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9900B - 卡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09900B TWI509900B TW101103115A TW101103115A TWI509900B TW I509900 B TWI509900 B TW I509900B TW 101103115 A TW101103115 A TW 101103115A TW 101103115 A TW101103115 A TW 101103115A TW I509900 B TWI509900 B TW I50990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connector
- movable metal
- contact
- receiving spa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5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connectors capable of contacting cards of different formats, e.g. memory stick and SD card readers sharing at least one connector contact and the associated signal line, e.g. both using the same signal line for input or output of dat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2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being of the push-push kin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相關於卡連接器,尤其相關於可附接各種不同類型的卡的卡連接器。
在電子設備及資訊終端設備中,已知用於CPU(中央處理單元)或記憶體的積體電路卡(下文簡稱為「卡」)經常是經由卡連接器而被附接,以增進其設備的功能。另一方面,已出現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卡成為要被附接的卡,而這些卡就尺寸、形狀、或外部接觸點的配置而言有所不同。與所出現的這些廣泛不同的卡相關聯地,對於可供多種類型的卡被附接的卡連接器有需求。
成為此種卡連接器,舉例而言,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第JP-A-2006-172768號揭示包含分隔構件的卡連接器,其中分隔構件將由連接器本體及蓋件所形成的連接器殼體分成上下兩個區段。藉著此分隔構件,供第一卡插入的上方槽溝及供第二卡插入的下方槽溝形成於連接器殼體。於卡連接器,為了從卡連接器排出所附接的第一卡或第二卡,第一頂出機構及第二頂出機構被設置於各別的槽溝。
另外,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第JP-A-2004-206963號揭示一種卡連接器,其類似於JP-A-2006-172768包含將由連接器本體及蓋件所形成的連接器殼體分成上下兩個區段的分隔構件,其中保全數位(SD(secure digital))卡及記
憶卡Memory Stick Duo(註冊商標)可被選擇性地附接。此卡連接器的頂出機構包含卡壓靠件及突出部份,其中卡壓靠件位在殼體的上方階段且與SD卡的前端表面接合,而突出部份位在殼體的下方階段、從卡壓靠件的下方部份突出、且抵靠在Memory Stick Duo(註冊商標)卡的前端表面上。突出部份比卡壓靠件更向前(向卡插入槽溝側)突出,以在SD卡或Memory Stick Duo(註冊商標)卡已被附接於卡連接器內時,使SD卡及Memory Stick Duo卡二者的卡後端表面從卡連接器突出的量彼此相等。
在JP-A-2006-172768所揭示的卡連接器中,頂出機構係分別對於連接器殼體的上方及下方槽溝被設置。因此,連接器的高度增加,使得難以滿足與最近的減小電子裝置的尺寸相關聯的減小卡連接器的高度的需求。另外,此卡連接器增加零件的數目,因而造成製造成本的增加。
在JP-A-2004-206963所揭示的卡連接器中,頂出機構被統一。因此,零件數目減少且連接器的高度可被降低。然而,為防止抵靠在Memory Stick Duo(註冊商標)卡的前端表面上的突出部份與分隔板及殼體底部表面發生干擾,間隙形成在突出部份與分隔板之間以及在突出部份與殼體底部表面之間。因此,突出部份的高度變低,且因而只抵靠在卡的前端表面的一部份上,使得卡與突出部份之間的抵靠易於在卡被插入或排出時被釋放。如果卡與突出部份之間的抵靠被釋放,則卡的前端進入突出部份與分隔板之間或是突出部份與殼體底部表面之間的間隙內,使得會
有卡的正確插入或排出受阻礙或是卡及頂出機構受損的危險。
本發明舉例說明的各方面提供可克服上述不利點的卡連接器。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卡連接器,其中底座及蓋件形成具有卡插入槽溝的卡接納空間,且其中第一卡及第二卡的任一者被選擇性地接納於卡接納空間內,此卡連接器包含多個接觸件,其包含用於第一卡的多個第一接觸件、及用於第二卡的多個第二接觸件;分隔板,其被建構成將卡接納空間上下分隔,且被建構成當第一卡被插入時,於卡接納空間內被向下移動及當第一卡被排出時,於卡接納空間內被向上移動;及頂出機構,其被設置成可在卡連接器內於前後方向移動,其中頂出機構包含被建構成在卡連接器內於前後方向滑動的至少一頂出構件、被耦接於頂出構件且具有抵靠在第一卡的前端表面上的第一卡壓靠表面的卡接觸構件、及附接於卡接觸構件且具有抵靠在第二卡的前端表面上的第二卡壓靠表面的可移動金屬構件;第二卡壓靠表面被配置在第一卡壓靠表面的後方處;第二卡壓靠表面被建構成當第一卡被插入而使得該分隔板被向下移動時及當第一卡被排出而使得分隔板被向上移動時,在上方位置的第一位置與下方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被移動;且可移動金屬構件形成為當第二卡壓靠表面位於第一位置時覆蓋第一卡壓靠表面的至少一部份。
本發明的其他方面及有利點會從以下的敘述、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顯明。
以下參考圖式詳細敘述根據本發明的卡連接器的例示性實施例。
在以下的敘述中,術語「左」及「右」分別指的是圖1所示的座標系統中的+x方向及-x方向。術語「前」及「後」分別指的是圖1所示的+y方向及-y方向。術語「向上」及「向下」分別指的是圖1所示的+z方向及-z方向。
根據此實施例的卡連接器1係成為使得第一卡110及第二卡120可被附接,且兩個卡中的任一者可被選擇性地附接,其中第一卡110及第二卡120係為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的兩種類型的IC卡。
圖7為顯示例如為保全數位(SD)卡的第一卡110被翻轉倒置的狀態(下文被稱為「顛倒狀態」)的簡圖。第一卡110的水平截面概括地為矩形,且包含上方本體111及下方本體112。於下方本體112,形成有多個溝槽113,而每一個溝槽113向前及向下開口且具有在溝槽113的每一個的底部表面上的成為外部接觸點的墊片114。第一卡110具有上方本體111的寬度(W10)大於下方本體112的寬度(W11)的結構。因此,第一卡110所具有的形狀為其中第一卡的橫向相反兩側經由階梯部份115而形成為
階梯狀形狀。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卡110以顛倒狀態被附接於卡連接器1內,亦即以形成有墊片114的表面(後表面)朝上的狀態被附接。在圖7中,參考數字116為成為形成在卡的前角落部份處的缺口部份的傾斜表面,且參考數字117為卡的前端表面,其在第一卡110被正確地插入卡連接器1的卡接納空間內時成為第一卡110的前表面。另外,L10代表第一卡110於前後方向的長度,W12代表形成在卡的右側及左側的每一個階梯部份115的寬度,H10代表第一卡110的整體高度(厚度),且H11及H12分別代表上方本體111的高度及下方本體112的高度。
如圖8所示的第二卡120在長度、寬度、及高度上小於第一卡110,例如為Memory Stick Duo(註冊商標)卡。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卡120包含水平截面概括地為矩形的主體121。於主體121,形成有多個溝槽122,而每一個溝槽122向前及向下開口且具有在溝槽122的每一個的底部表面上的成為外部接觸點的墊片123。此實施例中的第二卡120具有L20的長度、W20的寬度、及H20的高度(厚度)。第二卡120的寬度小於第一卡110的上方本體111的寬度W10,並且也小於第一卡110的下方本體112的寬度W11。此實施例中的第二卡120係以形成有墊片123的表面(後表面)朝下的常態狀態(以從圖8所示的狀態翻轉的狀態)被附接於卡連接器1內。另外,在圖8中,參考數字124為成為形成在卡的前角落部份處的缺口部份的傾斜表面。參考數字125為回應傾斜表面124而向
前及向下開口的虛擬溝槽(dummy groove)。另外,參考數字127為卡的前端表面,其在第二卡120被正確地插入卡連接器1的卡接納空間內時成為第二卡120的前表面。另外,W21代表虛擬溝槽125的寬度,且W22代表虛擬溝槽125與卡的側表面之間的距離。L21代表虛擬溝槽125在於左右方向的中心側的深度(於前後方向的長度),且L22代表虛擬溝槽125在側表面之側的深度。H21代表虛擬溝槽125的深度(於上下方向的長度)。另外,H22代表第二卡120的前端表面127的直立部份的高度(於上下方向的長度)。
以下參考圖1敘述根據此實施例的卡連接器1的結構。卡連接器1概括地包含底座10、蓋件8(參考圖2至4B)、分隔板41、鎖定托架50、致動件60、多個接觸件80及90、及頂出機構20。此實施例中的卡連接器1可另外包含寫入保護開關70及卡辨識開關75。
蓋件8是藉著沖壓及彎曲薄金屬板件的壓製加工而形成。概括而言,蓋件8包含頂板8a及右及左側壁(未顯示),並且具有實質上倒U形的直立向截面。於蓋件的右及左側壁,形成有多個附接孔,而此多個附接孔與形成在以下會敘述的底座10的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上的多個突出部19接合以形成卡連接器1。亦即,藉著將蓋件8附接於底座10,蓋件8形成具有向後開口的卡插入槽溝5的IC卡接納空間。
底座10包含底壁11、前壁12、及右側壁13及左側
壁14,概括地為盒子形狀,且由電絕緣的塑膠形成。另外,包含第二接觸件90及上推彈簧49(參考圖2)的組件藉著插入模製(insert molding)而被埋設於底座10的底壁11內。
於前後方向延伸通過前壁12的多個通孔12a形成於底座10的前壁12的上方部份。相應於第一卡110的多個墊片114的多個第一接觸件80被分別壓入於通孔12a內。此多個第一接觸件80由前壁12如同懸臂般地支撐,使得第一接觸件80的接觸點81可被向上及向下移位。各接觸件80的接觸點81係形成為如同圓弧般地突出,且被支撐成使得圓弧狀的突出部份指向下。
成對的引導路徑形成於底座10的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使得具有不同寬度的兩種類型的卡110及120沿著成對的引導路徑被引導至卡接納空間內。在此實施例中,在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分別面向卡接納空間的側面上,形成有成對的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成對的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及成對的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及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的每一個均垂直於底壁11,並且形成為互相平行。兩個相鄰的引導路徑之間形成階梯。
形成於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的成對的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之間的寬度實質上相同於或稍微大於第一卡110的下方本體112的寬度W11。另外,成對的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之間的寬度實質上相同於或稍微大於第一卡110
的上方本體111的寬度W10。另外,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及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的高度的總和實質上相同於或稍微大於第一卡110的高度H10。處於顛倒狀態的第一卡110是藉著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及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而被引導及插入至卡接納空間內。成對的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之間的寬度實質上相同於或稍微大於第二卡120的寬度W20。另外,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的高度小於第二卡120的高度。因為第二卡120的高度大於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的高度,所以第二卡120是在其一部份突出在成對的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之間的狀態中藉著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而被引導及插入至卡接納空間內。如此,第一卡110的卡接納空間與第二卡120的卡接納空間互相重疊。因此,在一個卡被接納的情況中,另一個卡不能被接納,因而可防止卡的同時插入。另外,藉著使卡接納空間重疊,卡連接器1的高度可被減小。
成對的鎖定托架50被設置在底座10的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的後方部份處。成對的鎖定托架50被兩邊對稱地配置於分別形成在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的後側(亦即,在卡插入槽溝5之側)的後方接納溝槽13a及14a內,以成為彼此相對。
於底座10的底壁11的前方部份,多個第二接觸件90回應成為第二卡120的外部接觸點的多個墊片123而被互相平行地配置。此多個第二接觸件90由底壁11如同懸臂般地各別地支撐。在此實施例中,此多個第二接觸件90
的預定部份被插入模製於底壁11,但是並不限於此。
以下敘述成對的鎖定托架。成對的鎖定托架50具有相同形狀,因而此處只會敘述被配置於左側壁14的後方接納溝槽14a內的左側鎖定托架50。
鎖定托架50包含被配置在後方接納溝槽14a的卡接納空間側(內側)的彈性變形件51、及被配置在遠離卡接納空間之側(外側)的固定件53。彈性變形件51及固定件53互相平行,且在二者的後方部份處彼此連接,以成為具有實質上U形的水平截面。接觸部份52被設置於連接於固定件53的彈性變形件51的後側部份的附近,而此接觸部份52從在卡插入槽溝5的附近形成於左側壁14的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的開口部份(未顯示)突出至卡接納空間內。開口54形成在彈性變形件51的前方自由端部側,而稍後會敘述的致動件60的突出銷62(只有右側突出銷62被顯示在圖1中)與此開口54接合。明確地說,鎖定托架50是藉著沖壓薄金屬板件以獲得伸長狀板形本體且然後彎折所獲得的伸長狀板形本體的壓製加工而形成。在鎖定托架50中,其固定件53係被壓入及固定於左側壁14的後方接納溝槽14a內。後方接納溝槽14a形成為使得溝槽14a在從相應於彈性變形件51的開口54的溝槽14a的部份至分隔壁14b的區域內整體而言與卡接納空間連通。因此,成對的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成對的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及成對的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從卡插入槽溝5延伸至就在相應於彈性變形件51的開口54的溝槽
14a的部份的前方的位置。
前方接納溝槽13c經由分隔壁13b而形成在於底座10的右側壁13的後方接納溝槽13a的前方。均形成為部份地突出至卡接納空間內的寫入保護開關70及卡辨識開關75被配置在於右側壁13的前方接納溝槽13c內。
前方接納溝槽14c經由分隔壁14b而形成在於底座10的左側壁14的後方接納溝槽14a的前方。頂出機構20被配置於左側壁14的前方接納溝槽14c內,以輔助IC卡110及120的附接於卡接納空間內及卡110及120從卡接納空間的排出。
此實施例中的頂出機構20設置有傳統已知的推推式(push-push type)頂出機構。明確地說,此實施例中的頂出機構20概括地包含凸輪槓桿21、頂出構件24、壓縮螺旋彈簧29、及卡接觸構件25。
凸輪槓桿21作用成為凸輪從動件,此凸輪從動件的一個端部由分隔壁14b可擺動地支撐,而另一個端部被引導於形成於頂出構件24的凸輪溝槽23。如在圖6A中所詳細顯示的,心形凸輪22及凸輪溝槽23形成在頂出構件24的頂部表面上。頂出構件24被接納在形成於左側壁14的分隔壁14b的前方的前方接納溝槽14c內,以可在前方接納溝槽14c內於前後方向滑動地移動。壓縮螺旋彈簧29被配置在左側壁14的前方接納溝槽14c的前側,以將頂出構件24向後驅策。
以下參考圖5、6A、及6B詳細敘述本發明最主要特
徵的卡接觸構件25。在此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卡接觸構件25包含連接於頂出構件24的第一卡接觸構件26、第二卡接觸構件27、及可移動金屬構件30。第一及第二卡接觸構件26及27二者均形成為突出至卡接納空間內。
第一卡接觸構件26被連接於頂出構件24,且形成為從頂出構件24向右側方向突出,亦即突出至卡接納空間內。第一卡接觸構件26被配置在頂出構件24的上方。如圖6A及7所示,第一卡接觸構件26具有抵靠在形成在第一卡110上的缺口部份的傾斜表面116上的傾斜表面26a。如圖1及2所示,此實施例中的第一卡接觸構件26在卡未被插入時係被配置在稍後會敘述的分隔板41的上方。
如圖6A所示,第二卡接觸構件27經由連接部份28而被連接於頂出構件24的下方部份。另外,第二卡接觸構件27被配置在第一卡接觸構件26的右側下方部份。第二卡接觸構件27被設置成在卡未被插入時係被配置在分隔板41的下方以及前方,如圖1及2所示。更明確地說,從頂出構件24延伸至卡接納空間內的連接部份28包含形成為跨立在分隔板41的彈簧接收部份43上的水平部份。
第二卡接觸構件27包含主體27a及支撐本體27d。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主體27a的上表面實質上平行於底座10的底壁11的上表面,且水平地形成為位在與分隔板41的下表面實質上相同的平面中。另外,第二卡接觸構件27
的主體27a的下表面平行於構件27的上表面,且形成為可沿著底座10的底壁11的上表面於前後方向滑動。主體27a的高度(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的距離)被設定成為實質上相等於第二卡120的厚度H20。
構成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主體27a的前端表面27n形成為與底座10的底壁11成直角,且成為平行於底座10的前壁12。
構成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主體27a包含抵靠在形成在第一卡110上的缺口部份的傾斜表面116上的傾斜表面27c。傾斜表面27c進一步形成為位在與形成在第一卡接觸構件26上的傾斜表面26a相同的平面中。
主體27a另外包含抵靠在第一卡110的前端表面117上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第一卡壓靠表面27b相鄰於上述的傾斜表面27c地形成在傾斜表面27c的右側。第一卡壓靠表面27b係被設置於第二卡接觸構件27成為與底座10的底壁11成直角且成為平行於前壁12。當第一卡110抵靠在第一卡壓靠表面27b上時,第一卡壓靠表面27b作用成為用來抵抗壓縮彈簧29而移動頂出構件24的主要元件。
主體27a設置有相鄰於上述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地形成在第一卡壓靠表面27b的右側且向後突出的接收件27h。接收件27h包含滑動表面27i,而構成稍後會敘述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接觸部件35在滑動表面27i上與其接觸地滑動。滑動表面27i形成接收件27h的後端表面,
且形成為幾近平行於上述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滑動表面27i形成為被配置在第一卡壓靠表面27b後方一段距離處,其中該段距離係相等於從第一卡110與第二卡120之間的長度差(L10-L20)減去可移動金屬構件30(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接觸部件35)的厚度t所獲得的長度。藉著如此地形成滑動表面27i,甚至是在第一卡110或第二卡120已經被選擇性地附接於卡連接器1內的情況中,卡從卡連接器1向後突出的量也會在卡110與卡120二者之間成為幾近相同。從滑動表面27i的上方端部向前延伸的接收件27h的上表面實質上水平,且因而實質上平行於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下表面。接收件27h的上表面形成為使得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移動部件34可如稍後會敘述的抵靠在接收件27h上。從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主體27a的下表面至接收件27h的上表面的高度被設定成使得從蓋件8的頂板8a的下表面至接收件27h的上表面的距離成為實質上相同於或稍微大於將第一卡110的厚度H10加上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厚度t(移動部件34的厚度t)所獲得的長度。上至接收件27h的上表面的高度比主體27a的高度低,且因而可被設定成足夠地小於第二卡120的厚度H20。在此實施例中,於接續於接收件27h的水平上表面的前方位置,形成有移位空間27j,以供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接合部件37在此移位空間27j內上下移動。在空間27j上方,設置有止擋件27k,其防止可移動金屬構件30過量地向上移動。
構成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支撐本體27d為用來主要支撐可移動金屬構件30以使得可移動金屬構件30可彈性變形的構件。支撐本體27d包含前方部份27d1及後方部份27d2。支撐本體27d的前方部份27d1形成為在離開上述的接收件27h有些微的空間之下從主體27a的左側的後方下方側平行於接收件27h地向後突出,亦即從傾斜表面27c及第一卡壓靠表面27b的部份下方側平行於接收件27h地向後突出。
如圖6A所示,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沿著前方部份27d1的右側表面進一步向後延伸。後方部份27d2在寬度(於左右方向的長度)上比前方部份27d1小,且具有稍微小於形成於第二卡120的後表面的虛擬溝槽125的寬度W21的寬度。另外,從後方部份27d2的下表面的高度被設定成小於從虛擬溝槽125的深度H21減去稍後會敘述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支撐部件32的厚度t所獲得的長度。另外,從前方部份27d1的後端延伸的後方部份27d2的長度被設定成為實質上相等於第二卡120的虛擬溝槽125在側表面之側的深度L22。藉著如此地構成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當第二卡120已被插入時,後方部份27d2及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支撐部件32被接納在第二卡120的虛擬溝槽125內。包含前方部份27d1及後方部份27d2的支撐本體27d的下表面形成為與主體27a的下表面齊平,且形成為可與主體27a一起沿著底座10的底壁11的上表面於前後方向滑動。
於支撐本體27d的前方部份27d1,形成有C形溝槽27g,其係形成為在俯視圖中幾近C形且向上及向後開口。C形溝槽27g的底部表面是由實質上水平地延伸的水平表面27g1及從水平表面27g1向前升高的傾斜表面27g2形成。C形溝槽27g的較前方底部表面形成為沿著主體27a的傾斜表面27c及第一卡壓靠表面27b的水平表面27g3,其形成為於左右方向與主體27a的接收件27h的上表面對置。應瞭解如圖5、6A、及6B所示,形成於支撐本體27d的前方部份27d1的C形溝槽27g的形狀實質上相同於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形狀。
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包含具有壓入孔27f的後端表面27e,而構成稍後會敘述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固定部件31被壓入至此壓入孔27f內。後端表面27e形成為實質上平行於第一卡壓靠表面27b。壓入孔27f向後開口,且於前後方向以實質上相等於上述的固定部件31的長度的長度延伸至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內。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的上表面在後方側形成為從後端表面27e的上端水平地向前延伸的水平表面27d21,且在前方側形成為向前降低的傾斜表面27d22。形成在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處的傾斜表面27d22繼續至形成於支撐本體27d的前方部份27d1的實質上C形的溝槽27g的底部表面。
以下敘述構成根據本發明的卡接觸構件25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可移動金屬構件30所具有的功能為在選擇
性的卡附接之下,與第二卡接觸構件27合作地將所附接的卡選別(sorting)至供第一卡110抵靠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或供第二卡120抵靠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
如在圖6B中所詳細顯示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在俯視圖中實質上為C形,且包含固定部件31、支撐部件32、彈性變形部件33、移動部件34、及接觸部件35。可移動金屬構件30是藉著利用壓製加工來將具有厚度t的薄金屬板件沖壓成所想要的形狀及彎折沖壓所得的板件而形成。
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固定部件31具有形成在其右側表面及左側表面上且於前後方向水平地延伸的多個接合棘爪31a。支撐部件32在固定部件31的後端部份處以180度的角度被彎折,且平行於固定部件31及於向前方向水平地延伸。藉著如此地形成固定部件31及支撐部件32,固定部件31被壓入至壓入孔27f內,並且支撐部件32成為與形成在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處的水平表面27d21密切接觸。藉此,可移動金屬構件30被固定於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支撐本體27d。在此實施例中,因為形成在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處的傾斜表面27d22向前傾斜,所以支撐部件32的前方部份被配置成與支撐本體27d的上表面間隔開。另外,支撐部件32的寬度(於左右方向的長度)實質上相同於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的寬度,且因而稍微小於形成於第二卡120的後表面的虛擬溝槽125的寬度W21。
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彈性變形部件33形成於支撐部件32的前方。彈性變形部件33係經由從支撐部件32的前端對角線地向左前方水平地延伸的連接部份32a而被連接於支撐部件32,且由支撐部件32支撐。因為彈性變形部件33係回應形成在第二卡120的角落部份處的傾斜表面124而形成,所以彈性變形部件33可防止由於與第二卡120發生干擾所造成的彈性變形部件33的變形。彈性變形部件33包含從連接部份32a的前端向前升高的傾斜部份33a、及接續於傾斜部份33a且從傾斜部份33a的前端向前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部份33b。傾斜部份33a及水平部份33b是藉著在連接部份32a的前端處及在傾斜部份33a的前端處以所想要的角度被彎折而形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至少傾斜部份33a係形成為在圖2所示的卡尚未被插入的狀態之下會被配置在分隔板41的下方。傾斜部份33a及水平部份33b分別在有間隔之下被配置在構成形成於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支撐本體27d的前方部份27d1的C形溝槽27g的底部表面的水平表面27g1及傾斜表面27g2的上方(參考圖5)。藉著具有此種構成,彈性變形部件33在分隔板41向下移動時可在連接部份32a的前端的附近成為支撐點之下向下變形。
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移動部件34經由連接部份33c而形成於彈性變形部件33的前方成為於左右方向水平地延伸。如圖6B所示,移動部件34及彈性變形部件33形成為互相之間形成實質上直角的角度,且形成為在從後
側觀看時覆蓋形成在主體27a上的傾斜表面27c及第一卡壓靠表面27b(參考圖2及5)。移動部件34可藉著彈性變形部件33的變形而上下變形。移動部件34形成為在圖2所示的卡未被插入的狀態中會位在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主體27a與分隔板41之間,且在與分隔板41所在高度幾近相同的高度上。
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接觸部件35藉著被向下彎折以與移動部件34形成直角的角度而形成在移動部件34的前導端部部份(右側端部部份)的後側。藉此,配置成向後的接觸部件35的直立表面作用成為抵靠在第二卡120的前端表面127上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接觸部件35較佳地延伸至位在下方的接收件27h的滑動表面27i。接觸部件35可藉著彈性變形部件33的變形而與移動部件34一起上下移動。換句話說,當卡尚未被插入時或是當第二卡120已被插入時,因為可移動金屬構件30(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彈性變形部件33)並不變形,所以接觸部件35(亦即可移動金屬構件30)位於成為第一位置的上方位置。另一方面,當第一卡110已被插入時,可移動金屬構件30(其彈性變形部件33)被分隔板41向下壓,因而使接觸部件35(亦即可移動金屬構件30)位於成為第二位置的下方位置,其中移動部件34於此下方位置成為與接收件27h的上表面接觸。另外,接觸部件35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可在上方位置的第一位置與下方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接觸部件35位於第二位置時,接觸部件35
的下端部份會被定位成不會與底座10的底壁11發生干擾。在此實施例中,當第二卡120已被插入時,接觸部件35位於上方位置的第一位置,且因此第二卡120的前端表面127可抵靠在具有足夠尺寸(面積)的接觸部件35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上。藉此,第二卡120可確實地移動頂出構件24。另外,當第一卡110已被插入時,可移動金屬構件30(其移動部件34)向下移動至第二位置,且因此第一卡110可抵靠在具有足夠尺寸(面積)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上。藉此,第一卡110可確實地移動頂出構件24。從以上各點可知,形成在主體27a上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與形成在可移動金屬構件30上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在從後方側觀看時通常(亦即當卡未被插入時)並不於左右方向彼此對準,而是於上下方向彼此重疊。亦即,可移動金屬構件30形成為在第二卡壓靠表面35a位於第一位置時會覆蓋第一卡壓靠表面27b的至少一部份。
在此實施例中,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抬高防止部件36相鄰於接觸部件35的左側且形成在移動部件34的後側。抬高防止部件36形成比移動部件34稍微較高,且從移動部件34的後方水平地延伸。當第二卡120已被插入且第二卡120的卡前端表面127已抵靠在接觸部件35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上時,此抬高防止部件36會與第二卡120的上表面接觸,因而防止第二卡120的抬高。
在此實施例中,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接合部件37另外形成在移動部件34的前端部份(右側端部部份)
的前方側。接合部件37與設置於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主體27a的止擋件27k接合,以因而調節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向上移動。此實施例中的接合部件37是藉著被彎折以成為位於移動部件34的下方而形成,但是也可在與移動部件34所在高度相同的高度上水平地向前延伸。
以下敘述選別所附接的IC卡(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卡110或第二卡120)的分隔板41。概括而言,分隔板41在位於連接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的各別分隔壁13b及14b的線的前方的卡接納空間內上下移動,以因而容許具有不同尺寸的IC卡被選別及引導至卡接納空間中的上方區域及下方區域。當第一卡110被引導至分隔板41上時,分隔板41向下移動且同時將附接於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
分隔板41包含一對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一對驅動件44及45、及一對調節件46及47。
分隔板41為扁平狀,且在被組裝至卡連接器1內時被配置於如圖1所示的橫向於卡接納空間的第一位置。此時,分隔板41被配置成使得分隔板41的下方表面離開底壁11的高度成為幾乎相同於或稍微大於第二卡120的厚度H20。此實施例中的分隔板41被設置於被設置在其相反兩側的成對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所在高度的上方。此種構成容許小型卡120可藉由將分隔板41的相反兩側連接於成對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直立階梯部份而被引導。因此,分隔板41的寬度幾乎相同於小型卡120的
寬度W20。分隔板41形成為使得實質上矩形的前方缺口41a被形成於分隔板的適當形式,以甚至是在分隔板41上下移動的情況中也不會與第一及第二接觸件80及90以及頂出機構20發生干擾。
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被設置在分隔板41的橫向相反兩側,以在被組裝至卡連接器內時相應於被設置在底座10的底壁11上的成對的上推彈簧49及49(參考圖2)。因此,成對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被成對的上推彈簧49及49向上驅策,導致分隔板41通常是位於分隔板41被向上推的第一位置。在此實施例中,如上所述,成對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係形成在分隔板41所在高度的下方,且形成為使得左側的彈簧接收部份43位在卡接觸構件25的下方。分隔板41與被設置在分隔板41的橫向相反兩側的成對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結合長度(亦即其結合寬度)被設定成為幾乎相等於第一卡110的寬度。
在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每一個的外側,直立引導件(在圖1中,只有形成在彈簧接收部份43上的直立引導件43a被顯示)被設置成為與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每一個正交。直立引導件43a被設置在於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每一個的前後方向的適當位置處。直立引導件43a沿著底座10的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的每一個的內側壁面(其面向卡接納空間)移動,以因而引導分隔板41的向上及
向下移動。藉著適當地設定直立引導件的高度,直立引導件43a可與稍後會敘述的成對的調節件46及47一起調節分隔板41的向上移動。亦即,直立引導件43a及成對的調節件46及47調節分隔板41的向上移動,以使得分隔板41不會移動至位在與第二卡120的厚度H20相同高度上的第一位置的上方。
在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後端部份處,成對的驅動件44及45被設置成從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各別後端部份向後延伸。成對的驅動件44及45從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後端部份延伸一預定長度,以容許在稍後會敘述的致動件60旋轉時可與致動件60接合。在致動件60的旋轉之下,成對的驅動件44及45與形成於致動件60的一對接合凹入部份(未顯示)接合。然後,藉著致動件60的進一步旋轉,成對的驅動件44及45會抵抗上推彈簧49及49的驅策力而被向下推動。藉此,分隔板41會傾斜成向後降低,且因此當第一卡110到達分隔板41的後端時,第一卡110可被引導至分隔板41上。然後,第一卡110也會藉著直立引導件43a而被引導至卡接納空間內,並且因而使被第一卡110向下推的分隔板41移動至平行於底壁11的第二位置。
在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前端部份處,成對的調節件46及47被設置成從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的各別前端部份向上延伸。成對的調節件46
及47被彎折成為與成對的伸長狀的彈簧接收部份42及43正交。成對的調節件46及47藉著例如沿著前壁12的內側壁面(其面向卡接納空間)移動而在調節分隔板41的向上移動的同時引導分隔板41的向上及向下移動。
以下敘述致動件60,其抑制第一卡110以外的其他卡的插入,並且在第一卡110被插入卡連接器內時使上述的分隔板41傾斜,以因而將第一卡110引導至卡接納空間內的預定位置。
致動件60包含快門61、一對突出銷62(在圖1中,只有右側的突出銷62被顯示)、一對腿部65(在圖1中,只有左側腿部65被顯示)、及一對旋轉軸部(未顯示)。致動件60被配置成橫越卡接納空間,以可在卡接納空間內旋轉。另外,致動件60包含由快門61與成對的腿部65形成且具有實質上矩形的直立截面的通道開口。第二卡120可通過此通道開口。
快門61被配置成為當IC卡如圖1所示尚未被附接於卡連接器內時係正交於卡插入方向延伸而橫向地橫越卡接納空間,因而覆蓋卡接納空間的上方部份。在快門61的橫向相反兩側,成對的突出銷62形成為突出至相應的右側及左側後方接納溝槽13a及14a內。當IC卡如圖1所示尚未被附接於卡連接器內時,成對的突出銷62如上所述與於成對的鎖定托架50的相應開口54接合。
在快門61的橫向相反兩側且在成對的突出銷62的內側,成對的腿部65被設置成為面向下。藉由快門61及成
對的腿部65,形成具有實質上矩形的直立截面的通道開口(參考圖1)。通道開口的直立截面的形狀被設定成為幾乎與第二卡120的直立截面的形狀一樣大,或是稍微大於第二卡120的直立截面的形狀。亦即,成對的腿部65之間的距離相同於第二卡120的寬度W20,且因而實質上相同於成對的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之間的距離。接合凹入部份(未顯示)分別形成在成對的腿部65的前表面側。當致動件60旋轉時,成對的接合凹入部份會與分隔板41的驅動件44及45接合、將成對的驅動件44及45向下推、且因此而使分隔板41的後端部份被向下推。
在成對的腿部65的下方端部處,成對的旋轉軸部(未顯示)分別形成為從下方端部突出至橫向外側。成對的旋轉軸部分別被配置於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的後方接納溝槽13a及14a內、橫越後方接納溝槽13a及14a的底部部份、且由右側壁13及左側壁14可旋轉地支撐。扭力螺旋彈簧(未顯示)捲繞成對的旋轉軸部中的一個或兩者。扭力螺旋彈簧將致動件60的快門61驅策至如圖1所示的豎立位置,亦即驅策至快門61關閉卡接納空間的第一位置。
致動件60通常如圖1所示位於其快門61部份地關閉卡接納空間的第一位置。如稍後會敘述的,當第一卡110已被插入至卡連接器內時,致動件60脫離鎖定托架50,且被置入可繞旋轉軸部旋轉的狀態。當第一卡110被進一步插入時,快門61抵靠在第一卡110上,因而使致動件
60在被旋轉的同時被向前向下推,且旋轉地移動至快門61打開卡接納空間的第二位置。另外,在第二卡120已被插入至卡連接器內時,第二卡120會在致動件60不旋轉之下通過形成於致動件60的通道開口。
根據本發明的卡連接器1具有上述的構成。以下會詳細敘述將IC卡選擇性地附接於根據本發明的卡連接器1內的操作。首先,會敘述將第一卡110附接於根據本發明的卡連接器1內的操作。
如圖1及2所示,當第一卡110未附接於卡連接器內時,卡連接器1的鎖定托架50、致動件60、及分隔板41全部都位於各別的第一位置。明確地說,鎖定托架50位於鎖定托架50的成對的接觸部份52靠攏的第一位置,並且致動件60位於致動件60的快門61部份地關閉卡接納空間的第一位置。此時,成對的鎖定托架50的成對的開口54與致動件60的成對的突出銷62接合。另外,分隔板41位於分隔板41實質上平行於底座10的底壁11且分隔板41離開底壁11的高度幾乎相同於第二卡120的厚度的第一位置。另外,關於可移動金屬構件30,其移動部件34及接觸部件35位於成為第一位置的上方位置。
第一卡110即將以上面形成有墊片114的表面朝上的顛倒狀態從卡插入槽溝5被插入至卡連接器內。亦即,第一卡110即將從卡插入槽溝5被插入成使得第一卡110的寬上方本體111沿著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移動,而第一卡110的窄下方本體112沿著上方階段引導路徑15移動
。
當第一卡110被向前插入時,寬上方本體111會經由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的開口(未顯示)而與突出至卡接納空間內的成對的鎖定托架50的成對的接觸部份52接觸。此接觸使成對的接觸部份52同時從卡接納空間撤退。亦即,成對的接觸部份52移動至第二位置。藉此,成對的鎖定托架50的成對的彈性變形件51被打開(移動至第二位置),且同時成對的彈性變形件51的成對的開口54脫離致動件60的成對的突出銷62。因此,致動件60被置入於可旋轉狀態。
當第一卡110從此狀態被進一步插入而向前移動時,第一卡110的前端會抵靠在致動件60的快門61上。此時,如上所述,致動件60處於可旋轉狀態之下。因此,隨著第一卡110的向前移動,致動件60在抵抗扭力螺旋彈簧的驅策力之下旋轉而被向前向下推。在致動件60的旋轉期間,被設置於致動件60的成對的腿部65的接合凹入部份(未顯示)會與分隔板41的成對的橫向驅動件44及45接合。
當第一卡110被進一步插入時,致動件60旋轉至致動件60完全倒下的第二位置,且卡接納空間的上方部份被打開,使得第一卡110可通過上方部份。藉此,第一卡110向前移動越過致動件60的快門61。
此時,致動件60到達第二位置的旋轉會使成對的驅動件44及45被充分地向下推而使分隔板41傾斜。亦即
,分隔板41的後端部份被向下推。因此,第一卡110的前端處於其可前進至分隔板41的後端部份上的狀態中。
當第一卡110從此狀態被進一步插入時,隨著第一卡110的向前移動,分隔板41被向下推至分隔板41成為平行於底座10的底壁11的上表面的位置,亦即被向下推至第二位置。藉著分隔板41的此種被向下推,配置在分隔板41的下方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彈性變形部件33變形,並且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移動部件34及接觸部件35向下移動。可移動金屬構件30向下移動至移動部件34抵靠在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接收件27h的上表面上的第二位置。因此,如圖3A所示,第一卡110的卡前端表面117可抵靠在構成頂出機構20的卡接觸構件25的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第一卡壓靠表面27b上。此時,成為第一卡110的缺口部份的傾斜表面116抵靠在第一卡接觸構件26的傾斜表面26a及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傾斜表面27c上。藉此,第一卡110在抵抗頂出機構20的壓縮螺旋彈簧29的驅策力之下被進一步向前推入,且如圖3B所示被推入直到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前端表面27n到達底座10的前壁12。
在圖3B所示的狀態中,當推入第一卡110的力被移去時,第一卡110會在第一卡110已經由於推推式頂出機構20的作用而被稍微向後推的狀態中被固持在卡連接器1的卡接納空間內。此時,第一卡110的多個墊片114可分別與相應的多個第一接觸件80接觸。
如上所述,第一卡110在抵抗經由分隔板41而位在卡110與底壁11之間的成對的上推彈簧49的驅策力之下將位於卡接納空間內的分隔板41向下推至第二位置。換句話說,分隔板41會與第一卡110的上方本體111的表面接觸、會位於平行於底壁11的第二位置、且會將第一卡110向上推。因此,第一卡110的多個墊片114可分別以適當的接觸壓力與相應的多個第一接觸件80電接觸。當第一卡110已被附接於卡連接器1的卡接納空間內時,第一卡110的上方本體111的表面可能會與用於第二卡120的多個第二接觸件90接觸。此構成並不影響第一卡110,因為沒有任何墊片形成在第一卡110的上方本體111的表面上,並且因為上方本體111的表面並不導電。相反的,上方本體111的表面與多個第二接觸件90之間的接觸增加第一卡110與第一接觸件80之間的接觸壓力。因此,這些接觸件的排斥力可被利用。
甚至是在超過假設範圍的具有與第一卡110的上方本體111的寬度相同的寬度的IC卡已被插入至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的情況中,因為IC卡抵靠在第一卡接觸構件26的傾斜表面26a及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傾斜表面27c上,所以IC卡的向前移動至預定位置被制止。另外,即使是第一卡110要後側向前地被插入至卡連接器內,第一卡的插入也會由於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而被制止。
當第一卡110要從卡連接器1被卸除時,位於從圖3B的狀態稍微後退的位置的第一卡110被再次地推入至
圖3B的狀態。隨後,在圖3B的狀態中,推入第一卡110的力被釋放。藉此,第一卡110藉著頂出機構20的作用而從卡連接器1被排出。可移動金屬構件30、分隔板41、鎖定托架50、及致動件60全部都返回至各別的第一位置。
以下參考圖4A及4B敘述將第二卡120附接於根據本發明的卡連接器1內的操作。
第二卡120即將在上面形成有墊片123的第二卡120的表面朝下的常態狀態中沿著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從卡插入槽溝5被插入至卡連接器1內。因為第二卡120的插入是沿著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被引導,所以第二卡120不會與鎖定托架50接觸。因此,致動件60仍然位於第一位置。然而,因為第二卡120可通過被設置於致動件60的通道開口,所以第二卡120可在不與致動件60發生干擾之下在卡接納空間內向前移動。另外,因為分隔板41也位於第一位置,而此第一位置所在的高度大於第二卡120的厚度H20,所以第二卡120可被插入至位於分隔板41下方的卡接納空間內。
當第二卡120在分隔板41下方的空間內進一步向前移動時,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支撐本體27d的後方部份27d2及被固定於後方部份27d2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支撐部件32被接納至設置於第二卡120的虛擬溝槽125內。但是,如上所述,構成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彈性變形部件33形成為與成為設置於第二卡120的缺口部份的傾
斜表面124合作而不會與第二卡120接觸。藉此,因為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彈性變形部件33不變形,所以第二卡120的卡前端表面127可如圖4A所示抵靠在位於上方位置的第一位置的可移動金屬構件30的第二卡壓靠表面35a上。
因為第二卡120的後續附接操作與第一卡110的操作相同,所以後續操作的敘述會被省略。另外,類似於在第一卡110的情況中,當第二卡120已經被附接於卡連接器內時,第二卡120的上表面(未形成有任何墊片的表面)可能會與用於第一卡110的多個第一接觸件80接觸。
即使是第二卡120錯誤地沿著中間階段引導路徑16被插入,第二卡120的小寬度也會排除成對的鎖定托架50的成對的接觸部份52被同時移動至第二位置的可能性。因此,致動件60不會被置入可旋轉狀態,使得第二卡120可被制止而不會被向前插入超過致動件60的快門61。此防止第二卡120、卡連接器1、及經由卡連接器1而連接的另外的電子裝置受損。另外,在第二卡120已被後側向前地插入至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內的情況中,第二卡120的後端表面會抵靠在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支撐本體27d的後端表面27e上,因而可防止第二卡120的向前移動至預定位置。或者,在超過假設範圍的具有與第二卡120的寬度相同的寬度的卡已被插入至下方階段引導路徑17內的情況中,超過假設範圍的卡的前端表面也會抵靠在第二卡接觸構件27的支撐本體27d的後端表面27e上,因而
防止卡的向前移動至預定位置。
在此實施例中,卡連接器1係形成為使得第一卡110以顛倒狀態被附接,而第二卡120以常態狀態被附接。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熟習此項技術者也可能將卡連接器形成為使得第一卡110及第二卡120二者均是以常態狀態被附接。在此情況中,構成卡接觸構件25的第一卡接觸構件26及形成在第二卡接觸構件27上的傾斜表面27c被省略。
雖然已經參考本發明的某些例示性實施例來顯示及敘述本發明的概念,但是熟習此項技術者會瞭解在不離開由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下,可實施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不同的改變。
1‧‧‧卡連接器
5‧‧‧卡插入槽溝
8‧‧‧蓋件
8a‧‧‧頂板
10‧‧‧底座
11‧‧‧底壁
12‧‧‧前壁
12a‧‧‧通孔
13‧‧‧右側壁
13a‧‧‧後方接納溝槽
13b‧‧‧分隔壁
13c‧‧‧前方接納溝槽
14‧‧‧左側壁
14a‧‧‧後方接納溝槽
14b‧‧‧分隔壁
14c‧‧‧前方接納溝槽
15‧‧‧上方階段引導路徑
16‧‧‧中間階段引導路徑
17‧‧‧下方階段引導路徑
19‧‧‧突出部
20‧‧‧頂出機構
21‧‧‧凸輪槓桿
22‧‧‧心形凸輪
23‧‧‧凸輪溝槽
24‧‧‧頂出構件
25‧‧‧卡接觸構件
26‧‧‧第一卡接觸構件
26a‧‧‧傾斜表面
27‧‧‧第二卡接觸構件
27a‧‧‧主體
27b‧‧‧第一卡壓靠表面
27c‧‧‧傾斜表面
27d‧‧‧支撐本體
27d1‧‧‧前方部份
27d2‧‧‧後方部份
27d21‧‧‧水平表面
27d22‧‧‧傾斜表面
27e‧‧‧後端表面
27f‧‧‧壓入孔
27g‧‧‧C形溝槽
27g1‧‧‧水平表面
27g2‧‧‧傾斜表面
27g3‧‧‧水平表面
27h‧‧‧接收件
27i‧‧‧滑動表面
27j‧‧‧移位空間
27k‧‧‧止擋件
27n‧‧‧前端表面
28,32a‧‧‧連接部份
29‧‧‧壓縮螺旋彈簧
30‧‧‧可移動金屬構件
31‧‧‧固定部件
31a‧‧‧接合棘爪
32‧‧‧支撐部件
33‧‧‧彈性變形部件
33a‧‧‧傾斜部份
33b‧‧‧水平部份
33c‧‧‧連接部份
34‧‧‧移動部件
35‧‧‧接觸部件
35a‧‧‧第二卡壓靠表面
36‧‧‧抬高防止部件
37‧‧‧接合部件
41‧‧‧分隔板
41a‧‧‧前方缺口
42,43‧‧‧彈簧接收部份
43a‧‧‧直立引導件
44,45‧‧‧驅動件
46,47‧‧‧調節件
49‧‧‧上推彈簧
50‧‧‧鎖定托架
51‧‧‧彈性變形件
52‧‧‧接觸部份
53‧‧‧固定件
54‧‧‧開口
60‧‧‧致動件
61‧‧‧快門
62‧‧‧突出銷
65‧‧‧腿部
70‧‧‧寫入保護開關
75‧‧‧卡辨識開關
80‧‧‧第一接觸件
81‧‧‧接觸點
90‧‧‧第二接觸件
110‧‧‧第一卡
111‧‧‧上方本體
112‧‧‧下方本體
113‧‧‧溝槽
114‧‧‧墊片
115‧‧‧階梯部份
116‧‧‧傾斜表面
117‧‧‧卡前端表面
120‧‧‧第二卡
121‧‧‧主體
122‧‧‧溝槽
123‧‧‧墊片
124‧‧‧傾斜表面
125‧‧‧虛擬溝槽
127‧‧‧卡前端表面
H10‧‧‧高度(厚度)
H11,H12‧‧‧高度
H20‧‧‧高度(厚度)
H21‧‧‧深度
H22‧‧‧高度
L10,L20‧‧‧長度
L21,L22‧‧‧深度
t‧‧‧厚度
W10,W11,W12,W20,W21‧‧‧寬度
W22‧‧‧距離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處於蓋件被拆卸的狀態中的卡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為沿圖1中的線II-II所取的卡連接器的主要部份剖面圖。
圖3A及3B為顯示第一卡被附接於圖1中的卡連接器內的剖面圖,其中圖3A顯示第一卡的前表面已來到與卡壓靠件接觸的瞬間狀態,而圖3B顯示第一卡已經被附接於預定位置的狀態。
圖4A及4B為顯示第二卡被附接於圖1中的卡連接器內的剖面圖,其中圖4A顯示第二卡的前表面已來到與可
移動金屬構件的卡壓靠部件接觸的瞬間狀態,而圖4B顯示第二卡已經被附接於預定位置的狀態。
圖5為圖1中的卡連接器的頂出機構的主要部份放大立體圖。
圖6A及6B為圖5中的頂出機構的分解圖,其中圖6A為頂出構件的主要部份放大立體圖,而圖6B為可移動金屬構件的放大立體圖。
圖7為用於圖1的卡連接器的第一卡的立體圖。
圖8為用於圖1的卡連接器的第二卡的立體圖。
20‧‧‧頂出機構
22‧‧‧心形凸輪
23‧‧‧凸輪溝槽
24‧‧‧頂出構件
25‧‧‧卡接觸構件
26‧‧‧第一卡接觸構件
26a‧‧‧傾斜表面
27‧‧‧第二卡接觸構件
27a‧‧‧主體
27b‧‧‧第一卡壓靠表面
27c‧‧‧傾斜表面
27d‧‧‧支撐本體
27e‧‧‧後端表面
27f‧‧‧壓入孔
27g‧‧‧C形溝槽
27h‧‧‧接收件
27j‧‧‧移位空間
27k‧‧‧止擋件
28‧‧‧連接部份
30‧‧‧可移動金屬構件
32‧‧‧支撐部件
32a‧‧‧連接部份
33‧‧‧彈性變形部件
33c‧‧‧連接部份
34‧‧‧移動部件
35‧‧‧接觸部件
35a‧‧‧第二卡壓靠表面
36‧‧‧抬高防止部件
37‧‧‧接合部件
Claims (5)
- 一種卡連接器,其中底座及蓋件形成具有卡插入槽溝的卡接納空間,且其中第一卡及第二卡的任一者被選擇性地接納於該卡接納空間內,該卡連接器包含:多個接觸件,其包含用於該第一卡的多個第一接觸件、及用於該第二卡的多個第二接觸件;分隔板,其被建構成將該卡接納空間上下分隔,且被建構成回應該第一卡的插入而於該卡接納空間內被向下移動,且回應該第一卡的排出而於該卡接納空間內被向上移動;及頂出機構,其被設置成可在該卡連接器內於前後方向移動,其中:該頂出機構包含被建構成在該卡連接器內於前後方向滑動的至少一頂出構件、被耦接於該頂出構件且具有抵靠在該第一卡的前端表面上的第一卡壓靠表面的卡接觸構件、及附接於該卡接觸構件且具有抵靠在該第二卡的前端表面上的第二卡壓靠表面的可移動金屬構件;該第二卡壓靠表面被配置在該第一卡壓靠表面的後方處;該第二卡壓靠表面被建構成回應由該第一卡的插入所造成的該分隔板的向下移動及由該第一卡的排出所造成的該分隔板的向上移動而在上方位置的第一位置與下方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被移動;且該可移動金屬構件形成為當該第二卡壓靠表面位於該 第一位置時覆蓋該第一卡壓靠表面的至少一部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連接器,其中與該第一卡相比,該第二卡較短、較窄、且較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連接器,其中該卡接觸構件包含:主體,而該第一卡壓靠表面形成在該主體上;及支撐本體,其被建構成從該主體向後延伸,且被建構成將該可移動金屬構件固定地支撐在該支撐本體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卡連接器,其中該卡接觸構件的該主體上形成有具有滑動表面的接收件,該可移動金屬構件包含:固定部件及支撐部件,其被建構成將該可移動金屬構件固定及支撐在該支撐本體上;彈性變形部件,其由該支撐部件以可彈性變形的方式支撐;移動部件,其被連接於該彈性變形部件,且形成為在從後側觀看時與該彈性變形部件一起覆蓋形成在該主體上的該第一卡壓靠表面的至少一部份;及接觸部件,其被設置在該移動部件的後方處,且被建構成在該接收件的該滑動表面上滑動,且該第二卡壓靠表面係形成在該可移動金屬構件的該接觸部件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卡連接器,其中該第二卡形成有至少向前及向下開口的虛擬溝槽,且 該卡接觸構件的該支撐本體的一部份及該可移動金屬構件的該支撐部件形成為要被接納於該第二卡的該虛擬溝槽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38426A JP5578109B2 (ja) | 2011-02-24 | 2011-02-24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9007A TW201249007A (en) | 2012-12-01 |
TWI509900B true TWI509900B (zh) | 2015-11-21 |
Family
ID=4669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03115A TWI509900B (zh) | 2011-02-24 | 2012-01-31 | 卡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96490B2 (zh) |
JP (1) | JP5578109B2 (zh) |
CN (1) | CN102651527B (zh) |
TW (1) | TWI5099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05168A1 (en) * | 2011-06-29 | 2013-01-03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JP5749589B2 (ja) * | 2011-07-06 | 2015-07-15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JP5952162B2 (ja) * | 2012-10-24 | 2016-07-13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US9308020B2 (en) | 2013-03-14 | 2016-04-12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Tri-fluted vascular access needle |
TW201526397A (zh) * | 2013-12-24 | 2015-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複合電子卡連接器 |
CN104795651B (zh) * | 2014-01-22 | 2017-10-1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CN106299806B (zh) * | 2015-06-01 | 2018-10-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JP1553879S (zh) * | 2015-11-03 | 2016-07-11 | ||
JP1553611S (zh) * | 2015-11-03 | 2016-07-11 | ||
JP1552812S (zh) * | 2015-11-03 | 2016-06-27 | ||
JP1552813S (zh) * | 2015-11-04 | 2016-06-27 | ||
JP1552814S (zh) * | 2015-11-04 | 2016-06-27 | ||
JP1552815S (zh) * | 2015-11-06 | 2016-06-27 | ||
CN106848653A (zh) * | 2016-12-28 | 2017-06-13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卡座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6770A1 (en) * | 2000-02-08 | 2001-11-01 | Masaaki Saito | Card connector |
JP2004213989A (ja) * | 2002-12-27 | 2004-07-29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TWI335107B (zh) * | 2006-09-13 | 2010-12-2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3001A (en) * | 1996-07-26 | 1997-07-01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Memory card connector |
FR2783622B1 (fr) * | 1998-09-22 | 2000-10-27 |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le raccordement simultane de deux cartes a memoire electronique |
JP3999652B2 (ja) * | 2002-12-24 | 2007-10-31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4204523B2 (ja) * | 2004-07-16 | 2009-01-07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4098302B2 (ja) * | 2004-12-13 | 2008-06-11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TWM275558U (en) * | 2004-12-17 | 2005-09-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EP1693776A1 (en) * | 2005-02-22 | 2006-08-23 | WEM Technology Inc. | Pin system for 5-in-1 connector for memory cards |
US7121894B2 (en) * | 2005-02-23 | 2006-10-17 | P-Two Industries Inc. | Card connector |
US7083441B1 (en) * | 2005-03-21 | 2006-08-01 | Super Link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fake card |
JP4778373B2 (ja) * | 2006-07-12 | 2011-09-21 | Smk株式会社 |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TWM315438U (en) * | 2006-10-30 | 2007-07-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Stacke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JP2008243461A (ja) * | 2007-03-26 | 2008-10-09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CN201054419Y (zh) * | 2007-05-07 | 2008-04-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US7862381B2 (en) * | 2008-09-26 | 2011-01-04 | Sandisk Corporation | Connector block feature |
JP4658202B2 (ja) * | 2009-01-15 | 2011-03-23 | Smk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ロック装置 |
CN101834363B (zh) * | 2009-03-13 | 2012-06-27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仅供单卡插入及防误插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 |
CN101847794B (zh) * | 2009-03-26 | 2013-01-09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卡片连接器 |
JP4741018B2 (ja) * | 2009-07-02 | 2011-08-03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5030005B2 (ja) * | 2010-08-20 | 2012-09-19 | Smk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2011
- 2011-02-24 JP JP2011038426A patent/JP55781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1-30 US US13/361,767 patent/US849649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1-31 TW TW101103115A patent/TWI50990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1-31 CN CN201210031607.7A patent/CN1026515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6770A1 (en) * | 2000-02-08 | 2001-11-01 | Masaaki Saito | Card connector |
JP2004213989A (ja) * | 2002-12-27 | 2004-07-29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TWI335107B (zh) * | 2006-09-13 | 2010-12-2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51527A (zh) | 2012-08-29 |
TW201249007A (en) | 2012-12-01 |
JP5578109B2 (ja) | 2014-08-27 |
US8496490B2 (en) | 2013-07-30 |
US20120220145A1 (en) | 2012-08-30 |
JP2012174644A (ja) | 2012-09-10 |
CN102651527B (zh) | 201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09900B (zh) | 卡連接器 | |
TWI383543B (zh) | 卡連接器 | |
US7717724B2 (en) | Connector card housing with a slider restraining protrusion | |
JP5047036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4385047B2 (ja) | コンタクトとそれを備えるカードアダプタ及びカードコネクタ | |
EP1605393B1 (en) | Card connector | |
US7909628B2 (en) | Card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spring member | |
US7744391B2 (en) | Memory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liding structure to reduce friction | |
US20110003496A1 (en) | Card connector with switch element | |
KR101444041B1 (ko) | 카드 커넥터 | |
US20110250772A1 (en) | Small sized stacked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or facilitating ejection of a sim card | |
JP2001351739A (ja) | 雌端子金具 | |
JP5501316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6471048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4023389B2 (ja) |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 |
JP2012142130A (ja) | コネクタ | |
JP5605322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3775362B2 (ja) |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 |
KR101012911B1 (ko) |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 |
JP4469803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3186809U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3945432B2 (ja) |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 |
JP2013089552A (ja) | 金属製イジェクト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4371155B2 (ja) |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 |
KR20100032297A (ko) | 커넥터 및 검출 스위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