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695B -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 Google Patents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42695B TWI542695B TW104126100A TW104126100A TWI542695B TW I542695 B TWI542695 B TW I542695B TW 104126100 A TW104126100 A TW 104126100A TW 104126100 A TW104126100 A TW 104126100A TW I542695 B TWI542695 B TW I54269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in
- seq
- dna
- serum
- artificial sequen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19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bacteria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11—Bacteria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11—Bacteria
- G01N33/56955—Bacteria involved in periodontal diseas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54—Immunoglobuli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19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bacteria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69/00—Immuno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 G01N2469/20—Detection of antibodies in sample from host which are directed against antigens from microorganis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18—Dental and oral disord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5/00—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
- Y10S435/81—Packaged device or ki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更詳細而言,關於一種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係適合於藉由機器進行的自動化檢查,並含有特定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使用於該套組;以及一種測定對於血液試樣的牙周病原菌之抗體價之方法。
牙周病是一種因為牙周組織感染口腔細菌而發病的細菌感染症。
在牙科臨床現場的牙周病診斷,是總合臨床症狀、口腔內照片、X光影像或牙周組織檢查等的臨床檢查的結果而進行。在這些檢查之中,口腔內照片或X光影像診查是在視覺上評估牙周組織的形態變化,牙周組織檢查是對於牙菌斑附著狀況、牙周囊袋的深度,探測時的出血或牙齒的動搖程度等各種臨床項目作測定,並且進行評估。而這
些檢查必須進行繁雜的操作,所以,為了正確診斷患者的牙周病病況,會要求施術者具有高超的技術。
亦即依照情況,檢查結果會隨著施術者的熟練度有所不同,甚至對患者的診斷也有可能相異。另外,在如上述般的牙科臨床檢查中,儘管牙周病為細菌感染症,卻並非以牙周病原菌的「感染」等級來評估,而是以牙周組織的「形態變化」的等級作評估,亦即依照施術者的主觀而進行檢查,故一直以來希望有一種客觀的牙周病檢查法,其從細菌學、免疫學的觀點看來為妥當的,並且不會隨著施術者的熟練度而使得檢查結果產生差異。
在這樣的狀況中,使用了一種以對牙周病原菌的血清抗體價作為牙周病檢查指標的牙周病檢查系統(非專利文獻1)。該牙周病檢查系統是由從患者指尖所採取、分離出來的微量血液,偵測及定量出對牙周病原菌的「特異抗體」,藉此評估牙周病原菌的感染狀態或牙周病的嚴重度(發炎的狀態),藉由採用免疫學的手段,可客觀且一致地評估牙周病的病況。
另外,在這種牙周病檢查系統中,從由指尖採取到的血液分離出血漿,並將血漿試樣郵送檢查機關,在檢查機關測定對牙周病原菌的IgG抗體價,在評估牙周病的嚴重度之後,通知各患者牙周病檢查的結果(牙周病原菌血漿抗體價檢查)。所以此方式可成為一般執業醫師或家庭進行的牙周病檢查的輔助,另外還可藉由統一收集檢查數據並加以解析,使用龐大的數據進行與病況關連性的探討。
另一方面,在這種牙周病檢查系統之中,由於使用了大量的試樣,因此需要自動且高速的處理。
在這種檢查系統中,試樣(血液)中作為檢查對象的抗原所對應的抗體種類愈多,檢查結果與牙周病的相關性愈高,而愈能夠以良好的精密度檢查牙周病。另外,在牙周病感染者之中,因為牙周病原菌及人類個體差異,可辨識的牙周病原菌抗原的種類相異,從這點看來,作為檢查對象的抗體種類愈多,則愈能以良好的精密度來檢查牙周病。
然而若欲測定多種抗體的抗體價,則由於難以對試樣進行高速處理,故不適合於藉由機器進行的自動化檢查。
現在測定抗體價所使用的抗原,是將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等的牙周病原菌打碎所調製成的溶液,而為含有種類繁多的細菌蛋白質(亦包含LPS、膜脂質)的混合物。因此對於大量的試樣難以藉由機器自動且高速地進行處理。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工藤值英子、岡山齒學會雜誌、第28卷、第1號(2009)1-14頁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
體價檢查套組,其係能夠涵蓋起因於多變的牙周病原菌抗原性與檢查對象的多種免疫反應性所產生的多種抗原抗體反應,並以高精密度檢查具有多種免疫類型且廣範圍患者的牙周病,並且能夠以自動化的機器高速處理;一種可適合使用於該套組的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及一種使用該套組檢查血液試樣的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之方法。
本發明人等在這樣的課題之下,對於牙周病原菌蛋白質的篩選進行檢討,該牙周病原菌蛋白質即使種類少也能夠涵蓋多種抗原抗體反應,並以良好的精密度判定牙周病。結果發現特定的牙周病原菌蛋白質的組合會與由牙周病患者分離出的血液試樣中的血漿抗體特異性地反應,藉由選擇性地使用該等菌蛋白質的組合,能夠涵蓋多種抗原抗體反應,並以良好的精密度檢查血液試樣,且能夠以自動化的機器高速處理,而使本發明達到完成。
亦即,本發明提供:[1]一種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係含有具有序列編號:1、3、9、15、19、31、41、43、63、65及67的胺基酸序列之一連串多肽;[2]如前述[1]所記載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中進一步含有具有序列編號:5及37的胺基
酸序列的多肽;[3]如前述[1]或[2]所記載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中進一步含有具有序列編號:23、35及47的胺基酸序列的多肽;[4]如前述[1]至[3]之任一者所記載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中進一步含有具有序列編號:17的胺基酸序列的多肽;[5]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63的胺基酸序列;[6]如前述[5]所記載之經修飾的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64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7]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65的胺基酸序列;[8]如前述[7]所記載之經修飾的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66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9]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67的胺基酸序列;
[10]如前述[9]所記載之經修飾的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68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11]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141的胺基酸序列;[12]如前述[11]所記載之經修飾的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142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13]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145的胺基酸序列;[14]如前述[13]所記載之經修飾的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146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15]一種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係含有具有選自序列編號:1、3、5、9、15、17、19、23、31、35、37、41、43、47、63、65、67、141、143、145、147、151、153及15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16]如前述[15]所記載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中該多肽係具有選自序列編號:3、5、15、
19、31、41、141及14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17]如前述[15]所記載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其中該多肽係藉由選自序列編號:2、4、6、10、16、18、20、24、32、36、38、42、44、48、64、66、68、142、144、146、148、152、154及156所構成之群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聚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多肽;[18]一種方法,其係測定對該血液試樣中牙周病原菌之抗體價之方法,包含使由人體分離出的血液試樣與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接觸,其特徵為:該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係具有選自序列編號:1、3、5、9、15、17、19、23、31、35、37、41、43、47、63、65、67、141、143、145、147、151、153及15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19]一種方法,其係測定對該血液試樣中牙周病原菌之抗體的存在之方法,包含使由人體分離出的血液試樣與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接觸,其特徵為:該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係具有選自序列編號:3、5、15、19、31、41、141及14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20]如前述[19]所記載之方法,其中該多肽係藉由選自序
列編號:4、6、16、20、32、42、142及146所構成之群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聚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多肽;[21]一種牙齦卟啉單胞菌菌株的分型套組,其係含有具有選自序列編號:151、153及15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22]如前述[21]所記載之分型套組,其中該多肽係藉由選自序列編號:152、154及156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聚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多肽;[23]一種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151的胺基酸序列;[24]如前述[23]所記載之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152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25]一種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153的胺基酸序列;[26]如前述[25]所記載之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154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27]一種多肽,其係具有序列編號:155的胺基酸序列;[28]如前述[27]所記載之多肽,其係由藉由序列編號:
156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
本發明的第1形態中,提供一種含有特定的抗原蛋白的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本發明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係藉由使由人體分離出的少量血液與其發生反應,並測定對血液試樣(血漿或血清)中牙周病原菌的IgG抗體價,而檢查出對象的牙周病原菌感染情形;一般而言存在以下幾種方式:藉由測定免疫沉降檢查牙周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的方式,其係由下述物品所構成:
(1)用以使對象身體產生小傷口而引起少量出血的刺血針
(2)用以採取該血液的毛細管
(3)加入了含有特定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的溶液的瓶子
(4)用以壓縮該瓶子內部,並由血液分離出血漿的圓筒
(5)使該瓶子密閉的蓋子,藉由將以毛細管採取到的血液與瓶子內的溶液混合,在對血液試樣中牙周病原菌的IgG抗體存在的情況下,與瓶子內的抗原蛋白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或使用於ELISA法的方式,其係(1)使抗原蛋白固定於固定化的96孔盤,
(2)將血液試樣(血漿或血清)加至96孔盤,進行抗原抗體反應,(3)將96孔盤洗淨之後加入抗人類IgG二次抗體,進行抗原抗體反應,(4)將96孔盤洗淨之後,使由特異性地結合的抗人類IgG二次抗體的存在所造成的呈色或發光反應開始進行,並偵測其訊號;使用於固定化抗原濾膜法的方式,其係(1)使抗原蛋白固定於濾膜(生物素化等)、(2)將血液試樣(血漿或血清)加至濾膜,使其在濾膜中進行抗原抗體反應,(3)將濾膜洗淨後加入抗人類IgG二次抗體,進行抗原抗體反應,(4)在將濾膜洗淨後,使由特異性地結合的抗人類IgG二次抗體的存在所造成的呈色或發光反應開始進行,並偵測其訊號。
本發明在此形態中的特徵在於,檢查套組所含的牙周病原菌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抗原蛋白,與牙周病患者所具有對牙周病原菌之抗體特異性地發生反應,並且可與廣範圍牙周病患者所具有的抗體發生反應。
亦即,本發明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所含的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係具有選自序列表之序列編號:1、3、5、9、15、17、19、23、31、35、37、41、
43、47、141、143、145、147、151、153及15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藉由將該等抗原蛋白一種或兩種以上組合使用,可檢查牙周病患者所具有的抗體之抗體價或種類,並可檢查牙周病原菌的感染度或感染類型。另外,牙周病原菌之抗原蛋白及各牙周病患者的免疫類型(對牙周病原菌之抗體的種類)雖然有個體差異,然而藉由組合使用本發明之抗原蛋白,即可涵蓋廣範圍免疫類型的牙周病患者。另外還可檢測作為心臟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的牙周病原菌SU63株。
另外,本發明所使用的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宜為藉由選自序列表之序列編號:2、4、6、10、16、18、20、24、32、36、38、42、44、48、142、144、146、148、152、154及156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多肽。
進一步而言,理想情況為本發明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所含的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具有選自序列表之序列編號:3、5、15、19、31、41、63及67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宜為藉由選自序列編號:4、6、16、20、32、42、64及68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聚核苷酸序列所編碼之多肽。
本發明的第2形態中提供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使用於前述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本發明人等,在尋找抗體價檢查套組所適合的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時,發現一部分的抗原蛋白雖然與廣範圍牙
周病患者的抗體發生反應,儘管如此卻具有蛋白酶活性,因此會因為自我消化作用或其他抗原蛋白的分解作用而對於檢查造成障礙。於是,本發明人等藉由基因工程的手段製作出一種經修飾的多肽,其係維持該等抗原蛋白的抗原性,同時使蛋白酶活性消失。
亦即,本發明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所使用的經修飾的多肽,係具有序列編號:63、65或67的胺基酸序列的多肽,序列編號:51之野生型多肽在第477或488號位置欠缺半胱胺酸殘基、或經其他胺基酸殘基取代(宜為經丙胺酸殘基取代)的經修飾的多肽(分別為序列編號:63及65);以及序列編號:57的野生型多肽在第471號位置欠缺半胱胺酸殘基、或經其他胺基酸殘基取代(宜為經丙胺酸殘基取代)的經修飾的多肽(序列編號:67)。藉由將這些經修飾的多肽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可檢查出對更廣範圍種類牙周病原菌之抗體。
本發明的第3形態中提供一種方法,其係測定對該血液試樣的牙周病原菌之抗體價,包含使由人體分離出的血液試樣與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接觸,此方法所使用的血液試樣,宜由指尖毛細血管或靜脈採取到的血液、血清或血漿,而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係具有選自序列編號:1、3、5、9、15、17、19、23、31、35、37、41、43、47、63、65、67、141、143、145、147、151、153及15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該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宜為具有選自序列編號:3、5、15、19、31、
41、63及67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本發明在此形態中的方法,可使用第1形態的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而適當地實施,宜使用牙周病原菌 血漿抗體價檢查而適當地實施。
進一步還能夠以抗體價為基準檢查牙周病的進行程度(重症度)。
本發明的第4形態中,提供一種牙齦卟啉單胞菌菌株的分型套組,此套組可將由人體分離出的血液試樣中所存在的牙齦卟啉單胞菌菌株,特別是FDC381株及SU63株加以分型,並可檢查試樣中是否有任一菌株存在。該套組係含有具有選自序列編號:151、153及155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胺基酸序列之多肽,該多肽宜為藉由選自序列編號:152、154及156所構成之群中一種或兩種聚核苷酸所編碼之多肽。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牙周病檢查套組,能夠高速且高精密度檢查牙周病。另外還可提供一種牙周病檢查套組,其係不需依賴施術者技術的熟練度,能夠客觀地檢查牙周病。
另外,藉由本發明之牙周病檢查套組的普及,能夠在全國牙科醫院以統一的方法檢查牙周病,另外,藉由將所得到的測定結果製作成資料庫,能夠制定或改正牙周病的
判定基準或治療方針。
甚至本發明之牙周病檢查套組還可檢測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圖1係表示牙周病原菌抗原蛋白對人類血清之抗原抗體反應之圖。A:對正常人血清之抗原抗體反應、B及C:對牙周病患者血清之抗原抗體反應。
圖2係使用抗體管柱粗純化而得的牙齦卟啉單胞菌FDC381菌株抗原蛋白之SDS-PAGE電泳圖。泳道A:由正常人血清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B:由患者血清1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C:由患者血清2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
圖3係表示粗純化而得的FDC381菌株抗原蛋白與血清的抗原抗體反應之圖。泳道A:由正常人血清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B:由患者血清1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C:由患者血清2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
圖4係使用抗體管柱粗純化而得的牙齦卟啉單胞菌SU63菌株抗原蛋白之SDS-PAGE電泳圖。泳道A:由正常人血清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B:由患者血清1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C:由患者血清2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
圖5係表示粗純化而得的SU63菌株抗原蛋白與血清
的抗原抗體反應之圖。泳道A:由正常人血清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B:由患者血清1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泳道C:由患者血清2管柱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
圖6係表示抗原蛋白之Mascot搜尋結果之圖。
圖7係表示所鑑定出的抗原蛋白之基因資訊及篩選結果之圖。
圖8係表示血清與合成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之圖。
圖9係表示血清與合成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訊號值之圖。
圖10係表示合成抗原蛋白之安定性之SDS-PAGE電泳圖。
圖11表示正常人血清與合成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訊號值之圖。
圖12係表示各種患者血清與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訊號值之圖。
圖13係將各種患者血清與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作成摘要之圖。
圖14係表示經修飾的多肽之安定性及抗原性之圖。
圖15係表示血清與合成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之圖。
圖16係表示血清與合成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訊號值之圖。
圖17係將各種血清與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作成摘要之圖。
圖18係表示正常人及患者血清與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訊號平均值及S/N值之圖。
圖19係表示由各血清對各種抗原蛋白的訊號值所求得的ROC曲線及AUC值之圖。
圖20係表示血清與各種抗原蛋白(SU63株)之抗原抗體反應之圖。
圖21係將血清與抗原蛋白(SU63株)之抗原抗體反應作成摘要之圖。
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說明,而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施例所限定。
在本實施例全部內容中,牙周病原菌採用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FDC381菌株係由住商Pharma International股份有限公司所販賣,SU63菌株可取得II型或IV型保有纖毛的菌株。
人類感染牙周病原菌時,在人體中會藉由免疫反應而產生對多種牙周病原菌抗原的抗體。此處產生的抗體能夠辨識出的抗原會隨著個體免疫反應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因此,牙周病原菌的抗原調製液組成之中,調查任何抗原是否會成為抗體的標靶,並根據此結果篩選出更多用以純化抗原的血清。
將牙齦卟啉單胞菌(FDC381株及SU63株)以超音波擊碎,超高速離心後,回收上清液的部分而得到抗原調製液(特殊免疫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200μg蛋白質當量),於其中加入磷酸緩衝生理食鹽水(PBS),並調整成270μl。於其中加入三氯醋酸,在冰中靜置後,在低溫下進行離心,並除去上清液。在此沉澱中加入冰冷的乙醇並洗淨,再度在低溫下進行離心後,除去上清液。進一步進行上述操作2次。風乾後,加入添加了十二烷基硫酸鈉(SDS)0.06%的PBS 120μl使沉澱溶解,對每種菌株調製出抗原蛋白溶液。
分別將所調製的標準品(濃度:1000、500、250、125、62.5或31.25ng/μl)25μl、以PBS稀釋的抗原蛋白溶液25μl、作為對照組的PBS 25μl添加至96孔盤的孔中,接下來將蛋白質工作液(以Thermo scientific,Reagent A:B=50:1的使用量混合)200μl加入各個孔。然後,以振盪器攪拌反應液,在恆溫恆濕機內於37℃下恆溫30分鐘後,使用微量盤分析儀(Intermed,NJ2000),測定577nm
的吸光度,並定量所收集到的抗原蛋白。
使用試樣緩衝液(Invitrogen),分別將所定量的牙齦菌(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抗原蛋白調製成蛋白質濃度400ng/μl。使調製出的試樣熱變性後,實施SDS-PAGE電泳(蛋白質溶液5μl)。
使用iBlot乾式轉漬系統(Invitrogen),將SDS-PAGE電泳後的凝膠轉漬到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
在轉印至PVDF膜之後,將泳動之後的配置(分子量標記、FDC381株、SU63株)定為1組並將其切出。對於所切出的1組狹縫進行麗春紅染色以確認蛋白質的轉漬。將剩下的狹縫置於離心管(Falcon Tube),並浸漬於阻斷液(Blocking Solution,加入脫脂乳3%及Tween20 0.1%的三羥甲基胺基甲烷緩衝生理食鹽水(以下稱為「TBS」))。
由阻斷後的狹縫除去阻斷液之後,加入血清反應液(在添加脫脂乳3%的TBS 20ml中加入由正常人或牙周病患者採取的血清8μl所得的溶液),並在室溫下振盪。接下來使用加入Tween20 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加入稀釋5000倍的西洋山葵過氧化酶結合山羊抗人類IgG抗體反應液(在加入脫脂乳3%的TBS中加入抗人類二次抗體(CHEMICON)所得的溶液),並在室溫下振盪。接
下來使用加入Tween20 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將狹縫浸漬於含有0.61mg/mL之4-甲氧基-1-萘酚及0.018%過氧化氫水的TBS,確認呈色後,以純化水洗淨,並使其乾燥。
將抗原蛋白與人類血清的反應結果表示圖1。
在與正常人血清的抗原抗體反應中,幾乎沒有觀察到訊號(圖1A:正常人對象血清)。
另一方面,在與牙周病患者血清的抗原抗體反應中可觀察到清楚的訊號,而其模式為多樣化的(圖1B及圖1C)。另外,在與患者血清的抗原抗體反應之中,所觀察到的各種訊號可大致分成兩種。亦即,區分成顯示出清楚條帶的訊號(圖1B),以及顯示出遍布全體的汙點的訊號(圖1C)。多樣化的抗原抗體反應模式,會因為該等分子量大小的不同或對菌株的特異性的不同而形成。
於是,如以下所示分子量大小的訊號,對於多數患者的血清而言具有特異性,能夠以較強的強度被觀察到。
46kDa(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
25-37kDa(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
100-110kDa(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
57kDa(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
150-250kDa(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
從使用了牙周病患者血清的抗原抗體反應的結果看來,則可大致觀察到2種訊號模式(清楚的條帶及遍布全體的汙點),由該等的組合(分子量大小、菌株)形成多樣化
的抗原抗體反應模式。亦即,牙齦菌感染者所產生的抗體為多樣化的,這表示會有在某種血清之中可辨識出作為抗原蛋白,但另一方面在其他血清之中完全沒有被辨識出來的情況。此現象,與各種牙周病患者血清所含的抗體以多種蛋白質作為抗原這樣的報告並無矛盾之處。這也表示為了以抗體價來測定牙齦菌的感染,有必要使用多種檢查抗原蛋白。
另外,在將FDC381菌株與SU63菌株所共通的抗原蛋白使用於檢查的情況下,認為難以進行菌株的鑑定。另一方面,只要僅將對菌株具有特異性的抗原蛋白使用於檢查,則在該檢查呈陽性的情況,即可懷疑感染了該菌株。
在患者血清之中,所觀察到的抗原抗體反應模式雖然多樣化,但是在初診患者(FV)與維持治療患者(SPT)的模式並未觀察到顯著差異。由此決定在患者血清之中,對於顯示出強訊號的抗原蛋白進行鑑定,並以其作為檢查所使用的抗原的候選。
對於多數的患者血清顯示出強訊號的條帶,如結果所示般,可列舉46kDa、25-37kDa、100-110kDa、57kDa及150-250kDa之抗原蛋白群。於是,調查該等蛋白群對於各患者的血清有無抗原性。將其結果揭示於表1。
由表1明顯地表示藉由使用這5種抗原蛋白群的組合,可確認對全部患者血清中牙齦菌之抗體的有無,可涵蓋廣範圍牙周病患者的檢查。
接下來,為了使用免疫親和管柱純化這5種抗原蛋白群,而篩選管柱製作所使用的血清。此時,考慮到患者血清之抗原抗體反應模式及血漿抗體價之測定值,而將2種
患者混合血清使用於抗體管柱的製作。亦即,將標的抗原顯示出清楚的條帶,血漿抗體價高的No.7350、No.6921及No.6870的混合血清使用於製作用以純化46kDa(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及57kDa(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群的抗體管柱。另一方面,將全體顯示出汙點條帶但是標的抗原顯示出強訊號,血漿抗體價高的No.7107、No.7523及No.6980的混合血清使用於製作用以純化25-37kDa(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100-110kDa(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及150-250kDa(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群的抗體管柱。此外,作為比較對象,將正常人的NAI、TOM及KOB的混合血清使用於製作用以純化正常人的抗原蛋白的抗體管柱。
另一方面,選擇5種抗原蛋白群(46kDa、25-37kDa、100-110kDa、57kDa及150-250kDa)作為血漿抗體價檢查所使用的抗原蛋白。為了使用免疫親和管柱純化這5種抗原蛋白群,而製作出3種管柱。亦即製作出管柱A:正常人血清管柱(NAI、TOM及KOB血清配體)、管柱B:清楚條帶的純化管柱(No.7350、No.6921及No.6870血清配體)及管柱C:汙點條帶的純化管柱(No.7107、No.7523及No.6980血清配體)。
為了鑑定所選擇的抗原蛋白,必須由抗原調製液純化出抗原蛋白。於是使用所篩選的血清製作抗體管柱,而純
化出抗原蛋白。
免疫親和管柱,係以岡田雅人及官崎香所著的「蛋白質實驗筆記(下卷)」,羊土社,pp.131-136(1990)及高津聖志等人所著的「蛋白質研究用的抗體實驗手冊」,羊土社,pp.53-61(2005)為基準,藉由下述手段製作。
在牙周病患者血清或正常人血清1.5ml(各血清500μl×3種檢體)中加入抗體結合緩衝液(50mM酒石酸緩衝液、3M NaCl、pH9.0)2.5ml、氯化鈉0.26g並且混合,調製出抗體反應液。
另一方面,將Protein G Sepharose(GE Healthcare)添加至Econo-Pac管柱(BIO-RAD),並以超純水洗淨,進一步使用抗體結合緩衝液洗淨。將所調製出的抗體反應液全部添加至此管柱,將管柱密閉後,使用轉子加以攪拌。在攪拌並除去抗體反應液後,以抗體結合緩衝液(50mM酒石酸緩衝液、3M NaCl、pH9.0)將管柱洗淨。
使交聯劑BS3(PIERCE)100mg溶於6.8ml的交聯劑溶液(0.2M三乙醇胺-HCl、pH8.0),分注至3根管柱(正常人血清管柱及2根患者血清管柱)後,在室溫下使用轉子攪拌。
由管柱除去交聯劑溶液後,以阻斷液(0.2M乙醇胺-HCl、pH8.0)洗淨。在使管柱密閉後,加入阻斷液,使用轉子在室溫下攪拌。然後除去阻斷液,並將管柱以沖提液(0.1M甘胺酸-HCl、pH2.8)洗淨,接著以50mM Tris-HCl(pH7.5)加以洗淨後,加入50mM Tris-HCl(pH7.5)並保
存(免疫親和管柱A、B及C)。
在牙齦菌(FDC381株及SU63株)之抗原調製液(特殊免疫研究所,蛋白質當量200μg)中加入PBS,調製成270μl。在其中加入三氯醋酸,並在冰中靜置後,在低溫下進行離心,除去上清液。進一步加入冰冷的乙醇將沉澱洗淨,然後,再度在低溫下進行離心,並除去上清液。進行上述操作3次。
風乾後,加入添加了SDS 0.06%的PBS 200μl使沉澱溶解,然後,將每種菌株的蛋白質溶液匯集在一起。加入與匯集後的蛋白質溶液等量的PBS(含有0.01% Brij-35及0.2% CHAPS)使沉澱溶解,針對各個菌株調製出抗原蛋白試樣。
分別將所調製的標準品(濃度;1000、500、250、125、62.5及31.25ng/μl)25μl,以PBS稀釋的抗原蛋白試樣25μl、作為控制組的PBS 25μl添加至96孔盤的孔中,接下來將蛋白質工作液(以Thermo scientific,Reagent A:B=50:1的使用量混合)200μl加至各個孔。然後以振盪器攪拌反應液,在恆溫恆濕機內,並在37℃下恆溫30分鐘後,使用微量盤分析儀(Intermed,NJ2000),測定577nm之吸光度,定量試樣中的抗原蛋白。
在以PBS平衡化的免疫親和管柱(A、B及C)中分別載入約133μg/1.5ml的抗原蛋白試樣(試樣緩衝液組成:含有0.03% SDS、0.005% Brij-35及0.2% CHAPS(同仁化學研究所)的PBS)。使用轉子在室溫下攪拌之後,回收流出液,並作為試樣保存。另外還加入沖洗緩衝液(0.005% Brij-35、0.1% CHAPS、20mM Tris-HCl及500mM NaCl、pH7.5),使用轉子在室溫下攪拌,將管柱洗淨。攪拌後,回收流出液,並作為試樣保存。進行此操作3次。
以超純水將管柱洗淨後,加入溶出緩衝液(0.05%三氟醋酸)5ml兩次,回收溶出的蛋白質溶液並冷凍乾燥。
分別將抗原蛋白試樣、各過程的流出液、以及溶出蛋白質的一部分取出,調製成含有最終濃度5%的巰乙醇的試樣緩衝液。
在使所調製的試樣熱變性之後,實施SDS-PAGE電泳(CBB染色用10μl、抗原抗體反應用5μl)。
以蒸餾水將SDS-PAGE電泳後的凝膠洗淨後,浸漬於CBB染色液,並在室溫下攪拌。然後以蒸餾水洗淨至可清楚地觀察到條帶。
另外,使用iBlot乾式轉漬系統(Invitrogen),將SDS-PAGE電泳後的凝膠轉漬到PVDF膜。
轉印至PVDF膜之後,將其配置情形定為1組並將其
切出,浸漬於阻斷液(加入脫脂乳3%、Tween20 0.1%的TBS)。
由阻斷後的狹縫除去阻斷液之後,加入血清反應液(在含有3%脫脂乳的TBS 20ml中加入血清8μl所得的溶液),並在室溫下振盪。將所加入血清的組合記載如下。
組合A(正常人血清):NAI、TOM、KOB
組合B(患者血清1):No.7350、No.6921
組合C(患者血清2):No.7107、No.7523、No.6980
以含有0.05% Tween20的TBS將狹縫洗淨,加入稀釋5000倍的西洋山葵過氧化酶結合綿羊抗人類二次抗體反應液(在含有3%脫脂乳的TBS中加入人類二次抗體(CHEMICON)所得到的溶液),在室溫下攪拌。
接下來以含有0.05% Tween20的TBS將狹縫洗淨,並將狹縫浸漬於呈色液(含有0.61mg/ml的4-甲氧基-1-萘酚及0.018%之過氧化氫水的TBS),確認呈色後,以純化水洗淨並使其乾燥。
將藉由管柱純化的抗原蛋白之SDS-PAGB電泳圖表示於圖2。
將抗原蛋白試樣供給至各個免疫親和管柱後,對於流出液進行確認的結果,並未觀察到正常人血清管柱與患者
血清管柱之間有大幅的差異。但是,若觀察經過純化的蛋白質,則與由正常人血清管柱純化的蛋白質相比(圖2,泳道A),由患者血清管柱純化而得的蛋白質CBB染色的訊號明顯較強(圖2,泳道B及C)。特別是50kDa附近的條帶,在患者血清管柱明顯地顯示出較強的訊號。另外,分子量大小稍微大於25kDa的條帶也在患者血清顯示出較強的訊號(圖2,泳道B及C)。
將由管柱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之SDS-PAGE電泳圖表示於圖4。
若觀察將抗原蛋白試樣供給至各個免疫親和管柱之後所純化的蛋白質,則並不如FDC381菌株的情況般地明確,而與由正常人血清管柱所純化的蛋白質相比(圖4,泳道A)較為明顯,由患者血清管柱純化的抗原蛋白的CBB染色訊號較強(圖4,泳道B及C)。特別顯著的差異可在分子量大小稍微大於25kDa的條帶與分子量大小稍微大於50kDa的條帶觀察到。在FDC381菌株的純化所觀察到的強訊號,在SU63菌株的純化也會有顯示出強訊號的傾向(圖4)。
將實施SDS-PAGE電泳後的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之抗原蛋白之抗原抗體反應的結果分別表示於圖3及圖
5。
血清組合A(正常人血清)與由正常人血清管柱及患者血清管柱之任一者溶出的抗原蛋白,在分子量大的蛋白質的情況下會發生反應,然而150kDa以下的蛋白質幾乎沒有反應(圖3及圖5)。
另一方面,血清組合B(患者血清1;管柱B之製作所使用的血清群)會與由患者血清管柱溶出的抗原蛋白發生強烈反應(圖3及圖5、「患者血清1」的泳道B及C)。此外,由患者血清管柱(管柱B)溶出的蛋白質可觀察到較強的訊號。
血清組合C(患者血清2;管柱C的製作所使用的血清群)亦與血清組合B同樣地,會和由患者血清管柱溶出的蛋白質強烈反應(圖3及圖5,「患者血清2」的泳道B及C)。另一方面,血清組合C與由正常人血清管柱溶出的蛋白質反應較弱(圖3及5,「患者血清2」的泳道A)。此外,由患者血清管柱(管柱C)溶出的蛋白質可觀察到較強的訊號。
若觀察由免疫親和管柱溶出的蛋白質,則由患者血清管柱溶出的蛋白質,與由正常人血清管柱溶出的蛋白質相比明顯較多。這被認為是因為在患者血清管柱的Protein G Sepharose中結合了許多對牙齦菌之抗體,能夠在使用該管柱的純化過程中結合較多牙齦菌抗原蛋白而進行純化的緣故。
由此可知,藉由比較使用正常人血清管柱與患者血清
管柱純化而得的蛋白質,可對於候選的抗原蛋白進行篩選。
將前述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加以比較的結果可知,含有作為候選揭示於表1的共通抗原(46kDa、25-37kDa及100-110kDa)的抗原蛋白,相較於由正常人血清管柱純化而得的蛋白質而言,在由患者血清管柱純化而得的蛋白質之中含量較高。所以,明白知道所純化出的蛋白質全體的構成並藉由將兩者加以比較,可選出作為檢查套組所能夠使用的抗原蛋白的候選,因此對於構成各個純化蛋白質的全部的蛋白質實施質量分析以進行鑑定。
對於以與前述同樣的方式粗純化而得的抗原蛋白實施SDS-PAGE電泳以使其分離,分別將經過CBB染色的溶出蛋白質(管柱A、B、C)的條帶,以3個泳道的份一併切出。將所切出的凝膠置於離心管(Falcon Tube),並加入超純水200μl,而實施以下的質量分析。
以下述方式,藉由ProGest(Genomic Solutions)work station對於所調製的試樣進行蛋白質消化,在60℃下藉由二硫蘇糖醇進行還原後,使其冷卻至室溫。然後使用碘乙醯胺進行烷基化。在胰蛋白酶的存在下以及在37℃下恆溫4小時,加入蟻酸使反應停止。以反應停止後的上清
液作為試樣,使用於解析。
使用ThermoFisher LTQ Orbitrap XL,對於所調製出的試樣進行奈米LC/MS/MS解析。
將水解產物30μl載至5mm×75μm ID C12管柱(Jupiter Proteo,Phenomenex)vented管柱。梯度溶出係以300nl/min及15cm×75μm ID C12管柱來進行。
MS/MS係採用藉由data-dependent mode,six most abundant ions操作的質譜儀進行解析。Orbitrap MS掃描係以60000FWHM的解像度進行。
MS/MS數據係使用Mascot(www.matrixscience.com)的本機複製進行搜尋。
LC/MS/MS搜尋的參數如下述般作設定。
搜尋類型:MS/MS離子搜尋
分類:全部的細菌、或全部的生物種
酵素:胰蛋白酶
既定修飾:脲甲基
可變修飾:氧化、乙醯基化、焦麩胺醯基化、去醯胺化
Mass value:單同位素
蛋白質質量:無限制
胜肽質量容許範圍:±10ppm(Orbitrap)
片段質量容許範圍:±0.5Dalton(LTQ)
誤切的最大值:2
使用藉由Mascot所製作出的DAT檔案,在Scaffold algorithm(www.proteomesoftware.com)內將試樣加工。LTQ Orbitrap XL數據參數係鑑定2種以上胜肽相符的蛋白質。
將結果表示於圖6。
針對所解析的3種試樣(A~C:A:正常人血清管柱、B:患者血清管柱1、C:患者血清管柱2),以全部的細菌為對象進行Mascot搜尋的結果,鑑定出了合計28種蛋白質(圖6左)。所鑑定出的蛋白質之中,No.9、17及18為IgG抗體的一部分。另外,28種之中的15種蛋白質僅可在由患者血清管柱(B及C)純化的蛋白質群中鑑定出來。另一方面,其他10種蛋白質雖然可在由正常人血清管柱(A)純化的蛋白質群之中觀察到,然而在由患者血清管柱(B及C)純化的蛋白質群之中頻譜計數較高。
針對所解析的3種試樣(A~C),以全部的細菌為對象進行Mascot搜尋的結果,鑑定出了合計28種蛋白質(圖6右)。所鑑定出的蛋白質之中,No.8及12為IgG抗體的一
部分。另外,28種之中的20種蛋白質僅可在由患者血清管柱(B及C)純化的蛋白質群中鑑定出來。另一方面,有5種蛋白質雖然可在正常人血清管柱(A)純化蛋白質群之中觀察到,然而在患者血清管柱(B及C)純化蛋白質群之中頻譜計數較高。另外,No.22僅在正常人血清管柱(A)之中鑑定出來。
若觀察這次所得到的結果,則在FDC381菌株及SU63菌株的情況皆為由患者的血清管柱溶出的蛋白質群的種類、數量皆明顯高於由正常人血清管柱溶出的蛋白質群。此結果提示了藉由免疫親和管柱法,患者血清具有的抗體所保持的抗原蛋白已被純化出來。在所鑑定出的蛋白質之中,含有已被報告出作為抗原的蛋白質。由此結果認為,關於這次使用免疫親和管柱法的純化所得到的蛋白質,很可能為抗原蛋白。
將在2次抗原蛋白鑑定之中觀察到的蛋白質加以整理,並對於實際合成出的蛋白質進行篩選。
針對所鑑定出的蛋白質,根據登錄號(accession No.)將在兩株經過鑑定的蛋白質記錄在同一行,調查其基因資訊,並調查其機能為已知或未知以及抗原性為已知或未知,然後加以分類(圖7)。
針對是否對於患者具有特異性,將由正常人的管柱所鑑定出的蛋白質顯示出明顯較高的頻譜計數的情況定為
×,將由正常人的管柱與患者管柱鑑定的蛋白質之頻譜計數沒有太大差異的情況定為△,將由患者管柱所鑑定出的蛋白質之頻譜計數明顯較高的情況定為○(1次篩選)。另外,為了調查對於牙齦菌是否具有特異性,根據鹼基序列調查相同性高的蛋白質。將與其他菌種具有些許相同性的情況定為△,將與其他菌種相同性高的情況定為×,將相同性低而對於牙齦菌具有特異性的蛋白質的情況定為○(2次篩選)。
將藉由2次質量分析所鑑定出的蛋白質加以整理的結果,鑑定出合計37種蛋白質作為抗原蛋白候選。排除重複的胺基酸序列,並經過1次篩選及2次篩選的結果,滿足全部條件的蛋白質為No.3、4、6、9、10、15、16、19、24、26、37、32及37,合計13種蛋白質。
雖然考慮藉由1次篩選及2次篩選,能夠篩選出患者特異性而且牙齦菌特異性的蛋白質,然而在此階段對於候選蛋白質進行篩選有可能會失去可使用的抗原蛋白。例如在被視為患者非特異性而未被篩選出的蛋白質之中,只要對患者的抗體價高於對正常人的抗體價,也會有能作為檢查的抗原而利用的蛋白質。因此考慮在實際合成的蛋白質之中評估抗原性,能夠不遺漏抗原蛋白候選。
於是,從藉由質量分析所鑑定出的合計37種蛋白質除去胺基酸序列重複的No.1、17、18、25、30及31,以合計31種蛋白質作為候選而進行蛋白質合成。
為了評估作為候選的31種蛋白質實際上是否表現出抗原性,而進行蛋白質合成,接下來針對所合成的蛋白質,使用正常人血清及患者血清評估抗原性。
由資料庫取得各個目標蛋白質之基因資訊(抗原蛋白資訊),並使用序列表之序列編號:71至132所揭示的合成引子對,藉由牙齦菌株的基因DNA增幅目標基因,並使用Gateway系統(Invitrogen公司)選殖於質體DNA(pDONR載體)。
接下來,對於選殖了基因的pDONR載體DNA實施限制酵素處理,並與以相同的限制酵素處理的蛋白質表現載體(CellFree Sciences公司:pEu載體)進行接合反應。藉由轉形作用將接合反應產物導入大腸菌(E.coli)。然後篩選導入了基因的繁殖系。
由所篩選出的繁殖系回收質體DNA,進行序列解析。針對由序列解析的結果並未觀察到重大變異的繁殖系大量調製質體,藉由小麥胚芽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合成出蛋白質,並使用GST標籤加以純化。
以在試管內(in vitro)針對全部31種基因進行蛋白質合成為目標,然而No.33無法選殖至蛋白質表現載體,No.5的結果為無法合成蛋白質或合成量非常少,因此針對剩下的29種蛋白質評估抗原性。為了評估合成蛋白質之抗原性而進行轉漬解析。
對於29種抗原蛋白實施轉漬。將抗原蛋白之量調整成50ng,對於各個抗原蛋白製作4組轉漬。但是由於No.32及35的蛋白質無法定量,因此以合成蛋白質溶液4μl實施轉漬。轉漬後,浸漬於阻斷液(含有脫脂乳(3%)及Tween20(0.1%)的TBS溶液)。
分別將來自正常人對象NAI、TOM及KOB的血清各3μl混合而得的正常人混合血清中的8μl;將來自牙周病患者No.7350及6921的血清各4μl混合而得的患者混合血清18μl;及將來自牙周病患者No.7107、7523及6980的血清各3μl混合而得的患者混合血清2中的8μl添加至含有3%脫脂乳的TBS 20ml,以作為一次抗體,將轉漬用的狹縫加至此3種抗體溶液,以進行抗原抗體反應。
接下來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加入稀釋5000倍的西洋山葵過氧化酶結合山羊抗人類IgG抗體反應液(在含有脫脂乳(3%)的TBS中添加抗人類二次抗體(CHEMICON)而得的溶液),並在室溫下振盪。然後,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將狹縫浸漬於含有4-甲氧基-1-萘酚(0.61mg/ml)及過氧化氫(0.018%)的TBS,確認呈色後,以純化水洗淨並使其乾燥。
將實施轉漬的合成蛋白質的配置情形及轉漬解析的結果表示於圖8。
轉漬解析的結果,在與正常人混合血清的反應中,觀
察到No2、6、10、26、29、32及35的斑點呈色。另一方面,在與患者混合血清1的的反應中,觀察到No.2、3、4、6、9、10、11、13、19、21、22、24、26、28、32及35的斑點呈色,在與患者混合血清2的反應中,觀察到No.2、3、4、6、10、11、19、24、26、32及35的斑點呈色。
在目視確認中,任一斑點皆為患者混合血清的呈色高於正常人混合血清的呈色。另外還可確認在患者混合血清之中,有在正常人混合血清並未觀察到的斑點呈色。
接下來,藉著以下方法將轉漬解析的結果定量化。
1.使用ImageQuant LAS4000(GE Healthcare公司)拍攝膜的影像。對焦後,以下述條件拍攝影像。
Exposure Type:Precision
Exposure Time:1/100Sec
Sensitivity/Resolution:Standard
2.使用ImageQuant TL(GE Healthcare公司),求得所拍攝影像中圓點之訊號值。
在Array analysis模式之中,調整圓點的斑點大小及
配置,而將訊號值數值化。此外,背景設定係設定為與斑點接近的部分。
3.數值化之後,將各斑點的訊號值整理成表。另外,在並未負載抗原蛋白的斑點(空白)的訊號值之中,以顯示出的最高訊號值為基準,將其以下的訊號值當作雜訊來處理。將定量化的訊號值表示於圖9。
將斑點的訊號數值化的結果,可得到與以目視確認的結果幾乎同樣的結果。但是,患者混合血清1中No.28的訊號值低達被判斷為雜訊的程度。另一方面,No.34則幾乎無法以目視確認斑點,儘管如此仍可偵測到訊號值。另外,患者混合血清2中No.19的訊號值亦低達被判斷為雜訊的程度。
總合這些結果,則在所合成出的29種蛋白質之中,不與正常人血清發生反應,僅與患者血清發生反應的蛋白質為No.3、4、9、11、13、19、21、22、24及28這10種蛋白質。另一方面,患者血清呈色比正常人血清還高的蛋白質為No.2、3、4、6、9、10、11、13、19、21、22、24、26、28、32及35這16種蛋白質。
由這些結果顯示了No.2、3、4、6、9、10、11、13、19、21、22、24、26、28、32及35之蛋白質適合作為本發明之抗體價檢查套組所使用的抗原蛋白。
關於所合成的抗原蛋白,為了確認這些蛋白質可實際
使用於抗體價檢查套組,而進行SDS-PAGE以調查合成蛋白質的狀態。
將試樣調製成為50ng/10μl試樣緩衝液(+DTT)。另外,由於No.5、32及35的蛋白質沒有定量值,因此將合成蛋白質溶液4μl與試樣緩衝液(+DTT)6μl混合而製成試樣。
使調製出的試樣熱變性,採用全量10μl的試樣進行SDS-PAGE電泳。接下來,對於泳動後的凝膠以蒸餾水洗淨後實施CBB染色,以蒸餾水洗淨至可清楚地觀察到條帶。將其結果表示於圖10。
No.5、32及35以外的蛋白質可確認合成出目標分子量大小的蛋白質。另一方面,No.5的蛋白質完全沒有觀察到條帶,No.32及35的蛋白質可觀察到複數個條帶。
關於No.5,至信使RNA的合成為止能夠確認,然而無法確認蛋白質的合成。所以可預測此蛋白質為非常不安定的蛋白質,或者為合成反應本身難以進行的蛋白質。
另一方面,已知No.32及35的蛋白質為蛋白酶,在合成蛋白質之中亦具有蛋白酶活性而認為會發生自我消化。在像這樣一部分抗原蛋白具有蛋白酶活性的情況下,本發明之抗體價檢查套組所含的其他抗原蛋白會發生分解,蛋白質的安定性差,故認為無法使用於檢查。
由此可知No.5之蛋白質難以合成,因此無法使用,另外還判明了No.32及35之蛋白質具有蛋白酶活性,因此無法直接利用。
由表1亦可知,認為各個血清中的抗體,其作為抗原的蛋白質各有所不同。於是為了篩選出與多數患者血清反應性高的抗原蛋白,針對觀察到抗原性的蛋白質,調查與各種患者血清的抗原抗體反應。
在此實驗中,對於患者血清呈色比正常人血清還高的16種抗原蛋白實施轉漬。實施轉漬的蛋白質用量為50ng。另外,由於No.32及35其蛋白質濃度不明,因此採用4μl的合成蛋白質溶液。另外,使各個抗原蛋白與各個正常人血清反應,並設定基準值。
1.使用ImageQuant LAS4000(GE Healthcare公司)拍攝膜的影像。對焦後,以下述條件拍攝影像。
Exposure Type:Precision
Exposure Time:1/100Sec
Sensitivjty/Resolution:Standard
2.接下來,使用ImageQuant TL(GE Healthcare公司),求得所拍攝影像中圓點之訊號值。
在Array analysis模式之中,調整圓點的斑點大小,
配置則對於2列×8行(2×8)改成設定為3列×8行的斑點配置,而將訊號值數值化。
3.數值化之後,以正中間的1列作為與斑點接近的背景,由各個斑點的訊號值扣掉背景的差值作為各斑點的訊號值並整理成表。
此外,以目視無法確認斑點的訊號值當作無法偵測來處理。
4.求得NAI、TOM及KOB的訊號值以作為正常人基準。比較其中能夠以目視確認的斑點的訊號值,以這3種檢體中最高的訊號值作為正常人血清的基準(圖11)。此外,任一個檢體皆無法確認呈色的斑點時,則將基準值定為0。對於顯示出高於該訊號值的斑點加上○記號並作整理(圖12及圖13)。
其結果,與正常人血清相比,呈色斑點數目明顯較多,另外還可確認此訊號值高於在正常人血清的呈色。如所預測般存在有無法成為抗原的蛋白質,情況依照患者而定。
此處顯示藉由使用與全部的患者抗體皆可觀察到反應的抗原蛋白No.32或35,可判定全部患者的牙周病,然而考慮到多變的牙周病原菌之抗原性與檢查對象的多種免疫反應性,可藉由適當地從所選出的蛋白質選擇兩種以上加以組合使用,而對廣範圍的牙周病原菌及檢查對象的牙周病進行檢查。
另外,呈色訊號值會反映出對患者的血漿或血清中牙
周病原菌蛋白質的抗體價。所以,能夠根據所得到的訊號值檢查牙周病的進行程度(重症度),然而此時亦可藉由適當地從所選出的蛋白質中選擇一種或兩種以上使用,而對廣範圍的牙周病原菌及隨檢查對象而變的牙周病進行程度進行檢查。
與正常人基準作比較,將患者血清相對而言訊號值較高的抗原蛋白加以整理的結果,No.32及35之抗原蛋白,對於所調查的23人全部的血清顯示出比基準還高的訊號值,判明了特別適合於作為本發明之抗體價檢查套組所使用的抗原蛋白(圖12及圖13)。另外,No.2、3及26的抗原蛋白,分別對於所調查的23人之中的19人、16人及12人的血清顯示出比基準還高的訊號值,判明了檢查對象的涵蓋率較高(圖12及圖13)。
如此判明了No.32及35的抗原蛋白的訊號值及涵蓋率皆較高,而適合作為抗體價檢查套組所使用的抗原,然而由於伴隨有蛋白酶活性,因此無法直接利用作為檢查抗原。
另一方面,為了使用No.32及35以外的蛋白質作為抗體價檢查套組的抗原,有必要將多種抗原蛋白加以組合。例如藉由將No.2與3的抗原蛋白加以組合,可確認涵蓋率能夠提高至100%。
如前述般,No.32及35之抗原蛋白雖然具有優異的
特性,然而卻為蛋白酶,因此無法作為檢查抗原使用。
因此,在留下該等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的狀態下,製作出使蛋白酶活性消失的經修飾的多肽。
使用Genetyx的相同性搜尋工具,解析No.32及35之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針對各個蛋白質,分別藉由以下方法,將經過確認的2處半胱胺酸殘基取代為丙胺酸殘基。關於No.32,分別將所製作出的2種經修飾的多肽(No.32A及32B)的胺基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63及65,將編碼了該等的聚核苷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64及66。另外,關於No.35,分別將所製作出的2種經修飾的多肽(No.35A及35B)的胺基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67及69,將編碼了該等的聚核苷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68及70。
合成出含有變異導入部位的以下序列表之序列編號所示的引子對。
經修飾的多肽No.32A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3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4
經修飾的多肽No.32B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5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6
經修飾的多肽No.35A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7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8
經修飾的多肽No.35B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9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40
在37℃保持60min,然後在95℃保持5min後,加入50μl的DW(10pmol/μl引子DNA)。
以在98℃處理30sec後,在98℃下10sec、在55℃下5sec、在72℃下50sec作為一個循環,進行30次循環。
使用QIAGEN套組將PCR產物純化後,進行DpnI處理以使Template DNA(質體DNA)分解。
採用以下組成,使用QIAGEN套組純化PCR產物。
限制酵素處理產物之純化:進行PCI處理,並純化DNA產物。
藉由轉形作用將接合反應產物導入大腸菌(E.coli)。
針對經過確認導入了基因的質體DNA進行序列解析。
大量調製導入了目標變異的質體,藉由小麥胚芽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合成出蛋白質,並使用GST標籤進行純化。
將合成蛋白質溶液4μl與試樣緩衝液(+DTT)6μl混合而製成試樣。使調製出的試樣熱變性,採用全量10μl的試樣實施SDS-PAGE電泳。
將實施SDS-PAGE後的凝膠以蒸餾水洗淨,浸漬於CBB染色液之後加以攪拌。以蒸餾水洗淨至能夠清楚觀察到條帶。
對於所製作出的4種經修飾的多肽(No.32A、32B、35A及35B)實施轉漬。轉漬的抗原蛋白用量採用4μl的12.5ng/μl溶液而定為50ng。轉漬實施3組。轉漬係在加入脫脂乳5%的TBS中浸漬一晚以進行阻斷,並在室溫下使其與以下的血清溶液反應。
A:將NAI、TOM及KOB的血清各3μl加以混合,將混合後其中的8μl混合至含有3%脫脂乳的TBS 20ml而得的溶液
B:將No.7350及6921的血清各4μl加以混合,將混合後其中的8μl混合至含有3%脫脂乳的TBS 20ml
C:將No.7107、7523及6980的血清各3μl加以混合,將混合後其中的8μl混合至的含有3%脫脂乳的TBS 20ml 140mL 1×TBS
接下來,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加入5000倍稀釋的西洋山葵過氧化酶結合山羊抗人類IgG抗體反應液(在含有脫脂乳(3%)的TBS中添加了抗人類二次抗體(CHEMICON)的溶液)20ml,在室溫下振盪。然後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將狹縫浸漬於含有4-甲氧基-1-萘酚(0.61mg/ml)及過氧化氫(0.018%)的TBS,確認呈色後,以純化水洗淨並使其乾燥。
將結果表示於圖14。
關於No.32,在任一種經修飾的多肽之中蛋白酶活性皆受到抑制。另一方面,No.35在No.35B的經修飾的多肽之中蛋白酶活性並未完全受到抑制,而在No.35A之中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另外,調查抗原性的結果,確認了任一種經修飾的多肽皆維持抗原性。
與先前記載的實驗同樣地,針對正常人10人、牙周病患者20人的血清,對於16種抗原蛋白實施轉漬(但是,No.32與No.35的抗原蛋白是採用所得到的經修飾的多肽的No.32A及No.35A)。實施轉漬的蛋白質用量為50ng(但是,No.4的抗原蛋白由於其蛋白質濃度低,因此以37ng的用量來實施。另外,在測試途中由於蛋白質溶液不足,因此並未對於血清編號H9、H10、P10、P20實施轉漬)。
轉漬後,浸漬於含有阻斷液(脫脂乳(5%)的TBS溶液)。
一次抗體溶液採用將各個正常人血清(H1~H10)或牙周病患者血清(P1~P20)8μL混合至含有3%脫脂乳的TBS 20mL而得的溶液,將阻斷後的狹縫浸漬於其中,在室溫下進行2小時抗原抗體反應。
接下來,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加入5000倍稀釋的西洋山葵過氧化酶結合山羊抗人類IgG抗體反應液(在含有脫脂乳(3%)的TBS中添加抗人類二次抗體(MILLIPORE)所得的溶液)20mL,在室溫下,進行1小時抗原抗體反應。
接下來,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將狹縫浸漬於含有4-甲氧基-1-萘酚(0.61mg/mL)及過氧化氫(0.018%)的TBS,確認呈色後,以純化
水洗淨,並使其乾燥。將結果表示於圖15。
1.使用ImageQuant LAS4000(GE Healthcare公司)拍攝膜的影像。對焦後,以下述條件拍攝影像。
Exposure Type:Precision
Exposure Time:1/100Sec
Sensitivity/Resolution:Standard
2.接下來,使用ImageQuant TL(GE Healthcare公司),求得所拍攝影像中圓點之訊號值。
在Array analysis模式之中,調整圓形游標使圓點的斑點整個被包圍住,將配置調整為2列×8行的斑點配置,而將訊號值數值化。
背景的設定係設定為Spot Edge Average模式,以相對斑點周圍的背景能夠反映出斑點的訊號值的方式作設定。
1.由各血清對各個抗原蛋白的訊號值,計算出正常人血清群組及患者血清群組的訊號平均值(圖16及17)。其
結果判明了No.13、21、22、28之抗原蛋白與任一血清皆不反應,或反應的比例低。
接下來,以患者血清群組的訊號值作為Signal值,以正常人血清群組的訊號值作為Noise值,求得Signal/Noise之比。此外,在正常人血清群組的訊號平均值為零的情況下無法計算出計算值,因此記為Noise:0(圖18)。其結果顯示,No.2、6、10及26之抗原蛋白的訊號平均值高,然而S/N比低,不適合於具有多種免疫類型且廣範圍患者的牙周病檢查。另一方面,No.3、4、9、11、19、24、32A及35A之抗原蛋白的S/N比高,認為對於患者血清的特異性高。
2.針對各血清相對於各個抗原蛋白的訊號值,使用EXCEL統計2010軟體求得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線及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圖19)。
此處,ROC曲線是在改變邊界值(截止值)時,將陽性率(靈敏度)與假陽性率(1-特異度)如何發生變化加以圖形化之後的結果,若考慮理想的檢查,則為靈敏度與特異度皆為1.0的狀態,亦即在左上端之點時為理想狀態。因此,ROC曲線往左上端接近而變遷的圖形,可認為檢查的診斷能力、予測能力高。於是,藉由測定ROC曲線下面積,可判斷檢查的予測能力、診斷能力。
一般而言根據AUC值並如下述方式判斷予測能力、診斷能力。
AUC 0.9-1.0 High accuracy
AUC 0.7-0.9 Moderate accuracy
AUC 0.5-0.7 Low accuracy
由圖19的結果判明了No.3、4、9、11、19、24、32A及35A之抗原蛋白係具有AUC 0.6以上的診斷能力-予測能力。
以No.32A及No.35A的核苷酸序列為基礎,使用以下引子清單所揭示的合成引子對,以成為約一半的核苷酸分子大小的方式增幅目標基因序列。
合成出以下序列表之序列編號所表示的引子對。
經修飾的多肽No.32N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57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58
經修飾的多肽No.32C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59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0
經修飾的多肽No.35N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1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2
經修飾的多肽No.35C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3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4
接下來,對增幅DNA產物實施限制酵素處理,並與以相同的限制酵素處理的蛋白質表現載體(CellFree Sciences公司:pEu載體)以使其讀框相符合的方式進行接合反應。藉由轉形作用將接合反應產物導入大腸菌(E.coli)。然後篩選導入了基因的繁殖系。
由所篩選的繁殖系回收質體DNA,進行序列解析。關於No.32A,分別將所製作出的2種經修飾的多肽(No.32N及32C)的胺基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141及143,將編碼了該等的聚核苷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142及144。另外,關於No.35A,分別將所製作出的2種經修飾的多肽(No.35N及35C)的胺基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145及147,將編碼了該等的聚核苷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146及148。
針對由序列解析的結果並未觀察到重大變異的繁殖系大量調製質體,藉由小麥胚芽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合成出蛋白質,並使用GST標籤進行純化。
成功地合成出No.32A的N末端及C末端、No.35A的N末端及C末端的4種蛋白質,並對於該等進行轉漬解析。
其結果,該等經修飾的胜肽即使長度約為一半,仍可觀察到與患者血清群組發生反應,而確認了抗原性的維持。
辨識牙齦卟啉單胞菌菌株SU63株的抗原蛋白
根據FDC381株之各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使用NCBI網站的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之blastp進行搜尋。
由搜尋結果,確認了與資料庫上所登錄的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菌的菌株W83株、ATCC33277株、TDC60株中的蛋白質具有相同性。
由資料庫參考所篩選出的蛋白質之基因資訊,使用以下序列表之序列編號所揭示的引子對,藉由來自牙齦菌株SU63株的基因DNA增幅目標基因。
Su63株 No.15抗原蛋白(No.15Su)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5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6
Su63株 No.16抗原蛋白(No.16Su)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7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8
Su63株 No.34抗原蛋白(No.34Su)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9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70
Su63株 No.37抗原蛋白(No.37Su)
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71
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72
接下來,以限制酵素處理增幅DNA產物,並與以相同的限制酵素處理的蛋白質表現載體(CellFree Sciences公司:pEu載體)進行接合反應。藉由轉形作用將接合反應產物導入大腸菌(E.coli)。然後,篩選導入了基因的繁殖系。
由篩選出的繁殖系回收質體DNA,並進行序列解析。分別將No.15Su、No.16Su、No.34Su及No.37Su之抗原蛋白的胺基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149、151、153及155,並分別將編碼了該等的聚核苷酸序列揭示於序列編號:150、152、154及156。其結果,判明了編碼No.15Su抗原蛋白的聚核苷酸之序列與W83株所對應的聚核苷酸序列有1個鹼基不同,編碼No.16Su抗原蛋白的聚核苷酸之序列與TDC60株或ATCC33277株所對應的聚核苷酸序列相同性高,編碼No.34Su抗原蛋白的聚核苷酸之序列與ragA(A011/9株)之聚核苷酸序列相同性高。
針對由序列解析的結果並未觀察到重大變異的繁殖系大量調製質體,藉由小麥胚芽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合成出蛋白質,並使用GST標籤純化。
其結果,成功地合成出來自SU63株的No.15、16、
34及37的4種蛋白質,並對於該等進行轉漬解析。
對於8種抗原蛋白(FDC381株:No.15、16、34及37、SU63株:No.15Su、16Su、34Su及37Su)實施轉漬。實施轉漬的蛋白質用量為50ng。
轉漬後,浸漬於阻斷液(含有脫脂乳(5%)的TBS溶液)。
一次抗體溶液係採用將各個正常人血清(H1~H10)或牙周病患者血清(P1~P20)4μL混合至含有3%脫脂乳的TBS 10mL所得的溶液,並將阻斷後的狹縫浸漬於其中,並在室溫下進行抗原抗體反應2小時。
接下來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加入稀釋5000倍的西洋山葵過氧化酶結合山羊抗人類IgG抗體反應液(在含有脫脂乳(3%)的TBS中添加抗人類二次抗體(MILLIPORE)所得的溶液)10mL,在室溫下進行抗原抗體反應1小時。
接下來使用含有Tween20(0.05%)的TBS將狹縫洗淨。洗淨後,將狹縫浸漬於含有4-甲氧基-1-萘酚(0.61mg/mL)及過氧化氫(0.018%)的TBS,確認呈色後,以純化水洗淨,並使其乾燥。將結果表示於圖20及21。
由這些圖明顯可知,關於No.15抗原蛋白,FDC381株及SU63株這兩者的抗原蛋白皆對於患者血清P19表現出抗原性。另一方面,關於No.16、34及37之抗原蛋白,FDC381株或SU63株之任一者的抗原蛋白對於正常
人血清或患者血清之任一者表現出抗原性。
所以提示了No.16、34及37抗原蛋白,可將FDC381株與SU63株加以區別而掌握感染情形。
調查菌株間相同性的結果,FDC381株中的各蛋白質與資料庫中蛋白質的相同性如以下所述,可確認菌株之間的相同性低。
序列解析的結果,來自FDC381株與來自SU63株的各蛋白質的相同性如以下所述。
No.15:99.7%
No.16:41.4%
No.34:65.2%
No.37:47.3%
本發明之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適合利用於自動而且高速處理大量試樣的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系統。
序列編號:1係具有鋅羧基肽酶區域之保守性未知功能蛋白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2係編碼了具有鋅羧基肽酶區域之保守性未知功能蛋白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3係未知功能蛋白PG1881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4係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1881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5係未知功能蛋白PGN_0291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係編碼未知功能蛋白PGN_0291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7係未知功能蛋白PG0491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8係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0491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9係未知功能蛋白PGN_1611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0係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1611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1係未知功能蛋白PGN_0477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2係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477的鹼
基序列。
序列編號:13係未知功能蛋白PGN_0860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4係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860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5係53kDa主要外側膜蛋白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6係編碼了53kDa主要外側膜蛋白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7係35kDa氯化血紅素結合蛋白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8係編碼了35kDa氯化血紅素結合蛋白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9係原血紅素結合蛋白FetB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20係編碼了原血紅素結合蛋白FetB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21係NAD依賴性麩胺酸去氫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22係編碼了NAD依賴性麩胺酸去氫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23係磷酸絲胺酸胺基轉移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24係編碼了磷酸絲胺酸胺基轉移酶的鹼
基序列。
序列編號:25係TonB結合受體Tlr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26係編碼了TonB結合受體Tlr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27係原纖結構蛋白的胺基酸序列(FDC381株)。
序列編號:28係編碼了原纖結構蛋白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29係微量成分FimE的胺基酸序列(FDC381株)。
序列編號:30係編碼了微量成分FimE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31係HmuY'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32係編碼了HmuY'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33係M24家族肽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34係編碼了M24家族肽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35係甘油醛-3-磷酸去氫酶1型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36係編碼了甘油醛-3-磷酸去氫酶1型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37係鐵蛋白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38係編碼了鐵蛋白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39係絲胺酸羥甲基轉移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40係編碼了絲胺酸羥甲基轉移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41係外側膜脂蛋白Omp28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42係編碼了外側膜脂蛋白Omp28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43係可期望的離胺醯基肽鏈內切酶前驅物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44係編碼了可期望的離胺醯基肽鏈內切酶前驅物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45係醌家族NAD(P)去氫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46係編碼了醌家族NAD(P)去氫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47係來自飢餓細胞Dps的DNA-結合蛋白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48係編碼了來自飢餓細胞Dps的DNA-結合蛋白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49係免疫反應性42kDa抗原PG33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0係編碼了免疫反應性42kDa抗原PG33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51係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2係編碼了Lys-牙齦菌蛋白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53係肽基精胺酸-去亞胺酶的胺基酸序
列。
序列編號:54係編碼了肽基精胺酸-去亞胺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55係ragA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FDC381株)。
序列編號:56係編碼了ragA蛋白質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57係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8係編碼了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59係外側膜蛋白41前驅物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0係編碼了外側膜蛋白41前驅物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61係脂蛋白RagB的胺基酸序列(FDC381株)。
序列編號:62係編碼了脂蛋白RagB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63係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4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65係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6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
酶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67係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8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69係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70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71係對於編碼了具有鋅羧基肽酶區域之保守性未知功能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72係對於編碼了具有鋅羧基肽酶區域之保守性未知功能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73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188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74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188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75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29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76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29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77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0491的
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78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049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79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161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80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1611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81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477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82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477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83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860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84係對於編碼了未知功能蛋白PGN_0860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85係對於編碼了53kDa主要外側膜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86係對於編碼了53kDa主要外側膜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87係對於編碼了35kDa氯化血紅素結合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88係對於編碼了35kDa氯化血紅素結合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89係對於編碼了原血紅素結合蛋白FetB
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90係對於編碼了原血紅素結合蛋白FetB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91係對於編碼了NAD依賴性麩胺酸去氫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92係對於編碼了NAD依賴性麩胺酸去氫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93係對於編碼了磷酸絲胺酸胺基轉移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94係對於編碼了磷酸絲胺酸胺基轉移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95係對於編碼了TonB結合受體Tlr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96係對於編碼了TonB結合受體Tlr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97係對於編碼了原纖結構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98係對於編碼了原纖結構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99係對於編碼了微量成分FimE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0係對於編碼了微量成分FimE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1係對於編碼了HmuY'的聚核苷酸進行
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2係對於編碼了HmuY'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3係對於編碼了M24家族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4係對於編碼了M24家族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5係對於編碼了甘油醛-3-磷酸去氫酶1型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6係對於編碼了甘油醛-3-磷酸去氫酶1型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7係對於編碼了鐵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8係對於編碼了鐵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09係對於編碼了絲胺酸羥甲基轉移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0係對於編碼了絲胺酸羥甲基轉移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1係對於編碼了外側膜脂蛋白Omp28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2係對於編碼了外側膜脂蛋白Omp28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3係對於編碼了可期望的離胺醯基肽鏈
內切酶前驅物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4係對於編碼了可期望的離胺醯基肽鏈內切酶前驅物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5係對於編碼了醌家族NAD(P)去氫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6係對於編碼了醌家族NAD(P)去氫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7係對於編碼了來自飢餓細胞Dps的DNA-結合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8係對於編碼了來自飢餓細胞Dps的DNA-結合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19係對於編碼了免疫反應性42kDa抗原PG33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0係對於編碼了免疫反應性42kDa抗原PG33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1係對於編碼了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2係對於編碼了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3係對於編碼了肽基精胺酸.去亞胺酶
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4係對於編碼了肽基精胺酸.去亞胺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5係對於編碼了ragA蛋白質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6係對於編碼了ragA蛋白質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7係對於編碼了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8係對於編碼了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29係對於編碼了外側膜蛋白41前驅物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0係對於編碼了外側膜蛋白41前驅物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1係對於編碼了脂蛋白RagB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2係對於編碼了脂蛋白RagB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3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4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
蛋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5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6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聚核苷酸的PCR增幅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7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8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具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39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40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41係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N末端約一半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42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N末端約一半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43係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C末端約一半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44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
酶的C末端約一半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45係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N末端約一半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46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N末端約一半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47係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C末端約一半的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148係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C末端約一半的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49係原纖結構蛋白的胺基酸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0係編碼了原纖結構蛋白的鹼基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1係微量成分FimE的胺基酸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2係編碼了微量成分FimE的鹼基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3係ragA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4係編碼了ragA的鹼基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5係脂蛋白RagB的胺基酸序列(SU63株)。
序列編號:156係編碼了脂蛋白RagB的鹼基序列
(SU63株)。
序列編號:157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N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58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N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59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C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0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Lys-牙齦菌蛋白酶的C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1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N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2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N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3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C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4係對於編碼了導入突變的精胺酸特異性半胱胺酸蛋白酶RgpA的C末端約一半的聚核苷酸進行
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5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的原纖結構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6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的原纖結構蛋白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7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之微量成分FimE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8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之微量成分FimE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69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的ragA蛋白質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70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的ragA蛋白質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序列編號:171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的脂蛋白RagB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前置引子。
序列編號:172係對於編碼了SU63株的脂蛋白RagB的聚核苷酸進行PCR增幅時所使用的反置引子。
<110> SUNSTAR INC.
<120>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査套組
<130> 561998
<150> JP 2010-279268
<151> 2010-12-15
<160> 172
<170> 專利版本3.2
<210> 1
<211> 820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
<210> 2
<211> 2463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
<210> 3
<211> 47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
<210> 4
<211> 144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
<210> 5
<211> 1140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
<210> 6
<211> 3423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
<210> 7
<211> 711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7
<210> 8
<211> 2136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8
<210> 9
<211> 48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9
<210> 10
<211> 145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0
<210> 11
<211> 55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1
<210> 12
<211> 166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2
<210> 13
<211> 348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3
<210> 14
<211> 1047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
<210> 15
<211> 498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
<210> 16
<211> 1497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6
<210> 17
<211> 34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7
<210> 18
<211> 103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8
<210> 19
<211> 292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9
<210> 20
<211> 879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0
<210> 21
<211> 444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1
<210> 22
<211> 1335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2
<210> 23
<211> 35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3
<210> 24
<211> 108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4
<210> 25
<211> 70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5
<210> 26
<211> 211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6
<210> 27
<211> 387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7
<210> 28
<211> 1164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8
<210> 29
<211> 55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29
<210> 30
<211> 166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0
<210> 31
<211> 21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1
<210> 32
<211> 64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2
<210> 33
<211> 598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3
<210> 34
<211> 1797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4
<210> 35
<211> 33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5
<210> 36
<211> 100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6
<210> 37
<211> 15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7
<210> 38
<211> 48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8
<210> 39
<211> 42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39
<210> 40
<211> 127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0
<210> 41
<211> 28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1
<210> 42
<211> 87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2
<210> 43
<211> 93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3
<210> 44
<211> 282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4
<210> 45
<211> 172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5
<210> 46
<211> 519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6
<210> 47
<211> 158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7
<210> 48
<211> 477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8
<210> 49
<211> 37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49
<210> 50
<211> 114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0
<210> 51
<211> 1731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1
<210> 52
<211> 5196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2
<210> 53
<211> 55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3
<210> 54
<211> 166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4
<210> 55
<211> 1016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5
<210> 56
<211> 3051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6
<210> 57
<211> 170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7
<210> 58
<211> 511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8
<210> 59
<211> 390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59
<210> 60
<211> 1173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0
<210> 61
<211> 500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1
<210> 62
<211> 1503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2
<210> 63
<211> 1731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3
<210> 64
<211> 5196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4
<210> 65
<211> 1731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5
<210> 66
<211> 5196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6
<210> 67
<211> 170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7
<210> 68
<211> 511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8
<210> 69
<211> 1703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69
<210> 70
<211> 5112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70
<210> 71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1
<210> 72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2
<210> 73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3
<210> 74
<211> 6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4
<210> 75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5
<210> 76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6
<210> 77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7
<210> 78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8
<210> 79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79
<210> 80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0
<210> 81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1
<210> 82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2
<210> 83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3
<210> 84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4
<210> 85
<211> 6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5
<210> 86
<211> 6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6
<210> 87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7
<210> 88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8
<210> 89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89
<210> 90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0
<210> 91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1
<210> 92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2
<210> 93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3
<210> 94
<211> 6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4
<210> 95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5
<210> 96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6
<210> 97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7
<210> 98
<211> 7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8
<210> 99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99
<210> 100
<211> 6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0
<210> 101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1
<210> 102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2
<210> 103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3
<210> 104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4
<210> 105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5
<210> 106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6
<210> 107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7
<210> 108
<211> 6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8
<210> 109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09
<210> 110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0
<210> 111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1
<210> 112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2
<210> 113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3
<210> 114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4
<210> 115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5
<210> 116
<211> 5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6
<210> 117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7
<210> 118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8
<210> 119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19
<210> 120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0
<210> 121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1
<210> 122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2
<210> 123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3
<210> 124
<211> 6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4
<210> 125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5
<210> 126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6
<210> 127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7
<210> 128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8
<210> 129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29
<210> 130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0
<210> 131
<211> 6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1
<210> 132
<211> 6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2
<210> 13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3
<210> 13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4
<210> 13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5
<210> 13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6
<210> 13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7
<210> 13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8
<210> 13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39
<210> 14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40
<210> 141
<211> 860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1
<210> 142
<211> 2583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2
<210> 143
<211> 871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3
<210> 144
<211> 2616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4
<210> 145
<211> 860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5
<210> 146
<211> 2583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6
<210> 147
<211> 84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7
<210> 148
<211> 253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8
<210> 149
<211> 387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49
<210> 150
<211> 1164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0
<210> 151
<211> 549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1
<210> 152
<211> 1650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2
<210> 153
<211> 1045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3
<210> 154
<211> 3138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4
<210> 155
<211> 498
<212> PRT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5
<210> 156
<211> 1497
<212> DNA
<213> 牙齦卟啉單胞菌
<400> 156
<210> 157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57
<210> 158
<211> 6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58
<210> 159
<211> 5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59
<210> 160
<211> 5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0
<210> 161
<211> 5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1
<210> 162
<211> 6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2
<210> 163
<211> 5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3
<210> 164
<211> 5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4
<210> 165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5
<210> 166
<211> 7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6
<210> 167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7
<210> 168
<211> 6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8
<210> 169
<211> 6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69
<210> 170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70
<210> 171
<211> 6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71
<210> 172
<211> 6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內容:合成DNA
<400> 172
Claims (3)
- 一種使用具有序列編號:151的胺基酸序列的多肽之用途,其特徵為使用於測定對血液試樣中牙周病原菌之抗體價之方法。
- 一種方法,其係測定對血液試樣中牙周病原菌之抗體價之方法,包含使由人體分離出的血液試樣與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接觸,其特徵為:該牙周病原菌抗原多肽係具有序列編號:151所構成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 一種牙齦卟啉單胞菌菌株(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分型套組,其係含有具有序列編號:151所構成的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79268 | 2010-1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42821A TW201542821A (zh) | 2015-11-16 |
TWI542695B true TWI542695B (zh) | 2016-07-21 |
Family
ID=4624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26100A TWI542695B (zh) | 2010-12-15 | 2011-10-18 |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
TW100137731A TWI541354B (zh) | 2010-12-15 | 2011-10-18 |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37731A TWI541354B (zh) | 2010-12-15 | 2011-10-18 |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75032B2 (zh) |
EP (2) | EP2657703B1 (zh) |
JP (3) | JPWO2012081306A1 (zh) |
CN (3) | CN103443627B (zh) |
ES (2) | ES2693243T3 (zh) |
TW (2) | TWI542695B (zh) |
WO (1) | WO20120813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29500B2 (en) * | 1997-12-10 | 2012-03-06 | Csl Limited |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olypeptides and nucleotides |
TWI473626B (zh) | 2008-08-29 | 2015-02-21 | Oral Health Australia Pty Ltd | 牙齦紫單胞菌(p.gingivalis)感染之預防、治療及診斷技術 |
JP6310631B2 (ja) * | 2011-10-18 | 2018-04-11 | サンスター株式会社 | 歯周病原菌血漿または血清抗体価検査キット |
CN106918706B (zh) * | 2015-12-25 | 2019-05-21 | 广州瑞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牙周病相关蛋白的抗体芯片试剂盒 |
CA3084012A1 (en) * | 2017-11-02 | 2019-05-09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Intraoral examination method using information on bacterial group related to clinical indexes |
CN111172177B (zh) * | 2019-07-30 | 2023-08-08 | 镇江市江澜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cra4S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
EP4242089A4 (en) | 2020-11-06 | 2023-11-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TRACK-TYPE MOVEMENT DEVICE WITH MAGNETIC ADSORPTION METHOD, TRACK-TYPE MOVEMENT DEVICE WITH MULTI-LINK-TYPE MAGNETIC ADSORPTION METHOD, AND POWER GENERATOR INSPECTION ROBO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86547B2 (ja) | 1988-11-12 | 1997-12-08 |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 抗原蛋白質 |
JPH0797395A (ja) * | 1993-09-28 | 1995-04-11 | Kyowa Medex Co Ltd | ポルフイロモナス・ジンジバリス線毛蛋白質の配列を含有するペプチド類及びその用途 |
KR100603552B1 (ko) | 1997-12-10 | 2006-07-20 | 씨에스엘 리미티드 | 포피로모나스 긴기발리스 폴리펩티드 및 뉴클레오티드 |
JP2000083676A (ja) | 1998-09-16 | 2000-03-28 |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 歯周病細菌ギンギバリス菌の組換え外膜蛋白質、それをコードする遺伝子及び検出用のプライマー |
JP2003192616A (ja) | 2001-12-27 | 2003-07-09 | Univ Nihon | 歯周病用dnaワクチン |
AU2004266213A1 (en) * | 2003-08-15 | 2005-03-03 | University Of Florida | Identification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virulence polynucleotid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
SE0400191D0 (sv) * | 2004-01-30 | 2004-01-30 | Tendera Ab | A test kit for detecting periodontal disease |
GB0411150D0 (en) | 2004-05-19 | 2004-06-23 | Queen Mary & Westfield College | Vaccine |
EP1786831A4 (en) * | 2004-07-30 | 2008-01-23 | Cargill Inc | Alanine 2,3-aminomutases |
US20090169568A1 (en) | 2004-09-23 | 2009-07-02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Antigenic Complex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fection |
WO2006070804A1 (ja) * | 2004-12-28 | 2006-07-06 | Daiic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 テロメレース活性阻害方法および阻害剤 |
WO2007052561A1 (ja) * | 2005-10-31 | 2007-05-10 | Daiic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 Slim1とuspの相互作用阻害による心筋肥大の阻害方法および阻害剤 |
JP2009544279A (ja) | 2006-06-27 | 2009-12-17 | オーラル ヘルス オーストラリア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 歯周病の予防に有用なポルフィロモナス・ジンジバリスポリペプチド |
JP5263477B2 (ja) * | 2007-10-12 | 2013-08-14 | 独立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 | ダニ抗原米 |
WO2010075441A1 (en) * | 2008-12-22 | 2010-07-01 |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 Modular nucleic acid-based circuits for counters, binary operations, memory, and logic |
JP6310631B2 (ja) * | 2011-10-18 | 2018-04-11 | サンスター株式会社 | 歯周病原菌血漿または血清抗体価検査キット |
-
2011
- 2011-10-18 TW TW104126100A patent/TWI542695B/zh active
- 2011-10-18 CN CN201180067623.5A patent/CN103443627B/zh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CN CN201510069376.2A patent/CN104730235A/zh active Pending
- 2011-10-18 TW TW100137731A patent/TWI541354B/zh active
- 2011-10-18 CN CN201610748930.4A patent/CN106468716B/zh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EP EP11848325.4A patent/EP2657703B1/en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US US13/994,005 patent/US89750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EP EP16190674.8A patent/EP3139167B1/en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JP JP2012548692A patent/JPWO2012081306A1/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10-18 ES ES16190674.8T patent/ES2693243T3/es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ES ES11848325T patent/ES2702534T3/es active Active
- 2011-10-18 WO PCT/JP2011/073942 patent/WO201208130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
- 2015-10-30 JP JP2015214393A patent/JP61443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5-10 JP JP2017094148A patent/JP667131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42821A (zh) | 2015-11-16 |
EP2657703B1 (en) | 2018-12-05 |
CN104730235A (zh) | 2015-06-24 |
CN103443627B (zh) | 2015-11-25 |
JP6144313B2 (ja) | 2017-06-07 |
JP6671313B2 (ja) | 2020-03-25 |
US8975032B2 (en) | 2015-03-10 |
JP2017198679A (ja) | 2017-11-02 |
TWI541354B (zh) | 2016-07-11 |
EP3139167B1 (en) | 2018-09-26 |
ES2693243T3 (es) | 2018-12-10 |
EP3139167A1 (en) | 2017-03-08 |
WO2012081306A1 (ja) | 2012-06-21 |
JPWO2012081306A1 (ja) | 2014-05-22 |
CN106468716B (zh) | 2018-11-23 |
US20130316371A1 (en) | 2013-11-28 |
EP2657703A1 (en) | 2013-10-30 |
EP2657703A4 (en) | 2014-04-09 |
CN103443627A (zh) | 2013-12-11 |
ES2702534T3 (es) | 2019-03-01 |
JP2016104720A (ja) | 2016-06-09 |
TW201231670A (en) | 2012-08-01 |
CN106468716A (zh) | 2017-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42695B (zh) | 牙周病原菌血漿或血清抗體價檢查套組 | |
CN111856027B (zh) | 适用于无明显症状者排查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 |
JP7231665B2 (ja) | ライム病を診断するためのおよび治療後のライム病スピロヘータ除去を予測するため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 |
JP4234207B2 (ja) | アレルギー性気管支肺アスペルギルス症の診断方法 | |
CN109313182B (zh) | 鱼变态反应的抗原 | |
JP6310631B2 (ja) | 歯周病原菌血漿または血清抗体価検査キット | |
CN105137071B (zh) | 心肌肌钙蛋白i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试剂盒 | |
Pollock et al. | Discovery of a uniqu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rotein through proteomic analysis of urine from patients with active tuberculosis | |
Konieczna et al. | Novel tool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gnosis—The usage of urease flap region peptidomimetics | |
JP4029988B2 (ja) | ラクトフェリン・ポリペプチドの測定による歯周病リスクの検査方法。 | |
JP4701391B2 (ja) | IgA腎症関連抗体の検出法 | |
WO2020158811A1 (ja) | ヘリコバクター・ピロリ菌株の同定方法、および同定用キット | |
JP2009232743A (ja) | 胃癌発症危険群の選別方法 | |
JP4922613B2 (ja) | モノクローナル抗体製剤の奏効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 |
CN112114146A (zh) | 一种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试剂盒 | |
JP2023131930A (ja) | 炎症性腸疾患を検査する方法 | |
KR20230100972A (ko) | 항원성 및 안정성이 개선된 항원을 포함하는 잠복결핵 진단용 조성물 | |
CN116612900A (zh) | 一种用于检测covid-19感染症状程度的模型及装置 | |
JP2005249567A (ja) | 歯周病の検査方法、抗ヒスタチンモノクローナル抗体、該抗体を含む歯周病検査試薬および歯周病検査試薬キッ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