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8678B - 繩索端扣 - Google Patents

繩索端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8678B
TWI508678B TW101112017A TW101112017A TWI508678B TW I508678 B TWI508678 B TW I508678B TW 101112017 A TW101112017 A TW 101112017A TW 101112017 A TW101112017 A TW 101112017A TW I508678 B TWI508678 B TW I5086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ole
slit
casing
hi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2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7120A (en
Inventor
Taiyo Ishii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47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7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8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86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42Devices for identifying luggage; Means for attaching sa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02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parts deformable to grip the cable or cables; Fastening means which engage a sleeve or the like fixed on the cable
    • F16G11/025Fastening means which engage a sleeve or the like fixed on the cable, e.g. c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Buckles (AREA)
  • Cartons (AREA)

Description

繩索端扣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裝設在穿通衣類及收容袋等之穿繩道的繩索端部之繩索端扣,尤指一種具有用以收容形成於繩索端部之繩結部的筒狀殼體部係由罩蓋部封閉之繩索端扣。
傳統以來,已有例如,如專利文獻1之記載所揭示之套設於穿通衣類及收容袋等之穿繩道的繩索一端之樹脂製繩索端扣為大家所熟知。第5(a)、(b)圖,係繩索端扣內部之剖面構造的剖面圖,表示將繩索端扣裝設於繩索之端部的過程圖。
如第5(a)圖所示,在繩索端扣之圓筒狀殼體部50的上端部,介由帶狀之鉸鏈部60一體成形有罩蓋部70。於殼體部50之下方筒端,形成有供繩索K插入殼體部50之筒內的的基端開口部51,另於殼體部50之上方筒端,形成容繩索K從殼體部50之筒內拉出的圓孔狀前端開口部52。前端開口部52之內徑Ra1大於基端開口部51之內徑Ra2,從前端開口部52被拉出之繩索K的繩結部Ka,在繩索K被從基端開口部51拉回時會通過前端開口部52而為基端開口部51所卡止。
於前端開口部52之外周壁53,連結著從該外周壁53之薄壁部54延伸之具有可撓性的帶狀鉸鏈部60,該鉸鏈部60之前端,則連結著有蓋圓錐台形之罩蓋部70。構成罩蓋部70之圓盤狀閉塞部71形成有由與上述外周壁53之外徑Rb1大致相同之外徑所構成的外表面71S,該閉塞部71之外表面71S之一端緣連結著鉸鏈部60之前端。此外,閉塞部71之面對前端開口部52之面的閉塞端面72S,突設著具有外徑小於前端開口部52之內徑Ra1的圓錐台形導引突部72。
藉由此種構成,欲於繩索K之前端套設繩索端扣時,首先,如第5(a)圖所示,在前端開口部52打開之狀態,將繩索K之前端穿過基端開口部51及前端開口部52朝殼體部50之外側拉出。其次,將繩索K之前端打結形成繩結部Ka後,從基端開口部51將繩索K拉回。藉此,繩索K之繩結部Ka即抵接於殼體部50內之段差部55而無法被從基端開口部51拉出。接著,將罩蓋部70介由鉸鏈部60旋轉,直到閉塞端面72S抵接於前端開口部52之筒端面為止時,如第5(b)圖所示,導引突部72即一邊滑接於前端開口部52,一邊嵌入前端開口部52內。藉此,殼體部50之前端開口部52即為罩蓋部70之閉塞部71所封閉。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99008號公報
然而,根據上述繩索端扣,前端開口部52全面由罩蓋部70之閉塞部71覆蓋,藉此,前端開口部52為罩蓋部70所封閉。因此,在前端開口部52為罩蓋部70所封閉之狀態下,只有罩蓋部70之導引突部72嵌入殼體部50之內側,其他部分之罩蓋部70的閉塞部71則全突露於殼體部50之外側。於是,罩蓋部70容易介由鉸鏈部60旋轉,結果,由罩蓋部70封閉之殼體部50很容易被意外打開。
有鑑於上述情形,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可以抑制罩蓋部從殼體部脫離之繩索端扣。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具備:互相相對之一對開口部而孔之大小互異的筒狀殼體部;及用以封閉具有前述一對開口部中之較大孔之大開口部的罩蓋部;前述殼體部及前述罩蓋部,係介由可撓性之鉸鏈部而一體形成,具有前述一對開口部中之較小孔的小開口部,係被收容於前述殼體部內部之繩索之繩結部無法被從前述殼體部內部拉出之樹脂型繩索端扣,更具備:貫通前述殼體部之外 周壁而連通於前述大開口部之孔,從前述大開口部之筒端面朝前述小開口部側延伸的一條狹縫;於前述狹縫之前述小開口部側的端部,連結著從該端部朝前述大開口部側延伸之帶狀的前述鉸鏈部,於該鉸鏈部之前述大開口部側,連結著前述罩蓋部,前述罩蓋部之全體,但嵌入於前述大開口部之孔、及前述狹縫,前述罩蓋部中之封閉前述大開口部之孔的外表面,係與前述大開口部之筒端面成為吻合一致之平面。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發明,罩蓋部之全體嵌入於大開口部之孔及狹縫,在該大開口部之孔,封閉該孔之罩蓋部的外表面與大開口部之筒端面為吻合一致之平面。因此,可以抑制罩蓋部中之露出殼體部之外側部分的殼體部外側勾扯到物品,或利用手指等之觸覺來確認,並且,可以抑制嵌入殼體部之罩蓋部從殼體部脫離。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在前述罩蓋部,連結於前述鉸鏈部之部分的基端部,嵌入於前述狹縫,前述基端部中之封閉前述狹縫的外表面則與前述殼體部之外周面成為吻合一致之平面。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發明,罩蓋部之基端部係嵌入形成於殼體部外周壁的狹縫內,封閉狹縫之基端部的外表面與殼體部的外周面為吻合一致之平面。因此,更可以抑制罩蓋部中之露出殼體部之外側部分的殼體部外側勾扯到物品,或利用手指等之觸覺來確認。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前述大開口部之孔,係從前述狹縫朝前述殼體部內側擴大之孔,前述罩蓋部,係具有寬度小於前述狹縫之寬度的前端之前細形狀。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發明,罩蓋部之前端,係可插入狹縫之前細形狀。所以,罩蓋部嵌入大開口部時,殼體部之前端容易從狹縫嵌入大開口部。此種構成的話,相較於罩蓋部嵌入大開口部之孔的延伸方向時,可以縮小鉸鏈部的折曲角度。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前述殼體部具有:由前述大開口部之孔之內面及前述狹縫之內面的段差所構成的卡止部,前述罩蓋部之前端部,係從前述罩蓋部之基端部朝前述段差方向擴幅,前述罩蓋部,具有:由前述罩蓋部之前端部及前述罩蓋部之基端部的段差所構成的被卡止部,而藉由前述罩蓋部嵌入於前述大開口部之孔能使前述卡止部及前述被卡止部卡合。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發明,係以罩蓋部嵌入大開口部之孔來使殼體部之卡止部及罩蓋部之被卡止部卡合。所以,罩蓋部嵌入大開口部之孔的狀態下,可以更為抑制罩蓋部從殼體部脫離。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於前述殼體部之內部具有嵌合凹部,於前述罩蓋部之前端部具有嵌合凸部,而以前述罩蓋部嵌入前述大開口部之孔,能使前述嵌合凹部及前述嵌合凸部嵌合。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發明,因為在罩蓋部嵌入大開口部之孔的狀態下,殼體部之嵌合口部及罩蓋部之嵌合凸部嵌合,故可以更為抑制嵌入殼體部之罩蓋部從該殼體部脫離。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係前述鉸鏈部之厚度為一定。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發明,因為鉸鏈部之厚度為一定,鉸鏈部折曲時,可以抑制鉸鏈部之一部分局部大幅折曲。因此,可以提高鉸鏈部之機械耐久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的要旨,前述殼體部,係具有從前述小開口部之孔朝前述殼體部之內側擴大而連通於前述大開口部之孔的內部空間。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於殼體部之內部,形成有該殼體部具有之內部空間及小開口部之孔的段差。藉此,繩索之繩結部容易卡止於殼體部具有之內部空間及小開 口部之孔的段差。因此,可以更為抑制收容於殼體部內之繩索的繩結部從殼體部內脫離。
以下,參照第1圖,針對本發明之繩索端扣的具體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第1圖所示,樹脂型之繩索端扣時,罩蓋部30係介由鉸鏈部20而一體成形於形成為橢圓筒狀之殼體部10。
在殼體部10之其中一方筒端,形成有以供將繩索插入殼體部10之筒內為目的之小開口部之圓形孔狀的基端開口部11。另一方面,在殼體部10之另一方筒端,形成有與基端開口部11互相相對以供從殼體部10之筒內拉出繩索為目的之大開口部之矩形孔狀的前端開口部12。前端開口部12,係使用於將從基端開口部11插入之繩索前端從殼體部10拉出時。此前端開口部12之尺寸,形成為可供拉出之繩索的繩結部插通而大於基端開口部11。
於殼體部10周壁中之左側壁的罩蓋連結壁10S,從前端開口部12之筒端面朝基端開口部11延伸之導引狹縫13,係貫通於正交於罩蓋連結壁10S外表面之方向的橫向。於導引狹縫13之延伸方向的延設方向,導引狹縫13之長度的狹縫長度L1,為殼體部10長度之殼體長度L2的一半以上。並且,於延設方向及正交於橫向之方向的縱向,導引狹縫13之寬度的狹縫寬度HB1,跨越導引狹縫13之延設方向全體為一定。
於導引狹縫13之基端開口部11側的狹縫基端13N,連結著於延設方向延伸的帶狀鉸鏈部20。鉸鏈部20之橫向的寬度厚度W,係跨越鉸鏈部20之延設方向全體為一定。另一方面,鉸鏈部20之縱向寬度的鉸鏈寬度,係小於狹縫寬度HB1,而且,跨越鉸鏈部20之延設方向全體為一定。接著,鉸鏈部20之全體形狀、及大小,係可將該鉸鏈部20收容於導引狹縫13者。
於鉸鏈部20之前端,連接著罩蓋部30之基端部的帶狀連結曲部31。連結曲部31,具有與鉸鏈部20之外表面連續的外表面,而且,以該連結曲部31之基端側及連結曲部31之前端側所夾的角度為約90°之方式,從鉸鏈部20之前端緩和地折曲。該連結曲部31之橫向厚度,係與同為鉸鏈部20之橫向厚度W相同,該連結曲部31之縱向寬度的連結寬度HC1,係上述狹縫寬度HB1大致相同。並且,連結曲部31之縱向外緣的連結部輪廓31E,係形成為與導引狹縫13內緣之狹縫輪廓13E相仿的形狀。亦即,連結曲部31全體之形狀、及大小,係該連結曲部31全體可嵌入導引狹縫13。接著,利用連結曲部31嵌入導引狹縫13,而使上述狹縫輪廓13E及連結部輪廓31E成為互相一致,藉此,連結曲部31中之封閉導引狹縫13之外表面及殼體部10之外周面成為一致平面。
於連結曲部31之內表面,突設有朝連結曲部31內側擴幅之三角板狀的連結突片32。藉由形成此種連結突片32,連結曲部31之機械彎曲剛性獲得補強,相對於延設方向及橫向之外力,連結曲部31之彎曲剛性大於鉸鏈部20之彎曲剛性。
於連結曲部31之前端、及連結突片32之前端,連結著構成罩蓋部30之矩形體形狀的閉塞部33。閉塞部33之縱向寬度的罩蓋寬度HC2,大於上述連結寬度HC1,而且,與前端開口部12之寬度的開口寬度HB2大致相同。接著,閉塞部33全體之形狀、及大小,係該閉塞部33全體可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
罩蓋部30之前端部的閉塞部33,係從罩蓋部30之基端部的連結曲部31、及連結突片32朝縱向擴幅。接著,於閉塞部33之基端側,形成有從連結曲部31之前端、及連結突片32之前端朝縱向擴幅之平面狀被卡止部的被卡止面33a。藉此,閉塞部33之被卡止面33a與連結曲部31之內表面之間,形成有由連結突片32、連結曲部31、及閉塞部33之段差所構成的鏤空部30C。
如第2圖所示,閉塞部33之外表面33S外緣的閉塞部輪廓33E,係形成為與前端開口部12內緣的前端開口輪廓12E相仿的形狀。依據此種構成,利用閉塞部3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而使上述前端開口輪廓12E及閉塞部輪廓33E成為互相一致,閉塞部33中之封閉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外表面33S與前端開口部12之筒端面成為一致平面。
於閉塞部33之殼體部10側,閉塞部33之前端形成有朝殼體部10內側為前細之四角錐梯形的插入部34。插入部34前端之縱向寬度的插入寬度HA,小於上述狹縫寬度HB1。依據此種構成,因為罩蓋部30之前端形狀係可插入導引狹縫13之前細形狀,閉塞部3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時,閉塞部33之前端部的插入部34容易從導引狹縫13滑入前端開口部12。
於閉塞部33之縱向兩側面,突設著沿著該閉塞部33之長度方向形成為三角柱狀之上下一對的嵌合凸部35。於嵌合凸部35之殼體部10側面,形成有與插入部34之殼體部10側為一致平面的插入面35a。接著,上述插入部34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話,在由上述形狀所構成之嵌合凸部35,滑接於插入部34之前端開口輪廓12E,可以在插入部34及嵌合凸部35之間連續地滑動。藉此,插入部34全體容易入前端開口部12之內部。
殼體部10之前端開口部12之孔,係從導引狹縫13朝殼體部10之內側擴幅之孔,於殼體部10之內部,形成有由前端開口部12之孔內面及導引狹縫13之內面之段差所構成之卡止部的卡止面13a。該卡止面13a,以上述閉塞部3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而卡合於上述被卡止面33a。
此外,於殼體部10周壁中之縱向兩側壁,貫通著於縱向延伸之上下一對的嵌合凹部15。該等上下一對之嵌合凹部15,分別以上述閉塞部3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而嵌合於上述上下一對之嵌合凸部35。
如第3圖所示,於殼體部10之內部,形成有從基端開口 部11之孔朝殼體部10內側擴大而連通於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內部空間S。接著,利用形成由此種形狀所形成之內部空間S,形成跨越殼體部10之周方向全體之由該內部空間S及基端開口部11之孔所構成的段差部16。藉由此種構成,繩索之繩結部容易卡止於殼體部10所有之內部空間S及基端開口部11之孔的段差。因此,更可抑制收容於殼體部10內之繩索之繩結部從殼體部10內脫離。
其次,以下針對由如上所述構成之繩索端扣的作用進行說明。
將繩索端扣裝設於繩索之端部時,首先,如第4(a)圖所示,使鉸鏈部20朝導引狹縫13之外側折曲,而將罩蓋部30配置於導引狹縫13之外側。在該狀態下,將未圖示之繩索的前端,穿過基端開口部11及前端開口部12並從殼體部10之外側拉出。其次,於繩索之前端形成繩結部,其後,將繩索從基端開口部11拉回。藉此,繩索之繩結部抵接於殼體部10內之段差部16而無法從基端開口部11拉出。
其次,從罩蓋部30之閉塞部33朝殼體部10之外力,通過利用者之手指等,施右於閉塞部33。接著,此種外力作月於閉塞部33的話,該外力介由連結曲部31作用於鉸鏈部20,藉此,鉸鏈部20被朝殼體部10之內側折曲。
此時,如第4(b)圖所示,藉由使鉸鏈部20被朝殼體部10之內側折曲,首先,罩蓋部30之插入部34,於大致橫向滑動而進入導引狹縫13。此時,如上面所述,因為插入部34形成為前細形狀,插入部34容易進入導引狹縫13。接著,插入部34進一步進入導引狹縫13的話,導引狹縫13之寬度在插入部34之推動下張開,其後,閉塞部33及連結曲部31進入導引狹縫13。
其次,閉塞部33及連結曲部31之連接部位的被卡止面33a通過導引狹縫13而到達卡止面13a的話,如第4(c)圖所示,連結曲部31嵌入導引狹縫13。藉此,狹縫輪廓13E及連 結部輪廓31E互相一致,並且,連結曲部31中之封閉導引狹縫13的外表面及殼體部10之外周面成為一致平面。結果,於殼體部10之外周面及連結曲部31之外表面之間,異物從殼體部10之外側進入時,此種異物之進入方向與連結曲部31之嵌入方向相同。因此,於殼體部10之外周面及連結曲部31之外表面之間,有異物進入時,可以抑制罩蓋部30的脫離。
此外,閉塞部3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前端開口輪廓12E及閉塞部輪廓33E互相一致,並且,閉塞部33中之封閉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外表面33S及前端開口部12之端面成為一致平面。結果,於閉塞部33之外表面33S及前端開口部12之筒端面之間,有異物進入時,可以抑制罩蓋部30的脫離。結果,可以抑制罩蓋部30中之露出殼體部10之外側部分的殼體部10外側勾扯到物品,或利用手指等之觸覺來確認,並且,可以抵制嵌入殼體部10之罩蓋部30從殼體部10脫離。
而且,此時,被卡止面33a到達卡止面13a的話,被卡止面33a及卡止面13a卡合,被卡止面33a朝殼體部10之外側的移動被卡止。並且,於上下一對之嵌合凹部15,分別嵌合著上下一對之嵌合凸部35。依據此種構成,以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使殼體部10之卡止面13a及罩蓋部30之被卡止面33a卡合,而且,使殼體部10之嵌合凹部15及罩蓋部30之嵌合凸部35嵌合。所以,更可抑制嵌入殼體部10之罩蓋部30從該殼體部10的脫離。
依據以上之本實施方式,可以得到如下所示之效果。
(1)閉塞部3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連結曲部31嵌入導引狹縫13。亦即,罩蓋部30全體嵌入於前端開口部12之孔及導引狹縫13。接著,在前端開口部12之孔,閉塞部33中之封閉該孔之外表面33S及前端開口部12之筒端面成為吻合一致之平面。
因此,可以抑制罩蓋部30中之露出於前端開口部12之外側部分的殼體部10外側勾扯到物品,或利用手指等之觸覺來 確認,並且,可以抑制嵌入殼體部10之罩蓋部30從殼體部10脫離。
(2)此外,連結曲部31中之封閉導引狹縫13之外表面及殼體部10之外周面成為一致平面。因此,更可抑制罩蓋部30中之露出導引狹縫13之外側部分的殼體部10外側勾扯到物品,或利用手指等之觸覺來確認。
(3)罩蓋部30之前端插入部34,係可插入導引狹縫13之前細形狀。所以,將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時,容易使插入部34從導引狹縫13嵌入前端開口部12。並且,相較於罩蓋部30沿著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延伸方向嵌入該前端開口部12時,罩蓋部30嵌入於前端開口部12時,鉸鏈部20之折曲角度可以較小。
(4)以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使殼體部10之卡止面13a及罩蓋部30之被卡止面33a卡合。所以,更可以抑制罩蓋部30從殼體部10脫離。
(5)以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使殼體部10之嵌合凹部15及罩蓋部30之嵌合凸部35嵌合。所以,更可以抑制嵌入殼體部10之罩蓋部30從該殼體部10脫離。
(6)因為鉸鏈部20之厚度W為一定,可以抑制鉸鏈部20之一部分的局部折曲,而可相對於折曲,提高鉸鏈部20之機械耐性。
(7)於殼體部10之內部,形成有該殼體部10具有之內部空間S及基端開口部11之孔的段差部16。藉此,繩索之繩結部容易卡止於殼體部10具有之內部空間S及基端開口部11之孔的段差部16。因此,更可以抑制收容於殼體部10內之繩索的繩結部從殼體部10內脫離。
(8)因為罩蓋部30於橫向滑動而嵌入殼體部10,可以減少鉸鏈部20之應力變形。
此外,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述之變更來實施。
.全長為鉸鏈部20之長度加連結曲部31之長度的總和之 狹縫長度L1,也可以為殼體長度L2之一半以下,其係可對應鉸鏈部20及連結曲部31之形狀、大小、材料來適度地選擇。換言之,只要在罩蓋部30全體嵌入殼體部10之狀態下,應力不會集中於鉸鏈部20及連結曲部31之內部的長度即可。
.只要為鉸鏈部20從導引狹縫13充份突出程度之長度的構成,即可沿著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延伸方向,使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亦即,使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的形態,可以為對應鉸鏈部20之長度而使罩蓋部30橫向滑動之形態,或者,可以為使罩蓋部30於延設方向滑動之形態。
.鉸鏈部20之延設方向的長度,從充份得到鉸鏈部20之可撓性的觀點而言,只要為鉸鏈部20之厚度W的2倍以上即可,狹縫長度L1,也可對應上述鉸鏈部20之長度而小於殼體長度L2之一半。即使上述構成時,也可得到上述(1)~(7)的效果。
.於殼體部10之內部,形成有由基端開口部11之孔及內部空間S之段差所構成的段差部16,然而,在殼體部10之內部,也可由基端開口部11之孔及前端開口部12之孔形成連續面而捨棄上述段差部16之構成。換言之,只要具有殼體部10所有之一對開口部中之小孔的小開口部,為收容於殼體部內部之繩索之繩結部無法從殼體內部拉出的構成即可。即使上述構成時,也可得到上述(1)~(6)的效果。
.鉸鏈部20之厚度W,只要為從鉸鏈部20之基端朝鉸鏈部20之前端逐漸擴大的構成即可,或者,也可以為從鉸鏈部20之前端朝鉸鏈部20之基端逐漸擴大的構成。鉸鏈部20之厚度W為一定、或逐漸變化者的話,可以抑制鉸鏈部20之彎曲所導致的鉸鏈部20斷裂,即使上述構成時,也可以得到上述(1)~(5)之效果。
.嵌合凹部15之數量及嵌合凸部35之數量,分別為1個或3個以上即可,即使上述構成,也可得到上述(1)~(5)的效 果。而且,即使為捨棄嵌合凹部15及嵌合凸部35的構成,也可得到上述(1)~(4)的效果,藉由捨棄嵌合凹部15及嵌合凸部35,可以簡化殼體部10之構造及罩蓋部30之構造。
.卡止面13a之構造、及被卡止面33a之構造,只要罩蓋部30嵌入前端開口部12之孔而該等卡止面13a及被卡止面33a卡合之構造即可。例如,也可以為,相對於導引狹縫13之表面,卡止面13a為凹狀,相對於連結曲部31之表面,被卡止面33a為凸狀。並且,該等卡止部之數量、及被卡止部之數量,只要為2個以上即可。即使上述構成時,也可得到上述(1)~(4)之效果。此外,即使捨棄卡止部及被卡止部之構成,也可得到上述(1)~(3)之效果,藉由捨棄卡止部及被卡止部,可以簡化殼體部10之構造及罩蓋部30之構造。
.罩蓋部30之前端的插入部34,也可以為於橫向、及延設方向延伸之平板狀,或者,也可以為前粗形狀。換言之,只要罩蓋部30全體可嵌入端開口部12之孔、及導引狹縫13之形狀即可。即使上述構成時,也可得到上述(1)及(2)之效果。並且,只要面臨殼體部10之內側的部分為前粗形狀,即可抑制罩蓋部30從前端開口部12之孔、及導引狹縫13脫離。
K‧‧‧繩索
S‧‧‧內部空間
W‧‧‧橫向厚度
HA‧‧‧插入寬度
L1‧‧‧狹縫長度
L2‧‧‧箱殼長度
HB1‧‧‧狹縫寬度
HB2‧‧‧開口寬度
HC1‧‧‧連結寬度
HC2‧‧‧罩蓋寬度
Ra1‧‧‧內徑
Ra2‧‧‧內徑
Rb1‧‧‧外徑
10‧‧‧殼體部
10S‧‧‧罩蓋連結壁
11‧‧‧基端開口部
12‧‧‧前端開口部
12E‧‧‧前端開口輪廓
13‧‧‧導引狹縫
13a‧‧‧卡止面
13E‧‧‧狹縫輪廓
13N‧‧‧狹縫基端
15‧‧‧嵌合凹部
16‧‧‧段差部
20‧‧‧鉸鏈部
30‧‧‧罩蓋部
30C‧‧‧鏤空部
31‧‧‧連結曲部
31E‧‧‧連結部輪廓
32‧‧‧連結突片
33‧‧‧閉塞部
33a‧‧‧被卡止面
33E‧‧‧閉塞部輪廓
33S‧‧‧外表面
34‧‧‧插入部
35‧‧‧嵌合凸部
35a‧‧‧插入面
50‧‧‧殼體
51‧‧‧基端開口部
52‧‧‧前端開口部
53‧‧‧外周壁
54‧‧‧薄壁部
55‧‧‧段差部
60‧‧‧鉸鏈部
70‧‧‧罩蓋部
71‧‧‧閉塞部
71S‧‧‧外表面
72‧‧‧導引突部
72S‧‧‧閉塞端面
第1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繩索端扣的立體構造圖,係從該繩索端扣之基端側觀察罩蓋部嵌入殼體部內前之繩索端扣的立體圖。
第2圖係同樣之繩索端扣的立體構造圖,係從該繩索端扣之前端側觀察罩蓋部嵌入殼體部前之繩索端扣的立體圖。
第3圖係同樣之繩索端扣的內部構造圖,係第1圖之A-A線剖面圖。
第4圖係同樣之繩索端扣的內部構造圖,(a)係罩蓋部嵌入殼體部前的狀態圖,(b)係罩蓋部之一部分嵌入殼體部的狀態圖,(c)係罩蓋部之全體嵌入殼體部的狀態圖。
第5圖係傳統例之繩索端扣的剖面構造圖,(a)係罩蓋部嵌入殼體部前的狀態圖,(b)係罩蓋部嵌入殼體部的狀態圖。
L1‧‧‧狹縫長度
L2‧‧‧箱殼長度
HB1‧‧‧狹縫寬度
HB2‧‧‧開口寬度
HC1‧‧‧連結寬度
HC2‧‧‧罩蓋寬度
10‧‧‧殼體部
10S‧‧‧罩蓋連結壁
11‧‧‧基端開口部
12‧‧‧前端開口部
12E‧‧‧前端開口輪廓
13‧‧‧導引狹縫
13E‧‧‧狹縫輪廓
13N‧‧‧狹縫基端
15‧‧‧嵌合凹部
20‧‧‧鉸鏈部
30‧‧‧罩蓋部
30C‧‧‧鏤空部
31‧‧‧連結曲部
31E‧‧‧連結部輪廓
32‧‧‧連結突片
33‧‧‧閉塞部
33a‧‧‧被卡止面
33E‧‧‧閉塞部輪廓
33S‧‧‧外表面
34‧‧‧插入部
35‧‧‧嵌合凸部

Claims (5)

  1. 一種繩索端扣,係由:具有一對互相相對之開口部而通孔之大小互異之筒狀殼體部,及用以封閉前述一對開口部中具有較大通孔之大開口部之罩蓋部所構成;而前述殼體部與前述罩蓋部係介由可撓性鉸鏈部一體形成,且上述一對開口部中具有較小通孔之小開口部係構成能阻止容納於前述殼體部內部之繩索之繩結部從該殼體部內部被拉出;其特徵在於:上述殼體部更具有一道貫穿殼體部之外周壁而連通大開口部之孔且從上述大開口部之筒端面向上述小開口部側延伸之狹縫;而於前述狹縫之上述小開口部側之一端部,連接著從該端部朝前述大開口部側延伸之帶狀之前述鉸鏈部,此鉸鏈部之朝前述大開口部側之端部連結著上述罩蓋部;前述罩蓋部之整體係嵌入前述大開口部之孔及前述狹縫內,且該罩蓋部中之封閉前述大開口部之孔之外表面係與該大開口部之筒端面吻合一致;其中該罩蓋部之連結前述鉸鏈部之部分之基端部係嵌入前述狹縫,該基端部之封閉前述狹縫部分之外表面係與上述殼體部之外周面吻合一致;以及其中該大開口部之孔係形成自上述狹縫朝上述殼體部之內側擴大之孔;而前述罩蓋部係形成前端具有寬度小於前述狹縫之寬度之前尖形狀,帶狀的鉸鏈部係收容於貫通的前述狹縫中。
  2. 依據請求項1所述之繩帶端扣,其中該殼體部具有由前述大開口部之孔之內面與前述狹縫之內面之段差所構成之卡止部;前述罩蓋部之前端部係從該罩蓋部之基端部朝前述段差之方向擴幅;前述罩蓋部具有由前述罩蓋部之前端部及罩蓋部之基端 部之段差所構成之被卡止部,而藉由前述罩蓋部嵌入前述大開口部之孔,能使前述卡止部與前述被卡止部相互卡合定位。
  3. 依據請求項1或2所述之繩帶端扣,其中該殼體部之內部具有嵌合凹部,且前述罩差部之前端部具有嵌合凸部,而藉由前述罩蓋部嵌入前述大開口部之孔,能使上述嵌合凹部與上述嵌合凸部互相嵌合定位。
  4. 依據請求項1或2所述之繩帶端扣,其中該鉸鏈部之厚度為一定。
  5. 依據請求項1或2所述之繩帶端扣,其中該殼體部具有由前述小開口部之孔向前述殼體部之內側擴大而連通前述大開口部之孔之內部空間。
TW101112017A 2011-04-06 2012-04-05 繩索端扣 TWI508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4316A JP2012217540A (ja) 2011-04-06 2011-04-06 コードストッパ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7120A TW201247120A (en) 2012-12-01
TWI508678B true TWI508678B (zh) 2015-11-21

Family

ID=46969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2017A TWI508678B (zh) 2011-04-06 2012-04-05 繩索端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217540A (zh)
CN (1) CN103607922B (zh)
TW (1) TWI508678B (zh)
WO (1) WO20121378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2231B1 (en) 2015-10-29 2018-04-18 Globeride, Inc. Hood for clothing and hooded garm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4813U (zh) * 1988-04-11 1989-10-25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2455B2 (ja) * 1994-05-27 2002-03-04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止め具
JP3982884B2 (ja) * 1997-09-30 2007-09-26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類の端部カバー
JP3958854B2 (ja) * 1997-12-26 2007-08-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帯、紐状体の端末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4813U (zh) * 1988-04-11 1989-10-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7922A (zh) 2014-02-26
JP2012217540A (ja) 2012-11-12
WO2012137835A1 (ja) 2012-10-11
CN103607922B (zh) 2016-03-02
TW201247120A (en) 201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5182B1 (en) Electrical cord connector assembly
TWI528912B (zh) buckle
TWI592106B (zh) 用於提升抗扭強度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EP1714575A1 (en) Top end stops for slide fastener
WO201703012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補強ストラップ
US20150289598A1 (en) Buckle Assembly and Respiratory Mask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8507719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10588383B2 (en) Buckle
RU2012146243A (ru) Сдвигово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муфты
TWI508678B (zh) 繩索端扣
TW201440680A (zh) 連結具
US20150142008A1 (en) Clamping structure for umbilical cord
JP5369235B2 (ja) パイピングスライダ
WO2010101217A1 (ja) 鍵付きバックル
US10178900B2 (en) Jewelry clasp
US9603476B2 (en) Method for pulling a button through a button hole
KR200459301Y1 (ko) 넥타이 착용이 간편한 와이셔츠
JP4825161B2 (ja) なす環
JP5836022B2 (ja) バックル
JP2013195930A (ja) 樹脂製ホイッスル構成体、及び帯状体又は紐状体用アクセサリー
KR200479755Y1 (ko) 드레인 플러그
WO2021090494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7033549A1 (ja) 布部材留め具
ITFI20110053U1 (it) Dispositivo di connessione reversibile tra un involucro per piombi di zavorra e la corrispondente tasca di un giubbotto da subacqueo
JP2018104043A (ja) ロック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