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647B -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2647B
TWI532647B TW102109125A TW102109125A TWI532647B TW I532647 B TWI532647 B TW I532647B TW 102109125 A TW102109125 A TW 102109125A TW 102109125 A TW102109125 A TW 102109125A TW I532647 B TWI532647 B TW I5326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opening
rack
welding
rac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4645A (zh
Inventor
鄭天樵
Original Assignee
金峰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峰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金峰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09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26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4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647B/zh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特別是指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具體而言,是指一種將薄片固定於料架或固定於料帶的方法。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今電子產品的設計愈趨精緻且要求輕薄短小,許多製程都改以塑膠薄片或金屬薄片來製作。

由於該等薄片太過於輕薄,使有易受靜電或外在氣流影響而彎曲變形的情況,甚至還有易被靜電吸附或被微風吹走的情況,導致在欲使用該等薄片時產生阻礙,因此,乃發展出以手工(手動工具)夾取或以氣壓吸附等方式來使用該等薄片。

習知以手工夾取或以氣壓吸附方式雖能夠使用薄片,惟手工夾取方式極為麻煩,而氣壓吸附方式則會增加成本(因為須使用成本較高的機械),且仍無法同時達到定位薄片以及輸送薄片的目的,根本無法應用於可量產的連續式模具上,顯見確有待加以改良。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缺失的本發明,乃為本案發明人所亟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主要在於將薄片以熔接方式直接熔接於料架或直接熔接於料帶上,以具有方便使用薄片的功效;再加上薄片對應遮蓋於料架之開口位置的部分係形成一使用區域,因此僅需經由該開口就能直接對薄片的使用區域進行所需的製程;三者,料架或料帶又能定位於輸送機構且被輸送機構輸送,以能同時定位薄片與輸送薄片。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料架,並在該料架開設一開口;提供一薄片;以及,將該薄片對應熔接於該料架之該開口位置的周圍,該薄片對應於該開口位置的部分乃形成一使用區域。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料帶,該料帶包含彼此間隔且一體相連的至少二料架,並在每一該料架開設一開口;提供至少一薄片;以及,將該薄片對應熔接於每一該料架之該開口位置的周圍,該薄片對應於每一該開口位置的部分皆能形成一使用區域。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功效:能方便使用薄片;能僅需經由開口就能直接對薄片的使用區域進行所需的製程;能夠同時達到定位薄片與輸送薄片的目的,甚至還能應用於連續式模具上。
100...料帶
1...料架
11、12...開囗
13...定位孔
3...薄片
400...熱壓頭
S101~S105...步驟
S701~S705...步驟
第一圖為本發明第一種製法的流程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依據第二圖的立體組合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一、二實施例於熱壓熔接前的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依據第五圖之熱壓熔接後的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第二種製法的流程圖。
第八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九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五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一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六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二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七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三圖為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之第八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四圖為本發明依據第十二圖於捲收成捲狀後的立體圖。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惟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如第一圖所示係在揭示本發明第一種製法的流程圖,用以製出第一、二實施例的物料承載結構,其中的第一實施例揭示於第二、三圖,其中的第二實施例揭示於第四圖;如第五、六圖所示則在揭示前述第一、二實施例於熱壓熔接前後的剖面示意圖。如第七圖所示係在揭示本發明第二種製法的流程圖,用以製出第三~八實施例的物料承載結構,其中的第三、四實施例分別揭示於第八、九圖,第五、六實施例分別揭示於第十、十一圖,第七、八實施例分別揭示於第十二、十三圖。如第十四圖所示則為捲收成捲狀後的本發明物料承載結構。

請參閱第一圖並搭配參閱第二、三、五、六圖所示,本發明的第一種製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1:提供一料架1,並在料架1開設一開口(11或12),於第二、三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係可為一環繞形的開口11;於第四圖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則可為自環繞形開口11變形而來的一U形的開口12。步驟S103:提供一薄片3。以及,步驟S105:將薄片3對應熔接於料架1之開口11或12位置的周圍,以使薄片3對應於開口11或12位置的部分形成一使用區域(未標示元件符號),如第三圖所示,薄片3係對應熔接於料架1上之環繞形開口11的四個邊部,如第四圖所示則對應熔接於料架1上之U形開口12的三個邊部,以將薄片3固定於料架1。

其中,步驟S105中的熔接方法係包含熱壓熔接、雷射熔接、高週波熔接和超音波熔接,且熔接後的薄片3係對應遮蓋於開口11或12位置。欲以熱壓方式熔接時,如第五、六圖所示,將薄片3對應遮蓋於開口11或12位置,已產生適當溫度的熱壓頭400乃能下壓於薄片3的四個邊部以及料架1之開口11位置周圍的四個邊部,使薄片3的四個邊部受熱熔融,待熔融的部分冷卻後就會重新固化而黏結於料架1的四個邊部,如此一來,就能讓薄片3對應固定於料架1之開口11或12位置,並於開口11或12位置形成前述的使用區域。

當欲對薄片3進行所需的製程時,僅須經由料架1的開口11或12,就能對薄片3的使用區域進行所需的製程(例如:焊接、蝕刻、沖製、塗裝、電著、裝配、放電或電化學加工(Electro chemical machining,簡寫:ECM)等),舉例而言:一、對薄片3的使用區域直接沖製出所需形狀、大小的薄片單元;或,二、在一電路板上的四角對薄片3的使用區域直接沖製出四個塑膠材質的薄片單元,以與另一電路板在層疊時形成彼此絕緣狀態;再或,三、將金屬材質的薄片3以蝕刻方式直接形成於一電路板上;又或,四、在一電連接器外直接沖製出網狀的金屬屏蔽層;甚或,五、將薄片3當做焊片來使用而直接提供焊接等等,本創作並未限定。

此外,料架1係具有彼此相對的兩邊部(未標示元件符號),兩邊部的其中之一邊部係開設有至少一定位孔13,此等定位孔13係與輸送機構(圖中未示)上的治具相結合,以方便將料架1可組卸地定位於輸送機構、並被輸送機構所帶動而輸送薄片3。


請參閱第七圖並搭配參閱第八、九圖所示的第三、四實施例、第十、十一圖所示的第五、六實施例、以及第十二、十三圖所示的第七、八實施例,本發明的第二種製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701:提供一料帶100、步驟S703:提供至少一薄片3、以及步驟S705:將該薄片3對應熔接於每一料架1之開口11或12位置的周圍。

步驟S701:提供一料帶100,料帶100包含彼此間隔且一體相連的至少二料架1,每一料架1係與第一實施例的料架1相同且亦開設有一開口(11或12),於第三、五、七實施例中係可為環繞形的開口11(分別如第八、十、十二圖所示),於第四、六、八實施例中則可為U形的開口12 (分別如第九、十一、十三圖所示)。

步驟S703:提供至少一薄片3,該薄片3係與第一實施例的薄片3相同,僅長度不同,步驟S703中之薄片3的長度係對應於前述料帶100的長度,或對應於彼此一體相連之所有料架1的總長度。

步驟S705:將薄片3對應熔接於料架1,如第八、九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三、四實施例中,為兩個料架1和一片薄片3的實施方式,以將單一之該薄片3對應熔接於料帶100,且係對應熔接於每一料架1之開口11或12位置的周圍,使該薄片3對應於每一開口11或12位置的部分皆能形成一使用區域(未標示元件符號)。如第十、十一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五、六實施例中,為多數個料架1和多數片薄片3的實施方式,以將每一薄片3對應熔接於每一料架1之開口11或12位置的周圍,使每一薄片3對應於每一開口11或12位置的部分各形成一使用區域(未標示元件符號)。如第十二、十三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七、八實施例中,為多數個料架1和一片薄片3的實施方式,以將單一之該薄片3對應熔接於每一料架1之開口11或12位置的周圍,使該薄片3對應於每一開口11或12位置的部分皆能形成一使用區域(未標示元件符號)。

如第八、十、十二圖所示,薄片3係對應熔接於料架1上之環繞形開口11的四個邊部,如第九、十一、十三圖所示則對應熔接於料架1上之U形開口12的三個邊部,如此以將每一薄片3固定於每一料架1,或將單一薄片3固定於所有料架1。

其中,步驟S705中的熔接方法亦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皆包含熱壓熔接、雷射熔接、高週波熔接和超音波熔接,且熔接後的每一薄片3係對應遮蓋於每一開口11或12位置,或單一薄片3係對應遮蓋於所有開口11或12位置。

當欲對薄片3進行所需的製程時,僅須經由料帶100的開口11或12,就能對薄片3的使用區域進行所需的製程(例如:焊接、蝕刻、沖製、塗裝、電著、裝配、放電或電化學加工(Electro chemical machining,簡寫:ECM)等),例如前述的五個列舉例子。

此外,料帶100係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形成且彼此對應的兩長邊部(未標示元件符號),兩長邊部的其中之一長邊部係開設有至少一定位孔13(於第三、四實施例中的定位孔13係為兩個,於第五~八實施例中的定位孔13則為多數個),此等定位孔13係與輸送機構(圖中未示)上的治具相結合,以方便將料帶100定位於輸送機構、並被輸送機構所帶動而輸送薄片3。

前述本發明第一~八實施例中的薄片3係可為金屬薄片或塑膠薄片,本發明並未限制;至於料架1或料帶100亦可為金屬材質或塑膠材質製成,本發明對此亦未限制。

請參閱第十四圖所示,本發明第五~八實施例的物料承載結構係能予以捲收成捲狀,如圖,係為將前述第七實施例之物料承載結構予以捲收成捲狀,以利於收納和使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相較於先前技術係具有以下功效:

藉由將薄片3固定(不需任何黏劑)於料架1上,以能很方便地使用薄片3,特別是既薄且輕而易於被靜電吸附或被微風吹走之薄如蟬翼的薄片3,並使該等薄片3與料架1之間或該等薄片3與料帶100之間,形成有能供所需製程直接施作的前述使用區域,因此僅需經由該開口11或12就能直接對薄片3的使用區域進行所需的製程,方便性極高;再加上料架1或一體連接有至少二料架1的料帶100又能定位於輸送機構且被輸送機構輸送,以同時達到定位薄片(將薄片3藉由料架1或料帶100而定位於輸送機構)以及輸送薄片(讓薄片3能被輸送機構所輸送)的目的,除了沒有習知人工夾取方式的麻煩,而且也不須使用習知成本較高的機械而兼具降低成本的功效,甚至於還能應用於連續式模具(例如:連續沖模(Progressive Die)或連續嵌入式塑模(Insert Molding))上,以能結合高效率的大量生產,於前述使用區域進行各種不同型態的成形加工。

藉由本發明係能將多數料架1一體相連成一料帶100,使能將料帶100捲收成捲狀,當欲使用時,只要將成捲且承載有薄片3的物料承載結構定位在輸送機構上,就能利用輸送機構來帶動料帶100移動,並使料帶100上的薄片3能被輸送機構所輸送。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發明之權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S101~S105...步驟

Claims (12)

  1. 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料架,並在該料架開設一開口;
    提供一薄片;以及
    將該薄片對應熔接於該料架之該開口位置的周圍,該薄片對應於該開口位置的部分乃形成一使用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該料架之該開口係為一環繞形開口。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該料架之該開口係為一U形開口。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該熔接方法包含熱壓熔接、雷射熔接、高週波熔接和超音波熔接。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該料架係開設有至少一定位孔。
  6. 一種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料帶,該料帶包含彼此間隔且一體相連的至少二料架,並在每一該料架開設一開口;
    提供至少一薄片;以及
    將該薄片對應熔接於每一該料架之該開口位置的周圍,該薄片對應於每一該開口位置的部分皆能形成一使用區域。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之料架和薄片皆為多數,每一該薄片對應熔接於每一該料架之該開口位置的周圍,每一該薄片對應於每一該開口位置的部分乃各形成一使用區域。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之料架係為多數,該薄片對應熔接於每一該料架之該開口位置的周圍,該薄片對應於每一該開口位置的部分皆能形成一使用區域。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每一該開口係為一環繞形開口。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每一該開口係為一U形開口。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該熔接方法包含熱壓熔接、雷射熔接、高週波熔接和超音波熔接。
  12.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其中該料帶係具有沿其長度方向開設的至少一定位孔。
TW102109125A 2012-10-05 2013-03-14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TWI532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9125A TWI532647B (zh) 2012-10-05 2013-03-14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7020 2012-10-05
TW102109125A TWI532647B (zh) 2012-10-05 2013-03-14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645A TW201414645A (zh) 2014-04-16
TWI532647B true TWI532647B (zh) 2016-05-11

Family

ID=55181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125A TWI532647B (zh) 2012-10-05 2013-03-14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264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645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297758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
KR20140143113A (ko) 방열시트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한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방열시트
JP3985942B2 (ja) エンボス付き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6114514B2 (ja) 電子部品収納用キャリアテープ、電子部品収納用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包装体
TWI532647B (zh) 具有薄片之物料承載結構的製法
JP6413254B2 (ja) 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011A (ja) 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8041973A (ja) 回路基板用金属板、回路基板用金属板成形品、回路基板およびパワーモジュールならびに、パワ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116329A (ja) 電池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970414B2 (ja) 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
JP6888678B2 (ja) 電極圧着装置
JP6388325B2 (ja) シートの接続方法
JP6993845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TWM455977U (zh) 具有薄片的承載結構
JP2020047393A5 (zh)
JP5736908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6072333B1 (ja) 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TW202139799A (zh) 金屬電路圖案及金屬電路圖案之製造方法
WO2015029212A1 (ja) 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装置、及び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KR102321821B1 (ko) Fpcb의 제작을 위한 핫프레스의 핫플레이트
JP2014088978A (ja) 伝熱部材製造方法、伝熱部品製造方法、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品
JP6751652B2 (ja) 電子部品用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2951552B2 (ja) フラット電気配線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用いる金型
JP2007302319A (ja) エンボス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2010056165A (ja) 導体パター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