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7144B - Rope head member - Google Patents

Rope head memb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7144B
TWI507144B TW099129489A TW99129489A TWI507144B TW I507144 B TWI507144 B TW I507144B TW 099129489 A TW099129489 A TW 099129489A TW 99129489 A TW99129489 A TW 99129489A TW I507144 B TWI507144 B TW I5071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end portion
plug
socke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9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2312A (en
Inventor
Hitoshi Kaneko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32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2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7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71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1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forming the cable by moving a part of the faste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ckle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Description

繩索頭構件
本發明係關於繩索頭構件,係關於作為繩索頭止擋件,以單體裝設於繩索端部,或作為帶扣的插座或插頭裝設於繩索端部之零件。
以往,繩索頭止擋件係除了繩狀的構件(繩索)的端部處理,即繩索端部的保護、綻開防止等之功能,亦被利用於確保被覆切斷痕跡之達到的外觀性。在這種的繩索頭止擋件,主要是利用合成樹脂製的繩索頭構件。
在繩索頭構件,為了裝設於繩索端部,而利用機械性夾持繩索端部之構造、或將棘狀或齒狀的部分刺到繩索端部這樣的構造(專利文獻1等)。
帶扣係以一對的插頭及插座所構成,在將繩狀的構件(繩索)或帶狀的構件(皮帶)的端部彼此連接之情況,或將繩索、皮帶等連接於其他零件之情況時使用。
其中,在裝設於皮帶的端部之情況,除了利用夾持皮帶之構造外,亦多數利用捲繞於形成在插頭或插座的複數個桿後加以固定之構造。
另外,在使用於項鍊等的繩索端部彼此連接之帶扣,利用與前述繩索頭構件相同之構造,這種的帶扣係能夠將作為帶扣之結合構造附加於繩索頭止擋件者來加以使用。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3151413號公報
作為裝設有前述繩索頭構件之繩索,具有將纖維進行編織所形成之繩狀物(編織繩)、或將彈性體材料細長地成形之矽繩(成形繩)等。
其中,若為編織繩之類,藉由刺入形成於繩索頭構件之棘狀或齒狀的部分,能夠使棘狀或齒狀的部分咬入到纖維而進行確實的卡止。
但,在矽繩等的彈性體材料製的情況,會有棘狀或齒狀的部分不易咬入,即使作為壓迫狀態可暫時地卡止,有當張力施加於繩索時直徑減少而造成脫落之虞(線脫落)外,還有當刺入棘狀或齒狀的部分時造成斷裂之虞(線斷裂)的情況產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即使對成形繩也不易產生線脫落、線斷裂等產生之繩索頭構件。
本發明之繩索頭構件,係為將繩索端部予以收容並保持之繩索頭構件,其特徵為,具有:隔著前述繩索端部而相對向配置之第1構件及第2構件;在隔著前述繩索端部而相對向的狀態下,將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予以固定之鎖定機構;自前述第1構件起立,而插通於形成在前述繩索端部的貫通孔之插通部;以及形成於前述第2構件,用來保持前述插通部的前端之保持部。
在此,作為第1構件及第2構件,分別能夠利用合成樹脂材料的成形品,若為後述之鉸鏈連結者,則可將第1構件及第2構件予以一體成形。
作為自第1構件起立之保持部,能夠利用圓柱狀、角柱狀、具寬度的板狀等、任意的柱狀或壁狀的突起形狀。為了避免繩索損傷,期望將保持部的角部的稜線予以圓化。
作為形成於第2構件之保持部,期望能夠保持插通部的前端並限制繩索連續方向的移動,能夠利用繩索的寬度方向或徑方向等,與繩索的連續方向交叉之方向的階差等(後述)。
作為繩索,能夠利用成形繩。作為繩索,不限於成形繩,亦可利用編織繩等其他的繩索。
作為形成於繩索端部之貫通孔,能夠利用斷面為圓形、楕圓形或長圓形的孔。為了避免繩索的損傷,及考量作為成形繩之成型性,期望貫通孔避免具有角部。
在這樣的本發明,當進行對繩索端部之裝設時,解開鎖定機構,作成將第1構件與第2構件打開的狀態,在此狀態下,在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配置繩索端部。然後,將第1構件的插通部插通繩索端部的貫通孔,並且作成為使第1構件與第2構件相對向並關閉之狀態,藉由鎖定機構將其予以固定。藉此,第1構件與第2構件被一體化,並且成為繩索端部被夾持於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的狀態,進行了繩索頭構件對繩索端部的裝設。
在如此所裝設之繩索頭構件,在繩索端部,會有因繩索的連續方向的張力造成繩索端部的直徑減少之情況。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也可藉由插通於繩索端部的貫通孔之插通部,使得繩索端部不會自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脫離。
特別是自第1構件起立之插通部將繩索端部朝徑方向(與繩索的連續方向交叉之方向)貫通,並且插通部的前端被第2構件的保持部保持成不會朝繩索的連續方向位移。因此,可確實地防止因插通部的屈曲等所造成之繩索端部的脫落。
根據以上內容,若依據本發明,能夠迴避對成形繩之線脫落,並且藉由事先形成插通於貫通孔之插通部,能夠防止以往這種藉由以棘狀次入的方式所造成之線斷裂。
在本發明,前述鎖定機構係具有:將前述第1構件的一端及前述第2構件的一端可自由轉動地連結之鉸鏈;和將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在相對向狀態下卡止之卡止構造為佳。
在這樣的本發明,藉由鉸鏈的轉動,能夠使第1構件及第2構件自關閉的狀態移位成打開的狀態,並且,即使在打開的狀態下,也能藉由鉸鏈,使得第1構件與第2構件不會分離,因此,容易進行對繩索端部之裝設操作,亦可防止遺失等產生。又,藉由卡止構造,能夠將以鉸鏈所轉動之第1構件及第2構件在關閉的狀態下加以固定。
在本發明,前述保持部係為形成於前述第2構件的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面之凹部為佳。
在此,作為凹部,自前述第2構件的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面凹陷即可,亦可為貫通至前述第2構件的相反側為止之孔。又,凹部係為能將插通部的前端朝繩索的連續方向移動限制即可,朝繩索的寬度方向之移動限制並非一定需要。因此,作為凹部,亦可為朝繩索的寬度方向延伸之溝狀。
在這樣的本發明,藉由插通部的前端填入到凹部,能夠限制插通部的前端朝繩索的連續方向之移動。又,由於僅在前述第2構件的表面形成凹部,故也容易進行製造。
在本發明,前述凹部係形成於一對的突條之間,該一對突條是形成於前述第2構件的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面並朝前述繩索的寬度方向延伸為佳。
在這樣的本發明,藉由僅在前述第2構件的表面隆起形成突條,能夠形成繩索的寬度方向的凹部,由於為附加的,故,比起挖去材料所製造之凹陷、溝、孔等,更容易進行製造。
再者,保持部係能夠防止插通部無法抗衡繩索的張力而屈曲之情況產生即可,亦可為能自繩索連續的側(非端部之側)抵接至插通部的前端之階差形狀。
作為階差形狀,能夠利用使前述第2構件的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面作成為高度不同的2個區域而形成於其間之階差、或藉由隆起形成於前述相對向的面之斷面直角三角形的突條所形成之階差等。
在本發明,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的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在與導入前述繩索之側的相反側,形成可與其他繩索頭構件結合並可分離之結合構造為佳。
在此,作為可與其他繩索頭構件結合之結合構造,能夠採用形成於既存的帶扣的插頭及插座之間的鎖定手段,例如可利用側開式鎖定臂、前開式的鎖定臂、其他的凹凸卡合構造等。
在這樣的本發明,能夠將形成有結合構造之繩索頭構件作為帶扣的插座及插頭中的其中任一者來發揮功能,能夠作成為即使裝設於成形繩也不會產生線脫落、線斷裂等之帶扣。
以下,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圖1至圖10係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
在圖1中,本實施形態係為將由合成樹脂製的成形繩所構成之繩索1作為項鍊來加以利用者,具有將繩索1的端部(繩索端部9)相互地結合、分離之帶扣2。作為此帶扣2,使用依據本發明之繩索頭構件的插頭3及插座4。
插頭3係裝設於一方的繩索端部9,並且在與朝繩索1延伸的側之相反側具有鎖定臂11及一對的導引桿12。插座4係裝設於另一方的繩索端部9,並且在與朝繩索1延伸的側之相反側形成有腔室19。
如圖5所示,腔室19係供插頭3的鎖定臂11及一對的導引桿12插入,藉由與這些構件相互地卡合,使得插頭3與插座4之結合變得可能。藉由這些鎖定臂11、一對的導引桿12及腔室19,在插頭3及插座4的相互對向的部分構成前開式的帶扣2之結合構造10。
如圖2、圖3及圖5所示,插頭3係為依據本發明之繩索頭構件,藉由依據本發明之構造來裝設於繩索端部9。
插頭3係具有隔著繩索端部9而相對向配置之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係以一對的鉸鏈33連接著。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係以鉸鏈33為中心相互地轉動,能夠自圖2所示的打開的狀態變化成圖1所示的關閉的狀態。
如圖5所示,藉由在使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打開的狀態下,將繩索1的前端插通於鉸鏈33之間的開口部分,再關閉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能夠在第1構件31與第2構件32之間夾持繩索端部9。這些第1構件31、第2構件32及鉸鏈33係可利用藉由合成樹脂材料的射出成形等成形為一體者。
在第1構件31,於關閉的狀態下與第2構件32相對向側的面形成有插通部36,隔著此插通部36,在鉸鏈33 的相反側形成有一對的卡止凹部35。
插通部36係為立設於第1構件31之角柱狀的突起,可插通於如圖5所示之形成於繩索端部9的貫通孔8。插通部36係藉由捲繞基部之凹狀的曲面來從第1構件31連續地隆起,並且接近其前端之部分係在與鉸鏈33相反側形成有傾斜面,形成為朝前端逐漸變細,並且前端被圓化。再者,形成於繩索端部9之貫通孔8係為圓形斷面之孔。
卡止凹部35係形成於形成在第1構件31的側面的壁狀的部分之相對向的內側面,朝第1構件31的側方外側形成為階差。
在第2構件32,於關閉的狀態下與第1構件31相對向側的面形成有保持部38,隔著此保持部38,於鉸鏈33的相反側形成有一對的卡止突起34。
保持部38係具有朝插頭3的寬度方向(所裝設之繩索端部9的寬度方向)延伸之一對的突條37。突條37係自第2構件32連續地隆起,藉由將各稜線圓化,使得全體為帶圓之突條。
在一對的突條37之間,形成有朝繩索端部9的寬度方向延伸之凹部38A。當將第1構件31與第2構件32作成為關閉的狀態時,前述第1構件31的插通部36的前端填入到凹部38A內,藉由一對的突條37,限制繩索端部9朝繩索端部9的連續方向的移動。突條37的鉸鏈33側之側面係作成為傾斜面,自鉸鏈33分離的側之突條37的傾斜之側面係與插通部36的前端的傾斜面隔著稍許間隔相對向。又,在接近鉸鏈33的側之突條37的與鉸鏈33分離的側之側面,會與插通部36的前端相抵接,能夠負擔施加於插通部36之繩索端部9的連續方向的力。
藉由這些插通部36、突條37、保持部38,來進行繩索端部9的移動限制。
卡止突起34係為在前端具有箭頭狀的階差之突起,當將第1構件31與第2構件32作成為關閉的狀態時,箭頭狀的前端會填入到前述第1構件31的卡止凹部35,使得階差相互地卡合,藉此,能夠將第1構件31與第2構件32保持於關閉的狀態。
藉由這些卡止突起34及卡止凹部35,構成將以鉸鏈33為中心進行轉動之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在關閉的狀態予以卡止之卡止構造。又,藉由此卡止構造(卡止突起34及卡止凹部35)與鉸鏈33,構成在隔著繩索端部9而相對向的狀態下將第1構件31及第2構件32予以固定之鎖定機構30。
如圖2、圖4及圖5所示,插座4係為依據本發明之繩索頭構件,藉由依據本發明之構造來裝設於繩索端部9。
插座4係具有隔著繩索端部9而相對向配置之第1構件41及第2構件42。第1構件41及第2構件42係以一對的鉸鏈43來連接著。構成插座4之第1構件41、第2構件42及鉸鏈43係分別與插頭3的第1構件31、第2構件32及鉸鏈33相同。
又,在插座4,形成有卡止突起44、卡止凹部45、插通部46、一對的突條47、凹部48A、保持部48、鎖定機構40,但這些構件係與形成在插頭3之卡止突起34、卡止凹部35、插通部36、一對的突條37、凹部38A、保持部38、鎖定機構30相同。
如此,插座4與插頭3,各自所形成之帶扣2的結合構造10不同,即在插座4形成有腔室19,而在插頭3形成有鎖定臂11及一對的導引桿12,伴隨這些這些結合構造10的差異,在第1構件31、41及第2構件32、42的形狀上也有不同,除此以外,基本上是共通的。因此,針對插座4之與插頭3相同的部分,省略重複之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於繩索1的兩端裝設著插頭3及插座4,將此插頭3與插座4作為帶扣2予以結合、分離,藉此能夠利用來作為項鍊。
在此,說明關於插頭3及插座4對繩索1的端部的裝設。再者,在以下的說明,以將插座4裝設於繩索端部9為例,但在裝設插頭3之情況,操作順序也完全相同。
在圖6中,當將插座4裝設於繩索1的端部時,首先,將插座4的第1構件41與第2構件42作成為打開的狀態,自鉸鏈43之間的開口部分拉入繩索端部9(圖6的A狀態)。其次,讓已被拉入的繩索端部9屈曲,沿著第1構件41,使插通部46插通於形成在繩索端部9之貫通孔8(圖6的B狀態)。
在此狀態下,拉起第2構件42,使鉸鏈43屈曲並轉動,朝第1構件41的上面側移動,讓第1構件41與第2構件42隔著繩索端部9相互重疊。在此,藉由將第2構件42朝第1構件41強力地按壓,使得卡止突起44填入到卡止凹部45,讓第1構件41與第2構件42在關閉的狀態下被固定(圖7的狀態)。
在圖7中,在關閉的狀態,第1構件41與第2構件42被一體化而形成筒狀的插座4。繩索1係將繩索端部9收容於插座4內,並且形成為與此連續之部分通過鉸鏈43之間而被拉出到外部之狀態。
在此,被收容於插座4的內部之繩索端部9,係插通部46插通於其貫通孔8,且,插通部46被突條47及保持部48所保持,藉由對插座4可確實地固定,即自外部的繩索1施加張力,也不會產生朝繩索1的連續方向脫離(線脫落)。
特別是插通部46的前端受到保持部48所保持,朝繩索端部9的連續方向移動被限制,並非所謂的單臂懸梁,而是成為雙臂懸梁的狀態,因此,可確實地迴避因繩索1的張力造成插通部46撓曲以及屈曲而使繩索端部9脫離的情況產生。
又,插通部46被圓化而不存在有角部,且貫通孔8也為圓形斷面之孔,因此,即使承受繩索1的張力,藉由插通部46在繩索端部9也不會產生裂痕等,可確實地迴避以往棘狀的構件咬入的方式這種的裂開(繩裂開)產生。
再者,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使用一對的突條37、47作為保持部38、48,在這些突條之間形成凹部38A、48A,藉此來保持插通部46的前端,但亦可採用以下所示的變形例。
在圖8,在第2構件42的內側(第1構件41側)形成有凹陷48B。凹陷48B,亦可為連續於繩索端部9的寬度方向之溝狀,或亦可為平面圓形的凹陷。使用這樣的凹陷48B,也能夠進行插通部46的前端的繩索端部9連續方向的移動限制。
在圖9,在第2構件42的內側(第1構件41側),形成有貫通到外側之孔48C。孔48C,亦可為連續於繩索端部9的寬度方向之細縫狀,或亦可為斷面圓形的孔。使用這樣的孔48C,也能夠進行插通部46的前端的繩索端部9連續方向的移動限制。
在圖10,於第2構件42的內側(第1構件41側),形成有與鉸鏈43相反方向之階差48D。階差48D,亦可為連續於繩索端部9的寬度方向之階差,或亦可為僅形成於插通部46的對應部分者。使用這樣的階差48D,也能進行插通部46的前端的繩索端部9連續方向的移動限制。
[第2實施形態]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作為項鍊來使用者,在繩索1的端部裝設有成為帶扣2之插頭3及插座4。
這些插頭3及插座4,其基本結構是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但帶扣2的結合構造10上不同。因此,以下,僅針對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部分進行說明。
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為前開式卡合,但在本實施形態,作成為側開式卡合。即,在插頭3的插座4側,設置一對的鎖定臂13,在插座4的腔室19內分別被卡合。在插座4,形成有操作用開口18,被卡合於腔室19內之鎖定臂13自從該操作用開口18露出一部分,藉由壓入此露出部分,可解除卡合。再者,亦可藉由鎖定臂13的卡合角度之設計變更,構成當一定以上之張力施加時,會自動地卡合解除。
在這樣的本實施形態,亦可獲得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第3實施形態]
圖12及圖13係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
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為了在作為項鍊之作成為環狀來使用的繩索1的端部裝設成為帶扣2之插頭3及插座4,而在這些插頭3及插座4分別適用本發明的繩索頭構件的結構。在本實施形態,作為以單體裝設於繩索1的端部之繩索頭止擋件,適用本發明的繩索頭構件的結構。
在圖12及圖13,繩索頭止擋件5係具有隔著繩索端部9而相對向配置之第1構件51及第2構件52。第1構件51及第2構件52係以一對的鉸鏈53連接著。構成繩索頭止擋件5之第1構件51、第2構件52及鉸鏈53,分別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頭3的第1構件31、第2構件32及鉸鏈33相同。
又,在繩索頭止擋件5,形成有卡止突起54、卡止凹部55、插通部56、一對的突條57、凹部58A、保持部58、鎖定機構50,這些構件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形成於插頭3之卡止突起34、卡止凹部35、插通部36、一對的突條37、凹部38A、保持部38、鎖定機構30相同。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繩索頭止擋件5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頭3,在插頭3形成有成為帶扣2的結合構造10之鎖定臂11及一對的導引桿12,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的繩索頭止擋件5,該部分僅作成為表面17,在這一點上不同,除了此差異以外,基本上是共通的。因此,針對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頭3相同部分,省略重複的說明。
在這樣的本實施形態,也能獲得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第4實施形態]
圖14係顯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
在前述第3實施形態,繩索頭止擋件5係為收容1條繩索端部9並予以固定者。本實施形態的繩索頭止擋件5係在2條繩索端部9並予以固定的這一點上不同。因此,針對與前述第3實施形態的插頭3相同的部分,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形態的繩索頭止擋件5係能將2條的繩索端部9並列收容。因此,能夠寬廣地形成第1構件51及第2構件52的寬度,在第1構件51,並列地形成2條插通部56。2條插通部56,其各自的前端皆被保持於一對的突條57之間的凹部58A內。
在這樣的本實施形態,也能獲得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其他實施形態]
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帶扣2係在其兩端具有鎖定機構30、40,分別裝設繩索端部9,並且藉由結合構造10來結合於插頭3與插座4。在這樣的帶扣2,亦可省略結合構造10,作成為無法與插頭3和插座4分離之一體的繩索頭構件。當使用這樣的繩索頭構件時,藉由將1條繩索1的兩端裝設於鎖定機構30、40並相互地連結,能夠將繩索1作成為環狀。
[變形例]
再者,本發明係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在可達到本發明的目的之範圍內的變形等皆包含於本發明。
即,在前述實施形態,將第1構件31、41、51與第2構件32、42、52以鉸鏈33、43、53予以連結作成為一體成形,但,這些構件亦能藉由不同體加以成形並連結。例如,鉸鏈係為另外構件,而是作成為使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一部分凹凸卡合並可自由轉動之構造等。
又,第1構件與第2構件不限於以鉸鏈加以連結並可相互地轉動者,亦可作成為在打開的狀態下,完全地分離,而在關閉的狀態一體化之構造。例如,亦可作成為在4個角部具有前述實施形態的卡止突起34、44、54與卡止凹部35、45、55之結構,藉由各些構件的卡止,使得第1構件與第2構件可進行分離、結合。
在前述各實施形態,繩索端部9的脫離防止作業是藉由插通於貫通孔8之插通部36、46、56來進行,但,亦可如圖7所示,藉由突條47強力地夾持繩索端部9來分擔脫離防止功能,以夾持繩索端部9的方式讓其他部分起立等。
其他,細部的尺寸、形狀等係可依據實施形態來加以適宜選擇。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係關於繩索頭構件,係關於作為繩索頭止擋件,以單體裝設於繩索端部,或作為帶扣的插座或插頭裝設於繩索端部之零件。
1...繩索
2...帶扣
3...插頭
4...插座
5...繩索頭止擋件
8...貫通孔
9...繩索端部
10...結合構造
11...鎖定臂
12...導引桿
13...鎖定臂
17...表面
18...操作用開口
19...腔室
30、40、50...鎖定機構
31、41、51...第1構件
32、42、52...第2構件
33、43、53...鉸鏈
34、44、54...卡止突起
35、45、55...卡止凹部
36、46、56...插通部
37、47、57...突條
38、48、58...保持部
38A、48A、58A...凹部
48B...作為凹部之凹陷
48C...作為凹部之孔
48D...作為凹部之階差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使用狀態之斜視圖。
圖2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分解斜視圖。
圖3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頭之打開的狀態之平面圖。
圖4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座之打開的狀態之平面圖。
圖5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頭與插座之結合狀態的斷面圖。
圖6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對繩索端部之裝設操作的打開的狀態之斷面圖。
圖7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對繩索端部之裝設操作的關閉的狀態之斷面圖。
圖8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通部及保持部的變形之斷面圖。
圖9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通部及保持部的變形之斷面圖。
圖10係顯示前述第1實施形態的插通部及保持部的變形之斷面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平面圖。
圖12係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之斷面圖。
圖13係顯示前述第3實施形態之斜視圖。
圖14係顯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之平面圖。
1...繩索
2...帶扣
3...插頭
4...插座
8...貫通孔
9...繩索端部
10...結合構造
11...鎖定臂
12...導引桿
19...腔室
30、40...鎖定機構
31、41...第1構件
32、42...第2構件
33、43...鉸鏈
34、44...卡止突起
35、45...卡止凹部
36、46...插通部
37、47...突條
38、48...保持部
38A、48A...凹部

Claims (5)

  1. 一種繩索頭構件,係用來將繩索(1)的繩索端部(9)予以收容並保持之繩索頭構件,其特徵為:具有:前述隔著繩索端部(9)對向配置之第1構件(31、41、51)及第2構件(32、42、52);在隔著前述繩索端部(9)之相對向的狀態下,固定前述第1構件(31、41、51)及前述第2構件(32、42、52)之鎖定機構(30、40、50);自前述第1構件(31、41、51)起立,並插通於形成在前述繩索端部(9)的貫通孔(8)之插通部(36、46、56);及形成於前述第2構件(32、42、52),用來保持前述插通部(36、46、56)的前端之保持部(38、48、58),該保持部(38、48、58)具有可對前述插通部(36、46、56)的前述繩索端部(9)之前端的側面進行抵接之突條(37、47、57),在前述突條(37、47、57)與前述第1構件(31、41、51)之間可夾持前述繩索端部(9)。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繩索頭構件,其中,前述鎖定機構(30、40、50)係具有:將前述第1構件(31、41、51)的一端及前述第2構件(32、42、52)的一端可自由轉動地予以連結之鉸鏈(33、43、53);和將前述第1構件(31、41、51)及前述第2構件(32、42 、52)在相對向狀態下予以卡止之卡止構造(34、35、44、45、54、5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繩索頭構件,其中,前述保持部(38、48、58)係為形成於前述第2構件(32、42、52)中之與前述第1構件(31、41、51)相對向的面之凹部(38A、48A、48B、48C、48D、58A)。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繩索頭構件,其中,前述凹部(38A、48A、58A)係形成於一對的突條(37、47、57)之間,該突條係形成於前述第2構件(32、42、52)中之與前述第1構件(31、41、51)相對向的面並朝前述繩索(1)的寬度方向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繩索頭構件,其中,在前述第1構件(31、41)及前述第2構件(32、42)的至少其中一方,於與導入前述繩索(1)之側相反側,形成有可與其他繩索頭構件(3、4)結合且可分離之結合構造(10)。
TW099129489A 2010-03-19 2010-09-01 Rope head member TWI507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1990 WO2011114385A1 (ja) 2010-03-19 2010-03-19 コードエンドパー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2312A TW201132312A (en) 2011-10-01
TWI507144B true TWI507144B (zh) 2015-11-11

Family

ID=44648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9489A TWI507144B (zh) 2010-03-19 2010-09-01 Rope head memb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56973B2 (zh)
CN (1) CN102655780B (zh)
TW (1) TWI507144B (zh)
WO (1) WO2011114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4238B2 (ja) * 2012-11-19 2017-02-01 株式会社メックモールド ファスナー部材
JP6033669B2 (ja) * 2012-12-26 2016-11-30 株式会社キャステム 金属製バック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80242668A1 (en) * 2014-04-02 2018-08-30 Troy Earnshaw A fastening device for a rope-like material used as a part of a bel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5525A (ja) * 1996-12-03 1998-06-16 Osaka Bijiyou Kogyo Kk 紐保持具
US6345747B1 (en) * 1998-11-06 2002-02-1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trap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3A (en) * 1845-04-26 Machine fqe making match-splihts and arranging them in dipping
JPS5221133Y2 (zh) * 1972-10-11 1977-05-16
JPS5952922U (ja) * 1982-09-30 1984-04-07 株式会社丸和エコ− 鞄等の紐用固定治具
JPH0449933Y2 (zh) * 1987-04-30 1992-11-25
JPH1148670A (ja) * 1997-08-01 1999-02-23 Toyoaki Kuramoto 結びいらず綴じ紐
JP4025131B2 (ja) * 2002-07-10 2007-12-19 コクヨ株式会社 ストラップ
US7013535B2 (en) * 2003-01-15 2006-03-2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b end
JP4559379B2 (ja) * 2006-04-05 2010-10-06 モリト株式会社 ストラップ末端処理具及び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5525A (ja) * 1996-12-03 1998-06-16 Osaka Bijiyou Kogyo Kk 紐保持具
US6345747B1 (en) * 1998-11-06 2002-02-1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trap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780A (zh) 2012-09-05
TW201132312A (en) 2011-10-01
WO2011114385A1 (ja) 2011-09-22
JPWO2011114385A1 (ja) 2013-06-27
JP5656973B2 (ja) 2015-01-21
CN102655780B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9981B (en) String holder
KR100661376B1 (ko) 모듈러 부착 시스템
JPH09319A (ja) 長尺物連結具
US20140317893A1 (en) Lockable Buckle
TWI507144B (zh) Rope head member
TWI516686B (zh) Link with
TW200938111A (en) Buckle
KR101436273B1 (ko) 광 커넥터
ITTO990348A1 (it) Fibbia
TWI414251B (zh) buckle
US10588383B2 (en) Buckle
JP6761639B2 (ja) バックル
WO2011064885A1 (ja) 紐止め具
BR112012025354A2 (pt) ''fusível mecânico de cabo de gargalo, cabo do cargalo e método de conexão de um fusível mecânico''
JP5369235B2 (ja) パイピングスライダ
US11039666B2 (en) Plug for buckle, and buckle
WO2010101217A1 (ja) 鍵付きバックル
JP6746377B2 (ja) 連結具
US11559113B2 (en) Plug for buckle, and buckle
TWI500397B (zh) buckle
CN109219365B (zh) 绳扣
JP2006255152A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連結具
TWI580371B (zh) buckle
WO2020174832A1 (ja) ケーブルガイド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装置
TWI508678B (zh) 繩索端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