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0090B -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 Google Patents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0090B
TWI460090B TW100149084A TW100149084A TWI460090B TW I460090 B TWI460090 B TW I460090B TW 100149084 A TW100149084 A TW 100149084A TW 100149084 A TW100149084 A TW 100149084A TW I460090 B TWI460090 B TW I4600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link
support structure
clo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5960A (zh
Inventor
Hiroshi Yamashita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Heavy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Heavy Ind Ltd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Heavy Ind Ltd
Priority to TW100149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00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5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0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0090B/zh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Description

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及具備其之鐵道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支承將形成於車體之正面部之貫通路用開口可開閉地閉塞之貫通門。
鐵道車輛係由連結複數之車輛來構成。於各車輛之端部係形成貫通路用開口,透過此貫通路用開口而鄰接之車輛之客室連接。此貫通路用開口不僅中間車輛,於先頭車輛之前面(與最後車輛之後面)亦形成,此等貫通路用開口係做為緊急避難時之脫出口使用。於此為脫出口之貫通路用開口係設貫通門,藉由此貫通門而貫通路用開口開閉。
貫通門係在將貫通路用開口關閉之狀態下與車輛之前面(或後面)成為一平面,在例如車輛之前面為重視設計性之流線形狀之場合,貫通門亦配合其形狀而形成為流線形狀。然而,貫通門形成為流線形狀之場合,因其形狀而不能將於開閉動作時貫通門描繪單純之動線之拉門式或旋轉開閉式之門採用為貫通門,採用嵌入式門。此嵌入式門沒有門袋,將門往車體之前方(或後方)推出且為了確保在法規規定之最小開口寬度而於車輛寬度方向使滑動。此外,在嵌入式門係門本身具有100kg程度之重量,支承此種重量物並使開閉動作為可能之貫通門支承構造為必要。做為此種貫通門支承構造,有例如專利文獻1之構造。
在專利文獻1之正面貫通開啟門係於車體之底面與車體之頂面設置導引軌道,沿著此導引軌道開啟門移動。在此正面貫通開啟門係以設於車體之底面之下導引軌道支承開啟門。此外,做為其他貫通門支承構造,有例如於開啟門之上部與下部分別安裝連桿,以此2個之連桿使開啟門之開閉為可能之構造或除此構造外於開啟門設線性導引之構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31928號公報
然而,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正面貫通開啟門係零件數量多之導引軌道設於開啟門之上下部。因此,開啟門之安裝作業為複雜,且其調整之作業困難。此外,在其他之2個構造係調整各連桿之旋轉軸芯之位置之作業為重要,但連桿上下分離,故該作業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以提供零件數目少且貫通門之安裝作業與調整作業容易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為目的。
本發明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係一種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支承將形成於車體之正面部之貫通路 用開口可開閉地閉塞之貫通門,其特徵在於: 具備可旋動地分別設於前述貫通門與前述車體而構成連桿機構且在位於前述車體外方之開位置與將前述貫通路用開口閉塞之閉位置之間使前述貫通門移動之第1開閉連桿與第2開閉連桿, 前述第1開閉連桿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係相對於形成於前述貫通門之窗部靠近上下方向一方側而設。
根據本發明,可以前述第1開閉連桿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使開狀態之貫通門嵌入貫通路用開口而使貫通路用開口閉塞,故比起使用導引軌道之場合可削減零件數量。此外,藉由前述第1開閉連桿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係相對於形成於前述貫通門之窗部靠近上下方向一方側而設,2個開閉連桿接近配置。在連桿機構雖係有進行2個之開閉連桿之旋轉中心之軸芯之平行度與位置之調整作業以使該連桿機構圓滑地作動之必要,但由於該等2個之開閉連桿接近配置,故可看著2個之開閉連桿之旋轉中心進行此等軸芯之平行度之調整與位置之調整,故安裝作業與調整作業為容易。
根據本發明,零件數目少且可使貫通門之安裝作業與調整作業容易。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徵、優點係參照附圖並由以下之適當之實施態樣之詳細之說明而明瞭。
在以下係參照前述之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1A說明。各實施形態中之方向之概念係以鐵道車輛(以下亦僅稱「車輛」)之進行方向為前方,與朝向前方時之方向之概念一致。亦即,車輛長度方向對應於前後方向,車輛寬度方向對應於左右方向。於以下說明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1A僅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亦即,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以下之實施形態,在不脫離發明之主旨之範圍追加、刪除、變更為可能。
<第1實施形態>
鐵道車輛係由連結複數之車輛來構成,複數之車輛之中位於先頭之先頭車輛2係如圖1所示,於正面部2a側具有駕駛室3,於其左右兩側部分係形成為了從駕駛室3看車外之窗2b、2c(參照圖2)。此外,於正面部2a係形成於2個之窗2b、2c之間將駕駛室3與車外連接之貫通路用開口4。此貫通路用開口4係於緊急避難時等利用之脫出口,如圖2所示,為大略長方形狀,在前視於上下方向延伸。於此貫通路用開口4係貫通門5可裝卸地嵌入,貫通路用開口4係以此貫通門5閉塞。
<貫通門與貫通路柱>
貫通門5係如圖2至圖6所示,具有前面面板5a,限制貫通門5之前面。此前面面板5a係配合先頭車輛2之正面部2a之形狀而形成。先頭車輛2之正面部2a係隨著從上端往下端下降而往前方突出,在下端附近往後方折返之大 略流線形狀,前面面板5a亦同為大略流線形狀。因此,在貫通門5嵌入貫通路用開口4而將該貫通路用開口4閉塞之狀態係貫通門5與先頭車輛2之正面部2a之前面為一平面狀。於具有此種形狀之前面面板5a之背面部係設左右一對之框構件6L、6R,於先頭車輛2之正面部2a之背面係設一對之貫通路柱8L、8R。
一對之框構件6L、6R係於上下方向延伸之角柱構件,分別設於前面面板5a之左右兩緣部。一對之貫通路柱8L、8R係於上下方向延伸之柱狀之構件,分別設於貫通路用開口4之車輛寬度方向兩側。此等一對之框構件6L、6R與一對之貫通路柱8L、8R係於車輛寬度方向並排配置為於貫通門5位於貫通門5嵌入貫通路用開口4而將該貫通路用開口4閉塞之閉位置時互相對向。
於如上述配置之各框構件6L、6R係2個之拴鎖機構7分離分別設於上部側與下部側。亦即,此拴鎖機構7係設於貫通門5之背面側之上下左右4處。此拴鎖機構7具有桿7a與鉤掛固定部7b,鉤掛固定部7b一體地設於桿7a。鉤掛固定部7b係鉤掛固定於貫通路柱8L、8R,藉由使所有之鉤掛固定部7b鉤掛固定於貫通路柱8L、8R,可將貫通門5保持於閉位置。此外,鉤掛固定部7b係若使桿7a旋動便會從貫通路柱8L、8R脫離,藉由將所有鉤掛固定部7b從貫通路柱8L、8R卸除可將貫通門5開啟。另外,於左側之框構件6L之中間之部分係設可把持之把手,透過把手9推或拉可將貫通門5開閉。
另外,於各框構件6L、6R之車輛寬度方向外側之側面亦即對向於貫通路柱8L、8R之側面係設擋風橡膠10,於各貫通路柱8L、8R之車輛寬度方向內側之側面亦即對向於框構件6L、6R之側面係設門接觸橡膠11。擋風橡膠10與門接觸橡膠11係於上下方向延伸之構件,於貫通門5位於閉位置時互相抵接將框構件6L、6R與貫通路柱8L、8R之間之間隙關閉。
如上述構成之一對之貫通路柱8L、8R之前面係除具有後述之安裝板8a之點外基本上為同一形狀,配合正面部2a之形狀形成為隨著從下端往上端上升而往後方後退彎曲,使沿著正面部2a之背面而設。具有此種形狀之一對之貫通路柱8L、8R係於其車輛寬度方向內側之側面形成於上下方向延伸之安裝槽8c,於此安裝槽8c收容安裝門接觸橡膠11。
此外,如圖7所示,於一方之貫通路柱8R(在本實施之形態係右側之貫通路柱8R)之下端部係一體地設連桿安裝板8a。此連桿安裝板8a係於上下方向延伸之構件,從貫通路柱8R之後面往後方突出而設。連桿安裝板8a具有於其厚度方向(相當於車輛寬度方向)貫通之大略矩形狀之安裝孔8b,於此連桿安裝板8a貫通門支承構造1安裝為從此安裝孔8b往貫通門5之方向突出。在以下係主要參照圖8、圖9針對貫通門支承構造1說明。
<貫通門支承構造>
貫通門支承構造1具有大略矩形之為平板之柱側安裝座12。為車體側安裝座之柱側安裝座12係夾間隔片12a締 結安裝於連桿安裝板8a,位於從車輛寬度方向外側(在本實施之形態係右側)閉塞安裝孔8b。於此柱側安裝座12係設2個之軸承構件13、14,2個之軸承構件13、14係配置為從柱側安裝座12通過安裝孔8b往另一方之貫通路柱8L突出。此等2個之軸承構件13、14係無油軸承例如使油滲入燒結金屬(多孔質體)之套筒軸承、使用自潤性高之樹脂與金屬之複合材料之套筒軸承、或由合成樹脂材料構成之滑動軸承。此等2個之軸承構件13、14係位於上下分離,於位於下側之第1柱側軸承構件13係設第1開閉連桿15,於位於上側之第2柱側軸承構件14係設第2開閉連桿16。2個之軸承構件13、14具有互相相異之形狀,藉此前述第1開閉連桿15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16在俯視於車輛寬度方向錯開配置。
第1開閉連桿15係於上下方向寬度廣之板構件,在俯視為大略L字狀。第1開閉連桿15係於其兩端部分別具有旋動軸15a、15b,設於其一端部之一方之旋動軸15a可旋動地安裝於第1柱側軸承構件13。如上述安裝之第1開閉連桿15係於其裡側(亦即前方)有拴鎖機構7。在此,於第1開閉連桿15之中間部分係形成開孔15c,藉由此開孔15c於使第1開閉連桿15往前方旋動時第1開閉連桿15不會與拴鎖機構7干涉。此外,藉由開孔15c圖第1開閉連桿15之輕量化。
此外,第2開閉連桿16係上下方向之寬度比第1開閉連桿15窄之長條狀之板構件,在俯視為大略L字狀。第2 開閉連桿16係於其兩端部分別具有旋動軸16a、16b,設於其一端部之一方之旋動軸16a可旋動地安裝於第2柱側軸承構件14。
如上述構成之前述第1開閉連桿15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16係從各第1柱側軸承構件13、第2柱側軸承構件14於水平方向延伸,於設於各自之另一端部之另一方之旋動軸15b、16b係分別可旋動地安裝門側軸承構件17、18。2個之門側軸承構件17、18係與柱側軸承構件13、14分別同樣之形狀,於上下方向分離。具體地係第1開閉連桿15安裝之第1門側軸承構件17位於下側,第2開閉連桿16安裝之第2門側軸承構件18位於上側。此外,此等2個之門側軸承構件17、18係安裝於門側安裝座19。此門側安裝座19係於上下方向長尺寸之大略矩形狀之板構件,安裝於貫通門5。在以下係針對門側安裝座19安裝於貫通門5之態樣詳細說明。
貫通門5具有於上下方向長尺寸之大略矩形狀之窗部5b。此窗部5b係位於前面面板5a之上下方向中間部分,對形成於車輛2之正面部2a之窗2b、2c並排配置。此外,於比此窗部5b下側係設基板20以使架設於一對之框構件6L、6R。此基板20係從後方觀察大略矩形狀,於基板20之後側之面係於其車輛寬度方向中間部分設安裝構件21。
安裝構件21係在俯視大略U字狀,於其兩端部具有往車輛寬度方向外方延伸之凸緣21a、21b。如上述形成之安裝構件21係安裝構件21之中間部分往後方突出且以2個 之凸緣21a、21b抵接基板20之方式配置於基板20,藉由將2個之凸緣21a、21b對基板締結而固定。如上述固定之安裝構件21之背面部係從基板20往後方偏移,此背面部係做為安裝部21c使用。於安裝部21c係形成於上下方向長尺寸之大略矩形狀之安裝孔21d,以閉塞此安裝孔21d之方式於安裝部21c安裝門側安裝座19。
門側安裝座19係設於安裝構件21之內側亦即安裝部21c之前面。門側安裝座19係配置為將安裝於該處之2個之門側軸承構件17、18從門側安裝座19通過安裝孔21d往後方突出。於此等2個之門側軸承構件17、18係如前述可旋動地分別設前述第1開閉連桿15之另一方之旋動軸15b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16之另一方之旋動軸16b。如上述而設之前述第1開閉連桿15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16係相對於窗部5b靠近下側設於貫通門5。
如上述,第1開閉連桿15係架設於貫通門5與貫通路柱8R之間並以其一方之旋動軸15a之軸芯L1為中心旋動而在閉位置與開位置之間使貫通門5移動,且具有重量支承機能以使於此時可以單體支承貫通門5。在此,所謂閉位置係如前述為貫通門5嵌入貫通路用開口4而將貫通路用開口4閉塞之位置,所謂開位置從貫通路用開口4脫離且配置於比該貫通路用開口4更前方且右方之位置。此外,第1開閉連桿15係在俯視構成為大略L字狀,配置為在開位置往後方突出,故將貫通門5開啟時會從貫通路用開口4往往右方離開之位置移動。藉此,於使貫通門5往開位置 移動時可充分確保貫通路用開口4之開口寬度。
第2開閉連桿16係如前述連動於動作之第1開閉連桿15而以其一方之旋動軸16a之軸芯L2為中心旋動。此外,第2開閉連桿16係與第1開閉連桿15同樣地在俯視構成為大略L字狀,且配置為在開位置往後方突出。因此,第2開閉連桿16亦於將貫通門5開啟時可使從貫通路用開口4往往右方離開之位置移動,可充分確保貫通路用開口4之開口寬度。
如上述構成之第2開閉連桿16之軸芯L2係與第1開閉連桿15之軸芯L1平行,且與另一方之旋動軸16b之軸芯L3與第1開閉連桿15之另一方之旋動軸15b之軸芯L4平行。此外,第2開閉連桿16之軸芯L2係相對於第1開閉連桿15之軸芯L1在俯視位於往左後方偏移,第2開閉連桿16之軸芯L3亦係相對於第1開閉連桿15之軸芯L4在俯視位於往左後方偏移。如上述,藉由將各旋動軸設於在側面視平行且在俯視分離之位置,可使前述第1開閉連桿15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16做為平行機構發揮機能,貫通門支承構造1可在使貫通門5之姿勢維持為與嵌入貫通路用開口4時大致相同之閉姿勢之狀態下使貫通門5在閉位置與開位置之間移動。在此,第2開閉連桿16具有在將貫通門5在閉位置與開位置之間移動期間限制貫通門5對第1開閉連桿15自由旋動而將貫通門5之姿勢維持為閉姿勢之旋動限制機能。藉此,第2開閉連桿16係於使貫通門5返回貫通路用開口4時使貫通門5之姿勢為閉姿勢並使嵌 入貫通路用開口4而使貫通路用開口4閉塞。
<貫通門支承構造之動作>
在如上述構成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係在將閉狀態之貫通門5以把手9等往前方拉或推之後前述第1開閉連桿15與前述第2開閉連桿16以軸芯L1、L2為中心旋動,以描繪圓弧之方式貫通門5往閉位置與開位置移動(參照圖6之一點鏈線)。此外,第2開閉連桿16係於從閉位置往開位置移動時限制貫通門5之姿勢而使貫通門5維持閉姿勢。藉此,貫通門支承構造1可藉由將閉狀態之貫通門5往前方拉或推而使貫通門5在閉姿勢之狀態下從閉位置往開位置移動。反之,藉由將開狀態之貫通門5往左後方拉或推可使貫通門5在閉姿勢之狀態下從開位置往閉位置移動,可不調整貫通門5之姿勢而直接嵌入貫通路用開口4將貫通路用開口4閉塞。
在具有此種構成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係藉由相對於第2開閉連桿16將第1開閉連桿15構成為於上下方向寬度寬且厚以提高支承剛性,可於比貫通門5之窗部5b上側不設其他連桿或滑動機構而以第1開閉連桿15單體將貫通門5安定支承為不會傾斜。藉由如上述可以單體支承,可將第2開閉連桿16不配置於車輛2之屋頂構體附近而配置於比貫通門5之窗部5b下側。以平行機構雖係有進行軸芯L1~L4之平行度及位置之調整作業,但將2個之開閉連桿15、16於窗部5b之下側集中接近,故可互相看著軸芯L1~L4進行此等軸芯L1~L4之平行度之調整與位置之調整,故安裝 作業與調整作業為容易。
此外,在貫通門支承構造1係可將例如柱側安裝座12、2個之柱側軸承構件13、14、2個之開閉連桿15、16、門側軸承構件17、18預先組裝而使成為單元。藉由使成為單元,於對車輛2安裝前可以門側軸承構件17、18之對貫通門5安裝之安裝面大致平行動作而往該處安裝之貫通門5維持閉姿勢動作之方式將柱側軸承構件13、14往柱側安裝座12精度良好地安裝。如此,即使在貫通門5與貫通路柱8R之間有製作誤差導致之調整作業產生,在將柱側安裝座12對貫通路柱8R之連桿安裝板8a安裝後於門側軸承構件17、18與門側安裝座19之間隙設調整墊片22將間隙填滿,藉由將門側軸承構件17、18與此調整墊片22一起往門側安裝座19安裝之作業而安裝作業與調整作業終了。如上述,可省略對貫通路柱8R之柱側軸承構件13、14之安裝作業與調整作業,故可使貫通門支承構造1之安裝作業與調整作業為容易。此外,貫通門支承構造1係以2個之開閉連桿15、16支承貫通門5之構造,故比起設導引軌道或線性導引之以往之技術之構造可減少零件數量,可使製造成本降低。另外,可於安裝貫通門5之前僅以貫通門支承構造1進行動作確認與調整,故可使將貫通門5對車體2安裝時之調整作業減少。
此外,貫通門5係如前述如下端部附近之部分往前方突出之流線形狀,2個之開閉連桿15、16係設於貫通門5之下腹部附近。因此,可將因使貫通門5為流線形狀而產 生之無效空間有效利用配置。
<第2實施形態>
第2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A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類似。在以下係針對第2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A之構成僅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相異之點說明,關於相同之構成係賦予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說明。
貫通門支承構造1A係第1開閉連桿15A於上下方向中間部具有大略矩形狀之開口15d。開口15d係從車輛寬度方向之一端側至另一端側延伸之長尺寸之孔。第2柱側軸承構件14A與第2門側軸承構件18A係從後方觀察與第1開閉連桿15A重疊而安裝於安裝座12、19,其前端側透過前述開口15d往後方突出。此外,第2開閉連桿16A之2個之旋動軸16a、16b係可旋動地設於為第2柱側軸承構件14A與第2門側軸承構件18A之突出部分之前端側。如上述藉由設2個之開閉連桿15A、16A,可使第1開閉連桿15A之上下方向之寬度增大而使剛性向上。
另外,第2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A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發揮同樣之作用效果。
<關於其他之實施形態>
於第1、第2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1A雖係於對車輛2之貫通門5與貫通路柱8R安裝前將貫通門支承構造1組裝並於對貫通路柱8R安裝後才對貫通門5安裝,但組裝後先將貫通門支承構造1對貫通門5安裝後再對貫通 路柱8R安裝亦可。此外,不將貫通門支承構造1事前組裝而將各構件對貫通路柱8R與貫通門5逐一組裝亦可。
此外,在第1、第2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1A雖係將2個之開閉連桿15、15A、16、16A設於貫通路柱8L、8R,但設於其他柱構件亦可,使運轉台等具有強度並對該運轉台設2個之開閉連桿15、15A、16、16A亦可。此外,2個之安裝座12、19雖係於上下方向延伸,但並不限於上下方向,使傾斜或使水平亦可。另外,雖係第1開閉連桿15、15A配置於下側,第2開閉連桿16、16A配置於上側,但將第1開閉連桿15、15A配置於上側,第2開閉連桿16、16A配置於下側亦可。此外,2個之開閉連桿15、15A、16、16A雖係構成為將在閉位置與開位置之間移動之貫通門5之姿勢以閉姿勢維持,但2個之開閉連桿15、15A、16、16A只要是至少在閉位置使貫通門5之姿勢返回閉姿勢之連桿機構即可,並不限定於如上述之構成。另外,在本實施之形態雖係2個之開閉連桿15、15A、16、16A比窗部5b靠近下側設於貫通門5,但比窗部5b靠近上側設於貫通門5亦可。亦即,2個之開閉連桿15、15A、16、16A只要相對於窗部5b集中設於上下方向一方側即可。
此外,在第1、第2實施形態之貫通門支承構造1、1A雖係於軸承構件13、14、17、18使用無油軸承,但使用通常之軸構件,例如滾珠軸承亦可。此外,貫通路用開口4雖係配置於車輛寬度方向之中央位置,但從中央位置偏向左右任一方配置亦可。另外,車輛2之正面部2a雖係下腹 部往前方突出之流線形狀,但並不限定於此種形狀,為相異之流線形狀亦可,或為平坦之形狀亦可。
此外,在第1、第2實施形態雖係針對貫通門支承構造1設於先頭車輛2之場合說明,但通常先頭車輛2與最後車輛具有同樣之構成,貫通門支承構造1設於最後車輛亦可。在此場合,除前後方向相反外同樣地構成。此外,在鐵道列車亦有將先頭車輛2之間連結之場合,在此場合係設貫通門支承構造1之車輛成為中心車輛。
由上述說明,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發明之多種改良或其他實施形態為明顯。因此,上述說明僅應做為例示來解釋,係以將實行本發明之最良之態樣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教示之目的提供者。可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將其構造及/或機能之詳細實質變更。
1、1A‧‧‧貫通門支承構造
2‧‧‧先頭車輛
2a‧‧‧正面部
4‧‧‧貫通路用開口
5‧‧‧貫通門
5b‧‧‧窗部
8R‧‧‧貫通路柱
12‧‧‧柱側安裝座
15、15A‧‧‧第1開閉連桿
16、16A‧‧‧第2開閉連桿
19‧‧‧門側安裝座
圖1係將具備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之先頭車輛卸除屋頂構體觀察時之俯視圖。
圖2係將位於圖1之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之貫通門附近從車外觀察時之前視圖。
圖3係將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以圖2之切斷線A-A切斷觀察時之剖面圖。
圖4係將位於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之貫通門附近從車內觀察時之後視圖。
圖5係將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以圖4之切斷線B-B切斷觀察時之剖面圖。
圖6係將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以圖4之切斷線C-C切斷觀察時之剖面圖。
圖7係顯示設於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之貫通路柱之立體圖。
圖8係顯示於先頭車輛之正面部將圖4之區域D擴大顯示之擴大後視圖。
圖9係將先頭車輛之正面部以圖8之切斷線E-E切斷觀察時之剖面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之立體圖。
1‧‧‧貫通門支承構造
2‧‧‧先頭車輛
2a‧‧‧正面部
3‧‧‧駕駛室
4‧‧‧貫通路用開口
5‧‧‧貫通門
5a‧‧‧前面面板
6L‧‧‧框構件
6R‧‧‧框構件
7‧‧‧拴鎖機構
8L‧‧‧貫通路柱
8R‧‧‧貫通路柱
12‧‧‧柱側安裝座
13‧‧‧第1柱側軸承構件
14‧‧‧第2柱側軸承構件
15‧‧‧第1開閉連桿
16‧‧‧第2開閉連桿
17‧‧‧第1門側軸承構件
19‧‧‧門側安裝座
20‧‧‧基板
21‧‧‧安裝構件

Claims (7)

  1. 一種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支承將形成於車體之正面部之貫通路用開口可開閉地閉塞之貫通門,其特徵在於:具備:於兩端分別具有旋動軸,可旋動地分別設於前述貫通門與前述車體而構成連桿機構,且在位於前述車體外方之開位置與將前述貫通路用開口閉塞之閉位置之間使前述貫通門移動之第1開閉連桿及第2開閉連桿、安裝於前述貫通門之1個之門側安裝座、以及將前述第1開閉連桿及前述第2開閉連桿之一方之旋動軸分別軸支且安裝於前述門側安裝座之2個之門側軸承構件;前述第1開閉連桿及前述第2開閉連桿,係透過前述門側安裝座而可旋動地設於前述貫通門,且相對於形成於前述貫通門之窗部靠近上下方向一方側而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其中,前述第1開閉連桿之旋動軸係位於於兩端分別相對於前述第2開閉連桿之旋動軸在側面視為平行且在俯視分離之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其具備安裝於前述車體之1個之車體側安裝座、 將前述第1開閉連桿及前述第2開閉連桿之一方之旋動軸分別軸支且安裝於前述車體側安裝座之2個車體側軸承構件,前述第1開閉連桿及前述第2開閉連桿係透過前述車體側安裝座可旋動地設於前述車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其中,前述第1開閉連桿之剛性係比前述第2開閉連桿剛性高。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其中,前述第1開閉連桿及前述第2開閉連桿係於上下方向並排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其中,前述第1開閉連桿係於上下方向中間部具有中央開口,前述第2開閉連桿係配置為位於前述中央開口。
  7. 一種鐵道車輛,具有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記載之鐵道車輛之貫通門支承構造。
TW100149084A 2011-12-27 2011-12-27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TWI460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084A TWI460090B (zh) 2011-12-27 2011-12-27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084A TWI460090B (zh) 2011-12-27 2011-12-27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960A TW201325960A (zh) 2013-07-01
TWI460090B true TWI460090B (zh) 2014-11-11

Family

ID=4922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9084A TWI460090B (zh) 2011-12-27 2011-12-27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009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45747A1 (de) * 1972-09-18 1974-04-04 Bode & Co Vorm Wegmann & Co Aussenschwingtuer fuer fahrzeuge
US4216725A (en) * 1978-11-13 1980-08-12 Pullman Incorporated Combination door and emergency stairway exit
JPS63181527U (zh) * 1987-05-15 1988-11-24
EP0359067A1 (de) * 1988-09-14 1990-03-21 Inventio Ag Schwingtürantrieb für Fahrzeuge
GB2409195A (en) * 2003-12-19 2005-06-22 Bombardier Transp Gmbh Detrainment device for a rail vehicle
JP2007126891A (ja) * 2005-11-04 2007-05-24 Toyota Motor Corp 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TW201111208A (en) * 2009-07-28 2011-04-0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Door structure for railway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45747A1 (de) * 1972-09-18 1974-04-04 Bode & Co Vorm Wegmann & Co Aussenschwingtuer fuer fahrzeuge
US4216725A (en) * 1978-11-13 1980-08-12 Pullman Incorporated Combination door and emergency stairway exit
JPS63181527U (zh) * 1987-05-15 1988-11-24
EP0359067A1 (de) * 1988-09-14 1990-03-21 Inventio Ag Schwingtürantrieb für Fahrzeuge
GB2409195A (en) * 2003-12-19 2005-06-22 Bombardier Transp Gmbh Detrainment device for a rail vehicle
JP2007126891A (ja) * 2005-11-04 2007-05-24 Toyota Motor Corp 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TW201111208A (en) * 2009-07-28 2011-04-0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Door structure for railway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960A (zh) 201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2183B1 (ko) 중장비용 운전실
KR100861561B1 (ko) 중장비용 운전실
WO2014006974A1 (ja) テールゲート付き車両
JP2005515329A (ja) スイング/スライドドア
JP4182142B2 (ja) 自動車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JP4306505B2 (ja) ドアサッシュ補強構造
TWI460090B (zh) Railway vehicles through the do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with its railway vehicles
JP4434273B2 (ja) 車体構造
JP5580119B2 (ja) 鉄道車両の貫通扉支持構造
JP2011001749A (ja) 運転室側面引戸の二段二連錠装置
JP2007112355A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車体構造
JP2006327222A (ja) 車両のステップ構造
JP5022175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における全開保持用ラッチ機構の取付け構造
JP4544138B2 (ja) スイングスライドドア
WO2013098880A1 (ja) 鉄道車両の貫通扉支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鉄道車両
JP2014128996A (ja) 荷台付き車輌
JP2002339639A (ja) 非常用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JP5771499B2 (ja) 鉄道車両
JP2017119491A (ja) トラックのリア構造
JP2016215957A (ja) 鉄道車両の扉支持構造
JPH0952528A (ja) スイング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5629557B2 (ja) トラックのリヤ構造
JP2013028313A (ja) ウイング式車両荷室
JP2010142063A (ja) ハーネスの支持構造
US20240157771A1 (en) Sliding door system for a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