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0417B -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 Google Patents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0417B
TWI500417B TW103144791A TW103144791A TWI500417B TW I500417 B TWI500417 B TW I500417B TW 103144791 A TW103144791 A TW 103144791A TW 103144791 A TW103144791 A TW 103144791A TW I500417 B TWI500417 B TW I5004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line
abdominal
disposable diaper
longitudinal direction
later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4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696A (zh
Inventor
Maki Miyake
Tomomi Isogai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0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04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001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having preferential bending zones, e.g. fold lines or gro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0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separable parts, e.g. combination of disposable and reusabl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622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pers or the like
    • A61F13/5633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pers or the like open type dia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2013/49087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having breakable lateral stitches or pane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Description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本發明係關於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以往,已知有展開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該紙尿布具有互相正交的縱方向、橫方向和厚度方向。且,具有並排在縱方向的第1腹圍部、胯下部和第2腹圍部。且,藉由將設置在第2腹圍部的橫方向的各端部之各黏扣帶卡止於第1腹圍部的目標區域,而形成腹圍開口部和一對腿圍開口部(專利文獻1)。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53608號
另一方面,有一種低體重兒其出生時體重為 3000公克以下。而且,這種低體重兒出生後,可能維持在母體內時的胎兒狀彎曲姿勢度過大部分時間。該胎兒狀彎曲姿勢又稱為定位(positioning)姿勢,如第1A圖所示,在該姿勢中,背脊係彎曲成側面視C字狀的狀態,並且如第1B圖所示,其脚係呈M字狀打開且兩膝幾乎碰觸腹部之狀態。而且,被施以躺在未圖示的圓座上等之適當的安全處置且安置成俯臥姿勢,因此大部分時間是以俯臥姿勢度過。
又,依據低體重兒101,基於不要給予多餘的壓力之觀點,可能適用最好不接觸身體的最低限度處置的想法。而且,即使這樣的低體重兒101亦可使用展開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
此處,於俯臥姿勢,一般來說卡止黏扣帶11’的公材11m’的第1腹圍部1a’的目標區域1at’係位於低體重兒101之腹側,即低體重兒101的身體之下方。因此,於更換紙尿布時,將低體重兒101的體位變更成為仰臥,藉此使第1腹圍部1a’朝向上方露出後,將卡止在目標區域1at’的公材11m’解開而將紙尿布1’展開,從低體重兒101脫下紙尿布1’。
但是,關於為了脫下紙尿布1’之上述體位變更,就最低限度處置之觀點而言最好儘量不實施,因此,醫療機關等熱切期待可在維持俯臥姿勢下從低體重兒101等穿著用對象者脫下之展開型紙尿布。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般以往的問題而開發完成 者,其目的在於提供可從俯臥姿勢之穿著用對象者脫下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主要的發明為, 一種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互相正交的縱方向、橫方向和厚度方向,並且具有並排在前述縱方向的第1腹圍部、胯下部和第2腹圍部,且藉由將分別固定在前述第2腹圍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各端部之各黏扣帶分別卡止於前述第1腹圍部,而形成一個腹圍開口部和一對腿圍開口部: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第2腹圍部當中用以切割固定住前述黏扣帶的部分之切割線,係於前述紙尿布的展開狀態下形成。
根據本發明,能提供可從俯臥姿勢的穿著對象者脫下的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1‧‧‧紙尿布(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1HB‧‧‧腹圍開口部
1HL‧‧‧腿圍開口部
1a‧‧‧第1腹圍部
1am‧‧‧部分
1asf‧‧‧第1側翼片
1asfe‧‧‧外端緣
1at‧‧‧目標區域
1B‧‧‧第2腹圍部
1Bc‧‧‧中央部
1Be1‧‧‧外端緣
1Be2‧‧‧外端緣
1Bsf‧‧‧第2側翼片(端部)
1Bsef2‧‧‧外端部
1Bsfe‧‧‧外端緣
1Bsfee‧‧‧最外端緣
1BHB‧‧‧成為腹圍開口部之部分
1BHL‧‧‧成為腿圍開口部之部分
1Bk‧‧‧黏扣帶固定部(固定住黏扣帶的部分)
1c‧‧‧切割線
1c’‧‧‧切割線
1c”‧‧‧切割線
1c'''‧‧‧切割線
1c1‧‧‧第1部分(第1切割線部分)
1c2‧‧‧第2部分(第2切割線部分)
1c3‧‧‧第3部分(曲線狀部分)
1cL‧‧‧直線狀部分
1cB‧‧‧曲線狀部分
1cB1‧‧‧部分
1cB2‧‧‧部分
1cBa‧‧‧部分
1cBB‧‧‧部分
1ca‧‧‧切斷線
1m‧‧‧胯下部
1msf‧‧‧胯下部側翼片
1sf‧‧‧側翼片
2‧‧‧頂部薄片
2e‧‧‧端部
3‧‧‧吸收體
3x‧‧‧吸收性芯
3rs‧‧‧芯包層薄片
4‧‧‧防漏薄片
5‧‧‧外裝薄片
6‧‧‧立體褶邊薄片(立體褶邊形成部)
6g‧‧‧立體褶邊
6j‧‧‧固定部
6k‧‧‧基端部
6r‧‧‧立體褶邊用彈性構件
6s‧‧‧豎起部
6seLa‧‧‧端部
6seLB‧‧‧端部
6sea‧‧‧端部
6seB‧‧‧端部
11‧‧‧黏扣帶
11a‧‧‧帶基材
11ap‧‧‧突出部分(抓持部)
11m‧‧‧公材
11me‧‧‧端
11-1‧‧‧左側帶
11-1s‧‧‧非肌膚側面
11-2‧‧‧右側帶
11-2e‧‧‧前端
21‧‧‧腿圍彈性構件
101‧‧‧低體重兒(穿著用對象者)
C1‧‧‧中心線
C11-1‧‧‧中央位置
C11-2‧‧‧中央位置
P1c‧‧‧交叉位置
PLB‧‧‧境界位置
Ps‧‧‧始端
Pe‧‧‧終端
第1圖係第1A圖為定位姿勢的低體重兒101之概略側視圖,第1B圖為第1A圖中的B-B箭頭方向視圖。
第2圖係本實施形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的展開狀態之概略俯視圖。
第3圖係第3A圖、第3B圖、及第3C圖分別為第2圖中的A-A剖視圖、第2圖中之B-B剖視圖,及第2圖中之C-C剖視圖。
第4圖係穿著狀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之概略立體圖。
第5圖中,第5A圖為脫下紙尿布1之前的俯臥姿勢的低體重兒101之概略側視圖,第5B圖為從俯臥姿勢的該低體重兒101脫下紙尿布1的樣子之概略側視圖。
第6圖係用以說明切割線1c的重要部分放大圖。
第7圖係用以說明切割線1c的重要部分放大圖。
第8圖係用以說明第1變形例的切割線1c’的重要部分放大圖。
第9圖係用以說明第2變形例的切割線1c”的重要部分放大圖。
第10圖係用以說明第3變形例的切割線1c'''的重要部分放大圖。
第11圖係黏扣帶重疊形態的卡止狀態之說明圖。
藉由本說明書及附圖之記載,至少能了解以下事項。
一種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互相正交的縱方向、橫方向和厚度方向,並且具有並排在前述縱方向的第1腹圍部、胯下部和第2腹圍部,且藉由將分別固定在 前述第2腹圍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各端部之各黏扣帶分別卡止於前述第1腹圍部,而形成一個腹圍開口部和一對腿圍開口部: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第2腹圍部當中用以切割固定住前述黏扣帶的部分之切割線,係於前述紙尿布的展開狀態下形成。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可於維持俯臥姿勢下從穿著用對象者脫下紙尿布。詳細地說係如下述。首先,在展開型紙尿布的一般穿著形態下,使固定住黏扣帶的上述第2腹圍部位於穿著用對象者的背側,將該紙尿布穿著在該穿著用對象者。因此,於俯臥姿勢,通常該第2腹圍部位於鉛直方向的上方,但此處根據上述構造之紙尿布,是能以切割線切割該第2腹圍部當中固定住黏扣帶的部分。因此,能於維持俯臥姿勢下將黏扣帶從第2腹圍部的橫方向的中央部脫下,其結果能於同一姿勢下展開紙尿布。而且,藉此能從俯臥姿勢的穿著用對象者脫下紙尿布。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前述切割線係與前述各黏扣帶對應而分別形成在前述橫方向兩側之各位置,前述切割線係分別由以下路徑所形成,該路徑是從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通過在前述第2腹圍部當中比固定住前述黏扣帶的前述部分更靠前述橫方向的內側之位置,朝成為前述腿圍開口部之部分延伸而成。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能從成為腹圍開口部之部分或成為腿圍開口部之部分開始切割第2腹圍 部當中固定住黏扣帶的部分。因此,能在維持俯臥姿勢下迅速地切割上述固定住黏扣帶的部分。
又,切割線通過比第2腹圍部當中固定住黏扣帶的部分更靠橫方向的內側之位置。因此,於切割該部分時,不須切斷黏扣帶即能完成。而且,藉此能減少切斷切割線時所需之力量,其結果能減少切斷切割線時賦予穿著用對象者之外部負荷。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前述切割線具有貫穿前述厚度方向的複數個貫通孔,前述複數個貫通孔係沿著前述切割線所延伸的方向並排。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切割線具有複數個貫通孔,因此能以較小的力量切斷切割線。藉此,能減少切斷切割線時可賦予穿著用對象者之外部負荷。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 前述切割線具有:第1切割線部分,係形成為從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朝前述縱方向的內側延伸;及 第2切割線部分,係位於比前述第1切割線部分更靠前述縱方向的內側之位置,且在前述縱方向上與前述黏扣帶相同之位置, 於比較前述貫通孔的長度占前述切割線延伸的方向的每單位長度之比例的情形,前述第2切割線部分的前述比例較前述第1切割線部分的前述比例為較小。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第1切割線部 分比第2切割線部分容易切斷。因此,為了將紙尿布穿著於穿著用對象者而分別將各黏扣帶朝橫方向之外側拉伸時,能有效地防止意外切割到第2切割線部分,且在將紙尿布從穿著用對象者脫下時,能基於第1切割線部分而容易地從成為腹圍開口部之部分開始切割。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前述切割線具有彎曲形狀的曲線狀部分,該曲線狀部分係於比前述第2切割線部分更靠前述縱方向的內側之位置,越往前述縱方向的內側前進越朝前述橫方向的外側移位,於比較前述貫通孔的長度占前述切割線延伸的方向的每單位長度之比例的情形,前述第2切割線部分的前述比例比前述曲線狀部分的前述比例小。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曲線狀部分比第2切割線部分容易切斷。因此,為了將紙尿布穿著於穿著用對象者而分別將各黏扣帶朝橫方向之外側拉伸時,能有效地防止意外切割到第2切割線部分,且在將紙尿布從穿著用對象者脫下時,能將曲線狀部分沿著其彎曲的目標形狀正確地切斷。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前述切割線具有:直線狀部分,係從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沿著前述縱方向呈直線狀延伸;及彎曲形狀的曲線狀部分,係位於比前述直線狀部分更靠前述縱方向的內側之位置,並且越往前述縱方向的內側前進越朝前述橫 方向的外側移位。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切割線具有如上述之曲線狀部分。因此,能使切割線以較短的路徑到達紙尿布的橫方向的外端緣。亦即,能使該切割線的路徑不會朝縱方向的內側大幅延伸即結束。藉此,能有效地防止切割線的路徑朝縱方向的內側大幅延伸時可能產生的不良狀況,亦即防止因為定位姿勢的穿著用對象者的腹部和呈M字狀打開的脚將切割線的一部分夾住而難以切斷。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在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之各位置,分別沿著前述縱方向設置有腿圍彈性構件,該腿圍彈性構件係用以使成為前述腿圍開口部之部分在前述縱方向收縮,假設將前述曲線狀部分二分為前述腹圍開口部側之部分和前述腿圍開口部側之部分的情形,且於從前述厚度方向觀察前述腿圍彈性構件之情形,前述腿圍彈性構件係與前述曲線狀部分當中的前述腹圍開口部側之部分交叉。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腿圍彈性構件與曲線狀部分當中的腹圍開口部側之部分交叉。因此,腿圍彈性構件和曲線狀部分的交叉位置位於直線狀部分和曲線狀部分的交界位置的旁邊。另一方面,在與直線狀部分連續地切斷曲線狀部分時,會因為正在切斷直線狀部分時的勁道而容易就這樣不小心切斷該部分的延長線或其旁邊位置,亦即,有不小心切斷偏離曲線狀部分的位置之虞,針對此點,讓腿圍彈性構件和曲線狀部分之交叉位置位於 直線狀部分和曲線狀部分的交界位置之旁邊。因此,在與直線狀部分連續地切斷曲線狀部分之過程中,當其切斷位置到達上述交界位置的旁邊的上述交叉位置時,在直線狀部分形成的縱方向的切斷勁道,被腿圍彈性構件的彈性變形吸收而制止沿著縱方向的直線切斷動作。藉此能對切斷位置之曲線狀部分迅速地進行軌道修正,其結果能沿著曲線狀部分正確地切斷。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前述紙尿布具有沿前述厚度方向積層的複數個薄片,在前述曲線狀部分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前述薄片的積層片數,比在前述直線狀部分的前述薄片的積層片數少。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曲線狀部分當中的至少一部分比直線狀部分的薄片積層片數少。因此,該一部分係相對性地容易切斷。因此,一般而言,能謀求容易切斷設計成比直線難的曲線,其結果能將上述曲線狀部分沿著目標形狀正確地切斷。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前述紙尿布具有製造時的延伸方向沿著前述縱方向之樹脂薄膜,前述直線狀部分形成在前述樹脂薄膜。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樹脂薄膜的延伸方向為縱方向,因此樹脂薄膜在縱方向容易切割。因此,能沿著縱方向容易地切斷直線狀部分。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 在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之各位置,分別設置有沿著前述縱方向設置的薄片狀之立體褶邊形成部,前述立體褶邊形成部具有在前述橫方向並排的基端部和豎起部,前述基端部不能朝前述厚度方向豎起,前述豎起部係以前述基端部作為支點而能朝前述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豎起,前述豎起部基於作用在前述豎起部的前述縱方向之收縮力而在前述縱方向收縮,藉此使前述豎起部朝前述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豎起,前述切割線形成在比前述基端部及前述豎起部更靠前述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切割線係形成在比立體褶邊形成部的基端部及豎起部更靠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因此,即使切斷該切割線,立體褶邊形成部的基端部及豎起部仍能確實擋住保持於橫方向的內側之排泄物。而且,藉此,能有效地防止排泄物從紙尿布漏出。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在前述橫方向的中央具有:將吸收液體的液體吸收性素材沿前述厚度方向積層而成的吸收性芯,前述切割線形成在比前述吸收性芯更靠前述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切割線係形成在吸收性芯不存在之位置。因此,能有效地避免吸收性芯保持的排泄物隨著切斷該切割線而從該吸收性芯漏出,藉此能有效地防止排泄物從紙尿布漏出。
該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較佳為,在前述第1腹圍部當中的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在前述橫方向與前述切割線相同的位置上,沿著前述縱方向形成切斷線。
根據這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藉由切斷形成在第1腹圍部的上述切割線,能將第1腹圍部當中成為腹圍開口部之部分折返,藉此能使穿著用對象者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而且,能對露出的部分施以光線治療等各種處置。又,若切割上述的切斷線則腹圍開口部能朝橫方向柔軟地變形。因此,甚至連腹部大的穿著用對象者也能夠穿著。
===本實施形態===
第2圖係本實施形態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的展開狀態之概略俯視圖。又,第3A圖、第3B圖、第3C圖分別是第2圖中A-A剖視圖,第2圖中之B-B剖視圖,及第2圖中之C-C剖視圖。進一步,第4圖係穿著狀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之概略立體圖。
該紙尿布1係使用黏扣帶11穿著在穿著用對象者101的展開型之紙尿布1,特別是適合使用於3000公克以下的低體重兒101。以下,以穿著用對象者為低體重兒101進行說明,但完全不受限於此,穿著用對象者也可以是嬰兒、幼兒、成人。
在第2圖的展開狀態下,紙尿布1具有互相正交的三方向即縱方向、橫方向及厚度方向。此處,縱方 向係依序並列具有第1腹圍部1a、胯下部1m及第2腹圍部1B,在第4圖的穿著狀態中,一般而言,第1腹圍部1a覆蓋低體重兒101的腹側,胯下部1m覆蓋該低體重兒101的股間,第2腹圍部1B覆蓋該低體重兒101的背側。但是,視情況,有時亦將紙尿布1的縱方向與上述逆向地穿著於低體重兒101。亦即,以第1腹圍部1a覆蓋低體重兒101的背側、第2腹圍部1B覆蓋該腹側之方式穿著紙尿布1。
又,於該第2圖的展開狀態下,第1腹圍部1a和第2腹圍部1B係各自比胯下部1m更朝橫方向的兩側突出,藉此,從厚度方向觀察的紙尿布1的外形形狀係呈俯視大致沙漏鐘形狀。換言之,紙尿布1具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3、及比該吸收體3更朝橫方向及縱方向的外側突出之柔軟且厚度薄的薄片狀部分,但該薄片狀部分的外形形狀係呈俯視大致沙漏鐘形狀。
以下,將該薄片狀部分當中比吸收體3更朝橫方向的兩側突出的各部分1sf,稱為「側翼片1sf」。又,該側翼片1sf係跨越第1腹圍部1a、胯下部1m及第2腹圍部1B三者而延伸存在,以下將位於第1腹圍部1a的側翼片1asf亦稱為「第1側翼片1asf」,將位於胯下部1m的側翼片1msf亦稱為「胯下部側翼片1msf」,將位於第2腹圍部1B的側翼片1Bsf亦稱為「第2側翼片1Bsf」。此外,各第2側翼片1Bsf、1Bsf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的「橫方向的各端部」。又,以下將厚度方向的一 側又稱為「肌膚側」,將另一側又亦稱為「非肌膚側」。附帶一提的,第2圖的概略俯視圖係從肌膚側觀察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
此處,如該第2圖所示,在各第2側翼片1Bsf的橫方向的外端部1Bsef2,分別將黏扣帶11設置成朝橫方向突出。而且,藉由將各黏扣帶11卡止於設置在第1腹圍部1a的非肌膚側面的目標區域1at(第2圖),如第4圖所示,形成腹圍開口部1HB和一對腿圍開口部1HL、1HL,而將紙尿布1穿著於低體重兒101。
該紙尿布1具有:吸收尿等排泄液的大致縱長形狀之吸收體3;從肌膚側覆蓋吸收體3的透液性之頂部薄片2;從非肌膚側覆蓋吸收體3的不透液性之防漏薄片4;從非肌膚側覆蓋防漏薄片4,構成紙尿布1外形形狀的大致沙漏鐘形狀之外裝薄片5;及一對立體褶邊薄片6、6,係於頂部薄片2上方朝橫方向並列設置有一對,在吸收體3的橫方向的各端部分別形成作為防漏壁的立體褶邊6g、6g。
如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吸收體3具有吸收性芯3c、及被覆吸收性芯3c的大致全外周面之芯包層薄片3rs。吸收性芯3c係將既定的液體吸收性素材成形為呈俯視大致沙漏鐘形狀,作為既定形狀之一例(第2圖)。作為液體吸收性素材,可例示紙漿纖維等液體吸收性纖維、高吸收性聚合物(以下,亦稱為SAP)等液體吸收性粒狀物。又,芯包層薄片3rs係使用薄紙或不織布等 透液性薄片。此外,吸收性芯3c的形狀完全不限定於上述之呈俯視大致沙漏鐘形狀,例如呈俯視大致矩形形狀亦可。
頂部薄片2係由熱風不織布等不織布形成,如第2圖、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具有如從吸收體3縱方向的兩側及橫方向的兩側突出般的平面尺寸。又,防漏薄片4亦具有如從吸收體3縱方向的兩側及橫方向的兩側突出般的平面尺寸,由聚乙烯薄膜等樹脂薄膜構成。而且,該等兩薄片2、4係藉由接合或熔接等使從吸收體3朝縱方向及橫方向突出的部分互相接合,而能將吸收體3保持於兩薄片2、4彼此之間。
如第2圖所示,外裝薄片5係由適當的不織布等構成,形成紙尿布1的外形形狀。而且,在該外裝薄片5的肌膚側面,上述兩薄片2、4及保持在兩薄片2、4彼此之間的吸收體3,係一邊使橫方向的中央位置互相一致一邊疊合且藉由接合或熔接等予以一體化(第3A圖至第3C圖)。此外,在該一體化之狀態,吸收體3係遍及第1腹圍部1a、胯下部1m及第2腹圍部1B而延伸存在(第2圖)。
如第2圖所示,立體褶邊薄片6、6(相當於立體褶邊形成部)係分別從肌膚側覆蓋頂部薄片2橫方向的各端部2e、2e,且與該各端部2e、2e對應而設置有一對。而且,各薄片6、6係沿著縱方向分別形成從頂部薄片2的肌膚側面豎起的立體褶邊6g、6g。亦即,各立體 褶邊薄片6係沿橫方向並列地具有帶狀的基端部6k和豎起部6s,該帶狀的基端部6k係藉由熱熔接著劑等固定於頂部薄片2而不能豎起且是沿著縱方向,該豎起部6s係以該基端部6k作為支點而能朝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豎起。而且,在豎起部6s橫方向的前端部,將橡膠線6r以朝縱方向伸展狀態藉由熱熔接著劑等固定,作為沿著縱方向的立體褶邊用彈性構件6r。因此,在豎起部6s被賦予朝縱方向之收縮力,基於該收縮力使豎起部6s朝縱方向收縮,藉此使豎起部6s形成複數個摺並朝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豎起,作為立體褶邊6g之功能(第2圖、第3B圖)。
又,如第2圖、第3A圖、及第3C圖所示,在豎起部6s當中的縱方向的各端部6sea、6seB,分別將該各端部6sea、6seB以伏倒於頂部薄片2之狀態固定住的固定部6j、6j係形成為沿著縱方向的帶狀。亦即,在各端部6sea、6seB,於對應於固定部6j、6j的部分和頂部薄片2之間,將熱熔接著劑塗布成沿著縱方向的帶狀來作為固定部6j、6j,藉由該接著劑將上述各端部6seLa、6seLB分別以伏倒於頂部薄片2之狀態予以固定。
作為適合該立體褶邊薄片6的材料,可例示適當的不織布,此處使用SMS不織布(紡黏/熔噴/紡黏不織布),但只要具有柔軟性則完全不受限於此。
此外,如第2圖、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該立體褶邊薄片6係朝橫方向的外側,延伸存在至與外裝薄片5外側的端緣大致相同位置,而且藉由接合或熔接在 該端緣或其旁邊位置與外裝薄片5一體化。藉此,使該立體褶邊薄片6和外裝薄片5,互相共同地在第1腹圍部1a及第2腹圍部1B分別形成有前述第1側翼片1asf、1asf及第2側翼片1Bsf、1Bsf。另一方面,胯下部1m也同樣地,在上述端緣或其旁邊位置藉由接合或熔接使立體褶邊薄片6和外裝薄片5一體化,藉此在從端緣遍及橫方向的內側之既定範圍形成有前述胯下部側翼片1msf、1msf。
各胯下部側翼片1msf、1msf係分別與上述第1側翼片1asf的一部分及第2側翼片1Bsf的一部分共同地在穿著狀態下構成腿圍開口部1HL之部分,亦即構成覆蓋低體重兒101的腿圍之部分。而且,為了使各胯下部側翼片1msf朝縱方向收縮而形成腿褶邊,在各胯下部側翼片1msf分別朝縱方向於伸展狀態藉由接合等而固定有橡膠線21,該橡膠線21係朝縱方向沿著一直線作為腿圍彈性構件21。因此,該腿圍彈性構件21的伸展狀態被緩和時,胯下部側翼片1msf朝縱方向收縮而形成複數個摺,該摺成為腿褶邊。
附帶一提的,本例中如第3B圖所示,該腿圍彈性構件21係中介插入在外裝薄片5和立體褶邊薄片6之間,但完全不受限於此。例如,亦可接合在外裝薄片5的非肌膚側面,或亦可接合在立體褶邊薄片6的肌膚側面。
又,本例中係使用橡膠線21作為該腿圍彈性構件21,但完全不受限於此。亦可使用橡膠帶(sewing elastic),或亦可使用基於自身的彈性而具有伸縮性之伸縮性不織 布、伸縮性薄膜。
如第2圖所示,黏扣帶11、11分別設置在一對第2側翼片1Bsf、1Bsf橫方向的各外端部1Bsfe2、1Bsfe2。各黏扣帶11係分別將橫長形狀的不織布製帶狀薄片作為帶基材11a,該帶基材11a橫方向的一端部固定在第2側翼片1Bsf的外端部1Bsfe2的一部分1Bk,另一端部比第2側翼片1Bsf的外端部1Bsfe2更朝橫方向的外側突出。
而且,在該突出部分的肌膚側面,固定有平面扣帶的公材11m,進一步在公材11m的肌膚側面設置有複數個卡止用突起(未圖示)。因此,藉由公材11m的卡止用突起卡在設定於第1腹圍部1a的非肌膚側面之目標區域1at,使黏扣帶11卡止於第1腹圍部1a。公材11m可使用眾所周知者作為平面扣帶,例如,卡止用突起可適當使用釣鈎狀者或T字狀者。
如第2圖及第3A圖所示,目標區域1at被設定為第1腹圍部1a的非肌膚側面亦即外裝薄片5的非肌膚側面。亦即,本例中,外裝薄片5為不織布,該薄片5在與上述公材11m之間能確保充分的卡止力,因此將外裝薄片5的非肌膚側面本身作為公材11m的卡止對象。但是,完全不受限於此,亦可使用其他専用的目標帶件用以形成目標區域1at。
而且,將該紙尿布1穿著於低體重兒101時,藉由第2腹圍部1B的一對黏扣帶11、11將紙尿布1 的第2腹圍部1B朝橫方向的兩側拉伸,並將一對黏扣帶11、11分別卡止於第1腹圍部1a的目標區域1at(第4圖)。附帶一提的,在該第2圖之例中,帶基材11a進一步比公材11m更朝橫方向的外側突出,在將黏扣帶11朝兩側拉伸時,該突出部分11ap係作為抓持的抓持部11ap之功能。
以上,已說明紙尿布1的基本構造,但本實施形態係以能從第5A圖的俯臥姿勢之低體重兒101脫下紙尿布1為目的,在第2腹圍部1B的各第2側翼片1Bsf、1Bsf,各切割線1c、1c係於如第2圖之紙尿布1的展開狀態下形成。
第6圖係用以說明切割線1c的重要部分放大圖。如該第6圖所示,切割線1c係由齒孔形成,該齒孔係可切割第2腹圍部1B當中固定住黏扣帶11的帶基材11a之部分1Bk(第6圖中以陰影線所示之部分1Bk,以下亦稱為黏扣帶固定部1Bk)。詳細地說,該切割線1c係對應於各黏扣帶11而形成在各第2側翼片1Bsf。而且,各切割線1c係由以下路徑所形成,該路徑是分別從第2腹圍部1B當中成為腹圍開口部1HB的部分1BHB,通過比黏扣帶固定部1Bk更靠橫方向的內側之位置,朝第2腹圍部1B當中成為腿圍開口部1HL的部分1BHL延伸而成。
因此,能從如第5A圖所示之俯臥姿勢的低體重兒101,如第5B圖所示迅速地脫下紙尿布1。亦即,如 第5A圖所示,通常以固定住黏扣帶11的第2腹圍部1B係位於低體重兒101的背側的方式,將該紙尿布1穿著於低體重兒101。因此,在俯臥姿勢下,第2腹圍部1B係位於鉛直方向的上方,此處,根據該紙尿布1,如上述能以切割線1c切割第2腹圍部1B的黏扣帶固定部1Bk(第5B圖)。藉此能使黏扣帶11脫離第2腹圍部1B的橫方向的中央部1Bc(第6圖),其結果係於使黏扣帶11的公材11m卡止在第1腹圍部1a的狀態下,解開第1腹圍部1a和第2腹圍部1B的連結而能展開紙尿布1。藉此,能從俯臥姿勢的低體重兒101脫下紙尿布1。
又,參照第6圖,如既述般,切割線1c係通過第2腹圍部1B當中比黏扣帶固定部1Bk更靠橫方向的內側之位置。因此,於切割該固定部1Bk時,可以不必將黏扣帶11全部切斷,藉此能減少切割切割線1c時所需要的力量。而且,其結果能減少於切割時可賦予低體重兒101之外部負荷,這是適用最低限度處置的想法。
附帶一提的,切割線1c的齒孔係複數個直線狀縫隙(相當於貫通孔,且包含第6圖,概略地圖示遍及圖示有齒孔的全圖)的集合體。亦即,沿厚度方向貫穿第2側翼片1Bsf的直線狀縫隙(未圖示)係沿著切割線1c所延伸的方向並列複數個。而且,縫隙的長度、縫隙的間距係經考慮切斷性等而適當設定,此處舉出具體例為縫隙的長度可例示1mm~3mm,且縫隙和縫隙之間的間隔(亦即,位於縫隙彼此之間的無縫隙部分的長度)可例示 0.5mm~2mm。附帶一提的,上述縫隙的間距亦可說是縫隙的長度和上述間隔之合計值。
以下,進一步詳細說明切割線1c。
如第6圖所示,形成在一方之第2側翼片1Bsf的切割線1c,和形成在另一方之第2側翼片1Bsf的切割線1c,係關於橫方向的紙尿布1的中心線C1互相形成為線對稱。而且,各切割線1c呈大致J字狀,該大致J字狀具有沿著縱方向的直線狀部分1cL和彎曲形狀的曲線狀部分1cB。
直線狀部分1cL係以第2腹圍部1B當中成為腹圍開口部1HB的部分1BHB,亦即第2腹圍部1B的縱方向的外端緣1Be1作為起點,沿著與縱方向平行的直線朝縱方向的內側前進,然後在縱方向到達與黏扣帶11之位置相同的位置,或超過該位置而在若干內側之位置。而且,在該位置連結於曲線狀部分1cB,自此處該曲線狀部分1cB進一步朝縱方向的內側延伸。詳細地說,該曲線狀部分1cB隨著朝縱方向的內側前進,以既定的曲率半徑朝橫方向的外側移位,最後到達第2腹圍部1B當中的腿圍開口部1HL和部分1BHL,亦即第2腹圍部1B的橫方向的外端緣1Be2。
而且,根據該切割線1c的路徑,該切割線1c係將黏扣帶固定部1Bk從橫方向的內側完全包圍。因此,若切斷該切割線1c,則各黏扣帶11能從第2腹圍部1B的橫方向的中央部1Bc脫離黏扣帶固定部1Bk。
又,只要具有如上述之曲線狀部分1cB,即能使切割線1c以較短的路徑到達第2腹圍部1B的橫方向的外端緣1Be2。亦即,能使該切割線1c的路徑不會朝縱方向的內側大幅延伸即結束。而且,藉此能有效地防止切割線1c的路徑朝縱方向的內側大幅延伸時會引起的不良狀況,例如該路徑到達第1側翼片1asf(第2圖)時,因為切割線1c的一部分被定位姿勢的低體重兒101的腹部和呈M字狀打開的脚夾住而變得難以切斷。
附帶一提的,該第6圖之例中,切割線1c係完全地收在第2側翼片1Bsf內,但完全不受限於此。亦即,視情況,切割線1c的一部分亦可從胯下部側翼片1msf伸出。但是,若伸出量過大,則變得容易被夾在低體重兒101的腹部和M字狀的脚之間,或因為切斷長度變長等之理由而導致難以切斷上述的切割線1c之不良狀況。
又,本例中,在直線狀部分1cL的形成位置存在有複數片薄片4、5、6。具體地說,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起存在有立體褶邊薄片6、防漏薄片4及外裝薄片5三者,薄片的積層片數為三片。因此,在該直線狀部分1cL,貫穿該等經積層的三片薄片4,5,6而形成齒孔。
另一方面,如既述般,曲線狀部分1cB的形成位置係隨著朝縱方向的內側前進而朝橫方向的外側移位。因此,在從該曲線狀部分1cB的一端朝另一端前進的過程中,薄片的積層片數會改變。亦即,如第6圖的左半部所示,在曲線狀部分1cB當中與直線狀部分1cL連續的既定範圍之 部分1cB1,與上述直線狀部分1cL同樣地薄片的積層片數為三片,但是在曲線狀部分1cB當中與比上述既定範圍之部分1cB1更靠縱方向的內側鄰接的部分1cB2,由於防漏薄片4不存在,因此形成立體褶邊薄片6和外裝薄片5之二片構造。因此,在前者之部分1cB1,貫穿三片薄片4、5、6形成有齒孔,在後者之部分1cB2,貫穿二片薄片5、6形成有齒孔。
而且,如此地甚至在曲線狀部分1cB當中的一部分1cB2,當薄片的積層片數變少時,使得該一部分1cB2相對地成為容易切斷。因此,謀求容易切斷一般比直線困難的曲線,其結果能將曲線狀部分1cB沿著其彎曲的目標形狀正確地切斷。
再者,本例中,如參照第6圖既述般,切割線1c係形成在第2側翼片1Bsf,因此該切割線1c係形成在比吸收體3更靠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又,參照該第6圖得知,該切割線1c係形成在比立體褶邊薄片6的基端部6k及豎起部6s更靠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
因而,即使切斷切割線1c,吸收體3及立體褶邊薄片6的基端部6k及豎起部6s亦毫不受影響,維持在健全狀態。而且,藉此隨著切割線1c的切斷而有效地避免吸收體3或豎起部6s所保持的排泄物從紙尿布1漏出。
附帶一提的,說到與頂部薄片2之位置關係,切割線1c係形成在比該薄片2更靠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亦即在切割線1c之位置不存在有頂部薄片2。因 此,能減少在切割線1c之位置的薄片之積層片數,這是有助於提升切割線1c的切斷容易性。
此處,從將該切割線1c更容易切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以構成第6圖之防漏薄片4的樹脂薄膜製造時的延伸方向,沿著縱方向配置的方式該薄片4。亦即,基於一般樹脂薄膜之延伸方向是與樹脂配向一致等理由,而容易沿著延伸方向切斷。因此,只要該延伸方向是沿著縱方向,即能將防漏薄片4沿著縱方向容易地切斷,其結果能沿著縱方向正確地切斷該薄片4所在的前述直線狀部分1cL。
又,於如第6圖般與切割線1c的直線狀部分1cL連續地切斷曲線狀部分1cB時,因為切斷直線狀部分1cL時的勁道,容易就那樣不小心切斷該部分1cL的延長線上或其旁邊位置,亦即有不小心切斷偏離曲線狀部分1cB的位置之虞,針對此點,本例中做了以下工夫。
首先,在該切割線1c的旁邊設置有腿圍彈性構件21,但此處在從厚度方向觀察時,該腿圍彈性構件21和切割線1c的曲線狀部分1cB係在既定之交叉位置P1c交叉。詳細地說,如第6圖的右半部所示,將曲線狀部分1cB假設地二分為腹圍開口部1HB側的部分1cBa和腿圍開口部1HL側的部分1cBB時,與腿圍彈性構件21的交叉位置P1c係包含在前者的腹圍開口部1HB側的部分1cBa,因此該交叉位置P1c位於比較接近直線狀部分1cL和曲線狀部分1cB的交界位置PLB。
因此,在與切割線1c的直線狀部分1cL連續地切斷曲線狀部分1cB之過程,其切斷中之位置若是到達上述交界位置PLB旁邊的上述交叉位置P1c時,在直線狀部分1cL形成的縱方向切斷的勁道會被腿圍彈性構件21的彈性變形吸收,而制止沿著縱方向的直線性切斷動作。藉此能對曲線狀部分1cB迅速地進行軌道修正,其結果能沿著曲線狀部分1cB正確地切斷。
又,第7圖之例中,藉由對齒孔下工夫使得切割線1c的切斷容易性按照縱方向之位置而有差異。例如,假設將切割線1c在縱方向區分成三個部分1c1、1c2、1c3之情形,對應各部分1c1、1c2、1c3設定切斷容易性。詳細地說,三個部分1c1、1c2、1c3當中作為一個部分1c1的第1部分1c1(相當於第1切割線部分),係位於包含第2腹圍部1B當中作為腹圍開口部1HB的部分1BHB之位置,但該第1部分1c1係設計成容易切斷的齒孔。又,作為另一個部分1c2的第2部分1c2(相當於第2切割線部分),在縱方向之位置係位於包含與黏扣帶固定部1Bk相同的位置,該第2部分1c2係設計成比第1部分1c1更難切斷的齒孔。進一步,作為剩餘的一個部分1c3的第3部分1c3係前述曲線狀部分1cB,但該部分1c3係設計成與第1部分1c1同樣規格之容易切斷的齒孔。
如此一來,基於第2部分1c2的難以切斷的齒孔,能有效地防止為了將紙尿布1穿著在低體重兒101 而將各黏扣帶11、11分別朝橫方向的外側拉伸時,意外將該第2部分1c2切斷。又,從低體重兒101脫下紙尿布時,基於第1部分1c1的容易切斷的齒孔,能容易地從作為上述腹圍開口部1HB之部分1BHB開始切斷,並且作為第3部分1c3的曲線狀部分1cB也是基於其容易切斷的齒孔,而能沿著其彎曲的目標形狀正確地切斷該部分1cB。
附帶一提的,設定上述容易切斷的齒孔及難以切斷的齒孔時,可藉由變更齒孔具備的縫隙之長度而實現,本例中就是如此。亦即,本例中係藉由將縫隙的間距維持於一定並且讓縫隙的長度有差異,使縫隙長度佔切割線1c延伸方向的每單位長度之比例,在上述部分1c2和上述部分1c1、1c3互相有差異,且一般而言,該比例大者容易切斷,該比例小者難以切斷。因此,本例中係將在第2部分1c2之比例設計成比在第1部分1c1之比例及第3部分1c3之比例更小。
又,該第2圖之例中,在第1腹圍部1a的各第1側翼片1asf、1asf也以齒孔形成有切斷線1ca。亦即,在第1側翼片1asf,形成有從縱方向的外端緣1asfe朝縱方向的內側延伸的切斷線1ca。而且,該切斷線1ca的橫方向之形成位置係與第2側翼片1Bsf的縱方向的外端緣1Bsfe的切割線1c之形成位置對齊。
因而,在第1腹圍部1a能讓切斷線1ca、1ca彼此之間隔著較寬的間隔。藉此,於切斷各切斷線1ca、 1ca的齒孔後,只要在第1腹圍部1a當中折回切斷線1ca、1ca彼此之間的部分1am,即能露出低體重兒101的腹部,這對於腹部需要光線治療等適當處理的情形有效。又,在切斷切斷線1ca、1ca後,由於各切斷線1ca、1ca能容易地各自朝橫方向打開,因此第1腹圍部1a能朝橫方向柔軟地變形。因此,甚至連腹部大的低體重兒101也能夠穿著。
第8圖係第1變形例的切割線1c’之說明圖。前述實施形態中,如第6圖所示,薄片的積層片數係配合切割線1c之位置從三片變成二片,但該第1變形例中,薄片係遍及切割線1c’的全長而積層片數為一定。亦即,如第8圖所示,該第1變形例的切割線1c’之位置係比前述第6圖的實施形態的切割線1c更朝橫方向的外側移位,藉此使該切割線1c’遍及其全長位於比防漏薄片4更靠橫方向的外側。而且,在該位置僅存在有立體褶邊薄片6和外裝薄片5二片。因此,切割線1c’的齒孔在該等二片薄片5、6係朝厚度方向貫穿而形成,而且,由於積層片數少而能以良好的切斷性切斷切割線1c’。此外,此以外之處大致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對於相同構成附加相同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第9圖係第2變形例的切割線1c”之說明圖。前述實施形態及第1變形例中,如第6圖及第8圖所示,切割線1c、1c’具有直線狀部分1cL和曲線狀部分1cB,但本第2變形例中,切割線1c”不具有曲線狀部分 1cB,僅具有直線狀部分1cL。亦即,本第2變形例中,切割線1c”係比第1變形例更進一步朝橫方向的外側位移,藉此,僅藉由沿著縱方向的一條直線狀部分1cL即能切割黏扣帶固定部1Bk。而且,根據這種切割線1c”,由於只有直線狀部分1cL,因而容易切斷,其結果是不會從切割線1c”大幅地偏離位置而能正確地切斷。此外,在該切割線1c”之位置,亦僅存在有立體褶邊薄片6和外裝薄片5二片薄片。因此,切割線1c”的齒孔係朝厚度方向貫穿該等二片薄片5、6而形成。
第10圖係第3變形例的切割線1c'''之說明圖。前述實施形態(第6圖)、第1變形例(第8圖)及第2變形例(第9圖)的任一切割線1c、1c’、1c”皆為,第2腹圍部1B當中從作為腹圍開口部1HB的部分1BHB朝作為腿圍開口部1HL的部分1BHL之所謂大致J字狀或一直線狀地延伸形成,但本第3變形例的切割線1c'''之主要相異處為未採取這樣的路徑。亦即,如第10圖所示,將切割線1c'''形成為從三方包圍黏扣帶固定部1Bk之大致U字狀。而且,該切割線1c”’係其始端Ps位於第2腹圍部1B的第2側翼片1Bsf的橫方向的最外端緣1Bsfee,自此黏扣帶固定部1Bk延伸成進入大致U字的路徑的內周側,最後與上述始端Ps相同地到達第2側翼片1Bsf的橫方向的最外端緣1Bsfee,而且將到達該最外端緣1Bsfee的位置Pe作為切割線1c'''的終端Pe。此外,除此以外之點大致與前述實施形態等相同,因此對相同構成附加相同 符號而省略說明。
而且,開頭就敘述過本實施形態的紙尿布1適用於3000公克以下的低體重兒101之主旨,考慮到能有效地解決該紙尿布1伴隨定位姿勢及最低限度處置之前述課題,於更容易形成定位姿勢或更加要求最低限度處置的情形,該紙尿布1是更有效者。而且,這種情形是體重更輕的時候。
因此,本實施形態的紙尿布1,較佳為使用於500公克以上、未達2500公克的低出生體重兒,更佳為使用於1000公克以上、未達1500公的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而更佳為使用於未達1000公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
又,本實施形態的紙尿布1係特製成低體重兒101用,因此形成為比既存的新生兒用之紙尿布1更小。例如,新生兒用的紙尿布製品長度為365mm,且相對於穿著狀態中的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L1HB為304mm,本實施形態的紙尿布1係製品長度L1(第2圖)為210mm~330mm,且穿著狀態中的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L1HB為160~295mm。
此外,關於製品長度L1,例如於紙尿布1之展開狀態測定。亦即,如第2圖所示,展開狀態係使紙尿布1朝縱方向伸長至以下狀態,首先解除各黏扣帶11、11對目標區域1at的卡止,使第1腹圍部1a、胯下部1m及第2腹圍部1B成為沿縱方向並列狀態,並且直至將立體褶邊用彈性構件6r所致之立體褶邊薄片6的收縮、及 基於腿圍彈性構件21、21之胯下部側翼片1msf、1msf所產生的收縮正好消除為止。而且,測定該伸展狀態的縱方向的最大尺寸的L1,其測定值成為上述製品長度L1。
另一方面,針對上述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L1HB,將一對黏扣帶11、11以黏扣帶重疊形態的卡止狀態予以測定。第11圖係其說明圖。此外,以下說明時,將第11圖中的位於左側的第2側翼片1Bsf的黏扣帶11稱為「左側帶11-1」,同樣地將位於右側的第2側翼片1Bsf的黏扣帶11稱為「右側帶11-2」。
首先,作為測定的準備,將二個黏扣帶11-1、11-2做成黏扣帶重疊形態的卡止狀態。亦即,如第11圖所示,將左側帶11-1的公材11m卡止在第1腹圍部1a的目標區域1at後,將右側帶11-2的公材11m卡止在左側帶11-1的非肌膚側面11-1s。但是,此時進行對位,使該等左側帶11-1、右側帶11-2彼此的互相縱方向之中央位置C11-1、C11-2一致,並使右側帶11-2的前端11-2e與左側帶11-1的公材11m基端側之端11me一致。且,藉此使黏扣帶成為重疊形態的卡止狀態。
然後,將基於該卡止狀態所形成的腹圍開口部1HB,伸展至使腹圍彈性構件21所產生的收縮正好消除為止。而且,於該伸展狀態,測定該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L1HB,藉此取得該周長L1HB。
附帶一提的,作為低出生體重兒的製品長度L1及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度L1HB的一例,分別可舉 出310mm及273.5mm,且作為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製品長度L1及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度L1HB的一例,分別可舉出270mm及220mm,且作為超低出生體重兒的製品長度L1及腹圍開口部1HB的周長度L1HB的一例,分別可舉出230mm及219mm。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已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上述實施形態是用以使本發明容易理解,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而做的解釋。又,本發明只要在不超出其宗旨之下,可以變更、改良,並且本發明當然包含其等價物。例如,可以做如下述之變形。
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切割線1c、1c’、1c”、1c'''之一例係例舉齒孔,但完全不受限於此。亦即,只要切割線1c、1c’、1c”、1c'''相較於周圍部分更容易切斷,則齒孔以外亦可。例如,取代沿著切割線1c、1c’、1c”、1c'''所延伸的方向之直線狀縫隙,而採用圓弧狀或波浪形縫隙亦可,或貫通孔的平面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等亦可。進一步,複數個貫通孔並排之形態亦可。例如,朝厚度方向以壓搾或壓榨熔接形成複數個凹部,再以該等凹部形成切割線1c、1c’、1c”、1c'''亦可
1a‧‧‧第1腹圍部
1am‧‧‧部分
1asf(1sf)‧‧‧第1側翼片
1asfe‧‧‧外端緣
1at‧‧‧目標區域
1b‧‧‧第2腹圍部
1bk‧‧‧黏扣帶固定部
1bsf(1sf)‧‧‧第2側翼片(端部)
1bsfe‧‧‧外端緣
1bsfe2‧‧‧外端部
1c‧‧‧切割線
1ca‧‧‧切斷線
1m‧‧‧胯下部
1msf(1sf)‧‧‧胯下部側翼片
2‧‧‧頂部薄片
2e‧‧‧端部
4‧‧‧防漏薄片
5‧‧‧外裝薄片
6‧‧‧立體褶邊薄片(立體褶邊形成部)
6g‧‧‧立體褶邊
6j‧‧‧固定部
6k‧‧‧基端部
6r‧‧‧立體褶邊用彈性構件
6s‧‧‧豎起部
6sea‧‧‧端部
6seb‧‧‧端部
11‧‧‧黏扣帶
11a‧‧‧帶基材
11ap‧‧‧突出部分(抓持部)
11m‧‧‧公材
21‧‧‧腿圍彈性構件
L1‧‧‧製品長度

Claims (11)

  1. 一種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互相正交的縱方向、橫方向和厚度方向,並且具有並排在前述縱方向的第1腹圍部、胯下部和第2腹圍部,且藉由將分別固定在前述第2腹圍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各端部之各黏扣帶分別卡止於前述第1腹圍部,而形成一個腹圍開口部和一對腿圍開口部: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第2腹圍部當中用以切割固定住前述黏扣帶的部分之切割線,係於前述紙尿布的展開狀態下形成;在前述第1腹圍部當中的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在前述橫方向與前述切割線相同的位置上,沿著前述縱方向形成切斷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切割線係與前述各黏扣帶對應而分別形成在前述橫方向兩側之各位置,前述切割線係分別由以下路徑所形成,該路徑是從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通過在前述第2腹圍部當中比固定住前述黏扣帶的前述部分更靠前述橫方向的內側之位置,朝成為前述腿圍開口部之部分延伸而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切割線具有貫穿前述厚度方向的複數個貫通孔,前述複數個貫通孔係沿著前述切割線所延伸的方向並 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切割線具有:第1切割線部分,係形成為從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朝前述縱方向的內側延伸;及第2切割線部分,係位於比前述第1切割線部分更靠前述縱方向的內側之位置,且在前述縱方向上與前述黏扣帶相同之位置,於比較前述貫通孔的長度占前述切割線延伸的方向的每單位長度之比例的情形,前述第2切割線部分的前述比例比前述第1切割線部分的前述比例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切割線具有彎曲形狀的曲線狀部分,該曲線狀部分係於比前述第2切割線部分更靠前述縱方向的內側之位置,越往前述縱方向的內側前進越朝前述橫方向的外側移位,於比較前述貫通孔的長度占前述切割線延伸的方向的每單位長度之比例的情形,前述第2切割線部分的前述比例比前述曲線狀部分的前述比例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切割線具有:直線狀部分,係從成為前述腹圍開口部之部分沿著前述縱方向呈直線狀延伸;及彎曲形狀的 曲線狀部分,係位於比前述直線狀部分更靠前述縱方向的內側之位置,並且越往前述縱方向的內側前進越朝前述橫方向的外側移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在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之各位置,分別沿著前述縱方向設置有腿圍彈性構件,該腿圍彈性構件係用以使成為前述腿圍開口部之部分在前述縱方向收縮,假設將前述曲線狀部分二分為前述腹圍開口部側之部分和前述腿圍開口部側之部分的情形,且於從前述厚度方向觀察前述腿圍彈性構件之情形,前述腿圍彈性構件係與前述曲線狀部分當中的前述腹圍開口部側之部分交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紙尿布具有沿前述厚度方向積層的複數個薄片,在前述曲線狀部分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前述薄片的積層片數,比在前述直線狀部分的前述薄片的積層片數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紙尿布具有製造時的延伸方向沿著前述縱方向之樹脂薄膜,前述直線狀部分形成在前述樹脂薄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 在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之各位置,分別設置有沿著前述縱方向設置的薄片狀之立體褶邊形成部,前述立體褶邊形成部具有在前述橫方向並排的基端部和豎起部,前述基端部不能朝前述厚度方向豎起,前述豎起部係以前述基端部作為支點而能朝前述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豎起,前述豎起部基於作用在前述豎起部的前述縱方向之收縮力而在前述縱方向收縮,藉此使前述豎起部朝前述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豎起,前述切割線形成在比前述基端部及前述豎起部更靠前述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在前述橫方向的中央具有:將吸收液體的液體吸收性素材沿前述厚度方向積層而成的吸收性芯,前述切割線形成在比前述吸收性芯更靠前述橫方向的外側之位置。
TW103144791A 2014-07-25 2014-12-22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TWI500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2178A JP5690966B1 (ja) 2014-07-25 2014-07-25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696A TW201521696A (zh) 2015-06-16
TWI500417B true TWI500417B (zh) 2015-09-21

Family

ID=5274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791A TWI500417B (zh) 2014-07-25 2014-12-22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JP (1) JP5690966B1 (zh)
KR (1) KR101522830B1 (zh)
CN (1) CN104640527B (zh)
AU (1) AU2014280929B1 (zh)
BR (2) BR112016029570B1 (zh)
MY (1) MY157625A (zh)
PH (1) PH12016502363B1 (zh)
SA (1) SA115360200B1 (zh)
SG (1) SG11201408632QA (zh)
TW (1) TWI500417B (zh)
WO (1) WO2015046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0971B2 (ja) * 2014-07-25 2018-10-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364377B2 (ja) * 2015-04-27 2018-07-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387322B2 (ja) * 2015-04-27 2018-09-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US20170246052A1 (en) 2016-02-25 2017-08-3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nfigurable absorbent articles
JP6706992B2 (ja) * 2016-07-29 2020-06-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740085B2 (ja) * 2016-10-31 2020-08-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テープ型おむつ
KR102414560B1 (ko) * 2016-12-28 2022-06-28 유니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흡수성 물품
CN110062614A (zh) * 2016-12-28 2019-07-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0740719B (zh) 2017-06-05 2023-06-16 宝洁公司 具有改善的身体流出物可视化的可配置吸收制品
US11399992B2 (en) 2017-08-24 2022-08-0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nfigurable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removable fastening members
JP6600025B2 (ja) * 2018-02-28 2019-10-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低体重児用おむつ
CN113412105B (zh) 2019-02-21 2023-01-20 宝洁公司 具有完全可移除紧固构件的吸收制品
KR102631375B1 (ko) 2023-06-12 2024-02-01 주식회사 에이엠씨홀딩스 팬티형 기저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1711U (zh) * 1988-03-14 1989-09-28
JPH06285113A (ja) * 1993-04-01 1994-10-11 Kao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79666A (ja) * 2002-07-31 2003-03-18 Kao Corp 使い捨てパンツ型おむつ
TW200618781A (en) * 2004-10-15 2006-06-16 Uni Charm Corp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2576A (ja) * 1986-07-25 1988-02-12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プリンタ
US7641641B2 (en) * 2005-04-20 2010-01-0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product line
JP4951257B2 (ja) * 2006-03-28 2012-06-1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おむつ
KR20090033132A (ko) * 2007-09-27 2009-04-01 황명옥 환자전용 기저귀
US20140155855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djustable Pant-Like Disposable Undergarment With Attachment Assembly Concealing A Line Of Weak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1711U (zh) * 1988-03-14 1989-09-28
JPH06285113A (ja) * 1993-04-01 1994-10-11 Kao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79666A (ja) * 2002-07-31 2003-03-18 Kao Corp 使い捨てパンツ型おむつ
TW200618781A (en) * 2004-10-15 2006-06-16 Uni Charm Corp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29570A2 (pt) 2017-08-22
PH12016502363A1 (en) 2017-02-13
SG11201408632QA (en) 2015-05-28
BR112016029570B1 (pt) 2021-12-21
BR122018016936B1 (pt) 2022-01-04
KR101522830B1 (ko) 2015-05-26
SA115360200B1 (ar) 2016-06-01
KR20150032542A (ko) 2015-03-26
CN104640527B (zh) 2016-08-31
MY157625A (en) 2016-06-27
PH12016502363B1 (en) 2017-02-13
CN104640527A (zh) 2015-05-20
JP2016029969A (ja) 2016-03-07
WO2015046632A1 (ja) 2015-04-02
AU2014280929B1 (en) 2015-09-17
TW201521696A (zh) 2015-06-16
JP5690966B1 (ja)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0417B (zh)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KR101806093B1 (ko) 전개형 일회용 기저귀
TWI663967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660720B (zh) 展開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JP6534874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CN106659609B (zh) 一次性尿布
TWI635853B (zh) 吸收性物品
JP6424085B2 (ja)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275027B2 (ja)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622959B2 (ja)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813937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KR102225481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08463199B (zh) 吸收性物品
JP6275026B2 (ja) 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6572931B (zh) 一次性尿布
TW201731472A (zh) 吸收性物品
TWI517841B (zh) 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TW201936143A (zh) 低體重兒用紙尿布
TW201733545A (zh) 吸收性物品
JP7321494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TW201936134A (zh) 低體重兒用紙尿布
JP2016193047A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