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1a、2a)或第二對準標記(1b、2b),且該控制裝置會在隨後執行的另一子模式時控制對準裝置在第二對準標記(1b、2b)一致前透過第一載面(12)藉由該第一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1a)而繞一軸旋轉,以彼此對準第一與第二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1b、2b),以符合該控制裝置(40)在先執行的子模式中對準第一對準標記的情況;其中,該控制裝置(40)亦會控制該對準裝置(16)在第二對準標記(1b、2b)一致前透過第一載面(12)藉由該第一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1b)而繞一軸旋轉,以彼此對準第一與 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1a、2a),以符合該控制裝置(40)在先執行的子模式中對準第二對準標記(1b、2b)的情況,其中該在第二主操作模式的控制裝置(40)係控制該轉變裝置(14)與該旋轉裝置(26),以使該鼓形載體在第一載面上執行滾動或等同運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鼓形載體(20)的轉軸(24)具固定位置,而且其中該第一轉變裝置(14)係配置供在第二方向(Y)移動該第一載面(1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感測系統包括一視覺偵測裝置(31),而且其中該平面載體係定義第一缺口(17a)與第二缺口(17b),且該圓筒鼓形載體(20)係定義第一缺口(27a)與第二缺口(27b),其中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一子模式中,該平面載體(10)與該鼓形載體(20)的第一缺口(17a、27a)係彼此相對配置,而且其中該視覺偵測裝置(31)具有一視線,其對應從第一缺口(17a、27a)之一者(17a)至第一缺口之另一者(27a)的方向,而且其中在第一主操作模式的第二子模式中,該平面載體(10)與該鼓形載體(20)的第二缺口(17b、27b)係彼此相對配置,而且其中該視覺偵測裝置具有一視線,其方向係從第二缺口(17b、27b)之一者(17b)至第二缺口之另一者(27b)。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視覺偵測裝置(31)係配置在相對於該鼓形載體(20)的平面載體(10)之前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裝置,其包括一光子輻射源(34),其係配置在該視覺偵測裝置的視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對準裝置(16)為一微調定位構件,其可從該第一轉變裝置(14)獨立控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平面載體包括:一第一桌台(11),其可藉由該第一轉變裝置(14)在該第二方向(Y)運動;及一第二桌台(15),其係定義第一載面(12),其藉由該對準裝置(16)在相對於該第一桌台(11)的第一平面中運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裝置,其更包括一連接裝置(50),供活動暫時連接該第一疊片(1)至該第一載面(12)及連接該第二疊片(2)至該第二載面(22)。
  9. 一種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方法,每一疊片具有第一與第二對準標記,該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是做為該第一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的對準標記,而該第二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是做為該第一疊片的第二對準標記的對準標記,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第一平面延伸的第一載面上施加第一疊片(在步驟S1A),在由一鼓形載體的外表面形成的第二載面上施加第二疊片(在步驟S1B),該鼓形載體具有一轉軸,其係配置遠離該第一平面,隨後對準該第一疊片與該第二疊片相對應的第一 對準標記(1a、2a)或第二對準標記(1b、2b),並再對準該第一疊片與該第二疊片的另一對準標記,其中,當該鼓形載體是在繞其轉軸的旋轉位置時,在該第一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1a)或第二對準標記(1b)面對該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2a)或第二對準標記(2b)前,該第二疊片的第一對準標記會面對該第一疊片,而該第一載面以及該鼓形載體之間施加相對運動(在步驟S2),其中,該相對運動是透過移動該第一載面(12)所實施,隨後,當該鼓形載體是在繞其轉軸的另一旋轉位置時,在該第一疊片的另一對準標記面對該第二疊片的相對應對準標記前,該第二疊片的另一對準標記會面對該第一疊片,而該第一載面以及該鼓形載體之間施加相對運動(在步驟S3),該相對運動是藉由在該第一疊片與該第二疊片的另一對準標記一致前,透過該第一載面繞一軸旋轉所實施,將該鼓形載體朝向該第一載面移動(在步驟S4),在該第一載面上滾動該鼓形載體,以彼此相對施加第一與第二疊片(在步驟S5)。
TW099140492A 2009-11-27 2010-11-24 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及方法 TWI5450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77368A EP2327547A1 (en) 2009-11-27 2009-11-27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minat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shee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7634A TW201127634A (en) 2011-08-16
TWI545016B true TWI545016B (zh) 2016-08-11

Family

ID=4209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0492A TWI545016B (zh) 2009-11-27 2010-11-24 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74425B2 (zh)
EP (2) EP2327547A1 (zh)
JP (1) JP5865256B2 (zh)
CN (1) CN102666099B (zh)
TW (1) TWI545016B (zh)
WO (1) WO20110658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12757B1 (en) * 2012-01-04 2016-07-20 LG Electronics Inc. Film laminating method for a flat or curved plate member
JP5961105B2 (ja) * 2012-12-25 2016-08-02 日本飛行機株式会社 積層装置および積層体形成方法
KR102173043B1 (ko) * 2013-07-29 2020-1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이에 포함된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시스템을 이용한 기판 처리 방법
CN107894680B (zh) * 2017-12-19 2020-07-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向膜涂布方法及装置
CN110181934B (zh) * 2019-07-03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及其印刷方法
TWI707776B (zh) * 2019-12-30 2020-10-21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氣浮式薄膜貼合設備及其氣浮滾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266A (en) 1979-08-24 1982-11-23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Contact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491492A (en) * 1982-10-28 1985-01-01 At&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sheet to a rigid board
US5407519A (en) * 1993-07-07 1995-04-18 Interserv Corp.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creens
US5788802A (en) 1996-10-22 1998-08-04 Preco Industries, Inc. Vacuum drum feed and alignment apparatus for multiple layer laminator
JP4543491B2 (ja) * 2000-03-31 2010-09-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6547229B1 (en) * 2000-11-22 2003-04-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minated products and packaging
KR100720422B1 (ko) 2002-11-15 2007-05-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 방법
TWI257515B (en) 2002-11-16 2006-07-01 Lg Philips Lcd Co Ltd Substrate bond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275577B2 (en) 2002-11-16 2007-10-02 Lg.Philips Lcd Co., Ltd. Substrate bonding machin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5246773A (ja) 2004-03-04 2005-09-1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DE102005020456B4 (de) * 2005-04-29 2008-12-04 Siempelkamp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trukturierten Verbundwerkstoffplatten, insbesondere Laminatplatten
KR101367661B1 (ko) * 2006-08-25 2014-02-27 엘아이지에이디피 주식회사 척의 평행도 및 평편도 조절유닛을 가진 기판 합착장치
JP4769165B2 (ja) 2006-10-27 2011-09-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積層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8016963B2 (en) * 2007-12-27 2011-09-13 Lasx Industries, Inc. Precision lamination of multilayered structures
EP2100730A1 (en) * 2008-03-14 2009-09-16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Laminating device and laminating method
CN101249739B (zh) 2008-03-31 2010-06-09 刘苏海 一种夹层板材成型机
US8432428B2 (en) * 2008-04-14 2013-04-30 Kodak Graphic Communications Canada Company Roller alig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7634A (en) 2011-08-16
EP2504169B1 (en) 2017-02-22
CN102666099B (zh) 2015-04-15
US20120305163A1 (en) 2012-12-06
JP5865256B2 (ja) 2016-02-17
JP2013512563A (ja) 2013-04-11
CN102666099A (zh) 2012-09-12
EP2504169A1 (en) 2012-10-03
WO2011065819A1 (en) 2011-06-03
US9174425B2 (en) 2015-11-03
EP2327547A1 (en)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016B (zh) 用於層壓第一與第二疊片之裝置及方法
JP5095875B2 (ja) 貼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201211633A (en) Fabrication method of laminate, phase shift layer fabrication method and phase shift layer
JP5820388B2 (ja) 第1および第2のシートを積層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429950B (zh) 立體影像顯示器面板之製造設備
WO2015002030A1 (ja) 剥離起点作成装置及び方法
WO2017217543A1 (ja) 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TWI517291B (zh) Sheet attachment and attachment method
TWI630115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KR101509660B1 (ko) 고정밀도 전자동 라미네이팅 장치
TW201348764A (zh) 光學顯示裝置之生產系統及生產方法
TWI638753B (zh) 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貼合方法及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方法
TWI600544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WO2015029998A1 (ja) 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
JP2012242679A (ja) 光学装置、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37113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KR101659333B1 (ko) 광학 필름의 총-피치 측정 시스템
TWI582492B (zh) 檢測裝置、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及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TWI610115B (zh) 檢測裝置、雷射光照射裝置及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
TWI704399B (zh) 製造光學顯示裝置的層積體的方法及裝置
KR20130121296A (ko) 개선된 양면 인쇄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296396A (ja) シート材貼り合わせ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
TW201600908A (zh) 貼合裝置、貼合方法、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方法
KR102449718B1 (ko) 라미네이팅 장치
JP4245386B2 (ja) 基板の貼合わせ装置及び基板の貼合わ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