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8855B - Conveyor of ribbon material - Google Patents

Conveyor of ribbon materi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8855B
TWI478855B TW101134049A TW101134049A TWI478855B TW I478855 B TWI478855 B TW I478855B TW 101134049 A TW101134049 A TW 101134049A TW 101134049 A TW101134049 A TW 101134049A TW I478855 B TWI478855 B TW I4788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trip material
winding device
connecting member
knif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6766A (zh
Inventor
Junkichi Mabe
Original Assignee
Nichicon Corp
Fpca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con Corp, Fpca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chic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8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88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65H35/06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from or with blade, e.g. shear-blad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01G13/02Machines for winding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1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transversally to feed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3Details of cutting means
    • B65H2301/51532Blade cutter, e.g. single blade cutter
    • B65H2301/515326Multiple blade cu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來製造電解電容器元件等繞組元件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
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包含具有狹縫之捲軸。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中,於狹縫夾住帶狀材料而使捲軸旋轉,由此於捲軸纏繞帶狀材料,其後將帶狀材料切斷,由此形成電解電容器元件等元件。
先前之捲取裝置中,捲取過程中施加有張力之帶狀材料之裁斷係使用具有兩個刀之切割器來進行(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具體而言,由切割器之上刀與下刀夾住帶狀材料,利用切割器之剪力將帶狀材料裁斷。
使用圖6來對先前之捲取裝置中之切割器進行說明。再者,於圖6中,F表示帶狀材料115之行進方向,R表示帶狀材料115之寬度方向,P表示帶狀材料115之厚度方向。
捲取裝置100中,包含第一刀113(上刀)及第二刀114(下刀)作為切割器。第一刀113包含平面狀之刀面113c及直線狀之刀尖113d。第二刀114包含平面狀之刀面114c與直線狀之刀尖114d。
如圖6(a)所示,第一刀113之刀尖113d與第二刀114之刀尖114d隔開間隔而相對向。帶狀材料115位於第一刀113之刀尖113d與第二刀114之刀尖114d之間。第一刀113之刀尖113d與帶狀材料115之表面平行。第二刀114之刀尖114d相 對於帶狀材料115之表面傾斜。又,如圖6(b)、(d)、(f)所示,第一刀113之刀面113c與第二刀114之刀面114c平行。
自圖6(a)、(b)所示之狀態起,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於帶狀材料115之厚度方向P上沿著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而且,如圖6(c)、(d)所示,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夾住帶狀材料115,並如圖6(e)、(f)所示般切斷帶狀材料11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2-1814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6-69735號公報
然而,帶狀材料包含多種物質之情形較多。例如。一般之電解電容器中,帶狀材料由包含閥金屬之陽極箔及陰極箔、以及隔離膜構成。先前,作為隔離膜,一般使用包含天然紙之分割件,但近年來,亦較多地使用塑料製之隔離膜。
於包含塑料等樹脂般之易滑且具有柔軟性之材料作為帶狀材料之情形時,會有切割器之剪力並未恰當地傳遞至材料,而無法裁斷帶狀材料之情況。又,即使為了提高切割器之剪力而實施刀之位置對準,亦會有於裁斷時刀於帶狀材料上滑動而自材料偏離之情況,於如此之情形時,會有刀彼此接觸,刀等零件破損之可能性。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捲取裝置,即使於帶狀材料相對易滑且具有柔軟性之情形時亦不會對裁斷造成障礙,能夠製作元件,即使連續運轉刀尖彼此亦不會接觸,能夠提高元件之生產效率。
本發明係一種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上述捲取裝置包含:捲軸,其藉由捲取上述帶狀材料而形成元件;第一刀及第二刀,其於比上述捲軸更靠上游側沿著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夾住上述帶狀材料而進行切斷;連接構件,其具有彈性,且支撐上述第一刀;及驅動部,其使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之至少一者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移動;且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之一刀具備於前端側具有傾斜面之導引部;上述傾斜面係相對於刀面傾斜,且形成於在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夾住上述帶狀材料之前與另一刀接觸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利用上述連接構件之彈性與上述導引部,能夠將恰當之剪力傳遞給上述帶狀材料之適當之位置。因此,即使於上述帶狀材料相對易滑且具有柔軟性之情形時亦不會對裁斷造成障礙而能夠製作元件。又,利用上述連接構件之彈性與上述導引部,藉由進行裁斷而對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進行位置調整,因此即使連續運轉捲取裝置上述第一刀之刀尖與上述第二刀之刀尖亦不會接觸。因此,可提高上述第一刀與上述第二刀之耐久性,因此可提高元件之生產效率。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捲取裝置之說明圖。
捲取裝置1係用來製造電解電容器元件等元件之帶狀材料15之捲取裝置。捲取裝置1可藉由捲取帶狀材料15而製造電解電容器元件等元件。雖未圖示,但帶狀材料15以捲成捲筒狀之狀態安裝於捲取裝置1。帶狀材料15自帶盤(未圖示)拉出,如圖1所示,通過導引輥11、通過第一刀13(上刀)及第二刀14(下刀)之間,而供給至用來纏繞元件之捲軸12,並藉由捲軸12而捲取。於捲軸12上設定有任意間隔(狹縫)。將帶狀材料15插入至間隔內並調整間隔,由此將帶狀材料15固定於捲軸12。
作為藉由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而切斷之帶狀材料15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電極箔(陽極箔或陰極箔)、隔離膜、或電極箔與隔離膜之組合。具體而言,帶狀材料15亦可具備陽極箔及陰極箔以及隔離膜,並將隔離膜與作為陽極箔或陰極箔之金屬箔交替重疊。又,帶狀材料15亦可包含陽極箔及陰極箔以及兩片隔離膜,且將隔離膜、陽極箔、隔離膜及陰極箔依序重疊。再者,本發明中之帶狀材料並不限定於該例。
又,帶狀材料15亦可包含複數個構件,各構件係由各自之帶盤供給,各構件於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之上游側重疊,作為帶狀材料15而被供給至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之間之情形時,帶狀材料15之一部分亦可由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以外之切斷裝置切斷。於此情形時,帶狀材料15之其餘 部分由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切斷。
捲取裝置1中,於比捲軸12更靠上游側設置有用來裁斷帶狀材料15之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具體而言,於捲軸12與導引輥11之間,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裁斷帶狀材料15。於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上,導引輥11側為上游側,捲軸12側為下游側。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各自設置成可於圖中所示之箭頭P之方向移動。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而裁斷帶狀材料15。
再者,箭頭P之方向為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於捲取裝置1中,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進行直線往返移動。又,箭頭F為通過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之間時之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又,箭頭R為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帶狀材料15沿著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而被切斷。
本實施形態中,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與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大致正交。此處所述之大致正交係指允許由捲取裝置1之設計誤差或帶狀材料15之撓曲等所導致之誤差。再者,於本發明中,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未必一定要與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正交。
第一刀13安裝於連接構件2上。連接構件2具有彈性,且支撐第一刀13。連接構件2安裝於基台16上。基台16安裝於驅動部3上。第二刀14安裝於驅動部7上。對於該等構成於後詳述。
捲取裝置1中,藉由捲軸12旋轉而將特定長度之帶狀材 料15纏繞於捲軸12上,其後,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而裁斷。本實施形態中,對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移動之情況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亦可為僅第一刀13或第二刀14中任意一者移動。帶狀材料15之端部由於在被裁斷之後變自由,因此利用捲取裝置1所具備之膠帶黏貼機構等(未圖示)將帶狀材料15之端部固定於被捲取於捲軸12上之帶狀材料15。其後,藉由將捲取於捲軸12之帶狀材料15自捲軸12卸除,而完成電解電容器元件。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對帶狀材料15包含多種材料之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即使於帶狀材料15包含單獨之材料之情形時亦同樣地能夠切斷。又,本實施形態中,對第一刀13配置於上側、第二刀14配置於下側之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亦可係第一刀13配置於下側,第二刀14配置於上側。
圖2(a)係圖1所示之捲取裝置之局部放大側視圖,(b)係其正視圖。
連接構件2為形成有刻痕2d、2e之實心體。連接構件2由於形成有刻痕2d、2e而具有彈性。連接構件2為金屬製,例如包含鋼材。於連接構件2之前端固定有第一刀13,連接構件2固定於基台16。具體而言,連接構件2包含:設置有第一刀13之前端部2a,固定於基台16之支撐部2c,及將前端部2a與支撐部2c連結之連結部2b。前端部2a、支撐部2c及連結部2b作為一體而形成。再者,作為鋼材,例如可 列舉彈簧鋼。
前端部2a具有矩形狀,於前端部2a之正面2g(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上之上游側之面)固定有第一刀13之柄部13a。
支撐部2c為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延伸之柱狀體,本實施形態中為方柱狀體。支撐部2c之前端(下端)介隔連結部2b而與前端部2a相連。支撐部2c之後端側(上端側)固定於基台16上,於支撐部2c之前端側(下端側)形成有刻痕2d、2f。具體而言,支撐部2c藉由固定構件2f(例如螺釘)而固定於基台16之正面16a。
如此,連接構件2具有於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延伸之形狀,且於連接構件2之前端側固定有第一刀13,於連接構件2之後端側固定有基台16。進而,如圖2(a)所示,連接構件2之固定有第一刀13之部分與連接構件2之固定有基台16之部分於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上不重疊。本實施形態之捲取裝置1中,因於固定有第一刀13之部分與固定有基台16之部分之間形成有刻痕2d、2e,因此連接構件2所具有之彈性容易作用於第一刀13。
刻痕2d於側視(參照圖2(a))時,自支撐部2c之正面2h沿著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朝向下游側延伸,之後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朝向前端側延伸。正面2h為支撐部2c所具有之面中之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上之上游側之面。
刻痕2e於側視時,自支撐部2c之背面2i沿著與帶狀材料 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朝向上游側延伸,之後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朝向後端側延伸。背面2i為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上之下游側之面。
如此,刻痕2d、2e包含沿著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之部分、及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之部分。
刻痕2d形成於支撐部2c之正面2h。刻痕2e形成於支撐部2c之背面2i。刻痕2d於正視(參照圖2(b))時,沿著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延伸,到達連接構件2之兩側面。刻痕2e亦沿著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延伸,到達連接構件2之兩端面。
如此,於連接構件2之前端側固定有第一刀13,於連接構件2之後端側固定有基台16,於連接構件2之前端側與後端側之間形成有刻痕2d、2e,藉此,連接構件2具有相對於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及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彈性。
本實施形態中,根據刻痕2d、2e之形狀調節連接構件2所具有之彈性。刻痕2d、2e由支撐部2c(連接構件2)之正面2h或背面2i形成,於正視時沿著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延伸,到達連接構件2之兩端面。
因此,於對第一刀13施加沿著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之力時,連接構件2變形成刻痕2d、2e中之任意一個之寬度擴大,由此產生相對於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彈性。
又,於對第一刀13施加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之力時,連接構件2變形成刻痕2d、2e閉合,由此產生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之彈性。
再者,於連接構件2並未形成自上游側之表面(正面2h)起到達下游側之表面(背面2i)之刻痕。因此,可防止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上之連接構件2之變形,且能夠向帶狀材料15恰當且效率較佳地傳遞力。
基台16包含用來對將基台16安裝於驅動部3之位置進行調整之調整部16b。於調整部16b中,藉由調整基台16之上下方向(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上之安裝位置,而能夠調整第一刀13之上下方向之位置。
基台16藉由調整部16b而固定於驅動部3。驅動部3能夠進行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之直線往返移動,藉此,能夠使第一刀13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進行直線往返移動。驅動部3例如包含鋼材。第二刀14固定於驅動部7。驅動部7能夠進行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之直線往返移動,藉此,能夠使第二刀14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進行直線往返移動。驅動部7例如包含鋼材。再者,作為用來使驅動部3、7進行直線往返移動之機構,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機構。又,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例如包含與驅動部3、7不同之材質之鋼材。
圖3(a)係圖1所示之捲取裝置所包含之第一刀13之正視圖,(b)係其側視圖,(c)係(b)中之Z部分放大圖。
第一刀13包含固定於連接構件2(參照圖2)之柄部13a、及 設置於柄部13a之前端側之刀身部13b。再者,於第一刀13中,所謂前端側係指接近第二刀14及帶狀材料15之端部。柄部13a與刀身部13b係一體地形成。
柄部13a為板狀體,與連接構件2進行面接觸。如圖3(a)所示,柄部13a於正視時具有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延伸之矩形狀。
刀身部13b為沿著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延伸之板狀體,於刀身部13b之一個側部(圖3(a)中之右側部分)與柄部13a連續。又,於刀身部13b之另一個側部(圖3(a)中之左側部分)中,於刀身部13b之前端側形成有導引部13e。導引部13e比刀尖13d更向前端側(即第二刀14側)突出,且不與刀尖13d連續。進而,於刀身部13b之中央部分之前端側形成有直線狀之刀尖13d,比刀尖13d靠後端側之面為刀面13c。即,如圖3(a)所示,刀身部13b具有於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延伸之形狀,於與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上之柄部13a連續之部分與導引部13e之間,具有與帶狀材料15接觸之刀尖13d。
導引部13e係防止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參照圖4)之接觸、實現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之位置調整之功能之結構,具有傾斜面13f。傾斜面13f形成於刀身部13b中之與刀面13c相同側。第一刀13設置於當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時傾斜面13f與第二刀14接觸之位置。傾斜面13f相對於刀面13c傾斜。具體而言,如圖3(c)所示,傾斜面13f以自前端 側越向後端側靠近就越接近刀面13c之方式傾斜。圖3(c)所示之傾斜面13f與刀面13c(即刀面14c)所成之角α比第一刀13之刀尖13d之角及第二刀14之刀尖14d之角(參照圖4)兩者均小,於本實施形態中為9°。於本發明中角α之角度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較佳為1~45°,更佳為5~30°,進而較佳為7~15°。
傾斜面13f形成於於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之前與第二刀14(參照圖4)接觸之位置。本實施形態中,傾斜面13f與第二刀14所具備之導引部14e(參照圖4)接觸。又,如圖3(a)、(c)所示,傾斜面13f之後端側之端緣部13g位於刀尖13d之前端側(第二刀14側)。端緣部13g之後端側之面與刀面13c平行,且與刀面13c位於同一平面上。又,傾斜面13f為平面,但亦可係曲面。於傾斜面13f為曲面之情形時,角α指自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觀察到之連接傾斜面13f之前端與後端側之端緣部13g之平面與刀面13c(即刀面14c)所成之角。
圖4(a)係圖1所示之捲取裝置所具備之第二刀14之正視圖,(b)係其剖面圖。
第二刀14包含平板狀之刀身部14b,且於刀身部14b形成有貫通孔14a。藉由於貫通孔14a中設置固定構件(例如螺釘)而將第二刀14固定於驅動部7(參照圖2)。於第二刀14之前端側形成有導引部14e與刀尖14d。於第二刀14中,所謂前端側係指接近第一刀13及帶狀材料15之端部。
第二刀14之導引部14e形成於與第一刀13之導引部13e對 應之位置。第二刀14之刀尖14d形成於與第一刀13之刀尖13d對應之位置,刀尖14d之後端側之面為刀面14c。導引部14e與刀面14c位於同一平面上,導引部14e不具有傾斜面。導引部14e設置於與刀尖14d不同之位置。
於捲取裝置1中,於第一刀13與金屬箔接觸、第二刀14與隔離膜接觸之情形時,如圖2~圖4所示,與隔離膜接觸之第二刀14之刀尖14d之角比與金屬箔接觸之第一刀13之刀尖13d(之角)小。又,於本發明中,刀尖13d、14d之角度之關係並不限定於該例。
接著,使用圖5對捲取裝置1中之帶狀材料15之切斷動作進行說明。圖5中,對於與圖1~圖4所示之構成相同之構成,標註與圖1~圖4中所標註之符號相同之符號。
當將特定長度之帶狀材料15纏繞於捲軸12(參照圖1)時,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本實施形態之捲取裝置1中,如圖5(a)、(b)所示,於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夾住帶狀材料15之前,第一刀13之導引部13e之傾斜面13f與第二刀14之導引部14e接觸。
第一刀13之刀面13c朝向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上游側,第二刀14之刀面14c朝向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下游側。即,第一刀13之刀面13c與第二刀14之刀面14c朝向相反方向。第一刀13之刀面13c與第二刀14之刀面14c平行,且相對於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平行。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一刀13之刀面13c與第二刀14之刀面14c相對 於帶狀材料15之寬度方向R平行。
又,第一刀13之刀面13c相對於第二刀14之刀面14c位於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上游側。又,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之間隔如圖5(a)所示,越靠近導引部13e則越窄,越靠近與柄部13b連續之部分則越寬。進而,於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上,導引部13e與第二刀14之距離小於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之距離。
第一刀13之導引部13e之傾斜面13f與第二刀14之導引部14e接觸,且第一刀13受支撐於具有彈性之連接構件2,因此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時(自圖5(a)、(b)所示之狀態變為圖5(c)、(d)所示之狀態時),第一刀13一面抵抗連接構件2之彈性而沿著傾斜面13f向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移動,並相對於第二刀14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此時,藉由連接構件2之彈性而對第一刀13施加朝向第二刀14之力,使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接觸。且,藉由連接構件2之彈性,維持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接觸之狀態。於該狀態下,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相對接近,由此如圖5(c)、(d)所示,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便夾住帶狀材料15。換而言之,自傾斜面13f與第二刀14接觸起到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之期間,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藉由連接構件2之彈性而持續接觸。
如上所述,捲取裝置1中,當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接觸 時,第一刀13之刀面13c相對於第二刀14之刀面14c位於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上游側。其後,第一刀13相對於第二刀14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時,亦向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移動,因此當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時,第一刀13c之刀面13c相對於第二刀14之刀面14c位於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之下游側。即,於自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接觸起到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之期間,調換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上之第一刀13之刀面13c與第二刀14之刀面14c之位置關係,使位於上游側之刀面13c向下游側移動,位於下游側之刀面14c向上游側移動。
如此,在捲取裝置1中,當第一刀13相對於第二刀14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時,一面藉由連接構件2之彈性而與第二刀14接觸,並沿著傾斜面13f之傾斜而亦於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移動。藉此,於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上,調整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之相對之位置。接下來,於已進行該位置調整之狀態下,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其後,如圖5(e)、(f)所示,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向相對接近之方向移動,切斷帶狀材料15。
又,捲取裝置1中,傾斜面13f之後端側之端緣部13g位於比刀尖13d更靠前端側之位置(參照圖3(a))。因此,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之接觸位置到達端緣部13g,第一刀13沿著傾斜面13f之傾斜向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 向移動,其後,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之接觸位置越過端緣部13g之後,第一刀13並未向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移動,而係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移動。因此,當第一刀13與第二刀14夾住帶狀材料15而切斷時,第一刀13並未向與帶狀材料15之行進方向F平行之方向移動,而係沿著帶狀材料15之厚度方向P移動。藉此,可對帶狀材料15有效地傳遞剪力,可防止於帶狀材料15上刀滑動。
<實施例>
其次,對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捲取裝置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捲取裝置具有上述(圖1~圖5)之機構、構成。實施例之捲取裝置所包含之裁斷機構中,如圖5所示,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移動。基台16包含S45C(碳鋼)。連接構件2包含SUP7(彈簧鋼材)。第一刀13包含KA10(超硬合金)。又,驅動部3、7包含SKD61(HRC50)。第二刀14包含SKH51(高速工具鋼鋼材)。
<比較例>
作為先前之捲取裝置對比較例之構成進行說明。
比較例之捲取裝置具有上述(圖6)之機構、構成。比較例之捲取裝置所包含之裁斷機構中,如圖6所示,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移動。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不具備導引部。第一刀113包含KA10(超硬合金)。支撐第一刀113之基台(未圖示)包含S45C(碳鋼)。用來使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移動之驅動部包含S45C(碳鋼)。第二刀114包含 SKH51(高速工具鋼鋼材)。即,關於第一刀、第二刀、基台及驅動部,於實施例與比較例中使用相同之材料。再者,比較例之捲取裝置與實施例之捲取裝置不同,連接構件不具有刻痕。
使用以上之實施例與比較例之捲取裝置,製作固體電解電容器元件而比較作業性與耐久性。
作為帶狀材料而準備者係包含鋁之形成為特定寬度之陽極箔及陰極箔、以及以聚酯為主成分之合成纖維隔離膜。陽極箔成形為寬度7 mm,厚度為110 μm±10 μm。陰極箔成形為寬度7 mm,厚度為50 μm±10 μm。對於合成纖維隔離膜,為了確認元件作成之作業性(確認能否利用裁斷部來裁斷帶狀材料),準備厚度不同之隔離膜(40 μm、50 μm、55 μm、60 μm)。隔離膜之寬度為7.8 mm。
使用以上之材料,於實施例與比較例之捲取裝置各者中,實施固體電解電容器元件之捲取作業。再者,成為完成品之情形時之電容器之尺寸為Φ8 mm×11.5 mmL。將該結果示於表1、表2中。
表1表示對針對每個隔離膜之厚度能否進行元件之裁斷進行實驗之結果。於表1中,○表示能夠裁斷。△表示雖 然能夠裁斷但會產生變形。×表示無法裁斷。
表2表示對連續作業之刀之耐久性進行實驗之結果。再者,該實驗中,使用厚度40 μm之隔離膜。於表2中,pcs表示個數。○表示未產生捲刃等問題。×表示產生了捲刃。-表示因產生捲刃而無法繼續實驗。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捲取裝置1中,藉由連接構件2之彈性(彈簧性)與導引部13e、14e而向帶狀材料15之適當之位置傳遞最適合之剪力,因此即使於帶狀材料15易滑且具有柔軟性之情形時亦不會對裁斷造成障礙,可製作捲取元件。
又,不會造成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之位置調整不良,即使連續運轉捲取裝置,第一刀13之刀尖13d與第二刀14之刀尖14d亦不會接觸,因此第一刀13及第二刀14之耐久性提高,可提高捲取元件之生產效率。
以上所闡述之內容僅僅為本發明之相對優異之實施形態,並非對本發明進行限定。本發明根據相對優異之實施形態如上所示般揭示,並非由此限定本發明。業者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就能夠使用上述方法與技術性內容對本發明進行多種變更或改良,或者可以變更成發揮相同之效 果之均等之實施形態。因此,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之內容,根據本發明之實質性之技術而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之所有簡單之修正、均等之變更及改良依然屬於本發明所保護之範圍內。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對第一刀13包含於前端側具有傾斜面13f之導引部13e之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第二刀亦可以包含於前端側具有傾斜面之導引部。又,本實施形態中,對第一刀13位於下游側、第二刀14位於上游側之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亦可以係第一刀13位於上游側,第二刀14位於下游側。再者,於本發明中,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只要為與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交叉之方向即可,未必與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正交。
1‧‧‧捲取裝置
2‧‧‧連接構件
2a‧‧‧前端部
2b‧‧‧連結部
2c‧‧‧支撐部
2d‧‧‧刻痕
2e‧‧‧刻痕
2f‧‧‧固定構件
2g‧‧‧(前端部2a之)正面
2h‧‧‧(支撐部2c之)正面
2i‧‧‧(支撐部2c之)背面
3‧‧‧驅動部
4‧‧‧導引
5‧‧‧裁斷面
6‧‧‧裁斷部
7‧‧‧驅動部
11‧‧‧導引輥
12‧‧‧捲軸
13‧‧‧第一刀
13a‧‧‧柄部
13b‧‧‧刀身部
13c‧‧‧刀面
13d‧‧‧刀尖
13e‧‧‧導引部
13f‧‧‧傾斜面
13g‧‧‧(傾斜面13f之)後端側之端緣部
14‧‧‧第二刀
14a‧‧‧貫通孔
14b‧‧‧刀身部
14c‧‧‧刀面
14d‧‧‧刀尖
14e‧‧‧導引部
15‧‧‧帶狀材料
16‧‧‧基台
16a‧‧‧(基台16之)正面
16b‧‧‧調整部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捲取裝置之說明圖。
圖2(a)係圖1所示之捲取裝置之局部放大側視圖,(b)係其正視圖。
圖3(a)係圖1所示之捲取裝置所具備之第一刀之正視圖,(b)係其側視圖,(c)係(b)中之Z部分之放大圖。
圖4(a)係圖1所示之捲取裝置所具備之第二刀之正視圖,(b)係其剖面圖。
圖5(a)係表示第一刀之導引部與第二刀之導引部接觸時之狀態之正視圖,(b)係其側視圖,(c)係表示第一刀與第二刀夾住帶狀材料時之狀態之正視圖,(d)係其側視圖,(e)係表示第一刀與第二刀切斷帶狀材料時之狀態之正視 圖,(f)係其側視圖。
圖6(a)係表示先前之捲取裝置所具備之切割器之正視圖,(b)係其側視圖,(c)係表示(a)所示之切割器夾住帶狀材料時之狀態之正視圖,(d)係其側視圖,(e)係表示(a)所示之切割器切斷帶狀材料時之狀態之正視圖,(f)係其側視圖。
2‧‧‧連接構件
2a‧‧‧前端部
2b‧‧‧連結部
2c‧‧‧支撐部
2d‧‧‧刻痕
2e‧‧‧刻痕
2f‧‧‧固定構件
2g‧‧‧(前端部2a之)正面
2h‧‧‧(支撐部2c之)正面
2i‧‧‧(支撐部2c之)背面
3‧‧‧驅動部
7‧‧‧驅動部
13‧‧‧第一刀
13a‧‧‧柄部
13b‧‧‧刀身部
13d‧‧‧刀尖
14‧‧‧第二刀
14d‧‧‧刀尖
16‧‧‧基台
16a‧‧‧(基台16之)正面
16b‧‧‧調整部

Claims (26)

  1. 一種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上述捲取裝置包含:捲軸,其藉由捲取上述帶狀材料而形成元件;第一刀及第二刀,其用以於比上述捲軸更靠上述帶狀材料之上游側,沿著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夾住上述帶狀材料而進行切斷;連接構件,其具有彈性,且支撐上述第一刀;及驅動部,其使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之至少一者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移動;且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中之一刀具備於前端側具有傾斜面之導引部;上述傾斜面係相對於刀面傾斜,且形成於在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夾住上述帶狀材料之前上述傾斜面與另一刀接觸之位置;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中之上述一刀所具備之上述導引部之上述傾斜面之後端側之端緣部係位於比上述一刀之刀尖更靠前端側;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係以當上述第一刀與上述第二刀之接觸位置越過上述端緣部,且上述第一刀與上述第二刀夾住上述帶狀材料而進行切斷時,上述第一刀以不伴隨有起因於與上述第二刀接觸之朝與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平行之方向的移動,而沿著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進行移動的方式配置。
  2. 如請求項1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 上述傾斜面以自上述第一刀之前端側越向後端側接近則越接近上述第一刀之刀面側之方式傾斜。
  3.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當雙方之刀尖於上述傾斜面與上述另一刀接觸之狀態下接近時,上述第一刀亦於與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平行之方向上移動。
  4.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當雙方之刀尖於上述傾斜面與上述另一刀接觸之狀態下接近時,藉由上述連接構件之彈性而維持上述第一刀與上述第二刀接觸之狀態。
  5.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當雙方之刀尖於上述傾斜面與上述另一刀接觸之狀態下接近時,藉由上述連接構件之彈性,對上述第一刀施加朝向上述第二刀之力。
  6.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自上述傾斜面與上述另一刀接觸起到雙方之刀尖夾住上述帶狀材料之期間,藉由上述連接構件之彈性,使上述第一刀與上述第二刀持續接觸。
  7.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當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接觸時,上述第一刀之刀面位於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上之上游側或下游側之一側,而上述第二刀之刀面位於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之上游側或下游側之另一側;當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夾住上述帶狀材料時,上 述第一刀之刀面位於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上之上游側或下游側之上述另一側,而上述第二刀之刀面位於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上之上游側或下游側之上述一側。
  8.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刀包含固定於上述連接構件之柄部、及與上述柄部連續之刀身部;上述刀身部具有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延伸之形狀,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上之與上述柄部連續之部分和上述導引部之間,具有與上述帶狀材料接觸之刀尖。
  9. 如請求項8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刀之刀尖與上述第二刀之刀尖之間隔越靠近上述導引部則越窄,且越靠近與上述柄部連續之部分則越寬。
  10.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傾斜面與上述第一刀之刀面所成之角為1~45°。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刀之刀面及上述第二刀之刀面相對於上述刀之移動方向平行。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自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觀察之上述第二刀之刀尖之角度,小於由上述連接構件支撐之上述第一刀之刀尖之角度。
  13.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自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觀察之上述傾斜面與上述第二刀之刀面所成之角度,小於上述第一刀之刀尖之角度及上述第二刀之刀尖之角度。
  14.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通過上述第一刀與上述第二刀之間之上述帶狀材料係將包含閥金屬之金屬箔與樹脂製之隔離膜交替重疊而成者;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中與上述隔離膜接觸之刀之自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觀察之刀尖之角度,小於與上述金屬箔接觸之刀之自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觀察之刀尖之角度。
  15.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上,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中之上述一刀所具備之導引部與上述另一刀之距離,小於上述第一刀之刀尖與上述第二刀之刀尖之距離。
  16.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上,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中之上述一刀所具備之導引部比上述一刀之刀尖更向上述另一刀側突出,且上述導引部之前端未與上述一刀之刀尖連續。
  17.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連接構件係形成有刻痕之實心體。
  18.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連接構件藉由形成刻痕而具有彈性。
  19.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連接構件具有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延伸之形狀;於上述連接構件之前端側固定有上述第一刀;於上述連接構件之後端側固定有基台;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上,於上述連接構件之固定有上述第一刀之部分與上述連接構件之固定有上述基台之部分之間形成有刻痕。
  20. 如請求項19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連接構件之固定有上述第一刀之部分與上述連接構件之固定有上述基台之部分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上不重疊。
  21.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於位於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上之上游側或下游側之任意一側之上述連接構件之面上固定有上述第一刀,於位於另一側之上述連接構件之面上固定有上述基台。
  22.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於上述連接構件形成有刻痕;上述刻痕形成於位於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上之上游側或下游側之上述連接構件之面上,具有於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形狀,且到達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上之上述連接構件之兩側面。
  23. 如請求項2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自上述帶狀材料之寬度方向觀察,上述刻痕包含沿著與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平行之方向延伸之部分、及沿著上述帶狀材料之厚度方向延伸之部分。
  24.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於上述連接構件上未形成自上游側之表面起到達下游側之表面之刻痕。
  25.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之移動方向與上述第一刀及上述第二刀之間之上述帶狀材料之行進方向大致正交。
  26. 如請求項1或2之帶狀材料之捲取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刀具備於前端側具有上述傾斜面之上述導引部。
TW101134049A 2012-03-15 2012-09-17 Conveyor of ribbon material TWI478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8690.5A CN103310996B (zh) 2012-03-15 2012-03-15 卷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766A TW201336766A (zh) 2013-09-16
TWI478855B true TWI47885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913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4049A TWI478855B (zh) 2012-03-15 2012-09-17 Conveyor of ribbon material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51744B2 (zh)
KR (1) KR101495579B1 (zh)
CN (1) CN103310996B (zh)
TW (1) TWI47885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9681B2 (zh) * 1975-03-03 1980-10-13
JPH10217184A (ja) * 1997-02-07 1998-08-18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柔軟シ−トの切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9681A (en) * 1978-09-14 1980-03-19 Ckd Corp Method of cutting electrode foil of like
US5584218A (en) * 1994-06-17 1996-12-17 Hecon Corporation Cutter having a pair of cooperating flexible blades providing a pair of moving point cutting edges
JP2004017169A (ja) * 2002-06-12 2004-01-22 F & F:Kk カッター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9023074A (ja) * 2007-07-24 2009-02-05 Toraiyaan:Kk 板状部材用カッター
JP5498802B2 (ja) * 2010-01-08 2014-05-2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カッター機構及びカッター付きプリンタ
CN202695158U (zh) * 2012-03-15 2013-01-23 尼吉康株式会社 卷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9681B2 (zh) * 1975-03-03 1980-10-13
JPH10217184A (ja) * 1997-02-07 1998-08-18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柔軟シ−トの切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0996A (zh) 2013-09-18
TW201336766A (zh) 2013-09-16
KR101495579B1 (ko) 2015-02-25
JP5551744B2 (ja) 2014-07-16
CN103310996B (zh) 2016-12-14
KR20130105243A (ko) 2013-09-25
JP2013193201A (ja) 2013-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023074A (ja) 板状部材用カッター
CN101247942B (zh) 拖带切割设备和系统
JP5521032B2 (ja) 剃刀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のような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る機械式剃刀
US9067335B2 (en) Resilient finger scrap stripper for corrugated board rotary cutting die
US20070084322A1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line of perforation in a fabric
JP5503444B2 (ja) プライ材料切断装置
JP2007083378A (ja) 枚葉紙の断裁分割装置
TWI478855B (zh) Conveyor of ribbon material
US20130269495A1 (en) Blade clearance groove for cutting plotter
US9511502B2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sheet stack
KR101574283B1 (ko) 면도기 헤드 부품의 제조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부품
JP2016173884A (ja) 巻回機、及び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CN202695158U (zh) 卷绕装置
JP6475010B2 (ja) 折り畳み装置、及び、食品用敷紙の集積体
TW565479B (en) Plate member shea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shearing plate member, and sheared piece of plate member
US7752949B2 (en) Tissue paper cutting mechanism having upper knife arm with variable spiral curve angle and upper knife structure therefor
JP6581421B2 (ja) シートカッター
JP2016043396A (ja) 鋼帯の製造ラインおよび鋼帯の製造方法
JPS5811511Y2 (ja) 刃物装置
WO2014067106A1 (zh) 一种切割装置及具有该切割装置的保鲜膜盒
JP6212838B2 (ja) カッター刃およびカッターナイフ
US11034180B2 (en) Sta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tapling apparatus
JP5429084B2 (ja) チューブ加工装置及びチューブフラット化物製造方法
JP5467655B2 (ja) テープ用切断刃
JP2012218122A (ja) 抜型用打抜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