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7950B - 包縫機 - Google Patents

包縫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7950B
TWI527950B TW100119010A TW100119010A TWI527950B TW I527950 B TWI527950 B TW I527950B TW 100119010 A TW100119010 A TW 100119010A TW 100119010 A TW100119010 A TW 100119010A TW I527950 B TWI527950 B TW I5279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bending
sewing machine
bending bar
rod
b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9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7958A (en
Inventor
藤田州司
竹下公司
Original Assignee
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13856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2795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0119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79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47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7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7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7950B/zh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包縫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施行包邊線縫製之包縫機。
先前,為防止被縫製物(布料)邊端散脫,已知有形成圖1所示之包邊(overlock)線跡之包縫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包縫機係藉由上下移動之針與上下左右擺動之上下彎紗桿(looper)之協同動作,一方面用刀切斷被縫製物端部,一方面利用縫線1與通過上彎紗桿及下彎紗桿之彎紗桿線a、b之線跡來包住其切斷端,以施行縫製。
一般而言,包縫機係將前端有針之針棒設置成以對針板成傾斜之角度而上下移動自如,並將下彎紗桿設置成可在與縫紉機前後方向垂直之面內擺動自如,將上彎紗桿設置成可在與縫紉機前後方向垂直之面內運動自如。在如此構成之包縫機中,藉由針棒、下彎紗桿及上彎紗桿之協同動作而施行包邊線縫製。
又,作為包縫機,已知有使針棒以對針板成垂直之角度而上下移動之包縫機。在此包縫機中,下彎紗桿係在與縫紉機前後方向垂直之面內擺動,且上彎紗桿係在對縫紉機前後方向成傾斜之角度之面內運動。在此包縫機中,含針之運動軌跡之面、與含下彎紗桿之擺動軌跡之面係保持平行。另外,在先前之包縫機中,不管是針棒以對針板成傾斜之角度而上下移動之構成,還是針棒以對針板成垂直之角度而上下移動之構成,上彎紗桿之運動面與針之運動面形成之角度亦大致相同。
此先前之包縫機如圖2所示,係使向箭號MA方向下降之針通過上彎紗桿3、由上彎紗桿3之線孔3a延伸至打結點C之上彎紗桿線aa及勾在上彎紗桿3之狀態而延伸至打結點C之下彎紗桿線bb所圍成之倒三角形狀區域(以下又稱「倒三角區域」)T內而形成包邊線跡。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3-2342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然而,在先前之包縫機中,形成線跡之情形,需要傳送相當於縫一針之被縫製物(布料),藉此,形成前述倒三角區域T之上彎紗桿線aa1與下彎紗桿線bb之被縫製物(布料)上之打結點C會向送布方向下游側移動,故由針2方向所見時之倒三角區域T之面積會變寬,使形成下一線跡時之針2容易進入此區域。
但是,在縫距小時及空縫時,形成前述倒三角區域T之上彎紗桿線aa1與下彎紗桿線bb之被縫製物(布料)上之打結點C被送至送布方向下游側之距離會變少。因此,針2撈取上彎紗桿線a時,上彎紗桿3、上彎紗桿線aa1及下彎紗桿線bb所形成之前述倒三角區域T之面積會變小,使得針無法進入此倒三角區域T,而有容易發生跳針的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此點而設計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論縫距大小如何,都能夠形成穩定品質之包邊線跡之包縫機。
本發明之包縫機之態樣係採用下列構成,即:針;上彎紗桿;下彎紗桿;針上下移動機構,其係使前述針對針板以傾斜之角度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前方側下方而上下移動;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其係使前述上彎紗桿移動;及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其係使前述下彎紗桿31在與前述縫紉機的前後方向垂直之面內擺動;且藉由前述針與前述上下彎紗桿之協同動作,在沿著縫紉機的前後方向之被縫製物上形成包邊線跡的包縫機中,前述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係包含:上彎紗桿軸,其係在前述縫紉機本體上,被配置成從前述縫紉機的前後方向之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傾斜而繞軸地擺動自如。
依據本發明,無論縫距大小如何,都能夠形成穩定品質之包邊線跡。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在此,所謂縫紉機前方,指的是送布方向上游側;所謂縫紉機後方,指的是送布方向下游側。又,縫紉機前後方向(送布方向)稱為X方向。
圖3及圖4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包縫機(以下稱為「縫紉機」)10係包含針21、和此針協同動作以形成線跡之下彎紗桿31及上彎紗桿41。縫紉機10係藉由針21、下彎紗桿31及上彎紗桿41之協同動作,以施行包邊線縫製。
在縫紉機10中,以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前方側下方成傾斜之角度而上下驅動針21之針驅動機構20、驅動下彎紗桿31之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及驅動上彎紗桿41的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之基本的動作係與先前之包縫機相同。即,針21及上下彎紗桿31、41係被藉由未圖示之馬達之驅動而旋轉之主軸52所驅動。此主軸52如眾所周知,係經由捲繞在上輪53之齒輪(gear)部53a之同步皮帶(省略圖示)而連結至馬達(省略圖示)。隨著此馬達之驅動,使上輪53旋轉,並隨著此上輪53之旋轉運動,使主軸52旋轉。
又,針21係設置在配置於機殼部12之前端部之針棒23之前端部。針棒23係可上下移動地連結於配置在機殼部12內之針棒驅動軸25。再者,針驅動機構20係利用圖3至圖5所示之針棒23、針棒驅動軸25、及將針棒23連結至針棒驅動軸25之針棒驅動傳達部26等所構成。
如圖3及圖5所示,針棒23係對針板13,以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成傾斜之角度而被安裝。
如圖4所示,針棒驅動軸25係經由配置於豎機身部14內之連結桿55之連結部57而被連結。連結桿55係利用下端部56而被遊嵌連結於固定在主軸52之偏心凸輪(cam)52a。
藉由驅動此主軸52,且藉著偏心凸輪52a而上下驅動連結桿55。在此驅動之同時,驅動藉由連結部57而連結之針棒驅動軸25,並藉著針棒驅動傳達部26而驅動針棒23。藉由此針棒23之驅動,使針21以所需之時間而移動至落針位置,也就是說,對針板13上之被縫製物,使針21以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成傾斜之角度而上下移動。又,此構成為眾所周知,故省略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連動於此針棒23的使針21之上下移動,藉由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而使下彎紗桿31擺動,同時藉由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來驅動上彎紗桿41。
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及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連結於主軸52。
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係使下彎紗桿31施行擺動運動而與上彎紗桿41及針21協同動作,以施行包邊線縫製。另外,雖未圖示,但縫紉機10具有:可在包邊線縫製之同時施行雙重圈縫之雙重圈縫彎紗桿、與使此雙重圈縫彎紗桿向縫紉機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擺動之雙重圈縫彎紗桿擺動機構。
另外,雖未圖示,但縫紉機10係與習知之包縫機同樣地,將使送布用之送布齒受到驅動之送布機構連結至主軸52。此送布齒在施行包邊線縫製之際,係藉由主軸52之旋轉,同時驅動針21、上下彎紗桿31、41,並藉由與壓布板(參照圖3)15之協同動作而輸送被縫製物。
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可使下彎紗桿31在與縫紉機10之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內擺動。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至圖6所示,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具有:支持下彎紗桿31之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結合於此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之下彎紗桿軸33、固定於下彎紗桿軸33之下彎紗桿軸球臂34、連結於下彎紗桿軸球臂34之下彎紗桿擺動桿35、及偏心凸輪36。又,圖5中,為了方便,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及支持該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之機架(frame)的一部份是以虛線來表示,且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及支持該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之機架的一部份是以實線來表示。
下彎紗桿31係安裝於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之一端部32a。下彎紗桿31係向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之延伸方向突出。在此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之另一端部32b,與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及下彎紗桿31成正交地固定著下彎紗桿軸33。
下彎紗桿軸33係在縫紉機10之機頭部17內,被轉動自如地支持於比主軸52更下方之位置。具體而言,下彎紗桿軸33係在機頭部17內之機頭部機架(以下又僅稱為「機架」)18之下部,在與主軸52之延伸方向成正交之方向,且向水平方向延伸地被配置成以下彎紗桿軸33之軸中心為旋轉中心而轉動自如之狀態。
如圖5及圖6所示,在此下彎紗桿軸33之外周上連結著下彎紗桿軸球臂34,在此下彎紗桿軸球臂34形成球狀部37。
此球狀部37係球面運動自如地嵌合於形成在下彎紗桿擺動桿35之一端部之軸承部35a。即,下彎紗桿軸球臂34與下彎紗桿擺動桿35係經由萬向接頭(universal joint)而被連結著。
又,在下彎紗桿擺動桿35之另一端部形成有凸輪承受部36b,此凸輪承受部36b係旋轉自如地嵌合於固定在主軸52之偏心凸輪36(參照圖5)。藉由此種構成,使主軸52旋轉時,可使下彎紗桿擺動桿35藉由偏心凸輪36而沿著上下方向移動,藉由此種移動,可藉著具有球狀部37之下彎紗桿軸球臂34,使下彎紗桿軸33在軸周圍且在規定範圍內來回旋轉運動。藉由此種來回旋轉運動,使下彎紗桿支持臂部32以另一端部32b為中心而轉動,使其一端部32a之下彎紗桿31在下彎紗桿軸33之軸線周圍且遍及規定之角度範圍而進行來回旋轉運動(參照圖4)。藉此,下彎紗桿31可在針板13下方,利用下降之針21之後方(送布方向下游側)來捕捉針線。
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係使上彎紗桿41對著與縫紉機10之前後方向或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在從縫紉機10之前方側上方朝向後方側下方成傾斜之面內移動。
在本實施形態中,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具有上彎紗桿支持臂部42、上彎紗桿軸43、及軸連結機構部46。
上彎紗桿支持臂部42具有固定於上彎紗桿軸43之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與轉動自如地樞接於此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之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
上彎紗桿41係被安裝於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之一端部45a側。
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係在機頭部17之機架18之縫紉機前面側之前面機架18a(參照圖5、圖7),沿著上下方向延伸而被配置著。又,此處,前面機架18a設置成相對於用來支持該下彎紗桿軸33的一端部的鉛直的前面機架18b(請參閱圖4至圖6)而言為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後方側下方傾斜。
在此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之另一端部45b,以銷47為中心而轉動自如地安裝著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之一端部44a。此銷47係與上彎紗桿軸43平行。
此等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及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係被安裝於與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傾斜地被配置之上彎紗桿軸43成正交之方向。也就是說,對著與送布方向垂直之面,被配置於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後方側下方傾斜之方向。
即,固定於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及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所構成之上彎紗桿支持臂部42之上彎紗桿41之X座標位置係位於比與上彎紗桿軸43連結之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之另一端部44b之X座標位置更靠近縫紉機前面側(送布方向上游側)。
另外,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係移動自如地被插通於轉動自如地固定在前面機架18a之滑動軸承部48(參照圖4和圖5)。滑動軸承部48係引導著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之移動方向。
在此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之另一端部44b,上彎紗桿軸43被固定成與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之延伸方向成正交。
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係以與上彎紗桿軸43連結之另一端部44b為中心而擺動自如地被設置著。藉此,當上彎紗桿軸43旋轉時,可使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以另一端部44b為中心而擺動,藉由此種擺動,經由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使上彎紗桿41進行規定之擺動運動。此上彎紗桿41在從縫紉機的後方側下方朝向前方側上方成傾斜之面上擺動。
上彎紗桿軸43係以上彎紗桿軸43中心為旋轉中心而轉動自如地被支承於機架18。
如圖5所示,上彎紗桿軸43係在機頭部17內,與主軸52成正交,並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以下降斜率成傾斜地被配置著。
本實施形態係說明有關針21對落針位置,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前方側下方傾斜地上下移動,且下彎紗桿31之運動軌跡為與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內之軌跡之包縫機10。在此包縫機10中,為了呈現可形成線跡之上彎紗桿41之運動軌跡,上彎紗桿軸43係以向規定的角度傾斜之狀態而被支承於縫紉機的機架18。
具體而言,本包縫機10之上彎紗桿41之運動軌跡如圖7所示,係對著與送布方向垂直之平面,在從縫紉機後方側下部朝向縫紉機前方上部成傾斜之平面上朝向上下移動之運動軌跡。此外,此上彎紗桿41之運動軌跡係通過與先前之縫紉機之上彎紗桿之運動軌跡L1上之下彎紗桿線捕捉位置G相同之位置,且成為從比落針位置更後方側之下方朝向落針位置之前方側之上方成傾斜之傾斜面內之軌跡L2。
為使上彎紗桿41描繪此種軌跡,上彎紗桿軸43須在機頭部17內被轉動自如地支持於機架18。
又,換言之,為使上彎紗桿描繪通過下彎紗桿線捕捉位置G之運動軌跡(圖7中之L2),上彎紗桿軸43須被安裝於機架18。
上彎紗桿軸43係藉由軸連結機構部46而被連結於主軸52。只要採用可將主軸52之旋轉變換成上彎紗桿軸43之旋轉之構成,則軸連結機構部46如何形成均無妨。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至圖6所示,軸連結機構部46具有上彎紗桿軸球臂461、上彎紗桿擺動桿463、及偏心凸輪464。
具體而言,上彎紗桿軸43係在其外周上連結著上彎紗桿軸球臂461。在此上彎紗桿軸球臂461,形成球狀部462。
在此球狀部462,球面運動自如地嵌合著形成於上彎紗桿擺動桿463之一端部之軸承部463a。即,上彎紗桿軸球臂461與上彎紗桿擺動桿463係藉由萬向接頭而被連結。
此上彎紗桿擺動桿463之另一端部形成有凸輪承受部463b(參照圖5)。此凸輪承受部463b係被旋轉自如地嵌合於固定在主軸52之偏心凸輪464。
因此,當主軸52旋轉時,上彎紗桿擺動桿463可藉由偏心凸輪464、凸輪承受部463b而向上下方向移動。藉由此移動,經由上彎紗桿擺動桿463與球狀部462而連結之上彎紗桿軸球臂461可使上彎紗桿軸43在其軸線周圍以遍及規定之角度範圍而來回旋轉運動。藉此,以上彎紗桿軸43為中心,使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擺動,將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引導至滑動軸承部48而沿著上下左右方向移動。
與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成正交而被固定之上彎紗桿軸43係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前方側下方成傾斜而轉動自如地被支承在機架18。因此,與上彎紗桿軸43成正交而連結之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可在與上彎紗桿軸43之軸線方向正交之平面上,也就是說,可對著與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在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後方側下方以下降斜率而傾斜之面內擺動。同時,使被銷47樞接在上彎紗桿軸43而引導至滑動軸承部48之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可在與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之運動軌跡所存在之傾斜面平行之面內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動。同時,上彎紗桿41在從縫紉機前方側(送布方向上游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後方側(送布方向下游側)下方以下降斜率而傾斜之方向(L2)上向上下移動,且在上升移動中朝向落針方向擺動。
上彎紗桿41係在由下死點移動至上死點之際,在落針位置之下部附近,且在下彎紗桿31之送布方向下游側,捕捉下彎紗桿31之下彎紗桿線然後上升。此時,在針21由下死點上升之際,下彎紗桿31已經撈起針線圈。
在此,利用圖8及圖9說明下彎紗桿之構成。
圖8係在該包縫機中由左側面圖觀察了利用上彎紗桿來捕捉下彎紗桿線之下彎紗桿31而得之縱剖面圖,圖9係從縫紉機後方(送布方向下游側)觀察該包縫機之上彎紗桿41及下彎紗桿31而得之圖。
如圖8及圖9所示,下彎紗桿31在利用上彎紗桿41來撈取下彎紗桿線之側之面,也就是說,在下彎紗桿31,在縫紉機後方側之面形成有缺口部31a。此缺口部31a係對應於上彎紗桿41之運動軌跡而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後方側下方傾斜,在下彎紗桿31,下端部31c側之壁厚較上端部31b側更厚。
因此,對著與送布方向垂直之面,上彎紗桿41進行運動以描繪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後部側下方成下降斜率而傾斜之軌跡,上彎紗桿41可在下彎紗桿線捕捉位置G處適合用於撈取在與送布方向正交之面內擺動之下彎紗桿31之下彎紗桿線。
也就是說,作為在與送布方向正交之面內驅動下彎紗桿31之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僅變更下彎紗桿31之缺口部31a之形狀,則下彎紗桿擺動機構即可使用與先前同樣之機構。
如此,上彎紗桿41可與下彎紗桿31交叉而在下彎紗桿線捕捉位置G捕捉下彎紗桿線然後上升至針板13之上方。
藉由此種上彎紗桿41之上升,在針板13上方,由上彎紗桿41之線孔41a向針板13上之被縫製物上之打結點延伸之上彎紗桿線、以被上彎紗桿41撈取之狀態而向針板13上之被縫製物上之打結點延伸之下彎紗桿線、上彎紗桿41形成可供下降之針21通過之倒三角形狀之針通過區域(圖10至圖12所示之「倒三角區域」NT)。針21可進入此倒三角區域,也就是說,針尖可撈取上彎紗桿線。
如圖10所示,此倒三角區域係指上彎紗桿41(詳言之,由線供給源側沿著上彎紗桿41之延伸方向而插通於上彎紗桿41之線孔41a之上彎紗桿線)、被上彎紗桿41所撈取之下彎紗桿線b及上彎紗桿線a(詳言之,通過上彎紗桿41之線孔並向打結點延伸之上線部分a1)所圍成之內側部分。
此後,針21一方面下降(箭號Ma方向),一方面隨著上彎紗桿41之後退移動(箭號Mb方向),勾在上彎紗桿41之下彎紗桿線會脫落。接著,隨著下彎紗桿31之後退移動(箭號Mc方向),勾在下彎紗桿31之針線(針線圈)1脫落。此後,在針21之下死點,藉由勒緊前1針之針線而擺動之下彎紗桿31之前進移動,下彎紗桿31撈取由針21之下死點之上升所形成之針線圈,並重複上述之動作,以施行包邊線縫製。
在此,在本包縫機10中,藉由針驅動機構20,以對針板13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傾斜成下降斜率之角度,使前端有針21之針棒23朝向上下移動。又,下彎紗桿擺動機構30係在與縫紉機前後方向垂直之面內使下彎紗桿31擺動。另外,上彎紗桿驅動機構40具有從縫紉機前後方向之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而傾斜至下側之上彎紗桿軸43,上彎紗桿擺動臂部44及上彎紗桿滑動柱部45係在對此傾斜之上彎紗桿軸43垂直之面,也就是說,在與上彎紗桿軸43之直徑方向平行之平面內運動,使上彎紗桿動作。
即,上彎紗桿41之運動軌跡係變成從縫紉機前後方向之縫紉機後方側下方朝向前方側上方傾斜之平面內之運動軌跡。
在本包縫機10中,在上彎紗桿41由下死點移動至上死點之際,藉由從縫紉機後方側下方朝向縫紉機前方上方傾斜成上升斜率之角度而移動,在針21進入倒三角區域之際,與在與先前之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內移動之上彎紗桿之位置相比,可使上彎紗桿41位於送布方向上游側,以形成倒三角區域NT。
圖11係模式地表示在本包縫機10中,上彎紗桿41之運動所形成之倒三角形狀之針通過區域,也就是說,倒三角區域之圖。圖11係由包縫機10之側方所視之倒三角區域之左側面圖。
即,如圖11所示,在本包縫機10中,與形成在接近於與送布方向正交之傾斜角度之平面之先前之倒三角區域T(與圖2之倒三角區域T相同)相比,可在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後方側下方傾斜成下降斜率之角度之平面上,形成以上彎紗桿41為一邊之倒三角區域NT。
圖12係供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之包縫機中由上彎紗桿之運動所形成之針通過區域,也就是說,針下降時插入而通過之倒三角區域之圖,表示由針側所視之倒三角區域之圖。
在圖12A中,表示以頂點為打結點C,以其對邊為上彎紗桿41之倒三角區域NT,詳言之,係表示本包縫機之上彎紗桿41、上彎紗桿41之線孔41a向打結點C延伸之上彎紗桿線a1、以被上彎紗桿41撈取之狀態而延伸至打結點C之下彎紗桿線b1所圍成之倒三角區域NT。
在圖12B中,表示以頂點為打結點C,以其對邊為先前之包縫機之上彎紗桿3之倒三角區域T。詳言之,在圖12B中,係表示上彎紗桿3、由上彎紗桿3之線孔3a延伸至打結點C之上彎紗桿線aa1、及在被上彎紗桿3撈取之狀態下延伸至打結點C之下彎紗桿線bb1所圍成之倒三角區域T。在圖12中,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包縫機10之比較對象之先前之包縫機係以針對針板從縫紉機後方側上部向縫紉機前方側下部方向成傾斜之角度而上下移動,且上下彎紗桿之運動軌跡為與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內之軌跡之縫紉機。又,圖13B之先前之包縫機亦係同樣構成之先前之縫紉機。
如圖12所示,本包縫機10之倒三角區域NT(參照圖12A)從針21側觀察之情形,其區域(供針21、針2插入之區域)比先前之上彎紗桿3之倒三角區域T(參照圖12B)更寬。本包縫機10之倒三角區域NT若以基準線K上之被縫製物(布料)側之打結點C為基準時,倒三角形之打結點C之對邊之上彎紗桿41之位置係位於比先前之上彎紗桿3之位置更靠近縫紉機前部側(縫紉機上游側),因此比先前之倒三角區域T更擴大至縫紉機前部側(送布方向上游側)。又,圖12B所示之倒三角區域T係對應於圖2所示之先前之包縫機之倒三角區域T。
即,被縫製物側之打結點C、針21之軌跡(與箭號Ma同方向之軌跡)、下彎紗桿31之軌跡在本包縫機10與先前之包縫機雖然相同,但上彎紗桿41之軌跡則相異。
換言之,在本包縫機10之上彎紗桿41中,針板13上之上死點的位置較先前之包縫機之上彎紗桿3更位於縫紉機前方側。
藉此,上彎紗桿41係位於比先前之上彎紗桿3之位置更靠近縫紉機前部側(送布方向上游側),也就是說,位於作業員之前面側,故倒三角區域NT之打結點C與其對邊之上彎紗桿41之送布方向之距離變長,由針21方向觀看時之倒三角區域NT之面積較先前之倒三角區域T更寬,使針21更容易進入。
因此,在縫距小時或空縫時,也不會有跳針,而可確保穩定的品質。
圖13係用來說明送布間距小之情形所形成之倒三角區域之模式圖。又,在圖13A中,係模式地表示圖12A所示之倒三角區域NT,並以NT1來表示利用本包縫機及先前之包縫機施行包邊線縫製之際,在送布間距小之情形下所形成之倒三角區域。又,在圖13B中,係模式地表示圖12B所示之倒三角區域T,並與圖13A同樣地以T1來表示利用先前之包縫機施行包邊線縫製之際,在送布間距小之情形下所形成之倒三角區域。
如圖13所示,縫距小時或空縫時之上彎紗桿線a與下彎紗桿線b所組成之布側之打結部不太會向送布方向輸送,而會位於K1上之位置C1。又,在縫距為通常之間距之情形,布側之打結位置係以C方式而向送布方向輸送,且位於基準線K上之位置C。
即使在布側之打結部位於基準線K1上之打結位置C1之狀態下形成倒三角區域之情形,在本包縫機10中,本包縫機10之上彎紗桿41也會位於比先前之包縫機之上彎紗桿3更靠近縫紉機前方側(送布方向上游側)。
也就是說,即使在布側之打結部作為基準線K1上之打結位置C1而位於接近於落針位置之情形,上彎紗桿41之X座標位置也會比上彎紗桿3之X座標位置更靠近縫紉機前部側(送布方向上游側)。因此,在本包縫機10中,如圖13A所示,在針板上方作為以打結位置C1為頂點,以上彎紗桿為頂點之打結位置C1之對邊,可形成可充分供針21正確地插入之倒三角區域NT1。此倒三角區域NT1從針側看時,呈現比圖13B所示之先前之縫紉機之倒三角區域T1更能通過之區域,也就是說,可插入區域變得更寬。
即,在圖13B所示之先前之縫紉機中,在布側之打結部位於基準線K1上之打結位置C1之狀態下形成倒三角區域之情形,上彎紗桿2會在對送布方向垂直之面內移動。因此,倒三角區域T1在基準線K1,也就是說,在接近於落針位置之位置,會沿著基準線K1而呈現隆起之形狀。因此,從下降至落針位置之針2側看時,打結位置C1與其對邊之上彎紗桿2之X座標距離會變短,呈現內部區域狹窄之倒三角區域T1,針2不能進入此倒三角區域T1內,而容易發生跳針。
如此,依據本實施形態,在針21下降以形成線跡之際,從針方向看時之倒三角區域之面積會變寬,使針21容易且正確地插入倒三角區域NT、NT1內。因此,即使如縫距小時或空縫時一般,在倒三角區域NT之頂點之打結點C不太能被送向送布方向下游側之情形下,打結點C之對邊之上彎紗桿也會從縫紉機後方側下方朝向縫紉機前方側上方(送布方向上游側)上升移動,故倒三角區域NT變寬,針21容易進入。因此,在縫距小時或空縫時,也不會有跳針而可確保穩定的品質。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包縫機具有無論縫距大小如何,都能夠形成穩定品質之包邊線跡之效果,作為具備包縫功能之縫紉機,頗為有用。
10...包縫機
12...機殼部
13...針板
14...豎機身部
17...機頭部
18...機架
20...針驅動機構
21...針
23...針棒
25...針棒驅動軸
26...針棒驅動傳達部
30...下彎紗桿擺動機構
31...下彎紗桿
32...下彎紗桿支持臂部
33...下彎紗桿軸
34...下彎紗桿軸球臂
35...下彎紗桿擺動桿
36...偏心凸輪
37...下彎紗桿軸球臂之球狀部
40...上彎紗桿驅動機構
41...上彎紗桿
41a...上彎紗桿之線孔
42...上彎紗桿支持臂部
43...上彎紗桿軸
44...上彎紗桿擺動臂部
45...上彎紗桿滑動柱部
46...軸連結機構部
47...銷
52...主軸
C...打結點
C1...打結位置
G...下彎紗桿線捕捉位置
L1...先前之上彎紗桿運動軌跡
L2...本發明之上彎紗桿運動軌跡
T...先前例之倒三角區域
NT...本發明之倒三角區域
31a...缺口部
31b...下彎紗桿上端部
31c...下彎紗桿下端部
461...上彎紗桿軸球臂
462...上彎紗桿軸球臂之球狀部
463...上彎紗桿擺動桿
464...偏心凸輪
圖1係表示包邊線跡之圖。
圖2係供先前之包邊線縫製之說明之圖。
圖3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包縫機之外觀立體圖。
圖4係表示該包縫機之要部構成之正面圖。
圖5係模式地表示該包縫機之要部構成之左側面圖。
圖6係表示該包縫機之下彎紗桿擺動機構及上彎紗桿驅動機構之要部構成之底面圖。
圖7係表示上彎紗桿軸在該包縫機之安裝狀態之左側面圖。
圖8係在該包縫機利用上彎紗桿來撈取下彎紗桿線之下彎紗桿之縱剖面圖。
圖9係在該包縫機從縫紉機後方觀看上彎紗桿及下彎紗桿而得之圖。
圖10係供該包縫機之包邊線縫製之說明之圖。
圖11係模式地表示在該包縫機中藉由上彎紗桿之運動所形成之倒三角形狀之針通過區域之左側面圖。
圖12係從針側觀察在該包縫機中藉由上彎紗桿之運動所形成之倒三角形狀之針通過區域而得之圖。
圖13係在該包縫機中,用來說明送布間距小之情形所形成之倒三角區域之模式圖。
10...包縫機
12...機殼部
13...針板
14...豎機身部
17...機頭部
18a...前面機架
20...針驅動機構
21...針
23...針棒
25...針棒驅動軸
26...針棒驅動傳達部
31...下彎紗桿
32...下彎紗桿支持臂部
32b、44b...端部
33...下彎紗桿軸
34...下彎紗桿軸球臂
35...下彎紗桿擺動桿
35a、463a...軸承部
36...偏心凸輪
36b、463b...凸輪承受部
41...上彎紗桿
43...上彎紗桿軸
44...上彎紗桿擺動臂部
45...上彎紗桿滑動柱部
46...軸連結機構部
47...銷
52...主軸
461...上彎紗桿軸球臂
462...上彎紗桿軸球臂之球狀部
463...上彎紗桿擺動桿
464...偏心凸輪

Claims (4)

  1. 一種包縫機,包含:針;上彎紗桿;下彎紗桿;針上下移動機構,其係使前述針對針板以傾斜之角度而從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縫紉機前方側下方而上下移動;上彎紗桿驅動機構,其係使前述上彎紗桿移動;及下彎紗桿擺動機構,其係使前述下彎紗桿在與前述縫紉機的前後方向垂直之面內擺動;且藉由前述針與前述上下彎紗桿之協同動作,在沿著縫紉機的前後方向之被縫製物上形成包邊線跡的包縫機中,前述上彎紗桿驅動機構係包含:上彎紗桿軸,其係在前述縫紉機本體上,被配置成從前述縫紉機的前後方向之縫紉機後方側上方朝向前方側下方傾斜而繞軸地擺動自如,其中前述上彎紗桿驅動機構係使前述上彎紗桿在前述縫紉機的前後方向中從縫紉機前方側上方朝向後方側下方傾斜之面內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包縫機,其中前述上彎紗桿驅動機構係包含上彎紗桿支持臂部,其係在一端部側固定著前述上彎紗桿,且在另一端部側轉動自如地樞接成與前述上彎紗桿軸成正交; 前述上彎紗桿支持臂部係伴隨著前述上彎紗桿軸之擺動而在前述上彎紗桿軸之直徑方向之平面內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包縫機,其中前述上彎紗桿支持臂部係包含:上彎紗桿滑動柱部,其固定著前述上彎紗桿,且可向上下方向滑動;及上彎紗桿擺動臂部,其係被與前述上彎紗桿軸平行之銷樞接於前述上彎紗桿滑動柱部,且另一端部被固定於前述上彎紗桿軸;前述上彎紗桿係伴隨著前述上彎紗桿軸之擺動而藉著上彎紗桿擺動臂部及前述上彎紗桿滑動柱部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包縫機,其中前述下彎紗桿之上彎紗桿對向面係沿著前述上彎紗桿之移動軌跡而傾斜之傾斜面。
TW100119010A 2011-05-31 2011-05-31 包縫機 TWI527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010A TWI527950B (zh) 2011-05-31 2011-05-31 包縫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010A TWI527950B (zh) 2011-05-31 2011-05-31 包縫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7958A TW201247958A (en) 2012-12-01
TWI527950B true TWI527950B (zh) 2016-04-01

Family

ID=4813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9010A TWI527950B (zh) 2011-05-31 2011-05-31 包縫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79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2247B2 (ja) 2015-04-01 2019-07-31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7958A (en) 201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0326A (zh) 缝纫机
JP2009061020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TWI527950B (zh) 包縫機
TWI518222B (zh) 平縫接縫構造和平縫機
JP2003326059A (ja) 針送りミシン
JP3872487B2 (ja) 間歇ステッチ縫いミシン
JPS6214315B2 (zh)
JP4530867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CN102808291B (zh) 包缝机
JP5142454B2 (ja) ミシン
JP3527835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縫目ほつれ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1397729A (zh) 缝纫机的梭
JPS5844393B2 (ja) ミシンでダブル・チェ−ン・ステッチを作る装置
JP2009172061A (ja) ミシンの針受け装置
JPH0768072A (ja)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の針糸さばき装置
CN101205661B (zh) 针进给缝纫机
US3342150A (en) Upper and lower border deflecting means for overedge sewing machines
JP2009011595A (ja) ミシン
JP2002360961A (ja) 単糸環縫い縫い目の端部結び目を形成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単糸環縫いミシン
JP5982124B2 (ja) ミシン
CN207452420U (zh) 工业用缝纫机的挑线机构
KR101951200B1 (ko) 2-실 본봉 회전 루퍼를 가지는 단일 헤드 또는 다중 헤드 자수 기계
US111447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JP6537056B2 (ja) 2本針本縫ミシン
US721077A (en) Sewing-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