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5581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5581B
TWI505581B TW103123427A TW103123427A TWI505581B TW I505581 B TWI505581 B TW I505581B TW 103123427 A TW103123427 A TW 103123427A TW 103123427 A TW103123427 A TW 103123427A TW I505581 B TWI505581 B TW I5055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object side
contact piec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3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6420A (zh
Inventor
Kousuke Kimur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ublication of TW201526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5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55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9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可與具備對象側接觸片之對象側連接器嵌合的連接器,而該連接器具備在2個點與對象側接觸片接觸之接觸片。
此型式之連接器係例如分別揭示於日本實開昭63-61774號公報(專利文獻1)及日本特開2010-272320號公報(專利文獻2)。該公報之內容係藉由參照,構成本專利說明書之一部分。
如第24圖所示,專利文獻1之第1連接器(連接器)900係可沿著嵌合方向與具備接觸片(對象側接觸片)930之第2連接器(對象側連接器)920嵌合。各片對象側接觸片930具有2個接觸部(對象側第1接點部932及對象側第2接點部934)。連接器900具備接觸片910。各片接觸片910具有2個接觸部(第1接點部912及第2接點部914)。在連接器900與對象側連接器920彼此嵌合之嵌合狀態,第1接點部912係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934接觸,第2接點部914係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932接觸。
如第25圖所示,專利文獻2之第2實施形態的第2連接器(連接器)960係可沿著嵌合方向與具備第1接觸片(對 象側接觸片)952之第1連接器(對象側連接器)950嵌合。連接器960係浮動連接器。詳細說明之,連接器960包括筒狀部962、嵌合部964及第2接觸片(接觸片)966。嵌合部964係被筒狀部962支撐成可在與嵌合方向正交的面內移動。接觸片966係固持於嵌合部964。各片接觸片966係在2個點與對應之對象側接觸片952接觸。
從第24圖得知,連接器900之第1接點部912係 一面被支撐成實質上不移動,另一方面,對象側連接器920之對象側第2接點部934係被彈性支撐成可在與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移動。在連接器900對對象側連接器920在上下方向相對地移動的情況,第1接點部912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934之間或第2接點部914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932之間的接觸力可能變弱。即,若依據專利文獻1的構造,接觸片之間的接觸可靠性可能降低。
從第25圖得知,專利文獻2之接觸片966係在嵌合部964對筒狀部962相對地移動時移動。因此,接觸片966與對象側接觸片952之間的接觸可靠性可能降低。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6177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272320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接觸片的連接器,該接觸片係在2個點與對象側接觸片接觸,並具有用 以提高與對象側接觸片之接觸可靠性之新的構造。
本發明之一形態(第1形態)係提供一種可沿著嵌 合方向與對象側連接器嵌合之連接器。該對象側連接器具備對象側接觸片。該對象側接觸片具有對象側接點部。該連接器具備接觸片。該接觸片係在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狀態,在2個點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該接觸片具有突出部、第1彈簧部、滑動部及第2彈簧部。該突出部係從該第1彈簧部突出而且具有第1接點部。該第1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與該嵌合方向正交之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第1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該滑動部係平坦地延伸而且具有第2接點部。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2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該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滑動部係在該連接器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容許該對象側接點部滑動至該第2接點部。該開始嵌合狀態係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開始嵌合之狀態。該第2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點部接觸。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該第1接點部及該第2接點部中之一方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及該第2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的雙方,在該既定方向移動。
本發明之另外的形態(第2形態)係提供一種可沿 著嵌合方向與對象側連接器嵌合之連接器。該對象側連接器具備對象側接觸片。該連接器具備接觸片。該接觸片係在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狀態,在2個點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該接觸片具有第1彈簧部與第2彈簧部。該第2彈 簧部具有第1彎曲部、滑動部及第2彎曲部。該滑動部係平坦地延伸。該第1彎曲部係從該滑動部之兩端的一方延伸成與該滑動部交叉。該第1彎曲部具有第1接點部。該第2彎曲部係從該滑動部之該兩端的另一方延伸成與該滑動部交叉。該第2彎曲部具有第2接點部。該第1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與該嵌合方向正交之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第1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並從該對象側接觸片承受第1接觸力。該第1接觸力係作用成維持該嵌合狀態。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2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該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第2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並從該對象側接觸片承受第2接觸力。該第2接觸力係作用成維持該嵌合狀態。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及該第2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的雙方,在該既定方向移動。該開始嵌合狀態係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開始嵌合之狀態。
本發明之第1形態及第2形態之各個的接觸片係 以第1接點部與第2接點部之2個接點部與對象側接觸片接觸。第1接點部及第2接點部中之一方係藉第1彈簧部及第2彈簧部之雙方的彈性變形,在既定方向移動。因此,可提高與對象側接觸片之接觸可靠性。
藉由一面參照附加之圖面,一面檢討下述之最佳 實施形態的說明,將正確地理解本發明之目的,而且更徹底地理解其構成。
10‧‧‧連接器
200‧‧‧第1外殼
210‧‧‧外壁部
220‧‧‧側壁部
222‧‧‧槽部
230‧‧‧孔部
300‧‧‧第2外殼
310‧‧‧外壁部
320‧‧‧凹部
330‧‧‧凸部
332‧‧‧槽部
500‧‧‧接觸片
600‧‧‧固定構件
80‧‧‧對象側連接器
82‧‧‧收容部
810‧‧‧對象側外殼
812‧‧‧外壁部
820‧‧‧間壁
826‧‧‧分離壁
830‧‧‧對象側接觸片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立體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未嵌合之未嵌合狀態。
第2圖係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立體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彼此嵌合之嵌合狀態。
第3圖係沿著Ⅲ一Ⅲ線表示第2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之部分切掉的立體圖。
第4圖係表示第3圖之連接器之部分切掉的立體圖。在此,連接器係位於未嵌合狀態。
第5圖係表示第4圖之連接器的剖面圖。
第6圖係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7圖係表示第6圖之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8圖係表示第7圖之連接器之接觸片的立體圖。
第9圖係表示第3圖之對象側連接器之部分切掉的立體圖。在此,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未嵌合狀態。
第10圖係表示第9圖之對象側連接器的剖面圖。
第11圖係使第1圖之對象側連接器上下顛倒所表示的立體圖。
第12圖係表示第11圖之對象側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13圖係表示第12圖之對象側連接器之對象側接觸片的立體圖。
第14圖係表示第5圖之連接器與第10圖之對象側連接器 的剖面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未嵌合狀態。
第15圖係表示第14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剖面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嵌合狀態。
第16圖係表示第14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剖面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嵌合狀態。
第17圖係在開始嵌合狀態表示第8圖之接觸片之主部與第13圖之對象側接觸片之主部的側視圖。
第18圖係在嵌合狀態表示第17圖之接觸片之主部與對象側接觸片之主部的側視圖。在此,以一點鏈線描繪在未嵌合狀態之接觸片之主部的形狀。
第19圖係表示第18圖之接觸片的主部與對象側接觸片的主部之變形例的側視圖。
第2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剖面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未嵌合之未嵌合狀態。
第21圖係表示第20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剖面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開始嵌合狀態。
第22圖係表示第20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剖面圖。在此,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係位於彼此嵌合之嵌合狀態。
第23圖係主要表示第22圖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之對象側接觸片的接觸部分的側視圖。在此,以一點鏈線描繪在未嵌合狀態之接觸片的形狀。又,以二點鏈線描繪在嵌合狀態假設接觸片之第1彈簧部不彈性變形的情況之接觸片的形狀。
第24圖係表示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剖 面圖。
第25圖係表示專利文獻2之連接器與對象側連接器之部分切掉的立體圖。
本發明係能以多樣之變形或各種形態實現,作為其一例,以下詳細說明如圖面所示之特定的實施形態。圖面及實施形態係未限定為在此所揭示之特定的形態,其對象包含在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明示的範圍內進行之全部的變形例、對等物、替代例等。
(第1實施形態)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0係可沿著嵌合方向(Z方向)與對象側連接器80嵌合,而且可與對象側連接器80以電性連接。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及對象側連接器80各自係搭載於電路板(未圖示)的基板連接器。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基板連接器以外的連接器。
如第1圖、第6圖及第7圖所示,連接器10具備外殼。在此,本實施形態之外殼係由以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第1外殼(外殼)200與以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第2外殼(外殼)300所構成。又,連接器10包括由導電性材料所構成之複數片接觸片500與金屬製之2個固定構件600。
如第7圖所示,第1外殼200具有外壁部210與孔部230。孔部230係在Z方向貫穿第1外殼200,並在間距方向(Y方向)延長。孔部230具有2個支撐部232。支撐部232分別位於孔部230之在Y方向的兩端部。外壁部210係在XY 平面包圍孔部230。外壁部210具有在Y方向所延長之2個側壁部220。各個側壁部220具有內面220S。內面220S係在既定方向(X方向)面向孔部230。在各個側壁部220,形成複數個槽部222。各個槽部222係以使側壁部220之內面220S的一部分在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凹下的方式所形成。
如第4圖、第5圖及第7圖所示,槽部222係在Z方向從側壁部220的上端(+Z側之一端)延伸至下端(-Z側之一端)。在各個槽部222,形成可壓入接觸片500之一部分的第1固持部224(參照第5圖)。
如第7圖所示,第2外殼300具有外壁部310、凹部320、凸部330及2個被支撐部340。凹部320係在-Z方向凹下的凹部。在XY平面,外壁部310包圍凹部320,而凹部320包圍凸部330。凸部330係在Y方向延長,並在+Z方向突出。凸部330具有2個內側面330S。側面330S係在X方向面向凹部320。在各個側面330S,形成複數個槽部332。各個槽部332係以使側面330S之一部分在X方向內側凹下的方式所形成。
如第5圖所示,凸部330具有中間壁336。中間壁336係在X方向位於凸部330的中間,並在Y方向延長。槽部332係在X方向從側面330S至中間壁336凹下。
如第4圖、第5圖及第7圖所示,槽部332係在Z方向從凸部330之上端延伸至下端。在各個槽部332,形成可壓入接觸片500之一部分的第2固持部334(參照第5圖)。第2固持部334位於槽部332之下端附近,且中間壁336的附近。
從第7圖得知,各個被支撐部340係從外壁部310之下端在下方(在-Z方向)延伸。從第6圖及第7圖得知,被支撐部340係在第1外殼200內隔著在XY平面可稍微移動之程度的間隔,被插入第1外殼200。詳細說明之,被支撐部340係以作成容許第2外殼300對第1外殼200相對地移動的方式分別局部地收容於孔部230的支撐部232。
從第6圖及第7圖得知,固定構件600分別安裝於第1外殼200之外壁部210之在Y方向的兩端。在連接器10被搭載於電路板(未圖示)時,固定構件600係藉焊料等固定於電路板。
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接觸片500配置於在Y方向所延伸之2列。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各列,配置複數片接觸片500。
如第8圖所示,一列之接觸片500具有使另一列之接觸片500以與Z方向平行之軸為中心旋轉180°的形狀。
本實施形態之接觸片500係從一片金屬板(未圖示)對胚料(具有展開形狀之中間金屬板:未圖示)沖壓,再將胚料以與Y方向平行之軸為中心折彎所形成。
如第5圖及第8圖所示,各片接觸片500具有端子部510、第1被固持部520、連結部530、第2被固持部540及主部550。在連接器10被搭載於電路板(未圖示)時,端子部510係與電路板之信號模式(未圖示)連接。第1被固持部520係從端子部510在上方(在+Z方向)延伸。第1被固持部520係被壓入並固持於第1外殼200之第1固持部224。連結部530 係將第1被固持部520與第2被固持部540相連結。第2被固持部540係從連結部530在上方延伸。第2被固持部540係被壓入並固持於第2外殼300之第2固持部334。主部550係從第2被固持部540延伸,並位於第2被固持部540的上方。
從第5圖得知,接觸片500被固持於第1外殼200及第2外殼300之雙方。詳細說明之,接觸片500係在第1固持部224固定於第1外殼200,並在第2固持部334固定於第2外殼300。因此,第2外殼300係由接觸片500所支撐,並可在Z方向及XY平面稍微移動。接觸片500之主部550係以追隨第2外殼300之移動的方式移動。換言之,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係浮動連接器。但,亦可連接器10係不是浮動連接器。連結部530係一面在第1被固持部520與第2被固持部540之間在上下(在Z方向)彎曲一面延伸。因此,即使是第2外殼300對第1外殼200相對地移動的情況,連結部530亦產生彈性變形,而防止第1被固持部520及第2被固持部540承受過大的力。
如第8圖所示,接觸片500之主部550具有第1彈簧部560、突出部570及第2彈簧部580。各個第1彈簧部560及第2彈簧部580係可在XZ平面產生彈性變形。詳細說明之,各個第1彈簧部560及第2彈簧部580係可在X方向產生彈性變形。本實施形態之突出部570形成於第1彈簧部560與第2彈簧部580之邊界部分。突出部570係從第1彈簧部560及第2彈簧部580突出。
如第5圖及第8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第1彈簧 部560係由第1傾斜部562與第2傾斜部564所構成。第1傾斜部562係在槽部332之內部一面遠離中間壁336一面在上方延伸。第2傾斜部564係一面更遠離中間壁336一面在與第1傾斜部562交叉之方向延伸。
本實施形態之第2彈簧部580係在凹部320之內部一面接近外壁部310一面在下方延伸。本實施形態之第2彈簧部580由第1彎曲部582、滑動部584及第2彎曲部588所構成。換言之,本實施形態之接觸片500具有作為第2彈簧部580之一部分的滑動部584。第1彎曲部582係在下方延伸。滑動部584係從第1彎曲部582一面接近外壁部310一面在下方延伸。更具體而言,滑動部584係在與X方向及Z方向之雙方交叉的方向延長。第2彎曲部588係從滑動部584在下方延伸。換言之,第1彎曲部582係以從滑動部584之兩端的一端與滑動部584交叉的方式所延伸。第2彎曲部588係從滑動部584之兩端的另一端與滑動部584交叉的方式所延伸。
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部584係在與X方向及Z方向之雙方正交的平面上直線地延伸之狹長的面(參照第8圖)。但,亦可滑動部584係一面和緩地彎曲一面延伸。換言之,滑動部584係只要大致平坦地延伸即可。
如第8圖所示,突出部570具有第1接點部(接點部)572,滑動部584具有第2接點部(接點部)586。第1接點部572係在X方向位於與第2接點部586相異的位置。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突出部570係藉第1彈簧部560彈性地支撐。因此,第1接點部572係藉第1彈簧部560之彈性變形,可移動成在 X方向具有移動量。又,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2接點部586係滑動部584之面的一部分,滑動部584係第2彈簧部580之一部分。因此,第2接點部586係藉第2彈簧部580之彈性變形,可移動成在X方向具有移動量。進而,本實施形態之第2接點部586係藉第1彈簧部560之彈性變形,亦可移動成在X方向具有移動量。
如上述所示,突出部570位於第1彈簧部560與第2彈簧部580之間。但,若改變觀點,可認為第1彈簧部560之第2傾斜部564與第2彈簧部580之第1彎曲部582構成突出部570。在此情況,突出部570由第1彈簧部560之一部分與第2彈簧部580之一部分所構成。根據任一種觀點,第1接點部572都從第1彈簧部560及第2彈簧部580突出。
如第9圖至第12圖所示,對象側連接器80包括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對象側外殼810與由導電性材料所構成之對象側接觸片830。對象側連接器80具有在-Z方向開口並在Y方向延長的收容部82。
如第9圖、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對象側外殼810具有外壁部812。外壁部812具有在Y方向延長之2個側壁部814。各個側壁部814具有內面814S。內面814S係在X方向面向收容部82。在各個側壁部814,形成複數個槽部816。各個槽部816係以使側壁部814之內面814S的一部分在X方向外側凹下的方式所形成。
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槽部816從在Z方向側壁部814之+Z側的一端延伸至側壁部814之在Z方向的中間 部分。在各個槽部816,形成可壓入對象側接觸片830之一部分的第1固持部818(參照第10圖)。
如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複數個間壁820設置於對象側外殼810。各個間壁820係與XZ平面平行地延伸。詳細說明之,間壁820係從兩側之側壁部814的內面814S朝向X方向之內側突出,並在對象側外殼810之在Z方向的中間部分將2個內面814S相連結(參照第10圖)。
複數個狹縫822形成於對象側外殼810。各個狹縫822係在Y方向位於2個間壁820之間。在各個狹縫822,形成可壓入對象側接觸片830之一部分的2個第2固持部824(參照第10圖)。第2固持部824位於狹縫822之+Z側之一端的附近而且側壁部814的附近。
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分離壁826設置於各個狹縫822。分離壁826形成於狹縫822之在X方向的中間部分。分離壁826係以將狹縫822分離成2個的方式在Z方向延伸。
如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收容部82係在XY平面由外壁部812及複數個間壁820所包圍。如第3圖所示,在連接器10與對象側連接器80互相嵌合之嵌合狀態,外壁部812及間壁820的-Z側被插入連接器10的凹部320,而收容部82收容連接器10的凸部330。在此時,接觸片500係分別與對象側接觸片830接觸而以電性連接。
如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對象側接觸片830配置於在Y方向所延伸之2列。若依據本實施形態,複數個對象側接觸片80配置於各列。
如第13圖所示,一列之對象側接觸片830具有使另一列之對象側接觸片830以與Z方向平行之軸為中心旋轉180°的形狀。本實施形態之對象側接觸片830係從一片金屬板(未圖示)對胚料(具有展開形狀之中間金屬板:未圖示)沖壓,再將胚料以與Y方向平行之軸為中心折彎所形成。
如第10圖及第13圖所示,各片對象側接觸片830具有端子部832、第1被固持部834、連結部836、第2被固持部838及主部840。在對象側連接器80被搭載於電路板(未圖示)時,端子部832係與信號模式(未圖示)連接。第1被固持部834係從端子部832在-Z方向延伸。第1被固持部834係被壓入並固持於對象側外殼810之第1固持部818。連結部836係將第1被固持部834與第2被固持部838相連結。第2被固持部838係從連結部836在-Z方向延伸。第2被固持部838係被壓入並固持於對象側外殼810之第2固持部824。主部840係從第2被固持部838在-Z方向更延伸。
從第8圖及第13圖得知,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係與接觸片500之主部550接觸的部位之對象側接觸片830的主部840具有與主部550相同的形狀及尺寸。因此,主部840係與主部550一樣地可彈性變形。
詳細說明之,如第13圖所示,對象側接觸片830之主部840具有第1彈簧部842、突出部844及第2彈簧部850。各個第1彈簧部842及第2彈簧部850係可在XZ平面產生彈性變形。詳細說明之,各個第1彈簧部842及第2彈簧部850係可在X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突出部844係從第1彈簧部842 及第2彈簧部850突出。
與接觸片500之第2彈簧部580(參照第8圖)一樣,第2彈簧部850由第1彎曲部852、滑動部854及第2彎曲部858所構成。與接觸片500之滑動部584(參照第8圖)一樣,滑動部854係平坦地延長。第1彎曲部852係從滑動部854之一側的端部延伸成與滑動部854交叉,第2彎曲部858係從滑動部854之另一側的端部延伸成與滑動部854交叉。
如第10圖所示,第1彈簧部842係在狹縫822之內部一面遠離側壁部814之內面814S一面在下方(-Z方向)延伸。第2彈簧部850係從狹縫822向收容部82突出,並一面接近分離壁826一面在上方(+Z方向)延伸。第2彈簧部850之第2彎曲部858係與分離壁826接觸。
如第13圖所示,突出部844具有對象側第1接點部(對象側接點部)846,滑動部854具有對象側第2接點部(對象側接點部)856。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係在X方向位於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相異的位置。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係藉第1彈簧部842之彈性變形,可移動成在X方向具有移動量。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係藉第2彈簧部850之彈性變形,可移動成在X方向具有移動量。進而,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係藉第1彈簧部842之彈性變形,亦可移動成在X方向具有移動量。
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在連接器10與對象側連接器80嵌合時,對象側連接器80係在收容部82於下方開口之狀態,配置於連接器10的上方。在沿著-Z方向觀察連接器10時,係可看到接觸片500之第1接點部572及第2接 點部586。第1接點部572係位於與對象側接觸片830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在X方向相異的位置。在使連接器10朝向對象側連接器80並沿著Z方向移動時,第1接點部572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係不會相碰撞。因此,可在防止第1接點部572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之損偒下,分別使第1接點部572及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與滑動部854及滑動部584接觸(參照第15圖)。
如第15圖所示,在連接器10與對象側連接器80開始嵌合之開始嵌合狀態,接觸片500之第1接點部572係與對象側接觸片830之滑動部854的一部分接觸。在此時,對象側接觸片830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係與接觸片500之滑動部584的一部分接觸。換言之,在開始嵌合狀態,接觸片500係在2個點與對象側接觸片830接觸。
如第17圖所示,在開始嵌合狀態,接觸片500之第1接點部572係從對象側接觸片830之滑動部854承受接觸力(FS1)。又,接觸片500之滑動部854的一部分係從對象側接觸片830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承受接觸力(FS2)。各個接觸力(FS1)及接觸力(FS2)係朝向X方向外側及下方。
從第15圖及第16圖得知,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參照第15圖)移至嵌合狀態(參照第16圖)時,接觸片500之第1彈簧部560係朝向中間壁336產生彈性變形。第1接點部572及第2接點部586係藉第1彈簧部560之彈性變形在X方向朝向中間壁336移動。在此時,第2彈簧部580亦朝向中間壁336產生彈性變形。結果,第2接點部586係一面藉 第1彈簧部560之彈性變形在X方向移動,一面藉第2彈簧部580之彈性變形在X方向移動。在此時,對象側接觸片830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係藉第1彈簧部842之彈性變形在X方向朝向側壁部814移動。又,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係藉第1彈簧部842之彈性變形與第2彈簧部850之彈性變形在X方向朝向側壁部814移動。
滑動部584係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時,容許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滑動至第2接點部586。 詳細說明之,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之間,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在滑動部584上移動長距離,而第1接點部572在滑動部854上移動長距離。在嵌合狀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到達第2接點部586,而第1接點部572到達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換言之,在嵌合狀態,第1接點部572及第2接點部586係分別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及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接觸。即,接觸片500係在嵌合狀態亦在2個點與對象側接觸片830接觸。
如第18圖所示,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時,第1接點部572係因第1彈簧部560之彈性變形而在X方向僅移動第1距離(D1)。在此時,第2接點部586係藉第1彈簧部560之彈性變形與第2彈簧部580之彈性變形的雙方,而在X方向不僅移動第1距離(D1),還僅移動第2距離(D2)。換言之,第2接點部586係藉第2彈簧部580之彈性變形,僅移動第2距離(D2)。第1彈簧部560係在嵌合狀態發揮比較大的接觸力,但是在嵌合時幾乎不產生彈性變形。另一 方面,第2彈簧部580係在嵌合狀態僅發揮比較小的接觸力,但是在嵌合時產生大的彈性變形。因此,第2距離(D2)係比第1距離(D1)更大。
如上述所示,第2接點部586係藉功能互補之2種彈簧的彈性變形移動。因此,第2接點部586係例如是第2外殼300(參照第3圖)對對象側外殼810在X方向相對地移動的情況(例如,嵌合位置偏移而偏向-X方向或+X方向的情況),亦藉充分之接觸力,保持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之接觸。換言之,第2接點部586係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穩定地接觸。又,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亦與第2接點部586一樣,藉2種彈簧的彈性變形移動。因此,第1接點部572係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穩定地接觸。進而,即使是第1接點部572或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的位置在上下(在Z方向)稍微偏移的情況,亦第1接點部572及第2接點部586分別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及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穩定地接觸。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提高接觸片500與對象側接觸片830之間的接觸可靠性。
從第15圖至第18圖得知,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之間,第1接點部572係從對象側接觸片830之滑動部854的一部分持續承受接觸力。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之間,接觸力之方向係隨著滑動部854之傾斜變化而持續變化。在嵌合狀態,第1接點部572係從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承受接觸力(FE1)。在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E1)的方向係與在開始嵌合狀態 之接觸力(FS1)的方向相異。
一樣地,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之間,滑動部584之一部分從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持續承受接觸力。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連接器10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之間,接觸力之方向係隨著滑動部584之傾斜變化而持續變化。在嵌合狀態,滑動部584之第2接點部586從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承受接觸力(FE2)。在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E2)的方向係與在開始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S2)的方向相異。
尤其,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E1)的方向及接觸力(FE2)的方向的各個係與Z方向大致正交。因此,在嵌合狀態,使對象側連接器80脫離連接器10之力幾乎不會產生。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比較確實地維持嵌合狀態。另一方面,從第17圖得知,對象側連接器80係利用接觸力之反作用力,可易於從連接器10拔掉。
亦可在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E1)的方向及接觸力(FE2)的方向的各個係與Z方向完全正交。另一方面,如第19圖所示,亦可使接觸片500及對象側接觸片830變形成接觸力(FE1)之方向及接觸力(FE2)之方向的各個朝向X方向之外側及上方。
若依據第19圖所示之變形例,在嵌合狀態,第2彈簧部580之第1彎曲部582的一部分和第2彈簧部850之滑動部854與第2彎曲部858的邊界部分接觸。在此時,第2彈簧部580之滑動部584與第2彎曲部588的邊界部分與第2彈 簧部850之第1彎曲部852的一部分接觸。換言之,接觸片500之第1彎曲部582具有第1接點部572’,第2彎曲部588具有第2接點部586’。一樣地,對象側接觸片830之第1彎曲部852具有對象側第1接點部(對象側接點部)846’,第2彎曲部858具有對象側第2接點部(對象側接點部)856’。
第1接點部572’係在嵌合狀態與對象側接觸片830之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接觸,並從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承受接觸力(FE1’)。接觸力(FE1’)作用成維持嵌合狀態。又,第2接點部586’係在嵌合狀態與對象側接觸片830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接觸,並從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承受接觸力(FE2’)。接觸力(FE2’)作用成維持嵌合狀態。換言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及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係分別藉第2接點部586’及第1接點部572’鎖住,藉此,維持嵌合狀態。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及對象側連接器80係不僅如上述之變形,而且可實施各種變形。例如,亦可對象側接觸片830之主部840具有與接觸片500之主部550相異的形狀及尺寸。更具體而言,亦可對象側接觸片830係沿著Z方向成直線所延伸之銷接觸片。
(第2實施形態)
如第20圖所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0A係可沿著嵌合方向(X方向)與對象側連接器80A嵌合。
連接器10A包括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外殼400與由導電性材料所構成之接觸片500A。亦可連接器10A係具有在間距方向(Y方向)所排列之複數片接觸片500A。接觸片 500A之一部分係被壓入外殼400,藉此,接觸片500A係固持於外殼400。
本實施形態之接觸片500A係對一片金屬板(未圖示)以不沖壓、折彎之方式所形成。因此,接觸片500A係比第1實施形態之接觸片500(參照第8圖)更易於形成。
接觸片500A具有第1彈簧部560A、突出部570A、第2彈簧部580A及移動部590A。第1彈簧部560A係從移動部590A突出,並一面朝向稍下方(-Z方向)傾斜一面在+X方向延長。第1彈簧部560A係可在XZ平面(詳細說明之,在Z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突出部570A形成於第1彈簧部560A之+X側的一端。突出部570A係從第1彈簧部560A在上方(在+Z方向)突出。第2彈簧部580A係在從移動部590A在+X方向突出後,在下方延伸。第2彈簧部580A係可在XZ平面(詳細說明之,在Z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移動部590A係藉第2彈簧部580A之彈性變形,可在XZ平面內移動(參照第22圖)。
接觸片500A具有滑動部584A。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部584A由第1彈簧部560A之上緣與移動部590A之上緣所構成。滑動部584A係在與X方向交叉之方向大致平坦地延伸。
突出部570A具有第1接點部(接點部)572A,滑動部584A具有第2接點部(接點部)586A。第1接點部572A係突出部570A之上端部(+Z側之端部),第2接點部586A係滑動部584A之一部分。第1接點部572A係在上下方向(Z方向)位於與第2接點部586A相異的位置。第1接點部572A係藉第1彈簧部560A之彈性變形,可移動成在Z方向具有移動量。進 而,第1接點部572A係藉第2彈簧部580A之彈性變形,亦可移動成在Z方向具有移動量。第2接點部586A係藉第2彈簧部580A之彈性變形,可移動成在Z方向具有移動量。
如第20圖所示,對象側連接器80A包括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對象側外殼810A與由導電性材料所構成之對象側接觸片830A。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一部分係被壓入對象側外殼810A,藉此,對象側接觸片830A被固持於對象側外殼810A。
對象側接觸片830A係沿著X方向延伸。對象側接觸片830A具有突出部844A與滑動部854A。本實施形態之突出部844A形成於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X側的一端。突出部844A係在下方突出。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部854A係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下緣的一部分。滑動部854A係在X方向延伸。
突出部844A具有對象側第1接點部(對象側接點部)846A,滑動部854A具有對象側第2接點部(對象側接點部)856A(參照第22圖)。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係突出部844A之下端部(-Z側之端部),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A係滑動部854A之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及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A係對對象側外殼810A不相對地移動。
如第20圖及第21圖所示,在將連接器10A與對象側連接器80A嵌合時,連接器10A及對象側連接器80A係沿著X方向所配置。在沿著-X方向觀察連接器10A時,係可看到接觸片500A之第1接點部572A及第2接點部586A。第1接點部572A係位於與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對象側第1接點 部846A在Z方向相異的位置。因此,在使連接器10A朝向對象側連接器80A並沿著Z方向移動時,第1接點部572A與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係不會相碰撞。
如第21圖所示,在連接器10A與對象側連接器80A開始嵌合之開始嵌合狀態,接觸片500A之第1接點部572A係與對象側接觸片830A未接觸。另一方面,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係與接觸片500A之滑動部584A的一部分接觸。在開始嵌合狀態,接觸片500A之滑動部584A的一部分係從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承受接觸力(FS2)。接觸力(FS2)係朝向-X方向及下方。
從第21圖及第22圖得知,滑動部584A係在連接器10A從開始嵌合狀態(參照第21圖)移至嵌合狀態(參照第22圖)之間,容許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滑動至第2接點部586A。換言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在滑動部584A上移動長距離,而第1接點部572在滑動部854上移動。在嵌合狀態,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到達第2接點部586A,而與第2接點部586A接觸。又,在開始嵌合狀態與嵌合狀態之間的嵌合中途狀態,第1接點部572A與對象側接觸片830A之滑動部854A接觸。然後,第1接點部572A在滑動部584A上移動。在嵌合狀態,第1接點部572A到達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A,而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A接觸。即,接觸片500A係在嵌合狀態在2個點與對象側接觸片830A接觸。
從第23圖得知,在連接器10A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時,本實施形態之第1接點部572A係一面藉第1 彈簧部560A之彈性變形在-Z方向移動,一面藉第2彈簧部580A之彈性變形在+Z方向移動。
詳細說明之,在開始嵌合狀態之第1接點部572A係在Z方向位於起始位置(P0)。假設在連接器10A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時第1彈簧部560A保持在開始嵌合狀態之形狀的情況,第1接點部572A係僅藉第2彈簧部580A之彈性變形,在Z方向從起始位置(P0)移至第1位置(P1)。但,實際上因為第1彈簧部560A亦產生彈性變形,所以第1接點部572A係在Z方向移至第2位置(P2)。從以上之說明得知,第1接點部572A係藉第1彈簧部560A之彈性變形,在Z方向僅移動第1距離(D1)(即,第1位置(P1)與第2位置(P2)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在連接器10A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時,本實施形態之第2接點部586A係僅藉第2彈簧部580A之彈性變形,在Z方向僅移動第2距離(D2)。
第1彈簧部560A係在嵌合狀態僅發揮比較小之接觸力,但是在嵌合時產生大的彈性變形。另一方面,第2彈簧部580A係在嵌合狀態發揮比較大的接觸力,但是在嵌合時幾乎不產生彈性變形。因此,第1距離(D1)係比第2距離(D2)更大。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第1接點部572A係藉2種彈簧之彈性變形移動。因此,可提高第1接點部572A與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A之間的接觸可靠性。
從第21圖及第22圖得知,在連接器10A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嵌合狀態之間,滑動部584A之一部分從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持續承受接觸力。在嵌合狀態,滑動部584A 之第2接點部586A從對象側第1接點部846A承受接觸力(FE2)。在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E2)的方向係與在開始嵌合狀態之接觸力(FS2)的方向相異。在嵌合狀態,第1接點部572A係從對象側第2接點部856A承受接觸力(FE1)。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接觸力(FE1)的方向及接觸力(FE2)的方向的各個係與Z方向正交。因此,在嵌合狀態,使對象側連接器80A脫離連接器10A之力不會產生。若依據本實施形態,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可比較確實地維持嵌合狀態。進而可從連接器10A易於拔掉對象側連接器80A。
本實施形態之對象側接觸片830A具有與接觸片500A相異的形狀。但,與第1實施形態(參照第17圖)一樣,亦可對象側接觸片830A中之與接觸片500接觸的部位具有接觸片500A中之與對象側接觸片830A接觸的部位相同的形狀及尺寸。
本發明係根據於2013年8月8日向日本專利署所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164975號,藉由參照其內容,構成本專利說明書之一部分。
說明了本發明之最佳的實施形態,但是對專業者係明白,可在不超出本發明之精神的範圍進行實施形態之變形,那種實施形態係屬於本發明之範圍。
10‧‧‧連接器
200‧‧‧第1外殼
300‧‧‧第2外殼
500‧‧‧接觸片
600‧‧‧固定構件
80‧‧‧對象側連接器
810‧‧‧對象側外殼
830‧‧‧對象側接觸片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可沿著嵌合方向與對象側連接器嵌合,該對象側連接器係具備對象側接觸片;該對象側接觸片係具有對象側接點部;該連接器係具備接觸片;該接觸片係在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狀態,在2個點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該接觸片係具有突出部、第1彈簧部、滑動部及第2彈簧部;該突出部係從該第1彈簧部突出而且具有第1接點部;該第1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與該嵌合方向正交之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第1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該滑動部係平坦地延伸而且具有第2接點部;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2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該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滑動部係在該連接器從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容許該對象側接點部滑動至該第2接點部;該開始嵌合狀態係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開始嵌合之狀態;該第2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點部接觸;該第1接點部及該第2接點部中之一方係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藉該第1彈簧部之該彈 性變形及該第2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的雙方,在該既定方向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係具備外殼;該外殼係固持該接觸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該第1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在該既定方向僅移動第1距離,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2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在該既定方向僅移動第2距離;該第2距離係比該第1距離更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該第1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在該既定方向僅移動第1距離,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2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在該既定方向僅移動第2距離;該第1距離係比該第2距離更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該第1接點部係在該既定方向位於與該第2接點部相異的位置;在沿著該嵌合方向觀察該連接器時,係可看到該第1接點部及該第2接點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之間,該滑動部之一部分係從該對象側接點部持續承受接觸力; 在該嵌合狀態,該滑動部之該第2接點部承受該接觸力;在該嵌合狀態之該接觸力的方向係與在該開始嵌合狀態之該接觸力的方向相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連接器,其中在該嵌合狀態之該接觸力的方向係與該嵌合方向正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在該嵌合狀態,該第1接點部係從該對象側接觸片承受第1接觸力,該第2接點部係從該對象側接觸片承受第2接觸力;該第1接觸力之方向及該第2接觸力之方向的各個係與該嵌合方向正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該接觸片係對一片金屬板沖壓所形成。
  10. 一種連接器,可沿著嵌合方向與對象側連接器嵌合,該對象側連接器係具備對象側接觸片;該連接器係具備接觸片;該接觸片係在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狀態,在2個點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該接觸片係具有第1彈簧部與第2彈簧部;該第2彈簧部係具有第1彎曲部、滑動部及第2彎曲部;該滑動部係平坦地延伸;該第1彎曲部係從該滑動部之兩端的一方延伸成與該滑動部交叉;該第1彎曲部係具有第1接點部; 該第2彎曲部係從該滑動部之該兩端的另一方延伸成與該滑動部交叉;該第2彎曲部係具有第2接點部;該第1接點部係藉該第1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與該嵌合方向正交之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第1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並從該對象側接觸片承受第1接觸力;該第1接觸力係作用成維持該嵌合狀態;該第2接點部係藉該第2彈簧部之彈性變形可在該既定方向移動成具有移動量;該第2接點部係在該嵌合狀態與該對象側接觸片接觸,並從該對象側接觸片承受第2接觸力;該第2接觸力係作用成維持該嵌合狀態;該第2接點部係在該連接器從該開始嵌合狀態移至該嵌合狀態時,藉該第1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及該第2彈簧部之該彈性變形的雙方,在該既定方向移動;該開始嵌合狀態係該連接器與該對象側連接器開始嵌合之狀態。
TW103123427A 2013-08-08 2014-07-08 連接器 TWI5055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4975A JP6084133B2 (ja) 2013-08-08 2013-08-0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420A TW201526420A (zh) 2015-07-01
TWI505581B true TWI505581B (zh) 2015-10-21

Family

ID=5244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3427A TWI505581B (zh) 2013-08-08 2014-07-08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52517B2 (zh)
JP (1) JP6084133B2 (zh)
CN (1) CN104347971B (zh)
TW (1) TWI5055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38831A (ja) * 2013-08-19 2015-02-2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ジャックコネクタ、ならびに、コネクタ装置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70294B1 (ja) 2016-11-24 2018-01-3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US11957113B2 (en) * 2017-11-13 2024-04-16 Beewise Technologies Ltd Automatic beehives
JP7197995B2 (ja) * 2018-04-26 2022-12-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7109303B2 (ja) * 2018-08-07 2022-07-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128711B2 (ja) 2018-10-09 2022-08-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97622B2 (ja) * 2019-09-20 2023-06-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TWI753658B (zh) * 2020-11-16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電源電極結構之浮動連接器
US11831093B2 (en) * 2021-03-30 2023-11-28 Cisco Technology, Inc. Socket locato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0509A (en) * 2010-08-18 2012-07-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1774U (zh) 1986-10-09 1988-04-23
JP3350843B2 (ja) * 1996-12-20 2002-11-2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インサートモールドで電気コネクタを製造する方法
JPH11297435A (ja) * 1998-04-14 1999-10-29 Toshiba Corp コネクタ装置、コネクタ装置を有する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回路モジュール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CA2351283A1 (en) * 2001-06-22 2002-12-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tab-receiving insulated spring sleeve and a dual contact pairs of spaced apart contact members and tails
JP2006012625A (ja) * 2004-06-25 2006-01-12 Smk Corp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4143092B2 (ja) 2005-02-23 2008-09-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190019B2 (ja) 2006-09-12 2008-12-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67771B2 (ja) * 2007-04-11 2012-07-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09037970A (ja) 2007-08-03 2009-02-19 Taiko Denki Co Ltd ソケ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4804526B2 (ja) * 2008-11-28 2011-11-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0272320A (ja) 2009-05-20 2010-12-02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0509A (en) * 2010-08-18 2012-07-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7971B (zh) 2016-08-17
TW201526420A (zh) 2015-07-01
JP6084133B2 (ja) 2017-02-22
US9252517B2 (en) 2016-02-02
US20150044919A1 (en) 2015-02-12
JP2015035300A (ja) 2015-02-19
CN104347971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5581B (zh) 連接器
EP2922150B1 (en) Connector
JP5896959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実装体
US9515400B2 (en) Micro SIM card connector
JP6297928B2 (ja) コネクタ
JP2010272320A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7621755B2 (en) Contact and IC socket using the contact
TWM625003U (zh) 用於小型電子系統之微型化電連接器
KR101780968B1 (ko) 커넥터 단자
JP3905518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JP5424003B2 (ja) トレイ式カードコネクタ
JP6498409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154782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JP6712799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US7442064B2 (en) Board connecting body
JP7107708B2 (ja) コネクタ
JP2024052802A (ja) 可動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TWI628881B (zh) Connector device for substrate connection
US20050130506A1 (en) Connector
EP3686911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EP4117120A1 (en) Connector
US9899756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JP5790950B2 (ja)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US11038301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plurality of circuit boards
JP2017050269A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