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4497B - 用於沉積含金屬膜的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 - Google Patents

用於沉積含金屬膜的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4497B
TWI444497B TW100143477A TW100143477A TWI444497B TW I444497 B TWI444497 B TW I444497B TW 100143477 A TW100143477 A TW 100143477A TW 100143477 A TW100143477 A TW 100143477A TW I444497 B TWI444497 B TW I4444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ubstituted
metal
butyl
alk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9286A (en
Inventor
John Anthony Thomas Norman
Xinjian Lei
Original Assignee
Air Prod & Ch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Prod & Chem filed Critical Air Prod & Chem
Publication of TW201229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9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4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44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07F7/28Tita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7/00Metalloc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0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1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40Oxides
    • C23C16/405Oxides of refractory metals or yttr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23Pulsed gas flow or change of composition over time
    • C23C16/45525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 C23C16/45553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precur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D

Description

用於沉積含金屬膜的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 相關申請案之相互參照
本專利申請案請求11/30/2010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序號61/418,055的權益。
本發明大體上關於有機金屬化合物的領域。特別是,本發明關於適用於下述氣相沉積方法的特定有機金屬化合物,例如,但不限於,原子層沉積原子層沉積法(ALD)或循環式化學氣相沉積法(CCVD),該氣相沉積方法可用以形成,舉例來說,半導體裝置中的閘極介電膜或電容器介電膜。
隨著各世代的金氧半導體(MOS)積體電路(IC),裝置尺寸持續縮小以提供高密度及高效能,例如高速度及低耗能的必備條件。不幸的是,場效半導體裝置產生與通道寬度成正比的輸出信號,以致於能按比例縮放降低其輸出。此效應一般藉由減小閘極介電質的厚度來補償,由此使該閘極比較接近該通道而且增進場效,從而提高驅動電流。因此,使得提供用於改善裝置效能之極薄的可靠且低缺陷的閘極介電質變得越來越重要。
數十年來,以熱氧化矽,SiO2 當作主要的閘極介電質,因為其能配合底下的矽基材保持穩定,而且其製造方法比較簡單。然而,因為該氧化矽閘極介電質具有相當低的介電常數(k),3.9,尤其是由於穿透該薄的氧化矽閘極介電質的閘極到通道的洩漏電流,使得進一步縮小氧化矽閘極介電質厚度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導致需要能形成比氧化矽更厚的層還能產生相同或更好的裝置效能之替代性介電材料的動機。此效能可以“等效氧化物(EOT)”的方式表示。儘管該替代性介電材料層可能比對比的氧化矽層厚,但是其具有與更薄許多的氧化矽層相等的效果。
最後,有人提出以高-k金屬氧化物材料當作閘極或電容器介質質的替代性介電材料。含金屬前驅物也可以其本身使用或與其他含金屬前驅物,例如,舉例來說,Pb(Zr,Ti)O3 或(Ba,Si)(Zr,Ti)O3 ,合併以製造高介電常數及/或鐵電氧化物薄膜。因為金屬氧化物材料的介電常數可被製成比該氧化矽的介電常數更高,所以可沉積具有類似EOT的較厚金屬氧化物層。結果,半導體產業需要能夠在多種基材例如金屬氮化物或矽上沉積含金屬膜,例如,但不限於,氧化物、氮化物、矽酸鹽或其組合之含金屬前驅物,例如,舉例來說,含鈦、含鋯及含鉿前驅物及其組合。
不幸的是,當使用傳統基材例如矽時,高-k金屬氧化物材料的運用存在幾個問題。該矽會與該高-k金屬氧化物反應或在該高-k金屬氧化物沉積或後續熱處理的期間氧化,從而形成氧化矽的界面層。這增加等效氧化物厚度,從而降低裝置效能。此外,使該高-k金屬氧化物層與該矽基材之間的界面捕獲電荷密度(interface trap density)提高。因此,使載子的通道移動性降低。這使該MOS電晶體的開/關電流比降低,從而降低其掃描特性。同樣地,該高-k金屬氧化物層例如,舉例來說,氧化鉿(HfO2 )層或氧化鋯(ZrO2 )層具有相當低的結晶化溫度而且具有熱不安定性。因此,該金屬氧化物層可在用以分配事先被注入該裝置的源極/汲極區的n和p型摻雜劑的後續熱退火處理期間輕易地結晶化。結晶化會在電流能通過的金屬氧化物層中形成晶粒邊界,從而降低該介電性氧化物作為絕緣體的效能。結晶化也會導致該金屬氧化物層的表面粗糙度提高,那樣也會導致洩漏電流及介電質劣化。此外,由於粗糙面的光不規則反射,該高-k金屬氧化物的結晶化也會不欲地影響後續的微影對準程序。
除了使該基材與被沉積在其上面的含金屬前驅物之副反應減至最輕,也希望該含金屬前驅物具有熱安定性,較佳呈液態或低熔點固態。含第4族金屬膜,舉例來說,典型利用氣相沉積(例如,化學氣相沉積法及/或原子層沉積法)方法來沉積。在加工的期間為了避免在這些前驅物達到該氣相沉積艙之前該前驅物過早分解,吾人所欲為這些前驅物在蒸氣遞送期間具有熱安定性。該前驅物的過早分解不僅造成不欲的副產物累積,副產物將會阻塞該沉積設備的流體流動導管,還可能造成沉積的閘極介電質的組成、高介電常數及/或鐵電性金屬氧化物薄膜的不欲變化。
儘管據記載金屬烯醇化物物種為中間產物及有機合成用的催化性化學物種(Tetrahedron Lett.FIELD Full Journal Title:Tetrahedron Letters 22(47):4691至4),但是彼等卻沒有被單離成低熔點,完全汽化且熱安定性分子以供用於薄膜沉積法,如以下所述者。
其他先前技藝包括:US2007/0248754A1;2007年11月27日申請的美國序號第11/945678號,2008年11月11日申請的申請人之審查中的申請案美國序號第12/266,806號;申請人的專利美國專利第7,691,984號及美國專利第7,723,493號。
因此,有必要研發含金屬前驅物,較佳為顯出下列性質之至少其一的液態第4族前驅物:高熱安定性、高化學反應性及低熔點。
文中描述的是以烯醇化物為底質之含金屬前驅物及藉由原子層沉積法(ALD)、電漿強化原子層沉積法(PEALD)、原子氣相沉積(AVD)、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及電漿強化化學氣相沉積法(PECVD)使用這些前驅物於基材例如矽、金屬氮化物和其他金屬層上製造保形含金屬膜的沉積方法。
據顯示這些金屬烯醇化物為低熔點固體,其完全汽化以於熱重量分析法(TGA)實驗中得到低殘餘量,及因而是這些沉積技術的優良候選前驅物。該TGA技術中以微量天平稱取前驅物樣品同時在穩定氮流之下穩定提高溫度。低不揮發性殘餘物的完全汽化是良好前驅物的品質證明。殘餘量較佳為<10重量%,較佳地<5%,較佳地<2重量%。
儘管不欲受理論束縛,咸相信本揭示內容的烯醇化物或二烯醇化物物種最佳以烷基予以取代使分子間締合作用最小化,以允許完全汽化。該烷基取代模式也會降低該金屬錯合物的熔點並且在ALD或CVD條件之下提供高反應速率。
本發明也揭示這些烯醇化物及二烯醇化物前驅物的合成方法,及其作為ALD或CVD前驅物的用途。除此之外,儘管不欲受到理論束縛,咸相信本揭示內容之非常新穎和稀有金屬二烯醇化物化合物還具有其他用途和應用,其包括,但不限於,化學合成中的觸媒及合成中間產物。
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包含烯醇基配位子並且由下式1來表示:
其中,M為帶有氧化態(n),+2至+6,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8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為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烷氧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胍基、脒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咪唑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經烷基取代的吡唑、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L)也可為二烯醇基二價陰離子;(Z)為中性配位子,例如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而且R2 可與M形成環狀結構。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1的化合物,其中(L)為C1 -C10 烷氧基,該化合物係如結構A1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R4 係選自下列群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1的化合物,其中(L)為烷氧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A2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R4 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1的化合物,其中(L)為環戊二烯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B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R3 及R5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m)=1至5。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1的化合物,其中(L)為吡咯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C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R3 及R6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p)=1至4。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1的化合物,其中(L)為咪唑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D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R3 及R7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q)=1、2或3。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1的化合物,其中(L)為吡唑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E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n)介於+2至+6;R1 、R2 、R3 及R8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1,1-二甲基丁基及第三戊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4;r=1、2或3;(y)=1至4。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提供式2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9 、R10 、R11 及R12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表示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陰離子、烷氧基、胍基、脒基、二烷基醯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3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3 、R14 及R15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表示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陰離子: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陰離子、烷氧基、胍基、脒基、二烷基醯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結構4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6 、R17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表示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陰離子:(L)表示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陰離子: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陰離子、烷氧基、胍基、脒基、二烷基醯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為式5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8 、R19 、R20 及R21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表示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陰離子: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陰離子、烷氧基、胍基、脒基、二烷基醯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在用於旋塗薄膜生長的溶液中之本揭示內容的這些烯醇化物和二烯醇化物前驅物形成含金屬膜之方法。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這些揮發性烯醇化物和二烯醇化物前驅物作為CVD或循環式CVD前驅物,藉以使該前驅物及試藥同時流入該反應艙以將膜沉積於被加熱基材上形成含金屬膜之方法。這可連續或依脈衝模式運行。
在又另一形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ALD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將蒸氣態的此揭示內容之含金屬前驅物引進一反應艙而且使該含金屬前驅物化學吸附在被加熱的基材上;b.洗掉未反應的含金屬前驅物;c.將氧來源,例如,但不限於,氧、臭氧、一氧化二氮或水引至該被加熱的基材上以與該吸附的含金屬前驅物起反應;及d.洗掉未反應的氧來源。接著重複進行此循環順序以積累該金屬氧化物膜的厚度。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前驅物為液體或具有低於100℃的熔點之固體。
儘管不想受到理論所束縛,但是這些前驅物的優點是其為低熔點固體或液體並且具有熱安定性,如其TGA性能證實的,而且在ALD或CVD條件之下具有反應性以便能藉由原子層沉積法或循環式化學氣相沉積法於介於100℃至600℃的溫度下沉積高保形性金屬氧化物膜。此揭示內容的新穎烯醇化物及二烯醇化物前驅物也可用以沉積混合型金屬氧化物膜,例如,但不限於鈦酸鍶(STO)或鈦酸鋇鍶(BST)中所含的一或更多金屬元素。
文中揭示的是液體或低熔點固態金屬烯醇化物錯合物,其包含適合作為,舉例來說,化學氣相沉積方法中之前驅物的烯醇基部分。也描述新穎的金屬二烯醇化物錯合物。該等錯合物及組合物有用於經由化學氣相沉積(CVD)、循環式化學氣相沉積(CCVD)或原子層沉積法(ALD)或原子氣相沉積(AVD)方法將含金屬膜製造在基材例如矽、金屬氮化物、金屬氧化物、金屬氧氮化物、金屬矽酸鹽及其他含金屬層上。該等沉積金屬膜可應用於電腦晶片、光學裝置、磁性資料儲存、覆蓋於支撐材料上的金屬觸媒。
文中也揭示用於製備這些前驅物的方法,以及其於氣相沉積方法,特別是CVD或ALD沉積方法中的用途。
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包含烯醇化物錯合物而且係由式1及式2、3、4和5所示的二烯醇化物錯合物表示。 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鑭系金屬及週期表的第3至16族所組成的群組。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鑭系金屬、Ti、Zr、Hf、V、Nb、Ta、Cr、Mo、W及Mn。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為第4族金屬。在本發明的最佳具體實施例中,M為Ti。示範實例為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及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
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包含二烯醇基配位子而且係由式2、3、4及5表示。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鑭系金屬及週期表的第3至16族所組成的群組。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鑭系金屬、Ti、Zr、Hf、V、Nb、Ta、Cr、Mo、W及Mn。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為第4族金屬。在本發明的最佳具體實施例中,M為Ti。示範錯合物為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式1的烯醇基陰離子之基團R1 、R2 及R3 為C1 -C6 烷基。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 、R2 或R3 係獨立地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氫、甲基、乙基、異丙基、正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基團R1 、R2 及R3 係經細心選擇以便提供該金屬中心周圍的配位環境以致於遮蔽該金屬中心以讓該錯合物能形成為揮發性前驅物。此外,R1 、R2 及R3 也經選擇以允許該烯醇化物錯合物的低熔點。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式2的二烯醇基陰離子之基團R9 、R10 、R11 及R12 為C4 -C6 烷基。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9 、R10 、R11 及R12 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烷基:甲基、乙基、異丙基、正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基團R9 、R10 、R11 及R12 係經細心選擇以便提供該金屬中心周圍的配位環境以致於遮蔽該金屬中心以讓該錯合物能形成為揮發性前驅物。此外,R9 、R10 、R11 及R12 也經選擇以允許該二烯醇化物錯合物的低熔點。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式3的二烯醇基陰離子之基團R13 、R14 及R15 為C1 -C6 烷基。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3 、R14 及R15 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烷基:甲基、乙基、異丙基、正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基團R13 、R14 及R15 係經細心選擇以便提供該金屬中心周圍的配位環境以致於遮蔽該金屬中心以讓該錯合物能形成為揮發性前驅物。此外,R13 、R14 及R15 也經選擇以允許該二烯醇化物錯合物的低熔點。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式4的二烯醇基陰離子之基團R16 及R17 係獨立地為H或C1 -C6 烷基。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6 及R17 係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烷基:甲基、乙基、異丙基、正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基團R16 及R17 係經細心選擇以便提供該金屬中心周圍的配位環境以致於遮蔽該金屬中心以讓該錯合物能形成為揮發性前驅物。此外,R16 及R17 也經選擇以允許該二烯醇化物錯合物的低熔點。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式5的二烯醇基陰離子之基團R18 、R19 、R20 及R21 為H或C4 -C6 烷基。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8 、R19 、R20 及R21 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烷基:甲基、乙基、異丙基、正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基團R18 、R19 、R20 及R21 係經細心選擇以便提供該金屬中心周圍的配位環境以致於遮蔽該金屬中心以讓該錯合物能形成為揮發性前驅物。此外,R18 、R19 、R20 及R21 也經選擇以允許該二烯醇化物錯合物的低熔點。
文中所用的措辭“烷基”包括線性、分支或環狀烷基,其包含1至10個碳原子,1至6個碳原子,1至3個碳原子,3至5個碳原子,4至6個碳原子,或前述範圍的變化。示範性烷基包括,但不限於,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正戊基、正己基、戊基、異戊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1,1-二甲基丁基、環戊基及環己基。該措辭“烷基”也適用於其他基團例如烷基環戊二烯基、烷基吡咯基、烷基咪唑基及烷基吡唑基中所含的烷基部分。文中所用的措辭“巨大”說明與具有相同數目碳原子的線性烷基相比更具立體阻礙而且可包括,舉例來說,分支烷基、環狀烷基或具有一或更多側鏈及/或取代基的烷基。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式1、2、3及4所示的(L)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脒基、胍基、烷氧基、二烷基醯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及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基或經烷基取代的吡唑基。
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含金屬前驅物為低熔點固體或液體。文中揭示的前驅物之示範熔點溫度包括具有下列端點之任一或多者的範圍:100、95、90、85、80、75、70、65、60、55、50、45、40、35及/或30℃。特定熔點範圍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100℃或更低、75℃或更低,或60℃或更低。
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前驅物係由結構A1表示:
其中,M為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 較佳地,該金屬M係選自第4族。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Ti、Zr及Hf所組成的群組。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M為Ti。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及第三丁基。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 及R2 係第三丁基而且(L)為烷氧化物陰離子。結構A1的示範前驅物包括,但不限於: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
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前驅物係由結構A2來表示:
其中,M為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較佳地,該金屬M係選自第4族。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Ti、Zr及Hf所組成的群組。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M為Ti。R1 、R2 及R3 係獨立地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氫、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及第三丁基。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 及R2 係第三丁基而且(L)為烷氧化物。結構A2的示範前驅物包括,但不限於: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
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前驅物係由式1來表示:
其中,M為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較佳地,該金屬M係選自第4族。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Ti、Zr及Hf所組成的群組。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M為Ti。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1,1-二甲基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1 及R2 係第三丁基而且(L)表示醯胺陰離子。式1的示範前驅物包括,但不限於: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
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前驅物係由式2來表示:
其中,M為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較佳地,該金屬M係選自第4族。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Ti、Zr及Hf所組成的群組。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M為Ti。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1,1-二甲基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R9 及R12 係第三丁基,R10 及R11 為氫,而且(Z)為烷基胺。式2的示範前驅物包括,但不限於: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
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前驅物係由結構B來表示,其中M為週期表第3族至第7族的金屬;R1 、R2 、R3 及R5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及第三丁基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n=3至6;及m=1至5。
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下列元素所組成的群組:Sc、La、V、Nb、Ta、Cr、Mo、W、Mn、Re、Ce、Pr、Sm、Eu、Gd、Tb、Dy、Ho、Er、Yb、Lu、Ti、Zr及Hf。在其中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下列元素所組成的群組:Sc、La、Ti、Zr、Hf、V、Nb、Ta、Cr、Mo、W、Mn及Re。
結構B的示範前驅物包括,但不限於,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鈦、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鋯、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鉿、乙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鈦、乙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鋯、乙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鉿、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鈦、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鋯、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鉿、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鈦、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鋯、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鉿、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鈦、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鋯、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鉿、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鈦、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鋯及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鉿。
在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前驅物係由結構C來表示,其中M係選自鑭系元素及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的金屬;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及第三戊基;p=1、2、3或4;(n)=3、4、5、6;而且x=1至5。
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下列元素所組成的群組:Sc、La、V、Nb、Ta、Cr、Mo、W、Mn、Re、Ce、Pr、Sm、Eu、Gd、Tb、Dy、Ho、Er、Yb、Lu、Ti、Zr及Hf。在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下列元素所組成的群組:Sc、La、Ti、Zr、Hf、V、Nb、Ta、Cr、Mo、W、Mn及Re。在本發明的更佳具體實施例中,M係選自由下列元素所組成的群組:La、Ce、Pr、Sm、Eu、Gd、Tb、Dy、Ho、Er、Yb、Lu、Ti、Zr及Hf。
文中所揭示的方法利用原子層沉積(ALD)或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沉積含金屬膜。適用於文中所揭示的方法的沉積方法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循環式CVD(CCVD)、MOCVD(金屬有機CVD)、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進化學氣相沉積(“PECVD”)、高密度PECVD、光子輔助CVD、電漿-光子輔助(“PPECVD”)、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化學輔助氣相沉積、熱極化學氣相沉積、液態聚合物前驅物的CVD、由超臨界流體沉積及低能CVD(LECVD)。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含金屬膜係經由電漿增進ALD(PEALD)或電漿增進循環式CVD(PECCVD)方法來沉積。在這些具體實施例中,沉積溫度可相對較低,或可介於200℃至400℃,而且可以較寬廣的加工範圍管制終端應用所需的膜性質的規範。該PEALD或PECCVD沉積的例示性沉積溫度包括具有任一或更多下列端點的範圍:200、225、250、275、300、325、350、375、400、425、450、475、500、525、550、575、600、625、650、675及/或700℃。
在文中所揭示的方法之一具體實施例中,利用本發明的式1、2、3、4或5之含金屬前驅物、含矽前驅物、氧來源及任意氮來源在基材的至少一表面上形成金屬矽酸鹽或金屬矽氧氮化物膜。儘管含金屬及含矽前驅物通常以液態或氣相起反應,藉以防止薄膜形成,但是文中所揭示的方法利用ALD或CCVD方法避免該含金屬及含矽前驅物的預反應,該等方法在引至該反應器之前及/或期間隔開該等前驅物。關於這一點,使用例如ALD或CCVD方法的沉積技術來沉積該含金屬膜。
舉例來說,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使用ALD方法來沉積該含金屬膜。在一典型的ALD方法中,該膜係經由使該基材表面選擇性地暴露於該金屬烯醇化物接著該含矽前驅物,或暴露於該金屬二烯醇化物接著該含矽前驅物沉積出來。經由表面反應的自限控制、各前驅物的脈衝時間長度及沉積溫度進行薄膜生長。然而,一旦該基材的表面飽和之後,該膜生長就停止。在又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含金屬膜可利用CCVD方法來沉積。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CCVD方法可利用比該ALD範圍更高的溫度範圍,或350℃至600℃來進行,藉以防止,舉例來說,前驅物分解。有關該CCVD沉積的示範沉積溫度包括具有任一或更多下列端點的範圍(以攝氏度提供):200、225、250、275、300、325、350、375、400、425、450、475、500、525、550、575、600、625、650、675、700、725、750、775及800℃。
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文中所揭示的方法利用金屬烯醇化物或二烯醇化物前驅物及氧來源來形成該金屬氧化物膜。
如前文提及的,文中所揭示的方法利用至少一金屬前驅物(例如,舉例來說,文中所述之具有式1的含金屬前驅物)、任意至少一含矽前驅物、任意氧來源、任意另一含金屬或其他含金屬前驅物、任意還原劑及任意氮來源形成該等含金屬膜。儘管文中使用的前驅物及來源有時候可被描述成“氣態”,但是咸瞭解該等前驅物可為液態或固態,其係經由直接蒸發、起泡或昇華作用利用或沒用惰性氣體輸送至該反應器內。在一些案例中,該等汽化前驅物可通過一電漿產生器。或者,文中所述的烯醇化物及二烯醇化物前驅物也可被溶於溶劑中,並且藉由直接液體注射(DLI)系統汽化所得的溶液以把前驅物蒸氣遞送至該CVD或ALD艙。
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其他含金屬前驅物可與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聯合使用。常用於半導體裝配的金屬包括:鈦、鉭、鎢、鉿、鋯、鈰、鋅、釷、鉍、鑭、鍶、鋇、鉛及其組合。其他含這些金屬前驅物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肆(二甲基胺基)鋯(TDMAZ)、肆(二乙基胺基)鋯(TDEAZ)、肆(乙基甲基胺基)鋯(TEMAZ)、肆(二甲基胺基)鉿(TDMAH)、肆(二乙基胺基)鉿(TDEAH)及肆(乙基甲基胺基)鉿(TEMAH)、肆(二甲基胺基)鈦(TDMAT)、肆(二乙基胺基)鈦(TDEAT)、肆(乙基甲基胺基)鈦(TEMAT)、第三丁基亞胺基三(二乙基胺基)鉭(TBTDET)、第三丁基亞胺基三(二甲基胺基)鉭(TBTDMT)、第三丁基亞胺基三(乙基甲基胺基)鉭(TBTEMT)、乙基亞胺基三(二乙基胺基)鉭(EITDET)、乙基亞胺基三(二甲基胺基)鉭(EITDMT)、乙基亞胺基三(乙基甲基胺基)鉭(EITEMT)、第三戊基亞胺基三(二甲基胺基)鉭(TAIMAT)、第三戊基亞胺基三(二乙基胺基)鉭、伍(二甲基胺基)鉭、第三戊基亞胺基三(乙基甲基胺基)鉭、雙(第三丁基亞胺基)雙(二甲基胺基)鎢(BTBMW)、雙(第三丁基亞胺基)雙(二乙基胺基)鎢、雙(第三丁基亞胺基)雙(乙基甲基胺基)鎢、雙(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鍶、雙(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鋇、肆(2,4,5-三-第三丁基咪唑基)二鋇、肆(2-第三丁基-4,5-二-第三戊基咪唑基)二鋇、肆(2,4,5-三-第三丁基咪唑基)二鍶、肆(2-第三丁基-4,5-二-第三戊基咪唑基)二鍶、M(Rn C5 H5-n )2 ,其中n=1至5而且R係選自線性或分支C1-6 烷基;M(Rn C4 NH4-n )2 ,其中n=2至4,R係選自線性或分支C1-6 烷基,及M(Rn N2 H3-n )2 ,其中n=2至3,R係選自線性或分支C1-6 烷基及其組合。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除了文中所述的第4族金屬前驅物以外可用以提供含金屬膜之含金屬前驅物為多牙β-酮亞胺類,其係於,舉例來說,申請人之審查中的申請案US2007/0248754A1、2007年11月27日申請的US序號第11/945678號、2008年11月11日申請的申請人之審查中的申請案美國序號第12/266,806號及申請人的專利美國專利第7,691,984號、美國專利第7,723,493號中說明過,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將其全文併入本文。
在所沉積的金屬膜為金屬矽酸鹽的具體實施例中,該沉積方法另外涉及引入至少一含矽前驅物。適合的含矽前驅物的實例包括單烷基胺基矽烷前驅物、肼基矽烷前驅物或其組合。
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該含矽前驅物包含具有至少一N-H片斷及至少一Si-H片斷的單烷基胺基矽烷前驅物。同時含有該N-H片斷及該Si-H片斷的適合單烷基胺基矽烷前驅物包括,舉例來說,雙(第三丁基胺基)矽烷(BTBAS)、叁(第三丁基胺基)矽烷、雙(異丙基胺基)矽烷、叁(異丙基胺基)矽烷及其混合物。
有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單烷基胺基矽烷前驅物具有此式(R5 NH)n SiR6 mH4-(n+m) ,其中R5 及R6 係相同或不同並且獨立地選自由烷基、乙烯基烯丙基、苯基、環狀烷基、氟烷基及甲矽烷基烷基所組成的群組,及其中n為介於1至3的數字,m為介於0至2的數字,而且“n+m”的總和為小於或等於3的數字。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含矽前驅物包含具有此式(R7 2 N-NH)x SiR8 y H4-(x+y) 的肼基矽烷,其中R7 及R8 係相同或不同並且獨立地選自由烷基、乙烯基、烯丙基、苯基、環狀烷基、氟烷基、甲矽烷基烷基所組成的群組,及其中x為介於1至2的數字,y為介於0至2的數字,而且“x+y”的總和為小於或等於3的數字。適合的肼基矽烷前驅物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雙(1,1-二甲基肼基)矽烷、叁(1,1-二甲基肼基)矽烷、雙(1,1-二甲基肼基)乙基矽烷、雙(1,1-二甲基肼基)異丙基矽烷、雙(1,1-二甲基肼基)乙烯基矽烷及其混合物。
根據該沉積方法,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該含矽前驅物可於預定的莫耳體積或約0.1至約1000微莫耳下被引入反應器中,在各個不同具體實施例中,該含矽前驅物可被引入該反應器中歷經預定的時期,或約0.001至約500秒。
該等含矽前驅物與該金屬醯胺和氧來源的反應所形成的金屬羥基起反應並且化學吸附於該基材的表面上,其導致能經由金屬-氧-矽及金屬-氧-氮-矽鍵聯形成氧化矽或氧氮化矽,從而提供該金屬矽酸鹽或該金屬矽氧氮化物膜。
如前文提及的,利用文中所述的方法所沉積的一些膜(例如,金屬矽酸鹽或金屬矽氧氮化物膜)可在氧存在之下形成。氧來源可以至少一氧來源的形態被引入該反應器內及/或可附帶存在於該沉積方法中使用的其他前驅物中。適合的氧來源氣體可包括,舉例來說,水(H2 O)(例如,去離子水、純水及/或蒸餾水)、氧(O2 )、氧電漿、臭氧(O3 )、NO、N2 O、NO2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 )及其組合。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該氧來源包含在介於約1至約2000標準立方公分(sccm)或約1至約1000 sccm的流速下被引入該反應器的氧來源氣體。該氧來源可被引入介於約0.1至約100秒的時間。在一特定具體實施例中,該氧來源包含具有10℃或更高溫度的水。
在藉由ALD方法沉積該薄膜的各個不同具體實施例中,該前驅物脈衝可具有大於0.01秒的脈衝期間,而且該氧化劑脈衝期間可具有大於0.01秒的脈衝期間,而該水脈衝期間可具有大於0.01秒的脈衝期間。在又另一具體實施例中,介於該等脈衝之間的洗淨期間可為至少0秒。
文中所揭示的沉積方法可能涉及一或更多洗淨氣體。該洗淨氣體,其係用以洗掉未消耗的反應物及/或反應副產物,為不會與該等前驅物起反應的惰性氣體而且較佳可選自由Ar、N2 、He、H2 及其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例如Ar的洗淨氣體係在介於約10至約2000 sccm的流速下被供應至該反應器內歷經約0.1至1000秒,藉以洗淨未反應的材料及任何留在該反應器中的副產物。
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例如,舉例來說,關於沉積金屬矽氧氮化物膜的那些具體實施例,另一氣體例如氮來源氣體可被引入該反應器中。氮來源氣體的實例可包括,舉例來說,NO、NO2 、氨、肼、單烷基肼、二烷基肼及其組合。
在文中所述的方法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反應器,亦即,沉積艙,中的基材溫度為約600℃或更低或約500℃或更低或250至400℃。在各個不同具體實施例中,壓力可介於約0.1托耳至約100托耳或約0.1托耳至約5托耳。
供應該等前驅物、氧來源及/或其他前驅物或來源氣體的分別步驟可經由改變供應彼等以改變所得的金屬矽酸鹽、金屬矽氧氮化物膜或其他含金屬膜的化學計量組成而進行。
將能量施於該前驅物、氧來源氣體、還原劑或其組合之至少其一以引發反應及在該基材上形成該含金屬膜。此能量可經由,但不限於,熱、電漿、脈衝電漿、螺旋電漿(helicon plasma)、高密度電漿、誘導耦合電漿、X-射線、電子束、光子及遠距電漿方法來提供。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可使用二次射頻(RF)頻率來源以改變該基材表面的電漿特性。在沉積涉及電漿的具體實施例中,該電漿產生方法可包含在該反應器中直接產生電漿的直接電漿產生方法,或選擇性地在該反應器外側產生電漿而且供應至該反應器內的遠距電漿產生方法。
在文中所揭示的方法之又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含金屬膜係利用包含下列步驟的氣相沉積方法形成:a.將蒸氣態的式1、2、3、4或5之含金屬前驅物引入反應艙而且使該含金屬前驅物化學吸附在被加熱的基材上;b.洗掉未反應的含金屬前驅物;c.將氧來源引至該被加熱的基材上以與該吸附的含金屬前驅物起反應;及d.洗掉未反應的氧來源。上述步驟界定有關文中所述的方法之一循環;而且此循環可重複進行直到獲得想要厚度的含金屬膜為止。在各個不同具體實施例中,咸瞭解文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驟可以多個不同的順序進行,可連續地或同時地進行(例如,在另一步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及其任何組合進行。供應該等前驅物及該等氧來源氣體的分別步驟可藉由變化供應彼等的時期以改變所得的金屬氧化物膜的化學計量組成。有關多成分金屬氧化物膜,含鍶前驅物、含鋇前驅物或二前驅物可在步驟a中輪流引入該反應器艙內以遞送用於膜的鋇和鍶元素,例如鈦酸鋇鍶(BST)。
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或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聯合其他含金屬前驅物可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遞送至該反應艙,例如CVD或ALD反應器。有一具體實施例中,可利用液體遞送系統。在一選擇性具體實施例中,可運用合併液體遞送及閃蒸處理單元,例如,舉例來說,明尼蘇達州,休爾瓦的MSP有限公司所製造的渦輪蒸發器,使低揮發性材料能夠以容積測流方式遞送,導致可再現的輸送及沉積而不會使該前驅物熱分解。可再現的輸送及無熱分解沉積這兩個考量點為商業上可接受的銅CVD或ALD方法預作準備時不可或缺的事。
在文中所述的方法之一具體實施例中,可運用環狀沉積方法,例如CCVD、ALD或PEALD,其中運用的是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或其溶液及氧來源,例如,舉例來說,臭氧、氧電漿或水電漿。依據程序的需求把從該等前驅物藥罐連接到該反應艙的氣體管道加熱至介於約150℃至約200℃的一或更多溫度,並且使該含金屬前驅物的容器保持於介於約100℃至約190℃的一或更多溫度以供起泡,而包含該含金屬的金屬前驅物的溶液係注入保持於介於約150℃至約180℃的一或更多溫度的蒸發器以供直接液體注射。流量100 sccm的氬氣可被當作載體氣體以協助在該前驅物脈衝的期間將該合金屬前驅物的蒸氣遞送至該反應艙。該反應艙處理壓力為約1托耳。在典型的ALD或CCVD方法中,在最初暴露於該含金屬前驅物的反應艙之加熱器段上加熱基材例如氧化矽或金屬氮化物,以使該錯合物能化學吸附在該基材的表面上。惰性氣體,例如氬氣,從該加工艙洗掉未被吸附的過量錯合物。經過充分的Ar洗淨之後,將氧來源引入反應艙以與被吸附的表面起反應,接著另一惰性氣體洗淨以從該艙移除反應副產物。此加工循環可重複進行以達成希望的膜厚度。
在液體遞送配方中,本發明的前驅物可以純液體形態遞送,或者也可以,可運用於溶劑配方或包含該前驅物的組成物。因此,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前驅物配方可包括指定終端用途應用中可能想要及有益的適合特性的溶劑成分以在基材上形成膜。使沉積方法中使用的前驅物溶解時運用的溶劑可包含任何相容性溶劑或其混合物,其包括:脂族烴類(例如,己烷、庚烷、辛烷及戊烷)、芳族烴類(例如,苯或甲苯)、醚類、酯類、腈類、醇類、胺類(例如,三乙基胺、第三丁基胺)、亞胺類及碳二醯亞胺類(例如,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酮類、醛類、脒類、胍類及異脲類等。適合溶劑的其他實例係選自由下列各項所組成的群組:具有1至20個乙氧基-(C2 H4 O)-重複單元的甘醇二甲醚類(glyme)溶劑;C2 -C12 醇類;選自由包含C1 -C6 烷基部分、C4 -C8 環狀醚類的二烷基醚類所組成的群組之有機醚類;C12 -C60 冠O4 -O20 醚類,其中該字首Ci範圍為該醚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數目i,而且該字尾Oi範圍為該醚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數目i;C6 -C12 脂族烴類;C6 -C18 芳族烴類;有機醚類;有機胺類、聚胺類、胺基醚類及有機醯胺類。
另一類有益的溶劑為RCONR’R”形式的有機醯胺類,其中R及R’為具有1至10個碳原子的烷基,而且R及R’可連在一起以形成環狀基團(CH2 )n ,其中n為4至6,較佳為5,而且R”係選自具有1至4個碳原子的烷基及環烷基。N-甲基-或N-乙基-或N-環己基-2-吡咯酮類、N,N-二乙基乙醯胺及N,N-二乙基甲醯胺為實例。
特定前驅物的指定溶劑組成物的功效可輕易以實驗測定,以選擇用於所運用的特定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之液體遞送汽化及運輸的適當單成分或多成分溶媒。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接液體遞送法可經由將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溶解於適當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以依據所運用的溶劑或混合溶劑,製備具有0.01至2 M的莫耳濃度的溶液而加以運用。文中所運用的溶劑可包含任何相容性溶劑或其混合物,其包括,但不限於,脂族烴類、芳族烴類、線性或環狀醚類、酯類、腈類、胺類、聚胺類及有機醯胺類,較佳為具有高沸點的溶劑,例如三甲苯(沸點164℃)或N-甲基-2-吡咯烷二酮(沸點202℃)。
文中所述的方法也包括用於形成三元金屬氧化物膜的循環式沉積法,其中把多種前驅物連續引入沉積艙,汽化並且在用於形成該三元金屬氧化物膜的條件之下沉積在基材上。
有一特定具體實施例中,可使所得的金屬氧化物膜暴露於後段沉積處理例如電漿處理使該膜緻密化。
如先前提過的,文中所述的方法可用以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沉積含金屬膜。適合基材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半導體材料,例如鈦酸鍶、鈦酸鋇鍶、摻鈦的氧化釔、摻鈦的氧化鑭及其他摻鈦的鑭系氧化物。
下列實施例舉例說明用於製備本發明的含金屬前驅物的方法,而且不欲以任何方式限制彼。
實施例
在下列實施例中,藉由Hewlett Packard 5890 Series 11 GC及配備HP-5MS的5972系列質量選擇檢測器完成GCMS光譜。藉由於500.MHz下運轉的Bruker AMX 500光譜儀獲得實施例的NMR分析。1 H於7.16ppm下及13 C於每百萬份128.39份(ppm)下由C6 D6 來決定化學偏移。
實施例1: 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的合成
在氮氣氛圍之下,將16ml的2.5M nBuLi(0.04莫耳)逐滴加於利用乾冰冷卻至-60℃之含4.04g(0.04莫耳)的二 異丙基胺之50ml的乾燥四氫呋喃。於-60℃下經過30分鐘之後,把該混合物暖化至室溫歷經20分鐘接著冷卻回到-60℃。接著歷經30分鐘時間將溶於80ml的四氫呋喃中之6.24g(0.04莫耳)2,2,5,5-四甲基己-3-酮逐滴加入,保持於-60℃。另外將該混合物保持於-60℃下45分鐘,接著歷經20分鐘時間暖化至室溫。所得的烯醇鋰接著歷經20分鐘時間加於溶於-60℃下的50ml四氫呋喃中之8.72g(0.04莫耳)叁(乙氧基)單氯鈦。接著令反應混合物暖化至室溫過夜。溶劑接著藉由真空除去,將250ml的乾燥己烷加於所得的粗製反應產物,攪動接著過濾該混合物並且除去己烷,最終產生橙黃色固體。接著於120℃下真空蒸餾此產物以得到10.7g(80%產率)的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其特徵係藉由X-射線繞射來表示顯示於圖1。
實施例2: 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的合成
在氮氣氛圍之下,將16ml的2.5M nBuLi(0.04莫耳)逐滴加於利用乾冰冷卻至-60℃之含4.04g(0.04莫耳)的二異丙基胺之50ml的乾燥四氫呋喃。於-60℃下經過30分鐘之後,把該混合物暖化至室溫歷經20分鐘接著冷卻回到-60℃。接著歷經30分鐘時間將溶於80ml的四氫呋喃中之6.24g(0.04莫耳)2,2,5,5-四甲基己-3-酮逐滴加入,保持於-60℃。另外將該混合物保持於-60℃下45分鐘,接著歷經20分鐘時間暖化至室溫。所得的烯醇鋰接著歷經20分鐘時間加於溶於-60℃下的50 ml四氫呋喃中之10.4g(0.04莫耳)叁(異丙氧基)單氯鈦。接著令反應混合物暖化至室溫並且接著使其迴流過夜。溶劑接著藉由真空除去,將250 ml的乾燥己烷加於所得的粗製反應產物,攪動接著過濾該混合物並且除去己烷,最終產生橙黃色固體。接著於120℃下真空蒸餾此產物以得到11.1g的粗製產物。在真空之下再將此蒸餾至達於115℃。令沒被餾除的產物冷卻,形成結晶性固體,熔點34℃,結構由X-射線分析證實,如圖2所示。TGA顯示(圖3)其具有揮發性,指出僅留下0.29%的不揮發性殘餘物,並且可作為CVD/ALD方法中的鈦來源。
實施例3:
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
在氮氣氛圍之下,將25.6ml的2.5M nBuLi(0.064莫耳)逐滴加於利用乾冰冷卻至-60℃之含9.0 ml(0.064莫耳)二異丙基胺的75 ml乾燥四氫呋喃。於-60℃下經過30分鐘之後,把該混合物暖化至室溫歷經20分鐘接著冷卻回到-60℃。接著歷經30分鐘時間將溶於125 ml的四氫呋喃中之10.0g(0.064莫耳)的2,2,5,5-四甲基己-3-酮逐滴加入,保持於-60℃。另外將該混合物保持於-60℃下45分鐘,接著歷經20分鐘時間暖化至室溫。所得的烯醇鋰接著緩慢加於攪入75 ml乾燥四氫呋喃中的2.34 ml(0.021莫耳)四氯化鈦。接著令所得的反應混合物迴流過夜。接著令該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且將1.1g(0.021莫耳)二甲基醯胺鋰按照21.8g於己烷中的5重量%懸浮液加入並且使所得的混合物迴流過夜。溶劑接著藉由真空除去。將250 ml的乾燥己烷加於所得的粗製反應產物,攪動接著過濾該混合物並且除去己烷,最終產生11.6g的橙棕色油。於100毫托耳於180℃下真空蒸餾此以產生呈蠟狀橙色固體,熔點77.3℃,產量8.5g(71%)。
TGA顯示只有2.01%的不揮發性殘餘物。低熔點加上低TGA殘餘量表示此錯合物為ALD或CVD的優良鈦來源。
1 H NMR:(500 MHz,d8 甲苯):d=1.24(s,27H),d=1.32(s,27H),d=3.27(s,6H),d=4.45(s,3H)。
結構藉由己烷長出的晶體之X-射線分析證實,參見圖4。
實施例4:
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
在氮氣氛圍之下,將14.6ml的2.5M nBuLi(0.0364莫耳)逐滴加於利用乾冰冷卻至0℃之含8.4ml(0.04莫耳)六甲基二矽氮烷的100 ml乾燥己烷。經過15分鐘之後,歷經5分鐘時間逐滴添加3.25g(0.0164莫耳)的2,2,7,7-四甲基-3,6-辛二酮,導致二烯醇鋰的沉澱物形成。另外攪拌所得的混合物15分鐘並且接著過濾,以2 x 20 ml的乾燥己烷沖洗該固體,其後藉由真空使其乾燥並且溶於25 ml的四氫呋喃中。
接著藉由含0.6g(0.0364莫耳)水的5ml四氫呋喃之緩慢添加將二甲基醯胺鋰(0.0364莫耳)於己烷中的37g的5重量%懸浮液水解。攪拌15分鐘之後在真空之下將溶劑及釋出的二甲基胺凝結流入一乾燥燒瓶中,該燒瓶中含有於25ml四氫呋喃中的3.03g(0.0364莫耳)四氯化雙(四氫呋喃)鈦。接著攪拌此混合物並且於室溫下緩慢添加二烯醇鋰的四氫呋喃溶液,最後產生鮮艷的深紫紅色溶液,接著於室溫下攪拌該溶液2天。接著藉由真空除去溶劑並且以己烷(總量500ml)萃取所得的深紫紅色溶液。接著藉由真空除去己烷以產生深紫紅色固體,產量1.4g(32%)。
1 H NMR:(500MHz,d8 甲苯):d=1.38(s,36H),d=1.76(m,2H),d=1.95(d,12H),d=5.23(s,4H)。
結構藉由X-射線結晶學證實,參見圖6。
實施例5(預言性) 藉由ALD利用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進行二氧化鈦的ALD
前驅物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係藉著於100℃下脈衝起泡被遞送至在1托耳艙壓下的ALD反應器中。由臭氧產生器的臭氧提供氧化脈衝。利用於300℃下的矽基材,經過100個循環的前驅物/氬洗淨/臭氧/氫洗淨造成二氧化鈦膜的沉積。
實施例6(預言性) 藉由ALD利用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進行二氧化鈦的ALD
前驅物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係藉著於100℃下脈衝起泡被遞送至在1托耳艙壓下的ALD反應器中。由臭氧產生器的臭氧提供氧化脈衝。利用於300℃下的矽基材,經過100個循環的前驅物/氬洗淨/臭氧/氫洗淨造成二氧化鈦膜的沉積。
實施例7(預言性) 藉由ALD利用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進行二氧化鈦的ALD
前驅物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係藉著於100℃下脈衝起泡被遞送至在1托耳艙壓下的ALD反應器中。由臭氧產生器的臭氧提供氧化脈衝。利用於300℃下的矽基材,經過100個循環的前驅物/氬洗淨/臭氧/氫洗淨造成二氧化鈦膜的沉積。
前述實施例及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描述理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係按照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能輕易明白的是,上述特徵的許多變化及組合均可加以利用而不會悖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發明內容。這樣的變化不得視為發明精神和範疇的悖離,而且意欲將所有這樣的變化涵括於下列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以內。
所以使以上列舉的本發明特徵能被詳細瞭解的方式,可引用具體實施例更具體描述以上簡要彙總的發明,而其中有些具體實施例係於後附圖式中舉例說明。然而,要注意的是,後附的圖式僅舉例說明本發明的典型具體實施例及因此不得視為其範疇的限制,本發明還可容許其他特效具體實施例。
圖1為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的晶體結構概示圖,其特徵係藉由X-射線單晶繞射來表示;圖2為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的晶體結構概示圖,其特徵係藉由X-射線單晶繞射來表示;及圖3為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的熱重量分析(TGA)圖。
圖4為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的晶體結構概示圖。
圖5為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的熱重量分析(TGA)圖。
圖6為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的晶體結構概示圖。

Claims (17)

  1. 一種含金屬前驅物,包含: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或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前驅物,其包含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六(乙氧基)二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前驅物,其包含雙(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雙(異丙氧基)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前驅物,其包含叁(2,2,5,5-四甲基己-3-烯-3-基)(二甲基醯胺基)鈦。
  5. 一種包含烯醇基配位子的含金屬前驅物,其係由下式1所示: 其中,M為帶有氧化態(n),+2至+6,的金屬,該金屬係選 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為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烷氧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胍基、脒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咪唑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經烷基取代的吡唑、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L)也可為二烯醇基二價陰離子;(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n)=+2至+6;其中(L)為C1 -C10 烷氧基,該化合物係如結構A1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及 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R4 係選自下列群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或其中(L)為烷氧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A2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及R3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R4 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 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或其中(L)為環戊二烯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B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R3 及R5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m)=1至5;或其中(L)為吡咯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C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R3 及R6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p)=1至4;或其中(L)為咪唑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D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 、R2 、R3 及R7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y)=1至4;(x)=1至6;(q)=1、2或 3;或其中(L)為吡唑基陰離子,該化合物係如結構E所示: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n)介於+2至+6;R1 、R2 、R3 及R8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4;r=1、2或3;(y)=1至4。
  6. 一種含金屬前驅物,其包含式2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9 、R10 、 R11 及R12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包含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烷氧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胍基、脒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咪唑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經烷基取代的吡唑、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L)也可為二烯醇基二價陰離子;(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n)=+2至+6。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前驅物,其包含雙(2,2.7,7-四甲基辛-3,5-二烯-3,6-二醇基)雙(二甲基胺基)鈦。
  8. 一種含金屬前驅物,其包含式3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3 、R14 及R15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包含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烷氧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胍基、脒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咪唑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經烷基取代的吡唑、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L)也可為二烯醇基二價陰離子;(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 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n)=+2至+6。
  9. 一種含金屬前驅物,其包含結構4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6 、R17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包含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烷氧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胍基、脒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咪唑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經烷基取代的吡唑、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及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L)也可為二烯醇基二價陰離子;(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 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n)=+2至+6。
  10. 一種含金屬前驅物,其包含式5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M為帶有介於+2至+6的氧化態(n)的金屬,該金屬係選自鑭系元素或週期表的第3族至第16族;R18 、R19 、R20 及R21 獨立地為H或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之C1 -C6 :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己基、第二己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及1,1-二甲基丁基;(L)包含陰離子型配位子或陰離子型配位子混合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經烷基取代的烯醇基、烷氧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二酮酸根、酮亞胺基、二亞胺基、胍基、脒基、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經胺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吡咯基、經烷基取代的吡咯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咯基、經胺基取代的吡咯基、咪唑基、經烷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經胺基取代的咪唑基、經烷氧基取代的咪唑基、吡唑、經烷基取代的吡唑、經烷氧基取代的吡唑基及經烷氧 基取代的吡唑基;(L)也可為二烯醇基二價陰離子;(Z)為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之中性配位子:烷基胺、聚烷基胺、醚、聚醚、咪唑、吡啶、經烷基取代的吡啶、嘧啶、經烷基取代的嘧啶及噁唑;(x)=1至3;(y)=1至4;(n)=+2至+6。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前驅物,其係選自由下列基團所組成的群組: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鈦、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鋯、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鉿、乙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鈦、乙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鋯、乙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鉿、甲基環戊二烯基三(4,4-二甲基戊-2-烯-3-基)鈦、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鋯、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鉿、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鈦、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鋯、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三甲基己-3-烯-3-基)鉿、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鈦、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鋯、甲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鉿、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鈦、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鋯及乙基環戊二烯基三(2,2,5,5-四甲基己-3-烯-3-基)鉿。
  12. 一種藉由氣相沉積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將蒸氣態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5、6、8、9或10項之含金屬前驅物引進一反應艙而且使該含金屬前驅物化學吸附在被加熱的基材上;b.洗掉未反應的含金屬前驅物;c.將氧來源引至該被加熱的基材上以與該吸附的含金屬前驅物起反應;及d.洗掉未反應的氧來源。
  13. 一種用於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其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5、6、8、9或10項的前驅物。
  14. 一種用於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其按照CVD技術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5、6、8、9或10項的前驅物。
  15. 一種用於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其按照PECVD技術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前驅物。
  16. 一種用於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其按照AVD技術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5、6、8、9或10項的前驅物。
  17. 一種藉由ALD方法形成含金屬膜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將蒸氣態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5、6、8、9或10項之含金屬前驅物引進一反應艙而且使該含金屬前驅物化學吸附在被加熱的基材上;b.洗掉未反應的含金屬前驅物;c.將氧化性來源引至該被加熱的基材上以與該吸附的含金屬前驅物起反應,該氧化性來源係選自由氧、臭氧、一氧化二氮或水所組成的群組;及,d.洗掉未反應的氧化性來源;以及,接著重複進行此循環順序以將該金屬氧化物膜積累至希望厚度。
TW100143477A 2010-11-30 2011-11-30 用於沉積含金屬膜的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 TWI444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805510P 2010-11-30 2010-11-30
US13/299,448 US20130011579A1 (en) 2010-11-30 2011-11-18 Metal-Enolate Precursors For Depositing Metal-Containing Fil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9286A TW201229286A (en) 2012-07-16
TWI444497B true TWI444497B (zh) 2014-07-11

Family

ID=4509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477A TWI444497B (zh) 2010-11-30 2011-11-30 用於沉積含金屬膜的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011579A1 (zh)
EP (1) EP2460807B1 (zh)
JP (2) JP5654439B2 (zh)
KR (1) KR101349888B1 (zh)
CN (1) CN102558221B (zh)
TW (1) TWI4444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4464B2 (en) * 2012-06-11 2017-07-25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cursors for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KR102149490B1 (ko) * 2012-11-19 2020-08-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데카 몰리브덴을 함유하는 박막의 제조방법, 박막 형성용 원료 및 몰리브덴이미드 화합물
US9562005B2 (en) * 2013-07-23 2017-02-0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tall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WI664185B (zh) * 2013-12-22 2019-07-01 美商恩特葛瑞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用於TiO原子層沉積的臭氧活化配位基之環戊二烯鈦醇鹽
US9610560B2 (en) 2014-02-03 2017-04-04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pounds with ligand-functionalized metal nodes
KR102008445B1 (ko) * 2014-02-26 2019-08-08 주식회사 유진테크 머티리얼즈 지르코늄 함유막 형성용 전구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르코늄 함유막 형성 방법
JP6528366B2 (ja) * 2014-07-08 2019-06-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縦型トレンチmosfetの製造方法
WO2016020208A1 (en) * 2014-08-04 2016-02-11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in inorganic films
US10233145B2 (en) 2014-11-20 2019-03-1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Zirconium- and haf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epoxide ring-opening catalysts
KR101581314B1 (ko) 2015-07-20 2015-12-31 (주)마이크로켐 텅스텐 전구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텅스텐 함유 필름 증착방법
US20180187303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Lanthanide precursors and deposition of lanthanide-containing films using the same
CN107597148B (zh) * 2017-09-28 2020-01-0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32509B1 (ko) * 2018-01-12 2021-03-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금속 화합물, 반도체 박막 증착용 조성물, 유기 금속 화합물을 이용한 박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박막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JP2019071497A (ja) * 2019-02-13 2019-05-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715351A1 (de) * 2019-03-28 2020-09-30 Umicore Ag & Co. Kg Metallkomplexe für gasphasen-dünnschichtabscheidung
KR102618630B1 (ko) 2019-10-10 2023-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박막 증착용 조성물, 박막 증착용 조성물을 이용한 박막의 제조 방법, 박막 증착용 조성물로부터 제조된 박막, 및 박막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KR102557277B1 (ko) * 2020-11-11 2023-07-20 주식회사 한솔케미칼 희토류 전구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박막을 형성하는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8205A (en) * 1952-07-31 1955-05-10 Du Pont Organic titanium compounds
US3669825A (en) * 1967-11-13 1972-06-13 Scm Corp Adhering resins to substrates,especially metal,by radiation
US4780337A (en) 1986-12-29 1988-10-2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ybrid polymers derived from Si-H containing organosilicon polymers and unsaturated metal alkoxides
JP3020968B2 (ja) * 1989-11-06 2000-03-15 触媒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保護膜付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389401A (en) * 1994-02-23 1995-02-14 Gordon; Roy 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metal oxides
DE19651442A1 (de) * 1996-12-11 1998-06-18 Hoechst Ag Katalysator zur Herstellung von funktionalisierten Polymeren
JPH1129589A (ja) 1997-07-11 1999-02-02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第4属遷移金属アルコキシ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US20060219157A1 (en) 2001-06-28 2006-10-05 Antti Rahtu Oxide films containing titanium
JP2001234343A (ja) * 2000-02-17 2001-08-31 Asahi Denka Kogyo Kk 金属化合物溶液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薄膜の製造方法
US7476420B2 (en) 2000-10-23 2009-01-13 Asm International N.V.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al oxide films at low temperatures
JP4451050B2 (ja) * 2002-07-22 2010-04-14 株式会社豊島製作所 Cvd用ジルコニウム原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チタン酸ジルコン酸鉛系薄膜の製造方法
JP2004099524A (ja) * 2002-09-10 2004-04-02 Sumitomo Chem Co Ltd エノラート化合物の製造法
US8017696B2 (en) * 2005-01-14 2011-09-1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compositions and vulcanizates thereof having improved silica reinforcement
JP2007112790A (ja) 2005-09-20 2007-05-1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有機金属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有機金属化合物を用いた金属含有膜の製造方法
KR20140139636A (ko) * 2006-03-10 2014-12-05 어드밴스드 테크놀러지 머티리얼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티타네이트, 란타네이트 및 탄탈레이트 유전막의 원자층 증착 및 화학 증기 증착용 전구체 조성물
US7947814B2 (en) 2006-04-25 2011-05-24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al complexes of polydentate beta-ketoiminates
JP5121196B2 (ja) 2006-09-15 2013-01-16 株式会社Adeka 金属アルコキシド化合物、薄膜形成用原料及び薄膜の製造方法
JP2008176170A (ja) 2007-01-22 2008-07-3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128141A2 (en) * 2007-04-12 2008-10-23 Advanced Technology Materials, Inc. Zirconium, hafnuim, titanium, and silicon precursors for ald/cvd
US20080254218A1 (en) * 2007-04-16 2008-10-16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al Precursor Solutions For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7691984B2 (en) 2007-11-27 2010-04-06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al complexes of tridentate β-ketoiminates
US20100119726A1 (en) 2008-11-07 2010-05-13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Group 2 Metal Precursors For Deposition Of Group 2 Metal Oxide Films
US8471049B2 (en) * 2008-12-10 2013-06-25 Air Product And Chemicals, Inc. Precursors for depositing group 4 metal-containing fil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221A (zh) 2012-07-11
KR20120059440A (ko) 2012-06-08
US8962875B2 (en) 2015-02-24
US20130011579A1 (en) 2013-01-10
US20130066082A1 (en) 2013-03-14
CN102558221B (zh) 2015-07-29
JP2015015483A (ja) 2015-01-22
EP2460807B1 (en) 2015-09-16
TW201229286A (en) 2012-07-16
EP2460807A1 (en) 2012-06-06
JP2012156491A (ja) 2012-08-16
JP5654439B2 (ja) 2015-01-14
KR101349888B1 (ko) 2014-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4497B (zh) 用於沉積含金屬膜的金屬-烯醇化物前驅物
TWI454589B (zh) 用於含金屬膜的第4族金屬前驅物
TWI614261B (zh) 氮雜-多矽烷前驅物及包含氮雜-多矽烷前驅物的膜沉積方法
JP5711300B2 (ja) 第4族金属含有膜を堆積させるための前駆体
TWI481617B (zh) 揮發性第2族金屬前驅物
EP2644741A1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titanium containing thin films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using mono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based precursors
CN102482771B (zh) 用于气相沉积的含钛前体
JP5185356B2 (ja) 第4族金属含有膜を堆積させるための液体前駆体
JP7385687B2 (ja) 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ニル配位子を含む金属錯体
TWI756959B (zh) 膜或塗層之方法
US20130030191A1 (en) Group IV Metal Complexes For Metal-Containing Film Deposition
TWI433955B (zh) 含第4族金屬膜的沉積方法
KR102472597B1 (ko) η6 보라타 벤젠 리간드가 도입된 4족 유기금속 전구체 화합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전구체 화합물을 이용한 박막 형성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