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6382B - 檔案夾具 - Google Patents

檔案夾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6382B
TWI516382B TW100107475A TW100107475A TWI516382B TW I516382 B TWI516382 B TW I516382B TW 100107475 A TW100107475 A TW 100107475A TW 100107475 A TW100107475 A TW 100107475A TW I516382 B TWI516382 B TW I5163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plate
jig
disposed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6722A (en
Inventor
金田克己
Original Assignee
金田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673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98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071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749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田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金田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06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6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6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63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3/00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involving perforations; Means therefor; Sheet details therefor
    • B42F3/02Attachment by means of bifurcated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13/00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 B42F13/12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pillars, posts, rods, or tubes
    • B42F13/14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pillars, posts, rods, or tubes with clamping or lock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3/00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involving perforations; Means therefor; Sheet details therefor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Description

檔案夾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裝訂諸如書寫紙、印刷品及分類帳頁之紙張的檔案夾具。
詳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體式地模製之塑膠夾具之改良,該一體式地模製之塑膠夾具包括一底板,該底板具備兩個直立支撐支柱,該兩個直立支撐支柱分別具有一用於鎖定之頭部部分;一立式板,該立式板自其後側起立且沿著後側延伸;及一頂板,該頂板沿著該立式板之上側樞轉,該頂板具有待與所述各別頭部部分彈性配合之兩個鎖定部分(搭扣鎖部分、卡鉤接納孔及其類似者)。
具有兩個支撐支柱(待插入至待裝訂紙張之孔中的固持銷)的習知一體式地模製之塑膠兩孔夾具可以低成本大量製造,此係因為:歸因於夾具之簡單結構,模製製程為單一製程。因此,此等夾具已大量製造且在市場上供應。此等夾具之典型實例揭示於日本實用新型註冊案3059830中。如隨附之圖1及圖2中所說明,夾具為塑膠製成之夾具,其包括立式板4;底板8,底板8一體式地連接至立式板4之下側,底板8在鉸接時可移動;及頂板12,頂板12一體式地連接至立式板4之上側,頂板12在鉸接時可移動。底板8具有用以固持紙張之支撐支柱18,且所述支柱係插入至紙張(諸如,分類帳頁)之裝訂孔中,且頂板12具有用以接納支撐支柱18之頭部部分32的對應接納孔, 及待與頭部部分32之卡鉤部分鎖定的卡鉤部分25。
另外,為了使支撐支柱18之頭部部分32與頂板12之接納孔24正確對準,且為了確保頭部部分之卡鉤部分與頂板12之卡鉤部分25之間的適當鎖定力,在立式板4下側附近形成具有恆定高度之第一突出部分34,在縱向方向上沿著底板在底板8上形成具有恆定高度之第二彈性突出部分36,且在夾具用於檔案之組裝狀態下,使第一突出部分之頂部部分38鄰接在頂部部分附近面向立式板4的第二突出部分36之側面40。
另外,在立式板4中形成附接孔14,以用於藉由鉚釘將立式板4附接至檔案之背部部分(或底板)。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當待裝訂之紙張之數目小時,藉由具有上述結構之習知夾具,不會引起問題。然而,當紙張之總厚度變得極大以(例如)大於2cm時(有時大於3cm),紙張之總重量變得極重。當檔案歸因於無意識錯誤或外力(諸如,在運輸期間施加的來自道路之衝擊力)而掉落至書桌或地板上時,夾具變得難以抵抗由施予至經裝訂之紙張之總重量的加速度產生的衝擊力(質量×加速度)。因此,存在一個問題:歸因於抵抗自紙張施予的垂直於支撐支柱18之力及抵抗在沿著支撐支柱18之方向上推動頂板12之力的不足抵抗力,支撐支柱18容易與頂板12脫齧。甚至在利用突出部分36、38之情況下,此問題仍然存在。因此,曾風行針對此種厚檔案使用金屬製成之夾具。另外,關於市場上的 塑膠製成之夾具,事實為可藉由採納組合若干部分之結構來解決此種問題。
同時,存在關於底板8之附接結構之問題。在藉由將鉚釘插入至附接孔14中而將檔案固定至裝訂封面或紙板之內面的狀況下,存在類似問題:當上述衝擊施加至夾具時,頂板12打開且檔案之附接部分在鉚釘周圍破裂。
因此,本發明藉由一種適合於在尤其附接至厚檔案時使用的夾具解決上述問題。在以下描述中,用詞「底板」、「立式板」及「頂板」係基於稍後將描述的圖3中之姿勢(亦即,立體圖)而命名。應注意,所述用詞係相對於構件之定向而言的相對詞。另外,對對應於圖1及圖2中所描繪之構件之構件將給予相同數字。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良的塑膠製成之夾具,該夾具具有包括以下各者之結構:一立式板4;一底板8,該底板8一體式地鉸接至該立式板4之下側;及一頂板12,該頂板12一體式地鉸接至該立式板4之上側。該底板8具有至少一對支撐支柱18、18,該對支撐支柱18、18經調適以待插入至紙張之孔中,且該頂板12具有用以接納支撐支柱18之對應頭部部分32的接納孔24,所述接納孔24中之每一者具有一鎖定部分(例如,一鎖銷)37,該鎖定部分待與該頭部部分32中之每一者之一對應鉤狀部分33彈性地鎖定。
更佳地,一鉤狀部分33配置於該支撐支柱18之後面側處,且一彈性鎖銷37(具有一經調適以嚙合該鉤狀部分33之嚙合件37')配置於該頂板12處,且此外,另一鉤狀部分59在一低於該鉤狀部分33之位置處配置於該支撐支柱18之一正面側處,且一經調適以嚙合該鉤狀部分59之嚙合突起57設於該頂板12處。
本發明不採納相關先前技術中曾使用的第一突出部分34及第二突出部分36(圖1)。此係因為藉由此結構無法獲得支撐支柱18與頂板12之足夠固持力。
根據本發明,提供以下夾具。
(1)本發明提供一種塑膠製成之夾具,該夾具包括:一立式板4;一底板8,該底板8一體式地鉸接至該立式板4之下側;及一頂板12,該頂板12一體式地鉸接至該立式板4之上側。該底板8具有至少兩個支撐支柱18、18,該至少兩個支撐支柱18、18待插入至紙張之孔中。該頂板12具有用以接納所述支撐支柱18之對應頭部部分32的接納孔24,及待與所述頭部部分32之對應卡鉤部分彈性地鎖定之鎖定部分37。一加強板13沿著該頂板12之一下部面一體式地剛性連接至該立式板4之上側且垂直於該立式板4。另外,具有適當寬度以分別接納所述支撐支柱18、18之對應上端部分的U狀凹面部分15、15形成於該加強板13之前邊緣部分17處。
藉由此結構,在藉由使該頂板12樞轉至水平位置而將各別支撐支柱18、18之頭部部分32配合至頂板12之對應接納孔24且鉤狀部分33與所述鎖定部分37嚙合的位置中,所述支撐支柱18、18以足夠的穩定性固持於適當位置中,以使得甚至在一無意識之外部衝擊施加於大量經裝訂之紙張上時,亦不會發生紙張之破裂及掉落。作為一替代實例,如圖13中所說明,鉤狀部分33'或33配置於所述支撐支柱18之一後面側處,且彈性鎖銷37'或37形成於對應於鉤狀部分33'或33之該頂板12中而非所述鎖定部分37中,所述支撐支柱18變得能抵抗一較大外力,此係由於在前向方向上牽拉所述支撐支柱18之力係直接施加於頂板12之剛硬部分上。
更佳地,一鉤狀部分33配置於支撐支柱18之一後面側處,且一經調適以嚙合該鉤狀部分33之彈性鎖銷37(具有一嚙合件37')配置於該頂板12處,且此外,另一鉤狀部分59在一低於該鉤狀部分33之位置處配置於該支撐支柱18之一正面側處,且一經調適以嚙合該鉤狀部分59之嚙合突起57設於該頂板12處。
(2)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例中,一用以覆蓋加強板13之前邊緣17之固持肋狀物19進一步設於結構(1)中的該頂板12之下部面之一圓周部分上。
藉由此結構,在藉由使該頂板12樞轉至水平位置而將各別支撐支柱18、18之頭部部分32安裝於頂板12之接納孔24中且鉤狀部分33與鎖定部分37嚙合的狀態下,甚至在無意識之外部衝擊施加於大量經裝訂之紙張上時,亦歸因於該加強板13及該固持肋狀物19而使所述支撐支柱18、18之移動限制在垂直於所述支撐支柱18、18之軸線的方向。因此,所述支撐支柱18、18抵抗彼方向上的力之抵抗力得到顯著改良。
(3)在以上(1)之夾具中,該立式板4與該底板8係經由一薄的鉸鏈部分「a」而一體式地連接,該薄的鉸鏈部分「a」係沿著該立式板4之下側而配置,且該立式板4與該頂板12係經由一薄的鉸鏈部分「b」而一體式地連接,該薄的鉸鏈部分「b」係沿著該立式板4之上側而配置。
藉由此結構,整個夾具可圍繞分別作為旋轉軸之所述鉸鏈部分a、b擴展或展開,以使得底板8、鉸鏈部分a、立式板4、鉸鏈部分b及頂板12大致以此次序在一平面上對準,且,另一方面,在該展開平面條件下,所述支撐支柱18、18及該加強板13處於立式位置中。因此,變得有可能藉由利用塑膠材料一體式地模製該夾具。
以此方式,本發明之夾具具有以下組態:其中,所有構件可藉由一次模製來製造而無關於夾具之複雜結構,以使得製造成本得以顯著減少。此處,由於需要足夠硬度及韌度,故較佳(例如)採納具有高硬度及韌度之材料(諸如,聚丙烯)作為模製材料。
(4)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至少在每一支撐支柱18、18之一外圓周之一部分處形成一在軸向方向上延伸之狹縫。
藉由此結構,所述支撐支柱18、18具有抵抗大衝擊力以藉此防止所述支撐支柱18、18破裂的增加之可撓性。
(5)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例中,一穿透凹槽或一薄部分21形成於結構(1)中的立式板4之附接孔14之圓周附近。
藉由此結構,在藉由將附接鉚釘插入至附接孔14中而將夾具固定至檔案封面之內部的狀態下,甚至在不恰當的大衝擊(亦即,加速度)施加於大量經裝訂之紙張上時,距該立式板4之所述附接位置稍遠之此等薄弱部分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根據所述紙張之移動而彈性變形,但該鉚釘周圍的該立式板4之所述部分受所述鉚釘強有力地限制。因此,有可能減輕衝擊力且防止夾具破裂。
(6)另外,在另一具體實例中,藉由將頂板12橫向地劃分成兩件作為一對頂板半部分12a、12b,可用一手指單獨地打開及閉合兩個部分。因此,可藉由一力來執行該頂板12之打開及閉合,該力與上文所提及之結構(1)之頂板12之操作所需的力相比大致為一半。
(7)另外,在另一具體實例中,一凹面部分(或一鎖定部分)41形成於加強板13之圓周面之一部分處,且一鎖定部分(或一凹面部分)39形成於該頂板12之對置位置處。接著,該兩者經組態以使得其能夠彈性地嚙合及脫齧。必要時,有可能在該加強板13之圓周面之另一部分處進一步配置一凹面部分(或一鎖定部分)43,同時在該頂板12之對置部分處配置一鎖定部分(或一凹面部分)45。
(8)另外,在結構(1)至(7)中,配合於加強板13之U狀凹面部分15中的支撐支柱18中之每一者可具有一階梯部分31,該階梯部分31經調適以在該凹面部分15之頂部部分周圍與該加強板之上表面嚙合。另外,支撐支柱18之該階梯部分31之一下側可為一錐形面35。根據此具體實例,支撐支柱18與凹面部分15在垂直方向上歸因於大外力而脫齧之擔心得以顯著減少。
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具體實例。
(第一具體實例)
將參看圖3至圖8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的塑膠製成之夾具。圖3為組裝狀態下之立體圖。圖5、圖6及圖7分別為組裝狀態之左側視圖、正視圖及平面圖。同時,圖4為頂板打開之狀態下的部分立體圖。圖8為說明緊接於模製之後及組裝之前的狀態的視圖。
如圖3中所說明,夾具包括立式板4;底板8,底板8經由薄的鉸鏈部分a而一體式地鉸接至立式板4之下側;頂板12,頂板12經由薄的鉸鏈部分b而一體式地鉸接至立式板4之上側;及自底板8直立之支撐支柱18、18。當正使用夾具時,將支撐支柱18、18插入至紙張之孔中。如圖4中所說明,鉤狀部分33形成於每一支撐支柱18之頭部部分32處。同時,用以接納頭部部分32之接納孔24形成於頂板12中。接著,如圖7中所說明,待與鉤狀部分33中之每一者鎖定的鎖定部分(亦即,在此狀況下為鎖銷37)位於接納孔24之上。鎖銷37與頂板12一體式地形成,且鎖銷37之兩端由頂板12支撐。因此,鎖銷37可彈性變形。
根據本發明,如圖4中進一步說明,加強板13沿著頂板12之下部面一體式地剛性連接至立式板4之上側,且板13在垂直於立式板4之方向上延伸。若干U狀凹面部分15形成於加強板13之前邊緣17中,每一U狀凹面部分15具有適當寬度以接納每一支撐支柱18之上端部分。當底板8圍繞作為軸之薄的鉸鏈部分a樞轉時,支撐支柱18、18可進入或退出對應的U狀凹面部分15。因為加強板13與立式板4為一體式的,所以加強板13具有高硬度且能夠穩定地支撐支撐支柱18、18。支撐支柱18、18之頭部部分自加強板13向上突出,且分別藉由頂板12之接納孔24固持,如上文所描述。
圖12說明用以進一步加強上述點之構造。亦即,在圖4之實例中,施加於支撐支柱18、18上之力係在前-後及右-左方向上支撐。然而,垂直方向上之支撐不足。因此,如圖12中所說明,待配合至加強板13之每一U狀凹面部分15的支撐支柱18中之每一者可具有一階梯部分31,該階梯部分31將在凹面部分15之上部邊緣部分處與加強板13之上部面嚙合。接著,支撐支柱18之階梯部分31之下部面可形成為錐形面35(在此實例中為錐形面)。對應於以上結構,凹面部分15之內面亦形成為錐形面30。在此具體實例中,即使垂直方向上的大外力施加於支撐支柱18上,支撐支柱18與凹面部分15脫齧之擔心亦得以顯著減少。此處,例如,當在裝訂大量紙張的狀況下在垂直於支撐支柱18之方向上施加大的力時,用以將支撐支柱18自凹面部分15向下牽拉之力將在支撐支柱18之軸向方向上產生一力分量(此係因為支撐支柱18向前變形)。
接下來,參看圖4,用以固持支撐支柱18、18之固持肋狀物19沿著頂板12之前邊緣而形成。固持肋狀物19至少形成於頂板12之前邊緣處且沿著頂板12之前邊緣。在此實例中,固持肋狀物19亦延伸至兩個側部分。當頂板12自圖4之位置沈降至加強板13上時,加強板13之前邊緣17被固持肋狀物19覆蓋。因此,支撐支柱18、18被完全固定。此處,如圖7中所說明,搭扣型鎖定部分39、41可配置於頂板12之前邊緣之中心處,以使得頂板12可維持於該狀態。舉例而言,如圖7之截面A-A中所說明,一鎖定部分39形成為階梯部分,且另一鎖定部分41形成為小突起。此處,空間44執行向支撐鎖定部分41之部分給予彈性的功能。必要時,具有類似結構之鎖定部分43、45可進一步配置於頂板之右側部分及左側部分處。藉由此構造,即使總的鎖定力變得過度較大,此等鎖定部分亦變得難以解鎖。因此,亦有可能消除中心處之鎖定部分39、41,而保留兩側處之鎖定部分43、45。
鑒於上述情形,亦有可能採納圖13及圖14之具體實例。在此具體實例中,代替上述具體實例,藉由切刻頂板使其具有一穿透(亦即,穿過)凹槽51而將可移動操作部分47形成為中心處之鎖定部分。在可移動操作部分47之後端處形成傾斜面50,且接著,在頂板12處形成與傾斜面50對置而包夾凹槽51之傾斜面53。鉤狀部分49自可移動操作部分47懸吊,且在頂板12之閉合位置中,鉤狀部分49之一頂端部分在鄰近於加強板13之開口52之位置處與加強板13之底面嚙合。當在圖14之A-A中的箭頭方向上自頂板12之閉合位置按壓可移動操作部分47之手指用凸耳55時,傾斜面50在形成於頂板12中之固定傾斜面53上向上滑動。因此,鉤狀部分49脫齧,且因此可將頂板12向上牽拉。
再次參看圖13及圖14,不同於上文所描述之實例,鉤狀部分33'形成於支撐支柱18之背面側處,且頂板12之彈性鎖銷37'對應於鉤狀部分33'而設置。根據此實例,將支撐支柱18向前牽拉之力係直接施加於頂板12之剛硬部分上。因此,甚至在不恰當的大外力施加於支撐支柱18上時,支撐支柱18亦維持在預定位置處且抵抗該外力。
另外,狹縫11(參見圖10)形成於各別支撐支柱18、18之前部部分處。此狹縫用以在接收大衝擊時藉由減輕對支撐支柱18、18之應力而防止支撐支柱18、18斷裂。通常,自紙張施予之力係向前施加。因此,力係在圖10中之箭頭方向上施加。此為以下狀況:窄狹縫11係在模製時形成於與力之作用點相反的面上。藉由此結構,自圖10中之狀態(a)至狀態(b)發生彈性形狀變化,以使得可防止材料之斷裂。
圖8為本發明具體實例之夾具的擴展或展開圖。當底板8、立式板4及頂板12之各別部分隨著薄的鉸鏈部分a、b作為軸而擴展至水平姿勢時,支撐支柱18、18及加強板13處於垂直姿勢。因此,模製模可由上模與下模及輔助模構成(例如,用於形成稍後描述的鉤狀部分33之凹面部分及支撐支柱18、18之狹縫)。存在一優點:可一體式地模製整個模製模。為了實現此結構,有必要利用具有硬度與韌度兩者之材料。具體言之,聚丙烯樹脂適於上述要求。
緊接於射出成形之後的產品採用圖8之形式。接下來,藉由使用薄的鉸鏈部分a作為旋轉軸將底板8朝向立式板4摺疊而使產品自然地成為如圖4中所展示之形式。接著,藉由使用薄的鉸鏈部分b作為旋轉軸將頂板12朝向加強板13摺疊而使支撐支柱18、18之頭部部分對準至頂板12之接納孔24、24。接著,當頂板12自此狀態沈降時,將頂板12之固持肋狀物19配合於加強板13之前邊緣17之上。接著,歸因於鎖定部分39、41(例如,階梯部分及小突起,參見圖7)而獲得該兩個構件之彈性連接。此處,在設置鎖定部分43、45之狀況下,此等構件亦嚙合。同時,支撐支柱18、18之頭部部分32、32之每一鉤狀部分33與鎖銷37嚙合。此狀態為夾具之完成狀態。
當裝訂紙張時,藉由將頂板12上拉而暴露加強板13。接著,在將底板8或支撐支柱18、18向前牽拉之後,紙張之孔與支撐支柱18、18嚙合。接下來,藉由執行相反操作,獲得與經裝訂之紙張的組裝狀態。在此狀態下,支撐支柱18、18強有力地固持於前-後及右-左方向上。另外,加強板13強有力地抵抗垂直方向上之力。
以此方式,由塑膠材料製成的本發明之夾具具有類似於金屬產品之強度且具有易於模製及組裝之優點。
(第二具體實例)
圖9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在此具體實例中,頂板12劃分成雙側對稱之兩個部分12a、12b,且消除了中間部分。因此,有可能獲得可藉由較小力單獨地操作頂板之該兩個部分的優點。
(第三具體實例)
圖11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在此具體實例中,穿透凹槽或薄部分21配置於立式板4之附接孔14之圓周附近。(a)為附接孔14、14距立式板4之右邊緣及左邊緣稍遠之狀況,且(b)為附接孔14、14設置於靠近立式板4之邊緣處的狀況。藉由此結構,當施加於大量紙張上的衝擊力大時,附接至剛硬襯托板(諸如,紙板)或附接至支撐板之夾具在立式板4之在穿透凹槽或薄部分21外部的區域中抬高。因此,施加於距附接鉚釘(未說明)及附接孔14最近之位置上的力得以緩解,藉此可防止夾具自支撐板拆離之憂慮。
(第四具體實例)
圖15至圖18為一具體實例,該具體實例為第一具體實例之進一步改良。若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用於更嚴重條件下,則無法避免支柱18、18被自頂板12之接納孔24拉開之可能性。因此,如圖16中所展示,鉤狀部分33配置於支撐支柱18中之每一者之一後面側處,且一經調適以嚙合鉤狀部分33之彈性鎖定構件37(具有一嚙合件37')配置於頂板12處,且第二鉤狀部分59在一低於第一鉤狀部分33之位置處配置於支撐支柱18之一正面側處,且一經 調適以嚙合鉤狀部分59之第二嚙合突起57配置於頂板12處。在此狀況下,加強板13應至少在孔24之附近接近於頂板12之下表面或接觸頂板12之下表面,以支撐在不恰當的大力施予至支撐支柱18時由所述支柱施加之力。可設置手指用凸耳61以向使用者提供下拉及上拉頂板12之便利。
將藉由參看圖15至圖18來解釋此具體實例之功能。在圖16中所展示之正常條件下,當藉由下拉或上拉頂板12而將支柱18插入至接納孔24中或將支柱18自接納孔24拉開時,具有嚙合件37’之彈性構件37藉由間隙h及g而撓曲,且嚙合件37’被向右(在此等圖中)推動並彈性撓曲以閉合間隙「g」,以使得可將支柱18容易地插入孔24中或將支柱18自孔24中拉出。
另一方面,如圖18中所展示,當異常大的力Fa自大堆紙張而正交於支柱18之軸線施加時,支柱18如所展示而撓曲,且產生拉力Fb。因此,支柱18之第一鉤狀部分33推動彈性鎖定構件37以閉合間隙「g」。然而,鎖定構件37被彈性壓縮,且部分33與嚙合件37'之間的嚙合藉由以下事實而得以維持:嚙合件37'被壓抵支撐板13,且因此抵抗拉力Fb且支柱18之頭部32維持在接納孔24中。
因此,此具體實例為最佳模式。
如上文所描述,可根據本發明獲得以下優點。
1)在藉由使頂板12樞轉至水平狀態而使各別支撐支柱18、18之頭部部分32與頂板12之鎖定部分(接納孔或 卡鉤)嚙合的狀態下,支撐支柱18、18得到足夠地及穩定地固持,以使得甚至在無意識之外部衝擊施加於大量經裝訂之紙張上時,亦不會發生紙張之破裂及掉落。
2)由於歸因於加強板13及固持肋狀物19而使得支撐支柱18、18之移動限制在垂直於支撐支柱18、18之軸線的方向,故支撐支柱18、18抵抗該方向上之力的抵抗力得到顯著改良。
3)可藉由分別利用鉸鏈部分a、b作為旋轉軸將整個夾具擴展或展開至此姿勢或狀態,以使得底板8、鉸鏈部分a、立式板4、鉸鏈部分b及頂板12大致以此次序在一平面中對準,且支撐支柱18、18及加強板13可自平面姿勢豎立。因此,變得有可能藉由利用樹脂一體式地模製該夾具。
4)支撐支柱18、18具有藉由狹縫11增加之可撓性,以便能抵抗大衝擊力下之破裂。
5)在夾具固定至厚襯托板、附接板及其類似者之狀態下,甚至在不恰當的大衝擊(亦即,加速度)施加於大量經裝訂之紙張上時,藉由將附接鉚釘插入至附接孔14中,距立式板4之附接位置遠的部分可在某種程度上回應於紙張之移動而彈性變形。因此,有可能防止夾具之底板8破裂,此係因為衝擊力得到減輕。
6)藉由將頂板12劃分成兩件,可以小力來操縱頂板12,以使得可容易地執行紙張之附接及拆離。
7)藉由使支撐支柱18之階梯部分31與加強板13之U狀凹面部分之上部面邊緣部分嚙合,支撐支柱18變得能抵抗大外力。
8)藉由使用支撐支柱18中之每一者之鉤狀部分33(較佳地,配置於支撐支柱18中之每一者之後面側處)及配置於頂板12處的經調適以嚙合鉤狀部分33之彈性鎖定構件37(具有嚙合件37'),支柱18之保持力得到增強。藉由進一步使用在低於第一鉤狀部分33之位置處配置於支撐支柱18之正面側處的第二鉤狀部分59,此保持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4...立式板
8...底板
11...狹縫
12...頂板
13...加強板
14...附接孔
15...U-狀凹面部分
17...前邊緣
18...支撐支柱
19...固持肋狀物
21‧‧‧薄部分
24‧‧‧接納孔
30‧‧‧錐形面
33、33'‧‧‧鉤形(或凹座)部分
35‧‧‧錐形面
37‧‧‧鎖銷
37'‧‧‧鎖銷37之嚙合件
39‧‧‧鎖定部分(凹面部分)
40‧‧‧側面
41‧‧‧鎖定部分
47‧‧‧可移動操作部分
49‧‧‧(或凹座)部分
50‧‧‧傾斜面
51‧‧‧穿透凹槽
53‧‧‧傾斜面
55‧‧‧手指用凸耳
57‧‧‧嚙合突起
61‧‧‧手指用凸耳
圖1為說明根據先前技術之夾具的正視圖;
圖2為沿著穿過先前技術中之夾具之支撐支柱的線截取的截面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的立體圖;
圖4為在向上牽拉頂板之狀態下的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的立體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的左側視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的正視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的平面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之夾具的擴展或展開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具體實例之夾具的立體圖,該夾具具有立式板及頂板;
圖10為說明可用於本發明之每一具體實例之支撐支柱的截面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具體實例之夾具的擴展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之經修改具體實例的支撐支柱及U狀凹面部分之一部分的放大圖;
圖13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之頂板的平面圖;
圖14說明圖13中之A-A處的截面及B-B處之截面;
圖15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具體實例之夾具的一部分之平面圖;
圖16為沿著圖15之線C-C截取的夾具之橫截面圖;
圖17為除了省略支撐支柱之外類似於圖16的橫截面圖;及
圖18為除了自大堆紙張施予較大外力之外類似於圖16的橫截面圖。

Claims (13)

  1. 一種由塑膠材料製成之檔案夾具,其包含:一立式板;一底板,該底板一體式地鉸接至該立式板之一下側;及一頂板,該頂板一體式地鉸接至該立式板之一上側;其中該底板具有待插入至紙張之孔中的複數個支撐支柱;該頂板具有若干第二鎖定部分,所述第二鎖定部分經調適以與所述支撐支柱之頭部部分的對應第一鎖定部分彈性地鎖定;一加強板(13)在垂直於該立式板之方向上沿著該頂板之下部面一體式地剛性連接至該立式板之一上側;若干U狀凹面部分(15)形成於該加強板(13)之一前邊緣(17)處,每一U狀凹面部分(15)具有一適當寬度以接納該支撐支柱之一上端部分;且用以覆蓋該加強板(13)之前邊緣(17)之一固持肋狀物(19)配置於該頂板(12)之下部面之一圓周部分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夾具,其中該立式板(4)與該底板(8)係經由一薄的鉸鏈部分(a)而一體式地連接,該薄的鉸鏈部分(a)係沿著該立式板(4)之該下側配置;且該立式板(4)與該頂板(12)係經由一薄的鉸鏈部分(b)而一體式地連接,該薄的鉸鏈部分(b)係沿著該立 式板(4)之上側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狹縫(11)至少在所述支撐支柱(18、18)中之每一者之一外圓周的一部分中在軸向方向上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穿透凹槽或一薄部分(21)配置於該立式板(4)之一附接孔(14)之圓周附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該頂板(12)由在橫向上對準之一對頂板半部分(12a、12b)組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鎖定部分(41)配置於該加強板(13)之一圓周面之一部分處;待與該鎖定部分(41)鎖定之另一鎖定部分(39)配置於該頂板(12)之對置位置處;且該兩個鎖定部分經建構以便能夠彈性地嚙合及脫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穿透凹槽或一薄部分(21)配置於該立式板(4)之一附接孔(14)之圓周附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該塑膠材料為例如聚丙烯之具有高硬度及韌度之材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安裝至該加強板(13)之該U狀凹面部分(15) 的所述支撐支柱(18)中之每一者具有一階梯部分(31),該階梯部分(31)經調適以在該凹面部分(15)之頂部部分周圍與該加強板之上表面嚙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夾具,其中該支撐支柱(18)之階梯部分(31)之一下側為一錐形面(35)。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鉤狀部分(33')配置於該支撐支柱(18)之一後面側處,且一鎖銷(37)配置於對應於該鉤狀部分(33')之該頂板(12)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可移動操作部分(47)係藉由切入該頂板(12)使其具有一穿透凹槽(51)而形成;一鉤狀部分(49)自該可移動操作部分(47)懸吊下來,且在該頂板(12)之一閉合狀態下,自該鉤狀部分(49)向前突出之一頂端部分在鄰近於該加強板(13)之一開口(52)處與該加強板(13)之一底面嚙合;且該閉合狀態待藉由將該可移動操作部分(47)之一手指用凸耳(55)自該頂板(12)之該閉合狀態向後按壓而釋放。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夾具,其中一第一鉤狀部分(33)配置於該支撐支柱(18)之一後面側處,且一經調適以嚙合該鉤狀部分(33)之彈性鎖銷(37)配置於該頂板(12)處,且一第二鉤狀部分 (59)在低於該第一鉤狀部分(33)之位置處配置於該支撐支柱(18)之一正面側處,且一經調適以嚙合該鉤狀部分(59)之第二嚙合突起(57)配置於該頂板(12)處。
TW100107475A 2010-07-26 2011-03-07 檔案夾具 TWI5163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7321A JP5649860B2 (ja) 2010-07-26 2010-07-26 綴具
JP2011007182A JP5574995B2 (ja) 2011-01-17 2011-01-17 綴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6722A TW201206722A (en) 2012-02-16
TWI516382B true TWI516382B (zh) 2016-01-11

Family

ID=45542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7475A TWI516382B (zh) 2010-07-26 2011-03-07 檔案夾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76961B1 (zh)
CN (1) CN102343736B (zh)
TW (1) TWI51638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2020U (zh) * 1990-06-29 1991-02-27 青岛新和文具有限公司 活页纸夹
JP2689911B2 (ja) * 1994-08-04 1997-12-10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
JP2902987B2 (ja) * 1995-11-22 1999-06-07 株式会社キングジム 取外し可能な綴金具及び取外し可能な綴金具付きファイル
JPH10100578A (ja) * 1996-10-02 1998-04-21 Meiki Co Ltd ファイル類の構造およびその製法
JP3095705B2 (ja) * 1997-04-14 2000-10-10 克己 金田 プラスチック製の綴具
JP3400925B2 (ja) * 1997-04-30 2003-04-28 東海化工株式会社 バインダーの綴じ具
US6174100B1 (en) * 1998-12-22 2001-01-16 Leco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in binding assembly
CN1344627A (zh) * 2000-09-20 2002-04-17 利高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销钉装订装置
JP3808305B2 (ja) * 2000-10-31 2006-08-09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ファイリング用具
JP2006021326A (ja) * 2004-07-05 2006-01-26 Mitsuo Kawashima 紙葉綴じ込み用ファイルおよび紙葉の綴じ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10561A (ko) 2012-02-03
TW201206722A (en) 2012-02-16
CN102343736A (zh) 2012-02-08
CN102343736B (zh) 2015-08-05
KR101776961B1 (ko)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7157C (en) Fuel flap for automobiles
US20060008318A1 (en) Ring binder mechanism with reinforced hinge plates
JP5583226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9656507B2 (en)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snap-in ring members
US20040178400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retractable strap
TWI516382B (zh) 檔案夾具
EP2199628A1 (en) Fastener
JP2008302508A (ja) 綴じ具
US10427448B2 (en) Moveable tab
CA2756304C (en) Refillable notebook with release mechanism
CN104717903B (zh) 带折叠顶板家具
JP5649860B2 (ja) 綴具
JP2012148430A (ja) 綴具
JP4160893B2 (ja) 樹脂カバーおよびその樹脂カバーを用いた家具
KR200189563Y1 (ko) 파일링 철구
KR101956601B1 (ko) 바인더 장치
JP3746999B2 (ja) 綴じ具
JP5804928B2 (ja) 収納家具
US20110299914A1 (en) Ring binder mechanism
KR200260095Y1 (ko) 플라스틱 바인더
JP2012148413A (ja) 樹脂製の綴じ具
TWM316661U (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baffle width of file cabinet
KR20080005539U (ko) 바인더 스프링 홀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본방법
JPH08224985A (ja) バインダ用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