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9716B -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9716B
TWI489716B TW099115607A TW99115607A TWI489716B TW I489716 B TWI489716 B TW I489716B TW 099115607 A TW099115607 A TW 099115607A TW 99115607 A TW99115607 A TW 99115607A TW I489716 B TWI489716 B TW I489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space
casing
cabl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5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3243A (en
Inventor
林新發
林詠翔
林瑋翔
Original Assignee
凱成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凱成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凱成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099115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97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4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3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9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9716B/zh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本發明係與電纜之絕緣領域相關,尤指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以及該絕緣結構之施工方法。
按,一般電纜在製造時會在其導電芯之外層包覆有一絕緣之套體,但電纜在連接時,尤其在進行分接時,如第一圖所示,必須將一第一電纜1端緣位置之套體加以去除,使其導電芯2呈裸露狀態,再將該第一電纜1裸露之導電芯2連接於一銅製之分接頭3輸入端口中,並將二第二電纜4之端緣同樣去除其套體而使導電芯5裸露,使之連接於該分接頭3之輸出端口中,再利用火泥焊接之方式將第一、二電纜1、4之裸露導電芯2、5與分接頭3加以焊接固定,以達成分接之目的。
但,由於上述分接時,其第一、二電纜1、4與分接頭3之連接之端緣係呈裸露狀態,因此在將第一電纜1連接於分接頭3之輸入端口前,會先套置於一熱縮絕緣套管6於第一電纜1上,使當完成上述之分接作業後,再將該熱縮絕緣套管6逐漸地拉移至整個分接頭3與第一、二電纜1、4裸露之導電芯2、5外周上,並進行加熱使熱縮絕緣套管6能加以收縮而包覆在分接頭2與第一、二電纜1、4裸露之導電芯2、5上,以對分接頭3及第一、二電纜1、4進行絕緣及防潮處理。
然而,由於此種利用熱縮絕緣套管6包覆在分接頭3及第一、二電纜1、4之方式,在分接之二第二電纜4之間,仍會產生縫隙7(如第二圖所示),使在縫隙7處會有滲入濕氣或水份之可能,進而導致防潮、絕緣之效果不張。況且,由於此種直線型之分接頭2,其輸入端口位置會有呈喇叭狀凸起之凸緣8(如第三圖所示),雖能便於與第一電纜1連接作業,但在熱縮絕緣套管6包覆於其上後,卻反而容易受到外力之接觸碰撞而導致在凸緣8位置有熱縮絕緣套管6破裂之情形產生。另外,電纜除利用上述直線型分接頭加以連接之外,更有另一種角度型分接頭9(如第四圖所示),即能使得第一、二電纜1、4間有著小於180度(如45度)之分接。惟此種角度型分接頭除同樣有著前述二第二電纜4間有縫隙產生之問題外,更會因第一、二電纜1、4間之角度(夾角)過小,而導致熱縮絕緣套管6在拉移至角度型分接頭9與第一、二電纜1、4裸露端位置時之施工不易。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其一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其進行對電纜絕緣作業較為簡易便利者。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係能防止縫隙之產生而避免滲入濕氣與水分,以維持較佳之絕緣防潮功效者。
本發明之又一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其具備較佳之剛性,以防外力碰撞而破裂者。
緣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其包含有:一第一罩殼;一第二罩殼,該第二罩殼係罩設於該第一罩殼上,使於該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間形成有一容納空間、及分別連通該容納空間至外部之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一注入口,係連通該容納空間與外部,以將一絕緣膠自外部由該注入口注入於該容納空間內。
為使貴 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之特徵與特點有更進一步之了解與認同,茲列舉以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參閱第五圖至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100,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罩殼10、一第二罩殼20及一注入口30;請參閱第五圖及第六圖,該第一罩殼10,係由絕緣、防水且具備預定剛性之材質所製成,該第一罩殼10具有一底壁11及一自該底壁11周緣一體向上延伸之第一側壁12,使由該底壁11與該第一側壁12間共同定義出一第一空間13,並於該第一側壁12之兩相對端位置處,分別形成有連通該第一空間13之一第一缺口14及一第二缺口15,該第一缺口14與該第二缺口15係位在同一軸線上,且該第一缺口14小於該第二缺口15。
請參閱第五圖及第六圖,該第二罩殼20,係由絕緣、防水且具備預定剛性之材質所製成,該第二罩殼20具有一頂壁21及一自該頂壁21周緣一體向下延伸之第二側壁22,使由該頂壁21與該第二側壁22間共同定義出一第二空間23,並於該第二側壁22之兩相對端位置處分別形成有連通該第二空間23之一第三缺口24及一第四缺口25,該第三缺口24與該第四缺口25係位在同一軸線上,且該第三缺口24小於該第四缺口25。
請參閱第五圖及第六圖,該注入口30,係開設於該第二罩殼20之頂壁21上,並連通該第二空間23與外部。
是以,上述即為本發明所提供第一較佳實施例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100之各部構件介紹,接著再將本發明之組裝方式及使用特點介紹如下:首先,將該第一罩殼10置於一直線型分接頭99及與該直線型分接頭99連接之一導入電纜98與二導出電纜97的下方位置,再將該第二罩殼20之第二側壁22罩合於該第一罩殼10之第一側壁12上,使該直線型分接頭99位於由該第一空間13與該第二空間23所共同構成之一容納空間31中,而導入電纜98及導出電纜97之裸露部份亦同樣位在該容納空間31內,而未裸露部份之導入電纜98則穿經於由第一缺口14與第三缺口24所共同圍繞構成之一第一穿孔32中,未裸露部份之導出電纜97則穿經於由第二缺口15與第四缺口25所共同圍繞構成之第二穿孔33中,並將第一穿孔32位置與導入電纜98間之空隙及第二穿孔33與導出電纜97間之空隙先行以石灰(或其它絕緣材質)填塞,接著便可取一絕緣膠96由該注入口30填入於相連通之該容納空間31中(如第七圖所示),待靜置一段時間後,該絕緣膠96便會凝固,如此一來,便能由該絕緣膠96將直線型分接頭99與導入電纜98及導出電纜97裸露之部份加以包覆(如第八圖所示)。
藉此,由於本發明係直接罩設於直線型分接頭99與與導入電纜98及導出電纜97之裸露部份,因此在使用上相當之便利,無須進行拉移作業。況且,由於絕緣膠96注入於容納空間31內時,會將各電纜間之縫隙加以填塞,因此不會有滲入濕氣或水份之問題產生,而能達到完全防潮之功效。再者,由於本發明具備預定之剛性,因此就算遭到外力之碰撞時,也不會發生破裂而導致絕緣失效之情事。
其次,亦可在第一罩殼10之第一側壁12上設置有多數之第一卡扣件(圖中未示),而在該第二罩殼20之第二側壁22上設置有多數之第二卡扣件(圖中未示),使當該第一、二罩殼10、20罩合時,能由該第一、二卡扣件加以扣接,以更加穩固罩合連接關係。
另外,該絕緣膠可為環氧樹脂、其它含有環氣樹脂之絕緣物或其它同樣具有凝固而絕緣、防潮之絕緣體。
請參閱第九圖至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200,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主要包含有一第一罩殼40及、一第二罩殼50及一注入口60,惟其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第一罩殼40之第一、二缺口44、45,係非位在同一軸線上,而具有45度之夾角。
該第二罩殼50之第三、四缺口54、55,係非位在同一軸線上,而具有45度之夾角。
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第一、二罩殼40、50,便能供一角度型分接頭95加以置入於容納空間61中,使與該角度型分接頭95連接之導入電纜98與導出電纜97能分別由非位在同一軸線上之第一、二穿孔62、63所穿出。
另外,本實施例之注入口60係開設形成於該第一罩殼40之第一側壁42位置上,而與該容納空間61連通,雖然本實施例之注入口60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但同樣可達成本發明之功效。
請再參閱如第十二圖所示,茲將本發明之施工方法依條列式整理如下:
1、焊接電纜:將導入電纜與導出電纜依所需之配電模式予以焊接。
2、覆蓋罩殼:將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互相對合並加以固定,同時令導入電纜與導出電纜及其裸露部分完全容置於互相對合之兩罩殼中。
3、封口:如注入口外,利用石灰或其他凝固速度快之絕緣材質,將導入電纜、導出電纜、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間之空隙予以封閉。
4、澆注:將預先熱融之絕緣膠,透過注入口澆注並完全充滿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兩者間所形成的空間。
5、冷卻:靜待澆注之絕緣膠冷卻冷卻,即完成本發明之所有施工程序。
以上所揭,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實施例之範圍,本技術領域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所作的均等變化,以及本領域內技術人員的熟知改變,仍應屬本發明所涵蓋之範圍。
「習知」
1...第一電纜
2...導電芯
3...直線型分接頭
4...第二電纜
5...導電芯
6...熱縮絕緣套管
7...縫隙
8...凸緣
9...角度型分接頭
「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
100...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
10...第一罩殼
11...底壁
12...第一側壁
13...第一空間
14...第一缺口
15...第二缺口
20...第二罩殼
21...頂壁
22...第二側壁
23...第二空間
24...第三缺口
25...第四缺口
30...注入口
31...容納空間
32...第一穿孔
33...第二穿孔
99...直線型分接頭
98...導入電纜
97...導出電纜
96...絕緣膠
「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
200...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
40...第一罩殼
42...第一側壁
44...第一缺口
45...第二缺口
50...第二罩殼
54...第三缺口
55...第四缺口
60...注入口
61...容納空間
62...第一穿孔
63...第二穿孔
95...角度型分接頭
98‧‧‧導入電纜
97‧‧‧導出電纜
第一圖係習知一種電纜分接時之示意圖。
第二圖係沿第一圖2-2剖線之剖視圖。
第三圖係沿第一圖3-3剖線之剖視圖。
第四圖係習知另一種電纜分接時之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第五圖所示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七圖係第五圖所示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五圖所示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剖視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圖係第九圖所示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十一圖係第九圖所示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施工方法之流程圖。
100...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
10...第一罩殼
11...底壁
12...第一側壁
13...第一空間
14...第一缺口
15...第二缺口
20...第二罩殼
21...頂壁
22...第二側壁
23...第二空間
24...第三缺口
25...第四缺口
30...注入口
99...直線型分接頭
98...導入電纜
97...導出電纜

Claims (2)

  1. 一種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其包含有:一第一罩殼,該第一罩殼係由絕緣、防水且具備預定剛性之材質所製成,該第一罩殼具有一底壁及一自該底壁周緣一體向上延伸之第一側壁,使該底壁與該第一側壁間共同定義出一第一空間,並於該第一側壁上分別形成有連通該第一空間之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一第二罩殼,該第二罩殼係罩設於該第一罩殼上;由絕緣、防水且具備預定剛性之材質所製成;該第二罩殼具有一頂壁及一自該頂壁周緣一體向下延伸之第二側壁,使由該頂壁與該第二側壁間共同定義出一第二空間,並於該第二側壁上分別形成有連通該第二空間之一第三缺口及一第四缺口,使該第一罩殼罩合於該第二罩殼上時,該第一空間與該第二空間係共同形成為一容納空間,該第一、三缺口係共同圍繞形成為一第一穿孔,而該第二、四缺口則共同圍繞形成為一第二穿孔;一注入口,係連通該容納空間與外部,以將一絕緣膠自外部由該注入口注入於該容納空間內;其中該第一缺口與該第二缺口係非位在同一軸線上;且該第三缺口與該第四缺口亦非位在同一軸線上,使該第一缺口與該第三缺口所共同形成之該第一穿孔,與由該第二缺口與該第四缺口所共同形成之該第二穿孔非位在同一 軸線上。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其中第一罩殼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件,該第二罩殼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使當該第一、二罩殼罩合時,能由該第一、二卡扣件加以扣接。
TW099115607A 2010-05-17 2010-05-17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TWI489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5607A TWI489716B (zh) 2010-05-17 2010-05-17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5607A TWI489716B (zh) 2010-05-17 2010-05-17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3243A TW201143243A (en) 2011-12-01
TWI489716B true TWI489716B (zh) 2015-06-21

Family

ID=4676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5607A TWI489716B (zh) 2010-05-17 2010-05-17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97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68A (zh) * 2005-09-02 2006-03-15 浙江南湖电缆有限公司 现场制作分支电缆接头的方法和接头模套
TW200803100A (en) * 2006-03-24 2008-0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Wire mold spacer, wire connection kit, wire fabrication method and wire
TWM390529U (en) * 2010-05-17 2010-10-11 Kai Seng Engineering Co Ltd Molded cable insulation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68A (zh) * 2005-09-02 2006-03-15 浙江南湖电缆有限公司 现场制作分支电缆接头的方法和接头模套
TW200803100A (en) * 2006-03-24 2008-0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Wire mold spacer, wire connection kit, wire fabrication method and wire
TWM390529U (en) * 2010-05-17 2010-10-11 Kai Seng Engineering Co Ltd Molded cable insulation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3243A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5824B2 (en) Waterproofing structure, waterproofing method and wire harness
TWI463508B (zh) The improved structure of the transformer
EP2884243B1 (en)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ement sens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ement sensor, sealing structure of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ement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ble with resin molded body
CN106560956B (zh) 电源插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A2689826C (en) Injection-molded stator
JP2013115832A (ja) モータ
JP6709264B2 (ja) 防水モーターのステーターの製造方法及び防水モーターのステーター
JP2016184574A (ja) ヒューズ抵抗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89716B (zh) 模鑄型電纜絕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JP2017537462A (ja) 低巻線間静電容量コイルフォーム
JP2008258103A (ja)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5980259B2 (ja) 固定子の接続端子および固定子
JP2011055626A (ja) 回転電機及びステータ
US20080297296A1 (en) Transformer and insulating cover thereof
JP5835716B2 (ja) 電力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
CN203607143U (zh) 具有屏蔽和耐化学药品功能计算机电缆
JP5394456B2 (ja)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CN202564567U (zh) 一种用于油密封设备的接线部件
WO2020066122A1 (ja) リアクトル
JPH10261350A (ja) 検出スイッチ
CN207199558U (zh) 一种高压熔断器的下出线口密封连接结构
JP7205376B2 (ja) コンデンサ装置
CN213782322U (zh) 连接线束和电子设备
TWI506901B (zh) 線纜連接方法及線纜連接結構
JP5740363B2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