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4214B - 霧耕栽培裝置 - Google Patents

霧耕栽培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4214B
TWI454214B TW099127387A TW99127387A TWI454214B TW I454214 B TWI454214 B TW I454214B TW 099127387 A TW099127387 A TW 099127387A TW 99127387 A TW99127387 A TW 99127387A TW I454214 B TWI454214 B TW I4542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carrier
spray
plant
cultiva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7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0871A (en
Inventor
Norihisa Kadota
Original Assignee
Noy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yu Corp filed Critical Noyu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0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0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4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42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Description

霧耕栽培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來栽培植物的裝置,詳言之,係關於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到植物的根部以栽培植物的霧耕栽培裝置。
以往,在無須栽培用的土壤之植物栽培方法方面,使植物的根部浸漬於培養液中來進行栽培的水耕栽培是一般周知的方式,關於該水耕栽培裝置也有各種提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此外,也有開發出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到植物的根部來進行栽培的霧耕栽培,關於該霧耕栽培裝置也有各種提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在此,使植物的根部浸漬於培養液中的水耕栽培中,會有植物的根部發生呼吸障礙之虞,而在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植物的根部的霧耕栽培中,幾乎不會有植物的根部發生呼吸障礙之虞。
又,一般進行水耕栽培時,必須定期地更換培養液,會有不需要的培養液被排放到下水道的情況,於該情形下,河川或湖泊沼澤恐有因培養液所含的肥料而導致優養化之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0390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06799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習知的一般霧耕栽培裝置,係沿著地面等的水平面栽培複數棵植物,而非構成沿著立面栽培複數棵植物來將屋內的壁面綠化。
在此,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適合於屋內的壁面綠化之霧耕栽培裝置
為解決此種課題,本發明之霧耕栽培裝置係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植物的根部以栽培植物的霧耕栽培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栽種載體,係形成中空狀且在周面具有供栽種植物的複數個栽種孔;噴霧供給部,係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該栽種載體的內部空間;凝結液回收部,係將培養液的噴霧於栽種載體的內部空間所凝結成的凝結液加以回收;以及栽培用光源,係對栽種於前述栽種載體的植物照射栽培用光線;栽種載體係形成呈上下複數層配置的筒狀或導管狀。
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係於形成呈上下複數層配置之筒狀或導管狀之各栽種載體的複數個栽種孔,分別栽種植物。接著,從噴霧供給部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面對各栽種載體的內部空間之複數棵植物的根部,從栽培用光源將栽培用光線照射到面對各栽種載體的外部之複數棵植物的葉部等,藉此,沿著由複數個栽種載體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複數棵植物。
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栽種載體不限於配置成上下複數層的筒狀或導管狀,亦可形成為內部空間劃分成上下複數層的中空面板狀。在此情況下,亦可沿著由單一栽種載體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複數棵植物。
又,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較佳為,栽種載體具有構成對其本體部裝卸自如的栽種部,且於該栽種部設有複數個栽種孔。在此情況下,將配置成上下複數層的各栽種載體中栽種部相對於本體部的裝設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藉此,栽種於複數個栽種孔之複數棵植物的位置可沿著由複數個栽種載體構成的立面在上下方向作變更。
再者,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較佳為,栽培用光源係由複數個LED光源構成,而該複數個LED光源係附設於栽種載體中的噴霧的凝結液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此時,與栽培用光源由配設於栽種載體周圍之大型外部光源構成的情況相比較,帶給人的不適感較少,來自該LED光源的栽培用光線可適當地照射到栽種於栽種載體之植物的葉部等。
而且,由於該LED光源是配設於栽種載體之噴霧的凝結液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所以藉由噴霧的凝結液流通於栽種載體內,可從栽種載體的外面適當地冷却。因此,可防止各LED光源因高溫而導致壽命減短,而可長時間地照射栽培用光線。
此外,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構成噴霧的培養液係以含氮、磷酸、鉀及界面活性劑的液態肥料為宜。又,當培養液的噴霧的粒徑為3~5μm左右時,可從直徑為數μm~數十μm左右之植物的根毛有效率地吸收培養液的噴霧,所以較為理想。
此時,由於可從植物的毛根有效率地吸收培養液的噴霧,並且噴霧的凝結液會因為各LED光源的冷却而蒸發,所以藉凝結液回收部回收之剩餘凝結液的回收量會減少。結果,進行定期維修等時,廢棄之培養液的廢棄量比一般的霧耕栽培還少,與一般的水耕栽培相比較,則大幅減少。
根據本發明之霧耕栽培裝置,在形成呈上下複數層配置之筒狀或導管狀之各栽種載體的複數個栽種孔,分別栽種植入,接著,將培養液的噴霧從噴霧供給部供給至面對各栽種載體內部之植物的根部,從栽培用光源將栽培用光線照射到面對各栽種載體外部之植物的葉部等,藉此,可沿著由複數個栽種載體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複數棵植物。即便栽種載體不是配置成上下複數層的筒狀或導管狀,而是形成內部空間劃分成上下複數層的中空面板狀時,仍可沿著由單一栽種載體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複數棵植物。
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於栽種載體具有構成對其本體部裝卸自如的栽種部,且於該栽種部設有複數個栽種孔的情況,藉由將配置成上下複數層之各栽種載體中栽種部相對於本體部的裝設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可沿著由複數個栽種載體構成的立面將栽種於複數個栽種孔的複數棵植物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
又,在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中,栽培用光源是由附設於栽種載體中的噴霧凝結液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之複數個LED光源構成的情況,與配設於栽種載體周圍之大型外部光源構成的情況相比較,帶給人的不適感較少,可將來自該LED光源的栽培用光線適當地照射在栽種於栽種載體之植物的葉部等。
而且,由於該LED光源係配設於栽種載體中的噴霧的凝結液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所以藉由栽種載體內之凝結液的流通,可將LED光源從栽種載體的外面適當地冷却。結果,可防止各LED光源因高溫而導致壽命減短,可利用各LED光源長時間地照射栽培用光線。
在此,使用於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的培養液係包含氮、磷酸、鉀及界面活性劑的液態肥料,當該培養液之噴霧的粒徑為3~5μm時,栽種於栽種載體之複數個栽種孔的植物,可從其根部的毛根有效率地吸收培養液的噴霧。
在此情況下,由於培養液的噴霧從植物的毛根被有效率地吸收,且噴霧的凝結液會因為各LED光源的冷却而蒸發,所以藉凝結液回收部回收之剩餘凝結液的回收量會減少。結果,進行定期維修時,廢棄之培養液的廢棄量比一般的霧耕栽培還少,若與一般的水耕栽培相比較,則大幅減少。
因此,本發明的霧耕栽培裝置適用於屋內的壁面綠化。
以下,參照附圖,依序說明本發明之霧耕栽培裝置的實施形態。此外,以下的說明中,關於相同或同樣的構成要素,會有標註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的情況。
<第1實施形態>
首先,參照第1圖~第5圖,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係在一般人出入、往來的尋常建築物或設施中,為了將其屋內的壁面綠化而用以實施植物的霧耕栽培的裝置。
如第1圖所示,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具備:複數個栽種載體1、1...1,其供栽種例如複數棵草莓等植物的根株;噴霧單元2,係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栽種於各栽種載體1之複數棵植物的根部,且用來回收噴霧的凝結液。
各栽種載體1係形成既定長度的圓筒狀,且架設於左右的中空支柱3、4之間以既定間隔沿上下方向配列。左右的中空支柱3、4分別形成為上下的端部封閉的角筒狀,複數個栽種載體1、1...1的兩端部係與此等中空支柱3、4的內部空間連通。
如第2圖所示,於各栽種載體1的上部周面,形成有用以栽種植物的根株之複數個栽種孔1A、1A...1A。此等栽種孔1A、1A...1A係沿各栽種載體1的長度方向配列成例如3行。並且,如第3圖所示,例如草莓的根株係經由胺基甲酸酯發泡體等所構成的保持體5栽種於各栽種載體1的各栽種孔1A。
噴霧單元2的構成包括:噴霧供給部,係將培養液的噴霧經由第1圖所示的中空支柱3供給至各栽種載體1的內部空間;及凝結液回收部,係將培養液的噴霧於各栽種載體1的內部空間凝結而成之噴霧的凝結液經由中空支柱4加以回收。
如第4圖所示,該噴霧單元2具有用以儲存植物栽培用培養液L,且用以產生培養液L之噴霧M的儲存槽2A。儲存槽2A的內部藉劃分壁2D劃分成兩室,而該劃分壁2D係在其與底板2B之間形成培養液L的連通孔2C。
儲存槽2A的一室係以藉開閉蓋2E開閉自如的方式構成,培養液L的補給瓶2F係呈倒立狀態支撐而收容於該儲存槽2A的內部。該培養液L係含氮、磷酸、鉀及界面活性劑的液態肥料,例如使用以色列Megachem公司製之商品名「Megasol」的水溶性灌水專用液態肥料。
另一方面,在面向儲存槽2A之另一室的底板2B設置噴霧產生器2G,該噴霧產生器2G藉超音波震盪器使培養液L微細地振動以產生噴霧M。該噴霧產生器2G係產生粒徑為100μm以下的噴霧M,例如產生粒徑為50μm左右的噴霧M,較佳係產生粒徑為3~5μm左右的噴霧M。
在儲存槽2A之另一室的上頂壁2H連接有噴霧供給管2J與排水管2K,該噴霧供給管2J係用以將藉噴霧產生器2G產生的噴霧M經由中空支柱3供給至第1圖所示之各栽種載體1的內部空間,該排水管2K係用以將於各栽種載體1的內部空間凝結之噴霧的凝結液經由中空支柱4回收,並且在噴霧供給管2J的中途介設有送風扇2L。
噴霧供給管2J係經由例如第1圖之一點鏈線所示的軟導管(duct hose)6與中空支柱3下部的連接口3A連接。另一方面,排水管(drain pipe)2K係經由例如第1圖之一點鏈線所示的排水軟管(drain hose)7與中空支柱4下部的連接口4A連接。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在各栽種載體1的下部周面,附設有朝下方照射植物栽培用光線的複數個LED光源8、8、8作為栽培用光源。此等LED光源8、8、8係沿各栽種載體1的長度方向配列成例如3行。
在此,被供給至各栽種載體1之內部空間的噴霧M,不久即凝結成凝結液L而蓄積在栽種載體1內的底部,於各栽種載體1設有從左側的中空支柱3向右側的中空支柱4些微下降傾斜之凝結液L的流通斜度,使該凝結液L得以滑順地流通。且,在噴霧M的凝結液L流通於各栽種載體1內部之部位的外面,即在各栽種載體1的下部周面,附設有LED光源8、8、8。
在以上述方式構成之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中,藉由第1圖所示之噴霧單元2的作動,培養液L的噴霧M(參照第4圖)經由軟導管6從左側的中空支柱3被供給到各栽種載體1的內部空間。藉此,如第5圖所示,對已栽種於各栽種載體1的植物例如草莓的根部,供給含氮、磷酸、鉀及界面活性劑之培養液L的噴霧M,例如供給粒徑為3~5μm左右的噴霧M。該培養液L的噴霧M從草莓根部的毛根(hair root)被有效率地吸收。
然後,藉由配置於第5圖的上層之栽種載體1的下部周面所附設之各LED光源8的發光,將植物栽培用光線照射在配置於下層之栽種於栽種載體1之植物(草莓)的葉部等。如此,栽種於第1圖所示之各層栽種載體1的植物(草莓)可沿著由各層栽種載體1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
在此,由於植物栽培用光源係由附設於各栽種載體1外面的複數個LED光源8、8、8構成,所以與由配設於栽種載體1的周圍之大型外部光源構成的情況相比較,帶給人的不適感較少。
而且,由於此等LED光源8、8、8係配置於各栽種載體1之噴霧M的凝結液L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即配置於各栽種載體1的下部周面,所以藉由凝結液L流通於各栽種載體1內,可從各栽種載體1的外面適當地冷却LED光源8、8、8。因此,可防止各LED光源8因高溫而導致壽命減短,而可長時間地照射栽培用光線。
亦即,根據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可沿著由複數個栽種載體1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複數棵植物(草莓),並且可防止各LED光源8因高溫而導致壽命減短,藉各LED光源8可長時間地照射栽培用光線。因此,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適用於屋內的壁面綠化。
此外,在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中,由於培養液L的噴霧M會從植物(草莓)的毛根有效率地被吸收,並且噴霧M的凝結液L會藉由各LED光源8的冷却而蒸發,所以回收至儲存槽2A內之剩餘的凝結液L的回收量會減少。結果,進行定期維修等時,廢棄之培養液L的廢棄量比一般的霧耕栽培少,若與一般的水耕栽培相比較,則大幅減少。
<第1實施形態的第1,第2變化例>
在此,第1圖所示之各栽種載體1並不限於第2圖所示之圓形剖面的圓筒狀,亦可構成為第6圖所示之縱長橢圓剖面的圓筒狀、或第7圖所示之菱形剖面的角筒狀,亦可構成為其他適宜之剖面形狀的筒狀。
<第1實施形態的第3變化例>
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栽種載體1可變更成第8圖及第9圖所示之栽種載體1。該栽種載體1具有構成對複數層本體部1B裝卸自如的栽種部1C,且具有於各栽種部1C分別形成有複數個栽種孔1A的構造。
如第9圖所示,本體部1B係形成比半圓大的圓弧狀剖面形狀並構成栽種載體1的下部,栽種部1C係形成比半圓小的圓弧狀剖面形狀並構成栽種載體1的上部。在本體部1B的上緣部,形成有抵接於栽種部1C下緣部的內周面以承受栽種部1C的階差承受片1D、1D,栽種部1C藉階差承受片1D、1D構成對本體部1B裝卸自如。
在以此方式構成的複數個栽種載體1呈上下複數層配置的霧耕栽培裝置中,藉由將各栽種載體1中栽種部1C相對於本體部1B的裝設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可沿著由複數個栽種載體1構成的立面將栽種於複數個栽種孔1A之複數棵植物(草莓)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例如,尚未成熟的草莓可配置於上層部,熟度適中的草莓可配置於容易摘取的下層部。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10圖~第12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係將第1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中之圓筒狀的複數個栽種載體1、1...1,變更成第10圖所示之中空面板狀的單一栽種載體11,由於其他的構成部分係建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大致相同,所以關於同樣的構成部分係標註相同的符號以省略詳細說明。
栽種載體11係形成具有第11圖所示之縱長的長方形之剖面形狀的中空面板狀,在其內部空間形成有將栽種載體11劃分成上下複數層的複數個劃分壁11A、11A...11A。各劃分壁11A係從栽種載體11的後面側朝前面側下降傾斜,於各劃分壁11A設有從第10圖所示之左側的中空支柱3朝右側的中空支柱4些微下降傾斜之凝結液L的流通斜度。
另一方面,於左側的中空支柱3,形成有連通的複數個開口,以將噴霧M分別供給至該栽種載體11左側之各層的開口部(省略圖示);同樣地,在右側的中空支柱4,形成有連通的複數個開口(圖示省略),以使噴霧M的凝結液L分別從該栽種載體11右側之各層的開口部流出。
在此,如第11圖所示,在中空面板狀栽種或體11的前面,形成有用以栽種例如草莓等植物的根株之複數個栽種孔11B、11B...11B。此等栽種孔11B、11B...11B係與栽種載體11之各層的內部空間的上部連通而開口,沿著栽種載體11的左右寬度方向配列成例如1行。
在與栽種載體11之各層的內部空間的下部對應的前面,附設有向前方照射植物栽培用光線的複數個LED光源8、8、8。此等LED光源8、8、8係沿著栽種載體11的左右寬度方向配列成例如1行。
在以上述方式構成之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中,例如草莓的根珠係經由胺基甲酸酯發泡體等所構成的保持體5栽種於第11圖所示之栽種載體11的各栽種孔11B。接著,如第12圖所示,將培養液L的噴霧M分別供給至栽種於栽種載體11的各層之植物(草莓)的根部,並從各LED光源8將植物栽培用光線照射到植物(草莓)的葉部等,藉此,栽種的植物(草莓)可沿著由單一栽種載體11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
在此,由於植物栽培用光源係由附設於中空面板狀栽種載體11的前面的複數個LED光源8、8、8構成,故與由配設於栽種載體11周圍之大型外部光源構成的情況相比較,帶給人的不適感較少。
而且,由於此等LED光源8、8、8係配設於栽種載體11中的噴霧M的凝結液L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即配設於與栽種載體11之各層的內部空間的下部對應的前面,所以藉由使噴霧M的凝結液L流通於栽種載體11的各劃分壁11A上,LED光源8、8、8會從栽種載體11的前面適當地被冷却。因此,可防止各LED光源8因高溫而導致壽命減短,而可長時間地照射栽培用光線。
亦即,根據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可沿著由單一栽種載體11構成的立面,適當地栽培複數棵植物(草莓),並且可防止各LED光源8因高溫而導致壽命減短,藉各LED光源8可長時間照射栽培用光線。因此,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適用於屋內的壁面綠化。
此外,在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中,由於培養液L的噴霧M可從植物(草莓)的毛根被有效率地吸收,且噴霧M的凝結液L會因為各LED光源8的冷却而蒸發,所以回收至儲存槽2A內之剩餘的凝結液L的回收量會減少。結果,進行定期維修等時,廢棄的培養液L的廢棄量比一般的霧耕栽培少,若與一般的水耕栽培相比較,則大幅減少。
<第2實施形態的變化例>
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的栽種載體11,可變更成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的栽種載體11。該栽種載體1具有構成對本體部11C裝卸自如的複數層栽種部11D,且具有於各栽種部11B分別形成有複數個栽種孔11B的構造。
如第14圖所示,在本體部11C上,用以將複數個栽種部11D以可裝卸自如的方式裝設之長方形的裝設窗11E係形成上下複數層。相應地,各栽種部11D係形成具有複數個栽種孔11B的長方形板狀,在其下部內面設有夾住裝設窗11E之下緣部11F的挾持片11G。藉由該挾持片11G,各栽種部11D構成對栽種載體11的本體部11C裝卸自如。
如上所述,在複數個栽種部11D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栽種載體11之各裝設窗11E之構造的霧耕栽培裝置中,藉由將栽種載體11中各栽種部11D相對於各裝設窗11E的裝設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可沿著由單一栽種載體11構成的立面,將栽種於複數個栽種孔11B的複數棵植物(草莓)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作變更。例如,尚未成熟的草莓可配置於上層部,熟度適中的草莓可配置於容易摘取的下層部。
<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霧耕栽培裝置並不限定於前述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例如,第1圖所示的噴霧單元2並不限定於藉由第4圖所示之噴霧產生器2G的超音波震盪器來產生噴霧M的形式,亦可變更成藉由未圖示的噴嘴(jet nozzle)產生噴霧的形式。且此種噴霧單元2亦可設置於壁面的上部或上頂部,而非設置於地面。
另一方面,亦可在第2圖、第6圖、第7圖所例示之各栽種載體1的內部、或在第11圖所例示的栽種載體11被劃分成上下複數層之各層的內部,收容用以支撐栽種於該各栽種載體內部之植物的根部的培養基。在培養基方面,除了土或砂以外,還可適當使用砂狀之屬熔渣的水淬粒渣(water granulated slag)。
在栽種載體1或栽種載體11的內部收容培養基的情況,可將培養液L的噴霧M經由周面具有複數個噴霧供給孔之未圖示的噴霧供給管供給至培養基中。
又,栽種於第1圖所示之栽種載體1、1...1、或第10圖所示之栽種載體11的植物,不限於草莓,亦可為適宜的觀葉植物、蔬菜等。
1...栽種載體
1A...栽種孔
1B...本體部
1C...栽種部
1D...階差承受片
2...噴霧單元
2A...儲存槽
2C...連通孔
2D...劃分壁
2F...補給瓶
2G...噴霧產生器
2J...噴霧供給管
2K...排水管(drain pipe)
2L...送風扇
3...中空支柱
4...中空支柱
5...保持體
6...軟導管(duct hose)
7...排水軟管(drain hose)
8...光源
11...栽種載體
11A...劃分壁
11B...栽種孔
11C...本體部
11D...栽種部
11E...裝設窗
11F...下緣部
11G...挾持片
L...培養液
M...噴霧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霧耕栽培裝置的整體構成之前視圖。
第2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栽種載體的構造之剖視圖。
第3圖係表示栽種有第2圖所示之栽種載體的植物之狀況的剖視圖。
第4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噴霧單元的構造之剖視圖。
第5圖係表示使用第1實施形態之霧耕栽培裝置之植物的栽培狀況之栽種載體的剖視圖。
第6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栽種載體的第1變化例的剖視圖。
第7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栽種載體的第2變化例之剖視圖。
第8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栽種載體的第3變化例的立體圖。
第9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栽種載體的第3變化例的剖視圖。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霧耕栽培裝置的整體構成的前視圖。
第11圖係表示第10圖所示之栽種載體的構造之剖視圖。
第12圖係表示使用第2實施形態之霧耕栽培裝置之植物的栽培狀況之栽種載體的剖視圖。
第13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栽種載體的變化例之前視圖。
第14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栽種載體的變化例之剖視圖。
1...栽種載體
5...保持體
8...光源
L...培養液
M...噴霧

Claims (5)

  1. 一種霧耕栽培裝置,係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植物的根部以栽培植物的霧耕栽培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栽種載體,係形成中空狀,且周面具有供栽種植物的複數個栽種孔;噴霧供給部,係將培養液的噴霧供給至該栽種載體的內部空間;凝結液回收部,係將培養液的噴霧於栽種載體的內部空間所凝結成的凝結液加以回收;以及栽培用光源,係對栽種於前述栽種載體的植物照射栽培用光線;前述栽種載體係形成為呈上下複數層配置的筒狀或導管狀;前述栽培用光源係由複數個LED光源構成,而該複數個LED光源係附設於前述栽種載體中的噴霧的凝結液所流通之部位的外面,光線能夠照射到栽種於下層的栽種載體的植物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霧耕栽培裝置,其中前述栽種載體係形成為內部空間劃分成上下複數層的中空面板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霧耕栽培裝置,其中前述栽種載體具有構成對本體部裝卸自如的栽種部,於該栽種 部設有前述複數個栽種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霧耕栽培裝置,其中前述培養液係包含氮、磷酸、鉀及界面活性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霧耕栽培裝置,其中前述培養液係包含氮、磷酸、鉀及界面活性劑。
TW099127387A 2009-08-18 2010-08-17 霧耕栽培裝置 TWI4542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9013 2009-08-18
JP2010006422 2010-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0871A TW201110871A (en) 2011-04-01
TWI454214B true TWI454214B (zh) 2014-10-01

Family

ID=4360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7387A TWI454214B (zh) 2009-08-18 2010-08-17 霧耕栽培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45691B2 (zh)
CN (1) CN102480924A (zh)
TW (1) TWI454214B (zh)
WO (1) WO20110217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2712B (zh) * 2019-04-02 2020-01-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溫室無線感測霧耕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3695U (zh) 2013-09-24 2014-03-1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植物栽培箱
JP6388349B2 (ja) * 2014-06-25 2018-09-12 株式会社ファームシップ イチゴ栽培装置及びイチゴ栽培方法
TWI528894B (zh) * 2014-11-24 2016-04-11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植栽模組
GB2548583B (en) * 2016-03-22 2021-06-30 Haygrove Ltd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
CN105961173A (zh) * 2016-06-30 2016-09-28 余庆县惠农果蔬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 蔬菜种植装置
CN106665323A (zh) * 2016-12-30 2017-05-17 杭州亦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
KR20200061356A (ko) * 2017-10-02 2020-06-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케우치 식물 재배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9922A (en) * 1976-01-12 1977-11-29 Digiacinto Joseph A Sprayer hydroponic grower
JPH05123069A (ja) * 1991-10-31 1993-05-21 Yohei Yamashita 養液噴霧式植物栽培方法
TWM288097U (en) * 2005-10-05 2006-03-01 Wan-Feng Liou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using low energy light source
CN201199017Y (zh) * 2008-05-05 2009-02-25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却led路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2122A (ja) * 1986-07-12 1988-01-29 岡谷酸素株式会社 噴霧式植物栽培装置
JPH06303866A (ja) * 1993-04-23 1994-11-01 Okabe Lock:Kk 溶液栽培の噴霧耕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H0896A (ja) * 1994-06-15 1996-01-09 Kajima Corp 緑化壁面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植栽壁ユニット
JPH1056880A (ja) * 1996-08-23 1998-03-03 Nippon Kansen Kogyo Kk 植物栽培装置および植物栽培方法
CN2347381Y (zh) * 1998-12-31 1999-11-1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无土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装置
CN1098028C (zh) * 1998-12-31 2003-01-0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无土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371793Y (zh) * 1999-05-24 2000-04-05 刘刚 净菜无土栽培箱
CN101078470B (zh) * 2006-05-26 2010-12-08 曹嘉灿 光源照明装置
EP2134155B1 (en) * 2007-04-13 2017-03-01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Tray for growing organic material and a nursery assembly
CN101138312A (zh) * 2007-10-12 2008-03-12 楼其昌 空中立体无土栽培的设施及方法
CN101167438B (zh) * 2007-11-28 2010-06-16 江苏大学 低频超声雾化栽培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9922A (en) * 1976-01-12 1977-11-29 Digiacinto Joseph A Sprayer hydroponic grower
JPH05123069A (ja) * 1991-10-31 1993-05-21 Yohei Yamashita 養液噴霧式植物栽培方法
TWM288097U (en) * 2005-10-05 2006-03-01 Wan-Feng Liou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using low energy light source
CN201199017Y (zh) * 2008-05-05 2009-02-25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却led路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2712B (zh) * 2019-04-02 2020-01-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溫室無線感測霧耕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45691B2 (ja) 2013-11-20
CN102480924A (zh) 2012-05-30
TW201110871A (en) 2011-04-01
JPWO2011021716A1 (ja) 2013-01-24
WO2011021716A1 (ja)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214B (zh) 霧耕栽培裝置
US20110061297A1 (en) Apparatus for aeroponically growing and developing plants
TWI665958B (zh) 高密度無土植物生長系統
US20110061296A1 (en) Apparatus for aeroponically growing and developing plants
US20100218423A1 (en) Aeroponic plant growing system
KR102471773B1 (ko) 새싹 인삼 재배 시스템
JP2012010651A (ja) 植物栽培装置、育苗装置および植物栽培方法
KR20150086867A (ko) 인삼 수경 재배 시스템
JPWO2020013011A1 (ja) ナス科植物の苗の栽培装置及び栽培方法
ES2282044B1 (es) Procedimiento de cultivo para plantas.
KR20100121042A (ko) 인삼수경재배방법 및 재배장치
CN107683760A (zh) 水培和气雾培结合的薯类种植装置
KR102491282B1 (ko) 케나프 기반의 회전드럼 공기정화장치
JP2541892B2 (ja) 植物栽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9055829A (ja) 循環型植物栽培施設
JP2008100179A (ja) 屋根用ユニット、屋根及び温室
KR20190080998A (ko) 수직형 분무수경 재배기
JP7043693B2 (ja) 水耕栽培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208300577U (zh) 低成本规模化植物气雾栽培新方法的实施设施
CN112205357A (zh) 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
RU6739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JP3820451B2 (ja) 養液栽培システム
JP6284826B2 (ja) 植物栽培器具
JP6640549B2 (ja) 水耕栽培システム
JP6782874B2 (ja) 水耕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