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3987B - 門窗結構體 - Google Patents

門窗結構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3987B
TWI433987B TW100117738A TW100117738A TWI433987B TW I433987 B TWI433987 B TW I433987B TW 100117738 A TW100117738 A TW 100117738A TW 100117738 A TW100117738 A TW 100117738A TW I433987 B TWI433987 B TW I4339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frame
window
dispose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7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4558A (en
Inventor
Masashi Kawai
Original Assignee
Ykk Architectur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rchitectural filed Critical Ykk Architectural
Publication of TW201144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4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3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3987B/zh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Description

門窗結構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拉窗以可開閉之方式配設於開口框架之門窗結構體,尤有關於可將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維持在打開狀態的門窗結構體。
以此種習知技術而言,提供有一種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者。此門窗結構體係在開口框架與拉窗之間具備連桿(link)構件。連桿構件係具備以可彼此滑動之方式設置之外筒與內筒,其外筒之基端部係相對於開口框架以可搖動之方式支撐,另一方面,內筒之基端部則係以可搖動之方式支撐於拉窗。在外筒與內筒之間,係設有擋止(stopper)手段。擋止手段係用以限制外筒與內筒之相對移動者,其係設於例如外筒的前端部。
在此門窗結構體中,若將擋止手段操作成解除擋止狀態,則連桿構件的整體長度會由於外筒與內筒相對滑動而延長,因此可使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作開啟移動。另一方面,只要在拉窗位於預定的打開位置的狀態下操作擋止手段,使之發揮擋止功能,則外筒與內筒的相對移動會受到阻止,而使連桿構件的整體長度不會變短。因此,即使是受到風力等朝關閉之方向對拉窗施加外力的情形下,仍得以將拉窗維持於打開的狀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平5-4531號公報
然而,限制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之打開位置的連桿構件,在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作開啟移動時,無可避免地形成露出於外部的狀態,且附設於此連桿構件的擋止手段亦會露出於外部。尤其是構設於連桿構件之中間部的擋止手段,在拉窗打開之情形下,將會成為配置於從外部最容易辨認的位置。因此,以專利文獻1的門窗結構體而言,考慮其外觀品質時,未必可謂理想。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可在不損及外觀品質下將拉窗維持於打開狀態的門窗結構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門窗結構體,其係將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以可開閉之方式配設者,其特徵為具備:連桿構件,使一端部以可搖動之方式支撐於前述開口框架,另一方面,使另一端部以可搖動之方式支撐於前述拉窗的框,而且以可沿著前述框移動之方式支撐,以限制前述拉窗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的打開位置;及擋止手段,以可切換成開啟狀態及關閉狀態之方式構成,而在開啟狀態中容許前述連桿構件之滑動,另一方面,在關閉狀態中阻止前述連桿構件相對於前述框的滑動。
依據本發明,係應用阻止連桿構件相對於框的滑動之設計以作為擋止手段。因此,亦極易於將擋止手段構成為無法從外部辨認的位置。
此外,本發明之上述門窗結構體中,前述拉窗係構成為藉由將設於框之操作把手(handle)操作至關閉位置來阻止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的開啟移動,另一方面,藉由將前述操作把手操作至開位置而成為可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作開啟移動;在前述操作把手與前述擋止手段之間係設有連動手段,用以使彼此之間連動,且於前述操作把手配置於關閉位置時,使前述擋止手段移轉至關閉狀態,另一方面,於前述操作把手配置於開啟位置時,使前述擋止手段移轉至開啟狀態。
依據本發明,由於係構成為藉由操作設於框之操作把手來進行擋止手段的操作,因此擋止手段的操作性良好。
此外,本發明之上述門窗結構體中,前述擋止手段係具備:銷(pin)保持體,其具有前述拉窗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作開啟移動時,將設於前述連桿構件之另一端部之滑動銷以可裝卸之方式收容之銷收容溝;及擋止片,其係相對於前述框以可移動之方式配設,並且透過前述連動手段連動於前述操作把手,於前述操作把手移動於關閉位置時係配置於卡合位置,另一方面,於前述操作把手移動於開啟位置時係配置於非卡合位置;而前述銷保持體,在前述滑動銷收容於前述銷收容溝之狀態下前述擋止片配置於卡合位置時會阻止前述滑動銷的脫離,另一方面,於前述擋止片配置於非卡合位置時會容許前述滑動銷的脫離。
依據本發明,只要在滑動銷收容於銷保持體之銷收容溝的狀態下將操作把手操作為關閉位置,即可藉由阻止滑動銷從銷收容溝脫離而將拉窗維持為開啟的位置。
此外,本發明之上述門窗結構體中,前述銷保持體係相對於前述框以可移動之方式配設,且在可卡合於配置在前述卡合位置之擋止片之可卡合位置、與解除與配置於前述卡合位置之擋止片之卡合狀態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間移動。
依據本發明,由於即使在滑動銷未收容於銷保持體之銷收容溝之狀態下將操作把手操作於關閉位置時,亦可藉由滑動銷的移動而使銷保持體移動於卡合解除位置而解除與擋止片的卡合狀態,因此,之後可使滑動銷收容於銷收容溝。再者,只要從此狀態朝拉窗關閉之方向移動,滑動銷收容於銷收容構之狀態的銷保持體即移動於可卡合位置。結果,擋止片得卡合於銷保持體,且拉窗會維持於開啟的狀態。
此外,本發明之上述門窗結構體中,前述銷保持體係以可將前述銷收容溝之寬度擴開的方式構成,且於擴開時使前述滑動銷插通;前述擋止片係藉由在配置於前述卡合位置時阻止前述銷收容溝之擴開,而阻止前述滑動銷的脫離。
依據本發明,擋止片配置於卡合位置時,會阻止銷收容溝的擴開,且會阻止收容於銷收容溝之滑動銷的脫離。
此外,本發明之上述門窗結構體中,前述拉窗係以可沿著水平方向的軸心為中心而旋轉之方式配設於前述開口框架,且以使下框朝外側推出之方式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開啟移動;前述操作把手係配設於前述下框的縱深面,而且以沿著前述拉窗之縱深方向的軸心為中心旋轉,藉此而移動於開啟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前述連桿構件係設於前述下框之下面與前述開口框架之下框架之間。
依據本發明,擋止手段係配設於下框的下面,即使在拉窗打開的狀態下,亦可藉由下框將擋止手段予以遮蓋,而可維持其外觀品質。
依據本發明,由於係應用得以阻止連桿構件相對於框的滑動之設計作為擋止手段,因此即使連桿構件露出於外部的狀態下,亦容易將擋止手段構成於無法從外部辨認的位置。此外,只要設置連動手段,即可藉由操作設於框之操作把手來進行擋止手段的操作,因此亦不會有損及擋止手段之操作性之虞。
以下一面參照附圖一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門窗結構體之較佳實施形態。
第1圖及第2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門窗結構體者。在此例示的門窗結構體係構成為以沿著水平方向之軸心為中心將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以可旋轉之方式配設,且使下框22相對於開口框架10以朝外側推出之方式開啟移動的所謂的推出窗,或滑出窗。開口框架10係藉由將上框架11、下框架12及左右一對縱框架13從四周組合構成框架而形成為矩形者。拉窗20係藉由將上框21、下框22及左右一對縱框23a、23b從四周組合成框架,且進一步使玻璃板等之面材24支撐於此等框21、22、23a、23b之間而構成者。在此拉窗20中,係於在下框22中成為上面之縱深面的中央部安裝有操作把手30,並且在下框22及一對縱框23a、23b配設有滑塊(slider)(連動手段)40。
操作把手30係藉由以沿著拉窗20之縱深方向之軸心為中心旋轉,在開啟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移動,且其輸出部31係沿著下框22之長度方向而移動者。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圖中之以實線顯示之狀態係為操作把手30的關閉位置,而第1圖中以二點鏈線顯示之狀態係為操作把手30的開啟位置。操作把手30之輸出部31係於操作把手30配置於關閉位置時,配置於相對於下框22為最左側的位置,而操作把手30配置於開啟位置時,則輸出部31係配置於相對於下框22為最右側的位置。
滑塊40係透過未圖示之導件(guide)配設於從下框22之下面至一對縱框23a、23b之下端部的部位,且為沿著各個框22、23之長度方向而可滑動之串接構件,其係在下框22之下面與操作把手30之輸出部31卡合。圖中雖未明示,惟配置於下框22與各個縱框23a、23b之會合部的滑塊40,係處於彈性彎曲的狀態,且於沿著下框22配置之滑塊40朝左右方向滑動時,可使沿著縱框23a、23b配置之滑塊40分別沿著上下方向滑動。更具體而言,操作把手30之輸出部31在第1圖中朝左方移動時,沿著下框22配置的滑塊40係朝左方滑動,而沿著第1圖中位於左方之縱框(以下為了區別起見稱為「左縱框23a」)配置的滑塊40則朝上方滑動,而沿著第1圖中位於右方之縱框(以下為了區別起見稱為「右縱框23b」)配置的滑塊40則朝下方滑動。同樣地,操作把手30之輸出部31在第1圖中朝右方移動時,沿著下框22配置的滑塊40係朝右方滑動,而沿著左縱框23a配置的滑塊40係朝下方滑動,沿著右縱框23b配置的滑塊40係朝上方滑動。
在滑塊40中,係於各個端部連結有鎖裝置45。鎖裝置45係構成於開口框架10之縱框架13與拉窗20之縱框23a、23b之間,且在滑塊40滑動時將開口框架10與拉窗20之間切換成解鎖狀態與上鎖狀態者。圖中雖未明示,惟以鎖裝置45而言,係可藉由例如在滑塊40之端部配設鎖定銷(lock pin),另一方面在縱框架13之對應的部位配設鎖定板(lock plate)來構成。亦即,操作把手30被操作為關閉位置時,只要使鎖定銷相對於鎖定板朝開口框架10之縱深方向相對向,則鎖定銷即抵接於鎖定板,藉此而成為阻止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開啟移動的上鎖狀態。相對於此,操作把手30被操作為開啟位置時,只要使鎖定銷相對於鎖定板朝開口框架10之縱深方向移動至非相對向的位置,則成為拉窗20可相對於開口框架10開啟移動的解鎖狀態。另外,以應用於門窗結構體之鎖裝置45而言,未必限定於此等構成,只要是操作把手30在開啟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移動時切換成解鎖狀態與上鎖狀態者,則亦可應用由其他構成所構成者。
另一方面,在此門窗結構體中,如第3圖至第11-2圖所示,於拉窗20係設有連桿座構件25,而於開口框架10與拉窗20之間係設有連桿構件50。連桿座構件25係具有沿著下框22之長度方向的滑動溝25a及退避溝25b,且在覆蓋配設於下框22之滑塊40的狀態下固定於下框22的下面。此等滑動溝25a及退避溝25b係在沿著拉窗20之縱深方向之寬度的中央部於下框22之長度方向彼此並設者。更具體而言,滑動溝25a係為第3圖中從位於連桿座構件25右側之端部形成至較長度方向之中心稍靠左側之部位之長度較長的細縫(slit)狀缺口,而退避溝25b係為從滑動溝25a稍隔開距離而形成於位於連桿座構件25左側之端部之長度較短的細縫狀缺口。
連桿構件50係於使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開啟移動時介設於此等開口框架10與拉窗20之間,藉此來限制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的打開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如第3圖至第11-2圖所示,在下框架12之上面與下框22之下面之間,係設有由單一構件所構成的連桿構件50。連桿構件50之一端部,係透過沿著上下方向的支撐銷51而安裝於下框架12,且可以支撐銷51之軸心為中心而相對於下框架12搖動。相對於此,連桿構件50之另一端部,係具有沿著上下方向的滑動銷52,且藉由使該滑動銷52插通於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以滑動銷52之軸心為中心相對於下框22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撐,而且沿著滑動溝25a以可移動之方式支撐。
將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完全關閉時,連桿構件50在下框架12與下框22之間係沿著下框22的長度方向配置,而滑動銷52在第3圖中係配置於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中最右側的部位。當使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作開啟移動時,連桿構件50即以支撐銷51及滑動銷52的軸心為中心適當搖動,並且滑動銷52在第3圖中係於滑動溝25a朝左方適當移動,且如第2圖所示,配置成架設在開口框架10與拉窗20之間的狀態。當滑動銷52配置於滑動溝25a最左側時,即阻止滑動銷52的移動,且限制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打開的位置。
如第3圖至第11-2圖所示,在連桿座構件25與配設於下框22之滑塊40之間,係構成有收容空間25A,而在此收容空間25A係配設有銷保持體60及擋止片70。
銷保持體60係以相對於連桿座構件25可沿著下框22之長度方向移動之方式配設者,且具有導銷(guide pin)61及銷夾持片62。導銷61係沿著上下方向保持於形成長方體狀的保持體本體63,而其突出端部係插通於連桿座構件25的退避溝25b,以發揮用以限制銷保持體60相對於連桿座構件25之移動範圍的功能。銷夾持片62係形成為相對於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覆蓋其上方部之大小的突出部份,且其係以從保持體本體63朝第3圖中右側突出之方式設置。銷夾持片62係具有即使導銷61配置於退避溝25b中最遠離滑動溝25a之位置時,仍足以覆蓋在滑動溝25a中位於第3圖最左側之部分的長度。
在此銷夾持片62中係形成有銷收容溝64。銷收容溝64係為從銷夾持片62之突出端部以與滑動溝25a相對向之方式形成之細縫狀缺口,且具有銷收容部64a、窄幅部64b、導出傾斜面64c及導入傾斜面64d。銷收容部64a係為設於銷收容溝64最深處的部分,且係以具有與設於連桿構件50之滑動銷52之外徑大致相等寬度的方式形成。窄幅部64b係為形成於銷收容溝64之開口側的部分,在通常狀態下係以具有寬度較滑動銷52之外徑窄的間隔之方式形成。導出傾斜面64c係為以寬度從窄幅部64b之深處側端部朝向銷收容部64a逐漸變寬之方式形成的傾斜部分。導入傾斜面64d係為以寬度從窄幅部64b之終端部朝向銷夾持片62之突出端部逐漸變寬之方式形成的傾斜部分。位於導入傾斜面64d最前端側的部分,係以具有較滑動銷52之外徑大的寬度之方式形成。
具有上述構成的銷保持體60,係藉由例如富於彈性的合成樹脂而一體形成保持體本體63及銷夾持片62,並且銷夾持片62係形成為較保持體本體63薄的厚度,且於施加外力時,可較易於將銷收容溝64中之窄幅部64b的相互間隔予以彈性擴開。
擋止片70係配置於較銷保持體60在第3圖中靠右側,且係以相對於連桿座構件25可沿著下框22之長度方向移動之方式配設,且具有滑塊連結部71、滑動銷通過用凹部72及一對卡合臂(arm)73。滑塊連結部71係為從構成長方體狀之擋止片本體74之上面朝上方突出的凸狀部。此滑塊連結部71係藉由嵌合於配設於下框22之滑塊40的連結孔41,於滑塊40滑動時使擋止片70連動者。滑動銷通過用凹部72係為在擋止片本體74之下面中與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相對向之部位所形成的凹溝,且沿著滑動溝25a的長度方向而形成。此滑動銷通過用凹部72係以具有較滑動銷52之直徑更大寬度之方式形成,且於擋止片70相對於連桿座構件25配置於任意位置時,亦可使沿著滑動溝25a移動的滑動銷52不會與擋止片70產生干擾。一對卡合臂73係為以相對於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在其兩側的部位彼此大致平行之方式配設的突出部份。一對卡合臂73之相互間隔係構成為未施加外力於設於銷保持體60之銷夾持片62時,成為可抵接於銷夾持片62兩側的大小。此等一對卡合臂73係藉由較銷保持體60為硬質的合成樹脂材而與擋止片本體74一體成形,即使於施加外力時,仍不易於擴開。
如第5圖所示,此擋止片70係位於操作把手30配置於開啟位置時在連桿座構件25之收容空間25A中最右側的部位(非卡合位置)。當從此狀態使操作把手30移動至關閉位置時,擋止片70即透過滑塊40而朝左側移動(卡合位置)。操作把手30配置於關閉位置時,如第3圖及第4-1圖、第4-2圖所示,可使一對卡合臂73相對於導銷61配置於退避溝25b之最右側之狀態(可卡合位置)之銷保持體60抵接於銷夾持片62的兩側。因此,即使外力施加時,亦可阻止形成於銷夾持片62之銷收容溝64中之窄幅部64b的相互間隔擴開(關閉狀態)。相對於此,如第8-1圖、第8-2圖所示,無法使一對卡合臂73相對於導銷61配置於退避溝25b最左側之狀態(卡合解除位置)之銷保持體60接觸於銷夾持片62。因此,藉由施加外力,可使窄幅部64b的相互間隔擴開(開啟狀態)。
在以上述之方式構成的門窗結構體中,係如上所述,於使操作把手30配置於關閉位置時,鎖裝置45成為上鎖狀態,而可將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維持於關閉的狀態。此時,如第3圖至第4-2圖所示,係處於滑動銷52配置於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中最右側之位置的狀態。此外,此時係成為擋止片70配置於卡合位置,而一對卡合臂73則抵接於銷保持體60之銷夾持片62的狀態。
從此狀態,使操作把手30配置於開啟位置時,鎖裝置45即成為解鎖狀態,而可相對於開口框架10將拉窗20開啟。此時,如第6-1圖、第6-2圖所示,由於擋止片70移動於非卡合位置,且一對卡合臂73係與銷保持體60之銷夾持片62分離,因此形成於銷夾持片62之銷收容溝64的窄幅部64b,係成為可使彼此間隔擴開的狀態。因此,如第7-1圖至第8-1圖所示,當滑動銷52隨著拉窗20開啟移動而移動於滑動溝25a時,滑動銷52即抵接於銷夾持片62的導入傾斜面64d,之後,窄幅部64b會擴開而使滑動銷52收容於銷收容溝64之銷收容部64a。在滑動銷52到達銷收容溝64之銷收容部64a的時點,窄幅部64b係藉由彈性復原力而復原,且相互間隔成為較滑動銷52之外徑還窄的間隔。另外,在滑動銷52收容於銷收容部64a的時點,係處於銷保持體60藉由滑動銷52而朝左方移動,且導銷61配置於卡合解除位置的狀態。
在滑動銷52收容於銷保持體60之銷收容部64a之後,當將操作把手30操作為關閉位置時,如第9-1圖、第9-2圖所示,成為擋止片70配置於卡合位置的狀態。因此,當從此狀態使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稍微朝關閉的方向移動時,銷保持體60即隨著滑動銷52的移動而朝接近擋止片70的方向移動而成為卡合位置,且如第10圖、第11-1圖、第11-2圖所示,成為銷夾持片62插入於一對卡合臂73之間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滑動銷52收容於銷收容部64a之前的狀態中將操作把手30操作為關閉位置時,係藉由卡合臂73而阻止窄幅部64b的擴開,因此如第12-1圖所示,即使滑動銷52抵接於導入傾斜面64d,亦不會到達銷收容部64a。
然而,只要直接使拉窗20開啟移動,則如第12-2圖所示,抵接於滑動銷52之銷保持體60即移動於卡合解除位置,而成為從卡合臂73分離的狀態,因此在此時點可使滑動銷52收容於銷收容部64a。因此,當從此狀態使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稍微朝關閉的方向移動時,銷保持體60即隨著滑動銷52的移動而朝接近擋止片70的方向移動而成為卡合位置,且如第12-3圖所示,在使滑動銷52收容於銷收容部64a的狀態下,於一對卡合臂73之間插入有銷夾持片62。
在第11-2圖及第12-3圖所示的狀態中,係藉由一對卡合臂73而阻止銷夾持片62的變形,即使施加外力時,亦難以使銷收容溝64之窄幅部64b擴開。結果,滑動銷52被侷限於滑動溝25a的左側,而成為連桿構件50架設於開口框架10與拉窗20之間的狀態,即使對於拉窗20有風吹等外力作用的情形,亦可將拉窗20維持於打開的狀態。
另外,當從第8-1圖所示之狀態在操作把手30保持為開啟位置狀態下使拉窗20朝關閉的方向移動時,或是從第11-1圖、第11-2圖所示之狀態使操作把手30配置於開啟位置後使拉窗20朝關閉的方向移動時,滑動銷52即抵接於導出傾斜面64c,且藉由導出傾斜面64c的傾斜作用而將窄幅部64b擴開。因此,滑動銷52從銷保持體60之銷收容溝64脫離,且滑動銷52沿著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而移動於右側。結果,可使拉窗20相對於開口框架10關閉。
在此,在上述之門窗結構體中,係藉由阻止連桿構件50相對於下框22的滑動來將拉窗20維持在打開的狀態。可將用以阻止連桿構件50相對於下框22之滑動的構成要素,亦即連桿構件50之滑動銷52、連桿座構件25、銷保持體60、擋止片70、滑塊40之任一者均藉由下框22或縱框23a、23b予以覆蓋,而構成在使拉窗20開閉時無法從外部辨認的位置。而且,藉由操作設於下框22之操作把手30,即可操作上述構成要素52、25、60、70、40,因此不會損及其操作性。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構成為在閉門框的下框與下框架之間設置連桿構件,惟未必要設置在閉門框與開口框架之間。例如,只要是上述的實施形態,亦可將連桿構件設置在縱框與開口框架之縱框架之間。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已例示構成為使下框相對於開口框架朝外側推出之方式作開啟移動的門窗結構體,惟未必限定於此,例如亦可適用於藉由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滑動而作開啟移動者。
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構成為與設於拉窗之框之操作把手的操作相連動而將擋止構件切換為開啟狀態與關閉狀態,惟本發明未必限定於此。
例如,在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門窗結構體的變形例,係構成為使擋止片170之擋止操作部175從設於拉窗20之下框22之連桿座構件25的兩側露出於外部,且透過擋止操作部175而可從連桿座構件25的外部直接操作擋止片170。亦即,此變形例所示的擋止片170,相對於實施形態所示的擋止片70,係省略嵌合於滑塊40之連結孔41之滑塊連結部71,另一方面,係設置成在擋止片本體174的兩側形成擋止操作部175,且使各擋止操作部175從形成於連桿座構件25兩側之操作滑動孔25c突出於外部。在此擋止片170具有一對卡合臂173,且藉由使此等卡合臂173抵接於設於銷保持體60之銷夾持片62之兩側來阻止收容於銷收容溝64之滑動銷52的脫離之點、以及在擋止片本體174下面中與連桿座構件25之滑動溝25a相對向的部位設有避免與滑動銷52產生干擾之滑動銷通過用凹部172之點,係分別與實施形態相同。另外,關於在變形例中與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係賦予相同符號且省略各個的詳細說明。
在以上述之方式構成之變形例的門窗結構體中,亦構成為藉由阻止連桿構件50相對於下框22的滑動而將拉窗20維持為打開的狀態。因此,可將用以阻止連桿構件50相對於下框22之滑動的構成要素,亦即連桿構件50之滑動銷52、連桿座構件25、銷保持體60、擋止片170、滑塊40之任一者均藉由下框22或縱框23a、23b予以覆蓋,且構成於拉窗20開閉時無法從外部辨認的位置。而且,只要是將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打開的狀態,如第13圖所示,由於可在下框22的下方操作擋止操作部175,且可操作配設於連桿座構件25內部的擋止片170,因此不會有損及其操作性之虞。另外,構成變形例時,擋止操作部175未必要與擋止片170一體成形,亦可在之後將操作銷設置於擋止片170。
10...開口框架
11...上框架
12...下框架
13...縱框架
20...拉窗
21...上框
22...下框
23a...左縱框
23b...右縱框
24...面材
25...連桿座構件
25a...滑動溝
25A...收容空間
25b...退避溝
25c...操作滑動孔
30...操作把手
31...輸出部
40...滑塊
41...連結孔
45...鎖裝置
50...連桿構件
51...支撐銷
52...滑動銷
60...銷保持體
61...導銷
62...銷夾持片
63...保持體本體
64...銷收容溝
64a...銷收容部
64b...窄幅部
64c...導出傾斜面
64d...導入傾斜面
70、170...擋止片
71...滑塊連結部
72、172...滑動銷通過用凹部
73、173...卡合臂
74、174...擋止片本體
175...擋止操作部
第1圖係為從室內側觀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門窗結構體的正面圖。
第2圖係為從室內側觀看第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拉窗打開狀態的斜視圖。
第3圖係為在第1圖所示之門窗結構體中,拉窗關閉而且操作把手位於關閉位置之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正面圖。
第4-1圖係為從下方觀看第3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拉窗之概念圖。
第4-2圖係為第4-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5圖係為在第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中,拉窗打開而且操作把手位於開啟位置之主要部分放大正面圖。
第6-1圖係為從下方觀看從第4-1圖所示狀態將操作把手移動至開啟位置時之拉窗的概念圖。
第6-2圖係為第6-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7-1圖係為從下方觀看從第6-1圖所示之狀態打開拉窗時之拉窗的概念圖。
第7-2圖係為第7-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8-1圖係為從下方觀看從第7-1圖所示狀態拉窗進一步開啟時之拉窗的概念圖。
第8-2圖係為第8-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9-1圖係為從下方觀看從第8-1圖所示狀態使操作把手移動至關閉位置時之拉窗的概念圖。
第9-2圖係為第9-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10圖係為在第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中,拉窗開啟而且操作把手位於關閉位置之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正面圖。
第11-1圖係為從下方觀看第10圖所示拉窗之概念圖。
第11-2圖係為第11-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12-1圖係為拉窗開啟而且滑動銷到達銷保持體之銷收容溝以前,使操作把手移動至關閉位置之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第12-2圖係為從第12-1圖所示狀態拉窗進一步開啟時之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圖。
第12-3圖係為從第12-2圖所示狀態拉窗稍微關閉時之主要部分剖面圖。
第13圖係為從室內側觀看第1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變形例之正面圖。
第14圖係為第13圖所示門窗結構體之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圖。
25...連桿座構件
25a...滑動溝
25b...退避溝
52...滑動銷
60...銷保持體
61...導銷
62...銷夾持片
64a...銷收容部
70...擋止片
73...卡合臂

Claims (5)

  1. 一種門窗結構體,係將拉窗相對於開口框架以可開閉之方式配設者,其特徵為具備:連桿構件,使一端部以可搖動之方式支撐於前述開口框架,另一方面,使另一端部以可搖動之方式支撐於前述拉窗的框,而且以可沿著前述框移動之方式支撐,以限制前述拉窗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的打開位置;及擋止手段,以可切換成開啟狀態及關閉狀態之方式構成,而在開啟狀態中容許前述連桿構件之滑動,另一方面,在關閉狀態中阻止前述連桿構件相對於前述框的滑動;其中,前述擋止手段係具備:銷保持體,其係配設成可相對於前述拉窗的框移動,並且具有在前述拉窗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作開啟移動時以可裝卸之方式收容前述連桿構件的滑動銷之銷收容溝;及擋止片,其係藉由相對於前述框的移動,而配置於與前述銷保持體卡合的卡合位置、以及不與前述銷保持體卡合的非卡合位置;前述銷保持體係在前述滑動銷被收容於前述銷收容溝之狀態下,在前述擋止片配置於前述卡合位置時,阻止前述滑動銷的脫離,藉此阻止前述滑動銷的移動,另一方面,於前述擋止片配置於非卡合位置時,容許前述滑動銷的脫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門窗結構體,其中,前述拉窗係構成為藉由將設於框之操作把手操作至關閉位置來阻止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的開啟移動,另一方面,藉由將前述操作把手操作至開位置而成為可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作開啟移動;在前述操作把手與前述擋止手段之間係設有一連動手段,用以將彼此之間連動,且於前述操作把手配置於關閉位置時,使前述擋止手段移轉至關閉狀態,另一方面,於前述操作把手配置於開啟位置時,使前述擋止手段移轉至開啟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門窗結構體,其中,前述銷保持體係相對於前述框以可移動之方式配設,且在可卡合於配置於前述卡合位置之擋止片之可卡合位置、與解除與配置於前述卡合位置之擋止片之卡合狀態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間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門窗結構體,其中,前述銷保持體係以可將前述銷收容溝之寬度擴開的方式構成,且於擴開時使前述滑動銷插通;前述擋止片係藉由在配置於前述卡合位置時阻止前述銷收容溝之擴開,而阻止前述滑動銷的脫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門窗結構體,其中,前述拉窗係以可沿著水平方向的軸心為中心而旋轉之方式配設於前述開口框架,且以使下框朝外側推出之方式相對於前述開口框架開啟移動; 前述操作把手係配設於前述下框的縱深面,而且以沿著前述拉窗之縱深方向的軸心為中心旋轉,藉此而移動於開啟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前述連桿構件係設於前述下框之下面與前述開口框架之下框架之間。
TW100117738A 2010-06-04 2011-05-20 門窗結構體 TWI433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9281A JP5350326B2 (ja) 2010-06-04 2010-06-04 建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4558A TW201144558A (en) 2011-12-16
TWI433987B true TWI433987B (zh) 2014-04-11

Family

ID=4505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7738A TWI433987B (zh) 2010-06-04 2011-05-20 門窗結構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50326B2 (zh)
CN (1) CN102268947B (zh)
HK (1) HK1160900A1 (zh)
TW (1) TWI433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9532B2 (ja) * 2012-01-13 2015-12-09 Ykk Ap株式会社 開度規制装置及び建具
KR101777111B1 (ko) * 2017-02-21 2017-09-11 유한회사 원진알미늄 회동식 창호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12231A (en) * 1969-01-10 1973-04-04 Piddington R W Casement stays
JPH0334468Y2 (zh) * 1985-03-20 1991-07-22
JPH057398Y2 (zh) * 1986-05-02 1993-02-24
CN2084499U (zh) * 1991-01-10 1991-09-11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窗门自动限位器
DE19923310B4 (de) * 1999-05-21 2007-05-31 SCHÜCO International KG Zwischen einem Blend- und einem Flügelrahmen angeordnete Brems- und Anschlagvorrichtung
GB2365918B (en) * 2000-08-10 2004-07-14 Jurras Ltd Friction stay
JP4086155B2 (ja) * 2003-09-02 2008-05-14 Ykk Ap株式会社 開き窓
JP2006283301A (ja) * 2005-03-31 2006-10-19 Shibutani:Kk 開き窓
CN2898220Y (zh) * 2006-04-06 2007-05-09 陈江默 推拉平开窗滑块定位机构
JP5463444B2 (ja) * 2009-03-10 2014-04-09 株式会社オプナス 扉の施解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8947A (zh) 2011-12-07
HK1160900A1 (zh) 2012-08-17
JP5350326B2 (ja) 2013-11-27
JP2011256527A (ja) 2011-12-22
TW201144558A (en) 2011-12-16
CN102268947B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3206B2 (en) Lock device f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EP3272983A1 (en) Console lid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CN106103870B (zh) 车用门把手
JP5829532B2 (ja) 開度規制装置及び建具
JP2015231852A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KR20170094492A (ko) 차량용 드라이브 메커니즘 및 차량용 패널들의 이동 방법
CN101694055B (zh) 门锁定开关及利用门锁定开关的衣物处理装置
KR20090118841A (ko)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자동잠금장치
JP5171547B2 (ja) ラッチ装置
TWI433987B (zh) 門窗結構體
KR100575157B1 (ko) 컴퓨터
JPS60105776A (ja) 組合わせ錠を備えるトランク等用鎖錠装置
KR101091801B1 (ko) 도어 보조 잠금장치
KR102624617B1 (ko) 양방향 개폐형 자동차 암레스트
KR101287095B1 (ko) 슬라이딩 창호용 잠금장치
KR102319117B1 (ko) 3웨이 오픈구조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
JP2007308160A (ja) 容器
JPH09317310A (ja) 蓋の開閉装置
JPH0717749U (ja) 蓋のロック装置
JP4721215B2 (ja) 蓋体付き容器
JP6523127B2 (ja) ドアストッパー
KR101929683B1 (ko) 창호잠금장치용 키퍼
KR20100089035A (ko) 안전기구를 가지는 문손잡이
TWI609125B (zh) Lockable lock cover assembly
JP4430517B2 (ja) ロッ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