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6919B - locomotive - Google Patents

locomotiv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6919B
TWI436919B TW100132631A TW100132631A TWI436919B TW I436919 B TWI436919 B TW I436919B TW 100132631 A TW100132631 A TW 100132631A TW 100132631 A TW100132631 A TW 100132631A TW I436919 B TWI436919 B TW I4369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case
locomotive
frame
force
connecting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2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1500A (zh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Priority to TW100132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69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1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919B/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機車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交通工具,特別是指一種機車。
參閱圖1,一機車1包括一車架11、一設置於該車架11上的引擎12、一與該引擎12相連接的曲軸箱13,及一樞設於該車架11上的主腳架14。
參閱圖1、2,該主腳架14可相對車架11在一如圖1所示的駐車位置與一如圖2所示的收納位置間移動,當在該收納位置時,該主腳架14是位於該曲軸箱13下方以便於騎乘;當在該駐車位置時,該主腳架14是撐立於地面上以便於駐車。
現有機車1除了考慮駐車的方便性外,最主仍是以提升操控性為主要考量,為了有效提升機車1的操控性,相關業者無不盡力縮減引擎12與曲軸箱13相對於地面間的距離,以降低現有機車1的重心,進而提升現有機車1的操控性與穩定性。
隨著該引擎12與該曲軸箱13相對於地面間的距離愈小,連帶使得主腳架14與地面間的距離也愈小,造成即使在收納位置,該主腳架14仍可能於機車1行駛時與地面產生摩擦,如此不但影響使用壽命,更會影響行車安全。但是,如果增加該主腳架14與地面間的距離,以避免與地面產生摩擦,勢必造成該引擎12與該曲軸箱13於地面間的距離愈增大,進而造成重心提高,導致機車1的操控性與穩定性降低。
如何降低重心以提升操控性與穩定性,又能避免該主腳架14與地面產生摩擦,以兼顧使用壽命與安全性,成為相關業者積極努力的目標。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降低重心同時還能避免與地面產生摩擦的機車。
於是,本發明的機車,包含一車架、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動力單元,及一能相對該車架樞轉的主腳架。
該動力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曲軸箱;該主腳架包括二沿車寬方向間隔的受力柱,及一沿車寬方向延伸並與所述受力柱相連接的連接臂,所述受力柱能在一收納位置與一駐車位置間移動,當在該收納位置時所述受力柱沿該車寬方向的投影會與該曲軸箱相重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利用所述受力柱在該收納位置時的投影會與該曲軸箱相重疊的設計,可以在不縮減所述受力柱與地面之距離的情況下,有效縮減該動力單元與地面間的距離,以同時降低重心且避免與地面產生摩擦,進而提升操控性與穩定性,同時兼具使用壽命與安全性。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3,本發明機車2之較佳實施例包含一車架21、一設置於該車架21上的動力單元22,及一能相對該車架21樞轉的主腳架23。
參閱圖4、5,並回顧圖3,該車架21定義有一車長方向A與一車寬方向B;該動力單元22包括一設置於該車架21上的曲軸箱221,及一容置於該曲軸箱221中的曲軸226,該曲軸箱221具有二相結合的箱體222、二分別設置於每一箱體222上的曲軸箱蓋223、二沿該車長方向A分別形成於該曲軸箱蓋223與其中一箱體222上的容置部224,及一車寬方向B而形成於所述箱體222之底緣的閃避部225。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容置部224是分別形成於圖5中左側未被該曲軸箱蓋223罩覆的箱體222,及圖5中右側該曲軸箱蓋223的側緣上,在實際應用上,所述容置部224也可以是分別形成於每一箱體222,或是分別形成於每一曲軸箱蓋223上,依然可以達成相同的功效,不以本實施例揭露所限。
該主腳架23包括二對應所述容置部224而沿該車寬方向B間隔樞設於該車架21上的受力柱231、一配合該閃避部225而沿該車寬方向B連接所述受力柱231的連接臂234,及一連設於其中一受力柱231上的踩踏件235。
其中,該車架21具有一首管211,而每一受力柱231具有一樞設於該車架21上的樞設端232,及一相反於該樞設端232的撐抵端233,所述連接臂234的樞設端232是位於該首管211與該曲軸226之間。
參閱圖5、6,所述受力柱231能以樞設端232相對該車架21在一如圖5所示的收納位置與一如圖6所示的駐車位置間移動,當在該收納位置時所述受力柱231是位於相對應的容置部224中,而該連接臂234是位於該閃避部225中,且所述受力柱231沿該車寬方向B的投影會與該曲軸箱221相重疊;而在該駐車位置時所述受力柱231的撐抵端233是撐抵於地面上。
由於所述受力柱231在該收納位置時的投影會與該曲軸箱221相重疊,因此,可以增加所述受力柱231在該收納位置時與地面間的距離,避免於騎乘時與地面產生摩擦,同時,也可以在不縮減所述受力柱231與地面之距離的情況下,有效縮減該曲軸箱221與地面間的距離以降低重心,進而提升操控性與穩定性。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受力柱231是以每一樞設端232相對該車架21在該收納位置與該駐車位置間移動,但是在實際應用上,所述受力柱231也可以利用該連接臂234而設置於該車架21上,依然可以達成相同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機車2利用所述受力柱231在該收納位置時的投影會與該曲軸箱221相重疊的設計,可以在不縮減所述受力柱231與地面之距離的情況下,有效縮減該動力單元22與地面間的距離,以同時降低重心且避免與地面產生摩擦,進而提升操控性與穩定性,同時兼具使用壽命與安全性,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機車
21...車架
211...首管
22...動力單元
221...曲軸箱
222...箱體
223...曲軸箱蓋
224...容置部
225...閃避部
226...曲軸
23...主腳架
231...受力柱
232...樞設端
233...撐抵端
234...連接臂
235...踩踏件
A...車長方向
B...車寬方向
圖1是一局部側視圖,說明一現有機車之主腳架在一駐車位置;
圖2是一局部側視圖,說明該現有機車之主腳架在一收納位置;
圖3是一側視圖,說明本發明機車的較佳實施例;
圖4是一局部仰視圖,輔助說明圖3;
圖5是另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之主腳架在一收納位置;及
圖6是另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之主腳架在一駐車位置。
2...機車
21...車架
211...首管
22...動力單元
221...曲軸箱
226...曲軸
23...主腳架
231...受力柱
232...樞設端
233...撐抵端
A...車長方向

Claims (8)

  1. 一種機車,包含:一車架;一動力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曲軸箱;及一主腳架,包括二沿車寬方向間隔的受力柱,及一沿車寬方向延伸並與所述受力柱相連接的連接臂,所述受力柱能在一收納位置與一駐車位置間移動,當在該收納位置時所述受力柱沿該車寬方向的投影會與該曲軸箱相重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其中,該車架具有一首管,而該動力單元還包括一容置於該曲軸箱中的曲軸,每一受力柱具有一樞設於該車架上的樞設端,及一相反於該樞設端的撐抵端,所述連接臂的樞設端是位於該首管與該曲軸之間。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機車,其中,該曲軸箱具有二個對應容置所述受力柱的容置部。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機車,其中,該曲軸箱還具有二相結合的箱體,所述容置部是分別形成於每一箱體的相反側緣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機車,其中,該曲軸箱還具有二相結合的箱體,及至少一設置於其中一箱體上的曲軸箱蓋,所述容置部是分別形成於該曲軸箱蓋與其中一箱體的側緣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機車,其中,所述容置部是分別形成於未被該曲軸箱蓋罩覆的箱體的側緣,及該曲軸箱蓋的側緣上。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其中,該曲軸箱底緣具有一用以容置該連接臂的閃避部。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其中,該連接臂是沿該車寬方向而設置於該車架上。
TW100132631A 2011-09-09 2011-09-09 locomotive TWI436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2631A TWI436919B (zh) 2011-09-09 2011-09-09 locomotiv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2631A TWI436919B (zh) 2011-09-09 2011-09-09 locomoti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500A TW201311500A (zh) 2013-03-16
TWI436919B true TWI436919B (zh) 2014-05-11

Family

ID=4848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2631A TWI436919B (zh) 2011-09-09 2011-09-09 locomotiv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69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722A (zh) * 2017-09-29 2020-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722A (zh) * 2017-09-29 2020-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500A (zh) 201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6009B (zh) 機車
JP5615469B1 (ja) 車両
CN104828188A (zh) 电动平衡车
TWI436919B (zh) locomotive
JP5970727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WO2014158102A1 (en)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CN109562805A (zh) 车辆
JP5957332B2 (ja) 鞍乗型車両
TWI613112B (zh) 側支撐架
CN204659914U (zh) 电动平衡车
CN103029770B (zh) 摩托车
JP5268872B2 (ja) 車両の補機取付構造
JP591935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押え構造
CN203812939U (zh) 一种轻便电动车的电池盒结构
JP5958828B2 (ja) 車両のバスケット支持構造
JP201322692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インスタンド
CN104203733A (zh) 用于装配车辆的驱动组合件的装配装置
CN215752836U (zh) 一种便于包装运输的旋转车把
FR2971979B1 (fr) Structure interie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volet freine, planche de bord et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s d'une telle structure
CN211970350U (zh) 一种平衡车的包装结构
JP5302805B2 (ja) 傾斜センサ配置構造
JP5939933B2 (ja) 自動二輪車
CN204688307U (zh) 电动自行车架
CN211970351U (zh) 一种平衡车的包装结构
JP3154686U (ja) オートバイの移動サポー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