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673B - 顯示模組 - Google Patents

顯示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673B
TWI520673B TW102105550A TW102105550A TWI520673B TW I520673 B TWI520673 B TW I520673B TW 102105550 A TW102105550 A TW 102105550A TW 102105550 A TW102105550 A TW 102105550A TW I520673 B TWI520673 B TW I5206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bottom plate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5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4373A (zh
Inventor
廖乾廷
黃建興
陳柏宏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05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0673B/zh
Priority to CN201310168958.7A priority patent/CN103235438B/zh
Priority to US13/970,797 priority patent/US957534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4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6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Description

顯示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顯示模組。
一般而言,液晶顯示器包含液晶面板、導光板、反射片與後蓋框體(bezel)。後蓋框體可承載液晶面板、導光板與光學膜片,且後蓋框體需具有足夠的強度因此大多採用金屬材質。習知的後蓋框體通常具有多個耳部分別與電路板、系統背蓋相結合。
習知用來鎖附電路板的耳部與鎖附系統背蓋的耳部係以沖壓與翻折的方式來形成。鎖附電路板的耳部與鎖附系統背蓋的耳部分別連接於後蓋框體的板體,也就是說,鎖附電路板的耳部與鎖附系統背蓋的耳部是彼此分開的。當鎖附電路板時,需使用鎖附電路板的耳部。當鎖附系統背蓋時,需使用鎖附系統背蓋的耳部。因此在組裝時,會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此外,由於鎖附電路板的耳部與鎖附系統背蓋的耳部是分開的,因此在製作耳部時,會增加沖壓與翻折的製程時間。
另一方面,當組裝顯示面板於習知後蓋框體時,上述耳部附近的板體因強度較差,易受外力變形而造成顯示面板破裂。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為一種顯示模組。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顯示模組包含顯示面板框體、顯示面板、系統框體與電路板。顯示面板框體包含底板、至少一側壁、至少一頂壁與支撐件。底板具有至少一邊緣。側壁位於底板之邊緣並與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頂壁鄰接側壁,使得頂壁與底板之間形成一溝槽。支撐件包含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相連接。支撐件自底板的邊緣且往容置空間之外側延伸而出。顯示面板設於顯示面板框體之底板。支撐件之結構支撐部鎖附於系統框體上。電路板鎖附於支撐件之電路板支撐部上。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為一種顯示模組。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顯示模組包含顯示面板框體、顯示面板、系統框體與電路板。顯示面板框體包含底板、至少一側壁、至少一頂壁與支撐件。底板具有至少一邊緣。側壁位於底板之邊緣並與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頂壁鄰接側壁,使得頂壁與底板之間形成一溝槽。支撐件包含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相連接。支撐件自頂壁且往容置空間之外側翻折而出,並於頂壁形成一破口。顯示面板設於顯示面板框體之底板。支撐件之結構支撐部鎖附於系統框體上。電路板鎖附於支撐件之電路板支撐部上。
在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中,支撐件的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相連接,且支撐件自底板的邊緣且往容置空間之外側延伸而出,或自頂壁且往容置空間之外側翻折而 出。在使用顯示面板框體時,支撐件的結構支撐部可鎖附於系統框體上,且電路板可鎖附於支撐件之電路板支撐部上。此外,在製造顯示面板框體時,可節省沖壓與翻折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的製程時間,且因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相互連接,一組支撐件只會於底板或頂壁形成單一破口,可減少習知顯示面板框體的破口數量。當組裝顯示面板於顯示面板框體時,顯示面板框體不易受外力變形而造成顯示面板破裂。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上視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局部立體圖。同時參閱第1圖與第2圖,顯示面板框體100包含底板112、側壁114、頂壁116與支撐件125。其中,且底板112具有邊緣111。側壁116位於底板112之邊緣111,並與該底板112共同形成容置空間118。頂壁116鄰接側壁114,使得頂壁116與底板112之間形成溝槽115。支撐件125自底板112的邊緣111且往容置空間118之外側延伸而出,且包含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 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相連接。
顯示面板框體100可承載液晶面板、導光板與光學膜片等元件。舉例來說,頂壁116可用來承載顯示面板,且溝槽115可用來卡合導光板,但溝槽115不以卡合導光板為限,例如光學膜片亦可卡合於溝槽115中。結構支撐部120可藉由鎖附的方式固定於一框體(例如系統框體)上,且電路板支撐部130可用來承載並鎖附電路板,使得電路板支撐部130位於框體(例如系統框體)與電路板之間。此外,顯示面板框體100的支撐件125可藉由沖壓與翻折的方式來形成。
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撐件125係自底板112之邊緣111且朝容置空間118外翻折而於底板112形成破口117,且支撐件125藉由電路板支撐部130連接側壁114。在加工後,底板112、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之間可圍繞出一開口113。此外,電路板支撐部130可垂直於底板112之邊緣111,但並不以限制本發明。
另外,結構支撐部120具有第一結合部122。電路板支撐部130具有第二結合部132。其中,結構支撐部120的第一結合部122可結合於一框體(例如系統框體)上。例如第一結合部122為穿孔,可供一螺絲穿過而將結構支撐部120鎖附於框體上。電路板支撐部130的第二結合部132可結合於一電路板上。例如第二結合部132為另一穿孔,可供另一螺絲穿過而將電路板鎖附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第一結合部122與第二結合部132的數量可依設計者需求而定,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
由於支撐件125的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相連接,且支撐件125自底板112的邊緣111且往容置空間118之外側延伸而出,因此在使用顯示面板框體100時,結構支撐部120可鎖附於一框體上,且一電路板可鎖附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此外,在製作顯示面板框體100時,可節省沖壓與翻折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的製程時間。由於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相互連接,一組支撐件125只會於底板112形成單一破口117,而不會如習知顯示面板框體會於側壁與頂壁處形成破口。如此一來,當放置顯示面板於頂壁116上時,顯示面板可更加穩固不易破裂。
第3圖繪示第2圖沿線段3-3的剖面圖。如圖所示,結構支撐部120的頂面124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的頂面134之間具有一垂直高度差距H1。當電路板位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時,垂直高度差距H1可避免電路板的頂面高過結構支撐部120的頂面124而影響組裝。在本實施方式中,垂直高度差距H1介於0.5 mm至1 mm之間,但此範圍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可依設計者實際需求而定。
第4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下視圖。第5圖繪示第4圖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局部放大圖。同時參閱第4圖與第5圖,支撐件125在尚未翻折前為底板112的一部分,且位於破口117的位置(即第5圖的虛線範圍)。也就是說,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由破口117翻折而出,因此支撐件125的面積會小於或等於破口117的面積。
在以下敘述中,將說明頂壁116與支撐件125的形成步驟。
第6圖繪示第2圖之支撐件125尚未由破口翻折而出的上視圖。頂壁116、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在尚未翻折前為底板112的一部分。在製作支撐件125時,底板112可先用刀具切割出間隙d1、d2,而間隙d1、d2之間的板材即為支撐件125。應瞭解第6圖雖繪示因切割而產生的間隙d1、d2,但實際上間隙d1、d2可趨近於零,依照切割刀具的厚度而定。待切割底板112後,頂壁116可沿虛線往底板112的上表面翻折,而得到第7圖繪示的頂壁116。此外,在製作顯示面板框體100時,可先對底板112沖壓形成未連接頂壁116之側壁114(如第2圖底板112右側的側壁114),接著將底板112其中一邊緣(如第6圖標示側壁114、頂壁116的位置)沿虛線先往上再往平行底板112方向翻折而形成第2圖頂壁116及與頂壁116連接的側壁114。也就是說,頂壁116及連接頂壁116的側壁114是沿第6圖虛線翻折底板112後形成。
第7圖繪示第6圖之頂壁116翻折後的上視圖。同時參閱第6圖與第7圖,待頂壁116翻折後,可將位於間隙d1、d2之間的支撐件125往底板112的下表面翻折。也就是說,頂壁116的翻折方向與支撐件125的翻折方向相反。如此一來,支撐件125便可藉由翻折而凸出底板112,而得到第1圖所示的支撐件125。
第8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模組200的局部立體圖。同時參閱第2圖與第8圖,顯示模組200包 含顯示面板210、系統框體220、電路板230與前述的顯示面板框體100。顯示面板框體100包含底板112、側壁114、頂壁116與支撐件125。顯示面板210設於顯示面板框體100上。電路板支撐部130位於系統框體220與電路板230之間。顯示面板框體100之支撐件125的結構支撐部120鎖附於系統框體220上,電路板230鎖附於顯示面板框體100之支撐件125的電路板支撐部130上,使得系統框體220與電路板230分別位於支撐件125的相反側。
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210黏合於顯示面板框體100的頂壁116上。螺絲222穿過結構支撐部120的第一結合部122,使結構支撐部120可鎖附於系統框體220上。螺絲232穿過電路板23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的第二結合部132,使電路板230可鎖附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此外,顯示模組200還可包含導光板212或其他光學膜片,導光板212或其他光學膜片可卡合於頂壁116與底板112之間形成的溝槽115中。
應瞭解到,已經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過的元件與元件連接關係將不再重複贅述。在以下敘述中,將敘述其他型式的支撐件125,合先敘明。
第9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立體圖。第10圖繪示第9圖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局部放大圖。同時參閱第9圖與第10圖,顯示面板框體100’包含底板112、側壁114、頂壁116與支撐件125。支撐件125包含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且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相連接。與第2圖之實 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支撐件125自頂壁116且往容置空間118之外側翻折而出,並於頂壁116形成一破口117。此外,結構支撐部120連接側壁114,且電路板支撐部120平行於底板112之邊緣111,使得底板112、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之間形成有一間隙d3。
在本實施方式中,結構支撐部120於側壁114的翻折方向相反於頂壁116於側壁114的翻折方向。破口117可選擇性地貫穿側壁114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結構支撐部120與頂壁116之間的側壁114可具有凹陷處,依照設計者需求而定。
此外,結構支撐部120具有第一結合部122,電路板支撐部130具有第二結合部132。在使用時,第一結合部122可結合於一框體(例如系統框體)上。例如第一結合部122為穿孔,可供一螺絲穿過而將結構支撐部120鎖附於一框體上。第二結合部132可結合於一電路板上。例如第二結合部132為另一穿孔,可供另一螺絲穿過而將一電路板鎖附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如此一來,系統框體與電路板可分別位於支撐件125的相反側。
在本實施方式中,頂壁116具有寬度W1。由於電路板支撐部130平行於底板112之邊緣111,因此電路板支撐部130至底板112之邊緣111會分隔一距離(即間隙d3)。
第11圖繪示第9圖之顯示面板框體100’的局部放大圖。同時參閱第10圖與第11圖,支撐件125在尚未切割前與頂壁116相連接,在切割後而未翻折前,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位於虛線範圍中,且距離W2會大 於或等於寬度W1。之後,結構支撐部120往相反於頂壁116的翻折方向翻折,使結構支撐部120凸出底板112。由於結構支撐部120藉由翻折的方式而形成,因此距離W2會大致等於間隙d3。由於支撐件125係從頂壁116切割與翻折,因此頂壁116的寬度W1不可能大於距離W2。也就是說,頂壁116的寬度W1會小於或等於電路板支撐部130至底板112之邊緣111的距離(即間隙d3)。
顯示面板框體100’的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為相互連接的結構,因此顯示面板框體100’可節省沖壓與翻折結構支撐部12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的製程時間。此外,一組支撐件125只會於頂壁116形成單一破口117,可減少習知顯示面板框體的破口數量,因此顯示面板框體100’不易受外力變形而造成設置於其上的顯示面板破裂。
第12圖繪示第10圖沿線段12-12的剖面圖。如圖所示,結構支撐部120的頂面124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的頂面134之間具有垂直高度差距H2。當電路板位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時,垂直高度差距H2可避免電路板的頂面高過結構支撐部120的頂面124而影響組裝。在本實施方式中,垂直高度差距H2介於0.5mm至1mm之間,但此範圍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可依設計者實際需求而定。
第13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模組200’的局部立體圖。同時參閱第10圖與第13圖,顯示模組200’包含顯示面板210、系統框體220、電路板230與前述的顯示面板框體100’。顯示面板框體100’包含底板112、側壁 114、頂壁116與支撐件125。顯示面板210設於顯示面板框體100’上。電路板支撐部130位於系統框體220與電路板230之間。顯示面板框體100’之支撐件125的結構支撐部120鎖附於系統框體220上,電路板230鎖附於顯示面板框體100’之支撐件125的電路板支撐部130上,使得系統框體220與電路板230分別位於支撐件125的相反側。
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210藉由軟性電路板234與電路板230電性連接。顯示面板210黏合於顯示面板框體100’之頂壁116上。螺絲222穿過結構支撐部120的第一結合部122,使結構支撐部120可鎖附於系統框體220上。螺絲232穿過電路板230與電路板支撐部130的第二結合部132,使電路板230可鎖附於電路板支撐部130上。此外,顯示模組200還可包含導光板212或其他光學膜片,導光板212或其他光學膜片可卡合於頂壁116與底板112之間形成的溝槽115中。
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顯示模組之支撐件的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相連接,且支撐件自底板的邊緣且往容置空間之外側延伸而出,或自頂壁且往容置空間之外側翻折而出。在使用顯示面板框體時,支撐件的結構支撐部可鎖附於系統框體上,且電路板可鎖附於支撐件之電路板支撐部上。此外,在製造顯示面板框體時,可節省沖壓與翻折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的製程時間,且因結構支撐部與電路板支撐部相互連接,一組支撐件只會於底板或頂壁形成單一破口,可減少習知顯示面板框體的破口數量。當組裝顯示面板於顯示面板框體時,顯示面板框體不易受 外力變形而造成顯示面板破裂。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面板框體
100’‧‧‧顯示面板框體
111‧‧‧邊緣
112‧‧‧底板
113‧‧‧開口
114‧‧‧側壁
115‧‧‧溝槽
116‧‧‧頂壁
117‧‧‧破口
118‧‧‧容置空間
120‧‧‧結構支撐部
122‧‧‧第一結合部
124‧‧‧頂面
125‧‧‧支撐件
130‧‧‧電路板支撐部
132‧‧‧第二結合部
134‧‧‧頂面
200‧‧‧顯示模組
200’‧‧‧顯示模組
210‧‧‧顯示面板
212‧‧‧導光板
220‧‧‧系統框體
222‧‧‧框體螺絲
230‧‧‧電路板
232‧‧‧電路板螺絲
234‧‧‧軟性電路板
3-3‧‧‧線段
12-12‧‧‧線段
d1‧‧‧間隙
d2‧‧‧間隙
d3‧‧‧間隙
H1‧‧‧垂直高度差距
H2‧‧‧垂直高度差距
W1‧‧‧寬度
W2‧‧‧距離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面板框體的上視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面板框體的局部立體圖。
第3圖繪示第2圖沿線段3-3的剖面圖。
第4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面板框體的下視圖。
第5圖繪示第4圖之顯示面板框體的局部放大圖。
第6圖繪示第2圖之支撐件尚未由破口翻折而出的上視圖。
第7圖繪示第6圖之頂壁翻折後的上視圖。
第8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模組的局部立體圖。
第9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面板框體的立體圖。
第10圖繪示第9圖之顯示面板框體的局部放大圖。
第11圖繪示第9圖之顯示面板框體的局部放大圖。
第12圖繪示第10圖沿線段12-12的剖面圖。
第13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模組的局 部立體圖。
100‧‧‧顯示面板框體
111‧‧‧邊緣
112‧‧‧底板
113‧‧‧開口
114‧‧‧側壁
115‧‧‧溝槽
116‧‧‧頂壁
117‧‧‧破口
118‧‧‧容置空間
120‧‧‧結構支撐部
122‧‧‧第一結合部
125‧‧‧支撐件
130‧‧‧電路板支撐部
132‧‧‧第二結合部
3-3‧‧‧線段

Claims (17)

  1. 一種顯示模組,包含:一系統框體;一顯示面板框體,包含:一底板,具有至少一邊緣;至少一側壁,位於該邊緣並與該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至少一頂壁,鄰接該側壁,使得該頂壁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溝槽;以及一支撐件,自該邊緣且往該容置空間之外側延伸而出,包含一結構支撐部與一電路板支撐部,其中該結構支撐部與該電路板支撐部相連接,且該結構支撐部鎖附於該系統框體上;一顯示面板,設於該顯示面板框體上;以及一電路板,鎖附於該電路板支撐部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電路板支撐部垂直於該底板之該邊緣。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電路板支撐部係連接於該側壁,並朝該容置空間外翻折,更於該底板上形成一破口。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結構支撐部與該電路板支撐部之間具有一垂直高度差距。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垂直高度差距介於0.5 mm至1 mm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結構支撐部具有一第一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係結合於該系統框體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電路板支撐部具有至少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係結合於該電路板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電路板支撐部位於該系統框體與該電路板之間。
  9. 一種顯示模組,包含:一系統框體;一顯示面板框體,包含:一底板,具有至少一邊緣;至少一側壁,位於該邊緣並與該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至少一頂壁,鄰接該側壁,使得該頂壁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溝槽;以及 一支撐件,包含一結構支撐部與一電路板支撐部,該結構支撐部與該電路板支撐部相連接,該支撐件自該頂壁且往該容置空間之外側翻折而出,並於該頂壁形成一破口,且該結構支撐部鎖附於該系統框體上;一顯示面板,設於該顯示面板框體上;以及一電路板,鎖附於該電路板支撐部上。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結構支撐部連接該側壁,且該電路板支撐部平行於該邊緣,該底板、該結構支撐部與該電路板支撐部之間形成有一間隙。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破口更貫穿該側壁的至少一部分。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頂壁的寬度小於或等於該電路板支撐部至該底板之該邊緣的距離。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結構支撐部與該電路板支撐部之間具有一垂直高度差距。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垂直高度差距介於0.5至1 mm之間。
  15.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結構支撐部具有至少一第一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用係結合於該系統框體上。
  16.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電路板支撐部具有至少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係結合於該電路板上。
  17.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模組,其中該電路板支撐部位於該系統框體與該電路板之間。
TW102105550A 2013-02-18 2013-02-18 顯示模組 TWI520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5550A TWI520673B (zh) 2013-02-18 2013-02-18 顯示模組
CN201310168958.7A CN103235438B (zh) 2013-02-18 2013-05-09 显示模块
US13/970,797 US9575344B2 (en) 2013-02-18 2013-08-20 Display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5550A TWI520673B (zh) 2013-02-18 2013-02-18 顯示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373A TW201434373A (zh) 2014-09-01
TWI520673B true TWI520673B (zh) 2016-02-01

Family

ID=4888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5550A TWI520673B (zh) 2013-02-18 2013-02-18 顯示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75344B2 (zh)
CN (1) CN103235438B (zh)
TW (1) TWI520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6843B (zh) 2013-11-12 2016-0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TWI603304B (zh) * 2016-11-21 2017-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992A (en) * 1991-08-02 1993-11-23 Tusk, Incorporated Modular computer system having self contained workslate unit detachably coupled to base unit including keyboard
US5455746A (en) * 1992-09-17 1995-10-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pact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KR100224306B1 (ko) * 1997-05-27 1999-10-15 윤종용 액정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액정판넬 결합방법 및장치
KR100304256B1 (ko) * 1998-08-26 2002-07-18 윤종용 액정표시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조립방법
TWI324268B (en) * 2006-02-27 2010-05-0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TWI455676B (zh) 2009-06-26 2014-10-01 Au Optronics Corp 具有背框之翻闔式電子裝置及應用此翻闔式電子裝置之顯示模組
TWI414851B (zh) * 2009-09-28 2013-11-11 Au Optronics Corp 用於平面顯示器之框架組、顯示模組以及其固定方式
TWI384297B (zh) 2009-10-28 2013-02-0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與其背板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KR101767961B1 (ko) * 2010-08-31 2017-08-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공급 어셈블리 및 표시 장치
CN103048814B (zh) * 2013-01-09 2015-06-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373A (zh) 2014-09-01
CN103235438A (zh) 2013-08-07
CN103235438B (zh) 2015-07-01
US20140232967A1 (en) 2014-08-21
US9575344B2 (en) 2017-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4360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module wherein the side wall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bezels, the plurality of tenons, and the fixing plate are located in a same vertical plane
KR100603838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JP6140993B2 (ja) 表示装置
JP4191794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9482892B2 (en) Display frame device with locking mechanism
JP6167751B2 (ja) 表示装置
EP3905665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TWI520673B (zh) 顯示模組
JP6089637B2 (ja) 表示装置
TWI384873B (zh) 一種平面顯示裝置及該平面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KR2018005385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81935B (zh) 顯示裝置之製作方法
US908906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545270U (zh) 顯示裝置
TWI647958B (zh) 顯示裝置
KR200441581Y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베젤과 몰드프레임의 결합구조
JP621384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235298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293491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의 조립 구조
KR101424267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커버 및 상기 커버의 조립 방법
KR101811498B1 (ko) 압력 센서
KR102536721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263231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2021124640A (ja) 表示装置
JP2023085005A (ja) 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