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847B - 具遏制層之主動材料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遏制層之主動材料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847B
TWI470847B TW97146858A TW97146858A TWI470847B TW I470847 B TWI470847 B TW I470847B TW 97146858 A TW97146858 A TW 97146858A TW 97146858 A TW97146858 A TW 97146858A TW I470847 B TWI470847 B TW I4708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ctive material
containment layer
electrod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6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1781A (en
Inventor
Regino Sandoval
Original Assignee
Ovony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vonyx Inc filed Critical Ovony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41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1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8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20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 H10N70/231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based on solid-state phase change, e.g. between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phases, Ovshinsky effec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21Formation of the switching material, e.g. layer deposition
    • H10N70/026Formation of the switching material, e.g. layer deposition by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e.g. sputter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41Modification of the switching material, e.g. post-treatment, dop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61Patterning of the switching material
    • H10N70/068Patterning of the switching material by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sub-lithographic dimensions, e.g. using spac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21Device geometry
    • H10N70/826Device geometry adapted for essentially vertical current flow, e.g. sandwich or pillar typ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2Compounds of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e.g. chalcogeni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2Compounds of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e.g. chalcogenides
    • H10N70/8825Selenides, e.g. GeS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2Compounds of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e.g. chalcogenides
    • H10N70/8828Tellurides, e.g. GeSbT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4Other compounds of groups 13-15, e.g. elemental 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Description

具遏制層之主動材料裝置
本發明關於電子裝置具有在高溫製程或操作期間容易蒸發的揮發性主動材料。更特別地,本發明關於製造該等電子裝置的方法其包括保護步驟設計來防止在製造或操作期間主動材料的蒸發。最特別地,本發明關於製造硫屬化合物或相變記憶或切換裝置的方法其包括低溫沉積一遏制層以在後續的高溫製程或操作期間限定一揮發性主動材料的範圍。
硫屬化合物材料是呈現切換、記憶、邏輯與處理功能的一種新興種類之商用電子材料。硫屬化合物材料的基本原理由S.R. Ovshinsky在1960年代發展及由他與世界上其他人的許多努力因而已導致其下的科學許多的進步及硫屬化合物材料應用領域的擴展。
在硫屬化合物裝置的早期研究展現電性切換行為,其中當施加一電壓在主動硫屬化合物材料的臨限電壓(threshold voltage)或高於臨限電壓的電壓,會引起從一電阻態切換到一導電態。該效應是雙向定限開關(OTS,Ovonic Threshold Switch)的基礎及仍舊是硫屬化合物材料的實用特徵。該OTS在超過許多次循環操作的極快切換速率提供高度再現的切換。OTS的基本原理與操作特徵被提出,例如,在美國專利號碼3271591;5543737;5694146與5757446;該等揭露在此併入本文做參考,以及在許多雜誌的文章包括S.R. Ovshinsky的”Reversible Electrical Switching Phenomena in Disordered Structur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vol.21,p.1450-1453(1969);S.R. Ovshinsky與H. Fritzsche的”Amorphous Semiconductors for Switching,Memory,and Imaging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vol. ED-20,p.91-105(1973);該等揭露在此併入本文做參考。
硫屬化合物材料的另一個重要應用是在電性與光學的記憶裝置。一種硫屬化合物記憶裝置的型式利用主動硫屬化合物材料有用的寬範圍電阻值做為記憶體操作的基礎。每一電阻值對應硫屬化合物材料的一個別的結構態及可以選擇一個或更多個態及用來定義操作的記憶態。硫屬化合物材料呈現一結晶態或晶相,以及一非晶態或晶相。一硫屬化合物材料不同的結構態相關於在一已給的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體積或區域中不同的結晶與非晶相的相對比率。電阻值範圍由硫屬化合物材料的一設定態及一重設態限定。該設定態是低電阻結構態其電性主要受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部份所控制及該重設態是高電阻結構態其電性主要是受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非晶部份控制。
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每一個記憶態對應於一個別範圍的電阻值及每一個記憶體電阻值表示唯一的資訊內容。操作上,硫屬化合物材料可以利用提供能量程式化到一特定的記憶態,最普通地是一適當振幅與時間間隔的電流脈衝,以轉變硫屬化合物材料成為具有電阻值伴隨要儲存的特定資訊內容之結構態。利用控制提供到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能量大小,是可以控制在一體積材料內的結晶與非晶相區域的相對比率及因此控制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構(與記憶)狀態。
每一記憶態可以利用提供狀態的電流脈衝特性而程式化及每一狀態利用量測電阻以一非破壞的方式辨別或讀取。在不同狀態間程式化是完全可逆的及該記憶裝置可以讀寫超過極多重複的循環次數以提供穩健的及可靠的操作。硫屬化合物材料的可變電阻記憶功能目前是利用在相變化記憶體(OUM,Ovonic Universal(or Unified)Memory)裝置其被期望很快在市場上出現。OUM型式的裝置之基本原理與操作被提出來,例如,在美國專利號碼6859390;6774387;6687153;與6314014;該等揭露併入本文作參考以及在許多雜誌的文章包括Pirovana等人的”Low Field Amorphous State Resistance and Threshold Voltage Drift in Chalcogenide Materials”,刊登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Vol. 51,p.714-719(2004);及Weiss的”Morphing Memory”,刊登在IEEE Spectrum,Vol. 167,p.363-364(2005).
包括在本發明範圍內的硫屬化合物材料之行為(包括切換、記憶與累積)及化學組成已被說明,例如,在美國專利號碼6671710;6714954;6087674;5166758;5296716;5536947;5596522;5825046;5687112;5912839與3530441,該等揭露併入本文作參考。這些參考資料也說明控制硫屬化合物材料行為所提出之機制。該等參考資料也說明結構的轉變從結晶態到非晶態(反之亦然)經由一系列部份結晶態其中相對比率的結晶與非晶區域在電性及光學的硫屬化合物材料操作下改變。磷屬化合物(pnictide)族的材料最近已有報導相似的結構轉變。
目前發展的硫屬化合物材料及裝置也定向在裝置陣列的製造。硫屬化合物材料提供高密度記憶體、邏輯與神經陣列的可能,其可以根據傳統的二位數據儲存或根據一多階方案操作。硫屬化合物陣列進一步提供在一單晶片上,記憶與處理容量兩者積分的機會,因此使高速運算成為可能。
為了擴展硫屬化合物或磷屬化合物相變記憶體的商用機會,需要確認相變材料、裝置結構及程式化方法其導致最佳的功能。在所需的操作特性中是在重設態(reset state)與設定態(set state)電阻之間的一高對比、低重設電流、具降低裝置尺寸功能的尺寸可調性、快速結晶化、超過許多次操作循環功能的再現性、避免或阻止原子的遷移、組成穩定性、在主動相變材料及電接觸與裝置的周圍層之間的良好附著性、穩定長時間的數據儲存及整個大範圍周圍條件(包括溫度及工作環境)一致性的功能。
一個對硫屬化合物或其他相變記憶裝置的重要商用要求是耐久性。實用記憶體必需具有超過延長操作讀/寫循環次數的功能。大部份目前的硫屬化合物或相變記憶裝置是能夠在失效發生(failure occurs)前操作好幾百萬次循環。各種失效模式已經被確認為限制硫屬化合物或相變記憶裝置的循環壽命。失效模式包括一固接設定條件、一固接重設條件、開路失效、及分路。為了使硫屬化合物或相變記憶裝置方便商業化,需要延長循環壽命到至少幾十億次的循環操作。為了達到該目標,需要了解失效的機制與設計防止失效的策略。
本發明提供具有一遏制的主動材料之電子裝置。該主動材料可以是一種記憶材料、切換材料、硫屬化合物材料、磷屬化合物材料、或相變材料。在該裝置中,該主動材料與一下電極及一上電極電性連通。該上電極包覆一遏制層(containment layer)以防止或阻止在製造過程或當寫入指令過程期間在主動材料內局部產生高溫時之操作期間的高溫步驟期間主動材料的揮發。該遏制層進一步保護該主動材料免於來自製造期間製程環境或操作期間周圍環境的化學污染。該上電極可以沉積共形地(conformally)或非共形地(non-conformally)在整個主動材料上。該上電極可以是一單獨導電層或兩或更多其可以是不同電阻率的導電層的堆疊。一擴散障壁層及/或崩潰層可以選擇性被包括在主動材料與上及下電極兩者之一或其兩者之間。該遏制層可以沉積共形地或非共形地在整個上電極上。
該遏制層是利用阻隔物理性的接近與遠離該主動材料以作用密封該主動材料。在製造或操作期間,該裝置常常暴露到高溫而提昇主動材料的揮發及體積損失。揮發材料的逸失可能發生在非共形層沉積在整個主動材料上的孔隙或接縫。該遏制層形成在最後的非共形層上具足夠覆蓋率以阻隔孔隙。結果,揮發物質避免逸失及存在環境或製程環境中的化學物染物避免與主動材料反應。該遏制層提供一包覆其防止或阻止揮發物種從主動層逸失及氣體物種從周圍或製程環境遷移進入主動層兩者。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主動材料與一下電極電性連通及一上電極與該主動材料電性連通,其中該上電極形成在一足夠低的溫度以防止主動材料的嚴重揮發。該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遏制層形成在整個上電極上,其中該遏制層也形成在一足夠低的溫度以防止主動材料的嚴重揮發。該遏制層可以是一絕緣體或導體及可以包括許多層。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製造一電子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沉積一下電極在一基材上、沉積一絕緣體在整個下電極上、形成一開孔在絕緣體中、選擇性沉積一崩潰層及/或擴散障壁層在開孔上、沉積一主動材料在開孔上、及沉積一頂電極在主動材料上等步驟。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沉積一遏制層在頂電極上的步驟。在一較佳的具體實施例,該等頂電極與遏制層沉積步驟在一足夠低溫度實施以防止或阻止主動材料成份的揮發或昇華。該遏制層可以是一導電或絕緣層及沉積足夠覆蓋率以防止其下的主動材料層暴露到周圍的製程環境。對應於缺乏本遏制層的結構,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在足夠高溫增加製程步驟以容許主動材料的揮發。
雖然本發明將利用某些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其他具體實施例對那些熟悉本技藝人士是明顯的,包括在本文中陳述沒提供所有好處及特徵的具體實施例,也是在本發明範圍內。據此,本發明的範圍限定僅在參考附錄的申請專利範圍。
本發明提供電子裝置及製造包括具有記憶或切換功能性的一主動層的該等電子裝置之方法。該等主動層與一下電極及一上電極電性連通。施加一適當的電訊號(電壓或電流)在下電極與上電極之間及通過主動層影響在提供用作一記憶或切換功能的主動層之轉變。根據本發明的主動層材料包括硫屬化合物材料、磷屬化合物材料、相變材料與切換材料(包括雙向定限開關材料)。
為了辨別本發明的好處,回顧代表性主動層材料的基本操作特性是有幫助的。下面討論集中在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做為說明的主動層材料具有記憶功能性。提出在下列討論中的基本原理應用同等於其他形式的晶相改變或狀態改變材料,如磷屬化合物或基於結構、物理性質、電性質或化學性質在兩種或多種可分辨狀態間轉變的其他類材料。雙向定限開關材料的操作特性討論在美國專利號碼3271591;5543737;5694146及5757446;該等揭露併入本文做參考。
在硫屬化合物記憶裝置及裝置陣列的操作中,硫屬化合物材料的一重要特徵是它們在兩種結構態之間或多種結構態之間承受一相變的能力。該等硫屬化合物材料具有包括一結晶態、一種或更多種部份結晶態及一非晶態的結構態。該結晶態可以是一單晶態或一多晶態。如本文所用,一部份結晶態表示一體積的硫屬化合物材料之一結構態包括一非晶部份與一結晶部份。通常,相變材料存在的許多部份結晶態可以根據非晶與結晶部份的相對比率分辨。結晶分率是鑑定一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結構態的一種方式。結晶態的結晶分率是100%,非晶態的結晶分率是0%,及部份結晶態具有一結晶材料的體積百分率連續變化在0%(非晶極限)與100%(結晶極限)之間。相變硫屬化合物材料因此能夠在許多結構態間轉變其改變涵括在結晶材料的體積百分率0%與100%之間。
在一硫屬化合物材料間的結構態轉變是受到提供能量到硫屬化合物材料所引起。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影響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分率及因此引起結構的轉變。適當形式的能量包括電能、熱能、光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粒子束能量)其在一硫屬化合物材料引起電、熱或光效應或前述能量形式的組合。結晶分率的連續及可逆的變異性可利用控制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能量環境達到。經由適當的控制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能量環境,一結晶態可以轉變成一部份結晶或一非晶態,一部份結晶態可以轉變成一結晶或非晶態以及成為另一部份結晶態,及一非晶態可以轉變成一部份結晶或結晶態。某些考慮及結合使用熱、電及光能引起結構的轉變被提出在下面的討論中。
使用熱能引起結構的轉變利用熱力學與動力學結合結晶至非晶或非晶至結晶相的轉變。例如,利用加熱一硫屬化合物材料在其熔點溫度以上及在一足夠的冷卻速率以阻止結晶相的形成可以從一部份結晶或結晶態形成一非晶相。一結晶相可以從一非晶或部份結晶態形成,例如,利用加熱一硫屬化合物材料在其結晶溫度以上一足夠的時間間隔以影響結晶域的成核及/或成長。結晶溫度是低於熔點溫度及對應於可以在一實際時間間隔發生結晶之最低溫度。結晶的驅動力典型地是熱力學其中結晶或部份結晶態的自由能低於一非晶態的自由能以致當結晶分率增加,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總能減少。一部份結晶態內的一結晶態或結晶域之形成(成核與成長)動力學上是可能的,以致低於熔點加熱提升結晶化,利用提供的能量其使需要形成一結晶相或晶域的原子容易重排。一部份結晶態的結晶分率可以利用控制加熱部份結晶態的溫度或時間或利用控制一非晶或部份結晶態冷卻的溫度或速率加以控制。
使用電能引起結構的轉變依賴施加到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電(電流或電壓)脈衝。電性引起結構轉變的機制可以是伴隨的電子特性或後續的熱貢獻。利用控制作用到一硫屬化合物材料電脈衝的大小及/或作用時間,是可能連續地改變結晶分率。電能在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結構上的影響常常利用供給到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電能量或施加電流或電壓脈衝的大小之一硫屬化合物材料電阻的變化來說明。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電阻(R)做為電能或電流脈衝大小(能量/電流)的函數之代表性描述說明在本文圖1中。圖1表示由於各種大小的電能或電流脈衝導致一硫屬化合物材料電阻的變化及通常可以被指示做一電阻圖。
該電阻圖包括一硫屬化合物材料對電能的兩個特徵區域。如圖1所示該等區域近似地以垂直虛線10分開。線10左邊區域可以被指示做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累積區域。認知該累積區域隨著增加的電能幾乎是一定或漸漸改變的電阻,其在於及高於一臨界能量(在本文中其可被指為設定能量)的電阻達於突然減低到極點。在增加能量的方向,該累積區域因此延伸,從電阻圖的最左邊點20,經對應到電阻變化是小的或漸漸的一高原區域(通常以30描述)的範圍點到接著一個突然的電阻減少到設定點或設定態40。該高原30可以是水平或傾斜。電阻圖的左邊被指示為累積區域,因為當施加能量時,該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構態連續地發展,具有結構態的結晶分率相關於施加能量的總累積量。最左邊點20對應具有最低結晶分率的累積區域及可以被指示做重設定態。該種態可以是完全非晶的或可以主要是具有某些程度的結晶含量之非晶。
當加入能量到重設態時,結晶分率增加,及硫屬化合物材料在許多部份結晶態中沿著高原30施加能量增加的方向轉變。選擇的累積態(在累積區域中的結構態)以方塊標示在圖1中。當累積足夠量的施加能量,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分率增加到足夠影響一設定的轉變是由一電阻的急遽減少與設定態40的穩定來鑑定。在累積區域的該等結構態可以被指定為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累積態。在累積區域中的結構轉變直覺上是單向的,其中在高原區域30中它們在增加結晶分率的方向發展及僅利用第一次重設硫屬化合物材料至重設態60是可逆的。說明在圖1的行為在許多循環的設定及利用施加所要求的能量或電流重設包含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一裝置是可再現的。一當得到重設態,可以施加較低振幅的電流脈衝及可以撤回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累積反應。其因此可以在設定與重設態間循環許多次,是長記憶循環壽命需要的特徵。
然而不希望受到理論的限制,本發明者相信加入能量到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累積區域中導致經由新結晶域的成核或存在的結晶域之成長或它們的組合增加結晶分率。雖然結晶分率增加,相信電阻改變僅漸漸地沿高原30,因為結晶域形成或成長彼此相當的隔離以致防止橫跨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相鄰結晶網路形成在兩裝置電極之間。該結晶形式可以被指定為次滲透結晶。該設定轉變與一滲透起始同時發生,其中一相鄰的、交連的結晶網路形成在兩裝置電極間的硫屬化合物材料之內。例如,當結晶域增加足夠大小侵入附近晶域時該網路可以形成。因為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相是更導電的及比非晶相較低電阻,該滲透起始對應經過硫屬化合物材料一相鄰的低電阻導電路徑的形成。結果,該滲透起始在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電阻以一驚人的減少標示。累積區域最左邊的點可以是非晶態或缺乏一相鄰結晶網路的一部份結晶態。次滲透結晶以一起初的非晶或部份結晶態開始及發展經過許多具有增加較高結晶分率的部份結晶態直到達成滲透起始及設定轉變發生。
圖1的線10之右邊的轄區可以被指定為灰階或直接覆寫的區域。該直接覆寫的區域從設定態40沿伸通過許多中間態(一般以50描述)到一重設點或狀態60。在直接覆寫區域的各種點可以被指定為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灰階或直接覆寫態。選擇的直接覆寫態在圖1中以圓點標示。可以利用施加一電流或電壓脈衝到一硫屬化合物材料引起在直接覆寫態中的結構轉變。在圖1中,表示一電流脈衝。在直接覆寫區域中,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電阻隨著施加電脈衝的大小改變。一特定直接覆寫態的電阻是硫屬化合物材料結構態的特徵,及一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構態是利用施加的電流脈衝大小表示。在該轄區,當電流脈衝大小增加時,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分率減少。直接覆寫態在或接近設定點40時結晶分率是最高的及當接近重設態60時漸次減少。硫屬化合物材料從在設定態40擁有一相鄰結晶網路的結構態轉變到在重設態60沒有一相鄰結晶網路的非晶或實際上非晶或部份結晶的一結構態。施加具有增加大小的電流脈衝具有轉變部份結晶網路成為一非晶相的效應及最終導致硫屬化合物材料中相鄰高導電率結晶路徑的中斷或阻斷。結果,當在灰階區域的施加電流脈衝大小增加,硫屬化合物材料的電阻增加。
對比累積區域,發生在直接覆寫區的結構轉變是可逆的及雙向的。如前述內容陳述,在直接覆寫區的每一態可以利用其電阻及一電流脈衝大小確認,其中施加的電流脈衝大小引起結晶率的改變其產生態的特別電阻值。施加後續的電流脈衝可以增加或減少硫屬化合物材料中相對於起初態結晶分率的結晶分率。假如後續的電流脈衝具有一比用來建立起初狀態的脈衝更高的大小,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分率減少及結構態是在直接覆寫區沿著電阻曲線從在重設態的方向之起初態轉變。相似地,假如後續的電流脈衝具有一比用來建立起初態的脈衝低的大小,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結晶分率增加及該結構態在直接覆寫區沿著電阻曲線從在重設態的方向之起初態轉變。
在OUM(Ovonic Unified(或Universal)Memory)的應用,硫屬化合物材料的直接覆寫態被用來定義一記憶體裝置的記憶狀態。最普通地,記憶裝置是二進位記憶裝置其利用直接覆寫態中的兩個做為記憶態,其中一獨立數據值(例如“0”或“1”)結合個別的態。每個記憶態因此對應硫屬化合物材料的一獨立結構態及讀取或態的確認可以利用量測材料(或裝置)的電阻完成,因為每個結構態利用在圖1中直接覆寫態50的範圍當實施例的一獨立電阻值來鑑定。轉變一硫屬化合物材料到結合一特定記憶態的結構態之操作在本文可以指定為“程式化(programming)”該硫屬化合物材料或“寫入”該硫屬化合物材料或儲存資料在該硫屬化合物材料中。
為了便利讀取及使讀取誤差減至最小,需要選擇一個二進位記憶裝置的該等記憶態以致兩態的電阻對比是大的。典型地設定態(或接近設定態的一態)與重設態(或接近重設態的一態)被選擇做一個二進位記憶體應用中的記憶態。該電阻對比依據詳細的如硫屬化合物的化學組成、硫屬化合物材料在裝置中的厚度及裝置的幾何而定。對一層相變材料具有組成Ge22 Sb22 Te55 ,一厚度~600,及在一典型的兩端裝置結構中孔隙直徑低於~0.1μm,例如,重設態的電阻是~100-1000kΩ及設定態的電阻是在~10kΩ以下。通常相變材料在重設態的電阻表示在~50kΩ到~2000kΩ的範圍及在設定態是~0.5kΩ到~50kΩ的範圍。在較佳相變材料中,重設態的電阻至少是兩數量級,及更典型地一數量級大小或更多,大於設定態的電阻。除了二進位(單位元)記憶體應用,硫屬化合物材料利用從直接覆寫態中選擇三或更多態及結合一數據值與每一態可以被用做非二進位或多位元記憶材料,其中每一記憶態對應硫屬化合物的一獨立結構態及利用一獨立的電阻值鑑定。
硫屬化合物材料的代表性組成已在美國專利號碼5543737;5694146;5757446;5166758;5296716;5534711;5536947;5596522與6087674中討論;它們全部揭露的內容併入本文做為參考。該等硫屬化合物材料通常包括一或更多元素來自週期表VI族(硫族元素)及選擇性一或更多化學修飾劑(modifier)來自III,IV或V族。包含在一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中最普通的硫族元素是一或更多個的S,Se與Te。適當的修飾劑包括一或更多的三價及四價修飾元素如As,Ge,Ga,Si,Sn,Pb,Al,Sb,In與Bi。過渡金屬如Cu,Ni,Zn,Ag與Cd也可以用做修飾劑。一較佳的硫屬化合物組成包括一或更多的硫屬化合物元素結合一或更多的三價或四價修飾劑及/或一或更多的過渡金屬修飾劑。根據本發明硫屬化合物材料的實施例是包括Ge,Sb,及/或Te如Ge2 Sb2 Te5 的材料。其他實施例的相變材料包括,但是非限定,GaSb,InSb,InSe,Sb2 Te3 ,GeTe,Ge2 Sb2 Te5 ,三元的Ce-Sb-Te組成,InSbTe,三元的In-Sb-Te組成,三元的GaSeTe組成,TAG及其他三元的Te-As-Ge組成,GaSeTe,SnSb2 Te4 ,InSbGe,三元的In-Sb-Ge組成,AgInSbTe,四元的Ag-In-Sb-Te組成,(GeSn)SbTe,四元的Ge-Sn-Sb-Te組成,GeSb(SeTe),四元的Ge-Sb-Se-Te組成,及Te81 Ge15 Sb2 S2 與四元的Te-Ge-Sb-S組成。
美國早期公開號碼20070034850,該揭露全部併入本文做參考,揭露具有還原的Ge及/或Te含量的相變材料。代表性的材料包括那些包含Ge與Sb,其中Ge的原子濃度小於或等於20%及Sb的原子濃度大於或等於30%。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Ge的原子濃度小於或等於16%及Sb的原子濃度大於或等於40%。而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Ge的原子濃度小於或等於12%及Sb的原子濃度大於或等於50%。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硫屬化合物材料包括前面的Sb原子濃度與Ge的原子濃度在11%與19%之間,更佳地在13%與18%之間及最佳地在15%與17%之間。而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本硫屬化合物材料包括Ge與Sb如上所列的原子濃度及進一步包括Te。在一具體實施例中,Te的原子濃度小於或等於50%及更佳地在20%與50%之間。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Te的原子濃度小於或等於40%及更佳地在30%與40%之間。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Te的原子濃度小於或等於30%。
美國早期公開號碼20070034851,該揭露全部併入本文做參考,揭露包括Ge,Sb及/或Te的相變材料,其中Ge的原子濃度通常在11%-22%的範圍,Sb的原子濃度通常在22%-65%的範圍,及Te的原子濃度通常在28%-55%的範圍。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材料包括Ge的原子濃度在13%-20%的範圍,Sb的原子濃度在28%-43%的範圍,及Te的原子濃度在43%-55%的範圍。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材料包括Ge的原子濃度在15%-18%的範圍,Sb的原子濃度在32%-35%的範圍,及Te的原子濃度在48%-51%的範圍。
對相變記憶裝置一重要的實際要求是裝置實施超過多次循環操作的可靠度與再現性之能力。相變記憶裝置的壽命是利用在施加具有一特別設定的脈衝能量特性(例如脈衝間隔、脈衝形狀、脈衝振幅)的程式指令脈衝的電阻值的一致性來控制。當一特定的程式指令脈衝施加在直接覆寫記憶區域時,對於裝置的電阻是需要轉變到其期望值及在裝置的整個操作壽命,該值的發生是再現的。
相變記憶裝置在施加一特定的程式指令脈衝時當電阻值不再再現地建立如期望的值時,會發生一種通常的失效模式。在二進位操作中,例如,其通常在設定態與重設態之間循環。該設定態以一設定脈衝下程式指令及該重設態以一重設脈衝下程式指令。該設定態一般是一相當低的振幅,長間隔脈衝及該重設態一般是相當高的振幅,短間隔脈衝。(對於脈衝的背景資料歸因於需要下程式指令及讀相變記憶,例如,見Lowrey的美國專利號碼6570784,該揭露全部併入本文做參考)。在重複操作循環後的某些例子,該裝置失效因為設定脈衝不再能夠轉變相變材料到其設定態。該裝置雖然承受一程式指令脈衝反而仍在其重設態。該失效模式可以被指定做一“固接重設條件(stuck set condition)”或“固接重設失效(stuck set failure)”。在重複操作循環後的其他例子,該裝置失效因為重設脈衝不再能夠轉變相變材料到其重設態。取代地,該裝置雖然承受一程式指令脈衝仍在其設定態。該失效模式可以被指定做一“固接設定條件”或“固接設定失效”。其他的失效模式包括開路失效與短路失效。
本發明提供延長主動材料裝置的循環壽命之問題的一解答。相信貢獻到裝置失效的一因子是在裝置製造或操作期間主動材料的揮發。如使用在本文中,揮發表示昇華,蒸發或由於電或熱的原因主動材料或其成份的其他損失。在本發明範圍內的硫屬化合物材料、相變材料、雙向定限開關材料、及其他主動材料常常是相當低熔點的材料。結果,當放在高溫環境時,它們是易於揮發。例如,高溫可能發生在主動材料裝置的製程期間。主動材料沉積後的製程步驟常常需要暴露該裝置到高溫。該等步驟如退火,包圍絕緣層的沉積,上電極的沉積,及導電栓及/或它們內襯(其提供在上接觸與其他層的導電連接、格線或外電路間的連接)的沉積常實施在接近或高於主動材料的揮發溫度。包括該等圍繞的絕緣層是為了在一陣列中隔離裝置及保護主動材料免於外部的污染之目的及典型地是藉高密度電漿、電漿增強型化學沉積、或化學氣相沉積製程在相當高溫形成。氧化物及氮化物常被用做絕緣層。除了製程,在正常下程式指令或裝置的操作期間,也可能在主動層內部引起高溫。如前述內容的說明,例如,當需要淬火到一非晶相時,相變記憶材料的下程式指令可以要求施加足夠的電流加熱一相變材料到或高於其熔點溫度。做為一進一步的實施例,當需要實施一結構的改變到一結晶相時,相變記憶材料的下程式指令可以要求施加足夠的電流加熱一相變材料到或高於其揮發溫度。
暴露一主動材料到高溫可能是有害的,因為高溫可能導致主動材料的揮發。揮發是不想要有兩個主要理由。第一,在多成份主動材料中,不同的成份在一特定的熱環境中可能揮發至不同的程度。結果,在暴露到高溫時,剩下的非揮發部份的主動材料之組成改變。組成的改變可能改變主動層的功能特性及貢獻到裝置的過早失效。第二,主動材料的揮發產生一空間空洞在裝置結構內。假如主動材料揮發及物質容許脫離裝置結構,空洞產生在裝置的主動區內。空洞對應於主動區域內空的區域或間隙及是不想要的,因為它們可能影響裝置的電性功能及/或貢獻到過早的失效。
本發明尋找防止或阻止主動材料的揮發,在暴露該裝置到貢獻揮發的溫度之前,利用以一遏制層保護它。該遏制層當該裝置暴露到高製程溫度或在操作期間承受高溫時提供一密封,空間上限定主動材料的範圍及阻擋主動材料的逸失。在一較佳具體實施例,該遏制層形成在主動層沉積之後,但是在該裝置承受一製程步驟或操作步驟其暴露主動層到一會導致揮發的溫度之前。該遏制層本身形成在一不足以明顯揮發主動層的溫度。在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在小於或等於80%主動層的揮發溫度。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在小於或等於65%主動層的揮發溫度。而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在小於或等於50%主動層的揮發溫度。許多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在300℃與400℃之間的溫度揮發。對一在350℃揮發的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遏制層在一具體實施例形成溫度小於或等於280℃。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小於或等於228℃。而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小於或等於175℃。對一在400℃揮發的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遏制層在一具體實施例形成溫度小於或等於320℃。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小於或等於260℃。而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形成溫度小於或等於200℃。
在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緊跟在主動層沉積之後形成。在另一具體實施例,在遏制層形成之前,一或更多個增加的層可以形成在不足明顯揮發主動層的溫度。例如,上電極可以藉一低溫製程直接地形成在主動材料上及遏制層接著可以直接形成在上電極之上。一當遏制層形成,保護主動材料免於揮發及後續的製程或高溫操作可以發生而不損壞主動材料的整體性。
圖2描述一主動材料裝置100在一製造的中間階段。該裝置包括下電極110形成在基材105上。基材105典型地是一矽晶圓其可以包括電晶體、二極體、n-摻雜的區域、p-摻雜的區域或其他線路或需要接近或操作該裝置的元件。下電極110是一導電層,典型地是一金屬、金屬合金、金屬化合物或碳。代表性的下電極材料包括Ti,TiN,TiAlN,TiSiN,TiW,C,W,Mo,MoN與TaN。絕緣體層115是形成在下電極110之上。絕緣體層115大部份是一種氧化物(例如SiO2 )或氮化物(例如Si3 N4 )及包括一開孔。在如圖2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絕緣體層115的開孔具有一傾斜的側壁120。在其他的具體實施例,該等側壁可以是實際上垂直的。該開孔建立在下電極與主動材料130間的一接觸面積。為了使需要對裝置下程式指令的能量減至最低,需要使接觸面積減至最小。該開孔可以使用標準的光微影技術(例如遮罩與蝕刻)形成以達成光微影尺寸。該開孔可以形成一孔隙、溝槽或凹陷的形狀。選擇上,如本技藝所知,次光微影尺寸可以利用包含一側壁填隙物在開孔內(沒表示在圖2中)來達成。
主動材料130形成在絕緣體層115之上及在絕緣體層115的開孔之內。主動材料如硫屬化合物及相變材料常常以一濺鍍或其他非共形製程中形成。在一非共形製程中,主動材料130不可能緻密地填滿絕緣體層115的開孔。取代地,該開孔可以被主動材料130不完全地填滿。並且,主動材料130的表面可以不平行與絕緣體層115接觸的表面。如圖2所見,主動材料130的上表面形狀偏離絕緣體層115開孔的形狀。而開孔包括線性傾斜的側壁120及一平底,主動材料130包括在開孔附近的一彎曲上表面及對開孔中心不規則的填充。當非共形沉積技術被用來形成主動材料130時,在開孔大小減小時這些效應變得更為明顯。
雖然沒表示在圖2中,一選擇的障壁層可以形成在下電極110與主動材料130之間的絕緣體層115之上。如本技藝已知,該等障壁層典型地是薄層其作用為防止原子成份在主動材料130與下電極110之間的來回轉移(利用擴散或電遷移)。取代或除了一障壁層,一崩潰層(沒表示在圖2中)也可以形成在主動材料130與下電極110之間。如本技藝已知,一崩潰層是一薄絕緣層用來減少下電極110與主動材料130之間的有效接觸面積。在裝置的條件調整期間,一電訊號刺穿崩潰層以產生一局部地、小面積導電路徑從下電極110到主動材料130。崩潰層的其他部分仍保持完整及提供其引導從下電極到導電刺穿區域的電流流動之一電阻的障壁。
在如圖2所示的製造階段,電子裝置100是不完整的及需要進一步沉積與製程步驟以完成製造。在這製造點,主動層130暴露到製程環境及承受熱衰敗(揮發)、化學衰敗及來自後續製造步驟的化學污染。在一典型的製造方案,一上電極140形成在主動材料130上。(見圖3)需要用來形成上電極140的沉積技術如化學氣相沉積(CVD)或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MOCVD)是因為它們提供共形沉積但承受需要高沉積溫度(例如350℃或更高)的缺點,這是基於目前用在上電極材料的商用前驅物。假如上電極140是形成在一高溫沉積製程,在沉積環境產生的高環境溫度引起主動層130的揮發及危害主動層130組成與結構的完整性。
為了減少主動層130的揮發,一低溫沉積製程如濺鍍被用來提供上電極140。然而,濺鍍承受提供非共形覆蓋主動層130的缺點。一濺鍍膜是一種來自靶材原子或分子碎片的凝聚。靶材碎片是在一濺鍍製程中由高能撞擊鈀材的噴出物及由動能輸送到沉積表面。該等碎片隨機沉積在沉積表面以提供一多孔層的材料具有一組成近似靶材的成份。其他的非共形技術,如蒸鍍,相似地提供結構上不均勻及不緻密的沉積表面覆蓋。
一多孔上電極層140的缺點在後續的製程中變得明顯。一當上電極層140形成,電子裝置100的進一步製造可以根據許多方案進行。在一個方案中,該裝置被退火以緻密化(燒結)主動層130及/或上電極層140。從主動層130及上電極層140的非共形沉積得到的多孔結構從一操作觀點是不想要的,因為在結構中的間隙或孔隙影響電性功能的可靠度與再現性。例如,焦耳加熱伴隨電流在重複循環上可能改變多孔結構及導致改變在主動層130或上電極層140的電阻率。電阻率的變化改變需要程式化或讀取裝置的脈衝特性。假如在主動層130與上電極層140間的物理接觸面積在循環超過時間而減少,間隙或孔隙或空洞(及它們在循環中的遷移)的存在可能容易開路失效。
為了避免多孔結構的缺點,主動層130與上電極層140可以承受一高溫退火以固結該結構及提供一更均勻的及緻密地堆積層。為了有效地退火該結構,超過300℃-450℃的溫度可能需要5-60分鐘。然而,在退火期間,主動層130暴露到足以嚴重揮發其材料的溫度。當上電極層140具有一多孔的結構,其包含揮發的主動層材料可以經由該等孔隙逸失。如前述內容的討論,主動層130的揮發通常導致主動層130所設計組成中非揮發部份的組成變化,是由於其不同原子成份的相對揮發性差異。主動層材料的體積損失也阻礙來自退火製程所需的固結及導致損害電性功能的空洞。
高溫製程環境也增多除了退火以外的步驟。例如,在陣列結構中,可能需要製作從上電極層140到外部的位址線之接觸。製作接觸的一個方法是在上電極層140上形成一垂直的導電栓。圖4是一示意圖描述一代表性的插栓結構。該裝置包括絕緣體層145其包括一開孔填充了插栓150,其中該插栓150提供主動層130與周圍之間的電性連通。最普通的插栓材料,鎢,需要高於300℃的沉積溫度及需要暴露主動層130到會產生揮發的條件經過一延長的時間。假如上電極層140是多孔的,從主動層130揮發的物質逸失及主動層130組成與結構的完整性被損害如前述內容的說明。
另一個一般高溫製程的步驟是形成上電極層140後接著形成絕緣層。一絕緣層可以形成在上電極層140之上以保護最終裝置免受空氣、濕氣或其他外部污染以及機械撞擊或刮傷。該等絕緣層也被併入陣列結構做為電性隔離鄰近的裝置。該等裝置可以利用沉積一光阻在結構上面來隔離,遮蔽該等個別裝置,移除未遮蔽的光阻,蝕刻其下未遮蔽的層及接著沉積一絕緣層在開孔的面積。圖5表示一隔離裝置的結構之實施例。該結構包括絕緣體層150,其提供主動層130及上電極層140與陣列中鄰近裝置的電性隔離。
絕緣體層150典型地是氧化物(例如SiO2 )或氮化物(例如Si3 N4 )其形成在相當高溫HDP(高密度電漿)的沉積製程,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PECVD)製程,或化學氣相沉積(CVD)製程。除了關心主動層130的揮發,氧化物與氮化物沉積製程表示關心污染主動層130。形成氧化物或氮化物絕緣體要求引入前驅物氣體進入沉積環境。該等氣體如N2 ,O2 ,NO,NOx ,N2 O,SiH4 ,SiH2 Cl2 與H2 是一般使用在形成氧化物或氮化物絕緣體。在形成製程期間,該等前驅物反應或分解產生絕緣體層150。在形成製程期間,主動材料130暴露到前驅物氣體(及暴露到它們反應與分解的產物)。假如上電極層140是非共形的及/或多孔的,該等前驅物氣體可以藉存在上電極層140中的孔隙或通道穿透及進入主動層130。如此產生在主動層130中的化學污染含有如N,O,Si,H與Cl元素的可能性。
在本發明,描述在前述內容有害的揮發及污染效應在傳統製造方案中的高溫步驟經由含入一遏制層在裝置結構中而被改善。圖6描述一代表性裝置結構100包括一遏制層160。在本具體實施例該遏制層160形成在上電極140之上。遏制層160不必嚴格的共形,但必需足夠共形及足夠厚度以阻擋接近在上電極140的孔隙或空洞。進一步,該遏制層的沉積必需在一足夠冷的溫度,安全地低於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遏制層160在本文中可以被指定為一半共形層。雖然遏制層160可以穿透上電極140的上表面,其主要座落在或高於上電極140的上表面以提供一物理的障壁分隔主動層130與周圍製程環境。遏制層160可以插入在上電極140的上表面之入口到其多孔網路中。遏制層160也可以利用提供一連續的包封材料遮蔽上電極140的上表面開孔,其中包封材料包圍及密封該等開孔。
利用限制或完全地防止接近上電極140的空洞結構,本遏制層提供兩個重要的好處。第一,遏制層160阻擋主動層130暴露到在製造期間製程環境中的周圍氣體。當遏制層160被置放時,在周圍製程環境中的氣體不能夠進入上電極140的孔隙結構及防止遷移至主動材料層130。結果,避免主動材料層130與周圍製程氣體的化學污染或反應。第二,遏制層160遏制主動材料層130及防止其揮發。當放置遏制層160及在製造期間該結構承受高溫時,遏制層160防止從主動材料130的材料逸失。結果,該結構可以暴露到退火及高溫沉積步驟而不損害主動材料130的組成或結構的完整性。
裝置製造之後,遏制層160的存在保護主動材料130在後續製程或裝置操作期間免於來自環境(例如來自氣氛的氧或濕氣)的外部污染及防止來自主動層130揮發物質的逸失。如前述內容的說明,一相變材料程式化到非晶或更多非晶態需要加熱該材料到超過其熔點的溫度。而且,如前述內容的說明,一相變材料程式化到結晶或更多結晶態需要加熱該材料到足以提升快速結晶的溫度。而存在加熱或熔融態,該相變材料可能揮發。遏制層160的存在密封主動材料130的局部環境以保護防止材料損失及保存該層的完整性。
在一較佳具體實施例,在主動材料130已暴露到高溫製程步驟或包含可能污染到它的化學物種之製程環境之前,藉一低溫製程形成遏制層160。在該具體實施例,電子裝置100的製造進行到如圖2所示的中間階段。主動材料130可以藉濺鍍、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溶液相沉積、選擇性沉積、原子層沉積、蒸鍍或其他方法沉積。主動材料130可以是一相變材料、硫屬化合物材料、磷屬化合物材料、雙向定限開關材料或其他電子材料。主動材料130可以包括許多層。在一具體實施例,主動材料130是一多層結構其包括具有不同組成的硫屬化合物或相變材料。
一當沉積主動材料130,一或更多增加的層沉積在其上使用實施在不足以明顯揮發主動材料的溫度之一製程。該等一或更多增加的層可以包括一障壁層、崩潰層、及/或上電極層。該上電極層從一導電材料形成及可以包括兩種或更多種不同組成或電阻率的導電層之組合。圖3說明一具體實施例其中一單獨的上電極層140沉積在主動材料130上。該等一或更多增加的層可以在低溫形成藉由濺鍍、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溶液相沉積、選擇性沉積、原子層沉積、蒸鍍或其他方法沉積。在一具體實施例,個別的該等一或更多增加層的沉積溫度小於或等於80%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在另一具體實施例,個別的該等一或更多增加層的沉積溫度小於或等於65%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在一進一步的具體實施例,個別的該等一或更多增加層的沉積溫度小於或等於50%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而在另一具體實施例,個別的該等一或更多增加層的沉積溫度小於300℃。
在最後的該等一或更多增加層被沉積之後,該裝置較佳地被保持防護免於高周圍溫度及嚴厲的化學環境直到形成遏制層160之後。遏制層160也在低溫形成藉由濺鍍、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溶液相沉積、選擇性沉積、原子層沉積、蒸鍍或其他方法沉積。在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160的沉積溫度小於或等於80%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160的沉積溫度小於或等於65%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在一進一步的具體實施例,遏制層160的沉積溫度小於或等於50%主動材料130的揮發溫度。而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160的沉積溫度小於300℃。利用實施例,遏制層160可以是氧化物(例如SiO2 )或氮化物(例如Si3 N4 )沉積在250℃一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的製程。在另一具體實施例,遏制層160可以是一金屬形成在一能量束製程(以一高能電子或離子撞擊金屬鈀材以放出金屬元素或分子的碎片其接著沉積在電子裝置上)或一蒸鍍製程。
除了該等結構其中主動材料130形成在如圖2-6(孔隙槽設計)所示的一開孔之外,本發明的原理延伸至其他的裝置結構。本遏制層有利的密封效果延伸至任何裝置結構包括刀槽、凹入的刀槽及微溝槽設計以及延伸到裝置陣列。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比較具有一孔隙槽設計的該等電子裝置及其證明含入一遏制層提供大大延長裝置的循環壽命。使用在本實施例的一橫截面照片如圖7所示。裝置200包括基材205其包括一氧化物表面層,一TiAlN下電極210(~650厚),絕緣體215(~375厚),主動層220其包含一硫屬化合物相變材料(Ge2 Sb2 Te5 )(~750厚),及一Ti/TiN上電極225(~20的Ti與主動層220接觸及~600的TiN形成在其上面)。基材205、下電極210、及絕緣體215形成一基底晶圓,使用一低溫濺鍍製程沉積主動層220及上電極225在其基底晶圓上。電子裝置具有一孔隙槽設計類似圖3所示。注意主動層220佔有一開孔在絕緣體215(接近圖7中心)中及上電極225佔有一凹槽位在開孔之上的主動層220中。在絕緣體215中的開孔直徑是~1250。圖7所示的照片描述該裝置在其已製造完成的狀態而在發生任何寫入指令之前。圖7描述主動層220填充絕緣體215中的開孔。在開孔內的主動層220中沒偵測到空洞。
製造如圖7所示型式的許多裝置及測試循環壽命。實施兩種系列的循環壽命測試。在一種系列中,測試具有如圖7所示結構的裝置。在另一種系列中,一遏制層沉積在上電極225上及不同於如圖7所示的結構。如圖8表示一來自缺乏一遏制層系列的裝置之一上視圖。圖8值得注意的特徵是凹槽230存在位於絕緣體215的開孔層之上。凹槽230代表當其在製程期間加熱或操作到高溫時暴露主動層220到製程周圍與容許揮發的物質從主動層220逸失兩者的一結構不規則性。圖9表示對應來自包括矩形遏制層235(其中邊界被增亮為白色)系列的一裝置之上視圖。遏制層235是利用一電子束製程製造的一Pt半共形層。遏制層235直接形成在絕緣體215的開孔上及有效地密封主動層220。周圍氣體不能接近主動層220及來自主動層220的揮發物質無法逸失。
具有與沒有遏制層235的該等裝置循環壽命被測試及比較。在循環壽命測試中,該等裝置被重複在設定與重設態之間來回循環。在每一操作循環期間量測及記錄設定態與重設態產生的電阻。連續測試直到裝置發生失效。沒有遏制層的一代表裝置之循環壽命測試的結果如圖10中的上兩條軌跡線。(圖10中的下三條軌跡線表示裝置三個其他操作參數的循環結果-Vt (臨限電壓),Vh (保持電壓),及dV/dt(I-V反應曲線的斜率)--其不是本討論的興趣)。最上面的軌跡線表示裝置的重設電阻(~106 Ω)及下一條最上面的軌跡線表示裝置的設定電阻(~104 Ω)。裝置的失效以從設定態軌跡線的終點發出的陡峭線表示。該等結果指示裝置在約4x107 次操作循環後失效及該失效模式是開路。
對包括一Pt遏制層的一代表性裝置之類似結果如圖11所示。圖11中的上兩條軌跡線表示裝置的重設電阻(~106 Ω)及下一條最上面的軌跡線表示裝置的設定電阻(~104 Ω)。遏制層的存在大大延長裝置的循環壽命。該裝置在失效前成功地執行約1010 次循環。該等結果表示失效模式已改變至一”固接設定”失效。
圖12表示缺乏一遏制層裝置失效後的橫截面照片。注意照片中存在的空洞240。空洞240代表在絕緣體215的開孔內一抽空的區域及提醒裝置失效是由於主動層220的揮發。缺乏遏制層容許主動層220的揮發及從裝置操作的部位損失物質。如前述內容所示,程式化一相變裝置到重設態伴隨施加一足夠大小的電流脈衝以引起相變材料熔化。也如前述內容所示,程式化一相變裝置到設定態伴隨施加一足夠大小的電流脈衝以引起相變材料結晶。而當在熔融態或結晶期間,相變材料被揮發及揮發的部份可以逃離裝置利用經由圖8所示的凹槽230離開結構。凹槽230的存在也容許大氣的氧在循環製程期間接近主動層220。在一熔融高溫態或一結晶高溫態中,主動層220附近存在的氧使主動層220經由氧化或其他化學反應而更容易衰敗。主動層220的揮發及/或反應被期望導致裝置過早的失效及相信是觀察到裝置低循環壽命的原因。
圖13表示包含遏制層235裝置失效後的對應照片。該照片指示沒有空洞存在絕緣體215的開孔內。取代地,觀察到一結晶凝塊245。而不希望受理論束縛,本發明者相信裝置的失效可能由於在裝置的重複循環,結晶Ge2 Sb2 Te5 的不可逆形成及凝塊。該結晶相是一低電阻相其可以克服絕緣體215開孔提供一導電路徑到上電極225。結晶凝塊245顯現連接在下電極210與主動層220周圍部份(遠離絕緣體215開孔的部份)間的間隙。因為周圍部份期望比主動層220的非晶相更導電,結晶凝塊245的存在,在下電極210與上電極225之間提供一低電阻的路徑,假如結晶凝塊245在循環時不能轉變成非晶的,其就變成永久性的。
本實施例的結果陳述包括一遏制層在一相變裝置結構中的有利效果。觀察包含遏制層之裝置的循環壽命增加超過兩個數量級的大小。遏制層的存在防止由於主動層220的揮發或氧化之過早失效及由於結晶凝塊的不可逆形成與凝聚,證明一新的失效模式。也提出進一步延長循環的未來工作之一新方向。
本發明參考前面的具體實施例已特別地表示及說明,其僅說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模式。熟悉本技藝人士應該了解可以使用對本發明說明的內文之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取代而實現本發明是沒有偏離如定義在下列申請專利範圍的本發明精神與範圍。該等具體實施例應該被了解包括所有在本文說明的新穎的及非顯而易知的元件組合,及申請專利範圍對任何新穎的及非顯而易知的這些元件組合可以被提出在本發明或稍後的應用。甚且,前面的具體實施例是說明的,及對所有可能的組合,沒有單獨的特徵或元素其可以被申請專利範圍在本發明或稍後的應用。
關於本文說明的製程、方法、探索程序等,應該了解雖然該等製程的步驟等當發生時,根據某有序的排列已被說明,該等製程除了本文說明的順序外,可以實施在一順序的說明步驟實現。進一步應該了解某些步驟可以同時被實施,可以加上其他的步驟,或本文說明的某些步驟可以省略。本文說明的製程說明被提供做說明的具體實施例及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發明。
據此,應該了解上面的說明是企圖說明的及不是限制的。除了提供的實施例之外的許多具體實施例及應用對那些熟悉本技藝人士讀了上面的說明將是明顯的。應該決定本發明的範圍,不是參考上面的說明,而是應該參考附錄的專利申請範圍來決定,結合等效該等申請專利範圍涵蓋的全部範圍。期望及企圖未來的發展將發生在本文說明的技藝中,及該等揭露的系統與方法將併入該等未來的具體實施例。總結,應該了解本發明可以修飾及改變及被限定僅在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
所有術語使用在申請專利範圍中企圖給予它們最寬廣合理的解釋及被那些熟悉本技藝人士所了解的一般意思,除非在本文中做了明顯相反的指示。特別地,使用單獨的物件如”a”,“the”,“said”等應該解讀做列舉一個或更多個表示的元件,除非一申請專利範圍列舉對相反事物的一明顯的限制。
10...垂直虛線
20...最左邊點
30...高原區域
40...設定態
50...直接覆寫態
60...重設態
145...絕緣體層
150...插栓;絕緣體層
200...裝置
205...基材
210...下電極
215...絕緣體
220...主動層
225...上電極
230...凹槽
235...遏制層
240...空洞
245...結晶凝塊
圖1.描述一相變材料圖示的電阻對能量/電流圖。
圖2.描述在一製造的中間階段之一主動材料電子裝置。
圖3.描述圖2的裝置具有一上電極層進一步的包容物。
圖4.描述圖3的裝置具有一導電插栓的進一步內容物。
圖5.描述圖3的裝置具有一隔離絕緣體層的進一步內容物。
圖6.描述圖3的裝置具有一遏制層的進一步內容物。
圖7.描述一說明的相變記憶裝置的一橫截面照片。
圖8.是圖7所示裝置的一上視圖。
圖9.是圖7所示裝置的一上視圖,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遏制層。
圖10.表示缺乏一遏制層的一相變裝置之循環壽命結果。
圖11.表示具有一遏制層的一相變裝置之循環壽命結果。
圖12.是缺乏一遏制層的一相變裝置失效後的一橫截面照片。
圖13.是具有一遏制層的一相變裝置失效後的一橫截面照片。
100...主動材料裝置
105...基材
110...下電極
115...絕緣體層
120...側壁
130...主動材料層
140...上電極
160...遏制層

Claims (4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電極;一主動材料形成在該第一電極上;一第二電極非共形地(non-conformally)形成在該主動材料上,該第二電極包括孔隙,該等孔隙暴露該主動材料到包圍該裝置的環境;及一遏制層形成在該第二電極上,該遏制層覆蓋該等孔隙,該遏制層從包圍該裝置之該環境密封該主動材料,以防止該主動材料的揮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電極包括C,Ti,Ta,或Mo。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電極進一步包括N。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主動材料是選自包括相變材料、硫屬化合物材料、磷屬化合物材料、及閥值切換材料所組成之群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主動材料包括Te或Se。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主動材料進一步包括Ge及Sb。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遏制層是一絕緣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遏制層是一氧化物或氮化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遏制層包括Si。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遏制層是一導體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絕緣體層,該絕緣體層具有一開孔,該主動材料具有一部份形成在該開孔中。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是形成在被構成在該開孔中的該主動材料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形成在該第一電極與該主動材料之間的一崩潰層。
  14. 一種製造一電子裝置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提供一基材;形成一第一電極在該基材上;形成一主動材料在該第一電極上,該主動材料具有一揮發溫度;及形成一第二電極在該主動材料上,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該主動材料的該揮發溫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電極包括C,Ti,Ta,或Mo。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電極進一步包括N。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主動材料是由濺鍍形成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主動材料是選自包括相變材料、硫屬化合物材料、磷屬化合物材料、及閥值切換材料所組成之群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主動材料包括Te或Se。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主動材料進一 步包括Ge及Sb。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是由濺鍍形成的。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是形成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該主動材料之80%的該揮發溫度。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是形成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該主動材料之50%的該揮發溫度。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是形成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300℃。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包括孔隙,該等孔隙暴露該主動材料到包圍該裝置的環境。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遏制層在該第二電極上的步驟,該遏制層覆蓋該等孔隙,該遏制層從包圍該裝置之該環境密封該主動材料。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形成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該主動層的該揮發溫度。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形成在一溫度小於或等於該主動層之80%的該揮發溫度。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形成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該主動層之50%的該揮發溫度。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由化學氣相沉積形成的。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氣相沉積是電漿增強型。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形成在一溫度低於或等於300℃。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非共形的。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一絕緣體。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一氧化物或氮化物。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包括Si。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遏制層是一導電層。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加熱該裝置到一溫度高於該主動材料的該揮發溫度之步驟。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加熱發生在有氧的存在。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包括一第一層及一第二層,該等第一與第二層電阻係數不同。
TW97146858A 2007-12-04 2008-12-03 具遏制層之主動材料裝置 TWI470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99,158 US7718990B2 (en) 2007-12-04 2007-12-04 Active material devices with containment lay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1781A TW200941781A (en) 2009-10-01
TWI470847B true TWI470847B (zh) 2015-01-21

Family

ID=4067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6858A TWI470847B (zh) 2007-12-04 2008-12-03 具遏制層之主動材料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718990B2 (zh)
JP (1) JP2011505708A (zh)
KR (1) KR101006218B1 (zh)
TW (1) TWI470847B (zh)
WO (1) WO200907318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8063B2 (en) * 2006-11-08 2010-08-17 Symetrix Corporation Non-volatile resistance switching memor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090180313A1 (en) * 2008-01-15 2009-07-16 Wim Deweerd Chalcogenide anti-fuse
US20100225989A1 (en) * 2009-03-05 2010-09-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ase change device
US8354660B2 (en) * 2010-03-16 2013-01-15 Sandisk 3D Llc Bottom electrodes for use with metal oxide resistivity switching layers
US9570678B1 (en) 2010-06-08 2017-02-14 Crossbar, Inc. Resistive RAM with preferental filament formation region and methods
US8946046B1 (en) * 2012-05-02 2015-02-03 Crossbar, Inc. Guided path for forming a conductive filament in RRAM
US9601692B1 (en) 2010-07-13 2017-03-21 Crossbar, Inc. Hetero-switching layer in a RRAM device and method
US9012307B2 (en) 2010-07-13 2015-04-21 Crossbar, Inc. Two terminal resistive switching devic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CN103081093B (zh) 2010-06-11 2015-06-03 科洛斯巴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件的柱结构以及方法
US8367460B2 (en) * 2010-06-22 2013-02-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Horizontally oriented and vertically stacked memory cells
US8374018B2 (en) 2010-07-09 2013-02-12 Crossbar, Inc. Resistive memory using SiGe material
US8947908B2 (en) 2010-11-04 2015-02-03 Crossbar, Inc. Hetero-switching layer in a RRAM device and method
US8467227B1 (en) 2010-11-04 2013-06-18 Crossbar, Inc. Hetero resistive switching material layer in RRAM device and method
US8168506B2 (en) 2010-07-13 2012-05-01 Crossbar, Inc. On/off ratio f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8884261B2 (en) 2010-08-23 2014-11-11 Crossbar, Inc. Device switching using layered device structure
US8569172B1 (en) 2012-08-14 2013-10-29 Crossbar, Inc. Noble metal/non-noble metal electrode for RRAM applications
US8492195B2 (en) 2010-08-23 2013-07-23 Crossbar, Inc. Method for forming stackable non-volatile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 devices
US9401475B1 (en) 2010-08-23 2016-07-26 Crossbar, Inc. Method for silver deposition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8889521B1 (en) 2012-09-14 2014-11-18 Crossbar, Inc. Method for silver deposition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8404553B2 (en) 2010-08-23 2013-03-26 Crossbar, Inc. Disturb-resistant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8558212B2 (en) 2010-09-29 2013-10-15 Crossbar, Inc. Conductive path in switching material in a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device and control
US8391049B2 (en) 2010-09-29 2013-03-05 Crossbar, Inc. Resistor structure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8841648B2 (en) 2010-10-14 2014-09-23 Sandisk 3D Llc Multi-level memory arrays with memory cells that employ bipolar storage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8389971B2 (en) 2010-10-14 2013-03-05 Sandisk 3D Llc Memory cells having storage elements that share material layers with steering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RE46335E1 (en) 2010-11-04 2017-03-07 Crossbar, Inc. Switching device having a non-linear element
US8502185B2 (en) 2011-05-31 2013-08-06 Crossbar, Inc. Switching device having a non-linear element
US8930174B2 (en) 2010-12-28 2015-01-06 Crossbar, Inc. Modeling technique for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RRAM) cells
US8815696B1 (en) 2010-12-31 2014-08-26 Crossbar, Inc. Disturb-resistant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ing via-fill and etchback technique
US9153623B1 (en) 2010-12-31 2015-10-06 Crossbar, Inc. Thin film transistor steering element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8791010B1 (en) 2010-12-31 2014-07-29 Crossbar, Inc. Silver interconnects for stacke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WO2012103551A1 (en) * 2011-01-28 2012-08-02 Greentech Solutions, Inc. Heating layers containing volatile component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KR101724084B1 (ko) * 2011-03-03 2017-04-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9620206B2 (en) 2011-05-31 2017-04-11 Crossbar, Inc. Memory array architecture with two-terminal memory cells
US8619459B1 (en) 2011-06-23 2013-12-31 Crossbar, Inc. High operating speed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FR2977077B1 (fr) * 2011-06-27 2013-08-0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Generateur de retards utilisant une resistance programmable a base de materiau a changement de phase
US9627443B2 (en) 2011-06-30 2017-04-18 Crossbar, Inc. Three-dimensional oblique two-terminal memory with enhanced electric field
US8659929B2 (en) 2011-06-30 2014-02-25 Crossbar, Inc. Amorphous silicon RRAM with non-linear device and operation
US9166163B2 (en) 2011-06-30 2015-10-20 Crossbar, Inc. Sub-oxide interface layer for two-terminal memory
US8946669B1 (en) 2012-04-05 2015-02-03 Crossbar, Inc.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US9564587B1 (en) 2011-06-30 2017-02-07 Crossbar, Inc. Three-dimensional two-terminal memory with enhanced electric field and segmented interconnects
EP2735028A4 (en) 2011-07-22 2015-05-06 Crossbar Inc SEALING LAYER FOR SILICON-GERMANIUM P + MATERIAL FOR REMAINING MEMORY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8674724B2 (en) 2011-07-29 2014-03-18 Crossbar, Inc.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utilizing two-terminal non-volatile memory
US10056907B1 (en) 2011-07-29 2018-08-21 Crossbar, Inc.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utilizing two-terminal non-volatile memory
US9729155B2 (en) 2011-07-29 2017-08-08 Crossbar, Inc.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utilizing two-terminal non-volatile memory
US8716098B1 (en) 2012-03-09 2014-05-06 Crossbar, Inc. Selective removal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silver in resistive switching device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9087576B1 (en) 2012-03-29 2015-07-21 Crossbar, Inc. Low temperature fabrication method for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and structure
US9685608B2 (en) 2012-04-13 2017-06-20 Crossbar, Inc. Reduced diffusion in metal electrode for two-terminal memory
US8658476B1 (en) 2012-04-20 2014-02-25 Crossbar, Inc. Low temperature P+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material f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8796658B1 (en) 2012-05-07 2014-08-05 Crossbar, Inc. Filamentary based non-volatile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8765566B2 (en) 2012-05-10 2014-07-01 Crossbar, Inc. Line and space architecture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10096653B2 (en) 2012-08-14 2018-10-09 Crossbar, Inc.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resistive memory using integrated-circuit foundry compatible processes
US9583701B1 (en) 2012-08-14 2017-02-28 Crossbar, Inc.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switching material using ion implantation
US8946673B1 (en) 2012-08-24 2015-02-03 Crossbar, Inc. Resistive switching device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data retention f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9312483B2 (en) 2012-09-24 2016-04-12 Crossbar, Inc.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9576616B2 (en) 2012-10-10 2017-02-21 Crossbar, Inc.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overwrite capability and low write amplification
US11068620B2 (en) 2012-11-09 2021-07-20 Crossbar, Inc. Secure circuit integrated with memory layer
US8982647B2 (en) 2012-11-14 2015-03-17 Crossbar, Inc.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equalization and sensing
US9412790B1 (en) 2012-12-04 2016-08-09 Crossbar, Inc. Scalable RRAM device architecture for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US9406379B2 (en) 2013-01-03 2016-08-02 Crossbar, Inc.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with non-linear current-voltage relationship
US9112145B1 (en) 2013-01-31 2015-08-18 Crossbar, Inc. Rectified switching of two-terminal memory via real time filament formation
US9324942B1 (en) 2013-01-31 2016-04-26 Crossbar, Inc. Resistive memory cell with solid state diode
US8934280B1 (en) 2013-02-06 2015-01-13 Crossbar, Inc. Capacitive discharge programming for two-terminal memory cells
US10290801B2 (en) 2014-02-07 2019-05-14 Crossbar, Inc. Scalable silicon based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KR101573015B1 (ko) * 2015-01-09 2015-11-30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활성화에너지가 감소한 상변화물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상변화 메모리 저항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424731B2 (en) 2015-03-13 2019-09-24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Memory device
KR20180107806A (ko) * 2017-03-22 2018-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막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변 저항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20190007642A (ko) * 2017-07-13 2019-01-23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다수의 시냅스 블록들을 갖는 뉴로모픽 소자
US10937961B2 (en) 2018-11-06 2021-03-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form bi-layer composite phase-change-memory cell
US11659780B2 (en) 2019-03-05 2023-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hase change memory structure with efficient heating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9351A1 (en) * 2002-07-01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ial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50002227A1 (en) * 2003-02-24 2005-01-06 Horii Hideki Phase changeable memory devices including nitrogen and/or silicon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60131618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Ming-Hsiang Hsueh Chalcogenide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7533136A (ja) * 2004-04-07 2007-11-15 マイクロン テクノロジ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積層抵抗可変メモリ・ディ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2671A (en) * 1997-05-09 1999-09-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Small electrode for a chalcogenide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US6784018B2 (en) * 2001-08-29 2004-08-3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forming chalcogenide comprising devic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programmable memory cell of memory circuitry
KR100481866B1 (ko) * 2002-11-01 2005-04-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변환 기억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286716C (zh) * 2003-03-19 2006-11-29 清华大学 一种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KR20050053255A (ko) * 2003-12-02 2005-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변환 기억 소자 및 그 형성 방법
KR101029339B1 (ko) * 2004-05-14 2011-04-13 르네사스 일렉트로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도체 기억장치
KR100640620B1 (ko) * 2004-12-27 2006-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트윈비트 셀 구조의 nor형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제조 방법
JP4801986B2 (ja) * 2005-02-03 2011-10-2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6351992A (ja) * 2005-06-20 2006-12-28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45606A1 (en) * 2005-08-30 2007-03-01 Michele Magistretti Shaping a phase change layer in a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9351A1 (en) * 2002-07-01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ial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50002227A1 (en) * 2003-02-24 2005-01-06 Horii Hideki Phase changeable memory devices including nitrogen and/or silicon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7533136A (ja) * 2004-04-07 2007-11-15 マイクロン テクノロジ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積層抵抗可変メモリ・ディ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131618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Ming-Hsiang Hsueh Chalcogenide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21868A1 (en) 2010-09-02
US20090140229A1 (en) 2009-06-04
TW200941781A (en) 2009-10-01
US7718990B2 (en) 2010-05-18
WO2009073188A2 (en) 2009-06-11
WO2009073188A3 (en) 2009-08-06
US7935567B2 (en) 2011-05-03
KR101006218B1 (ko) 2011-01-07
KR20100084196A (ko) 2010-07-23
JP2011505708A (ja)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0847B (zh) 具遏制層之主動材料裝置
US7682868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keyhole opening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a memory cell
US7749854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self-converged memory material element for memory cell
US7879645B2 (en) Fill-in etching free pore device
US7569844B2 (en) Memory cell sidewall contacting side electrode
US7875493B2 (en) Memory structure with reduced-size memory element between memory material portions
US7638359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self-converged void and bottom electrode for memory cell
Terao et al. Electrical phase-change memory: fundamentals and state of the art
JP4917984B2 (ja) 階段状のプログラミング特性を有する相変化メモリセル
US7688618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having a step-like programming characteristic
US7932507B2 (en) Current constricting phase change memory element structure
US8426967B2 (en) Scaled-down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in recessed heater
US8017930B2 (en) Pillar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TW201110437A (en) Phase change structure with composite doping for phase change memory
US7956344B2 (en) Memory cell with memory element contacting ring-shaped upper end of bottom electrode
JP2009141369A (ja) 相変化物質を用いた電子素子及び相変化メモリ素子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Raoux et al. PC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