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5687B - 滑蓋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滑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5687B
TWI435687B TW100113391A TW100113391A TWI435687B TW I435687 B TWI435687 B TW I435687B TW 100113391 A TW100113391 A TW 100113391A TW 100113391 A TW100113391 A TW 100113391A TW I435687 B TWI435687 B TW I4356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liding
elastic member
juxtaposed
overlap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4612A (en
Inventor
Darman
Weihsiang Tsai
Weihung Lo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1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5687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22250.3A priority patent/CN1023872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44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4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5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5687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滑蓋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滑蓋裝置。
隨著現今資訊科技的發達,在日常生活上越來越容易從電子裝置上取得所需的資訊。另一方面,憑藉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各類型手持式電子裝置莫不朝向輕薄短小的趨勢發展。也因為具有便於隨身攜帶的特性與優勢,使得大眾普遍接受並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上。
以手機為例,如何在具有更大的顯示螢幕(例如,雙螢幕)的前提之下,並達到方便攜帶於身上的目的是目前業界的主流趨勢。除了傳統的直立式手機,另有掀蓋式、旋蓋式及滑蓋式等常見形式。就掀蓋式手機而言,上下兩機體相疊並可藉由樞軸相對轉動,以呈現開啟與閉合等不同的操作模態。就滑蓋式手機而言,上下兩機體相疊並可相對滑動,同樣可呈現開啟與閉合等不同的操作模態。將上下兩機體相疊有助於縮小整體的體積,並可在特定的操作模態下將上下兩機體展開。
然而,現有的掀蓋式手機雖然可達到增加顯示螢幕面積且輕薄短小的目的,但在上下兩機體展開後,由於雙螢幕之間夾著樞軸,使用者會明顯感覺到雙螢幕之間的具有礙眼的邊框。另外,現有的滑蓋式手機因受限於機構設計,在上下兩機體展開後,上下兩機體之間仍會存在部分重疊的區域,而降低上下兩機體上的面積利用率,也不利於滑蓋式手機進一步的微型化發展。另一方面,滑蓋式手機在上下兩機體滑動時,彼此之間有一定的高度斷差,此高度斷差除了影響手機整體外觀造型外,更會影響使用者操作之便利性。
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本發明之一技術樣態是一種滑蓋裝置,其主要是藉由彈性構件分別連接於兩殼體之間,使得兩殼體能夠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當施力使垂直疊合的兩殼體相互滑動時,彈性構件會受到兩殼體拉伸,並同時相對兩殼體旋轉。當兩殼體處於水平並列時,兩殼體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共平面,並且彈性構件的拉力可使兩殼體大體上無間隙地相互抵靠。換言之,若兩殼體上皆有顯示介面,則當兩殼體處於水平並列時,可以使得兩殼體上的顯示介面處於同平面,並以大體上無間隙的並列形式呈現。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滑蓋裝置包含有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彈性構件。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以垂直疊合形式或水平並列形式相互抵靠。彈性構件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樞接至第一殼體。第二端樞接至第二殼體。彈性構件連接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當彈性構件相對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旋轉,並同時受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拉伸時,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能切換至垂直疊合形式或水平並列形式。當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水平並列時,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共平面。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是一種滑蓋裝置。更具體地說,其主要藉由彈性構件分別連接於兩殼體之間,使得兩殼體能夠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當施力使垂直疊合的兩殼體相互滑動時,彈性構件會受到兩殼體拉伸,並同時相對兩殼體旋轉。當兩殼體處於水平並列時,兩殼體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共平面,並且彈性構件的拉力可使兩殼體大體上無間隙地相互抵靠。換言之,若兩殼體上皆有顯示介面,則當兩殼體處於水平並列時,可以使得兩殼體上的顯示介面處於同平面,並以大體上無間隙的並列形式呈現。
請參照第1A圖、第1B圖以及第1C圖。第1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1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滑蓋裝置1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12相對第一殼體10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1C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滑蓋裝置1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1A圖、第1B圖以及第1C圖所示,本發明之滑蓋裝置1可以是手持式電子裝置(例如,手機、PDA、遊戲機...等)或是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但並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發明之滑蓋裝置1可以是任何具有顯示介面的電子產品,只要其對於在同一平面上能夠展示較大顯示面積並同時保有輕薄短小之收納特性有需求,皆可應用本發明之概念將滑蓋裝置1之殼體結構進行改良的動作。
如第1A圖、第1B圖以及第1C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1可包含有第一殼體10、第二殼體12以及彈性構件14。其中,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可以垂直疊合形式(如第1A圖所示)或水平並列形式(如第1C圖所示)相互抵靠。彈性構件14包含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彈性構件14之第一端可樞接至第一殼體10,彈性構件14之第二端可樞接至第二殼體12。藉此,彈性構件14即可連接於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1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樞接件16a以及第二樞接件16b。第一樞接件16a可連接彈性構件14之第一端,進而使彈性構件14能與第一殼體10樞接。同樣地,第二樞接件16b可連接彈性構件14之第二端,進而使彈性構件14能與第二殼體12樞接。
於本實施方式中,彈性構件14可以是拉伸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彈性構件14還可以是具有彈性之高分子材料(例如,橡膠)。另外,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樞接件16a與第二樞接件16b皆可以是插銷,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樞接件16a與第二樞接件16b亦可以是螺絲、鉚釘...等元件。然,本實施例中之第一樞接件16a與第二樞接件16b除了具有將彈性構件14樞接於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的作用外,還可使得彈性構件14能夠分別相對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旋轉。舉例而言,如第1A圖所示,彈性構件14為垂直狀態,當彈性構件14以第一樞接件16a為圓心而進行相對第一殼體10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彈性構件14為水平狀態,如第1C圖所示。因此,經由彈性構件14能夠分別相對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旋轉,使得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從垂直疊合形式變為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1A圖與第1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1中,在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時,若要使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由垂直疊合形式切換至水平並列形式,可以先側向地施力於第二殼體12上,使得第二殼體12相對第一殼體10滑動。期間,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之間的疊合面積會逐漸縮小。並且,彈性構件14也會相對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旋轉,並同時受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拉伸。
如第1B圖與第1C圖所示,當第二殼體12側向地滑動至完整脫離第一殼體10的上方後,可再進一步垂直地施力於第二殼體12上,使得第二殼體12移動至第一殼體10的側邊。當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殼體12可進一步包含第二顯示介面120。第二殼體12之第二顯示介面120位於第二殼體12遠離第一殼體10之一側。第一殼體1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顯示介面100。第一殼體10之第一顯示介面100位於第一殼體10面向第二殼體12之一側。並且,第一殼體10之第一顯示介面100可在第二殼體12相對第一殼體10滑動而分離後完整露出。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10之第一顯示介面100與第二殼體12之第二顯示介面120的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但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可共平面之外表面並不以此為限,且第一顯示介面100與第二顯示介面120的設置位置也可依不同需求而改變,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2A圖、第2B圖、第2C圖以及第2D圖。第2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3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第2B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滑蓋裝置3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2C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滑蓋裝置3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2D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滑蓋裝置3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2A圖至第2D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3可包含有第一殼體30、第二殼體32以及彈性構件34。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可以垂直疊合形式(如第2A圖所示)或水平並列形式(如第2D圖所示)相互抵靠。彈性構件34包含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彈性構件34之第一端可樞接至第一殼體30,彈性構件34之第二端可樞接至第二殼體32。藉此,彈性構件34即可連接於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3可進一步包含有滑槽320、樞接件36a以及滑動件36b。滑槽320可設置於第二殼體32上。樞接件36a可連接彈性構件34之第一端,進而使彈性構件34能與第一殼體30樞接。滑動件36b可連接彈性構件34之第二端,進而使彈性構件34能與第二殼體32樞接。並且,滑動件36b可配合以滑動於滑槽320中。
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3中,第二殼體32之滑槽320具有疊合端320a與並列端320b。在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時,滑動件36b靠近滑槽320之疊合端320a。並且,若要使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由垂直疊合形式切換至水平並列形式,可以先側向地施力於第二殼體32上,使得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期間,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之間的疊合面積會逐漸縮小,並且由於第一殼體30藉由樞接件36a與彈性構件34連接,彈性構件34又與滑槽320中之滑動件36b樞接,因此當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而離開垂直疊合形式時,原本靠近滑槽320之疊合端320a的滑動件36b就會朝向並列端320b滑動。換言之,當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而逐漸脫離垂直疊合狀態,甚至進一步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滑動件36b會靠近滑槽320之並列端320b,換言之,當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12為水平並列時,滑槽320之並列端320b為靠近第一殼體10之側。
如第2B圖與第2C圖所示,在滑動件36b抵靠於滑槽320之並列端320b之後,持續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之第二殼體32會使彈性構件34相對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旋轉,並且彈性構件34同時受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拉伸。
如第2C圖與第2D圖所示,當第二殼體32側向地滑動至完整脫離第一殼體30的垂直投影上方後,可再進一步垂直地施力於第二殼體32上,使得第二殼體32移動至第一殼體30的側邊。當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另外,受到樞接件36a具有可旋轉特性的影響,也可當第二殼體32與第一殼體30不在垂直投影方向重疊時,持續施予水平作用力於第二殼體32,使得彈性構件34可相對於第一殼體30旋轉,進而使得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形成水平並列形式。然,本實施例僅以上述施力方法來說明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的連動機制,但不以此為限。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殼體32可進一步包含第二顯示介面322。第二殼體32之第二顯示介面322位於第二殼體32遠離第一殼體30之一側。第一殼體3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顯示介面300。第一殼體30之第一顯示介面300位於第一殼體30面向第二殼體32之一側。並且,第一殼體30之第一顯示介面300可在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動而分離後完整露出。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30之第一顯示介面300與第二殼體32之第二顯示介面322的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但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可共平面之外表面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2A圖至第2D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3中,第一殼體30可進一步包含有限位結構302。限位結構302可毗鄰樞接件36a,並可用以供彈性構件34抵靠,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限位結構302只要設置於彈性構件34旋轉時會經過的第一殼體30側邊上,即可達到供彈性構件34抵靠的功能。藉此,在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由垂直疊合形式切換至水平並列形式的過程中,限位結構302即可防止彈性構件34相對第一殼體30轉動超過角度θ。於一實施方式中,限位結構302可以為凸塊,且其形狀並不限定。於一實施方式中,角度θ可以大約為90度,但並不以此為限,可依據設計上所需或製造上的限制而彈性地調整與改變。此外,限位結構302亦可直接形成於樞接件36a上。換言之,若使形成於樞接件36a上之限位結構302直接受第一殼體30之轉動限制,同樣亦可達到防止彈性構件34相對第一殼體30轉動超過角度θ的目的。
此外,為了增進使用者在將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開時的手感,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3可進一步包含有拉伸彈簧38。拉伸彈簧38可設置於第二殼體32之滑槽320中,並分別連接至滑槽320之疊合端320a與滑動件36b。因此,當使用者將第二殼體32相對第一殼體30滑開,並使滑動件36b由滑槽320之疊合端320a朝向並列端320b滑動時,拉伸彈簧38會同時對滑動件36b與滑槽320之疊合端320a施予拉力,進而增進使用者將第二殼體32由第一殼體30上滑開的手感。
請參照第3A圖、第3B圖以及第4圖。第3A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未被拉伸的彈性構件34的示意圖。第3B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已被拉伸的彈性構件34的示意圖。第4圖為繪示第2C圖中之滑蓋裝置3的局部側視圖。
如第3A圖以及第3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3中,彈性構件34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壓縮彈簧344。彈性構件34與第一殼體30連接之第一端可包含有套筒340,彈性構件34與第二殼體32連接之第二端可包含有桿件342。其中,桿件342與第一壓縮彈簧344設置於套筒340內。進一步來說,彈性構件34之套筒340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擋止部340a與開孔340b。開孔340b形成於第一擋止部340a,並且桿件342可經由開孔340b使其部分能夠穿設於套筒340中。此外,桿件342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二擋止部342a。桿件342之第二擋止部342a可於套筒340中往復移動,並且第一壓縮彈簧344可容納與擠壓於第一擋止部340a與第二擋止部342a之間。藉此,當彈性構件34受到拉伸時,桿件342位於套筒340內之第二擋止部342a就會朝向套筒340之第一擋止部340a移動並同時壓縮第一壓縮彈簧344,同時桿件342露出套筒340外的長度也會越長,彈性構件34也因此能伸長。
於一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套筒340亦可設置於彈性構件34與第二殼體32連接之第二端,上述之桿件342亦可設置於彈性構件34與第一殼體30連接之第一端,同樣可達到彈性構件34受力而拉伸的功能。
如第3A圖、第3B圖以及第4圖所示,在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的過程中,彈性構件34之拉伸長度Δs必定會大於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之間之間隔長度Δg。換言之,在滑動件36b抵靠於滑槽320之並列端320b之後,由於彈性構件34之拉伸長度Δs大於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之間之間隔長度Δg,因此持續施予水平作用力於第二殼體32時,彈性構件34仍然有足夠的長度受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拉伸而使第二殼體32可相對第一殼體30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藉此,即可達到使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無間隙的目的。
另外,若為了在展開後處於水平並列形式的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上能夠呈現單一大螢幕的視覺效果,於一實施方式中,可以針對第一殼體30上的第一顯示介面300兩側的邊框,以及第二殼體32上的第二顯示介面322兩側的邊框進行調整。換句話說,若將第二殼體32靠近第二滑槽320之並列端320b的邊框盡可能縮小,即可使得第二顯示介面322在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能夠更靠近第一殼體30上的第一顯示介面300。同樣地,若將第一殼體30靠近樞接件36a的邊框盡可能縮小,即可使得第一顯示介面300在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能夠更靠近第二殼體32上的第二顯示介面322。由於處於水平並列形式之第一殼體30上的第一顯示介面300與第二殼體32上的第二顯示介面322之間的距離縮小,再加上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之間可以達到無間隙,因此可以有效地使第一顯示介面300與第二顯示介面322呈現出猶如單一大螢幕的視覺效果。
請參照第5A圖、第5B圖、第5C圖以及第5D圖。第5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5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第5B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5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52相對第一殼體50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5C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5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52相對第一殼體50滑動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5D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5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5A圖至第5D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5可包含有第一殼體50、第二殼體52以及彈性構件54。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可以垂直疊合形式(如第5A圖所示)或水平並列形式(如第5D圖所示)相互抵靠。彈性構件54包含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彈性構件54之第一端可樞接至第一殼體50,彈性構件54之第二端可樞接至第二殼體52。藉此,彈性構件54即可連接於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5可進一步包含有滑槽520、樞接件56a以及滑動件56b。滑槽520可設置於第二殼體52上。樞接件56a可連接彈性構件54之第一端,進而使彈性構件54能與第一殼體50樞接。滑動件56b可連接彈性構件54之第二端,進而使彈性構件54能與第二殼體52樞接。並且,滑動件56b可配合以滑動於滑槽520中。
如第5A圖與第5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5中,第二殼體52之滑槽520具有疊合端520a與並列端520b。在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時,滑動件56b靠近滑槽520之疊合端520a,並且若要使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由垂直疊合形式切換至水平並列形式,可以先側向地施力於第一殼體50上,使得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動。期間,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之間的疊合面積會逐漸縮小,並且由於第一殼體50藉由樞接件56a與彈性構件54連接,彈性構件54又與滑槽520中之滑動件56b樞接,因此當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動而離開垂直疊合形式時,原本靠近滑槽520之疊合端520a的滑動件56b就會朝向並列端520b滑動。換言之,當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動而逐漸脫離垂直疊合狀態,甚至進一步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滑動件56b會靠近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
如第5B圖與第5C圖所示,在滑動件56b抵靠於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之後,持續相對第二殼體52滑動之第一殼體50會使彈性構件54相對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旋轉,並且彈性構件54同時受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拉伸。
如第5C圖與第5D圖所示,當第一殼體50側向地滑動至完整脫離第二殼體52的上方後,可再進一步垂直地施力於第一殼體50上,使得第一殼體50移動至第二殼體52的側邊。當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殼體5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顯示介面500。第一殼體50之第一顯示介面500位於第一殼體50遠離第二殼體52之一側。第二殼體52可進一步包含第二顯示介面522。第二殼體52之第二顯示介面522位於第二殼體52面向第一殼體50之一側。並且,第二殼體52之第二顯示介面522可在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動而分離後完整露出。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50之第一顯示介面500與第二殼體52之第二顯示介面522的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但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可共平面之外表面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6A圖、第6B圖以及第6C圖。第6A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5之第一殼體50的立體透視圖。第6B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5之第二殼體52的立體透視圖。第6C圖為繪示第5D圖中之滑蓋裝置5之第二殼體52的立體透視圖。
如第6A圖、第6B圖與第6C圖所示,並配合參照第5A圖至第5D圖,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5中,第二殼體52可進一步包含有容置槽522a、橫槓522c以及支撐板522b。第二殼體52之容置槽522a可與滑槽520連通。第二殼體52之橫槓522c可連接滑動件56b並穿設於容置槽522a中。第二殼體52之支撐板522b可容置於容置槽522a中並與橫槓522c連接。其中,當滑動件56b朝向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滑動時,滑動件56b會帶動橫槓522c一起滑動,進而使支撐板522b外露於第二殼體52。換言之,第二殼體52之支撐板522b的滑動方向與滑動件56b相同。需注意的是,第6B圖為滑動件56b靠近滑槽520之疊合端520a,而第6C圖為滑動件56b靠近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藉此,當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二殼體52之支撐板522b即可支撐第一殼體50。此外,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殼體50還可進一步包含有凹槽502。第一殼體50之凹槽502可用以容納支撐板522b外露於第二殼體52之部分。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板522b除了可用以支撐第一殼體50外,還可以限制彈性構件54旋轉角度。換言之,當支撐板522b容納於第一殼體50後,則可使彈性構件54停止相對於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旋轉,而使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為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5A圖至第5D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5中,彈性構件54與第一殼體50連接之第一端可包含有套筒540,彈性構件54與第二殼體52連接之第二端可包含有桿件542。至於彈性構件54的作動原理,可參照第3A圖、第3B圖以及第4圖的相關說明,因此在此不再贅述。由上述相關說明可知,當彈性構件54受到拉伸時,桿件542露出套筒540外的長度也會越長,彈性構件54也因此能伸長。
於一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套筒540亦可設置於彈性構件54與第二殼體52連接之第二端,上述之桿件542亦可設置於彈性構件54與第一殼體50連接之第一端,同樣可達到彈性構件54受力而拉伸的功能。
此外,為了增進使用者在將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開時的手感,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5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二壓縮彈簧58。第二壓縮彈簧58可設置於第二殼體52之滑槽520中,並位於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與滑動件56b之間。因此,當使用者將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開,並使滑動件56b由滑槽520之疊合端520a朝向並列端520b滑動時,第二壓縮彈簧58會同時受到滑動件56b與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施予壓力,進而增進使用者將第一殼體50由第二殼體52上滑開的手感。於一實施方式中,上述設置於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與滑動件56b之間之第二壓縮彈簧58,亦可替換為如第3A圖之實施方式中分別連接至滑槽320之疊合端320a與滑動件36b的拉伸彈簧38,同樣亦可在第一殼體50相對第二殼體52滑開時達到增進手感的功能與目的。
換句話說,本發明於第5A圖中之實施方式相較於第2A圖中之實施方式的差異,非僅於第2A圖中之滑槽320的設置位置位於垂直疊合形式時的上殼(亦即,第二殼體32),而第5A圖中之滑槽520位於垂直疊合形式時的下殼(亦即,第二殼體52)。第5A圖中之實施方式相較於第2A圖中之實施方式的差異,還在於第5A圖中之實施方式之第二殼體52更包含有容置槽522a、橫槓522c以及支撐板522b等可使彈性構件54停止相對於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旋轉的構件,並且可增加支撐第一殼體50的結構。此外,第5A圖中之實施方式之第二壓縮彈簧58亦可與第2A圖中之實施方式之拉伸彈簧38相互置換,換言之,第2A圖之拉伸彈簧38於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為垂直疊合時,為被壓縮的狀態,而經由施力於拉伸彈簧38,使之於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為水平並列時,為拉伸狀態,即拉長或延伸拉伸彈簧38。然,第5A圖之第二壓縮彈簧58則於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32為垂直疊合時,為拉伸狀態,而經由施力於第二壓縮彈簧58,使之於第一殼體50與第二殼體52為水平並列時,為壓縮狀態。
請參照第7A圖、第7B圖、第7C圖以及第7D圖。第7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7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第7B圖為繪示第7A圖中之滑蓋裝置7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7C圖為繪示第7A圖中之滑蓋裝置7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7D圖為繪示第7A圖中之滑蓋裝置7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7A圖至第7D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7可包含有第一殼體70、第二殼體72以及彈性構件74。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可以垂直疊合形式(如第7A圖所示)或水平並列形式(如第7D圖所示)相互抵靠。彈性構件74包含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彈性構件74之第一端可樞接至第一殼體70,彈性構件74之第二端可樞接至第二殼體72。藉此,彈性構件74即可連接於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7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滑槽700、第一滑動件76a、第二滑槽720以及第二滑動件76b。第一滑槽700可設置於第一殼體70。第一滑動件76a可連接彈性構件74之第一端,使彈性構件74能與第一殼體70樞接,且第一滑動件76a可配合以滑動於第一滑槽700中。第二滑槽720可設置於第二殼體72。第二滑動件76b可連接彈性構件74之第二端,使彈性構件74能與第二殼體72樞接,且第二滑動件76b可配合以滑動於第二滑槽720中。
如第7A圖與第7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7中,第一滑槽700具有第一疊合端700a與第一並列端700b,第二滑槽720具有第二疊合端720a與第二並列端720b。在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時,第一滑動件76a靠近第一疊合端700a,且第二滑動件76b靠近第二疊合端720a,並且若要使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由垂直疊合形式切換至水平並列形式,可以先側向地施力於第二殼體72上,使得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期間,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之間的疊合面積會逐漸縮小,並且由於第一殼體70藉由第一滑動件76a與彈性構件74之第一端連接,第二殼體72藉由第二滑動件76b與彈性構件74之第二端連接,因此當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而離開垂直疊合形式時,原本靠近第一滑槽700之第一疊合端700a的第一滑動件76a就會朝向第一並列端700b滑動。同樣地,原本靠近第二滑槽720之第二疊合端720a的第二滑動件76b就會朝向第二並列端720b滑動。換言之,當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而逐漸脫離垂直疊合狀態,甚至進一步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滑動件76a會靠近第一滑槽700之第一並列端700b,並且第二滑動件76b會靠近第二滑槽720之第二並列端720b。
如第7B圖與第7C圖所示,在第一滑動件76a抵靠於第一滑槽700之第一並列端700b,且第二滑動件76b抵靠於第二滑槽720之第二並列端720b之後,持續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之第二殼體72會使彈性構件74相對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旋轉,並且彈性構件74同時受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拉伸。
如第7C圖與第7D圖所示,當第二殼體72側向地滑動至完整脫離第一殼體70的上方後,可再進一步垂直地施力於第二殼體72上,使得第二殼體72移動至第一殼體70的側邊。當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
另外要說明的是,在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時,第一殼體70之第一疊合端700a較靠近第二殼體72之第二疊合端720a,而在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70之第一並列端700b較靠近第二殼體72之第二並列端720b,位於較靠近第二殼體72之側。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殼體72可進一步包含第二顯示介面722。第二殼體72之第二顯示介面722位於第二殼體72遠離第一殼體70之一側。第一殼體7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顯示介面702。第一殼體70之第一顯示介面702位於第一殼體70面向第二殼體72之一側。並且,第一殼體70之第一顯示介面702可在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動而分離後完整露出。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70之第一顯示介面702與第二殼體72之第二顯示介面722的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但第一殼體70與第二殼體72可共平面之外表面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7A圖至第7D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7中,彈性構件74與第一殼體70連接之第一端可包含有套筒740,彈性構件74與第二殼體72連接之第二端可包含有桿件742。至於彈性構件74的作動原理,可參照第3A圖、第3B圖以及第4圖的相關說明,因此在此不再贅述。由上述相關說明可知,當彈性構件74受到拉伸時,桿件742露出套筒740外的長度也會越長,彈性構件74也因此能伸長。
於一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套筒740亦可設置於彈性構件74與第二殼體72連接之第二端,上述之桿件742亦可設置於彈性構件74與第一殼體70連接之第一端,同樣可達到彈性構件74受力而拉伸的功能。
此外,為了增進使用者在將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開時的手感,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7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拉伸彈簧78以及第二拉伸彈簧80。第一拉伸彈簧78可設置於第一殼體70之第一滑槽700中,並分別連接第一滑槽700之第一疊合端700a與第一滑動件76a。第二拉伸彈簧80可設置於第二殼體72之第二滑槽720中,並分別連接第二滑槽720之第二疊合端720a與第二滑動件76b。因此,當使用者將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開,並使第一滑動件76a由第一滑槽700之第一疊合端700a朝向第一並列端700b滑動,以及使第二滑動件76b由第二滑槽720之第二疊合端720a朝向第二並列端720b滑動時,第一拉伸彈簧78會同時受到第一滑動件76a與第一滑槽700之第一疊合端700a施予拉力,第二拉伸彈簧80會同時受到第二滑動件76b與第二滑槽720之第二疊合端720a施予拉力,進而增進使用者將第二殼體72由第一殼體70上滑開的手感。於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分別連接至第一滑槽700之第一疊合端700a與第一滑動件76a的第一拉伸彈簧78,以及分別連接至第二滑槽720之第二疊合端720a與第二滑動件76b的第二拉伸彈簧80,亦可替換為如第5A圖之實施方式中設置於滑槽520之並列端520b與滑動件56b之間之第二壓縮彈簧58,同樣亦可在第二殼體72相對第一殼體70滑開時達到增進手感的功能與目的。
請參照第8A圖、第8B圖以及第8C圖。第8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9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第8B圖為繪示第8A圖中之滑蓋裝置9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92相對第一殼體90轉動尚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第8C圖為繪示第8A圖中之滑蓋裝置9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如第8A圖、第8B圖以及第8C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9同樣可包含有第一殼體90、第二殼體92以及彈性構件94。其中,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可以垂直疊合形式(如第8A圖所示)或水平並列形式(如第8C圖所示)相互抵靠。彈性構件94包含有第一端與第二端。於本實施方式中,滑蓋裝置9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樞接件96a以及第二樞接件96b。第一樞接件96a可連接彈性構件94之第一端,進而使彈性構件94能與第一殼體90樞接。同樣地,第二樞接件96b可連接彈性構件94之第二端,進而使彈性構件94能與第二殼體92樞接。
然,本實施例中之第一樞接件96a與第二樞接件96b除了具有將彈性構件94樞接於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的作用外,還可使得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能夠分別相對第一樞接件96a與第二樞接件96b旋轉。
如第8A圖與第8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9中,在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處於垂直疊合形式時,若要使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由垂直疊合形式切換至水平並列形式,可以先使第二殼體92相對第二樞接件96b旋轉180度,使得第二殼體92原本面向第一殼體90的一側反而遠離第一殼體90。期間,彈性構件94也會相對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旋轉,並同時受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拉伸。然,本實施例僅以上述施力方法來說明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的連動機制,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8B圖與第8C圖所示,當第二殼體92旋轉至完整脫離第一殼體90的上方後,可再進一步垂直地施力於第二殼體92上,使得第二殼體92移動至第一殼體90的側邊。當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殼體92可進一步包含第二顯示介面920。第二殼體92之第二顯示介面920位於第二殼體92面向第一殼體90之一側。第一殼體9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顯示介面900。第一殼體90之第一顯示介面900位於第一殼體90面向第二殼體92之一側。並且,第一殼體90之第一顯示介面900以及第二殼體92之第二顯示介面920,可在第二殼體92相對第一殼體90轉動而分離後完整露出。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處於水平並列形式時,第一殼體90之第一顯示介面900與第二殼體92之第二顯示介面920的外表面大致上可共平面,但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可共平面之外表面並不以此為限。此外,當第一殼體90與第二殼體92為垂直疊合形式時,第二顯示介面920為面向第一殼體90,可以增加保護第二顯示介面920的作用。
另外要說明的是,於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之圖示中皆將彈性構件以設置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外部的方式表示,然為了美觀需求,彈性構件亦可設置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內。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之滑蓋裝置,主要藉由彈性構件分別連接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使得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能夠切換於垂直疊合形式與水平並列形式之間。當施力使垂直疊合的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相互滑動時,彈性構件會受到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拉伸,並同時相對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旋轉。當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水平並列時,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共平面,並且彈性構件的拉力可使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體大體上無間隙地相互抵靠。換言之,若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上皆有顯示介面,則當兩者處於水平並列時,可以使得兩者的顯示介面處於同平面,並以大體上無間隙的並列形式呈現。因此,習知之掀蓋式手機於雙螢幕之間礙眼的邊框,以及習知之滑蓋式手機上下兩機體之間在展開時的高度斷差,皆可獲得解決。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3、5、7、9...滑蓋裝置
10、30、50、70、90...第一殼體
100、300、500、702、900...第一顯示介面
12、32、52、72、92...第二殼體
120、322、522、722、920...第二顯示介面
14、34、54、74、94...彈性構件
16a、96a...第一樞接件
16b、96b...第二樞接件
302...限位結構
320、520...滑槽
320a、520a...疊合端
320b、520b...並列端
340、540、740...套筒
340a...第一擋止部
340b...開孔
342、542、742...桿件
342a...第二擋止部
344...第一壓縮彈簧
36a、56a...樞接件
36b、56b...滑動件
38...拉伸彈簧
502...凹槽
522a...容置槽
522b...支撐板
522c...橫槓
58...第二壓縮彈簧
700...第一滑槽
700a...第一疊合端
700b...第一並列端
720...第二滑槽
720a...第二疊合端
720b...第二並列端
76a...第一滑動件
76b...第二滑動件
78...第一拉伸彈簧
80...第二拉伸彈簧
θ...角度
Δs...拉伸長度
Δg...間隔長度
第1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垂直疊合形式。
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1C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第2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垂直疊合形式。
第2B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2C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2D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第3A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未被拉伸的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第3B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已被拉伸的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第4圖為繪示第2C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局部側視圖。
第5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垂直疊合形式。
第5B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5C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5D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第6A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之第一殼體的立體透視圖。
第6B圖為繪示第5A圖中之滑蓋裝置之第二殼體的立體透視圖。
第6C圖為繪示第5D圖中之滑蓋裝置之第二殼體的立體透視圖。
第7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垂直疊合形式。
第7B圖為繪示第7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尚未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7C圖為繪示第7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滑動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7D圖為繪示第7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第8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蓋裝置的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垂直疊合形式。
第8B圖為繪示第8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二殼體相對第一殼體轉動尚已完整脫離垂直疊合形式。
第8C圖為繪示第8A圖中之滑蓋裝置的另一側視圖,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處於水平並列形式。
3...滑蓋裝置
30...第一殼體
300...第一顯示介面
302...限位結構
32...第二殼體
320...滑槽
320a...疊合端
320b...並列端
322...第二顯示介面
34...彈性構件
340...套筒
342...桿件
36a...樞接件
36b...滑動件
38...拉伸彈簧

Claims (9)

  1. 一種滑蓋裝置,包含: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其中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以垂直疊合形式或水平並列形式相互抵靠;一彈性構件,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而該第一端樞接至該第一殼體,該第二端樞接至該第二殼體,其中該彈性構件連接於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該垂直疊合形式與該水平並列形式之間;一滑槽,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一樞接件,連接該第一端,使該彈性構件能與該第一殼體樞接;以及一滑動件,連接該第二端,使該彈性構件能與該第二殼體樞接,且該滑動件可配合以滑動於該滑槽中,當該彈性構件相對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旋轉,並同時受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拉伸時,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能切換至該垂直疊合形式或該水平並列形式,當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水平並列時,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共平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蓋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進一步包含一限位結構,毗鄰該樞接件,用以供該彈性構件抵靠,進而防止該彈性構件相對該第一殼體轉動超過一角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蓋裝置,其中該滑槽具有一疊合端與一並列端,當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垂直疊合時,該滑動件靠近該疊合端,當該第二殼體與該第一殼體水平並列時,該滑動件靠近該並列端。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滑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拉伸彈簧,設置於該滑槽中,並分別連接至該疊合端與該滑動件。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滑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壓縮彈簧,設置於該滑槽中,並位於該並列端與該滑動件之間。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滑蓋裝置,其中該第二殼體進一步包含:一容置槽,與該滑槽連通;一橫槓,連接該滑動件並穿設於該容置槽中;以及一支撐板,容置於該容置槽中並與該橫槓連接,其中當該滑動件朝向該並列端滑動時,該滑動件帶動該橫槓以使該支撐板外露於該第二殼體,該支撐板進而於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水平並列時支撐該第一殼體。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蓋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進 一步包含一凹槽,用以容納該支撐板外露於該第二殼體之部分。
  8. 一種滑蓋裝置,包含: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其中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以垂直疊合形式或水平並列形式相互抵靠;一彈性構件,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而該第一端樞接至該第一殼體,該第二端樞接至該第二殼體,其中該彈性構件連接於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使兩者能切換於該垂直疊合形式與該水平並列形式之間;一第一滑槽,設置於該第一殼體;一第一滑動件,連接該第一端,使該彈性構件能與該第一殼體樞接,且該第一滑動件可配合以滑動於該第一滑槽中;一第二滑槽,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以及一第二滑動件,連接該第二端,使該彈性構件能與該第二殼體樞接,且該第二滑動件可配合以滑動於該第二滑槽中,當該彈性構件相對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旋轉,並同時受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拉伸時,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能切換至該垂直疊合形式或該水平並列形式,當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水平並列時,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各自其中至少一外表面大致上共平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滑蓋裝置,其中該第一滑槽具有一第一疊合端與一第一並列端,該第二滑槽具有一第二疊合端與一第二並列端,當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垂直疊合時,該第一滑動件靠近該第一疊合端,且該第二滑動件靠近該第二疊合端,當該第二殼體與該第一殼體水平並列時,該第一滑動件靠近該第一並列端,且該第二滑動件靠近該第二並列端。
TW100113391A 2011-04-18 2011-04-18 滑蓋裝置 TWI435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3391A TWI435687B (zh) 2011-04-18 2011-04-18 滑蓋裝置
CN201110322250.3A CN102387230B (zh) 2011-04-18 2011-10-21 滑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3391A TWI435687B (zh) 2011-04-18 2011-04-18 滑蓋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4612A TW201244612A (en) 2012-11-01
TWI435687B true TWI435687B (zh) 2014-04-21

Family

ID=4582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3391A TWI435687B (zh) 2011-04-18 2011-04-18 滑蓋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7230B (zh)
TW (1) TWI435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0076A (zh) * 2014-10-30 2016-06-01 王澄熙 双屏幕电子装置
CN114267262B (zh) 2021-12-29 2023-06-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607206A (zh) * 2022-11-23 2023-01-17 青岛智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拉钩装置的万向臂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67143B1 (en) * 2005-04-06 2011-11-02 Nokia Corporation Extensible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JP4772014B2 (ja) * 2007-08-30 2011-09-14 ソニー エリクソン モバイル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携帯情報端末
JP5009099B2 (ja) * 2007-08-30 2012-08-22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携帯情報端末
CN101754619B (zh) * 2008-12-11 2012-03-0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装置
TWM364391U (en) * 2009-05-20 2009-09-01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Sliding lid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7230B (zh) 2015-03-18
CN102387230A (zh) 2012-03-21
TW201244612A (en)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46941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3504012A (ja) 電子デバイス
US10876337B2 (en) Sliding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640389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拡張構造、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アセンブリ及び端末
JP5085725B2 (ja) 開閉式小型電子機器
US20130152342A1 (en) Gear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apparatus
WO2021115431A1 (zh) 电子装置
WO2021115334A1 (zh) 电子装置
WO2021115430A1 (zh) 电子装置
EP1926290B1 (en) Swing hinge device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KR20200091740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용 개폐 힌지모듈
TWI435687B (zh) 滑蓋裝置
TWM588267U (zh) 具有攝像模組的電子裝置
TWI426766B (zh) 手持電子裝置
JP2011147099A (ja) 携帯式電子装置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JP6310694B2 (ja) 二軸ヒンジ装置
CN102687092A (zh) 具有透明显示器的装置
KR200416846Y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스윙 모듈
US20120293927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12140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262656B1 (ko) 백 플립 휴대단말기
US8625268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4899190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110275571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