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3979B - 棉被烘乾機 - Google Patents

棉被烘乾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3979B
TWI433979B TW100120662A TW100120662A TWI433979B TW I433979 B TWI433979 B TW I433979B TW 100120662 A TW100120662 A TW 100120662A TW 100120662 A TW100120662 A TW 100120662A TW I433979 B TWI433979 B TW I4339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ushion
air passage
passage portion
cush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0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4896A (en
Inventor
Koji Hachisu
Junichi Inami
Kazushige Motok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04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4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3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3979B/zh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Description

棉被烘乾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利用從暖風供給裝置所供給之暖風將棉被烘乾的棉被烘乾機。
在棉被烘乾機,藉由將暖風送入設定於棉被(墊被與被子)之間的氣墊,利用該熱將棉被烘乾。作為這種棉被烘乾機的習知技術,例如有記載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者。
在專利文獻1,揭示使用非透氣性的氣墊者。具體而言,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者,按照既定寬度將非透氣性被單的周圍部分折回,再從其中空部分向中央部供給暖風,進行棉被的烘乾。此外,作為氣墊,在使用非透氣性者的情況,例如利用聚酯100%或尼龍100%的被單構成氣墊,進而施加壓克力等的塗布。
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2,揭示使用具有透氣性的氣墊者。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者,使用袋狀的氣墊,並從氣墊的表面或背面放出從暖風供給裝置向中空部分所送入的暖風,進行棉被的烘乾。
一般,在棉被烘乾機,作為送風機,使用將風扇安裝於蔽極馬達者,雖然亦與要烘乾之被子的種類相關,但是包括可將0.5至2.0m3 /min之空氣送入氣墊的性能。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公昭59-4620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5-345098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之以往的棉被烘乾機,具有以下A至C所示的各種問題。
A.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者,在被子重的情況,因該重量而氣墊的中央部凹陷,暖風可能未高效率地循環(參照第10圖)。
B.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者,在被子輕的情況,氣墊大為膨脹,墊被與被子之間過廣,而有無法進行高效率之烘乾的情況。又,因為氣墊飽滿地膨脹,所以在床上使用時,輕的被子亦可能從氣墊滑落。
C.在將氣墊舖在床單之下使用的情況,若氣墊大為膨脹,在氣墊萎縮時,在床單產生很多大的皺摺。因此,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者,具有無法預先將氣墊舖在床單之下(在仍舖著之狀態就寢),或在將床單之皺摺弄平的後處理需要很多勞力的問題。此外,在將氣墊配置於床單上之後進行棉被之烘乾的情況,每次進行棉被之烘乾,需要將氣墊設置於棉被之間,或在烘乾結束後收拾氣墊的勞力。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所示之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棉被烘乾機,該棉被烘乾機係在烘乾棉被時防止氣墊凹陷或而過度膨脹,即使在氣墊仍舖在床單等之下進行棉被的烘乾,亦在床單等難發生皺摺。
本發明的棉被烘乾機係將從暖風供給裝置所供給之暖風暫時儲存於氣墊的內部後,將棉被烘乾,該氣墊係包括:複數條第1風路部,係藉由被供給暖風,而膨脹成管狀,並在內部,在氣墊之長度方向形成風路;第2風路部,係連結第1風路部之各自的風路;及插入口,係用以插入暖風供給裝置所連接之軟管;第1風路部係在氣墊的寬度方向,排列配置於其寬度整體;第2風路部係在內部,在氣墊的寬度方向形成風路;插入口係以在第2風路部之內部開口的方式設置於氣墊的邊緣部。
若是本發明之棉被烘乾機,在烘乾棉被時可防止氣墊凹陷或而過度膨脹,即使在氣墊仍舖在床單等之下進行棉被的烘乾,亦在床單等難發生皺摺。
為了更詳細說明本發明,根據附加的圖面說明之。此外,在各圖中,對相同或相當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號,並適當地簡化或省略其重複說明。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整體構成的立體圖。
在第1圖,1係內建於本體2的暖風供給裝置,並包括送風機3與發熱體4。暖風供給裝置1係藉由以發熱體4將來自送風機3的空氣加熱,而從設置於本體2之肩部的吹出口5供給暖風。此外,暖風供給裝置1係藉由使發熱體4的加熱功能停止,亦可從吹出口5排出常溫的空氣。即,暖風供給裝置1亦包括作為單純之送風裝置的功能。又,只要包括在本體2內冷卻空氣之功能,亦可從吹出口5供給溫度比常溫更低的冷風。例如,若預先構成為可將冷或被冷卻之保冷材料設置於本體2的吹出口5附近等,就可從吹出口5排出以冰等所冷卻之空氣。
6係構成本發明之主要部的氣墊。氣墊6係用以將從暖風供給裝置1所供給之暖風暫時儲存於內部,以烘乾棉被。在使用本棉被烘乾機的情況,將氣墊6夾入棉被(墊被與被子)之間,再將本體2之吹出口5所連接的軟管7安裝於氣墊6的插入口8,將暖風送入氣墊6的內部。此外,軟管7係例如利用用以插入該插入口8的連接部7a、及從本體2所連接之端部至連接部7a的蛇腹部7b構成其主要部。
其次,亦參照第2圖至第6圖,具體說明氣墊6的構成。
第2圖係表示氣墊之構成的正視圖,第3圖係第2圖所示之A-A剖面圖,第4圖係第2圖所示之B-B剖面圖,第5圖係第2圖所示之C-C剖面圖,第6圖係第2圖所示之D部細部圖。
氣墊6係例如其外形呈長度L、寬度W的大致長方形,並包括形成暖風之風路的風路部9及10。
風路部9(第1風路部)係構成藉由供給暖風而膨脹成管狀的部分。風路部9係藉由膨脹成管狀,而在其內部在氣墊6之長度方向形成截面圓形(或橢圓形)的風路。複數個風路部9設置於氣墊6,風路部9係在氣墊6的寬度方向,排列配置於氣墊6的寬度整體。
風路部10(第2風路部)係構成將該風路部9之各條風路彼此連結的部分。風路部10係藉由向氣墊6內供給暖風,而在其內部,在與風路部9之風路正交的方向,即氣墊6之寬度方向形成風路。在本實施形態,在氣墊6的兩端部(對長度方向的端部),在氣墊6的寬度方向設置風路部10,並將複數條風路部9平行地形該風路部10之間。即,風路部9係各一端與風路部10的一方連接,而各另一端與風路部10的另一方連接,各風路經由風路部10的風路連結。
又,軟管7所插入之插入口8係以在風路部10之內部開口的方式,設置於例如氣墊6之角落部等的邊緣部。11係設置於氣墊6的內側之用以使插入口8開閉的面扣件。在使用本棉被烘乾機時,在將軟管7插入插入口8之狀態,利用面扣件11關閉軟管7之周圍的插入口8,藉此防止來自插入口8的暖風洩漏。
其次,具體說明將2片被單12與13縫合,製造具有該構成之氣墊6的方法。
在製造氣墊6時,藉由將被單12與13對齊後將各邊緣部縫合,而形成呈大致長方形的袋狀。此外,14a係由將被單12與13(氣墊6)之長度方向的各邊緣部縫合之部分所構成的縫製部,14b係由將被單12與13之寬度方向的各邊緣部縫合之部分所構成的縫製部。
此時,關於被單12及13的一角落部,不是如其他的角落部般將各邊緣部完全縫合,而在包含頂點的部分形成開口。例如,在本實施形態,在該一角落部,形成在氣墊6之長度方向具有C1、並在寬度方向具有C2尺寸的L字形開口。即,縫製部14a係在該一角落部,在從頂點相距C1的距離之前,又,縫製部14b係在從頂點相距C2的距離之前被停止。利用該開口,形成該插入口8。
此外,軟管7之蛇腹部7b或連接部7a的直徑一般係約60至80mm。因此,例如,將該C1及C2設定成比連接部7a的直徑更大約20mm,而預先易將軟管7插入插入口8。
又,縫製部14a及14b的內側部分係以與縫製部14a平行的方式按照既定間隔將被單12及13縫合。15係將縫製部14a及14b的內側部分沿著被單12及13之長度方向成一直線地縫合的縫製部。利用縫製部14a及15之間的被單12與13、或相鄰之縫製部15間的被單12與13,形成該風路部9。
又,在將縫製部14a及14b之內側部分縫製的情況,關於被單12與13的兩端部(對長度方向的各端部),係在即將到達縫製部14b之前停止該縫製。例如,在本實施形態,在縫製部15的各端部與縫製部14b之間,在被單12與13的長度隔著L1的距離。即,利用配置於縫製部14b與縫製部15之各端部之間的被單12與13,形成該風路部10。此外,L1係具有比該C1更大的值(L1>C1)。
若是該構成的棉被烘乾機,在烘乾棉被時可使暖風到達氣墊6的內部整體,可利用被子的重量確實防止氣墊6凹陷。又,在該氣墊6,因為在其寬度方向排列形成複數條風路部9,所以可適當地抑制其鼓起,例如,即使被子是如輕的毛巾被者,氣墊6亦不會過度鼓起。因此,可適當地保持氣墊6的鼓起,而可高效率地進行棉被的烘乾。又,即使在仍將氣墊6舖在床單等之下進行棉被的烘乾,亦在床單等難發生皺摺,利用者可在仍將氣墊6舖在床單等之下就寢。
氣墊6的大小係配合棉被的大小所設定,例如在氣墊6為單人用的情況,長度L=1610±10mm,寬度W=770±10mm。風路部9係從暖風供給裝置1向氣墊6供給暖風時,其截面膨脹成大致圓形。此時,宜將風路部9設定成風路部9的直徑為150mm以下,且軟管7之蛇腹部7b的直徑以上。例如,在氣墊6的寬度W為770mm、縫合寬度a為10mm的情況,如第2圖所示,若設置4條寬度相同(W1=W2=W3=W4)的風路部9,則風路部9之1條份量的寬度W1成為(770-10×2)/4=187.5mm,該圓的直徑成為187.5×2/3.14=119.4mm。根據這種設定,可得到最佳的氣墊6。
此外,亦可該氣墊6係由具有既定之透氣性的材料所構成。例如,作為氣墊6的材料,若使用綿20%、聚酯80%者,透氣度係根據JIS L 1096A法的測量,為0.3至1.0cc/cm2 /sec。又,在那時,不對氣墊6的表面及背面施加壓克力等的塗布。若是該構成,可使氣墊6本身吸汗,利用者可在仍將氣墊6舖在床單等之下舒適地睡眠。又,此時,如第2圖所示,若預先將插入口8形成於氣墊6的一角落部,面扣件11在就寢時亦不會成為妨礙。
第2實施形態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主要部的圖,表示氣墊6之具體的構成例。
在本實施形態,僅在氣墊6的一端部,在氣墊6的寬度方向形成風路部10,而在氣墊6之其他的部分整體形成風路部9。即,風路部9係在從風路部10至氣墊6之另一端部的部分,排列配置於氣墊6的寬度整體,僅各自的一端與風路部10連接,各風路經由風路部10的風路連結。
在以下,具體說明將2片被單12與13縫合,製造具有該構成之氣墊6的方法。
在製造氣墊6時,藉由將被單12與13對齊後將各邊緣部縫合,而形成縫製部14a及14b,形成呈大致長方形的袋狀。此時,關於被單12與13的一角落部,不是如其他的角落部般將各邊緣部完全縫合,例如將開口形成於縫製部14a的端部部分,設置軟管7用的插入口8。
又,縫製部14a及14b的內側部分係以與縫製部14a平行的方式按照既定間隔將被單12及13縫合,而設置縫製部15,並利用縫製部14a及15之間的被單12與13、或相鄰之縫製部15間的被單12與13,形成該風路部9。此時,關於被單12與13之一方的端部,在即將到達縫製部14b之前停止該縫製,關於另一方的端部,作成縫製部15與縫製部14b交叉。因此,利用配置於縫製部14b與縫製部15之各一端部之間的被單12及13,形成該風路部10。
其他的構成係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
採用本構成的氣墊6,亦可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之效果。
第3實施形態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主要部的圖,表示氣墊6之具體的構成例。
在本實施形態,在對氣墊6之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在氣墊6的寬度方向形成風路部10,相對該風路部10,在氣墊6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側之雙方形成風路部9。即,風路部9係在風路部10的兩側排列配置於氣墊6的寬度整體,各自的一端與風路部10連接,各風路經由風路部10的風路連結。
在以下,具體說明將2片被單12與13縫合,製造具有該構成之氣墊6的方法。
在製造氣墊6時,藉由將被單12與13對齊後將各邊緣部縫合,而形成縫製部14a及14b,形成呈大致長方形的袋狀。此時,關於被單12與13之中央部分的一邊緣部,不完全縫合,而形成開口,設置軟管7用的插入口8。
又,縫製部14a及14b的內側部分係以與縫製部14a平行的方式按照既定間隔將被單12及13縫合,而設置縫製部15,並利用縫製部14a及15之間的被單12與13、或相鄰之縫製部15間的被單12與13,形成該風路部9。此時,從被單12與13之雙方的端部向中央部成一直線地縫製,在即將到達被單12與13之中間點之前停止該縫製。因此,利用在縫製部15之各端部間所配置之未縫製的部分之被單12與13,形成該風路部10。
其他的構成係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
採用本構成的氣墊6,亦可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之效果。
第4實施形態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主要部的剖面圖。
在第1至第3實施形態,說明風路部9之寬度全部相同(W1=W2=W3=W4)的情況。在第9圖,表示以在氣墊6之寬度方向所排列配置的複數條風路部9中,配置於其中央部者之寬度(膨脹時的直徑)成為最大的方式所構成的情況。該情況例如以配置於愈外側者其寬度愈小的方式,或其寬度分段地變小的方式,形成風路部9。
藉由具有該構成,在來自暖風供給裝置1的送風停止時,可使氣墊6從直徑小之外側的風路部9依序萎縮。因此,如第9圖所示,即使是將氣墊6配置於床單16與墊被17之間後使用時,亦可大幅度減少在床單16發生的皺摺。
這種構成係可應用於在第1至第3實施形態所示的各氣墊6。
1...暖風供給裝置
2...本體
3...送風機
4...發熱體
5...吹出口
6...氣墊
7...軟管
7a...連接部
7b...蛇腹部
8...插入口
9、10...風路部
11...面扣件
12、13...被單
14a、14b、15...縫製部
16...床單
17...墊被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整體構成的立體圖。
第2圖係表示氣墊之構成的正視圖。
第3圖係第2圖所示之A-A剖面圖。
第4圖係第2圖所示之B-B剖面圖。
第5圖係第2圖所示之C-C剖面圖。
第6圖係第2圖所示之D部細部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主要部的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主要部的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棉被烘乾機之主要部的剖面圖。
第10圖係用以說明以往之棉被烘乾機之課題的圖。
6...氣墊
8...插入口
9...風路部
10...風路部
11...面扣件
12、13...被單
14a、14b、15...縫製部
a...縫合寬度
C1、C2...L字形開口的尺寸
L...氣墊之長度
W...氣墊之寬度
W1、W2、W3、W4...風路部的寬度

Claims (5)

  1. 一種棉被烘乾機,將從暖風供給裝置所供給之暖風暫時儲存於外型呈長方形的氣墊的內部後,將棉被烘乾,其特徵在於:該氣墊係包括:複數條第1風路部,係藉由被供給暖風,而膨脹成管狀,並在內部,在該氣墊之長度方向形成風路;第2風路部,係連結該第1風路部之各自的風路;及插入口,係用以插入該暖風供給裝置所連接之軟管;該第1風路部係在該氣墊的寬度方向,排列配置於其寬度整體;該第2風路部係在內部,在該氣墊的寬度方向形成風路;該插入口係以在該第2風路部之內部開口的方式設置於該氣墊的角落部,該氣墊於該角落部形成有L字形之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棉被烘乾機,其中該第2風路部係在該氣墊的兩端部,在該氣墊的寬度方向所設置;該第1風路部係各自的一端與該第2風路部的一方連接,而另一端與該第2風路部的另一方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棉被烘乾機,其中該第2風路部係僅在該氣墊的一端部,在該氣墊的寬度方向所設置;該第1風路部係各自的一端與該第2風路部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棉被烘乾機,其中該第1風路部係在該氣墊的寬度方向所排列配置者之中,配置於其中央部者的直徑最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棉被烘乾機,其中該氣墊係由具有既定透氣性的材料所構成。
TW100120662A 2010-07-20 2011-06-14 棉被烘乾機 TWI433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2781A JP5633221B2 (ja) 2010-07-20 2010-07-20 ふとん乾燥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896A TW201204896A (en) 2012-02-01
TWI433979B true TWI433979B (zh) 2014-04-11

Family

ID=45513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0662A TWI433979B (zh) 2010-07-20 2011-06-14 棉被烘乾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33221B2 (zh)
CN (1) CN102337663B (zh)
HK (1) HK1162621A1 (zh)
TW (1) TWI433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6416B2 (ja) * 2016-04-04 2020-10-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布団乾燥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6232Y1 (zh) * 1970-08-13 1973-07-31
JPS5313256A (en) * 1976-07-22 1978-02-06 Yoshinobu Yoshida Bedding drying method and air reserving means for drying bedding
JPS53128059A (en) * 1977-04-14 1978-11-08 Kondo Isamu Portable bed dryer
JPS53166766U (zh) * 1978-04-12 1978-12-27
JPS5519581U (zh) * 1978-07-26 1980-02-07
JPS5523650U (zh) * 1978-07-29 1980-02-15
JPS5523651U (zh) * 1978-07-29 1980-02-15
JPH02144099A (ja) * 1988-11-28 1990-06-01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ふとん乾燥機
JPH04343808A (ja) * 1991-05-22 1992-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乾燥機能付き電気寝具
JPH04352911A (ja) * 1991-05-30 1992-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寝具
JPH05345098A (ja) * 1992-06-16 1993-12-27 Sharp Corp ふとん乾燥機
CN2179879Y (zh) * 1993-10-19 1994-10-19 王勇 被褥、衣料烘干器
CN1052063C (zh) * 1993-12-28 2000-05-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被褥干燥机
US6040286A (en) * 1995-12-26 2000-03-21 Huff; Karen L. Through-the-washer-dryer pouch-type detergent bag and method of use
CN2616568Y (zh) * 2001-10-25 2004-05-19 丛德奎 衣被快速干燥装置
AU2003292833A1 (en) * 2003-12-25 2005-07-21 Zoltan Kazmer Jaszai Facilitated washing and drying apparatus
JP2007252488A (ja) * 2006-03-22 2007-10-04 Sakakyuu:Kk 布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62621A1 (en) 2012-08-31
CN102337663B (zh) 2013-04-24
JP5633221B2 (ja) 2014-12-03
TW201204896A (en) 2012-02-01
JP2012024139A (ja) 2012-02-09
CN102337663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522664A (ja) 変動透過性を備えた暖房装置
US20030188382A1 (en) Sleeping bag with integral heating duct
JPH07171041A (ja) エアーコントロールふとん
US5728145A (en) Thermal blanket with central air inlet
TWI433979B (zh) 棉被烘乾機
KR100847407B1 (ko) 이불
JPH05123231A (ja) 電気寝具
JP4413116B2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747212B2 (ja) 布 団
JP5510140B2 (ja) ふとん乾燥用マット
JP3239381U (ja) 寝具乾燥機
JP2005160794A (ja) 敷布団
JPH07204072A (ja) 布 団
JPH0546713Y2 (zh)
TWI658185B (zh) 棉被乾燥機
JP3042741U (ja) 衣類乾燥具
JPS5814957Y2 (ja) 寝具等の乾燥機
JPS5918080B2 (ja) 寝具等の乾燥機
JP3498240B2 (ja) ふとん乾燥機用マット
JP3240583B2 (ja) 布団等の乾燥機
ES2305820T3 (es) Dispositivo para alisar una prenda de vestir.
JPH04241813A (ja) 電気寝具
JPH02246999A (ja) 乾燥機
JPH04343808A (ja) 乾燥機能付き電気寝具
JPH08266375A (ja) ふとん冷暖房用の送風パッ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