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3606B - Window construction of car sunroof - Google Patents

Window construction of car sunro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3606B
TWI513606B TW103121244A TW103121244A TWI513606B TW I513606 B TWI513606 B TW I513606B TW 103121244 A TW103121244 A TW 103121244A TW 103121244 A TW103121244 A TW 103121244A TW I513606 B TWI513606 B TW I5136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panel
adhesive
frame
vehicle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1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7886A (zh
Inventor
Shota Motomura
Masato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Publication of TW20150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606B/zh

Links

Description

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
本發明,是有關於將車輛車頂的開口開閉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者。
習知,如此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已知例如專利文獻1者。如第8圖所示,此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是具備:玻璃製的窗板91、及透過黏著劑94被接合在該窗板91的內窗板92、及密封條93。內窗板92,是在周緣具有與窗板91的端面相面對的凸緣92a。密封條93,是具有:與內窗板92的凸緣92a密接的安裝基部93a、及一體形成於該安裝基部93a的外周側的側面的密封部93b、及一體形成於安裝基部93a的內周側的上部的唇緣狀密封部93c、及可彈性變形的卡止唇緣93d。且,密封部93b,是與開口90的內壁面彈性地接觸,唇緣狀密封部93c,是與窗板91的上面壓接。
卡止唇緣93d,是與窗板91的下面抵接在與唇緣狀密封部93c之間將窗板91的端部挾持。
又,黏著劑94,是以例如丁基橡膠為主成 分,也兼具作為密封劑的功能。黏著劑94,是被塗抹於為了確保其厚度等用的阻塞構件95及卡止唇緣93d的先端之間,與該卡止唇緣93d的先端接觸。由此,來自窗板91的下面及卡止唇緣93d的先端的間隙的雨水等的滲入被抑制。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58392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中,兼具作為密封劑的功能的黏著劑94的塗抹範圍的一部分是成為密封中斷的狀態的話,具有允許前述的雨水等的滲入的可能性。此情況,具有由滲入的雨水等使凸緣92a等的表面生鏽發生的可能性。在內窗板92的表面中,也有被塗裝防鏽用的塗抹材,但是該情況,特別是在凸緣92a的先端也容易發生塗抹材不均勻,因此依然具有生鏽發生的可能性。
在此被要求,將這種黏著劑94的密封中斷的狀態,在例如出貨前的階段事前確認。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可以確認將窗板及內窗板接合的黏著劑的密封中斷的狀態。
解決上述課題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是具備:將形成於車輛車頂的開口閉塞的窗板、及由沿著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被配置於該窗板的下方的金屬材所構成的內窗板、及設有沿著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被裝設於該窗板且被挾持在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及前述內窗板的外周緣部之間的被挾持部以及可與前述開口的內壁面彈性接觸的密封部之密封條、及在與前述被挾持部的先端接觸的狀態下將前述窗板的下面及前述內窗板的上面水密地接合的黏著劑,在前述內窗板中,在前述黏著劑接觸的前述被挾持部的先端的位置形成有缺口。
依據此構成的話,在例如前述窗板的下面將前述黏著劑塗抹的狀態下,與前述密封條一起將前述內窗板的上面重疊的話,前述黏著劑的塗抹量若適切的話,該黏著劑,是在與前述被挾持部的先端接觸的狀態下將前述窗板的下面及前述內窗板的上面水密地接合。尤其是,在前述缺口的形成位置中,可以通過該缺口由目視確認前述黏著劑的狀態。且,依據例如前述黏著劑未達前述被挾持部的先端的狀態等,就可以確認前述黏著劑的密封中斷的狀態。
對於上述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前述缺口,是被配置於前述內窗板的角落部較佳。
通常,使用自動塗抹機,在例如前述窗板的下面將前 述黏著劑塗抹的情況時,由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的角落部容易發生前述黏著劑的密封中斷的狀態。這是起因於在該角落部因離心力作用於從自動塗抹機被壓出的前述黏著劑而使塗抹量不穩定。依據此構成的話,前述缺口,是藉由被配置於前述內窗板的前述角落部,就可以提高能發現前述黏著劑的密封中斷的狀態的可能性。
對於上述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前述內窗板,是由被並設在車輛寬度方向的一對的側框架、及將前述兩側框架的前端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連接的前框架、及將前述兩側框架的後端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連接的後框架所構成,前述缺口,是在前述兩側框架的各個、及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連接的4處的前述角落部形成於那些的先端之間的間隙較佳。
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成為將由前述內窗板、前述兩側框架、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所構成的4分割構造,並且在4處的前述角落部將形成於那些的先端之間的前述間隙作為前述缺口。
對於上述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前述兩側框架的各個、及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是在那些的連接位置被上下方向重疊,前述兩側框架、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之中,在前述連接位置中且在被配置於下方的框架也就是下側框架中,形成有將前述缺口的下方覆蓋的蓋部較佳。
依據此構成的話,藉由前述蓋部,覆蓋從前 述缺口露出的前述黏著劑的下方,就可以抑制美觀的惡化。
對於上述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在前述被挾持部中,設有在相面對於前述黏著劑的狀態下沿著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與該窗板的下面彈性地接觸的唇緣部較佳。
依據此構成的話,由前述黏著劑將前述窗板的下面及前述內窗板的上面接合時,可以由前述唇緣部抑制在那些之間被壓擴的塗抹狀態的前述黏著劑從前述被挾持部及前述窗板的下面的間隙滲入。
本發明,是具有可以確認將窗板及內窗板接合的黏著劑的密封中斷的狀態的效果。
C1,C2‧‧‧間隙
W‧‧‧點焊
10‧‧‧車輛車頂
11‧‧‧開口
12‧‧‧凸緣(內壁面)
20‧‧‧車輛用窗板
21‧‧‧窗板
21a‧‧‧外周緣部
22‧‧‧內窗板
22a‧‧‧卡止凹部
22b‧‧‧角落部
22c‧‧‧缺口
22d‧‧‧外周緣部
23‧‧‧側框架
24‧‧‧前框架
25‧‧‧後框架
26‧‧‧密封條
26a‧‧‧本體部
26b‧‧‧被挾持部
26c‧‧‧被覆部
26d‧‧‧卡止凸部
26e‧‧‧唇緣部
26f‧‧‧支撐片
26g‧‧‧密封部
26h‧‧‧凹部
27‧‧‧黏著劑
27a‧‧‧膨出部
31‧‧‧蓋部
90‧‧‧開口
91‧‧‧窗板
92‧‧‧內窗板
92a‧‧‧凸緣
93‧‧‧密封條
93a‧‧‧安裝基部
93b‧‧‧密封部
93c‧‧‧唇緣狀密封部
93d‧‧‧卡止唇緣
94‧‧‧黏著劑
95‧‧‧阻塞構件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第2圖]第1圖的2-2線的剖面圖。
[第3圖]第1圖的3-3線的剖面圖。
[第4圖]顯示內窗板的俯視圖。
[第5圖](a),(b),是顯示第4圖的範圍5A、5B的放大圖。
[第6圖]顯示本發明的變形形態的剖面圖。
[第7圖]顯示同變形形態的內窗板的立體圖。
[第8圖]顯示習知形態的剖面圖。
以下,說明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的一實施例。
如第1圖所示,在汽車等的車輛車頂10中,形成有大致四角形的開口11,並且設有將該開口11可開閉的大致四角形的車輛用窗板20。又,以下,在車輛用窗板20的擴大的面上,將朝向外周側的方向稱為「外方向」,將朝向中心側的方向稱為「內方向」。
如第2圖所示,開口11的內壁面,是橫跨其全周朝下方延伸形成的大致四角筒形狀的凸緣12。另一方面,車輛用窗板20,是具備配合於凸緣12成形的大致四角板狀的玻璃製的窗板21。且,車輛用窗板20,是具備由沿著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被配置於窗板21的下方的鋼板所構成的大致四角框狀的內窗板22。此內窗板22,是將窗板21(車輛用窗板20)與其作為開閉作動功能的托架(圖示大致)連結用者。
在內窗板22中,在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的下方橫跨其大致全周形成有卡止凹部22a。藉由卡止凹部22a,使與窗板21的間隙被擴大。內窗板22,是使比卡止凹部22a更外方向的部位與窗板21大致平行地延伸,並且使其先端位於比窗板21的先端更外方向。
如第4圖所示,內窗板22,是具有由:在車 輛寬度方向被並設的一對的側框架23、及將兩側框架23的前端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連接的前框架24、及將兩側框架23的後端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連接的後框架25所構成的4分割構造。且,如第5圖(a)放大顯示,側框架23,是在從上方使前框架24的先端與其前端重疊的狀態下,藉由複數處的點焊W被接合在前框架24。且,如第5圖(b)放大顯示,側框架23,是在後框架25的先端從下方與其後端重疊的狀態下,藉由複數處的點焊W被接合在後框架25。
又,在側框架23的前端及前框架24的先端之間,在那些的外方向的端部形成有間隙C1。同樣地,在側框架23的後端及後框架25的先端之間,在那些的外方向的端部形成有間隙C2。即,內窗板22,是在兩側框架23的各個、及前框架24及後框架25連接的4處的角落部22b中,形成朝外方向開口的缺口22c。各缺口22c,是通過卡止凹部22a地朝內方向延伸,因此,卡止凹部22a,是藉由缺口22c由4處被分斷。
如第2圖所示,車輛用窗板20,是具備被裝設於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的密封條26。此密封條26,是橫跨窗板21的全周被延伸的大致四角環狀地成形。密封條26,是具有將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圍繞的帶狀的本體部26a,並且具有從該本體部26a沿著外周緣部21a的下面朝內方向延伸的被挾持部26b,進一步具有從本體部26a沿著外周緣部21a的上面朝內方向延伸的被覆部 26c。密封條26,是在橫跨其全周藉由被挾持部26b及被覆部26c將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挾持的狀態下被裝設及固定在該外周緣部21a。此時,被挾持部26b,是被挾持在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及內窗板22的外周緣部22d之間。
又,被挾持部26b的先端部下部,是橫跨其全周形成剖面大致鉤爪狀的卡止凸部26d。密封條26,是藉由使卡止凸部26d嵌入卡止凹部22a使朝對於窗板21的外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另一方面,被挾持部26b的先端部上部,是形成橫跨其全周相面對於內方向的唇緣部26e。如第2圖的2點鎖線,此唇緣部26e,是在密封條26單體的狀態下立起,沿著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與該窗板21的下面彈性地接觸。在唇緣部26e的內方向中,形成有將朝窗板21的下面被推壓倒入的唇緣部26e收納用的凹部26h。
且密封條26,是具有由被挾持部26b的下方從本體部26a朝內方向延伸的支撐片26f。此支撐片26f,是橫跨本體部26a全周地延伸,在與被挾持部26b之間將內窗板22的外周緣部22d挾持。進一步,密封條26,是具有與本體部26a的上端緣及下端緣連接並朝外方向突出的剖面大致圓弧狀的密封部26g。此密封部26g,是橫跨本體部26a全周地延伸,與車輛車頂10的相面對的凸緣12彈性地接觸。
又,密封條26的密封部26g,是由例如尿烷 樹脂的海綿材所成形,密封條26的其以外的部位(本體部26a等),是由例如尿烷樹脂的硬固材所成形。即,密封條26,是藉由尿烷樹脂的海綿材及尿烷樹脂的硬固材被2色成形。
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是由比被挾持部26b更內方向藉由被插設那些之間的黏著劑27被接合。此黏著劑27,是由例如尿烷樹脂所構成,在與被挾持部26b的先端接觸的狀態下將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水密地接合。換言之,黏著劑27,是在塗抹狀態中在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之間被壓擴時,其塗抹量是被設定使成為與被挾持部26b的先端接觸的狀態。由此,可以由黏著劑27抑制從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及被覆部26c的間隙滲入的雨水等,通過外周緣部21a及被挾持部26b的間隙朝內方向滲入,也可以抑制隨的此內窗板22的生鏽的發生。
接著,說明本實施例的作用。
由黏著劑27將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接合時,首先,使用自動塗抹機,沿著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將黏著劑27塗抹在其下面。且,在密封條26的被挾持部26b及支撐片26f之間將內窗板22的外周緣部22d挾入,將密封條26預先組裝在該內窗板22。此時,密封條26,是藉由其卡止凸部26d嵌入內窗板22的卡止凹部22a而被定位於內窗板22。
接著,將組裝了密封條26的狀態的內窗板22 重疊在窗板21的話,塗抹狀態的黏著劑27是在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之間被壓擴。此時,黏著劑27的塗抹量若適切的話,該黏著劑27,是在與被挾持部26b的先端接觸的狀態下將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水密地接合。窗板21的被載置的被挾持部26b,是作為透過黏著劑27與內窗板22接合的窗板21的隔片的功能。
又,將內窗板22重疊在窗板21時,密封條26的被覆部26c,是被窗板21的下面推壓且沿著本體部26a倒入。由此,窗板21,其外周緣部21a是成為從被覆部26c朝內方向被均等地推迫,對於內窗板22等被正確地定位。沿著本體部26a的方式倒入的被覆部26c,是使用適宜的治具沿著窗板21的上面的方式被拉回。由此,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上面是藉由被覆部26c被被覆。
另一方面,將內窗板22重疊在窗板21時,密封條26的唇緣部26e,是在被窗板21的下面推壓倒下的狀態下與此彈性地接觸。且,在相面對於黏著劑27的狀態下與窗板21的下面彈性地接觸的唇緣部26e,是抑制如被前述壓擴的塗抹狀態的黏著劑27從被挾持部26b及窗板21的下面的間隙滲入。
且如第3圖所示,在內窗板22的缺口22c的位置中,塗抹狀態的黏著劑27是藉由被解放,使該黏著劑27,在與被挾持部26b的先端接觸的狀態下形成從缺口22c膨出的膨出部27a。此膨出部27a,當然是配合於 內窗板22的各缺口22c的配置而形成於4處。且,插設於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之間的黏著劑27的狀態,可通過各缺口22c由目視確認。
又,在內窗板22的缺口22c的位置,也藉由黏著劑27與被挾持部26b的先端接觸的狀態,可以同樣地由黏著劑27抑制從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及被覆部26c的間隙滲入的雨水等,通過外周緣部21a及被挾持部26b的間隙朝內方向滲入。
如以上詳述,依據本實施例,可獲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實施例中,在缺口22c的形成位置中,可以通過該缺口22c由目視確認黏著劑27的狀態。且,依據例如黏著劑27未達被挾持部26b的先端的狀態等,就可以確認兼具密封劑的功能的黏著劑27的密封中斷的狀態。
(2)通常,使用自動塗抹機,在窗板21的下面將黏著劑27塗抹的情況時,在窗板21的外周緣部21a的角落部容易發生黏著劑27的密封中斷的狀態。這是起因於在該角落部因離心力作用於從自動塗抹機被壓出的黏著劑27而使塗抹量不穩定。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缺口22c配置於內窗板22的角落部22b,就可以提高能發現黏著劑27的密封中斷的狀態的可能性。
(3)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內窗板22,成為由兩側框架23、前框架24及後框架25所構成的4分割 構造,並且在4處的角落部22b將形成於那些的先端之間的間隙C1、C2作成切口22c。且,因為不需要從一枚的鋼板由沖壓等切出形成內窗板22,所以成為可提高成品率。
(4)在本實施例中,由黏著劑27將窗板21的下面及內窗板22的上面接合時,可以由唇緣部26e抑制在那些之間被壓擴的塗抹狀態的黏著劑27從被挾持部26b及窗板21的下面的間隙滲入。
又,上述實施例是如以下地變更也可以。如第6圖所示,在側框架23的前端及前框架24的先端被上下方向重疊的那些的連接位置作為被配置於下方的框架也就是下側框架的側框架23中,形成將缺口22c的下方覆蓋的蓋部31也可以。即,如第7圖所示,此蓋部31,是將側框架23的前端的外方向的端部,延伸至到達前框架24的先端的外方向的端部的下方者。朝向前框架24的先端的蓋部31的延伸長度,是依據即使塗抹狀態中的黏著劑27被壓擴且從缺口22c露出也不會從蓋部31的先端不露出的距離被設定。藉由如此變更,藉由蓋部31,使從缺口22c露出的黏著劑27的下方被覆蓋,可以抑制美觀的惡化。且,此情況,也可以從內窗板22等的外方向由目視確認黏著劑27的狀態。
又,在側框架23的後端及後框架25的先端被上下方向重疊的那些的連接位置作為被配置於下方的框架也就是下側框架的後框架25中,形成將缺口22c的下 方覆蓋的同樣的蓋部(31)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缺口22c,是在內窗板22的4處的角落部22b的至少1處具有即可。
在前述實施例中,內窗板22的角落部22b以外的任意處中的缺口也可以。即,不利用內窗板22的4分割構造的缺口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從例如1枚的鋼板切出的單獨構造的內窗板也可以。且,缺口,是位於內窗板的角落部也可以,位於角落部以外的任意處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由例如鋁合金等的輕金屬材所構成的內窗板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將唇緣部26e割愛的密封條26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窗板21,是由合成樹脂(例如半透過性的聚碳酸酯樹脂等)成形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黏著劑27,是可兼具作為密封劑的功能的話尿烷樹脂以外的合成樹脂製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車輛用窗板20,是被固定於車輛車頂10,不能將開口11開閉也可以。
10‧‧‧車輛車頂
11‧‧‧開口
12‧‧‧凸緣(內壁面)
20‧‧‧車輛用窗板
21‧‧‧窗板
21a‧‧‧外周緣部
22‧‧‧內窗板
22c‧‧‧缺口
23‧‧‧側框架
24‧‧‧前框架
26‧‧‧密封條
26a‧‧‧本體部
26b‧‧‧被挾持部
26c‧‧‧被覆部
26f‧‧‧支撐片
26g‧‧‧密封部
27‧‧‧黏著劑
27a‧‧‧膨出部

Claims (5)

  1. 一種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具備:將形成於車輛車頂的開口閉塞的窗板、及由沿著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被配置於該窗板的下方的金屬材所構成的內窗板、及設有沿著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被裝設於該窗板且被挾持在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及前述內窗板的外周緣部之間的被挾持部以及可與前述開口的內壁面彈性接觸的密封部之密封條、及在與前述被挾持部的先端接觸的狀態下將前述窗板的下面及前述內窗板的上面水密地接合的黏著劑,在前述內窗板中,在前述黏著劑接觸的前述被挾持部的先端的位置形成有缺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其中,前述缺口,是被配置於前述內窗板的角落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其中,前述內窗板,是由:被並設在車輛寬度方向的一對的側框架、及將前述兩側框架的前端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連接的前框架、及將前述兩側框架的後端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連接的後框架所構成, 前述缺口,是在前述兩側框架的各個、及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連接的4處的前述角落部形成於那些的先端之間的間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其中,前述兩側框架的各個、及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是在那些的連接位置被上下方向重疊,前述兩側框架、前述前框架及前述後框架之中,在前述連接位置中且在被配置於下方的框架也就是下側框架中,形成有將前述缺口的下方覆蓋的蓋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的汽車天窗的窗板構造,其中,在前述被挾持部中,設有在相面對於前述黏著劑的狀態下沿著前述窗板的外周緣部與該窗板的下面彈性地接觸的唇緣部。
TW103121244A 2013-07-24 2014-06-19 Window construction of car sunroof TWI513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3600A JP6171668B2 (ja) 2013-07-24 2013-07-24 サンルーフのパネル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886A TW201507886A (zh) 2015-03-01
TWI513606B true TWI513606B (zh) 2015-12-21

Family

ID=52489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1244A TWI513606B (zh) 2013-07-24 2014-06-19 Window construction of car sunroof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71668B2 (zh)
CN (1) CN204263900U (zh)
TW (1) TWI513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73519C (en) 2015-01-16 2023-09-26 Unilever Plc Cleaning liquid dispensing system
US10294009B2 (en) 2015-01-16 2019-05-21 Conopco, Inc. Cleaning liquid dispensing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6945U (en) * 2006-08-24 2007-03-01 E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vehicular skylight
TWM330215U (en) * 2007-10-19 2008-04-11 E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window frame
US20090205187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Ash Charles E Encapsulated window assembly with integral seal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game
CN201665145U (zh) * 2010-04-15 2010-12-08 十堰沃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密封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4108U (zh) * 1986-12-25 1988-07-06
JPH08216690A (ja) * 1995-02-17 1996-08-27 Honda Motor Co Ltd ガラスサンルーフパネル
JP3988470B2 (ja) * 2002-01-29 2007-10-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サンルーフ
JP2006147003A (ja) * 2004-11-17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015744A (ja) * 2008-07-02 2010-01-21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灯具
JP2012201331A (ja) * 2011-03-28 2012-10-22 Aisin Seiki Co Ltd サンルーフのパネル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6945U (en) * 2006-08-24 2007-03-01 E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vehicular skylight
TWM330215U (en) * 2007-10-19 2008-04-11 E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window frame
US20090205187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Ash Charles E Encapsulated window assembly with integral seal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game
CN201665145U (zh) * 2010-04-15 2010-12-08 十堰沃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密封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71668B2 (ja) 2017-08-02
CN204263900U (zh) 2015-04-15
TW201507886A (zh) 2015-03-01
JP2015024676A (ja)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82689B2 (ja) 自動車の屋根用カバーに対する密閉装置
JP2003054329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サイド部構造
US4418956A (en) Edge trim and weather seal assembly
US20110198882A1 (en) Vehicle door frame structure
US4508382A (en) Gutter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body
JP4858797B2 (ja) 車両の折畳みトップ
TWI513606B (zh) Window construction of car sunroof
WO2018008690A1 (ja) 車両の上部構造
JP4964563B2 (ja) 自動車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JP6111115B2 (ja) 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シール構造
JPH065958Y2 (ja) 車輌用ウィンドウ構造
CN210062642U (zh) 一种客车应急窗及其应用的密封胶条
JP2600442B2 (ja) ウインドウパネルの周縁部構造
JPH0436967Y2 (zh)
JPH065957Y2 (ja) 車輌用ウィンドウ構造
JPH0315368Y2 (zh)
JPS6126104Y2 (zh)
JPS60176818A (ja) 車両のシ−リングスクリ−ン取付構造
JPH0134602Y2 (zh)
JP4716187B2 (ja) 自動車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JPS6340325Y2 (zh)
JPH0348912Y2 (zh)
JPH0514890Y2 (zh)
JPH0541113Y2 (zh)
JPS6141621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