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3304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3304B
TWI603304B TW105138151A TW105138151A TWI603304B TW I603304 B TWI603304 B TW I603304B TW 105138151 A TW105138151 A TW 105138151A TW 105138151 A TW105138151 A TW 105138151A TW I603304 B TWI603304 B TW I6033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ocking hole
display device
rigid circuit
posit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8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0293A (zh
Inventor
鄭力瑋
羅德亨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8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3304B/zh
Priority to CN201710033795.XA priority patent/CN10707209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3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33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0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029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02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05K7/1407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y turn-bolt or screw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透過鎖附件來限位硬式電路板的顯示裝置。
一般來說,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係透過撓性電路板連接到硬式電路板,而硬式電路板通常會鎖附於殼體上而被固定。
然而,因為硬式電路板被鎖附件緊緊鎖附於殼體上,當顯示裝置受到開闔測試、搬運震動、組裝拉扯或反覆使用時,恐會導致與硬式電路板連接的撓性電路板的線路受損,進而影響顯示品質甚至使顯示裝置失效。另外,根據不同的設計需求,可能需要搭配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而需要更換所對應的鎖附件,難以共用鎖附件,進而增加製造成本和物料管理的複雜度。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使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皆可共用鎖附件,達到節省製造成本和降低物料管理的複雜度。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並未將硬式電路板完全鎖死固定,讓硬式電路板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包含殼體、硬式電路板與鎖附件。殼體具有本體與定位件,定位件具有第一鎖附孔。硬式電路板具有第二鎖附孔對應第一鎖附孔,第二鎖附孔孔徑大於第一鎖附孔孔徑。鎖附件具有限位部、斜面部與固接部,其中斜面部具有相對的第一面與第二面,斜面部的第一面連接限位部,斜面部的第二面連接固接部,斜面部自第一面往第二面漸縮,固接部的截面小於斜面部的第二面而形成止擋部,硬式電路板透過鎖附件穿過第一鎖附孔與第二鎖附孔而被限位於鎖附件的限位部與殼體的定位件之間,硬式電路板的厚度小於限位部底面與殼體的定位件頂面的間距,且硬式電路板的第二鎖附孔的孔徑大於鎖附件之斜面部的第二面的直徑並小於鎖附件的限位部的直徑。
顯示裝置可藉由鎖附件的斜面部搭配硬式電路板孔徑的變化,可使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皆可共用相同的鎖附件,達到節省製造成本和降低物料管理的複雜度。另外,由於硬式電路板的厚度小於限位部底面與殼體的定位件頂面的間距,且硬式電路板的第二鎖附孔的孔徑大於鎖附件的第二面的直徑並小於鎖附件的限位部的直徑,遂使硬式電路板被限位於鎖附件的限位部與殼體的定位件之間,但並未將硬式電路板完全鎖死固定,讓硬式電路板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而可避免受到震動或拉扯時硬式電路板被完全鎖死固定,外力主要藉由與硬式電路板連接的撓性電路板來吸收而導致撓性電路板的受損或斷線。
請參閱圖1、圖2與圖3,其中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斜視圖,圖2為圖1之顯示裝置沿A-A剖面線的剖視圖,而圖3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殼體的斜視圖,需說明的是,為了清楚呈現本實施例的概念,於圖1省略繪示膠帶。於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包含殼體10、硬式電路板20與鎖附件30。殼體10具有本體12與定位件14,其中定位件14具有第一鎖附孔142。於一實施例中,殼體可包含連接件16,連接件16介於本體12與定位件14之間,連接件16例如往背向硬式電路板20方向延伸。另外,本體12、定位件14與連接件16可一體成型,例如從殼體10鄰近邊緣的底部進行沖壓而翻折來形成定位件14與連接件16,但不限於此,定位件14例如可透過焊接或組裝方式固定於殼體10上,可視需求調整設計。
於一實施例中,殼體10的本體12上可配置有顯示面板50,顯示面板50可透過框體70來支撐,且顯示面板50例如透過撓性電路板60而與硬式電路板20電性連接。另外,於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可包含膠帶80,膠帶80可包覆硬式電路板20、鎖附件30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且膠帶80的一端可固定於顯示面板50,而膠帶80另一端可固定於殼體10的本體12底部。 另外,膠帶80的外形可能並非如圖2所示如此平整,可能會有些皺褶或變形,這裡為了方便閱讀,而讓膠帶80平整延伸。需說明的是,膠帶80可以僅局部配置黏著膠,而不用整面皆配置黏著膠,膠帶80例如僅在固定於顯示面板50的一端與固定於殼體10的本體12底部的另一端有配置黏著膠,以避免影響到硬式電路板20可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
請參閱圖2、圖4與圖5,其中圖4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鎖附件的側視圖與圖5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圖。硬式電路板20具有第二鎖附孔242對應第一鎖附孔142,第二鎖附孔242孔徑D2大於第一鎖附孔142孔徑D1。需說明的是,鎖附孔的孔壁內緣可能具有螺紋或其他孔壁微結構,鎖附孔的孔徑例如可為鎖附孔孔壁最內緣的直徑。
鎖附件30具有限位部32、斜面部34與固接部36,其中斜面部34具有相對的第一面342與第二面344,斜面部34的第一面342連接限位部32,斜面部34的第二面344連接固接部36,斜面部34自第一面342往第二面344漸縮,固接部36的截面小於斜面部34的第二面344而形成止擋部38。需說明的是,固接部36的截面外緣可能具有螺紋或其他表面微結構,固接部36的截面例如可為固接部最外緣的截面。當鎖附件30被鎖附時,鎖附件30的止擋部38若已抵接到定位件14,鎖附件30將無法再向下鎖附,故止擋部38可助於確認鎖附件30已鎖到正確位置。另外,於一實施例中,定位件14例如具有背向硬式電路板20方向延伸的孔壁144,孔壁144圍繞以形成第一鎖附孔142,第一鎖附孔142容置且固定固接部36時,止擋部38抵接定位件14頂面146。
另外,需說明的是,於一實施例中,鎖附件30可為一體成型的元件如螺絲或螺栓,或者,鎖附件30可為多個單元組合而成的元件例如螺絲或螺栓再套接上套管而構成本實施例的鎖附件,但不限於此,可視實際需求調整設計。
硬式電路板20透過鎖附件30穿過第一鎖附孔142與第二鎖附孔242而被限位於鎖附件30的限位部32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之間。硬式電路板20的厚度T1小於限位部32底面322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頂面146的間距T2,且硬式電路板20的第二鎖附孔242的孔徑D2大於鎖附件30之斜面部34之第二面344的直徑D3並小於鎖附件30的限位部32的直徑D4。需說明的是,不同於背景技術的硬式電路板被鎖附件緊緊鎖附於殼體,本實施例中硬式電路板20的厚度T1小於限位部32底面322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頂面146的間距T2,且硬式電路板20的第二鎖附孔242的孔徑D2大於鎖附件30之斜面部34的第二面344的直徑D3並小於鎖附件30的限位部32的直徑D4,而使硬式電路板20被限位於鎖附件30的限位部32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之間,但並未將硬式電路板20完全鎖死固定,讓硬式電路板20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而可避免受到震動或拉扯時,外力衝擊主要藉由與硬式電路板連接的撓性電路板來吸收而導致撓性電路板的受損或斷線。
另外,請參閱圖4,於一實施例中,限位部32的直徑D4可大於斜面部34的第一面342的直徑D5。另外,於一實施例中,固接部36的高度H1可大於斜面部34的高度H2,斜面部34的高度H2可大於限位部32的高度H3。固接部36的高度H1跟鎖附範圍相關,故需要較大的高度,以確保鎖附強度,因此固接部36的高度H1可大於斜面部34的高度H2。而斜面部34本身因為要形成斜面,故斜面部34的高度H2也需要一定厚度,因此斜面部34的高度H2可大於限位部32的高度H3。於一實施例中,斜面部34可具有斜面346連接第一面342與第二面344,第二面344與斜面346夾有鈍角Θ1,其中鈍角Θ1例如介於110度至160度。
請參閱圖5與圖6,其中圖6與圖5近似,圖6亦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圖,為了容易閱讀,圖6的標示方式局部修改。於一實施例中,當硬式電路板20的底面22接觸定位件14的頂面146且第二鎖附孔242圓心的延伸軸C2實質重疊第一鎖附孔142圓心的延伸軸C1時,硬式電路板20的頂面26與硬式電路板20的第二鎖附孔242之內緣24皆未接觸到鎖附件30。換言之,硬式電路板20雖被限位於鎖附件30的限位部32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之間,但並未將硬式電路板20完全鎖死固定,讓硬式電路板20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而可避免受到震動或拉扯,衝擊外力大多由與硬式電路板連接的撓性電路板來吸收而導致撓性電路板的受損或斷線。另外,需說明的是,由於硬式電路板20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硬式電路板20的頂面26與硬式電路板20的第二鎖附孔242之內緣24可能會接觸到鎖附件30,但是當硬式電路板20的底面22接觸定位件14的頂面146且第二鎖附孔242圓心的延伸軸C2實質重疊第一鎖附孔142圓心的延伸軸C1時,硬式電路板20的頂面26與硬式電路板20的第二鎖附孔242之內緣24係皆未接觸到鎖附件30。
於一實施例中,平行限位部32可具有一投影平面40(即XZ平面),當硬式電路板20的底面22接觸定位件14頂面146且第二鎖附孔242圓心的延伸軸C2實質重疊第一鎖附孔142圓心的延伸軸C1時,硬式電路板20頂面26與第二鎖附孔242相交處具有端緣262,端緣262與斜面346之間可具有垂直投影平面40的間隙G1。需說明的是,間隙G1若是過大,可能導致硬式電路板20本身會大幅晃動,反而會拉扯到撓性電路板,導致撓性電路板的受損或斷線。因此,於一實施例中,間隙G1可小於硬式電路板20的厚度T1,換言之,硬式電路板20的厚度T1可大於間隙G1,其中間隙G1例如可大於零且小於等於0.3毫米(mm)。
請參閱圖5、圖6與圖7,其中圖7與圖5近似,圖7亦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圖,為了容易閱讀,圖7的標示方式亦有局部修改。於一實施例中,斜面346與殼體10的定位件14的頂面146夾有銳角Θ2與鈍角Θ1互補,硬式電路板20的厚度T1可實質為:第二鎖附孔242孔徑D2與第二面344直徑D3的差值取一半,再乘於銳角Θ2的正切函數(tanΘ2)後減掉間隙G1。換言之,T1≒{tanΘ2 ×[0.5×(D2-D3)]}-G1。
另外,請參閱圖5、圖6與圖8,其中圖8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採用兩種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的局部放大側視圖之比較。根據之前所述實施例,為了避免硬式電路板被鎖附件緊緊鎖附於殼體,當硬式電路板20的底面22接觸定位件14頂面146且第二鎖附孔242圓心的延伸軸C2實質重疊第一鎖附孔142圓心的延伸軸C1時,硬式電路板20頂面26與第二鎖附孔242相交處具有端緣262,端緣262與斜面346之間可具有垂直投影平面40的間隙G1。於一實施例中,假若於一種顯示裝置的規格採用間隙G1例如為0.15毫米(mm),讓硬式電路板20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避免硬式電路板20被完全鎖死固定或是間隙G1過大導致硬式電路板20本身會大幅晃動。此時,若採用兩種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20a、20b,鎖附件30皆可共用,而無須更換鎖附件的尺寸,達到節省製造成本和降低物料管理的複雜度。詳細來說,圖8上方的(a)區之硬式電路板20a的厚度T1a大於圖8下方的(b)區之硬式電路板20b的厚度T1b,而 (a)區之硬式電路板20a的第二鎖附孔孔徑D2a大於(b)區之硬式電路板20b的第二鎖附孔孔徑D2b。換言之,相較於(b)區的硬式電路板20b,(a)區的硬式電路板20a厚度T1a較厚,二者係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此時搭配(a)區之硬式電路板20a的第二鎖附孔孔徑D2a大於 (b)區之硬式電路板20b的第二鎖附孔孔徑D2b,(a)區之硬式電路板20a的端緣262a與斜面346之間可具有垂直投影平面40的間隙G1(例如為0.15毫米),而(b)區之硬式電路板20b的端緣262b較接近第一鎖附孔與第二鎖附孔圓心實質重疊的的延伸線C1/C2,故(b)區之硬式電路板20b的端緣262b與斜面346之間亦可維持垂直投影平面40的實質相同間隙G1(例如為0.15毫米),不論是位於圖8上方的(a)區之硬式電路板20a或是圖8下方的(b)區之硬式電路板20b皆可藉由具有斜面部34的鎖附件30達到皆具有實質相等的間隙G1,也就是說,當硬式電路板愈厚,可將硬式電路板的第二鎖附孔孔徑鑽愈大,再搭配具有斜面部的鎖附件,可維持不同厚度的硬式電路板具有實質相等的間隙G1,如此,可達共用鎖附件30,而無須隨著硬式電路板厚度而更換鎖附件30。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可藉由鎖附件的斜面部搭配硬式電路板孔徑的變化,可使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皆可共用鎖附件,達到節省製造成本和降低物料管理的複雜度。另外,由於硬式電路板的厚度小於限位部底面與殼體的定位件頂面的間距,且硬式電路板的第二鎖附孔的孔徑大於鎖附件之斜面部的第二面的直徑並小於鎖附件的限位部的直徑,遂使硬式電路板被限位於鎖附件的限位部與殼體的定位件之間,但並未將硬式電路板完全鎖死固定,讓硬式電路板可具有微幅變動的彈性空間,而可避免受到震動或拉扯時,外力衝擊主要藉由與硬式電路板連接的撓性電路板來吸收而導致撓性電路板的受損或斷線。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顯示裝置
10‧‧‧殼體
12‧‧‧本體
14‧‧‧定位件
142‧‧‧第一鎖附孔
144‧‧‧孔壁
146‧‧‧頂面
16‧‧‧連接件
20, 20a, 20b‧‧‧硬式電路板
22‧‧‧底面
24‧‧‧內緣
242‧‧‧第二鎖附孔
26‧‧‧頂面
262‧‧‧端緣
30‧‧‧鎖附件
32‧‧‧限位部
322‧‧‧底面
34‧‧‧斜面部
342‧‧‧第一面
344‧‧‧第二面
346‧‧‧斜面
36‧‧‧固接部
38‧‧‧止擋部
40‧‧‧投影平面
50‧‧‧顯示面板
60‧‧‧撓性電路板
70‧‧‧框體
80‧‧‧膠帶
C1, C2‧‧‧圓心的延伸軸
G1‧‧‧間隙
H1, H2, H3‧‧‧高度
D1, D2, D2a,D2b‧‧‧孔徑
D3,D4 ,D5‧‧‧直徑
T1, T1a, T1b‧‧‧厚度
T2‧‧‧間距
Θ1‧‧‧鈍角
Θ2‧‧‧銳角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斜視圖。 圖2為圖1之顯示裝置沿A-A剖面線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殼體的斜視圖。 圖4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鎖附件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圖。 圖7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圖。 圖8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採用兩種不同厚度規格的硬式電路板的局部放大側視圖之比較。
14‧‧‧定位件
142‧‧‧第一鎖附孔
144‧‧‧孔壁
146‧‧‧頂面
20‧‧‧硬式電路板
22‧‧‧底面
24‧‧‧內緣
26‧‧‧頂面
32‧‧‧限位部
322‧‧‧底面
342‧‧‧第一面
344‧‧‧第二面
36‧‧‧固接部
D1,D2‧‧‧孔徑
D3,D4‧‧‧直徑
T1‧‧‧厚度
T2‧‧‧間距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殼體,具有一本體與一定位件,該定位件具有一第一鎖附孔;一硬式電路板,具有一第二鎖附孔對應該第一鎖附孔,該第二鎖附孔的孔徑大於該第一鎖附孔的孔徑;以及一鎖附件,該鎖附件具有一限位部、一斜面部與一固接部,其中該斜面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斜面部的該第一面連接該限位部,該斜面部的該第二面連接該固接部,該斜面部自該第一面往該第二面漸縮,該固接部的截面小於該斜面部的該第二面而形成一止擋部,該硬式電路板透過該鎖附件穿過該第一鎖附孔與該第二鎖附孔而被限位於該鎖附件的該限位部與該殼體的該定位件之間,該硬式電路板的厚度小於該限位部的底面與該殼體的該定位件頂面的間距,且該硬式電路板的該第二鎖附孔的孔徑大於該鎖附件之該斜面部的該第二面的直徑並小於該鎖附件的該限位部的直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限位部的直徑大於該斜面部的該第一面的直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定位件具有背向該硬式電路板方向延伸的一孔壁,該孔壁圍繞以形成該第一鎖附孔,該第一鎖附孔容置且固定該固接部時,該止擋部抵接該定位件的頂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固接部的高度大於該斜面部的高度,該斜面部的高度大於該限位部的高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斜面部具有一斜面連接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該第二面與該斜面夾有一鈍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鈍角介於110度至160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硬式電路板的底面接觸該定位件的頂面且該第二鎖附孔圓心的延伸軸重疊該第一鎖附孔圓心的延伸軸時,該硬式電路板的頂面與該硬式電路板的該第二鎖附孔的內緣皆未接觸到該鎖附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於平行該限位部具有一投影平面,當該硬式電路板的底面接觸該定位件的頂面且該第二鎖附孔圓心的延伸軸重疊該第一鎖附孔圓心的延伸軸時,該硬式電路板頂面與該第二鎖附孔相交處具有一端緣,該端緣與該斜面之間具有垂直該投影平面的一間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硬式電路板的厚度大於該間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間隙係大於零且小於等於0.3毫米(mm)。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斜面與該殼體的該定位件的頂面夾有一銳角與該鈍角互補,該銳角為θ2,該第二鎖附孔的孔徑為D2,該第二面的直徑為D3,該間隙為G1,該硬式電路板的厚度為{tanθ2×[0.5(D2-D3)]}-G1。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殼體的該本體上配置有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透過一撓性電路板而與該硬式電路板電性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該殼體更包含一連接件,該連接件介於該本體與該定位件之間,該連接件往背向該硬式電路板方向延伸。
TW105138151A 2016-11-21 2016-11-21 顯示裝置 TWI603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8151A TWI603304B (zh) 2016-11-21 2016-11-21 顯示裝置
CN201710033795.XA CN107072099B (zh) 2016-11-21 2017-01-17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8151A TWI603304B (zh) 2016-11-21 2016-11-21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3304B true TWI603304B (zh) 2017-10-21
TW201820293A TW201820293A (zh) 2018-06-01

Family

ID=5959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8151A TWI603304B (zh) 2016-11-21 2016-11-21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2099B (zh)
TW (1) TWI603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901B (zh) * 2019-11-18 2022-06-1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2168A1 (en) * 2007-02-08 2008-08-14 Funai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2115140A1 (ja) * 2011-02-23 2012-08-30 株式会社テクノアソシエ 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保持構造
TW201434373A (zh) * 2013-02-18 2014-09-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TW201513067A (zh) * 2013-09-24 2015-04-01 Au Optronics Corp 具外力傳導結構之顯示裝置
TWM505002U (zh) * 2015-04-29 2015-07-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6572U (en) * 2003-03-07 2003-12-1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lexible assembling device applied in an optical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ts mechanism
CN101777287B (zh) * 2010-02-01 2011-12-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抗震锁固结构的平面显示模块
CN103717026B (zh) * 2012-10-08 2016-10-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固定结构
CN203482553U (zh) * 2013-10-09 2014-03-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机构
CN104679166A (zh) * 2013-11-28 2015-06-0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伺服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2168A1 (en) * 2007-02-08 2008-08-14 Funai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2115140A1 (ja) * 2011-02-23 2012-08-30 株式会社テクノアソシエ 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保持構造
TW201434373A (zh) * 2013-02-18 2014-09-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TW201513067A (zh) * 2013-09-24 2015-04-01 Au Optronics Corp 具外力傳導結構之顯示裝置
TWM505002U (zh) * 2015-04-29 2015-07-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2099A (zh) 2017-08-18
CN107072099B (zh) 2019-10-18
TW201820293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15361B1 (ko) 기판 유닛과 기판 어셈블리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US20190138061A1 (en) Dual-shaft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184206A (ja) 電子装置
TWI603304B (zh) 顯示裝置
TWI516184B (zh) 保護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JP4860016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挿通口の蓋構造
US2022005784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014667B2 (en) Imaging device
JP6349780B2 (ja) 防水ケース
KR102142704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9336968B2 (en) Keyboard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keyboard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060959A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565414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6614874B2 (ja) 電子機器ケース
JP4332678B2 (ja) 部品取付構造
JP2008147305A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
JP2008053647A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433358B2 (ja) 締結構造、スペーサ、基板ユニット及び電子装置
TW201506500A (zh) 光學膜片及膜片定位裝置
US20220186764A1 (en) Fixing frame
JP7254221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056810A (ja) 小型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US8848129B2 (en) Back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597555B (zh) 攝像模組保護結構
US991339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